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交往社会化:农民交往世界的变迁与秩序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府为何重构新的交往秩序,是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择河南省淮阳县林楼村为个案,以农户的日常交往行为和交往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化小农理论,寻找政府重构交往秩序的内在逻辑。
     本文从交往空间、交往对象、交往媒介和交往观念四个方面对农民交往社会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第一章详细分析了案例村村民交往空间逐渐扩大的过程。传统时期村民的一切交往活动可以在村域范围内完成,打麦场是村民的生产交往空间,村庄超市是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娱乐空间,村委会大院是村民的政治活动开展的基本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开始向县域空间转移,集市、庙会空间彰显了村域交往空间的扩大。而今,市场化的深入,货币压力的驱使下,村民的交往空间开始向城市转移,打工已成为村内大多数年轻劳动力的选择,年轻人的婚配对象也开始突破省域的范围,但村民在新的交往空间开始出现了多种身份限制和不适应性。第二章论证了村民的交往对象从亲缘纽带、地缘纽带到业缘纽带的变迁过程。在传统时期,村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交往对象大多在家庭成员和地缘纽带之间,市场化的冲击下,村民从事副业和商业的日渐增多,业缘纽带带来的交往对象稀释了原有的亲缘和地缘纽带,交往的工具性促使传统时期的家庭权威秩序趋于解构。第三章对林楼村村民使用的交往媒介进行了历史性考察。从解放前、到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直至当下,林楼村村民的交往方式、意识形态和消费倾向无不受到交往媒介的引导。在通讯工具上,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依次使用了口信和书信、电报和电话、手机和网络;村民日常的交通工具,由起初的马车、自行车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摩托车(电动车)、汽车;在传媒工具上,村民经历了说书和唱戏的“口头”信息传播到报纸和杂志、广播和电视的信息接收过程。多元化的交往媒介,逐渐凸显了多渠道信息来源与村民信息鉴别能力有限这一对矛盾。由于缺乏对信息来源真伪的判断,村民被不实信息欺诈的现象时有发生。第四章对村民交往观念的进行了分析,村民日常之间的人情交往日趋向货币化演变,传统村庄之内的乡土人情逻辑与市场化的契约意识在运行规则上呈现出交往的张力。
     交往社会化的变迁,传统乡村村落固有的规则和秩序被打破,同时也给城市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重构一个跨越乡土村落的公共秩序(第五章)。当然这种秩序的重构不是政府大包大揽,而是在政府主导下,依据不同的性质、依靠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为行动者(村民)提供一个和谐有序的交往秩序。
How to reconstruct a new order of exchanges,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of this stud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the paper take Huaiyang County, Henan Province,and its'daily behavior of farmers and exchanges for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starting point. Use of social the smallholder theory, to find the inherent logic of the government reconfigure contacting order.
     This paper from the contact space, the contact object,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n four aspects of farmers association socialization process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village space expanding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period village all activities in the village within the domain of complete, floor is the production of communication space, village supermarket is the daily life of villagers and entertainment space, the village compound is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of the basic establishm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villagers began to prefectural region space transfer, fair, fair space demonstrates the village domain communication space expanding. N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currency pressure drive below, village communication space began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city, most of the young labor work has become the choice of young people, the marriage began to break through the province of the range, but the villagers in the new space begin to experience a variety of identity restriction and adaptability.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mmunication object from the ties of blood, geographical ties to industry predestined tie change process. In the traditional period, the villagers daily production and life partner is mostly to family members and the village domain between genetic and geographical, impact of marketization, the villagers engaged in sideline production and commercial groups growing, industry predestined tie brings communication object diluted the original kinship ties, communication tools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period of family in order to deconstruction of authority.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always to some communication media as the carrier,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forest floor, village using the communication medium was a historical survey. From the liberation, to the people's commune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until the present, Lin village village exchanges mode, ideology and the propensity to consume by all media guide association. In communications,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by using message and letter,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mobile phone and network; villagers daily traffic tool,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arriages, bicycles to nineteen ninties has motorcycle (electric vehicle),car;in the media, the village experienced storyteller and the use oforal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radio and televis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ceiving process.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media, gradually highlights the multiple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information.Due to the lack of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authenticity, the villagers were false information fraud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village of intercourse ideas were analyzed,the villagers daily between human communication day trend monetary evolu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within the local human logic and market-oriented contract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run rules show contact tension.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change,the traditional rural village inherent rules and order was broken, but also to the city in order to bring certain impact. Therefore, needs to b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set up a set of rational and effective public policy, reconstruction of a native village across the public order (the fifth chapter).Of course, this order is not on re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b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rely on the different social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orce of each respect, for actors (Peasants) to provide a harmonious order of communication.
