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贸易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总量增长,在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国际收支地位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参与度日益加深,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和贸易风险随之加剧。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政策性工具,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允许的贸易促进手段。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信用保险对于一般贸易的渗透率已经升至全球第一的位置,而在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不论是从组织机构,还是从业务性质上看,都缺乏法律保障。目前,中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律法规,在专门规范国际贸易的《对外贸易法》和专门规范保险的《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中都没有关于出口信用保险的专门的明确规定。尽管的相关规定仍能参照适用,但是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国际贸易为背景的政策性保险,具有自身的特殊原则和规则。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的缺失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限制了其对出口贸易应有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的。对出口信用法律制度的系统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随着我国蓬勃发展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实践,相关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于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出口信用保险基础理论和法律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法律价值分析,并通过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比较和借鉴,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入分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现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法律制度的路径设计和具体安排,以期能对构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在内容结构上,本文主要分五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是“出口信用保险本体论”。本章首先对信用、信用风险和信用保险等基础概念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进行了定义并通过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种类划分和特征分析,阐述了其在经济学上的的性质和与一般商业保险不同的政策属性;其次,文章从法律角度对出口信用保险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并对法律关系中的静态要素:主体、客体及内容中权利、义务的部分进行了论述;最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沿革加以介绍,着重探究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发展阶段和国际协调机制。
     第二章是“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价值论”。首先在理论梳理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其具有的风险保障、出口促进和政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对外贸易和投资方面,产生了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风险、减少企业出口贸易中的直接损失、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益和竞争力以及政府出口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的巨大作用。其次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着重论述了市场失灵、政策工具和出口补贴合理化三种理论。最后从法学角度对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价值进行了阐述,安全价值和效率价值作为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促进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章是“出口信用保险运行论”。通过前文对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关系性质的分析,从合同法律关系角度对制度的动态运行程序加以论述。首先对指导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关系运行的原则加以研究,明确了出口信用保险除受财产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的指导,还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拥有其特有之指导原则(风险共担原则、保险费变动原则、买方信用限额申请原则、统保原则、赔款等待期原则和债权不放弃原则)。其次从合同的成立、生效、变更、履行和终止的动态过程论述了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运行程序和特殊规则。
     第四章是“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比较论”。本章首先从经营宗旨、监管的法律关、系资金来源和费用补贴、业务范围和财务制度等方面对国际上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经营模式(政府直接办理模式、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经营模式、受国家委托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其他金融机构兼营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其次归纳了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的共性特征,并对制度最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和归纳,总结了主要国家在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方面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制度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是“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建构论”。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现状,介绍了二十多年来我国业务开展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我国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政策工具,业务开展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路径设计和具体建议。从立法模式、立法宗旨、制度主体、客体、资金来源及运用、信息披露、监管机构、原则、行为、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和立法建议,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体系化的思考。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xport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for a country on aspects of expanding employmentopportunities and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position. With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increasingly deepening participation ininternational trade,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uch intensified externalcompetition and trade risk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s a common international policytool allowed by the rules of WTO,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Governments to supportexports and guard against foreign exchange risks.
     China as the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has got the leading position on thepenetration rate of the general trad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Otherwise, legal systemconstruction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s lagging behind. China's export creditinsurance, whether from the organization, or from the nature of the business point ofview, lacks of legal protection. At present, China has not yet developed a specializedexport credit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there are no specifically regulations about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n "Foreign Trade Law" and "Insurance Act". Though therelevant provisions can still reference to the applicabl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with a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of insuranc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has itsown special principles and rules. The lack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law systemgreat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business andlimited its role to promote and protect the export trade. An in-depth study of theexport credit legal system has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urgency.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businesspractices, academic research has also made some progress, but the study on legalsystem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s also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depth. Inthis contex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legal relations of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carries out the analysis of the legal value of export creditinsurance. By comparing and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export credit insurancesystem, in-depth analysis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status quoof China'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is made. Then the system path design and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s of the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be useful to build the legalsystem of China'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re given.
