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乡村聚落源于民居建筑单体的聚集,其聚集的方式构建了聚落的整体形态并界定着聚落内外之间的关系。聚落整体形态较之建筑单体形式更能够显示出一个乡村聚落自然原生的风貌特质。在既往的聚落研究中,建筑单体形式的考察较多,整体形态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更鲜见对其进行科学量化的尝试。本文着眼于以建筑单体平面外轮廓为基本单元所构成的聚落总平面图,基于图底关系的空间视角,将聚落的整体形态解析为边界(线)、空间(面)、建筑(群)三个要素,分别对应于形状、结构与秩序三个方面;通过借鉴景观生态学、分形几何学、计算机辅助编程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科学量化的研究。
     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聚落的边界形状。聚落边界由建筑的实边界与建筑之间的虚边界构成。采用100米、30米、7米三种不同的虚边界尺度来设定聚落边界的平面闭合图形。通过三层边界平面闭合图形的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结合其长短轴之比,对聚落边界平面形态的类型(团状、条状以及指状)进行量化界定,来探讨聚落边界形态的总体特征。此外,通过聚落边界的密实度、离散度以及边缘空间的平均宽度这三项空间化属性的量化指数,来探讨聚落边界形态的局部特征。
     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聚落的空间结构。将聚落的内部空间分解为相对比较规则的封闭院落空间与相对不规则的开放公共空间。一方面通过建筑外轮廓所限定的面积为基数进行庭院空间率的统计;另一方面通过将聚落中边界外推2.5米获得聚落公共空间的平面图斑,计算其分维来界定聚落的结构化程度。通过这两项各自独立的参数,来探讨聚落空间的结构化特征。
     论文第三部分论述了聚落的建筑群体秩序。通过计算机编程绘制出在一定影响距离内聚落的建筑节点网络图,并据此导出每一个建筑单体的面积大小、角度偏差以及相互之间的最小距离,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演算与统计,提炼出三个分项紊乱指数与一个综合紊乱指数,来探讨聚落中建筑的群体秩序特征。
     通过对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研究,提炼出一套量化指数,以期在抽象的规划指标之外,提供更为具体而精准的形态描述,用以探析聚落形态的内在机制,并且在聚落之间实现科学量化的形态比较、分类与评述。
The traditional rural settlements are formed from assembling single residential houses, the converged methods of which will build the settlement integrated form and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Compared with the form of a single building, the integrated form displays the natural primitive features of a settle-ment better. The previous settlement research paid less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ed form than the forms of the single buildings, not to speak of the scientific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ster plan of the settlement with the outlines of every single building as basic units. With a view to the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it decomposes the settlement integrated form into three elements:boundary (line), space (plane), buildings (group). And these three element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 to three aspects:shape, structure and order. By using landscape ecology, fractal geometry, computer-aided programming and statistics methods as referenc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be scientific and quantified.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settlement boundary shape. The settlement boundary is formed by the building solid borders and the virtual ones in-between. Three virtual borders:100M,30M and7M are used to define the closed settlement boundary figure. With the weighted average shape indexes of these three closed boundary plans and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the shaft, the first part classifies quantitatively the settlement boundary shapes as round, strip and star-shaped, for the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the settlement boundary forms. Moreover, with three of the quanti-tative indexes of space attributes, including the density, discrete degree of the settle-ment boundary, and the average width of fringe spac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 boundary shape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rt.
     The second part goes into the settlement space structure. The settlement internal space is decomposed to relatively regular enclosed space and relatively irregular pub-lic open space. In one aspect, courtyard space ratio is counted, base on the defined area by the building outline. In another, the figure patch of settlement public space is obtained by extending the settlement boundary2.5M outside. Th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is calculated to find out the degree of settlement structuralization. Through these two independent parameters,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 spa-tial structuralization.
     The third part tries to explore orders within the construction groups. Through computer programming, diagrams showing the network of building nodes at a certain scope are illustrate. And then, every single building area, angle deviation and mutual minimum distance are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diagrams. Through the statistic of these figures, three partial disorder coefficients and a comprehensive disorder coeffi-cient are refin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ders within the construc-tion groups in settlements.
     Finally, through the abov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form of the two-dimensional plan to traditional rural settlement, a set of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is summarized. More than the abstract planning indicators, more specific and accurate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is supposed to be provided, which will be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ettlement forms. Meanwhile, the commentary, 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among settlements will be accomplished.
