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小说中的“五四”书写研究(1919-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四”作为现代中国的发端,已经有太多的历史叙述与研究,这些叙述研究把“五四”沉淀下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五四”的理解与认识。从“五四”发生到现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也有很多关于“五四”的描写与想象,相对于历史研究的“五四”叙述,这些“文学中的五四”可能更有历史现场感和情感的渗入,更切近对“五四”的精神接受层面,也是对“五四”的想象、理解与阐释。
     本文主要研究“小说五四”现象,就是现代小说家如何在创作中讲述“五四”,为何要讲述“五四”,并把这些不同讲述看作是社会思潮和心理的反映,由此透视“五四”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投影,以及文学想象背后所构成的“五四”阐释链。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1919-1949年这一时段,大致按照现代文学三十年时序展开论述,呈现“小说五四”随历史演进的变迁过程。二十年代“五四”尘埃未定,小说对“五四”的描写多为即时反映,通俗小说率先介入,多停留于世事褒贬的表层。三十年代小说中“五四”逐渐显现历史回顾的形态,很多作品通过对“五四”青年的形象塑造来想象和打造历史,寻求社会变革的动力。四十年代出现对“五四”历史经验的反思,“五四”作为历史直接进入小说,或变为远景,成为一种精神遗产。在对小说中的“五四”书写进行历史梳理的过程中,必然牵涉到某些共时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取的是史述与问题探究结合的方法,彼此穿插交汇。
     全文五章,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论述小说对“五四”的即时书写。通俗小说家率先介入,“五四”作为时事进入小说。“五四”学生运动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新文化运动则被“漫画化”,如此书写的原因在于通俗小说家异调的“现代”想象及其在20年初期文坛的尴尬位置。
     第二章讨论大革命失败后小说家“回望五四”的矛盾姿态。一方面,他们立足的时代在“重估五四”,显出“告别五四”的倾向;另一方面,这些亲历了“五四”的小说家无法迅速切断自我与“五四”的精神联系。因此,质疑和肯定的声音矛盾地并置于小说创作中,造成了小说结构上的不协调——论文式的“五四”书写、未完成的成长小说、感伤的追忆小说等特殊的“五四”书写现象。与此同时,“五四”在小说中第一次被“历史化”,第一次表现在个体的经验世界中,第一次被标识为“现代”的起点。
     第三章主要讨论小说书写“五四”的主要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五四”形象转化为人物进入小说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他们在新文化的哺育中自觉反传统、反对封建礼教,以反抗父权、叛逆家庭的方式宣告“现代”个体的新生,成为小说中集中体现“五四精神”的重要意象。另外一些小说家则以讽刺和解构的方式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对现代学生形象的不同塑造反映出“五四”文学想象的多元化特征。
     第四章将讨论以小说书写“五四”历史的可能性。重点分析《五四历史演义》——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部以“五四”为书写对象的历史小说,它的出现早在“五四”专史诞生之前。这部小说是三十年末“新启蒙运动”文化实践的成果,小说中的“五四”书写也与“新启蒙运动”的“五四”观密切相关。
     第五章探讨战时语境中小说家反思“五四”的限度。抗战爆发后,小说家“再回首”“五四”,主要表现出“超越五四”的倾向。小说中的“五四”书写呈现出简化、符号化、类型化的特征。“五四”在小说中被当作“反封建”的符号。小说中出现“新一代”的青年,他们为了应对战争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批判“五四”,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价值观体系。无论是“超越五四”,还是“继承五四”,都表现出对“五四”的反思。实际上,是否、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继续所谓的“未完成的五四”,不仅摆在那个时代的小说家面前,也同样摆在今天的我们面前。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China, May Fourth Movement has plenty of historical narrations, interpretations and researches, which settle out the images about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significantly decide the way people understand and imagine it. However, from the time of origin to now, there are many descriptions and imaginations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literary outputs, especially in novel creations. Compare to the other historical narrations, these literary writings of May Fourth Movement probablyare more emotional, empress more intimate feelings, and show more sympathy of history because of the ide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course, these literary descriptions are still the part of explanations of historical events.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research the phenomenon of "fictitious" narrations about May Fourth Movement. In other words,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how and why modern Chinese novelists like to tell the interesting stories of May Fourth Movement. Moreover, these different storie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schools of thought in different times, an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se stories we can see the different images and projections of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we can find the trace of change of explanations behi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s.
     As space is limited, this research will only discuss the novels and stories from1919to1949, and this article will be generally organized b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ry in order to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novelistic" descriptions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the twenties, the movement was still unfinished, the stories of it mostly was the immediate reflection of the event. It is worth noticing that the popular fiction writers take the lead within this time. These stories was mainly about the judgments of the event, which means the main issue discussed in these stories is about the right and wrong of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 and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age of thirty modern novelists gradually began to regarding the movement as the history, and started to imagine the movement and search for the power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by building the young characters. In the age of forty, it seems to appear the tendency of self-examination about May Fourth Movement. This trend is not only showed in the narration of historical novels, but also in the description of other stories.
     Except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ssion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solving the synchronic problems, which inclu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novelistic description and historical narra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novelistic description and modernistic imagin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is article is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descrip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Chapter1will discuss the popular novelists' immediate writing within the movement;analyzetheir ironic technique expression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ir critical attitude of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 Andwhat's more, dig out the real reason of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cluding two sides. On one side, the writer of popular novels has different conception of history from the novelists came from the group of so-called New Culture writers. In other words, they have totally different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To them, the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 China is Revolution of1911, distinguishing from the idea that regards May Fourth Movement as the cut-off point between tradition times and modern times. On the other side, the popular story writers have to defend their own validity among literary field in1920s, which be questioned hardly by the advocators of New Culture.
     Chapter2is going to pay a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osture of "retrospect" to Move Fourth Movement in novels within the time of the failure of Great Revolution. With looking back to the movement, the novelist, by the common impulse, expressthe same complicated feelings. On one hand, based on the time they stood, they have to bid farewell to the movement which seems not able to be playan important role, or support strong historical power in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feel hardly to cut out the spiritual connection between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mselves which have experienced that movement personally. So in their novels,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questioning and believing, which leads to the incoord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unfinished ending, and sentimental atmosphere. Speak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t is the first time the movement be narrated as the history, and be demonstrated as one pers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and be regarded asthe symbol of modernist.
     Chapter3will focus on creating characters, which is the major method of the "novelistic" descriptions of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is the modem student, who consciously declares war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 or feudal ethical codes by the way of resist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father and running away from home. They are rebellious young man who been influenced by New Culture. The rebellion turns them into modern individuals Some novelists show more doubtful attitudes and try to deconstruct the modernity by some ironic ways Whatever, their narration show us the multicomponent imagination of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modernity.
     Chapter4will emphasize on one unique text, which is the only historical novel, which narrate the whole and complete history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fact, this novel is the par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of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the late of1930s, and its narration about May Fourth Mov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nd Mao Zedong'conception of the May4th.
     Chapter5will follow with interest in the retrospection of the May4th in the early of1940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limitation of novelists' recollect by using novel as a weapon. The context of war makes novelists simplify the narration of the May4th and turn it into one symbol as "anti-feudal". There is a new generation standing up and claiming their value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tion of the May4th in orderto face the new problems posed by the new age of war. Some of these young people claim to surpass the May4th while others maintainthat the new generation should inheritthe spirit of the May4th. But they all agree to criticize the movement first. How and to what extent to continue the so-called "Unfinished May4th" is the quest ion that both they in that time and we have to answer today.
