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接受与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近代中国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社会逐渐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如今,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环境保护、商贸领域,我们都更深刻地感觉到我们处在同一个世界共同体之中。用麦克卢汉的话说,就是我们已身处“地球村”之中。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全球村”时代,乃是一个听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无时无刻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一切信息从四面八方同时而至,共同产生影响。从感知模式来看,此时,历时的东西被共时所取代,时间渐被空间所消弭,趋向于对“一切事物的同时感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时各民族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开始代替民族文化内部的继承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今日中国文艺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正如中国一知名学者在总结新时期文艺学发展时所言,“新时期文艺学的发展……是在古今中外复杂的矛盾与关系中进行的,但主要面对的是中西之间的关系与矛盾问题。古今之间的矛盾与关系尽管在新时期仍有反映,但其重要性已让位于中西之间的矛盾与关系,并渗透其中。”(曾繁仁.新时期西方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J].文学评论,2007,(8))
     中国文艺学发展到新世纪,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批评形态,譬如图像文化问题、生态批评问题、媒介文化批评问题。其中,媒介文化批评(或称“媒介与文学”批评)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初略统计,如今,相关的专著已有二十来部,研究论文四百来篇,硕博士论文一百来篇。作为呈现出人们期待已久的问题意识本土化和现实在场性的文学批评形态,尤其是媒介问题在当代文化以及文学领域的重要性;因此,在可预期的未来,这都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批评形态。如何阶段性地反思并总结已有的成就和不足,推动这一批评的继续发展,已成为今天不可回避的理论任务。因为在探索中,有些问题已暴露出来,比如,现象性描述多于学理性分析、也即理论性不强的问题;把人文学术做成纯粹的技术分析,在概念和符号中兜圈子,对文论学理阐发较少的问题;“阐释过度”的问题;等等。
     从这一批评形态的兴起来看,一方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即媒介文化现实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学术影响来看,它深受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启发(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主)。为此,本论题拟选择从新世纪“媒介与文学”批评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接受与再语境化的角度来对“媒介与文学”批评进行探讨和反思。具体来说,本文按照这一接受活动实际发生的逻辑顺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总结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他独具特色的文艺批评。具体而言,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以技术变迁带来的人的延伸为立论基础,以媒介的社会历史影响——环境的创造为基本前提,以媒介带来的感知、文化变迁为考察中心,以媒介的发展规律为逻辑纽带;媒介的形而上学与人文视角则构成他研究媒介的显著特色。麦克卢汉不仅有着不同一般的媒介研究,他的文艺批评同样富有特色。他的媒介思想与文艺批评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他对媒介的认识、体悟来自于文艺,对文艺作品的解读构成了他媒介思想的基础和来源,他的媒介思想是一种“艺术”视角的对媒介的观照;另一方面,他对文艺的认识是从媒介/技术视角出发的,也即是一种媒介/技术视角的文艺研究与解读。在这里我们以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概述他的文艺思想,然后介绍他对文学原型以及生态艺术的理解。
     第二部分,我们主要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中国三十几年的传播与接受。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对它进行梳理,首先,我们从纵向也即时间维度对它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就是以接受阶段(大致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界,分为截然不同的前后两个阶段)为依据来对之进行梳理;然后从横向角度出发,具体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观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解与阐释;最后,我们以问题为中心,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中国语境之间互摄、互入的角度出发,对麦克卢汉的中国接受进行批判式的总结。
     第三部分,我们主要研究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媒介与文学”批评对麦克卢汉理论的接受和再语境化,从媒介观的改变、“媒介与文学”研究的探讨、文学批评路径的探索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它对新世纪文学批评所产生的影响。尽管新世纪批评由于受到某种程度的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启发,从而促进了自己的发展,但是由于接受的不全面,又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本论题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麦克卢汉媒介思想启发我们可以从“媒介即技术”、“媒介即文化”、“媒介即感知”、“媒介即环境”四个相互联系的视角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这三部分之间形成一种接受发生的逻辑层递关系。第一部分对麦氏媒介思想与文艺批评的研究,在于揭示麦克卢汉之所以能被新世纪文学批评接受的潜在根源。麦克卢汉对媒介形式的强调和人文式的研究以及他对文艺所做的独具特色的批评,使人从中体会到媒介是理解和解释文艺与审美的基础这一隐含于麦氏著作中的重要思想,这是它被大多数文学批评者接受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中国接受的研究构成了新世纪文学批评接受麦克卢汉的前景,正是麦克卢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文学批评界才有了接受的现实基础和基本前提。第三部分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在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的接受和再语境化的分析,则是对中国文学批评中接受麦克卢汉所产生的具体成果的概括。
     总起来看,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批评接受麦克卢汉的动态过程,也构成我们研究的一个完整图景。
Since modern China, as the doors opened, the spring ti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gradually integrating into the world.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ese society has integrated into the world faster. In McLuhan'words is that we are in a "global village". According to McLuhan'view,"the global village" era is an age of auditory model culture dominant. On the one hand, things is affected by external things every moment, whether it is in sight or distant; on the other hand, all the information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mutual influence. Last thing is replaced with synchronic and time gradually is offset by the space, just as the trend to "all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perception". From the point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national cultures begin to dominate.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is similar to it. As a well-known Chinese scholar in the summary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puts i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new period, just Like other cultural forms, is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omplicated contradictions, But it mainly is fac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 Contradictions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in the new era still have reflected, but its importance has give way to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has permeated among them.
