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于文艺民俗学学科平台,将“女性民俗”有机地融入文学、文艺研究,使之成为阐释文学、构建理论的独特路径。为了便于论述,本文选取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相关“女性民俗”主要涉及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跟女性有关且女性特征鲜明的民俗,或发生在女性个体身上的外在的和内在的、物质形态的和精神形态的、行为层面和心意层面的民俗。
     以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批评来论,本文所选取的“女性民俗”是一个合适而新颖的切入点。文化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标志性”符号,而民俗作为文化的底层又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女性文学表现对象的“女性”,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文化层面上都与“民俗”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舍的联系。民俗是人俗,它是构成不同文化的底色,女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体生命正是通过其身上民俗文化的差异来体现的。女性是民俗的“化身”,民俗是女性的“灵魂”,两者在文化和文学的时空中有机交融。因此,我们从融会于文学作品女性人物身上的“女性民俗”入手,便能触摸到女性民俗浸润下那些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女性文学形象,也能较好地体会和把握住这一血脉相通的女性文化生命。这一研究视角是独具特色并富开创性的。
     当然,从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中我们也发现,由于长期借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话语,我国女性文学在芯子里缺少本土化、民族化、原创性的引领创作与批评的话语,这也是导致当代女性文学出现“变异”的个人化、欲望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女性民俗”的引入无疑给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话语增加了新的亮点,也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不足”。
     正因为此,本文以“女性民俗”为切入点的文学研究也就具备了现实的意义与文学史的价值。受理查德·鲍曼民俗展演理论的启发,本文对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化过程的研究通过“文学展演”这一关键词来进行创造性建构。我们认为,文学展演中也存在一个例行的、可预见、规则的群体行为系统和行动场景,它包涵了一个社会对传统、理想、群体意识和日常生活艺术方面的期待。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选取了“文学展演”作为贯通女性民俗在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塑造中的发展脉络,主要从展演场景、展演路径、展演过程、展演特点、展演理论及展演价值等几大章展开研究。
     第一章主要从女性民俗展演的江南生态语境入手,分别从江南自然生态场景、江南人文生态场景和江南语言民俗场景等三个视角去阐释江南语境的女性特征、立体审美特征及女性俗世理想。第二章运用文艺学作家创作论的视角展开对女性民俗展演路径生成的研究,主要从发生论、创作论、传播论三方面入手,以发掘现代文学江南作家选取女性民俗作为创作质素的内在动因。第三章将从作品论和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女性民俗展演过程进行评鉴,大致从女性阅读的民俗启迪、女性心理的民俗阐释、女性民俗的日常生活审美等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第四章主要论述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特点。本章将择取江南范畴内的乡村女性民俗和都市女性民俗两种民俗形态对其特点进行文学的剖析与概括,主要涉及婚姻礼俗、生养习俗、民间信仰、生产习俗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文学原型、文学叙述模式等视角对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内部进行考察。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第五章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讨论“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立锥体”式的理论框架,其基座是“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立锥体的三面分别由女性民俗的文化文学融合论、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女性作为民俗主体的价值论构成,为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主要探讨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的当代价值。结合田野调查、个案访谈、问卷分析等方法透视女性民俗与当代江南女性的重要关联;同时,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女性民俗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特别是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文艺民俗学学科理论的统领下展开研究,同时也涉足了文学、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女性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除了人文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之外,本文还特别运用了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等方法,三年来先后赴江南地区10余个县市区对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民俗物象、活动以及江南作家从事民俗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进行田野考察、调研,并对80余位江南老中青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一定的民俗访谈,为论文充实了鲜活的女性民俗资料。
     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的创作同时给当代女性文坛那些颇有争议的“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提供创作经验的启示与借鉴。综观当代女性文坛,受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女性文学的局部出现了“欲望化”、“快餐式”、“随意性”的写作倾向,其塑造的扁平式、概念式、单一化的女性人物形象与现代文学的经典女性形象相趋甚远。而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进行女性形象的塑造,实则是将“民俗、人俗、人学”进行创造性地理解与整合,在此基础上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是真实、原始而富有活力的。不仅如此,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对女性进行人性的开掘也将更有深度和力度,因为作为文化底层的“民俗”是人一生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域,人在这个生活的民俗场中会表现得更自然、更原始、更具人性。女性的压抑首先是人性的压抑,因此在民俗中挖掘女性自然的人性,在民俗中表现女性深刻的人性,这不仅符合新时期“文学是人学”的人本价值取向,也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日趋颓废的“身体写作”倾向的人文主义反拨与矫正。
     以“女性民俗”为基点所创建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则给当代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它反过来也能促进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全面繁荣与良性发展。“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以“民俗”为特色、以“人学”为导向,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精神着陆于中国本土,它作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的“利器”,对于匡正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物化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
     “女性民俗”和“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作为新的理论关键词,它既是对“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当代性拓展,同时又是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它们对中国21世纪及以后的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将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Female folklore is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women, recurring and inherit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emale folklore in literary works plays a great role in showing the essence of women's lives, shaping female characters, and deepening the theme of the literary work. This paper integrates female folklore with literature and art study with the help of folklore in literature, making female folk a unique way to interpret literature and build theor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exposition, we select literary works of contemporary Southern Yangtze writers with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female folklores involved are customs with distinct features or those happened to individual woman externally, internally, physically, mentally, behavior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Female folklore is a new perspective when look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ism on femal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Culture is the iconic symbol of people, and folk, as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affects people'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to some extent. The females, as the object of female literature, have unbreakable connections to folk both in the life and culture perspectives. Folk is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t reflects women's inherent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females are the incarnation of folk and folk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soul of the females. They integrate i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folklore which infiltrated in literature works, we can not only feel those vivid female literary figures full of personality and primitive life force, but also better appreciate and grasp the essence of female culture. This research perspective is unique and groundbreaking.
     We find that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works essentially lacks words of creation and criticism with local, national, original features in its history for the reason of citing western feminist theory, which is also one the main reasons of variant individualism and desire in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emale folklore will not only undoubtedly highlight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discourse, but also compensate for the inadequacies of 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to some extent.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iterature value. Inspired by Richard Bauman' theory in folk performance, we study the literary process of Southern Yangtze female folklore in a creative way by employing literature performance as the key words. We propose that there is a regular, predictable and standard group behavior system or scene in literature performance, which includes the expectations of a community from tradition, ideals, sense of community and arts in daily life. In this sense, this paper selects literature performance as the thread of thought and looks into it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such as the scene of the performance, the route of the performance, the process of the performance, the features of the performance, the theory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value of the performance.
     The first chapter starts with Southern Yangtze ecological context of the female folklore performance and interprets the female features, three-dimension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emale secular ideal respectivel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cene of Southern Yangtze, the humane ecological scene of Southern Yangtze, and the language folk scene of Southern Yangtze. Chapter two is devoted to the route of generating of the female folklore performance in three aspects, the incidence theory, the creation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and art writers'cre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modern Southern Yangtze writers select female folklore as the contents of their artworks. Chapter three is dedica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of the female folklore performance in three dimensions, the folk inspiration of female reading, the folk interpretation of female mentality and the daily life aesthetic of female folk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works and reception aesthetics. Chapter fou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study and it'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Yangtze rural and urban female folklore literature performance. It deals with the marriage customs, the birth customs, the folk belief, and the production customs and so on. Besides, this chapter looks into the core of Southern Yangtze female folklor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terary prototype and literary narrative mode. Chapter five is also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and it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of Female Folkl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emale literary folklore. The integration theory of the female folklor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he prototype criticism of femininity and the value of the females as the main part of folk are the three dimensions, 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outhern Yangtze female folklore literature performance. Chapter six mainly deals with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Southern Yangtze female folklore literature performanc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emale folklore and the contemporary Southern Yangtze females by ways of field survey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Besides, this chapter also deals with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female folklo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although this paper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folklore in literature, it also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such as literature, art, folklore, anthropology, women's studies, psychology, culture, ecology, etc. In addition to the frequently-used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ities, this paper employs other methods such as field surveys, questionnaires and case interview in particular. We have been to more than ten counties in Southern Yangtze area to research the female folklore images and activities in the works of those Southern Yangtze writers and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under which the writers engaged. Besides, we conducte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on more than eighty older and younger women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area. All these enriched this paper with lively female folklore materials.
