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问题化理论处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提出(抑或建构)一个有学术意义的“理论问题”——即“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该问题是,“罗尔斯政治秩序观及其文化基础”(即“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作为罗尔斯理论中的一个知识性问题,对我们中国人而言何以会成为一个“理论问题”?
     本文的现实问题意识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基于我们对正义概念的辨析,以及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正义概念内涵演变情况的考察,当下中国社会盛行着内涵源自于西方文化体之罗尔斯“社会”(即“约指‘国家”’)意义上公平正义观的正义概念,代表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以(预设着罗尔斯域内政治秩序观/国内政治秩序观的)“社会”意义上公平正义观念为内涵的正义概念来审视(甚或处理)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深刻触及当下中国现存的政治秩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风险。
     另一方面,同样基于我们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正义概念内涵演变情况的考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中国的日益崛起和强大,代表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用内涵源自于中国文化体之正义概念来审视(甚或处理)国际领域国家间的事务活动,然而,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会面临一种外交困境,该外交困境则是源自于(预设罗尔斯域际政治秩序观/国际政治秩序观之)罗尔斯万民法思想(以“社会”意义上公平正义观念为内核)对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之普适性的有力辩护。
     本文这两方面的现实问题意识意味着,我们须要对“罗尔斯的政治秩序观(包括他的域内政治秩序观和域际政治秩序观)及其文化基础”(即“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进行学术探究,因而,如果我们的研究表明,罗尔斯政治秩序观的文化基础是源自于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那么,基于中国文化体与西方文化体间所存在之明显且巨大的差异,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本文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实存在的。
     很明显,我们对本文现实问题意识的回应是一种学术回应。既如此,那么,首先,我们须基于本文的现实问题意识型构出(或建构出)一个“理论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行为才可能具有学术意义。其次,才涉及到我们对该“理论问题”的全面回答。不过,基于本文研究目的的设定,本文研究旨在完成“第-步”——即对笔者于本文中的现实问题意识进行问题化的理论处理,力图建构-个“理论问题”(即“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而“第二步”(即“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全面回答”)的完成,则是本文之后阶段的研究主旨。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导言:直觉问题意识与本文论述框架》在对正义概念进行辨析之后,主要勾勒出笔者于本文中的直觉问题意识、明确本文研究目的、交待本文的论述框架。
     第2章《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的问题化(Ⅰ):直觉问题意识的论证和深化》主要对本文第1章《导言》中的直觉问题意识进行强化(甚或论证)和深化,表明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对我们中国人而言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只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或罗尔斯理论中的一个知识性问题。这一章主要表明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具有“理论问题”的普遍性特征。
     第3章《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的问题化(Ⅱ):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的新颖性考察》主要考察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的新颖性。这一章主要表明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具有“理论问题”的新颖性特征。
     第4章《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研究进路问题:基于相关罗尔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之研究进路的思考》主要为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寻找一种合适的研究进路。在本文第2章和第3章基本完成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理论建构后,这一章的写作目的旨在避免因“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找不到一种合适的研究进路”这一情况而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之“理论问题”品格所可能会产生的消减。
     第5章《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预设问题: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初步回答》主要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进行初步回答。因为本文旨在提出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这预设着“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是有解的”,但是,这样一种预设并不是当然成立的,因而,我们需要于这一章中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进行初步回答以避免“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无解”这一情况而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之“理论问题”品格所可能会产生的严重消减。
     第6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整体性地勾勒出“笔者对本文的现实问题意识进行问题化理论处理、提出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过程,表明本文是如何完成其预期理论目的(即“提出‘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的。
In my dissertation,I mainly want to put forward a problem with some academic significance------namely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which is why 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and its cultural foundation("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for short),as a knowledge problem in Rawls's theories,come to be our academic problem?
     In my dissertation,my reality problem awareness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the conception of justice prevails in China today,which is Rawls's social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fairness from the body of Western culture,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on behalf of China today,look at(or even,deal with)the current social problems in China with the social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fairness which presupposes Rawls's domestic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which would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existing political order in China and have some political risk.
     On the other hand,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ould face a diplomatic dilemma,while looking at (or even,dealing with) international affair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justice from the body of Chinese culture,and the dilemma is derived from strong defense of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by Rawls's thought of the Law of Peoples which presupposes Rawls's international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and whose core is the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fairness.
     These two aspects of that reality problem awareness requires that we should enquire into 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and its cultural foundation.If we could show that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is Christian culture from Western regions,we seem to make the judgement that those reality problems in my dissertation presumably exist,based on the obvious and enormous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bodi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Obviously,my responding to my reality problem awareness in my dissertation is some academic response,to a certain extent.If so,we should form an academic problem at first,basing on the reality problem awareness.Only in this way,our academic behavior was likely to have some academic significance.
     Secondly,it comes to our answer to the academic problem.Thus,in my dissertation,I mainly try to construct the academic problem,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rough a theoretical treatment of my reality problem awareness in my dissertation,while fully answering the academic problem is the purpose of my study beyond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im of my dissertation mentioned-above,my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Its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1,"Introduction:The Intuition Problem Awareness and the Statements Framework",mainly outlines my intuition problem awareness,indicates the theoretical aim of my dissertation,and states the framework of my dissertation,after having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justice.
     Chapter2."'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I):The Demonstrat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Intuitive Problem Awareness",mainly strengthens (or even,demonstrates) the intuitive problem awareness in Chapter1and deepens the intuitive problem awareness,which indicates that"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 is not only a knowledge problem in Rawls's theories,but also our important problem.This chapter mainly indicates the universality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 as the academic problem.
     Chapter3,"'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II):The Novelty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mainly examines the novelty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This chapter mainly indicates the novelty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sis as the academic problem.
     Chapter4,"On Approaches of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Based on Approaches of Related PHD Dissertations on Rawls's Theories",aims at a suitable approach for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My dissertation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in chapter2and chapter3,more or less.And this chapter aims to avoid the abatement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as the academic problem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that any suitable approach can not be found for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Chapter5,"On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A Preliminary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mainly provide a preliminary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Although the process of putting forward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presupposes that there is at least on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the presupposition is not obviously true.As a result,in this chapter,we we need to provide a preliminary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in order to avoid the serious abatement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as the academic problem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may be not any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Chapter6,"Conclusion",mainly sum up my dissertation.In this chapter,I would sketch the overall process of the theoretical treatment of my reality problem awareness in order to indicate that my dissertation is how to accomplish the given theoretical aim which is of putting forward the problem of"Rawls's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order".
引文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430页。
    1广东、广西、湖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上册)[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修订本重排版,第1818页。
    2在这里,“‘正义’之较偏的内涵(或较专门的内涵)”不是说这些内涵一直(或自古及今)是“较偏的(或较专门的)”,而是就当下语境来说,这些内涵是“较偏的(或较专门的)’
    3广东、广西、湖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上册)[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修订本重排版,第340页。
    1参见韩宏韬:《“正义”流变考》[J],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60-63页。
    2参见安作璋主编:《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2、82页。
    3参见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49-50页。
    4参见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K],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3页。
    5参见安作璋丰编:《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2页。
    1参见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K],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2页。
    2参见安作璋丰编:《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2页。
    3参见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K],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3页;安作璋主编:《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2页:安作璋丰编:《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2页。
    4参见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K],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3页。
    5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430页。
    1参见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利学版)》2002年第2期,第51-52页。
    2参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自由秩序原理》(上、下)[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1版;邓正来:《哈耶克社会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1罗尔斯对正义概念(the concept of justice)或正义观念/正义观(conceptions of justice)的理解,请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0-11页。
    1参见[美]列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美]约瑟夫·克罗波西(Joseph Cropsey)主编:《政治哲学史》(上、下)[C],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l版;徐大同总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5卷)[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美]约翰·麦克里兰(J.S.McClelland):《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美]乔治·萨拜因(G.H.Sabine):《政治学说史》(上卷)[M],[美]托马斯·索尔森(T.L.Thorson)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美]乔治·萨拜因(G.H.Sabine):《政治学说史》(下卷)[M],[美]托马斯·索尔森(T.L.Thorson)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3以“中国”为参照(或以“中国”为例),请参见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全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三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王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7-11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丰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73-275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7-20、67-73页。
    2参见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50-52页。
    1关于“知识增量”的论述,请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教授就职演讲》[A],载氏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26-327页。
    1关于秦汉至晚清之间中国社会之性质的问题,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由于受本部分写作目的的限制,笔者于本文遵从无损于本文研究目的的通行观点。关于该问题的讨论情况,请参见冯天瑜:《“封建”考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365-389页。
    2参见韩长耕:《佛教传入中国论考》[J],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l期,第44-56页;李静:《佛教初传入华的儿种说法》[J],载《佛法春秋》2005年第5期,第30-31页;刘月珊、罗晶:《佛教传入我国时间略考》[J],载《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29卷第4期,第55-56页。
    3参见汤一介:《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J],载《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80-85页;余勇:《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36-38页:丛众、高宁:《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佛教成功传入中国为例》[J],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2卷第5期,第77-79页。
    4关于中西方观念(包括价值观念)的互动的论述,请参见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A],载氏著:《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78-84页。
