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技艺可持续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如何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社会中的可持续性”作为思考的基点,以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技艺的演变历史、技术体系、价值系统和文化生态为案例,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由点及面地分析夹江手工技艺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阐释技艺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基础,提出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目标体系建设实现的途径。
     本文认为手工技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包含着技术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复合体,应该通过科学地管理分配资源,达到兼顾经济的持续性和文化生态共存的持续发展目标,保证手工技艺能兼顾当代人的需求,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给下一代,以此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文化系统的变化和消失所带来的威胁。
     全文紧扣“可持续性”的思想,通过“定义概念——思考推动变化发展诸要素——了解对象价值——提出持续发展目标和可能性——解决途径”的逻辑脉络,以此确立行文格局,并展开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分析论述。
     首先提出夹江手工造纸技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纵向梳理夹江手工造纸技艺的起源和技艺,然后阐释技艺历史演变过程中各个因素(技艺主体因素、功能需求因素、材料因素、生产效率和政策因素)发挥的作用,并与目前的现状做参照对比,进一步挖掘夹江手工造纸技艺的技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形成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基础。
     进而探讨导致夹江手工造纸技艺不可持续的思想根源,随后基于技术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本文提出保持造纸技术的多样性适应价值、有限制的发展和精致化追求、强调技艺文化各要素的关联性和有效利用科学研究的手段是维护技艺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原则,以此探索其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最后,论文阐释了现有针对文化资源采取的公共管理手段,结合“夹江手工造纸技艺”个案的特殊性,参照日本手工和纸保护的诸多政策和案例,提出维护其“可持续性”的三种途径:以非遗保护为基础的核心技艺保护体系,注重手工性、过程化、技艺文化体系的整体性保护;建立手工造纸技艺和纸张的科学性研究体系,借用科学的记录和分析方法,理性看待技艺中的合理改良;建立以文化体验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发挥传统手工艺的体验性、创造力,为其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三种途径各有侧重,互促发展,以形成兼顾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价值共存的持续发展新模式。
The papers is taking"How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manual skill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s basis points, taking jiajiang manual paper skills of evolution history in Sichuan, the value system, technology system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for case, by in-depth of field investigation. By point and surface analysis of jiajiang manual skill challeng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alue basis of the realistic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rpretation skills, putting forward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nd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of target system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manual skills are special resources of culture, they are contained with technology system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of composite body, they should be management by science, be re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target of the balance of continued economic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Guaranteeing manual skills can balanced to contemporary needs of people, and these knowledge and skills will pas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o face the this threat of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and changes of local cultural system.
     The paper is focusing on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sustainability" through "define concept--rflection on promoting the value of the object-thinking the elements of changing and development--poposing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principles and possibility ways of solution"to establish the patterns, and analysis of two dimension description a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he paper questions the "sustainment" in handmade paper art in jiajiang, Sichuan, long establishing jiajiang handmade paper art and skill, comb the value of the origin systems, clear the sustainable premise value because of the of the irreplaceable of the development in jiajiang handmade paper art, the handmade paper includes local knowledge and aesthetic dimension of human values.
     First we put out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jiajiang manual paper skills faced, longitudinally combs origin and skills of jiajiang manual paper skills,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all factors the history process plays as the role(main skills factors, function needs factors, material factor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olicy factors), and compare with current status, further mining jiajiang manual paper skills of
     technology value and social cultural value, formed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reality pursuant and value foundation.
     Then we turn to discussion the roots which are led to jiajiang manual paper skills not continued, based 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of symbiosis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makes technology of diversity adaptation value, limited development, exquisite of pursuit, and stressed skills culture all elements of associated sexual and effective using science of means is maintenance skill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ur section principles, to this exploration its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possibilities
     At last, 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existing for culture resources take of public management means, combination "jiajiang manual paper skills" case of particularity, reference the policy of Japanese manual paper protection, maintaining its "can be continued" of these three species way:to non-left protection for the foundation of core skills protection system, focusing on manual, and process of skill cultural system and the whole protection;Establis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of handmade paper art, is to borrow from the recor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rational view of reasonable improvement of skills;These three approaches are focused on promote development, to form the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benefits and new mode of cultural coexist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value.