     O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ontology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This chapter firstlyhas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c concepts of credit, credit risk and credit insurance.The type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sis is defined on thisbasis as described in economics on the nature and general commercial insurancepolicies and property; Second, the article made a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export creditinsurance from a legal point of view and made the fact clear that its very nature is a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and legal relations in the static elements: the main object andcontent of rights, obligations part of the discourse; Finally, the evolution of exportcredit insurance system is introduced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exploring the generation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heory of value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clarified theory and the history, the functions and role of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are discussed. With the features of risk protection,export promotion and policy-oriented an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foreigntrade and investment, it shows great effect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trade risks, reducing the direct loss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export trade, getting moretrade opportunities, enhancing the capital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greatrole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export industrial policy. Thetheoretical basis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economics and sociology by the theories of focusing on market failure, policyinstruments and export subsidies, rationalization. Finally, the value of export creditinsurance system is described from a legal point of view, the security value andefficiency value as core values of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have greatsignificance to promote a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operation mechanism. Beaddressed by the foregoing analysis of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xportcredit insurance, we analyz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ntract law relationship. Firstly, by study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guidance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legal relationship, we kno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principles of property insurance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insurable interest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compensation,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proximatecause),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has its own guiding principles for its ownparticularity (risk-sharing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premium changes, buyer's creditlimit to apply th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system security, claims waiting periodprinciple and creditors do not give up principle). Secondly, the operation mechanismand the special rule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re discussed fromthe under dynamic proc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tract, to take effect, change,performance and termin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ntrast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theory. Thischapter compares the main business models from business purposes, the legalrelationship of the regulation, the department of funding sources and costs ofsubsidies, the scope of business and financial systems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exportcredit insurance (Government directly handled mode,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Government to set up specialized agencies, the State commissioned by commercialinsurance companies business model,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model, other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ncurrently mode). Secondly, it summarizes the commonfeatures of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and the latest trends. Finally, bycomparison and inducti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major countries in respect of exportcredit insurance system is summed up as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ur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of export creditinsurance. This chapt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xport creditinsurance system on both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our business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during more than20years’ period. Export creditinsurance as an important policy tool, has brought China's foreign trade promotion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to leapfrog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restrictions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eficiency are also gradually becoming apparent,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the absence of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Finally, specificrecommendations on path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xport creditinsurance legal system are given. System design and legislative proposals to build thelegal system of China'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are proposed form the aspects of mode from the legislation,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the system main object, sourcesof funding and us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in principle,behavior, risk control.
引文
①覃达:《这个寒冬,一路有你》,《国际商报》,2011年12月19日。
    ①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3页。
    ②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4页。
    ①高国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10页。
    ②James L. Ford, Mpuku, Pattanaik: Revenue Risks, Insurance, andthe Behavior of Competitive Firms [J].Journalof Economics,1996.
    ①陈圆蜜:《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运营模式的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8页。
    ②何婷婷:《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0页。
    ③张洪:《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模式探讨》,《保险研究》,1998年第4期,第16页。
    ④陈爱萍:《法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及启示》,《经济纵横》,2002年第9期,第7页
    ⑤戴丽丽:《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模式选择》,《中国保险》,2005年第12期,第8页。
    ⑥李志展,宫本超:《国际出口信用机构的发展模式分析》,《保险研究》,2005年第4期,第12页。
    ①严启发:《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国际比较》,《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05年第09期,第23页。
    ②李景辉:《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及中国取向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9页。
    ③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国家风险评价一理论方法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④李景辉:《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及中国取向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5页。
    ①周延、郝玉:《出口信用保险国家经济风险评价——以泰国为例》,《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06期,第21页。
    ②翟因华:《浅谈出口信用保险立法中的若干问题》,《保险研究》,1996年第6期,第6页。
    ③白钦先等:《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65-78页。
    ④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0-35页。
    ①马志毅:《出口信用保险中的法律问题》,《保险研究》,2007年第1期,第30页。
    ②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近因原则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第22页。
    ③孙绍芳:《对建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制的思考》,《金融经纬》,2000年第3期,第17页。
    ④林冰:《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经济论坛》,2003年第2期,第7-8页。
    ⑤亢梅玲、马栋:《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保险世界》,2004年第1期,第15页。
    ⑥刘颖:《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3期,第32页。
    ⑦刘慧:《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探索》,《法制天地》,2010年第9期,第33页。
    ⑧饶祥:《浅谈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5期,第28页。
    ①《大英百科全书》(卷V),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②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5月第16页。
    ①[美)James.S.Trieschmann等:《风险管理与保险》,裴平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潘金生等:《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曾鸣:《信用保险理论与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②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8-80页。
    ①彭福永:《涉外金融与保险实务》,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②唐若昕:《出口信用保险实务》,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原外经贸部“利用金融手段促进出口”课题组:《出口信用保险,一个值得重视的促进出口的有效手段》,《国际商报》,1996年8月17日,第2版。
    ①萧朝庆:《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②张春阳:《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11月,第18页。
    ①穆林林:《出口信贷与保险》,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55页。
    ①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②江朝国:《保险法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①徐卫东:《保险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248页。
    ①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5-62页。
    ①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承保)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①胡文富:《保险法通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②李嘉华:《涉外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
    ③贾林青:《保险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④王萍:《保险利益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页。
    ①关烷非:《保险利益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①Dick Briggs&Burt Edwards,Credit Insurance: How to reduce the risks of trade credit, Cambridge: Woodhead-Faulkner Limited, Simon&Schuster International Group,1998, p.201.
