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无后”现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取新世纪十年文学即2001到2010年间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这十年文学中某几部重要作品中出现的情感相近的一种情节设置为问题出发点,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一百年的历史空间中,寻找该问题的源流脉络发展,最终在“父与子”的现代书写维度下,提出“无后”这样一个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现象,并研究这一表面现象背后深层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创作心态,以及其对于当下文学创作的整体影响。
     全文由导论、上篇、下篇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导论部分主要通过澄清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两种“父子”书写,分析其中以“断裂”为特征的新的一种“父子”文化书写得以出现的重要社会感情支撑即“青春象征”如何出现、发展以及消失,以及相应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青春文学”的出现、发展和衰微,由此研究为何在新世纪的这一十年里会出现与之相关的“无后”现象,以及其如何成为一种时代隐喻。
     上篇主要从《秦腔》、《风雅颂》、《兄弟》、《生死疲劳》和《蛙》几部十年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出发,以作品相应的四位作家其三十年的写作区间为参考、论说空间,呈现具体作品在“父与子”的书写维度中,以何“无后”,而又何以“无后”。最后以婴儿象喻和青年的“无父”情感预设作为如上“无后”呈现的某一种可比照的回应。如此尝试廓清“无后”这一情节隐喻背后的具体情感内容。下篇则在上篇呈现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无后”的现象,并尝试对其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阐释。
     从20世纪初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掀起的近一个世纪的“青春象征”,到如今中年话语场域中出现的“无后”的隐喻,其中展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条内在时代精神脉络。文革以后,社会情感不再以“青春”和“青年”作为希望的象征,相反其成为某种历史狂热的承担者而被时刻教育和批评着,随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转变为中年视角和中年价值,这一趋势在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年作家中,又逐渐发展为将已经或者正在作古的“父”作为真理的代表和力量的象征。其在这一过程中,此时的中年作家获得了某种历史的合法性,但其却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强烈的自我精神焦虑,如此,新世纪十年文学中才有“无后’的情感隐喻。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chooses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21Century (2001-201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uring this ten years, some of important works share some similar emotion by a plot, that is the point the research starts from. And in the one hundred years of twentieth Centu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space, this dissertation try to search fo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emotion. Finally in the modern writing perspective of the " father and son", put forward the phenomenon of "without a son" that appears in this ten years. And study of the possible deep social ideology behind of surface phenomena, as well as its overall impact o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eat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clarifies two different writings of "the father and s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feeling of "youth symbol" that supports the new one that aims on the gap of two generations cultural writing how to appear, develop and disappear. As well as the Youth Literatur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ow to appear, develop and disappear. Thus in this context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without a son" in first ten years literature of the new Century, and how it develops as a metaphor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Part one analyzes four writers with their five works that are important in the first ten years of21Century. And from this analysis, we will know the concept of "without a son" how to work in those specific novels, and why we call it "without a son". Part two dues to the plot of some fictions with a newborn baby and some "without a father" finds another way to think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without a son" in this ten years. With this two part, the dissertation want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he "without a son". The thir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of "without a son", and try to give the proble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youth symbol" started by the Young China which written by Liang Qichao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 to the "without a son" as a metaphor which appears in the discourse of middle-aged perspective, it shows an inner spiri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ith it is the truth that the Youth are no longer taken as a symbol of hope. Instead of that they become undertaker of a mania history just a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need to be educated and criticized by the old men. The social mainstream ideology has changed into a middle-aged perspective and middle-aged value from the "youth symbol". Different with the early time in history of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the old men have become the symbol of the truth. That is why the "without a son"comes up.
