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文化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不可抗拒的现实。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文化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冲击,深切感受到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伴随着西方教育理论的大量涌入,中国教育理论也不可避免的患上了“失语症”,不仅在世界教育理论界处于无话语权的尴尬境地,对本国教育实践也缺乏吸引力和指导力。进行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既是增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的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教育理论的民族特性,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虽然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引进为主,致使目前中国教育理论体系中真正由中国学者创生的、用于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学说不多,但不可否认,百余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基于本国的教育发展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做了许多建设性尝试,创立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东学西渐”,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已有的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为当代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提供支持和借鉴。
     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性解读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与目标的基础上,界定了“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评判标准。通过回溯中国百年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筛选出生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平民教育理论、情境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作为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典型个案,在对这些教育理论的创生主体和创生过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发展的内部矛盾、强烈紧迫的社会客观需要、丰厚的文化积淀、拥有核心人物的研究共同体是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必要土壤。通过当下与历史上本土特色教育理论创生环境的比较,指出我国当前进行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面临的时代机遇与现实障碍。为了创生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创生主体应该在坚定现存教育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者和再生者与异域教育理论的阐释者和批判者等角色立场的同时,努力使自己具备卓然不群的品格素养、博大精深的的知识素养以及非同凡“想”的创造性思维和缜密的理论思维;坚持以“综合创新”方法论为指导,即秉持“兼和”的创生理念、遵循“以一摄多”的综合创生原则、奉行“固本开源”的实践策略,进而使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得以创生。
     论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在已有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创生过程中,探寻现实境遇中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创生之路。“反思过去、镜鉴当下、策励将来”,是本论文的主旨之所在。
In the21st century, cultural globalization becomes an irresistible reality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day. As a "posterior and exogenous"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has been inevitably affected drastically by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deeply feels the tremendous pressure from the West. Along with the influx of Western educational theories, China's educational theories are inevitably suffering from "aphasia", lying in an awkward position in the world community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without the right to speak. And educational theories are playing a weak role in gui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igenous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guiding role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Thi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enhance their right to speak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al theories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focusing on bring-in, resulting in few theories and doctrin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existing in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that are really develop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used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education, it is undeniable that over a hundred years the vast number of Chinese educator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needs have made a number of constructive attempt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created a number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China, thereby having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se educational theori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Westward Spread of Oriental Culture", making an undeni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world.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ummarize and comb existing educational theori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indigenous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many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used, such a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etc. The author will define the criterion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based on the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indigenous cre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The author will screen out the life education theory, the civilian education theory, the situation education theory, the successful education theory and the life· practice education theory as the typical case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according to backtracking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theory in one hundred year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community of inner contradictions of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ightily pressing social objective need, the rich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owning core characters is the necessary soil of the indigenous cre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ompare of the creative environment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between the current and the histo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time opportunity and realistic obstacles which the indigenous creation face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the subject of the creation should take the firm stand of the discoverer and solver of the existing education problems, the subl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terpreter and critics of foreign education theory. In addition, the subject of the creation should try to make themselves to own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 the broad and profound knowledge literacy, the unique creative thinking and the rigorous theoretical thinking; The subject of the cre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methodology for guidance which refers to holding innovative ideas of "tolerance", abiding by integrated innovation principles of "with one taking more" and pursuing the practice strategy of "consolidated basis and open source", and mak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to be created.
     In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global vis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reative way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in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based on origin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ory. The gist of this paper is "reflecting on the past, mirroring the present and motivating the future"
引文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
    ②邹韬奋.韬奋文录(第二版)[M].上海:生活书店,1949.262.
    ③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6.
    ①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总序.
    ②杜静,梁燕玲.教育全球化的现实境遇与价值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52-56.
    ①吴康宁.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2):20-25.
    ②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2.
    ①黑格尔.美学(第1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345.
    ①安文铸.教育科学学引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44-145.
    ②丁金霞.关于教育学本土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5):2-4.
    ③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32-41.
    ①于泽元.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J].教育研究,2010(5):3-10,16.
    ②许可峰.“本土建构”与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J].西北师大学报,2011(3):62-67.
    ③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3-17.
    ④侯怀银,王喜旺.教育学中国化——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的探索和梦想团.教育科学,2008(6):6-10.
    ①孙元涛.“教育学中国化”话语的反思与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9(4):43-44.
    ②陈桂生.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77.
    ③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33-34.
    ④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42.
    ⑤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4.
    ⑥郭戈.教苑随想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330.
    ⑦李颖.浅谈教育学中国化[J].长治学院学报,2008(6):64-65.
    ⑧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4.
