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月》月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从《诗镌》、《剧刊》到《新月》、《诗刊》,新月知识分子一直希望通过媒介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和政治抱负。由新月同人创办的《新月》月刊,致力于追求充分的媒介自由,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以自由主义理念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由媒介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视角,对《新月》月刊这一自由媒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综合考察。
     首先,为了弄清研究对象所处的媒介环境,本文对《新月》月刊创刊之前的“五四”这段时期的媒介生态进行了总体考察:先是纵向追溯了现代印刷媒介的发生原点和发展历程;继而在宏观上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时代变化着眼,呈现这一时期媒介身处的历史背景;最后横向概括了这一特殊时期媒介的整体格局,并从媒介内容的关注点出发,寻找出自由媒介这一重要的媒介形式首次登上历史舞台的踪迹。
     其次,《新月》月刊作为一种同人刊物和自由媒介,具有不同于一般印刷媒介的独特特点。《新月》的媒介主体由新月同人群体构成,他们大多都是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表现出强烈的精英姿态,有着贵族化的文学思想和改造社会的宏大理想,同时,在文学主张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上,遵循高雅的绅士文化所推崇的秩序理性。从媒介体制来看,新月同人采用的股份合作式的非官方集资形式,保证了《新月》月刊作为一个自由媒介所需的经济基础;集体编辑制度的实行,则既有利于稿件组织上的通力合作,又有利于编辑权的独立行使。从传播方式来看,《新月》实行的是编辑、出版与发行的一体化传播,同时,将《新月》月刊与新月书店及其他刊物结为一体,在内容上实现了多种媒介的复合传播。《新月》的受众,因其特殊的成员构成、文化层次和关注兴趣,呈现出同人化、精英化和政治化的显著特点。
     再次,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新月》月刊的媒介内容进行了系统考察,将重点集中在以《新月》为阵地的论争、政论和文学领域。梁实秋与鲁迅之间,以文学的人性论与阶级论之争为核心论题,衍生出无产阶级文学、革命文学以及文学的大众性问题等诸多论争子题,加之二者在翻译问题上的分歧,鲁、梁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一对宿敌。以胡适、梁实秋、罗隆基为主的政论是《新月》的灵魂,新月同人对人权的提倡和对自由、民主、法治等自由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捍卫,是《新月》成为自由媒介的显著标志。文学创作和翻译是《新月》的重要内容,《新月》月刊见证了“新月诗派”的前后变化,是其成长的重要基地,其他各体文学样式也有不小实绩。《新月》的文学实践体现了“新月文学”的基本概况和独特风貌。
     最后,《新月》月刊以其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持续关注著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了同人文化精神,培育了受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兴趣,加快了当局的改良步伐。因《新月》月刊而得名的“新月派”,力图凭借《新月》提供的传播平台横向移植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他们坚决捍卫思想言论自由,激力反抗当局的媒介控制,以执着的媒介实践拓展了言论空间的尺度,扩大了公共领域的边界。
     《新月》月刊的媒介性质、运作方式和发展历程,在当时和当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它树立了知识分子承担社会责任感和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典范,为自由主义的中国化道路提供了参照,也为同人媒介和自由媒介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poem Weekly, The Drama weekly to The Crescent monthly, The Poem Quarterly,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always hope to realize their literary ideals and political aspirations through media activities. The Crescent monthly, advocated by the fraternity of this journal, 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full freedom of the media, self-reflectiv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iberal ideas and values, i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free median is the 20s and 30s of the wentieth century. Oriented on this point, based o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this dissertation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studies the free media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from the dual angle of cultural and literary view.
     First of all,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dia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subject of study li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have an overall investigation of the media ecology during the period of 54 movemen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at first, the vertical traces of the origin of modern printing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occurrence are made; the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edia is presented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economy, culture, education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hanging times; and finally a summary of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media is concluded. Starting from the focus of media content,the author attempts to trace down the developmental path of free media ever since it came into being.