引文
1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清i义报》第三十五册(1900年2月10日),引自《梁启超选集》李兴华 吴嘉勋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22。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清议报》第三十五册(1900年2月10日),引自《梁启超选集》李兴华 吴嘉勋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26。
    2宋明炜:《“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见
    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3031.htm)。
    4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清议报》第三十五册(1900年2月10日),引自《梁启超选集》李兴华 吴嘉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25。
    5钱穆:《中国文学论从》,三联书店,2002年版,P26:“青年二。字,亦为民国以来一新名词。古人只称童年、少年、成年、中年、晚年。……而犹必为新青年,乃指在大学时期身受新教育育具新知识者言。故青年
    二字民国以来之新名词,而尊重青年亦成为民国以来之新风气。
    6李大钊:《青春》,载《新青年》,1916年第2卷1
    7有意味的是,“斯人独憔悴”恰好出自杜甫《梦李白》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尽管在唐代的历史时期中,有关对于“青春”的歌唱之于杜甫时,已经式微,但足在他怀念李白的诗句中,仍有着对那种青春生命阶段的豪迈不羁的一种情愫在内。此处,冰心借其为小说篇名,在具体的语言之外,总令人想起有关“青春”的情感。
    8巴金:《家》,《巴金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P7。
    9巴金:《家》,《巴金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P427。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P430。
    11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P125。
    1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P130。
    13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P140。
    14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P143。
    15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P79。
    16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P81。
    17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P104。
    18姚文元:《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人民文学》1957年第11期。
    1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处引自1943年10月1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本文在收入1953年的《毛泽东选集》时经过了修改”。转引自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P325。
    20洪子诚:《“组织部”里的当代文学问题——一个当代短篇的阅读》,《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王德威陈思和许了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3月。
    21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P311。
    22卢新华:《上帝原谅他》,《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
    23卢新华:《上帝原谅他》,《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
    24李杨:《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重返八十年代》洪了诚等著,程光炜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P5。
    25李杨:《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重返八十年代》洪了诚等著,程光炜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P6。
    26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
    27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P248。
    8李扬:《重返80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酒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P31。
    10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酒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P2。
    11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酒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P85。
    32卫慧:《上海宝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版,1,1。
    33巴金:《家》,《巴金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P101-102。
    34陈燊:《前夜父与子译本序》,P9-10,见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丽尼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5[英国]以赛亚·柏林著彭淮栋译《俄国思想家》,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P328,注释29:此为屠格涅夫原来驸加于《父与子》,但它后来割舍的短铭。见A.Mazon《屠格涅夫的巴黎手稿》,P64-65。
    36屠格涅夫:《前夜父与 子》.丽尼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p217。
    37屠格涅夫:《前夜父与 子》.丽尼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p232。
    38屠格涅夫:《前夜父与 子》.丽尼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P243。
    39王蒙:《活动变人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3月版,P308。
    王蒙:《活动变人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3月版,p315-316。
    4茅盾:《子夜》,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版,p5。
    42有关《风和日丽》的内容介绍和内容分析,详见第六章第二节。
    43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4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导论《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基本状况》“主要指的是以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和文艺创作为核心的思想和文学意识。”“凸现身处中国自身的历史情境之中的中国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文学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45“中年时期”是陈思和教授近年对比两个新世纪(即20世纪初期与2000年以来这十年)文学所提出的文学史理论。它将中国现代文学比拟为一个生命形态,进而讨论了晚清到新世纪头十年这个巨大的现代区间里中国文学的某一整体形态发展脉络,并传神地把握了百年现代文学中一以贯之的知识分子精魂历程,为现代文学(本文所指的现代文学是与古代文学相对的,用现代白话语言表达现代情感的文学,故不在“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等模糊的文学史概念中盘横,而对具体的时代将明确指出,如新世纪十年文学指的是2001年到2010年间的创作。)以一种生命形态的发展来观照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尝试讨论当下文学从“少年情怀”到显露中年特征时候面临的危与机。他在《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一文中写到:伴随着文革之后,“中国社会结束了‘青春期’,逐步进入了告别理想、崇尚实际的‘中年期’”,文学也展示出一种中年特征:“以中年作家的创作为主体,作家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和对社会的稳定看法。他们不再以理想主义为动力,而是沉入民间大地,履行独立的批判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隐患。”有关“中年”的表述,在陈思和教授之前,20世纪90年代诗歌界已有敏锐的感觉(有关于此,陈教授在他的《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一文中也有译细的论述)。但将“中年”这一状态真正切入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视野中的,是陈思和教授通过将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青年主题”与“少年情怀”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相互对比,并整体观照,才得以完全。这一文学史的观照方法和理论,成为本文讨论新世纪年文学的重要理论支持。