     Due to the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new century produced a series of new criticism, such as image culture, ecological criticism, media issues of the cultural criticism. The criticism form development also is restricted by the above rules. Among them, the medium of cultural criticism (media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is particularly affected by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How to periodically rethinking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promote the criticism to develop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heoretical task today. Because in exploration some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for example,"phenomenal description is more than worth analysis, which is theoretical not strong; Make the humanities academic a pure technical analysis, beat around the bush in the concepts and symbols, elucidating the literary theories less problems; Exces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so on.
     Because the critical form inspired by McLuhan media thoughts, this thesis choose "media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on the new century to discuss and reflect "media and literature"criticism. Specifically, I will talk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generally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the acceptance actually occurred.
     The first part, the main research is conclusion McLuhan medium of thought on the basis of his unique literary criticism. Specifically, Marshall McLuhan media ideas'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an extension of human due to technology change, the basic premise is in the medium of social historical influence-the cre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inspection center for the media awareness, Logical link by the medium as the law of development; Metaphysics and humanistic perspective of media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media. McLuhan not only has different general media research, but also has distinctive research on literate criticism. His media thought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has formed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On the one hand, his knowledge of media from thos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his media thought and his thoughts is a kind of media as well as the view of theory of "art" to the media. On the other hand, his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and art from a technical/media perspective, is also a kind of media/technology point of view of literary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The second part, we mainly study the McLuhan medium theory spreading and accepting during more than30years in China. We're from three aspects to comb it. First of all, we are from vertical dimension to study, specifically, accept phase (roughly is bounded in the late1990s, is divided into distinct two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as the basis to comb; Second from the horizontal perspective, We specific studies McLuhan media theory in China's spreading and accepting, Chinese scholar'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Finally, we take the problem as the center, from Marshall McLuhan media theory and perturbation, the mutually between Chinese context into perspective and has a critical summary of McLuhan'Chinese acceptance.
     The third part, we mainly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 media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theory of McLuhan's acceptance and contextual again, from the view of media change, the discussion of media and literature study, literary criticism to explore three aspects of the path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it on the impact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new century. Although the criticism in the new century due to be inspired by some sort of McLuhan media ideas, it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However as the incomplete acceptance, and it affecte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from the Angle of methodology,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we can go from "media technology","medium is the culture","medium is the perception","medium is the environment" four interconnected perspective to conduct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Always together,the three constitute a complet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acceptance to McLuhan in China's literary criticism,also make up a complete picture of our research.