     Secondly, The Crescent monthly as a journal of fraternity and a free media,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other the printing media in general. Principal part of this media is composed of the fraternity of the journal. Most of them are liberal intellectuals, ever studied in Europe and America. They have aristocratic literary ideas and ambitious goals of transforming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n literary proposi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humanness, they follow the order of reason, which is respected by elegant gentlemen culture. From the media system point of view, the colleagues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take the form of non-official co-operative fund-raising shares to ensure the necessary economic base of this journa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lective edition helps not only the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manuscript but also the independent exercise of the right of editors. As far as the way of transmission is concerned, The Crescent monthly integrated ont only the editting, publ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but also the journal The Crescent monthly Bookstore and other journals, which conributes to a complex commun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content. Due to the membership composition, cultural level and concerns of interest with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fraternal orientation,elite orientation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 of its colleagues, this journal is warmly welcome by its readers.
     Thirdly,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systematically by means of close interpret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focusing on those debate, political argument, literary works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Many subtopics such as the proletariat literatur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the popularity of literature derived from the core debates of human nature and class theory in literature between Liang Shih-chiu and Lu Xun, plus their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issues, Lu and Liang became a pair of enemies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literary circle. The political comments by Hu Shi, Liang Shih-chiu, and Lo Lung-chi constitute the soul of this journal. The advocate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defense of such basic values as freedom,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are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magazine's becoming a free media. Literary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is the major concerns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which witnesses the change of Crescent school, which is also the cradle of this school. Achievements have also been made in other forms of literary works. The literary practice of the journal The Crescent monthly reflects the basic profile and unique character of "Crescent literature "
     Finally, the fame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for the continuing concern with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to some extent, reinforced the cultural spirit of its colleagues, cultivated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to public affairs,and speeded up the pace of the improvement for the authority. The Crescent School, named after the journal The Crescent monthly, tried their best to horizontally transplant liberalism's basic values and ideals with the communicational platform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They resolutely defended the freedom of expression, protested the authority's control of media, and with the dedicated practice of media, they expanded the scale of expression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public domain.
     The media properties, operational modalitie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rescent monthly, had a positive value and influence at that time because this journal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intellectuals' commitment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intaining its own independence, and it also provided not only a reference for China's road of liberalism but also some enlighte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raternal and free media.
引文
《努力周报》
    《现代评论》
    《晨报副刊》
    《新月》
    《诗刊》
    《学文》
    陈爱中:《格律与自由的恰切糅合—试论新月诗歌的语言表述》,《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国恩:《论婉约词对“新月”诗人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陈山:《论新月诗派在新诗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1期。
    陈伟华:《“新月”理论家们的“硬译”——论新月派诗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陈子善:《水木清华地文章新月篇——<从印象到评价——叶公超批评文集>编后》,《书屋》1999年第1期。
    程国君:《浪漫诗人的“现代”诉求——论“新月”诗派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程国君:《论“新月”诗派的诗歌语言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方族文:《朱湘研究中的几个疑点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付祥喜:《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
    高蔚:《新诗的音乐性问题——从“新月”诗人到戴望舒》,《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古远清:《从“新月”作家到外交家的叶公超》,《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顾金春:《新人文主义者的追求——论梁实秋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侯群雄:《一份杂志和一个群体——以<新月>为中心》,《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2期。
    胡博:《对峙与互补:论新月派在新文学界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山东大学2001年。
    胡博:《新月派前期的“文学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胡国祥:《传教士与近代活字印刷的引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3期。
    黄昌勇:《孙大雨传略(上)》,《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2期。
    黄昌勇:《孙大雨传略(下)》,《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3期。
    黄昌勇:《新月派发展轨迹新论》,《武陵学刊》1995年第1期。
    黄昌勇:《新月诗派论》,《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季桂起:《叶公超文学批评的观念和风格》,《北方论丛》2004年第6期。
    李惠贞:《<新月>小说初探》,《暨南学报》1985年第4期。
    李云:《北京松坡图书馆及其出版物》,《出版史料》2004年第4期。
