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于在全球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国际制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推动着国际关系向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逻辑,不难预期国际制度一旦建立,国家将积极正向参与国际制度。然而,国际社会的现实是,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变化不仅包括了从反向参与到正向参与国际制度的变化,也包括了从正向参与向反向参与的变化。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影响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现有的解释提供了三种分析路径:一是体系决定论,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归因于体系层次上的权力结构、国际制度、国际规范等因素。二是国内政治决定论,认为官僚决策、国内政治结构是影响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三是双层博弈论,认为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是国际层次的谈判和国内层次的批准博弈的结果。这三种分析路径对于理解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不无裨益。但是,它们全部或部分面临着解释力不足、可操作性和经验检验的挑战。
     本文的落脚点是国家的决策偏好,旨在通过考察国家的决策偏好变化解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决策偏好是国内行为体偏好的集合和博弈的结果。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及二者的互动构成了影响国内行为体偏好的决策环境。决策环境的变化使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发生变化,进而使国家的决策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变化(从正向参与到反向参与或从反向参与到正向参与)。由此,本文提出了解释国家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分析框架,并聚焦于影响决策偏好的国际-国内互动(国际-国内权力互动、国际-国内利益互动和国际-国内规范互动)。
     最后,通过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行为变化(从加入到退出)和苏联/俄罗斯的GATT/WTO的行为变化(从游离到加入)两个案例的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理论假设。
International regimes ar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their functional roles. A prominent phenomenon that states are involving more withinternational regimes, is gradually occurred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society, whichdrive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is logic, it’s predictablethat once international regime is established, states would participate in it positively.Nevertheless, states would choose not only positive participation, but also negativeparticipation during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regimes, as a matter of fact ininternational society. So it leads to the questions: first, why would these behaviorsoccur when states participate in the regimes? Second, what’s the rationale andmechanism behind states’ change of behaviors?
     The existing studies provide three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explain. Firstly,System Determinism, which attributes stat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behavioralchange to a systematic level, includes factors such as power structure, internationalinstitution, and international norms. Secondly, Domestic Political Determinism talksabout bureaucratic decisional-making and domestic power structure to be the deepreasons which influence a stat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behavioral change. Thirdly,Two-Level Game treats stat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behavioral change as theresult of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and domestic game. These three analyticalapproaches all prove their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tate’s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behavioral change. However, some of their analyticalperspectives may lack of explanatory efficiency, and may face some pragmatic andempirical challenges.
     The focal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decision-making preferences of states. Thearticle tries to uncover stat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behavioral change byexamining state’s decision-making preferential alteration. The article assumes that thedecision-making preference of a state is the summation of preference of its domesticactors and as the result of the game between those actors. International regime,domestic politic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ose two spheres form the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which influences the preferences of domestic actors.The changes occur to the preferences of domestic actors will further alter its state’sdecision-making preference, thus, a state will witness it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behavioral change. Thu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explaining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behaviors of states, and focuses on international-domestic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domestic power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domestic interestsinteraction and international-domestic normative interaction) which influencesdecision-making of states.
     Last by not least, the author will test the hypothesis of this article by analyzingCanada’s behavioral changes (From joining in to seceding) in the case of KyotoProtocol, and also Soviet Union’s (later Russia) behavioral changes (From wanderingtill joining in) in the case of GATT/WTO negotiation.