引文
①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2005年3月26日)
    ①(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高丙中校,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①王燕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J].光明日报,2002年1月20日。
    ②陈岸瑛.“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保护什么?如何保护?[J]//装饰.2003年第三期,第5页。
    ①诸葛铠.裂变中的传承[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6066页。
    ②廖明君.邱春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变迁——邱春林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0年2月版,第17-34页。
    ③郑巨欣.民俗研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6-117页。
    ①(法)马塞尔.莫斯等.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7月版,第21页。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陈允明.技术与文明[M].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社,2009年3月版,第8页。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陈允明.技术与文明[M].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社,2009年3月版,第9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页。
    ②(美)马歇尔,(美)罗斯曼;.设计质性研究[M].王慧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25页。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2页。
    ①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卷四:第843—44页。
    ②苏轼.东坡志林.卷九笔记小说大观》第七册,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23页。
    ③李亨特.(乾隆)绍兴府志.卷十八《物产志》,乾隆五十七年(1792)原刻本,第31-32页
    ④(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十七,采鞠轩木刻本,1808,第7045页。
    ⑤(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十七,采鞠轩木刻本,1808,第7045页。
    ⑥(宋)周密.癸辛杂识,吴企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一版,第36页。
    ⑦(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山货,道光十年(1830)来鹿堂重刊本,第5-7页。
    ①(清)王士祯.蜀道驿程记.早稻田铭藏清代刻本(无页码)。
    ②“夹江”县名来由,另一说由“两江对峙,一水东流”的古泾口上“两山夹江状如帘钩”的地理环境而得名。《寰宇记》云:夹江县本汉南安县地,即封宣虎为侯之邑。隋开皇中,分龙游、平羌二县置于泾上,临江水,故号夹江。(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刘知渐点校.重庆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173页。
    ③章樵.古文苑.中华书局[M],1985年3月版,第75页。
    ④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9页。
    ⑤(唐)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96页。
    ⑥章樵.古文苑[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5页。
    ①干端生.夹江县乡土志.夹江档案馆存,民国37年元月,1982年复印本,第5页。
    ②四川省夹江县编史修志委员会.夹江县志[M].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
    ③肖坤冰、杨正文.纸行天下:清朝夹江地区的手工造纸业与地方政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第18页。
    ①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
    ②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
    ③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3-174页。
    ④ Jacob Eyferth. Eating Race From Bamboo Roots:The Social History of a Handicraft Papermakers in Ruarl Sichuan Community,1920-2000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年版,第23页。
    ⑤此句为夹江迎江乡古佛寺保存清代道光十九年(1893年)镌造的造纸记事石碑《蔡翁碑叙》中的一句碑文。
    ⑥周杰华.蜀纸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夹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印本(未正式出版)
    ①竹纸的出现,有晋代说、唐代说、北宋说。
    ②夹江迎江乡古佛寺清代清道光十九年(1893年)镌造的造纸记事石碑碑文。
    ③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扑子,江苏包容人。葛洪曾因战乱入川,居住在夹江境内。
    ④黄世泽《葛洪》选自《中国造纸》,1988年,第6期。
    ⑤薛涛自幼即有过人天赋,唐德(780—804年)时,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四川及西南,惜薛涛之才,曾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来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薛涛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薛涛在世时已是蜚声文坛的诗人,死后声名长久不衰,除诗歌外,在音乐、书法及笺纸制作方面造诣颇深。
    ⑥(明)宋应星,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010.4重印),第151页。
    ⑦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239页。
    ①周杰华.蜀纸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夹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印本(未正式出版)
    ②(明)洪雅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版
    ③(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刘知渐点校.重庆出版社[M],1984年10月,第160页。
    ④四川省夹江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纂.夹江县志[M].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①(宋)陈槱.负暄野录二卷.[排印知不足斋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
    ②移民文化推动了手工艺的传播,在四川各地的手工艺均有例证。如荣昌、隆昌等地至今保留着说着广东话、老湖广话的移民保持着夏布织造传统;江西人将印刷引入成都和岳池,之后又被传入偏远的广西和云南。
    ③夹江乡土志略[M].夹江县档案馆存,1982年复印本.十三民族
    ①夹江县志(1934年民国版)[M].1985年重印,第31页。
    ②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编史修志办公室.嘉定府志[M].1986年.清代同治三年(1864)版本
    ③肖坤冰、杨正文.纸行天下:清朝夹江地区的手工造纸业与地方政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0期,第15页。
    ①2009年10月四川省夹江县人民政府填报文房四宝行业特色区域考核评定系列表之一
    ①Jacob Eyferth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胡冬雯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7期,第35页。
    ①(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①夹江县志(1934年民国版)[M].1985年重印:28
    ①任治钧、彭明先.夹江染色纸的发展概况[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23-24页
    ②彭泽益.中国工商业行会史料集(上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27页。
    ③(日)柳宗悦著.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④廖明君.邱春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变迁——邱春林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0年第2期,第17-34页。