    ①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研究[D]博士后研究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89.
    ②许可峰.“本土建构”与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J].西北师大学报,2011(3):62-67.
    ③窦坤.构建本土生长的教育学——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等问题的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3):72-74.
    ④于泽元.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J].教育研究,2010(5):3-10,16.
    ⑤龚长宇.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22-25.
    ①孙龙,风笑天.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2001(2):20-23.
    ②林南.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J].社会学研究,1986(1):91.
    ③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7.
    ④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22.
    ⑤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8-50.
    ⑥石毅.本土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研究,2002(3):20-22.
    ①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35.
    ②刘润忠,张健.理论创新的逻辑——改革开放以来党实现理论创新的三个方法论问题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4):5-9.
    ③谭好哲.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J].学术月刊,2007(2):5-8.
    ④王心月,李红勋.理论创新的哲学意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2-14.
    ⑤胡海波.略论理论创新的路径[J].绥化师专学报,2004(3):39-40.
    ⑥张世保.“综合创新”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现代哲学,2008(4):109-116.
    ①谢青松.“综合创新论”与传统和谐文化的科学继承[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80-83.
    ②干青松.综合创新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J].新东方,2008(9):11-14.
    ①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776.
    ②D.J.O'Connor.AnIntroductiontothe Philosophyof Education.R.K.P[M].London.1957.75-76.
    ①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1-22.
    ②D.J.O'Connor.AnIntroductiontothePhilosophyofEducation.R.K.P[M].London.1957.75-76.
    ③赫斯特.教育理论.见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84.
    ④傅兵,欧晓霞.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2-3.
    ⑤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61.
    ⑥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
    ①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2.267.
    ②苗启明.论创生力及其发展激发[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0.
    ①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M].秦亚青、魏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
    ②日本经济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评述日本企业的海外成功战略时首创了术语“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这一术语,对扭转全球化与本土化在理念层面“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倾向以及在实践层面“非我即他”的内外失衡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③于泽元.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J].教育研究,2010,(5)
    ④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
    (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23
    ②艾恩奇.实践与理论[M].读书出版社,1939:60
    ③Hayek,F.A.,1973Law,Legislationand Liberty:Rulesand Order(I),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P.43
    ①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39.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7.
    ①吴大进.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增补本).1124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8
    ①苏昌培.特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2.
    ②苏昌培.特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3.
    ③狄德罗.美的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J].文艺理论译丛,1958(1).19.
    ④苏昌培.特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16.
    ⑤苏昌培.特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3
    ①吴康宁.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J].教育研究,1992(12):20.
    ②梁廉玉.“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5(1):16-20.
    ③褚洪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1-7.
    ①[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②庄泽宣、陈学恂.民族性与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18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
    ①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515.
    ②徐洪兴.王国维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95.
    ①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J].教育世界,1901(4):4.
    ②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1-62.
    ③当时编写的教育学,缺乏系统性,难以适应高等师范院校教学需要;即使编写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学类教材,由于编者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或其他原因,难以被当时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普遍接受,或难以用作教育学教材。
    ①于光远.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的讲话[J].教育研究,1979(3)
    ②参见《教育研究》,1981年第4期。
    ①徐特立,范文澜.延安新教育会致函陶行知先生庆祝生活教育社十五周年[N].解放日报,1942-3-15.
    ②陶行知.共和精义.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1.
    ③朱永新.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3.
    ①钱俊瑞.一代巨人陶先生[N].解放日报,1946-8-12.
    ②余子侠.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4.
    ③王习胜.一种创造本位的教育哲学观——刘经旺的创造教育观述评[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0-73.
    ④1926年在第一次乡村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我们的信条》中,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初步设想。
    ①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428.
    ②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126.
    ①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84.
    ②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8.
    ③陈鹤琴全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10-111.
    ①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平民教育家晏阳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3.
    ②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556.
    ①李吉林文集(卷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52.
    ①李吉林.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
    ②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56.
    ①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0.
    ①王敏勤.国内著名教改实验评介[M].青岛:青岛海洋出版社,1993.283-285.
    ①刘京海.成功教育随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①叶澜,李政涛.“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4.
    ①叶澜,李政涛.“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8.
    ①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①郑杭生.社会运行总论——由中国特色的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3.
    ②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
    ①马泽文.中国的光荣与梦想——21世纪前十年中国镜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前言.
    ①王宗敏,张武升.教育改革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
    ②Cugick,P.A.The educational System:Its Nature and Logic.New York:Mc Graw-Hill,Inc.1992.
    ①马建生.教育改革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47.
    ②靳玉乐.关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N].中国教育报,2005-5-28.
