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体制转型进程中的利益集团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题立意是,借助利益集团概念,窥探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真实动因,试图为理解市场经济及其竞争本质提供不同视角。透过利益集团分析,本文初步揭示了伴随中国市场化进程出现的如下图景,即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集团无处不在,它们不但通过自组织形式参与市场竞争,而且通过政治市场谋求竞争优势,深刻影响着中国市场竞争秩序及其利益分配结构。本文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市场竞争本质上是基于个人理性的利益集团竞争,特别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市场上的互利交易,虽然使公共政策过程带有制度均衡性质,但并不必然包含有公共利益最大化含义。
     本文按照利益集团生成、竞争、影响和治理的逻辑结构展开。本文认为,体制转型既为利益集团显性化创造了制度条件,也为它们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及其分配结果提供了机会。作为公共政策的需求者,利益集团在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之间进行理性选择,只要进行非生产性投资带来的收益大于生产性投资,它们就具有投入资源并采取集体行动的激励。作为公共政策的供给者,政府官员如同理性经济人一样,他们权衡的基点是改变特定政策的成本和从相关利益集团获取收益的风险最小。在体制转型时期,关系而非规则在经济资源分配中起关键作用,政府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成为利益集团竞争的重要诱因,经济资源规模越大,竞争也越激烈。在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约束时,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果往往是,政府官员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通过阻挠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而极力维持利用权力获取租金的制度基础。由于这种自利特性,政府官员很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并成为其核心成员。这样,利益集团通过寻租类型的关系投资,就能不断扩展其影响力,将公共政策过程锁定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轨道上,在固化现有利益分配结构的同时使之带有不可逆转性质。当前,中国要想扭转利益分配结构失衡局面,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整体制度创新,致力于构建一个具有利益中性特征的有效政府,最大限度地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性歧视,促进市场经济由人格化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转变。
     本文有关中国体制转型期利益集团的研究是尝试性的,用意在于加深对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解,尽量不涉及有关政体、政党关系和意识形态问题。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单纯的经济政策远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涉及有关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而要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需要构建更为广义的利益集团分析结构,这显然是未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难以逾越的重大理论命题。
An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paper is to look at the true causes for market-oriented reform in Chinaso as to provid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market competition by theconcept of interest groups. The analysis of the paper initially disclosed such an actual scene that interestgroups, which are almost universal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market-oriented reform, attend marketcompetition in form of self-organization, seek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political market, andhave deeply affected the order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ts structure of interest allocation. As a result,the paper had a fundamental conclusion that market competition, in a essence, is interest groupcompeti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rationale. And especially, by reciprocal exchanges in political market,interest group competition makes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having the nature of institutionalequilibrium, but it does't mean that could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The paper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logic structure of formation, competition, influence andgovernance of interest groups. In my opinion,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system has created the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interest groups, and provided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mto affect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and the result of its allocation. As the demand for public policy,interest groups make rational choice between productive investment and non-productive investment,and as long as the return from the later is higher than from the former, they would have a strongincentive in non-productive investment to adapt collective actions out of their self-interest. As thesupplier of public policy, government officials have a benchmark to take their actions like a rationaleconomic man, which would minimize the risks of changing specific policy and gaining profit fromrelated interest groups. In the period of system transition, relation but rule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 so that economic resources controlled by government have becomethe object of interest group competition, and their scale larger, the competition more intense. Therefor,in condition of the lack of effective constraints upon public power, the result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policy is always that government officials, from their personal best interests, make their effort tomaintain institutioanl foundation for rent-seeking activities by blocking the actual market reform.Because of their self-interest, government officials would be easily captured by interest groups, andbecome its core members. Thus, interest groups will be able to constantly expand their influencethrough a rent-seeking type of relationship investment, have the public policy locked in theirself-interest track, and solidify the existing structure of interest allocation while making it irreversible. At present, in order to reverse its unbalanced stucture of interest distribution, China must make its besteffort by the deepe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o build a good government with an interest-neutral quality,eliminate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s that hinder fair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andpromote the market economy changing from personal exchange to impersonal exchange.
     The study of the paper on interest groups of China's transition period is tentative, focusing ondeeply understanding market economy system, without involving the issues about system ofgovernment, rel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ideology. But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I recongnized thatpure economic policy cannot solve China's actual economy problem, because its making andimplementation also involving in all aspects of reforms of politics, legal, society, culture and so on. Inorder to remedy this defect, we need to build a more general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interest groups,which is obviously aa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that China's social scientist will beinsurmountable in the future.