    ①王前.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①Jacob Eyferth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胡冬雯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9-510页。
    ③(明)宋应星,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010.4重印),第151页。
    ①(美)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M]: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25页。
    ②象声词,戛断。
    ①夹江县志(1934年民国版)[M].1985年重印,第31页。
    ②台湾汉声杂志第77期:夹江造纸,1995年,第21页。
    ③台湾汉声杂志第77期:夹江造纸,1995年,第21页。
    ①Jacob Eyferth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胡冬雯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6-37页。
    ②王大州、关士续.技术知识与创新组织[J]//.自然辨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第5页。
    ①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年,第22页。
    ①杨继仁.张大千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294页。
    ②宋秀莲.张致忠.中国书画纸之乡——夹江.北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③(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M].四库丛刊:第643页。
    ④(西汉)刘安.淮南子译注[M].赵宗乙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5页。
    ①陈刚.中国手工纸纸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原载于苏荣誉等编.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②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手工造纸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经验.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第48页。
    ③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手工造纸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经验.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第23页。
    ④维持其化学稳定性和长期保持其最初性能的能力。
    ①该文稿是四川夹江县委办公室、四川夹江县委政策研究室编印内部交流资料,详见其中县环保局宁安全撰写《安徽宣纸生产及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文,第288页。
    ②夹江县志(1934年民国版)[M].1985年重印,第31页。
    ①用杰华.清代、民国时期的纸业保护大事记[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175-183页。
    ②四川省夹江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纂.夹江县志[M].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8页。
    ③梁彬文著有《四川纸业调查报告》发表于《建设周讯》1937年第10期。
    ①该表数据综合夹江造纸博物馆陈列和夹江县志(1989年版)。
    ②(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5-53页。
    ③濡化是文化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成为其社会的成员。
    ④(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5-53页。
    ①曹长鑫.夹江手工造纸之八十三种工具及七十二道工序初考[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J].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201页。
    ②当地人说:“造纸要经过七十二道手脚”,“手脚”泛指小的人工工序。
    ①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R]//.建设周讯.1937,一卷(10):第20页。
    ①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R]//.建设周讯.1937年一卷(10),第24页。
    ①杨占尧并未强调要将竹料按照各种分节反着装锅。
    ①该表部分参照周杰华.蜀纸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夹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印本,2005:191(未正式出版)
    ①《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钦定授时通考,卷40
    ②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手工造纸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经验.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第73页。
    ①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①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①(清)傅崇矩.成都通览(下册).巴蜀书社,1987年,第105页。
    ②(清)傅崇矩.成都通览(下册).巴蜀书社,1987年,第105页。
    ①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J]//建设周讯,1937年10期,第20页。
    ④刘少泉.夹江手工纸与中外经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3页。
    ①这部分内容节选自《夹江竹纸土法生产技术调查》一文,该文原刊载于《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②清代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夹江县志》,第83页。
    ③指省贡纸。
    ①刘仁庆.中国古纸谱[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第210页。
    ②(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十七,采鞠轩木刻本,1808,第7045页。
    ③周杰华.蜀纸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夹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印本(未正式出版),第78页。
    ①该表引自任治钧、彭明先.夹江染色纸的发展概况[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23-24页。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文盛书局,1908年版,卷十三上,第9页。
    ②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万辅彬,韦丹芳,孟振兴.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22页。
    ①“铁板”:夹江话,表示硬度相对高。
    ②(日)柳宗悦著.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5-86页。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6第四卷,第233页。
    ②(法)马塞尔.莫斯等原著;(法)施朗格编选;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7月版,第30页
    ①选自卡尔·米切姆的《技术哲学》[J]//吴国盛主编.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②(日)柳宗悦著.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5-86页。
    ③(法)马塞尔.莫斯等.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7月版,第21页。
    ①(美)罗杰斯(Rogers, P. P)等.可持续发展导论[M].郝吉明、邢佳、陈莹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①[美]杰夫·泰顿.音乐及其可持续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7-114页。
    ②[美]杰夫·泰顿.音乐及其可持续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第2期,第107-114页。
    ③徐恒醇.生态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8页。