    ③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1):95-102.
    ①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4).1-7.
    ②吴国盛.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2(3).81-82.
    ①翁凌燕.浅谈理工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45-47.
    ①丁东.当代中国的学术生态环境.参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42218/
    ②吕莎,吴婷.治学要先正风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3-30.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9.
    ②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217.
    ③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22
    ②克卢伯,克拉克洪.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81
    ③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运用该词,而后费希特更是大量使用,但多是在该词的否定意义上使用。
    ①[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序言.
    ①徐飞.科学大师启蒙文库:爱因斯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3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②李天然.哲学的研究与创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3.
    ①李慎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J].学术界,2000(5)
    ②叶澜,李政涛.“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95.
    ①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一理沦与经验研究[M].曾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5.
    ②姜念涛.科学家的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257.
    ①王喜旺.论作为理论创新基础的教育史研究[J].求索,2006(4):118-120
    ①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1-3.
    ②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88.25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2
    ①陈来.张岱年选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17-422.
    ①张岱年文集(第6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90.
    ②周易·像传.
    ③说文.
    ④广雅.
    ⑤国语·郑语·卷十六.
    ⑥老子·四十二章.
    ⑦论语·子路.
    ⑧论语·学而.
    ⑨孟子·公孙丑下.
    ①李勉.管子今注今译(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711.
    ②黎翔凤.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4.873.
    ③张岱年.天人五论.张岱年全集(第三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1995.213.
    ①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53.
    ②姚玉香.基础教育改革30年:话语多元与范式一统[J].2008(5):30.
    ①姚玉香.基础教育改革30年:话语多元与范式一统[J].2008(5):30.
    ①老子·第三十九章
    ①姚玉香,刘津池.拿什么催生本土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12-5-7.
    ①张岱年.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张岱年文集(第一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50.
    ②杨国枢、文崇一.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序言.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4.
    ②陈学军.复原与革新:在“流动”中把握教育理论研究的脉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67.
    ③姚玉香,刘津池.拿什么催生本土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12-5-7.
    ①石鸥.在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3):14.
    ②姚玉香,刘津池.拿什么催生本土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12-5-7.
    ③张岱年.知识与实践.张岱年文集(第三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49.
    ④王鉴,李定仁.对教育理论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3):9.
    ①本刊记者.深入浅出由博返约——潘憋元教授谈高等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1(11):42.
    ②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6.
    ③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13-17.
    ①姚玉香,刘津池.拿什么催生本土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12-5-7.
    ②姚玉香,刘津池.拿什么催生本土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12-5-7.
    ①胥秋.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大学组织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0(7):24.
    ②姚玉香,刘津池.拿什么催生本土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12-5-7.
    ①瞿葆奎,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J].教育学报,2006,(3):3-11.
    ②徐杰舜.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2001
    ①三玄指《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周易》、《三礼》、《书经》、《诗经》、《春秋》,《五经》中的《周易》与三玄中的《周易》相重复,《大学》、《中庸》其实是《三礼》里面《礼记》中的两篇文章。
    [1][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法]安多旺·莱昂.当代教育史[M].樊慧英,张斌贤译.北京:光民日报出版社,1989.
    [3]安文铸.教育科学学引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5]贝塔朗菲L.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蔡铁权,陈丽华.渐摄与融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之滥觞与演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陈桂生.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8]陈鹤琴全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9][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M].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0]丹尼斯·劳顿.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张渭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1]丁刚.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4]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11.
    [15]郭戈.教苑随想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6]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霍姆斯.批判二元论与问题分析的框架[A].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8]姜念涛.科学家的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1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1]克卢伯,克拉克洪.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22][英]T·库恩.必要的张力一一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4]李吉林文集(卷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5]李吉林.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6]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7]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88.
    [28]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9]刘京海.成功教育随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0]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1]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11.
    [32]马建生.教育改革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马泽文.中国的光荣与梦想——21世纪前十年中国镜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5]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6]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7]齐涛.教育与文化散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8]权雅宁.文化自觉与三十年文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9]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一理沦与经验研究[M].曾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0][美]R·罗伯森.全球化一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1]容中逵.传统文化传承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责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2][美]S·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3]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4]陶行知.共和精义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45]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6]王存奎.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M].合肥:黄山书社,2010.[47]王敏勤.国内著名教改实验评介[M].青岛:青岛海洋出版社,1993.
    [48]王晓德,张晓芒.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49]王宗敏,张武升.教育改革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50]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1]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52]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3.
