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晋南帝尧传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帝尧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经过孔子等儒家思想的圣化,其“德”之精神得到传扬,他所开创的尧天舜日更成为中国古代理想政治生活的投影。帝尧传说具有高度的神圣性,通过历代社会的治道和实践,帝尧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符号,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由此形成了帝尧神圣文化的“大传统”。这一传统在区域社会中逐渐地方化,晋南将帝尧传说视为本地的传统资源,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构拟,将传说与地方风物、山水遗迹、风俗传统相结合,创造了帝尧文化的区域特色。帝尧传说植根于晋南生活之中,成为一个容纳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神圣秩序意义与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载体。
     帝尧传说与地方社会发生联系,其形成、展演与持续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民众通过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将传说与地方风物相结合,延续了帝尧传说的口头叙事传统,表现了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民众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分配、解释与命名,从而构筑了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神山圣水。在尧都区、翼城县、浮山县、洪洞县、绛县等区县形成的地域文化圈内,帝尧传说的分布状态和叙事主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众有时将传说与本地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威风锣鼓的源起、砂锅制作技艺等,增强了传说的表现力。帝尧传说已经融入了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节庆习俗方面,民众精英、香客与普通民众三个阶层的不同诉求,最终强化了晋南的尧王信仰。民众对庙宇神像的集体记忆、修庙时的禁忌、与大传统的冲突以及文化重建,都表明了他们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认知。
     地方学者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中介,特定的身份使他们成为尧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以乔忠延为代表的地方学者群体经过去神话化和功绩化,生产了真实而丰满的帝尧圣人,塑造了帝尧“国祖”、“文明始祖”的形象。他们以尧都平阳立论,通过追溯帝尧时代重现了临汾的过去圣地和历史中心地位。帝尧传说中体现的地域关系,不仅联结了临汾与周边区县,而且折射出临汾在这个晋南区域内的重要地位。在帝尧圣人与尧都圣地建构的基础上,地方学者从血缘、地域和尧文化主题三个方面使帝尧根祖化,创造性地发展了“圣人子孙”的身份,以此勾连起民众与帝尧、民众与本地、本地民众之间、帝尧与本地、外地民众与本地域等多重关系,为晋南烙印了“帝尧文化圣地”的地域标签。在面对外在的质疑和危机时,地方学者寻找了更加恰切的传说叙述模式,以演述的权力和自身的权威进行圣地建构。
     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力量、重塑神圣象征意蕴等实践方式,谋划了晋南地方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他们使权力政治与商业资本合谋,以追求旅游和经济效应为目标,将帝尧的传说内容及象征意义展演开来,具体体现为国家化、景观化、文化产业化,以期实现文化生产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更迭、相互的利益之争,导致尧文化传统建构的断裂,甚至出现危机。尽管如此,政府的积极建构使帝尧传说附加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得到传播,新的文化象征重新在地方话语中活跃起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借助国家话语,开发本地尧文化资源,谋求地方新的发展,然而单纯的经济意识将使政府陷入文化发展的困境之中。
     晋南地区的帝尧传说,在多主体多层次的神圣叙事过程中,努力建构了当地的圣地形象。
Emperor Yao is one of five Emperors in the ancient legends. After Yao's sanctification by Confucian scholars such as Confucius, Yao's virtue spirit gets spread."Piping Days Of Peace" created by Yao and Shun begins to be the example of ideal political life in ancient China. Legends about Emperor Yao are highly sacred. Through past dynasties'governance practice, Emperor Yao has become a spiritual symbol which producs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nation and state. All of these have formed "Great Tradition" about Emperor Yao's sacred culture. This kind of tradition gradually has been localizing in regional society. People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regard legends about Yao as their local tradition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past historical choice, reorganiz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y combine legends with local scenery, landscape remain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nd thus they create a kind of culture about Yao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egends about Yao rooted in life of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become a symbolic carrier containing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carrying significance of sacred order and the value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These legends affiliate with local society, the formation,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which are a culture reproduction process. By virtue of the historic collective memory, people combine legends with local scenery, continue the oral narrative tradition for legends about Yao, and show folk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distinctively. People assign, explain and name for the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thus form sacred landscape with rich cultural mea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narrative themes vary with regional culture circles formed by county areas, such as Yaodu, Yicheng, Fushan, Hongtong and Jiang. Sometimes, people improve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legends by connecting legends with other traditional culture, such as the origin of power drums an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earthen pot. Legends about Emperor Yao have permeated the daily life of local people, reflecting in the spiritual beliefs, daily behavior, festivals and customs. Different demands from three classes-elite, pilgrims and ordinary people-ultimately reinforce the belief in Emperor Yao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The people's collective memory for the temple gods, the taboo during the temple, the conflicts with Great Tradition and culture reconstruction, show the cognition of their own history and the real society.
     Local scholars are communication intermediarie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With such specific identity, they become an important power for Yao's culture production. By means of demythologizing and celebrating merits, such local scholars as Qiao Zhongyan produce real and full saint and shape images of "the founder of the contry" and "the ancestor of civilization" which both refer to Emperor Yao. Based on Emperor Yao's capital Pingyang, they trace back to Yao's era and reproduce sanctuary and history center position which Linfen was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ndicated in Emperor Yao's legends, not only connects Linfen to county areas around Linfen but also reflects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On the 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aint-Emperor Yao and sanctuary-Yao's capital, local scholars intend to make people believe that Yao is our ancestor and they creatively develop the "saint's descendents" identity from blood, region and Yao culture. In this way, they combine people and Emperor Yao, combine people and the local region, combine local people, combine Emperor Yao and the local region, combine people in other regions and the local region to build multiple relationships, and strive to create the regional labels of "the culture sanctuary of Emperor Yao". While facing external doubt and crisis, they search more exactly narrative patterns for legends, and try to construct the sanctuary by virtue of recountal power and own authority.