    46陈思和:《萍水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7月,P105。
    47陈思和:《萍水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7月,P3。
    48陈思和:《萍水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7月,P108。
    49钱穆:《中国文学论从》,三联书店,2002年版,P26:“青年二字”亦为民国以来一新名词。古人只称童年、少年、成年、中年、晚年。......而犹必为新青年,乃指在大学时期身受新教育具新知识者言。故青年二字乃民国以来之新名词,而尊重青年亦成为民国以来之新风气。
    50茅盾:《子夜》.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版,p53。
    51王一川《浪漫乌托邦与父子冲突》,《文艺争鸣》1992年第2期;郜元宝《告别丑陋的父亲们》,见《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贺仲明《五四文学中的父亲形象的探析》,《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贾植芳、王同坤《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3期;贺仲明《论三十年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王爱松、贺仲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董小玉《先锋文学创作中的审丑现象》,《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陆雪琴《审父与驯子的两难——从两篇小说看九十年代的一种精神轨迹》,《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郭宝亮《弑父的恐惧与家族血脉的纠结》,《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陈千里《凝视背影——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塑造与文化想象》,《天津社会利学》,2003年第3期;王芳《寻找父亲——试论余华小说文本世界意义建构》,《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张重岗《中国新文学中的父子母题——以鲁迅曹禺作品为中心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罗伟文《先锋小说与五四文学审父意识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陈少华《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了篡弑主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季俊峰《张炜小说中的市父主题》,《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杨经健《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审父母题》.《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高小弘《恋父、审父与女性的个体成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王听《解读苏童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陈千里《因性而别: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家庭冲突书写》,《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其中女性文学研究涉及到这一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孟悦、戴锦华著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
    55陈思和:《从“少年情”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53陈思和:《萍水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7月,106-107。
    54陈思和:《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55钱理群:《是集大成,又是新的开拓——我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载《文景》,2010年6月。
    56程光炜:《文学研究的“参照性”问题》,载《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5期。
    57洪治纲:《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当代文学六国论》,贾梦玮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P66。
    58贾平凹:《浮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p4。
    59贾平凹:《浮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p11。
    60贾平凹:《浮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p327。
    61贾平凹:《废都》,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版.p458。
    62贾平凹:《废都》,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版.p458-p459。
    633参见肖云儒:《<秦腔>:贾平凹的新变》,《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小说透过引生的眼睛看世界,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想缀连和转叙故事。在叙事学上,引生属于那种‘不可靠叙述者,即带有种种个体局限和偏见的叙事者.虽然作者让引生具有超人的灵惠和超时空的感应能力,力图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叙述的不可靠性,但小说没有设置可靠的叙事者(这常常就是超然的全知的作家自身)来总揽、匡正权书,让读者始终透过不可靠叙事者的眼光来感知书中的世界,极易产生零碎、失真的后果.也极易影响甚至伤害真正的叙事者(即作者)的审美立场。
    64肖云儒:《<秦腔>:贾平凹的新变》,《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5贾平凹:《废都》,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版。
    66熊修雨:《90年代贾平凹精神世界探询》,《当代文坛》,2005年第6期。
    67张新颖:《重返80年代: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68张新颖:《重返80年代: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69张新颖:《重读<废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70张新颖:《重读<废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71张颐武:《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72如马振宏的《从<秦腔>到<高兴>刊贾平凹的焦虑意识》,载《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刊。作者罗列出:对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的载体——土地面临荒芜、闲置问题的焦虑:对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中城乡生活秩序日益被打乱的问题之焦虑:对城乡差异、贫富分化造成的农民生活困窘、地位低下的问题的焦虑:对苦苦追寻精神家园但却不得的焦虑。
    73温儒敏 陈晓明等著《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P133。
    74陈思和:《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75陈晓明:《穿过本土,越过“废都”——贾平凹创作的历史语义学》,见《废都》.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版序一。
    76参见《秦腔:一曲挽歌,一段深情——上海<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77陈思和:《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78陈思和:《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79郜元宝:《秦腔:一曲挽歌,一段深情——上海<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80李静:《未曾离家的怀乡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贾平凹的小规则看法》,《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81且对这一精神空间的分析,力图借用学界现有的研究共识,通过对某种已成共识的研究成果的串联,展示其共识之于本文所论述的“无后”的支持意义。
