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晚清民国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构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国和母国之间,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其跨文化性契合于形象学的研究条件和目标。当这群留学生进入想象性的文学叙事,成为一种混合了情感和思想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时,便以形象化的方式置换了缺席的异国原型,显示了时人在审视和想象着异国“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其间所涉及到的回忆及其再现还往往具有寓言性质,表达了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密切关联着身份认同、国族主义、权力等问题。
     浏览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在“被书写”和自我书写中,统一的留学生形象是不存在的,他们呈现出裂变多元的样态,要对之分门别类,企图从中浓缩出规律和共性,也是如此困难和牵强。他们的生成并未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关系,要从中归纳出一条明晰的思想史主线分外艰难。这种形象多样性的特殊症结在于,留学在晚清民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留学生是彼时社会表情的一种表征。文化现象的庞杂性使得新兴的留学生群体难以被某种单一的形象所规约,犬牙交错的舆论在价值判断等方面影响了文学形象的塑造,而文学又参与到了众声喧哗的历史叙事之中。
     不过,在留学生形象的丰富多元之态中,仍有一种现象引人关注,即晚清民国文学对留学生的负面书写蔚为大观。许多文本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斥责留学生们的不学无术、行为败坏、怪行怪状。与这种道德谴责相对接的,是大量留学生角色的郁郁不得志。尤其在“五四”前后,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逐渐盛行,他们感伤自卑,流露出沉重的失落感。由此,当晚清民国的留学生在思想史、教育史、学术史中被奉为“一国之原动力”的精英人物时,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与留学史的宏观叙事之间裂开了缝隙。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为何如此热衷于从负面书写留学生?显然,勘测这一问题的症结,对理解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互动关系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
     首先,道德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视点和诉求,由民族主义而生的政治焦虑使得留学生常常承受“恨铁不成钢”的关怀。这种亟欲从“天下”向现代国家的民族主义意识恰是西学东渐中的舶来之物。史实的吊诡在于:清朝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溃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留日潮。留日生在日本触碰到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观念之后,向中国全面地引入了近代世界的民族国家框架,也萌生出对日本民族的排斥感。在民族主义话语的支配下,留学生以个体的遭遇象征民族的受难,易由自尊滑向极端的自卑。在文本的“再现”中,作为革命者的留学生将西方近现代民族主义话语替换为华夷之辨,以汉族本位建立民族认同;“国难当头”的语境令学术与救国成为一对矛盾体,留学生因而展开“经世致用与学术独立”的辩析。
     其次,全面留学的现象,正是建立在全盘西化的预设之上,留学生形象的负面色彩之所以如此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尊西崇新之风对晚清传统士人的冲击。西学新知的强势介入使旧式知识分子陷入身份危机之中,面对日渐“得势”的留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心态的平衡,故对留学生多“谴责”之声。
     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强调了留学生形象的诸种“洋派”表现,将他们刻画为“穿西装的文明人”。而“洋派”话语往往与误读相伴相生,不论是留学生的异域体验,还是他们对西学新知的理论引介,或多或少都忽略了“西方”本身的建构和西方思想的多面向。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对“自由”等概念义理的阐扬可堪为例。在这尊西崇新的大趋势中,洋文凭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资本。留学生们构成了一个文化权力网络。在这种以现代学统为中心的等级性精英网络中,留学国别深刻地影响着留学生的话语权。
     再次,在古老中国迈入现代世界的时间转折点上,留学生形象承载着“现代”与“传统”的复杂关系,在语境的变化中,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他们常常迷失方向,成为中西之间的矛盾体。其中,尤能暴露留学生传统意识的是隶属私人领域的女性观和情爱话语;而传统的性别观又在这种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中扮演了一个暧昧的角色。然而,所谓“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仍囿于二元对立思维。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亦新亦旧和亦中亦西其实是常态。传统未必是虚构的,但传统又着实是被建构的。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从一元论的固有定势出发,文本中的留学生便注定要在对立中奔突,难以实现“中体西用”的目标。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受制于历史想象力和政治潜意识。但是,尽管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它却道出了近现代留学史的另一面,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新历史主义已将“历史”归为一种文本的“修辞想象活动”,但文学叙事更能展现历史中的个人体验和潜意识场景,更能挖掘出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种种记忆。
In the progress of shaping modern China, the experie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other cultures by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part of the whole picture of "introducing Western learning to China." Those returned students had been playing dual roles in imaging their motherland and the strange lands they studied on, switching parts in different cultures. The cross-cultural quality of their situation inevitably placed them within the horizon of imagological studies. In the imaginary narrative of the time, these returned students appear as images of "social imagination", replacing the absent foreign archetypes, which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retrospection in observing and imagining foreign cultures as "the other". The memorie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s are allegorical, demonstrating various social,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paradigms, a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ssues like identity, nationalism and hegemony.