引文
①徐勇:《社会化小农:逻辑与历史的起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徐勇:《社会化小农:回到事实与学理原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郝亚光:《生产社会化:农户的社会风险与政府服务—河南省仰韶村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贺青梅:《小农生活社会化与民生政治—以鄂西北易村日常生活消费文化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小农社会化对乡村治理的冲击治理转型》,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2页。
    ②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宋国庆等:《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研究述评》,《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黄光国、胡先缙:《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③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④李伟民:《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⑤曹锦清,张乐天:《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人情与关系网—一个浙北村落的微观考察与透视,《探索与争鸣》,1992第2期。
    ⑥朱晓莹:《“人情”的泛化及其负功能—对苏北一农户人情消费的个案分析,《社会》,2003年第9期。
    ⑦[美]彼得·M.布劳著,李国武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8版,第162页。
    ①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76页。
    ②牛娜:《农村家庭人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③田维绪,高廷江:《乡村人情消费:价值、嬗变及其应对,《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④陈浩天:《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7期。
    ⑤[德]约翰·冯·杜能著,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4页
    ⑥[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116页。
    ⑦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⑧卢昌军,邓大才:《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⑨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①朱兴涛:《转型期中国东北乡村的社会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③[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东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⑤胡必亮:《关系共同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⑥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读书》,2002年第5期。
    ①林聚任、刘翠霞:《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陈裕真:《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村社会秩序建构路径探析》,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③这两部著作分别是:于建嵘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吴毅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④徐勇:《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一一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评价和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⑤吴淼:《乡村政治过程:生产经营与秩序建构,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林少敏:《从“乡土”走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选择》,《东南学术》,1999年第6期。
    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摘自[美]杰弗里·亚历山大,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增订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3页。
    ②同上,第490页。
    ③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④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①郭景萍:《社会学浪漫主义探视》,《社会》,2006年第1期。
    ②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③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徐勇,邓大才:《“农户再认识”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期。
    ③姚继刚:《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06页。
    ①丁烈云:《危机管理中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9期。
    ①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31页。
    ②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③本节“婚姻范围”是沿用王跃生的对其的解释。王跃生把婚姻范围界定为两点:一是婚配男女双方家庭的距离,也就是通婚圈。二是双方家庭的“门户”状况,也就是婚姻观念。(具体研究结论请参见《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的变动》,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本节将婚姻范围界定为“通婚圈”与“择偶途径”两类,通过村民“通婚圈”和“择偶途径”的变化来凸显“打工潮”对婚姻范围的冲击。
    ④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2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当地谚语。
    ②陈明:《皖北麦场变迁中文化与权威的解构——基于安徽省岳东村与于店村的调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③访谈记录—20110819。本文中使用的访谈资料大多按照访谈对象姓名拼音字母的大写简称,如HZM表示访谈郝占民的记录。访谈时间如20110713表示笔者于2011年7月13日对郝占民的访谈。
    ④当地方言,表示“中午或正午”之意思。
    ①访谈记录—20110814。
    ②也就是农村使用的手扶拖拉机。该拖拉机是一种小型拖拉机。结构简单,功率较小,适于小块耕地。由驾驶员扶着扶手架控制操纵机构、牵引或驱动配套农具进行作业。
    ③当地方言,意为“田地里土壤的湿度”。
    ④访谈记录—20110816。
    ①刘瑞:《乡间小店: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兴起与变迁》,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②这两个文件分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 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①访谈记录—20110820。
    ①访谈记录—20110817。
    ①访谈记录—20110821。
    ②访谈记录—20110821。
    ①Susan Ford Wiltshire, Publicand Privatein Virqil'sAeneid.Amherst, MA:University of Massa chusetts Press,1989, P64。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0页。
