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词义演变研究在汉语词汇研究中极具重要性,是在对大量词义演变的具体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类、比较、分析以发现词义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演变规律。传统词义演变研究大多是探讨单个词的词义演变,较少涉及对整类词的演变分析,不同个体的词义演变各有特点,纷繁复杂,只有通过类聚考察才能更好地归纳词义演变规律。本文以《世说新语》和《南齐书》为语料,以两书中的单音节心理动词为考察对象,以核心义素分析为词义分析方法,归纳、提取128个单音节多义心理动词的核心义素,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各个词义系统的词义演变过程,以发现古汉语心理动词演变的规律性特征。
     词义演变的动因有多种,其中思维、联想等心理因素对词义演变的重要意义逐渐为学界所认识、重视,而心理动词作为心理活动或状态的载体,其词义的演变则直接体现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变化过程,因此,对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词义演变中的心理因素的认识;同时,心理动词本身作为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意义内涵丰富,词义演变又经历漫长历史,其来源、演变过程及演变动因等都有待于做深入地探讨。
     本论文采用类聚的方法对古汉语心理动词的词义作批量地考察,在具体的行文中根据本义的不同,将心理动词分为“本义为非心理词”和“本义为心理动词”两大类。“本义为非心理词”的又根据本义词性的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类,分别考察每一类非心理词引申出心理动词的演变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再从整体上总结非心理词演变为心理动词的规律;“本义为心理动词”的则根据其引申方向的不同,分为“引申出心理动词”、“引申出名词”、“引申出形容词”、“引申出普通动词”、“引申出副词”四个小类,分别探讨各小类的引申过程及其引申规律,再总结整类心理动词引申出非心理词的规律。最后对比两大类的演变规律特征,即“非心理词演变为心理动词”和“心理动词演变为非心理词”,揭示这两个逆向引申过程的不同特点。
     心理动词概念场的研究也是对类聚方法的运用,即本文将表达同一概念的心理动词类聚成概念场,通过对整类词语的来源演变的分析,揭示不同形式的词语如何演变出相同的概念及其演变理据。
     在对大量心理动词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词义系统中核心义的状况、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及“同律引申”这一词义引申类型。
The evolution research of word mean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Chinese vocabulary. It i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precise survey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through the colla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o identify general trends and the change of word meaning evolution. The evolution research of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mostly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a single word. It seldom involves the entire class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erm. The evolution of meaning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complexity, only through the cluster survey can we summarize the meaning of evolution better. The article uses " Shi Shuo Xin Yu" and" Southern Qi Book" as the corpus, the monosyllabic verbs in the two books as the study object, the core sememe analysis as semantic analysis method, summarized, extracted128monosyllabic polysemous verbs core sememe,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various semantic system evolu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non mental word evolved psychological dynamic meaning and psychological verb evolution.
     The causes of word meaning evolution are various, including thinking, leave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evolution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hich the scholars understand gradually and pay attention to. While psychological verb, a mental activity or state vector, of which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is directly reflected the proces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mood change proces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psychological verb meaning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Meanwhile, as a special subclass, the psychological verb itself is rich in meaning connotation. Word meaning evolutionary has a long history, its origin,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evolution reasons, need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lustering to have a batch inspection on the ancient Chinese psychological verbs meaning. Psychological verbs are classified into "the original meaning is the non-psychological term" 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is the psychological ter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aning in the specific language. If the original meaning is the non-psychological term, the word can be classified as nouns, adjectives, verb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Study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as well as its evolution rule, in which each category of psychology of word extends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verbs, and then summarize the evolution rule of how the non-psychological word extends as psychological verbs. If the original meaning is the psychological term, the word can be classified as" a psychological verb"," noun", meaning" an adjective"," come out of the ordinary verb"," come out of the Adverb" according to the extension of a singular direction. Respectively to discuss the extension of diverse kinds and extension rule, and then summarize the rule of how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extend as the non-psychological term. Finally compare the two categories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evolution from the non-psychological term to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and" the evolution from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to the non-psychological term, reveal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reverse extensions.