引文
①马克思:《集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205页。
    ②世界银行的最新测算表明,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见舜网讯:《世界银行:中国1%家庭掌握全国41%财富》,http://news.e23.cn/Content/2010-06-09/201060900094.html.
    ②“中等收入陷阱”是2007年由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基本涵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很容易出现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见[印]德尔米特·吉尔、霍米·卡拉斯:《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黄志强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章,第11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利益表达和聚合》。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361页。
    ②从中可以看出麦迪逊对利益集团的态度,他认为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相悖,因而其存在对于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权利都是有害的。参阅[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5~47页。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362页。
    ①对于公共利益概念,经济学家存在很大分歧。不少经济学家基于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只存在具体的个人利益,不存在抽象的公共利益(布坎南,2008;缪勒,1999)。但在米塞斯看来,公共利益不但存在,而且与个人利益高度一致,“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不仅要想到他的行为将带来的直接利益,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它是否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没有社会的存在,个人的生活也将无法维持……整体利益不能受到损害,因为它的存在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所在”。见[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③转引自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①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模型,公共利益由社会福利函数来刻画,而社会福利函数实际上就是指一种社会偏好或社会排序,它是以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为基础,对各种社会安排进行优劣排序。如果这类社会福利函数存在,任何社会安排均能够顺利地进行排序,就能实现体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利益。其中,政府被当作最大化社会福利的重要经济行为主体,代表着全体社会成员,做出有关公共利益的经济决策(樊纲,1996)。
    ①制度是指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和习惯。而制度非中性是指同一制度对不同人意味着不同的利益。在同一制度下,那些从既定制度中或可能从未来某项制度安排中获益的个人或集团,将会竭力去维护或争取该制度。见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年第2期,第97~106页。
    ②奥尔森学说的主要内容已经为许多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广为接受。有关历史学家对奥尔森工作的积极评价,参阅Tolliday,S."Enterprise and State in the West German Wirtschaftswunder: Volkswagen and Automobile Industry,1939-1962."Business History Review69(3),1995, pp.273~350.
    ①转引自[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52页。
    ②[英]亚当·斯密:前引书(上),第303页。
    ③Key, V. O. Politics Parties and Pressure Groups (5th. Ed). N.Y.,Thomas Y.Crowell Company,1964, pp.20.
    ①[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第70页。
    ④转引自[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亚当·斯密深信不疑,在自由制度竖立起来的地方,政府便被完全解除了监督或指导私人产业以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想要履行这种义务也极易犯错误,如要行之得当恐怕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亚当·斯密对政府指定了三项最基本的职能:(1)保护国家使其不受其他国家的侵犯;(2)维持社会公正与秩序;(3)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见[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2~253页。
    ③转引自[美]亚当·普沃斯基:《国家与市场——政治经济学入门》,郦菁、张燕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①转引自[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②转引自[印]阿马蒂亚·森:前引书,第122页.
    ③[印]阿马蒂亚·森:前引书,第120~121页。
    ①有关外部性概念的讨论,参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2卷),第282~284页。
    ②“霍布斯丛林”是指没有秩序和法律的社会状态,在那里人们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驱动下,人对人像狼一样进行无序竞争,结果是所有人的利益都严重受损。参阅[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第144页。
    ③棘轮效应概念最早用来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年度生产指标根据上年实际产量不断向上调整的不可逆性质,后来扩展到更广泛的经济管理领域,参阅[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②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932页。