    5有学者认为,也可以将justice译为“公正”。的确如此。在《辞海》的“正义”辞条中,“公正”便是“正义”的一个义项或另一个称谓:“‘正义’亦称‘公正’”。(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430页。)尽管如此,但我们却不能机械性地(或不分场合地)将justice概念一律译为“公正”。具体说来,当justice作为一个评判性的名词时,justice的确可以被译为“公正”。但是,当justice作为一个实指性的名词,意指具有判准地位的价值观念”时,justice似乎更适合译为“正义”。否则,如果我们将justice译为“公正”,这样的译文会造成阅读上不必要的理解困难(参见万俊人、梁晓杰编:《大家西学:正义二十讲》[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64-110页)不过,justice在任何场合却都可以被译“正义”,因为在“中文”这个语言体中,“正义”既可作为一个实指 性名词,亦可作为一个评判性的名词,还可以作为一个形容词。为了避免将该问题复杂化,在本文中,笔者将justice等译为“正义”
    1参见[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工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222-296页。
    2马克思丰义出现后,广义的西方文化体分叉为现在丰流的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由于马克思丰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某种契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马克思主义面相,但是,马克思丰义化的中国文化,其实质(或内核)源自于中国文化体。在此意义上讲,马克思丰义似乎最终完全为中国文化体所吸收,从而展现为中国文化体的一些元素,而无法吸收的马克思丰义元素则基于国情不同这样一种原因而被归回于马克思或恩格斯。这一点在中国经历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丰义革命之后,以及②当代中国的“文革”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换言之,中国化的马克思丰义已不属十广义的西方文化体。基于此,在本文中,西方文化体主要是指现在主流的西方文化体,包括现在的西方马克思丰义。与此同时,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在中国也有相类似的遭遇。
    3关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论述,请参见[美]史蒂文·奥茨门特(Steven Ozment):《德国史》[M],邢来顺、肖先明、常县宾、徐继承、刘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106-109页;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基督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14页。
    1参见[美]徐中约(Immanuel C.Y.Hsu):《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第6版)[M],计秋枫、朱庆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1月第1版,第143页。
    2关于“知识分子”或“士”的论述,请参见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法]朱利安·班达(Julien Benda):《知识分子的背叛》[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i版。
    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7-1918》(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97页。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9.1-1921.11》(第五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187页。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9.1-1921.11》(第五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344页。
    4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890-1911》(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240页
    5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23.7-1923.12》(第八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91页。
    6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23.7-1923.12》(第八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394页。
    1中国社利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3-1916》(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87页。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7-1918》(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88页。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7-1918》(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108页。
    4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17-1918》(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520页。
    5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924.9-1925.3》(第十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第104页。
    1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九)[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169页。
    2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九)[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110-111页。
    3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35页。
    1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163页。
    2秦孝仪丰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1页。
    3秦孝仪丰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九)[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118页。
    4秦孝仪丰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九)[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212页。
    5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10月第1版,第73页。
    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2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国共产党宣言》。
    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1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丰义事业新局面》。
    2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丰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3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丰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圣经》中关于“公平”思想的相关材料,请参见佚名:《圣经中有关“公平正义”的教导》[J],载《天风》2010年第4期,第30-31页。
    5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政治报告》。
    1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2007年10月15I,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丰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31977年8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政治报告》。
    4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11954年5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1959年4月18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2002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42005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5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6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1954年5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1983年6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2004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4参见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51964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61984年5月1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政府工作报告。
    72000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政府工作报告。
    1 Cf.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参见万俊人:《政治自由丰义的现代建构——罗尔斯<政治自由丰义)解读》[A],载[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552-615页;万俊人:《正义理念的伦理表达与政治建构》[A],载万俊人编:《罗尔斯读本》[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1-6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丰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丰义》(增订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1一个反向证据便是,中国共产党近来又开始关注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参见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载《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第1版。
    2参见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J],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第6页;邓正来、黄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利学》[J],载《对外传播》2009年第1期,第59页:邓正来:《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J],载《东吴学术》2011年第1期,第23页。
    3参见何怀宏:《一个精致的正义论体系——<正义论>修订版译者前言》[A],载邓正来主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0页。
    4参见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第69节·关于井然有序的社会的概念》[A],载氏著:《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94-503页。
    1由于“孙中山时代”(1890-1925)中国社会所秉持之正义概念的内涵主要源自于中国文化体,这种“正义概念内涵之来源”情形为“蒋介石时代”(1925-1949)中国社会所秉持之正义概念内涵来源的情形所包含,因而,在这里的比较丰要是指“蒋介石时代”(1925-1949)与“当代中国”(1949-至今)之间的比较,而“孙中山时代”与“当代中国”之间的比较因为没有必要提及就略去了。
    2参见古田:《东方醒狮的怒吼——巴黎和会与中国拒签始末》[J],载《党史纵横》1999年第5期,第4-13页;李玉:《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J],载《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5卷第4期,第120-122页;李淑娟、杨晓梅:《略论顾维钧在巴黎和会拒签对德和约中的作用》[J],载《北方论丛》1998年第2期,第46-51页;邓野:《巴黎和会中国拒绝问题研究》[J],载《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第131-146页;吴正俊:《强大才是硬道理——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现实思考》[J],载《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19卷第4期,第15-16页;王彪、岳珑:《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在影响》[J],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第72-76页。
    3参见卢纪雨:《雅尔塔会议与外蒙古问题》[J],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40-48页:林家恒:《雅尔塔会议与中国》[J],载《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5卷第2期,第68-71页;张之毅、王德仁:《关于雅尔塔会议若干学术争论问题析疑》[J],载《外交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35-36页。
    4参见徐坚:《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与实践》[J],载《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第14-15页。
    1参见郑瑞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J],载《当代亚太》2004年第6期,第3-8页;裴远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新时期外交理论和实践》[J],载《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第3-7页。
    2参见贾春阳、杨柳:《阿富汗问题三十年(1979~2009):地缘政治、民族与宗教》[J],载《南亚研究》2009年第4期,第66-75页;荣鹰:《阿富汗问题与中国西部周边安全》[J],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40-42页。
    3参见沈丁立:《利比亚问题中的国际干预是正当的吗?》[J],载《社会观察》2011年第10期,第69-70页;蒋琳:《保护的责任:利比亚问题的国际法实践研究》[J],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23-126页。
    1参见陈钟玮:《国际法的起源和新发展》[J],载《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8-11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13页。
    1何怀宏:《一个精致的正义论体系——<正义论)修订版译者前言》[A],载邓正来注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38页。
    2 Catherine Audard John Rawls,Stocksfield,UK:Acumen,2007,p.19.
    3相类似观点,还可参见Jon Mandle,Rawls's A Theory of Justice:An introduction,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pp.21-24.
    4 Cf.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牛津大学出版社英国版于1972年出版revdedn 1999)
    5 Cf.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revd paperback edn 1995;revd expanded edn 2005)
    6 Cf.John Rawls Jestice as Fairness:A Restatement,Erin Kelly(ed.),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 Cf.John Rawls,The Law of People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1993年同名论文的改写版,并收入1996年的“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Revisited”一文)
    2 Cf.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Barbara Herman(ed.),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 Cf.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Samuel Freeman(ed.),Cambridge,Massachusett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 Cf.John Rawls,Collected Papers,Samuel Freeman(ed.),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收入罗尔斯出版的大部分论文)
    5参见[美]巴巴拉·海尔曼(Barbara Herman):《编者的话》[A],载[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道德哲学史讲义》[M],[美]巴巴拉·海尔曼(Barbara Herman)编,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第1版,第10页。
    6 Cf.Samuel Freeman:"Editor's Preface",in John Rawls,Collected Papers,Samuel Freeman(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ix.
    7 Cf.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8 Cf.John Rawls,A Study in the Grounds of Ethical Knowledge: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Judgments on the Moral Worth of'Character,PhD Dissert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50.
    9 Cf.Joshua Cohen and Thomas Nagel:"Introduction",in 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p.3-5.
    10 Cf.Eric Gregory:"Before the Original Position:The Neo-Orthodox Theology of the Young John Rawls,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2007,35(2):185.
    1参见[法]P·波丢(Pierre Bourdieu):《人:学术者》[M],王作虹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美]华康德(L.D.Wacquant):《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131-156页;[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丰编,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130-133页。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丰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146-156页。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 《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123-159页。
    1参见姚大志:《罗尔斯》[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67-269页;周保松:《稳定性与正当性》[A],载氏著:《自由人的平等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6月第1版,第144-173页。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13-14页。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51页脚注51。
    4罗尔斯作品中的reasonable和rational这两个词(包括以“这两个词”为各自代表的术语家族/术语系列(family of terms)如reasonably"、"reasonableness"、 "unreasonable"、 "the reasonable", "rationally" "irrational"、"the rational等)在罗尔斯作品的中译本中主要有两套译法:第一套译法将reasonable主要译为“理性的”,而将rational主要译为“合理的”,以何怀宏教授、万俊人教授和姚大志教授为代表,在何先生等译的《正义论》、万先生所译的《政治自由主义》和姚先生所译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中有明显表现。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修订译本][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另一套译法将reasonable主要译为“合理的”,而将rational主要译为“理性的”,以李国维博士和童世骏教授为代表,在“李博士等译的《万民法》,以及童先生对该问题的特别关注”中有明显表现。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 《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J],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56-57页;还可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修订版][M],李少军、杜丽艳、张虹译,李国维 校订,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第1版。诸位学者对reasonable和rational的翻译,体现了他们各自对罗尔斯作品的理解。在这里,笔者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不是要终结对该问题的讨论,而是表明笔者尽管业已注意到这一问题,但目前却并没有雄辩的理由充分说明(或证成)自己目前所秉持之见解。尽管如此,但基于①对罗尔斯作品的全面阅读、②罗尔斯他自己对reasonable和rational的特别解释(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丰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44-50页),以及③reasonable和rational之对译中文词汇的通常含义/通行含义,笔者倾向于秉持上述第二套译法(或者理解),不过,笔者同时期待秉持第一套译法的译者或研究者能够以学术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特别论说。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l版,第42-48、96-98页。
    2参见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 一点对照》[J],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第13页。
    1[德]黑格尔(G.W. F.Hegel):《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第2版,第274页。在该著中,关于“事情自身”的论述实即关于“事情本身”的论述Sache selbst(事情本身)中译名的多样主要缘于中译者理解的不同。
    2[德]黑格尔(G.W. F.Hegel):《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第2版,第272页。
    3[德]黑格尔(GW.F.Hegel):《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第2版,第273页。
    4参见洪汉鼎:《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上)——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黑尔理解之差异》[J],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6期,第30-38页;洪汉鼎:《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下)——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黑尔理解之差异》[J],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第40-45页。
    5参见张汝伦:《到事物本身》[J],载《读书》1989年第2期,第126-130页。
    1参见孙国东:《自序——中国问题与西学思想史研究》[A],载氏著:《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第15-16页。
    2 Cf.John Rawls:"Burton Dreben:A Reminiscence",in Juiet Floyd and Sanford Shieh(eds.),Future Pasts:The Analytic Tridi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426-427.