    凌燕萍、刘君卫:《沈从文是新月派吗——“沈学”文艺思想探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刘群:《关于新月社成立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的考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刘群:《关于新月书店经理更替的史实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
    刘群:《新月社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
    刘群:《学者的摇篮——论叶公超在新月时期的编辑活动》,《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龙泉明:《论新月诗派的新诗规范化运动》,《求是学刊》2000年第4期。
    罗振亚:《浪漫主义向象征主义转换的中介——新月诗派的巴那斯主义倾向》,《北方论丛》1997年第4期。
    倪平:《<新月>月刊若干史实之考证》,《编辑学刊》2004年第6期。
    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倪素平:《后期新月诗派现代主义诗歌的形式美追求》,《阴山学刊》2003年第4期。
    倪素平:《浪漫的潜伏——后期新月诗派“主智诗”、“城市诗”创作简论》,《阴山学刊》2004年第6期。
    彭耀春:《“新月”三剧作家论》,《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
    乔以钢:《两位“新月”女诗人及其创作》,《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5期。
    邵建:《新月知识分子的“人权论战”(1929-1931)》,《社会科学论坛》2006·2(上)。
    沈卫威:《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覃宝凤:《为新月找一个坐标——1925-1926年徐志摩与<晨报副刊>》,《延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汤凌云:《新月诗派的诗歌本质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田刚:《“新月”才女方令孺》,《出版参考》2006年第14期。
    童晓薇:《创造社与新月派知识群体的比照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王传富:《论胡适<新月>月刊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王光明:《诗歌形式秩序的寻求——“新月诗派”新论(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王光明:《诗歌形式秩序的寻求——“新月诗派”新论(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王强:《必须历史地评析“新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王强:《关于“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王强:《新月社四题》,《齐鲁学刊》1983年第5期。
    王荣:《论“新月诗派”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王耀文:《胡适、<新月>与梁启超纪念专号》,《书屋》2008年第6期。
    魏晓东:《沈从文与新月派》,《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魏晓耘、魏绍馨:《新月社作家与民国前期的人权与法治运动》,《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吴奔星:《试论新月诗派》,《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
    吴福辉:《现代文化移植的困厄及历史命运——论胡适与<现代评论>、<新月>派》,《文艺争鸣》1992年第3期。
    吴恒心:《<新月>杂志刊行时期胡适政治思想评析——兼评史学界在此问题上的一些看法》,《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吴欢章、张祖健:《新月诗歌艺术精神的历史流变》,《上海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吴立昌:《1930年前后之<新月>》,《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2期。
    吴中杰:《新月派与沙龙艺术》,《阴山学刊》1997年第1期。
    肖东发:《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起源(上)》,《出版科学》2000年第1期。
    许正林:《新月诗派与维多利亚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2期。
    颜同林:《土白入诗与新月诗派》,《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张高杰:《论新月派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张玲霞:《新月诗派艺术演变轨迹的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
    张少雄:《新月社翻译小史:文学翻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2期。
    张中良:《大陆文学史上的梁实秋身份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三期。
    周艳敏、宋慧献:《古登堡之后:从印刷特权到现代版权》,《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9期。
    朱晓进:《“新月派”的文学策略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法]让·鲍德利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等译:《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著,戴鑫译:《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约翰·D·泽莱兹尼著,张金玺、赵刚译:《传播法: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戴维·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英]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世界历史》编辑部:《明治维新的再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白吉庵:《胡适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40年版。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日]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
    陈子善编:《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陈子善主编“新月派文学作品专辑”: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余上沅《国剧运动》,秋朗《骂人的艺术》,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丁西林《西林独幕剧》,曹葆华《灵焰》,陈梦家《铁马集》,朱湘《石门集》,方玮德《玮德诗文集》,储安平《说谎者》,上海书店1992年版。
    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方汉奇编:《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方仁念选编:《新月的升起——新月派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方仁念选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方玮德:《玮德诗文集》,上海书店1992年版。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关鸿、魏平主编:《新月怀旧——叶公超文艺杂谈》,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胡明:《胡适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胡适:《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胡伟希:《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蓝棣之:《新月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生活书店1939年版。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黄山书社1992年版。
    梁实秋、叶公超主编:《新月散文选》,雕龙出版社1980年版。
    梁实秋:《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
    梁实秋:《梁实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梁文蔷:《梁实秋与程季淑:我的父亲母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刘军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刘天华、维辛编选:《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鲁西奇:《梁实秋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鲁迅杂文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中华书局2006年版。
    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倪平编选:《豁蒙楼暮色——<新月>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欧阳修:《欧阳修散文全集(上)》,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瞿光熙:《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文海出版社1923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国内版),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4年版。
    沈卫威:《胡适传》,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版。
    宋炳辉:《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宋炳辉:《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宋益乔:《梁实秋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宋益乔:《新月才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宋益乔:《徐志摩传:艺术与风月》,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
    汪耀华选编:《民国书业经营规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王锦厚、陈丽莉编:《饶孟侃诗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清波,陈依编:《新月抒情诗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
