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鸿沟与跨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两岸乡土文学北较”为题,探讨上世纪70年代起至新世纪初台湾与大陆两岸乡土文学之异同,并对两岸乡土小说有关审丑与审美、现代化、地缘与文学场域等种种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若放在较大汉语文学框架中来看,两岸乡土文学根本上还是分离的状态,尚未彼此容纳,这其中出现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雨岸经济社舍人文的差异、现代化的不同造程等,值得后来者加以探索。由於雨岸乡土小说的崛起存在本就著一个巨大的“十年畴差”,导致各自的社会文化及屋史处境、定位、面貌(包含文化意蕴及艺术精神)大相迳庭,故此“十年畴差”将成为本文进行两岸乡土文学比较时不可或缺的前提。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审丑风气盛行,已成世界文学当中特殊的一景,无论有多少必然、应然与实然,显已造成文学上美丑判断标准的失落及严重扭曲本文凝由此明显症候群切入追根溯源,探讨目前尚少有人触及的“趣味”与“审美”问题。为进一步阐明审丑的价值与悖论、两岸乡土文学的审丑趋势,本文集中探讨了几位在两岸乡土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如贾平凹、莫言、王祯和等,对两岸不同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亦试著首度将作家们依浓烈与淡远(莫言与郑清文)、残酷与温暖(余华)、苍白贫弱与光明奋进(苏童与黄春明)等几个主体罗列,进行了大胆鲜明的并陈与封照。
     再者,本文在雨岸地缘与文化文、文学场域与文学体制等问题上造行了初步整理舆探封,封雨岸文学最新发展,诸如台湾的“新绑土”与“后乡土”小说,大陆90年代至今“新绑土小说”的发展做了简单介绍,最终提出几点建议做为两岸乡土文学发展参考,并对两岸作家面临共同困境及各别挑战做出简短结论与整理。
     总之,有别于两岸文学比较先前惯有的视角和切入点,本文通过考察“审丑”这个当代文学主流趋势,对大陆及台湾当代乡土文学进行了多面向的比较,虽只是初步浅探,却对两岸汉语文学融合做出了新的尝试与整理,并期许两岸乡土文学皆能在旧有基础上打破陈规,再创“美丽新世界”。
Adopting the titl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Rural Novels across the Strait", the paper seeks to examin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ural novel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an attempt to further explore various issues in relation to aesthetic appreciation, modernization, geographical issues and literary field, etc.
     If put into a larger contex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rural Chinese novels across the Strait are basically discrete, far from being integrated. Among this, we can find many truly intriguing issues worth discussing, e.g. the humane societies,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different modernization progres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Even more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emergences of the rural novels across the Strait, there exists a huge "ten-year gap", which leads to discrepancies as regard to the social culture, historical situation, historical orientation (includ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spirit of arts) on Mainland and Taiwan, making everything all so different, and thus has become a prerequisite for our discussion.
     It's worth pointing out that the "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has long since been a dominant tendenc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Mainland, which makes the Chinese literature stand out as a unique scene among the world literature. No matter how many reasons are there justifying that this phenomenon is understandable, acceptable or even inevitable, it obviously leads to the confusion and distortions of the standards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aste".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is complex syndrome, trace its origins, and even try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te"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which has seldom been explored so far.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values and paradoxes of the 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and their influences upon the rural writers across the Strait, the paper selects a few distinguished novelists among the mo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hinese rural writers, such as Jia Ping-Wa, Mo Yan, Wang Zheng-He, Yu Hua, Su Tong and Huang Chun-Ming, in an effort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ir different styles of writings. The paper also singles out writers of different (even opposite) styles and pairs them up in an attempt to make them stand out as sharp contrast.
     Although just an initial discussion, the paper seeks to put things in perspective and sort out problems like geographic proximity, cultural affinity, literary field and institution across the Strait. Last but not least,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neo-rural" and post-rural" novels so far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the paper offers some practical advices as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rural novels, so as to tackle with the mutual or individual challenges of the rural novels across the Strait.
     In a nutshell, by means of examining the unique phenomenon "ugliness appreciation", the paper looks for ways to compare the rural novels o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in multiple facets, making initial attempts to compare the novels on both sides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hope that the rural writers across the Strait can break certain stagnant rules, get rid of some outdated, fruitless practices and eventually re-create another "Brave New World" in the days to come.
引文
3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493页。
    5《乡土文学讨论集》,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0年版,第118页。
    6孙犁:《关于“乡土文学”》,《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3月版,第332页。
    7《乡土文学讨论集》,第434页。
    8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论纲》,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05期,第4页。
    9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401页。
    10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第489页。
    11沈从文:《水云》,《沈从文选集》第10卷,转引自陈继会编,《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2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3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14同上,第10,11-14页。
    15丁帆等着:《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16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及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页。
    171976年底文革“宣告结束”后,1977年8月,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和建设的“新时期”。文艺界也很快把“文革”后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这一原本在社会政治层面上提出的概念,在文学领域得到最广泛的运用。
    1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青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02页。
    19参见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第394页及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第430页。
    20彭瑞金:<大陆文学台湾看法>,《台湾文学探索》,前卫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324页。
    21同上,第324-325页。
    22同上,第325-326页。
    23莫言:《小说在写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194页。
    24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第399-401页。