    3相类似观点,也可参见Roberto Alejandro,The Limits of Rawlsian Justic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pp.17-18.
    4邓正来:《学术自主性与中国法学研究》[A],载氏著:《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77-179页。
    1以下罗尔斯理论内在逻辑中诸层面所含括之内容的分布也大体如此。
    2 Cf.Pamela A.Bryson,SocialJustice Issue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Adolescents,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ouston,May,2005.
    3Cf.Edward R.Abplanalp,Background Environmental Justice:An Extension of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PhD Dissteration,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April,2010.
    1这些未纳入综述范围的博士学位论文(含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的专著)有(但不限于)谭安奎:《政治的回归:政治中立性及其限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何霜梅:《正义与社群——社群主义对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以及Pamela A.Bryson,Social Justice Issue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Adolescents,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ouston,May,2005.
    1参见赵敦华:《劳斯的<正义论)解说》[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2月第1版,第2页。John Rawls(约翰·罗尔斯)有时也被一些罗尔斯研究者译为“罗斯”。
    1在本文中,文中所提《正义论》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指罗尔斯1971年版《正义论》。
    2参见石元康:《罗尔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石元康:《交叠共识与民主社会中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理论最近的发展》[A],载氏著:《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7月第l版,第197-239页。
    3参见周保松:《自由人的平等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6月第l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周保松:《罗尔斯<正义论>(1971)》[A],载应奇主编:《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l-36页。
    4参见林火旺:《罗尔斯正义论》[M],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3月第l版;林火旺:《正义与公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4月第l版,第1-137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林火旺:《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A],载应奇、张培伦编:《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文选》(卷一)[C],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0月第1版,第147-171页;林火旺:《自由主义可否建立一个政治社群?》[A],载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07-232页。
    5参见盛庆来:《功利主义新论:统合效用主义理论及其在公平分配上的应用》[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l版,第354-359、460-469、549-555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盛庆来:《对罗尔斯理论的若干批评》[J],载《中国社会利学》2000年第5期,第113-121页。
    6名字出现顺序不是排名;同时将上述学者的姓名(或他们的研究)以某种有“规律”的方式陈列出来,一方面,笔者难以做到,另一方面,笔者以为实无必要,以下同。有些学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也被纳入“专著类研究”的考察范围,这主要是出十这样一种考虑——即为了让对这些学者之罗尔斯研究的介绍得以被整体性地呈现。
    7参见赵敦华:《劳斯的(正义论)解说》[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2月第1 版。
    1参见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历史与理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何怀宏:《青年罗尔斯论共同体及对“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J],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43-48页;何怀宏:《正义在中国:历史的与现实的——一个初步的思路》[J],载《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1期,第2-15页;何怀宏:《哪些差异?何种共识?》[J],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第12卷第5期,第1-5页;何怀宏:《罗尔斯的思想遗产》[J],载《书城》2003年第1期,第94-96页:何怀宏:《寻求共识: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J],载《读书》1996年第6期,第20-28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何怀宏:《译者前言》[A],载[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l版,第1-23页;何怀宏:《译者前言》[A],载[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28页。
    2参见万俊人:《政治哲学的视野》[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73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万俊人:《政治自由主义的现代建构——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读解》[A],载[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552-615页;万俊人:《正义理念的伦理表达与政治建构》[A],载万俊人编:《罗尔斯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1-41页:万俊人:《进退之间——读罗尔斯及其<政治自由主义)》[A],载[美]罗尔斯(John Rawls)等:《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C],万俊人等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14页;万俊人:《论正义之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J],载《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83-93页: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J],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第3-12页;万俊人:《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J],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14页;万俊人:《哈佛大学爱默逊里的哲学和哲学家》[J],载《开放时代》1996年第6期,第33-37页;万俊人:《美国当代社会伦理学的新发展》[J],载《中国社会利学》1995年第3期,第144-160页;万俊人:《道德类型学及其文化比较视境——兼及现代伦理问题与罗尔斯和麦金太尔对话》[J],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第32-44页。
    3参见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龚群:《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13-224页;龚群:《罗尔斯与社群主义: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J],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第115-120页;龚群:《当代社群主义对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批评》[J],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9-15页:龚群:《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及其理论意义》[J],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8-13页;龚群:《论罗尔斯的两种自由理念》[J],载《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57-60页。
    1参见杨玉成:《罗尔斯》[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2参见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姚大志:《罗尔斯》[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54-77页;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1-69页;姚大志:《从<正义论>到<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A],载[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修订译本][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299-322页;姚大志:《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J],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7-114页。
    3参见李小科:《现实的乌托邦——罗尔斯后期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复旦大学,2002年5月;李小科、李蜀人:《正义女神的新传人:罗尔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李小科:《当前国内外罗尔斯研究介绍》[J],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93-95页;李小科:《如何理解和翻译"the Law of Peoples"?》 [J],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65-68页。
    4参见顾肃编著:《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M],北京:辽海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55-476页;顾肃:《多元社会的重叠共识、正当与善——晚期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评述》[J],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55-62页;顾肃:《从伦理到政治的建构主义——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思想逻辑基础》[J],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年第3期,第69-75页;顾肃:《正义与自由的不懈追求》[J],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第15-18页;顾肃:《罗尔斯论法治》[A],载南师大法制现代研究中心编:《法制现代化研究》(第5卷)[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48-666页。
    1参见应奇:《罗尔斯》[M],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2月第1版;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第l版,第1-53、135-164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应奇:《罗尔斯与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传统》[J],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43-48页;应奇:《后(正义论)时期罗尔斯思想的发展》[J],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9月第12卷第3期,第15-22页。
    2参见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郭教授在该著中论述了女性主义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主要批评观点:女性主义主要从内部性视角在前提和结论的层面上批判性地审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前提的层面上批评罗尔斯原初契约的设置无视女性性别因素:在结论的层面上批评罗尔斯未将家庭纳入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社会正义原则的调整领域、正义二原则只注重(无视男女性别差异的)形式平等。
    3参见张健:《罗尔斯法哲学的源起》[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4参见杨伟清:《正当与善:罗尔斯思想中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5参见丛占修:《罗尔斯正义观念的正当性证明研究——以方法和结构为视角》(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北京大学,2009年5月。
    6参见徐清飞:《求索正义:罗尔斯正义理论发展探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7参见王峰:《契约式谋划:关于罗尔斯万民法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7年4月。
    1参见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社会统一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6月。
    2参见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之中立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0年6月。
    3参见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罗尔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4年10月。
    4参见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辨——以罗尔斯和博格为参照》(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4月。
    5参见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4月。
    6参见李志江:《良序社会的政治哲学: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7参见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8参见钟英法:《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5月。
    9参见宋建丽:《公民资格与正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1参见赵亚琼:《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理性(reasonableness)观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南开大学,2009年4月。
    2参见张卫明:《罗尔斯正义论方法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南开大学,2007年4月。
    3参见虞新胜:《论罗尔斯的“正当优先于善”》(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南开大学,2008年4月。
    4参见胡真圣:《两种正义观:马克思、罗尔斯正义思想比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5参见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逻辑——从洛克和密尔到柏林和罗尔斯》(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5月。
    6参见刘娟:《契约与正义——罗尔斯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5月。
    7参见李玲:《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3月。
    8参见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9参见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罗尔斯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10参见赵祥禄:《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参见丁雪枫:《道德正义论一罗尔斯正义论的伦理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
    2参见邓毅:《宪政民主的道德基础——罗尔斯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4月。
    3参见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解读》(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3月。
    4参见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的转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沈阳:辽宁大学,2010年6月。
    5参见刘贺青:《人权、战争、国际援助——罗尔斯国际政治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南京:南京大学,2008年5月。
    6参见舒年春:《正义的主体性建构——罗尔斯正义理论解读》(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2月。
    7参见任重道:《正义与发展:罗尔斯与森的比较研究》(博士学似论文)[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7年10月。
    1参见[美]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18-278页。
    2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8月第1版,第205-245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Ronald Dworkin,Sovereign Virtu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Cambridge,assachusetts,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Ronald Dworkin:"What is Equality? Part 1:Equality of Welfar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l0,No.3(Summer,1981),pp.185-246;Ronald Dworkin:"What is Equality? Part 2:Equality of Resources",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0,No.4(Autumn,1981),pp.283-345.
    3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Habermas):《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57-121。
    4参见[英]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自由的道德》[M],孙晓春、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16-133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Joseph Raz:"Facing Diversity:The Case of Epistemic Abstinence",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9,No.1 (Winter,1990),pp.3-46.