     A survey of the literary wor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ll only find that there are not any uniform stereotypes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neither in their self-representations nor in the representations by others. The diversity renders it inadequate or even impossible to classify or generalize these images in the effort of discovering regularity or commonality among them. Moreover, their appearance and growth did not accord with the logical progression as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did; thus it is Herculean task to clear up their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diversity stemmed from the fact that studying overseas was a common cultural phenomenon, representing the social tendencies of the time. The sophistication of the phenomenon itself denied simplistic relegation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to some reduced images, controversial social opinions exerted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imaging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n aspects such as values, and literature had its own voice in the already clamourous historical narrative.
     Nevertheless, despite the diversiform images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neg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great in both scale and abundance. Many literary texts take the vantage point of morality in denouncing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as being ignorant, corrupt and eccentric. Consequently,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depicted in these literary texts generally suffer from depression and despair. Especially around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in-depth self-represent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of themselves flourished with a vengeance, in which they appear sentimental and beaten, feeling a strong sense of loss. So far, a rift is revealed between the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grand narrative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with the latter hailing them as "the most dynamic force of a nation". Then what prompted the neg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pproaches to the question are diverse, or even infinite.
     In the first place, the definition of morality relies highly on the perspective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observer. The political anxiety generated by nationalism often aroused "a sense of disappointment" in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The nationalist awareness of modern state rather than "the kingdom" was nurtured by Western learning introduced to China. The historical paradox was that China's loss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1895 brought a surge of studying in Japan, and the students, who got acquainted with modern nationalism in Japan,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of nation-state into China, the very concept of which would induce antipathy against Japanese. With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the students returned from Japan depicted their personal distress as the embodiment of national calamity, sinking from the peak of pride to the abyss of self-contempt.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exts, revolutionary overseas students replace their modern nation-state discourse with the Sino-barbarian dichotomy, in pursuit of a national identity; thus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calamity created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academic work and patriotic action, and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were compelled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purposes" and "learning for leaning's sake".
     On the other hand, large-scale studying abroad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conception of wholly westernization. The neg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to a large extent, resulted from the impact of westernization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e forceful interposition of the Western learning and new knowledge dragg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to serious identity crisis. Facing the upsurge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they failed to fit them into any ready places. Instead, they raised condemning voices against them.
     The "Western style"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s often highlighted in the literary tex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are usually described as "civilized people in Western uniforms". However, the "Western style" depicted is often a result of misreading. Not only their experience on a strange land but also their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more or less, negl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Western thought, such as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and their elaboration of concepts like "liberty". Also, the admiration for the Western learning and new knowledge bestowed extra value on the academic credentials earned in foreign countries. A network of cultural hegemony was constructed, and in this hierarchical elitist network centering on modern learning, the specific country in which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 had studied in would greatly influence his discourse power in his motherland.
     Finally, at the point where the ancient China stepped into the modern world, the images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embodied the subtl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In the series of contextual change and identity switching, they were often disoriented in the maz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For instance, their conceptions about the female gender and their discourse about love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m, an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s of gender work ambiguously in the portrayal of femal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However, "China and the West",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are only set dichotomies.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Western learning to China, the normal situation was the coexistence of the old and the new, the national and the foreign, within a single entity. The tradition is not fictional, but it is constructed. The overseas students depicted in the literary texts are destined to be tortured in conflicts and fail to realize their dream of applying the Western learning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for they fail to notice the innate logic of development of each culture, taking a unitarian approach to cross-cultural issues.
     In a word, as images of social imagination, the images of the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main products of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 Although literature is different from historical texts, it reveals a new phase of studying oversea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presenting a stylized reality to the world. In this sense, though New Historicism defines "history" as the "rhetorical imaginative activity" of the text, literary narrative does more in communicat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unconscious scenes, capable of reaching various memories buried in grand historical narratives.