    25李欧梵:《世纪末呓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26高天生:《台湾小说与小说家》,前卫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页。
    27参见叶石涛<农村妇女哀史—评《转烛》>,《台湾文学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28刘登翰、庄明萱主编:(文化的“转型”和文学的多元构成>,《台湾文学史》,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6-.52页。
    29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345页。
    30朱双一:《台湾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心理摄像--王幼华作品论》,《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4期。
    31刘登翰:(文化的‘转型’和文学的多元构成),《台湾文学史》,第43页。
    32参见叶石涛,(论台湾文学应走的方向),《台湾文学的回顾》,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初版,2004年重排出版,第91-92页。
    33叶石涛,(论台湾文学应走的方向>,《台湾文学的回顾》,第91-96页。
    34李丰楙:<台湾乡土小说中的社会变迁意识—60、7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题:贫穷、命运与人性>,《台湾的社会与文学》,龚鹏程编,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第168-170页。
    35参见杨庆堃、刘创楚:《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香港:中文大学1989年版。
    36李丰楙:<台湾乡土小说中的社会变迁意识—60、7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题:贫穷、命运与人性),《台湾的社会与文学》,龚鹏程编,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第171-175页。
    37杨庆堃、刘创楚:《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香港:中文大学1989年版。第24页。
    38李丰楙:<台湾乡土小说中的社会变迁意识—60、7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题:贫穷、命运与人性>,《台湾的社会与文学》,第182-184,191页。
    39参见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315页。
    40叶石涛:《台湾的乡土文学》,《文星》杂志第97期,1965年11月。
    41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319页。
    42刘登翰、庄明萱主编:《台湾文学史》,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346页。
    43刘登翰、庄明萱主编:《文化的‘转型’和文学的多元构成》,《台湾文学史》,第48-49页。
    44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403页。
    45刘登翰、庄明萱主编:《台湾文学史》,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46叶石涛,(论台湾文学应走的方向),《台湾文学的回顾》,第97,99页。
    47陈映真:《台湾现当代文艺思潮之演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3期。
    48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第341页。
    49李非:《论台湾的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的关系》,载《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4期。转引自刘登翰:《台湾文学史》,第46页。
    50参见彭瑞金:《不但走音,还要反调》,《台湾文学探索》,前卫出版社1995年版,第329-331页。
    51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349页。
    52同上,第349-353页。
    53参见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审美的激变》,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107页。
    54参见《从文学看见台湾的丰富—陈芳明X纪大伟对谈<台湾新文学史)》,《联合文学》第325期,第24页。
    55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308-310页。
    56丁帆等着:《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492页。
    58参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9页。
    59[意]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编着:《美的历史》,彭怀栋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6页。
    60[意)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编着:《美的历史》,彭怀栋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06年版,第85,133-136页。
    61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2-84页。
    62栾栋:《感性学发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9页。
    63栾栋:《感性学发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83页。
    64[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65参见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150页。
    66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133页。
    67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68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138,140页。
    69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70冯玉珍:《理性的欢乐与悲哀—理性非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71[英]鲍桑葵:《美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8页。
    72[英]鲍桑葵:《美学史》,第344页。
    73[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册,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74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223页。
    75王洪岳:《试论中国人的审丑意识》,《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0卷第6期,第68页。
    76参见王庆卫:《丑的轨迹》,第163-171页。
    77《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32-142页。
    78同上,第133页。
    79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179页。
    80[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81南北朝时期,气韵被运用到美术领域,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法,从此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与批评的重要原则与标准,并由人物画推及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创作。
    8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83本节主要观念梳理,参考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丑观念>一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179,182-190页。
    84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1,2,5页。
    85 Dabney Townsend. Taste:Early History, 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p.356-.357.
    86 Giorgio Tonelli,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Edited by Philip P. Wiener, New York:Macmillan Pub Co. 1980.
    87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第33-35页。
    88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3页。
    89参见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第35-36页。
    90[意]贝内戴托·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的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年版,第42-43页。
    91英国17.,18世纪论美学的集大成者,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关心审美和艺术问题的哲学家。
    92[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吴兴华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8-519页。
    93同上,第514-515,517页。
    94[英]休谟:《论美与丑》,关文运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7页。
    95休谟:《论美与丑》,关文运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6页。
    96休谟:《论美与丑》,关文运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7页。
    97[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1页。
    98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56-62页。
    99[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第527页。
    100[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第530页。
    101同上,第524页。
    10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63页。
    103[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第520页。
    104同上,第66,76页。
    105[法]伏尔泰:《哲学辞典》,转引自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106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100-103页。
    107[德]康德:《判断力批评》(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108[德]康德:《判断力批评》(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4页。
    109同上,第39页。
    110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108-113页。