引文
①唐纲、韦进深:“国际组织自主性行为研究述评”,《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31-35页。
    ②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作为国际制度的研究重镇,国际组织杂志近年来相继推出专刊,推动国际制度研究的深入发展,参见Robert Keohane,“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45, No.4,1990, pp.731-764; John Ruggie,“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 l46, No.3,1992, pp.561-598; Judith Goldsein, Miles Kahler, Robert Keohane, and Anne-Marie Slaughter,“Introduction:Leg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4, No.3,2000, pp.385-399; Kenneth Abbottand Duncan Snida,l“Hard and Soft Law i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4, No.3,2000, pp.421-456; Barbara Koremenos, Charles Lopson, and Duncan Snida,l“The Rational Design of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pp.761-799·
    ②弗里德里奇˙克拉托赫维尔、约翰˙吉拉尔德˙鲁杰:《国际组织——治国之道的现状》,载(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黄仁伟、蔡鹏鸿等译,《国际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武心波:《大国国际组织行为研究》(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关于全球化的理论可参见詹姆斯˙罗西瑙(JameN.Rosenau)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日】坂井昭夫:《国际政治经济学入门》,青木书店,1998年版,第50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①门洪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82页。
    ②史明涛:“国家正向和反向参与国际制度:一个国际-国内制度互动的解释”,《国际观察》,2009年第2期,第59页。
    ③Duncam Snidal:“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Relative Gains Maximizers” InternationalStudies Quarterly35,1991,pp387-402;Bruce. Russett and John. Oneal: Triangulating Peace:Democracy,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NewYork: W. W. Norton&Company Inc.,2001,pp161-167.
    ①王联合:“美国国际组织外交:以国际刑事法院为例”,《国际观察》,2010年第2期,第22页。
    ①John Gerring,Case Study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9.
    ②罗伯特·K.殷(Robert K. Yin)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①罗伯特·K.殷(Robert K. Yin)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宗合:“《京都议定书》——加拿大推出惹非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2月15日,第006版。
    ①冯迪凡:“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油砂利益博弈”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14日,第C02版。
    ①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俄罗斯战略:总统的议事日程》,冯玉军、蒋莉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7页。
    ①Robert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 Hrold Jacobson andRobert Putnam,eds.,Double-edge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c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p434-435.
    ①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评述参见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17-124页。
    ①参见(英)霍奇逊著:《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21页。
    ①关于决策偏好理论的述评文章参见:常伟光、王青春、阴国恩:“决策偏好研究述评”,《心理研究》,2011年第4期。
    ①常光伟等:“决策偏好研究述评”,《心理研究》,2011年第4期,第10页。
    ①林民旺:“国际关系的前景理论”,《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4期,第122-123页。
    ②Fareed Zakaria,“Realism and Dome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1992,p.198.g
    ①G. H. Chafetz, H. Abramson and S. Grillot,“Culture and 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Belarussian and UkrainianCompliance with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Regime,”In V.M.Hudson ed.,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Boulder,CO: Westview press,1997,pp169-200.
    ②D.W.Drezner,“Ideas,Bureaucratic Politics,and the Crafting of Foreign Policy,”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Science, Vol.44,2000,pp733-749.
    ①沃尔兹建构的新现实主义理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彻底分离。结构现实主义将国际政治简化为国际系统和单元两个层次,认为国际结构是影响单元行为的惟一自变量。沃尔兹将从个人、单元层面分析国际政治的理论称为还原主义理论,而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称为真正的系统理论。见【美】肯尼斯·沃尔兹著,苏长和、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是一种十分简约、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方法论上都受到了结构现实主义的影响。然而,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也提出了诸多质疑,这些质疑既来自于现实主义理论范式之外,也来自现实主义理论内部。
    ②Robert O. Keohane,and Joseph S. Nye,eds.,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③苏长和: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导读,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 and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②Robert Keohane and Helen Milner,e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6,P.4.
    ③Beth Simmons and Lisa M arti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 Walter Carlsnaes,ThomasRisse, and Beth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2003, p.202.
    ④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第247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⑤Peter Katzenste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tic Structures: Foreign Economics Policies of AdvancedIndustrial 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Vol.30,No.1Winter1976.Peter Katzenstein,ed.,Between Power and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①James Fearon,"Domestic Politics,Foreign Policy,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ual Reviow ofPolitical Science1,1998,pp.289-313.转引自李承红:外交政策的国内渊源,载王建伟主编:《国际关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93页。
    ②Peter Evans, Harold Jacobson, and Robert Putnam, Double edge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Domestic Poli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③Helen Milner,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97.