引文
①梁启超:《夏威夷游记》,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7页。
    ②胡适:《非留学篇》,《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1914年1月出版。
    ③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①冰心:《寄小读者》,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版,第19页。
    ①姚厦瑗:《20世纪以来的留学史研究》,见李喜所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0页。
    ①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3页。
    ②桑兵:《文化分层与西学东渐的开端进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③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①程悦:《在西方语境下言说——试论二十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价值观念衍变》,《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50页。
    ②任怡:《浅析现代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写作》2004年15期,第17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7页。
    ②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编纂组:《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
    ③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6年版,第212页。
    ①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第34卷,第2期,第60-61页。
    ②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6页。
    ③[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93页。
    ①徐继畲:《徐继畲集》,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②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③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载于《二十一世纪》总第52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9年。
    ④[美]王德威著、安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71页。
    ②同上,第223页。
    ①同上,第108页。
    ②同上,第110页。
    ③同上,第184页。
    ①张资平:《木马》,见《创造季刊》第2期。
    ②李兆忠:《人情世界的异态返照》,《书屋》2006年第7期。
    ③崔万秋:《海滨邂逅》,见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76页。
    ①冰心:《冰心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叶圣陶:《叶圣陶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①[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6页。
    ②见许地山作品集:《玉官》,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①曹禺:《曹禺经典作品选》,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页。
    ①同上,第451页。
    ②杨绛:《钱锺书与<围城>》,附于《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87页。
    ③钱锺书:《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76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丹]勃兰兑斯著、张道真等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②原载《北新》第2卷第7号,1928年2月1日出版,见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上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3页。
    ③郁达夫:《银灰色的死》,《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7月。
    ①郁达夫:《沉沦》,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
    ②李欧梵:《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郭沫若:《残春》,见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71页。
    ②郭沫若:《漂泊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申报》1881年9月29日,第3015号。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参见《中国青年报》2009年8月12日专题《中国成为真正大国了么?》。
    ①[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近代中国小说》,第3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09页。
    ①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②徐祖正:《英国浪漫派三诗人拜轮,雪莱,箕茨》,《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
    ③王统照:《拜伦的思想及其诗歌的评论》,《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①梁启超:《梁启超文集》第三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页。
    ②梁启超:《新史学》,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六页。
    ①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09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第51页。
    ②春随:《留西外史》,见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第273页。
    ①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载于《中国新文学大系》第6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166页。
    ②蒋光慈:《鸭绿江上》,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版,第5页。
    ①徐霞村:《L君的话》,选自《古国的人们》,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5月,第40页。
    ②冰心:《关于女人》,上海:开明书店1945年版,第34页。
    ①同上,第312页。
    ②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第128页。
    ①[美]马里乌斯·詹森:《日本与中国:从战争到和平,1894-1972》,第149页。
    ②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美]本·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英]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②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0页。
    ③[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钱永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⑤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页。
    ②[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③同上,第15页。
    ①刘禾著、杨立华译:《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1页。
    ②[美]列文森著,郑大华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③[日]容应萸:《19世纪美国的中国和日本留学生》,见李喜所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3页。
    ①王韬:《漫游随录图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②龚书铎:《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5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3页。
    ②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③汪向荣:《日本教习》,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1页。
    ①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印:《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1第34页,下册总第987页。
    ②[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①《湖北学生界》第4期,《留学纪录》。
    ②《外交报》,第99期,1904年12月21日。
    ③Jonathan Unger, Chinese Nationalism, M.E. Sharp,1996.
    ①陈天华:《猛回头》,中南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辛亥革命》(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8页。
    ②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3页。
    ③夏偕复:《学校刍言》,《教育世界》,第13册,参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173页。
    ④[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泰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50页。
    ①林和民:《敬告我国学界之青年》,载于《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2期,第67-71页。
    ①刘擎:《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见《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第592页。
    ②邹容:《革命军》,上海:大同书局1903年,第31-32页。
    ③邹容:《革命军》,上海:大同书局1903年版,第12页。
    ①陈天华:《绝命书》,收入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155页。
    ②吴稚晖:《妖魔已终人心大快》,载于《新世纪》周刊(巴黎),第74号。
    ③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六号。
    ④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5册,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⑤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①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6页。
    ①陈天华:《狮子吼》,载于《民报》第2-5、7-9期。
    ②不肖生:《留东外史》,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①[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泰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42页。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③绍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徐锡麟史料》,1986年版,第17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辑》,见《新文学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期。
    ②闻一多:《致闻家驷》,1923年4月8日。
    ①徐志摩:《自剖·吊刘叔和》,见《徐志摩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②徐志摩:《启行赴美分致亲友文》,同上,第6页。
    ③徐志摩:《致梁启超》,同上,第9页。
    ④朱自清:《上帝的骄子》,原载1925年7月5日《文学周报》第180期。
    ①朱湘:《朱湘书信集:孤高的真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②蒋梦麟:《西潮与新潮》,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③冰心:《冰心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②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208页。
