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说故事传统和唐代中后期文学变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题目是《说故事传统和唐代中后期文学变革》。题目中的“说故事”不仅是指口头表演者和故事受众之间共享故事的行为,也包括小说、诗歌等各种书面文学体裁的创作和消费活动。唐代说故事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而之所以要关注唐代的说故事传统,是因为这种活动丰富了唐代叙事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文人还是民间表演艺人都以各种方式说出自己想要说的故事,而受众也愿意听到自己喜欢的故事。那么,唐代的说故事传统就成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和享受的文化活动,这对唐代中后期叙事文学的创作起到极大作用。针对说故事传统与唐代中后期叙事文学创作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说故事传统所产生的不同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现象,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绪论首先重在辨析“说故事”和“叙事”的概念差别。在中国文学史上,“说”是比“叙”更具有文学性,它同时涵盖了口头和书面文学的特点,所以本文使用“说故事”概念。其次是解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唐代的说故事传统,进而提出看待唐代文学史的另一个角度。
     第一章探讨唐代中后期说故事传统盛行的原因。文学创作倾向的变化一般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章主要考察文学产生的外因。首先,唐代书籍出版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载体的发展,无疑为说故事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唐代文人贬谪或游历南方的经历为文人提供了大量故事创作的材料,文人之间的行卷活动就作为说故事的动机而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三,外来文化因素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和文化,也促进了唐代故事创作和传播方式的革新。
     第二章探讨说故事传统和唐代中后期文人小说创作方式的变化。首先考察当时文人阶层对民间故事的关注和接受方式,无论文人对于民间故事持何种态度,它在客观上成为文人小说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论述说故事传统如何对文人小说创作的多样化产生影响,以及它给创作者带来的创作心理上的矛盾。第三,此章还关注文人小说中通俗叙事的痕迹,以在具体文本例证的基础上证明民间故事确实对文人小说创作有不少的影响。
     第三章以现存敦煌叙事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说故事传统是如何改变通俗叙事作品的创作方式的。唐代的通俗叙事为了吸引读者或听众的关注,存在直接而粗糙地改编故事的现象,例如有的作品用张冠李戴的方式,有的则援引现场的表演元素,因此较为随意衍生了新的故事版本。在此过程中,叙述者故意调整故事的展开方式,不得不导出新的故事情节与原故事不符的结果,这些现象都是说故事传统在通俗叙事领域的反映。
     第四章主要论述说故事传统和唐代中后期叙事诗创作倾向的关系。唐代中后期文人的诗歌创作,往往受到说故事传统的影响,尤其是新乐府诗中的说故事元素比较明显。当时文人有意识地将民间说故事的方式,移用于诗歌创作之中,或者以创作传奇的方式来写诗。
     第五章以现存敦煌写本为主要对象探讨唐代说故事作品的写本制作和出版过程。对出版方式的研究,有助于考察包括文言小说在内的说故事作品的传播和消费过程。不少的敦煌文学写本内容完整,制作精细,当时它的制作者为了吸引读者注意,采取了文学写本的多种制作方式。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rytelling and literary production, particularly,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the diverse literary forms through storytelling in the Tang dynasty."Storytelling" not only means oral storytelling but also includes performative practice of cre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uch written literature as short story and poetry. Storytelling in Tang period had been developed as a peculiar literary tradition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e need to take a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orytelling tradition, because it made the mid-and late Tang period literature much more diverse in terms of both form and content. Regardless of literati or popular entertainers, anyone could compose stories that they wanted to tell and choose to hear the stories that they liked. The storytelling tradition in the Tang period was thu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everyone could enjoy, and undoubtedly it exerted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narrative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aside from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rm "storytelling"(说故事) and "narrative"(叙事)."Shuo"说is a more literary term than "Xu"叙in the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and furthermore, it can be applied to both oral and written literature. Therefore the term "storytelling"(说故事) is used throughout this dissertation. Then the introduction also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orytelling in the Tang literature-that is, storytelling,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Tang period, provides u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to look at the Tang literature.
     Chapter1demonstrates the reason why storytelling was so prevalent in the mid-and late Tang Period. Generally, the change of literary trends results from both inner and outer factors, and this chapt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outer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had allowed the material condition for various stories to be developed into literary forms. In addition, literati in the Tang period encountered a number of popular stories through exiles or journeys to the southern China, and so-called "circulated scrolls"(行卷) transmitted among literati community was an important motive for storytelling. The foreign culture, especially, Buddhism, heavily influenced the content of stories and its way of circulation.
     Chapter2explores how storytelling tradition brought about variations in the writing style of classical tales by literati. This chapter first demonstrates the interest that the literati showed to the popular stori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y enjoyed the stories. No matter what kind of attitude they had toward the popular stories,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popular stories beca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iterary works by literati. Then 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torytelling tradition on the classical tales of literati, and the tension that the literati might have felt between popular storytelling and classical tale tra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 third section traces the vestiges of popular storytelling that remained in the Tang chuanqi(傅奇)or classical tales.
     Chapter3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storytelling on the Tang popular narratives, using examples of Dunhuang(敦煌)texts. In order to attract audience or readers, the popular narratives roughly recomposed stories or directly adopted elements of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The narrator intentionally change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in effect created a whole different story. These are the examples to show the penetration of storytelling tradition into the popular narratives.
     Chapter4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rytelling tradition and poetry composition in the mid-and late Tang period. A number of Tang poets was influenced by storytelling tradition and, in particular, Xin yuefu(新乐府)poetry embodied its deep influence. Xin yuefu poets often created poems using the style of storytelling and chuanqi.
     Chapter5deals with the making and publishing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This chapter shows the ways of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storytelling. Considering relatively complete content and fine manufacture, a number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seem to have been intended for private reading, and a variety of editions were created attuned for the demands of readers.