    111节引自[德]康德:《判断力批评》(上卷),第59页。
    11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第113-114页。
    113[德]康德:《判断力批评》(上卷),第76页。
    114参见[英]沙夫兹博里:《论特征·道德家们》,载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5页。
    115参见[英]艾迪生:《关于敏锐鉴赏力的培养》,章安琪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8页。
    116参见[英]哈奇生:《论美与德行两个概念的根源》,载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0页。
    117参见[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7,523页。
    118[英]博克:《崇高与美—博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页。
    119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115-116页。
    120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249页。
    121[法]史达尔夫人:《论想象的作品》,载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页。
    12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125-127,206页。
    123[英]罗斯金,转引自凯·埃·吉尔伯特、赫库恩:《美学史》(下卷),夏干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56页。
    124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251-253页。
    125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249-252页。
    126董小玉:《先锋文学中的审丑现象》,《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第25-26页。
    127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576页。
    128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2006年版,第23-25页。
    130王庆卫:《丑的轨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131同上,第16页。
    132参见安柏托·艾可《丑的历史》(History of Ugliness),彭淮栋译,台湾:联经出版社,2008年初版,此书为《美的历史》姊妹作。
    133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20-23页。
    134[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33页。
    135[德]尼采:《尼采生存哲学》,杨恒达译,九洲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136鲍桑葵:《美学史》,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页。
    137王洪岳:《审丑与否定:现代派文艺的感性探微》,《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38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24-25页。
    139王丹:《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审丑”愉悦趋势》,《大众文艺》2011年第5期,第95页。
    141张德林:《关于文艺的审丑与价值判断》,《文汇报》90年1月18日,参见《“化丑为美”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导向》,《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
    142潘道正:《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第139页。
    144王洪岳:《论20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12页。
    145张清华:《混乱的美学: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狂欢化趋向》,《长城》,2009年第3期。
    146潘道正:《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第141-142页。
    147杨光祖:《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社科纵横》,2003年10月总第18卷第5期。
    148谭红,杨毅:《从描摹淳朴的“美丽”到展示复杂的“丑陋”——贾平凹艺术追求轨迹探寻之一》,《当代文坛》,2001年第2期。
    149雷达:《模式与活力》,《读书》,1986年第7期。
    150左岸:《给当红作家号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151贾平凹:《四十岁说》,《贾平凹文集》第14卷。
    152左岸:《给当红作家号脉》,第111页。
    153贾平凹:《我心目中的小说》,《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154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给一位朋友的信的摘录》,《钟山》,1983年第5期。
    155雷达:《模式与活力》,《读书》,1986年第7期。
    156一说四个时期,参见杨光祖:《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社科纵横》,2003年10月总第18卷第5期。
    157一说贾著名的改革三部曲(1983-1984)为《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及《腊月·正月》。
    158参见左岸:《给当红作家号脉》,第112,119页。
    159刘斌、王玲主编:《失足的贾平凹》,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0页。
    160孟繁华:《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与忧患—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16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5页。
    162李建军:《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南方文坛》,2003年第3期。
    163贾平凹:《废都》,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520页。
    164[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251,307页。
    165李建军:《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
    166[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8,10,10-11页。
    167[俄]《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19页。
    168括号中字样为作笔者所加。
    169参见李建军:《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南方文坛》2003年第3期。
    170贾平凹:《四十岁说》,《贾平凹文集》第14卷。
    171贾平凹:《废都后记》,《贾平凹文集》第14卷。
    172[日]盐旗伸一郎:《贾平凹传作道路上的第二个转机》,《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173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引自谭红,杨毅:《从描摹淳朴的“美丽”到展示复杂的“丑陋”—贾平凹艺术追求轨迹探寻之一》。
    174贾平凹:《高老庄·后记》。
    175见谭红,杨毅:《从描摹淳朴的“美丽”到展示复杂的“丑陋”—贾平凹艺术追求轨迹探寻之一》,《当代文坛》2001年第2期。
    176孟繁华:《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与忧患—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
    177同上,第154-155页。
    178李继峰:《文学朝圣的呼告和苦旅—论贾平凹气质的二重性及文学道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179曹丕:《典论·论文》。
    180李继峰:《文学朝圣的呼告和苦旅—论贾平凹气质的二重性及文学道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181王德威:《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20家》,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182莫言,陈薇,温金梅:《与莫言一席谈》,1987年1月10日《文艺报》。
    183莫言:<莫言访谈录>,《小说在写我》,第231-232,244页。
    184张柠:<肉体符号的文化分析>,《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85张柠:(肉体符号的文化分析>,《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4-95页。
    186同上,第97-98页。
    187巴赫金着:《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61页。
    188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第101页。
    189同上,第102-103页。
    190[法]巴塔耶:《色情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6页。
    191同上,第110页。
    192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第359-360页。
    193吕正惠:<荒谬的滑稽戏—王祯和的人生图像>,《小说和社会》,联经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
    194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社,2011年版,第543页。
    195刘东:《西方的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196龙应台:《龙应台评小说》,尔雅出版社,1985年版。
    197林世奇:《从笑谑到包容-试析王祯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中山女高学报》2006年第6期,第49-60页。
    198王德威(从老舍到王祯和——现代中国小说的笑谑倾向>,《从刘鹗到王祯和》时报文化1986年版,第.151页。
    199王祯和:《玫瑰玫瑰我爱你》,远景出版社1984年版,第275页。
    200同上,第275页。
    201同上,第269页。
    202萧锦绵<滑稽多刺的玫瑰——细读王祯和新作《玫瑰玫瑰我爱你》>,收入王祯和:《玫瑰玫瑰我爱你》,远景出版社,1984年版。
    203见姚一苇(论王祯和的「嫁妆—牛车」),《文学季刊》,1968年第6期。
    204参见林清玄<戏肉与戏骨头—访王祯和谈他的小说「美人图」>,《美人图》,洪范书局1985年版,第200页。
    205见丘彦明<把欢笑撒满人间—访小说家王祯和>,《玫瑰玫瑰我爱你》,洪范书店,1994年版,第256页。
    206高全之:(王祯和的小说艺术),《王祯和的小说世界》,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版。
    207参见<永恒的寻求(代序)>。这篇演讲稿由李瑞整理,发表于1983年8月18日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后来收入《人生歌王》一书,联合文学出版社,1990年9月三版。
    208吕正惠:<荒谬的滑稽戏—王祯和的人生图像>,第81-82页。
    209参见(永恒的寻求(代序))。
    210参见高全之:(王祯和的小说艺术),《王祯和的小说世界》第10、11、13-15、17-19、28-35页,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版。
