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两种方式,他们的冲突在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垄断思想、理念,与后发展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控权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即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急需反垄断法来规制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消除市场障碍,建立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后发展国家的经济赶超迫切性,需要制定产业政策法,扶植、培育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促进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两种制度运用到某一个具体国家中就会产生冲突或矛盾。本课题从法治角度,提出中国两法之协调制度的构建框架,以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本文主要对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个问题,对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一章主要阐述两法存在冲突,即资源配置机制之间,规模经济与反垄断之间,过强政府干预的产业政策法与弱势的反垄断法之间,正义与利益价值层面之间的冲突;分析了两法可协调的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即有效竞争理论是经济协调基础,两法互动发展是最优的策略;两法都是社会本位法、两法可以衡平原则调和价值。
     第二个问题,对具体协调制度进行研究和评析。第二、三、四章将两法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形成的六种协调制度,根据制度之间的相关性划分为三组,即事前协商和适用除外制度一组、卡特尔豁免和企业合并控制制度一组、部长特许制和美国反垄断和解制度一组;第五章则对全部协调制度加以总评述和评析。最后指出侧重反垄断法的协调制度;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法治程度设置协调制度;协调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反垄断运行机关的设置有着直接关系等内容,对构建中国两法之协调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个问题,对我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冲突现状和当前中国协调制度进行评析。第六章指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国两法以产业政策法为主、反垄断法为辅的动态演变趋势,目前已造成一些弊端;在协调制度的立法方面,尽管有一些协调制度,但存在制定较粗陋、缺失事前协商制度等缺陷;在协调制度的具体实务方面,则是更多得通过宽松的合并控制制度为产业兼并重组政策服务,没有充分运用反垄断法的企业合并控制制度监控产业兼并重组行为,没有灵活运用危机卡特尔、中小企业卡特尔等协调制度为当前经济服务。
     第四个问题,构建中国两法之协调制度。首先,第七章提出要完善产业政策立法,向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法转型;以反垄断法为重设置中国制度的构想。其次,完善相应的具体协调制度,具体包括:提议设置事前协商制度;卡特尔豁免应依照一事一立原则,详细呈列每一个豁免事由的标准和程序;建议合并豁免制度应以列举式详解“社会公共利益”豁免事由。最后,建议赋予中国反垄断运行机关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才能够保证以反垄断法为重的协调制度的实现。
In essense, Industrial policy law and Anti-monopoly law as two kinds of weapon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there are conflicts because one is originated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where have basic thoughth of anti-monopoly the other is produced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want to exercise state-power to develop economy quickly.
     That is,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in urgent need of anti-monopoly law to regulate monopoly and restricted competition behavior, to build a healthy market competition and remove market barriers as soon as:possibl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in urgent need of insutrial policy law to catch up develped coutries, to support large-scale enterprise group, to promot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us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when both are depolyed in a specific country.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set out from a perspective of law science and discuss how to build China's legal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between industrial policy law and Anti-monopoly law.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four problems to study:
     Firstly,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at there are some conflicts between their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economies of scale and anti-monopoly, industrial policy law as the strongest government-intervention and Anti-Monopoly Law as the least weak one, justice and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value. In the meantime, it shows these conflicts are able to be coordinated in view of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economics and law.
     Secondly, general research on specific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s of institutions, specific coorindation institu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at is, exception and prior consultation; cartel exemptions and merger control system; special permit system and settlement system. In the end of chapter,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otal insititutions.
     Thirdly, analyzing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cultural, economic background, assessing China's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trend between industrial policy law and anti-monopoly law is that industrial policy law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life, rather, antimonopoly law does minor role; China's legal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is imperfect.
     Finally, building chinese coordination system. The paper proposed to build innovation—driven industrial policy law; emphasized on the main role of antimonopoly law in the China's economic life; seted prior consultation system, detailed each kind of exemption criterial regarding different cartel exemption types, pointed out merger exemption system should be detailed to list "public interest". In the end,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d that an independent and powerful power should be authorized to Anti-monopoly law enforce agencies in order to reconcile the contradictions.
