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朝江东本土文人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朝江东本土文人创作。所谓“江东”,即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浙江全境、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等以吴语区为核心的地区以及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南朝江东本土文人指自东汉以来世居“江东”,且一生主要活动范围基本不出江东地区,并有诗歌、辞赋存世或别集著录以及据史传记载能文的南朝文学创作之士。经笔者统计,南朝江东本土文人共109位,存诗633首,赋47篇(另含存目13篇),文473篇。
     永嘉乱后,中原衣冠南渡,避地江东,东晋政权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南北分治的序幕,由于政治、地理的阻隔,文学的地域化倾向日趋明显。综观各地文学发展状况,南朝以江东最为繁荣。然而在南朝以前,江东本土文人数量较少,本土文学的发展相对缓慢,作品不多且影响有限。先秦两汉时期尚处于孕育和起步阶段,几无作品值得称道;魏晋以来,随着东吴政权的建立和永嘉南渡的影响,江东地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陆机、陆云、张翰等著名文人;晋、宋两代,具有江东地方特色的乐府民歌——吴声歌曲悄然兴起,并盛极一时。紧接着便迎来了南朝江东本土文学发展的新时期。
     论文以南朝江东本土文入的文学创作为中心,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二两章是对南朝江东本土文人的综合考察:先是依次探讨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学术、宗教与南朝江东本土文人生活及其创作的关系,然后简要梳理他们的作品和别集的流传情况。这两章基本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三、四、五章以南朝江东本土文人的作品为研究重点。第三章考察其诗歌创作,从作品题材入手,选取乐府、咏物、赠答、游宴、咏怀、行旅等六类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思想内容、体式结构、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分别加以分析;第四章论述南朝江东本土文人的辞赋创作,在概括其总体面貌及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它们在题材、功能、体式、语言等方面的特征;第五章论述南朝江东本土文人的应用文,以作品数量最多的公牍文、书牍文、序论文、颂赞箴铭文、碑志哀祭文五大类文体作为考察对象,划分其题材类型,揭示其文体功用,并探究其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这三章基本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
     最后,结合以上论述,对南朝江东本土文人及其创作的影响作出相对客观、公允的评价,进而确定江东本土文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native literati's creation of Jiangdong regions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e so-called "Jiangdong", namely the regions in the east of the Yangtze river downstream, including Zhejiang province, southern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Anhui province, where Wu dialect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It also includes Nan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the Six Dynasties. Southern dynasties. The native literati refers to those people who had lived in Jiangdong area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sinc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scope of most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ir lives in this regions, and have poetry, cifu or corpus or with literary talent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re are109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hich have633poems,47cifu (13other works only have title) and473practical writings.
     After the war during the Yongjia period, the nobles in the zhongyuan areas fled to Jiangdong.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regime opened the prelude to the partition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n China. Due to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asons, the regional tendency of literature had become evident. Throughout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areas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Jiangdong is the most prosperous regions. However, before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e number of 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is small;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literature is relatively slow and their works only have limited impact. The pre-Qin periods were still at gestation and initial stage. Since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DongWu regime and the influence of south-crossing during the Yongjia period, Jiangdong regions ushered in the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n which appeared some famous literati such as Lu Ji, Lu Yun, Zhang Han and so on. In the Jin and Song dynasties, The Yuefu folk songs with Jiangd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quietly rose and became prosperous. Then Jiangdong native literary ushered in the new period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is dissertation take the literary works of 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as the center, the main part of which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hapters is comprehensive survey to 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which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i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olitic, economy, academy, religious, and then briefly describe the spread of their works and corpus. The two chapters belong to the external research on literature.
     Works of 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ar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third,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s.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 the poems which select Yuefu, object-chanting, conversation, tourism or banquet, yonghuai, and journ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pectively analysis the content, style or structure,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feature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on the cifu of native literati that summarizes the overall condi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investigates their features on the theme, function, format and language. The fifth chapter study on the practical writings of 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which chooses public documents, letters, preamble, thesis, singing and praising writings, admonition, epitaph and mourning funeral oration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en divides the theme type, reveals the stylistic or function, and explores the writing skills or artistic features. The three chapters belong to internal research on literature.