    211刘春城:<我爱·我思·我写—探访小说家王祯和),《当代作家对话录》,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212高全之:(王祯和小说大陆蒙难记),《王祯和的小说世界》,三民书局1997年版,第102页。
    213这里广披性是指具有广大的涵盖面。说某项性质在某位作家的作品里有广披性,意味着该性质在该作家绝大部份作品里都存在,见高全之说明。
    214吕正惠:<荒谬的滑稽戏—王祯和的人生图像),《小说和社会》,第77页。
    215参见<永恒的寻求(代序)>:《人生歌王》,联合文学出版社,1990年9月三版。
    216参见高全之:<刍狗苍生>,《王祯和的小说世界》第135-144页,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版。
    217刘东:《西方的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218同上,第202页。
    219王洪岳:《论20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16页。
    220潘道正:《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第140页。
    221同上。
    222另两个特征是人物符号化及对时间进行空间化处理,参见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7-468页。
    223歌德:《论德国建筑》,陈继会转引自鲍桑葵:《美学三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24参见柴春芽等:《北京胡同内,我们恣肆纵论》,《联合文学》,第305期,第75页。
    225参见邵燕君:《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
    226潘道正:《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第139页。
    227庄锡华:《论艺术对人的精神关怀》,《晋阳学刊》2000年第2期。
    228潘道正:《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第143页。
    229[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述评》,蒋孔阳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0赵学勇、王建斌:《“先锋”的堕落——重读残雪的小说》,《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董小玉:《先锋文学创作中的审丑现象》,《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第28页。
    232王洪岳:《论20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17页。
    234刘东:《西方的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214页。
    235王德威:《乡愁以外的智慧—评郑清文<相思子花>》,《众声喧哗之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麦田出版社2001版,第112页。
    236陈垣三:《追寻—论郑清文的文体》,参见《郑清文集》第333页,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版。
    237亮轩:(永恒的生机>,参见《落花一片天上来》第130页,台湾尔雅出版社。
    238参见洪醒夫:(诚实与含蓄的故事>,收于《庞大的影子》,尔雅出版社,1976年版。
    239彭瑞金:《大王椰子—二十年来的郑清文》,《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40-41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40王德威:《乡愁以外的智慧—评郑清文的(相思子花>》,《郑清文和他的文学》,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241参见黄武忠:《风格的创造者--郑清文印象》,《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69-70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42参见林瑞明:《悲悯与同情--郑清文的小说主题》,《郑清文和他的文学》76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43参见彭瑞金:《大王椰子—二十年来的郑清文》,《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30-33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44参见洪醒夫:(诚实与含蓄的故事),《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141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45林瑞明:<描绘人性的观察家—郑清文的文字与风格),《郑清文集》第339-340页,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年版。
    246见叶石涛:(论郑清文小说里的「社会意识」),收于《作家的条件》,台北:远景出版社,1981年版。
    247林瑞明:<以生命的认情观察人生—郑清文集序),《郑清文集》第9-11页,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版。
    248参见彭瑞金:《大王椰子—二十年来的郑清文》,《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36、39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49郭明福:《冰尖下的人生真相》,《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95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50参见洪醒夫:<诚实与含蓄的故事>,《郑清文和他的文学》第139-140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51王德威:《乡愁以外的智慧—评郑清文的(相思子花>》,《郑清文和他的文学》,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15页。
    252郑清文:《郑清文短篇小说集别卷-郑清文和他的文学》,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53同上,第201页。
    254王文伶:《静里寻真,朴处见美—访郑清文先生》,参见洪醒夫:(诚实与含蓄的故事>,《郑清文和他的文 学》第161-162页,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255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钟山》,2001年第5期。
    256王德威:《千言万语何若莫言》,《读书》1999年第3期。
    57参见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58莫言等:《与莫言一席谈》,《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17日。
    59同上。
    260莫言等:《与莫言一席谈》,《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17日。
    261徐怀中等:《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
    262莫言等:《与莫言一席谈》。
    263同上。
    264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265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266季红真:《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
    267莫言:<莫言访谈录),《小说在写我》,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246页。
    268郑谷苑:《走出峡地—郑清文的人生故事》,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269莫言等:《与莫言一席谈》,1987年1月10日、17日《文艺报》。
    270同上。
    271余华:《余华随笔》,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72[丹麦]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授(Aarhus University)汉学系教授,吕芳译,《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74同上。
    275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276《为当红作家号脉》,第177页。
    277《我能否相信自己》,台北:远流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147页。
    278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南方论坛》,2001年第4期。
    279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南方论坛》,2001年第4期。
    280左岸《给当红作家号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281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南方论坛》2001年第4期。
    282余华曾在《活着·前言》里表达: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28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第144,145页。
    284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南方论坛》2001年第4期。。
    285同上。
    286同上。
    287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南方论坛》2001年第4期。
    288参见苏童,《纸上的美女—苏童随笔集》,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89参见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90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页。
    291杨照,《败德与死亡的种种传奇—小论苏童》,载《联合文学》1992年10月号,第86-87页。
    292黑体为本文作者所加,后同。
    293杨照,《败德与死亡的种种传奇—小论苏童》,第87-89页。
    294苏童:《苏童创作自述》,载《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295苏童、王宏图:<南方精神>,《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6苏童、王宏图:(南方精神),《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8[英]斯马特:《悲剧》,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页。
    299刘春城:《黄春明前传》,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300同上,第12,13页。
    301[美]葛浩文:<黄春明的乡土小说>,《弄斧集》,学英文化公司,1984年版,第266,267页。
    302指刘绍铭编:《台湾短篇小说选:一九六○—一九七○》(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哥伦比亚大学1976年出版,共收张系国、陈若曦、林怀民、白先勇、王文兴、于梨华、陈映真、七等生、王祯和、黄春明、杨青矗十一家小说。
    303夏志清:《新文集的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第203页。
    304[美]葛浩文:(黄春明的乡土小说>,《弄斧集》,第247页,
    305刘春城:《黄春明前传》,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5页。
    306同上,第40页。
    310刘春城:《黄春明前传》,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第52-55页。
    311刘春城:《黄春明前传》,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
    312同上,第167页。