引文
①周扬:《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解放日报》,1941.11.16。文中高度评价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以“暴躁凌厉”之气,来概括“五四精神”,这种说法在文学史研究中常被引用。
    ②廷谦:《“五四”的我感》,《晨报》,1921.5.4。“一九一九年学生界的‘五四运动’,算是空前的盛举,算是中国民众自决的表现;这个破题儿第一遭的事,也足可当了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一部分国民的成绩。”
    ①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译,265-268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②作为“召唤者”的“五四”是指“五四”对青年学生具有精神上的召唤力量,从而使后者从乡村来到都市,离开旧家庭,加入新文化的社团,是“五四”在历史个体身上的影响的概括。
    ①沈从文:《五四和五四人》,北平《平明日报·五四史料展览特刊》,署名窄霉斋主,1948.5.4。
    ②沈从文:《纪念五四》,《益世报·文学周刊》第90期,1948.5.4。
    ③商金林:《几代人的“五四”》,《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3期。
    ④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等译,21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①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上海:生活书店,1935。
    ②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上海:现代书局,1934。
    ③包遵彭:《五四运动史》,青年出版社;《中国近代青年运动史》,南京:时代出版社,1948;《中国青年运动史》,台北:正中书局,1974。
    ④华岗:《五四运动史》,上海:海燕书店,1951。写作时间在1948年。
    ⑤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⑥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英文版《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1967。
    ⑦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①汪晖:《预言与危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②余英时:《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258页,《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③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④高远东:《未完成的现代性一—论启蒙的当代意义并纪念“五四”》,《现代如何拿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⑤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15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⑥陈平原:书前导言,《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⑦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11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⑧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
    ①汪晖:《中国的“五四观”——兼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前提》,177页,《无地彷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②陈平原:《同学少年多好事——北大学生之“五四记忆”》。其对亲历者回忆的重视还可参见“众多当事人及旁观者的回忆录,为我们进入历史深处——‘回到现场’,提供了绝好的线索。”——《如何进入历史》,《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50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③陈平原:《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解读“五四”言说史》,《读书》,2009年第9期。
    ④研究者一般认为,“五四运动”一词始见于1919年5月26日《每周评论》第23期罗家伦的文章。新的考证认为:1919年5月18日以“北京学生联合会全体学生”为名义发表的“罢课宣言”中已有此词,甚至在当时散发的传单中也已出现。袁一丹:《新文化运动发生考》,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相关内容以《另起的新文化》、《新文化如何运动》公开发表。
    ⑤商金林:《几代人的“五四”》,《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3期。
    ⑥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浙江大学近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其中部分章节还以单篇论文形式相继发表。
    ⑦贺桂梅:《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⑦徐刚、王又平:《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以巴金的生活与创作为考察对象》,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论文,2007。
    ①梁竞南:《茅盾小说的历史叙述》,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②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③参见桑兵:《晚清学堂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④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⑤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8年第3期。
    ①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②参见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山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扬州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③参见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④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①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②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①20年新文化小说家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多为青年学生,他们多感伤苦闷,我们站在后来者的立场上,可以说他们是“五四”时代的人物,但就当时的小说家而言,“现代自我”的自信远没有获得,“新青年”的形象还并未真正出现,对“五四”的书写也是零散的,破碎的。
    ②这里主要是指通俗小说写“五四”侧重于抵制日货运动中首当其冲的商人的悲惨处境,从市民的角度质疑“学生爱国”的合法性。这在后文中会展开具体分析。
    ③细究之,“欧化”是通俗小说家诟病“新文化”的最关键处。张恨水在《春明外史》中调侃“新诗”就是一例。
    ④此处借用布尔迪厄的“文化场”的概念,并试图用其关涉到的“关系分析”框架来分析通俗小说家在当时语境中对文化权力争夺的姿态。
    ①虽然在茅盾那里,这种关于“五四”的立场于之后迅速转变。在后文中有详述。
    ①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论还未出现,但在小说中已经表现出某些不同于“新启蒙”而指向毛泽东“五四观”的地方:对俄国革命的强调,对“六三运动”的特别书写,工人阶级力量的表现等等,尤其是第一次细致地叙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湖南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对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和活动情况也有详细交代。
    ①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同上。
    ②姚鹓雏:《牺牲一切》,《小说画报》21期,1919.9.1。
    ③包天笑:《谁之罪》,《小说画报》21期,1919.9.1。
    ①张维周:《我主张学生要干预政治》,《晨报》“第四个五四”,1922.5.4.
    ②伏庐(孙伏园):《五四纪念日的些许感想》,《晨报》“第三个五四”,1921.5.4.
    ③范烟桥:《打》,《红杂志》1卷12期,1922。
    ④汪剑鸣:《FF,SS及AA》,《红杂志》1卷5期,1922。
    ⑤封二广告,《小说画报》21期,1919.9.1。
    ①当然,不排除其借“国耻”之名而趁机寻求商业利益运作的可能性。
    ②冯淑兰:《五四纪念杂感》,《晨报》“第三个五四”,1921.5.4.
    ③孙几伊:《五四的回顾与希望》,《晨报》“第三个五四”,1921.5.4.
    ④李大钊:《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晨报》“第三个五四”,1921.5.4.