     Finally, we will make a relatively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Jiangdong native literati and their works, and then determine their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引文
①司马迁:《史记》卷7.中华书局,1982年,第298页。
    ②《史记》卷7,第336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9,中华书局,1965年,第377页。
    ④萧子显:《南齐书》卷14,中华书局,1972年,第249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5,中华书局,1956年,第2090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第279页。
    ③魏征等:《隋书》卷26,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④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第15册《两汉学术发微论·汉宋学术异同论·南北学派不同论》,民国二十五年(1936)南宁武氏校印本。
    ①此文收在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中华书局,2011年)中,详参第338-368页。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年,第204-227页。
    ①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2页。
    ②关于此诗相关问题,可参考刘运好师《(弹歌)杂考》,《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第127-128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页。
    斯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572页。
    ④《史记》卷106,第2822页。
    ⑤班固:《汉书》卷51,中华书局,1962年,第2338页。
    ①《汉书》卷28下,第1668页。
    ②《史记》卷129,第3270页。
    ③《汉书》卷28下,第1668页。
    ④《后汉书》卷41注引《东观汉记》语,第1411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1202页。
    ②《论衡校释》,第1179页。
    ③《论衡校释》,第613、614页。
    ④《后汉书》卷36,第1242页。
    ①《世说新语笺疏》,第781页。
    ①浦起龙:《史通通释》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22页。
    ②房玄龄等:《普书》卷92,中华书局,1974年,第2004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20,人民文字出版社,1958年,第701页。
    ④曹旭:《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⑤杜佑:《通典》卷182,中华书局,1988年,第4850页。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第350、351页。
    ②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
    ③《晋书》卷92,第2405页。
    ①释慧皎:《高僧传》卷5,中华书局,1992年,第207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4,中华书局,1979年,第639、640页。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5页。
    ②关于吴声歌曲的问题,王运熙先生先后多次撰文作了深入探讨,如《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吴声西曲的产生地域》、《吴声西曲的渊源》、《论吴声西曲与谐音双关语》,《论吴声与西曲》等,这些文章均收在其《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此处基本上吸收了他的观点。
    ①关于南朝江东本土文人的里籍,笔者在第二章第三节《南朝江东本土文人及其作品数量一览表》中已-列出,可供参考,为行文方便,这里只作数量统计,不作具体说明。
    ①范成大:《吴郡志》卷2,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②《世说新语笺疏》,第143、145页。
    ③徐元梅等修:《嘉庆山阴县志》卷3,民国二十五年刊本。
    ④李景和等修,谈钥纂:《嘉泰吴兴志》卷20,宋嘉泰元年刊本。
    ①《文心雕龙注》卷10,第695页。
    ①沈作宾等修,施宿纂:《嘉泰会稽志》卷1,清嘉庆十三年重刊本。
    ①沈约:《宋书》卷67,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4页。
    ②李延寿:《南史》卷57,中华书局,1975年,第1412页。
    ③《宋书》卷54,第1533页。
    ④《南齐书》卷48,第840页。
    ⑤《南史》卷41,第1038页。
    ⑥姚思廉:《梁书》卷38,中华书局,1973年,第540页。
    ⑦唐长孺:《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泽占领》,《山居存稿》,中华书局,2011年,第12页。
    ⑧《吴郡志》卷2,第13页。
    ⑨《文心雕龙注》卷10,第693页。
    ①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2006年,第267页。
    ②姚思廉:《陈书》卷7,中华书局,1972年,第132、133页。
    ③释道宣:《续高僧传》卷21《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中华大藏经本。
    ④《续高僧传》卷7《陈杨都宣武寺释洪偃传》。
    ①《文选》李善注谢灵运《富春渚》诗引《吴郡记》曰:“富春东三十里有渔浦”。萧统:《文选》卷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40页。
    ②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80页。
    ①《宋书》卷63,第1685页。
    ②《南史》卷31,第816页。
    ③《宋书》卷68,第1798页。
    ④参见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2页。
    ①《梁书》卷36,第521页。
    ②《梁书》卷38,第538、540页。
    ③《宋书》卷85,第2182页。
    ④《宋书》卷94,第2303、2304、2310页。
    ①《隋书》卷26,第729、741页。
    ②吴郡四姓皆就吴郡吴县而言,因此吴郡的盐官顾氏与钱唐朱氏并不属于吴郡四姓。据此统计,有陆氏14人,张氏12人,顾氏3人。
    ①《陈书》卷34,第453页。
    ②《陈书》卷21,第281页。
    ③《南史》卷48,第1198页。
    ④《南史》卷77,第1941页。