    313毛姆:《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徐钟佩译,重光文艺出版社印行,纯文学出版社新刊,第13页。
    314刘春城:《黄春明前传》,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第92-93页。
    315刘春城:《黄春明前传》,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316同上,第7页。
    317同上,第20页。
    318李欧梵:《世纪末呓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319参见廖炳惠:<异国记忆与另类现代性:试探吴浊流的《南京杂感》>,《另类现代情》,台北:允晨出版社,2001年,第9-41页。
    320王晓明:《现代化想象和知识分子》,见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321夏志请《感时忧国精神:中国现代文学的道义使命感》《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版,第533-536页。
    322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323韦丽华:《20世纪末的乡土现代性反思—近期乡土小说的一种解读》,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1期,第66页。
    324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325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326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6-368页。
    327同上,第369页。
    328王晓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见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32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30张洪明:《建构文化的通天塔—谈中国文化乡土化、民族化、现代化的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总第8期)。
    331参见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257,261-262,264-265,371-372页。
    332参见李欧梵:《城市和乡土》,《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台北:正中书局,1996年版,第151-154页。
    333肖芹:《论“乡下人进城”的“苦难”叙事》,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34朱佑红:《论路遥小说中的家园意识》,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35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
    336韦丽华:《20世纪末的乡土现代性反思—近期乡土小说的一种解读》,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1期,第67-68页。
    338[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39[美]戴维·格里芬:《科学的返魅》,马季方译,见江怡主编《理性和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607页。
    340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7-310页。
    341[美]戴维·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3页。
    342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年第3期。
    343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317-318,321-322页。
    344参见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345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322-323页。
    346[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347参见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348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3-330页。
    352参见廖炳惠:《台湾文学中的四种现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为例》,《中外文学》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第75-92页:《异国记忆与另类现代性:试探吴浊流的<南京杂感>),《另类现代情》,台北:允晨出版社2001年版,第9-41页。
    353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154页。
    354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357李洁非:<城市时代和城市文学>,收入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版,第273页。
    358 M. M. Bakhtin, Michael Holquist ed.,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p,247此处采用白春仁与晓河的译文,见钱中文主编,《巴赫汀全集》卷三(石家庄:河北教育,1998),第449页。
    359[美]段义孚(Yi-fu Tuan)《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第143页。
    360[美]段义孚(Yi-fu Tuan):《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第133页。
    361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157-158,165页。
    362[挪]诺伯格·斯卡尔兹着,王淳隆译,《实存·空间·建筑》(Existence,Space & Architecture),台北:台隆书店,1984年版,第24-25页。
    363[美]爱德华·苏贾(索雅)(Edward W. Soja)《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局,2004年版,第121页。
    364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154,165页。
    365黄春明:《一个作者的卑鄙心灵》,收入尉天骢主编:《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637页。
    366参见胡为美:《在乡土上掘根》,收入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台北:洪范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
    367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169-171页。
    368同上,第218页。
    369 J. Hillis Miller. Topographi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转引自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220页。
    370范铭如:<七○年代乡土小说的“土”生土长),收入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主编《跨领域的台湾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版,第349-369页。
    371所谓的“南部”,究竟涵盖那些地理区块?就一般不成行文的说法,浊水溪似乎意味台湾南北区域的楚河汉界。但从地理位置观之,浊水溪贯穿南投县、彰化县与云林县,同一县份似乎无法以溪水两侧分割成泾渭分明的阵营,何况若将浊水溪的三大支流流域一并加入考虑,则版图更加难以切割。若就气候的属性来谈,台湾南北的分际线约以北回归线划分,以北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华南型,以南属热带季风型气候:北回归线通过的位置在嘉义市,如此一来,原本在浊水溪界线下区分为南部的云林县,将自动归属于北部。再者,就行政机构通行的区域划分来看,中央山脉以东的花莲、台东统括为东部区域,中央山脉以西则分为北、中、,每一区域涵盖的县市亦常有所调整。通常中部地区包括苗栗县、台中县市、彰化县、南投县、云 林县,南部区域则与另一种通称的南部七县市雷同,包括嘉义县市、台南县市、高雄县市和屏东县。北、中、南三区的区域生活圈划分,更让人不知将界线切向何处。讽刺的是,无论是采用浊水溪或北回归线那种区分法,都会让例如赖和与杨逵两位向来被视为南部文化及文学典范的人物从中除籍。参见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第222-223页。
    372彭瑞金:《关于<高雄文学>的回顾》,《高雄文化发声》,韩必诚主编:高雄:高雄市文化局,2005年版,第80页。
    373台湾城市化程度:如果仍以人口五万以上的乡镇市地区为都市,1961年北部区域拥有都市人口的比例已高达58%,中部、南部和东部区域分别仅有31%、35.7%和25.4%的比例。至1981年北部区域都市化程度更高达85.6%。台湾地区各区域人口趋向不均匀的分布。由于北部区域较早而且有较高的都市化水平,早在1950年代就发展出都会区形式,之后在南部与中部区域也出现了都会区,1961年时,全台湾地区的人口已有半数是可以划归在都会区内,至1991年都会区的人口比例已高达67%,非都会区的人口比例从50%下降到33%。同年南部区域的都会区仅拥有20%的人口。北部区域的都会区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其平均每年人口成长率不但冠于全台,而且在所有都会区中仍是最高的。参见(<战后台湾都市之成长与体系):蔡勇美、章英华主编,《台湾的都市社会》,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83-84页。)
    374何西来:《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想到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第40-44页。
    375何西来:《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想到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第46-48页。
    37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377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2页,转引自何西来:《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想到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
    378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379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80董小玉、娄吉海:《家园的篱笆——从地域分区上看文坛的“四个作家群”》,《文艺评论》,1998年04期。
    381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第2-5页。
    382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页。
    383参见廖炳惠:《台湾文学中的漂泊意识》,《台湾与世界文学的汇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4页。
    384中国大陆教育部日前统计显示,,截至去年(2011年)底,大陆在外留学生人数达到142万,而近3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成长率更高达23%,参见台北:《联合报》,2012年8月22日。
    385以上分别被标称为“赝品论”或“殖民论”。
    386郑国庆:《现代主义、文学场域与张诵圣的台湾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87张诵圣:<「文学体制」与现当代中国/台湾文学>,《文学场域的变迁—台湾当代小说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388郑国庆:《现代主义、文学场域与张诵圣的台湾文学研究》。