     By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ism and postmodernism, tendencies of desire, fast food and randomness appear in parts of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The flat, conceptual and simple images shaped are far cry from those classic ones in modern literature. The modern Southern Yangtze writers who employ female folklore as the entry point provide inspira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ose controversial personal writing and body writing. This entry point is a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folklore, humane and anthropology. Those female images portrayed on this basis are real, original and dynamic. Furthermore, female folklore as the entry point makes the portray of female human nature deeper and pro founder. Folk as the bottom of culture is a basic field of human survival and activities and people in this folk field are more natural, more primitive, and more humane. Female repression is above all humans', thus to investigate and to express the profound female nature in folk not only conforms the new humane orientation, that is to say, literature is concerned about people, but also corrects the backward tendency, that is to say, body writing, in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Based on female folklore,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of Female Folklore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growth points to the criticism theory of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and promotes the overall prosper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t. Literature Criticism of Female Folklore is human-oriented and features folk. It comes to China with a combination of folklore and anthropology. As a new method of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criticism, it is provided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n correcting the materialized writing in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As new theoretical keywords, female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of Female Folklore not only are contemporary expansion of the proposition literature is about people, but also nativ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criticism. They will inspire the production and criticism of female literature in China in and after the21st century.
引文
①该文原载《新青年》第五卷第六号,1918年12月15日。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吴平邱明一编《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72页。
    ③1928年6月12日,高尔基被选为苏联“地方志学”中央局的成员,他在庆祝大会上致答词时称自己毕生所从事的工作“不是地方志学,而是人学”。
    ④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16页。
    ⑤前苏联的季摩菲耶夫在《文学原理》一书中这样说:“人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这种“工具论”的观点随着前苏联文艺思想向中国的移大量植也流行到中国来,在5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中很有市场。钱谷融先生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意见,因此于1957年2月撰写了《论“文学是人学”》的文章。
    ⑥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7页。
    ①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②[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①[美]伊莱恩·肖瓦尔特著,戴阿宝译:《女性主义与文学》,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美]伊莱恩·肖瓦尔特著,戴阿宝译:《女性主义与文学》,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③私人化写作是90年代中期以后在文坛上出现的一个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一般认为以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写作为代表,又有人称之为“新状态文学”、“晚生代文学”、“个人化写作”。
    ①刘禾:《女性主义与当代学术成果》,《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1日。
    ②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论日常生活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③殷国明:《钱谷融与“文学是人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①毛正天冉小平:《中国女性文学当下生态的审视》,《文艺报》2006年1月25日。
    ①林丹娅:《解读所指:从“身体”到“宝贝”——一次讨论会记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②殷国明:《钱谷融与“文学是人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③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①具体参见高洪兴编:《黄石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②这一系列的女性研究著作主要有: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高洪兴:《妇女风俗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郭锦桴:《中国女性禁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游惠远:《宋代民妇的角色与地位》,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荒林:《中国女性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罗时进:《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周虹:《满族妇女生活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文化编著:《传统与现代的语境: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民俗与社会生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⑦周星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⑧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①邢莉:《葫芦:母体的象征——中国女性民俗文化探索之一》,《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②邢莉:《从游牧文化、女性民俗到民间信仰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③沈海梅:《青铜文明与女性民俗——对云南青铜文化的再认识》,《学术探索》2004年第2期。
    ④李金莲朱和双:《论中国少数民族的月经禁忌与女性民俗》,《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⑤杨宝康:《从佤族民间故事看女性民俗》,《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⑥徐海翔:《浅谈博大的中国女性民俗文化》,《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
    ⑦邱国珍李文吴翔之:《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以温州市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1期。
    ①曹红:《女性民俗:性别的民俗文化透视——与邱国珍、李文、吴翔之等讨论》,《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Farrer, Claire R., ed.1975. Women and Folklore.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originally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88:347. Jan-Mar 1975).
    ③ DeCaro, F.A.1983, Women and Folklore:A Bibliographic Survey.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④ Clifford, James and George Marcus,1986. Writing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⑤ Di Leonardo, Micaela.1991. Introduction:Gender, Culture and Political Economy:Feminist Anthorop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Gender at the Crossroads of Knowledge, ed. Micaela di Leonardo, pp.1-48.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⑥ Jacqueline Fulmer 2007, Folk women and indirection in Morrison, Ni Dhuibhne, Hurston, and Lavin.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⑦ Scott M. Christensen & Dale R. Turner.1993, Folk phych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Hillsdale,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① Paul D. McGeoch, Does cortical reorganisation explain the enduring popularity of foot-binding in medieval China? Medical Hypotheses (2007) 69,938-941.
    ② Shanshan Du, Divine reconciliations:The Mother of Grain and Gautama Buddha in De'ang religion, Religion, Volume 37, Issue 2, June 2007, Pages 133-149
    ③ Ngai Fen Cheung, Chinese zuo yuezi (sitting in for the first month of the postnatal periodjin Scotland, Midwifery(1997) 13,55-65 (?) 1997 Pearson Professional Ltd
    ④ McLaren, A., Women's Voices and Textuality:Chastity and Abduction in Chinese Nushu Writing. Modern China,1996.22(4):p.382-416. McLaren, A. and C. Qinjian, The Oral and Ritual Culture of Chinese Women:Bridal Lamentations ofNanhui. Asian Folklore Studies,2000,59(2):p.205-238. McLaren, A.E., Marriage by Abduc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2001.35(4):p. 953-984.
    ⑤白晓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写作中的女性民俗视角》,《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①杨柳:《现代文学中关于女性民俗及其文化反思》,《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张永:《“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③曾庆彬:《沈从文笔下湘西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④于晓风:《略论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⑤韩玉洁:《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③郑择魁主编:《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⑤凤媛:《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⑥黄健王华琪:《现代江南作家的柔性艺术风格》,《名作欣赏》2006年11月。
    ①熊家良:《现代文学中的江南情怀》,《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②黄健:《江南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的唯美主义审美理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刘士林在以下文章中对江南文化有过独特的论述:《江南文化与江南诗学笔谈》,刊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江南文化诗学研究笔谈》,刊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现代作家对江南城市的人文观照与诗性阐释》,《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④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⑤[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参见肖沃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转引自《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页。
    ②李少群:《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周作人在文中写道:“希腊的民俗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希腊古今的文学;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本国的民俗研究也是必要,这虽然是人类学范围内的学问,却于文学有极重要的关系。”参见吴平邱明一编:《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②吴平邱明一编:《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③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④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该书最早版本是1935年,从诗乐、楚声、乐府、唐代诗歌、宋代歌词及剧曲等方面论述了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其中有部分涉及到民俗与文学的关系。
    ⑤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该书最早版本是1938年,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对中国历代歌谣、民歌、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子弟书等民间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是民俗与古典文学完美结合的重要之作。