引文
1夏征农,语词辞海(上海版),台湾东华发行,]991:588[A],见:聂彤,霍童古镇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7项十学位论文,2007:16
    2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3
    3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25
    4王海浪,镇江华山村聚落环境设计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1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J],建筑学报,2001(12):21-24。此类区分被广为借鉴,见:周绍文,云南传统聚落类型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7;徐贤如,传统聚落环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6
    2张永辉,基于旅游地开发的苏南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6。其中乡村聚落形态的分类与管彦波在《论中国民族聚落的分类》中的形态分类有类似之处:分为集团型聚落(平面上延展形式呈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不规则的多边形和组团式、成片式、成条式、群集式等多种生长模式)与散列型聚落以及集团——散列型聚落(前两者的变异形式)三种,见: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J],2001(02):38。聚集与散布其实是最为简单而直观的两种类型,早在20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德芒戎(Al-bert Demangeon)即已有所论述。
    3王钊,生态视野下的聚落形态和美学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9
    4杨庆光,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及其聚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2
    5田伟丽、宫定宇,小店河公共空间与聚落结构[J],山西建筑,2009(07):20-22
    6田莹,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传统聚落形态演变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9
    7梅策迎,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特征及意义探析——以明清顺德古镇为例[J],规划师,2008(08): 84-88
    8向洁,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8:34
    9杨蒙蒙,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0
    1赵莹,云南聚落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3
    2王(?),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5:105
    3金东来,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研究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1l
    4郭佳、唐恒鲁、闫勤玲,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9(11): 86-91
    5汪亮,徽州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5、27
    6王志群,西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云南驿村——大田村)驿道聚落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6
    1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彭松,非线性方法——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新思路[J],四川建筑,2004(02):22-23、25
    3盂彤,试错与自组织——自发型聚落形态演变的启示[J],装饰2006(02):43-44
    4高校教师、学者们所依托的单位或有变化,以当时开展主要研究工作时期为准。
    5薛力,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发展探讨——以江苏省为例[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李立,传统与变迁——江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D],东南大学博十论文,2002;李晓峰,多维视野中的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当代乡士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董卫,一座传统村落的前世今生——新技术、保护概念与乐清南阁村保护规划的关联性[J],建筑师,2005(3):94-99
    7高峰,“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以徽州南屏村为例[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单德启,冲突与转化——文化变迁、文化圈与徽州传统民居试析[J],建筑学报,1991(01):46-51:单德启、王小斌,传统聚落空间整体特色与发展研究的当代意义[J],建筑师,2003(02):41-44。
    2陈志华,乡土建筑研究提纲——以聚落研究为例[J],建筑师,1998(04):43-49
    3《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上、中、下)1993,《诸葛村乡土建筑》(上、下)1996,《婺源乡土建筑》(上、下)1998,《关麓村乡土建筑》(上、下)2002
    4《俞源村》2007,《楼下村》2007,《梅县三村》2007,《十里铺》2007,《西华片民居与安贞堡》2007,《丁村》2007、《郭洞村》2007、《蔚县古堡》2007、《诸葛村》2010,《楠溪江中游》2010,《婺源》2010,《关麓村》2010,《高椅村》2010、《新叶村》2011
    5《张壁村》2002、《诸葛村》2003、《新叶村》(彩图本)2003、《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2004、《南社村》2004、《郭峪村》2004、《流坑村》2003、《石桥村》2002、《西文兴村》2003
    6《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村》2008、《南北两瓷村:三卿口·招贤》2008
    7《川南古镇:尧坝场》2009、《甘八都古镇》2009、《观前码头》2009、《峡口古镇》2009、《仙霞古道》2009、《清湖码头》2009
    8《楠溪江中游古村落》1999(2005新版)、《福宝场》2003
    9《户牖之美》2004、《雕梁画栋》2004、《千门万户》2006、《雕塑之艺》2006、《庙宇》2006、《宗祠》2006、《文教建筑》2007、《住宅》(上、下)2007、《村落》2008
    10《砖雕石刻》2011、《户牖之艺》2011、《千门之美》2011、《雕粱画栋》2011、《装饰之道》2011
    11《赣粤民居》2010、《浙江民居》2010、《福建民居》2010、《北方民居》2010、《西南民居》2010
    5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05):76-79
    6其中,周若祁教授已于2002年调任西安交通大学、王竹教授已于2000年调任浙江大学
    1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浅析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2003(02):24-25
    2王竹、魏秦、王玲,“后传统”视野下的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解析与建构——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体系之实践[J],建筑与文化,2007(10):86-89:魏秦、王竹,地区建筑原型之解析[J],华中建筑,2006(06):42-43;魏秦、王竹、徐颖,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研究与界定[J],华中建筑,2010(02):179-181;王竹、魏秦、贺勇,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基因说”诠释——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建筑师,2008(01):29-35:刘莹、王竹,绿色住居“地域基因理论研究概论[J],新建筑,2003(02):21-23:王竹、魏秦、贺勇,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的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J],建筑学报,2004(03):32-35;王竹,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J],新建筑,2004(01):46:王竹、魏秦、贺勇、李立敏,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研究的科学基础与方法论[J],建筑学报,2002(04):45-47;李立敏、王竹,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从控制论角度探讨延安枣园村规划设计[J],新建筑,1999(05):1-5;王军、王竹,昔日黄土窑洞今天绿色住区——延安枣园绿色住区公共中心设计实践[J],新建筑,1999(02):1-4;王竹、王玲,传统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145-148:王竹,黄土高原绿色住区模式研究构想[J],建筑学报,1997(07):13-17:王竹、周庆华,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家园而设计——从一个陕北小山村的规划设计谈起[J],建筑学报,1996(05): 33-38
    3刘克成、肖莉,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的动力学原理[J],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1994(增2):5-23
    4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见: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研究[J],建筑学报,1998(04):57-58
    6魏欣韵,湘南民居——传统聚落研究及其保护与开发[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8
    1金伟,从建筑形态到村落形态的空间解析——以皖南黄田古村落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
    2刘沛林,论中国古代的村落规划思想[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01):82-90: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03):31-38
    3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4):1-8: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南方传统聚落的景观区划及其保护利用价值[J],地理研究,2006(03):485-494: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景观“基因图谱”视角的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6(04):109-112
    4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1: 176-177
    1朱永春、潘国泰,明清徽州建筑中斗拱的若干地域特征[J],建筑学报,1998(06):59-61;吴永发,徽州民居文化的现代诠释[J],安徽建筑,1998(5):109-111;吴永发,徽州民居美学特征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80-82;杨怡、郑先友,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环境意象[J],安徽建筑,2003(02):11-13;潘国泰,来自徽州民居的启发[J],住宅科技,2004(05):28-30;吴永发、徐震,论徽州民居的人文精神[J],中国名城,2010(07):28-34。指导硕士学位论文:孙静,人地关系与聚落形态变迁的规律性研究——以徽州聚落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著有《中国民居》1991、《中国古典建筑美学丛书——民居、城镇》1996、《老房子》2003、《图说民居》2003、《中国民居三十讲》2005、《乡土中国—金门》2007等一系列民居研究著作。
    3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05):38-45
    4谢吾同,聚落研究的几个要点[J],华中建筑,1997(02):37-41;谢吾同,聚落观[J],华中建筑,1996(03):2-4;马丹、谢吾同,中国民居研究走向之管见[J],华中建筑,1999(04):99、110
    5著有《湖南传统建筑》,1993年。谢吾同教授已于2003年调任四川美术学院。
    6见:吴晓勤等编著,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陈紫兰,传统聚落形态研究[J],规划师,1997(04):37-41