    ①2001年,第3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文化多样性宣言》。
    ①(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①(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42页。
    ②(法)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5-86页。
    ①李三虎.重申传统:一种整体论的比较技术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②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年,第22页。
    ③(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32-33页。
    ④林昌燮(音译)《为了设定现代工艺合理的存在目的》,原载《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清州国际双年展组织委员会2007年印,第9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上下)(卷39)[O]//冬官考工记第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60页
    ②(日)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M].郭菀琪,译.台北市:经济新潮社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11年10月,第54页。
    ①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M].梁光严.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①蜀道驿程记.早稻田馆藏清代刻本(无页码)
    ②干端生.夹江县乡土志.夹江档案馆存,民国37年元月,1982年复印本,第5页。
    ③四川省夹江县编史修志委员会.夹江县志.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
    ④ Jacob Eyferth. Eating Race From Bamboo Roots:The Social History of a Handicraft Papermakers in Ruarl Sichuan Community,1920-2000[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23
    ⑤此句摘自夹江迎江乡古佛寺保存清代清道光十九年(1893年)镌造的造纸记事石碑《蔡翁碑叙》碑文。
    ①周杰华.蔡翁庙会·蔡翁会·蔡翁碑叙[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175-182页。
    ②(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③夹江迎江乡蔡翁会咸丰五年七月文告。
    ①夹江现存《罗功德政碑》碑文。
    ②夹江现存清代道光十九年八月《造纸记事碑》碑文。
    ③夹江现存《蔡翁碑叙》碑文。
    ④张庭(1491-1559),字子家,号蟾西,别号五兀山人,夹江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进士榜,初任户部主事,后升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后因而结怨于一些权臣贵戚,被贬调到云南、湖南、浙江等地任地方官。嘉靖十七年(1538年),因直言得罪权贵,辞官归里。回乡后,他捐田、出钱兴学育人,自号“五兀山人”,办有“五兀书院”,为地方培养人才。夹江人皆呼为“张天官”,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怀念,夹江千佛岩的“古泾口”三字为他书写。
    ⑤该部分内容参阅任治钧.忆述夹江以造纸为中心的经济史略[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15-21页。
    ①干端生.夹江县乡土志.夹江档案馆存,民国37年元月,1982年复印本,第5页。
    ②(清)傅崇矩.成都通览(下册).巴蜀书社,1987年,第105页。
    ①该表来源于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陈列。
    ②徐志铿.重庆市场的回忆[J]//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纸业专辑.第8辑,2006年,第31页。
    ①当时没有形成重庆帮的原因是重庆的用纸大户或商家,直接以大船从叙府、泸州购进纸张。
    ②部分数据资料整理自廖泰灵《夹江纸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一文,原载于《中国书画纸之乡——夹江》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①Jacob Eyferth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胡冬雯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7期,第35页。
    ①王列生.文艺人类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①“刀头”:当地人供奉祖先用的供果。
    ②该部分数据引自潘吉星《夹江竹纸土法生产技术调查》一文。该文原刊载于《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①Jacob Eyferth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胡冬雯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7期,第39页。
    ②维持其化学稳定性和长期保持其最初性能的能力。
    ①清代道光十九年(1893年)
    ①此碑文的拓片现保存于位于夹江县千佛岩的手工造纸博物馆。原文中并无句读,文中的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②清代道光十九年(1893年)《蔡翁碑序》碑文。
    ①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J]//建设周讯,1937年第10期,第20页。
    ②该部分内容参照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第1-2页。
    ①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第23页。
    ②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第23页。
    ③宋秀莲.张致忠.中国书画纸之乡——夹江.北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6约,第29页。
    ④陈刚.中国手工纸纸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原载于苏荣誉等编.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⑤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手工造纸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经验.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第48页。
    ①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手工造纸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经验.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第23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郑巨欣.传统手工艺生态化保护科学评估系统之历史观[J]//民俗研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第106-117页。
    ①该部分内容参照陈刚.传统造纸技术的多元价值及其保护.中国文物报.2011年3月18日,第4版。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24页。
    ①该部分内容参照:豊福邦隆,金光范《日本的造纸历史和日本制浆造纸技术协会对口本造纸产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活动》载《华东纸业》,2009年第六期
    ①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美术观察.2009年第7期,第5-7页。
    ①马可.赞诺索.设计与社会[J]//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马可.赞诺索.设计与社会[J]//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③(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L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514页。
    ①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R]//.建设周讯.1937,一卷(10):20
    ①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R]//.建设周讯.1937,一卷(10):24
    ②杨占尧并未强调着把竹麻各部分反着装锅。
    (明)曹昭撰、 (明)王佐补.新增格古要录(1459),丛书集成第155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60
    (元)费著.蜀笺谱(c.1360),丛书集成第146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清)刘岳云.格物中法.清同治十年原刻本.北京图书馆藏,1871
