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南地区地处华夏族群的边缘,这里的崇山峻岭、激流险滩和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构建的一个个相对较小的封闭和安全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场所中不同族群的聚落居民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即使是同一族群的成员之间亦有自身独特性。其聚居的村寨和宅院也各具特色
     聚落和住居空间是居民生活的载体,是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对象。空间结构是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内在组织方式和秩序,通过对空间结构的解析可以清晰的认识空间形态,理解形态产生的原因。本文首先对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整理空间形态的五组基本概念,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对空间形态的认知。
     众多族群生活在西南特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他们的社会形态迥异、生活方式多样,即使被划作同一民族的族群也存在差别。这些多样化的社会形态一直保存到20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以前。本文简述了对聚落和建筑形态影响较大的西南地区主要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婚姻制度。
     传统聚落是嵌入自然环境的复合人工系统,聚落和住居空间承载着聚落成员的生活,聚落和建筑的空间形态是聚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和它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家庭组织、生产方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相较于抽象的空间,聚落空间构成要素构成、组织方式多样,尺度差异极大,影响因素各异,在研究中借鉴地理学空间行为模型,将聚落空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从聚落空间具体构成成分中抽象出空间要素,由这些要素搭建出模型架构。针对要素的特点设置若干参量予以描述,结合聚落具体情况分析参量的影响因素。论文选择四川阿坝县、丹巴县和云南勐混镇曼岗寨为案例,运用聚落模型分析它们的空间形态,提取空间结构,探究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家庭结构和自然环境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乡土社会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使得一定区域内的住居的建筑形式、空间组织、功能、结构形式接近,形成基本样式。论文以四川阿坝县、丹巴县和云南勐混镇曼岗寨三个地区住居为例,分析一个区域内的住居在空间结构,研究其原型、基型和变体、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关系,探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Southern edge of Huaxia Race stretches to Southwest China. Lofty mountains, turbulent rivers, harsh natural 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isolate numerous relatively small and safe living spaces in that region. In these space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formulate their own social structure, social organization,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ethnic group also boast their uniqueness in th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reflected in thei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ttages and architectural complex.
     Settlement and house support human being's lives, and hence are objects of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Space structure is the interior order and organization of spatial and formation elements. Spatial elements as well as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could be identified via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This research analyses spatial morphology, syntheses five groups of related concepts, and further explores human cognition of spatial morphology.
     Among the vast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the complexity of southwestern region, social ideologies and life styles distinguish from each other even if they are of one same minority group. The diversity of social ideologies succeeded until the democratic reform in the1950s. Political, economical, clan and marital systems which are most influential to the morphology of settlements and architectures are depicted in the research.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re artificial systems within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provide living necessities for their residents. Spatial morphology of settlement and architecture closely relates to landform, weather, hydrology, and humanistic settings, including social structure, religious belief, clan system and the mode of production. Settlement space differ from the general conceptual space in following aspects:1. Elements of space,2. Organization pattern of elements,3. Scale of settlement space, and4. Factors of space formation. Settlement space is divided in three levels, macro, medium and micro. Spatial behavior model in the geography discipline is applied to extract conceptual elements from physical settlement space in all three levels, and further establish structures of them, respectively. Features of elements are depicted by parameters. Factors of space formation are inferred by analyzing parameters in each settlement. Case study including Aba County and Danba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Mangang of Menghun Town in Yunnan Province.
     Isolation and stability of country society enable the gener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pattern in each geographical region, meaning they share similar architectural form, space organization, function, and structure. Prototype, fundamental form and variant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certain regions are identified, as well as the relevance of inner space and external style. Residential space in Aba County and Danba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nd Mangang of Menghun Town, Yunnan Province are studied to explor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patial structure formation.
引文
2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3张弘,董元铮.传统民居地域性风貌特征的参数化解读与评价方法[J].小城镇建设,2011,(9):96.
    4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44—388.
    5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6李渔舟.方法和理论一评拉波波特的《住屋形式与文化》[J].世界建筑,1993,(3):69.
    7钱云,胡依然,林元珺,酈大方.国外乡土聚落形态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住区,2012,(2).
    8伯纳德·鲁道夫斯基.高军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扉页
    9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12约瑟夫·里克沃特著,李保译.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2
    13《西南研究书系》编委会.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总序12.
    14《西南研究书系》编委会.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总序10.
    15曾维益.白马藏族及其研究综述.藏彝走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08
    16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18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2.
    19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53.
    20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4.
    21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2.
    22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3
    23古希腊时期并没有“空间”这样一个词,与之对应的是处所、虚空、广延等概念。详见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
    24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25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9.