    ⑥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是国内文艺民俗学理论奠基之作。
    ⑦该丛书涉及了巴蜀文化、湘楚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雪域文化及黑土地文化等,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展现了区域文化、区域民俗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美中不足的是,丛书对“民俗文化”的因素挖掘得还不够深入透彻,而仅仅是从一般文化的视角论述其与各地文学的关系。
    ①参见严家炎主编的丛书。
    ①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前言,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杨利慧安德明:《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97页。
    ③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页。
    ①参见杨利慧安德明:《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01-602页。
    ②参见孟慧英:《语境中的民俗——美国表演理论述评》,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76-685页。
    ①李伯重认为:“明清经济史上的江南地区应包括明清的苏、松、常、镇、应天(江宁)、杭、嘉、湖八府及苏州府划出的太仓州。这一地区亦称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总面积大约4.3万平方公里,在地理、水文、自然生态以及经济联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区。”参见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8-449页。
    ②严耀中认为:“历史上所说的江南大体上范围指长江中下游或长江下游的两种说法,后来还有仅指苏南及杭嘉湖平原的。而前一种说法多从政治上着眼,后一种说法则往往仅注目于经济。……从纵观约二千年的历史着眼,并顾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故近世学者则常取其中间之说,即以长江下游为江南者居多。”参见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刘士林等:《江南文化读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④刘士林等:《江南文化读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王嘉良的《“浙江潮”与“五四”新文学运动》曾论及这一现象与成因。参见《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②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笔者参阅了由阎纯德主编的《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以及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等著作,概括出的女作家主要有:冰心、凌叔华、陈衡哲、陈学昭、庐隐、冯沅君、苏青、张爱玲、萧红、梅娘、石评梅、袁昌英、苏雪林、林徽因、白薇、陆晶清等。数量远比同时代的男作家少,其中江南女作家更是屈指可数,主要为苏青、张爱玲、苏雪林、陈学昭、陈衡哲、林徽因等。赛珍珠(Pearl S.Buck)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她以美国传教士女儿的身份在江苏镇江、苏州、南京等地生活了近40年,并以镇江为“第二故乡”,她以中国题材与视角写就了《大地》、《母亲》等著作,因此也可以算是广义上的江南女作家。本文根据论题需要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位女作家。
    ①周振鹤:《释江南》,《中华文史论丛》1992年第49辑。
    ②王遂今:《吴越文化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汪政晓华:《多少楼台烟雨中——江苏小说诗性论纲》,《小说评论》2007年第3期。
    ①(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③引自《全唐诗》卷691,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清)柴望:《小溪志》,宁波出版社2009年版。
    ②(春秋)老聃著,梁海明译注:《老子》,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页。
    ③周衡:《江南文化的浮沉与吴中四士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春秋)老聃著,梁海明译注:《老子》,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
    ①参见王遂今:《吴越文化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8页。
    ②王遂今:《吴越文化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②[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①(唐)陆羽:《茶经》,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②(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11,《杭人遭难》。
    ③(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3。
    ④王旭烽:《南方有嘉木》,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⑤[意大利]克罗齐著,朱光潜等译:《美学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①乔建中:《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江南丝竹与江南文化漫议》,《民族音乐》。
    ②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94页。
    ③参见鲁枢元:《二十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六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②段石羽:《汉字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史记·吴太伯世家》,引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5-1446页。
    ②李学勤、徐吉军等如此概括说:“对于太伯、仲雍奔荆蛮,学术界颇多歧见。或否定其事,认为太伯的封国吴在今甘肃境内,江南的吴到春秋晚期才冒认是太伯之后。或认为太伯所奔之地是在今晋、陕之交的‘虞’,奔吴是后人的附会,用来游说吴王,借以牵制楚人。或认为吴是虞的支族,与楚相近,建国于汉水附近的荆蛮之地,后来随周人南征至汉东。或认为这个传说应该是西周前期周朝势力达到江南的史影,不容否定。”参见《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149页。
    ③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页。
    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页。
    ⑤《诗经·鲁颂·闭宫》,转引自《毛诗正义》第1407页。
    ①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②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③《浙江民间文学集成·嵊县故事卷》。
    ④吕锡生:《古吴源流胜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老子》第六章。
    ②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③[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④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①[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6页。
    ②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参见[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周振鹤:《释江南》,《中华文史论丛》第四十九辑。
    ②钱杭:《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③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8页。
    ①罗时进:《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张惠言:《先祖妣事略》,《茗柯文二编》卷下,四部丛刊本。
    ③张惠言:《茗柯文编》,四部丛刊本。
    ④包世臣:《皇敕封孺人故翰林院张君妻吴氏墓志铭》,《小倦游阁集》卷六,《包世臣全集》本。
    ⑤[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①罗时进:《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①李防:《文苑英华》卷720,中华书局1966年版。
    ②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2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一《说鱼》,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②桑林:《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女性崇拜》,《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①罗时进:《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②翁敏华:《论<桃花女>杂剧及其蕴含的“桃木辟邪”意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③参见关传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④参见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329页。
    ①荣格:《试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叶舒宪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②参见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日]后藤兴善著,王汝澜译:《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②曲彦斌:《民俗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页。
    ②参见郑张尚芳:《吴语在文学上的影响及方言文学》,《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09页。
    ②根据笔者在2010年12月7日宁波帮博物馆参观考察时所得。
    ③张守广:《宁波帮志·历史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④[美]小科布尔著,杨希孟武莲珍译:《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⑤曲彦斌:《民俗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①朱彰年等编著:《阿拉宁波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②吴平邱明一编:《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③汤哲声:《历史与记忆:中国吴语小说论》,《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7页。
    ②(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③转引自徐华龙《吴歌情感论》,高燮初主编《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4页。
    ④张爱玲认为《海上花列传》吴语的运用影响了小说的传播,因为许多人看不懂吴语对白,因而张爱玲要将其译成国语。
    ①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57页。
    ②孙玉声:《退醒庐笔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③W·冯·洪堡:《卡威文集导言》卷七,科尔编,第60页。
    ④汤哲声在《历史与记忆:中国吴语小说论》一文中认为,韩邦庆用吴语创作小说的真正原因有三个:首先是上海城市文化的崛起,并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中心。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吴方言自然就成为了中国最显要的方言。会说吴方言就是一种身份,用吴方言来写上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时尚,不仅显得特别地般配,更是一种骄傲。其次是市场的需求。吴语小说都是连载于这些杂志和小报上的作品,它们就是写给人口不断膨胀的上海市民看的文学作品。用吴语写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不存在语言的障碍,而且能够引发读者的亲近感。再次,究竟用什么语言作为全国的统一语言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方言统四”、“国语统一”这样的意见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韩邦庆用吴方言写《海上花列传》正是与曹雪芹用京话写《红楼梦》媲美。
    ⑤当时活跃于上海滩的妓女以是否会讲吴语为荣,吴语讲得好坏及标准与否是区别一个妓女身份和地位的标志。《海上花列传》第50回中有一番各地妓女的比较说,说到广东妓女时竟然使大家产生一种恐惧感。即使在上海、苏州旁边的杭州,在当时的才子看来,也是“土货”。
    ①曲彦斌:《民俗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3页。
    ②花纸就是旧历元旦市面上摆摊,卖给大众带回家去,贴在壁上点缀新年的一种石印彩色画。所画的大概是旧戏,其内容有三百六十行、马浪荡、孟姜女等。参见丰子恺:《劳者自歌》,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文集》第5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38页。
    ③戏文,江南地区对戏曲艺术的泛称。
    ④臧克家:《社戏》,《申报》1934年4月17日。
    ⑤高劳:《谈屑·农村之娱乐》,《东方杂志》第14卷第3号,1917年3月15日。
    ⑥丰子恺:《深入民间的艺术》,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文集》第3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81-382页。
    ①[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②余治:《得一录》。
    ③胡适:《自由主义》,《容忍与自由》(学者小品经典·第一辑),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①鲁迅:《关于妇女解放》,《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8页。
    ②小田:《近代江南茶馆与乡村社会运作》,《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③酌元亭主人:《照世杯》,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63页。
    ④《诸暨县志》(清宣统二年刻本),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⑤《定海县志》(1924年铅印本),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⑥别士(夏曾佑):《小说原理》,《绣像小说》1903年第3期。
    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①周作人钱玄同:《论中国旧戏之应废》,《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1月15日。
    ②胡适:《自由主义》,《容忍与自由》(学者小品经典·第一辑),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①[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②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
    ③[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①[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②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就专门讨论了自然景物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朋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参见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③陆机的《文赋》也有同样的论述:“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参见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④参见王遂今:《吴越文化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⑤刘士林等:《江南文化读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