    ⑤《陈书》卷19,第256页。
    ⑥《南史》卷59,第1463页。
    ①《宋书》卷74,第1927页。
    ②《宋书》卷94,第2303、2310页。
    ③《陈书》卷21,第285页。
    ④《梁书》卷52,第758页。
    ①参见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36页。
    ②《南史》卷31,第808页。
    ③《南齐书》卷44,第778、779、780页。
    ④《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53页。
    ⑤《南史》卷77,第1927页。
    ①《南史》卷71,第1753页。
    ②《陈书》卷21,第283页。
    ③《陈书》卷34,第468、469页。
    ①《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第147页。
    ②《南史》卷25,第678页。
    ③《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第136页。
    ①《南史》卷72,第1770页。
    ①此赋创作时间和主旨,参考了林家骊师《沈约研究》一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1页。
    ②《陈书》卷6,第113页。
    ③《隋书》卷67,第1569页。
    ①《采菽堂古诗选》,第737页。
    ①《梁书》卷33,第475页。
    ①《吴郡志》卷2,第13页。
    ②《宋书》卷77,第1996页。
    ①《宋书》卷77,第2003页。
    ②《南史》卷37,第966页。
    ③《南史》卷57,第1410、1412页。
    ④《陈书》卷18,第244页。
    ⑤《宋书》卷63,第1686、1687页。
    ⑥《梁书》卷33,第475、479页。
    ①《南史》卷72,第1770页。
    ②《南齐书》卷41,第726、727页。
    ③《南齐书》卷34,第614页。
    ④《宋书》卷56,第1564页。
    ⑤《梁书》卷52,第760页。
    ⑥《陈书》卷30,第397页。
    ⑦《陈书》卷21,第281页。
    ⑧《宋书》卷94,第2302、2303页。
    ①《南史》卷62,第1515、1518、1519页。
    ②《南史·何逊传》云:“梁天监中,(何逊)兼尚书水部郎,南平王引为宾客,掌记室事,后荐之武帝,与吴均俱进悻。后稍失意,帝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信则异矣。’自是疏隔,希复得见。”第871页。
    ③《陈书》卷30,第406页。
    ①《宋书》卷93,第2295页。
    ②《南齐书》卷54,第928、943、944页。
    ③《南史》卷76,第1897页。
    ④《南齐书》卷54,第942页。
    ⑤《高僧传》卷13,第514页。
    ⑥《续高僧传》卷5《梁钟山开善寺沙门释智藏传》。
    ⑦《续高僧传》卷7《陈杨都宣武寺释洪偃传》
    ⑧《续高僧传》卷21《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
    ⑨关于寺院经济膨胀及其危害的问题,从郭祖深上书梁武帝排议佛法的言论中便可窥见一斑:“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详见李延寿:《南史》卷70,第1721、1722页。
    ①《晋书》卷56,第1537页。
    ②《世说新语笺疏》,第529页。
    ③唐长孺:《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泽占领》,《山居存稿》,中华书局,2011年,第18、25、26页。
    ①《北齐书·杜弼传》记载高欢对杜弼语曰:“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中华书局,1972年,第347页)可见梁时江东的学术文化水平,仍远远领先于北方地区。
    ②《南史》卷2,第45、46页。
    ③关于南朝经学的成就,此处参考了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一书的观点,详参其第一章第九节“前人对南北朝经学的看法及其得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1-187页。
    ①《隋书·经籍志一》著录:“《集注尔雅》十卷,梁黄门郎沈琁注。”“琁”即“璇”字,与“旋”同音,考《梁书》本传记载其曾官给事黄门侍郎,因此《隋志》所云“沈琁”与沈约之子沈旋当为同一人。
    ②《梁书》卷36,第519页。
    ③《陈书》卷34,第454页。
    ④《南史》卷72,第1786页。
    ①《南史》卷62,第1515页。
    ②《梁书》卷53,第769页。
    ③《南史》卷75,第1874页。
    ④《隋书》卷76,第1743页。
    ⑤《南史》卷71,第1752页。
    ⑥《宋书》卷100,第2445页。
    ①《陈书》卷33,第445页。
    ②《梁书》卷51,第743页。
    ③刘运好师:《魏晋哲学与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①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②《隋书》卷31,第887页。
    ③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42,清嘉庆七年重刊本。
    ④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5页。
    ⑤同上,第169页。
    ①《颜氏家训集解》,第103页。
    ②《南北朝经学史》,第169页。
    ①《南史》卷72,第1781页。
    ①《南史》卷72,第1781页。
    ②《梁书》卷3,第96页。
    ③《隋书》卷33,第956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②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70、271页。
    ③林家骊师、杨健:《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想化倾向》,《浙江学刊》,2012年第1期,第55页。
    ④《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282页。
    ⑤《颜氏家训集解》,第187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2837页。
    ②许逸民:《金楼子校笺》,中华书局,2011年,第854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0、341页。
    ①《南齐书》卷54,第935、942页。
    ②《南史》卷71,第1753页。
    ③《南史》卷72,第1786页。
    ④《隋书》卷76,第1743页。
    ⑤《宋书》卷82,第2102页。
    ⑥《梁书》卷43,第609页。
    ①《宋书》卷46,第1395页。
    ②《世说新语·忿狷》云:“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已在坐,当与并榻。王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刘孝标注引刘谦之《晋纪》曰:“王献之性甚整峻,不交非类。”余嘉锡按曰:“习凿齿人才学问独出冠时,而子敬不与之并榻,鄙其出身寒士,且有足疾耳。”《世说新语笺疏》,第888页。