    82陈思和:《读阎连科的小说札记》,《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3期。
    83梁鸿:《“节命浪漫主义”的怕和爱——从两个短篇看阎连科的小说追求》,《上海文学》,2004年第8期。
    84雷达:《长篇小说笔记之二十:阎连科的<受活>》,《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85郜元宝:《论阎连科的“世界”》,《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86郜元宝:《论阎连科的“世界”》,《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87关于余华的《兄弟》(下)下一章将详细讨论。这里点到的是,《兄弟》(下)出版之后,批评界对其描写的一系列“荒诞”事件的接受分歧。如批评家王宏图先生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余华<兄弟>研讨会》上直《兄弟》“侮辱了我的阅读”。而从如文中所引的余华谈及《兄弟》(下)的几次访谈也可以看到,关于这部作品,他特别敏感十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质疑。
    88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9李丹梦:《面对心灵的“乡土”——论阎连科的<风雅颂>》,《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10李丹梦:《面对心灵的“乡土”——论阎连科的<风雅颂>》,《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11李丹梦:《面对心灵的“乡土”——论阎连科的<风雅颂>》,《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92李丹梦:《面对心灵的“乡土”——论阎连科的<风雅颂>》,《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93王德威:《<诗经>的逃亡——阅读阎连科的<风雅频>》,《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94李振声:《内心阙如的时代,人,何以自处?——阎连科<风雅颂>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95王德威:《<诗经>的逃亡--阅读阎连科的<风雅频>》,《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96李振声:《内心阙如的时代,人,何以自处?——阎连科<风雅颂>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97贾平凹:《秦腔·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
    98贾平凹:《秦腔·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
    99阎连科:《风雅颂·后记三篇·漂浮与回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0李振声:《内心阙如的时代,人,何以自处?——阎连科<风雅颂>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101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中的诗句。
    102长篇小说《风雅颂》最初是由林建法任执行主编的《西部·华语文学》于2008年第2期,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发行。
    103阎连科:《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P15—16。
    104阎连科:《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P17。
    (?)阎连科:《风雅颂》,《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2期,P14-15。
    106李振声:《内心阙如的时代,人,何以自处?--阎连科<风雅颂>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107阎连科:《风雅颂·后记三篇·漂浮与回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328。
    108阎连科:《风雅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P12:“……那年我已经二十二周岁,她才十八岁……(两个省略号均为笔者添加)
    109阎连科:《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P4:“结婚十几年,我已经四十二周岁,她己经过三十五周岁……(省略号均为笔者加)’
    110阎连科:《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P17。
    111阎连科:《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P231。
    1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449。
    3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121。
    4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276。
    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456。
    116“轻盈”语出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17马跃敏:《<兄弟>:余华的困境与歧途》,《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王敏达:《<兄弟>:岂止是遗憾》,《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119陈思和教授观点,载《“李光头是个民间英雄”——余华<兄弟>座谈会纪要》,《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20梁水安在2006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召开的《余华小说<兄弟>讨论会》上的发言,载《“李光头是个民间英雄”——余华<兄弟>座谈会纪要》,《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21董丽敏在2006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召开的《余华小说<兄弟>讨论会》上的发言,载《“李光头是个民间英雄”——余华<兄弟>座谈会纪要》,《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22张新颖 刘志荣:《“内在于”时代的实感经验及其“冒犯”性》,《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23余华、张清华:《“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上海文学》2007年第3期。
    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127张新颖 刘志荣:《“内在于”时代的实感经验及其“冒犯”性》,《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8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9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130有关这个复仇的线索,参考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31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①陈思和:《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133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P99。
    134陈晓明:《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135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P99。
    136胡秦葆 刘遥春:《余华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137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P94。
    138陈晓明:《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评余华<呼喊与细雨>》,吴义勤等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 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96。
    139此语借用:胡秦葆 刘遥春:《余华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140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P56。
    14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P56。
    14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P111。
    143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P178。