    ②[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李小玲:《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③陈漱渝:《“毋求备于一夫”——读曹著<鲁迅评传>》,曹聚仁著《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②这三大传说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
    ③[美]斯蒂·汤普森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关于“淫祀”,历代文献中有相关记载。《礼记·曲礼》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吴郡志·风俗》:“江南之俗,……其俗信鬼神,好淫祀。”
    ②王西彦:《王西彦小说选·自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①参见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②沧海客:《上海观察谈》,载1925年5月1日《新上海》创刊号。
    ③施蜇存居住于上海松江,祖籍却是杭州。苏青成年后才栖居上海,她的故乡却在宁波。张爱玲祖籍为河北,但生在上海,也算是一个上海人。
    ④施蛰存:《北山散文集》(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0页。
    ①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②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③张爱玲:《童言无忌》,《张爱玲文集》第4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④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99页。
    ①张爱玲:《童言无忌》,《张爱玲文集》第4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②张爱玲:《必也正名乎》,《张爱玲文集》第4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③参见拙作:《苏青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111页。
    ④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⑤[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2页。
    ①鲁迅先生在《“京派”与“海派”》一文中说得很清楚:“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本籍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亦非皆上海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参见鲁迅:《“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2页。
    ②沈从文对“海派”文学有着激烈的批判,他在《论“海派”》一文中说: “‘海派’这个名词,因为它承袭着一个带点儿历史性的恶意,一般人对于这个名词缺少尊敬是很显然的。过去的‘海派’与‘礼拜六派’不能分开。那是一样东西的两种称呼。 ‘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吾人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参见沈从文: 《论“海派”》,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页。
    ③参见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50页。
    ④杨扬陈树萍王鹏飞著:《海派文学》,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①刘再复:《“五四”理念变动的重新评说》,《书屋》2008年第8期。
    ②胡适:《中国文艺复兴》(193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胡适全集》(第1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①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六卷一号,1919年1月15日。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③参见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9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5卷6号。
    ②江纫兰:《论女子参政之理由》,《妇女时报》1912年9月25日。
    ③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世界》第7期,1904年7月。
    ①[日]直江广治著,陈千帆译:《中国民俗学的发展》,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②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③鲍昌:《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4页。
    ④鲍焕然:《现代民俗小说之成因》,《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⑤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第26页。
    ①《历史学和人类学》,《哲学译丛》1976年第6期。
    ②郑择魁主编:《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③《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
    ④曹聚仁:《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①鲁迅:《送灶日漫笔》,《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5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路》(上),第45、46页。
    ③茅盾:《小说研究ABC·环境》,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①参阅《坎坷道路上的足迹》,《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1期。
    ②丰子恺:《四轩柱》。
    ③王西彦:《神·鬼·佛》,《王西彦散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④王西彦:《童年杂记·义父》,《王西彦散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⑥笔者的这一想法是在研读刘再复关于《“五四”理念变动的重新评说》一文(刊于《书屋》2008年第8期)中得到启示的。刘文提到:我们也要郑重地说,“五四”启蒙者对待孔子儒学缺乏理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文化浪漫气息。其缺少理性,一是没有区分儒家原典和儒家世间法(制度模式、行为模式);二是没有区分儒家的表层结构(典章制度和意识形态)和深层结构(情感态度等)。
    ⑦参见李泽厚:《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波斋新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9年版,第177-178页。
    ①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8页。
    ①沈从文: 《烛虚·小说作者和读者》
    ②温儒敏 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③鲁迅:《呐喊·自序》,《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①鲍焕然:《略论现代民俗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及表现方法》,《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5期。
    ①该节在撰写过程中已整理成文发表,题为《互动语境下的民俗启蒙与文学创作》,刊于《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8页。他指出,“法约性”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力量,包括了信息压力、规范压力、惯性压力和民俗制度;“软控性”是依靠民俗本身具有的法约性这样内在的制约力进行循循诱导,常通过潜移默化、内在整合、自我调控等几种方式进行;“本位偏移性”是指民俗如同一个个波状旋转的同心圆,各自有强大的向心力外,还有相应的离心力,相互之间会有交叉碰撞,互相渗透、融合。
    ①杨梅:《民俗文化的文学建构》,《求索》2004年第3期。
    ②黄永林:《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民俗化倾向》,《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①曹林红:《民俗学研究视野与现代文学国民性主题的发生》,《求索》2008年第11期。
    ②参见《民间文学史话》,1961年9月《民间文学》杂志。
    ①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王嘉良:《“浙江潮”与“五四”新文学运动》,《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③[日]今村与志雄:《鲁迅、周作人与柳田国男》,程光伟《周作人评说80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②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见《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0页。
    ①[瑞士]荣格:《荣格文集》,1-20卷英文版卷6,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443页。
    ②郑择魁主编:《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①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①参见托尔斯泰:《日记》,1865年9月30日,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01页。
    ②严复:《原强》修定稿,王拭编《严复集》第1册,第27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②陈漱渝:《青春飞扬的岁月——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90周年》,《人民日报》2009年5月4日。
    ③[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①曹林红:《民俗学研究视野与现代文学国民性主题的发生》,《求索》2008年第11期。
    ②苏美妮颜琳:《论“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确认》,《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①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4卷5号。
    ②周作人:《贞节牌坊》,《周作人文类编·上下身》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32页。
    ①[美]参见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②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①伊莱恩·肖瓦尔特:《走向女性主义诗学》,肖瓦尔特编选《新女性主义批评》,纽约,1985年。转引自康正果《女性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②参见L.C.奈茨:《麦克白夫人有多少小孩》(伦敦,1953年,15-54页)。转引自[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①任骋:《中国民间禁忌》,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②鲁迅:《寡妇主义》,《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该文写于1925年11月23日,鲁迅在该文中提到的“寡妇”是指和丈夫死别的;“拟寡妇”是指和丈夫生离以及不得已而抱独身主义的。
    ①湖北省钟祥县志编纂委员会:《钟祥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②参见[美]伊莱恩·肖瓦尔特:《我们自己的批评:美国黑人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的自主与同化现象》,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第106,108页。
    ②[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3页。
    ③洪淑苓:《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版,第4页。
    ①时下文论普遍认为郁达夫的《迟桂花》一改前期主观抒情的叙事特点,而转向追求人性美的创作风格,这是肯定的一面。但同时一些文论也指出了《迟桂花》艺术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的缺陷,如胡希东在《生命力的升华与美的和谐—<迟桂花>的传统文化阐释》一文中认为,莲这种“神人”、“至人”、“真人”本性纯洁,没有烦忧,不存欲望。她更像曹植笔下纯洁而美丽的洛神,但却缺少了多情的成分。与同时期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比,更多的是“神性”、“圣性”,但却少了“人”的韵味。(《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李兆虹等在《超越与持守—论郁达夫小说的独特价值与不足》一文中认为,“这里的忏悔是有些可笑单薄的,对一个离了婚的二十八岁的少妇‘莲’,怎么会是一洁白得同白纸似的天真小孩呢?”(《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刘鹤在《<迟桂花>与<伊豆的舞女>的审美比照》一文中认为,这样的道德忏悔与《伊豆的舞女》的心灵升华相比,十分勉强,过于唐突和失真,有造作之嫌,这不能不说是《迟桂花》的缺憾。(《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③[德]威廉·冯·洪堡:《洪堡全集》第46页。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①[美]乔纳森·卡勒:《作为妇女的阅读》,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54页。
    ②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批判与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1页。
    ①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②请分别参见[奥地利]弗洛伊德著,罗生译:《梦的解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英]R.R.马雷特著,张颖凡、汪宁红译:《心理学与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其中第八章“文学和心理学”涉及到相关内容。
    ①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②郑择魁盛钟健:《柔石的生平和创作》,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③参见刘俐俐:《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艺术价值构成探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④乔以钢:《<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英]R.R.马雷特著,张颖凡、汪宁红译:《心理学与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②[英]查·索·博尔尼著,程德祺等译:《民俗学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③参见[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文学与心理学》,三联书店1987版。
    ④刘俐俐:《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艺术价值构成探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②参见叶丽娅:《典妻史》,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①浙江民俗学会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
    ②根据笔者在柔石故乡宁海田野调查所得。笔者向当地几位60岁以上老人询问“典妻”风俗,并从石墨的访谈及其提供的材料《柔石变奏狂想曲》中得到确证。
    ③许馨:《<为奴隶的母亲>是怎样写成的——从未刊的两封信谈起》。
    ①许杰:致许华斌的一封信,1986.12.29。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页。
    ③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①约翰·斯特罗克编,渠东、李康、李猛译:《结构主义以来》,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6页。
    ②参见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③[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7页。
