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f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1960's
  • 作者:高其荣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共党史
  • 学位年度:2011
  • 导师:唐正芒
  • 学科代码:030204
  •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11-11-20
摘要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值特别是粮食产量接连下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饥荒蔓延。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步转入调整轨道,到1960年11月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农业调整全面展开并进入高潮。农业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历时五年多,至1965年底结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首先,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和《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等文件,开展整风整社,退赔平调财物,坚决纠正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其次,1961年,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全党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农村大调查。“农业六十条”是全党农村大调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党领导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调至生产队。再次,党逐步确立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大力加强了农业战线。第四,党制定了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实行“借田渡荒”,进行包产到户试验等休养生息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党还通过降低农业税、减少粮食征购量、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虽然存在以肯定“三面红旗”为前提、否定包产到户、与阶级斗争相联系、没有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等历史局限,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成功的,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历史作用,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六十年代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先导和中心,带动和促进了工业等其他战线的调整,促进了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第二,它阻止了饥荒的继续蔓延,杜绝了社会动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已觉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是1959年庐山会议前纠“左”的继续,主要纠正了在建设速度问题上的急于求成思想和在生产关系变革问题上的急于过渡错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庐山会议前的纠“左”。第四,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并成为了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
     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People's Commune campaigns beginning in1958brought our national economy to a serious predicament, resulting in agricultural crisis and with productive forces impaired. Consequently,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fell successively, farmers'living standard declined and famine spread. The early1960's saw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beginning to adjust its guiding ideology. By November,1960, vigorous revision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had begun. In Janurary,1961, after the9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 large scale agricultural policy adjustment was in full swing.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adjustment was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farmers and boos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adjustment of the1960's took five years, coming to a conclusion at the end of1965. It was a very difficult process. First, the CPC issu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documents one after another. They include Urgent Policy Instructions on People's Commune, On Rectification of "Five Tendencies" and Regulations on Halting Requisition and Beginning Restitution. With the issuing of these documents, the Party began a rectification campaign, returned the requisitioned goods to the farmers, and stopped the wide-spread "going communist" tendency in rural areas. Second, with Mao Zedong's strong advocacy, the CPC conducted an unprecedented survey on the work of agriculture."The Sixty Articles" w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survey. Drastic change was made i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People's Commune and as a result, public canteens were dissolved, supply system was abolished, the size of the commune and production brigade was cut, and the accounting unit was lowered to the production team. Third, the fundamental standing of agricultur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was established, and"Vigorously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was put forword. To this end, various steps were taken: government organs and urban population were streamlined so that more labor forces were mobilized and transferred to the countryside; all walks of life were called on to support agriculture and preferential finance policies were implemented to enhance the agricultural front. Fourth, a series of policies were adopted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farmers and to allow agriculture to recover from years of upheaval. These policies include "Restoring Farmers'Private Plots of Land and Encouraging Family Sidelines","Restoring Rural Fair Trading","Lending of Fields to Cope with the Famin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ried to relieve farmers'burden and increase their income by cutting tax and requisition and raising the purchas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e, still.
     Admittedly, the adjustments of the1960's had many limitations. Namely, adherence to the so-called "Three Banners"(The General Party Line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People's Commune), rejecting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emphasising class struggle and failing to change the backward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djustment, on the whole, was successful. It played an important historic role and deserved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PC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rst, it served as a forerunner and focus in regulat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is period, leading the way in the adjustments of other fronts and bringing about a general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and national economy. Second, it curbed the spread of famine, prevented social unrest and consolidated the position of the CPC as the governing party. Third, it was a rectification of the left-deviationist mistakes by CPC itself and was part of such rectifications prior to the Lushan Meeting in1959. Efforts were made to rectify a tendency to expect quick results in socialist construcion and a speedy transition in production relations. Fourth, the adjustment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part of CPC's later explorations on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known as "San Nong"). It contributed to CPC's rural policies adopted after the3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1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source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djustment left us rich historical legacies. Namely, these are as follows:production relations must be kept in line with productive forces; we must be fully aware that developing agriculture is both an arduous and long-term task; prospery of agriculture brings about prosperity of other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gricultural economic policies should have the starting point of stimulating farmers'initiatives; left-deviationist mistakes must be rooted out from the guiding ideologies of the policy-makers, tendency to be over-anxious for quick results must be guarded against and expansion of class struggle avoided; industry should repay agriculture and policy systems for agriculture protection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hese legacies could be drawn on in our efforts today to better tackle the San Nong issue.
引文
①载柳随年等编著:《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第50-69页。
    ①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罗平汉:《1961年的全党农村调查与“农业六十条”的制定》,《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③郑有贵、武力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67-535页。
    ④许建文著:《中国当代农业政策史稿》,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263页。
    ⑤张新华主编:《新中国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⑥徐勇著:《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范晓春著:《改革开放前的包产到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张海荣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贾艳敏著:《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江苏人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⑦罗平汉:《广西龙胜包产到户始末》,《百年潮》2005年第10期。
    ⑧王玉贵著:《共和国领袖的“三农”思想》,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李明主编:《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与“三农”》,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①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李若建著:《折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294页。
    ③柳森:《国民经济调整中江苏农村的退赔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3期;《20世纪60年代初江苏省支援农业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王玉贵:《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人民公社退赔研究——以苏州地区为考察对象》,《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④罗平汉:《1960年底到1961年初的农村整风整社》,《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⑤罗平汉:《“农业六十条”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⑥周震:《论(农业六十条)》,《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周震、江滔:《试论(农业六十条>的意义及局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⑦孙怀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与初期农村人民公社的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学位论文,1996年12月。
    ⑧王家晋:《六十年代初山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党史文汇》2007年第10期。
    ⑨杨凤林:《20世纪60年代农业经济调整顺利完成的历史经验》,《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12期。
    ⑩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张素华著:《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周艳红、卢玉华编著:《1961年广州工作会议述论》,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周志强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①丛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肖冬连等著:《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肖冬连著:《共和国年轮·1961》,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刘友于等著:《中国20世纪全史——曲折探索(1956-196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张静如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二卷,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黄黎著:《曲折探索》,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苏少之、赵凌云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2)》,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柳随年、吴敢群主编:《“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1958-196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胡鞍钢著:《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朱荣、郑重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和变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锡文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著:《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④董志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鲁振祥:《试论毛洋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②马云飞:《刘少奇与六十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5期。
    ③与农业调整有较密切联系的论文还有:罗平汉:《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粮食产销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罗平汉:《一九六一年广州中央工作会议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盛海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德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周丽:《三年困难时期陈云关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思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谢荫明、郭晓燕:《邓小平1961年北京顺义调查》,《党的文献》2004年第5期:唐正芒:《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现代哲学》2008年第6期;唐正芒:《毛泽东与大跃进时期田家英的调查研究》,《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邓力群:《七千人大会到“西楼会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5期;袁宝华:《对国民经济的艰苦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雷国珍:《刘少奇与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湖南党史》1999年第5期;薛萍:《刘少奇在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中的贡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吴敢群:《周恩来在调整国民经济期间的贡献》,《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4期:吴敢群:《关于周恩来1960年审定调整经济方针的考证》,《党的文献》1990年第6期:王频:(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国民经济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6期:刘松茂:《李富春与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步》,《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4期;李向前:《一九六二年的经济调整与意见分歧》,《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李大勇:《六十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的历史局限》,《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5期;黄小虎的《“大跃进”和60年代初的经济调整及其经验教训》,《学术论坛》1992年第4期;田新文:《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若干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张田水:《陈云经济调整思想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辛逸:《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辛逸:《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差异的粮食政策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3期;吴继平:《复归与瞬变——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的国民经济调整与社会变迁》,《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等。
    ④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⑤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
    ①莫里斯·迈斯纳著:《毛洋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②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① Roderick.Macfarquhar: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Vol 3. Oxford university &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② Thomas P. Bernstein:Stalinism, famine,and Chinese peasants:Grain procurements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Theory and society,No.3(May 1984), pp.339-377.