引文
①曾繁仁.新时期西方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J].文学评论,2007,(8)
    ①党圣元.总序: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C].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A].党圣元、刘瑞弘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
    ①颜敏.当前文学研究中的“媒介”视角[J].当代文坛,2008.(1)
    ①王平.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J].当代文坛,2008.(1)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0
    ③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77
    ④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5
    ⑤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74
    ⑥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03
    ⑦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30
    ⑧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0
    ⑨[法]埃里克·麦格雷著,刘芳译.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3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
    ②[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0-181
    ③[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0
    ④[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0
    ①[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3
    ②[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0
    ③[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0
    ④[美]丹尼斯·杰·切特罗姆著,曹静生译.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92
    ⑤[法]埃里克·麦格雷著,刘芳译.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4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9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5
    ④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1
    ⑤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3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6
    ②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96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8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1
    ①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89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88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48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
    ④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3
    ⑤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6
    ⑥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69
    ①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2
    ②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5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4
    ④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47
    ⑤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8
    ①[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1
    ①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73
    ①王岳川.媒介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4
    ②[法]埃里克·麦格雷著,刘芳译.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3
    ①[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4-209
    ②Gerd.Stearn..McLuhan:Hot & Cool.Penguin,1968,329
    ③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④美]丹尼斯·杰·切特罗姆著,曹静生译.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86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34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9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9
    ①郑素侠.技术创造环境——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一种考察[J].当代传播,2006,(2).30-32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4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2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6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5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9
    ⑥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2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9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2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2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2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5
    ⑥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2
    ⑦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5
    ⑧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8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8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1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0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4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0
    ⑥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2
    ⑦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4
    ⑧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艺术的审美趣味转向[J].现代传播,2004,(3).15-21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9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6
    ③杜威.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4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9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5
    ③[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7
    ①今道友信.美学的将来[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261-262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
    ①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9
    ②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8
    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6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6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8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3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8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5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8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4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3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5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8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5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9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6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1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1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23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8
    ⑥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8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0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4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4
    ①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5-197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2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4
    ③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92
    ④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06
    ⑤ 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and New York:The MTL press,1995.3
    ① Matie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77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5
    ③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74
    ④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03
    ⑤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30
    ⑥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0
    ① Marshal McLuhan.Understand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and New York:The MTL press,1995.1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1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9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5
    ③颜翔林.后形而上学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42
    ①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12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16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9
    ④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4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7
    ⑥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258
    ⑦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281
    ①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283
    ①今道友信.美学的将来[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261-262
    ②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08
    ③ 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and New York:The MTL press,1995.27
    ①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36
    ②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09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4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2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7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2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2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7
    ④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4
    ⑤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3-384
    ⑥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3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1
    ②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7
    ③ Matie 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207
    ①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72-180