    ④Lisa Martin,Coercive Cooperation:Explaining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Princeton Press,1992; Lisa Martin,Democratic Commitment:Legislatur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inceton Press,2000.
    ⑤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 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 The Domestic Impact of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0, No.4,1996, pp.451-478; AndrewCortell and James Davis,"Understanding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Norms: A Research Agenda",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2, No.1,2000, pp.65-87; Jeffrey Checkel,Norms,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Europe,"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3, No.1,1999, pp.83-114.
    ⑥新古典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吉登·罗斯(Gideon Rose)于1998年在《世界政治》期刊发表一篇书评。Gideon Rose,"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World Politics,Vol.51,No.1,1998,pp144-172.关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论著包括Fareed Zakaria,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America 's World Rol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Thomas J. Christensen,Useful Adversaries: Grand Strategy,Domestic Mobilization, and Sino-American Conflict,1947—1958,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Randall L.Schweller,Unanswered Threats: Political Constraints on the Balance of Pow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以及Steven E. Lobell,Norrin M. Ripsman and Jeffrey W.Taliaferro,eds., Neoclassical Realism,theState,and Foreign Poli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⑦Lisa Martin and Beth Simmons,"Theories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52, No.4,1998, pp.729-758.
    ①Jeffrey T.Checkel,ed.,"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izatin in Europ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Vol.59,No.4,Fall2005.
    ②田野:国际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机制——来自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5—24页。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136—160页。
    ③史明涛:国家正向和反向参与国际制度:一个国际-国内制度互动的解释,《国际观察》,2009年第2期,第57-64页。
    ①(美)彼得·古勒维奇著:《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比较》(中文版前沿),袁明旭、朱天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②Robert Keohane and Helen Milner (e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4.转引自苏长和:“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比较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国际关系研究”,《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2页。
    ①(美)卡岑斯坦:《权力与财富之间》,陈刚译,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页。
    ②关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论述参见李巍:“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134-150页。
    ③刘丰、张睿壮:“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辨析”,《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第121页。
    ①李巍:“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137页。
    ②Thomas J. Christensen: Useful Adversaries, P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 P.8.“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145页。
    ①Stephen M. Walt,“The Enduring Relevance of the Realist Tradition”,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Milner,eds.,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I, New York: W.W. Norton,2002, p.221.
    ②Robert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 Hrold Jacobson andRobert Putnam,eds.,Double-edge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c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p434-435.
    ①(美)海伦·米尔纳著:《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③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①(美)奥兰·扬著:《世界事务中的治理》,史卫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田野:“国际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机制:来自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7页。
    ②袁正清:“近年来国外国际组织与制度的研究进展”,王逸舟主编:《国际政治理论与战略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③田野:“国际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机制:来自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12页。
    ①田野:“国际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机制:来自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15页。
    ②Xinyuan Da,i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Polic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③(美)彼得·卡赞斯坦著:《国际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文化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Thomas Risse Kappen, ed,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p25.转引自: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
    ①Frank Schimmelfennig and Ulrich Sedelmeier, eds.,The Europeanization of Central andEastern Europ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Frank Schimmelfennig, T he EU,NATO and theIntegration of Europe: Rules and Rhetor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转引自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143页。
    ②Stephen Haggard and Robert Kaufma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p8.
    ③Amitav Acharya, H ow Ideas Spread: Whose Norms Matt er? Norm Loc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Asian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8, No2,2004, pp239-275.
    ①(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134页。
    ②Edward D. Masfield and Jon C. Pevehouse,“Democra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60, No.1,2006,pp137-167.