    ③ Gene Hsin Chang, Guanzhong James Wen:Communal D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8-1961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No.l(Oct.1997).
    ③[美]彭尼·凯恩著,郑文鑫等译:《1959-1961:中国的大饥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 Lardy,Nicholas R.:Agri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4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洋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20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洋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69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洋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90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62页。
    ②当时估算的1957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3700亿斤,后经核算实为3901亿斤。下同。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348页。
    ②当时估算的数字。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实为535万吨。
    ①罗平汉:《“大跃进”的发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228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③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②《西北地区第一次农业协作会议》,《人民日报》1958年7月14日。
    ③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吉林省档案馆编:《“大跃进”运动(吉林卷)》,2005年内部本,第38、65页。
    ①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81页。
    ②《水利建设创世界奇迹》,《人民日报》1958年10月4日。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9-81页。
    ②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84页。
    ③笔者就播种问题请教老农,当时南方种植的水稻,正常情况下,中稻和晚稻每亩一般需下种10斤左右,早稻下种时气温较低,为防烂种需下种10-20斤。
    ④梁志远:《“大跃进”在安徽毫县》,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③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84页。
    ④《定县办地方工业前后两个方针两种结果》,《人民日报》1958年5月18日。
    ⑤中共甘肃省委工业交通部:《全民大办工业的基本总结》,《红星》1958年第2期。
    ①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编:《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记》,2003年内部版,第54页。
    ②余习广主编:《大跃进·苦日子上书集》,时代潮流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2页。
    ③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大跃进”运动(陕西卷)》,2006年内部本,第485-486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18页。
    ②《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8期。
    ③李锐著:《大跃进亲历记》,下册,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①《毛泽东同志视察山东农村》,1958年8月。《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0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①转引自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原文“段庄小队340人一个月吃粮1万多斤,每人1天合3斤多”有误,应为“一个月吃粮3万多斤”。——引者注。
    ②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①禹舜主编:《当代湖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96-497页。
    ①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②刘友于等著:《中国20世纪全史·曲折探索(1956-196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③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河南“大跃进“运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页。
    ④刘友于等著:《中国20世纪全史·曲折探索(1956-196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⑤从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75-279页。
    ①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③《彭德怀传》编写组:《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81页。
    ①罗平汉著:《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②《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③《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47页。
    ⑥范晓春著:《改革开放前的包产到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
    ①陈怀仁、夏玉润编著:《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3页。
    ②中共嘉善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田家英嘉善调查与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制订》,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③中共新乡市委党史研究t室编著:《大跃进时期的新乡》,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234页。
    ④苑书义等主编:《河北经济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⑤当代口述史丛书编委会编:《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⑥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页。
    ⑦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⑧《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96页。
    ①侯永禄著:《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89、93页。
    ②《中央财经小组关于讨论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1962年4月30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1页。
    ③当时我国农业总产值的计算范围包括农、林、牧、副、渔的产值,其中的副业产值又包括了村办工业的产值。1960年5月,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共中央1960年2月批转的国家计委党组、农业部党组和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农业总产值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的报告》的精神,修订并颁布了《农业总产值计算方案》,规定农业总产值包括农林牧副渔的产值。1984年才将队办工业划为工业之中,其产值再计入农业总产值。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⑤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第149页。
    ⑥《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107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199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08-212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4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206、214、222、226、256、228页
    ②杨波、胡悌云等著:《新中国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编委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1949-1986)》,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29页。
    ②柳随年、吴敢群主编:《“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1958-196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1960年农村地区人均消费粮食312斤似与前面1960年农村地区人均留粮264斤有矛盾,实际上312斤中包含了国家对农村地区的返销粮。——《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6页。
    ③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决定采用以十进十退为特点的国际公制(即米突制,简称公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同时保留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通用的市制,但将市制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到1960年,我国农村人多数地方已经采用新市制,即以十两为一斤,但仍有一些地方仍采用旧市制,即以十六两为一斤。在使用旧市制的地方,1两相当于新市制的0.625两。
    ④柳随年、吴敢群主编:《“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1958-196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82页。
    ⑤朱荣、郑重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189页。
    ⑥姜长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调整时期的高价商品问题初探》,《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第38页。
    ①《中共中央对信仰地位关于整风整社运动和生产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批示》,《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21页。
    ②贾艳敏著:《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③卫生部党组:《关十防治当前主要疾病的报告》,196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154页。
    ④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页。
    ①中共湘乡市委党史联络组等编:《中共湘乡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②侯永主编:《当代安徽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③陈怀仁、夏玉润编著:《起源——凤阳大包十实录》,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3页。
    ④杜涧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580页。
    ⑤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⑥曹树基:《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1页。
    ②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9页。
    ③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下卷,1989年内部本,第938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305页。
    ①唐正芒:《一九六○年粮食调运工作述略》,《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5期,第19页。
    ②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395贝。
    ④《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下卷,1989年内部本,第939页。
    ⑤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内部本,第432-433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37页。
    ⑦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⑧《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下卷,1989年内部本,第942页。
    ①《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下卷,1989年内部本,第94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702-703页。
    ③《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下卷,1989年内部本,第943页。
    ④《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下卷,1989年内部本,第944页。
    ⑤当代口述史从书编委会编:《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①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②《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内部本,第38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67-569页。
    ①侯永禄著:《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②罗平汉著:《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③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45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87-689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20、534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88-389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20、534页。
    ①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90-891页。
    ②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41-542页。
    ①转引自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②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洋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1页。
    ③转引自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④《建国以来毛洋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216页。
    ①转引自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183页。
    ①吴敢群:《关于周恩来1960年审定调整经济方针的考证》,《党的文献》1990年第6期。
    ②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92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08-609页。
    ④《李富春选集》,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版,第249-259页。
    ①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215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3页。
    ③转引自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191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237页。
    ①李富春:《关于安排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意见》,1961年1月1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9-44页。
    ①《许昌市椹涧人民公社关于贯彻中央十二条政策彻底纠正“五风”的初步总结》,1960年12月25日。转引自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3页。
    ②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8页。
    ③乌当区农业合作化史料编辑室:《贵州省东风乡农业互助合作史》,《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8页。
    ④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6页。
    ①中共保定市委:《关于安国博野公社整风整社试点工作情况向省委的第一次报告》,1960年11月12日。转引自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3页
    ②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62页。
    ③赵丰著:《“三面红旗”风云录》,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
    ④马国良主编:《当代黑龙江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⑤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大跃进”运动(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⑥王今耕等:《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录》,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①中共湘乡市委党史联络组、湘乡市志工作办公室编:《中共湘乡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7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山东六级干部大会情况的批示》,1960年3月23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①《中共中央批转山西省委关十六级干部会议情况的报告》,1960年4月1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251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湖北省委和福建省委两个文件的重要指示》,1960年10月12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62页。
    ①这里指生产大队,而非生产小队。
    ②这里的生产队实际上指生产大队,相当于原高级社。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7-387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8-390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9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①罗平汉:《1960年底到1961年初的农村整风整社》,《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②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③王延春:《关天沔县贯彻政策试点情况的报告》,1960年9月18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0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6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6页。
    ②《甘肃省委关十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的第四次报告》,1960年11月25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08-415页。