    ②实际上,我国事业单位中如果剔除经营类的,相当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Public Service Unit)。在我国,大量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办社会的遗产,市场化改革则使它的“中国特色”更加突显。根据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我国事业单位大体分为三类,即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到2003年,我国事业单位约有131万个,从业人员约2918.8万人,在全国3300多万财政供养人口中事业单位占72.7%,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3以上。见唐卡:《事业单位改革:潮起第三波》,《中国卫生产业》,2004年第6期,第14~16页。
    ③根据国家性质不同,有学者将国家作用喻为“三只手”,即充当“守夜人”角色的“无为之手”,通过加强政府干预增进社会福利的“辅助之手”,利用国家强制力谋取官僚私利的“掠夺之手”。有关这“三只手”的讨论,参阅王一江:《国家与经济》,《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①曾学文、施发启、赵少钦、董晓:《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第47~60页。
    ②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5~175页。
    ①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主体只有在拥有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才有动力生产产品,并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市场竞争是由竞争规则来描绘的,有效的市场竞争是通过改变规则才产生的(布坎南,1989)。
    ①有关公共舆论与公共讨论遏制特殊利益集团的深入讨论,参阅[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第5章,第111~147页。
    ①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之间的这种联系得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支持。例如,弗鲁博顿、芮切特认为,在存在交易费用及有限理性的现实世界里,市场最好理解成是便于多方进行反复交易的社会安排。因而,在交易费用为正和没有任何一方有着完全垄断暴力的真实世界中,政治和经济决策必然相互关联,经济决策受到正式的经济规则和政治规则的制约。对经济发展和政治过程之间内在关系的忽视是导致发展经济学萎靡不振以及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缓慢的主要原因。参阅[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64页。
    ①这种情况符合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Theorem),即指在现代民主制度下,依靠简单多数投票原则,要在各种个人偏好中选择出一个共同一致的顺序,是不可能的。参阅[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互投赞成票在政治交易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关这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和塔洛克做出的。参阅[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金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有关威权主义国家或政府的讨论,参阅[瑞]Axel Hadenius and Jan Teorell:《离开威权主义后的演进路径》,《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第83~92页。
    ②费孝通这样描述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他指出这种关系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头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参阅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②[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11~112页。
    ①更准确地说是谋求管理层利益最大化。有关国有企业家族化的社会学分析,参阅张翼:《国有企业的家族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吴敬琏:《警惕寻租新动力》,见吴敬琏著:《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60~364页。
    ①对企业家来说的贿赂对政府官员来说就是腐败。而对于那些掌控着公共工程项目的政府官员来说,“大型公共工程规划即便不是腐败的温床,也是腐败的滋生地。精心策划的贿赂(形式多变),或互投赞成票的巧妙配合,均能达到侵占公共投资的目的。这样的公共投资所带来的社会收益,似乎并不能证明相应群体为此所承担的成本是值得的。而且,即便是经济效益良好的公共工程,其治理问题或广义的委托代理问题,依然会给政府官员提供从中牟利的机会,公共工程的规划设计(如运河路线),建筑和经营合同的展期、签订和实施等都可能是牟利的途径。因此,公共工程上的过渡投资、项目筛选的不当、工程实施中的政府当局对成本超支的默许,以及寻租导致的资源耗散及其他连带效应,都会对社会整体经济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美]爱德华·L.格莱泽、克劳迪娅·戈尔丁主编:《腐败与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第3章,第154~155页。
    ②[德]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第103页。
    ①塔洛克鲜明地指出,“互投赞成票包含着特权的政治交易:你为我的议案投票,我也为你投票”。见[美]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第103页。
    ②最小获胜联盟由里克尔(Riker,1962)年提出。在设置议程的时候,每个集团仅会寻求一个集团的支持;寻求两个集团的支持至少需要维持现有政策的分配结果,那意味着资源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谈判桌上的弱势者反而会得到好处,因为他最有可能被拉进获胜联盟,并至少能维持现状(佩尔森、塔贝里尼,2007)。
    ①赵人伟、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见李实、[加]史泰丽、[瑞]别雍·古斯塔夫森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282页。
    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5期,第38~46页。
    ③转引自王弟海:《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页。
    ①也有人把这种类型的企业家阶层称为新官商阶层,见徐晓军:《新官商:乡镇强关系背景下的财政流失》,《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第50~55页。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第16页。
    ①Kuznets, 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5, No.1,1955, pp.1~28.