    ④[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当代美学概念批判》,《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4页。
    ①参见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226页。
    ②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①该节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笔者先期发表的几篇论文,分别是:《论苏青边缘写作的文学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苏青作品语言的民俗学解读》,《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一幅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参见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③2004年自陶东风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点后,文艺学界相继出现一些批评与商榷文章,如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鲁枢元的《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该文从另一个角度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辨正与补充。
    ①张爱玲:《我看苏青》,于青等编《苏青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462页。
    ②王安忆:《我看苏青》,《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③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④浙江民俗学会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
    ①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②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苏青:《结婚十年》,于青等编《苏青文集》(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①徐杰舜:《汉族民间风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9页。
    ②苏青:《结婚十年》,于青等编《苏青文集》(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③马之骗:《中国的婚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④苏青:《结婚十年》,于青等编《苏青文集》(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①浙江民俗学会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页。
    ②张全之程亚丽:《苏青与四十年代市民文化》,《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③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7页。
    ②吴福辉:《且换一种眼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①苏青《谈女人》,《苏青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②苏青: 《关于我——代序》,《张爱玲与苏青》,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③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9页。
    ①[韩]申东顺:《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性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②[英]劳伦斯:《色情与淫秽》,《性与可爱——劳伦斯散文选》,姚暨荣译,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③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①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9页。
    ②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③《大众·发刊献辞》,1942年11月。
    ④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②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页。
    ①[德]H·R·姚斯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
    ①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②徐迺翔 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①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24页。
    ②张岚:《本土视闽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③关于乡村与都市的分类,曲彦斌教授在其专著《民俗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中指出,民俗学中以乡村或城市的习俗惯制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分别称之为“乡村民俗学”或“都市民俗学”
    ①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②《中国历史教科书》,台北华世出版社影印1975年版。
    ③[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①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②参见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①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①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①参见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
    ②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1-292页。
    ③台静农:《弃婴》,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台静农代表作》,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④参见刘昶:《清代江南的溺婴问题:以余治<得一录>为中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根据笔者2010年11月15日在浙江奉化溪口镇岩头村采访所得。岩头村是蒋介石元配夫人毛福梅的故乡,该村村民几乎是清一色的毛姓,2006年岩头古村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②根据笔者2011年4月26日在浙江金华采风所得。
    ③[英]马林诺夫斯基著,张帆译:《自由与文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73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②参见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99-100页。
    ①转引自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73页。
    ②根据笔者与家族长辈75岁的毛善芳爷爷访谈所得。毛善芳,1937年生,祖籍浙江奉化,现居上海。民间寺庙中的“马夫菩萨”牵着两匹大马,威风凛凛,传说中他能驱妖斩邪,为此深受当地民众的崇拜。
    ①[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2-83页。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②茅盾:《都市文学》,载1933年5月15日《申报月刊》第2卷第5期。
    ③苏青《<浣锦集>再版自序》,于青等编《苏青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①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②“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在谈论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提出来的一对概念,分别指代音响形象和概念。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对概念的提出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与它们所属整体间的对立,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论。笔者认为,民俗在文学创作中也有类似的一体两面,本文借此说明乡土女性民俗在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所呈现的特点。
    ①茅盾:《小说研究ABC·环境》,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55页。
    ②据史料记载,“放河灯”又称“放水灯”、“照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人们做灯放入水中,相传可为屈死冤魂引路。放灯时用一块木板钻孔,上面用竹篾编织各式各样灯笼,多数为莲花灯,含超度灵魂之意。天黑后,人们到水边或者放船到河中放灯,有多至千百盏的。灯中燃烛,放水面任其漂流。
    ③参见陈勤建主编:《中国风俗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7页。
    ①台静农:《红灯》,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台静农代表作》,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①赵顺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相传妈祖是泉州府人,原名林默,生于宋代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民间又称林默娘。众多史书的记载凸显了“妈祖”的海神功能,如元人黄向《天妃庙送迎曲》载:“每春夏再起运,皇帝函香降祭,自执政大臣以下,盛服将事,合乐曲列舞队,牲号祝币,视岳渎有加焉。”参见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386页。
    ③杨义:《许地山:由传奇到写实》,周俟松、杜汝森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7页。
    ①茅盾:《<神话研究>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②茅盾:《神话杂论》,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
    ③茅盾:《小说研究ABC·环境》,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②转引自钟桂松:《茅盾与故乡》,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③茅盾著钟桂松文:《与茅盾养春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①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页。
    ②据史料记载,以下的现代都市生活设施传入上海租界的时间分别为:银行1848年,西式街道1856年,煤气灯1865年,电1882年,电话1881年,自来水1884年,汽车1901年和1908年的电车。参见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近代上海繁华录》,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3页。
    ③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近代上海繁华录》,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页。
    ①参见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23页。三类海派小说家为:第一类,二十年代末期以后从五四先锋文学分离出来走向都市大众读者的小说家,以张资平、叶灵凤、曾今可、曾虚白等为代表;第二类,三十年代崛起的现代派作家,包括新感觉派,如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等;第三类,四十年代的洋场小说家及新市民小说家,如张爱玲、苏青、无名氏、周楞伽等。
    ②参见王昌年:《大上海指南·风俗习惯》,东南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书中云:“上海故为镇时,风帆浪舶之上下,交广之途所自出,为征商计吏鼎甲华腴之区。镇升为县,人皆知教子乡书,江海湖乡,则倚鱼盐为业。工不出乡,商不越燕、齐、荆、楚。男女耕织,内外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工。嘉靖癸丑,岛夷内讧,闾阎凋瘵,习俗一变。市井轻佻,十五为群,家无担石,华衣鲜履,桀诘者舞智告讦,或故杀其亲,以人命相倾陷。听者不察,素封立破。士族以侈靡争雄长,燕穷水陆,宇尽雕楼,臧获多至千指。厮养舆服,至陵轹士类,弊也极矣。” 剧迷,以有闲有钱阶层的妇女为主,她们一旦当上“过房娘”便将干女儿视作私产,从而影响剧团正常运作。“过房娘”现象是畸形发展的越迷现象,集中代表落后观众的势力。
    ②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严家炎编选《新感觉派小说选》(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①穆时英:《黑牡丹》,穆时英著、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②旧时在上海的舞厅里存在着以下一些习俗:舞客如果对某一舞女满意,跳完之后便可邀该舞女到自己的桌上来陪坐喝茶闲聊,这叫做“坐台子”。“坐台子”要另外付钱,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了时间,该舞女就要到其他客人桌上去陪客,这叫做“转台子”。如果舞客对舞女颇有好感,还可请其吃西餐和喝酒,这叫做“开香槟”。要是某位舞客与某位舞女相处已久,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舞搭子”关系,旧时上海滩上便称其为“龙头”(舞女)与“拖车”(舞客)。有些舞客还未能与舞女建立固定关系,然而又想讨好她,于是会用花手帕将钱包好,乘无人注意时暗暗塞入舞女的手心中,俗称“塞狗洞”。以上内容请参见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290页。
    ①刘呐鸥:《游戏》,刘呐鸥著、陈子善编《都市风景线——世纪文存摩登文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②刘呐鸥:《风景》,刘呐鸥著、陈子善编《都市风景线——世纪文存摩登文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③阿兰·邓迪斯在《谄媚语及女性在西班牙语世界中的二元形象》一文中认为,谄媚语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特点所持的集体幻想,可分为赞美的谄媚语和诋毁的谄媚语。
    ④[美]阿兰·邓迪斯:《谄媚语及女性在西班牙语世界中的二元形象》,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⑤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185页。
    ①陈伯熙:《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1932年,第49页。
    ②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59-160页。
    ①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3页。
    ②汪民安:《街道的面孔》,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2页。
    ③参见汤伟康朱大路杜黎编:《上海轶事》,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①参见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318页。
    ②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参见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245页。
    ②根据笔者在2010年4月24日采访上海妇女王爱玉所得。王爱玉时年71岁,现居上海杨浦区,常去上海宝山寺祭拜观音,参加“水陆法会”,为自己求健康长寿,为子孙求平安顺利。同行的还有其他上海中老年妇女。
    ③刘豁公:《上海竹枝词》,顾柄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①[日]关敬吾编,王汝澜龚益善译:《民俗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②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37页。
    ①胡祖德:《沪谚外编·上海竹枝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②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①参见叶舒宪: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②[奥地利]弗洛伊德原著,刘烨编译:《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③[奥地利]弗洛伊德原著,刘烨编译:《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中国科学公司1944年版。