    389 Chatterjee, Partha.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3,p.6.
    389张诵圣:《文学场域的变迁—台湾当代小说论》,第137-138页。
    391如1997年出版的《无疆域的帝国——华人现代跨国主义的文化政治》(Ungrounded Empires: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Transnationalism. Eds., Aihwa Ong & Donald Nonini.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7.)转引自张诵圣:《文学场域的变迁—台湾当代小说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有关“另类现代性”,可参见本文前章讨论。
    392参见张诵圣:《现代主义与台湾现代派小说》结语,《文学场域的变迁——台湾当代小说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393参见陈芳明:《文学史的逐梦与筑梦》,杨照,《雾与昼: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推荐序,麦田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394参见杨照:《文学的神话·神话的文学—论50、60年代的台湾文学》,《雾与昼: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麦田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2,35页。
    395杨照:《乡土文学的宿命困境—兼论吴锦发的小说》,《雾与昼: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麦田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216页。
    396王尧:《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0日。
    397杨照:《乡土文学的宿命困境—兼论吴锦发的小说》,《雾与昼: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麦田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221页。
    398同上,第563页。
    399吕正惠:《七、八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与变迁》,载于《联合报·副刊》,1993年12月17日,第43版。
    400李爽学:为陈惠龄著《乡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湾新乡土小说书写风貌》所作序,万卷楼图书,2010年版,第11页。
    401参见范铭如《轻,乡土小说蔚然成形》,2004年5月10日台湾《中国时报》开卷版,收录于《像一盒巧克力—当代文学文化评论》,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初版,第175-180页。
    402同上,第175-180页。
    403参见范铭如《后乡土小说初探》,《台湾文学学报》第十一期,2007年12月,第21-50页。
    40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庄子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页。
    405参见陈惠龄:《乡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湾新乡土小说书写风貌》,万卷楼图书,2010年版,第2,4,9页。
    40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8页。
    407赵园:《赵园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408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译纪》,1995年第5期。
    409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410同上,第18页。
    411张炜:《精神的魅力》,《张炜文集·中长篇卷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49页。
    412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小说选刊》2007 年第5期。
    413参见《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乡土中国现代化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2010年第一期《渤海大学学报》,第49-67页。
    41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415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352页。
    41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第57页
    417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35页。
    418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419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20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21同上
    422肖鹰:《阿来写旅游招贴贾平凹写的是变态文学》,人民网,2009年12月23日。
    423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24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7月。
    425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26赵允芳:《寻根·拔根·扎根》,台北: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196页。
    427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的苦难叙事》,《审美的激变》,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230页。
    428同上,第225页。
    429李锐:《后新时期文学及其他—答远方友人问》,《联合文学》第9卷第7期,第95页。
    430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31同上,第114-115页。
    432小说《约翰·克利思朵夫》开篇第一句。
    433雷达:《当代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光明日报》,2006年7月26日。
    434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5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15页。
    436参见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437曹文轩:《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粤海风》,2006年第3期,第58页。
    438参见[法]丹纳:《艺术哲学》,曾令先、李群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2页。
    440[法]丹纳:《艺术哲学》,曾令先、李群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441[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12,31-34,37,39页。
    442泰勒说,自恋主义文化是这样一种观点的弥散:将自我实现作为生活的主要价值,并且很少承认外部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严肃承诺,见《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443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9,40,42-43,46-47,54-55页。
    444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7,54-55,64页
    445德里达曾如此描述自己的思想模式:“肯定自由游戏并且试图越过人和人文主义,人这个名字就是那个存在的名字,他贯穿形而上学史或本体神学史—换句话讲,通过他的全部历史的历史—一直梦想得到其全部登场,梦想得到牢靠的基础,梦想得到游戏的起源和目的。”,参见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标记和游戏》,载于《结构主义争论》The Structuralist Controversy.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Press.1972.pp. 264-265.
    446米歇尔·福柯的访谈,载于《米歇尔·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Chicago Univ. Press.1983, pp245,251.
    447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76,78-79页
    448高行健:《文学的理由》,香港:明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449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5页。
    451参见杨照《“废人”存有论——读童格伟的<无伤时代>》,童格伟《无伤时代》,台北:印刻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52毕新伟:《绘制乡土中国的全景图—读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二十一世纪》网路版76期,2008年7月。
    453段义孚(Yi-Fu Tuan)着,潘桂成译《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年版,第121页。
    454陈惠龄:《乡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湾新乡土小说书写风貌》,台北:万卷楼图书,2010年版,第65-67页。
    455莫言:《故乡、梦幻、传说、现实》,《小说在写我》,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456牛运清:《从“现代性”到“世界性”—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向》.《理论学刊》2004年1月。
    457姚晓雷:《论新世纪文学理想表现的枯竭》,《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
    460余华:《超英赶美日下,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参照《TVBS看板人物》,2011年3月6日专访。
    461《中国文学如何有效地走向世界》,中国新闻网,2011年07月25日
    462参见王庆卫:《丑的轨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463姚晓雷:《论新世纪文学理想表现的枯竭》,《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
    464铁凝:《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中国作家网》,2009-10-30.
    465参见《中国文学何时真正走向世界》,中国评论新闻网,2010年08月18日。
    466参见韩少功:《文学:梦游与苏醒—在首届上海大学文学周的演讲》,《上海文学》,2006年10月号.
    467参见阎嘉:《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宜宾学院学报》,2001年9月。
    468斯炎伟:《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若干历史局限》,《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11月。
    469[苏联]A.博洽洛夫:《什么是文学的“当代性”》,《苏联文学》,1984年第6期。
    470[美]马丁·普契纳(Martin Puchner):《世界文学与文学世界之创造》,汪沛译,《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02期。
    471[英]玛丽·伊凡斯(Mary Evans):《郭德曼的文学社会学》,廖仁义译,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0-53页。
    472参见陈宜中:《崛起中国的十字路口:许纪霖先生访同录》,摘自《思想》杂志第16期,台湾联经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473陈宜中:《崛起中国的十字路口:许纪霖先生访同录》,第243,246-248页。
    474语出2002年出版商业管理书籍:‘'Who Says Elephant Can't dance?"(谁说大象不会跳舞?),参见前注。
    475古典制约(巴甫洛夫制约、反应制约、alpha制约),又译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关联性学习。
    476参见叶石涛:《台湾小说的远景》,《台湾文学的回顾》,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477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载《审美的激变》,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478参见《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乡土中国现代化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中,格非和刘庆邦的意见,《渤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第49-67页。
    479参见《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乡土中国现代化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参见梁鸿、陈福民、王尧等意见,《渤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第49-67页。
    480参见《我看当代文学六十年·圆桌论坛(一)》,许子东编:《一九四九之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5-446页。
    481参见[美]玛丽·伊凡斯(Mary Evans),《郭德曼的文学社会学》,第101页。
    482即下个时代会比上个时代更好、时代会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衍发展而进步这类的想法,参见《进化论》。