    5参见[英]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7-9、21、64-73、97-101、171-173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英]戴维·米勒(David Miller):《论民族性》[M],刘曙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英]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反对全球平等主义》[A],张曦译,载徐向东编:《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210-229页;David Miller:"Distributive Justice:What the People Think",Ethics,Vol.102,No.3 (Apr.,1992),pp.555-593.
    1参见[美]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美]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公正:该如何做是好?》[M],朱慧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163-194页。
    2参见[美]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3-4页。
    3参见[美]麦金太尔(Alasdair C.MacIntyre):《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朱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33-134、172、263、278-289页;[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C.MacIntyre):《前言》[A],载氏著:《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1-2页。
    4 Cf.Charles Taylor,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Philosophical Papers,vol.2,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p.289-317.
    Cf.Brian Barry, The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A Critical Examingation of the Principal Doctrines in A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英]布莱恩·巴里(Brian Barry):《正义诸理论》[M],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Brian Barry,Justice as Fairnes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pp.52-61,183-188;Brian Barry,Culture and Equality:An Egalitarian Critique ofMulticulturalism,Cambridge:Polity Press,pp.1-18.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Brian Barry:"John Rawls and the Search for Stability",Ethics,Vol.105,No.4 (Jul.,1995),pp.874-915;Brian Barry:"Rawls on Average and Total Utility:A Comment",Philosophical Studies,Vol.31,(1977),pp.317-325.
    2参见[澳]乔德兰·库卡塔斯(Chandran Kukathas)[澳]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Pettit)《罗尔斯》[M],姚建宗、高申春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Chandran Kukathas,The Liberal Archipelago:A Theory of Diversity and Freedo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参见[美]R-G·佩弗(R.GPeffer):《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M],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307-334、382-457页。在该著中,基于佩弗的归纳,(马克思主义和左派)著作家既从外部性视角、也从内部性视角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了质疑。就“外部性视角”而言,他们主要在前提预设层面上批评罗尔斯的理论,包括“个人主义假定”、“福利国家的价值预设”以及“社会阶级存在的合理性预设”等内容。就“内部性视角”而言,在前提的层面上批评罗尔斯无视阶级社会事实的存在;在结论层面上进行批评的内容包括正义二原则的“内涵”、“适用范围”、“有效性”等。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罗尔斯正义理论批判的综述性论文,请参见姚大志:《罗尔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批评》[J],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年第3期,第76-80页;袁久红:《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判》[J],载《学海》2002年第2期,第26-30页。
    4 Cf.G.A.Cohen,Rescuing Justice and Equality,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pp.1-225.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英]G·A·柯亨(G. A.Cohen):《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M],李朝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252-254页;GA.Cohen:"Facts and Principles,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31,No.3(Summer,2003),pp.211-245;G.A.Cohen:"Where the Action is:On the Sit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26,No.1(Winter,1997),pp.3-30;G.A.Cohen:"On the Currency of Egalitarian Justice",Ethics,Vol.99,No.4(Jul.,1989),pp.906-944.
    1参见[加]威尔·金里卡(WillKymlicka):《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应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月第l版。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加]威尔·金里卡(WillKymlicka):《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56-107、219-293页;[加]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1版,第89-92、118-119、238-242页。
    2 Cf.Thomas Pogge,Realizing Rawl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美]涛慕思·博格(Thomas Pogge):《罗尔斯:生平与正义理论》[M],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美]涛慕思·博格(Thomas Pogge):《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M],刘莘、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65-94、133-279、330-409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美]托马斯·博格(Thomas Pogge):《“援助”全球穷人》[A],刘进译,载许纪霖主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91-222页;[美]涛慕思·博格(Thomas Pogge):《道德普遍主义和全球经济正义》[A],张曦译,载徐向东编:《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57-184页;[美]涛慕思·博格(Thomas Pogge):《世界主义与主权》[A],张曦译,载徐向东编:《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313-338 页: Thomas W. Pogge:"On the Sit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Reflections on Cohen and Murphy,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29,No.2(Spring,2000),pp.137-169.
    3 Cf. Samuel Freeman,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act:Essays on Rawlsian Political Philosophy,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Samuel Freeman,Rawl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Samuel Freeman:"Original Meaning,Democratic Interpretation,and the Constitution",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21, No.1 (Winter,1992),pp.3-42;Samuel Freeman:"Contractualism,Moral Motivation,and Practical Reason",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88,No.6(Jun.,1991),pp.281-303;Samuel Freeman:"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the Legitimacy of Judicial Review",Law and Philosophy, Vol.9,No.4(1990-1991),pp.327-370.
    1 Cf.Martha C.Nussbaum,Frontiers of Justice:Disability,Nationality,Species Membership,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pp.1-8,22-25,69-92,107-108,176-179,230-264,and 408-415.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Martha C.Nussbaum,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p.4-15;Martha C.Nussbaum:"Conversing with the Tradition:John Rawls and the History of Ethics",Ethics,Vol.109,No.2(January,1999),pp.424-430;Martha C.Nussbaum:"Capabilities and Social Justice",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4,No.2,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NewInequality(Summer,2002),pp.123-135.
    2参见[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 K.Sen):《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胡的的、胡毓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42-148页;A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tiy Press,2009,pp.52-74.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阿马蒂亚·森(Amartya K.Sen):《什么平等》[A],载徐向东编:《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40-156页;Amartya Sen,Inequality and Reexaminat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p.73-87;Amartya Sen:"Open and Closed Impartiality",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99,No.9(Sep.,2002),pp.445-469;Amartya Sen:"Justice:Means versus Freedoms",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9,No.2(Spring,1990), pp.111-121;Amartya Sen:"Utilitarianism and Welfarism",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76,No.9(Sep.,1979),pp.463-489.
    3参见[美]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后形而上学希望》[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265-267、272-273、279-292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美]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 《民主先于哲学》[A],载氏著:《后哲学文化》[M],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63-193页。
    1参见[法]保罗利科(Paul Ricoeur):《论公正》[M],程春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41-88页。
    2参见[美]查尔斯·拉莫尔(Charles Larmore):《现代性的教训》[M],刘擎、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44-299页。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Charles Larmore,Patterns of Moral Complexity,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p.118-130; Charles Larmore,The Autonomy of Mor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pp.69-86,246-271;Charles Larmore:"Remarks on John Rawls's The Law of Peoples",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Vol.64,No.1 (Jan.,2002),pp.241-243.
    3参见[U]川本降史:《罗尔斯:正义原理》[M],詹献斌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4参见[德]威尔福莱德·亨氏(WilfriedHinsch):《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原则》[M],倪道钧译,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威尔福莱德·亨氏是罗尔斯1971年版《正义论》的德文版译者。
    5 Cf.Paul Graham,Rawls,Oxford:Oneworld Publications,2007.
    6 Cf.Huw Lloyd Williams,On Rawls, Development and Global Justice:The Freedom of Peoples,England:Palgrave Macmillan,2011.
    1 Cf.Todd Hedrick,Rswls and Habermas:Reason,Pluralism,and the Clai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2 Cf.Jon Mandle,What's Left of Liberalism?-----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of Justice as Fairness,Lanham,Maryland:Lexington Books,2000;Jon Mandle,Rawls's A Theory of Justice:An Introduction,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Jon Mandle:"Globalization and Justic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70,Dimensionsof Globalization(Jul.,2000),pp.126-139.
    3 Cf.Catherine Audard,John Rawls,Stocksfield,UK:Acumen,2007法国学者凯瑟琳·欧达赫是罗尔斯1971年版《正义论》的法文版译者。
    4 Cf.Daniel A.Dombrowski, Rawls and Religion:The Case for Political Liberalis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Press,2001.
    5 Cf.Patrick Hayden,John Rawls:Towards a Just World Order,Cardiff,UK: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2002.
    6 Cf.Shaun P.Young,Beyond Rawls: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Liberalism,Lanham,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R) Inc.,2002.
    1 Cf.David Lewis Schaefer,Justice or Tyranny?-----A Critique of John Rawls s A Theory of Justice.Port Washington,N.Y.,and London:Kennikat Press Corp.,1979;David Lewis Schaefer,Illiberal Justice:John Rawls v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7.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David Lewis Schaefer:"'Moral Theory'versus Political Philosophy:Two Approaches to Justice",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39,No.2(Apr.,1977),pp.192-219.
    2 Cf.Roberto Alejandro,The Limits of Rawlsian Justic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
    3 Cf.Robert Paul Wolff,Understanding Rawls:A Reconstruction and Critique of A Theory of Justic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tiy Press,1977.其它相关研究,请参见Robert Paul Wolff:"On Strasnick's'Derivation'of Rawls's'Difference Principle"',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73,No.21(Dec.2,1976),pp.849-858.
    4由于英文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没有国籍介绍,因而,3.2.2.2.2节《博士学位论文类研究》中的作者不能确定完全是国外学者,也许有中国人,因为他们或许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1 Cf.Ville Paivansalo,Balancing Reasonable Justice:John Rawls and Crucial Steps Beyond,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7.
    2 Cf.Amy E.Eckert,Society and Global Justice in Rawls's The Law of Peoples,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Denver,December,2005.
    3 Cf.Hsuan-Hsiang Lin,Constructing a Genuine Realistic Utopia:Reconstructing John Rawls's The Law of Peoples,PhD Dissertation,Universtiy of Denver,August,2006.
    4 Cf.Alan W.Grose,Rawls,Democracy and the Problem of Stability,PhD Dissertation,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8.
    5 Cf.Qian Wang,John Rawls's Ideas on Human Rights,PhD Dissertation,Tulane University,August,2007.
    6 Cf.Michael Buckley,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and Global Justice: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hD Dissertation,EmoryUniversity,2005.
    1Cf.Edward R.Abplanalp,Background Environmental Justice:An Extension of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April,2010.
