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性别关系变迁研究:从传统到现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湖北恩施土家族双龙村从传统到现代性别关系实践的田野考察,对性别关系模式及其变迁作出探讨。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两个特点:其一,在社区研究法的基础上拓展出多点田野工作;其二,对当前关于“家乡人类学”的探讨予以回应,指出家乡研究者经历了“化熟为生”的过程之后,同样还需要一个“化生为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乡研究可以得到一种在异文化研究中不容易得到的由当地人自发形成的多声对话场景。
     本文指出,性别关系从传统社会至今发生了模式上的变迁,分别是传统时代的伦理模式,集体化年代的政治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三种不同的模式中,性别关系规范与性别关系实践均存在着张力关系:传统时代规范要求男尊女卑,而这种规范下的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原则对性别规范进行了调整,最后两性依然维持了地位上的大致相当;集体化时代以男性为标准的性别绝对平等虽然依然坚持了男性中心主义,但在政治力量对两性生活多方介入与干预下,传统的规则被解构,性别平等意识增强,男性权力被颠覆,最后两性坚持和推进了实践中的位置相当;改革开放以后,市场介入乡村社会,虽然经济标准蔓延到性别关系评价之中,但三类乡村夫妻关系并没有因为单纯的经济收入大小而变得更加不平等,而是以家庭为中心,加深了彼此的合作、团结和亲密。实践再一次偏离了规范,而更加接近了平等。因此,在乡村社会实践生活中,性别关系是均衡的:两性对社会的贡献呈静态平衡,没有大小之别;两性的具体社会地位呈动态均衡,虽然在不同时期有高有低,但沿性别地位平等的中线而呈钟摆式摆动。性别关系的基本结构经由实践而与历史融合,由此形成性别关系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The pattern and gender relation which changed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by taking the fieldwork in Tujia Shuanglong village, Enshi, Hubei province.
     There are two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esearch method:Firstly, it applies the community research method and suggests the significance on multi-locations fieldwork; Secondly, it takes a response to the recent discussion on native anthropology. It indicates while the native researchers have a course of defamiliarization, they should have other one of familiarization in which the native research can develop a native spontaneous multi-dialogic scene that never be done by The Others research.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gender relation ha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They are the traditional ethic model,the political model in collectivization era and the market economic model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No matter what kind of model, the practice of gender relation and the norms of gender relation form a tension:The traditional requirements deemed men's superiority to women, which was adjusted by a variety of other eth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rules. finally, men and women had maintained similar status; The gender specification in collectivization era required an absolut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male-centeredly, but political forces changed people's life:the traditional rules deconstructed, gender equality prometed, and male authority subverted, and finally gender uphold and enhanced the practice location equaly;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rket is getting involved in rural society and, economic criterias are making influences on the evaluation of gender relations, but the three types of rural couples donot become more unequal simply because of the level of income, and gender relation are more cooperative,more solidarity and intimacy. Practice deviates from the norm once again, but closer to equality. Therefore, gender relations are balanced in rural practice life, which include three aspects:the gender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are static equilibrium an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gender social status are dynamic equilibrium, swinging along the equality-center line like a pendulum.The basic structure of gender relation are the resulting change and change gender relations in the unity of opposit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ractice and history.
引文
①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里路边精选·序》,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赵宇共:《史前时期的社会性别:多学科的历史考察》,载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盖尔·卢宾(1975):《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①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9页。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6页。
    ②凯琳·萨克斯:《重新解读恩格斯——妇女、生产组织和私有制》,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
    ③凯琳·萨克斯:《重新解读恩格斯——妇女、生产组织和私有制》,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页
    ②[法]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作者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法]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②[法]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③[法]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①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2页。
    ②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3页。
    ③田家英著:《中国妇女生活史话》,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第4-5页。
    ④田家英著:《中国妇女牛活史话》,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①杜芳琴:《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前言》,载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②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参见[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参见[英]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参见[英]贝特森著,李霞译:《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④参见Levi-Strauss,Claude.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M].Boston:Beacon Press,1969.
    ⑤参见[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59-409页
    ⑥参见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⑦参见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⑧ Strathern,Mariln. The Gender of the Gift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⑨[加]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需要注意的是90年代中国对此问题也有相似的争论:由郑也人掀起的男女平等话题争议,其探讨的核心是城市社会的两性关系,围绕女性应该回家还是应该工作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论。这揭示了中国学者对两性如何平等同样存在分歧。参见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孙立平:《重建性别角色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刘伯红:《对“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的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周怡:《男女家庭角色分享中的困境与对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②林芳政:《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理性、与平等的追求》,载林芳政等作《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书文化2000年再版,第6页。
    ①参见[英]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蓁译:《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汪溪译:《妇女的屈从地位》,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贝蒂·傅瑞丹著,李令仪译:《女性迷思》,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
    ②参见Firestone.Shulamith. The Dialectic of Sex [M].New York:Bantam Books,1970.p11-12.