    ④访谈记录—20120825。
    ①当地方言,指“站在某人的立场说话,跟某人一个立场”。
    ②访谈记录—20110919。
    ①当地村民称集市为“绠”,村民把到集市赶集,称为“赶绠”。
    ②淮阳县志转引《周易·系辞下》。第537页,
    ③[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④[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28页。
    ⑤郑瑞涛:《社会转型期农村的非正式公共空间:集市》,《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4)。
    ⑥《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⑦民国35年(1946年)11月,淮阳县人们政府置六辖区大连村。1951年,区政府由文兴集迁往大连,1956年建中心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区。1964年复称公社。1984年改成大连乡。
    ⑧当地赶集的时间是按照阴历每月的初二、初四和初六。
    ①当地调侃语,意为“经常逛街,比较爱玩,有点不务正业”。
    ①因为当地的农业属于一年两熟,笔者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数据时,发现当地很多农户为了避免种植粮食作物而影响来年经济作物(比如蔬菜)的种植,而在秋天不种植小麦,是为了来年尽早的种植经济作物。因此,具体情况和笔者的数据应该有略微的差别。
    ②林楼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
    ③林楼村主要经济作物类别比较多,有蔬菜类(黄瓜、西红柿、豆角等),瓜果(西瓜和花生等)。
    ④这部分有2个农户,一个是在自家耕地建了一个养殖基地,一户尝试了树苗育种。
    ⑤[美]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①“干店”是指在农村、乡镇路边的微型旅店。这种旅店的设施要普通意义上的旅店简单。当地的干店只有一张小床、一盏灯,无电视和被褥。因此,干店的价格比普通意义上的旅馆便宜,每天大概需要5元,主要是供远距离参加集市的商客临时住宿的场所。
    ②花市是指当地养花的花农按照固定的日期在特定的场所买花的场地。每年到当地西瓜成熟时,该场所也成为当地固定卖瓜的固定地点。
    ③当地的牲口市是指各种畜生(牛、羊、马、驴、骡等)进行交易买卖的场地。
    ①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②郑合成:《陈州太昊陵庙会概况》,河南杞县教育实验区,1934年,第2页。
    ③龙湖位于淮阳县县城西北,与淮阳县城相连。南北长2.5公里,东西长4.4公里,围堤14公里,水域面积8000多亩。目前淮阳龙湖与太吴陵都已经成了淮阳的旅游景点,是全国最大的人工湖。湖水环抱古城,古城屹立水中;湖中有城,城中有湖,被誉为内陆一大奇观。
    ④《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54页。
    ①访谈记录—20110826。
    ②访谈记录—20110826。
    ①孙淑敏:《农民的择偶心态—对西北赵村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②《马克思选集》第4卷第72页。
    ①他是针对施坚雅通婚圈与集市圈一致的观念而言。
    ②[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9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③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④访谈记录—20110816。
    ②董天恩:《通婚圈过小影响优生》,《现代农业》1994年,第6期。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②许斌龙:《从血缘走向契约—马克思实践视野下的经济学、伦理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9页。
    ④“五服”本意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五服在当地村民口语中是用以指同宗同族中从从自己开始,上到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到子、孙、曾孙、玄孙,上下五代亲属线性序列所衍生的族属关系。
    ①家庭规模,一般情况下是指家庭拥有的人口数量。一个家庭拥有的人口数量越多,家庭的规模也就越大,反之,则家庭的规模也就越小。
    ②《马克思恩格式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③沉石、米有录:《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④杨善华:《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⑤郝亚光:《家庭权力结构:从垄断到平权—劳动力社会化对农村家庭权力结构的冲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6期。
    ⑥[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1页。
    ⑦地方语言,表达“好、好的”之意。
    ⑧访谈记录—20110812。
    ①根据林楼村2010年的村档案统计整理而得,以丈夫一年外出务工时间9个月以上为计。
    ②音(fan'che),当地方言。意思是“重建,重做”。
    ③访谈记录—20120805。
    ④当地方言,夫或妻向别人介绍时,对自己“另一半”的谦称。
    ⑤访谈录音—201108195。
    ⑥在当地,陈世美指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一类人。
    ⑦访谈记录—20110821。
    ⑧当地方言,意为“鼓动人做某事”。
    ①访谈记录—20110811。
    ②《论语·阳货》
    ③访谈记录—20110811。
    ④访谈记录—20110815。
    ①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兰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②“石灰王”是一种取代混合砂浆石灰的新型建筑材料,能减少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③“界面剂”是一种建筑胶粘剂,具有超强的粘接力,优良的耐水性,耐老化性。
    ④访谈记录—20110805。
    ①尚会鹏:《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②《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2页。
    ①当地方言,意为“从小,从年龄小的时候”。
    ②访谈记录—20110809。
    ③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页。
    ①《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7页。
    ②本地风俗,指家中有孩子出生举行的“庆生仪式”。在当地,一般是家庭中女孩出生9天,男孩出生12天宴请客人风俗。具体详见第四章中“身份礼仪中的人情”。
    ③访谈记录—20110819。
    ①访谈记录—20110923。
    ②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66页。
    ②《周礼·地官司徒》
    ③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①访谈记录—20120127。
    ②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71—172页。
    ①当地方言,是指某种技术只在自己家人内部传承,对外人是不传授的。
    ②当地方言,意为“不断、反复的劝说”
    ③访谈记录—20110822。
    ④传统木匠的主要工具是:斧子、刨子、锛子、凿子、锤子、钻子、铲子、锉、尺子、墨斗等。
    ⑤传统的木匠加工程序涉及锯、砍、推、刨、凿、钻、刻等。
    ⑥现代的家具生产工具主要包括自动裁板机、自动封边机、、精密裁板锯、精密推台锯、重型立轴铣、高速镂铣机、冷热压机、多层热压机、六排多铀钻、四排多铀钻、三排多铀钻、单排钻孔机等。
    ①访谈记录—20110815。
    ②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5页-96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①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尔·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③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④二十四史《宋书》列传第四十五:《谢庄王景文》。
    ①孙枝蔚:《送同游者归扬州》。
    ②当地方言,表示刚刚黎明的时刻。
    ③访谈记录—20110713。
    ④当地方言,音读“da”,是当地上了年纪的人对“父亲”普遍称呼,本文以后其他章节的访谈同此义。