    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①罗平汉:《1960年底到1961年初的农村整风整社》,《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95-696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山东、河南、甘肃和贵州某些地区所发生的严重情况的指示》,1960年12月8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417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21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428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31页。
    ②罗平汉:《1960年底到1961年初的农村整风整社》,《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9页。
    ④张敬焘:《难忘的岁月——回忆六十年代调整时期在青岛的工作》。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东国民经济调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42页。
    ①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0页。
    ②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65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8-379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28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35-436页。
    ①”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2-449页。
    ②柳森:《国民经济调整中江苏农村的退赔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2页。
    ③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150页。
    ④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⑤何少川主编:《当代福建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⑥刘少奇:《给毛泽东同志的信》,1961年5月11日。湖南省档案馆编:《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①《中共四川省委关十三级干部会议讨论整风整社情况向中央的报告》,1961年7月18日。转引自杨超主编:《当代四川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9-434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93-49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17页。
    ③陈如龙主编:《当代中国财政》,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199页。
    ④金延锋主编:《当代浙江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⑤王玉贵:《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人民公社退赔研究——以苏州地区为考察对象》,《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⑥杨超主编:《当代四川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⑦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编:《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记(1949-2000)》,2003年内部版,第83页。
    ⑧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⑨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03页。
    ②《当代中国财政》编辑部编:《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史参考资料(1949-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405页。转引自柳森:《国民经济调整中江苏农村的退赔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③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大跃进以来的各种“大办”项目和水利工程项目的移民安置,主要是解决移民的住房问题。1962年底以前,移民安置工作和退赔工作统在一起,是整个退赔工作的一部分。
    ④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4页、第152页。
    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⑥柳森:《国民经济调整中江苏农村的退赔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5页。
    ⑦钟家佐主编:《当代广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①梁志祥主编:《当代山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28页。
    ②陈云锋主编:《当代青海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③周一兴主编:《当代北京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①《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7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7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0-112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254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265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41-442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226页。
    ④《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36页。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38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21页。
    ②凌传基主编:《田家英嘉善调查与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制订》,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①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②湖南省档案馆编:《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410页。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5页。
    ③金冲及主编:《朱德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1页。
    ④《来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4-375页;金冲及主编:《朱德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4-705页。
    ①谢荫明、郭晓燕:《邓小平1961年北京顺义调查》,《党的文献》2004年第5期。
    ②金冲及、陈群主编:《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1212页。
    ③金冲及、陈群主编:《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0页。
    ①《邓子恢传》编辑委员会著:《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41-542页。
    ②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07-308页。
    ③郑笑枫、舒玲著:《陶铸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问路”提法借用罗平汉专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1960年11月,邓子恢在山西汾阳、河北石家庄、江苏无锡等地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内务条例(草案)》。《内务条例》共14章66条,为解决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强调“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基本制度,对三级所有特别是对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作了详细的规定,并承认个人对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小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提出“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制和社员个人所有制必须予以切实的保证。1961年1月23日,邓子恢将这份草案呈送中央。毛泽东后来充分肖定了邓子恢的调查研究和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内务条例》的创举,他说:“去年他在山西、石家庄、江苏南部作了一次调查,作得很好,他的观点很正确。……你们看不起邓子恢同志那是不行的,人家现在正确了。”还说,邓老是有调查研究精神的,这次搞六十条,邓老办了一件好事。——《邓子恢传》编辑委员会著:《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4-537页;蒋伯英著:《邓子恢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1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53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55-469页。
    ②党政十部“三大纪律”是:如实反映情况,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实行民主集中制。“八项注意”是:参加劳动,以平等的态度对人,办事公道,不特殊化,工作要同群众商量,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提高政治水平
    ③《农业集体化重重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70页。
    ④肖冬连著:《共和国年轮-1961》,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①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07页。
    ②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③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④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⑤杨继绳著:《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篇,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68页。
    ①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②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112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页。
    ⑤《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21页。
    ⑥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洋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65页。
    ②李锐著:《庐山会议真而目》,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169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90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10页。
    ⑤《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97页。
    ①《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的报告》,1960年2月24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86-290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286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页。
    ②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天津市几个县关十供给制问题汇报记录》,1959年6月3日。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③王静林:《吉林省泡子沿村农业合作社发展史(1953-1986)》,《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上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374页。
    ④转引自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177页。当时使用的旧计量单位,1斤等于16两。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4页。
    ②江渭清著:《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6页。
    ③董边等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④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2页。
    ⑤逄先知:《浙江调查和人民公社(六十条>》,《田家英嘉善调查与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制订》,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⑥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6-1127页。1961年2月,胡乔木率中央调查组到湘潭县石潭公社古云大队调查,群众反映在食堂吃不饱,会饿死人。胡乔木由于不知道毛泽东的态度,只汇报了好的方面的情况。参见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0-1131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7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63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115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页。
    ③转引自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①湖南省档案馆编:《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②湖南省档案馆编:《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③转引自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④《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5页。
    ①《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4-375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③《关于龙岩调查》,1961年5月13日。《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8-530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底501-502页;刘树生等主编:《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223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84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7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④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85页。
    ⑤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87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87-394页。
    ②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530-531页。
    ③康健著:《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页。
    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60-761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246页。
    ⑥王如川等:《湖南省长源村农业合作史》,《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901页。
    ①赵云山、赵本荣:《徐水县共产主义试点始末》,《党史通讯》1987年第6期。
    ②吴冷西著:《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③李保文等:《河北省西铺村合作社“穷棒子”创业史》,《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上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④吕鸿宾:《山东省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679-680页。
    ⑤吴德永:《山东省大鱼岛村渔业合作社史》,《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739页。
    ⑥《饭好菜也好》,《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0日。
    ①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750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64、127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6、72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81页。
    ⑤辛逸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⑥赵云山、赵本荣:《徐水县共产主义试点始末》,《党史通讯》1987年第6期。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27-128页。
    ②转引自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29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187页。
    ④罗克崇主编:《中共浏阳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⑤吴冷西著:《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十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⑥《全国农村工作部长会议的报告》,1959年1月。《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36页。
    ①《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1959年4月上海会议纪要。《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196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21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39页。
    ①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599页。
    ②《甘肃省关于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的第四次报告》,1960年11月25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0页。
    ③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383页。
    ⑤《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62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2-1155页。
    ②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③杨胜群、闫建琪主编:《邓小平年谱(一九○四——一九七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5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26-327页。
    ⑤湖南省档案馆编:《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107页。