    ③参见[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 Putnam Tong)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导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参见Mitchell,Juliet. Women's Estate [M].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1.
    ①参阅Jaggar,Alison M. 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 [M].Totowa,N.J:Rowman & Littlefield,1983.
    ②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作者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③转引自[英]弗里德曼著,雷艳红译:《女权主义》(Feminis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④参见[美]卡罗尔·吉利根著,肖巍译:《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 Putnam Tong)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导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① Noddings,NeI.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②参见帕特里夏·沃(Patricia Waugh)《女性主义:后现代》,载[澳]戴尔·斯彭德主编,“国际妇女百科全书”课题组翻译:《国际妇女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02-404页。
    ③李银河著:《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④杨莉馨:《试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走向》,《南京帅人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美]罗维著;吕叔湘译:《初民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①周晓虹:《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有关经典社会学发展的一项考察》,《南京人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参见[法]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①[法]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②李猛著:《布迪厄》,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①参见[法]布迪厄等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②此外,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和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也曾为超越个人与社会、结构与行动、微观与宏观、历史与结构的二元对立进行过系统的论述。参阅[英]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美]萨林斯著,蓝达居等译:《历史之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吴文藻:《导言》,载费孝通、王同惠著《花篮瑶社会组织》,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②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年第66期。
    ③[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安达曼岛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英]埃文斯-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译:《努尔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⑤ Leach,Edmund.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M].Cambrida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①[英]马林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费孝通:《从马林诺夫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载王铭铭编选《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① Freedman, Maurice.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Ⅰ:1-19,1962.
    ②王铭铭:《小地方与人社会——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社区方法论》,《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
    ①Leach,Edmund.Social Anthropology[M].Fontana,1983.p.127.
    ②[英]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王铭铭:《小地方与人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④参见[美]古塔、弗格森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①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版。
    ②张厚安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肖唐镖等著:《村治中的宗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①有的年轻夫妇出外打工将他们的孩子也带出去,在这个比例中,不包括孩子。
    ①[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②[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7页。
    ①[美]古塔、弗格森著,骆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6页。
    ②[英]拉波特、奥弗林著,鲍雯妍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③参见马里萨·G·s·佩拉诺(Mariza G..S.Peirano)著,梁宏玲译:《家园人类学:一个学科的不同场景》,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转引自马里萨·G·s·佩拉诺(Mariza G..S.Peirano)著,梁宏玲译:《家园人类学:一个学科的小同场景》,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9页。
    ①黄剑波:《何处是田野?》,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②王铭铭:《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家乡人类学自白(上)》,《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王铭铭:《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家乡人类学自白(上)》,《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王铭铭:《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家乡人类学自白(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英]拉波特、奥弗林著,鲍雯妍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②[英]拉波特、奥弗林著,鲍雯妍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3贝。
    ③该数据由三里乡政府的钱坤及双龙村书记范宏森提供。
    ①建始县民族志编纂办公室:《建始县土家族简史》,第1、5页。
    ①[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②[德]艾利亚斯著,王佩莉译:《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里起源的研究·序言》,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①此章部分内容已发表。详细参见崔应令:《传统社会基层女性社会地位再思考——湖北恩施双龙士家族村系列论文之二》,《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②引文后的编号为口述访谈记录的编号,下同。