    2Cf.Jonathan M.Weiss,Justice and the "Metaphysical Impulse",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01.
    3 Cf.Jinsuk Yang,A Critique of Rawls's Structure of Justification,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August,2000.
    4 Cf.Nancy Kokaz,Visions of Global Justice:The Peculiar Case of the Law of Peoples,,PhD 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May 2000.
    5 Cf.Edward Hokeun Kim Song,The Bounds of Justice:Rawls on Global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May,2005.
    6参见[美]罗尔斯(John Rawls)等:《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C],万俊人等译,广州:广东人 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1威尔·金里卡编了一套二卷本论文集——《政治哲学中的正义》,该论文集中有不少论文是对罗尔斯理论的评论,但由于该论文集的主题不是关于罗尔斯理论的研究,因而笔者未将其纳入到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的文献综述范围之内。Cf.Will Kymlicka(ed.),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Mainstream Theories of Justice, vol.1,Cambridge:The Universtiy Press,1992;Will Kymlicka(ed.),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Critiques and Alternatives,vol.2,Cambridge:The Universtiy Press,1992.
    2“论文集类研究”中(业已出现于前述综述文献的)论文(或内容)不再重复进行综述,以下同。
    1 Cf.Henry S.Richardson(ed.),.Development and Main Outlines of Rawls's Theory of Justice,in 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eds.),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 #1,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2 Cf.Henry S.Richardson(cd.),The Two Principles and Their Justification,in 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eds.),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2,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1Cf.Henry S.Richardson(ed.),Oppon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A Theory of Justice,in 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eds.),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 #3,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1 Cf.Paul J.Weithman(ed.),Moral Psychology and Community,in 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eds.),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 #4,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Cf.Paul J.Weithman(ed.),Reasonable Pluralism,in 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eds.),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5,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1Cf.Chandran Kukathas(ed.),John Rawls: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ers,vol.I-IV,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1 Cf.Norman Daniels(ed.),Reading Rawls:Critical Studies o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New York: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75.
    2参见[美]塞缪尔·弗里曼(Samuel Freeman)编:《罗尔斯》[英文版][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第1版。
    1 Cf.Shaun P.Young(ed.),Reflections on Rawls:An Assessment of His Legacy,Farnham,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9.
    1 Cf.Rex Martin and David A.Reidy(eds.),Rawls's Law of Peoples:A Realistic Utopi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2 Cf.Thom Brooks and Fabian Freyenhagen(eds.),The Legacy of John Rawls,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7.
    1 Cf.Victoria Davion and Clark Wolf(eds.),The Idea of a Political Liberalism:Essays on Rawls Lanham.Marv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hlisherslnc.2000.
    Cf.H.Gene Blocker and Elizabeth H.Smith(eds.),John Rawls'Theory of Social Justice:An Introduction,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1980.
    1 Cf.B.N.Ray(ed.),John Rawls and the Agenda of Social Justice,New Delhi:Anamika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P) Ltd.,2000.
    1如果说国外研究罗尔斯理论的作品(包括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是“数以千计”的话,那么,中国研究罗尔斯理论的作品可谓是“数以万计”。关于中国研究罗尔斯理论的盛况情况可到中国期刊网上一搜来加以证实,而国外研究罗尔斯理论之盛况的介绍可参见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Series Introduction",in 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eds.),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Eessays,vol.1-5,New York &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p.vii;赵敦华:《劳斯的(正义论)解说》[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2月第1版,第1-2页;等。
    2这些英文博士学位论文可参见表6·“国外部分”中诸行之具体信息。因不符合笔者所设的特定条件,未纳入考察之(关注罗尔斯理论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是Pamela A.Bryson,Social Justice Issue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Adolescents,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ouston,May,2005.
    1比如Frederic Morneau,Rawls on Global Distributional Justice,MA Thesis,Concordia University,December,2002;William Charles Moisant,John Rawls:Moral Obligation and the Law,MA Thesis,Simon Fraser University,May,1974.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原著中文版序》[A],载氏著:《正义论》[修订版][M],李少军、杜丽燕、张虹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版,第(2)-(3)页;[英]H·L·A·哈特(H.L.A.Hart):《罗尔斯论自由及其优先性》[A],邓正来译,载邓正来主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3-24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第八讲·基本自由及其优先性》[A],载氏著:《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268脚注①、268-342页。
    1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历史与理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1页。
    2参见[美]查尔斯·拉莫尔(Charles Larmore):《现代性的教训》[M],刘擎、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62-68页。
    1本来,笔者搜集到12篇(部)跟罗尔斯切近的英文博士学位论文(含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的专著),但是,有一篇纯粹是对罗尔斯理论的应用,算不上是对罗尔斯理论的研究,因而笔者将该篇博士学位论文排除在外,该篇论文是Pamela A.Bryson,Social Justice Issue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Adolescents,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ouston,May,2005其它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既可参见前述文献综述3.2.2.2.2节《博士学位论文类研究》的脚注,亦可参见表6·“国外部分”诸行中所展示的详尽信息。
    1参见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第1版,第185-186页;郭庆堂:《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学着讲、照着讲、接着讲》[J],载《哲学动态》2001年第8期,第19页。
    1参见[德]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4-28页;郑晨:《韦伯的理想型式及其方法论意义》[J],载《社会》1987年第4期,第6-8页。
    1比如,杨晓畅博士就是这样对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进行定位的:“对本文而言,即使是那些针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接着讲’、‘自己讲’的研究,也属于本文‘照着讲’的对象。因为笔者对自己目前的定位仍是‘照着讲’,远未到‘接着讲’和‘自己讲’的学术阶段。”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社会统一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6月,第17页。
    1姚选民:《谁之“合作”?何种“可欲”?——评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J],载《二十一世纪》,2012年第1期,第88页。
    1参见[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A],李秋零译,载李秋零主 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24页。(B850-B851)
    1参见[古希腊]柏拉图(Plato):《国家篇》[A],载氏著:《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65-472页。(476-480)
    2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尼各马可伦理学》[A],苗力田译,载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138-156页。(1145a15-1152a6)
    1[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前言》[A],载氏著:《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Ⅱ页。Cf.John Rawls:"Preface",in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p. ⅷ.
    1[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5页。Cf.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p.5.罗尔斯表达其完备性正义观中秩序观的类似文字,还可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9页。
    2[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导论》[A],载氏著:《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5页。Cf.John Rawls:"Introduction",in 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p.xviii.
    3[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平装本导论》[A],载氏著:《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21-22页。Cf.John Rawls:"Introduction to the Paperback Edition",in 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pp.xxxv-xxxvi.罗尔斯表达其政治正义观中秩序观的类似文字,还可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导论》[A],载氏著:《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3、11-12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平装本导论》[A],载氏著:《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23、31页。
    1[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 第8页Cf.John Rawls,The Law of People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6.罗尔斯表达其国际政治正义观中秩序观的类似文字,还可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序言》[A],载氏著:《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xvi-xvii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7页。
    2[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平装本导论》,载氏著:《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43页。Cf.John Rawls:"Introduction to the Paperback Edition", in 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p.lviii.
    3[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8页。Cf.John Rawls, The Law of people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6.
    4[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 第13页。Cf.John Rawls,The Law of People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9.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7页。
    2[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 第87页。Cf.John Rawls,The Law of People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62.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56页。关于罗尔斯正义二原则的演变情况,请参见姚大志:《罗尔斯与自由的优先性》[A],载邓正来主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5-27页。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51-52页。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56-160页。
    4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32页页下注20。
    5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26-31页。
    6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43、46页。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459页。
    2[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K],王玉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4月第3版,第1404-1405页。
    1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K],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18页。
    2《辞源》对“秩序”的解释是:“优言次序。《文选》西晋陆士衡(机)《文赋》:‘谬玄黄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鲜。’一本作‘袟叙’。”广东、广西、湖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下册)[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修订本重排版,第2515页。
    1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K],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9页。
    2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K],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276页。
    1王伟、戴杨毅、姚新中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应用伦理学卷》[K],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71-372页。
    1孙国华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法理学卷》[K],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136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3-5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l版,第327-328页。
    2参见徐国栋:《民法总论》f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第153-154页。
    3参见[英]奥本海(Oppenheim):《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第一卷·第一分册)[M],[英]詹宁斯(R.Jennings)[英]瓦茨(A.Watts)修订,王铁崖、陈公绰、汤宗舜、周仁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0-13页;[英]伊恩·布朗利(Ian Brownlie):《国际公法原理》(第5版)[M],曾令良、余敏友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70-76页。
    4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20-121页;梁漱溟:《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64-174页。
    1在接下来的5.3节《罗尔斯政治秩序观及其文化基础:一种论纲》中,尽管笔者只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及其文化基础”(即“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这一知识性问题进行了一种论纲式回答,但这种论纲式回答并不是一种随意性回答(或者说,简单回答)。这种论纲式回答值得本文阅读者的认真对待,因为笔者在这种论纲式回答中融贯了完整而基木的论证逻辑:在这种意义上讲,只要笔者的基本论证逻辑没有瑕疵,笔者的论断便是有力的,尽管遗憾的是,笔者在这种论纲式回答中没有展现论证的完满之美。打个比方,如果将“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这一知识性问题比作一幢高楼,那么,笔者的这种论纲式回答意味着笔者完成了该幢高楼的“钢筋混泥土结构”,尽管该幢高楼的“钢筋混泥土结构”代替不了该幢高楼,但它却是该幢高楼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一方面,笔者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这一知识性问题的论纲式回答尽管不够完美(或者说,较为“粗糙”),但是,该种论纲式回答却是有逻辑力度的:另一方面,笔者对“罗尔斯政治秩序观论题”这一知识性问题的回答要服从本文的研究目的(也就是说,提出一个理论问题——即“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而不是一种随意性的论述。
    1参见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基督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48-60、81-90页。
    2参见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基督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29页。
    3 Cf.John Rawls:"On My Religion",in 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261.
    3参见[美]涛慕思·博格(Thomas Pogge):《罗尔斯:生平与正义理论》[M],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6页。
    4[美]S·R·艾芭(Samuel R.Aybar)[美]J.D·哈兰(Joshua D.Harlan)、 [美]W·J·李(Won J.Lee):《为了历史的记录——访罗尔斯》[J],江怡译,载《世界哲学》2003年第2期,第4页。Cf.Samuel R.Aybar,Joshua D.Harlan,and Won J.Lee:"John Rawls:For the Record",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Spring,1991):39.