    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5页。
    ①《关于龙岩调查》,1961年5月13日。《邓了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3-534页。
    ②转引自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260贝。
    ③周艳红、卢玉华编著:《1961年广州工作会议述论》,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④周艳红、卢玉华编著:《1961年广州工作会议述论》,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26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83-484页。
    ②辛逸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9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15-516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②郑有贵著:《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③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749页。
    ④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⑤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①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1958年4月15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
    ②《中共湖北省委关十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湖北日报》,1958年9月25日。
    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①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②中共常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兽:《中国共产党常德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233页。
    ③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68页。
    ④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68页。
    ⑤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226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2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7-1128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6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55-456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⑥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28、331页。
    ①《关于龙岩调查》,1961年5月13日。《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44-548页。
    ②《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③《邓小平、彭真给毛泽东的信》,1961年5月1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①刘敬之、王忠禹主编:《当代中国的吉林》,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132页。
    ②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③湖北省统计局编:《湖北省情》,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④《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编辑组编:《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⑤刘树生等主编:《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224页。
    ⑥张远成著:《当代宁夏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⑦何金铭、赵炳章主编:《当代陕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125页。
    ①《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140页。
    ②禹舜主编:《当代湖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④金延锋主编:《当代浙江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⑥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页。
    ⑦周一兴主编:《当代北京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⑧《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1页。
    ①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②何长凤等主编:《当代贵州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③《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编辑组编:《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704页。
    ④刘毓汉主编:《当代中国的甘肃》,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贝。
    ⑤王铎主编:《当代内蒙古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⑥陈云锋主编:《当代青海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⑦马国良主编:《当代黑龙江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245页。
    ①胡悌云、侯志英主编:《当代河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29页。
    ③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637页。
    ④《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147页。
    ⑤《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1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2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1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负。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23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190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8-380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783-785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2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7-1129负。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3页。
    ③《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④《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10-711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55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43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01-502页:刘树生等主编:《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①章重著:《东湖情深——毛泽东与王任重十三年的交往》,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07-708页。
    ③徐勇著:《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123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6-1177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40-74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04-705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38-739页。
    ③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的《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收录了邓子恢的调查报告,只是时间上把“十一月九日”误作“十月九日”,见该书第527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24-527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05页;
    ⑥广西区党委:《关于基本核算单位试点情况给中央、中南局的报告》,1961年11月13日。
    ①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吉林卷)》,2004年内部本,第27-28页。
    ②《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调查试点情况的报告》,1961年11月22日。
    ③《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调查组关于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两个报告》,1962年1月15日。
    ④董边等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192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34页。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新闻稿》,1958年8月3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4页。
    ②寿孝鹤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64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08-309、312-313页。
    ⑤《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⑥《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4页。
    ⑦《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②《建国以来毛洋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37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④杨胜群、闫建琪主编:《邓小平年谱(一九○四——一九七四)》,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2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163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9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525页。
    ③《人民日报》社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农业,大办粮食》,1960年8月25日。
    ④李富春:《经济工作的十条经验教训》,1960年11月18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710-71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9贞。
    ②郑有贵、武力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87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362页。
    ①《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206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20页。
    ③杨胜群、闫建琪主编:《邓小平年辨(一九○四——一九七四)》,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1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②钟家佐主编:《当代广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③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33-42页。
    ①张林池主编:《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页。
    ①《湖北省委关于省委扩大会议的情况报告》,1959年5月3日。《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132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133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198贝。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03页。
    ③郑有贵、武力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48页。
    ⑤《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贝。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4页。
    ⑦《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⑦《甘肃省委关于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的第四次报告》,1960年11月25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3-595页。
    ②罗平汉著:《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3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4页。
    ⑤《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5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231页。
    ⑦《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1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84-386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416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37-338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547页。
    ②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379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5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46-347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548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4-375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
    ⑤梁志祥主编:《当代山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218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319页。
    ③黄勋拔主编:《当代广东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④何金铭、赵炳章主编:《当代陕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⑤马国良主编:《当代黑龙江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3-38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277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152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173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57-466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279页。
    ③目前未见1961年3月底的准确统计数据。据中央精简十部和安排劳动力五人小组《关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和精简下放职工问题的报告》,到1960年11月底实际下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应在2500万人左右;到1961年3月底,全国精简城镇职工回农村250万人;二者相加连同1960年12月至1961年3月农村挖潜新增加的劳动力,估计应在3000万人以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280页。1959、1960、1961年三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总数分别为16273万人、17019万人和19749万人,1961年比1960年增加2730万人,比1959年增加3476万人。——《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页。
    ②顾龙生著:《毛泽东经济理论与实践》,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第638页。
    ①《中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五人小组关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和精简下放职工问题的报告》,1961年4月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9-280页。
    ②罗平汉著:《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页。
    ②刘少奇:《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及其克服的办法》,1961年5月3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362页。
    ③中央义献研究室编:《周思来年谱(1949-1976)》,(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13页。
    ④陈云:《动员城市人口下乡》,1961年5月3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374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413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6-417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508页。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中央文献出版礼2007年版,第456页。
    ④罗平汉著:《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187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62-463页。
    ①《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458页。
    ②郑有贵、武力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⑤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页;何光主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52页。
    ②据调查,1961年以来上海的19个工厂共动员了2571人下放农村,到1963年9月还有123人(占4.8%)下放后生活依然很困难。见《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763-764页。
    ③李富春:《关于一九六○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1960年3月3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173虹。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66-368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75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2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10-61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345页。