    ③John Gerard Ruggie,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System, pp379-415.转引自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147-148页。
    ①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学科发展与前沿问题”,王逸舟主编:《国际政治理论与战略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①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
    ①(美)莫顿·卡普兰著《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薄智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文版前言》,第18页。
    ①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文版前言》,第11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张建新:“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及其社会结构观”,《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第14页。
    ①【日】坂井昭夫:《国际政治经济学入门》,青木书店1998年版,第50页。转引自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①【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05页。
    ①【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134页。
    ②Kenneth Abbort and Duncan Snidal,"Why States Act through Form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Conflict Resolution,Vo.l42,No.1,February,1998,pp1-32.
    ③[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兹格拉夫编,阎学通、陈寒溪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446、447页。
    ④[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兹格拉夫编,阎学通、陈寒溪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462页。
    ①吉乌利奥˙加拉罗蒂:《国际组织的局限性:国际关系管理中的系统失灵》,载[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黄仁伟、蔡鹏鸿等译,《国际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罗伯特·杰维斯著:《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①罗伯特·杰维斯著:《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①(美)卡岑斯坦著:《权力与财富之间》,陈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版。
    ①《权力与财富之间》,第11页。
    ②Richard C. Snyder, H. W. Bruck and Burton B. Sapin, Decision-M aking as an Approach to the S tudyof Interna tiona l, N ew Jersey: O rgan izat ion Behavior Sect ion, P rinceton Un iversity,1954, pp.36-37,65.转引自周琪:“官僚政治决策模式与美国外交决策研究方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6期,第38页。
    ③罗杰·希尔斯曼、劳拉·高克伦、帕特里夏·A.韦茨曼:《防务与外交政策中的政治——概念模式与官僚政治》序言,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①G raham T. Allison and Morton H. Halperin, Bureaucratic Politics: A Paradigm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p.48.转引自周琪:“官僚政治决策模式与美国外交决策研究方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6期,第43页。
    ②M orton H. H alperin, Bureaucra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Institution,1974; Bureaucra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2ndedition,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06.转引自张清敏:“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以官僚政治模式为例”,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4期,第59页。
    ③《权力与财富之间》,第15页。
    ①罗杰·希尔斯曼、劳拉·高克伦、帕特里夏·A.韦茨曼:《防务与外交政策中的政治——概念模式与官僚政治》序言,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7页。
    ①Thomas Risse-Kappen, ed,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20.
    ①曹沛霖等:《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①曲博:《危机下的决策:国内政治与汇率制度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2页。
    ①Slovic P,The construction of prefer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5,50. pp364-371,转引自常光伟、王青春、阴国恩“决策偏好研究述评”,《心理研究》,2011年第4期,第10页。
    ①范如国、韩民春编著:《博弈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9页。
    ①曲博:《危机下的抉择:国内政治与汇率制度选择》,2012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1页。
    ①关于加拿大国家身份的争议,一直以来存在自由国际主义派、边缘依附派和复合新现实主义派之分,自由国际主义派认为,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应以多边协作及共同的国际价值观为手段发挥中等国家的作用;边缘依附派认为,加拿大只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领域依赖和跟从美国的卫星小国;复合新现实主义派认为,加拿大在国际事务中可以发起多边倡议,因而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详见JohnKirton,Canadian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2007。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加拿大是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等国家的身份。
    ②宗合:“《京都议定书》——加拿大推出惹非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2月15日,第006版。
    ①冯迪凡:“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油砂利益博弈”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14日,第c02版。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①David R.Mares,“Middle Powers under Regional Hegemony: to Challenge or Acquiesce inHegemonic Enforcem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2, No.4(Dec.,1988), pp.455-456.
    ②关于中等国家的概念界定,参见Andrew F.Cooper, RichardA.Higgott&Kim Richard Nossal, RelocatingMiddle Powers: Australia and Canada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3.钱皓:中等强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路径研究:以加拿大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以及朱中博:“中等国家国际行为研究——以加拿大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③钱皓:中等强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路径研究:以加拿大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第48页。
    ④Andrew F.Cooper, Richard A.Higgott&Kim Richard Nossal,Relocating Middle Powers: Australia and Canada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 p.7.