    1 Cf.John Rawls:"On My Religion",in 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261.
    2 Cf.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p. I-252;Eric Gregory:"Before the Original Position:The Neo-Orthodox Theology of the Young John Rawls",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2007,35(2):201-202.
    3 Cf. Joshua Cohen and Thomas Nagel:"introduction",in John Rawls,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1.
    4 Cf.Eric Gregory:"Before the Original Position:The Neo-Orthodox Theology of the Young John Rawls",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2007,35(2):183.
    5 Cf.John Rawls:"On My Religion",in 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261;Eric Gregory:"Before the Original Position:The Neo-Orthodox Theology of the Young John Rawls"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2007,35(2):195.
    6 Cf.John Rawls:"On My Religion",in 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Thomas Nagel(ed.),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pp.262-263;Samuel Freeman,Rawl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p.9;Eric Gregory:"Before the Original Position:The Neo-Orthodox Theology of the Young John Rawls",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2007,35(2):196-197.
    7论说到这里,一些罗尔斯研究者可能会提出质疑说,罗尔斯在提出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时候就已经切断了他跟基督教思想(甚或更确切地说,他跟基督教教义)的联系。这些研究者的质疑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不过,我们似乎应当区分这样两种观点:其一,罗尔斯在提出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时候就已经切断了他跟基督教思想(甚或更确切地说,他跟基督教教义)的联系(即“观点1”);其二,罗尔斯在提出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时候就已经切断了他跟基督教文化的联系(即“观点2”)。我们相信,人们肯定会认为“观点1”和“观点2”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承认,罗尔斯在提出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时候就已经切断了他跟基督教思想的联系,但是,即便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48-149页。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146-156页。
    4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13-362页。
    5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l版,第67-73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55-58页。
    2在本文中,有关《圣经》内容,笔者主要参考的是,《新约圣经恢复本》(新约圣经注解版.简体字版)[C],李常受主译,台北:台湾福音书房,1987年冬第1版;《旧约圣经恢复本》(旧约圣经注解版·简体字版)[C],水流职事站编辑部译,台北:台湾福音书房,2005年9月第1版。虽然《圣经》有多种版本(不论是外语版,还是中文版),但是依常理,各种版本之《圣经》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当然,缘十不同群体对基督教的认识存在不同,种种版本的《圣经》在内容上也或多或少存有一些差异。不过,这些差异并不影响笔者十本文中的分析,以及由该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29-31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548-557页。
    4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人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93-96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11-119页。
    5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55-64、179-182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00-311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29-33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37-39页。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96-202页。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96-202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96-202页。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29-33页;[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增汀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37-39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13页。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98、117-118、125-132、149-167页。
    3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42-53页。
    4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江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51-52页。
    1参见[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版,第117-118、147-167页。
    1关于西方人对待家庭的态度及其原因分析,请参见梁漱溟:《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59-61页;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106-108页。
    1梁漱溟先生对西方社会结构进行过论述。梁先生认为,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团体-个人结构式的。从“梁先生对该结构的解释”来看,梁先生其实是将“团体”泛化成了“社会”。在此意义上讲,笔者于本文中的结论(甚或判断)似乎业已隐含于梁先生的研究当中了,不过,本文将该结论(或者说,该判断)表述得更明确(甚或更清晰)。梁先生的相关论述,请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70-73页;梁漱溟:《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28-38、193-196页: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94-95页。
    1诚言之,政治秩序观这一概念虽然常见于我们的理论表达之中,但是,人们将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进行辨析这种学术研究却相当少。此种情况也适用于“政治秩序”、“秩序”等常见且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概念。因此之故,笔者不能自称说建构了一种具有独立理论意义的罗尔斯政治秩序观分析框架,而只是表明笔者是在对这样一种分析框架进行尝试性地分析,或尝试性地说明。由于对“秩序”、“政治秩序”,以及“政治秩序观”这些概念进行辨析极为艰辛,加之,可以借鉴的相关研究非常少,因而,本文所揭示的罗尔斯政治观分析框架可能显得有些粗糙。仅有的相关文献,请参见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18页。
    1节《英文原著作品类》中内容参考了一些学术资料,它们是周保松:《契约、公平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导读》[A],载[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李少军、杜丽艳、张虹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第1版,第48-50页“罗尔斯著作目录”:周保松:《罗尔斯(正义论)(1971)》[A],载应奇主编:《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33-36页“罗尔斯著作目录”:Chandran Kukathas:"General Introduction",in Chandran Kukathas(ed.),John Rawls: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ers,vol.1,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pp.19-21;Samuel Freeman:"Credits",in John Rawls, Collected Papers, Samuel Freeman(ed.),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623-627.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M].李国维,珂洛缇,汪庆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美]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M].邢来顺,肖先明,常县宾,徐继承,刘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第6版[M].计秋枫,朱庆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日]宫崎市定.中国史[M].邱添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法]P·波丢.人:学术者[M].王作虹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主编.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法]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英]约瑟夫·拉兹.自由的道德[M].孙晓春,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英]戴维·米勒.论民族性[M].刘曙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
    [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M].朱慧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M].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澳]乔德兰·库卡塔斯,[澳]菲利普·佩迪特.罗尔斯[M].姚建宗,高申春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美]R·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M].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英]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M].李朝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加]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应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美]涛慕思·博格.罗尔斯:生平与正义理论[M].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M].刘莘,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印]阿马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胡的的,胡毓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美]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法]保罗·利科.论公正[M].程春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美]查尔斯·拉莫尔.现代性的教训[M].刘擎,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日]日本隆史.罗尔斯:正义原理》[M].詹献斌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德]威尔福莱德·亨氏.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原则[M].倪道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美]罗尔斯等.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C].万俊人等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德]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A].李秋零译.见: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古希腊]柏拉图.国家篇[A].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A].苗力田译.见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
    [英]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第一卷·第一分册[M].[英]詹宁斯,[英]瓦茨修订.王铁崖,陈公绰,汤宗舜,周仁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第5版[M].曾令良,余敏友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美]哈维·寇克斯.基督宗教[M].孙尚扬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美]列奥·斯特劳斯,[美]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上[C].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美]列奥·斯特劳斯,[美]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下[C].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M].[美]托马斯·索尔森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M].[美]托马斯·索尔森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前苏联]大卫·鲍里索维奇.梁赞诺夫.梁赞诺夫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C].夏凡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新约圣经恢复本·新约圣经注解版·简体字版[C].李常受主译.台北:台湾福音书房,1987.
    旧约圣经恢复本·旧约圣经注解版·简体字版[C].水流职事站编辑部译.台北:台湾福音书房,2005.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邓正来.哈耶克社会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冯天瑜.“封建”考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万俊人,梁晓杰.大家西学:正义二十讲[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890-1911.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913-1916·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917-1918·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919.1-1921.11·第五卷[C],北京:中 华书局,200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923.7-1923.12·第八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924.9-1925.3·第十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6.
    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
    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九[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外一种·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姚大志.罗尔斯[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周保松.自由人的平等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谭安奎.政治的回归:政治中立性及其限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赵祥禄.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何霜梅.正义与社群——社群主义对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赵敦华.劳斯的.《正义论》解说[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
    石元康.罗尔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林火旺.罗尔斯正义论[M].台北:台湾书店,1998.
    林火旺.正义与公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盛庆来.功利主义新论:统合效用主义理论及其在公平分配上的应用[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历史与理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万俊人.政治哲学的视野[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龚群.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杨玉成.罗尔斯[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
    李小科,李蜀人.正义女神的新传人:罗尔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顾肃.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M].北京:辽海出版社.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应奇.罗尔斯[M].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张健.罗尔斯法哲学的源起[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杨伟清.正当与善:罗尔斯思想中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徐清飞.求索正义:罗尔斯正义理论发展探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李志江.良序社会的政治哲学: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宋建丽.公民资格与正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胡真圣.两种正义观:马克思、罗尔斯正义思想比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罗尔斯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徐国栋.民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基督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5卷[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全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三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K].王玉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广东、广西、湖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上册[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广东、广西、湖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下册[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K].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K].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K].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K].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
    王伟,戴杨毅,姚新中.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应用伦理学卷[K].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孙国华.中华法学大辞典·法理学卷[K].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
    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下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安作璋.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丛占修.罗尔斯正义观念的正当性证明研究——以方法和结构为视角·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北京大学,2009.
    王峰.契约式谋划:关于罗尔斯万民法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7.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社会统一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1.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之中立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0.
    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罗尔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4.
    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辨——以罗尔斯和博格为参照·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06.
    钟英法.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复旦大学,2007.
    赵亚琼.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理性(reasonableness)观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南开大学,2009.
    张卫明.罗尔斯正义论方法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南开大学,2007.
    虞新胜.论罗尔斯的“正当优先于善”·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南开大学,2008.
    刘娟.契约与正义——罗尔斯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李玲.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罗尔斯正义论的伦理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南京:东南大学,2005.