    ②[美]爱德华·L.格莱泽、克劳迪娅·戈尔丁主编:《腐败与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第4~33页。
    ②权力与财富等效性观点受到了阿塞莫格鲁的启发。他根据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财富水平,将社会看作由精英和民众组成,并强调社会选择在本质上的冲突性。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精英就是富人,这也许不仅仅是巧合,因为那些起初是富人的人会利用他们手中的资源向政治家行贿来获得权力。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权力并不是一开始就掌握在有钱人的手中。然而,一旦得到了权力,权力就会被用来谋取收入和财富,因此,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自然容易变成富人(阿塞莫格鲁、罗宾逊,2008)。
    ②有关体制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掌握的经济资源量的详细分析,参阅胡家勇:《对政府支配资源量的实证分析》,《改革》1999年第3期,第65~72页。
    ①例如,国外有学者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出现了特殊利益团体的大爆炸。见[美]J.R.汤森、B.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①市场化对国家存在四种分权:(1)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分权;(2)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分权;(3)政府和民间的分权;(4)民间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权。此处,社会性分权主要指后两种意义上的分权。参阅王一江:《国家与经济》,见《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①转引自胡家勇、陈健:《经济转型理论:社会资本视角》,《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第83~88页。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成立为、张冰:《腐败对政府效率的影响及反腐败制度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年第3期。
    陈国权、徐露辉:《有限政府:一种知识论的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陈健:《遏制特殊利益集团的基本路径分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陈富良:《利益集团博弈与管制均衡》,《当代财经》2004年第1期。
    陈水生、黄颖:《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陈水生:《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逻辑与动力机制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陈艳莹、原毅军、王丽丽:《中介机构、寻租网络与交易型腐败: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陈尧:《利益集团与政治过程》,《读书》2005年第11期。
    陈裔金:《设租与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4期。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程浩:《市场经济、利益集团与地方政府》,《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党国英:《发展与冲突:理论假说与经验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邓聿文:《社会公正:改革的利益诉求》,《读书》2002年第10期。
    邓伟:《利益集团与经济改革的模式》,《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方福前:《政府与市场秩序的形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7期。
    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冯巨章:《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一个文献述评》,《财经科学》2006年第4期。
    傅江景:《权力结构、集团规模与集体寻租》,《经济科学》2004年第4期。
    傅耀:《对中国转型的政治约束条件的经济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高书生:《我国收入再分配规模估算》,《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
    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
    郭忠华:《利益集团锁定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岭南学刊》2008年第3期。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高春芽:《利益集团寻租与民主制度的僵化》,《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
    韩朝华:《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贺卫:《寻租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要素分析》。见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贺大兴、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胡和立:《1988年我国租金价值的估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第5期。
    胡家勇:《一只灵巧的手:论政府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胡家勇等著:《构建有效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胡家勇:《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中州学刊》1994年第4期。
    胡家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对人的再认识》,《财经科学》1995年第3期。
    胡家勇:《亚当斯密的“人”与“国家”》,《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
    胡家勇、陈健:《经济转型理论:社会资本视角》,《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
    胡鞍钢:《中国90年代后半期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5~6期。
    胡振华、朱菀琴:《腐败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黄少安、赵建:《转轨失衡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一个寻租模型》,《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靳涛:《转型与寻租》,《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8期。
    蒋传海、陆懋祖:《权力寻租对激励机制扭曲的博弈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雷玉琼、余斌:《公共支出增长的利益集团研究》,《当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5期。
    李达:《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的利益驱动分析——一个新政治经济学视角》,《财经研究》2005年第3期。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
    李建琴:《政府俘虏理论与管制改革思路》,《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7期。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李克:《转轨国家的机制性腐败:一个一般均衡模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1期。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2期。
    李实、[加]史泰丽、[瑞]别雍·古斯塔夫森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实、赵人伟:《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扩大》,《洪范评论》2007年第3期。
    李轶男:《行业性行政垄断中的利益集团成本收益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李政军、贺卫:《寻租理论》,《现代管理科学》,2001年第6期。
    刘彦昌:《聚焦中国既得利益集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刘涛雄:《社会冲突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框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岩:《寻租理论与政府行为的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第9期。
    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楼国强、雷明:《公共决策中的信息披露与利益集团游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卢现祥:《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及其寻租问题》,《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卢现祥:《转型期导致政府官员腐败的因素分析》,《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卢现祥:《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制度“软化”——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9期。
    卢现祥、朱巧玲:《再分配的制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卢周来:《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配》,《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吕炜:《经济转轨理论大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马恩:《转轨社会中的分利集团:对中国改革的分析》,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孟昌:《行政性进入壁垒下的租金与逆向激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倪星、王立京:《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测算》,《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任才方、程学斌:《从城镇居民收入看分配差距》,《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157期。
    任剑涛:《权力私有化与改革前景》,《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
    盛斌:《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盛洪:《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新2版。
    史晋川、李建琴:《价格管制、行政垄断及利益集团的博弈》,《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孙刚、陆铭、张继鹏:《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增刊。