    (宋)沈括.梦溪笔谈(1086)唐光荣译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9
    (明)宋应星,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010.4重印)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986)丛书集成第149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明)王宗沐.(明)陆万垓补.江西省大志.明万历二十五年南昌增补本,1597.
    (明)文震亨.长物志(c.1640),丛书集成第155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60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010.10重印)
    罗济.竹类造纸学,南昌:罗氏自印本,1935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7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2
    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2
    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潘吉星.中国造纸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戴家璋.中国造纸技术简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刘仁庆.中国古纸谱[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3
    曹天生.中国的宣纸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王诗文.中国传统手工纸事典[M].中国台北:台湾.财团法人树火纪念纸文化基金会,2001.
    张玉亮.造纸术的发明——源流.外传.影响.张玉亮编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2008.10
    张秉伦、方晓阳、樊嘉禄著.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7.2
    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8
    蒋玄怡.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孙学君.富阳竹纸制作技艺.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5
    (日)久米康生.和纸文化辞典[M].岩波书店,1995.
    (日)久米康生.和纸源流[M].岩波书店,2004.
    (日)前川新一.和纸文化史年表[M].思文闼出版社,1998.
    (日)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M].郭菀琪,译.台北市:经济新潮社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11.10
    Jacob Eyferth.Eating Race From Bamboo Roots:The Social History of a Handicraft Papermakers in Ruarl Sichuan Community,1920-2000[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清)傅崇矩.成都通览(下册).巴蜀书社[M],1987:103
    (清)王佐纂修.夹江县志.卷1至12.1813.
    夹江县志(1934年民国版)[M].1985年重印
    四川省夹江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纂.夹江县志[M].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2.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编史修志办公室.嘉定府志[M].1986年.清代版本
    夹江乡土志略.夹江县档案馆存,1982年复印本
    夹江县供销合作社总撰.夹江县供销合作社志[M].1987年
    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J]:第1辑,1986.12
    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J].第2辑,1991.1
    政协夹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组.夹江文史资料[J].纸业专辑.第8辑,2006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与夹江县人民政府共建中国书画纸之乡文本[M].夹江县人民政府.2009.10
    刘少泉.夹江手工纸与中外经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宋秀莲.张致忠.中国书画纸之乡——夹江.北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6
    周杰华.蜀纸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夹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印本(未正式出版)
    钟崇敏、朱寿仁、李权.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R]//.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1943
    梁彬文.四川纸业调查报告[R]//.建设周讯.1937(10)
    台湾汉声杂志第77期:夹江造纸,1995
    Jacob Eyferth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胡冬雯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
    张万枢.清代夹江造纸初探[A]:戎笙编.清代的边疆开发——九九一年国际清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徐建青.清代的造纸业[J].中国史研究.1997.3
    肖坤冰、杨正文.纸行天下:清朝夹江地区的手工造纸业与地方政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0)
    杨玲、李强、罗磊、冯坤.夹江手工纸研究进展[J].湖北造纸.2009.2
    刘青峰、金观涛:从造纸术的发明看古代重大技术发明的一般模式[J].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 讨论会.北京:1984.8
    张光直.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J].选自《美术、神话与祭祀》.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
    冯彤.“和纸”的制作工艺及象征文化阐释[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冯彤.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体系下“和纸”的技艺传承[J].中国文化遗产,2008(2).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7
    (日)柳宗悦.民艺论[M].徐艺乙,孙建君译.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日)柳宗悦著.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M].英珂译.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杭间.手艺的思想[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1
    杭间.中国工艺美术思想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杭间.原乡.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
    吕品田、陈政总主编,谷泉主编:重提手工劳动[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3
    吕品田.必要的张力[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6
    呼志强.中国手工艺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1
    庞薰琹.庞薰琹工艺美术文集[M].轻工业出版社,1986
    张道一.工艺美术论集[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潘鲁生.民艺调查——民间文化生态调查[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美)马格林著,金晓雯.熊嫕译.人造世界的策略——设计与设计研究论文集[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10
    (美)布坎南、马格林.发现设计:设计研究探讨[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
    (日)黑川雅之著,王超鹰译.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8
    万辅彬,韦丹芳,孟振兴.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廖育群.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9
    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8