    王一心:《梁实秋(1903-1987)》,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吴中杰:《海上学人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谢泳:《清华三才子》,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谢泳编:《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徐志摩:《猛虎集》,新月书店1931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闫润鱼:《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杨芳芳编:《新月派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尹在勤著:《新月派评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虞坤林编:《志摩的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袁国兴:《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出版社1953年版。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书店出版1983年版。
    赵遐秋:《徐志摩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南区七所高等院校合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内部发行。
    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周晓明:《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晓江:《书生本色:胡适传》,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邹毓俊:《印刷概论》,测绘出版社1993年版。
    ①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第73-82页、第197-202页,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
    ②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第93-95页、第287-294页,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③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第12-13页、第171-173页,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版。
    ④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第223-229页、第301-3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⑤尹在勤:《新月派评说》,第59-86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陈子善:《关于新月派的新史料》,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第210-216页,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②沈卫威:《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③侯群雄:《一份杂志和一个群体——以<新月>为中心》,《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2期。
    ④倪平:《<新月>月刊若干史实之考证》,《编辑学刊》2004年第6期。
    ⑤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⑥刘群:《新月社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⑦张少雄:《新月社翻译小史:文学翻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2期。
    ⑧顾金春:《新人文主义者的追求——论梁实秋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胡博:《对峙与互补:论新月派在新文学界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山东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周晓明:《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④程国君:《诗美的探寻:“新月”诗派诗歌艺术美研究》,武汉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李惠贞:《<新月>小说初探》,《暨南学报》1985年第4期。
    ⑥张中良:《大陆文学史上的梁实秋身份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①吴福辉:《现代文化移植的困厄及历史命运——论胡适与<现代评论>、<新月>派》,《文艺争鸣》1992年第3期。
    ②周晓明:《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第271-318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邵建:《新月知识分子的“人权论战”(1929-1931)》,《社会科学论坛》2006·2(上)。
    ④魏晓耘、魏绍馨:《新月社作家与民国前期的人权与法治运动》,《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⑤潘荣华、杨芳:《从<新月>看胡适的人权主张》,《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①吴恒心:《<新月>杂志刊行时期胡适政治思想评析——兼评史学界在此问题上的一些看法》,《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②吴立昌:《1930年前后之<新月>》,《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2期。
    ③石柳:《论徐志摩刊物编辑的现代性》,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刘群:《学者的摇篮——论叶公超在新月时期的编辑活动》,《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①参见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第二章第一节。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第20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参见肖东发:《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起源(上)》,《出版科学》2000年第1期。
    ①参见胡国祥:《传教士与近代活字印刷的引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参见胡国祥:《传教士与近代活字印刷的引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参见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第二章第一节。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参见邹毓俊《印刷概论》第一章第三节。邹毓俊:《印刷概论》,测绘出版社1993年版。
    ③参见邹毓俊《印刷概论》第一章第三节。邹毓俊:《印刷概论》,测绘出版社1993年版。
    ①参见周艳敏、宋慧献:《古登堡之后:从印刷特权到现代版权》,《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9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④中日条款第五款规定“日本臣民特为中国备用起见,以中国语文著作书籍以及地图海图执有印书之权,亦允由中国国家定一章程,一律保护,以免利益受亏”,中美商约第11款规定“凡专备为中国人民所用之书籍地图印件铸件者,或译成华文之书籍,系美国人民所著作,或为美国人民之物业者,由中国政府援照所云保护商标之办法及章程极力保护十年,以注册之日为始。”见[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五),第5085页、第5082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⑤作者不详,《外交报》第220期,见《外交报汇编》第26册,第563页,广文书局印行民国53年影印初版。
    ①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312页,上海出版社1953年版。
    ②见1877年10月17日《申报》。
    ③“本斋印售画报,月凡数次,业已胜行。惟外埠所有奇怪之事,除已登《申报》者外,未能绘入图者,复指不胜屈。故本斋特告海内画家,如遇本处有可惊可喜之事,以洁白纸新鲜浓墨绘成画幅,另纸书明事之原委。如果惟妙惟肖,足以列入画报者,每幅笔资两元。”见《申报》1884年6月4日。
    ④后刊于《新小说》创刊号,题为《本社征文启》。
    ⑤按照规定,章回体小说在十数回以上者及传奇曲本在十数出以上者,自著本甲、乙、丙、丁四等每千字酬金分别为四元、三元、二元、一元五角,译本甲、乙、丙三等每千字酬金分别为二元五角、一元六角、一元二角。而杂记、笑话、游戏文章、杂歌谣、灯谜酒令楹联等,则不能奉酬金,惟若录入本报某号,则将该号之报奉赠一册,聊答雅意。参见《世界历史》编辑部所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8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⑥第二号《月月小说征文启》:“如有佳作小说,愿交本社刊行者,本社当报以相当之酬劳。……如有科学、理想、哲理、教育、家庭、政治、奇情诸小说,若有佳本寄交本社者,一经入选,润资从丰。”
    ⑦规定:凡小说入选者,“甲等每千字五元,乙等每千字三元,丙等每千字二元”。
    ⑧卷首“征文通告”第4款:来稿“中选者当分四等酬谢,甲等每千字酬银五元,乙等每千字酬银四元,丙等每千字酬银三元,丁等每千字酬银二元”。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第244-245页,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1年版。
    ①如1914年创刊的《民权素》的《征文广告》便规定了来稿按优等、特等、中等付酬,这自然应当包括占据该刊绝大部分的诗词文,而不仅仅是小说。
    ②《饮冰室文集》之二,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50页,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③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55页,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④“北新书局支付鲁迅著作的版税一般是20%,甚至达到25%;而梁启超的身价最高,达到40%,甚至提出‘自印包售,六折算帐。”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55页,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①申报馆:《最近之五十年》,第27页,文海出版社1923年版。
    ②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8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9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21日。
    ⑤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第2-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⑥具体数字可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244-24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⑦曹聚仁:《文坛五十年》,第83页,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①参阅刘春银、林呈演:《图书出版事业发展》,载《中华民国出版事业概况》,台湾行政院新闻局1989年版。