    孙景宇:《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对转型之谜的一个解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孙立平:《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2008年第3期。
    孙广振、张宇燕:《利益集团与“贾谊定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孙伊然:《权力运作、法治与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背后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唐任伍、王宏新:《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唐贤兴:《民主、公共利益与中国公共政策的变迁》。见《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田春生:《论转型经济中的制度演进》。见王跃生、张德修、李树甘主编:《市场经济发展:国际视角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谢平、陆磊:《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体制动因》,《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徐晓军:《新官商:乡镇强关系背景下的财政流失》,《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薛君民:《利益集团与政府规制改革:以中国转轨为背景展开的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UNDP:《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王诚:《收入分配及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影响》,《改革》1999年第4期。
    王传利:《1990年至1999年中国社会腐败频度分析》,《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1期。
    王弟海:《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磊、胡鞍钢:《结构、能力与机制:中国决策模式变化的实证分析》,《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6期。
    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互惠模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王小卫:《从强迫性交易到建立公民权利结构——体制转型背景中的政府转型》,《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王一江:《国家与经济》,《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王永钦:《大转型:互联的关系型合约理论与中国奇迹》,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兆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教育与经济》1998年第1期。
    王兆斌:《政府经济学理论综述》。见王善迈主编:《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兆斌:《市场与政府关系:一个交易费用解释》。见王跃生、张德修、李树甘主编:《市场经济发展:国际视角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兆斌:《美国慈善基金会的嬗变及其社会功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4期。
    王兆斌:《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学:一个文献分析结构》,《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王振中:《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见王振中主编:《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5):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万安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租金构成及主要特点分析》。见吴敬琏、周小川、荣敬本等著:《建设市场经济的总体构想与方案设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万安培:《租金规模变动的再考察》,《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万军:《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见胡家勇等著:《构建有效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韦森:《市场深化过程与中国社会法制化的道路》,《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
    吴敬琏:《吴敬琏自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吴敬琏:《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武中哲:《由单位组织到利益集团: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向》,《求实》2006年第7期。
    闫伟杰:《利益集团理论视野下的公共政策优化》,《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杨灿明、赵福军:《行政腐败的宏观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杨春学:《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杨帆、张弛:《利益集团理论研究:一个跨学科的综述》,《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学海》2008年第2期。
    杨瑞龙、王宇锋、刘和旺:《父亲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3期。
    杨天宇:《政府管制、收入差距与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上海经济研究》2006第4期。
    杨友国、刘志民:《中国利益集团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分析——基于渐进主义改革的背景审视》,《求实》2009年第1期。
    杨占营:《论当代中国利益团体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
    余晖:《转型期自治性行业组织的生发机制》。见翟鸿祥主编:《行业协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曾军平:《自由意志下的集团选择——集体行动的一般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张道根:《中国公共选择机制的理论分析》,载于陈郁主编:《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共选择问题——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经济学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张红凤:《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静:《法团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张亚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关系”式利益联接及其政治影响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
    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年第2期。
    张卓元:《社会主义价格理论与价格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赵奉军:《转轨经济中的“掠夺之手”》,《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赵定涛、卢正刚:《转轨国家中的政府俘获问题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期。
    钟伟:《解读“新双轨制”》,《中国改革》2005年第1期。
    钟正生:《再分配、利益集团与权力——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周冰:《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朱海就:《市场的本质:人类行为的视角与方法》,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朱玲:《转移支付的效率与公平》,《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
    朱亿维:《政治发展视域中的特殊利益集团危害性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美]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黄祖辉、蒋文华、郭红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
    [美]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杜两省、史永东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印]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李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版。
    [印]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加]阿瑟·J.罗伯森:《演化与人的本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爱德华·L.格莱泽、克劳迪娅.戈尔丁:《腐败与改革——美国经济史中的经验教训》,胡家勇、王兆斌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邢予青、赖平耀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美]奥利弗·E.威廉姆:《治理机制》,王健、方世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瑞]奥斯卡·阿尔门:《地方人大、利益集团与法治的发展》。见《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巴里·维恩加斯特:《政治制度:理性选择的视角》。见何俊志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保罗·R.格雷戈里、罗伯特·C.斯图尔特:《比较经济体制学》,林志军、刘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比尔德:《利益集团的微观解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斯·A.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马春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大卫·柯兰德编:《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寻租和DUP行动分析》,马春文、宋春艳译,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们出版社2005年版。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邢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等著:《交易费用政治学》,刘亚平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G.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美]G.M.格鲁斯曼、[以]E.赫尔普曼:《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李增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G.M.格鲁斯曼、[以]E.赫尔普曼:《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学》,朱保华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G.威尔逊:《利益团体》,王铁生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美]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李政军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戈登·图洛克:《特权和寻租的经济学》,王永钦、丁菊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陈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