    ⑤当地方言,表示“好、行”的意思,本文以后的访谈都同此义。
    ①当地方言,“出门”是指姑娘“出嫁”。
    ②访谈记录—20110713。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④扬雄:《太玄经·应》。
    ⑤淮阳县档案局,淮阳大事件摘录,第126页。
    ①《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7页。
    ②今湖北孝感市。
    ③当地方言,音“guang-gun”表示“荣耀、自豪”的意思。
    ④访谈记录—20110715。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①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34页。
    ②淮阳县档案局。
    ③去报:由本地区发往外地的电报。
    ④转报:由外地发往本地的电报。
    ⑤《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页。
    ①根据淮阳县档案局和淮阳县邮电局提供的数据整理分析而得。
    ②当地人对“外祖母”普遍称呼。
    ③当地方言,形容某人“有本事,有能耐”。
    ④访谈记录—20110717。
    ⑤《马克思恩格式全集》,第10卷,第653页,人民出版社,1692年版。
    ①《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7页。
    ②当地农村机动三轮车的一个品牌。
    ③当地方言,意指“关系好”,以下访谈同词义。
    ④当地方言,“估摸,揣摩”的意思。
    ⑤访谈记录—20110721。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访谈记录—20110726。
    ②访谈记录—20110726。
    ③[日]佐藤卓己,诸葛蔚东译:《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233页。
    ④“网民”是个有争议的概念,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定义,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都可以称为网民。此数据统计结果包括了城镇和农村的综合分析而得出。本章中,“中国网民数量”均指城镇和农村二者的综合评估。
    ⑤孙海光、陈立生:《传媒博弈论》,生活·读书·新知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23页。
    ①[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②[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版,第23页。
    ③《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页。
    ①《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页。
    ②访谈记录—20110726。
    ①邹迎九,陆桂生:《从信息传播看大众传播媒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②当地村民对唱戏的“顺口溜”。
    ③《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8页。
    ①访谈记录—20110720。
    ②访谈记录—20110722。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①《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6页。
    ②当地村民关于唱戏的“顺口溜”。
    ③大事在林楼村主要是婚丧嫁娶等。
    ④当地“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指当地农民收割小麦,散播播种,芒种一般在阳历6月6日前后。
    ⑤访谈记录—20120722。
    ①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②淮阳县档案局。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版。
    ④《人民手册1956》,大公报社出版社,1956年版,第560页。
    ①芮必峰:《“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解读》,《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式:《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1894年12期。
    ③三个村庄的数据来自于笔者参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的调研数据。其中林楼在三个村庄中属于经济发达的村庄,袁庄村次之,府君寺村属于比较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①熊澄宇:《媒介形态与社会变迁(大纲)》,见李彬、王君超主编:《媒介二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第2版),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③有线广播是利用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所组成的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的区域性广播。可有专用的传输分配网络,也可利用电信传输网络和低压电力传输网络。
    ④无线广播是调频广播,调频广播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广播的设备。具有无需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安装维护方便,投资省,音质优美清晰的特点。
    ⑤金凤:《人民广播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人民日报》,1949年8月31日,第6版。
    ①刘继忠:《农业新闻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②《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3页。
    ③访谈记录—20110719。
    ④访谈记录—20110719。
    ①刘少文:《1872—2008:中国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②[美]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7页。
    ③刘少文:《1872—2008:中国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④[美]莫提默·J.艾德勤、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翻译:《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页。
    ⑤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2页。
    ⑥《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页。
    ①当地村民家中,正房称为“堂屋”。
    ②当地方言,即夏天的抢收和抢种。
    ③高海青:《交往行为理论的深层次逻辑—兼论哈贝马斯对物化现象的消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3期。
    ①当地方言,是指对从地里采摘来的棉花去壳。
    ②访谈记录—20110712。
    ③访谈记录—20110715。
    ④[美]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84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52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52页。
    ③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④吴瑕:《农村社会人际交往主导原则的转变:人情原则到利益原则一以安徽省中部G村的实证研究为例》,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杨华:《农村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1期。
    ②陈浩天:《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7期。
    ③指同宗的房亲。
    ④当地方言,“对劲的”是指“彼此谈得来、平时关系相处的比较好”。
    ①杨美慧:《礼物、关系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269页。
    ②访谈记录—20120915。