     The government build a new development space for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rough practical ways of integration of all kinds of strength and remodeling sacred symbol meaning. With the aim of pursuing tourism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y make a combination of power politic and business capital, and show the content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legends about Emperor Yao, which embody in nationalization, landscape and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interest of culture production. Local government changes and benefit competitions lead to fra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bout Yao in construction, even to crisis. Nonetheless, the government's positive construction make historic ideas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roused by legends about Emperor Yao get spread. New culture symbols warm up in regional discourse again. With state discourses, the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 the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about Yao in order to look for local new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vement in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the pure economic consciousness will make the government into the trouble of 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e multi-agent and multi-level sacred narrative process, Legends about Emperor Yao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are industriously striving to construct the local sanctuary image.
引文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②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③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9-14页。
    ④田兆元《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一种立足于文化精华立场的表述》,《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参见杨利慧《“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②参见刘惠萍、黄景春、钟宗宪、刘晓峰、宣炳善《在“传统”与“发明”之间:当代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① Ward, Donald,1981, trans. And ed., The German Legends of the Brothers Grimm,2vols., p.1, Philadelph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转引自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②[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③谢六逸《神话学ABC》,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2-3页。
    ④茅盾《神话杂论·神话的意义与类别》,见《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3页。
    ①参见田兆元《论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台湾《政大中文学报》,201 1年第15期:《神话的构成系统与民俗行为叙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①谢选骏《也谈古代中国宗教神话向古史神话的转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5期。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18页。
    ③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38-239页。
    ④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⑤孙作云《孙作云文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139页。
    ⑥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313-323页。
    ⑦袁珂《中国神话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199-201页。
    ⑧程蔷《中国民间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2版,第38页。
    ⑨吴广平《尧舜二帝的原型破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①叶林生《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3页。
    ②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335、354、371页。
    ③黄正术《论五帝时代》,《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④转引自叶舒宪《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⑤转引自李孝迁《日本“尧舜禹抹杀论”之争议对民国古史学界的影响》,《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⑥[日]内藤湖南《中国史论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⑦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201页。
    ⑧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8页。
    ①童书业《“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古史辨》第七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1-30页。
    ②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52页。
    ③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2页。
    ④王迅《陶唐·土鼓·陶寺遗存》,《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22日。
    ⑤何光岳《陶唐氏的来源》,《河北学刊》,1985年第2期。
    ⑥常金仓《五帝名号考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⑦冯广宏《<尚书·尧典>新议》,《文史杂志》,2007年第1期。
    ①李炳海《在意义上—以贯之的符号系列——尧族的名号姓氏及相关文化、文学事象》,《晋阳学刊》,2010年第2期。
    ②李炳海《尧、舜、禹之称的部族文化基因和文学效应》,《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中国通史>第二卷序言》,《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③吕绍纲《中国文化史宜从尧舜讲起》,《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④陈泳超《尧舜时代:政治理想的远古投影》,《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
    ⑤参见张得水《“文明探源:考古与历史的整合”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
    ⑥周长山《尧、尧文化与现代文明》,《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⑦胡建《唐尧文化在古国文明中的作用》,《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①张碧波《中华早期文明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读<尚书·尧典>》,《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②许兆昌《前现代国际体系与尧舜禹时代》,《史学集刊》,2008年第6期。
    ③高有鹏《古代禅让政治的文化理想——关于中国神话传说的尧舜禹时代》,《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第1期。
    ①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②顾颛刚《<禹贡>上的二大问题》,《文史》,2001年第1期。
    ③徐旭生《尧、舜、禹》(上),《文史》第三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徐先生的这个观点有个修正的过程,他最初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陶唐氏旧城应该是今河北唐县、望都一带。”
    ④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2页。
    ⑤《临汾海峡两岸尧文化学术研讨会议论文》,内部资料,2000年。
    ⑥张永山《卜辞中的唐与唐尧故地》,《殷都学刊》,2000年第4期。
    ⑦朱士光《关于尧文化与尧都研究的几点初步意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⑧卫斯《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兼与王尚义先生商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
    ① 《临汾海峡两岸尧文化学术研讨会议论文》,内部资料,2000年。
    ②王守春《尧的政治中心的迁移及其意义》,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1年第8期。
    ③韩建业《唐伐_西夏与稷放丹朱》,《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④石青柏《帝尧与平阳》,临汾市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内部资料,1997年。
    ⑤卫文选《尧都考》,《山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
    ⑥景捷升、宋希祥《尧都胜迹何处寻》,《山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l期。
    ⑦李世俭、靳生禾《尧都平阳刍议》,《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⑧周征松《尧都平阳在临汾不容否定》,《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张玉勤、张晓荣《也论尧文化—兼与高邮发祥说商榷》,《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8期。
    ⑨张志善、赵新民《尧王故里尧寓村》,《华人时刊》,2003年第10期。
    ⑩刘永昌《尧王故里在绛县》、《话说尧王》、《灿烂的尧寓村》,分别见《文史月刊》2006年第2期、第5期、2007年第2期。
    ①何光岳《陶唐氏和唐国的迁徙》,《河北学刊》,1986年第2期。
    ②王尚义《太原建都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光明日报》,2003年9月16日。
    ③李蹊《尧发祥于长子陶乡考》,《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④李蹊《漳水河名的文化考略——帝尧遗迹札记》,《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孙玮、闫茂新《古帝王尧、舜、禹东夷考》,《临沂师范学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彭立荣《论尧、舜故都等有关圣迹的确切地址及现代开发》,《东岳论丛》,2002年第6期。