    ⑤《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08-313页。
    ⑥黄勋拔主编:《当代广东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139页。
    ⑦《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④韩立成主编:《当代河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131页‘
    ①何仁仲主编:《当代贵州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19页。
    ②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东国民经济调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20页。
    ③谭启龙:《回顾六十年代山东的国民经济调整》。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东国民经济调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28页。
    ④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⑤郑笑枫、舒玲著:《陶铸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⑥来川、沈显惠主编:《当代辽宁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东国民经济调整》,天马图书有限公州2002年版,第285页。
    ②金冲及、陈群主编:《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3-1244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37-345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24、340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页。1962年和1963年因外汇紧缺,我国进口农药较少,分别只有6472吨和4824吨。1965年进口增加到35999吨。
    ③景晓村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8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08-309、312-313页。
    ②《卫生部党组关于防治当前主要疾病的报告》,1961年1月2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160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173页。
    ①李富春:《关于安排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1961年1月1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批发一九六二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的指示》,1962年4月3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57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4-605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2、364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4页。
    ④财政部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第二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273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页。
    ①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②何仁仲主编:《当代贵州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18页。
    ③何金铭、赵炳章主编:《当代陕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129页。
    ④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⑤黄勋拔主编:《当代广东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⑥《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43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54-555页。《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8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8页。
    ①陈如龙主编:《当代中国财政》,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9页。
    ②赵梦涵著:《新中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27-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③永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昌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1页。
    ④山东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莘县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71页。
    ⑤虞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虞城县志》,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11页。
    ①来宾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来宾县志》,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17页。
    ②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江苏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③赵梦涵著:《新中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27-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编委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1949-1986)》,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44、156页。
    ⑤《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8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1949-1986)》,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1949-1986)》,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①《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8页。
    ②李先念:《关于1964年国家决算和1965年国家预算草案的说明》,1965年7月22日。财政部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第二辑:《国家预算决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325页。
    ①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负。
    ②许建文著:《中国当代农业政策史稿》,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83491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66-571贝。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1992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9-50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95贝。
    ⑤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江苏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⑦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①黄荣华著:《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研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90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4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82-384负。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21页。
    ④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599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5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437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63-464页。
    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85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39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4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03-70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00-501页。
    ③张乐天著:《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④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⑤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①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②中共湘乡市委党史联络组、湘乡市志工作办公室编:《中共湘乡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③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④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⑤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青海卷)》,2000年内部本,第138页。
    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73页。
    ⑦邓子恢:《关于当前农村人民公社若干政策问题的意见》,1962年5月24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73页。
    ①邓子恢:《关于当前农村人民公社若十政策问题的意见》,1962年5月24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72页。
    ②《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942-943页。
    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④黄荣华著:《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研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⑤张乐天著:《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⑥陈怀仁、夏玉润编著:《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48页。
    ⑦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⑧何少川主编:《当代福建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⑨“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⑩《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960-962页。
    11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①《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926-927页。
    ②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1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80-58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762页。
    ③《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762页。
    ①《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762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5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8-71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3-454、458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页。
    ④《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781页。
    ⑤《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791-792页。
    ①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②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1-372页。
    ③黄勋拔主编:《当代广东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142贝。
    ④金延锋主编:《当代浙江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⑥何长凤等主编:《贵州当代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⑦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⑧韩立成主编:《当代河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这里所统计的城乡集市数绝大部分是农村集市。当时城市市场已被国营和集体商业所占领,故城市的集市所占比例很小。——引者注。
    ①胡悌云、侯志英主编《当代河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②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116页。
    ③郑伟民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山东》,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④1979年,我国共有集市数38993个(共中城市集市2226个,农村集市36767个),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71亿元。即使是农村集市数最少的1965年,也要多于1979年数。1962年的集市贸易商品成交额和1979年相差不大。
    ⑤《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15页。
    ②中共邵阳市委党史办、邵阳市档案局编:《中共邵阳市历史大事记(1919.5.4-1997.10.10)》,2000年内部本,第144页。
    ③中共湘乡市委党史联络组、湘乡市志工作办公室编:《中共湘乡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27页。
    ④华容县粮油志编写组:《华容县粮油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2、47页。
    ①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4页;钟健英:《何以充饥?惟有土地——“一人一分自留地,冬季自由种一季”的由来》,《福建党史月刊》2003年第5期。
    ①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19页。
    ②。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③。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20页。
    ①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江苏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981页。
    ②杜润生著:《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③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江苏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622页。
    ④刘俊秀:《以集体为主,公私并种油菜,这是当前发展油料生产,解决食油的项重要措施》,《江西日报》1962年10月25日
    ⑤《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
    ⑥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20页。
    ⑦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①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①戴兴华:《刘庆兰父子首种责任田调查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120页。
    ①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②《曾希圣文选(1939-1961)》,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321页。
    ③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①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②《曾希圣文选(1939-1961)》,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327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01-502页。
    ②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10页。
    ①陈彰嘉:《澧县农村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487-488页。
    ②中共浏阳市委党史联络组、中共浏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浏阳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6页。
    ③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50页。
    ④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49页。
    ①《中国农业合作化史料》1990年第2期,第46页;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②刘定汉主编:《当代江苏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③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江苏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985页。
    ④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⑤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①罗平汉:《广西龙胜包产到户始末》,《百年潮》2005年第10期。
    ②《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7、242页。
    ③《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6页。
    ④杜润生著:《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⑤温锐著:《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⑥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8页。
    ①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女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②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③徐勇著:《“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④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21页。