     The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verbs conceptual field is also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ing method. That is to cluster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which has the same concept into the conceptual field, by analyzing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entire class of words. Reveal how different forms of the words evolve into the motivation that can express the same concept and evolution.
     In the case of verb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system core meaning of the situation, research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the extended meaning of morpheme meaning".
引文
②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①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40页.
    ②何乐士《专书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③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④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1-287页.
    ⑤王云路师《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王云路师《中古汉语词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4页.
    ②高明《中古史书词汇论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①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②向熹《简明汉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页.
    ③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4页.
    ②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0页,
    ③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6页.
    ④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页.
    ⑤马建忠及以下陈承泽、黎锦熙、吕叔湘的引文出处分别同于以上几条.
    ①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6页.
    ②张志公《现代汉语》(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12页.
    ③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④邢福义《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70页.
    ⑤陈祖荣《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⑥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5页.
    ⑦李英哲,郑良伟《实用汉语参考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156-173页
    ①董秀梅《谈汉语的心理动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04期.
    ②周有斌、邵敬敏《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语文研究,1993年第3期.
    ③杨华《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类型》.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
    ④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5页.
    ⑤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类别和范围》.亚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①乔丽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袁明军《程度副词和动词的类》.见《语言学论辑》(第3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类别和范围》.亚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讹丰竞《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③徐睿、王文斌《心理动词也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④张家合《试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
    ⑤张京鱼《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⑥张积家、陆爱桃《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7页.
    ②刘桂芳《义素分析之我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期.
    ③张万有《义素分析略说》.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④王麦巧《义素分析刍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⑤董淑华《古汉语词义素分析浅探》.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刘桂芳,杨晓敏《对义素分析及其困惑的几点言说》,北方论丛.2005年第6期.
    ②蒋绍愚《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③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1页.
    ④苏宝荣《词的表层“所指义”与深层“隐含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⑤孟广道《对词义引申的义素分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⑥张福德《谈词义引申中的义素遗传和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⑦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9—274页
    ⑧苏艺彬《动词引申中的义素传承》.求实,2003年第1期.
    ①何书、马景仑《古汉语动词词义引申的义素运动模式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1页.
    ①张联荣《谈词的核心义》.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
    ②王云路师《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唐孝威、黄华新主编《语言与认知研究》(第2辑).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①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②舒怀《求本义新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③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页.
    ④张联荣《谈词的核心义》.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5页.
    ②(美)夏大尔.马丁著.戴芳、赵京平等译:《生活与情绪》.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年.第27页.
    ①戴侗《六书故》.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卷二十七,第23页.
    ②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本).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223页.
    ③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十六,第7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87页.
    ①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36页.
    ②同上.第672页.
    ③同上.第670页.
    ④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414页.
    ⑤同上.第612页.
    ①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见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6年.第3669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417页.
    ①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①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484页.
    ③吴大澄《说文古籀补》.见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6年.第983页.
    ④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五,第23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1页.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462页.
    ①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本).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199页.
    ②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见T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6年.第3243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467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855页.
    ②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年.第2911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507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48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十八,第25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0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7页.
    ③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十,第31页.
    ④“知”在《汉语大词典》中还有“匹配”、“得到”义,与其它义项的引中关系不明显,存疑待考。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3页.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168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4页.
    ①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五,第14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75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
    ②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04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18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5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901页.
    ②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00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七,第17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03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二十四,第56页.
    ①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五,第22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91页.
    ①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见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6年.第5591页.
    ②同上,第2030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8页.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109页.
    ③王国维《毛公鼎铭考释》.见《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本).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638页.
    ⑤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十四,第32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94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617页.
    ②陈年福《“易”字形义考》.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年.第3期.
    ③“易”在《汉语大词典》中还有“整治”、“种植”义,与其它义项引申关系不明显,存疑待考。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页.
    ①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01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五.第78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07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二十,第41页.
    ①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见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6年.第3856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十六,第19页.
    ①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76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十九,第38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3页.
    ①王凤阳《古辞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833页.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951页.
    ①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本).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92页.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673页.
    ①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二十,第57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2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02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8页.