引文
①王卫国:《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6页。
    ②符启林:《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卢炯星:《论宏观经济法中产业调节法理论及体系的完善》,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刘定华、肖海军等著:《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姜听,杨临宏主编:《产业政策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9页和45页。刘大洪:《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290页。持着同一观点。
    ①刘劲松,舒玲敏:《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战略搭配---以日本为例》,载于《当代财经》2006,(7):74-78.
    ②邝小文:《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的几点思考》,载于《特区经济》2006年第42-44页
    ③陈尧 梁家祥、朱洪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关于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战略搭配的探讨》,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①齐虹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与日本的经验》,载《经济科学》2003第3期第123-128页。
    ②林民书,林枫:《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选择》,载《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第7-10页。
    ③贺婧:《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协调》,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11页。
    ④雷凌:《论我国竞争法与产业政策法的冲突与协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17页。
    ⑤冯辉:《论产业法与竞争法功能组合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版。
    ①孟雁北:《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78—82页。
    ②刘继峰:《论在我国反垄断法中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第21页。
    ③Hiroshi lyori, Competition Policy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xamination of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Law Review [VOL.1:35,2002], P43
    ①Ajit Singh.Rahul Dhumale:Competition policy,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November 1999 South Centre T.R.A.D.E.Working papers.P14.
    ② Singh,Ajit(2002):Competition and Competiton Policy in Emerging Markets: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netal Dimensions, Working Paper No,246.ESRC Center for Busines Research,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246.December 2002.A revised version is forthcoming in the Economic Journal.
    ③ Michael J,Piore and Charles F.Sable: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ities for Prosperity(New York:Basic,1984),8; Andrew Shonfield,Modern Capitali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④ George N. Addy:Competition policy vs.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old" market economies:on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policy as a discovery method" in the markets for technological key products To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artel Conference, Berlin, Germany, May 22,1995.
    ① Pradeep S. Mehtal:Competi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Bulletin o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s 2002/03.
    ② Svetlana Avdasheva, Andrey Shastitko:Industrial and Competition Policy:Interaction Problems and Lessons for Russia, Social Sciences; 2004; 35,3: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g.46.
    ③ Lawrence J. White:Antitrus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A View from the U.S.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Lisbon Conferenc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 Lisbon, Portugal November 15-16,2007, Revised draft:January 14,2008, P3.
    ④ Dennis C.Mueller.:Less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s antitrust hist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4(1996)415-445.
    ①刘大洪:《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473-474页。
    ②叶卫平:《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实施的影响》,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第20页。
    ③刘桂清:《反垄断法实施中的几个重大关系析》,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④[日]根岸哲:《EEC竞争政策与产业保护政策的交错》,载于《日本EC学会年报(第1号)》,第157页,转引自:王为农:《企业集中规制基本法理—美国、日本及欧盟反垄断法比较研究》,《法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⑤王斐民:《论产业政策法和竞争法在转型中国的冲突和协调》,载《经济法学评论(200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第49-1]8页。
    ①倪振峰、丁茂中:《反垄断法是高级的法律化的产业政策-------以经营者集中为观点》,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2期,第36-43页。
    ①董进宇主编:《宏观调控法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②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337页。
    ③李昌麒:《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以和谐产业发展的法治要求为例》,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第19页。
    ④陈淮著:《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⑤史际春主编:《经济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⑥[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7页。
    ①刘文华,张雪楳:《论产业法的地位》,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6期,第10页。
    ②龚仰军,应勤健:《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①卢炯星:《论宏观经济调控风法中产业调节法及体系的完善》,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22卷第1期,第84页。
    ②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354页。同此观点相同的还有:王健:《产业政策法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第122页。
    ③李昌麒,刘瑞复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①刘大洪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347页。
    ①United States v.Topco Associations,Inc,405U.S.596,610(1972).转引自:唐要家著:《反垄断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8页。
    ①徐传谌,谢地编:《产业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318页。
    ①信息工业部:2009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及形势展望。http://China.com.cn. 10-29-2009.
    ②《各国反垄断法汇编》编选组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③同②,第163页.