    144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P288。
    145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版,P456。
    146陈婧棱:《从电影<美丽人生>看小说<兄弟>》,《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
    14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民间理论最早出自于陈思和教授《民间的沉浮》和《民间的还原》两篇理论文章。这里就其中作为一个研究空间和视角的民间文化形态的概念,引述如下:“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权力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并且在一定限度内被迫接纳权力,但它毕竟属于被统治阶级的‘范畴’,而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和传统。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进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相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之形态。”(《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p128)
    148陈思和 张新颖 王光东:《余华:由“先锋”转向民间之后》,《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149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50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郜元宝:《论阎连科的“世界”》,《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52张志忠:《感觉莫言》,见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3阿城:《鬼怪与莫言小说》,见《闲话闲说》,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154见王宏图整理:《莫言:沸滕的感觉世界的爆炸——复旦大学“新时期文学”讨论实录》,《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
    155有关此处“生活世界”的说法虽未直接受到胡塞尔其“生活世界”的启发,但胡氏理论从主体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和途径的角度十本文所言的“世界”有阐明之处,即如其名言:“生活世界是本源明证之领域。
    156王干:《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的批判》,原载《读书》1988年第10期,转引自杨扬主编《(?) 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其中引文中的“即令”两字为《莫高研究资料》中如此。
    157顾彬:“这说明他们只是想卖书,根本没考虑作品的质量。在德国,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卖出1万本,我们就会怀疑他是个什么样的作家。在德国,余华和莫言写的只能算是通俗文学.小是严肃文学,他们的作品是不能进入文学史的,他们作为通俗作家的身份也相当低。”《长江商报》对顾彬的采访。详见http://www.hb.xinhuanet.com/art/2008-11/17/content_14934877.htm。莫言呢?他在43天之内,写出了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这怎么可能呢?小说翻译成德文有800页呢。如果是托马斯曼要写百页的小说,他最少要写3年。他的《魔山》,从德文来看大约500页,他写了将近4年。所以这说明什么呢?中国当代作家根本不重视语言,他们觉得故事是最重要的。可是在西方文坛,语言的重要性史甚于故事。“来源于http://book.ifeng.com/psl/hwst/200810/1014_3551_830311.shtml。
    159王德威:《千言万语何若莫言》,《读书》,1999年第3期。
    160郜元宝,见王宏图整理:《莫言:沸腾的感觉世界的爆炸——复旦大学“新时期文学”讨论实录》,《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
    161王宏图,见王宏图整理:《莫言:沸腾的感觉世界的爆炸--复旦大学“新时期文学”讨论实录》,《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
    162“打滑”为谢有顺语.2010年6月复旦大学召开了莫言作品研讨会,会上谢有顺针对莫言的《蛙》等的作品谈开去,指出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的不少作品中存在:语言“打滑”的问题。
    163见王宏图整理:《莫言:沸腾的感觉世界的爆炸--复旦大学“新时期文学”讨论实录》,《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
    164阎连科:《长篇小说创作的几种尴尬》,《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
    165王家新:《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关十当代诗学》,《诗探索》,1996年第1期。
    166莫言:《变》,《人民文学》,2009年第10期。
    167莫言:《倒立》,《山花》,2001年第1期。
    168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P146。
    1699杨剑龙:《揭示老同学聚会中的不同心态——读莫言的短篇小说<倒立>》,《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170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P145-146。
    171梁振华:《虚拟的真实与真实的虚拟——莫言<蛙>阅读札记》,《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
    172李振声:《内心阙如的时代,人,何以自处?——阎连科<风雅颂>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173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162-163:P60:“他的哭声沉痛。令趴在他家院墙上、围在他家大门口看热闹的人们也跟着心中难过。
    174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276-277。
    2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221。
    3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225。
    177莫言:《丰乳肥臀》,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P593。
    178以上三段引文皆自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必言》,《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179李静:《不驯的孩子——论莫言》,《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180王德威:《千言万语 何若莫言》,《读书》,1999年第3期。
    181季红真:《神话结构的自由置换——试论莫言长篇小说的文体创新》,《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182毕光明:《<生死疲劳>:对历史的深度把握》,《小说评说》,2006年第5期。
    183见《童年·60年代人·历史记忆——苏童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学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84毕光明:《人世温度的一次测试——评苏童<拾婴记>》,《名作欣赏》,2007年第10期。
    185莫言:《弃婴》,《白狗秋千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86张学听:《南方想象的诗学——苏童小说创作特征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187摩罗 侍春生:《逃遁与陷落——苏童论》,《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188汪政、晓华:《苏童的意义——以中国现代小说为背景》,《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189苏童:《虚构的热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0汪政、晓华:《苏童的意义——以中国现代小说为背景》,《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191李遇春:《病态深灰的病相报告——计苏童的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192毕光明:《人世温度的一次测试——评苏童<拾婴记>》,《名作欣赏》,2007年第10期。
    193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杨德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94苏童:《关于迟子建》,《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95迟子建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应该是1985年发表在《北方文学》第1期的《那丢失的……》。而本文这里所强调的《沉睡的大固其固》则是在《那丢失的……》之后,发表与《北方文学》同一年的第3期上。但就本文所认为的迟子建特有的艺术世界来说,这个创作的起点应该算在《沉睡的大固其固》上。由此开始,1986年《吉亚大叔和他的墓场》、《北极村童话》、《初存大迁徙》,1988年的《鱼骨》一直到1994年《逝川》的发表标志着迟了建艺术世界的建成。其实这个判断是基于新世纪以来作家的另一批如《野炊图》、《一坛猪油》、《起舞》、《解冻》等非常具有迟了建艺术气质,但又充满了对现实的观照意识的作品。正是因为笔者发现这些作品几乎是以一种非常轻灵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时代为难作家们的现实时,追溯迟子建她特有的轻灵来源之处,判定为1994年的《逝川》。