    [美]加里·D.利贝卡普:《产权的缔约分析》,陈宇东、耿勤、秦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瑞]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纲领与范围》,贾根良、刘辉锋、崔学锋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美]拉古拉迈·拉詹、路易吉·津加莱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第三版),李洪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美]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胡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姚大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德]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肖君、黄承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意]尼古拉·阿克塞拉:《经济政策原理:价值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版。
    [美]尼妮·郭、约翰·潘卡维:《中美个人收入的变动性比较》,《比较》2006年第23期。
    [美]诺曼·杰·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潘同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
    [英]帕萨·达斯古普塔、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译,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版。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乔尔·赫尔曼:《转型经济中对抗政府俘获和行政腐败的策略》,叶谦、宾建成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期。
    [美]乔治·萨拜因著,托马斯·所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第四版),邓正来译,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江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吴万伟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日]辻中丰:《利益集团》,赫玉珍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冰]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李耀、朱寒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瑞]T.佩尔森、[意]G.塔贝里尼:《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解释》,方敏、徐蓉蓉、徐晓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德]维克多·J.范伯格:《经济学中的规则和选择》,史世伟、钟诚译,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W.基普·维斯库斯:《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美]亚当·普沃斯基:《国家与市场——政治经济学入门》,郦菁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美]雅格布·斯文森:《腐败八论》,《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周立群、韩亮、余文波译,长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祥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陈锡龄、朱泱、孙鸿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约翰·R.康芒斯:《集体行动的经济学》,朱飞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德]约翰纳·伯爵·兰斯多夫:《腐败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美]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力、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钱勇、曾咏梅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金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朱泱、毕洪海、李广乾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罗杰·D.康格尔顿:《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非歧视性民主》,张定淮、何志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蔡秋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建立市场体制》,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Aayes, M. T. An Economic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and Public Policy.[microform] Ann Arbor, Mich: UMI.,1977.
    Acemoglu, D. and T. Verdier."The Choice Between Market Failure and Corrup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0, No.1-2,2000, pp.194-211.
    Austen-Smith, D."Interest Groups, Campaign Contributions, and Probabilistic Voting." Public Choice54,1987,pp.123-139.
    Ball, R. J."Interest groups, influence and welfare." Economics and Politics7,1995, pp.119-146.
    Banerjee, A.V."A Theory of Misgovernan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2(4),1997, pp.1289-1332.
    Barreto, R.A."Endogenous Corruption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Th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pp.35-60.
    Becker, G."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8,1983, pp.371-400.
    Becker, G."Public Policies, Pressure Groups, and Dead Weight Cost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8,1985a, pp.330-347.
    Berry, Jeffrey M. The Interest Group Society.2nd ed. Glenview, III: Scott, Foresman.,1989.
    Bhagwati, J. N."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 Seeking (DUP) Aciv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0,1982a,pp.998-1002.
    Bhagwati, J. N., R. A. Brecher, and T. N. Srinivasan."DUP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Theory." In D. C. Colander (ed.),Neo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Analysis of Rent-seeking and DUP Activities. Cambridge, MA: Ballinger,1984.
    Bortolotti, Bernardo. Organized Interests and Self-regulation: An Economic Approach.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Buchanan,J.M."A Contract Ran Paradigm for Applying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5,1975,pp.226-230.
    Buchanan, J. M."Rent-seeking and Profit Seeking." In Buchanan, J. M. and Tollison, R. D.(eds.). Toward a Theory ofthe Rent-seeking Socie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1980a.
    Byrd, W. A."Plan and Market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Journ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13,1989, pp.177-204.
    Cassing, James H., and Arye L. Hillman."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enescent Industry Collaps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6, No.3,1986, pp.516-523.
    Coates, Dennis and J. C.Heckelman."Interest Groups and Investment: A Further Test of the Olson Hypothesis." PublicChoice117,2003, pp.333-340.
    Congleton, R. D."Competitive Process, Competitive Waste, and Institutions." In J. M. Buchanan, R. D. Tollison, andG. Tullock (eds.).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1980.
    Congleton, R. D."Information, Special Interests, and Single-Issue Voting." Public Choice, Vol.69, No.1,1991, pp.39-49.