    ③《南齐书》卷41,第727、729页。
    ④《南齐书》卷48,第840页。
    ⑤《梁书》卷21,第328页。
    ①《颜氏家训·勉学》曰:“洎于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颜氏家训集解》,第187页。
    ①《宋书》卷67,第1778页。
    ②《诗品笺注》,第15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②《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97页。
    ①关于沈约与僧侣的交往活动,林家骊师在《沈约研究》一书第四章“沈约的宗教信仰和三教圆融思想辨析”中已有相关论述,详参该书第114-119页。
    ②《陈书》卷27,第352、353页。
    ③《陈书》卷19,第262、263页。
    ④《陈书》卷7,第130页。
    ①《高僧传》卷13,第499、513页。
    ②《续高僧传》卷7《陈杨都宣武寺释洪偃传》。
    ③《续高僧传》卷21《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
    ①《续高僧传》卷21《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
    ②《采菽堂古诗选》,第1016页。
    ①《高僧传》卷2,第53页。
    ①《高僧传》卷13,第507页。
    ②《高僧传》卷13,第508页。
    ③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67页。
    ④林家骊师从五个方面对沈约“四声”说作了考辨,详参其《沈约研究》第七章“沈约的‘四声八病’说”,第241-252页;稍后,普慧在《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第五章“诗歌声律与佛教”中也对相关问题作了具体研究,详参第152-174页。
    ①唐长孺先生依据葛洪《抱朴子》列举孙吴以来道派,从未谈及天师道,进而推断三吴地区的天师道,很可能是永嘉乱后随南渡士庶传入,详见其《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一文,《山居存稿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第182页。
    ②参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38页。其中丹阳葛、许、陶三姓实与神仙道关系更为密切,将在稍后论及神仙道时加以考察。
    ③《南齐书》卷54,第942页。
    ④《南齐书》卷48,第835页。
    ①《宋书》卷100,第2445页。
    ②《南齐书》卷54,第930页。
    ①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①《南史》卷76,第1897、1898页。
    ②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①此表格中作品数量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书,有目无文者不计入作品总数。
    ①《乐府诗集》卷69,第987页。
    ①《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188页。
    ②《乐府诗集》卷29引《唐书·乐志》日:“《明君》,汉曲也。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以王嫱配之,即昭君也。及将去,入辞,光彩射人,悚动左右,天子悔焉。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晋石崇妓绿珠善舞,以此曲教之,而自制新歌。”第425页。
    ①《乐府诗集》卷34,第508页。
    ②《隋书》卷13,第309页。
    ①《乐府诗集》卷76,第1068、1070、798页。
    ②《乐府诗集》卷61,第885页。
    ①《陈书》卷19,第253、254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2,第67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10,第694页。
    ③《隋书》卷35,第1090页。
    ①《沈约研究》,第143页。
    ②当时文人常以使事用典炫耀其博学多识,故隶事之风盛行。如《梁书·沈约传》记载:“约尝侍宴,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梁武帝恼羞成怒,欲加罪于沈约,仅此一事,隶事之风与竞技逞能心态之关系便昭然若揭。
    ①《采菽堂古诗选》,第898页。
    ②《采菽堂古诗选》,第674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501页。
    ①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77、178页。
    ②王叔岷:《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第65页。
    ①吴均另有几组赠别诗(《赠王桂阳别三首》、《发湘州赠亲故别三首》、《赠别新林》、《赠鲍春陵别》《酬别江主簿屯骑》、《酬别》、《酬闻人侍郎别三首》),因其内容性质,将放在咏怀诗中加以分析。
    ②《梁书》卷49,第698页。
    ①《南史》卷25,第678页。
    ②《梁书》卷51,第732页。
    ①《梁书》卷33,第474页。
    ②《南史》卷76,第1897、1898页。
    ①《梁书》卷1,第2页。
    ②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认为从此诗“表面谦卑、暗含鄙夷的语气,推为答齐明帝诏问是合乎情理的”③大概在陶弘景看来,萧鸾不过是个名利之徒”。详参其《‘山中何所有’诗诏问者为齐明帝考》一文,第300-302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91页。
    ①《史记》卷126,第3205页。
    ②柳恽为吴兴太守时,招均为主簿,经常与其赋诗论文,《南史·吴均传》称“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后因诗才为梁武帝赏识,但因所撰《齐春秋》不为梁武帝回护一事,被责免官。此诗云“共作失职人”,当是因撰齐史免官后所作。
    ①《南史》卷76,第1900页。
    ①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97页。
    ②四言诗向以雅正为本,辞意简约,挚虞《文章流别论》曰:“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仍称“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直至钟嵘《诗品序》才指出四言诗“每苦文烦而意少”,不如五言“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①王夫之:《古诗评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4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10,第695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2,第66页。