    ③侯仰军《海岱龙山文化与尧舜之乡考辨》,《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④何光岳《炎黄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⑤周长富《浅谈唐尧氏》,《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⑥李朝东、邹瓒、张文良《唐尧帝故里考》,《炎黄春秋》,1997年第4期
    ①魏隽如、汤倩《尧文化的发源地、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影响》,《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张锟《“唐地”考辨》,《中原文物》,2003年第1期。
    ①田昌五《先夏文化探索》,《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条件问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②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③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学研究》,1985年第4期。另有一篇同此说,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兼谈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山西日报》,2002年7月31日。
    ④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论华夏文明的起源》,《文物世界》,2001年第1期。
    ⑤刘毓庆、刘鳞龙《陶寺遗址对接历史的可能性及其难题》,《晋阳学刊》,2009年第4期。
    ⑥李学勤《舜庙遗址与尧舜传说》,《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8月20日。
    ①韩建业、杨新改《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165-167页。
    ②武家璧《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5期。③石青柏《临汾帝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尧舜传说——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陈泳超、钟健、孙春芳、王尧、姚慧弈《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②邹明华《“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③邹明华《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②段友文、刘彦《晋东南成汤崇拜的巫觋文化意蕴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①李福清《中国神话故事论集》,马昌仪编,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69页。
    ②陈建宪《走向田野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
    ③[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6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51-152页。
    ②[美]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③[美]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④[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页。
    [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5页。
    ①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②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③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①[日]柳田国男《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48-49页。
    ②[日]柳田国男《传说论》,张紫晨序,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③[日]柳田国男《传说与民间故事》,《东方文学研究通讯》,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第4期。
    ④[日]柳田国男《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⑤邹明华《传说学的知识谱系:解读柳田国男的<传说论>》,《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①钟敬文《中国的地方传说》,自《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84页。
    ②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③陈春声、陈树良《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④岳永逸《传说、庙会与地方社会的互构——对河北C村娘娘庙会的民俗志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①庞建春《传说与社会——陕西蒲城县尧山圣母传说传承与意义研究个案》,《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①王铭铭《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④田兆元《秦汉时期东南学术文化的演变与地域文化传统》,《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4期。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9-14页。
    ②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③[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传统”概念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方。
    ④参见Richard Handler, Jocelyn Linnekin. Tradition, Genuine or Spuriou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84(Jul.-Sep.), p.273.
    ①[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0-11页。
    ②[美]理查德·鲍曼《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杨利慧、安德明译,《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
    ③同上。
    ①参见刘惠萍、黄景春、钟宗宪、刘晓峰、宣炳善《在“传统”与“发明”之间:当代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②萧凤霞《廿载华南研究之旅》,《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③贺雪峰《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对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传统的一项评述》,《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④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
    ⑤岳永逸《乡村庙会的政治学——对华北范庄龙牌会的研究及对“民俗”认知的反思》,黄宗智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美]杜赞奇《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羽的神话》,自韦思缔主编,陈仲丹译《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李立《“龙牌会”与“地戏”——知识生产的两个例子及启示》,《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③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35页。
    ④刘正爱《“恢复”赫图阿拉城》,《读书》,2004年第12期,第39页:《观光场域中历史与文化的重构——以恢复赫图阿拉城为例》,《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①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吕微《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③赵宗福《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甘肃省泾川王母宫庙会及王母娘娘信仰调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④参见Redfield Robert.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p.70-71.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9页。
    ②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出版社,1996年,第156页。
    ③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158页。
    ④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161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美]华琛《神明标准化: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960-1960)》,自韦思缔主编,陈仲丹译《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美]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④[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王铭铭《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福建溪村祠堂议事活动的考察》,《民俗研究》,1999年第4期。
    ②周大鸣《传统的断裂与复兴》,自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③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张晨霞《家乡田野调查之民俗思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自序》,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
    ①参见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90-198页。
    ②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261页。
    ①参见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5-245页。
    ①吕树芝《汉武梁祠画像中的三皇五帝像》,《历史教学》,1989年第1期。
    ②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4页。
    ①参见本文第三章“民众与帝尧传说叙事”的论述。
    ②注:碑文考证参见董宪臣《“成阳三碑”与东汉尧文化》,《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4期。
    ①钟敬文《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①马国栋《<白虎通义>思想性质辨证》,《兰台世界》,2011年第13期。
    ①参见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②王嘉《拾遗记·萧绮序》,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①吴扔骧《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壁画内容考释》,《敦煌学辑刊》,1983年(总第4期),第109页。
    ②王嘉《拾遗记·虞舜》,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页。
    ③参见第二章第二节“尧庙、尧陵与祭祀传统”部分。