    ②参见《苏青张爱玲对谈记》,毛海莹著《寻访苏青》,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③[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页。
    ①施蜇存《春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卷一·小说(1917-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②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德]海恩里奇·弗鲁豪夫(Heinrich Fruehauf):《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都市异域风》,王德威和艾伦·维德莫编《从“五四”到“六四”:20世纪的小说和电影》,哈佛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②[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8页。
    ①主要观点参见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8页。
    ②[德]海恩里奇·弗鲁豪夫(Heinrich Fruehauf):《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都市异域风》,王德威和艾伦·维德莫编《从“五四”到“六四”:20世纪的小说和电影》,哈佛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③参见[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解放多年后的上海,已经从一个风华绝代的少妇变成了一个人老珠黄的徐娘。……使我得以在大量的旧书和杂志堆中,重新发现这个当年摩登少妇的风姿。”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9-250页。
    ①[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田翔译:《一间自己的房间》,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②李大钊:《真正的解放》,季羡林主编《学者小品经典》(第一辑),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①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②飘泊王:《无穷的希望》,《时代漫画》1934年9月。
    ③《摩登条件》,《时代漫画》1934年2月。
    ①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文学艺术出版社(莫斯科)1990年版,第300页。
    ①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95页。
    ①[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页。
    ③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86页。
    ①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②[奥地利]弗洛伊德原著,刘烨编译:《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①陈华文等:《浙江民俗史》,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②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③[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①[加]弗莱:《作为原型的象征》,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②参见[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350页。
    ①参见[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加]弗莱:《作为原型的象征》,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
    ③[日]田仲一成著,布和译:《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页。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页。
    ①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②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梅娘代表作:鱼》,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①钟敬文:《文学研究中的艺术欣赏和民俗学方法》,《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②[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①[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梅新林:《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③朱德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④[美]阿兰·邓迪斯著,吴绵译,王炽文校:《结构主义与民俗学》,李惠芳编选《民俗学理论研究参考资料》,胶印本,1984年12月,第31页。
    ①[美]阿伦·邓迪斯著,吴绵译,王炽文校:《结构主义与民俗学》,李惠芳编选《民俗学理论研究参考资料》,胶印本,1984年12月,第39-40页。
    ②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③戴岚:《试论结构主义与民俗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参见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②[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③[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④高天星等:《民族审美心理意识与文化精神》,《民俗研究》1995年第4期。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2页。
    ②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3页。
    ②刘淮南:《对文学价值的本体性思考》,严昭柱、董学文主编《哲学和美学的根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页。
    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②参见刘淮南:《对文学价值的本体性思考》,严昭柱、董学文主编《哲学和美学的根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页。
    ①方克强:《跋涉与超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①关于此两书的基本情况是: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叶舒宪著:《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版。《神话——原型批评》一书分为上、下两篇,选编了弗雷泽、荣格、弗莱、威尔赖特、列维—斯特劳斯、鲍特金、费德莱尔、伊藤清司等人著作。该书从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原型概念的由来和发展、原型批评理论的体系化及原型批评方法的不同倾向诸方面对这一批评流派的理论与实践作相关介绍并进行概括评价。《探索非理性的世界》一书共分六章,分别为导言、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原型批评的理论体系、原型批评方法的应用、方法的综合运用的实例——人类第一部史诗解读、小结。该著是作者进行原型批评理论中国化实践的开始,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原型批评的特点与局限。
    ②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③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①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②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③[美]卡莉·洛克著,董俊峰译:《妇女——神话的创造者》,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挪威]陶丽·莫依著,赵拓、李黎、林建法译:《阁楼里的疯女人》,《上海文论》1989年第2期。
    ②[挪威]陶丽·莫依著,陈本益摘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6期。
    ③[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①董金平:《话语与女性气质的建构——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气质变迁分析》,《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③参见董金平:《话语与女性气质的建构——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气质变迁分析》,《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①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①周永明:《原型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②段炼:《论原型批评》,《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4期。
    ①周永明:《原型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②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页。
    ③荣格:《试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④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周永明:《原型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②方克强:《我国古典小说中原型意象》,《文艺争鸣》1990年第4期。
    ①参见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①参见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102页。
    ②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①吴中杰在评价原型批评方法时这样说道:“由于原型批评家们过分注意于考古,又使文学批评变成神话批评,他们把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都和古代的原型联系起来,往往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且,它与精神分析批评一样,忽略了美学评价,这对以审美为特征的文艺活动来说,总是一个重大的缺陷。”参见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①如正月初一至初五妇女是不能出去串门的,名曰“忌门”;供神祭祖的酒菜一般不能由妇女摆放;在沿海地区女人不能随便上渔船;女性怀孕临产不能回娘家居住;女人出嫁时要“哭嫁”、“迈火盆”,以防将晦气带入婆家,等等。
    ②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405页。
    ①秦剑:《从“人的文学”到“生命的文学”——论生态文学的伦理价值诉求》,《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美]卡洛琳·麦茜特著,吴国盛等译:《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朱立元:《选择、激活、对接——以人学问题为例》,《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②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204页。
    ③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827页。
    ①朱立元:《选择、激活、对接——以人学问题为例》,《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①方克强教授在《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一文中指出文学人类学批评滥觞于茅盾、闻一多,因此他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看作是一种复兴。
    ②茅盾的相关专著有:《中国神话研究ABC》(署名玄珠,上海:ABC书社1929年版),《神话杂论》(署名茅盾,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北欧神话ABC》(署名方璧,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等。其中份量最重的当属《中国神话研究ABC》(参见《茅盾全集》第28卷)。玄珠、方璧是茅盾先生曾使用过的笔名。
    ③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④《闻一多全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38页。
    ⑤参见方克强:《跋涉与超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他提出的三条原则分别是:第一,原始与现代相联系、中外各民族相比较的宏观文学视野和研究态度;第二,共时性方法与历时性方法并重;第三,文化方法、心理方法与文学本体方法的融合。
    ⑥相关著作有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宋德胤:《文艺民俗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前言,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文艺民俗学》是在《文艺民俗学导论》基础之上的深化与拓展。
    ②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1页。
    ①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江南区域范围内的上海、宁波两个城市,参与本次调查的女性共88人,其中上海47人,宁波41人。调查群体按年龄阶段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40周岁以下的青年女性和4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在青年女性群体中,涉及的职业有学生(含本硕博)、教师、文化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企业人员等;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主要涉及教师、社区工作者、企业员工、退休教师、退休工人、农村妇女等女性。本次问卷分一卷和二卷。
    ②问卷内容详见本文附录。
    ①“吃新娘茶”是一种婚姻习俗,指新娘捧茶给家族里的长辈喝,长辈接过茶并拿出红包作为赠礼。
    ②[英]《大英百科全书》,“民俗学”词条,鲁男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编《民间文艺论集》第1集,内部资料,1983年版,第483-484页。
    ③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她在该文中提出现代民俗含义的两大变化分别是:一是城市和乡村民俗对立的说法正在消失;二是工具技术论的衰落。
    ④详见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263页。
    ①[美]阿兰·邓迪斯:《美国的民俗概念》,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人体彩绘”又称纹身彩绘,即在光滑的皮肤上,用植物颜料绘出一件美丽的华服,具有特殊的美感。人体彩绘的雏形是源于土著人身上的图案。
    ③“代孕”是指将受精卵子植入孕母子宫,由孕母替他人完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过程,俗称“借腹生子”。
    ④“二奶”是指那些与已婚男性有婚外性关系的未婚女性。
    ⑤“小三”是通过互联网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是对“第三者”的贬称。
    ①[美]阿兰·邓迪斯:《美国的民俗概念》,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②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8页。
    ③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④邢莉在《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一书中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这几种女性生产活动,使我们对古代女性的生产民俗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解。据她考证,最初的狩猎是全体氏族的集体活动,男女都要参加,但有男女分工,妇女在狩猎时参与放火、追赶、围攻等活动,此外妇女还擅长兽皮、鱼皮的加工生产。土家族信奉的最大的神是狩猎女神,叫媒嫦,这也说明妇女是远古时期狩猎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此外,在制陶方面,从现有的人类学知识分析,制陶分为三个阶段:手制法,慢轮加工,陶车拉坯。其中前两个阶段技术较强的工作都是由妇女承担的。另外关于酿酒,邢莉认为,酒的兴肇者是女人。古代流传的“帝女之说”(一说为舜之女,一说为天帝之女)也说明最早酿酒的也为女性。