    ①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中华书局,2003年,第39页。
    ②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79页。
    ③《沈约研究》,第368页。
    ①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第439页。
    ②《古诗评选》,第298页。
    ①《梁书》卷33,第484、485页。
    ②《南齐书》卷47,第826页。
    ①《采菽堂古诗选》,第738页。
    ②《南史》卷64,第1567页。
    ①《隋书》卷67,第1572页。
    ①《文选》卷27,第1267页。
    ①《采菽堂古诗选》,第780页。
    ①《晋书·潘岳传》曰:“泰始中,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第1500页。
    ②《南齐书》卷20,第392页。
    ③《陈书》卷30,第397页。
    ④《南史》卷76,第1891页。
    ①《周易·履卦》曰:“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法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②《文心雕龙注》,第134、135页。
    ①《南史》卷72,第1770页。
    ②《宋书》卷100,第2461页。
    ①《隋书》卷67,第1569页。
    ②《沈约研究》,第189、190页。
    ①《陈书·沈炯传》云:“京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遣使召炯,委以书记之任。炯固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炯解衣将就戮,碍于路间桑树,乃更牵往他所,或遽救之,仅而获免。子仙爱其才,终逼之令掌书记。”“高祖南下,与僧辩会于白茅湾,登坛设盟,炯为其文。及侯景东奔至吴郡,获炯妻虞氏,子行简,并杀之,炯弟携其母逃而获免。”第253、254页。
    ①《南齐书》卷41,第721页。
    ②《南齐书》卷41,第725页。
    ③钱锺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97、2095页。
    ①《陈书·沈众传》曰:“(梁武)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又《陆从典传》云:“年十三,作《柳赋》,其词甚美。琼时为东宫管记,宫僚并一时俊伟,琼示以此赋,咸奇其异才。”第243、398页。
    ②《礼记·月令》曰:“小暑至,螳娘生,鹃始鸣,反舌无声。”高诱注:“反舌,百舌也,能变反其舌,变易其声,效百鸟之鸣,故谓之百舌。”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57页。
    ①《梁书.仟昉传》曰:“昉好交结,奖进士友,得其延誉者,率多升擢,故衣冠贵游,莫不症与交好,坐上宾客,恒有数十。时人慕之,号曰任君,言如汉之三君也。”“昉立于士大夫间,多所汲引,有善己者则厚其声名。”第254页;又同书《陆捶传》云:“捶与乐安任昉友善,为《感知己赋》以赠昉”,
    ①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页。
    ②《梁书·丘迟传》曰:“时高祖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迟文最美。”第687页。
    ①《梁书》卷33,第485页。
    ①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①胡明波:《简述我国古代应用文的分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30页。
    ②李凯源:《中国应用文发展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① 《文选》所列文体共39种: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难、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其中诗、骚系诗歌,赋、七、辞、对问、设论、连珠统归辞赋,余下31种均属应用文体类,除策文、符命、史述赞三种以外,其他28种在南朝江东本土文人所作应用文中全部具备。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6,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5页。
    ①《陈书》卷6,第119页。
    ①罗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第231、232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5,第406页。
    ①《文选》卷37,第1667页。
    ②黄燕平:《南朝公牍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09页。
    ①《宋书》卷41,第1290、1292页。
    ②《陈书》卷19,第253页。
    ①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37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5,第423、424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5,第438页。
    ①《宋书》卷94,第2310页。
    ②《梁书》卷38,第538页。
    ③《文心雕龙注》卷5,第421、422、406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5,第422页。
    ②《南史》卷21,第576页。
    ③《南齐书》卷31,第570页。
    ④《文心雕龙注》卷5,第423页。
    ⑤郎瑛:《七修类稿》卷2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①《沈约研究》,第219-221页。
    ①当然,除《饼说》外,孔、沈、吴这四篇文章也可能有所实指,不便直说,只好指桑骂槐,影射他人,但不宜对其思想内容作过度阐释。
    ②《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260、325页。
    ③《文心雕龙注》卷5,第455、456页。
    ①《梁书》卷13,第235页。
    ①《宋书》卷67,第1779页。
    ①钟涛、王孔琳:《先唐书牍文论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77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09页。
    ②《南史》卷72,第1764页。
    ③《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290页。
    ①钟涛,王孔琳:《先唐书牍文论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79页。
    ②王应麟:《辞学指南》卷4,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玉海》附。
    ①《南齐书》卷41,第725页。