    ①张鸿、商爱玲《皇帝的政治批判思想与经学的政治教育——以唐太宗<金镜>为典型事例》,《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①刘恕《资治通鉴外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②苏辙《栾城集·栾城后集》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13页。
    ①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85页。
    ①陈荣捷《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载《朱学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17页。
    ②朱汉民《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③[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①邹春生《神灵入典与毁禁淫祠:略论国家对客家民间信仰的控制——简论国家权力在客家文化形成中的作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崔述《考信录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③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页。
    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2页。
    ⑤杨钊《马骗与绎史》,《史学月刊》,1995年第2期。⑥马骕《驿史》,王利器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0页。
    ①马骕《驿史》,王利器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0页。
    ②马骕《驿史》,王利器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1页。
    ③程国赋《明代小说读者与通俗小说刊刻之关系阐析》,《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④纪德君《“按鉴”与历史演义小说文体之生成》,《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①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提要》(三),参见《艺文志》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9页。
    ①参见第二章第二节“尧庙、尧陵与祭祀传统”
    ②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卷五《天下皆知章》,自《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①陈虎《试论五四时期的古史传说研究》,《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
    ②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页。
    ③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④胡适《自书古史观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⑤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⑥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5页。
    ①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7页。
    ②童书业《古史辨·序》,《古史辨》第七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页。
    ③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神话三家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74-76页。
    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页。
    ⑤尹达《尹达史学论著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0页。
    ⑥田兆元《神话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评闻一多先生的神话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811页。
    ①朱熹《孟子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1页。
    ②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9年,第507页。
    ①汤用肜《魏晋思想的发展》,《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①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1页。
    ②崔述《唐虞考信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①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②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③崔述《唐虞考信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7、86页。
    ①参见许钰《黄帝传说的两种形态及其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②崔述《唐虞考信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5页。
    ①张强《皇极意识与唯圣思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②马昌仪《文化英雄论析》,《民间文化论坛》,1987年第1期。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2页。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03页。
    ②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①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九《山西方舆纪要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268页。
    ②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①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建设》,1987年第9期。
    ②参见张岱海、高彦《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0年第3期。
    ③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图35-36。
    ④曹诗图、廖荣华《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年,Ⅰ
    ⑤冯天瑜《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分析》,《光明日报》,1986年2月17日。
    ①柳宗元《柳河东全集》卷十五《晋问》,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90页。
    ①李玄伯《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0页。
    ②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③参见何驽《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8日。
    ①邹衡《论早期晋都》,《文物》,1994年第1期。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78页。
    ③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51页。
    ①元至元六年《大元敕赐重建尧帝庙碑铭并序》,碑存临汾尧庙内。
    ①参见乔新华《从儒道共处到儒教独尊:元明时期山西平阳府尧帝庙象征意义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
    ②此事在民众的口头流传中亦可见。临汾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尧都的康熙宫》,《临汾市民间文学集成》,1989年内部资料,第122页。
    ③山西省临汾市志编纂委员会《临汾市志》(下),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年,第1296页。
    ④清光绪十九年《重修古帝尧庙碑记》,碑存临汾尧庙内。
    ⑤明弘治四年《重修帝尧陵寝碑记》,碑存临汾尧陵。
    ①明嘉靖十八年《帝尧墓修祀典置守墓人户记》,碑存临汾尧陵。
    ①参见马兴《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②元至元六年《大元敕赐重建尧帝庙碑铭并序》,碑存临汾尧庙内。
    ③明嘉靖十八年《帝尧墓修祀典置守墓人户记》,碑存临汾尧陵。
    ④参见本文附录。
    ①段友文《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11页。
    ②明嘉靖十八年《帝尧墓修祀典置守墓人户记》,碑存临汾尧陵。
    ①[日]柳田国男《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83页。
    ②刘守华、陈建克主编《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③黄景春《民间传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④参见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⑤参见张紫晨《中国古代传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①[美]斯蒂·汤普森著《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99页。
    ①田茂忠、中建华《尧王故里》,绛县尧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第78页。
    ①[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页。
    ①段友文、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的英雄叙事》,《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②钟敬文《传说的历史性》,《民间文艺谈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4页。
    ①[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②[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①临汾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尧都胜迹》,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②张海杰《帝尧民间传说故事》,内部资料2009年,第77页。
    ①甄作武、李玉林主编《尧舜禹的传说》,太原:希望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①王吉文《翼城民间故事》,翼城县文物旅游局内部资料2010年,第135页。
    ②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16页。
    ③参见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358-359页。
    ④张兴岳主编《尧都村志》,内部资料2008年,第248页。
    ⑤张兴岳主编《尧都村志》,内部资料2008年,第66-68页。
    ①讲述人:贾子特,时年65岁,初中文化。临汾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帝尧与浮山》,《尧都故事》(第二集),内部资料1989年,第8-9页。
    ①讲述人:张荷莲,时年70岁,初中文化。浮山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编《神山与凤凰城》,《浮山民间故事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第161页。
    ②浮山县地方志办公室编《龙角山志》,内部资料2007年,第112页。
    ③讲述人:刘全茂,时年70岁,小学文化。临汾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尧山龙井》,《尧都故事》(第一集),内部资料1989年,第8-9页。
    ④讲述人:赵永智,时年55岁,初中文化。浮山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编《泥漫泊池泥不满》,《浮山民间故事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第172-173页。