    ②“虑”在《汉语大词典》中还有“用绳结缀”义,与其它义项的引申关系不明显,存疑待考。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①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二十四,第30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141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1页.
    ②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二十,第55页.
    ①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99页.
    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9页.
    ②“想”在词典中还有“像,如”义,与其它义项的引中关系不明显,存疑待考。
    ①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②将心理动词分成以上这四大方面(非心理词到心理动词、心理动词到非心理词、心理动词到心理动词、心理动词概念场)来研究,只是本人的尝试,不知妥否,还望专家指正。
    ③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1页.
    ④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①张积家、陆爱桃《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图”有“料想”和“推测”两个意义都属于“猜度”类,故以“图1”表示料想,“图2”表示推测。
    ②这一章所涉及的心理动词在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已经做了详细的词义演变分析,具体情况可参见上文的相关词条。
    ①“望”有“希望”和“企图”两个意义都属于“意愿”类,故以“望1”表示希望,“望2”表示企图。
    ①张联荣《谈词的核心义》.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
    ②王云路师《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唐孝威,黄华新主编《语言与认知研究》(第2辑).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③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④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①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3页.
    ②罗正坚《汉语词义引申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6页.
    ①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②舒怀《求本义新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王云路师《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唐孝威、黄华新主编《语言与认知研究》(第2辑).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聂振欧《说“寤寐思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②孙雍长《<关雄>“思服”解》.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3期.
    ③陈鸿儒《<诗>“寤寐思服”解诂》.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④唐元发《<诗·关雌>“思服”当为倒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①钟敬文《我国古代民众的医药学知识》,见《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②同上。
    ①戴侗《六书故·六书通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25册.
    ②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页和第18页.
    ①汪耀楠《注释学纲要》.北京:语言出版社.1991年,第196页.
    ②陈殿玺《试论古字通假》.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2期.
    ③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9页.
    ④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页.
    ⑤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03页.
    ⑥王继如《训诂学丛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1页.
    ⑦转引自李戎《“蚤通早”与“白汗”、“白杀”辨疑——兼论通假字、区别字、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之实质》.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①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卷五,第14页.
    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①许嘉璐《论同步引申》.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②王小莘《试论中古汉语词汇的同步引申现象》.南开学报.1998年第4期.
    ③江蓝生《相关词语的类同引申》.见《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09320页.
    ④董为光《词义引申组系的“横向联系”》.语言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博《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4期.
    ⑥冯利《“同律引申”与语文词典的释义》.辞书研究.1986年,第2期.
    ①在“待”的词义系统中,由“等待”引中出“宽容”,而在“容”的词义系统里是由“盛纳”引申出“宽容”和“等待”,但“盛纳”与“宽容”是属于同一范畴的,因为从核心义素的角度看,二者主要是“容纳”这一动作的具体与抽象之别。
    ②罗正坚《汉语词义引中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6页.
    ①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页.
    ①王云路师《中古汉语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06页.
    ①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2-303页.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高明《中古史书词汇论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高守纲《古汉语词义通论》.北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
    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出版社.1992年
    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蒋绍愚《关于古汉语词义的一些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蒋绍愚《论词的“相因生义”》.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李英哲、郑良伟《实用汉语参考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刘青《(易经)心理类词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罗正坚《汉语词义引申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钱乃荣《现代汉语》(修订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石安石《语义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孙雍长《训诂原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
    王宁、陆宗达《谈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见陆宗达主编《训诂研究》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王绍峰《初唐佛典词汇研究》.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兴业《引申义的演变规律初探》.古汉语研究编辑部:古汉语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王云路《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唐孝威,黄华新主编《语言与认知研究》(第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
    魏慧萍《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向熹《简明汉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肖贤彬《词义浸润:一种词义演变的新方式》.申小龙、李耀楠、赵世举主编《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HK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俞理明《“先生”古今谈——兼论汉语词汇发展中核心义对词义蜕变的纠正作用》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成都市:巴蜀书社.2003年
    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张振德、宋子然《(世说新语>语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张志公《现代汉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周俊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纲要》.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车艳妮、赵桂欣《(诗经>单音节形容词词义的发展变化浅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克炯《先秦“负面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析微》.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