    26转引自童明.空间神话[J].建筑师,2003(10)
    27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28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29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30转引自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1.
    31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著,潘耀昌译.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3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2
    33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3.
    34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5.
    35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3.
    36地理学与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的差别不仅仅是尺度上的,而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的差别。
    37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5.
    38R.J.约翰斯顿著,康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地理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
    39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地理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
    40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70.
    41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163.
    42王守恩.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古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55.
    43乔素玲,黄国信.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J].社会学研究,2009(4):196-202
    44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
    45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154.
    46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00
    47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00.
    48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78.
    49《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02.
    50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01.
    51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
    52本节观点和资料来源:1、《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06;2、杨忠明.西双版纳.哈尼族简史.3、毛佑全,李期博.民族知识丛书——哈尼族.
    53本节观点和资料来源:1、多杰才旦.西藏农奴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9:2、次仁央宗.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11;3、史继忠.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4.
    54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9.
    55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1.
    56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9.
    57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154
    58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7.
    59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39.
    60转引自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53
    61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57
    62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58
    63次仁央宗.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218.
    64次仁央宗.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219
    65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39.
    66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63.
    67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42.
    68A·R·拉德克里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54
    69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71.
    70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94.
    71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78
    72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89
    73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
    7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9.
    75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03.
    76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05.
    77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05
    78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
    79次仁央宗.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221.
    80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0.
    81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0.
    82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0.
    83徐建新.“族群地理”与“生态史学”——由“藏彝走廊”引出的综述和评说.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04.
    8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
    5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86转引自: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9.
    87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9.
    88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0
    89转引自:郁丹.在神的怀抱里:一个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显圣景观[J].西北民族研究,2010,(2):21-35.
    90郁丹.在神的怀抱里:一个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显圣景观[J].西北民族研究,2010,(2):21-35.
    91郦大方.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1):104-111.
    92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14
    93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14
    94刘亚玲.朝圣与转山.[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5-59
    95刘亚玲.朝圣与转山.[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5-59
    96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97 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地理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4.
    98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99风景林、水源林的称呼是当地人原有的还是外来研究者翻译修改的需要进一步证实。
    100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01-103.
    101约瑟夫·里克沃特著,刘东洋译.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9
    102这里提及的没有家人是指从父母家中独立出来,同时没有妻子孩子的个人。这里可以看出村民对于家庭范围的观念,哈尼族通常实行“以房屋继承为代表的幼子继承制”,幼子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因此从父母家庭分离出来的儿子对于原来家庭来说其关系相对弱化。
    103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岗(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92-99.
    104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8.
    105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02
    106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
    107李绍明.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37.
    108道师在当地也被称为“更巴”、“贡布”,他们与喇嘛都是当地的宗教神职人员,但可以成家,在家修行,通常采取父子相授的方式传承。在宗教活动中担负的工作于喇嘛不尽相同
    109郦大方.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1):104-111.
    110宋兆麟.巫与巫术[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75
    111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1.
    112调研中,他们均称自己是CHAICHE而不是尼帕,但是村民一般认为会治病的是尼帕。另外紧邻的贺会寨中—位认识很多草药,会治病的男大夫,村民也认为他是尼帕,但他自己说是医生。尼帕是通过通灵,通过其师父指点看病的巫师。
    113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著,翟胜德译.《藏边人家——关于三代定日人的真实记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55-60、79.
    114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67.
    115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1.
    116在我们调研的两双版纳哈尼族曼岗寨中并未发现这一控制线。
    117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
    118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25
    119《空间学事典》,日本建筑学会编。转引自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
    120约瑟夫·里克沃特著,刘东洋译.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2.
    1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2尕藏加.雪域的宗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4.
    123郦大方,金笠铭,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社会文化与聚落[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
    124郦大方,金笠铭,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社会文化与聚落[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
    127郦大方,金笠铬,李林梅.上、中阿坝啊坝县)社会文化与聚落[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9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32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33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34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2009:163
    135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36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5.