    ⑤讲述人:赵吉库,时年72岁,农民。浮山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编《尧王降妖》,《浮山民间故事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第49-51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4日,地点:尧山上,对象:某卖香人,男,50岁,尧庙村人。他告诉我尧山下边有个尧的脚印,留在沟里的石头上,不熟悉地形的人看不见。关于脚印的由来,他说还有人讲是因为下雨了,怕滑,(踩的重)留下的脚印。
    ②唐揖尧整理《尧山的来历》,浮山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浮山地名趣话》,内部资料2011年,第94-95页。
    ③访谈时间:2011年8月15日,地点:古县村,对象:杨斌文,男,58岁,古县村支部书记。
    ④讲述人:段基松,时年70岁,小学文化。浮山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编《尧庙村里没簟草》,内部资料1987年,第215页。
    ⑤唐揖尧整理《尧山的来历》,浮山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浮山地名趣话》,内部资料2011年,第95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5日,地点:古县村,对象:杨斌文,男,58岁,古县村支部书记。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3日,地点:其家中,对象:闫正红,男,71岁,羊獬村原支书。
    ②传说有不同异文,讲尧携妻观看神兽,恰在此生下了女英,女英生下来,三日能言,五日能坐,七日能行,简直是一个神女,所以尧视羊獬为宝地而迁于此。还有说是尧将二女寄养于此地。或者是二女均生于此。
    ③访谈时间:2011年8月13日,地点:唐尧故园,对象:邵才旺,男,64岁,唐尧故园社头(负责人)。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3日,地点:北羊獬村,对象:闫正红,男,71岁,羊獬村原支书。
    ②李学智《尧舜联姻传说》,《舜耕历山在洪洞》,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319-320页。
    ①讲述人:1978年羊獬村两位锣鼓老艺人,时年70余岁。临汾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威风锣鼓的传说》,《临汾市民间文学集成》,内部资料1989年,第161-162页。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64页。
    ①讲述人:苏新志,63岁,初中文化。临汾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一门亲戚过亲四千年》,《尧都故事》(第二集),内部资料1989年,第269页。
    ②李学智《从羊獬、历山联姻民俗中引出的思考》,《舜耕历山在洪洞》,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
    ②参见李学智主编《舜耕历山在洪洞》,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316页。
    ③参见刘纬毅编《山西历史地名录》,山西省地名领导组《地名知识》编辑部内部资料1979年,第245页。
    ①[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②田兆元《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一种立足于文化精华立场的表述》,《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44页。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④参见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7-98页。
    ①参见呼红红《抱拳问候的由来》,绛县尧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第168-170页。
    ②参见李友益、樊临淮《老虎被的传说》,《尧王故里》,绛县尧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第163-164页。
    ③参见申建华《埋人的传说》,《尧王故里》,绛县尧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第183-187页。
    ④注:也有说法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一带的风味食品。
    ⑤注:石子饼是用发酵的面粉,加油、盐、调味品等和成面团,擀成饼胚;然后将洗净的小石子放入平底锅中烧热,铲出一半石子待用;再将饼胚放入锅中石子之上,上面敷上待用的石子,然后通过上下热气,焙制而成。因其制作方法系石子传热焙熟,与原始的石烹法并无二致,故称为原始食品的“活化石”。(翟庆萱《石烹法与石子饼》,《文史杂志》,1996年第4期。) 同时因面饼置于加热的石子上烤制,形成凸凹不平的疤痕,又名疤饼。
    ⑥参见张成基、张春生、张建英编著《名食掌故》,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年。
    ⑦参见中君伟《神奇的石子饼》,《尧王故里》,绛县尧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第191-194页。
    ①[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②河野真、周星《现代社会与民俗学》,《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③田兆元《论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台湾《政大中文学报》,2011年第15期。
    ①[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②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74页。
    ③访谈时间:2011年8月10日,地点:尧寓村,对象:任兴舜,男,76岁,尧寓村人。
    ①注:此为刘玉栋访谈。访谈时间:2006年仲夏,地点:尧寓村,对象:王春荣,男,70岁,尧寓村人。转引自刘玉栋《古绛春秋》,北京:长征出版社,2007年。
    ②梁德权《行旅漫笔》,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第2-3页。
    ③访谈时间:2011年7月31日,地点:伊村尧王庙修建工地,对象:梁德权,男,84岁,伊村人。
    ④访谈时间:2011年7月30日,地点:伊村村委会,对象:唐三保,男,67岁,伊村人。
    ①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②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下),《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②[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③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2版,第272-276页。
    ①张兴岳主编《尧都村志》,内部资料2008年,第68页。
    ②访谈时间:2011年8月5日,地点:尧都村,对象:张兴敏,男,58岁,尧都村长。
    ③2011年7月31日上午伊村尧王庙祭拜现场,见当日调查日志。
    ③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①石青柏主编《帝尧与平阳》序言,临汾市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7年。
    ①乔忠延《尧都史鉴》扉页,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②访谈时间:2011年8月11日,地点:其家中,对象:乔忠延,男,62岁,尧都区城居村人。
    ③乔忠延《豆蔻岁月》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④乔忠延《尧都沧桑》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⑤乔忠延《尧都沧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11页。
    ①董耀星《天下第一都》后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②董耀星《天下第一都》后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③王振湖主编《临汾非遗文集》,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编印,2010年,第7页。
    ④注:此剧本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因经费问题未完成拍摄,后将其改编为历史故事《尧舜禅让》,2004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⑤注:宿青平的实际执政时间是从2000年到2007年初。
    ⑥王春元《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0-11页。
    ①王春元《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日,地点:其家中,对象:杨迎祺,男,80岁,尧都区杨村人。
    ②曾绍义、刘海洲、康鑫《乔忠延散文探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③石青柏、李百玉《传承中华文明、彰显志书亮点——浅谈编纂《临汾市志·尧文化》,《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S1期。
    ①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暨根祖文化研究会编《尧都文化研究》第一期,王天然发刊词。
    ②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暨根祖文化研究会编《尧舜禹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跋,内部资料2005年。
    ③参见杨迎祺《尧风遗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④杨迎祺《威风一曲震山河——威风锣鼓源头考》,《山西日报》,2006年10月31日。类似观点早载于1988年第二期的《山西文化》。
    ①临汾市根祖文化研究会编《根祖文化研究》,2007年,第89-91页。
    ②刘合心《源头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①刘合心《与尧结缘的人》,《山西日报》,2002年9月24日。
    ②乔忠延《尧都沧桑》扉页,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③2011年10月29日乔忠延答笔者问,见附录。
    ①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301页。
    ②刘恕《资治通鉴外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③崔述《考信录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④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5页。
    ⑤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2版,第19页。
    ①石青柏、李百玉《传承中华文明、彰显志书亮点——浅谈编纂《临汾市志·尧文化》,《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S1期。
    ②《“侍尧叟”的尧文化情结》,《临汾日报》,2010年4月9日。
    ③乔忠延《尧都人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④乔忠延《尧都人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①古耜《在远逝的风景里咀嚼人生与历史》,《文艺报》,2000年11月11日。
    ②2011年10月29日乔忠延答笔者问,见附录。
    ③石青柏主编《帝尧与平阳》,临汾市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7年,第125页。
    ④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09、214页。
    ⑤乔忠延《尧都史鉴》,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1日,地点:其家中,对象:乔忠延,男,62岁,尧都区城居村人。
    ②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09、214页。
    ③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38页。
    ①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59-60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1日,地点: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办公室,对象:高树德,男,49岁,吉县人。
    ②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120-121页。