    [53]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4]徐杰舜.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55]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6]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8]叶澜,李政涛.“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59]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0]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61]余子侠.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
    [62]俞吾金.思考与超越——哲学对话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3]张岱年文集(第6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4]张岱年文集(第l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5]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66]赵建军.创新之道——迈向成功之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67]赵旭东.本土异域间——人类学研究中的自我、文化与他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8]郑杭生.社会运行总论——由中国特色的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69]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0]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1]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3]种海峰.时代性与民族性——全球交往格局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4]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等.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5]周洪宇.文化与教育的双重历史变奏——周洪宇文化教育史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76]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7]朱永新.嬗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朱永新.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中文论文类:
    [79]程潮等.民族复兴的大理论思维与原创性探索[N].南方日报,2009-12-11.
    [80]丁金霞.关于教育学本土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5):2.
    [81]窦坤.构建本土生长的教育学——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等问题的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4(8)
    [82]杜静,梁燕玲.教育全球化的现实境遇与价值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52-56.
    [83]干青松.综合创新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J].新东方,2008(9):11-14.
    [84]高伟.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命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85]高向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2(4).
    [86]龚长宇.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22-25.
    [87]顾基平.研究者的心理素养对教育研究之影响[J].教育评论,1998(6).
    [88]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89]郭春发,张伟胜.美国教育与多元文化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6(3).
    [90]郭德侠.宽容——教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意识[J].当代教育论坛,2006(8).
    [91]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92]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6).
    [93]郝德永.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逻辑[J].外国教育研究,2001(2).
    [94]侯怀银,王喜旺.教育学中国化——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的探索和梦想[J].教育科学,2008(6):6-7.[95]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3).[96]胡海波.略论理论创新的路径[J].绥化师专学报,2004(3):39-40.
    [97]胡玉萍.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与对策[J].外国教育研究,2003(9).
    [98]黄忠敬.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3).
    [99]江天骥.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J].哲学研究,2001(1).
    [100]靳玉乐.关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J].中国教育报,2005-5-28.
    [101]克丽丝廷·福克斯著,杨晓波译.教育领域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比较教育的角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102]李承先,陈学飞.话语权与教育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8(6).
    [103]李红霞.国外学者关于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理解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2).
    [104]李慎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J].学术界,2000(5).
    [105]李颖.浅谈教育学中国化[J].长治学院学报,2008(6).
    [106]李长伟.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107]李长伟.是教育理论脱离了教育实践吗:对教育实践优先性的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108]李润洲.异质教育理论如何本土化——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09]李政涛.对教育研究者生存方式的省察[J].教育评论,2001(6).
    [110]林南.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J].社会学研究,1986(1).
    [111]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研究[D].博士后研究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12]刘良华.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8(5).
    [113]刘润忠,张健.理论创新的逻辑——改革开放以来党实现理论创新的三个方法论问题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4).
    [114]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15]柳海民.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116]柳海民.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
    [117]柳海民.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的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18]柳海民.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2004(10).
    [119]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
    [120]孟凡丽.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
    [121]慕君.对话的课堂文化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6(7).
    [122]彭泽平.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123]彭泽平.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再追问——从命题合理度、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124]戚务念,王锋.和而不同:全球化下高等教育之文化取向[J].教育学报,2007(2).
    [125]钱俊瑞.一代巨人陶先生[N].解放日报,1946-8-12.
    [126]钱雨.课堂教学重构:儿童文化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6(1).
    [127]瞿葆奎,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J].教育学报,2006,(3).
    [128]阮氏梅.孔夫子的“和而不同”精神[J].文化研究,2006(2).
    [129]石鸥.在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3).
    [130]石毅.本土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131]孙建乐.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理论导刊,2008(5).
    [132]孙龙,风笑天.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2001(2).
    [133]孙元涛.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的在寻找[D].博士毕业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34]谭好哲.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J].学术月刊,2007(2).
    [135]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发展与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8(5).
    [136]汪霞.从文化的变迁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1999(3).
    [137]王逢贤.对当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3(10).
    [138]王逢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1981(7).
    [139]王逢贤.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跨文化交流结合点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140]王国维.教育小言十二则[J].教育世界,1906
    [141]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J].教育世界,1901(4).
    [142]王红云.我国比较教育理论的本土原创——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比较教育理论探索[J].外国教育研究,2008(1).
    [143]王俊敏.人类学研究与文化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96(1).
    [144]王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流变及课程转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4).
    [145]王习胜.一种创造本位的教育哲学观——刘经旺的创造教育观述评[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46]王喜娟.比较教育的文化转向——基于“文化研究”领域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8(8).[147]王喜旺.论作为理论创新基础的教育史研究[J].求索,2006(4).