    137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38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39阿坝地区各阶层人数比例资料欠缺,在草地社会情况调查中有中阿坝哇尔玛各阶层生产资料统计,封建主3户17人占总人口0.82%、高利贷者2户2人占总人口0.09%、宗教职业2户4人占总人口0.19%、牧(地)主22户126人占总人口6.1%、富农32户144人占总人口7%、中农179户829人占总人口40%,贫农241户800人占总人口39%、雇农38户117人占总人口5.7%、小商贩2户8人占总人口0.39%、小手工业者1户7人占总人口0.3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牧民占人口84.7%,是当地人口主体。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成员极少,手工业和商业不发达。占中农以上生活条件较好的占总人口54.2%一半以上。
    140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发现定日平民阶层中有一类特殊成员“却巴”(笃信宗教者),在从事农业等世俗生活外,还要从事专门宗教服务事业,过着与其他平民不同的生活。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寨中,村寨一端设置有“拉康”(佛堂),村寨被称为“塞吉贡巴”。不同于通常的寺院,村寨中的居民成家生子,其所进行的宗教活动类似于一种工作,“‘塞吉’并不具备慈悲为怀的特质,也没有生来固有的宗教方面的威力。”阿坝地区是否有这样的村寨,是否存在特殊类型的村寨需要进一步调查。
    141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42陈庆英在《藏族部落制度研究》认为“出于氏族制度的逐渐瓦解及佛教传入后藏族普遍崇信佛教的影响,吐蕃王朝以后藏族人的名字中通常不标出其姓氏,以致有许多人误认为藏族是没有姓氏的。实际上从古老的时代开始,藏族就有一整套复杂的姓氏系统,姓氏和门第曾经在藏族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藏文古籍称,藏族先民最早分为塞、穆、董、东四大姓氏,或说最早分为塞、穆、东、查、祝等六大姓氏。”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7
    144多杰才旦.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268
    145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367.
    149刘俊哲.四川藏族价值观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3
    147酈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48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159-165.
    149郦大方,金笠铭,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社会文化与聚落[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
    150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2):110-118.
    151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2):110-118.
    152多尔吉.丹巴地区村落中“斯基巴”和“日瓦”社会功能的调查[J].中国藏学,1995,(4):135
    153多尔吉.丹巴地区村落中“斯基巴”和“日瓦”社会功能的调查[J].中国藏学,1995,(4):139.
    154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155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156多尔吉.丹巴地区村落中“斯基巴”和“日瓦”社会功能的调查[J].中国藏学,1995(4):139
    157石硕等著.青藏高原碉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6
    158石棺葬在梭坡和中路都有分布,中路石棺葬考古发掘测定年代从B.P.5000—B.P.3200年之间,在这个时代人类已在这一区域中活动。
    159该遗址主要分布于大渡河北岸梭坡甲都海拔3200米,遗址规模较大,是否属于东女国尚有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历史上先民曾经选择这个范围建立大规模聚落。
    160即使到1930年代庄学本在当地考察仍然受困于大渡河涨水,来往不便。与今天的交通方式不同,从中路到梭坡是翻山而过的。
    161林俊华.丹巴的墨尔多文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5):25-27.
    162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163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13道师在当地也被称为“更巴”、“贡布”,他们与喇嘛都是当地的宗教神职人员,但可以成家,在家修行,通常采取父子相授的方式传承。在宗教活动中担负的工作于喇嘛不尽相同
    165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
    166酈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167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徐君.转型中的康区藏族村寨——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考察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4,(1):100.
    169庄学本著.庄学本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468-488.
    170碉楼的功能和起源学术界存在争议,通常其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但石硕和陈波等学者认为宗教可能是碉楼起源的重要原因,一些民间传说也体现出碉楼所具有的炫耀财富、权力等象征功能。
    171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02):110-118.
    172《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02.
    173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104-111.
    174杨忠明.西双版纳哈尼族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34
    175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104-111
    176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104-111.
    177访谈中有的居民解释,跨河布置使得面面相对的房子中的春米的工具相对,会给两家带来灾害,应该避免。
    178这里提及的没有家人是指从父母家中独立出来,同时没有妻子孩子的个人。这里可以看出村民对于家庭范围的观念,哈尼族通常实行“以房屋继承为代表的幼子继承制”,幼子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因此从父母家庭分离出来的儿子对于原来家庭来说其关系相对弱化。
    179追玛又称龙巴头,是村寨早期政教合一时的头人,逐渐演化成村寨的象征。村寨中的重要活动,由追玛主持。建寨时首先由追玛给自己选地建房,全村人首先帮助他在一天内建成,之后才能开始建造其他住房。
    (?)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104-11 1.
    181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104-111
    182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J.住区,2011(3):104-111.
    183曼冈寨刚迁下来时由三个姓氏(家族)构成,今天已经发展到五个姓氏(家族),另一个是随母亲一起嫁入村寨,成为一户新姓氏。
    184《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120
    5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冈(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104-111.
    186刘锡蕃.岭表纪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46.转引自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16.
    187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17.