    ①参见汪耀华选编:《民国书业经营规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②[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479-4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4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212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①《临时政府公报》,第35号,2、3页,1912-03-11。引自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148页,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163页,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第14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②《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宣统元年》,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第44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中国主要学院与大学及其分布》,见[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第428-43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22-17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①宋军:《申报的兴衰》,第229-230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见《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②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见《新青年》6卷1号。
    ③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第191-207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④胡适:《尝试集·自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9卷),第8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以<新青年>同人群体、“新月派”和“独立评论派”的结构分析为视角》,《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②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1919年2卷1期。
    ③丁琴海:《科学巨匠—丁文江》,第19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努力周报》1922年5月7日创刊,1923年10月3日终刊,共出版75期,另出版增刊《读书杂志》18期。
    ①《现代评论》《本刊启事》,见《现代评论》第1卷第1期。
    ②《现代评论》第一周年纪念增刊《卷首语》,见《现代评论》第2卷。
    ①欧阳修:《欧阳修散文全集(上)》,第40-41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②张之洞(由康有为代作):《上海强学会序》,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四),第3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①梁启超:《论学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见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第5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见《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五期《闲话》,1925年5月30日。
    ⑤张耀杰:《〈新青年〉同人的经济账》,《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
    ⑥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第6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⑦张耀杰:《<新青年〉同人的经济账》,《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
    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3册,第633页,三联书店1982年版。
    ②王锦厚、陈丽莉编:《饶孟侃诗文集》,第41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副刊·诗镌》第1号,1926年4月1日。
    ④尹在勤:《新月派评说》,第6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⑤参见周晓明:《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叶公超:《关于新月》,原载1980年8月6日台湾《联合报》,见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1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②徐志摩:《致新月》,《晨报副刊》1926年6月12日。
    ③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晨报副刊》1925年4月2日。
    ④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剧刊》第1号,1926年6月17日。
    ⑤付祥喜:《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
    ⑥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剧刊》第1号,1926年6月17日。
    ⑦施蛰存:《〈现代〉‘回忆》,陈子善编《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①徐志摩:《列宁忌日——谈革命》,《晨报副刊》1926年1月21日。
    ②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第105页,岳麓书社1989年版。
    ③梁实秋:《新月前后》,第125页,《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
    ④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第107页,岳麓书社1989年版。
    ⑤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集》,第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⑥傅国涌:《沈从文与胡适》,《外滩画报》2005年2月1日。
    ①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①梁实秋:《文学与大众》,《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②梁实秋:《文学与大众》,《益世报·文学周刊》第50期,1933年11月11日。
    ③梁实秋:《文学与大众》,《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④梁实秋:《文学与大众》,《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⑤梁实秋:《文学与大众》,《益世报·文学周刊》第50期,1933年11月11日。
    ⑥梁实秋:《文学与大众》,《益世报·文学周刊》第50期,1933年11月11日。
    ①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②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第191-251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③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①启明(周作人):《<语丝>的回忆》,《羊城晚报》,1957年10月3日。
    ②岂明(周作人):《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语丝》第54期,1925年11月23日。
    ③胡适致高一涵(1924年9月8日,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258-259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第3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①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7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②《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第10-1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③谢家崧:《我记忆中的新月书店》,原载《古旧书讯》1983年第1期,见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第7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④虞坤林编:《志摩的信》,第298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①“徐父徐申如是一大财主,系当时浙江兴业银行的大股东,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当时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公权的胞妹,新月书店成立后一直向这两个银行贷款周转”。谢家崧:《我记忆中的新月书店》,原载《古旧书讯》1983年第2期,见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第8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②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③见《新月》第4卷第4期,1932年11月1日。
    ④谢家崧:《我记忆中的新月书店》,原载《古旧书讯》1983年第1期,见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第8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⑤叶公超:《关于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2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第10-1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在《忆新月》中有“在股东会议听取报告”的说法。