    ⑤李大钊:《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国民杂志》2卷1号,1919.11。
    ⑥有趣的是,真正的国家主义者在五四运动上的立场倒并非对爱国意义的伸张,如易家钺就是以提倡“读书运动” 闻名的。易家钺:《中国的丘九问题》,《民铎》。“学生的天职,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还是读书”
    ①施济群:“国耻增刊”刊前,《红杂志》1卷39期,1922。
    ②忆琴:《两个感想》,《红杂志》1卷39期,“国耻增刊”,1922。
    ③羡江女史:《稽首同袍吟》,《红杂志》1卷39期,“国耻增刊”,1922。
    ④金纯女士:《抵制日货新开篇》,《红杂志》1卷39期,“国耻增刊”,1922。
    ⑤缪贼菌:《国耻新道情》,《红杂志》1卷39期,“国耻增刊”,1922。
    ⑥程瞻庐:《耻》,《红杂志》1卷39期,1922。
    ⑦参看范伯群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中的“通俗期刊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⑧周瘦鹃:《说觚》,《小说丛谈》,上海:大东书局,1926.10。
    ⑨同上。
    ①“国难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九一八”事变后,在旧派通俗小说界出现的一批以反帝爱国为主题的作品。在“一二八”事变后,“国难小说”的创作达到高峰,但同时也遭到了当时以钱杏邨为代表的左翼新文学家的批判。“国难小说”这一概念,最先出于张恨水的《弯弓集自序》。参见陈珺:《旧派通俗小说的历史转型——浅论三十年代“国难小说”及其国家想象》,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2005。
    ②冰心:《从“五四”到“四五”》,载《文艺研究》第2期,1979.5.15。
    ①冰心:《回忆“五四”》,载《文艺论丛》第8辑,1979.9。
    ②茅盾:《冰心论》,《文学》3卷2号,1934.8。
    ③参见《冰心生平年表》,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11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④冰心:《斯人独憔悴》,北京《晨报》,1919年10月7-11日。
    ⑤梁漱溟:《论学生事件》,北京《国民公报》,1919.5.18。
    ①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作于1919年10月,《鲁迅全集》1卷,13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②冰心:《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北京《晨报》,1919.11.11。
    ③参见冰心上面的文章。
    ④冰心:《“破坏与建设时代”的女学生》,北京《晨报》,1919.9.4。署名谢婉莹。
    ⑤《北京政府查禁集会出版之经过》,《每周评论》24号,1919.6.1。
    ①参见附录二:20年代《晨报》“五四”纪念一览表。
    ②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北京《晨报》纪念专号,1920.5.4。
    ③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北京《晨报》五四纪念专号,1920.5.4。
    ①瞿世英:《五四与学生》,北京《晨报》五四纪念专号,1921.5.4。
    ②甘蛰仙:《第四个五四的感言》,《晨报》“第四个五四”,1922.5.4。
    ③聂绀弩:《论莲花化身》,《聂绀弩全集》第1卷,369页,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④周作人:《家之上下四旁》,《瓜豆集》,28页,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⑤鲁迅:《家庭为中国之基本》,《鲁迅全集》4卷,6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⑥冰心:《无家乐》,391页,《冰心文集》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⑦冰心:《回忆“五四”》,《文艺论丛》第8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9。
    ①丁玲:《“五四”杂谈》,《文艺报》,2卷3期,1950.5.10。
    ②茅盾:《冰心论》,《文学》3卷2号,1934.8。
    ③像《广陵潮》在最后几章中写到白话文运动一样,对“五四运动”的书写也往往是“书尾巴”。
    ④参见《晶报》,1919.5.9。
    ⑤李涵秋:《爱克司光录》,80页,上海,震亚书局,1927。
    ⑥参见袁进:《鸳鸯蝴蝶派》,76-77页,上海书店,1994;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逸事》,235页,学林出版社,1987。
    ⑦李涵秋:《咏罚<爱克司光录)事》,《晶报》,1919.9.27。
    ①上海《新闻报》,1923.5.21。“涵秋治长篇小说,往往先成若干万言,再分为章回体,曾谓余除《广陵潮》外,当以《爱克司光录》为最惬意,是编为大雄命名,征涵秋特著者,宜其精粹也。”
    ②《过渡镜》、《魅镜》、《镜中人影》。《爱克司光录》以及《活现形》也可看作变相的“镜”。
    ③《镜中人影》十二回,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23。作者对自我写作的定位。原稿至十五回,涵秋卒而未完,后五回由程瞻庐续完。参见伍大福:《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344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④张梦飞:《小说家的材料》,《红杂志》2卷50期,1923。
    ⑤严肃的创作态度是周作人区分“人的文学”和“非人的文学”的重要标准,“哈哈镜”似的历史书写自然要归入“非人的文学”中去。参见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5卷6号,1918.12。
    ⑥周剑云:《战地莺花录》序,《战地莺花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⑦李涵秋:《战地莺花录》,70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①李涵秋:《战地莺花录》,6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②李涵秋:《战地莺花录》,70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③李涵秋:《战地莺花录》,69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④就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而言,这种议论没有推动或参与情节的作用;叙述者对其议论的态度是较为客观的呈现,而非批判,作者有意为之显然是要在整部小说肯定学生运动的基调上增添一种异调,从而表现出其对五四学生运动态度的复杂性。
    ⑤李涵秋:《战地莺花录》,66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⑥李涵秋:《战地莺花录》,69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⑦参见孔小安在小说《广陵潮》中写到抵制日货动员大会时的演讲。李涵秋:《广陵潮》,1112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①李涵秋:《战地莺花录》,53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①毕倚虹:《李涵秋先生的死后观》,《晶报》,1923.5.18.
    ②包天笑:《小说大观》宣言,《小说大观》第1集,1915。
    ③李镜安:《先兄涵秋事略》,《半月》2卷20号,“李涵秋纪念号”,1923.6。
    ④贡少芹:《李涵秋》,天忏室出版,1923。
    ⑤罗五洲:《祭李涵秋文》,作于1923年6月27日。转引自伍大福《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327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⑥李涵秋:七律《寓感》,转引自伍大福《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5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①胡寄尘:《一个被强盗捉去的新文化运动者底成绩》,《晶报》,1921.8.1。
    ①谈老谈:《疯人日记》,《红杂志》1卷4期,1922。
    ②严独鹤:《演说以后》,《红杂志》2卷14期,1923。
    ③施济群:《同读者随便谈谈》,《红杂志》2卷14期,1923。
    ①胡寄尘:《一封曾被拒绝发表的信》,《最小报》第8号。
    ②张恨水:《春明外史》,43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①张恨水:《春明外史》,606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②张恨水:《春明外史》,728’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③张恨水:《春明外史》,1055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①同上。
    ②张恨水:《春明外史》,502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38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④朱瘦菊:《新歇浦潮》,157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①李涵秋:《广陵潮》,951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②同上。
    ③李涵秋:《广陵潮》,1060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④李涵秋:《广陵潮》,1059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①李涵秋:《广陵潮》,952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②李涵秋:《广陵潮》,95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③王西神:《普天同庆》,《红杂志》“国庆增刊”,1卷10期,1922。
    ①寒云:《辟创作》,《晶报》,1921.7.30。
    ②程小青:《谈侦探小说》《红玫瑰》5卷第11、12期,1929。
    ③包天笑:《小说画报》发刊词,《小说画报》创刊号,1917.1。
    ①西湖人:《不领悟的沈雁冰先生》,《晶报》,1922.7.24。
    ②冯叔鸾:《谈小说》,《红杂志》1卷12期,1922。
    ③听潮生:《精神……原质》,《最小报》第23号。
    ④范烟桥:《小说话》,《小说丛谈》,上海:大东书局,1926.10。
    ⑤西谛:《读者社会的改造》,参见芮和师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第739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原载《文学旬刊》“杂谈”栏,1922。
    ⑥赵苕狂:《花前小语》,《红玫瑰》5卷24期,1929.9。
    ⑦元觉:《敬告小说作者》,《小说日报》,1923.2.21。
    ①李秀鸾女士:《春秋》,《红杂志》2卷2、3期连载,1923。
    ②程瞻庐:《新旧学究的对话》,《红杂志》1卷40期,1922。
    ③杨荫杭(老圃),《申报》,1922.6.26。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②淦女士:《旅行》,《卷施》,2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③淦女士:《隔绝》,《卷施》,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④朱瘦菊:《新歇浦潮》,281-282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⑤赵苕狂:《什么是新妇女》“苕狂附识”,《红玫瑰》2卷28期,1926。
    ⑥赵苕狂:《编余琐话》,《红玫瑰》2卷27期,“新妇女号”,1926。
    ⑦同上。
    ⑧王西神:《普天同庆》,《红杂志》“国庆增刊”,1卷10期,1922。
    ①严独鹤:《社会闲评》,《红杂志》1卷创刊号,1922。
    ②李涵秋:《战地莺花录》,52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③沈佩负女士著,俞印民评注:《自由结婚》,《快活》9期,“妇女号”,“长篇小说”栏,1922。
    ①胡寄尘:《人道主义》,《红杂志》1卷15期,1922。
    ②胡寄尘:《不平等》,《红杂志》1卷23期,1922。
    ③王蕴章:《新旧夫妻》,《快活》第10期,1922。
    ④严独鹤:《社会闲评》,《红杂志》1卷创刊号,1922。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76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②赵园:《艰难的选择》,7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③她论及的小说不只是20年代末,还涉及30年代的创作。
    ④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⑥《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一一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与宣传》,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3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①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46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②蒋光慈:《少年漂泊者》,《蒋光慈文集》1卷,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③蒋光慈:《少年漂泊者》,《蒋光慈文集》1卷,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④蒋光慈:《少年漂泊者》,《蒋光慈文集》1卷,6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①庐隐:《两个小学生》,《海滨故人 归雁》,2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庐隐:《海滨故人》,《海滨故人归雁》,15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庐隐:《海滨故人》,《海滨故人归雁》,1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庐隐:《海滨故人》,《海滨故人归雁》,15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庐隐:《胜利以后》,《庐隐选集》,264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④庐隐:《曼丽》,《庐隐选集》,185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⑤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三月八日之日记,《丁玲文集》,6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⑥鲁迅:《二月·序》,《二月》,上海春潮书局,1929.11.1初版。