    ③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④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12-14页。
    ①石青柏主编《帝尧与平阳》,临汾市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7年,第20页。
    ②访谈时间:2011年8月2日,地点:其家中,对象:高国宪,男,74岁,尧都区东麻册村人。
    ③董耀星《天下第一都》,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
    ④访谈时间:2011年8月1日,地点: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办公室,对象:高树德,男,49岁,吉县人。
    ①石青柏《临汾帝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7-96页。
    ②赵大勇、赵随意《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4-92页。
    ③赵大勇、赵随意《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④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建设》,1987年第9期。
    ⑤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1页。
    ①石青柏《临汾帝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②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03-204负。
    ③高国宪《尧都寻根——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探览》,临汾市政协内部资料,1999年,第13页。
    ①乔忠延《祖母》,《中国作家》,2009年第5期。
    ②乔忠延《尧都史鉴》,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①高树德《尧庙》,尧都根祖文化丛书内部资料,2003年,第15页。
    ②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153-157页。
    ①参见王春元《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②乔忠延《尧都风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3-14页。
    ③赵大勇、赵随意《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序三。
    ④参见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⑤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10月26日,地点:尧都区档案局,对象:卢海平,男,49岁,尧都区档案局副局长。
    ②访谈时间:2011年8月11日,地点:其家中,对象:乔忠延,男,62岁,尧都区城居村人。
    ③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④纳日碧力戈《姓名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①李吉、王岳红《中国姓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高国宪《尧都寻根——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探览》,政协临汾市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9年,第11页。
    ③参见陈瑞松《百家姓溯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第63页。张学衔《华夏百家姓探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321页。
    ④高国宪《尧都寻根——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探览》后记,政协临汾市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9年。
    ①高国宪《尧都寻根——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探览》,政协临汾市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9年,第1页。
    ②访谈时间:2011年8月2日,地点:其家中,对象:高国宪,男,74岁,尧都区东麻册村人。
    ①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4页。
    ②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38-239页。
    ③转引自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④乔忠延《散文创作需要纯净的心态》,《太原日报》,1993年7月8日。
    ①乔忠延《尧都风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①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山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①赵宗福《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甘肃省泾川王母宫庙会及王母娘娘信仰调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②2011年10月29日乔忠延答笔者问,见附录。
    ③乔忠延《尧都土话》,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①段崇轩《故都的深思》,《荒疏的风景》序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②乔忠延《尧都沧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16页。
    ③访谈时间:2011年8月4日,地点:临汾日报社,对象:王燕,男,62岁,尧都区人。
    ①乔忠延《尧都史鉴》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石青柏、李百玉《传承中华文明、彰显志书亮点——浅谈编纂《临汾市志·尧文化》,《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S1期。
    ②刘正爱《“恢复”赫图阿拉城》,《读书》,2004年第12期。
    ①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①董耀星《天下第一都》,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②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①[法]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①照春《尧都行》序,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10月。
    ②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①参见陆思贤的《神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6页。
    ②武家璧《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5期。
    ③刘合心《中国的源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①《浩浩尧陵风雨中残破飘摇》,《山西晚报》,2006年4月4日。
    ①蔺玉堂《首届中国·临汾尧文化高层论坛综述》,《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0日。
    ②王秀娟《像“挖煤”一样“挖文化”代表委员谈文化产业发展》,《山西日报》,2008年1月22日。
    ③李海渊《让尧文化成为临汾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软实力》,《中国文化报》,2007年12月11日。
    ④王燕《永恒的尧颂——大型音乐舞蹈史剧<尧颂>的历史功绩及时代意义》,《中关村》,2009年第11期。
    ①刘合心《让尧文化成为临汾响亮的历史文化名片》,《临汾日报》,2007年2月1日。
    ①刘合心《中国的源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②刘合心《尧陵一叹》,《中关村》,2006年3月,第117-119页。
    ①王振湖主编《1临汾非遗文集》,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内部资料,2010年。
    ②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③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④访谈时间:2011年8月1日,地点: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办公室,对象:高树德,男,49岁,吉县人。
    ①王卫《台湾三晋文化交流团拜谒尧庙》,《尧都文化研究》(内部资料)第一期,第16页。
    ①李海渊《让尧文化成为临汾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软实力》,《中国文化报》,2007年12月11日。
    ②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3页。
    ①《我市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临汾市政协网,2011年9月27日。http://www.Ifzx.gov.cn/NewsView.asp?ArticleID=879
    ①高丙中、于惠芳《国家在场的社会事业》序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访谈时间:2011年8月1日,地点: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办公室,对象:高树德,男,49岁,吉县人。
    ③参见《临汾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④《浮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浮山县政府网。http://www.fushan.gov.cn/templates/fszwwz/third/syw/ml.htm
    ⑤访谈时间:2011年8月14日,地点:浮山县城出租车,对象:李师傅,男,浮山人。
    ①乌丙安《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3页。
    ①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②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③注:绛县“尧王故里传说项目”同时入选2008年第二批国家非遗名录,项目名称即更改为“尧的传说”。
    ④访谈时问:2011年8月13日,地点:其家中,对象:闫正红,男,71岁,羊獬村原支书。
    ⑤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2页。
    ①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②参见王春亮《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申遗始末》,《舜耕历山在洪洞》,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329页。
    ③访谈时间:2011年8月10日,地点:尧寓村,对象:任兴舜,男,76岁,尧寓村人。
    ④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①张志善、赵新民《尧王故里尧寓村》,《山西日报》,2003年6月5日。
    ②鲍丹、张隽《山西两地均自称“帝尧故里”》,《人民日报》,2007年7月13日。
    ③访谈时间:2011年8月9日,地点:绛县文体局办公室,对象:孙权胜,男,绛县文体局局长。
    ④访谈时间:2011年10月26日,地点: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对象:任江波,男,41岁,临汾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①田兆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学科的命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②访谈时间:2011年10月26日,地点: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对象:任江波,男,41岁,临汾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③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①参见Noyes, Dorothy. The Judge of Solomon:Global Protections for Tradition and the Problem of Community Ownership. Cultural Analysis,2006(5), p.27-57.