    ①血拼,实际上就是英文shopping的中文谐音。
    ②“送娘子”简称送娘,俗称堕贫嫂,是结婚时跟在新娘身后的用以张罗的妇人,送娘也常常成为婚宴上取笑、耍弄的对象。送娘一旦被东家雇请,其职责有帮助东家筹办嫁妆,教姑娘行新婚礼俗和代送新娘过门等。俗话说:“小姑开面第一次,大嫂绞面月一次。”送娘除了在婚宴上要为新娘开面化妆外,在平时也要被大户人家的女主人雇佣去做绞面,相当于现在的美容。也有被请去给小孩剃满月头的。具体内容参见王静:《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
    ③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即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一起,在丝绸品上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上世纪60年代初,宁波工艺美术界将其与朱金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三个以金银为原材料的著名工艺合称为“三金一嵌”。宁波的金银彩绣风格独特、色彩浓郁,其内容和题材也十分丰富。参见陈素君编著:《鄞州传统手工艺》,宁波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②著名的绍兴“花雕酒”又名“女儿酒”。据传绍兴一员外老来得女,剃头酒大宴后将余酒埋于桂花树下,十八年后女儿出嫁之时掘陈酿以宴宾客,顿觉芳香沁脾。此后千百年间,远近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古绍兴一带逐渐形成“生女必酿女儿酒,嫁女必饮女儿红”的习俗。
    ③乌镇姑嫂饼是浙江桐乡乌镇的传统糕点,比棋子略大,油而不腻,甜中带咸。据《乌青镇志》记载,据说在一百多年前,乌镇方家名叫“方天顺”的夫妻茶食店,秉承祖上制作酥糖的好手艺。因其配方独特,制作精心,深受乡民喜爱。为了保持独家经营,方家制定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规。有一次,方家的姑娘因为嫉恨嫂嫂,在嫂嫂事先配制的粉缸里顺手撒下一包盐,没想到“弄巧成拙”,第二天生意火爆。在父母的说合下,一家人不计前嫌,改进配方,并取名“姑嫂饼”,从此闻名天下。
    ④宁波人有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就是有女儿的人家,在父母六十六岁那一年,做女儿的要烧制六十六块肉给父母享用,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送肉时要买五花肉,切好煮好后挑出大小均等的66块,上面放上生葱,然后在蒸好的八宝饭上放上一只红枣和两根全头全须的龙头烤,从父母家的窗口或门道递进去,父母要一餐把它们吃完,寓意“增福增寿”。以前的老人以吃了女儿送的六十六块肉为荣,表示自己长寿有福气能吃到女儿送的肉。现在老人们都普遍长寿了,但这一旧俗依然流传至今。此俗是笔者根据毛嘉明、江金兰夫妇口述记录所得。
    ①旧时江南女子结婚时须“凤冠霞帔”,这霞帔就是新娘结婚这一天的重要装饰,它是女性颈肩之间的装饰物,形状有四合如意、六合如意、万合如意几种,以花鸟人物、山水景致、吉祥图案为内容。参见何晓道:《十里红妆女儿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9页。
    ②何晓道:《十里红妆女儿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9页。
    ③赵德利:《生命永恒:文艺与民俗同构的人生契点》,《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①[日]后藤兴善著,王汝澜译:《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②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③这三次法会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涅槃日。
    ④水陆法会主要是超度地方上的孤魂野鬼;普佛主要是超度自己亲属的亡灵;坐夜亦俗称“坐山”,圆通殿内烟香缭绕、灯火通明,信徒齐集于殿内坐而诵经,以女性居多;拜山是法会后信徒们经香云路而往佛顶山,三步一拜、九步一叩的场面十分壮观,香客中以女众居多。详见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388-390页。
    ①参见张紫晨:《中国民俗的历史》,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②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①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②“三娘井”是一口“孝井”,是关于慈母孝子的故事,此故事的来源就是宁波江北慈城冯家。据记载,明代官至刑部尚书的冯岳年幼时,误传其父客死在异乡,其母因伤心早亡,年幼的他就由三娘(其父的小妾)抚养成人。宁波俗语曰“六月的日头,后娘的拳头”,但冯岳的后娘却慈爱胜似亲娘。后来,冯岳为让三娘取水方便,专门在院子里挖了一口井。相传当地大旱时,三娘无偿向乡亲们开放自己的井,供乡亲们汲水,因此“三娘井”在当地远近闻名。
    ③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曹娥(130—143),是浙江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曹娥作为孝女的故事便闻名江南一带。
    ④徽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有实力的商帮。徽商妇,作为徽州历史上最为卑微又最悲壮的角色,为这段辉煌的地方商业史画上一个尴尬的注脚。在象征徽州文化的林立的牌坊中,以表彰妇女贞节为最多,几乎占到一半,其中商人妇占了绝大多数。据记载,自唐宋以来歙县建有的牌坊达四百多座,至今留存下来的仍有104座,居中国各县之最。
    ⑤这是因为女人祭灶神要亵渎神明。
    ①这是说女人打鼾不吉利,要死丈夫。
    ②参见吴翔之:《民俗视野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以女性禁忌民俗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③子孙桶里面放红枣、长生果、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寓意“早生贵子”、“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再放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现代结婚时一般再加一个红包放在子孙桶里。
    ④[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页。
    ①赵世瑜:《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②关于浙江新文学作家“互动语境下的民俗启蒙与文学创作”已在本文第二章第三节有过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①如鲁迅的著作《故事新编》、《中国小说史略》及有关杂文,周作人的《谈<目莲戏>》、《读(各省童谣集>》、《儿歌之研究》、《歌谣与方言》等一系列关于民俗、民间文学方面的研究文章,茅盾的著作《中国神话研究》和《中国神话研究ABC)),郑振铎的著作《中国俗文学史》等都是文学民俗方面的经典之作。
    ②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3页。
    ③杨堃在《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一文中将我国民俗学运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民俗学;2.民俗学运动的起源:北大时期(1922-1925年);3.民俗学运动的全盛时期:广州中大(1928-1930年);4.民俗学运动的衰微时期:杭州中国民俗学会(1930-1935年);5.民俗学运动的复兴时期(1936-1937年)。参见杨堃:《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42页。
    ④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作家。她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素有“中图通”之称。赛珍珠一生写了85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三部曲——《大地》(1931年)、《儿子们》(1932年)、《分家》(1935年),另有小说《母亲》(1934年)等。《大地》相继于1932年、1938年获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①[美]赛珍珠著,夏尚澄编译:《母亲》,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②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页。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版,第54、55页。
    ①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陈勤建毛巧晖:《20世纪“民间”概念在中国的流变》,《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③《人民日报》1958年4月14日。
    ④参见陈千里:《论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准女性”特色》,《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①《百合花》是作家茹志娟于1958年3月创作的小说。茹志娟1925年9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②吴秀明主编:《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①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山东鱼台人,于“文革”期间插队务农,期间秘密写下不少有关知青生活的作品,于1982年公开发表。著有诗集《相信未来》(1988)、《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诗歌《海洋三部曲》(1964)、《鱼儿三部曲》(196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968)、《疯狗》(1978)、《热爱生命》(1979)、《我的心》(1982)、《落叶与大地的对话》(1985-1986)、《人生舞台》(1989)等。
    ②陈素琰:《文学广角中的一个世界》,《艺术广角》1987年第3期。
    ③刘慧英:《自我经历与女性文学》,《语文导报》1987年第2期。
    ④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②晓丹赵仲:《文学批评:在新的挑战面前——记厦门全国文学评论方法论讨论会》,《文学评论》1985年第4期。
    ①参见吴亮:《<小鲍庄>的形式与涵义》,《文艺研究》1985年第6期。此文中提及“常态”、“异态”或“反态”的人物关系。
    ②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③参见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8页。
    ①[美]阿兰·邓迪斯:《美国的民俗概念》,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①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194页。
    ①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②邹巅:《性爱:当代女性文学的基点及其缺失》,《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
    ③林树明:《关于“身体书写”》,《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①阎真:《身体写作的历史语境评析》,《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②朱国华:《关于身体写作的诘问》,《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③陶东风:《“下半身”崇拜与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化症候》,《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1期。
    ④李小江等:《文学、艺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⑤李小江等:《文学、艺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⑥赵树勤:《误区与出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反思》,《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参见屈雅君:《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
    ①参见代云红:《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西方文艺学视域中的理论思考及反省》,《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
    ①沃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双性同体”的思想,她说:“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0页。)
    ②西蒙·德·波娃在其重要著作《第二性》中提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①[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71页。
    ②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③陈永志:《我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认识——重读<论“文学是人学”>所想到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①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②高丙中曾提出过“民俗整体研究方法”,参见《文化事象和生活整体: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88页。
    1.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陈华文等:《浙江民俗史》,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
    5.陈惠芬马元曦主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
    7.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8.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10.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1.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方克强:《跋涉与超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4.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5.凤媛:《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6.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高洪兴编:《黄石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9.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0.洪淑苓:《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版。
    21.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李少群:《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4.李小江等:《文学、艺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李小玲:《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26.李学勤等主编:《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7.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8.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三联书店1996年版。
    32.刘士林等:《江南文化读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3.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鲁迅:《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5.罗时进:《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毛海莹:《苏青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3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0.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曲彦斌:《民俗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5.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6.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7.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王遂今:《吴越文化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5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52.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温儒敏 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5.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7.吴平 邱明一编:《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8.吴秀明主编:《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9.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1.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62.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徐遁翔 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4.严昭柱 董学文主编:《哲学和美学的根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阎纯德主编:《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6.杨扬陈树萍王鹏飞:《海派文学》,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