    8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J],建筑学报,2001(12):21-24
    1岁琳,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论[J],建筑学报,1998(11):57-59
    2谢吾同,聚落研究的几个要点[J],华中建筑,1997(02):37-41;谢吾同,聚落观[J],华中建筑,1996(03):2-4
    3王澍,皖南村镇巷道的内结构解析[J],建筑师,1987(28):62-66
    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仲德昆编著,小城镇的建筑空间与环境[M],天津技术科学出版社,1993
    2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每三联书店,1997
    3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黄忠怀,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110-117
    2周秋文、苏维词、张婕、关冰,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9(10):121-126
    3徐明,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李晓峰,以生态学观点探讨传统聚居特征及承传与发展[J],华中建筑,1996(04):18-22;蔡镇钰,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J],建筑学报,1999(07):53-56;邓晓红、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的未 来(节选)[J],新建筑,1999(03):3-4;邓晓红、李晓峰,从生态适应性看徽州传统聚落[J],建筑学报,1999(11):9-11;许先升,生态、心态——浅析樊底下村居住环境的潜在意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4):45-48;刘原平,试析中国传统聚落中的生态观[J],山西建筑,2002(07):1-2;张旭、崔志刚,湘西民居的生态意识[J],湖南城市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5(03):23-26;王莉莉、尚涛,箐口村传统民居聚落生态适应性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5-18
    1刘福智、刘加平,传统居住形态中的“聚落生态文化”[J],工业建筑,2006(11):48-51、66
    2华亦雄,水在中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生态价值及其在当代住区中的应用探讨[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见: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今趋势[J],地理学报,1988,(04):311-316;金其铭,太湖东西山聚落类型及其发展演化[J],经济地理,1984(03):215-220;相关著作有《聚落地理》1984、《农村聚落地理》1988、《中国农村聚落地理》1989、《乡村地理学》1990、《中国人文地理概论》1990。
    4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陈晓键、陈宗兴,陕西关中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1993(05):478-485;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01):72-79;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4):295-298、304: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4(03):13-21;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J],经济地理,1995(02):44-47: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J],人文地理,1995(04):17-24
    6徐明,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
    7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20
    8鲍杰,福州人口与聚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裴新富,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窑洞民居上壤侵蚀效应及防治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罗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成都平原农村聚落信息提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杨阳,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乡上聚落研究——以大理地区典型个案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31
    4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9
    5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王铭铭、刘铁梁,村落研究二人谈[J],民俗研究,2003(01):24-37
    6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背景分析与功能探究[J],民族研究,1997(06):83-91;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基本特性探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44-48;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分布规律[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7(01):33-37;管彦波,论中国民族聚落的分类[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02):38-41。
    7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M],商务印书馆,2003
    8吴福文的研究范围大多集中于福建客家村落,着重探讨客家与中原的关系。他认为客家的社会文化特色,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原“原型”的直接搬用。林嘉书从整个东南地区共同的移民史出发,对“客家迟来说”加以批驳,提出了东南地区五大民系的形成是经过历史上不同时期整合与分化的结果,并着重从客家社会组织和文化与民居建筑形制的关系来探讨客家聚落与民居建筑。见:魏欣韵,湘南民居——传统聚落研究及其保护与开发[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
    1常青,建筑人类学的发凡[J],建筑学报1992(05):39-43;常青,人类学与当代建筑思潮[J],新建筑,1993(10):47-49
    2张晓春,建筑人类学之维——论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J],新建筑1999(04):63-65
    3余英、陆元鼎,东南传统聚落研究——人类聚落学的架构[J],华中建筑,1996(04):42-47
    4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9
    5田长青、柳肃,浅析家族制度对民居聚落格局之影响[J],南方建筑,2006(02):119-122
    6张听、陈捷,族权对移民聚落的结构性塑造——以静升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6(06):516-520
    7孙静,人地关系与聚落形态变迁的规律性研究——以徽州聚落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严文明,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J],中原文物2010(02):19-22、35
    9[美]欧文·劳斯,潘艳、陈洪波译,考古中的聚落形态[J],南方文物,2007(03):94-98[A],见: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10见:孙庆伟,聚落形态理解与聚落形态研究[J],南方文物,1994(03):62-69、54;陈淳,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J],文物,1997(08):43-47;刘莉著、星灿译,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J],华夏考古,1998(O1):88-105: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J],中原文物,1999(01):31-33;钱耀鹏,关于半坡 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J],考古,1999(06):69-77;[美]张光直著,胡鸿保、周燕译,陈星灿校,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J],华夏考古,2002(01):61-84;钱耀鹏,略论史前聚落的萌芽与发生[J],中原文物,2003(05):8-13;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G],见:孙逊、杨建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2007:209
    1刘顺,洞庭湖流域史前聚落形态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邵晶,试析浐灞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田新艳,昙石山遗址聚落与环境考古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卢建英,尉迟寺遗址及小区史前聚落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6;于璞,渭水流域仰韶早期房屋建筑与聚落形态研究[D],西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6;金汉波,吴城遗址聚落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宋爱平,郑州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David L.Clarke, Spatial Archaeology, NewYork:Academis Press,1977:3-9 [A],见:郑韬凯,从洞穴到聚落——中国石器时代先民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75
    3郑韬凯,从洞穴到聚落——中国石器时代先民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十学位论文,2009
    4王杰瑜,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执,2006(01):113-124;杨果,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聚落的变迁及其环境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06):675-678;朱圣钟、吴宏岐,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04):173-192;李树辉,唐代粟特人移民聚落形成原因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14-19
    1杨毅,我国古代聚落若干类型的探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46-51
    2屈德印、朱彦,风水观念对古聚落文化的影响[J],新美术,2006(02):103-104、95;梁宇元,风水观念对台湾北埔地区客家聚落构成之影响[J],建筑与文化,2006(04):42-54;孙天胜、徐登祥,风水—中国古代的聚落区位理论[J],人文地理,1996(10月增刊):60-62
    3蔡超,两周时期齐鲁两国聚落形态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十学位论文,2006
    4郑丽,浦东新区聚落的时空演变[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徐庆红,闽东聚落社会史研究——基于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三溪[D],厦门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6
    6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7
    1林石,中心聚落、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42-52
    2[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3[A],见: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6:8
    3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5:93—95[A],见: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8
    1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6:8
    2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01):72-79