    ③同上,第243页。
    ①[美]雷勤风:《从客厅到战场——论丁西林的抗战喜剧》,见王德威、季进主编《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①夏衍:《夏衍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52页。
    ②胡缨著,龙瑜宬、彭姗姗译:《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①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②钱锺书:《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2页。
    ③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④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观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①[荷兰]莱恩·塞格尔斯:《“文化身份”的重要性——文学研究中的新视角》,载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4页。
    ②张德彝著,左步青点,钟叔河校:《随使法国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①[日]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愈之:《近世文学上的写实主义》,见《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1920年1月10日。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春随:《留西外史》,见汪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②佩蘅:《巴尔扎克底作风》,载于《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
    ①容闳:《西学东渐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年印行,长沙:岳麓书社1981年标点出版,第16页。
    ②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280页。
    ③[美]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①即容闳。
    ②[清]金松岑、曾朴:《孽海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③《枯树花》全长44回,题为“山外山人著”,由上海小说新书社出版铅印本。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②施蛰存:《蝴蝶夫人》,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③同上,第76页。
    ①钱锺书:《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7页。
    ②转引自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①苏曼殊:《断鸿零雁记》,见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②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4年版,第620页。
    ①见《小说丛话》,载于《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
    ②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③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20页。
    ①李劫人:《同情》,选自《少年中国》1923年6-8月四卷第四至六期。
    ②陈学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几度留学法国。李劫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入巴黎大学文学院,蒙柏烈大学文学院学习法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批评等,1926年回国。
    ①林语堂著,工爻、张振玉译:《林语堂自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②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1页。
    ①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黄兴涛:《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
    ③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第4页。
    ①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79页。
    ②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页。
    ①王统照:《三位黑衣僧》,见《欧游散记》,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版,第15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版,第82页。
    ①史静寰:《论明清之际入华耶稣会士的学术传教》,《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科学版)1991年3月,第30-31页。
    ②李淑珍:《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论林语堂的二度改宗经验》,黄兴涛编:《新史学》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22页。
    ③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63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华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618页。
    ②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①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②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卷1986年版,第337页。
    ③同上,第360页。
    ④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见《严复集》第5册,第1552页。
    ⑤严复:《严复集》第1册,第11页。
    ①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225页。
    ①钱锺书:《围城》,第31页。
    ②《敬告有志留学者》,载于《东方杂志》第14卷(1917年)第6号,第169页。
    ③余籍传:《敬告留美同学》,《留美学生季报》1922年第1、2期合刊,第3页。
    ①萧乾:《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散文纪实文学卷·序》,第1页。
    ②《敬告有志留学者》,《东方杂志》第14卷(1917年)第6期,第169页。
    ③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1872-1949》(附录C),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89页。
    ④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联大八年》,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年版,第160-161页。
    ①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115页。
    ①林贤治:《五四之魂》,见《自制的海图》,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陶希圣:《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74-75页。
    ①Y.C.Wang, Chinese Intellectual and the West,1892-1949, North Carolina,1966, p.66.
    ②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见《武昌革命真史》前编,第359-360页。
    ③[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46页。
    ①姜新:《留学欧美人士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民国档案》2002年第4期。
    ①见《留美学生年报》1910年第1册。
    ②胡适:《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记》,见胡寄尘编:《清季野史》,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83-185页。
    ①蒋梦麟:《西潮·新潮》,第297页。
    ①徐志摩:《徐志摩自传》,第98页。
    ①潘光旦:《今后之季报与留美学生》,《留美学生季报》第11卷第1号。
    ②沈尹默:《我和北大》,见《五四运动回忆录》(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8页
    ③柳光辽等编:《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①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①此处挪用了钱穆《中国社会演变》一文的观点,即由唐开始、至宋定型的科举社会是战国游士社会、西汉郎吏社会的再发展,都有着共同的内在意义。见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7页。
    ②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363页。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②同上,第114页。
    ①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第1页。
    ①张资平:《爱力圈外》,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29年版。
    ① Ye Weili.1994. "NU Liuxuesheng:the 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women,1880s-1920s." Modern China 20/3:315-46.
    ②王韬:《漫游随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钱单士厘《癸卯旅行记·归潜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页。
    ②陈彦安:《劝女子留学说》,《江苏》月刊1903年第3期。
    ③[清]诞叟(钱锡宝):《宦海钟》,沈默校点,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①《女史助学》,见《顺天时报》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②陈学恂、田正平: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5页。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89页。
    ②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47、654页。
    ①郭长海、郭君兮:《秋瑾全集笺注》,第508-509页。
    ②秋瑾:《女士壮志》,见《大公报》1904年3月1日。
    ③郭长海、郭君兮:《秋瑾全集笺注》,第497、501页。
    ④《申报》1907年7月18日。
    ⑤这一年还有何震创办的《天义报》、田桐(男,1879-1930)创办的《二十世纪之中国女子》。
    ⑥胡彬夏后又留学美国,毕业于卫斯理女子学院,回国后担任多所女校教职,参与编辑《妇女杂志》。
    ①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14页。
    ①陈学昭:《陈学昭文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150页。
    ①崔万秋:《海滨邂逅》,见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75页。
    ①同上,第778页。
    ②钱锺书:《围城》,第66页。
    ③梁启超:《倡女学堂启》,见《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第78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同上,第29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①潘光旦:《今后之季报与留美学生》,载于《留美学生季报》1926年第11卷第1号。
    ②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202页。
    ①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224-226页。
    ①陶晶孙:《水葬》,选自《音乐会小曲》,创造出版社1927年10月。
    ②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128页。
    ①钱锺书:《围城》,第2页。
    ②春随:《留西外史》,第271页。
    ①Michel Foucault, Dits et ecrlts 1954-1988, Gallimard,1994, p.752.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92页。
    ②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108页。
    ①不肖生:《留东外史》,第78页。
    ①徐志摩:《徐志摩自传》,第322页。
    ②容闳:《西学东渐记》,第29页。