    ①何道宽.麦克卢汉在中国[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2).97-102
    ②何道宽.麦克卢汉在中国[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2).97-102
    ③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55-168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25-130
    ②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9-114
    ③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243-248
    ①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37-240
    ②王怡红.“忧虑的时代”与不忧虑的麦克卢汉[J].国际新闻界,1997,(1).50-53
    ③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22-27
    ①郭镇之.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J].现代传播,1999.(4).16-18
    ①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J].现代传播,2000.(1).33-39
    ①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0-83
    ①林伯溆、李凌凌.艺术的视角—理解麦克卢汉[J].现代传播,2001.(6.)30-35
    ②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38-44
    ③孟青.麦克卢汉在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53-55
    ①何道宽.麦克卢汉的遗产——超越现代思维定势的后现代思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1).75-79
    ②何道宽.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0).99-106
    ①何道宽.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1).93-98
    ②何道宽.媒介即文化[J].现代传播,2000.(6)25-31
    ③何道宽.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8-62
    ①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①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9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5
    ④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1
    ⑤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3
    ①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67
    ②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9
    ①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①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13
    ②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12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26-127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30
    ②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30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15
    ②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7
    ①刘益娟.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e时代[J].新学术,2007.(1).113-114
    ②韩立霞.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浅析[J].东南传播,2007.(4)
    ③张少辉.理解新媒介——网络时代重读麦克卢汉理论探讨[J].2008.(7)
    ④陈晓庆.由博客的兴起解读麦克卢汉媒介理论[J].东南传播,2007.(2)
    ①范龙.“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9-95
    ①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22-27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27
    ②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09
    ①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54
    ②梁虹.大众传媒技术与个体感知的嬗变——麦克卢汉相关思想评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84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47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83
    ④吕尚彬.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对麦克卢汉广告观的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91-96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10
    ②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10
    ③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8
    ①何道宽.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1).93-98
    ②管宁.论麦克卢汉媒介论预言的开创性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
    ③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28
    ①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02
    ②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38-44
    ①丁玲华.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技术神话—麦克卢汉“大同世界”预言解读[J].当代传播,2004.3
    ①谢军、王艳.麦克卢汉的全球化思想初探[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①林伯溆、李凌凌.艺术的视角—理解麦克卢汉[J].现代传播,2001.(6.)30-35
    ②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86
    ③范龙.媒介的直观—论麦克卢汉传播学研究的现象学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2-115
    ①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①李庆林.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马克思、哈贝马斯、麦克卢汉的传播观比较[J].新闻与传播研究12卷(4).72-75
    ①荣耀军.现代性与媒介文化批评中的主体型像——从本雅明、麦克卢汉到鲍德里亚[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8-34
    ①王岳川.媒介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53
    ②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12
    ③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14-215
    ①朱珊.国内麦克卢汉研究的两种模式及其超越[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①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熠、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4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47
    ①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
    ②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7
    ③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7
    ④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41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41-42
    ③张玉能、张弓.大众媒介与话语生产和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07.(5).181-185
    ①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一艺术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7.(4).23-30
    ①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②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1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②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2
    ③[加]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7
    ④朱珊.国内麦克卢汉研究的两种模式及其超越[J]山东社会科学,2011.(4)10-12
    ①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②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①王一川.文学文本及其余衍层[J].文艺理论研究,2012.(1).2-6
    ①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7-188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41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9
    ③欧阳友权.路上的学人与前沿问题文艺争鸣[J].2006,(2)
    ①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7
    ①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61
    ②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64
    ①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69
    ②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73
    ①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5
    ①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66
    ①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60
    ①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8-19
    ②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
    ①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7
    ②颜敏.当前文学研究中的“媒介”视角[J].当代文坛,2008.(1)163-165
    ③颜敏.当前文学研究中的“媒介”视角[J].当代文坛,2008.(1),163-165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207-209.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4.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9.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22.
    ③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37
    ①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7-9
    ②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32.
    ①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33-40.
    ②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5.
    ③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7.
    ①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2.
    ②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6
    ③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7.
    ④许纪霖.二十世纪思想史论(上卷)[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420.
    ⑤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2.
    ①何道宽.媒介即文化[J].现代传播,2000,(6)25-31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3
    ①[美]沃尔特·翁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①参阅胡继华.媒介与解构双重视野下的《尤利西斯》[J].文艺研究2011,(07)
    ①王纯菲.新世纪文学的图像化写作与文学的越界[J].文学评论2008,(01)
    ②[美]林文刚著,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③陈晓洁.媒介环境学视阀下文学与媒介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导言
    ①陈晓洁.媒介环境学视阀下文学与媒介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导言
    ①曾繁仁.新时期西方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J].文学评论,2007,(8)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加]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加]菲利普·马尔尚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机器新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加]梅蒂·莫利纳罗等编,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书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Marshall McLuhan.Report on project i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broadcasters,1960.
    9、Marshall Mc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2.
    10、Stearn Emanual. McLuhan:hot & cool.Penguin,1968.
    11、Marshall McLuhan. Eric McLuhan.Laws of media:the new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8.
    12、Eric McLuhan、Frank Zingrone.Essential McLuhan.Stoddart,1995.
    13、MatieMolinaro, Corinne McLuhan, William Toy: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
    1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 社,1984.