    ④唐要家著:《反垄断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中国法律年鉴》(1993年分册)---------------《反不正当竞争法实用全书》,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页。
    ②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7页。
    ①徐传谌,谢地主编:《产业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316-317页。
    ②王传荣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24-325页。
    ①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6月,第115页。
    ①肯尼思.W克拉克森等:《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9页。
    ①夏大慰主编:《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②陈秀山著:《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页。
    ①卢现详,朱巧玲主编:《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第424页。
    ①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46页。
    ①[德]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祝世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页。
    ②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0页。
    ①李龙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②漆多俊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①张守文主编:《经济法》,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7页。
    ①金明善著:《战后日本产业政策》,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152-153页。
    ①还包括其他法律:如1955年《石油化学育成对策》、1957年《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61年的《落后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1962年的《建设新工业城市促进法》,《石油工业法》,1964年的《电气事业法》、1967年《石油开发公团法》和《工业重建调整临时措施法》,《飞机工业振兴法》等各部门产业政策法,使得日本工业很快进入规模经济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而这些临时措施法实质上又是限制《禁止垄断法》实施的部门法。
    ②刘淑琪:《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研究》,济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147页。
    ③刘桂清:《适用除外的基本特征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载于《.山东法学》1999年第6期,第13-16页。
    ①吴宏伟:《我国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目标》,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第19页。
    ①赖源河编审:《公平交易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元照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82页。
    ①《各国反垄断法汇编》编选组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254页。
    ②同①第589页
    ③王晓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①《各国反垄断法汇编》选编组选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01-602页。
    ②李国海著:《英国竞争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各国反垄断法汇编》选编组选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49页。
    ②《各国反垄断法汇编》选编组选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430页
    ①《各国反垄断法汇编》选编组选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54页。
    ①高桥岩和:《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载于王晓晔,《经济全球化下竞争法当然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王晓哗著:《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①杨栋梁著:《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政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王晓晔著:《竞争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216页。
    ①游钰著:《卡特尔规制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4页。
    ①郎咸平著:《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东方出版社(北京)2010年版,第169页。
    ①[日]根岸哲 舟田正之著:《日本禁止垄断法概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①王晓晔著:《经济全球化下竞争法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2页。
    ①刘吉发主编:《产业政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①正为农著:《企业集中规制基本法理—美国、日本及欧盟反垄断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54页。
    ②《各国反垄断法汇编》编选组编写:《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第540页。
    ①于立、吴绪亮著:《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32页。
    ①[韩]权五乘著,:《韩国经济法》,崔吉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①[韩]权五乘著,:《韩国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166页。
    ②《各国反垄断法汇编》编选组编写.:《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页。
    ③宋圭武、周虎臣著:《经济竞争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①史先诚:《兼并政策与产业政策-论竞争政策的优先适用》,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46页。
    ①《各国反垄断法汇编》选编组选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②同①第186页
    ①徐佳宾徐佳蓉:《产业调整中的政策基点分析---韩国的工业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第51-53页。
    ①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473-474页。
    ①史先诚:《兼并政策与产业政策-论竞争政策的优先适用》,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4页
    ①“美国批准微软反垄断和解方案,4年官司终了结”,《信息产业报道》,2002年12月。
    ②汤辰敏:《从微软垄断案评析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36页。
    ①孙亚峰:《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日本的反思与借鉴》,载《市场周刊》2007年2月号,第44页。
    ②李智娜:《韩国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载《商业时代》,2007年第6期,第101页。
    ①[日]村上政博著:《日本禁止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①邓瑶:工信部“限产令”:钢铁回暖急刹车?21世纪经济报道,http://www.21cbh.com/HTML/2009-5-13/HTML_PUBN53A2EA2X.html。2009-05-13②杨青:《国内机票今天开始新机票折扣率》北京青年报,2009年4月29日,
    ①董沛,“肉蛋涨价”与“产能过剩”,工人日报.2009年8月29,第002版。
    ②陈祎淼:“限制产能过剩,重点抓钢铁和建筑材料等行业”,中国工业报2009月9月1日第(A01)版。
    ③陈祎淼:“限制产能过剩,重点抓钢铁和建筑材料等行业”,中国工业报2009月9月1日第(A01)版。
    ④贺军:《产业振兴规划之忧》,载《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6期,第28页。
    ①徐传供,谢地主编:《产业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②汪生科报道:《豪门盛宴:央企“十二强”收入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7-11。
    ③胡鞍钢,过勇:《从垄断市场到竞争市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载《改革与理论》2002年第5期,第10-13页。
    ①2009年6月30日,中化集团所属的方兴地产以40.6亿元拍北京广渠路15号地块,9月10日是,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总价70.06亿元拍得上海普陀区长风地块。
    ① George N. Addy, Competition policy vs.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old" market economies:on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policy as a discovery method" in the markets for technological key products To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artel Conference, Berlin, Germany, May 22,1995
    ①Ajit Singh,Rahul Dhumale:Competition policy,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November 1999 South Centre T.R.A.D.E.Working papers.P14
    ② Singh,Ajit(2002):Competition and Competiton Policy in Emerging Markets: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netal Dimensions, Working Paper No,246,ESRC Center for Busines Research,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246.December 2002. A revised version is forthcoming in the Economic Journal.