    3[美]鲁道夫斯基编著,高军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D],清华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1:72[A],见: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1
    2 Paul Oliver, 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 Michael B, Rural Settlement in an Urban World [M], Oxford:Billing and Sons Limited,1982
    4 R. B. Mandal, System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dia: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5[日]原广司著,于天祎、刘淑梅译,马千里、王昀校,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日]滕井明著,宁晶译,王昀校,聚落探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沈茂英,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34
    3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科学出版社,1988:7-12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教,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7
    5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0-241
    1许飞进,探寻与求证——建水团山村与江西流坑村传统聚落的对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14
    2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1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提到“将研究划分为三种基本路径:即建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建筑创作路径”。
    2王建华,聚落考古综述[J],华夏考古,2003(02):97-100,102
    3方辉、加利·费曼、文德安、琳达·尼古拉斯,日照两城地区聚落考古:人口问题[J],华夏考古,2004(02):37-40
    4 David L.Clarke, Spatial Archaeology,New York:Academis Press,1977:3-22 [A],见:郑韬凯,从洞穴到聚落——中国石器时代先民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76
    5 Trigger.B.G. Time and Tradition.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78 [A],见: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研究[A],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96-213[A],见: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7
    6日本建筑学会,图说集落[M],东京:都市文化社,1989:146[A],见: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7
    1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34[A],见: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9:8
    2龚恺,关于传统村落群布局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4(03):53-55
    3刘康宏,乡土建筑研究视域的建构[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17
    1诺伯格·舒尔茨在《栖居的概念》中认为,建筑语言由构筑成的形式、被组织过的空间以及建筑类型三个部分组成,并且分别对应于形态学、拓扑学以及类型学;并提出形态学研究的是空间的边界,形式的性格由它的边界决定。见:陈伯冲,建筑形式论——迈向图像思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05
    2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现在很多建筑空间理论研究的文章中。
    1陈志华、李秋香教授曾把一个血缘村落作为一个系统,其中又包含了十一个子系统:1,行政建筑;2,防御性建筑;3,文化建筑:4,礼制建筑;5,祭祀建筑;6,工商业、手工业建筑;7,交通类建筑;8,居住建筑;9,社会公益建筑:10,风景建筑:11,水利建筑。见:李秋香,乡土建筑研究三题[A],建筑史论文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见:刘康宏,乡土建筑研究视域的建构[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31
    2“其中变化较显著的是屋顶,形式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盝顶、单坡、平顶、囤顶等。其组合形式又有丁字脊、十字脊、勾连搭、重檐等。”见: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59
    3海德格尔,筑·居·思[A],见:孙周兴编著,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6:1192
    1 Luijten JC,A systematic method for generating land use patterns using stochastic rules and basic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for a Colombian hillside watershed,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95:427-441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中的十大研究论题[J],生态学报,2004,24(9):2074-2004;徐建华、岳文泽、谈文琦,城市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的空间统计规律——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地理学报,2004,59(6):1058-1067; Radford JQ, Bennett AF,Cheers GJ,Landscape-level thresholds of habital cover for wood-land-dependent birds B 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5,124:317-337
    3此“外在”并非指聚落外在,而意指所要建造建筑的外在;比如在聚落内部填充聚落单体的时候,该建筑所面对的外在现实环境,恰恰是聚落的内部环境。
    1陈紫兰,传统聚落形态研究[J],规划师,1997(4):37-41
    2徐贤如,传统聚落环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8
    3张所根,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自力型模式探析——以西溪古镇为例[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英]S·劳埃德、[德]H·W·米勒,高云鹏译,远古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英]布朗丛书公司编著,[美]格罗里埃教育出版公司出版,老安等译,古代文明[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2代琛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8
    1俞孔1,“风水”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J],大自然探索,1990(01)[A],见: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6:114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89
    1刘灿然,陈灵芝,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04):559—567
    1刘灿然,陈灵芝,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04):559—567
    2陆厚根,马魁,用两个形状指数表征粉煤灰颗粒形貌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2,20(04):293—301
    3毛亮,李满春,刘永学,刘国洪,一种基于面积紧凑度的二维空间形状指数及其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05):11—14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7。(从其他文献中获知,该公式最初来源于理查德T.T.福尔曼(Richard T.T.Forman),1986)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7
    6曹立人,朱祖详,规则多边图形的离菜度、图基边数及赤示条件的交互作用研究[J],心理学报,1996,28(03): 290
    1毛亮,李满春,刘永学,刘国洪,一种基于面积紧凑度的二维空间形状指数及其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05):11—14
    1刘灿然,陈灵芝,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04):559—567
    2刘灿然,陈灵芝,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04):559-567
    3陆厚根,马魁,用两个形状指数表征粉煤灰颗粒形貌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2,20(04):293-
    1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1
    1中青,孔隙结构——传统小城镇空间的一种解析[D],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9
    1[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4
    2唐力行,徽州宗族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A],见:孙静,人地关系与聚落形态变迁的规律性研究——以徽州聚落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36
    3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9
    1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1
    1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1
    1徐震,小型聚落的人态和谐分析——以邻里层次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9-30
    2[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2001:103
    1张济忠,分形[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66
    2陈颙、陈凌,分形几何学[M],地震出版社,2005:76
    1陈颙、陈凌,分形几何学[M],地震出版社,2005:3-4
    2张济忠,分形[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5
    3于雅琴,分形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7
    4张济忠,分形[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11
    5张济忠,分形[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8-64
    6张济忠,分形[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94-347;辛厚文,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Ⅱ-Ⅵ
    7岳文辉,基于 GIS的空间分形分析组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5:16-17
    1陈彦光、罗静,城市形态的分维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05):35-40
    2王青,城市形态空间演变定量研究初探——以太原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22(05):339-341;张宇、王青,城市形态分形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04):365-368:傅伯杰,景观多样性分析及其制图研究[J],生态学报,1995,15(04):345-350
    3罗宏宇、陈彦光,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分维刻画方法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04):107-113