    ③一个以上的儿子都算是多余的,在解放前都会被征用。
    ①“打喜”是当地生孩子以后举办的一个仪式,期间亲戚朋友要送礼。
    ②崔家坝,地处红岩寺与恩施市之间,距双龙村二十里山路。
    ①引自崔显茂:《平生撰之“少年的回忆”》(陈德珍保存手抄本)。
    ①费孝通:《乡十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②当然也不是真的随便说说,大人们还是有自己的考虑和盘算的,出发点是为孩子或为家庭好。
    ③费孝通:《乡十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122页。
    ①罗琼:《中国农村中的劳动妇女》,载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从“一二·九”运动看女性的人生价值》,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年版,第31-32页。
    ①崔腾辉撰《续编博陵崔氏族谱——爱宇祖后裔本·序言》2000年编,第1-2页。崔应该提供。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②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①田发刚等著《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①崔显茂:《平生撰之“不亲的祖母胜亲娘”》(陈德珍保存手抄本)。
    ②崔显茂:《平生撰之“不亲的祖母胜亲娘”》(陈德珍保存手抄本)。
    ①张岱年等编著:《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②参见费孝通:《乡十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9页。
    ①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从严格的时间限定来说,解放后过了几年双龙村才开始进入集体化进程,但是为了强调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即国家政治运动对乡村社会全面的介入,我们选择忽略这些细微上的时间问题。
    ②罗沛霖等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下编·代前言》,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③罗沛霖等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下编·代前言》,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①当然,在第三章中我们也指出有女性当家的家庭,这类家庭中则是女性受到批斗。但这种类型数量并不多,村庄传统社会主要还是男性负责家庭之外的事物。
    ②崔显茂:《平生撰之“运动的炮灰株连了孙”(1963年11月---1964年5月)》,(陈德珍保存手抄本)。
    ①崔显茂:《平生撰之“艰苦务农十七春,解除饥寒的威胁”(1961年7月—1979年12月)》(陈德珍保存手抄本)。
    ①毛泽东:《关十农业合作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页。
    ②当然,分工在有些方面还是存在的:一些对体力要求大或者需要经验的农活比如挑稀粪、使牛犁地,除了个别情况外,人多数都足男人承担。
    ③由于集体年代女性和男性都穿青布衣衫,因此当地人称那些从远处无法分辨男女的劳动人为青一色。
    ④当然这也不是彻底意义上的,因为婚后的女性总需要做一些家务。
    ⑤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⑥这为改革后女性疏离家务埋下最早的种子。
    ①本地人经常用这个词表小能干。
    ②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吕绍河:《试论农村集体化经济对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思想战线》1993年第4期。
    ②参见张志刚:《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之关系研究》,《人口与经济》1988年第5期。
    ③吕绍河:《试论农村集体化经济对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思想战线》1993年第4期。
    ④无故不参加集体劳动要扣工分。
    ①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刘志玲:《从政治解放到自我解放——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程的研究》,《前沿》2007年第1期。
    ①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②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①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②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①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①这并不否认,在夫妇同时打工的家庭中,会有很多家庭中,妻了的收入都低于男性,这是由于整个社会的性别分工和歧视所导致的。
    ②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载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①本章相关内容已发表,详细参见崔应令:《乡村女性自我的再认识——一项来自恩施的研究》,《社会》2009年第2期。
    ②[美]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美]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④[美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⑤参见[美]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⑥参见[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美]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②[美]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③[美]流心著,常姝译:《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④[法]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作者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⑤叔本华语,转引自李银河主编《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①[法]吉尔·里波韦兹基著,田常晖等译:《第三类女性》,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188页。
    ②[美]罗斯玛丽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初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288页。
    ③Irigaray,Luce.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28.
    ④转引自[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初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⑤[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⑥[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①参见卢霞:《变迁村落文化中的女性角色—对L村日常生活的个案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加]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李霞:《依附者还是建构者?——关于妇女亲属关系的一项民族志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林津如:《变迁中的父系亲属关系:从多元的家务分工经验谈起(1970-1999)》,载台湾社会学会年会《社会学与台湾社会的反思》,台北大学2005年Wolf,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②[美]流心著,常姝译:《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 Spradley,James.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9.