    邓毅.宪政民主的道德基础——罗尔斯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解读·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的转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沈阳:辽宁大学,2010.
    刘贺青.人权、战争、国际援助——罗尔斯国际政治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南京:南京大学,2008.
    舒年春.正义的主体性建构——罗尔斯正义理论解读·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任重道.正义与发展:罗尔斯与森的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7.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逻辑——从洛克和密尔到柏林和罗尔斯·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王士杰.胡锦涛的公平正义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
    李小科.现实的乌托邦——罗尔斯后期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复旦大学,2002.
    [美]S·R·艾芭,[美]J·D·哈兰,[美]W.J·李.为了历史的记录——访罗尔斯[J].江怡译.世界哲学,2003,(2):4.
    [美]巴巴拉·海尔曼.编者的话[A].见:[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美]巴巴拉·海尔曼编.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10.
    [印]阿马蒂亚·森.什么平等[A].张曦译.见:徐向东.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40-156.
    [美]理查德·罗蒂.民主先于哲学[A].见:[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63-193.
    [英]戴维·米勒.反对全球平等主义[A].张曦译.见:徐向东.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10-229.
    [美]托马斯·博格.“援助”全球穷人[A].刘进译.见:许纪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91-222.
    [美]涛慕思·博格.道德普遍主义和全球经济正义[A].张曦译.见:徐向东.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57-184.
    [美]涛慕思·博格.世界主义与主权[A].张曦译.见:徐向东.全球正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313-338.
    [美]托马斯.波吉.悼念罗尔斯[J].殷茵译.开放时代,2003,(1):13-14.
    [澳]托尼·科迪.“你的荣耀永在”——纪念罗尔斯[J].殷茵译.开放时代,2003,(1):19-21.
    [美]理查德·F·冯德勒.罗尔斯与他的正义理论[J].李小科译.开放时代,2003,(1):25-33.
    [美]G·克劳斯科.政治义务与正义的自然责任[J].毛兴贵译.世界哲学,2003,(2):19-31.
    韩宏韬.“正义”流变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0-63.
    袁久红.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判[J].学海,2002,(2):26-30.
    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9-50.
    田昌五.中国历史分期问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4):167-169.
    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J].历史研究,1954,(1):5-15.
    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J].历史研究,1954,(6):1-15.
    金冲及.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J].历史研究,1955,(2):37-51.
    李新.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主要谈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J].中国现代史论丛·上,1983:16-23.
    张宪文.构建科学的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1-7.
    张皓.王桧林对中国现代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贡献——王桧林先生去世一周年纪念[J].史学史研究,2010,(3):54.
    万俊人.政治自由主义的现代建构——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解读[A].见:[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52-615.
    万俊人.正义理念的伦理表达与政治建构[A].见:万俊人.罗尔斯读本[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l-6.
    万俊人.译后记[A].见:[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633-643.
    万俊人.进退之间——读罗尔斯及其《政治自由主义》[A].见:[美]罗尔斯等.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C].万俊人等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14.
    万俊人.论正义之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J].哲学研究,2009,(2):83-93.
    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5,(6):3-12.
    万俊人.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4,(5):1-14.
    万俊人.哈佛大学爱默逊里的哲学和哲学家[J].开放时代,1996,(6):33-37.
    万俊人.美国当代社会伦理学的新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3):144-160.
    万俊人.道德类型学及其文化比较视境——兼及现代伦理问题与罗尔斯和麦金太尔对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32-44.
    温家宝.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R].爱西柚网,2007-3-16.
    温家宝.3月18日温总理会见中外记者[EB/OL].:中国网·和平论坛,2008-3-18.
    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何怀宏.一个精致的正义论体系——《正义论》修订版译者前言[A].见:邓正来.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l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0.
    徐坚.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问题研究,2005,(1):14-15.
    郑瑞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J].当代亚太,2004,(6):3-8.
    裴远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新时期外交理论和实践[J].国际问题研究,2004,(4):3-7.
    贾春阳,杨柳.阿富汗问题三十年(1979~2009):地缘政治、民族与宗教[J].南亚研究,2009,(4):66-75.
    荣鹰.阿富汗问题与中国西部周边安全[J].当代亚太,2009,(1):40-42.
    沈丁立.利比亚问题中的国际干预是正当的吗?[J].社会观察,2011,(10):69-70.
    蒋琳.保护的责任:利比亚问题的国际法实践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123-126.
    陈钟玮.国际法的起源和新发展[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1):8-11.
    李秋零.后记[A].见:[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M].李秋零主编.李秋零,张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04-505.
    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J].江海学刊,2007,(2):13.
    洪汉鼎.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上——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黑尔理解之差异[J].学术月刊,2009,(6):30-38.
    洪汉鼎.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下——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黑尔理解之差异[J].学术月刊,2009,(7):40-45.
    张汝伦.到事物本身[J].读书,1989,(2):126-130.
    邓正来.学术自主性与中国法学研究[A].见:邓正来.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7-179.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5):6.
    邓正来.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J].东吴学术,2011,(1):23.
    邓正来,黄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J].对外传播,2009,(1):59.
    石元康.交叠共识与民主社会中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理论最近的发展[A].见: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97-239.
    周保松.罗尔斯《正义论》(1971)[A].见:应奇.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36.
    周保松.契约、公平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导读[A].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李少军,杜丽艳,张虹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48-50.
    林火旺.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A].见:应奇,张培伦.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文选·卷一[C].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47-171.
    林火旺.自由主义可否建立一个政治社群?[A].见: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07-232.
    盛庆来.对罗尔斯理论的若干批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0,(5):113-121.
    何怀宏.青年罗尔斯论共同体及对“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5):43-48.
    何怀宏.正义在中国:历史的与现实的——一个初步的思路[J].公共行政评论,2011,(1):2-15.
    何怀宏.哪些差异?何种共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5.
    何怀宏.罗尔斯的思想遗产[J].书城,2003,(1):94-96.
    何怀宏.寻求共识: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J].读书,1996,(6):20-28.
    何怀宏.译者前言[A].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3.
    何怀宏.译者前言[A].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8.
    龚群.罗尔斯与社群主义: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J].哲学研究,2011,(3):115-120.
    龚群.当代社群主义对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9-15.
    龚群.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及其理论意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3.
    龚群.论罗尔斯的两种自由理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1,(5):57-60.
    姚大志.从《正义论》到《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A].见:[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99-322.
    姚大志.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11,(3):107-114.
    姚大志.罗尔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批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3):76-80.
    李小科.当前国内外罗尔斯研究介绍[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3-95.
    李小科.如何理解和翻译"the Law of Peoples"?[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5-68.
    顾肃.多元社会的重叠共识、正当与善——晚期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评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62.
    顾肃.从伦理到政治的建构主义——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思想逻辑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3):69-75.
    顾肃.正义与自由的不懈追求[J].开放时代,2003,(1):15-18.
    顾肃.罗尔斯论法治[A].见:南师大法制现代研究中心.法制现代化研究·第5 卷[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48-666.
    应奇.罗尔斯与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传统[J].浙江社会科学,1999,(6):43-48.
    应奇.后《正义论》时期罗尔斯思想的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2(3):15-22.
    郭庆堂.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学着讲、照着讲、接着讲[J].哲学动态,2001,(8):19.
    郑晨.韦伯的理想型式及其方法论意义[J].社会,1987,(4):6-8.
    姚尚建.在德性与理性之间——西方政府的文化传统与功能指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19(5):85-88.
    韩长耕.佛教传入中国论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44-56.
    李静.佛教初传入华的几种说法[J].佛法春秋,2005,(5):30-31.
    刘月珊,罗晶.佛教传入我国时间略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4):55-56.
    汤一介.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J].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80-85.
    余勇.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4,(2):36-38.
    丛众,高宁.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佛教成功传入中国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5):77-79.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5-2-19.
    古田.东方醒狮的怒吼——巴黎和会与中国拒签始末[J].党史纵横,1999,(5):4-13.
    李玉.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15(4):120-122.
    李淑娟,杨晓梅.略论顾维钧在巴黎和会拒签对德和约中的作用[J].北方论丛,1998,(2):46-51.
    邓野.巴黎和会中国拒绝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6,(2):131-146.
    吴正俊.强大才是硬道理——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现实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9(4):15-16.
    王彪,岳珑.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在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72-76.
    卢纪雨.雅尔塔会议与外蒙古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6):40-48.
    林家恒.雅尔塔会议与中国[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5(2):68-71.
    张之毅,王德仁.关于雅尔塔会议若干学术争论问题析疑[J].外交学院学报,1993,(2):35-36.
    佚名.圣经中有关“公平正义”的教导[J].天风,2010,(4):30-31.
    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8,(6):56-57.
    孙国东.自序——中国问题与西学思想史研究[A].见:孙国东.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5-16.
    李阳辰,杨占营.公共契约的不完全性与政治发展[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1):28-31.
    陈蓉霞.与鸟兽虫鱼为伴——记“铭印”的发现者洛伦茨[J].生命世界2008,(6):100-103.
    杨华渝.有趣的“铭印现象”[J].中国健康月刊,1999,(5):18-19.
    姚选民.谁之“合作”?何种“可欲”?——评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J].二十一世纪,2012,(1):88.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John Rawls.The Law of Peoples[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John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A Restatement[M].Erin Kelly(ed.).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M].Barbara Herman(ed.).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M].Samuel Freeman(ed.).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John Rawls.Collected Papers[C]. Samuel Freeman(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M].Thomas Nagel(ed.).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Robert Nozick.Anarchy,State,and Utopia[M].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Blackwell,1974.
    Catherine Audard.John Rawls[M].Stocksfield, UK:Acumen,2007.