    1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1
    1[日]原广司著,于天祎、刘淑梅译,马千里、王昀校,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4
    1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4
    1张毓峰,崔艳,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J],建筑学报,2002(09):55
    1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1
    1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要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1
    1. [日]原广司著,于天祎、刘淑梅译,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日]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美]鲁道夫斯基编著,高军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 [英]S·劳埃德、[德]H·W·米勒,高云鹏译,远古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英]布朗丛书公司编著,[美]格罗里埃教育出版公司出版,老安等译,古代文明[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6. 段进、龚恺、陈晓东、张晓东、彭松,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 段进、揭明浩,空间研究4—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空间解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8. 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东南大学建筑系、歙县文物管理所,徽州古建筑丛书——渔粱[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10.东南大学建筑系、歙县文物管理所,徽州古建筑丛书——棠樾[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11.东南大学建筑系、歙县文物管理所,徽州古建筑丛书——瞻淇[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12.吴晓勤等编著,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王昀,空间穿越[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王昀,空谈空间[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6.李秋香、陈志华,乡土瑰宝系列——村落[M],三联书店,2008
    17.陈志华,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三联书店,1988
    18.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9.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0.刘沛林,中国古村落之旅[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1.朱晓民,冯国宝摄影,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2.周若祁等,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3.仲德昆编著,小城镇的建筑空间与环境[M],天津技术科学出版社,1993
    24.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5.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6.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7.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8.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9.张小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0.王小斌,演变与传承——皖、浙地区传统聚落空间营建策略及当代发展[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1.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2001
    32. [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33.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4. [美]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著,阳建强等译,城市结构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 1
    35.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6. [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l·金著,陈治业等译,城市设计新理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7. [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8. [英]F·吉伯德,程里尧译,市镇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9. [英]G·卡伦,刘杰、周湘津译,城市景观艺术[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0. [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陆卫东译,街道与广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1. [英]比尔·希利尔著,杨滔、张佶、王晓京译,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2.段进,比尔·希利尔等,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3.段进、邱国潮,空间研究5——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4.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5.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6.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7.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8.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9.储金龙,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50.孙逊、杨建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2007
    51. [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编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2.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等译,宅形与文化[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4.单德启,安徽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5.孙大章,中国传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6.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7.陈伯冲,建筑形式论——迈向图像思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8.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9.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1993
    60.胡振洲,聚落地理学[M],台北:三民印书店,1975
    61.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科学出版社,1988
    62.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3.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1985
    6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教,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6.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1
    67.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8. [法]B·曼德尔布洛特著,文志英、苏虹译,分形对象——形、机遇和维数[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9
    69. [法]伯努瓦·B·曼德布罗特著,陈守洁、凌复华译,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70. [法]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1. [德]H·O·派特根、P·H·里希特著,井竹君、章祥荪译,分形——美的科学/复动力系统图形化[M],科学出版社,1994
    72. [美]詹姆斯·格莱克著,张淑誉译,混沌:开创新科学[M],L海译文出版社,1990
    73. [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三联书店,1997
    74.辛厚文,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75.孙霞、吴自勤、黄畇,分形原理及其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76.董连科,分形理论及应用[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1
    77.王东升,曹磊,混沌、分形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8.张济忠,分形[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79.陈颙、陈凌,分形几何学[M],地震出版社,2005
    80. [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粱、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1.孙周兴编著,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6
    82.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3.冯雷,理解空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4.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8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
    86.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M],商务印书馆,2003
    87.柯惠新、沈浩编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88.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89.陈胜可,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0. Paul Oliver, 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M], Cambridge Uni-vers ity Press,1997
    91. Michael B, Rural Settlement in an Urban World [M], Oxford:Billing and Sons Limited, 1982
    92. R. B. Mandal, System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 India: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1989
    1. 陈志华,乡土建筑研究提纲——以聚落研究为例[J],建筑师,1998(04):43-49
    2. 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1):133-139
    3. 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五十年,建筑学报,2007(11):66-69
    4. 何镜堂、窦建奇、王扬、向科,大学聚落研究[J],建筑学报2007(02):84-87
    5. 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研究[J],建筑学报,1998(04):57-58