    ②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7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③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④叶公超:《关于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5-166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⑤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⑥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8-169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⑦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9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⑧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9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倪平:《<新月>月刊若干史实之考证》,《编辑学刊》2004年第6期。
    ②饶孟侃:《关于新月派》(未刊稿),转引自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第299页,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第136-13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④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69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叶公超:《我与<学文>》,收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第257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①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②梁实秋:《谈闻一多》,《梁实秋怀人丛录》,第136-13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③谢家崧:《我记忆中的新月书店》,原载《古旧书讯》1983年第1期,见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第8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①虞坤林编:《志摩的信》,第20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②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61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关于此事,谢家崧在《新月社始末我见》中说:“《新月》月刊第三卷第五、六期合刊中发表了彭基相的《文化精神》一文,引起了胡、梁、罗等人的不满和反对,因为这篇文章是与胡、梁、罗等人的政治主张相违悖的,特以此文质量低劣为理由,向组织此稿的徐志摩大兴问罪之师,后由潘光旦、刘英士等出面调停,并允许今后不再组织此类文章而平息。这更表明胡、梁、罗等人所提倡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什么东西了。”此说对事情的经过补充明了,但评价颇多个人情绪。谢家崧:《我记忆中的新月书店》,原载《古旧书讯》1983年第1期,见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第7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①谢家崧:《新月社始末我见》,原载《古旧书讯》1985年第2期,见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第70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②徐志摩致胡适(1929年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05-50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徐志摩致胡适(1929年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06-507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谢家崧:《新月社始末我见》,原载《古旧书讯》1985年第2期,见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第70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①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②叶公超:《关于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5-166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③谢家崧:《新月社始末我见》,原载《古旧书讯》1985年第2期,见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第70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④罗隆基致徐志摩(1931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7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虞坤林编:《志摩的信》,第205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①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第3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谢家崧:《新月社始末我见》,原载《古旧书讯》1985年第2期,见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第69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③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7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④谢家崧:《新月社始末我见》,原载《古旧书讯》1985年第2期,见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第66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⑤罗隆基致徐志摩(1931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7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参见陈子善:《关于新月派的新史料》,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第211-212页,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③刘群:《新月书店经理更替的史实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
    ①《现代评论》第7卷第176期,1928年4月21日。
    ②《现代评论》第7卷第172期,1928年3月24日。
    ③《<新月>编辑余话》,《新月》第1卷第7期,1928年9月10日。
    ①丁文江致胡适(1928年3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473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江绍原致胡适(1928年8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49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史济行致胡适(1929年8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4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张孝若致胡适(1929年9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43-54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张孝若致胡适(1930年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5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⑥刘公任致胡适(1930年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3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⑦陶愚川致胡适(1930年5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1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⑧刘大杰致胡适(1931年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51-52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龙冠海致胡适(1931年4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56-57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韦素园致胡适(1931年1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98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④胡适致陈布雷(1931年1月18日,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40-41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1929年6月6日《白话三日刊》,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31-43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1929年8月9、10两日《民国日报》,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7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84-48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86-48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原为粘附的剪报,有胡适旁注:“北京《民言》报,十八,十,五。”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545-550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陶愚川致胡适(1930年5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1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⑦史济行致胡适(1929年8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4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②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③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④梁实秋:《答鲁迅先生》,《新月》第2卷第9期,1929年11月10日。