引文
1参见[日]释圆仁原著,[日]小野胜年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第365页。
    2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6月,第96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第30页;[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小说讲经史”条,第313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版《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合编本。
    4楼含松《从“讲史”到“演义”》,商务印书馆2008年7月,第15页。
    5[汉]许慎《说文解字》第三上,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第53页上。
    6[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论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326、328页。
    7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313页。
    8[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11月版,第六册,第1743-1774页。
    9[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卷二十七,第四面,(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版。
    10虽然《史通》的不少概念和主张都被适用于中国文学批评,实际上《史通》的撰述意义原本与文学几乎无关,其作为文学史的价值意义是后代文学研究者加以评定的。关于《史通》叙事观和中国文学研究之缘,请见董乃斌《<史通>叙事观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载《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96-308页。
    1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六《叙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上册,第165、168页。
    12[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载《元稹集》卷第五十一《序记》,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555页。
    1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二“玉格”,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21页。
    14[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113页。
    15[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十《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上册,第275页。
    1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1册,第1218页。
    17[匈]格雷戈里·纳吉Gregory Nagy《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巴莫曲布嫫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9页。
    18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十九《通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519-521页。
    19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0[俄]孟列夫《敦煌文献所见变文与变相之关系》,杨富学译,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第115页。
    21曲金良《变文的讲唱艺术—转变考略》,载《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2期,第94页。
    22参见冯少康《“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的大众文化化》,载《河北学刊》2004年1月,第164-169页(引文自第168页)。
    23参见姚晓黎《从“讲故事”角度来看中国小说的发展》,载《太原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41-45页。
    24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25参见[美] Victor H.Mair, 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年,"Introduction"。
    26参见[美] William H. Nienhauser, Jr., "Creativity and Storytelling in the Ch'uan-ch'i:Shen Ya-chih's Tang Tales",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20, (Dec.,1998),第31-34页;中译本《唐传奇中的创造和故事讲述:沈亚之的传奇作品》,载倪豪士《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2月,第231页。
    27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61页。
    28参见董乃斌《唐代诗歌散文的小说化倾向—小说文体孕育过程论之一》,载《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
    29参见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第一章“文学与事的关系”。
    30参见宋立英《元和诗坛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83-100页。
    31杨义《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第一辑,2005年,第1页。
    1以上《论衡》原文都据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2月版。
    2参见[日]清水茂《纸的发明与后汉的学风》,载《清水茂汉学论集》,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第28-29页。
    3参见查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53-163页。
    4[宋]高承《事物纪原》,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26年版,第三册,第298页。
    5以上《文房四谱》的记载都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卷四,第40页。
    6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中国书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02-103页。
    7请见第五章第三节“敦煌变文册子本的装帧形式和版面布置”。
    8[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载《元稹集》卷第五十一,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第554页。
    9参见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36-54页(引文自第38、44、46页)。
    10美国学者周绍明关注中国的手抄本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之后甚至到20世纪晚期仍然不断出现的现象,而反驳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印本的流行必然导致手抄本生产的相应下降直至最终消失。对唐代和宋初的书籍产生方式而言,他以敦煌佛教文书中绝大部分是手抄本这个事实为根据如此说道:“即便是佛教机构,尽管他们在唐代很早就使用了印刷术,至少到11世纪早期对这一技术只进行了极其有限的应用。”而他认为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劳力成本的差异:“雕版印刷——一项不晚于8世纪的创新,未能立即对书文化产生显著的影响,部分是因为传统抄写劳动的持续低劳力成本。它最终能够取代大量的手抄本生产,主要归因于对某些书籍的更大需求,以及来自活字印刷不断加剧的竞争所引发的技术变革而带来的价格下降。”参见[美]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书籍的社会史》(A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何朝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44、66页。
    1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荐举不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版,第122页。
    12对此问题,请见第五章第一节。
    13参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曾贻芬点校,中华书局2008年6月版,第48页。
    14参见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46页。
    15《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第12册,第4023-4024页。
    16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5年10月版,第16-17页。
    17胡可先《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337页。
    18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84页。
    19[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61“李秀才”(出《大唐新语》),中华书局2006年6月版,第6册,第2036页。
    20参见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版,引文自第80页。
    21参见王佺《唐代干谒与文学》,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69-78页,引文自第75页。
    2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254页。
    23于天池《唐代小说的发达与行卷无关涉》,载《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第54页。
    24[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八《写韵轩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别集类。
    25参见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载王岳川编《季羡林学术精粹》第三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8-90页(引文自第89页)。
    26[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二酉缀遗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371页。
    27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453页。
    28参见向达《论唐代佛曲》,载《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4月版,第290-291页。
    29《太平广记》卷269,中华书局2006年6月版,第6册,第2109页。
    30见《全唐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74卷。
    31参见[明]陶宗仪纂《说郛一百二十卷》卷一百十一《高力士传》,载《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八册。
    32程毅中先生根据唐前已有的杂赋和《吴越春秋》等作品的形式而主张中国古代原来有变文文体。请见《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载《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75-381页。
    33参见[美] Victor H.Mair, 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第4章,第73-88页;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年,第4章,第73-88页。中译本见杨继东、陈引驰译《唐代变文》,(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上册,第169-194页: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绘画与表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四章。2011年2月(上海)中西书局出版了《唐代变文》简体字版。