    ②田兆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学科的命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③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①郑晴云、郑树荣《论旅游的精神文化本质》,《思想战线》,2003年第2期。
    ②注:2011年尧都区政府领导调整,“尧王台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改称为“尧王台农业示范园区”,并对项目调整规划,与尧庙的观光旅游结合。参见《山西临汾尧王台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总体规划》,博客,2010年8月4日。http://liuquanren.blog.163.com/blog/static/32061495201074914887/
    ①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
    ②注,尧庙景区门票30元,华门景区门票50元。
    ③王亮亮等《对临汾市尧庙、华门景区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④赵玉亮《尧陵:一个不应该被冷落的地方》,《临汾日报》,2011年6月9日。
    ⑤[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①访谈时间:2011年8月2日,地点:其家中,对象:高国宪,男,74岁,尧都区东麻册村人。
    ②费孝通《人文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意义》,《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1.《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
    3.《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4.《古今图书集成》,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起。
    5.《山海经》,郭璞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6.应劭《风俗通义》,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皇甫谧《高士传》,丛书集成初编本。
    8.皇甫谧《帝王世纪》,丛书集成初编本。
    9.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纬书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1.《山西通志》,明成化七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光绪十八年本等。
    12.《浮山县志》,明嘉靖本、民国二十四年本等。
    13.《平阳府志》,清康熙本。
    14.《临汾县志》,清乾隆本、民国二十二年本。
    15.《曲沃县志》,清康熙本。
    16.《隰州志》,清康熙本。
    17.《洪洞县志》,清雍正八年刻,同治十一年补。
    18.《蒲县志》,清乾隆十八年本。
    19.《绛县志》,清乾隆抄本。
    20.《闻喜县志》,清乾隆三十年本。
    21.《霍州直隶州志》,清道光五年重修。
    22.《稷山县志》,清同治四年本。
    23.《河津县志》,清同治本。
    24.《汾西县志》,清光绪本。
    25.《垣曲县志》,清光绪本。
    26.《永济县志》,清光绪年本。
    27.《太平县志》,清光绪本。
    28.《襄陵县志》,民国十二年本。
    29.《翼城县志》,民国十八年本。
    30.《新绛县志》,民国十八年本。
    31.《安泽县志》,民国二十一年本。
    32.《临汾海峡两岸尧文化学术研讨会议论文》,内部资料,2000年。
    3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
    34.柴继光《尧舜禹故都纪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35.常明等编《唐城村志》,正在编修,未刊稿。
    36.陈玉士、乔建军主编《龙乡陶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董耀星《天下第一都》,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
    38.高国宪主编《三圣宝典·尧舜禹典籍文献珍藏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9.高国宪主编《尧都胜迹》,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91年。
    40.高国宪《尧都寻根: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探览》,临汾市政协内部资料,1999年。
    41.高茂森《尧宫奇闻》,尧都根祖文化研究编委会内部资料,2003年。
    42.高树德《尧庙》,尧都根祖文化研究委员会内部资料,2003年。
    43.高树德《中华之根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44.浮山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浮山民间故事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
    45.浮山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浮山地名趣话》,内部资料2011年。
    46.浮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尧山古话》,内部资料2003年。
    47.李学智《尧舜联姻传说》,《舜耕历山在洪洞》,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
    48.梁德权《行旅漫笔》,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
    49.临汾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尧都故事》(五册),内部资料1989年。
    50.临汾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临汾市民间故事集成》,内部资料1989年。
    51.临汾市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编《尧都文化研究》(前二期),内部资料2005年、2006年。
    52.临汾市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尧舜禹历史文化研究论文》,内部资料,2005年。
    53.临汾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尧都胜迹》,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54.临汾市政协编《尧天舜日》,内部资料1999年。
    55.刘合心《源头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56.刘合心《中国的源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57.刘纬毅《山西历史地名录》,山西省地名领导组《地名知识》编辑部,内部资料1979年。
    58.乔忠延《漫话帝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59.乔忠延《尧都沧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60.乔忠延《尧都史鉴》,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61.石青柏《帝尧与平阳》,临汾市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内部资料,1997年。
    62.石青柏《临汾帝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石耀辉《尧都文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64.田茂忠、申建华《尧王故里》,绛县尧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
    65.王春元《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66.王吉文、杨俊莲《翼城民间故事》,翼城县文物旅游局内部资料,2010年。
    67.王汝雕《平阳古城的历史变迁》,平阳历史文化丛书内部资料,2005年。
    68.王汝雕、牛文山《临汾历代碑文选》,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
    69.王振湖编选《尧都传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70.襄汾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襄汾民间故事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
    71.翼城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翼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
    72.杨迎祺《尧都风情拾萃》,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6年。
    73.杨迎祺《尧风遗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74.赵大勇、赵随意《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75.甄作武、李玉林《尧舜禹的传说》,太原:希望出版社,2000年。
    76.张海杰《帝尧民间传说故事》,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内部资料2009年。
    77.张美恭主编《古唐晋源在翼城》,待出版。
    78.张美恭主编《翼城人文大观》,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年。
    79.张平义、王保新、闫卫星《尧乡民间故事》,晋都文化杂志社内部资料,2003年。
    80.张兴岳主编《尧都村志》,翼城县史志办公室内部资料,2008年。
    81.周希斌主编《尧舜之风今犹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1.[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美]艾兰《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传说》,孙心菲、周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6.[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8.[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建成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9.[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1.[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12.[法]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美]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14.[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15.[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历史、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美]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7.[美]理查德·鲍曼《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杨利慧、安德明译,《民族艺术》,2006年2期。
    18.[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
    19.[日]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王晓葵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20.[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1.[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3.[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二版。
    24.[罗马尼亚]米恰尔·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25.[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三版。
    26.[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7.[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28.[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29.[美]斯蒂·汤普森著《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30.[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1.[美]韦思缔主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Eduard B. Vermeer, Frank N. Pieke, and Woei Lien Chong, eds., Cooperative and Collective 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Between State and Private Interests. Armonk:M. E. Sharpe,1998.