    ③同上,第27-29页。
    ④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135页。
    ①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第135页。
    ②郭沫若:《圣者》。
    ①郭沫若:《漂泊小说》,第53页。
    ②同上,第98页。
    ①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212页。
    ①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144页。
    ①杨绛:《剪辫子的故事》,载于《当代》2009年第3期。
    ①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
    ③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见钱锺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三联书店1998年,第326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第43页。
    ②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第141页。
    ③胡适:《再谈谈整理国故》,收许天啸辑《国故学讨论集》第1集,上海书店影印群学社1927年版,第22页。
    ④章开沅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页。
    ⑤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6-159页。
    ①陈独秀《复易党冀》,《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10月,第433页。
    ②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88-222页。
    ①傅乐诗:《中国近代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出版社公司1976年版,第31-32页。
    ①[美]彼得·盖伊著,刘森尧译:《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载于《近代中国研究》1989年第5期。
    ②《朝日新闻》1905年12月11日,转引自[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81页。
    ①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第54卷,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5页。
    ②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86页。
    ③张枬、王忍之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86页。
    ①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第145页。
    ②刘世禺:《世载堂杂忆》,第164-165页。
    ③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①清华学校编:《民国六年游美同学录》(who's who of American Returned students)。
    ②赵元任:《十七字诗十八首》,载于《留美学生季报》1918年第4期,第135页。
    ①春随:《留西外史》,第266页。
    ②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93页。
    ③林语堂:《林语堂自传》,第28页。
    ④《青年会与留学生之关系》,载于《东方杂志》第14卷(1917年)第9期,第197页。
    ①胡适:《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②福泽谕吉:《鼓励求学》,东京:1969年版,第24-25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47页。
    ④茅盾:《茅盾经典作品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①崔万秋:《海滨邂逅》,第765页。
    ②严复:《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31页。
    ③严复:《送陈彤与卣归闽》,见《严复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1页。
    ④《李提摩太使》,见《戊戌变法》资料(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⑤德龄著、秦瘦欧译:《瀛台泣血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7-239页。
    ①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37,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29页。
    ②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24页。
    ③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82页。
    ①张清平:《林徽因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②徐志摩:《徐志摩自传》,第41页。
    ①费孝通:《乡土重建》,见《费孝通文集》第四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357页。
    ②《密勒氏评论报》,1936年11月28日,第449页。
    ①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见麦仲华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第2卷,上海:大同译书局1898年版,第148页。
    ①1912年,原载《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1914年1月)。
    ②徐志摩:《吸烟与文化》,见《徐志摩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③钱穆:《中国社会演变》,见《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页。
    ④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02页。
    ⑤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59页。
    ①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5页。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③《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
    ④[英]汤因比著,沈晓红、王少如译:《汤因比论汤因比》,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页。
    ①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7页。
    ②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③[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①H.A. Tain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Kessinger Publishing,2007, p.603.
    1.阿英(钱杏邨):《晚清文学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2.阿英:《晚清小说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3.白舒荣、何由:《白薇评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冰心:《冰心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5.曹禺:《曹禺经典作品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6.蔡登山:《民国的身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陈独秀等:《新青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8.陈学昭:《南风的梦》,上海:真善美书店1929年版。
    9.陈学昭:《陈学昭文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10.陈寅恪著,陈美延、陈流求编:《陈寅恪诗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13.德龄著、秦瘦欧译:《瀛台泣血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丁玲:《丁玲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15.丁西林:《丁西林剧作全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16.冯友兰:《三松堂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
    20.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巴蜀书社1998年版。
    21.辜鸿铭著,夏丹、孙木犁选编:《辜鸿铭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2.顾明道:《奈何天》,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23.郭长海、郭君兮编:《秋瑾全集笺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24.郭沫若:《漂泊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5.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6.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贺培真:《留法勤工俭学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8.胡适:《胡适文存》,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版。
    29.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30.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胡适:《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季羡林:《留德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江亢虎:《新俄游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35.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36.蒋梦麟:《新潮》,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
    37.蒋梦麟:《蒋梦麟回忆录——西潮与新潮》,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38.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9.老舍:《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0.雷颐:《历史的进退:晚近旧事与集体记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42.李尘生:《1921年至1946年里昂中法大学海外部同学录》,《欧华学报》第1期,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
    43.李鸿章著、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译署函稿》,1905—1908年刻本。
    44.李劼人:《李劫人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45.李叔同著,郭长海、郭君兮编:《李叔同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6.梁启超:《新大陆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48.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49.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0.林纾:《林纾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1.凌叔华:《凌叔华经典作品》,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52.凌叔华:《酒后》,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53.林太乙:《林语堂传》,台北:联经出版社1989年版。
    54.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林语堂:《林语堂自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林增平:《陈天华传》,见戴逸、林言椒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卷,第253页。
    57.刘半农:《欧游回忆录》,见《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
    58.刘永文编:《晚清小说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9.鲁迅:《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60.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2.庐隐:《一个情妇的日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63.茅盾:《茅盾经典作品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