    34 Victor H. Mair, "The Contributions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ransformation Texts(pien-wen) to Later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Sino-Platonic Papers,12(1989.8),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第21、23页;引文自《唐代变文》(下册)附录《唐五代变文对后世中国俗文学的贡献》,第202页。
    35李宗为《唐人传奇》,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50页。
    36对此问题,请见第二章第三节“史传传统和文人小说创作态度的两面性”部分。
    37季羡林,同上书,第89页。
    38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392页。
    39参见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60页。
    40参见[汉]司马迁《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11月版,第8册,第2486页以下:卷117《司马相如列传》,第9册,第3056页以下。
    41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990年12月版,第13页。
    1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794页。
    2同上书,第1797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三篇,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第21页。
    4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77年2月版,第268页。
    5《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11月版,第6册,第1745页。
    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3册,第2703页“偶语”条。
    7《十三经注疏》笺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川之间万夫,故有万耦。耕言三十里者,举其成数。”疏云:“‘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冬官·匠人》文也。此一川之间有万夫,故为万人对耦而耕。”参见《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九,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586页。
    8《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11月版,第2册,第362页;《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1册,第23页。
    9刘勇强先生曾经以《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和《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为例,如此指出早期史书的记言传统和人物对话对小说创作起到的作用:“对小说而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记言,当史书在记述人物语言时,虚拟性必然提高,文学性也随之加强。……而整个复杂情节的展开与人物性格的刻画,完全靠精彩的人物对话视线的。”(见《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第58-59页)。虽然刘先生没有提到这种叙述方式和稗官的关系,但是我认为稗官很有可能模仿这种记言或对话的方式来说故事,而其给予小说创作以不少的影响。
    10《汉书》卷六十四下《东方朔传》,第9册,第2841、2873页。
    11同上书,第2863-2868页。
    12参见傅刚《论<文选>“难”体》,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第89页。
    13[宋]郑樵《通志》卷第四十九《乐略》“琴操五十曲”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册,志六三一页。
    14《文心雕龙注》,第328页。
    1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11月版,第15页下段。
    16《文选》卷三十一,江文通杂体诗《李都尉从军诗》注。引自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1页。
    17参见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8-9页。
    18[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3月版,第3册,第603页,注(一)。
    19参见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31、34页。
    20[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艺术下蒋少游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7月版,第9册,第2984页。
    21[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六《始兴王叔陵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3月版,第2册,第494页。
    22《北史》卷四十三《李崇传》,第5册,第1606页。
    23有些唐代笔记的题目也显示其与口头叙事的关系,严杰对此问题说到:“类似《谭宾录》、《剧谈录》、《因话录》这样的书名则直接揭示了成书与闲谈的关系,而一部著作中某事闻于某人的说明则显现取材的广泛与言之有据。从根本上来说,闲谈对笔记的成书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严杰《唐五代笔记考论》,中华书局2009年4月,第31页。
    24[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十《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上册,第275页。
    25《旧唐书·经籍志》小说家13部凡90卷,到《新唐书·艺文志》大增为41部308卷,这种现象可能与口头说故事有关系。也就是说,宋前《史通》、《旧唐书》等书把小说认为是原来口头说话的民间故事被文人文字化的作品,而宋人就将逸事、琐言、传记之类都归于小说家类。
    26[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二《辨证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229页。
    27参见[明]陶宗仪纂《说郛一百二十卷》卷一百十一《高力士传》,载《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8册,第5151页。
    28张锡厚《敦煌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月,第69页。
    29《太平广记》,第6册,第1948页。
    30[美] Victor H. Mair, 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第158页(中译本《唐代变文》下册,第36页)。中译本对此文章有点误译,所以引文据英文原著改动了一些词句。
    3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240页。
    32《酉阳杂俎》,第55页。
    33任半塘《唐戏弄》下册,作家出版社1958年6月版,第802页。
    34[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编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1957年2月版,第1辑8册,第22页。
    35同上书,第22、26、28、31、36页。
    36参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第17-18页。
    37参见[宋]王谠《唐语林》,周勋初校证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第441页。
    38《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12月版,第1册,第118页。
    39[唐]刘餗《隋唐嘉话》,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1月《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合订本,第35页。
    40王佺《唐人投匦与献书行为中的干谒现象研究》,载《云梦学刊》2006年1月,56、57页。
    41参见傅璇琮《唐翰林侍讲侍读学士考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2[宋]高承《事物纪原》,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26年版,第二册,第181页。
    43《陈书》卷三十四《文学传》,第454和468页。
    44[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595页。
    45《事物纪原》,第二册,第163页。
    46参见《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下《祝钦明传》第4965页;卷一百五十五《薛放传》第4126页。
    47《唐会要》,第1291页。
    48《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秦景通传》,第15册,第4956页。
    49《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儒学上》,第18册,第5657页。
    50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俳谐集”条,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322页。
    51《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三》,第5册,第1541页;《通志》卷六十八《艺文六》,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册,志七九八页。
    52《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二《韦绶传》,第13册,第4244页。
    53《唐会要》卷四《杂录》,第52页。
    54《元稹集》卷第二十九《论教本书》,第345页。
    55《旧唐书》卷九十七《张说传》,第9册,第3055、3057页。
    56参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44-145页。
    57周睿《张说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第245页。
    58[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曾贻芬点校,中华书局2008年6月版,第17、48页。
    59[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二《王珪李靖》,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版,第155页。
    60参见鲁迅《唐宋传奇集》卷四《虬髯客传》;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版,第181-182页:袁行霈、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72页;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年4月版,第40页;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93-95页;王运熙《(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载《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273页;李剑国,同上书,第580-584页。
    61周睿,同上论文,第16页。
    62《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传中》,第15册,第5034、5035页。
    63再引自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册,第157页。
    64《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2册,第476页。
    65对唐代史家在小说创作态度上的两面性问题,请看第二章第三节“说故事传统和文人对小说创作的看法”。
    66参见《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儒学传》,第5656页。
    67参见《旧唐书》卷九十七《张说传》: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8月,第1册,第136-137页。