    陈练军《居延汉简中的量词词义演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陈祖荣:《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董淑华《古汉语词义素分析浅探》.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董为光《词义引申组系的“横向联系”》.语言研究.1991年第2期
    董秀芳《词义的相背引申》.汉语学习.1995年第3期
    董秀梅《谈汉语的心理动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邓开初《关于古汉语词义引申机制的探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例析》.语文研究.1997年第1期
    方平权《论体用引申》.语文研究.2006年第2期
    冯海霞《从物到人的词义演变研究》.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第2期
    丰竞《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冯利《“同律引申”与语文词典的释义》.辞书研究.1986年第2期
    高庆赐《试论汉语一词多义的内部联系》.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
    勾俊涛《论古代汉语词义的反向引申》.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何书《试论古汉语动词词义裂变式引申》.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何书,马景仑《古汉语动词词义引申的义素运动模式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黄荣发《词义的比喻引申》.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蒋绍愚《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李启文《古汉语心理动词所带的宾语》.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
    李索、高小立《(左传)愧耻义系词义特点与结构功能析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3年第3期
    李中成《古代汉语单音名词义之间的互补引申》.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刘桂芳《义素分析之我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期
    刘桂芳,杨晓敏《对义素分析及其困惑的几点言说》.北方论丛.2005年第6期
    马文熙《词义裂变试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孟广道《对词义引申的义素分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苏宝荣《词的表层“所指义”与深层“隐含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舒怀《求本义新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苏艺彬《动词引申中的义素传承》.求实.2003年S1期
    孙雍长《古汉语的词义渗透》.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
    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类别和范围》.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4期
    王麦巧《义素分析刍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王宁《古汉语词义研究——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辞书研究.1981年第2期
    王小莘《试论中古汉语词汇的同步引申现象》.南开学报.1998年第4期
    王云路《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伍铁平《词义的感染》.语文研究,1984年第3期
    武振玉《两周金文心理动词试论》.华夏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武惠华《古汉语词义的动静引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许嘉璐《论同步引申》.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徐今《反向引申探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徐睿、王文斌《心理动词也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徐之明《试论词义“组合同化”应遵循的原则——兼与张博同志商榷》.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徐之明《“组合同化”说献疑一与张博同志商榷》.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3期
    杨海峰《(吴越春秋>本义与引申义刍议》.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杨华《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
    殷寄明、邵文利《论词义的因果引申》.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尹喜艳《词义引申的修辞引申》.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于正安《(荀子)心理勤祠研究》.黔西南民族师鲍高等专科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9期
    于奉知《词义引申新论——关于词音引申》.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张博《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4期
    张博《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张福德《谈词义引申中的义素遗传和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张积家、陆爱桃《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张家合《试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
    张晶晶《<论语)心理动词简析》.安徽文学.2009年第4期
    张京鱼《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张联荣《谈词的核心义》.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
    章新传《先秦情绪动词“惧”的几个语法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张万有《义素分析略说》.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周有斌,邵敬敏《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语文研究,1993年第3期
    朱城《关于“组合同化”的几点思考——与张博先生商榷》.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朱文豪《<说苑>心理动词同义连用现象考察》.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陈练文《<甲骨文>心理动词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丁喜霞《中古常并列用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姜黎黎《<摩柯僧祗律>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以经贸、医疗、拘囚类概念场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李长云《敦煌变文惧怕类心理动词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李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昱颖《中古佛经情绪心理动词之研究》.中正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民国99年
    梁冬梅《(世说新语>心理动词语义语法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刘洁《<齐民要术>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龙慧《敦煌变文心理动词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罗积勇《试论汉语词义演变中的“相因生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5年
    梅晶《魏晋南北朝小说常用心理动词述谓功能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乔丽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粟学英《义净译著词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孙俊霞《(史记)情绪类心理动词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徐海英《汉语词义引申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张万春《东汉魏晋南北朝民歌心理动词的来源和发展》.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张晓玲《(醒世姻缘传)心理动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周俊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朱芳毅《(说文解字)心理动词语义网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2008年
    朱淑华《今文<尚书)词义引申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