    6. 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J],建筑学报,2001(12):21-24
    7. 单德启,冲突与转化——文化变迁、文化圈与徽州传统民居试析[J],建筑学报,1991(01):46-51
    8. 单德启、王小斌,传统聚落空间整体特色与发展研究的当代意义[J],建筑师,2003(02):41-44
    9. 粱雪,从聚落选址看中国人的风水观[J],新建筑,1988(04):67-71
    10.梁雪,对乡土建筑的重新认识与评价——解读《没有建筑师的建筑》[J],建筑师,2005(03): 105
    11.谢吾同,聚落研究的几个要点[J],华中建筑,1997(02):37-41
    12.谢吾同,聚落观[J],华中建筑,1996(03):2-4
    13.马丹、谢吾同,中国民居研究走向之管见[J],华中建筑,1999(04):99、110
    14.王澍,皖南村镇巷道的内结构解析[J],建筑师,1987(28):62-66
    15.陈紫兰,传统聚落形态研究[J],规划师,1997(04):37-41
    16.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浅析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2003(02):24-25
    17.王竹、魏秦、王玲,“后传统”视野下的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解析与建构——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体系之实践[J],建筑与文化,2007(10):86-89
    18.魏秦、王竹,地区建筑原型之解析[J],华中建筑,2006(06):42-43
    19.魏秦、王竹、徐颖,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研究与界定[J],华中建筑,2010(02):179-181
    20.王竹、魏秦、贺勇,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基因说”诠释——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建筑师,2008(01):29-35
    21.刘莹、王竹,绿色住居“地域基因理论研究概论[J],新建筑,2003(02):21-23
    22.王竹、魏秦、贺勇,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的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J],建筑学报,2004(03):32-35
    23.王竹,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J],新建筑,2004(01):46
    24.王竹、魏秦、贺勇、李立敏,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研究的科学基础与方法论[J],建筑学报,2002(04):45-47
    25.李立敏、王竹,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从控制论角度探讨延安枣园村规划设计[J],新建筑,1999(05):1-5
    26.王军、王竹,昔日黄土窑洞今天绿色住区——延安枣园绿色住区公共中心设计实践[J],新建筑,1999(02):1-4
    27.王竹、王玲,传统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145-148
    28.王竹,黄土高原绿色住区模式研究构想[J],建筑学报,1997(07):13-17
    29.王竹、周庆华,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家园而设计——从一个陕北小山村的规划设计谈起[J],建筑学报,1996(05): 33-38
    30.刘克成、肖莉,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的动力学原理[J],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1994(增2):5-23
    31.龚恺,关于传统村落群布局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4(03):53-55
    32.罗琳,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论[J],建筑学报,1998(11):57-59
    33.汤羽扬,中西合璧峡谷回音——生生不息——论三峡工程淹没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的地域性特征[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03):24—35
    34.李东、许铁铖,空间、制度、文化与历史叙述——新人文视野下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J],建筑师,2005(03):8
    35.梅策迎,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特征及意义探析——以明清顺德古镇为例[J],规划师,2008(08):84-88
    36.刘晓星,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7(03):55-60
    37.王鲁民、张帆,中国传统聚落极域研究[J],华中建筑,2003(04):98-99、109
    38.贺玮玲,行为的演变与聚落形态——中国皖南村落与意大利小城比较[J],新建筑,1998(02):9-21
    39.魏柯、周波,水·聚落·标志物——羌寨桃坪与水乡周庄的建筑环境布局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2002(08):22-23
    40.胡晓鸣、张馄、龚鸽,河流对乡土聚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浙江清湖及安徽西溪南为例[J],华中建筑,2009(12):148-151
    41.潘莹、施瑛,汀赣系、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08(05):28-31
    42.郁枫,当代语境下传统聚落的嬗变——德中两处世界遗产聚落旅游转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建筑,2006(05):118-121
    43.单军、王新征,传统乡土的当代解读——以阿尔贝罗贝洛的雏里聚落为例[J]世界建筑,2004(12):80-84
    44.王静文,传统聚落环境句法视域的人文透析[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10:58-61
    45.朱永春、潘国泰,明清徽州建筑中斗拱的若干地域特征[J],建筑学报,1998(06):59-61
    46.潘国泰,来自徽州民居的启发[J],住宅科技,2004(05):28-30
    47.杨怡、郑先友,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环境意象[J],安徽建筑,2003(02):11-13
    48.吴永发,徽州民居文化的现代诠释[J],安徽建筑,1998(5):109-111
    49.吴永发,徽州民居美学特征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80-82
    50.吴永发、徐震,论徽州民居的人文精神[J],中国名城,2010(07):28-34
    51.李莎、杭程,艺术家聚落景观探究[J],山西建筑,2007,33(25):342-343
    52.田伟丽、宫定宇,小店河公共空间与聚落结构[J],山西建筑,2009(07):20-22
    53.陈倩,传统聚落形成机制研究框架——以云南滇西北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0(05): 166-168
    54.尹文,徽州古民居庭院的理水与空间形态[J],东南文化1998(04):58-61
    55.曹剑义,徽派建筑群的动脉——村落水系[J],建筑知识,2004(03):38-40
    56.逯海勇,徽州古村落水系形态设计的审美特色——黟县宏村水环境探析[J],华中建筑,2005(04):144-146
    57.贺为才,徽州古村宅坦人工水系—‘无溪出活龙”[J],华中建筑,2006(12):197-199
    58.黄忠怀,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110一117
    59.李晓峰,以生态学观点探讨传统聚居特征及承传与发展[J],华中建筑,1996(04):18-22
    60.蔡镇钰,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J],建筑学报,1999(07):53-56
    61.邓晓红、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的未来(节选)[J],新建筑,1999(03):3-4
    62.邓晓红、李晓峰,从生态适应性看徽州传统聚落[J],建筑学报,1999(11):9-11
    63.许先升,生态、心态——浅析樊底下村居住环境的潜在意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4):45-48
    64.刘原平,试析中国传统聚落中的生态观[J],山西建筑,2002(07):1-2
    65.张旭、崔志刚,湘西民居的生态意识[J],湖南城市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5(03):23-26
    66.刘福智、刘加平,传统居住形态中的“聚落生态文化”[J],工业建筑,2006(11):48-51、66
    67.王莉莉、尚涛,筲口村传统民居聚落生态适应性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5-18
    68.常青,建筑人类学的发凡[J],建筑学报1992(05):39-43
    69.常青,人类学与当代建筑思潮[J], 新建筑,1993(10):47-49
    70.张晓春,建筑人类学之维——论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J],新建筑1999(04):63-65
    71.余英、陆元鼎,东南传统聚落研究——人类聚落学的架构[J],华中建筑,1996(04):42-47
    72.田长青、柳肃,浅析家族制度对民居聚落格局之影响[J],南方建筑,2006(02):119-122
    73.张听、陈捷,族权对移民聚落的结构性塑造——以静升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6(06):516-520
    74.王铭铭、刘铁梁,村落研究二人谈[J],民俗研究,2003(01):24-37
    75.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背景分析与功能探究[J],民族研究,1997(06):83-91;
    76.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基本特性探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44-48
    77.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分布规律[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7(01):33-37
    78.管彦波,论中国民族聚落的分类[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02):38-41
    79.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今趋势[J],地理学报,1988,(04):311-316
    80.金其铭,太湖东西山聚落类型及其发展演化[J],经济地理,1984(03):215-220
    81.陈晓键、陈宗兴,陕西关中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1993(05):478-485
    82.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01):72-79
    83.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4):295-298、304
    84.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4(03):13-21
    85.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J],经济地理,1995(02):44-47
    86.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J],人文地理,1995(04):17-24
    87.廖继武,地理边缘与聚落过程的耦合及其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专刊):580
    88.周秋文、苏维词、张婕、关冰,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9(10):121-126
    89.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4(05):686-694
    90.彭松,非线性方法——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新思路[J],四川建筑,2004(02):22-23、25
    91.孟彤,试错与自组织——自发型聚落形态演变的启示[J],装饰2006(02):43-44
    92.胡明星,董卫,基于GIS的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信息系统[J],规划师,2002(03): 71-73
    93.胡明星,董卫,基于GI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03):53-56
    94.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63-65
    95.董卫,一座传统村落的前世今生——新技术、保护概念与乐清南阁村保护规划的关联性[J],建筑师,2005(03):94-99
    96.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05):1-3