    67.叶丽娅:《典妻史》,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8.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9.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0.殷国明:《女性诱惑与大众流行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3.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4.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75.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76.赵顺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77.浙江民俗学会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8.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79.郑择魁主编:《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0.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2.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上下身》,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3.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84.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87.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8.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89.(春秋)老聃著,梁海明译注:《老子》,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90.(清)柴望著:《小溪志》,宁波出版社2009年版。
    91.[奥地利]弗洛伊德著,罗生译:《梦的解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92.[德]H·R·姚斯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95.[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96.[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97.[俄]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98.[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99.[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0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1.[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2.[美]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5.[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7.[美]斯蒂·汤普森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8.[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9.[日]关敬吾编:《民俗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10.[日]后藤兴善著,王汝澜译:《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11.[日]田仲一成著,布和译:《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2.[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13.[意大利]克罗齐著,朱光潜等译:《美学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14.[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田翔译:《一间自己的房间》,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15.[英]R.R.马雷特著,张颖凡、汪宁红译:《心理学与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6.[英]查·索·博尔尼著,程德祺等译:《民俗学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17.[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18.[英]马林诺夫斯基著,张帆译:《自由与文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版。
    119.[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0.[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2.白晓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写作中的女性民俗视角》,《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鲍焕然:《略论现代民俗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及表现方法》,《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5期。
    4.曹红:《女性民俗:性别的民俗文化透视——与邱国珍、李文、吴翔之等讨论》,《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5.曹林红:《民俗学研究视野与现代文学国民性主题的发生》,《求索》2008年第11期。
    6.陈千里:《论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准女性”特色》,《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7.陈漱渝:《青春飞扬的岁月——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90周年》,《人民日报》2009年5月4日。
    8.陈永志:《我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认识——重读<论“文学是人学”>所想到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9.代云红:《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西方文艺学视域中的理论思考及反省》,《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
    10.戴岚:《试论结构主义与民俗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董金平:《话语与女性气质的建构——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气质变迁分析》,《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12.段炼:《论原型批评》,《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4期。
    13.方克强:《我国古典小说中原型意象》,《文艺争鸣》1990年第4期。
    14.高天星等:《民族审美心理意识与文化精神》,《民俗研究》1995年第4期。
    15.黄健:《江南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的唯美主义审美理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黄永林:《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民俗化倾向》,《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17.李兆虹等:《超越与持守——论郁达夫小说的独特价值与不足》,《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8.林丹娅:《解读所指:从“身体”到“宝贝”——一次讨论会记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9.林树明:《关于“身体书写”》,《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20.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1.刘鹤:《<迟桂花>与<伊豆的舞女>审美比照》,《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2.刘慧英:《自我经历与女性文学》,《语文导报》1987年第2期。
    23.刘俐俐:《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艺术价值构成探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4.刘士林:《江南文化诗学研究笔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5.刘士林:《现代作家对江南城市的人文观照与诗性阐释》,《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26.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7.刘再复:《“五四”理念变动的重新评说》,《书屋》2008年第8期。
    28.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29.鲁枢元:《二十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30.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1.梅新林:《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32.乔以钢:《(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33.秦剑:《从“人的文学”到“生命的文学”——论生态文学的伦理价值诉求》,《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4.邱国珍李文吴翔之:《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以温州市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1期。
    35.屈雅君:《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
    36.沈海梅:《青铜文明与女性民俗——对云南青铜文化的再认识》,《学术探索》2004年第2期。
    37.苏美妮颜琳:《论“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确认》,《文学评论》2008年 第3期。
    38.汤哲声:《历史与记忆:中国吴语小说论》,《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39.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40.陶东风:《“下半身”崇拜与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化症候》,《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1期。
    41.汪政晓华:《多少楼台烟雨中——江苏小说诗性论纲》,《小说评论》2007年第3期。
    42.王嘉良:《“浙江潮”与“五四”新文学运动》,《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43.翁敏华:《论<桃花女>杂剧及其蕴含的“桃木辟邪”意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44.吴亮:《<小鲍庄>的形式与涵义》,《文艺研究》1985年第6期。
    45.吴翔之:《民俗视野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以女性禁忌民俗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46.晓丹 赵仲:《文学批评:在新的挑战面前——记厦门全国文学评论方法论讨论会》,《文学评论》1985年第4期。
    47.邢莉:《从游牧文化、女性民俗到民间信仰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8.熊家良:《现代文学中的江南情怀》,《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49.阎真:《身体写作的历史语境评析》,《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50.杨柳:《现代文学中关于女性民俗及其文化反思》,《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1.杨梅:《民俗文化的文学建构》,《求索》2004年第3期。
    52.殷国明:《钱谷融与“文学是人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53.臧克家:《社戏》,《申报》1934年4月17日。
    54.张永:《“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l期。
    55.赵德利:《生命永恒:文艺与民俗同构的人生契点》,《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56.赵树勤:《误区与出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反思》,《中国文学研 究》2007年第2期。
    57.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58.郑张尚芳:《吴语在文学上的影响及方言文学》,《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59.钟敬文:《文学研究中的艺术欣赏和民俗学方法》,《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60.周衡:《江南文化的浮沉与吴中四士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1.周永明:《原型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62.朱德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63.朱国华:《关于身体写作的诘问》,《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64.朱立元:《选择、激活、对接——以人学问题为例》,《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65.邹巅:《性爱:当代女性文学的基点及其缺失》,《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
    1.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论日常生活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2.韩玉洁:《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
    1. DeCaro, F. A.1983, Women and Folklore:A Bibliographic Survey.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2. Farrer, Claire R., ed.1975. Women and Folklore.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originally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88:347. Jan-Mar 1975).
    3. Jacqueline Fulmer 2007, Folk women and indirection in Morrison, Ni Dhuibhne,hurston, and Lavi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4. Scott M.Christensen & Dale R.Turner.1993,Folk phych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Hillsdale,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