    68[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许德楠、李鼎霞点校本,中华书局2004年5月版,第159页。
    69《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三,中华书局1997年1月版,第1642页。
    70[唐]李肇《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版,第44页。
    71《新唐书》卷二十二,第2册,第477页。
    72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谢小娥传”条,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532页。
    73有关提高故事的“真实性”问题,李鹏飞提到《谢小娥传》中“余”的叙事介入方式和谢小娥之梦的重复叙述产生的文学效果,他说:“为此作者首先将第一人称叙事视点引进此传,而这在过去的叙梦文学中还从未出现过;当叙述者‘余’进入叙事以后,却并未立即会晤谢小娥,而是先从僧人齐物的转述中得知其人其梦,这一处闲笔(又是曲笔)的设置实则是在不经意之中为该梦之‘真’提供一个旁证;此后才由‘余’直接面对当事人,倾听她的诉说,此时对梦境的复述便成为必然,并进一步对其‘真实性’加以确证。”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74页。
    74《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段居贞妻谢》。
    75对民间通俗叙事的这种创作方式,下一章要详谈。
    7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54页。
    77以上原文,《柳氏传》据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本事诗》据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
    78《独孤遐叔》和《张生》各载于《太平广记》卷281和282。
    79关于刘幽求的事迹,请见《旧唐书》卷九十七《刘幽求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册,第3039页。
    80《纂异记》的诗篇收入《全唐诗》的具体情况,请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下册《纂异记一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6页。李先生又说到:“至布局谋篇皆有法度,笔墨酣畅淋漓,文辞俊丽老健,喜用排偶不失娓娓之韵,歌诗连篇亦无堆垛之感。”(第714页)
    81《独孤遐叔》开头云:“贞元中进士独孤遐叔,家于长安崇贤里,新娶白氏女,家贫下第,将游剑南,与其妻诀曰:‘迟可周岁归矣。’遐叔至蜀,羁栖不偶,逾二年乃归。至鄂县西,去城尚百里,归心迫速,取是夕及家。”;《张生》开头云:“有张生者,家在汴州中牟县东北赤城坂。以饥寒,一旦别妻子,游河朔,五年,方还。自河朔还汴州,晚出郑州门,到板桥已昏黑矣。”就这样,两篇的时代和地理背景都与《三梦记》完全不同。还值得注意的是,《独孤遐叔》提到的地区和遐叔游历的剑南和蜀地都是今天的四川地区,这或许说明《独孤遐叔》与同一故事的民间版本更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唐代四川就是民间故事表演最盛行的地方,而这种民间表演为了提高听众的注意力往往把原故事的地理背景改为他们更熟悉的地方。对这个问题,请见第一章第三节和第二章第二节中“文人小说里面所见通俗口述叙事的痕迹”部分。
    82参见《酉阳杂俎》,第209页;《朝野佥载》,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第144页。
    83《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二酉缀遗中》,第368页。
    84参见《酉阳杂俎》,第233、238页。
    85《新唐书》卷八十九《段志玄传》“成式”条,第12册,第3764页。
    86《酉阳杂俎》卷之一《天咫》,第10页。
    87[明]陶宗仪纂《说郛一百卷》卷七《戎幕闲谈》,载《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一册,第138页。
    88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载《中国小说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附录,第248页。
    89《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第282页。
    90郑振铎《中国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化的趋势》,载《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第332页。
    91[唐]沈亚之撰,肖占鹏、李勃洋校注《沈下贤集校注》卷第四,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65页。
    92对此问题,倪豪士认为:故事中的邢凤是沈亚之虚构的人物,而沈亚之让故事中的叙述者说出他的上级和赞助者李汇(陇西公)的名字,是为了奉承现实中的李汇,同时把他和李汇的关系宣之于众。他又对沈亚之把两个梦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如此说到:“由于沈亚之当时身为记室,他也许借此暗指在两个关于梦的故事背后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文笔(和想象)。”参见[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唐传奇中的创造和故事讲述:沈亚之的传奇作品》,载《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2月,第214-215页。
    93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296页。
    94[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ates Lord)《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章,第6页。
    95《元稹集》卷第十《律诗》,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6页。
    96参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页;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上册,台湾:正中书局,中华民国74年版,第188页。王梦鸥所说“附语”是指明钞本曾慥《类说》卷二六《汧国夫人传》文末附言:“旧名‘一枝花’。元微之《酬白乐天代书》诗‘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注曰‘乐天从游,常题名于柱,复本说《一枝花》,自寅至巳’”。这附言与元稹原注有点文字上的出入,对此下面再谈。
    97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册,第280页。
    98戴望舒《读(李娃传)》,载戴望舒著,吴晓铃编《小说戏曲论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第12页。
    99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第37、41页。对《李娃传》的完成时期,戴望舒说“乙亥”应该是贞元二十一年“乙酉”(805)。但是这说是他把白行简作传的时期和白居易住新昌里的时期勉强沦为同一时期的结果。参见戴望舒,同上书,第10-15页。
    100王古鲁《通俗小说的来源》,载《二刻拍案惊奇》,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附录二,第813页;王梦鸥,同上书,第188页。
    101官桂铨对这个问题指出“顾复本说一枝花”的出处是清康熙皇帝命张英等人编辑的类书《渊鉴类函》,而说“它所引用的元稹《元氏长庆集》恐怕是现在己失传了的另一种版本。”官桂铨《“顾复本说一枝花”的出处》,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1期,第74页。
    102王古鲁,同上书,第813页;王梦鸥:同上书,第188页。
    103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4页和第4页注①;胡士莹《唐代民间、宫廷、寺院中的“说话”》,载《宛春杂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104关于唐代文人顾复本的历史材料还是找不到。可是《太平广记》卷224出自《剧谈录》的“龙复本”故事曰:“开成中,有龙复本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禄年寿。……岁余,遂终所任。其后萧公扬历清途,自浙西观察使入判户部,非久遂居廊庙。俱如复本之言也。”虽然姓氏不同,如果考虑这故事是开成年间(836-840)之事,也有可能“龙复本”即是元和三年(808)在新昌里说《一枝花》的“顾复本”。
    105参见[日]清水茂《杜牧与传奇》,载《清水茂汉学论集》,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第271页。
    106附注和赵炯注引自[宋]曾慥编纂,王汝涛等校注《类说校注》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837、838页。
    107[汉]班固《白虎通》卷二上《五行》,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第85页。
    108王永平说:“现存下来的许多唐代传奇小说,大概也有不少是唐代说书艺人讲小说时所用的底本。”《游戏、竞技与娱乐—中古社会生活透视》,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第9页。
    109参见王运熙《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载《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259页;李宗为《唐人传奇》,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97-198页。
    110据他的分析,口语文化里的思维和表达往往呈现出以下九个特征:(1)附加的而不是附属的(2)聚会的而不是分析的(3)冗余的或“丰裕”的(4)保守的或传统的(5)贴近人生世界的(6)带有对抗色彩的(7)移情的和参与式的,而不是与认识对象疏离的(8)衡稳状态的(9)情景式的而不是抽象的。参见[美]沃尔特·翁(Walter J.Ong)《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27-43页。
    111参见陆永峰《敦煌变文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5月版,第八章第一节:Crossland-Guo, Shuyun, The Oral Tradition of bianwen:Its Features and Influence o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Hawaii(?)1996年博士学位论文。
    112据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二十八,中华书局2006年6月版,第907页。汪辟疆先生把“舍力”校为“舍身”,参见《唐人小说》,第96页。
    113《任氏传》、《南柯太守传》、《李娃传》等作品的文尾附注都是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即作者突然显示自己的存在以结束故事,《本事诗》“韩翃”故事的文尾也有第一人称代词“吾”。但是这些情况不能说是第一人称视点的积极介入,因为其视点的转换不是在故事中间发生,而且对故事的展开并没有影响,这只是为了让读者更相信故事内容的叙述方式。
    114无意之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属于沃尔特·翁所说口语文化思维和表达方式的9个特点中第7个“移情的和参与式的,而不是与认识对象疏离的”。参见沃尔特·翁,同上书,第35页。
    115参见[韩]全信宰《pansori的体裁性特点》,载《pansori的世界》,首尔:文学和知性社2000年,第43页。
    116原文据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
    117原文据程毅中点校《玄怪录》、《续玄怪录》合编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第22页。
    118参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第581页。
    119《广记》本删掉此句,这就证明《顾氏》本(即《秘纂》本)《虬髯客传》比《广记》本是更接近原型,在时间上也更老的版本。参见《太平广记》卷193,第1445页;[明]顾元庆编《顾氏文房小说》,上海涵芬楼民国14年影印,第5册。
    120李剑国,同上书,第582页。
    121[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籖》卷112《神仙感遇传·虬须客》,李永晟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月,第5册,第2450页。
    122原文据肖占鹏、李勃洋校注《沈下贤集校注》卷第五,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84页。
    123[美]倪豪士《唐传奇中的创造和故事讲述:沈亚之的传奇作品》,载《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2月,第217页。