    64.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65.钱锺书:《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66.容闳:《西学东渐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7.沈从文:《萧萧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8.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9.施蛰存:《蝴蝶夫人》,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70.苏青:《苏青经典作品》,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71.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现之文学》,《清华周刊》1925年第350期。
    72.万明昆、汤卫城主编:《旅德追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3.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4.温秉忠:《最先留美同学录》,载于《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3期,第11-19页。
    75.吴宓:《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6.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7.夏衍:《夏衍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8.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留东女学生黑幕》,上海新新小说社1917年版。
    79.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80.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续集》,北京: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81.萧乾:《皈依》,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82.许地山:《玉官》,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83.许伏民编:《月月小说:晚清小说期刊》,上海书店1980年版。
    84.徐珂:《清稗类钞》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5.徐舒:《鬼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86.徐志摩:《徐志摩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87.徐志摩:《徐志摩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88.薛冰:《晚清洋相百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9.叶灵凤:《红的天使》,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90.叶圣陶:《叶圣陶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91.郁达夫、袁盛勇编注:《郁达夫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92.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3.张爱玲:《张爱玲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94.张德彝著,左步青点,钟叔河校:《随使法国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95.张恨水:《红粉世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6.张清平:《林徽因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97.张闻天著,程中原编:《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98.张资平:《爱力圈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99.赵毓林编:《新小说:晚清小说期刊》,上海书店1980年版。
    100.郑伯奇:《郑伯奇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1.郑振铎:《晚清文选》,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102.朱光潜:《朱光潜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04.邹韬奋:《萍踪寄语》,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105.留学丛书委员会编:《中国留学史萃》,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
    106.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5卷4分册),北京出版社1979-1981年版。
    107.《出国游学生等致端方函札》,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安宇、周棉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著,吴叡人译:《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法]雷蒙·阿隆(Aron, Raymond)著,吕一民、顾航译:《知识分子的鸦片》,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4.[美]丹尼尔·贝尔(Bell, Daniel)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5.[英]以赛亚·伯林(Berlin, Isaiah)著、胡传胜译:《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6.[丹麦]勃兰兑斯(Brandes, G)著、李宗杰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之第五分册《法国的浪漫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7. [美]布林顿(Brinton, Crane)著,王德昭译:《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马泰·卡林内斯(Calinescu, Matei)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 [德]E.卡西尔(Cassirer, Ernst)著,顾伟铭等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10.陈惇等编:《比较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泽蒙·戴维斯(Davis, N.E.)著、刘永华译:《马丁·盖尔归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英]冯克(Dikotter, Frank)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丁晓禾:《中国百年留学全纪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5.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杜慧敏:《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17.[美]杜赞奇(Duara, Prasenjit)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费正清(Fairbank, J.K)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0.[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傅乐诗(Further, Charlotto)著,丁子霖等译:《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彼得·盖伊(Gay, Peter)著,刘森尧译:《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高瑞泉:《中国现代思想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6.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8.[英]厄内斯特·盖尔纳(Geller, Ernest)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9.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英]安东尼·吉登斯(Giddens; Anthony)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1.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郝世昌、李亚晨:《留苏教育史稿》,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Hobsbawn,Eric)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胡翠娥:《文化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6.胡缨著、龙瑜宬、彭珊珊译:《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7.黄锦珠:《晚清时期小说观念之转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38.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9.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40.[德]沃尔夫冈·伊瑟尔(Iser,W)著,陈定家、汪正龙译:《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Jameson, Frederic)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2.[日]木宫泰彦(Kimiya the Thai-yan)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3.[美]高彦颐(Ko, Dorothy)著、苗延威译:《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约瑟夫·列文森(Levenson, Joseph)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7.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8.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50.李滔:《中华留学教育史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1.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2.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3.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4.李喜所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6.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57.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8.刘杰:《超越国境的历史认识:来自日本学者及海外中国学者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9.刘献彪、林志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60.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1.[美]洛夫乔伊(Lovejoy, A.O.)著,张传有、高秉江译:《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2.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3.罗晓静:《寻找“个人”:论晚清至“五四”个人观念的发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65.[德]马勒茨克(Maletzke, Gerhard)著,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德]卡尔·曼海姆(Mannheim, Karl)著,李书崇、黎鸣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7.梅仪慈著、沈昭铿、严锵译:《丁玲的小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思想和叙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8.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9.[日]小野川秀美(Onogawa Hidemi)著、林民德、黄福庆译:,《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版。