    [148]王心月,李红勋.理论创新的哲学意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49]王玉秋.经验与智慧——中国教师文化的薪火相传[J].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150]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J].教学与研究,1998(3).
    [151]王长纯.“和”的哲学与比较教育:简论西方中心在比较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终结[J].外国教育研究,1998(6).
    [152]王长纯.和谐教育需要和谐哲学(纲要)——跨文化对话的角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8(4).[153]王长纯.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散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4(5).
    [154]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论纲)[J].比较教育研究,2005(3).
    [155]王长纯.再论和而不同: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方向(论纲)[J].外国教育研究,2008(9).
    [156]王中江.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特质.北京日报,2012-1-16.
    [157]翁凌燕.浅谈理工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158]吴黛舒.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J].教育研究,2004(5).
    [159]吴黛舒.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160]吴黛舒.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161]吴康宁.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2).
    [162]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1).
    [163]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5).
    [164]吴晓玲.新课改: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契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
    [165]吴忠魁.比较教育:文化思维的冲突与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1998(1).
    [166]伍茂国.现象学视阈中的“他者”[J].东疆学刊,2006(1).
    [167]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多元文化主义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1(3).[168]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育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研究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169]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立足点和方法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1(9).
    [170]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报,2001(2).
    [171]肖正德.国外教学研究文化学取向述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8).
    [172]谢青松.“综合创新论”与传统和谐文化的科学继承[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173]邢英喜.后现代意域中课堂文化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4(6).
    [174]徐红.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本土化刍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
    [175]徐莉,何茜.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176]徐特立,范文澜.延安新教育会致函陶行知先生庆祝生活教育社十五周年[J].解放日报,1942-3-15.
    [177]许可峰.“本土建构”与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J].西北师大学报,2011(3).
    [178]闫旭蕾.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
    [179]颜岩.拉康“他者”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7(2).
    [180]杨进.基于本土的教育理论原创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181]杨启光.比较教育中文化历史研究的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8(1).
    [182]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
    [183]杨素萍.从“两种文化”到“历史体系”——谈比较教育学科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184]杨兆山,张海波.21世纪中国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社会观察,2006(1).
    [185]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8).
    [186]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
    [187]叶启政.从中国社会学的既有性格论社会学研究中国化的方向与问题[J].国外社会学,1993(3-4).
    [188]尹弘飚,艾兴.“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辨析——兼与彭泽平老师商榷[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189]于光远.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的讲话[J].教育研究,1979(3).
    [190]于伟.论坚持合规律性的教育观[J].教育学报,2005(5).
    [191]于伟.论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问题[J].教育研究,2006(1).
    [192]于伟.论实用理性教育观的合理性——从为生存而教育谈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93于泽元.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J].教育研究,2010(5).
    [194]喻立森.论教育科学研究者的素养[J].教育评论,2001(1).
    [195]袁春艳,邱白丽.比较教育的文化主义方法[J].江苏高教,2004(5)
    [196]袁凤琴.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新视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97]湛启标.课堂文化生活的反思与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4(6)
    [198]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3).
    [199]张慧君.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J].比较教育研究,2008(1)
    [200]张世保.“综合创新”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现代哲学,2008(4)
    [201]张文军.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202]赵洵.试论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对课程理论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8(2).
    [203]折延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9(4)
    [204]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9(9).
    [205]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206]郑金洲.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207]周勇.现代课程的文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208]周勇.学生、知识与命运——课程文化研究的生活史路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4(6)
    [209]朱进东.“他者”抑或“他人”——从莱维纳的“第一哲学”意义上看[J].哲学研究,2004(6).
    [210]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顾明远教授比较教育研究思想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211]朱旭东.康德尔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民族主义的国家与教育发展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0(9).117.
    [212]Buck,Peter:American Science and Modern China,1876-1936,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213]Chaire, Kramsch.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14]Green A.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Role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J].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2003,1(2).
    [215]Green. The Passion of Pluralism: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Expanding Community [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3,22(1).
    [216]Creel, H.G..Confucius and the Chinese Way. New York:Harper,1960.
    [217]James ABank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 Boston: Allyn and Bacon,2001.
    [218]Joel Spring.American School:1642-2000,Fifth Edition[M].Boston: McGraw-Hill,2000.
    [219]Moore. T.. Educational Theory:An Introduction,1974:4-8.
    [220]O' Conner. D.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57:75-76.
    [221]Tu, Weli-ming. 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lbany. N. Y:Star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85.
    [222]Zais, R.S.(1976) Curriculum: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Harper&Row, Publish,lnc.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