    15、[美]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熠、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美]丹尼斯·杰·切特罗姆著,曹静生译.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17、[美]阿瑟·伯格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8、[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9、[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1、[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2、[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3、[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4、[美]苏特·杰哈利著,马姗姗译.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6、[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7、[美]保罗·梅萨里著,王波译.视觉说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8、[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0、[美]约翰·菲斯克著,李彬译.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1、[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2、[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3、[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4、[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5、[美]詹姆斯·罗尔著,董洪川译.媒介、传播、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6、[美]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7、[美]林文刚著,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8、[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9、[美]罗伯特·艾伦著,牟岭译.重组话语频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0、[美]沃尔特·翁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1、[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软利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2、[英]安德斯·汉森著,崔保国等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3、[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著,汪凯等译.媒介研究的进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4、[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5、[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刘千立译.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6、[法]让·诺埃尔·让纳尔著,段慧敏译.西方媒介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7、[法]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著,孙五三译.传播学简史[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8、[法]埃里克·麦格雷著,刘芳译.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9、[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0、[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1、[荷]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3、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54、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55、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56、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57、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8、孙旭培.华夏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9、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0、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61、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2、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3、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4、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5、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6、王岳川.媒介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7、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8、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9、韦路.传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0、范龙.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1、党圣元刘瑞弘.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高楠、王纯菲.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5、胡经之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蒋孔阳等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7、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李泽厚.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9、刘若愚著.中国的文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0、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3、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6.
    14、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5、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材(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王岳川编.后现代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0、许纪霖.二十世纪思想史论(上卷)[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1、颜翔林后形而上学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2、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3、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4、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26、赵炎秋、熊江梅、李作霖.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7、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8、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美]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美]李普曼编,邓勇译.当代美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5、[美]苏珊·朗格著.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美]韦勒克著.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美]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9、[美]丹尼·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美]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美]丹尼尔·J·布尔廷斯.发现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1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等译.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美]杜威.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美]玛莎·努斯鲍姆著,丁晓东译.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美]约翰·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6、[英]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7、[英]柯林伍德著,王至元等译.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8、[英]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等译.文学批评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德]尧斯、霍拉勃著,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1、[德]萨特著,潘培庆译.词语[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2、[德]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3、[德]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2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5、[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6、[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7、[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8、[法]罗兰·巴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9、[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0、[法]福柯等著,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1、[法]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2、[加]弗莱.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3、[日]今道友信.美学的将来[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34、[新]肖恩·库比特著,赵文书、王玉括译.数字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何道宽.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人的延伸》中译本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1,(01).
    2、靳松.“热”媒介与“凉”媒介[J].新闻大学,1995,(03).
    3、王怡红.“忧虑的时代”与不忧虑的麦克卢汉[J].国际新闻界,1997,(1).
    4、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
    5、高竹梅.传奇式的传播学家——关于麦克卢汉[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02).
    6、殷晓蓉.麦克卢汉对美国传播学的冲击及其现代文化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7、何道宽.麦克卢汉的遗产——超越现代思维定势的后现代思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1).
    8、郭镇之.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J].现代传播,1999.(4)
    9、何道宽.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1).
    10、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J].现代传播,2000,(1)
    11、李敬泽.“网络文学,,:要点和疑问[N].文学报,2000.4.20
    12、吴俊.网络文学:技术和商业的双架马车[J].上海文学,2000.(5)
    13、何道宽.媒介即文化[J].现代传播,2000,(6)
    14、何道宽.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0).
    15、何道宽.麦克卢汉在中国[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2)
    16、[美]J.希立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17、郝朴宁.麦克卢汉悖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18、林伯溆、李凌凌.艺术的视角—理解麦克卢汉[J].现代传播,2001,(6.)
    19、蔡之国.网络文学:自由的文学乌托邦[J].文艺评论,2002,(04).
    20、彭元明.网络文学:断裂与认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21、胡慧翼.向虚拟空间绽放的“诗之花”——“网络诗歌”理论研究现状的考察和刍议[J].诗探索,2002,(03).