    ②徐蓉:《商业信用保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13页。
    ③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5页。
    ④江朝国:《保险法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①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②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23页。
    ①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24页。
    ②江朝国:《保险法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①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承保管理规定》。
    ①曾真:《保险告知义务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页。
    ②曾真:《保险告知义务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6页。
    ③赵启进:《论保险法的告知义务》,《法律科学》1996年第3期,第58页。
    ①吴汉东:《保险契约告知义务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②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一),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40页。
    ③郑玉波:《保险法论》,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社,1992年版,第89页。
    ①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条款》(综合保险3.0版)。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0页。
    ①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规范与运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②Dick Briggs&Burt Edwards,Credit Insurance: How to reduce the risks of trade credit,Cambridge,woodhead—Faulkner Limited,Simon&Schuster International Group,1998,P.201
    ①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6页。
    ②王术君:《出口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2页。
    ①沈曙寰:《出口信用保险及其的中国的应用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页。
    ②沈曙寰:《出口信用保险及其的中国的应用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页。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3页。
    ①郭新双:《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3页。
    ②王术君:《出口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52—53页。
    ①郭新双:《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3页。
    ①王玉:《国外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运行模式探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页。
    ①李清明:《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8页。
    ①萧朝庆:《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90页。
    ②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一),台湾: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39页。
    ①Clyde William Phelps: Commercial Credit Insurance as a Management Tool, Studies in Commercial Financing,no.3, Baltimore Educational Division. Baltimore: Commercial Credit Company.1961. p.45.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0页。
    ②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2页。
    ①徐武生:《担保法理论与实践》,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①Clyde William Phelps: Commercial Credit Insurance as a Management Tool, Studies in Commercial Financing,no.3, Baltimore Educational Division. Baltimore: Commercial Credit Company.1961. p.85.
    ①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51页。
    ②傅京燕:《关于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思考》,《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第4期,第48页。
    ①王利明、房绍坤、王轶:《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4页。
    ②符启林:《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第33—35页。
    ①[英]约翰T·斯蒂尔:《保险的原则与实务》,孟兴国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5页。
    ②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3页。
    ①申曙光:《保险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1—82页。
    ②窦晓琳:《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第21页。
    ③英国学者约翰T斯蒂尔将近因定义为:“近因是指引起一系列事件发生,因此出现某种后果的能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这一因素的作用过程中,没有来自新的独立渠道的能动力盆的介入。”
    ①[日]园乾治:《保险总论》,李进之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3年版,第66—68页。
    ①大数法则:在有足够多的标的物时,实际损失结果与预期损失结果的误差将很小。保险经营利用大数法则,就是要把不确定的数t关系向确定的数里关系转化,而确定性的大小,决定了上述误差的大小,即确定性越大,误差越小:确定性越小,误差越大。
    ②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45页。
    ①窦晓琳:《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3—23页。
    ①李玉泉:《保险法学一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李玉泉:《保险法—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②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投保单》。
    ①李玉泉:《保险法学—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②李玉泉:《保险法—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①温世扬:《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②李玉泉:《保险法—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③李玉泉:《保险法—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①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0页。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27页。
    ②王利明:《试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民商法研究(第三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450页。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58页。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59页。
    ①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的规范运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②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11页。
    ③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条款》(综合保险3.0版)。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61页。
    ②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35页。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62页。
    ①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62页。
    ①其前身是19材年成立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1969年加拿大议会制订“出口发展法”,使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中增加贷款业务,并改名为出口发展公司。
    ②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编资料:《中国出口信用保险》,2004年版,第257页。
    ②陈园蜜:《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运营模式的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9页。
    ①陈园蜜:《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运营模式的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9页。
    ①根据进出口银行法规定,美国进出口银行贷款余额与表外或有负债的总和在任柯情况下不得超过750亿美元。这样政府对信用风险可以从总量上加以控制。
    ①陈园蜜:《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运营模式的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1页。
    ①商长江:《出口信用保险法律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4页。
    ②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65页。
    ①ECGD AND CONTAMINATION OF THE BLACK SEA,The Ecologist,Nov2001,vo1.31, Issue9.