    124这四句也与原文稍有不同,《文选》卷二《西京赋》云:“所好成毛羽,所恶成创痏”,《论语·颜渊》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25《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第282页。
    126吴志达《唐人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0页;孙逊、潘建国《唐传奇文体考辨》,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第40-47页。
    127[美]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7页。
    128对这个问题,本章第一节“唐代文人获取民间故事的途径”部分提到一些内容。
    129参见《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130李宗为《唐人传奇》,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3页。
    131这是文人对小说的传统观念。但这种观念到唐代确实有变化,本章第二节探讨的“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之例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同一故事被写为人物特点、时代和空间背景都不同的另一个故事。对作家来言,故事背景的事实与否已经不重要了,更关键的是故事本身的题材和结构。
    132以上《杜阳杂编》和《四库提要》的内容和引文都参见丛书集成初编第2835册《杜阳杂编》。
    133[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小说家类《杜阳杂编三卷》,中华书局1993年1月,第330页。
    134参见[日]清水茂《杜牧与传奇》,载《清水茂汉学论集》,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第255页。
    135《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沈传师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12月版,第12册,第4034、4037页。
    136同上书,第4034、4036页。
    137原文据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9页。
    138“丁酉”应改为“丁丑”,因为贞元间没有丁酉,陈鸿写完《大统纪》前七年即是贞元二十一年丁丑。
    139[宋]姚铉编《唐文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第二册,第1344页。
    140见《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上》,第6册,第1994、2002、2006页;《新唐书》卷五十六《艺文二》,第5册,第1463、1481、1486页。
    14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十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七册,第2142页。
    142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乾隆十二年御制重刻《史记·御制读伯夷列传》。
    134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月版,第318页。
    144参见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23-25页,附表(1)。
    145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第四十五《与元九书》,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3册,第963、965页。
    146[日]静永健《白居易写讽谕诗的前前后后》,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69页。
    147[宋]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2002年《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合订本,第126页。
    148陈寅恪《读莺莺传》,载《元白诗笺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2页。
    149参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8页。
    150[宋]陈骙撰《南宋馆阁绿》,中华书局1998年7月版,第98页。
    151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7页。
    152原文参见凌景埏校注本《董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卷二第36页、卷三第69页。
    153[宋]王楙撰《野客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422页。
    154[宋]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二册,第246页。
    155李剑国,同上书,第345页。
    156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6页。文中所说“此二篇”是指《长恨歌传》和《东城老父传》。
    157参见卞孝萱《韩愈<毛颖传>新探》,载《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158参见邓裕华《诙谐中寓庄严,自嘲中带牢骚——读韩愈的<毛颖传>》,载《语文学刊》2006年24期。
    159陈寅恪《读莺莺传》,载《元白诗笺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9页。
    160以上原文,张籍和韩愈文据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第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柳宗元文据《柳宗元集》卷二十一,中华书局2011年版。
    161吴新生《柳宗元对古代小说美学的理论贡献——论<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载《河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第73页;卢宁、李振荣《论<新唐书><旧唐书>对韩愈评价之差异——兼谈与<毛颖传>之问世相关的几个问题》,载《中州学刊》2001年3月,第110页。
    162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511页。
    163[日]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一中唐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178页。
    164[宋]姚铉编《唐文粹》卷八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第二册,第280页。
    165参见吴新生,同上文,第72页;卞孝萱《韩愈<毛颖传>新探》,载《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第1页;卢宁、李振荣:同上文,第110页。
    166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学苑出版社2007年2月,第64页。
    167王运熙《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载《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260页。
    1[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二酉缀遗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371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第60页。
    3参见王重民外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潘重规编著《敦煌变文集新书》,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会,中华民国73年1月;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5月。
    4参见王昆吾《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载《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第310-324页。
    5敦煌文学作品有很多异体字和错别字,本章引用的作品题目和原文主要根据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中华书局,2006年修订本)和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
    6《韩擒虎话本》原无标题,对“话本”题名,有不少争论。本论文姑从“韩擒虎话本”题名。
    7参见张锡厚《敦煌话本研究三题》,载《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艾丽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滥觞—唐代敦煌话本》,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王昊《(韩擒虎话本)—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声》,载《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8实际上,杨坚生于寺院(般若寺),有一个僧尼看出他的非凡,杨坚登位后下了奖励佛道的诏令。参见魏征等撰《隋书》卷一《高祖纪》,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9同上书,第1册,第1页。
    10[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册,第131页。
    11同上书,第1册,第146页。
    12以上《韩擒虎传》的内容,见《随书》,第5册,第1339-1340页。
    13参见同上书,第5册,第1329-1330、1334页。
    14[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感应缘》,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释迦类。
    15[晋]干宝撰《搜神记》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第14页。
    16《舜子变》也有相同的例子,帝释多次出现指导舜子或者帮助他克服难关,就如这样的描写:“舜子是孝顺之男,上界帝释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界来至。方便与舜,犹如不打相似。”引文中的“方便”也是佛教术语。虽然没有《董永变文》那么明显,《舜子变》的说故事人也处处插入佛教因素以使舜子至孝故事兼有佛教色彩。
    17张乘健《敦煌发见的<董永变文>浅探》,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第33页。
    18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48页。
    19参见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359页,校注[一]。
    20张鸿勋《敦煌本<孔子项讬相问书>研究》,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2期,第100、102页。
    21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第484页,注[一]。
    22参见李江峰《敦煌本<孔子项讬相问书>成书时代浅探》,载《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3原文据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
    24参见王重民外编《敦煌变文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第236页。
    25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28页。
    26对于项讬的神格化问题,请见刘长东《孔子项讬相问事考论》,载《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63-65页。
    27参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2年7月版,第36-37页。
    28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版,第377页。
    29参见第二章第一节“唐代文人获取民间故事的途径”。
    30《旧唐书》,第2册,第544页。
    31参见任半塘《唐戏弄》,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第577页和580页“附录”。
    32《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合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64页。
    33《新唐书》卷二十二,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7月版,第2册,第479页。
    34《旧唐书》卷二十九,第4册,第1073页。