    22、李凌凌、杨伯溆.94.媒介即信息——人类传播史解读[J].当代传播,2002,(04).
    23、胡年春.技术和工具—新环境的创造者——麦克卢汉媒介文化研究新论[J].当代传播,2002,(05).
    24、陈斯华.从网络文学杂志看网络媒体对传统文学文本的改写[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25、李静宜.论电子时代文学文本的表征[J].中州学刊,2002,(06).
    26、李春媚.西方媒介批评的四大理论背景[J].河北学刊,2003,(01).
    27、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
    28、孟青.麦克卢汉在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
    29、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3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民间话语权的回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31、刘大年.e时代的先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2、熊澄宇.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33、殷晓蓉.网络时代:麦克卢汉何以东山再起?[J].新闻大学,2003,(04).
    34、谢军、王艳.麦克卢汉的全球化思想初探[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8)
    35、赖晓航.信息即逆熵——解读麦克卢汉的媒介讯息论[J].当代传播,2004,(01).
    36、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37、吕尚彬.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对麦克卢汉广告观的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38、李岗.“媒介即讯息”与沃尔夫假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
    39、陆道夫.多伦多传播学派媒介文化理论初探[J].学术论坛,2004,(02).
    40、郭光华、胡雪松.冷热媒介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4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2、王一川.大众媒介与审美现代性的生成[J].学术论坛,2004,(2),
    43、丁玲华.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技术神话—麦克卢汉“大同世界”预言解读[J].当代传播,2004.3
    44、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艺术的审美趣味转向[J].现代传播,2004,(3)
    45、李岩.视觉传播中的技术理性批判——来自麦克卢汉”冷媒介”说的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4).
    46、董侠.解读麦克卢汉的一把钥匙[J].国际新闻界,2004,(04).
    47、黄鸣奋.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网络文学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05).
    48、徐凌,李宁.对“媒介即讯息”的再审视[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
    49、梁虹.大众传媒技术与个体感知的嬗变——麦克卢汉相关思想评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
    50、李衍柱.网络文学:通向自由理想境界的艺术形式[J].求是学刊,2005,(01).
    51、陈定家.身体缺席的精神盛宴?——关于网络文学的反思[J].江苏社会科 学,2005,(01).
    52、何道宽.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3、范龙.媒介的直观—论麦克卢汉传播学研究的现象学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4、斯炎伟.图像文化逻辑与当前文学的生存境遇[J].文艺理论研究2005,(02).
    55、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消费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J].理论与创作,2005,(02).
    56、马大康.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J].浙江社会科学,2005,(04).
    57、王一川.泛媒介场中的京味文学第三代[J].天津社会科学2005,(05).
    58、汪振城.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J].中州学刊,2005.(6)
    59、孙正国.延伸与建构:媒介及其文学维度[J].学术论坛,2005.(12)
    60、王秋艳;聂晶磊.手机媒体对麦克卢汉理论的诠释及拓展[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06).
    61、黄志斌.冷热媒介传统划分标准误区及概念新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02).
    62、欧阳友权.路上的学人与前沿问题[J].文艺争鸣,2006.(2)
    63、邵宁宁.关于现代文学杂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6,(03).
    64、郑素侠.技术创造环境-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一种考察[J].当代传播,2006,(3)
    65、江冰.论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潜在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66、柏定国;苏晓芳.论新世纪的网络仿像[J].文艺争鸣,2006,(04).
    67、欧阳友权.网络媒介与新世纪文学转型[J].文艺争鸣,2006,(04).
    68、赵婧、李军晶.重写经典:继承,抑或背叛——网络文学创作中重写经典文本现象分析[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04)
    69、黄发有.文学传媒与“文革”后文学生态[J].当代作家评论,2006,(05).
    70、张邦卫.泛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媒介化脉动[J].广西社会科学2006,(05).
    71、江冰.网络与当代文学创作[J].文艺评论,2006,(06).