    ①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②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③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④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初载《萌芽月刊》第1卷第5期,1930年5月1日。见《鲁迅杂文全编》(三),第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①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②梁实秋:《文学与大众》,《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③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④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⑤梁实秋:《文学与大众》,《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⑥梁实秋:《文学与大众》,《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⑦梁实秋:《文学与大众》,《益世报·文学周刊》第50期,1933年11月11日。
    ⑧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初载《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见《鲁迅杂文全编》(六),第128-1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⑨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70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梁实秋:《翻译》,《新月》第1卷第10期,1928年12月10日。
    ②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③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初载《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见《鲁迅杂文全编》(三),第1-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梁实秋:《答鲁迅先生》,《新月》第2卷第9期,1929年11月10日。
    ⑤梁实秋:《论翻译的一封信》,《新月》第4卷第5期,1932年11月1日。
    ①陈西滢:《论翻译》,《新月》第2卷第4期,1929年6月10日。
    ②叶公超:《论翻译与文字的改造——答梁实秋论翻译的一封信》,《新月》第4卷第6期,1933年3月1日。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9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胡适:《人权与约法》,《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①胡适:《人权与约法》,《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②胡适:《人权与约法》,《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③张羽军、诸青来:《“人权与约法”的讨论》,《新月》第2卷第4期,1929年6月10日。
    ④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7月10日。
    ①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7月10日。
    ②罗隆基:《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新月》第3卷第3期。
    ③罗隆基:《人权不能留在约法里?》,《新月》第3卷第7期。
    ④罗隆基:《我们不主张天赋人权》,《新月》第3卷第8期。
    ⑤罗隆基:《“人权”释疑》,《新月》第3卷第10期。
    ⑥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7月10日。
    ⑦梁实秋:《罗素论思想自由》,《新月》第1卷第11期,1929年1月10日。
    ①梁实秋:《论思想统一》,《新月》第2卷第3期,1929年5月10日。
    ②梁实秋:《论思想统一》,《新月》第2卷第3期,1929年5月10日。
    ③梁实秋:《论思想统一》,《新月》第2卷第3期,1929年5月10日。
    ④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①罗隆基:《告压迫言论自由者——研究党义的心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②罗隆基:《汪精卫论思想统一》,《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③罗隆基:《告压迫言论自由者——研究党义的心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④梁实秋:《思想自由》,《新月》第2卷第11期,1930年1月10日。
    ⑤梁实秋:《所谓“文艺政策”者》,《新月》第3卷第3期。
    ⑥胡适:《人权与约法》,《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①胡适:《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新月》第2卷第4期,1929年6月10日。
    ②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7月10日。
    ③罗隆基:《对训政时期约法的批评》,《新月》第3卷第8期。
    ④罗隆基:《专家政治》,《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①罗隆基:《我对党务的“尽情批评”》,《新月》第2卷第8期,1929年10月10日。
    ②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③罗隆基:《我们要财政管理权》,《新月》第3卷第2期,1930年4月10日。
    ④罗隆基:《什么是法治》,《新月》第3卷第11期。
    ⑤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⑥《<新月>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日。
    ⑦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7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胡适:《<人权论集>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5),第5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虞坤林编:《志摩的信》,第205页,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叶公超:“我总觉得志摩的散文是在他诗之上”,见叶公超《志摩的风趣》,《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2期, 1931年11月30日;梁实秋:“我和叶公超一样,以为志摩的散文在他的诗以上。”见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新月》第4卷第1期;储安平:“在他自己的功绩上,散文的成就比诗要大。”见储安平《悼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
    ①储安平:《悼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
    ②梁实秋、叶公超主编:《<新月散文选>序言》,雕龙出版社,1980年版。
    ③徐志摩:《致新月社朋友》,《晨报副刊》1925年4月2日。
    ④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副刊·剧刊》第1期,1926年6月17日。
    ①余上沅:《剧刊终期》(二),《晨报副刊·剧刊》第15号,1926年9月23日。
    ②陈楚淮一人就有6个,即《金丝龙》(三幕剧)、《药》(独幕剧)、《韦菲君》(四幕剧)、《桐子落》(独幕剧)、《浦口之悲剧》(独幕剧)、《骷髅的迷恋者》(独幕剧),此外还有余上沅的《塑像》(四幕剧)、顾仲彝的《同胞姊妹》、饶梦侃的《梧桐雨》、顾一樵的《西施》、丁西林的《北京的空气》(独幕剧)以及徐志摩与陆小曼合著的《卞昆冈》
    ③付祥喜:《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
    ④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副刊·剧刊》第1期,1926年6月17日。
    ①徐志摩:《<猛虎集>序文》,方仁念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第30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茅盾:《徐志摩论》,方仁念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第15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王光明:《诗歌形式秩序的寻求——“新月诗派”新论》(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第6期。
    ②石灵:《新月诗派》,方仁念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第5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④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陈梦家编《新月诗选》,第28页,新月书店1931年版。
    ②方令孺:《<玮德诗文集>代序》,方玮德《玮德诗文集》,第7-8页,上海书店1992年版。
    ①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67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第10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②梁锡华:《且道阴晴圆缺——新月的问题》,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99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③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5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6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5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6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梁锡华:《且道阴晴圆缺—新月的问题》,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84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⑥袁国兴:《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第33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李强:《自由主义》,第14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闫润鱼:《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第39-40页,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③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第56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④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以<新青年>同人群体、“新月派”