    ①林家骊师、杨健:《寒族士人之崛起与鲍照之“险俗”诗风》,《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第106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4,第327、328页。
    ②《南齐书》卷54,第931页。
    ①林家骊师在《沈约研究》一书第七、八两章中对《宋书·谢灵运传论》作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可以参看。第236-237、287-290页。
    ②《宋书》卷81,第2081页。
    ①张少康、卢永磷:《先秦两汉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344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2,第157页。
    ①《宋书》卷29,第827、831、848、849页。
    ②《宋书》卷92,第2261页。
    ③《资治通鉴》卷123,第3869页。
    ④陶弘景:《真诰》,中华书局,2011年,第241页。
    ⑤钟国发先生撰有《陶弘景(华阳颂)十五首考释》一文(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6辑,2009年),对此颂中的义旨、典故及其包含的道教思想作了详细的解读,可以参看。
    ⑥《文心雕龙注》卷2,第158、159页。
    ①《文选》卷17,第766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3,第195页。
    ①《南史》卷48,第1193页。
    ②《梁书》卷51,第743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3,第214页。
    ②《文选》卷17,第766页。
    ③关于碑志文,这里参考了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的分类标准,详见第十一章第九节,第440页。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287页。
    ②《梁书》卷50,第724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5,第459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3,第240、241页。
    ③《南齐书》卷48,第840页。
    ①千宝:《搜神记》卷5,《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11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3,第213页。
    ①《庄子今注今译》,第707页。
    ②《汉书》卷30,第1745页。
    ①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05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③《唐前志怪小说史》,第358页。
    ①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42,中华书局,1997年,第1877页。
    ②《中国小说史略》,第38页。
    ③详参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第四章,第221-287页。
    ①《宋书》卷51,第1477页。
    ②《南齐书》卷40,第700页。
    ③周祖羲:《隋唐五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④《中国小说史略》,第29页。
    ⑤《梁书》卷51,第743页。
    ⑥《宋书》卷43,第1336页。
    ⑦《梁书》卷5,第135页。
    ⑧《梁书》卷14,第254页。
    ⑨《梁书》卷50,第727页。
    ①《梁书》卷13,第242页。
    ②《梁书》卷30,第446页。
    ③《陈书》卷30,第399页。
    ①陈寅恪先生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对这一问题作了具体、深入的阐述,参见其《金明馆丛稿初编》第55-77页。
    ②《南齐书》卷33,第600、601页。
    ①《陈书》卷18,第232、233、244页。
    ②《梁书》卷13,第235页。
    ③《沈约研究》,第210页。
    ①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63页。
    ②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第145页。
    ③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第69页。
    ①《宋书》卷94,第2302、2303页。
    ②《南史》卷62,第1515、1518页。
    ①《南齐书》卷41,第721、725、726页。
    ②《陈书》卷30,第398页。
    ①《陈书》卷27,第354页。
    ②《颜氏家训集解》,第279页。
    ③《梁书》卷13,第243页。
    ①《颜氏家训集解》,第272页。
    ②《八代诗史》,第209页。
    ③《诗品笺注》,第196页。
    ④《梁书》卷49,第698页。
    ⑤《采菽堂古诗选》,第940页。
    ⑥《隋书》卷13,第309页。
    ①《魏晋南北朝赋史》,第227页。
    ①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85页。
    ②《诗品笺注》,第195-197页。
    ③关于这一问题,林家骊师在《沈约诗歌源出鲍照解》一文中同样认为钟嵘所谓的“体”,“指作品的体貌,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风格”,并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诗品》谓沈约诗源出鲍照,是说沈约诗的体貌源于鲍照”的结论。详参其《沈约研究》,第164-169页。
    ①《梁书》卷33,第475页。
    ②《梁书》卷49,第687页。
    ③《陈书》卷18,第243页。
    ④《文心雕龙注》卷3,第277页。
    ①《南齐书》卷54,第942页。
    ②《南齐书》卷39,第679页。
    ①《诗品笺注》,第286页。
    ②《诗品笺注》,第286页。
    ③《隋唐五代文论选》,第10页。
    ④《南齐书》卷52,第897页。
    ⑤《陈书》卷27,第353页。
    ⑥《梁书》卷13,第242页。
    ⑦《梁书》卷49,第691、693页。
    ①《诗品笺注》,第207、208页。
    ②《梁书》卷49,第690页。
    ③李昉等:《太平广记》卷198,中华书局,1961年,第1483页。
    ④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95页。
    ①《陈书》卷7,第132页。
    ②《陈书》卷34,第453页。
    ③陆时雍:《诗镜总论》,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0页。
    ①《宋书》卷46,第1397-1399页。
    ②《南齐书》卷41,第728页。
    ③《南史》卷69,第1678页。
    ④《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38、240页。
    ①《颜氏家训集解》,第273页。