    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苑利、顾军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王文章、王秋桂、张庆善、方李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M].文化艺术出 版社,2008.9
    庞薰琴.论工艺美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6
    李炎.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M].昆明:云南人类出版社,2009
    姚朝文、袁谨、高小康.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王列生.文艺人类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04-194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李绍强,许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
    冯骥才.守望民间[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王辅彬、韦丹芳、孟振兴著.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
    (美)马歇尔, (美)罗斯曼著.设计质性研究.王慧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4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孙建君.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机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谈几点认识.课程讲义
    廖明君.邱春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变迁——邱春林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0.2
    吕品田.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梁治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谁来保护?[J].西南政法大学的演讲稿2009年
    采访梁治平、张英.有机保护“非物质文化”[J].南方周末.2003年7月
    诸葛铠.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选自裂变中的传承[J].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徐艺乙.日本的传统工艺保护策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1)
    徐艺乙.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状况分析报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
    邱坚: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发展之路[J],装饰,2005(8)
    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与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25—34
    陈文.中国式艺徒制[J].中华手工,2008,03:26—27
    陈岸瑛.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保护什么?如何保护?[J].装饰,2003(3).
    吕品田:动手有功—手工劳动人文特性和意义的当代审视[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王前.“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李三虎.重中传统:一种整体论的比较技术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
    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M].北京:中华书局,2002.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科学传统与文化[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M].何兆武,何冰,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吴国盛编.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8
    许良著.技术哲学/哲学交叉学科系列丛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
    (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M].李彦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
    (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第2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第1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社.2004.7
    (美)刘易斯.芒福德.陈允明.技术与文明[M].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社
    (法)马塞尔.莫斯等.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7
    (美)波斯曼.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张子毅、张犖群、袁方.人性和机器——中国手工业的前途[M].上海、重庆:生活书店,民国35年.1946版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徐恒醇.生态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英)E.霍姆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3.
    (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第1版
    (英)迈克尔·波兰尼.王靖华译.科学、信仰与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英)迈克尔.波兰尼,王靖华译.科学、信仰与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美]朱利安·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张恭启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1版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高丙中校.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商务印书馆,2003.6.第1版
    (美)史蒂文·瓦戈著王小黎等译.社会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美)本尼迪克特.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上海:三联书店,1988.
    (美)克莱德.伍兹.何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张家煊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全球化论丛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6
    (美)罗杰斯(Rogers, P. P),(美)贾拉勒(Jalal, K. F),(美)博伊德(Boyd, J.A)著.可持续发展导论[M].郝吉明、邢佳、陈莹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
    (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社,1997.12
    Du Ruize. (2002), Product sustainable design:green desig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aipei.
    Fry Tony. Design Futuring:Sustainability, Ethics and New Practice. Berg Publishers.2008
    Helen Lewis, John Gertsakis. Design+environment:a global guide to designing goods. Sheffield:Greenleaf Pub.2001
    Greener Edwin Datschef ski. The Total Beauty of Sustainable Products. Switzerland:Roto Vision.2001.
    Jason F. McLennan. (2004), The Philosophy of Sustainable Design, Ecotone Publishing.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8, Yale University.
    McDonough, W. and Braungart M. Cradle to cradle: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2002
    Papanek V. The green imperative:ecology and ethics in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