    97.于淼、李建东,基于RS和GIS的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05):50-54
    98.唐云松、朱诚,中国南方传统聚落特点及其GIS系统的设计[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4):13-18
    99.刘沛林,论中国古代的村落规划思想[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01):82-90
    100.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03):31-38
    101.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4):l-8
    102.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南方传统聚落的景观区划及其保护利用价值[J],地理研究,2006(03):485-494
    103.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景观“基因图谱”视角的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6(04):109-112
    104.陈勇、陈嵘、艾南山,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3):48-53;
    105.陈勇、艾南山,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4):35-41;
    106.刘继生、陈涛,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2):23-24;
    107.陈彦光、罗静,河南省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2):172-177
    108.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J],人文地理,1999,14(3):1-6
    109.刘继生,陈彦光,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5):471:
    110.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分形结构的地理空间图式——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的再探讨[J],人文地理,2000,15(6):9-16
    111.陈彦光、黄昆,城市形态的分形维数:理论探讨与实践教益[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62-67
    112.姜世国、周一星,北京城市形态的分形集聚特征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6,25(2):204-213:
    113.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形态边界维数与常用空间测度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2):126-131;
    114.陈彦光、罗静,城市形态的分维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05):35-40
    115.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形态分维测算和分析的若干问题[J],人文地理,2007(3):98-103;
    116.赵晶、徐建华、梅安新、吴健平、周坚华,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演变的信息熵与分维分析[J],地理研究,2004,23(2):137-146
    117.齐立博、王红扬、李艳萍,基于“分形城市”概念的“分形住区”设计思想初探[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34(2):233-240
    118.罗跃,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系统自组织的认识论耦合[J],室内设计,2010(2):3-7
    119.程开明、陈宇峰,国内外城市自组织性研究进展及综述[J],城市问题,2006(7):21-27
    120.冒亚龙、欧阳梅娥,山地城市的分形美学特征[J],山地学报,2007,24(2):148-152;
    121.冒亚龙、何镜堂,分形建筑审美[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55-62;
    122.冒亚龙、雷春浓,生之有理,成之有道——分形的建筑设计与评价[J],华中建筑,2005,23(2): 16-18,33:
    123.冒亚龙、雷春浓,分形理论视野下的园林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23-26
    124.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05): 76-79
    ]25.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05):38-45
    126.郭佳、唐恒鲁、闫勤玲,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9(11):86-91
    127.傅伯杰,景观多样性分析及其制图研究[J],生态学报,1995,15(04):345-350
    128.邬建国,景观生态学中的十大研究论题[J],生态学报,2004,24(9):2074-2004
    129.徐建华、岳文泽、淡文琦,城市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的空间统计规律——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地理学报,2004,59(6):1058-1067
    130.时琴、刘茂松、宋瑾琦、徐驰、陈虹,城市化过程中聚落占地率的动态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79-1984
    131.刘灿然,陈灵芝,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04):559—567
    132.毛亮,李满春,刘永学,刘国洪,一种基于面积紧凑度的二维空间形状指数及其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05):11—14
    133.陆厚根,马魁,用两个形状指数表征粉煤灰颗粒形貌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2,20(04):293—301
    134.孙庆伟,聚落形态理解与聚落形态研究[J],南方文物,1994(03):62-69、54
    135.陈淳,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J],文物,1997(08):43-47
    136.刘莉著、星灿译,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J],华夏考古,1998(0I):88-105
    137.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J],中原文物,1999(01):31-33
    138.钱耀鹏,关于半坡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J],考古,1999(06):69-77
    139.钱耀鹏,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2(04):417-420
    140.钱耀鹏,略论史前聚落的萌芽与发生[J],中原文物,2003(05):8-13
    141.王建华,聚落考古综述[J],华夏考古,2003(02):97-100,102
    142.李龙,中原史前聚落分布与特征演化[J],中原文物2008(03):29-35
    143.[美]张光直著,胡鸿保、周燕译,陈星灿校,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J],华夏考古,2002(01):61-84
    144.[美]欧文·劳斯,潘艳、陈洪波译,考古中的聚落形态[J],南方文物,2007(03):94-98
    145.方辉、加利·费曼、文德安、琳达·尼古拉斯,日照两城地区聚落考古:人口问题[J],华夏考古,2004(02):37—40
    146.郭伟民,论聚落考古中的空间分析方法[J],华夏考古,2008(04):142-150
    147.严文明,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J],中原文物2010(02):19-22、35
    148.刘建国、王琳,空间分析技术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J],遥感信息,2006(03):51-53
    149.张海,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原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中的应用[J],华夏考古,2004(01): 98-106
    150.朱圣钟、吴宏岐,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4):173-192
    151.李树辉,唐代粟特人移民聚落形成原因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4-19
    152.杨果,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聚落的变迁及其环境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06):675-678
    153.王杰瑜,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01):113-124;
    154.杨毅,我国古代聚落若干类型的探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46-51
    155.孙天胜、徐登祥,风水——中国古代的聚落区位理论[J],人文地理,1996(10月增刊):60-62
    156.屈德印、朱彦,风水观念对古聚落文化的影响[J],新美术,2006(02):103-104、95
    157.梁宇元,风水观念对台湾北埔地区客家聚落构成之影响[J],建筑与文化,2006(04):42-54
    158.陈彦光、陈文惠,GIS与地理现象的分形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91—9:
    159.罗宏宇、陈彦光,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分维刻画方法探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04):107-113
    160.陈彦光、罗静,城市形态的分维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05):35-40
    161.张宇、王青,城市形态分形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04):365-368
    162.王青,城市形态空间演变定量研究初探——以太原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22(05):339-341
    163.王昀、方振宁,聚落研究与当代建筑设计联手——建筑师王昀访谈[J],文化月刊,2004(07): 43-47
    164.寻找昨日的城市世界聚落——访方体空间主持建筑师王昀博士[J],文化月刊,2004(8):78-85
    165.查方兴/文、王昀/图,房子里的聚落[J],建筑知识,2008(04):46-51
    166.范路、易娜,徘徊在传统聚落和现代建筑之间——建筑师王昀访谈[J],建筑师,2006(02):36-44
    167.刘延川,导言,建筑创作[J],2005(02):26-32
    168.张蔚、魏春雨,建筑复合界面初探[J],南方建筑,2004(06):33-36
    169.王凯、魏春雨,复合界面建筑“元语言”推导及应用过程解析[J],中外建筑2009(09):71-73
    170.类型与界面——魏春雨营造工作室的设计思考与实践[J],世界建筑,2009(03):94-103
    171.费双、魏春雨,建筑界面的绿色营造[J],中外建筑,2010(02):54-56
    172.魏春雨,地域界面类型实践[J],建筑学报,2010(02):62-67
    173.张毓峰,崔艳,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J],建筑学报,2002(09):55
    174.曹立人,朱祖详,规则多边图形的离散度、图基边数及显示条件的交互作用研究[J],心理学报,1996,28(03):290
    175. Luijten JC,A systematic method for generating land use patterns using stochastic rules and basic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for a Colombian hillside watershed,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95:427-441
    176. Radford JQ, Bennett AF,CheersGJ,Landscape-level thresholds of habital cover for wood-land-dependent birds B 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5,124:317-337
    177. Jean Paul Metzg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tree species diversity in 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East Brazil.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7:29-35