    35对于实际民间表演怎样表现这种幻术,《酉阳杂俎》的一篇故事或可作为其端绪:“大历中,荆州有术士从南来,止于陟屺寺。好酒,少有醒时。因寺中大斎会,人众数千,术士忽曰:‘余有一伎,可代扑瓦廅珠之欢也。乃合采色于一器中,驔步抓目,徐祝数十言,方欲水再三噀壁上,成《维摩问疾变相》,五色相宣如新写,逮半日余,色渐薄,至暮都灭。唯金粟纶巾鹙子衣上一花,经两日犹在。成式见寺僧惟肃说,忘其姓名。”一般来说,唐代演戏 不是用一种形式表演到尾,而是合并多种表演方式来完成全剧。孔子项讬故事的表演也许是这样,就是为了吸引观众,使用说话、论议、变幻、杂技等各种表演方式。引文自《酉阳杂俎》卷之五《怪术》篇,第54页。
    36参见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6月,第1页;曲金良《变文的讲唱艺术——转变考略》,载《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2期,第87页。
    37参见[清]王琦等评注《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卷四,第168页。
    38参见[美] Victor H.Mair, 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第215页,注35。
    39此段没有“~处,若为”类韵文前套语,也许是抄写人的失误。
    40以下《贤愚经》的原文都据[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13年(1924),第四卷,第418-421页《须达起精舍品第四十一》。
    41萧登福《敦煌俗文学论丛》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七年七月初版,第296页。
    42这个题记出自P.3627册子本《汉将王陵变》。从题记中写“一铺”这一点来看,阎物成为了抄写而参考的底本,或是带图的卷子形式,或有可能这册子本和画卷原来是一套的,就像《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S.2614)卷子的形式一样。
    43《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11月版,第6册,第2059页。
    44原文据《敦煌变文校注》卷四《降魔变文》
    45《敦煌变文校注》指出“犹事五更”即犹咨于老人之意。参见《敦煌变文校注》,第574页,注111。
    46《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有相关记载,晏婴御者的妻子跟丈夫说:“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第七册,第2135页。
    47《朝野佥载》卷四:“周则天内宴甚乐,河内王懿宗忽然起奏曰:臣急告君,子急告父。”密宗《盂兰盆经疏》卷下:“子急告父,臣急告君,自力不如,理宜投佛。”《奏请僧徒及寺舍依定》:“急则告其君,自古之常道,痛则告其母,法尔之恒规。”参见《敦煌变文选注》上册,第903页,注[六]。
    48这可属于沃尔特·翁所提出的口语文化特点中第五个“贴近人生世界的”(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文人小说里面所见通俗口述叙事的痕迹”部分),他说:“繁复、抽象的范畴仰赖文字给知识提供结构,使之和实际的生活经验拉开距离。口语文化里没有这样的范畴,所以口语文化在使知识概念化、用口语表达一切知识时,不得不多多少少地贴近人生世界,以便使陌生的客观世界近似于更为即时的、人们熟悉的、人际互动的世界。”[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32页。
    1[日]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19页。
    2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10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9页。
    4原文据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9、139页。
    5原文据[唐]沈亚之撰《沈下贤集校注》卷第二,肖占鹏、李勃洋校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1页。
    6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05页。
    7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长恨传》注九四。
    8胡三省对《资治通鉴》卷二十二的“秦人,我句若马”注云:“据汉时匈奴谓中国人为秦人,至唐及国朝则谓中国为汉,如汉人、汉儿之类,皆习故而言。”白居易当时谓“唐”为“汉”也可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见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2册,第739页。
    9[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古行宫诗”条,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版,第19页。
    10以上川合康三的说法和引文都据《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第290页。
    11陈寅恪《元白诗笺征稿》,第一章《长恨歌》,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5页。
    12对陈鸿的史家身份和小说创作态度上的两面性问题,请见第二章第三节。
    13参见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85页“问头”条。
    14参见[美] Victor H. Main 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第215页,注28。
    15孟二冬先生指出:韩愈的老师梁肃既是正统的儒士,却又是当时天台宗主持湛然的门人,大肆宣扬和推广佛教教义,这对韩愈不能说毫无影响。罗香林、陈寅恪等前一代学人已经探讨过佛教对韩愈的影响问题。参见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16-17页。
    16《白居易集》卷第七十,第四册,第1485页;卷第三十五,第三册,第787页。
    17《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17册,第7850页。
    18对此问题,请见第二章第一节中“唐代文人享受民间故事的途径”部分。
    19参见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4月,上册,第875页,注16;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1046页,注129。
    20陈允吉先生写过《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兼述<长恨歌>与佛经文学的关系》一文,据他的说法,对《长恨歌》起到最大影响的变文作品不是《目连变》而是《欢喜国王缘》。参见陈允吉论文集《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
    21原文据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上册《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第842-844页。
    22原文据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第117-120页。
    23[日]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274--275页。
    24《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传》,第13册,第4332页;也载《元稹集》卷第六十《上令狐相公诗启》,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第633页。。
    25《元稹集》卷第五十一《白氏长庆集序》,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第555页。
    26《太平广记》,第6册,第2169页;《唐语林校证》下册,第573页;《唐国史补》,第40页。
    27引自[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第42页。
    28沈亚之《歌者叶记》的叙述方式也有相似的地点。请见第二章第二节之中“文人小说里面所见通俗口述叙事的痕迹”部分。
    29《旧唐书》卷147,第12册,第3986页;《樊川文集》卷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版,第186页。
    30参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8月,第3册,第195页。
    31缪钺《杜牧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144-145页。
    32以上《杜秋娘诗》和《沈下贤》诗的原文各据《樊川诗集注》卷一第35页和卷二第165页。
    33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第90页。
    34钱志熙《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一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64页。
    35《白居易集》卷第三,第1册,第52页。
    36张煜《新乐府辞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46、57页。
    37参见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46-148页。
    38以上郭茂倩《新乐府辞序》原文据《乐府诗集》,中华书局2009年11月版,第四册,第1262页。
    39任半塘《唐声诗》上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第54页。
    40参见张煜,同上书,第47-57页。
    41参见《白居易集》卷第四十五,第三册,第960-961页。
    42《元稹集》卷第二十三《乐府古题序》,上册,第255页。
    43同上文,同页。
    44参见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第四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第3册,第959-966页。
    45《白居易集》卷第四,第1册,第90页。
    46《白居易集》卷第四十五,第3册,第962页。
    47《白居易集》卷第三,第1册,第62页
    48如果把《新丰折臂翁》改为传奇小说,可能有与《东城老父传》非常接近的风格。而且,这两篇文首的描述方式很相似,《东城老父传》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新丰折臂翁》曰:“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49《白居易集》卷第四,第1册,第78页。
    50对视点转换的叙述方式,请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二节中“文人小说和通俗叙事文学之间的沟通”部分。
    51《白居易集》卷第四,第1册,第83页。
    52《白居易集》卷第三,第1册,第59页。
    53参见薛天纬《唐代歌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484485页。
    54参见[日]静永健《白居易写讽谕诗的前前后后》,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79-80和120页。有关三人的和作方式,我们需要关注《缚戎人》和《西凉伎》的自注。元稹在《缚戎人》“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髪”句附注云:“延州镇李如暹,蓬子将军之子也。尝没西蕃,及归自云:蕃法唯正岁一日,许唐人没蕃者服衣冠,如暹当此日,由是悲不自胜,遂与蕃妻宻定归计。”白居易也在同样的场面附上几乎相同的自注,而《西凉伎》自注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大概不是偶然,而是事先已经相约好的,因为元白的这两篇诗作都只有这一个自注。也有可能李绅的原作本来有此注,后来元白在和作的过程中仍然援用它。
    55陈寅恪《元白诗笺征稿》,第五章《新乐府》,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7页。
    56[日]静永健,同上书,第123页。
    57王建《观蛮妓》曰:“欲说昭君敛翠蛾,清声委曲怨于歌。家年少春风里,抛与金钱唱好多”;李贺《许公子郑姬歌》中说:“长翻蜀纸卷明君,转角含商破碧云。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相如塜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蛾鬟醉眼拜诸宗。为谒皇孙请曹植。”这样,当时文人随时享受王昭君故事的的专门表演,一定很熟悉其故事内容和叙述方式。
    58陈寅恪,同上书,第125页。
    1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60-261页。
    2李骞《唐“话本”初探》,载同上书下册,第781页。
    3王重民《敦煌变文研究》,载同上书上册,第289页。
    4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载同上书上册,第380页。
    5参见Victor H. Mair, 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版,第11-12页。