    Roberto Alejandro. The Limits of Rawlsian Justice[M].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
    Ronald Dworkin.Sovereign Virtu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Charles Taylor.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Philosophical Papers'vol.2[C].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Brian Barry.The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A Critical Examingation of the Principal Doctrines in A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
    Brian Barry.Justice as Fairnes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Brian Barry. Culture and Equality:An Egalitarian Critique of Multiculturalism[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1.
    Chandran Kukathas.The Liberal Archipelago:A Theory of Diversity and Freedo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G.A.Cohen.Rescuing Justice and Equality[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
    Thomas Pogge.Realizing Rawls[M].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Samuel Freeman.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act:Essays on Rawlsian Political Philosophy[C].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Samuel Freeman.Rawl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
    Martha C.Nussbaum.Frontiers of Justice:Disability,Nationality,Species Membership[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Martha C.Nussbaum. 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M].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A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tiy Press,2009.
    Amartya Sen.Inequality and Reexaminat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arles Larmore.Patterns of Moral Complexity[M].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Charles Larmore.The Autonomy of Mor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aul Graham.Rawls[M].Oxford:Oneworld Publications,2007.
    Huw Lloyd Williams.On Rawls,Development and Global Justice:The Freedom of Peoples[M].England:Palgrave Macmillan,2011.
    Todd Hedrick.Rawls and Habermas:Reason,Pluralism,and the Clai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M].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Jon Mandle.What's Left of Liberalism?——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of Justice as Fairness[M].Lanham, Maryland:Lexington Books,2000.
    Jon Mandle.Rawls s A Theory of Justice: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Daniel A.Dombrowski.Rawls and Religion:The Case for Political Liberalism[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
    Patrick Hayden.John Rawls:Towards a Just World Order[M].Cardiff UK: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2002.
    Shaun P.Young.Beyond Rawls: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Liberalism[M].Lanham, 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R)Inc,2002.
    David Lewis Schaefer.Justice or Tyranny?-----A Critique of John Rawls's A Theory of Justice[M].Port Washington,N.Y., and London:Kennikat Press Corp.,1979.
    David Lewis Schaefer.Illiberal Justice:John Rawls vs.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M].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7.
    Roberto Alejandro. The Limits of Rawlsian Justice[M].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
    Robert Paul Wolff. Understanding Rawls:A Reconstruction and Critique of A Theory of Justice[M].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tiy Press,1977.
    Ville Paivansalo.Balancing Reasonable Justice:John Rawls and Crucial Steps Beyond[M].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7.
    Will Kymlicka.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Mainstream Theories of Justice'vol.1[C].Cambridge:The Universtiy Press,1992。
    Will Kymlicka.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Critiques and Alternatives'vol.2[C].Cambridge:The Universtiy Press,1992.
    Henry S.Richardson.Development and Main Outlines of Rawls's Theory of Justice[A].in: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1[C].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 1999.
    Henry S.Richardson.The Two Principles and Their Justification[A].in: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 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2[C].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Henry S. Richardson. Oppon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A Theory of Justice[A].in: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3[C].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 1999.
    Paul J.Weithman.Moral Psychology and Community[A].in: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 #4[C].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Paul J.Weithman.Reasonable Pluralism[A].in:Henry S.Richardson and Paul J.Weithman. The Philosophy of Rawls:A Collection of Essays'Series#5[C].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Chandran Kukathas.John Rawls: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ers'vol.I-IV[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Norman Daniels.Reading Rawls:Critical Studies o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New York: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75.
    Shaun P.Young.Reflections on Rawls:An Assessment of His Legacy[C].Farnham, 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9.
    Rex Martin and David A.Reidy.Rawls Law of Peoples:A Realistic Utopia?[C].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Thom Brooks and Fabian Freyenhagen.The Legacy of John Rawls[C].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7.
    Victoria Davion and Clark Wolf.The Idea of a Political Liberalism:Essays on Rawls[C].Lanham, 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0.
    H.Gene Blocker and Elizabeth H. Smith. John Rawls'Theory of Social Justice:An Introduction[C].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1980.
    B.N.Ray.John Rawls and the Agenda of Social Justice[C].New Delhi:Anamika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P) Ltd.,2000.
    [美]塞缪尔·弗里曼.罗尔斯[·英文版][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John Rawls.A Study in the Grounds of Ethical Knowledge: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Judgments on the Moral Worth of Character-PhD Dissertation[D].Princeton University,1950.
    Edward R.Abplanalp.Background Environmental Justice:An Extension of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PhD Dissteration[D].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2010.
    Pamela A.Bryson.Social Justice Issue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Adolescents'V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Houston,2005.
    Amy E.Eckert.Society and Global Justice in Rawls s The Law of Peoples'P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Denver,2005.
    Hsuan-Hsiang Lin.Constructing a Genuine Realistic Utopia:Reconstructing John Rawls's The Law of Peoples'PhD Dissertation[D].Universtiy of Denver,2006.
    Alan W.Grose. Rawls,Democracy and the Problem of Stabilit'PhD Dissertation[D].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8.
    Qian Wang.John Rawls's Ideas on Human Rights'PhD Dissertation[D].Tulane University,2007.
    Michael Buckley.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and Global Justice: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hD Dissertation[D].Emory University,2005.
    Edward R.Abplanalp.Background Environmental Justice:An Extension of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PhD Dissertation[D].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2010.
    Jonathan M.Weiss.Justice and the "Metaphysical Impulse"'P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01.
    Jinsuk Yang.A Critique of Rawls's Structure of Justification'P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2000.
    Nancy Kokaz.Visions of Global Justice:The Peculiar Case of the Law of Peoples-PhD Dissertation[D].Harvard University,2000.
    Edward Hokeun Kim Song.The Bounds of Justice:Rawls on Global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PhD Dissertation[D].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2005.
    Pamela A.Bryson.Social Justice Issue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Adolescents'P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Houston,2005.
    Frederic Morneau.Rawls on Global Distributional Justice-MA Thesis[D].Concordia University,2002.
    William Charles Moisant.John Rawls:Moral Obligation and the Law-MA Thesis[D].Simon Fraser University,1974.
    John Rawls.Burton Dreben:A Reminiscence[A].in:Future Pasts:The Analytic Tridi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y[C].Juiet Floyd and Sanford Shieh(ed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426-427.
    Eric Gregory.Before the Original Position:The Neo-Orthodox Theology of the Young John Rawls [J].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2007,35(2):201-202.
    Samuel R.Aybar, Joshua D.Harlan, and Won J.Lee.John Rawls:For the Record[J].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 (Spring,1991):39.
    Samuel Freeman.Editor's Preface[A].in:John Rawls.Collected Papers[M].Samuel Freeman(ed.).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ix.
    Joshua Cohen and Thomas Nagel.Introduction[A].in:John Rawls.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Meaning of Sin and Faith[M]. Thomas Nagel(ed.).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3-5.
    Ronald Dworkin.What is Equality? Part 1:Equality of Welfare[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0,No.3(Summer,1981):185-246.
    Ronald Dworkin.What is Equality? Part 2:Equality of Resources[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0,No.4(Autumn,1981):283-345.
    Joseph Raz.Facing Diversity:The Case of Epistemic Abstinence[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9,No.1 (Winter,1990):3-46.
    David Miller.Distributive Justice:What the People Think[J].Ethics,Vol.102,No.3 (Apr.,1992):555-593.
    Brian Barry.John Rawls and the Search for Stability[J].Ethics,Vol.105,No.4 (Jul.,1995):874-915.
    Brian Barry.Rawls on Average and Total Utility:A Comment[J].Philosophical Studies,Vol.31,(1977):317-325.
    G. A.Cohen. Facts and Principles[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31,No.3(Summer,2003):211-245.
    G.A.Cohen. Where the Action is:On the Sit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26,No.1 (Winter,1997):3-30.
    G. A.Cohen. On the Currency of Egalitarian Justice[J]. Ethics, Vol.99,No.4(Jul.,1989):906-944.
    Thomas W. Pogge.On the Sit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Reflections on Cohen and Murphy[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29,No.2(Spring,2000):137-169.
    Samuel Freeman.Original Meaning,Democratic Interpretation,and the Constitution[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21,No.1 (Winter,1992):3-42.
    Samuel Freeman.Contractualism,Moral Motivation,and Practical Reason[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88,No.6(Jun.,1991):281-303.
    Samuel Freeman.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the Legitimacy of Judicial Review[J].Law and Philosophy,Vol.9,No.4(1990-1991):327-370.
    Martha C.Nussbaum.Conversing with the Tradition:John Rawls and the History of Ethics[J].Ethics, Vol.109,No.2(January,1999):424-430.
    Martha C.Nussbaum.Capabilities and Social Justice[J].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No.2,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NewInequality(Summer,2002):123-135.
    Amartya Sen.Open and Closed Impartiality[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99,No.9(Sep.,2002):445-469.
    Amartya Sen.Justice:Means versus Freedoms[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9,No.2(Spring,1990):111-121.
    Amartya Sen.Utilitarianism and Welfarism[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76,No.9(Sep.,1979):463-489.
    Charles Larmore.Remarks on John Rawls's The Law of Peoples[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64,No.1 (Jan.,2002):241-243.
    Jon Mandle.Globalization and Justice[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70,Dimensionsof Globalization(Jul.,2000):126-139.
    David Lewis Schaefer. "Moral Theory" versus Political Philosophy:Two Approaches to Justice[J].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39,No.2(Apr.,1977):192-219.
    Robert Paul Wolff.On Strasnick's "Derivation" of Rawls's "Difference Principle"[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73,No.21(Dec.2,1976):849-8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