    ①先人,是指祖宗,在这里足丈夫央求妻子别去闹,用一种远高于自己辈分的称呼表示哀求。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人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②[法]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序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页。
    ③吴飞著:《自杀作为中国问题》,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0页。
    ①吴飞著:《自杀作为中国问题》,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0页。
    ①[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64页。
    ②[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页。
    ①[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页。
    ①谭深:《改革与妇女地位的变迁》,载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①[法]吉尔·半波韦兹基著田常晖等译:《第三类女性》,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②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③当然,变化并没有终止,它依然在继续,而且还看不到边际。这也许是很多人感到担心的,即在一个“泛市场化”取代“泛政治化”大时代,依靠市场与传统性别文化的结盟、通过放弃男女平等的“政治正确”和凸现女性身体的独特价值而诞生了市场主宰的性别主义形态,它是否会导致新的男女不平等且越来倒退。从目前双龙村情况来看,这些担心还没有在乡村社会成为一种事实,但它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影响乡村性别关系?这还是未知。
    ①朱炳祥:《社会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②此观点部分内容已发表。详细参见崔应令:《观念与制度的共谋:女性社会地位与作用失衡现象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转引自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42页。
    ②[英]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③朱炳祥:《继嗣与交换:地域社会的构成——对摩哈苴彝村的历史人类学分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223页。
    1、[德]艾利亚斯著.王佩莉译:《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里起源的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
    2、鲍晓兰等主编:《社会性别分析: 贫困与农村发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
    4、[美]贝蒂·费里丹著,程锡麟译:《女性的奥秘》,。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英]贝特森著,李霞译:《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6、[法]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7、[法]布迪厄等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8、[法]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9、[法]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英]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1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14、陈桂蓉等编著:《和谐社会与女性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5、[澳]戴尔·斯彭德主编,“国际妇女百科全书”课题组翻译:《国际妇女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6、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17、[法]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杜芳琴等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版。
    19、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1、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族法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英]弗里德曼著,雷艳红译:《女权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英]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5、[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熟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8、[英]吉登斯著,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29、[英]吉登斯著,王铭铭译:《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法]吉尔·里波韦兹基著,田常晖等译:《第三类女性》,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1、[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金一虹:《女性叙事与记忆》,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34、[美]卡罗尔·吉利根著,《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5、[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等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4年版。
    38、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李新灿:《女性主义观照下的他者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情感与性》,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41、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
    42、李银河主编:《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44、[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00年版。
    45、林芳政等著:《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书文化2000年再版。
    46、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47、[美]流心著,常姝译:《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罗沛霖等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
    49、[美]罗斯玛丽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美]罗维著,吕叔湘译:《初民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1、[德]马克思著:《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两性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3、[英]马林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
    54、[英]马林诺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5、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56、[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7、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8、[美]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9、[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等译:《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
    60、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1、[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江苏教育出版2005年版。
    62、[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英]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译:《努尔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4、[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5、[美]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美]琼·斯格特:《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分析范畴》,三联书店1997年版。
    67、[美]萨林斯著,蓝达居等译:《历史之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8、[美]萨林斯著,王铭铭等译:《甜蜜的悲哀:西方宇宙观的本土人类学探讨》,三联书店2000年版。
    69、沙吉才:《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0、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1、史成社:《中国计划生育活动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2、宋兆麟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73、[美]苏珊·爱丽丝·瓦特金斯:《女性主义》,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74、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陶春芳:《女性的过去和现在》,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76、特纳著,黄剑波等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田发刚等编著:《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8、田家英著:《中国妇女生活史话》,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
    79、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8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2、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3、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84、[英]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蓁译:《女权辩护》,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85、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三联书店2007年。
    86、吴庆红:《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8、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9、肖唐镖等著:《村治中的宗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90、徐安琪主编:《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性别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91、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2、[美]叶汉明:《主体的追寻—中国妇女史研究析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9年版。
    93、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4、[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汪溪译:《妇女的屈从地位》,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5、[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等著,高丙中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96、张岱年等编著:《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7、张厚安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8、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9、张允熠著:《阴阳聚裂论》,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
    10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郑真真等编:《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2、[加]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3、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4、朱炳祥:《社会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左际平:《农业女性化与夫妻平等:性别与发展研究的一次本士化尝试及其政策思考》,《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口述史发展初探》,《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2、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版第4期。
    3、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姜振华:《从生育看农村妇女自主策略的变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5、姜振华:《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性—山东闫村调查谈》,《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6、李冬莉:《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7、李冬山:《工业化与家庭制度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8、李霞:《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江汉论坛》2001年第2期。
    9、李霞:《依附者还是建构者?—关于妇女亲属关系的一项民族志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10、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11、李小江:《女性的历史记忆和口述方法》,《光明日报》2002年8月1日。
    12、李小江:《性别与发展理论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3、林津如:汉人父系亲属结构之变迁:从多元的家务分工经验谈起(1970-1999)》,台湾社会学会年会会议论文2005年。
    14、刘伯红:《对“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的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15、刘伯红:《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要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4期。
    16、卢霞:《变迁村落文化中的女性角色—对L村日常生活的个案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17、卢霞等:《女性在塑造村落文化过程中的作用》,《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8、吕绍河:《试论农村集体化经济对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思想战线》1993年第4期。
    19、潘鸿雁:《对非常规核心家庭实践的亲属关系的考察》,《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0、彭耘编译:《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1、孙立平:《重建性别角色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22、王金玲:《后现代主义:中国大陆女性主义面临的挑战与颠覆》,《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23、王金玲:《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4、奚彦辉:《自我之他性假说——对于自我的一个新的理解之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25、杨善华:《理解普通妇女——兼谈女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26、杨祥银:《妇女史、口述历史语女性主义视角》,《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27、张鸣:《为什么会有农民怀念过去的集体化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8、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29、张志刚:《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之关系研究》,《人口与经济》1988年第5期。
    30、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31、周晓虹:《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对立——有关经典社会学发展的一项考察》,《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2、周怡:《男女家庭角色分享中的困境与对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3、朱炳祥:《继嗣与交换:地域社会的构成——对摩哈苴彝村的历史人类学分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1、Bird,Rebecca.B.Fishing and the Sexual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the Meriam[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Sep 2007. Vol.109, Iss.3.