    ①Kenneth R.Rutherford,“Post-Cold War Superpower? Mid-size State and NGO Collaboration in BanningLandmines” in Kenneth R.Rutherford, Stefan Brem, and Richard A.Matthew, ed., Reframing the agenda: theImpact of NGO and Middle Power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p.22.
    ①彼特·科黑:“从地方选举到全球秩序:国内政治和多边合作”,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②Thomas Risse-Kappen,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s and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p.20.
    ①能源利益集团对加拿大环境政策的影响可参见谢来辉:《全球环境治理领导者的“蜕变”:加拿大的案例》,载《当代亚太》,2012年第1期,第119-139页。
    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中文版
    ①[俄]赫罗莫夫:“俄罗斯加入WTO的日程及相关问题”,载《西伯利亚研究》,2001年第6期,第22页。
    ①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始终不渝地维护公民权利和利益的政党——在“团结—祖国”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2月1日,莫斯科),”载《普京全集》第515页。
    ①刘淑春等:《当代俄罗斯政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5页。
    ②“俄媒:俄罗斯选举、集会与民主”http://fm.m4.cn/1141841.shtml。
    ③周汝江:“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利益集团及其在中俄关系中的作用”,载《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4期,第...页
    ④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⑤董晓阳:“俄罗斯官僚资产阶级是如何形成的”《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6期。http://euroasia.cass.cn/news/59669.htm
    ①刘文革:《强制性制度变迁—“俄罗斯转轨之谜”的经济学解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②冯玉军:《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研究》,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年。
    ①Marcia A.Weigle,On the Road to the Civic Forum: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from Yelstin to Putin,Demokratizatisya, Spring2002, Vol10, Issue2.
    ②环球时报:“俄罗斯中产阶级,受益?受伤?”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12/2281363.html
    ①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高云辉:“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振兴与经济风险”,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7页。
    ①潘广辉:“俄罗斯加入WTO的进程、问题及展望”,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6期,第66页。
    ①Зачем нам в ВТО//Interfax,8декабря2010года.转引自于晓丽:“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论析”,载《俄罗斯学刊》,2012年第1期,第43页。
    ②潘广辉:“俄罗斯加入WTO的进程、问题及展望”,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6期,第66页。
    1、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9.
    2、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
    3、Barany Zoltan,Moser Robert G., Russian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Bill Mcsweeney: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5、Cooper, Andrew F., Higgott, Richard A.&Nossal, Kim Richard, Relocating MiddlePowers: Australiaand Canada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Vancouver: University of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3.
    6、David A.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7、Don,Munton,and Kirton, John,Canadian Foreign Policy: Selected Cases,Prentice-Hall Canada Inc,1992.
    8、Dougherty, James E.&Pfaltzgraff, Robert L.,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hensive Survey,5th edition,(reprinted by)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9、Ernst B. Haas: Beyond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0、Erskine, Toni,Can institutions have responsibilities?: collective moral agency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11、Fishburn, Peter C.:Nonlinear preference and utility theory, Baltimore:Johns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12、Hansson, Sven Ove, Grüne-Yanoff, Till: Preference change [electronicresource]: approaches from philosophy,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NewYork:Springer,2009.
    13、Harles Kegley,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and theNeoliberal Challenge,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5.
    14、Helen Milner,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15、Herriges, Joseph A.,, Kling, Catherine L.: Revealed preference approaches toenvironmental valuation, Aldershot: Ashgate,2008.
    16、Kazenste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96.
    17、Kirton,John,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Thomson&Nelson,2007.
    18、Martha Finnemore:Cultur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ince18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9、Martha Finnemore: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and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20、Newman, Edward, A crisis of global institutions?: multilateralism andinternational security,London:Routledge,2007.
    21、Pivert, Olivier., Bosc, Patrick.: Fuzzy preference queries to relationaldatabases,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12.