    188本案例根据:郦大方,冀媛媛.阿坝县藏居内部空间与外部形式研究[J].新建筑,2011(6)和 酈大方,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藏居空间构成[J].住区,2012(2)改写。
    189从庄学本1934年所拍摄的照片看,当时的建筑与今日所见建筑外观无太大差别,大部分三层高。(庄学本全集[M].中华书局.2007:114,132)
    190调研中在发现有的住户将查康藏在主体建筑底层牲畜圈中,主人说该查康建于文革时期。
    194郦大方,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藏居空间构成[J].住区.2012(2):92-99
    195郦大方,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藏居空间构成[J].住区,2012(2):92-99
    196访谈中经常能听到当地人提到“不好的东西”,它涵盖面很广,包括会带来不吉利的事、人和鬼。
    197荣康是当地全村寨共同拥有的宗教活动空间,一般是三开间一层建筑,带院落。郭康是转经房,内置一个大型的转经筒。调研中发现这些宗教设施几乎没有布置于聚落中心,而是偏在聚落边缘台地上。
    198郦大方,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藏居空间构成[J].住区,2012(2):92-99
    199袁晓文,王玲.藏族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丹巴县中路藏族聚落环境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J1):5.
    200结合丹巴地区寺院数量、规模均与阿坝地区有差距,出家人数也少于阿坝地区,可以初步判断当地宗教影响力略弱于阿坝地区。
    201李军环,谢娇.川西嘉绒藏寨民居初探——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0(12):68
    202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59.
    1. 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著,潘耀昌译.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A·R·拉德克里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
    3. 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著,翟胜德译. 《藏边人家——关于三代定日人的真实记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4.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高军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5. 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6. 次仁央宗.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7.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多杰才旦.西藏农奴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9. 多尔吉.丹巴地区村落中“斯基巴”和“日瓦”社会功能的调查[J].中国藏学,1995
    10.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
    12.尕藏加.雪域的宗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3.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4.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5.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6.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7.李绍明.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18.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9.刘俊哲.四川藏族价值观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0.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1.毛佑全,李期博.民族知识丛书——哈尼族
    22.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3.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4.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5.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地理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6.石硕等著.青藏高原碉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7.史继忠.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28.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2009
    29.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0.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1.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2.王守恩.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古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3.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4.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5. 《西南研究书系》编委会.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 社,1997
    36.徐建新.“族群地理”与“生态史学”——由“藏彝走廊”引出的综述和评说.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37.杨忠明.西双版纳哈尼族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38.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39.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0.约瑟夫·里克沃特著,李保译.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1.约瑟夫·里克沃特著,刘东洋译.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2.曾维益.白马藏族及其研究综述.藏彝走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3.庄学本著.庄学本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4.郦大方,李林梅.部落制度下的上、中阿坝聚落[J].华中建筑,2010(2)
    45.郦大方,冀媛媛.阿坝县藏居内部空间与外部形式研究[J].新建筑,2011(6)
    46.郦大方,李林梅.西双版纳曼岗(哈尼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J].住区,2011(3)
    47.郦大方,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藏居空间构成[J].住区,2012(2)
    48.郦大方.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1)
    49.郦大方,杜凡丁,李林梅.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风景园林,2013(2)
    50.李军环,谢娇.川西嘉绒藏寨民居初探——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0(12)
    51.李军环.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的整体空间与形态特征[J].城市建筑,2011,(10)
    52.李渔舟.方法和理论一评拉波波特的《住屋形式与文化》[J].世界建筑,1993,(3)
    53.林俊华.丹巴的墨尔多文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
    54.钱云,胡依然,林元珺,郦大方.国外乡土聚落形态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住区,2012,(2)
    55.乔素玲,黄国信.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J].社会学研究,2009(4)
    56.童明.空间神话[J].建筑师,2003(10)
    57.徐君.转型中的康区藏族村寨——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考察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4
    58.袁晓文,王玲.藏族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丹巴县中路藏族聚落环境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59.郁丹.在神的怀抱里:一个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显圣景观[J].西北民族研究,2010,(2)
    60.张弘,董元铮.传统民居地域性风貌特征的参数化解读与评价方法[J].小城镇建设,2011,(9)
    61.赵晓梅,贾玥.浅析侗族聚落形态与发展[J].住区,2012,(2)
    62.刘亚玲.朝圣与转山.[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63.郦大方,金笠铭,李林梅.上、中阿坝(阿坝县)社会文化与聚落[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
    64.姚军.丹巴萨拉卡经堂碉建筑群碉楼维修的一次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2008(4)
    65.谢娇.四川甘孜州藏族民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6.江宇.丹巴地区传统藏族聚落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