    ①《海峡两岸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纪要》,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第73页。
    ①林平:《关于中国建立反垄断法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第42页。
    ①陆立军、王祖强:《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1页。
    ②这个数字不包括国务院下的各部委制定的众多产业政策。JIANG XiaoJuan. Promoting Competition and Maintaining Monopoly Dual Funtions OF Chinese Indusrial Policies Duriing Economic Transition, [J].WASHINGTON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LAW REVIEW [VOL.1:49 2002] P49
    ①李寿生:《关于21世纪前10年产业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载《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第40-58页。
    ② W.Lachmann:The Development Dimension of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UNCTAD Series on Issues in Copmetition law and Policy.United Nationa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1999.PP20
    ① Bijit Bora, Peter J. Lloyd, Mari Pangestu:Industrial Policy and The WTO,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odities,Study Series No.6, UNCTAD/ITCD/TAB/7,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United Nations 2000. P33
    ② Alan Wm. Wolff, Dewey & LeBoeuf.:China's Industrial Policies:The Impact on U.S. Companies, Workers and the American Economy. Testimony of Alan Wm. Wolff,Dewey & LeBoeuf Before a Hearing of the U. 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March 24,2009. Pg15.
    ①郎咸平著:《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版,第169页。
    ②中国日报,1995年12月16日,转引自:中国新闻摘要,1996年1月1日
    ①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15页
    ①杨瑞龙:《论制度供给》,载《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①魏厚凯:《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及其国际比较》,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第47-49页。
    ①郑适,汪洋:《中国产业集中度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载于《财贸经济》2007年11期,第111-117页。
    [1]韦伟、周耀东著:《现代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肖竹著:《竞争政策与政府规制-------关系、协调及竞争法的制度构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版。
    [3]马龙龙主编:《流通产业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传荣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赖源河主编:《公平交易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元照出版社2002年版。
    [6]杨沐著:《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江小娟著:《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经验的实战分析与前景展望》,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杨治著:《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9]李国海著:《英国竞争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胡甲庆:《反垄断法的经济逻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各国反垄断法汇编》编选组编:《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1]许光耀著:《欧共体经典判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杨三正著:《宏观调控权论》,厦门大学出版社。
    [13]王晓晔主编:《经济全球下竞争法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5]王晓哗:《竞争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6]刘圣中主编:《公共政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冯静主编:《公共政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9]顾功耘、罗培新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2007年版。
    [20]经济法文库(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刘剑文 崔正军主编:《竞争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22]王明湖主编:《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出版。
    [23]韩志红著:《经济法调整机制研究》,中国检查出版社2005年版。
    [24]朱家贤著:《反垄断立法与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25]呼书秀著:《中国与东盟发展相会投资的法律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王存学主编:《竞争法与市场经济》,工商出版社1995年版
    [27]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查出版社2002年版。
    [28]徐强胜著:《经济法和经济秩序的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金培主编:《产业秩序与竞争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0]王黎明、沈君著:《反垄断:从国别走向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王卫国、李东方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傅军、张颖著:《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卢现详、朱巧玲主编:《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08年2版
    [35]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魏琼著:《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吴宗杰著:《中日韩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38]于立、吴绪亮著:《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郑泰安、郑鈜等著:《反垄断法律制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版。
    [41]柯威达等著:《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42]杨德勇、张宏艳编著:《产业结构研究导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43]史际春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金明善主编:《战后日本产业政策》,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45]张杰军著:《反垄断、创新与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46]吴小丁著:《反垄断与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7]王渊、喻胜云、郑彦鹏:《经济法学问题与文献源》,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48]陈大纲编著:《经济法学理与案例分析》,上海交通出版社2004年版。
    [49].孔祥俊著:《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0]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53]张雪楳著:《产业结构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姜听、杨临宏主编:《产业政策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刘淑琪著:《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研究》,济南出版社1996年版。
    [56]朱崇实主编:《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综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夏大慰编:《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8]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石奇主编:《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0]王为农著:《企业集中规制基本法理一美国、日本及欧盟反垄断法比较研究》,法理出版社2001年版。