    ②李延寿:《北史》卷56,中华书局,1974年,第2034页。
    ③《宋书》卷67,第1779页。
    ①郭绍虞:《从永明体到律体》,《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3页。
    ②《古诗评选》,第125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3,第270页。
    ②关于这类俳谐文章对后世的影响,陈玉强先生在《南朝公文体俳谐文的文体学意义》一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9-27页)中论述比较详实,可供参考。
    《八代诗史》(修订本),葛晓音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鲍参军集注》,[刘宋]鲍照撰,钱仲联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抱朴子外篇校笺》(上、下),[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1997年版。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曹丕集校注》,[魏]曹丕撰,魏宏灿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撰,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出三藏记集》,[梁]释僧祜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初学记》,[唐]徐坚等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刘汝霖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赋史》,马积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古诗赏析》,[清]张玉谷撰,许逸民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古诗源》,[清]沈德潜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管锥编》,钱锺书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国语集解》(修订本),徐元诰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唐文学辨思录》,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撰,殷孟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王运熙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何逊集校注》(修订本),[梁]何逊撰,李伯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0年版。
    《后汉书》,[刘宋]范晔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嘉庆山阴县志》,[清]徐元梅等修,民国二十五年刊本。
    《嘉泰吴兴志》,[宋]李景和等修,[清]谈钥纂,宋嘉泰元年刊本。
    《嘉泰会稽志》,[宋]沈作宾等修,[清]施宿纂,清嘉庆十三年重刊本。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江文通集汇注》,[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金楼子校笺》,[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撰,清嘉庆七年重刊本。
    《旧唐书》,[后晋]刘昀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礼记译注》,杨天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历代赋话校证》,[清]浦铣撰,何新文、路成文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列仙传校笺》,[汉]刘向撰,王叔岷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列子集释》,杨伯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六朝家族》,王永平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王永平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六朝美学》,袁济喜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六朝文学论文集》,[日]清水凯夫著,韩基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六朝文学与越地文化》,渠晓云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六朝选诗定论》,[清]吴淇撰,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
    《陆士衡文集校注》[晋]陆机撰,刘运好师校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陆士龙文集校注》,[晋]陆云撰,刘运好师校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论衡校释》,[汉]王充撰,黄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南北朝经学史》,焦桂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南朝诗歌思潮》,詹福瑞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潘岳集校注》(修订本),[晋]潘岳撰,董志广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七修类稿》,[明]郎瑛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清诗话》,丁福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 2001年版。