    196汪政、晓华:《苏童的意义——以中国现代小说为背景》,《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197张颐武:《当代文学的转变与精神发展——以“网络文学”和“青年文学”的崛起为中心》.《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8期。
    198郜燕君:《由“玉女忧伤”到“生冷怪酷”——从张悦然的“发展”看文坛对“80后”的“引导”》,《南方文坛》,2005年第7期。
    199张颐武:《当代文学的转变与精神发展——以“网络文学”和“青年文学”的崛起为中心》,《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8期。
    200张悦然:《直布兰雅大道》,《青年文学》,2005年第5期。
    201张悦然:《<爸爸爸>:活的水》,《人民文学》,2008年第11期。
    202张跃然:《对70一代的嫉妒》,《课外阅读》,2009年第12期。
    203张悦然:《吉诺的跳马》,《花城》,2004第5期。
    204鲁敏:《暗疾》,《大家》,2007年第2期。
    205张悦然:《<爸爸爸>:活的水》,《人民文学》,2008年第11期。
    206张悦然:《红鞋》,《小说界》,2004年第5期。
    207张悦然:《小染》,《小作家选刊》,2004年第9期。
    208张悦然:《谁杀死了五月》,《小说界》.2004年第5期。
    209池莉:《香烟灰》,《收获》,2007年第6期。
    210张悦然:《直落布兰雅大道》,《青年文学》,2005年第5期。
    211张悦然:《誓鸟》,《收获》,2006年第6期。
    212邵燕君:《以真切体验击穿成长之痛——评笛安的创作》,《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省略号为笔者引用所加。
    213罗四鸽:《圣阿奎那的启示与笛安的返魅》,《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214《第八届华语文学大奖专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〇〇九年度最具有潜力新人:笛安》,《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4期。
    215《第八届华语文学大奖专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〇〇九年度最具有潜力新人:笛安》,《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4期。
    216笛安:《西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17笛安:《东霓》,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6月版。
    218《写作者的二十岁如果青春没有了“靶子”——笛安论》,《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
    219邵燕君语张悦然:《由“玉女忧伤”到“生冷怪酷”——从张悦然的“发展”看文坛对“80后”的“引导”》,《南方文坛》,2005年第7期。
    220李丹梦:《张悦然的‘文学性’》.《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
    221笛安:《姐姐的丛林》,《收获》,2003年第6期。
    222笛安:《怀念小龙女》,《山西文学》,2008年第5期。
    223郜元宝:《告别丑陋的父亲们》,《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225陈晓明:《时尚前卫与亚文化乌托邦》,《批评的旷野》,花城出版社,2006年8月。
    226周立民:《可疑的个人——七十年代作家作品阅读礼记》,《山花》2009年第17期。
    228李振声:《内心阙如的时代,人,何以自处?——阎连科<风雅颂>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229不得不提,单行本有关杨科和妻子相识相恋的删节基本上是失败的。因为在杨科被剥夺的过程中,他的妻子赵茹萍是一个重要的参照角色。对照最初的杂志版本,笔者发现取消了这部分“前史”的解释,有伤于理解人物。
    230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231详见[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著,马水翔、赵玉兰、祝和军、张志华译《名哲言行录》(下),第八卷第一章《毕达哥拉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2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233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2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P14。
    235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P78。
    236安妮宝贝:《二三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37张悦然:《直布兰雅大道》,《青年文学》2005年第5期。
    238张悦然:《直布兰雅大道》,《青年文学》2005年第5期。
    239张悦然:《小染》,见《张悦然文集-红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40笛安:《怀念小龙女》,《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5期。
    241笛安:《广陵》,《最小说》,2009年第11期。
    242笛安:《请你保佑我》,《人民文学》,2007年第11期。
    243张文江:《古典学术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P238。
    244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 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P47-48。
    245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 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P103。
    246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 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P25-26。
    247谈蓓芳:《论五四新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P103。
    25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 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P26。
    252本文导论部分对此已有论述,这里如此一说,全为方便使然。就“青春象征”与“青年形象”来说,20世纪40到70年代是一段重要的发展期:“青春象征”从一个单一而模糊的未来“希望”之意,而遭遇意识形态的有力规约,“青年”受到“指引”和“教育”,由是从《家》毕出走的高觉慧和从《财主底儿女们》出走的蒋少祖们来到了‘延安”。由此才有50年代的陆萍和林道静。而后这条青年的线索进入了文革时期,其以特有的现实行为,跳出文学作品,从而在具体的行动上毁灭了“青春”之于未来的建设意义,相反将其鲁莽、幼稚、冲动的巨大破坏能力爆发出来,最终在文革之后,带来文学中“青春象征”的结束和“青春文学”的衰微。
    253宋明炜:《“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见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3031.htm)。
    254相较于宋明炜《“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文中所讨论到的晚清小说中暖昧、复杂的“青春”象征书写,本人认为这一象征在20世纪新文学以来才有较为确定和清晰的“青年形象”和社会内容出现在小说中。他非“代表着前卫的时代精神”(语吴研人《新石头记》),其情感和象征皆是严肃的,而非带有调侃性质的想象。而另外一方面,从梁启超到鲁迅,则是“青春”象征从政治象喻转为文学实践。
    255铁凝:《铁凝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P354。
    256白先勇:《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20。
    257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绪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省略号为引用者加)。
    258温儒敏 陈晓明等著《现代文学新传统以及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p110-111。
    259张旭东:《从“朦胧诗”到“新小说”——新时期文学的阶段论与意识形态》.《批评的踪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P244。
    260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P188。
    261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P201。