    483[苏联]A.博洽洛夫:《什么是文学的“当代性”》,《苏联文学》,1984年第6期。
    484参见[美]玛丽·伊凡斯(Mary Evans):《郭德曼的文学社会学》,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0-53页。
    485同上,第50-59页。
    486指《姻缘路》、《百年好合》跟《桃花井》。有人认为蒋晓云甚至写了一手标致、古旧的上海话,用词精妙处比张爱玲还要奇巧。参见《断代的上海》,《外滩画报》,2010年10月25日。
    487李泽厚:《结语》,《美的历程》,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第233-235页。
    488引自廖炳惠:《回顾现代——后现代与后殖民论文集》,台北:麦田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
    489参见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1.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尉天骢主编:《乡土文学讨论集》[C],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3.孙犁:《关于“乡土文学”》,《孙犁文集》第4卷[C],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论纲》[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05期。
    5.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说》[M],香港青文出版社,1997年版。
    8.赵园:《乡村文学:模式及其变异》[J],《萌芽》,1989年9期。
    9.彭瑞金:《台湾文学探索》[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年版。
    10.莫言:《小说在写我》,[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
    11.李欧梵:《世纪末呓语》[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高天生:《台湾小说与小说家》[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4年版。
    13.叶石涛:《台湾文学的困境》[M],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14.刘登翰、庄明萱主编:《台湾文学史》[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朱双一:《台湾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心理摄像--王幼华作品论》[J],《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4期。
    16.叶石涛:《台湾文学的回顾》[M],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初版,2004年重排出版。
    17.龚鹏程主编:《台湾的社会与文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
    18.杨庆堃、刘创楚:《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M],香港中文大学,1989年版。
    19.叶石涛:《台湾的乡土文学》[J],《文星》杂志,第97期,1965年11月。
    20.陈晓明:《审美的激变》[M],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21.陈芳明,纪大伟:《从文学看见台湾的丰富—陈芳明×纪大伟对谈(台湾新文学史>》,《联合文学》[J],第325期。
    22.《国务院专家称中国农村人口30年后将减至4亿》[N],《新京报》,2010年2月24日。
    23.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C]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24.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栾栋:《感性学发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6.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7.冯玉珍:《理性的欢乐与悲哀—理性非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王洪岳:《试论中国人的审丑意识》[J],《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0卷第6期。
    29.《朱光潜美学文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1.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3.董小玉:《先锋文学中的审丑现象》[J],,《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34.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5.王洪岳:《审丑与否定:现代派文艺的感性探微》[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6.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37.王丹:《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审丑”愉悦趋势》[J],《大众文艺》,2011年第5期。
    38.张德林:《关于文艺的审丑与价值判断》[N],《文汇报》90年1月18日。
    39.潘道正:《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J],《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
    40.王洪岳:《论20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1.张清华.:《混乱的美学: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狂欢化趋向》[J],《长城,》,2009年第3期。
    42.杨光祖:《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J],《社科纵横》,2003年10月总第18卷第5期。
    43.谭红,杨毅:《从描摹淳朴的“美丽”到展示复杂的“丑陋”—贾平凹艺术追求轨迹探寻之一》[J],《当代文坛》,2001年第2期。
    44.雷达:《模式与活力》[J],《读书》,1986年第7期。
    45.左岸:《给当红作家号脉》[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46.贾平凹:《四十岁说》、《废都后记》,《贾平凹文集》[C],第14卷。
    47.贾平凹:《我心目中的小说》[J],《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48.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给一位朋友的信的摘录》[J],《钟山》,1983年第5期。
    49.杨光祖:《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J],《社科纵横》,2003年10月总第18卷第5期。
    50.刘斌、王玲主编:《失足的贾平凹》[C],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51.孟繁华:《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与忧患—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52.李建军:《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J],《南方文坛》,2003年第3期。
    53.李继峰:《文学朝圣的呼告和苦旅—论贾平凹气质的二重性及文学道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54.旧]盐旗伸一郎:《贾平凹传作道路上的第二个转机》[J],《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55.王德威:《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20家》[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
    56.莫言,陈薇,温金梅:《与莫言一席谈》[N],《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
    57.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8.吕正惠:<荒谬的滑稽戏—王祯和的人生图像>[M],《小说和社会》,台北:联经出版社,1988年版。
    59.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M],台北:联经出版社,2011年版。
    60.刘东:《西方的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龙应台:《龙应台评小说》[M],尔雅出版社,1985年版。
    62.林世奇:《从笑谑到包容—试析王祯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J],《中山女高学报》,2006年第6期。
    63.王德威:《从刘鹗到王祯和》[M],时报文化,1986年版。
    64.姚一苇:<论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J],《文学季刊》,1968年第6期。
    65.高全之:《王祯和的小说世界》,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版。
    66.王祯和:<永恒的寻求(代序)>[N],李瑞整理演讲稿,发表于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83年8月18日。
    67.萧锦绵:<滑稽多刺的玫瑰——细读王祯和新作《玫瑰玫瑰我爱你》>[Z],《玫瑰玫瑰我爱你》,远景出版社,1984年版。
    68.林清玄:《戏肉与戏骨头—访王祯和谈他的小说<美人图>》[Z],《美人图》,洪范书局,1985年版。
    69.丘彦明:<把欢笑撒满人间—访小说家王祯和>[Z],《玫瑰玫瑰我爱你》,洪范书店,1994年版。
    70.刘春城:<我爱·我思·我写—探访小说家王祯和>[M],《当代作家对话录》,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1.柴春芽等:《北京胡同内,我们恣肆纵论》[J],《联合文学》,第305期。
    72.邵燕君:《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J],《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
    73.庄锡华:《论艺术对人的精神关怀》,《晋阳学刊》[J],2000年第2期。
    74.赵学勇、王建斌:《“先锋”的堕落——重读残雪的小说》[J],《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75.王德威:《乡愁以外的智慧—评郑清文<相思子花>》[M],《众声喧哗之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麦田出版社,2001版。
    76.陈垣三:《追寻—论郑清文的文体》[C],《郑清文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版。
    77.亮轩:<永恒的生机>[C],《落花一片天上来》,台北:尔雅出版社,1977年版。
    78.《郑清文和他的文学--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7》[M],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79.林瑞明编:《郑清文集》[C],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版。
    80.叶石涛:《作家的条件》[M],台北:远景出版社,1981年版。
    81.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J],《钟山》,2001年第5期。
    82.王德威:《千言万语何若莫言》[J],《读书》,1999年第3期。
    83.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J],《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84.莫言等:《与莫言一席谈》[N],《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17日。
    85.徐怀中等:《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J],《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86.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莫言论之一》[J],《钟山》,2001年第5期。
    87.季红真:《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
    88.莫言:《小说在写我:莫言演讲集》[M],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
    89.郑谷苑:《走出峡地—郑清文的人生故事》[M],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
    90.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91.苏童,《纸上的美女—苏童随笔集》[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92.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J],,《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9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台北:远流出版社,2002年版。
    94.杨照,《败德与死亡的种种传奇—小论苏童》[J],,《联合文学》,1992年10月号。
    95.苏童:《苏童创作自述》[J],,《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96.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98.[美]葛浩文:<黄春明的乡土小说>[M],《弄斧集》,学英文化公司,1984年版。
    99.刘春城:《黄春明前传》[M],圆神出版社,1987年版。
    100.夏志清:《新文集的传统》[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
    101.毛姆:《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M],徐钟佩译,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印行,纯文学出版社新刊,1985年版。
    102.廖炳惠:《另类现代情》[M],台北:允晨出版社,2001年版.