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阮籍集校注》,[晋]阮籍撰,陈伯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三国志》,[晋]陈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山居存稿》,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山居存稿续编》,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沈约研究》,林家骊师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诗品笺注》,[梁]钟嵘撰,曹旭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诗品研究》,曹旭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十四朝文学要略》,刘永济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书》,[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隋唐五代文论选》,周祖馔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防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代荆楚本土诗歌与流寓诗歌研究》,周建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李浩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陶弘景集校注》,[梁]陶弘景撰,王京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陶渊明集笺注》,[晋]陶渊明撰,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胡阿祥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万绳楠著,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张明高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周勋初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吴大顺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哲学与诗学》,刘运好师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文化模式》,[美]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文镜秘府论》,[日]遍照金刚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王运熙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文心雕龙注》,[梁]刘勰撰,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吴地记》,[唐]陆广微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吴均集校注》,[梁]吴均撰,林家骊师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吴郡志》,[宋]范成大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周生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武康县志》,[清]疏茛等修,清道光九年刊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先秦两汉文论选》,张少康、卢永磷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刘宋]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版。
    《谢宣城集校注》,[南齐]谢胱撰,曹融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徐陵集校笺》,[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撰,中华大藏经本。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玉台新咏研究》,刘跃进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乐府诗集》,[宋]郭茂蒨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乐府诗述论》(增补本),王运熙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越绝书》,乐祖谋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真诰》,[梁]陶弘景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胡大雷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中古文史丛稿》,曹道衡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褚斌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三),钱穆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9年版。
    《中国应用文发展史》,李凯源著,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钟涛、王孔琳:《先唐书牍文论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徐茂明:《东晋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
    曹道衡:《论东晋南朝政权与士族的关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王欣:《中古吴地文学世家研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胡明波:《简述我国古代应用文的分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钟国发:《陶弘景(华阳颂)十五首考释》,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9年第6辑。
    陈玉强:《南朝公文体俳谐文的文体学意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刘运好师:《(弹歌)杂考》,《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
    林家骊师、杨健:《寒族士人之崛起与鲍照之“险俗”诗风》,《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林家骊师、杨健:《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想化倾向》,《浙江学刊》,2012年第1期。
    吴正岚:《论六朝吴姓士族的文化特征》,南京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孙中旺:《南朝吴郡张氏研究》,苏州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郭凤娟:《南朝吴郡陆氏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马仲春:《魏晋南朝会稽四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张筝:《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彦红:《六朝吴郡张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黄燕平:《南朝公牍文研究》,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