    22、Robert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αnd Discord in the WorldPolitical
    23、Robert Keohane, Internα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αys inInternational Rutherford, Kenneth R., Brem, Stefan,&Matthew, Richard A.,Reframing the agenda: the Impact of NGO and Middle Power cooperation in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Westport: Praeger,2003.
    24、Shevchenko Luli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Russia From Gorbachev to Putin,Athenaeum Press,2004.
    25、Shevtsova Lilia, Putin’s Russia—Myths and Reality, Carnegie Endowment forinternational peace,Washington, D. C,2003.
    26、Steen Anton, Political elites and the new Russia The power basis of Yeltsin’s andPutin’s regimes, Routledge Curzon,2003.
    27、Stone, Randall W.,Controlling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global econom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8、Thurner, Paul W., Pappi, Franz Urban:European Union intergovernmentalconferences: domestic preference formation, transgovernmental networks and thedynamics of compromise, London:Routledge,2009.论文
    29、Alexander Wendt: Ident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Yosef Lapid, Friedrich Kratochwil,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
    30、Bryon Moraski, Revisiting Russia's Electoral System Reform: The Importance ofContext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Volume44/Issue02/January2009, pp208-215.
    31、Ellen Carnaghan,Do Russians Dislike Democracy? Political Science&Politics/Volume40/Issue01/Jan.2007, pp61-66.
    32、Hans J. Morgenthau, Another Great Debate: the National Interest of the U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4,1952.
    33、Jonathan Mercer,Anarchy and Ident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g1995.Juliet Johnson, Imagined Economies: The Sources Russian Regionalism, Perspectiveson Politics, Volume3,Issue04, December2005, pp923-924.
    34、Kenneth R. Rutherford,“Post-Cold War Superpower? Mid-size State and NGOCollaboration in Banning Landmines” in Kenneth R. Rutherford, Stefan Brem, andRichard A. Matthew, ed., Reframing the agenda: the Impact of NGO and MiddlePower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35、KENT JO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TO accession: the unfinished businessof universal membership,World Trade Review,Volume8, Issue02, April2009,pp279-314.
    36、Mares,David R.,“Middle Powers under Regional Hegemony: to Challenge orAcquiesce in Hegemonic Enforcem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2,No.4.
    37、Marth Finnemore and Kathryn: 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s and PoliticalCha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52,1998.
    38、Nicholas W. Balabkins, Review Essay: Russian Economic thought and itsDebilitating Legac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Volume27/Issue02/June2005, pp207-214.
    39、Peter J. Katzenstein, Robert O. Keohane,and Krasner: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52,4,1998.
    40、Peter J. S. Duncan, Contemporary Russian Identity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Historical Journal/Volume48/Issue01/, pp277-294.
    41、Peter Shearman, The sources of Russian conduct: understanding Russian foreignpolic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ume27/Issue02/March2001, pp249-263.
    42、Preston, Andrew,“Operation Small bridge: Chester Ronning, the SecondIndochina War, and the challeng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 Pacific historicalreview,Aug2003;No.3.
    43、Richard Rose, Governance in Russia: A View from the Bottom,Japanese Journalof Political Science/Volume4/Issue02/Nov.2003, pp257-271.
    44、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Two Approach, in 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West view press,1998.
    45、Stephen White, Sarah Oates and Ian Mcallister, Media Effects and RussianElections,1999–2000,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ume35/Issue02/April2005, pp191-208.
    46、W. M. Sampson and V.M. Hudson, eds.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Specialissue of Political Psychology,Vol.20, No.4,1999.