    ①柔石:《二月》,213页,上海春潮书局,1929.11.1初版。
    ②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99-100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①王钝根:《民国春秋演义》总评,《民国春秋演义》,1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②许啸天:《民国春秋演义》,436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③许啸天:《民国春秋演义》,445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①许啸天:《民国春秋演义》,443-444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②许啸天:《民国春秋演义》,439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③许啸天:《民国春秋演义·自序》,《民国春秋演义》,6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④王钝根:《民国春秋演义》总评,《民国春秋演义》,1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⑤王钝根:《民国春秋演义》总评,《民国春秋演义》,2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⑥姚鹓雏:《江左十年目睹记》,4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①姚鹓雏:《江左十年目睹记》,5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②姚鹓雏:《江左十年目睹记》,9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③姚鹓雏:《江左十年目睹记》,15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①同上。
    ②夏丐尊:《关于(倪焕之)》,《倪焕之》,上海:开明书店,1932。
    ③夏丐尊:《关于(倪焕之)》,《倪焕之》,上海:开明书店,1932。
    ④叶圣陶:《叶圣陶文集·前记》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①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73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②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74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③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7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④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76-17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⑤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8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①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94-19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②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新青年》7卷1号,1919.12.1。
    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绪论,1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④瞿秋白:《请脱弃“五四”的衣衫》,《文艺新闻》45号,1932.1。
    ①商金林:《叶圣陶年谱长编》1卷,39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②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0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③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0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④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0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在大革命失败后,倪焕之在后来又对“咱们的一伙儿”发生怀疑。二十九章在酒店里,259页,“既然是一伙儿,怎么会分成两批,一批举着枪,架着炮,如临大敌,一批却挺着身躯,作他们同伙儿的枪靶?”——直接写国共分裂后的幻灭。
    ⑤同上。
    ①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14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②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10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③同上。
    ④商金林:《几代人的“五四”》,《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3期。
    ①吴昌泰:《忆“五四”,访叶老》,《文艺报》,1979年5期。
    ②叶圣陶:《角直高小国民学校宣言》,《时事新报》,1919.6.16.
    ③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8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④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90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⑤叶圣陶:《“五四”文艺节》,《叶圣陶集》6卷,126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①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3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②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9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③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7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④这是五四时期小说常写的情节模式。
    ⑤最早从这个角度切入的是鲁迅的《伤逝》,20年代末庐隐、丁玲等人的小说才开始集中展现这个问题。
    ⑥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40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①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172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②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0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③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5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④叶圣陶:《倪焕之》,《叶圣陶集》3卷,259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⑤商金林:《叶圣陶年谱长编》1卷,40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⑥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叶圣陶集》2卷,396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⑦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叶圣陶集》2卷,39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①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叶圣陶集》2卷,398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②华:《新书一瞥·倪焕之》,《现代小说》3卷3期,1929.12.15.
    ③刘增人:《叶圣陶传》,135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④参见[日]松开博光:《雾、虹和红叶——茅盾在京都》,《茅盾专集》研究资料,158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⑤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期,1929.5.12。
    ①刚果伦:《一九二九年中国文坛的回顾》,《现代小说》,3卷3期,1929.5.12。
    ②刘增人:《叶圣陶传》,151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③《叶圣陶选集·自序》,1951年7月开明书店版,转引自刘增人编《叶圣陶研究资料》,259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④《倪焕之》广告,《中学生》8号,1930.9.1。
    ⑤茅盾《我的回顾》,《茅盾自选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作于1932.12。
    ⑥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期,1929.5.12。“有意”为茅盾评价《倪焕之》创作时所用。
    ①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1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④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2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④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⑤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⑥第一次出现参见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6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④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8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⑤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9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⑥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11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⑦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15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⑧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2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⑨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20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22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参见《蚀》三部曲《幻灭》中的李克的话。
    ③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23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④知白:《茅盾的近作<三人行><路>》,《大公报》,1933.1.23。
    ⑤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期,1929.5.12。
    ⑥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期,1929.5.12。
    ①参见《五四运动与青年们底思想》,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22.5.11。
    ②茅盾:《“士气”与学生的政治运动》,《民铎》,8卷4号,1927.3.1。
    ③参见《“五四”与李大钊同志》,汉口《民国日报》,1927.5.4。呼吁“打倒盗名欺世的老怪物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
    ④《“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文学导报》1卷5期,1931.8.5。
    ⑤赵园:《艰难的选择》,26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⑥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45页,北京:入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茅盾:《虹》,《茅盾全集》2卷,小说二集,15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李长之:《论茅盾的三部曲》,《清华周刊》41卷,三、四期合刊,1934年4月13日作。郜元宝等编《李长之批评文集》,137页,珠海出版社,1998。
    ③茅盾:《幻灭》,《茅盾全集》1卷,小说一集,7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④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340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⑤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号,1928.10.18。
    ⑥朱自清(白晖):《近来的几篇小说》,《清华周刊》,29卷2号,1928.2.17;5号,1928.3.11;8号1928.4.1。
    ①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号,1929.5.12.