和“独立评论派”的结构分析为视角》,《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⑤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⑥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70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英]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第8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②[英]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第9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③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7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梁实秋:《副刊与我》,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第188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②《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第10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③《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李正西、任合生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第10-11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④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第43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⑤梁实秋:《怀念胡适先生》,刘天华、维辛编选《梁实秋怀人丛录》,第325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⑥梁实秋:《怀念胡适先生》,刘天华、维辛编选《梁实秋怀人丛录》,第25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⑦吴福辉:《现代文化移植的困厄及历史命运——论胡适与<现代评论>、<新月>派》,《文艺争鸣》1992年第3期。
    ①胡伟希、高瑞泉、张利民:《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第28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沈卫威:《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③《<新月>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日。
    ④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9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17-41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19-420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20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2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2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43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661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66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胡适:《我们走那条路?》,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5),第3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发在《新月》时题为《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据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73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77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83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⑦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7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75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⑧《<新月>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日。
    ⑨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7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⑩《<新月>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日。
    11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5),第3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该书由潘光旦编,新月书店1932年出版,潘光旦《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一文换成了《优生的出路》,另外增加了汤柏森著、刘英士译《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一篇外论》、吴景超《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和潘光旦《姓,婚姻家庭的存废问题》,共十篇文章,外加潘光旦的《序》。
    ②见《新月》第4卷第1期广告。
    ③谢泳:《清华三才子》,第12页,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①吴立昌:《1930年前后之<新月>》,《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2期。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7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又见胡适致王宠惠(1929年3月26日,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1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7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7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王宠惠致胡适(1929年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13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378-37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此处所列文章均参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相应时间段的日记,另有出处和作者信息不明的剪报未列,可作参考。
    ②[英]戴维·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媒介社会学》,第5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第671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13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徐志摩致胡适(1931年9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77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胡适致蒋梦麟(1929年10月,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48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两封信分别见胡适1931年1月16日和18日的日记,1月18日的信托金井羊带给陈布雷,但“信井羊未曾带去”。参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24-27页、第32-3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34-3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蔡元培致胡适(1929年6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 册),第515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张孝若致胡适(1929年7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23-52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史济行致胡适(1929年8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4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梁实秋:《忆新月》,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172-17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④[英]戴维·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媒介社会学》,第2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283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35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③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第29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第16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第7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第169-17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徐友渔:《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第413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③许纪霖、刘擎等:《寻找“第三条道路”——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翼”的对话》,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第315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