    70.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71.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美]浦嘉珉(Pusey,J.R.)著、钱永强译:《中国与达尔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3.[美]任达(Reynolds, D.R.)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Rozman, Gilbert)著,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5.阮炜:《中国与西方:宗教、文化、文明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6.[美]爱德华·萨义德(Said,E.W.)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77.[美]爱德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78.[美]爱德华·萨义德著、彭淮栋译:《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79.[日]实藤惠秀(Saneto Keishu)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80.[美]史华兹(Schwartz, B.I.)著,叶美凤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1.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2.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3.邵建:《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4.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5.沈弘:《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沈林茂:《晚清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7.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8.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89.[日]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著、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90.唐韬:《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1.陶飞亚:《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2.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4.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王济民:《晚清民初的科学思潮和文学的科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8.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9.王晓秋:《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100.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1.汪荣祖:《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
    102.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103.[德]马克斯·韦伯(Weber, Max)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4.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05.吴民民:《中日留学生心态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6.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鲜于浩:《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稿》,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版。
    109.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0.谢长法:《留美生与抗战前的中国教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1.谢天振、查明建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2.许纪霖主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13.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14.严昌洪:《西俗东渐记——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115.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16.杨代春:《<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7.杨洪承:《废墟上的精灵: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理路(1898-192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8.杨联芳:《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杨寿堪、王成岳:《实用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0.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1.叶隽:《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3.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24.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26.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7.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8.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9.张允侯、殷叙彝编:《留法勤工俭学运动》(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0.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31.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32.郑翔贵:《晚清传媒眼中的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33.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4.周蕾著、蔡青松译:《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35.周棉:《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6.周棉:《中国留学大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7.[美]周明之:《近代中国的文化危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8.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9.朱正:《辫子、小脚及其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1.安宇:《留学生与晚清西学东渐刍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第31页。
    2. [法]巴斯蒂:《清末赴欧的留学生们——福州船政局引进近代技术的前前后后》,《辛亥革命史丛刊》(武昌),第8辑,1991年,第189-200页。
    3.陈守翔:《清末留日学生的政治倾向》,《中国近代史》1992年第3期。
    4.程悦:《在西方语境下言说——试论二十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价值观念衍变》,《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50页。
    5.戴学稷、许如:《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生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6.范丽萍:《论留学生与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75页。
    7.冯君:《洋务运动时期的官派留学生制度》,《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3月,第44页。
    8.冯开文:《论明清的留学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9.[德]汤姆斯·哈尼斯(Harris, Thomas):《留德中国学生——1860年至1949年的留学经历及效果》,《汉堡亚洲问题研究所丛书》第300辑,1999年,第561页。
    10.贺昌盛、黄云霞:《被塑造的“他者”》,《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1.何永波:《试论<围城>的审丑艺术形式》,《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37卷第2期。
    12.何永波:《试论<围城>的文化批判价值》,《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第38卷第4期。
    13.黄国彬:《几乎笑尽天下——评<围城>的冷嘲热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36卷。
    14.黄科安:《钱锺书<围城>的文化想象与叙事智慧》,《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
    15.季进:《论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追求》,《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5卷第1期,第32页。
    16.姜新:《留学欧美人士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民国档案》2002年第4期,第29页。
    17.李长莉:《近代留学生的西方生活体验和认知》,《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
    18.李东芳:《<留东外史>的“武侠小说”叙事语法——评平江不肖生武侠小说创作的转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33卷第6期。
    19.李东芳:《留学生与民族国家的想象——从<新中国未来记>看梁启超小说观的现代性》,《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20.李东芳:《异国情爱叙事模式的后殖民主义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1.李兰萍:《晚清女生留日与辛亥革命》,《学术研究》1998年第6期,第58页。
    22.李欧梵、季进:《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23.李欧梵:《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4.李欧梵著、季进、宋洋译:《身处中国话语的边缘:边缘文化意义的个人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1期。
    25.李尚仁:《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在东京留学界的情况》,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页。
    26.李喜所:《中国留日学生与拒俄运动》,《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27.李兆忠:《过客·边缘人·国际人——20世纪留学生文学的三个层面》,《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13日。
    28.李志连:《钱锺书<围城>的文化反思》,《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4卷第4期。
    29.刘擎:《创伤记忆与雪耻型民族主义》,《书城》2004年第12期。
    30.刘学照:《清末民初中国人对日观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6期。
    31.陆辉:《灰色知识分子阿Q——<围城>中知识分子形象的人性探究》,《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11月第13卷第6期。
    32.鲁萍:《“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2006年第1期,第79页。
    33.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5页。、
    34.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总第105期,第77页。
    35.罗志田《清季围绕万国新语的思想论争》,《清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86页。
    36.罗志田:《民初趋新学者眼中的国家之“资格”与排他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37.罗志田:《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107页。
    38.乔素玲:《近代中国女学与日本》,《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93页。
    39.邱玉敏:《在尴尬的东西方夹缝中——方鸿渐生存悲剧成因探析》,《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4卷第1期,第47页。
    40.任怡:《浅析现代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写作》2004年15期,第17页。