    ②钱杏邨:《从东京到武汉——读了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以后》,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现代书局,1931.12初版。
    ③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号,1929.5.12。
    ①莫芷痕:《读茅盾的<虹)》,《开明》27期,1930.1。
    ②茅盾:《自杀》,《茅盾全集》8卷,短篇小说,5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号,1928.10.18。
    ④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野蔷薇》,上海大江书铺,1929.7。
    ①茅盾:《虹》(散文),《小说月报》,20卷3期,1929年3月号。
    ②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野蔷薇》,上海大江书铺,1929.7。
    ③赵园:《艰难的选择》,12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①王统照:《春花·自序》,《王统照文集》3卷,312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39-34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4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4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③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21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④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2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⑤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3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⑥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2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⑦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22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2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同上。
    ③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22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④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5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⑤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6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⑥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4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⑦同上。
    ⑧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6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4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61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③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340-341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昨日之五四纪念大会》,《晨报》,第三版,1923.5.5。
    ②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5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田仲济:《淳朴的性格凝练的风格——王统照文集·序言》,《王统照文集》1卷,13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作于1980年3月14日。曾发表于1980年6月《柳泉》创刊号。
    ②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60和461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③同上。
    ④王统照:《春花·自序》,《王统照文集》3卷,313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⑤王统照:《春花·自序》,《王统照文集》3卷,314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⑥同上。
    ①王统照:《春花·自序》,《王统照文集》3卷,313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王统照:《春花·自序》,《王统照文集》3卷,314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③王统照:《号声·自序二》,《王统照文集》1卷,275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④王统照:《号声·自序二》,《王统照文集》1卷,27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⑤王统照:《这时代》,《王统照文集》4卷,20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⑥王统照:《我们的意思》(发刊词),《青潮月刊》(青岛)1卷1期,1929.9.1。
    ①同上。
    ②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③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15-41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1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12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③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17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④王统照:《春花》,《王统照文集》3卷,413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①王统照:《三月十九夜》,《王统照文集》4卷,50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②王统照:《读书纪感》,《国闻周报》新年号,1936.1.1。
    ③王统照:《王统照短篇小说集·序》,《王统照短篇小说集》,开明书店,1937。作于1937.6。
    ①刘增人:《王统照传》,391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②王宪明:《王统照<春花>二题》,《昌潍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③王统照:《我读小说与写小说的经过》,《读书杂志》3卷2号,1933.2。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1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4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4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4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③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④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⑤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143-14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⑥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4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⑦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10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⑧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9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3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3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③同上。
    ④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3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⑤同上。
    ⑥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9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4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初版后记》,作于1932年5月20日,《巴金全集》1卷附录,43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③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④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9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⑤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同上。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8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③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34-23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④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⑤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3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33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33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③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355-35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28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10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这句话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③巴金:《家》,《巴金全集》1卷,101页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作者自注:“这个译本是1921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我在这里把它的出版期提早了十个月的光景。”
    ④巴金:《初版后记》,作于1932年5月20日,《巴金全集》1卷附录,43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巴金:《关于(家)——给我的一个表哥》(十版代序),《巴金全集》1卷附录,44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9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③巴人:《略论巴金<家的三部曲)》,《奔流文艺丛刊》,第二辑,1941.2.15。
    ④徐中玉:《评巴金的家春秋》,《艺文辑刊》第1辑,中华正气出版社,1942.8。
    ①老舍:《创作经验谈》,《国讯》第374期,1944.8.15。
    ②借用卡尔·曼海姆界定“知识阶层”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参见卡尔·曼海姆著《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121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③老舍:《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卷,25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到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得方针》,《晨报》“五四纪念增刊”,1920.5.4。
    ②陶孟和:《评学生运动》,《晨报》,《五四纪念增刊附录》,1920.5.4。
    ③胡适:《黄梨洲论学生运动》,《晨报》第2版,1921.5.4。
    ④瞿世英:《五四与学生》,《晨报》第2版,1921.5.4。
    ⑤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①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晨报》,《五四纪念增刊附录》,1920.5.4。
    ②胡适、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晨报》“五四纪念增刊”,1920.5.4;顾诚吾:《我们最要紧着手的两种运动》,《晨报》“五四纪念增刊”,1920.5.4。
    ③高一涵:《将来学生运动的责任》,《晨报》2版,1921.5.4。
    ④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到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晨报》“五四纪念增刊”,1920.5.4。
    ⑤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晨报》“五四纪念增刊”,1920.5.4。
    ①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1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②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全集》,第14卷,6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老舍:《创作经验谈》,《国讯》374期,1944.8.15。
    ②胡适:《为学生运动进一言》,《独立评论》第182号,1935.12.22。
    ③参见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313页,中华书局,1984蔡元培《北大十月二十五日大会演说词》,《蔡元培全集》第4卷,274-275页,中华书局,1984。
    ①佛突:《妇女解放和浮荡少年》,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评论”栏,1920.8.17。
    ②韩守信:《游戏场中的真假学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通信”栏,1921.4.14。
    ③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169—17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59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②老舍:《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23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③老舍:《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28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④老舍:《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载《宇宙风》第60期,1938.2。
    ⑤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16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参见老舍《昔年》一诗:“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童年习冻饿,壮岁饱酸辛。”
    ①老舍:《论教育》,《论语》第62期,1935.4.1。
    ②老舍:《月牙儿》,《老舍全集》,第7卷,27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③老舍:《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卷,24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④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590-59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晨报》,《五四纪念增刊附录》,1920.5.4。
    ②瞿秋白:《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晨报》副刊“论坛”栏,1919.12.3。
    ③罗家伦:《五四的精神》,《每周评论》23期,1919.5.26。
    ④田厚卿:《罢课的湖南学生要奋斗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12.17。
    ⑤老舍:《文博士》,《老舍全集》,第3卷,228-2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志明:《学生的一般性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11.18。
    ②华林,《社会百话之世界学校》,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7.25。
    ③志明,《学生的一般性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11.18。
    ①老舍:《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卷,2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②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6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③郁达夫:《学生运动在中国》,《达夫全集》(断残集),第7卷,59页,上海:北新书局,1933。
    ④李大钊:《(晨钟)之使命》,载《晨钟报》创刊号,1916.8.15。
    ⑤同上。
    ⑥《少年中国学会之精神及其进行计划》,《少年中国》第1卷6期,1919.12。
    ①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1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②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16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③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1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①张恨水:《现代青年·自序》,作于1934年7月27日。《现代青年》,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需要指出的是,张恨水笔下的人物生活的背景是“北平”,但却表现出了与30年代上海都市相同的文化氛围。《啼笑因缘》是不同的一部,这小说中明确了北平特有的城市特点,因以“天桥”所代表的老北京下层社会为主要对象,所以显得与众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通俗小说家对“都市”的现代想象比较单一类似,都市的生活场域是相似的,在都市中迷失的现代人的形象也遵循同一种腐化的逻辑。张恨水一方面也在小说中表现出这种共性,一方面也显示出他的不同。他是以北京为主要的城市表现对象的。这使他一方面得到了上海通俗小说家的赏识,积极向他约稿,另一方面也使他在文化立场上与后者区别开来。
    ③参见张勇:《“摩登”考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6。
    ①有趣的是,文中的大部分“摩登”可直接用“现代”替换而不影响语义的表达。