    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⑥中共浏阳市委党史联络组、中共浏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浏阳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115页。
    ①《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页。
    ②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③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2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54-361页。
    ①《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②许建文著:《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史稿》,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8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33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92页。
    ③《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333页。
    ④财政部本书编写组:《中国农民负担史》,第4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49年版,第229-23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93-49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91页。
    ③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征收管理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文件汇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页。
    ②陈如龙主编:《当代中国财政》,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页。
    ③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④胡悌云、侯志英主编《当代河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⑤《江苏省志·财政志》,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9-100页。
    ⑥《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⑦《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6页。
    ①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征收管理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文件汇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②财政部:《伟大转折时刻忆总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八十一周年》,《红旗》杂志1979年第3期。
    ③郑有贵著:《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124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页。
    ②陈锡文、赵阳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6页。312斤是全国农村平均消费水平,许多缺粮的饥荒严重的地区远达不到这一数字。
    ①陈如龙主编:《当代中国财政》,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页。
    ②《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册,1989年内部本,第333-334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2、414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4页。
    ①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212页。
    ②何金铭、赵炳章主编:《当代陕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③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0页
    ④《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64页。
    ⑤《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编辑组编:《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⑥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9-111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9-60页。
    ②。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页。
    ③岳阳市粮食局编:《岳阳市粮油志》,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191页。
    ④朱荣、郑重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论文。
    ⑤陈如龙主编:《当代中国财政》,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页。
    ⑥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⑦郑伟民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山东》,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①《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内部本,第397页。
    ②《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内部本,第405页
    ③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2页。
    ④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⑤罗平汉著:《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5页。
    ⑥郭今吾主编:《当代中国商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105页。
    ⑦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227页。
    ①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②华容县粮油志编写组:《华容粮油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69页。
    ④《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内部本,第408-409页。
    ⑤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247页。
    ①柳随年等编著:《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第63贞。
    ②柳随年等编著:《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第63页。
    ③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江苏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982、986页
    ④王家晋:《六十年代初山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党史文汇》2007年第10期。
    ⑤朱荣、郑重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⑥[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2页。
    ⑦朱荣、郑重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214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189、191、204、206、208、214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20、226、228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2页。
    ①柳随年、吴敢群主编:《“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1958-196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页。
    ②《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6、578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6、578页。我国粮食总产量1961年比1960年增产80亿斤,另国家粮食征购量减少211.6亿斤,但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961年(308斤)却比1960年(312斤)减少4斤,其主要原因在于1961年农村人口比1960年增加了约1000万。
    ④《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4页。
    ⑤《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4页。
    ⑥《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⑦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92页。
    ②陈文斌等:《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216页。
    ①罗平汉、何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9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17页。
    ①《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362页。
    ②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53页。
    ③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88页。
    ①1961年8月11日,李富春副总理在全国计划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说:“三年大跃进,工业带病,有病就必须休整。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66页。
    ②《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2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0-451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452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2、414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②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③罗平汉、何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4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64页。
    ①中共湖北省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毛泽东在湖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②《汉书》,卷五一:《贾山传》。
    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④《汉书》,卷七二:《龚胜传》。
    ⑤《汉书》,卷八五:《谷永传》。
    ⑥《后汉书》,卷七:《桓帝纪》。
    ⑦《后汉书》,卷八:《灵帝纪》。
    ⑧《资治通鉴》,卷一八一。
    ①《隋书》,卷七○:《杨玄感传》。
    ②《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
    ③《全唐文》,卷八○四:刘允章《直谏书》。
    ④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二:《赋役前》。
    ⑤《明史》,卷三○:《五行志》。
    ⑥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一四:《悯时谣》。
    ⑦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马懋才备陈大饥疏》。
    ①周立、刘水好:《粮食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②从成因看,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业危机往往是由于统治者骄奢腐败,横征暴敛,不体恤民力的结果。1959至1961年的农业危机虽然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失误造成的,即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反右倾”斗争的结果。但总的来说,这种失误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是属于“好心办错事”
    ①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5页。
    ②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187页。
    ③郑有贵、武力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09、61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316页。
    ①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927页。
    ②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2页。
    ③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7-998页。
    ④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3页。
    ⑤郑有贵、武力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11页。
    ①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①陈锡文、赵阳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148页。
    ①韩俊著:《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②金冲及、陈群主编:《陈云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③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3)》,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部分论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农”问题为重中之重》,www.people,com.cn,2003年11月29日。
    ⑧胡锦涛:《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二十七届亚太区域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04年5月20日。
    ⑨转引自武力、肜新春著:《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30日。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②江泽民著:《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②《毛洋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306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1页。
    ④《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0-422页。
    ⑤《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这毕的“具体政策”指“农业六十条”、“工业企业七十条”等。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268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27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②罗平汉、何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9页。
    ③徐勇著:《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133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2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57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60-561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8、1241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17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58-25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页。
    ③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4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页。
    ②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2页。
    ⑤《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17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生社2003年版,第1254页。
    ②《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页
    ③郭德宏、林小波著:《四清运动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345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页。
    ⑤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征收管理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文件汇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⑥《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页。
    ①林蕴晖著:《震惊全国的“信阳事件”》,《国史札记·事件篇》,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②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1页。
    ③傅上伦等著:《告别饥饿1978》,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0-71页。
    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5页。
    ⑤何金铭、赵炳章主编:《当代陕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页。
    ②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起来的农业,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导入而发展的。现代农业是优质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农业,是科技发达的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足注重外向开拓的农业。——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4页。
    ④《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324、340页。
    ⑤《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页。
    ⑥《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319页。
    ⑦《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19-62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277页。
    ②参见朱荣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86、92、117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128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4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321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毛洋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⑤《毛洋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348负。