    ①J.Watson."The Structure of ChinesePerformance." DeathRitualinPress.LateImperialandModernChinaP3-19.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①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法]拉蒙特著、贾高建译:《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第6页。
    ③访谈记录—20110825。
    ①韦伯著,洪天富泽:《儒教与道教》(1915年英文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1-271。
    ②杨玉豪:《乡土社会视野的法治》,《求实》,2003年第2期,第63页。
    ③当地方言,在此指“赖账”
    ④访谈记录—20110913。
    ⑤“(?)”表示欠账已经还清。
    ①当地的方言,意为“小气、抠门、吝啬”。
    ②余江:《是“身份到契约”还是“身份契约”》,《读书》,2002年第5期。
    ③《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2页。
    ①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②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①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①[英]齐尔格特·鲍曼、高华等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①陈谭:《公共性: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范式》,《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①倪清燃:《从教育的外部性角度谈政府对教育的补贴问题》,《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国家统计局2009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91028_402597826.htmo
    ①萨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26页。
    ②[美]福山著,刘榜离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③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1]淮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阳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淮阳县统计局:淮阳年鉴(1999—2009)。
    [3]淮阳县档案局相关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5][美]彼得·M.布劳著:《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8版。
    [5][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年。
    [6]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
    [8][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
    [9][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东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1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13][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6年。
    [1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尔·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出版社1998年
    [16][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17][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8][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日]佐藤卓己,诸葛蔚东译:《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美]莫提默·J.艾德勤、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翻译:《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
    [20][美]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1年。
    [2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第2版),新华出版社1984年。
    [22][美]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3年。
    [23][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
    [24][美]加里·S·贝克尔著,彭松建译:《家庭经济分析》,华夏出版社1987年。
    [25][法]拉蒙特著、贾高建译:《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
    [26]韦伯著:《儒教与道教》(1915年英文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美]丹尼尔·扬克洛维奇:《新价值观》,东方出版社1989年。
    [2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9][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
    [30][英]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
    [33][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34][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35][美]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6][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
    [37][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版社1999年。
    [38]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39]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0]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1]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2]邓大才:《湖村经济:中国洞庭湖区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3]邓大才等:《平原经济:黄河岸边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4]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45]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46]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7]大公报人民手册编辑委员会:《人民手册1956》,大公报社出版社,1956年。
    [48]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2001年版。
    [49]胡必亮著:《关系共同体》,人民出版社2005年。
    [5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52]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3]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
    [54]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55]姚继刚:《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人民出版社,2002年。
    [56]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7]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34页。