    72、习少颖;曾遗荣.印刷媒介对人的影响——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笔记[J].新闻前哨,2006,(07).
    73、张震.内爆:电子传媒时代的感知、现实与文学——一种批判性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7,(01).
    74、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
    75、邓伟.论晚清报章体与文言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76、陈晓庆.由播客的兴起解读麦克卢汉媒介理论[J].东南传播,2007,(02).
    77、康梅钧.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兼论网络文学的兴起[J].电影评介,2007,(02).
    78、别应龙.论麦克卢汉的技术哲学思想[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79、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80、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一艺术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7,(4).
    81、王勇.“双峰并峙”还是“三足鼎立”——传播研究学派刍议[J].新闻界,2007,(04).
    82、何双秋.媒介技术与媒介权力关系的反思——麦克卢汉思想对于媒介权力研究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5).
    83、邱淑群.网络新媒体对“媒介即讯息”的诠释——以web2.0时代的“三剑客”为例[J].东南传播,2007,(06).
    84、隋岩.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J].现代传播,2007.(6)
    85、王宇.对“地球村”文化传播的思考[J].新闻传播,2007,(12)
    86、江璐璐.麦克卢汉冷电视理念及现实意义[J].青年记者,2007,(14).
    87、顾宁.论麦克卢汉媒介论预言的开创性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01).
    88、王纯菲.新世纪文学的图像化写作与文学的越界[J].文学评论2008,(01).
    89、王平.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J].当代文坛,2008.(1)
    90、颜敏.当前文学研究中的“媒介”视角[J].当代文坛,2008.(1),
    91、周根红.媒介互动与《当代》的转型[J].扬子江评论,2008,(02).
    92、胡丽娜.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的突围与拓进——兼谈儿童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J].当代文坛,2008,(02).
    93、李明伟.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94、邵培仁、廖卫民.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
    95、郭淑娟.马克思、麦克卢汉技术观之比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96、范龙.“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97、荣耀军.现代性与媒介文化批评中的主体型像——从本雅明、麦克卢汉到鲍德里亚[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98、李庆林.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马克思、哈贝马斯、麦克卢汉的传播观比较[J].新闻与传播研究12卷(4).
    99、梅琼林、袁光峰.麦克卢汉:关于速度文化的媒介想象力及其局限[J].甘肃社会科学,2008,(4)
    100、周兴杰.场域分析:探讨网络文学性质的一种途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101、赵勇.电子书写与文学的变迁[J].文艺争鸣2008,(04).
    102、任毅、朱瑜雯.当下网络诗歌对诗歌精神的建构与解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
    103、周志雄.回顾与评判——《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与网络文学的发展[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05).
    104、聂庆璞.传播媒介的嬗变与网络文学的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8,(05).
    105、丁宇鸿.媒介形式的力量——读《理解媒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
    106、曹智频.理解媒介:国内麦克卢汉研究述评[J].东南传播,2008,(10).
    107、秦志希、肖涌.媒介到底传递了什么讯息?——读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 一文有感[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1).
    108、张永清.新媒介新机遇新挑战——网络文学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9,(01).
    109、韩书堂.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变革的五种范式与网络媒体时代的文学革命[J].理论学刊,2009,(04).
    110、王苦舟.论“媒介生态平衡”理念——对媒介环境学派理论的一点思考[J].东南传播,2009,(04)
    111、龚举善、陈小妹.数字时代艺术文本的叙事构型[J].江汉论坛,2009,(05).
    112、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03).
    113、李明伟.文学新批评派对麦克卢汉传播研究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114、胡潇.麦克卢汉媒介哲学解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115、李春雨.“出版文化”与现代“文学场”的生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116、石培龙.“80后”文学——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景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17、周海波.网络文化语境与散文文体美学[J].理论学刊,2010,(06).
    118、戴元光、夏寅.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继承与修正——兼论媒介进化论及理论来源[J].国际新闻界,2010,(04).
    119、张才刚.网络文学:存在之思与价值之惑[J].求索,2010,(04).