    ①新华网:《王毅:中国信保对我国出口的渗透率已达11.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15/c_122429428.html2011年12月15日
    ①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产品与服务一非融资类担保》,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cpyfw/default.html2007年10月29日。
    ②谷祖沙:《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及发展思考》,《商业研究》,2005年第5期,第35页。96
    ①张琳:《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32页。
    ①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国家风险评价一理论·方法·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①商长江:《出口信用保险法律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20页。
    ①源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站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gywm/gsjj/gsjj.html。
    ②商长江:《出口信用保险法律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21页。
    ①吴洋:《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22页。
    ①刘助仁:《出口信用保险研究的进展》,《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7期,第18-21页。
    ②李杨、陈文辉主编:《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理念、规则及中国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2]苏俊雄:《契约原理及其实行》,台湾中华书局1978年版。
    [3]戴文礼:《公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李玉泉:《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徐卫东:《保险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史编审委员会编著:《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8]徐武生:《担保法理论与实践》,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9]尹田:《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保险法规制度译编组:《各国保险法规制度译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12]王伟东、李雪峰:《出口信用保险原理与务实》,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
    [13]王爱俭主编:《信用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4]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国家风险评价一理论·方法·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规范与运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16]萧朝庆:《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17]孙祁祥:《保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编资料:《中国出口信用保险》,2004年版。
    [19]白钦先等:《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20]覃有土主编:《保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1]邹海林:《保险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22]温世扬:《保险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3]萧朝庆:《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24]贾林青:《保险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刘宗荣:《新保险法:保险契约法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李萍主编:《保险法新释与例解》,同心出版社1998年版。
    [27]《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8]王术君:《出口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29]胡文富:《保险法通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30]李嘉华:《涉外保险法》,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31]关烷非:《保险利益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32]樊启荣:《保险契约告知义务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李玉泉:《保险法学一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4]徐卫东:《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5]陈欣:《保险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许良根:《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7]邓成明:《中外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
    [38]徐国栋:《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9]许纵苗、李利:《保险合同法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0]施文森:《保险法总论》,三民书局1996年版。
    [41]桂裕:《保险法》,三民书局1998年版。
    [42]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杨祯:《英美契约法论》(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梁宇贤:《保险法新论》,瑞兴书局,2005年版。
    [45]黄华明:《中国保险法理论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6]贾林青:《投保与索赔》,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47]李杨、陈文辉主编:《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理念、规则及中国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48]寥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9]赵京霞:《进出口银行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50]曾鸣:《信用保证保险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一),三民书局1980年版。
    [52]王利明、房绍坤、王轶:《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4][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5][美]A·J泰勒:《保险法》,程延辉等译,中国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
    [56][英]约翰M.斯蒂尔:《出口信用保险原则与务实》,张清中等译,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1]李学斌、邱舒杰:《入世后地方立法应注意政策界限》,《经济论坛》2003年第5期。
    [2]阂宗陶、闰奕荣:《日本对外贸易保险分析及借鉴》,《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3月第,25卷第2期。
    [3]宋明眠、申曙光:《出口信用保险的新发展和中国实际》,《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
    [4]高晓梅:《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对策》,《亚太经济》2005年2期。
    [5]蔡志刚:《国外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概述》,《保险研究》2005年第9期。
    [6]林冰:《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经济论坛》2003年第2期。
    [7]蔡志刚:《日本的出口信用保险》,《河南金融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亢梅玲、马栋:《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保险世界》2004年第1期。
    [9]阎奕荣:《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分析及国际比较》,《金融与保险》第10期。