    178. Sigrid Hehl-Lang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visual landscape and their ecological function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4:105-113
    1.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 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 薛力,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发展探讨——以江苏省为例[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7. 李立,传统与变迁——江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2
    8. 李晓峰,多维视野中的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当代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9. 李宁,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1.王(?),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2.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3.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4.毕硕本,聚落考古中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研究——以史前聚落半坡类型姜寨遗址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5.刘建国,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6.沈茂英,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17.裴新富,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窑洞民居土壤侵蚀效应及防治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8.郑韬凯,从洞穴到聚落——中国石器时代先民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19.李严,榆林地区明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0.李蕾,晋陕、闽赣地域传统堡寨聚落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苗苗,明蓟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2.谭立峰,山东传统堡寨式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3.陈顺祥,贵州屯堡聚落社会及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4.倪晶,明宣府镇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5.李哲,山西省雁北地区明代军事防御性聚落探析[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6.王钊,生态视野下的聚落形态和美学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7.薛原,资源、经济角度下明代长城沿线军事聚落变迁研究——以晋陕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8.杜恩龙,现代居住区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9.王志群,西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云南驿村——大田村)驿道聚落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0.杨阳,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乡土聚落研究——以大理地区典型个案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1.许飞进,探寻与求证——建水团山村与江西流坑村传统聚落的对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2.徐贤如,传统聚落环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3.周绍文,云南传统聚落类型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4.杨庆光,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及其聚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5.徐震,小型聚落的人态和谐分析——以邻里层次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6.徐璐璐,徽州传统聚落对安徽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7.王巍,徽州传统聚落的巷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8.汪亮,徽州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9.孙静,人地关系与聚落形态变迁的规律性研究——以徽州聚落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0.彭松,从建筑到村落形态——以皖南西递村为例的村落形态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1.高峰,“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以徽州南屏村为例[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2.张剑辉,“此时、此地、此情”以滇西北聚落民居探索现代地域建筑创作[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3.刘进红,建筑群化设计初探——从中国传统聚落到结构主义建筑[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4.宋爱平,郑州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5.卢建英,尉迟寺遗址及小区史前聚落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6.金汉波,吴城遗址聚落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7.赵康,地域环境制约下的聚落生存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启示[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8.安玉源,传统聚落的演变·聚落传统的传承——廿南藏族聚落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9.王小斌,传统聚落的营建策略及当代借鉴的初探——以皖、浙地区若干聚落为例[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0.陈晶,徽州地区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的研究与借鉴[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1.于璞,渭水流域仰韶早期房屋建筑与聚落形态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2.徐明,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3.邵晶,试析沪灞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4.郑凯,陕西华县韩凹村乡村聚落形态结构演变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5.刘伟,城固县上元观古镇聚落形态演变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56.成旭华,聚落式校园形态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7.孙彦青,徽州聚落与江浙水乡聚落风水景观的分析比较[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58.刘康宏,乡土建筑研究视域的建构[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59.黄黎明,楠溪江传统民居聚落典型中心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0.赵远鹏,分形几何在建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1.于雅琴,分形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2.阙瑾,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通道上的鄂东北地区聚落形态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3.石峰,湖北南漳地区堡寨聚落防御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4.田新艳,昙石山遗址聚落与环境考古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5.徐庆红,闽东聚落社会史研究——基于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三溪[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6.魏欣韵,湘南民居——传统聚落研究及其保护与开发[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7.张帆,中国传统聚落极域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8.黄平,传统聚落文化的旅游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9.赵莹,云南聚落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0.华亦雄,水在中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生态价值及其在当代住区中的应用探讨[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1.欧阳玉,从鄂西山村彭家寨现状的调查兼议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
    72.陈济民,基于连续文化序列的史前聚落演变中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以郑洛地区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3.蔡超,两周时期齐鲁两国聚落形态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74.金东来,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研究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5.申青,孔隙结构——传统小城镇空间的一种解析[D],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6.聂彤,霍童古镇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7.王海浪,镇江华山村聚落环境设计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8.张所根,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自力型模式探析——以西溪古镇为例[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9.田莹,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传统聚落形态演变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0.张永辉,基于旅游地开发的苏南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1.向洁,藏南河谷传统聚落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2.鲍杰,福州人口与聚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3.刘顺,洞庭湖流域史前聚落形态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4.郑丽,浦东新区聚落的时空演变[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5.代琛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6.罗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成都平原农村聚落信息提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7.杨蒙蒙,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8.岳文辉,基于GIS的空间分形分析组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9.蒋祺,基于空间分形分维的丘陵型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