    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2、78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18页。
    ③《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社论。
    ④《年底算账派输定了》,《人民日报》1958年8月3日社论。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⑦《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9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7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4页。
    ⑤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98页。
    ⑥邓力群:《七千人大会到“西楼会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5期。
    ①《刘少奇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4-446页。
    ②薄一波著:《若十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4-1077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7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①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8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1962年9月27日。《人民日报》1962年9月29日。
    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3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洋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①我国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由1978年的第一产业27.9%、第二产业47.9%、第三产业24.2%变化为2006年的11.8%、48.7%、39.5%,就业构成由1978年的第一产业70.5%、第二产业17.3%、第三产业12.2%变化为2006年的42.4%、25.2%、322%。参见:http//www.china.com.cn/ch-xzqh/3-2.htm; http//teaching.tf-swufe.net/ziliao 2/2009-2010-2;又见:《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①《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②《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③《毛洋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23页。
    ①《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www.gdcct.gov.cn,2010年12月9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5页。
    ①转引自张启华著:《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②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5页。
    ④许全兴著:《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页
    ①柯炳生主编:《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许经勇著:《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陈锡文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陈锡文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④陈锡文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⑤李建平著:《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①《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4-366页。
    ②陈锡文主编:《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部门版社1989年版,第364页。陈锡文认为1961至1965年国家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额11.60%,见陈锡文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⑤赖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网2009年6月17日。
    ①柯炳生主编:《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②李建平著:《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180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9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4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毛泽东文集》,第六、七、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998年版。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部分论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9]《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2]《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14]《陈云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7]江泽民著:《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李富春选集》,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版。
    [20]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998年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23]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2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2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2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27]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28]财政部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第二辑:《国家预算决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29]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30]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3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3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200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2006年版。
    [33]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4]吴冷西著:《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35]董边等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36]刘崇文、陈绍畴主编:《刘少奇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六九)》,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7]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8]湖南省档案馆编:《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39]张步真著:《渴望真话——刘少奇在1961》,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40]《刘少奇、邓小平、邓子恢等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论述选载》,《党的文献》1992年第4期。
    [4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2]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3]金冲及主编:《朱德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4]杨胜群、闫建琪主编:《邓小平年谱(一九○四——一九七四)》,上、中、下,中央 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5]金冲及、陈群主编:《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6]《邓子恢传》编辑委员会著:《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7]蒋伯英著:《邓子恢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8]《回忆邓子恢》,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9]《邓子恢自述》,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0]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1]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年版。
    [52]《彭德怀传》编写组:《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53]郑笑枫、舒玲著:《陶铸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54]《曾希圣文选(1939-1961)》,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5]江渭清著:《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6]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1949—199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57]李锐著:《大跃进亲历记》,上、下册,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58]李锐著:《庐山会议真面目》,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59]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0]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61]朱荣、郑重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62]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3]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下,1989年内部本。
    [64]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65]《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编辑室编:《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上、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66]景晓村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7]张林池主编:《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8]朱荣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年版。
    [70]何光主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1]陈如龙主编:《当代中国财政》,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2]郭今吾主编:《当代中国商业》,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73]王今耕等:《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录》,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
    [74]陈大斌著:《中国农村改革纪事》,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5]傅上伦等著:《告别饥饿1978》,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6]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7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编委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1949-1986)》,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78]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征收管理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文件汇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版。
    [79]杜润生著:《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0]张广友著:《抹不掉的记忆: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8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84]罗平汉著:《“大跃进”的发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5]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罗平汉著:《天堂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87]罗平汉著:《问路——一九六一年全党农村大调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88]罗平汉著:《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9]罗平汉著:《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0]罗平汉著:《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1]罗平汉、何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2]柳随年等编著:《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93]柳随年、吴敢群主编:《“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1958-196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4]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95]郑有贵著:《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96]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艰辛开拓》(新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98]张启华著:《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99]许全兴著:《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顾龙生著:《毛泽东经济理论与实践》,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
    [101]陈明显著:《晚年毛泽东》,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2]孙克信等编著:《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活动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3]刘家栋著:《陈云与调查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4]中共嘉善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田家英嘉善调查与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制订》,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05]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6]唐正芒等著:《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陈锡文、赵阳等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8]陈锡文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09]陈锡文主编:《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10]韩俊著:《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1]柯炳生主编:《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2]许经勇著:《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3]张晓山、李周主编:《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4]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15]董辅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6]苏少之、赵凌云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2)》,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7]胡鞍钢著:《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8]陈东琪、邹德文主编:《共和国经济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9]李建平著:《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0]张新华主编:《新中国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121]谢春涛著:《大跃进狂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2]肖冬连著:《共和国年轮·1961》,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3]丛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4]张静如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二卷,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
    [125]黄黎著:《曲折探索》,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6]徐勇著:《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27]范晓春著:《改革开放前的包产到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128]张海荣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
    [129]许建文著:《中国当代农业政策史稿》,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130]张乐天著:《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辛逸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32]李伟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和探索》,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133]贾艳敏著:《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134]贾艳敏著:《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5]王玉贵著:《共和国领袖的“三农”思想》,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6]李明主编:《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与“三农”》,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37]周志强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138]王朝彬著:《徘徊与崛起——中国农业五十年反思》,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139]周艳红、卢玉华编著:《1961年广州工作会议述论》,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