    6韩建瓴《敦煌本(韩擒虎话本)初探(一)》,载《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1期,第54页。
    7李骞,同上论文,第796页。
    8参见李瑞良《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先写后粘是当时长卷的主要装帧形式,但也有例外,《庐山远公话》(S.2073)是混用先写后粘和先粘后写的方式,《叶净能诗》(S.6836)是前半段先粘后写,除了最后一张小纸片之外,后半段都是先写后粘而成的。与之相比,《韩擒虎话本》是比较明显的先写后粘方式。
    9法国学者苏远鸣根据卷首八大金刚像的名称,把这件卷子推定为10世纪的作品。参见[法]苏远鸣《敦煌佛教肖像札记》,载谢和耐等著《法国学者敦煌论文选萃》,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7页。
    10王伯民《中国版画通史》,河北美术出版杜2002年版,第19页。
    11参见韩建瓴,同上论文,第55-60页。
    12参见苏远鸣,同上论文,第189-190页。
    13参见[英] Lionel Giles,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1957年版,第213页6691条。
    14 P.4518是单页佛画一套共39件。对39件的内容,参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P.4518条;其中几个作品的年代问题,参见王明珍《敦煌P.4518佛画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载《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15一共5种,编号是P.2263、P.3137d、P.4689、北图8297(丽10)、北图8024v(罔48)。其中P.3137d是小册子;北图8024v只有五行。
    16[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13年(1924),第85卷。
    17参见李致忠《敦煌遗书中的装帧形式与书史研究中的装帧形制》,载《文献》2004年4月第2期。
    18《敦煌变文校注》误记187号。
    19《新编》是指《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以下简称如此:《英藏目录》指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北大书目》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变文集》指《敦煌变文集》;《校注》指《敦煌变文校注》:《俄藏叙录》指《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录》;《新书》指《敦煌变文集新书》。
    20对于这种情况,我要介绍很特别的一个写本S.5536《金刚经》。这本是先用与S.5437本一样的方式用浆糊粘连折叠的纸张,然后再打两口而系线的。所以,打开第一页,一整页就被打开,线也可以看见,但第二页不能完全打开,线也看不见,这样反复到最后一页。
    21指P.3627(1)、P.3627(2)、P.3867。
    22《敦煌变文集》把“季”字校错“年”,后来《敦煌变文选注》和《敦煌变文校注》都沿袭《敦煌变文集》的错误。
    26参见李文浩《敦煌写本(晏子赋)的同卷书写情况》,载《文献》2006年1月第1期,第57-58页。
    1[韩]苏仁镐著《韩国传奇小说史研究》,集文堂2005年3月版,第23页。
    2参见[美] Victor H.Mair, 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年,第111页。
    《诗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2月。
    《白虎通》,[汉]班固撰,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
    《论衡校释》,[汉]王充撰,黄晖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
    《文心雕龙注》,[梁]刘勰撰,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5月。
    《搜神记》,[晋]干宝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9月。
    《朝野佥载》,[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3月。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元稹集》,[唐]元稹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2月。
    《樊川诗集注》,[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樊川文集》,[唐]杜牧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
    《沈下贤集校注》,[唐]沈亚之撰,肖占鹏、李勃洋校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唐]李贺著,[清]王琦等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玄怪录》,[唐]牛僧孺撰,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
    《国史补》,[唐]李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隋唐嘉话》,[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
    《本事诗》,[唐]孟棨撰,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第二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
    《杜阳杂编》,[唐]苏鹗撰,丛书集成初编,第2835册,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日]释圆仁原著,[日]小野胜年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 年11月。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1月版。
    《唐会要》,[宋]王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
    《云笈七籖》,[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2月。
    《类说校注》,[宋]曾慥编纂,王汝涛等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唐语林》,[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
    《侯鲭录》,[宋]赵令畴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
    《庄子口义》,[宋]林希逸撰,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2年。
    《通志》,[宋]郑樵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事物纪原》,[宋]高承撰,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26年版。
    《文房四谱》外十二种,[宋]苏易简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唐文萃》,[宋]姚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南宋馆阁録》,[宋]陈骥撰,张富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
    《野客丛书》,[宋]王楙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古今事文类聚》,[宋]祝穆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宋]孟元老等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
    《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道园学古录》,[元]虞集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别集类。
    《顾氏文房小说》,[明]顾元庆编,上海:上海涵芬楼,民国14年影印本。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
    《七修类稿》,[明]郎瑛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
    《说郛三种》,[明]陶宗仪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春在堂随笔》,[清]俞樾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郑堂读书记》,[清]周中孚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1月。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篇,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大正新修大藏经》,[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13年(1924)。
    《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5月。
    《敦煌变文集》,王重民外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
    《敦煌变文集新书》,潘重规编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会,中华民国73年1月初版。
    《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
    《敦煌变文选注》修订本,项楚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11月。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11月。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3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7月。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3月。
    《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12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7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艾丽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滥觞——唐代敦煌话本》,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月。
    卞孝萱,《韩愈<毛颖传>新探》,载《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查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陈寅恪,《元白诗笺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
    程毅中,《古小说简目》,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月。
    程毅中,《宋元话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
    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
    川合康三[日],《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戴望舒著,吴晓铃编,《小说戏曲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
    邓裕华,《诙谐中寓庄严,自嘲中带牢骚——读韩愈的<毛颖传>》,载《语文学刊》2006年24期。
    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
    董乃斌,《唐代诗歌散文的小说化倾向—小说文体孕育过程论之一》,载《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
    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61页。
    董乃斌,《<史通>叙事观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载《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冯少康,《“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的大众文化化》,载《河北学刊》2004年1月。
    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傅刚,《论<文选>“难”体》,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傅璇琮,《唐翰林侍讲侍读学士考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格雷戈里·纳吉Gregory Nagy[匈],《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巴莫曲布嫫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Crossland-Guo, Shuyun郭淑云[新],The Oral Tradition of bianwen:Its Features and Influence o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Hawaii.1996年博士学位论文。