    47、(丹)诺格德:《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孙友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8、(俄)列昂尼德·姆列软:《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从叶利钦到普京的权力战略》(上下册),李俊福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9、(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汪剑钊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50、(俄)普京:《普京文集(2002-2008)》,张树华,李俊升,许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1、(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编:《未来十年俄罗斯的周围世界:梅普组合的全球战略》,万成才译,新华出版社,2008年。
    52、(加拿大)罗伯特·博斯韦尔:《加拿大史》,裴乃循、符延军、邢彦娜、耿小岩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
    53、(美)基欧汉著《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美)杰弗里·M·贝瑞、克莱德·威尔科克斯:《利益集团社会》,王明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55、(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6、(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57、(美)奥兰·扬:《世界事务中的治理》,陈玉刚,薄燕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8、(美)奥斯汀—史密斯著:《实证政治理论(第1卷):集体偏好》(引进版),
    59、(美)查尔斯·贝兹(Beitz,C.R.):《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60、(美)海伦·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
    61、(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62、(美)凯克,辛金克:《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美)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
    64、(美)莉萨·L.马丁:《民主国家的承诺:立法部门与国际合作》,刘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5、(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66、(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67、(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t O.Keohane),海伦·米尔纳(Helen V.Milner)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8、(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69、(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
    70、(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杨少华,官志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1、(美)罗纳德·罗戈夫斯基:《·商业与联盟:贸易如何影响国内政治联盟》,杨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72、(美)迈克尔麦克福尔:《俄罗斯未竟的革命: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政治变迁》,余亚梅、唐贤兴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73、(美)斯科特·巴雷特:《合作的动力:为何提供全球公共产品》,黄智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74、(美)约翰·J.米尔斯海默:《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王传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75、(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76、(挪)斯坦因.U.拉尔森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7、(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78、(英)马丁·西克史密斯:《普京VS.尤科斯:俄罗斯的石油战争》,周亚莉、董晓华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
    79、(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第二版),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0、Gary S· Becker:《解讀偏好》,远流出版公司,
    81、楚树龙著:《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82、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3、董晓阳:《俄罗斯利益集团》,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
    84、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85、冯绍雷、相蓝欣:《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6、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
    87、侯铁建:《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88、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89、罗伯特·基欧汉著:《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0、尼古拉斯·奥鲁夫:《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肖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1、李少军:《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92、刘奋荣:《动态偏好逻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93、刘力、张圣平、张峥、熊德华等:《信念、偏好与行为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94、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5、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96、庞大鹏:《观念与制度: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家治理(1991-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7、秦亚青编:《理性与国际合作: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98、宋景义:《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其对外经济联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99、汪宁:《俄罗斯私有化评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0、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1、王丽华编:《历史性突破:俄罗斯学者论新经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3、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4、王逸舟编:《国际政治理论与战略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05、闻一:《普京之谜:普京和普京的俄罗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6、吴斐:《加拿大社会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7、项保华,李绪红:《管理决策行为:偏好构建与判断选择过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8、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109、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0、殷红:《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1、袁新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与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2、袁正清著:《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3、郑羽编:《普京时代: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2000-200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114、左凤荣:《重振俄罗斯:普京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年。论文
    115、[俄] А. О. Б博罗诺耶夫、“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与公民社会:基本特征与问题”,徐向梅译,《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9期。
    116、薄燕:“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对美国与《京都议定书》的双层博弈分析”,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17、毕洪业、孟凡东:“俄罗斯政治体制转型评析”,《国际论坛》,2004年第6期。