    ②张恨水:《现代青年》,226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①张恨水:《现代青年》,19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张恨水:《似水流年》,146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③张恨水:《现代青年》,192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④张恨水:《似水流年》,128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①张恨水:《现代青年》,419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张恨水:《现代青年》,42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③张恨水:《现代青年》,266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④张恨水:《现代青年》,46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⑤同上。
    ⑥张恨水:《似水流年》,190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我的父亲……弄成那样一个乡下人的模样……我在这冠盖京华的地方过久了……他是十八世纪的中国病夫。”
    ⑦张恨水:《现代青年·自序》,《现代青年》,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①张恨水:《现代青年》,49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同上。
    ③张恨水:《现代青年》,167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④张恨水:《现代青年》,228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⑤朱瘦菊:《新歇浦潮》,621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⑥张画舫:《读<情场来去)后》,《红玫瑰》6卷25期,1930。
    ①张恨水:《现代青年》,187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张恨水:《似水流年》,105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③张恨水:《似水流年》,166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④张恨水:《似水流年》,221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她在论为水店伙计的黄惜时眼中确实是这样的女性。
    ①张恨水:《金粉世家》,122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张恨水:《金粉世家》,93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③张恨水:《金粉世家》,1279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④白秀珠在小说中是金燕西追求冷清秋之前恋爱的对象。她也是一个新式女学生。但她身上表现出的完全是“小姐”派头,“在学校里大家就拼着花钱”,她的习气是“一味奢华”。她对冷清秋充满了怨恨,试图把金燕西从后者手中抢回来。她对金燕西的爱是建立在后者的大家庭经济背景基础上的,小说最后写她对金燕西的玩弄和放弃表明所谓要抢回的爱情只是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表现而已。
    ⑤张恨水:《金粉世家》,136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⑥张恨水:《金粉世家》,1225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⑦同上。
    ①张恨水:《金粉世家》,109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张恨水:《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啼笑因缘》,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③张恨水:《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啼笑因缘》,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④张恨水:《啼笑因缘》,77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⑤张恨水:《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啼笑因缘》,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①张恨水:《啼笑因缘》,254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①泗水渔隐:《民国春秋演义》序,《民国春秋演义》,3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4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8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8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4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7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⑤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0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⑥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0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⑦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4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2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2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同上。
    ④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2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同上。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2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严家炎:《五四·文革·传统文化——读史札记之一》中关于“打孔家店”的考辨,《二十一世纪》杂志1997年8月号,又见《五四的误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④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2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5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5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同上。
    ④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⑤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⑥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⑦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同上。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70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同上。
    ⑤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3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瞿秋白:《请脱弃“五四”的衣衫》,《文艺新闻》45号,1932.1。
    ②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1137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①参见林山、蒋仲仁、张毕来、周有光:《悼念曹伯韩同志》,《语文建设》,1959年第5期。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3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4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读书生活》创刊号,1934.11.10。
    ①胡绳:《写在<柳湜文集>的后面》,《柳湜文集》,882页,三联书店,1987。
    ②李公朴:《编者序》,《哲学讲话》,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作于1935.12。
    ③《读书生活出版社成立缘起》,《读书生活》3卷10期封底。
    ①马仲扬编著:《出版家黄洛峰》,86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②《国民党反动派查禁九百六十一种书刊目录——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丙编),175-2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
    ①曹伯韩:《国际关系》(增补版),桂林: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
    ②参见柳树滋:《柳湜同志的生平著作和思想——(柳湜文集)前言》,7页,《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
    ③《读书生活》,1卷10期,1935.3.25。
    ④柳辰夫(柳湜):《怎样自学社会科学·自序》,728页,《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此书为李公朴主编“自学丛书”第一种。
    ⑤曹伯韩:《前言》,《通俗社会科学十二讲》,读书生活出1版社,1937。作于1936.10.19。
    ①柳湜:《前记》,《街头讲话》,上海生活书店,1936。作于1936.3.25。
    ②参见柳湜:《如何通俗化》,《柳湜论文选》,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通俗化不是庸俗化。面提高大中的文化水准,一面代表着正确立场,使高深学理普遍化。在形式方面尽可能的去掉经院气,做到大众易于接近。”副题为“编者作者读者合作”。
    ③柳湜:《柳湜文集》,17页,三联书店,1987。
    ④柳辰夫(柳湜):《怎样自学社会科学·自序》,728页,《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此书为李公朴主编“自学丛书”第一种。
    ⑤柳湜:《前记》,《街头讲话》,上海生活书店,1936。作于1936.3.25。
    ⑥柳湜:《关于街头讲话》,《柳湜文集》,266页,三联书店,1987。
    ①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四编历史演义编,25-3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10年此书新版,此节内容并无变化。
    ②曹伯韩:《前言》,《通俗社会科学十二讲》,读书生活出版社,1937。作于1936.10.19。
    ③参见《柳湜文集》,556页,三联书店,1987。曹伯韩的意见是在讨论到“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方法时作为一种不同的意见被提到的。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以柳湜为代表的新的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曹伯韩的创作主张的些微差别。柳湜明确表示他与曹伯韩意见有些不同,“我却不以为要过于注意人物的描写。”因为这会干扰对要“暗示的重心”思想。他公开表明双方意见,并以“还请伯韩先生赐教”的话向后者要求对话。我们却能由此反观到曹伯韩对“社会科学小品”的文学性的重视。在《五四历史演义》中也确实是突出了人物为中心的活动的。
    ①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41页,阳光环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
    ③夏征农:《中国现阶段的思想运动》,一般书店,1937。
    ④柳湜:《国难与文化》,上海黑白丛书社,1936。
    ①何干之:《中国近代启蒙运动史》,246页,上海生活书店,1938。
    ②柳湜:《中国文化运动新阶段的浅见》,《柳湜文集》,718页,三联书店,1987。
    ③张申府:《科学运动与新启蒙运动》,《中国教育》1卷2期,1940.7.10。
    ④张宗植:《文化的任务和大众化》,《战时文化》1卷3期,1938.6.25。
    ⑤赵树理:《通俗化引论》,《赵树理全集》4卷,141页,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⑥陈伯达:《哲学的国防动员——新哲学者的自我批判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建议》,《读书生活》4卷9期,1936.9.10。
    ①参见《艾思奇文集》第1卷,66页,人民出版社,1981。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469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③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上海现代书局,1934。
    ④陈端先:《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上海生活书店,1935。
    ⑤艾思奇:《什么是启蒙运动》,《国民周刊》1卷8期,1937.6。
    ①陈兆鸥:《五四纪念与新启蒙运动》,《北平晨报》,1937.5.4。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1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7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陈伯达:《论五四新文化运动》,《认识月刊》创刊号,1937.6。
    ⑤胡绳:《五四运动论》,《胡绳全书》第1卷(上),33页,人民出版社,1998。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8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7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3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王元化:《论抗战文艺的新启蒙意义》,《集外旧文钞》,5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⑤胡绳:《五四运动论》,《胡绳全书》第1卷(上),35-36页,人民出版社,1998。
    ⑥何干之:《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9页,上海生活书店,1938。
    ⑦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21页,生活书店,1939。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30-13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参见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24页,生活书店,1939。
    ③陈伯达:《论五四新文化运动》,《认识月刊》创刊号,1937.6。
    ④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⑤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2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⑥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2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4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胡绳:《五四运动论》,《胡绳全书》第1卷(上),33-34页,人民出版社,1998。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46-4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何干之:《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10页,上海生活书店,1938。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57-15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50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5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⑤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⑥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69-170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70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②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21页,扬子江出版社,1938。
    ③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59-6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④蔷薇里主:《五四历史演义》,11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⑤蔷薇园主:《五四历史演义》,15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①曹伯韩:《前记》,《中国近百年史十讲》,桂林华华书店,1942。作于1942.6.12。
    ②同上。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669页,人民出版社,1991。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669页,人民出版社,1991。
    ③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下卷),186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这是1947年5月
    3日,毛泽东修改新华社社论稿《五四运动二十八周年》时,加写的一段话。
    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700页,人民出版社,1991。
    ⑤毛泽东:《五四运动》,《新华日报》,1939.5.5。
    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831-832页,人民出版社,1991。
    ①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专著卷四,28页,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
    ②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杜呈样编《蒋主席对青年问题之指示》,95页,青年出版社,1945.12。
    ③闻一多:《八年的回忆与感想》,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联大八年》,6页,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
    ④华岗:《五四运动史》,169页,海燕书店,1951。
    ⑤郭沫若:《庆祝“五四”光复》,(1948年5月4日),蔡尚思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5卷,34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①王芸生:《五四精神与中国外交》,《世界学生》1卷5期,1942.5;转引自罗志田《历史创造者对历史的再创造:修改“五四”历史记忆的一次尝试》,《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②参见《勉青年三事》,上海《民国日报》,第二版,“社评”,1946.5.4。
    ③胡适:《中国文艺复兴》,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卷,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④傅斯年:《“五四”二十五年》,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47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⑤李长之:《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9贞,商务印书馆,1946。作于1942.5.3。