    [58]李良荣等:《历史的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孙海光、陈立生:《传媒博弈论》,生活·读书·新知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60]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61]熊澄宇:《媒介形态与社会变迁(大纲)》,见李彬、王君超主编:《媒介二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2]刘继忠:《农业新闻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63]刘少文:《1872—2008:中国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4]沉石、米有录:《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
    [65]杨善华:《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66]黄光国、胡先缙:《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67]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兰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
    [68]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69]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70]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载《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71]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3]尚晓援:《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74]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出民族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75]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76]吴晓燕:《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川东圆通场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77]钱再见:《事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潘泽全:《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79]闫志刚:《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构建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80]边燕杰:《关系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81]邢建国、汪青松、吴鹏森:《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
    [82]李丹:《理解中国农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83]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84]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
    [85]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6]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
    [87]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88]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89]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0]郑合成:《陈州太昊陵庙会概况》,河南杞县教育实验区1934年。
    [91]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9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93]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94]张乐天:《告别理想一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杜2005年。
    [95]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96]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97]林刚:《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8]尹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99]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100]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年。
    [101]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2]史卫民、潘小娟:《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03]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04]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5]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106]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年。
    [107]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8]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09]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0]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1年。
    [1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2]侯杨方:《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1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4]彭真:《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5]韩俊:《调查中国农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
    [116]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7]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8]肖唐镖:《村治的宗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1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0]白钢:《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21]尹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121]林聚任、刘翠霞:《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2]J.Watson.TheStructureofChinesePerformance.InJamesL.Watson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 FuneraryRites:ElementaryForms, RitualSequence, andthePrimacyofandEvelynS.Rawski, eds, DeathRitualinPress,1992.
    [123]SusanFordWiltshirePublicandPrivateinVirqil'sAeneid(AmherstMA: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Pr ess,1989.