    120、曹智频.媒介偏向与文化变迁:从伊尼斯到麦克卢汉[J].学术研究,2010,(08)
    121、胡继华.媒介与解构双重视野下的《尤利西斯》[J].文艺研究2011,(07).
    122、朱珊.国内麦克卢汉研究的两种模式及其超越[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123、王一川.文学文本及其余衍层[J].文艺理论研究,2012,(1)
    1、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潘大春.90年代中国文学与出版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韩敏.《收获》的90年代[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7、马永利.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8、胡群慧.文学史建构中的媒介叙事及其向度[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9、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1、李明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陈伟军.传媒视域中的文学[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文娟.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5、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6、李红秀.新时期的小说书写与影像阐释[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7、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8、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9、张晓卉.网络诗歌论纲[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0、王平.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1、冉彬.30年代上海文学与上海出版业[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2、苏运生.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3、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4、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转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5、颜敏.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6、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7、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8、孙正国.媒介形态与故事建构[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9、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0、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1、朱秀清.延安文学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2、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3、石培龙.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景观[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4、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5、蔡之国.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6、马研.《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7、陈晓洁.媒介环境学视阀下文学与媒介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周小玲.电子传媒时代的小说图景[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周芳.解读网络原创文学的艺术性[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任洪国.网络世界的诗语狂欢[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罗立桂.网络文学的创作特征及其对传统文学写作品格的解构[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曾锦标.小说文体嬗变与文学媒介[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任洪国.网络世界的诗语狂欢[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周璟.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达[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贾玲.论网络文学[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涂颖文.赛博空间的自由飞翔[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裔丰.网络文学简论[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涂苏琴.审美视野中的网络文学[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2、王云芳.先锋文学与文学期刊[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3、罗怀.网络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变迁[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陈罡.电子写作论略.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左小清.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李畅.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情结[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7、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8、罗懿.行走在网络间的文字[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樊蓉.诗歌的数字化生存[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0、伍晓辉.文学研究会的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运作[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1、吴金玉.网络传播时代文学的创作嬗变[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公秀梅.论媒介变革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3、刘茉琳.博客写作的文化考察[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4、鲁彩苹.文学媒介革新与传统文学的新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5、周秋红.网络文学批评:现状及其走向[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6、郭新洁.赛博空间的小说艺术[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7、鲍鑫.数字时代的文学新生态:手机文学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8、苏运生.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9、高婷.网络时代的文学[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0、吴金玉.网络传播时代文学的创作嬗变[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1、谭雪芳.大众传媒与现代散文的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2、罗崇宏.网络传媒时代的文学生态[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3、赵林.现代传媒视野下的《语丝》周刊[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4、马冰霜.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王朔小说创作[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5、孙伟.网络文学对文学性的拓展[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6、陈京晶.视觉文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7、潘轶群.现代传媒语境下文学受众阅读范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8、兰凯.论网络媒介对文学的影响[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9、李礼.论博客文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0、吴叶群.博客文学批评论[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1、王静.传媒文学批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2、赵飞.短信诗歌论[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3、詹丽.超文本文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4、刘宝娜.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5、刘琨.网络诗歌对传统诗歌的解构与建构[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6、王颖.大众传媒时代的“新”文学萌芽[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7、王强.网络传播影响下的中国诗歌发展趋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8、刘少波.新媒体时代下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9、沈洁.新媒介时代下的文学景观[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0、孟婧轩.当代网络文学性文本初探[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1、蒋金玲.网络文学阅读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2、王欢迎.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学[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3、范玲玲.且行且吟——网络诗歌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论[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4、郭鑫.消费文化语境下媒介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影响[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5、彭倪.消费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虹影写作[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英]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英]约翰·B·汤姆森著,高铦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英]菲利普·史密斯著,张鲲译.文化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9、[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赵和平、印螺译.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10、[美]朱丽·汤姆森·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美]利奥·马克斯著,马海良、雷月梅译.花园里的机器—美国的技术与田园理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德]卡尔·雅斯贝斯.智慧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13、[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4、[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