    Coughlin, P., D. Mueller, and P. Murrel."Electoral Politics, Interests Groups, and the Size of Government.' EconomicInquiry29,1990, pp.682-705.
    Dixit, Avinash, Gene Grossman, and Elhanan Helpman."Common Agency and Coordination: General Theory andApplication to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5,1997, pp.752-769.
    Dahl, Robert A.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De Figueiredo, M. John, and de Figueiredo, Rui J.P."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y Interest Groups: Lobbying,Litig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NBER Workpaper,2002.
    De Figueriedo. John M."The Timing, Intensity, and Composition of Interest Group Lobbying: An Analysis ofStructural Policy Windows in the States." NBER Workpaper,2004.
    Denzau, Author T. and Michael C. Munger."Legislators and Interest Groups: How Unorganized Interests getRepresente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0, No.1,1986, pp.89-106.
    Ernesto, Dal Bo."Regulatory Capture: A Review."[mimeo]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6.
    Epstein, David, and Sharyn O'Halloran."Common Agency and Representation." Workingpaper, Columbia University,April,1994.
    Frye, T. and A. Shleifer."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Grabbing H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7(2),1997, pp.354-358.
    Grossman, Gene and Elhanan Helpman."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special interest politics." Review of EconomicStudies63,1996, pp.265-286.
    Guangzhen, Sun., and NG Yewkuang."The Effect of Number and Size of Interest Groups on Social RentDissipation." Public Choice101,1999, pp.251-265.
    Haider-Markel, Donald P."Interest Group Survival: Shared Interests Versus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The Journalof Politics, Vol.59, No.3(Aug.),1997, pp.903-912.
    Hankiss, Elemer. East European Alterna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Hansen, John M. Gainining Access: Congress and the Farm Lobby,1919-198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Hellman, J. S., Geraint Jones, and Daniel Kaufmann."Seize the State, Seize the Day': State Capture, Corruption, andInfluence in Transition.'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444,2000a.
    Khan, M. H."Rents, Efficiency and Growth." In Khan, M. H. and K. S. Jomo (eds.). Rents, Rent-seeking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and Evidence in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a.
    Kiewiet, D. Roderick and Mathew D. McCubbins. The Logic of Delegation: Congressional Parties andAppropriations Proces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Kollman, Ken."Inviting Friends to Lobby: Interest Groups, Ideological Bias, and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41(2),1997, pp.519-544.
    Knack, Stepher and Philip Keefer."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2, No.4,1997, pp.1252-88.
    Krishna, Pravin and Devashish Mitra."Reciprocated Unilateralism in Trade Policy: An Interest-Group Approach.”NBER Workpaper,2003.
    Krueger, 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9(3),1974, pp291-303.
    Laffont, J. and T. N' Guessan."Competition and Corruption as an Agenc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DevelopmentEconomics,60(2),1999, pp.271-295.
    Lampton, D. M."A Plum for a Peach: Bargaining, Interests, and Bureaucratic Politiccs in China." In Kenneth G.Lieberthal and David M. Lampton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Liew, L."Rent-seeking and the Two-Track Price System in China." Public Choice,77(2),1993, pp.359-77.
    Lessinger, Jack."Influences of Group Interests on Economic Decis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Sociology, Vol.19, No.3(Apr.),1960, pp.253-258.
    Lindsay, Cotton M., and Michael T. Maloney."Party Politics and the Price of Payola." Economic Inquiry26(April),1988, pp.203-221.
    McChesney, F. S. D."Rent Extracton and Rent Creation 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 Journal of LegalStudies16(1),1987, pp.101-18.
    McCallum, J., Blais, A.“Government,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and economic growth.”Public Choice154,1987, pp.3-18.
    McCubbins, Matthew, Roger G. Noll and Barry Weingast."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s Instruments of PoliticalControl."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Vol3,1987, pp.243-277.
    McGuire, Martin C., and Mancur Olson."The Economics of Autocracy and Majority Rule: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Use of Forc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4(1),1996, pp.72-96.
    Mckinnon, R. 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Mitchell, William C. and Michael C. Muger."Economic Models of Interest Groups: An IntroductorySurvey."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5(2),1991, pp.512-546.
    Moe, Terry M.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ests: Incentives and the Internal Dynamics of Political Interest Group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Murphy, K. M., A. Schleifer, and R. W. Vishny."Why is Rent-seeking so Costly to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Review83(2),1993, pp.409-414.