    韩建瓴,《敦煌本<韩擒虎话本)初探(一)——“画本”“足本”、创作与抄卷时间考辨》,载《敦煌 学辑刊》1986年第1期。
    胡可先,《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月。
    胡士莹,《宛春杂著》,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8月。
    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载《季羡林学术精粹》第三卷,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1月。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静永健[日],《白居易写讽谕诗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李江峰,《敦煌本(孔子项讬相问书)成书时代浅探》,载《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李骞,《唐“话本”初探》,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李瑞良,《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文浩,《敦煌写本(晏子赋)的同卷书写情况》,载《文献》2006年1月第1期。
    李致忠《敦煌遗书中的装帧形式与书史研究中的装帧形制》,载《文献》2004年4月第2期。
    李宗为,《唐人传奇》,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
    刘长东,《孔子项讬相问事考论》,载《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楼含松,《从“讲史”到“演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历史叙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7月。
    卢宁、李振荣,《论<新唐书>、<旧唐书>对韩愈评价之差异——兼谈与《毛颖传》之问世相关的几个问题》,载《中州学刊》2001年3月。
    鲁迅,《唐宋传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搜神记》《唐宋传奇集》合编本。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陆永峰,《敦煌变文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5月。
    Victor H. Mair梅维恒[美],Painting and Performance:Chinese Picture Recitation and Its Indian Genesi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中译本见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绘画与表演》,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6月。
    Victor H. Mair, T' 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杨继东、陈引驰译,《唐代变文》,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Victor H. Mair, "The Contributions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ransformation Texts(pien-wen) to Later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Sino-Platonic Papers,12(1989.8),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中译本《唐五代变文对后世中国俗文学的贡献》,载《唐代变文》下册,附录。
    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ates Lord [美],《故事的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尹彪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孟列夫[俄],《敦煌文献所见变文与变相之关系》,杨富学译,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缪钺,《杜牧年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William H. Nienhauser, Jr.倪豪士[美]:"Creativity and Storytelling in the Ch'uan-ch'i:Shen Ya-chih's Tang Tales",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20, (Dec.,1998);中译本《唐传奇中的创造和故事讲述:沈亚之的传奇作品》,载倪豪士:《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月。
    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钱志熙,《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曲金良,《变文的讲唱艺术—转变考略》,载《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2期。
    清水茂[日],《清水茂汉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0月。
    全信宰[韩],《pansori的体裁性特点》,载《pansori的世界》,首尔:文学和知性社,2000年。
    任半塘,《唐戏弄》,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
    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10月。
    宋立英,《元和诗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
    苏仁镐[韩],《韩国传奇小说史研究》,首尔:集文堂,2005年3月。
    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6月。
    孙逊、潘建国,《唐传奇文体考辨》,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王古鲁蒐录编注,《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附录二《通俗小说的来源》。
    官桂铨,《“顾复本说一枝花”的出处》,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1期。
    王昊,《(韩擒虎话本)——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声》,载《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王伯民,《中国版画通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
    王靖宇[美],《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月。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
    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台北:正中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
    王明珍,《敦煌P.4518佛画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载《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王庆菽,《试探“变文”的产生和影响》,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佺,《唐人投匦与献书行为中的干谒现象研究》,载《云梦学刊》2006年1月。
    王佺,《唐代干谒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王永平,《游戏、竞技与娱乐—中古社会生活透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
    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王重民,《敦煌变文研究》,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沃尔特·翁Walter J. Ong[美],《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2月。
    吴新生,《柳宗元对古代小说美学的理论贡献——论《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载《河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吴志达,《唐人传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4月。
    萧登福,《敦煌俗文学论丛》一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七年七月初版。
    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月。
    谢和耐[法]等,《法国学者敦煌论文选萃》,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
    薛天纬,《唐代歌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
    杨义,《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第一辑,2005年。
    姚晓黎,《从“讲故事”角度来看中国小说的发展》,载《太原大学学报》2003年9月。
    严杰,《唐五代笔记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月。
    于天池,《唐代小说的发达与行卷无关涉》,载《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2月。
    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袁行霈、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1月。
    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Lionel Giles翟林奈[英],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1957。
    张鸿勋,《敦煌本<孔子项讬相问书)研究》,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2期。
    张锡厚,《敦煌话本研究三题》,载《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张锡厚,《敦煌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月。
    张煜,《新乐府辞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中国书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4月。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
    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3月。
    周睿,《张说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美],《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何朝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
    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
    敦煌国际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 idp.bl.uk)网上图片资料库。
    《英藏敦煌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外合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俄藏敦煌文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敦煌研究院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
    《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录》,孟列夫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张玉范,载《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5辑,199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