    [1]徐勇:《社会化小农:逻辑与历史的起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徐勇:《社会化小农:回到事实与学理原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
    [5]徐勇:《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一一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评价和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5]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徐勇,邓大才:《“农户再认识”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期。
    [9]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小农社会化对乡村治理的冲击治理转型》,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论文。
    [10]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条件演变》,《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1]卢昌军,邓大才:《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刘金海:《社会化小农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经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年第4期。
    [13]郝亚光:《生产社会化:农户的社会风险与政府服务—河南省仰韶村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论文。
    [14]郝亚光:《家庭权力结构:从垄断到平权—劳动力社会化对农村家庭权力结构的冲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6期。
    [15]郝亚光:《社会化小农:空间扩张与行为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6]贺青梅:《小农生活社会化与民生政治—以鄂西北易村日常生活消费文化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
    [17]贺青梅:《小农社会社会化:路径与动力》,载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9年卷)》
    [18]韩轶春:《信息改变小农:机会与风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9]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年4期。
    [20]李伟民.:《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
    [21]曹锦清,张乐天:《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人情与关系网—一个浙北村落的微观考察与透视,《探索与争鸣》,1992年第2期。
    [22]朱晓莹:《“人情”的泛化及其负功能—对苏北一农户人情消费的个案分析,《社会》,2003年第9期。
    [23]牛娜:《农村家庭人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4]田维绪,高廷江:《乡村人情消费:价值、嬗变及其应对》《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5期。
    [25]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26]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7]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读书》,2002年第5期。
    [28]吴淼:《乡村政治过程:生产经营与秩序建构》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9]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0]林少敏:《从“乡土”走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选择》,《东南学术》,1999年第6期。
    [31]翟学伟:《信任与风险社会—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32]尚会鹏:《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33]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34]郭景萍:《社会学浪漫主义探视》,《社会》,2006年第1期。
    [35]陈浩天:《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7期。
    [36]邹迎九,陆桂生:《从信息传播看大众传播媒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37]芮必峰:《“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解读》,《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38]高海青:《交往行为理论的深层次逻辑—兼论哈贝马斯对物化现象的消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3期。
    [39]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40]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
    [41]杨华:《农村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1期。
    [42]张清,王露:《陌生人社会与法治构建略论》,《法商研究》,2008年第5期。
    [43]杨玉豪:《乡土社会视野的法治》,《求实》,2003年第2期,第63页。
    [44]余江:《是“身份到契约”还是“身份契约”》,《读书》,2002年第5期。
    [45]吴鸣:“经济信用人伦化对我国经济的危害”,《求索》,1991年第4期。
    [46]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47]陈志强:《互联网的媒介准入门槛与农村公共话语空间》,《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48]赵书凯:《农民的政治:迷茫与断想》,《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8期。
    [49]周红:《社会转型期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分析》,《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50]许丽萍:《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1]裘正义:《大众媒介与中国乡村发展》,复旦大学1993年博士学位论文。
    [52]梁鸿飞:《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研究》,《世界经济文汇》,1991年第2期。
    [53]杨振林、吴毅:《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54]吴朝阳、万方:《农业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的转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55]宋国庆等:《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研究述评》,《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6]陈明:《皖北麦场变迁中文化与权威的解构——基于安徽省岳东村与于店村的调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57]刘瑞:《乡间小店: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兴起与变迁》,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58]郑瑞涛:《社会转型期农村的非正式公共空间:集市》,《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4)。
    [59]朱兴涛:《转型期中国东北乡村的社会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60]陈裕真:《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村社会秩序建构路径探析》,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61]吴瑕:《农村社会人际交往主导原则的转变:人情原则到利益原则—以安徽省中部G村的实证研究为例》, 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2]RobertKeohaneandJosephNye,Introduction,inJosephNyeandJohnDonahueed.GovernanceinGloba lizingWorld, 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2000.
    [63]Demographic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2000s.
    [64]Parent-Child Coresidence:Who Moves in With Whom and for Whose Needs,2011
    [65]Sex 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Behaviors in Single-Mother and Single-Father Households 2011.
    [66]Unanticipated Educational Consequences of a Positi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