    103.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J],《天涯》,1999年第1期。
    105.韦丽华:《20世纪末的乡土现代性反思—近期乡土小说的一种解读》[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1期。
    106.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7.张洪明:《建构文化的通天塔—谈中国文化乡土化、民族化、现代化的关系》[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总第8期)。
    108.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M],台北:正中书局,1996年版。
    109.朱佑红:《论路遥小说中的家园意识》[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10.韦丽华:《20世纪末的乡土现代性反思—近期乡土小说的一种解读》[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1期。
    111.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J],《小说评论》,1993年第3期。
    112.南帆:《后革命的转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4.廖炳惠:(台湾文学中的四种现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为例>[J],《中外文学》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
    115.董小玉、娄吉海:《家园的篱笆——从地域分区上看文坛的“四个作家群”》[J],《文艺评论》,1998年04期。
    116.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版。
    117.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版。
    118.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主编:《跨领域的台湾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版。
    119.韩必诚主编:《高雄文化发声》[C],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5年版。
    120.蔡勇美、章英华主编,《台湾的都市社会》[C],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版。
    121.何西来:《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想到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
    12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23.鲁迅:《鲁迅全集》[C]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24.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J],《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25.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年第4期。
    126.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27.廖炳惠:《台湾与世界文学的汇流》[M],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8.郑国庆:《现代主义、文学场域与张诵圣的台湾文学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29.张诵圣:《文学场域的变迁—台湾当代小说论》[M],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0.陈惠龄:《乡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湾新乡土小说书写风貌》[M],万卷楼图书,2010年版。
    131.范铭如:《像一盒巧克力—当代文学文化评论》[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132.范铭如:《后乡土小说初探》[J],《台湾文学学报》,第十一期,2007年12月。
    133.赵园:《赵园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4.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J],《文学译纪》,1995年第5期。
    135.张炜:《张炜文集·中长篇卷三》[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36.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J],《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
    137.《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一“乡土中国现代化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J],《渤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
    138.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J],《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139.王念灿:《90年代以来新乡土文学的症候分析》[J1,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40.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年7月。
    141.赵允芳:《寻根·拔根·扎根》[M],台北: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42.李锐:《后新时期文学及其他—答远方友人问》[J],《联合文学》,第9卷第7期。
    143.雷达:《当代文学创作症候分析》[N],《光明日报》,2006年7月26日。
    144.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5.曹文轩:《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J],《粤海风》,2006年第3期。
    146.高行健:《文学的理由》[M],香港:明报出版社,2001年版。
    147.牛运清:《从“现代性”到“世界性”—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向》[J],,《理论学刊》,2004年1月。
    148.姚晓雷:《论新世纪文学理想表现的枯竭》[J],《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
    149.韩少功:《文学:梦游与苏醒—在首届上海大学文学周的演讲》[J],《上海文学》,2006 年10月号。
    150.阎嘉:《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宜宾学院学报》,2001年9月。
    151.斯炎伟:《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若干历史局限》[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11月。
    152.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153.[苏]A.博洽洛夫:《什么是文学的“当代性”》[J],《苏联文学》,1984年第6期。
    154.陈宜中:《崛起中国的十字路口:许纪霖先生访同录》[J],,《思想》杂志,第16期,台北:联经出版社,2010年。
    155.《一九四九之后》[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6.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7.李泽厚:《美的历程》[M],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版。
    158.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J],《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159.廖炳惠:《回顾现代—后现代与后殖民论文集》[M],台北:麦田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
    160.杨照:《雾与昼: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M],台北:麦田出版社,2010年版。
    161.王尧:《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0日。
    1.[意]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编着:《美的历史》(History of Beauty)[M],彭怀栋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06年版。
    2.[意]安柏托·艾可(Umberto Eco)编着:《丑的历史》(History of Ugliness)[M],彭淮栋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08年版。
    3.[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4.[英]鲍桑葵:《美学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英]鲍桑葵:《美学史》[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6.[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上册,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7.[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8.[意]贝内戴托·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的美学的历史》[M],王天清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年版。
    9.[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C],吴兴华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英]休谟:《论美与丑》[C],关文运译,载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英]休谟:《人性论》[C](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德]康德:《判断力批评》[M](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3.[德]尼采:《尼采生存哲学》[M],杨恒达译,九洲出版社,2006年版。
    1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5.[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6.[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17.[俄]《别林斯基选集》[c],第1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8.[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法]巴塔耶:《色情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0.[丹麦]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J],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授(Aarhus University)汉学系教授,吕芳译,《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3.[美]戴维·格里芬:《科学的返魅》[M],马季方译,江怡主编《理性和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4.[美]戴维·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6.[华]夏志请:《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译,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版。
    27.[挪威]诺伯格·斯卡尔兹着,《实存·空间·建筑》(Existence, Space & Architecture) [M],王淳隆译,台北:台隆书店,1984年版。
    28.[华]段义孚(Yi-fu Tuan):《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潘桂成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
    29.[美]爱德华·苏贾(索雅)(Edward W.Soja):《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局,2004年版。
    30.[法]丹纳:《艺术哲学》[M],曾令先、李群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马丁·普契纳(Martin Puchner)《世界文学与文学世界之创造》[J],汪沛译,《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02期。
    32.[英]玛丽·伊凡斯(Mary Evans):《郭德曼的文学社会学》[M],廖仁义译,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0年版。
    1. Dabney Townsend. Taste:Early History, 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 Giorgio Tonelli.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M]. Edited by Philip P. Wiener. New York:Macmillan Pub Co; First Edition (June 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