    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Redfield Robert.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Richard Bauman, eds. 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Theodor 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1.
    Wendy Joy Darby, Landscape and Identity:Geographies of Nation and Class in England. Oxford:Berg Publishers,2001.
    William Graham Sumner, Folkways:A Study of Mores, Manners, Customs and Morals,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2002.
    1.陈建宪《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2.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程蔷《中国民间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2版。
    4.程蔷、浩宇编《中国地方风物传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6.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段友文《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9.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10.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2.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3.顾颉刚等《古史辨》(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4.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5.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7.黄景春《民间传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18.黄崇岳《黄帝、尧、舜和大禹的传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19.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二版。
    22.李亦园《宗教与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24.刘起钎《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5.刘守华《比较故事学论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28.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29.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
    30.秦建明、[法]吕敏《尧山圣母庙与神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1.屈育德《神话·传说·民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32.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34.田兆元《神国漫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5.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6.田兆元、敖其《民间文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39.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4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刑莉《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4.杨希牧《先秦文化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5.叶林生《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46.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4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8.袁珂《中国神话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49.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50.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1.岳永逸《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52.曾绍义、刘海洲、康鑫《乔忠延散文探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53.张婷《尧舜传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54.张岂之《中国儒学思想史》,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
    55.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56.张紫晨《中国古代传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57.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58.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9.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论研究部编《中国民间传说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61.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3.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64.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65.周星、王铭铭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6.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67.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68.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二版。
    69.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常金仓《中国神话学的基本问题: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陈春声、陈树良《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 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4.陈建宪《走向田野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
    5.陈勤建《民俗——日常情景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6.陈泳超《尧舜时代:政治理想的远古投影》,《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
    7.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尧舜传说——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8.陈泳超、钟健、孙春芳、王尧、姚慧弈《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9.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下),《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5期。
    10.段友文《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11.段友文、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的英雄叙事》,《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12.段友文、刘彦《晋东南成汤崇拜的巫觋文化意蕴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13.方李莉《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看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
    14.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15.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6.高有鹏《古代禅让政治的文化理想——关于中国神话传说的尧舜禹时代》,《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第1期。
    17.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8.贺雪峰《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对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传统的一项评述》,《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9.胡建《唐尧文化在古国文明中的作用》,《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20.户华为《虚构与真实——民间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史“知识考古”》,《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1.黄应贵《时间、历史与记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2.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3.李炳海《在意义上一以贯之的符号系列——尧族的名号姓氏及相关文化、文学事象》,《晋阳学刊》,2010年第2期。
    24.李立《“龙牌会”与“地戏”——知识生产的两个例子及启示》,《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25.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学研究》,1985年第4期。
    26.李世俭、靳生禾《尧都平阳刍议》,《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27.李向平《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以国家公祭圣祖先贤为例》,《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8.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9.刘惠萍、黄景春、钟宗宪、刘晓峰、宣炳善《在“传统”与“发明”之间:当代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30.刘岚《娥皇女英出嫁传说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2.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
    33.刘晓春《民族—国家与民间记忆》,《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34.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35.刘毓庆、刘鳞龙《陶寺遗址对接历史的可能性及其难题》,《晋阳学刊》,2009年第4期。
    36.刘正爱《观光场域中历史与文化的重构——以恢复赫图阿拉城为例》,《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37.刘宗迪《古史、故事、瞽史》,《读书》,2003年第1期。
    38.吕微《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39.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0.马兴《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41.庞建春《传说与社会——陕西蒲城县尧山圣母传说传承与意义研究个案》,《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2.乔新华《从儒道共处到儒教独尊:元明时期山西平阳府尧帝庙象征意义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
    43.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44.施爱东《田野斗牛记——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是非与前瞻》,《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5.田兆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学科的命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6.田兆元《论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台湾《政大中文学报》,2011年第15期。
    47.田兆元《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一种立足于文化精华立场的表述》,《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48.田兆元《秦汉时期东南学术文化的演变与地域文化传统》,《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4期。
    49.王春元《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山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50.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论华夏文明的起源》,《文物世界》,2001年第1期。
    51.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52.王铭铭《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福建溪村祠堂议事活动的考察》,《民俗研究》,1999年第4期。
    53.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54.万建中《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5.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56.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7.卫斯《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兼与王尚义先生商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
    58.卫文选《尧都考》,《山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
    59.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河南社 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0.谢选骏《也谈古代中国宗教神话向古史神话的转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5期。
    61.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2.尹虎彬《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63.岳永逸《传说、庙会与地方社会的互构——对河北C村娘娘庙会的民俗志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64.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65.赵勇《何谓“文化工业”——解读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
    66.赵宗福《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甘肃省泾川王母宫庙会及王母娘娘信仰调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67.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68.周征松《尧都平阳在临汾不容否定》,《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
    69.张强《皇极意识与唯圣思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0.张永山《卜辞中的唐与唐尧故地》,《殷都学刊》,2000年第4期。
    71.张玉勤、张晓荣《也论尧文化——兼与高邮发祥说商榷》,《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8期。
    72.张锟《“唐地”考辨》,《中原文物》,2003年第1期。
    73.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2005年第7期。
    74.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5.邹明华《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76.邹明华《“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77.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临汾尧庙、尧陵碑刻
    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http://www.seawn.cn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www.pkucn.com/chenyc
    中国民俗学会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
    临汾市尧文化网:http://www.yaowenhua.com.cn
    临汾市政府网:http://www.linfen.gov.cn
    尧都区政府网:http://www.yaodu.gov.cn
    襄汾县政府网:http://www.xiangfen.gov.cn
    翼城县政府网:http://www.yicheng.gov.cn
    浮山县政府网:http://www.fushan.gov.cn
    运城市政府网:http://www.yuncheng.gov.cn
    山西旅游局网:http://www.sxta.com.cn
    临汾旅游网:http://www.lfta.gov.cn
    尧都旅游网:http://www.yaoduly.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