    ①李广田:《引力》,《李广田文集》,第2卷,23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②李广田:《引力》,《李广田文集》,第2卷,415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③李广田:《引力》,《李广田文集》,第2卷,414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④李广田:《引力》,《李广田文集》,第2卷,340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⑤李广田:《引力》,《李广田文集》,第2卷,34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⑥李广田:《引力》,《李广田文集》,第2卷,414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①李广田:《引力·后记》,《李广田文集》,第2卷,42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②李广田:《锻冶厂》发刊词,《李广田文集》,第5卷,53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③赵清阁:《自序》,《月上柳梢》,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④赵清阁:《修订后记》,《月上柳梢》,16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⑤赵清阁:《月上柳梢》,3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⑥赵清阁:《月上柳梢》,3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⑦赵清阁:《月上柳梢》,4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⑧赵清阁:《月上柳梢》,4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①林语堂:《京华烟云》,610页,张振玉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②林语堂:《京华烟云》,790页,张振玉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③靳以:《前夕·卷首题记》,《靳以选集》第1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①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25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②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8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③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78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④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126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⑤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243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①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②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③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31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④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134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⑤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45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⑥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134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⑦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14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⑧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40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⑨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28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⑩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41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11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416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12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2卷,458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13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2卷,466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14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①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8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②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③参见《李广田年谱》,《李广田文集》,第5卷,533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④茅盾:《关于郁茹(遥远的爱)》,自强出版社,1946。作于1944.2.1。
    ⑤茅盾:《从<娜拉>说起》,《茅盾全集》16卷,散文六集,14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⑥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17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①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②靳以:《我怎样写(前夕>的》(代跋),《靳以选集》,第2卷,468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③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14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④靳以:《前夕》,《靳以选集》第1卷,425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84。
    ⑤《希望》1集4期,1945.12。转引自杨义等编《路翎研究资料》,65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⑥胡风:《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第3卷,175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①绿原:《路翎文集·序》,林莽编《路翎文集》,2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①晓风编:《胡风路翎文学书简》,50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②晓风编:《胡风路翎文学书简》,62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③晓风编:《胡风路翎文学书简》,62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④鲁芋:《蒋纯祖的胜利——<财主底儿女们>读后》,《蚂蚁小集》之四,1948.11。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3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59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路翎:《财主底儿女们》,79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3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杨义:《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4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同上
    ⑥同上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题记》,《财主底儿女们》,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财主底儿女们》,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财主底儿女们》,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69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61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95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75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路翎:《财主底儿女们》,75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⑥路翎:《财主底儿女们》,75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⑦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2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⑧路翎:《财主底儿女们》,9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6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3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41-84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1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0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⑥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195-11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⑦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10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0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1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2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8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8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6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6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8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8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0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路翎:《财主底儿女们》,9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⑥同上。
    ⑦路翎:《财主底儿女们》,9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⑧路翎:《财主底儿女们》,905-90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⑨路翎:《财主底儿女们》,59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⑩路翎:《财主底儿女们》,90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1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财主底儿女们》,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胡绳:《评路翎的短篇小说》,《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文艺的新方向》,1948.3.1。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8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8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31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⑥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3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28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胡风:《为(云雀)上演写的》,《胡风全集》第3卷,383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①参见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序言,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①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二章“文化根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①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注》,王东亮译,74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①1924年12月列入“少年中国学会丛书”中华书局出版。
    ②1925年12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由商务出单行本。
    ③作为“现代文艺丛书”,很快销售一空,同年再版两次,此后又多次重印。
    ④1941年2月5日延安《中国青年》3卷4期重新发表。
    ⑤曾于1922年《红杂志》1卷1期开始连载。
    ⑥至1933年共出15版。
    ⑦本期为“新妇女号”
    ①1929年4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
    ②1930年3月,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
    ③198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根据柳亚子所藏百尺楼丛书《龙套人语》手抄木(三册)重印,更名《江左十年目睹记》。
    ①原名《激流》,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家》。
    ②良友文学丛书之二十七。
    ③良友文学丛书之三十四,1935写于欧游归来。
    ④作于1937年7月23日。
    ①1943年5月桂林华华书店。
    ②现代长篇小说丛刊之五。
    ①又见《民国日报》1920.5.4第十一版来件栏。
    ②1920年5月7-9日选录《学灯》选论栏。
    ③又见《新潮》2卷4号附录栏1920.5.1;1920.5.7-12选录《学灯》选论栏。
    ①国民音乐大会筹备同人等。
    ②又见《中央日报》1928年五四纪念。
    ③应为蒲伯英。
    《晨报》副刊
    《民国口报》副刊
    《时事新报》副刊
    《京报》副刊
    《小说月报》
    《小说画报》
    《小说世界》
    《红杂志》
    《红玫瑰》
    《礼拜六》
    《半月》
    《快活》
    《紫罗兰》
    《社会之花》
    《珊瑚》
    《万象》
    《西神小说集》,上海:世界书局,1924。
    《卓呆小说集》,上海:世界书局,1924。
    《叔鸾小说集》,上海:世界书局,1926。
    《禹钟小说集》,上海:世界书局,1926。
    《瞻庐小说集》,上海:世界书局,1926。
    《枕绿小说集》,上海:世界书局,1926。
    《郑振铎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至今。
    《巴金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张天翼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张恨水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林语堂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秦瘦鸥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冰心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
    《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庐隐小说全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叶圣陶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王统照全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994。
    艾芜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林默涵总主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中国社科院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刘会军等编:《中国现代中篇小说选(1921-1949)》,北京:宝文堂书店,1984。
    郭启宗、杨聪凤主编:《中国长篇小说提要(现代部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刘中树等主编:《中国现代百部中长篇小说论析》,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中国社科院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钩沉》,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作品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向燕南、匡长福主编:《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集萃》,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秦和鸣主编:《民国章回小说大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袁行霈、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郭志刚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书目汇要》,小说卷,刘勇,彭斌柏编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96。
    陈思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9。
    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冯光廉、刘增人编:《王统照研究资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芮和师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张明明:《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1985。
    唐金海、孔海珠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茅盾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曾广灿、 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
    刘扬体:《鸳鸯蝴蝶派作品选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董康成:《闲话张恨水》,合肥:黄山书社,1987。
    袁进:《张恨水评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刘增人、冯光廉:《叶圣陶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甘海岚编撰:《老舍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魏绍昌:《我看鸳鸯蝴蝶派》,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
    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袁进:《小说奇才张恨水》,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
    杨义等:《路翎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