    [10]陈德明、黄伟志:《中日贸易保险制度比较》,《保险研究·论坛》1998年第5期。
    [11]朴兴镇:《日本对外贸易“非常”与“信用”保险法制初探》,《东疆学刊》2000年第3期。
    [12]唐若昕:《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保险研究》2006年第11期。
    [13]谷祖沙:《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及发展思考》,《商业研究》2005年第5期。
    [14]卢艳秋、朱秀梅:《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15]潘水根:《出口信用保险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发展探讨》,《保险研究》1997年第6期。
    [16]戴丽丽:《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模式选择》,《中国保险》2005年第12期。
    [17]林其屏:《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基本模式》,《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8]王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策略》,《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3期。
    [19]李虹:《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提高出口企业竞争能力》,《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0期。
    [20]于平:《浅议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商业现代化》2006年第25期。
    [21]李晶:《浅谈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机构的不足与完善》,《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期。
    [22]宫本超、李志展:《国际出口信用机构的发展模式分析》,《保险研究》2005年第4期。
    [23]王哲中、陈晓音:《国外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及启示》,《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11期。
    [24]王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模式研究》,《技术与市场》2008年第12期。
    [25]范方志、吕志华、杜晓堂:《出口信用保险及中国的选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第4期。
    [26]筱夫:《企业经营海外风险控制的最佳选择》,《中国经贸》2003年第1期。
    [27]徐芳、魏志明:《关于法国、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考察报告》,《国际金融报》2006年第4期。
    [28]赵苑达:《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赔付率过高的原因与对策》,《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29]周善志:《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3期。
    [30]王丽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与方向》,《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1]杨国铭:《出口信用保险是化解外贸出口风险的有效办法》,《国际商务》2006年第5期。
    [32]何慎远:《国际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化》,《保险研究》2007年第10期。
    [33]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近因原则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4期。
    [34]孙绍芳:《对建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制的思考》,《外向经济》2008年第3期。
    [35]刘颖:《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03期。
    [36]刘慧:《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探索》,《法制天地》2010年第09期。
    [37]饶祥:《浅谈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5期。
    [38]符启林:《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
    [39]陈爱萍:《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及启示》,《经济纵横》2002年第9期。
    [40]刘助仁:《出口信用保险研究的进展》,《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7期。
    [41]张学宁:《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对策》,《亚太经济》2007年第2期。
    [42]严启发:《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国际比较》,《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05年第09期。
    [4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产品与服务一非融资类担保》,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cpyfw/default.html,2007年10月29日。
    [44]义乌商报:《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破除“有单不敢接”难题》,http://biz.chinafairs.org/win/Dibai/dtnews.aspx?code=204,2009年7月21日。
    [45]深圳新闻报——晶报:《中国出口企业坏账率过5%》,http://business.sohu.com/20070921/n252288774.shtml,2007年9月21日。
    [46]赵苑达:《浅议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改革》,http://www.chinalawedu.com,2005年6月18日。
    [47]《短期出口信用险综合保险条款》http://www.sinosure.com.cn/,2010年3月12日。
    [48]陈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历程研究》
    [49] http://www.china-insurance.com/,2010年2月25日。
    [50]陈有军:《出口信用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1]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西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2]郭新双:《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3]王萍:《保险利益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 Dick Briggs&Burt Edwards: Credit Insurance: How to reduce the risks of tradecredit, Cambridge: Wood head一Faulkner Limited, Simon&SchusterInternational Group,1998.
    [2] Clyde William Phelps: Commercial Credit Insurance as a Management ToolEducational Division, Commercial Credit Co.,1961.
    [3] Hideki Funatsu: Export Credit Insurance,The Journal of Risk andInsurance,1992.
    [4] Alsen K J, Antufjew J, Huizingh K, Koning R, Sterken E, Woltil M:Insurability of Export Credit Risks, Research Report F07,2003.
    [5] James L. Ford, Mpuku, Pattanaik: Revenue Risks, Insurance, and the Behavior ofCompetitive Firms,Journal of Economics,1996.
    [6] Christoph M, Thorsten N, Michael W:Political Risk and ExportPromotion:Evidence from Germany,The World Economy,2008.
    [7] ECGD AND CONTAMINATION OF THE BLACK SEA, The Ecologist, Nov2001, vo1.31, Issue9.
    [8] Neatle: institution,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Sept,1987.
    [9] COFACE SA2007Annual Report.
    [10]AmeriCredit Corp(ACF)2007Annual Report.
    [11]John F Dobbyn: Insurance Law,(法律出版社2001年英文影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