    41.桑兵:《文化分层与西学东渐的开端进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42.沈庆利:《道德优越感中的堕落——<留东外史>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四期。
    43.石坚:《九十年代国内<围城>研究综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4.谭力:《论白薇及其作品的女性解放意识》,《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45.汤一原:《二十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价值观念和叙述方法变迁例析》,《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第49页。
    46.王春南:《抗战时期中国留学教育》,《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47.王德威:《出国·归国·去国——“五四”与三、四十年代的留学生小说》,见王德威著《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48.王冬凌:《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文化审视》,《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61页。
    49.王岗峰:《严复对“中体西用观”的批判》,《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第53页。
    50.王明科:《钱锺书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从<围城>说开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3期。
    51.王先明:《近代中国历程与西方文化的传播》,《山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73页。
    52.王烨:《<新青年>与新文学潮流的疏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1期。
    53.王颖:《以学派观看待杜威中国学生:中国杜威派学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87页。
    54.王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71页。
    55.吴宓:《白壁德论民治与领袖》,《学衡》1924年8月第32期。
    56.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第58页。
    57.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95页。
    58.徐静波:《近代以来日本的民族主义思潮》,《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1期,第63页。
    59.杨国强:《1900年:新旧消长与人心丕变》,《史林》2001年第1期。
    60.杨洪承:《论“五四”现代小说结构与传统的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81页。
    61.杨齐福:《科学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文化的转型》,《东方论坛》2003年第5期,第84页。
    62.叶青:《“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分化与嬗变原因再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总第107期)。
    63.余支鹏、童果夫、桑盛庭:《试析洋务运动中的留学问题》,《学术界》1987年第6期。
    64.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65.张先飞:《作为哲理小说的<围城>》,《江汉论坛》1996年第9期。
    66.张鑫、汪卫东:《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5期。
    67.张新颖:《现代意识与中国主体》,《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
    68.张学继:《论留日学生在立宪运动中的作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69.赵燕玲:《试论中国近代留学生与西学东渐》,《求索》2002年第2期。
    70.张韵婷:《试论<围城>中的弱质知识分子形象》,《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71.钟俊昆:《留学生与20世纪中国前期文学思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113页。
    72.周棉:《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月,第118页。
    73.周一川:《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74.朱文华:《试论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思潮》,《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3年第三期。
    1. Anderson, Benedict. The Spectre of Comparisons:Nationalism, Southeast and the World, London, Verso,1998.
    2. Ayers, William. Chang Chih-tu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Cambridge. Mass.: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 Benjamin, Walter. "These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Illuminations, pp. 253-264.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
    4. Bhabha. Homi K.,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Routledge,1990.
    5. 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6. Eber, Irene., Voices from Afar:Modern Chinese Writers on Oppressed People and Their Literatur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0.
    7. Gasster, Michael.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8. Goldman, Merle e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9.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c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10. Lafargue, Thomas., China's First Hundred:Educational Mission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1872-1881,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1942.
    11. Linton, Howard.,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s'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Asia,1875-1956,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1957.
    12. Rankin,Mary B.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Radical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Chekiang,19020-1911. Cambridge, 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1.
    13. Ricoeur, Paul. Time and Narrative, vol.1.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14. Ye Weili, 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1900-1927,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 Yuan Tung-Li, 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1905-1960, publish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iety, Inc., Washington.D.C.,1961
    1. Brook,Thomas., "The New Historicism and other Old-fashioned Topics," in H. Aram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1989.
    2.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an Author?" Lan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Ed. Donald Bouchard.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3. Genovese, Elizabeth.,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New Historicism", in H. Aram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89.
    4. Jameson, Fredric.,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Social Text, no.15, Fall 1986.
    5. Jameson, Fredric., "Marxism and Historicism." in The Ideologies of Theory, Essays 1971-1986, Vol.2,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
    6. Lentricchia, Frank., "Foucault's Legacy:A New Historicism," in H. Aram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89.
    7. Newton, Judith., "History as Usual? Feminism and the'New Historicism'," in H. Aram Veeser,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1989.
    8. Pantsov, Alexander., From Student to Disstudents:The Chinese Trotskyists in Sovie Russia"(Part 1), Issues& Students, March 1994.
    9. Terdiman, Richard., "Is there Class in this Class?" in H. Aram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89.
    10. Thwing, Charles F., "Japanese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Scribners Monthly, Vol.20, Issue3, July 1880.
    11. White, Hayden., "Historicism, History, and the Figurative Imagination," in Tropics of Discourse: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12. White, Hayden., "The Historical Texts as Literary Artifact," in Tropics of Discourse: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13. White, Hayden., "Foucault Decoded:Notes from Underground," in Tropics of Discourse: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14. White, Hayden., "New Historicism:A Comment" in H. Aram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89.
    15. Ye Weili. "Nu Liuxuesheng:the 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women, 1880s-1920s." Modern China,1994,20/3:315-46.
    16. Yuan Mi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Dilemma of Individualism VS. Patriotism, Asian Survey,1989.
    17. Yung, Wing., The Senior Returned Students, A Brief Account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Commission,1932.
    1. A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19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