    [140]李曙新著:《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成果研究(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141]赵丰著:《“三面红旗”风云录》,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2]张素华著:《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143]财政部本书编写组:《中国农民负担史》,第4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44]黄荣华著:《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研出版社2006年版。
    [145]潘利红、李韬、周新华著:《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变迁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146]王贵宸编著:《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47]赵梦涵著:《新中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27-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8]丁德章著:《“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149][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0][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1]Roderick. Macfarquhar: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 3. Oxford university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152]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河南“大跃进”运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153]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5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广西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55]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山东“大跃进”运动》,2002年内部本。
    [156]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运动(陕西卷)》,2006年内部本。
    [157]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吉林省档案馆编:《“大跃进”运动(吉林卷)》,2002年内部本。
    [158]厉忠教主编:《“大跃进”运动(昆明卷)》,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59]中共新乡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大跃进时期的新乡》,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0]马龙虎著:《寿张“大跃进”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论文。
    [161]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大跃进”和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安徽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2]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江苏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163]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福建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164]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吉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65]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东国民经济调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166]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167]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内蒙古卷)》,中共 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
    [168]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青海卷)》,2000年内部本。
    [169]《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上、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0]《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上、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1]《江苏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172]《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四川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编辑组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173]陈怀仁、夏玉润编著:《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黄山书社1998年版。
    [174]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5]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编:《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记》,2003年内部版。
    [176]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之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177]苑书义等主编:《河北经济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8]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179]当代口述史丛书编委会编:《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80]周一兴主编:《当代北京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81]马国良主编:《当代黑龙江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2]朱川、沈显惠主编:《当代辽宁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83]刘敬之、王忠禹主编:《当代中国的吉林》,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184]韩立成主编:《当代河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185]王铎主编:《当代内蒙古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86]郑伟民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山东》,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7]梁志祥主编:《当代山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88]胡悌云、侯志英主编:《当代河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89]钱运录主编:《当代中国的湖北》,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190]禹舜主编:《当代湖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191]侯永主编:《当代安徽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
    [192]刘定汉主编:《当代江苏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93]危仁晸主编:《当代江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194]金延锋主编:《当代浙江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
    [195]何少川主编:《当代福建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
    [196]黄勋拔主编:《当代广东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197]钟家佐主编:《当代广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
    [198]杨超主编:《当代四川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199]何长凤等主编:《当代贵州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0]何仁仲主编:《当代贵州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
    [201]刘树生等主编:《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202]何金铭、赵炳章主编:《当代陕西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203]张远成著:《当代宁夏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204]刘毓汉主编:《当代中国的甘肃》,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205]陈云锋主编:《当代青海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206]侯永禄著:《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207]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
    [208]中共常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著:《中国共产党常德历史(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
    [209]罗克崇主编:《中共浏阳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210]中共湘乡市委党史联络组等编:《中共湘乡地方史(1949-2002)》,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211]邓力群:《七千人大会到“西楼会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5期。
    [212]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213]袁宝华:《对国民经济的艰苦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14]曹树基:《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215]罗平汉:《1961年的全党农村调查与“农业六十条”的制定》,《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16]罗平汉:《“农业六十条”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17]罗平汉:《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粮食产销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18]罗平汉:《1960年底到1961年初的农村整风整社》,《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219]罗平汉:《一九六一年广州中央工作会议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220]罗平汉:《广西龙胜包产到户始末》,《百年潮》2005年第10期。
    [221]辛逸、葛玲:《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差异的粮食政策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3期。
    [222]辛逸:《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23]姜长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调整时期的高价商品问题初探》,《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224]吴敢群:《关于周恩来1960年审定调整经济方针的考证》,《党的文献》1990年第6期。
    [225]王玉贵:《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人民公社退赔研究——以苏州地区为考察对象》,《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26]柳森:《国民经济调整中江苏农村的退赔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3期。
    [227]李若建:《大跃进和困难时期中国粮食产量、消费与流通》,《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228]谢荫明、郭晓燕:《邓小平1961年北京顺义调查》,《党的文献》2004年第5期。
    [229]陈旭、苏峰:《1961年京郊调查对纠正“大跃进”“左”倾错误的贡献》,《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30]刘建萍:《1961年京郊农村社会调查实践的重大意义》,《北京党史》2006年第1期。
    [231]刘建萍:《牢记“民以食为天”的国策——60年代我国农业政策调整史鉴》,《党史博采》1998年第5期。
    [232]赵云山、赵本荣:《徐水县共产主义试点始末》,《党史通讯》1987年第6期。
    [233]李向前:《一九六二年的经济调整与意见分歧》,《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34]田松年:《1963-1965年国民经济继续调整决策的形成及实施》,《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
    [235]杨凤林:《20世纪60年代农业经济调整顺利完成的历史经验》,《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12期。
    [236]盛海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德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237]周丽:《三年困难时期陈云关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思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238]董志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39]李大勇:《六十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的历史局限》,《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5期。
    [240]鲁振祥:《试论毛泽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6期。
    [241]雷国珍:《刘少奇与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湖南党史》1999年第5期。
    [242]马云飞:《刘少奇与六十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43]薛萍:《刘少奇在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中的贡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44]吴冷西:《周恩来在四年调整时期的重大贡献》,《党的文献》1998年第2期。
    [245]吴敢群:《周恩来在调整国民经济期间的贡献》,《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4期。
    [246]王频:《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国民经济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6期。
    [247]宋海儆、郑德荣:《“大跃进”期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总结》,《党的文献》2009年第2期。
    [248]刘松茂:《李富春与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步》,《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49]唐正芒:《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现代哲学》2008年第6期。
    [250]唐正芒:《毛泽东与大跃进时期田家英的调查研究》,《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251]唐正芒:《一九六○年粮食调运工作述略》,《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5期。
    [252]唐正芒:《陈云与困难时期的粮食进口》,《党史天地》2007年第10期。
    [253]陈理:《60年代初精简职工、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决策的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6期。
    [254]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255]黄小虎:《“大跃进”和60年代初的经济调整及其经验教训》,《学术论坛》1992年第4期。
    [256]田新文:《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若干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257]张田水:《陈云经济调整思想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58]吴继平:《复归与瞬变——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的国民经济调整与社会变迁》,《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
    [259]焦金波:《毛泽东与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南都学刊》2005年第4期。
    [260]谭首彰:《毛泽东与1961年的全党调查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2期。
    [261]刘兴盛:《历史的悲剧沉重的启示——1959年贵州省“湄潭事件”始末》,《炎黄春秋》2007年第11期。
    [262]健英:《何以充饥?惟有土地——“一人一分自留地,冬季自由种一季”的由来》,《福建党史月刊》2003年第5期。
    [263]王家晋:《六十年代初山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党史文汇》2007年第10期。
    [264]彭建新:《60年代广东省经济调整概述》,《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265]戴安林:《20世纪60年代湖南国民经济调整述评》,《文史博览》2009年第2期。
    [266]周震:《(农业六十条)与“大跃进”时期“共产风”的纠正》,《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67]王逍:《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兴衰之历史考察》,《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1期。
    [268]刘秉勋:《毛泽东决定解散农村食堂的由来》,《百年潮》1997年第6期。
    [269]王健:《毛泽东与韶山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解散》,《世纪桥》2008年第12期。
    [270]柳森:《20世纪60年代初江苏省支援农业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
    [271]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72]胡悌云:《三年困难时期的形成与克服》,杨波等著《新中国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73]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
    [274]张俊华:《“大跃进”前后的放权与收权》,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
    [275]孙怀新:《建成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初期人民公社的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1996年。
    [276]1958-1965年《人民日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