    Murrell, P."Evolution in Economics and in the Economic Reform of the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 In C. Clagueand G. Raisser (eds.), The Emergence of Market Economies in Eastern Europe. Cambridge, UK: Blackwell,1992, pp.35-53.
    Nardinelli, C., M. S. Wallace, and J. T."Warner.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state growth: Catching up versus Olson."Public Choice52,1987, pp.201-13.
    Nitzan, S."Collective Rent Dissipation." Economic Journal101,1991, pp.1522-1534.
    Noll, Roger G.,and Bruce M. Owe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regulation: Interest Groups in the RegulatoryProcess.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83.
    Olson, M."Dictatorship,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7(3),1993, pp.567-576.
    Pei, Minxin.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eltzman, Sam."Toward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Regul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August),1976,pp.211-240.
    Posner, Richard A."The Social Cost of Monopoly and Reg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83,1975,pp.807-827.
    Riker, William H.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2.
    Riker, William H. Democracy in America.2sencond. New York: Macmillan,1965.
    Rothenberg, Lawrence. Linking Citizens to Government: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and Common Caus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Rowley, Charles K."Rent-seeking Versus 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 Activities." In Rowley, Charles K.,Robert D. Tollison, and Gordon Tullock(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nt-seeking.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1988.
    Rowley, Charles K., and Robert D. Tollison."Rent-seeking and Trade Protection." In Rowley, Charles K., Robert D.Tollison, and Gordon Tullock(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nt-seeking.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a,pp.217-237.
    Salisbury, Robert H."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8(1),1969. pp.1-32.
    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W Vishny."Corrup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 No.3, Aug.,1993,pp.599-617.
    Sloof, R."Interest Groop Lobbying and Delegation of Policy Authority." Economics and Politics12(3),2000, pp.247-74.
    Sun, Guang-Zhen and Ng, Yew-Kuang."The Effect of Number and Size of Interest Groups on Social RentDissipation." Public Choice101,1999, pp.251-265.
    Skilling,Gorden H."Interests Groups and Communist Politics Revised." World Politics,36(1), October1983, pp.1-27;also in Vicror. Falkenhein, eds. Citizens and Group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Chinese Studies,1984.
    Skinner, Richard M. More than moneyL: Interest Group Action in Congressional Elections. Lanham, Marylan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7.
    Sloof, Randolph. Game-Theory Models of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Interest Groups. Norwell, Massachusetts: 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1998.
    Smith, Richard A."Interest Group Influence in the U.S. Congress."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20(1),1995, pp.89-139.
    Spiller, Pablo T."Politicians, Interest Groups, and Regulators: A Multiple-Principals Agency Theory of Regulation, or'Let Them Be Bribed'."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3, No.1,1990, pp.65-101.
    Spiller, Pablo T. and Sanny Liao."Buy, Lobby or Sue: Interest Groups' Participation in Policy Making-A SelectiveSurvey." NBER Workpaper,2006.
    Staniszkis, Jawiga. The Dynamics of Breakthroug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Tirole, Jean."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 Oxford Economic Papers46, no.1,1994, pp.1-29.
    Tollison, R. D."Rent-seeking: a Survey." Kyklos35,1982, pp.575-602.
    Tollison, Robert D., and Roger D. Congleton."Introduction of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 In Tollison,Robert D., and Roger D. Congleton (ed.).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1995,xi-xix.
    Unger, B. and F. V. Waarden."Interest associa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itique of Mancur Olson's Rise andDecline of N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6(4),1999, pp.425-467.
    Van Winden, F."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Towards a Group Frame of Reference in Political."Public Choice100,1999, pp.1-19.
    Welch, William."The Allocation of Political Monies: Economic Interest Groups." Public Choice35,1980, pp.97-120.
    Winston, Clifford. Government Failure versus Market Failure: Microeconomics Policy Research and GovernmentPerformance.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6.
    Wright, John R."Interest Groups, Congressional Reform, and Party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islativeStudies Quarterly, Vol.25, No.2(May),2000, pp.217-235.
    Yadav, Vineeta. An Information Model of Interest Group Dynam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omparison of Brazil,China and India. Ann Arbor, Mich: UWI.,2006.
    Yu, Zhiha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Theory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ompetition for Political Influence." Reviewof Economic Studies,72,2005, pp.269-286.
    Zeigler, Harmon. Interest Groups in American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