    李泽平、伍恒山、袁华编著:《民国野史大观》,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徐一士:《一士类稿》,孙安邦点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徐一士:《一士谈荟》,郭建平点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陈嘉庚:《陈嘉庚回忆录》,《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徐一士:《近代笔记过眼录》,张继红点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刘体仁:《异辞录》,张国宁点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杨寿柟:《云在山房丛书三种》,宁志荣点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孙安邦点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袁进主编:《鸳鸯蝴蝶派散文大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谢庆立:《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周天度、孙彩霞:《李公朴传》,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商金林撰著:《叶圣陶年谱长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郑逸梅:《艺林散叶》,北京:中华书局,2005。
    郑逸梅:《南社丛谈》,北京:中华书局,2006。
    李瑞良编著:《中国出版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20世纪通俗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张占国、魏守忠编:《张恨水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阿英:《晚清小说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叶维廉:《中国现代小说的风貌》,台北: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7。
    何欣:《中国现代小说的主潮》,台北:远景出版社,1979。
    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91。
    王德威:《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小说散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
    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郭志刚:《中国现代小说论稿》,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1994。
    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李程骅:《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与中外文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燕世超:《张恨水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马云:《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个性》,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
    刘纳:《从五四走来——刘纳学术随笔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谭桂林:《转型与整和——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方锡德:《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佘小杰:《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保尔·巴迪:《小说家老舍》,吴永平编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北京:中华书局,2005。
    徐仲佳:《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长沙:岳麓书社,2006。
    陈建华:《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张文东、王东著:《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2007。
    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林华瑜:《“革命与爱情”的现代性叙事图景——中国现代小说的题材叙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三联书店,2009。
    李自芬:《现代性体验与身份认同——中国现代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
    解志熙:《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9。
    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梁竞男:《茅盾小说的历史叙述》,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汤正宇:《从<小说画报>到(星期>——“五四”时期通俗小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陈珺:《旧派通俗小说的历史转型——浅论三十年代“国难小说”及其国家想象》,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5。
    王进庄:《二十年代旧派文人的上海书写》,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邓志云:《论当代作家的“文革”叙述》,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
    李静:《<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代廷杰:《想象娜拉》,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
    杉野元子:《老舍与学校风潮——以(赵子曰>为中心》,董炳月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4期。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6年第1期。
    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顾彬:《德国的忧郁和中国的彷徨: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金宏宇:《<倪焕之>的版本变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吴永平:《老舍与京师学务局及北京教育会关系初探》,《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3月。
    谢国冰:《长篇小说<倪焕之>版本评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年第1期。
    吴永平:《老舍长篇小说<赵子曰>琐论——纪念<赵子曰>出版80周年》,《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邵宁宁:《郑振铎的文学理想与<文艺复兴>杂志的包容性》,《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
    姜涛:《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
    《每周评论》
    《晨报》
    《民国日报》
    《国民公报》
    《时事新报》
    《中央日报》
    《新华日报》
    《读书生活》
    《认识月刊》
    《通俗文化》
    《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
    《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李大钊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张申府文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艾思奇全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五四卅周年纪念专辑》,北京:新华书店,1949。
    《五四运动与知识分子》,章炼烽编,东北书店,1949。
    《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
    《五四运动》(画册),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画册编辑小组,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历史系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
    《“五四”运动在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三联书店,1959-1978。
    《纪念五四运动五十五周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五四爱国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五四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五四学术讨论会文章汇编》,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1979。
    《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郭端生等编,香港:香港大学中文学会,1979。
    《五四运动在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1999。
    《五四运动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杨琥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何干之:《中国近代启蒙运动史》,上海:生活书店,1938。
    张申府:《什么是启蒙运动》,重庆:生活书店,1939。
    彭明:《五四运动在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陈少廷主编:《五四运动的回忆》,台北:百杰出版社,1979。
    张允候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三联书店,1979。
    陈曾焘:《五四运动在上海》,陈勤译,台北:经世书局,1981。
    北京师范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林毓生等:《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
    李中华编:《论传统与反传统——纪念五四七十周年论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编:《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五四精神的解咒与重塑:海峡两岸纪念五四七十年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蔡晓舟、杨亮功编:《五四:第一本五四运动史料》,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陈濑渝:《五四文坛鳞爪:秘闻、掌故、回忆、比较》,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刘进喜主编:《五四精神八十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五四”八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
    蒋梦麟:《西潮·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
    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沙健孙、龚书铎主编:《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陈明珠:《五四健将:罗家伦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董德福、史云波:《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合肥:黄山书社,2008。
    丁耘:《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田子渝:《武汉五四运动史》,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丁晓平:《五四运动画传——历史的现场和真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杨琥编:《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1919-1949)》,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上海:现代书局,1934。
    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上海:生活书店1935。
    华岗:《五四运动史》,上海:海燕书店,1951。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增订再版本),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基本主题的再反省与再批评》,北京:三联书店,1988。
    郭颍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刘永明:《国民党人与五四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王元化:《传统与反传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彭明:《“五四”研究——彭明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萧超然:《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刘为民:《“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
    陈平原:《触摸五四: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
    严家炎:《五四的误读——严家炎学术随笔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王跃:《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赵明:《历史的文学与文学的历史:五四文学传统与俄罗斯文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路英勇:《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
    黄健:《五四小说与人的文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曲广华:《中国近代文化与五四社团》,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陈平原:《触摸五四与进入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韩贺南:《平等与差异的双重建构——五四妇女解放思潮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书社,2006。
    孟庆澍:《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围绕《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文化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罗晓静:《寻找“个人”——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
    凌云岚:《五四前后湖南的文化氛围与新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欧阳军喜:《历史与思想——中国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陈平原主编:《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2009。
    张德旺:《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起点——五四及其政派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贺桂梅:《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2000。
    杨早:《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文学硕士,北京大学,2001。
    蔡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易卜生主义”》,文学硕士,北京大学,2001。
    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中国近现代史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5。
    朱凌:《走出“五四”启蒙的“神话”》, 硕士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7。
    张春田:《思想史与文学史视野中的“娜拉’——五四前后的女性解放话语与现代文化想象》,文学硕士,北京大学,2007。
    刘媛媛:《民国时期男女合校分校的讨论与实践——“五四”合校潮流和1935年北平实行男女分校》,历史学硕士,北京大学,2007。
    赵晓兰:《劳工之爱情:“五四”显影、文化杂糅与叙事的初创》,文学硕士,北京大学,2007。
    闫晓:《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社会舆论——以《申报》为中心》,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
    欧阳哲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冬之卷。
    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周策纵:《我所见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李靖莉:《“五四文艺复兴”辨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冯夏根:《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和与冲突——罗家伦对五四运动的历史阐释》,《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鲁萍:《“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杨琥:《“五四运动”名称溯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洪峻峰:《从思想启蒙到文化复兴——20年来“五四”阐释的宏观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李怡:《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
    张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商金林:《一位日本学者眼中的五四运动》,《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3期。
    商金林:《几代人的“五四”》,《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3期。
    刘复生:《“五四”的三个三十年——当代史中的“五四”叙述》,《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3期。
    李思清:《一个人的“五四”》,《粤海风》,2009年第5期。
    陈平原:《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解读“五四”言说史》,《读书》,2009年第9期。
    陈漱渝:《“五四运动”一词的源头何在》,《共产党员》,2009年第10期。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译,2005。
    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刘森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刘北城,周立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赵毅衡:《重访新批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本雅明:《启迪》,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兴起》,侯钧生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981。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弗吉尼亚·伍尔夫:《普通读者》,刘炳善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史华慈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于学仁:《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史长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张惠芝:《“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翟作君、蒋志彦:《中国学生运动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常乃惠:《中国思想小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陈亚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语境》,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温儒敏、陈晓明等:《现代文学新传统与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