    118、曾加、李奕霏:“从履约角度谈《京都议定书》的争议解决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19、陈刚:“《京都议定书》与集体行动逻辑”《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2期。
    120、陈迎,庄贵阳:“《京都议定书》的前途及其国际经济和政治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6期。
    121、程又中:“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的动因探讨”,《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3期。
    122、董勤:“安全利益对美国气候变化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以对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分析为视角”,《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0期。
    123、董晓阳:“俄罗斯宪法制度的演变与时代特征”,《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1期。
    124、范菊花:“论偏好和国际制度的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8期。
    125、冯舜华:“俄罗斯经济‘追赶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途径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126、郭连成:“评普京任期内的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7期。
    127、韩昭庆:“《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及其相关问题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28、何俊芳:“公民社会构建与俄罗斯联邦民族政策走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29、黄登学:“俄罗斯缺乏‘公民’的公民社会:从非政府组织向度”,《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
    130、黄婧:“《京都议定书》遵约机制探析”,《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131、霍淑红:“俄罗斯民主进程中的市民社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1期。
    132、孔凡伟:“制度互动研究:国际制度研究的新领域”,《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133、李世杰:“国家杜马选举背景下的俄罗斯政党”,《新华月报》,2011年12月下。
    134、李新:“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评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1期。
    135、李志永、张月英:“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36、刘宏松:“对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另一种理性主义解释——国际制度中的“自为其事”权力理论述评”,《国际评论》,2006年第5期。
    137、刘清才、乔蕊:“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改革”,《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年第6期。
    138、鲁斯特姆·卢列耶夫:“俄罗斯经济追赶型发展战略”,《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39、梅德维杰夫:“俄罗斯经济的过渡模式:新议会和新的经济战略”,《西伯利亚研究》,1996年第4期。
    140、苗梅华:“俄罗斯市民社会发展的当代困境及其对法制进程的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3期。
    141、钱皓:“中等强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路径研究——以加拿大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
    142、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43、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144、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145、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
    146、曲博:“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内制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期。
    147、曲博:“合作问题、权力结构、治理困境与国际制度”,《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
    148、曲博:“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149、曲博:“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
    150、史明涛:“国家正向和反向参与国际制度:一个国际—国内制度互动的解释”《国际观察》,2009年第2期。
    151、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152、苏长和:“重新定义国际制度”,《欧洲》,1999年,第6期。
    153、随新民:“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范式比较”,《学术探索》,2004年第3期。
    154、孙卫华、刘彦龙:“加拿大魁北克问题论析”,《世界民族》,2004年第1期。
    155、陶林:“论转型时期俄罗斯公民社会:兴起、现状与展望”,《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第4期。
    156、田野:“国际制度与国家自主性——一项研究框架”,《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
    157、田野:国际制度研究: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58、汪宁:“俄罗斯国际组织外交的几个特点”,《国际观察》,2010年第2期。
    159、王传兴:“制度效果:国际制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4期。
    160、王明国:“权力、合法性、国内政治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
    161、王绍武:“《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情况”,《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年第1期。
    162、王铁军:“世界政治的法律化:国际制度主义理论的新探索”,《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1期。
    163、王玮:“国际制度对非成员国的作用”,《国际观察》,2009年第2期。
    164、王玮:“国际制度与新进入国家的相互合法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
    165、王逸舟:“国际制度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国际展望》,2006年第4期。
    166、王寅平:“浅谈加拿大的联邦制度和政党制度”,《求实》,2012年S2期。
    167、王正泉:“俄罗斯多党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1期。
    168、王正毅、曲博:“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三种研究路径比较及其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69、温特:“社会建构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170、谢来辉:“全球环境治理“领导者”的蜕变:加拿大的案例”,《当代亚太》,2012年第1期。
    171、谢婷婷:“行为体策略与规范传播——以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为例”,《当代亚太》,2011年第5期。
    172、徐海燕:“当代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历程、类型与特点”,《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173、许新:“评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4期。
    174、杨成:“国际秩序的三大选择与国际制度理论——在霸权和均势之后”,《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75、杨光海:“国际制度与国家软实力的增进”,《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176、于宏源:国际制度对国内政策制定影响的三种分析模式,《开发研究》,2005年第3期。
    177、余鑫:“普京新经济战略构想的可延续性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6期。
    178、袁正清:“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179、张宏艳:“加拿大政党制度及执政方式研究”,《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80、赵可金:“从旧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对国际制度变迁的一项理论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7期。
    181、朱杰进:“国际制度缘何重要:三大流派比较研究”,《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