    262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P200。
    263郜元宝:《告别丑陋的父亲们》,《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264陈思和:《丛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265Gill Jones.Youth(Cambridge:Polity Press.2009).p1-2.
    266[匈牙利]乔治·卢卡契(Georg lukacs,1885-1971)《现代主义的思想体系》,杨乐云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册,戴维·洛奇 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 P203。
    267原文出自《约翰逊论莎士比亚》,沃特·拉莉编,牛津出版社,1908年,P201-213。转引自[美]M·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 张照进 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P23
    268郜元宝:《淡哈金并致海内外中国作家》,《小够破碎》,吉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269[美]弗朗西斯·查移森(Francis Fergusson,1904-)《<俄狄浦斯王——悲剧的行动韵律》,董衡巽 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册,戴维·洛奇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P79。
    270陈思和:《再论“现代反抗意识”》,《笔走龙蛇》,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71谢冕:《诗歌理想的转换》,《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P241。
    272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十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P184-185。
    Gill Jones (2009) Youth Cambridge:Polity Press.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著,马永翔赵玉兰祝和军张志华译《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英国]以赛亚·柏林著彭淮栋译《俄国思想家》,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俄国]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丽尼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
    [英国]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杨乐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捷克]亚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欧梵编郭建玲译《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意]卡尔维诺著《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巴金著《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茅盾著《子夜》,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路翎著《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
    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思和著《萍水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陈思和著《写在子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思和著《笔走龙蛇》,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主编《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温儒敏陈晓明等著《现代文学新传统以及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袁进著《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袁进著《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谈蓓芳著《论五四新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洪子诚等著程光炜编《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程光炜著《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蔡翔著《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新颖著《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文江著《古典学术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郜元宝著《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张旭东著《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判1985-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陈晓明著《批评的旷野》,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贾梦玮主编《当代文学六国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林建法乔阳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义勤等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葛红兵著《中国文学的情感状态》,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王蒙主编书系胡平主编《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短篇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王安忆著《叔叔的故事酒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贾平凹著《秦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贾平凹著《浮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贾平凹著《废都》,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阎连科著《风雅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余华著《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余华著《兄弟》(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余华著《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莫言著《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莫言著《丰乳肥臀》,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莫言著《白狗秋千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阿城著《闲话闲说》,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朱天心著《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卫慧著《上海宝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安妮宝贝著《二三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张悦然著《张悦然文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笛安著《西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笛安著《东霓》,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宋明炜:《“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见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3031.htm).
    王德威:《“化繁为简”谈“五四”》,《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4月12日。
    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
    张新颖:《重返80年代: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陈思和:《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汪政:《论贾平凹》,《钟山》,2002年第4期。
    郜元宝:《论阎连科的“世界”》,《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