    2、Brettell,Caroline B.Gendered Lives.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Aug-Oct 2002. Vol. K Hawkes, J F O'Connell, N G Blurton Jones, Duran Bell, et al.Hunting and Nuclear Families:Some Lessons from the Hadza about Men's Work1[J].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Dec 2001. Vol.42, Iss.3.
    3、Browner,C.H.Situating Women's Reproductive Activities[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Dec 2000. Vol.102, Iss.4.
    4、Brumfiel,Elizabeth. M.Gender Archaeology[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Sep 2003. Vol.105, Iss.3.
    5、Clark,Gracia.Mothering, Work, and Gender in Urban Asante Ideology and Practice[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Dec 1999. Vol.101, Iss.4.
    6、Cole,Sally.Mrs. Landes meet Mrs. Benedict":Culture pattern and individual agency in the 1930s[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Jun 2002. Vol.104, Iss. 2.
    7、Englund&Leach,J,et al.Ethnography and the Meta-narratives of Modernity [J].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Apr 2000. Vol.41, Iss.2.
    8、Firestone,Shulamith.The Dialectic of Sex[M].New York:Bantam Books,1970.
    9、Friedl, Ernestine.Women among Women: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Female Age Hierarchies[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Mar 1999. Vol. 101, Iss.1.
    10、Goodale,Mark.Ethical Theory as Social Practice[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Mar 2006. Vol.108, Iss.1.
    11、Gwako,E. L. Moogi.Gendered Colonial Experiences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J].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Apr 2000. Vol.41, Iss.2.
    12、Hammond,Joyce D.Women as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of Tourism in Developing Regions[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Mar 2003. Vol.105, Iss.1.
    13、Handwerker,W Penn.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Cultures:Cultural Diversity, Culture theory, and a Method for Ethnography[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Mar 2002. Vol.104, Iss.1.
    14、Hauser,Ewa.K.After Revolution:Mapping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Neoliberal Nicaragua/Reproducing Gender:Politics and Everyday Life after Socialism[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Jun 2003. Vol.105,Iss.2.
    15、Hawkes, K, et al.Hunting and Nuclear Families:Some Lessons from the Hadza about Men's Work1[J].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Dec 2001. Vol.42, Iss.5。
    16、Irigaray,Luce.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 [M].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17、Lamphere,Louise.Unofficial Histories:A Vision of Anthropology from the Margins[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Mar 2004. Vol.106, Iss.1.
    18、Leach,Edmund.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M]. Cambrida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19、Levinson,David&Ember, Melvin.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M].New York:Holt,1996.
    20、Levi-Strauss,Claude.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M].Boston: Beacon Press,1969.
    21、McElhinny,Bonnie.Thre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Gender[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Dec 2003. Vol.105, Iss.4.
    22、Mitchell Juliet. Women's Estate[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66.
    23、Moore,Henrietta L.A passion for Difference:Essays in Anthropology and Gender [M].Cambridge:Polity.
    24、Pluciennik,Mark.Archaeological Narratives and Other Ways of Telling[J].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Dec 1999. Vol.40, Iss.5.
    25、Routledge;Ingold,Tim,ed.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26、Rutherford, Blair.Chapungu:The Bird That Never Drops a Feather:Male and Female Identities in an African Society[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Dec 2001. Vol.103, Iss.4.
    27、Salzman, Philip.C.Is Inequality Universal?[J].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Feb 1999. Vol.40, Iss.1.
    28、Setha M.Low.The Edge and the Center:Gated Communities and the Discourse of Urban Fear[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Washington:Mar 2001. Vol. 103, Iss.1.
    29、Spradley,James.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9.
    30、Strathern,Mariln. The Gender of the Gifts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31、Wiessner,Polly, Shankar Aswani, et al.The Vines of Complexity:Egalitarian Structure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equality among the Enga[J].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Apr 2002. Vol.43, Iss.2.
    32、Wolf,Margery.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