    [61]刘大洪:《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62]董进宇著:《宏观调控法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3]陈淮著:《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4]龚仰军、应勤健著:《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65]唐要家著:《反垄断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徐传谌、谢地编:《产业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中国法律年鉴》(1993年分册)----《反不正当竞争法实用全书》,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4年版。
    [68]王传荣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李龙:《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0]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1]王晓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72]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杨栋梁著:《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政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 社1998年版。
    [74]游钰著:《卡特尔规制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5]刘吉发主编:《产业政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76]宋圭武、周虎臣:《经济竞争论》,2005年版。
    [77]景跃军著:《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
    [78]陆立军、王祖强编: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9]韩小威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80]付伯新著:《关贸总协定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版。
    [81]周叔莲、陪叔平等:《中国产业政策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82]江小娟著:《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上海远东产版社1996年版。
    [83]漆多俊主编:《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84]曹士兵著:《反垄断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85]卢炯星主编:《宏观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6]魏后凯著:《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87]苏东水编:《产业经济学(第二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8]郑鹏程著:《反垄断法专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9]刘定华、肖海军等著:《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1]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二卷):漫长的19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沃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布洛克校:《美国产业结构(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美]乔尔.布林克利,史蒂夫.洛尔著:《美国诉微软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E.吉尔霍恩、W.E.科瓦西克:《反垄断法律与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8][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10][日]村上政博著,姜珊译:《日本禁止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1][美]肯尼思.W.克拉克森等:《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德]艾哈德.祝世康等译:《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3][韩]权五乘,崔吉子译:《韩国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唐.E.奥德曼(Don E. Waldman)科尔盖特大学,伊丽莎白.J.詹森(Elizabeth J.Jensen)汉密尔顿学院,李宝森武立东张云译《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5]张汉林、蔡春林等译:《韩国规制改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考察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日]宫崎义一著:《日本经济的结构和演变---战后40年日本经济发展的轨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年版。
    [17][韩]朴昌根:《韩国产业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道格拉斯.C.诺斯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美]乔治.J.施蒂格勒著:《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道格拉斯.诺斯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理查德.波斯纳:《反托拉斯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马赫.M.达芭著,肖兴志、丁宁等译:《反垄断政策国际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
    [24][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6][日]青木昌彦,奥野真宽,冈崎哲二编著:《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查尔斯.R.麦克马尼斯著:《不公平贸易行为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J.E.克伍卡,L.J.怀特编著,林平、臧旭恒等译:《反托拉斯革命-----经济学、竞争与政策》(第四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詹姆士.E.米德著:《明智的激进派经济政策指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0][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日]根岸哲舟田正之:《日本禁止垄断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2][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3][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美]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35][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6]阿秀.伦斯:《竞争政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8]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法》,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9][英]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40][荷兰]汉斯.范登.德尔,平.范.韦尔瑟芬:《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9年版。
    [4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42][美]保罗.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3][美]小贾尔斯.伯吉斯:《管制和反垄断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德]柯武刚、史满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5][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46][美]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7][美]戴维.J.格伯尔:《20世纪欧洲的法律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美]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9][美国]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
    [50][美国]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1][意]马西莫.莫塔著:《竞争政策理论与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日]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54][美]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55][日]丹宗昭信等编:《现代经济法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56][英]洛克著:《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7]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刘劲松,舒玲敏:《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战略搭配---以日本为例》,载《当代财经》,2006年第7期
    [2]邝小文:《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的几点思考》,载《特区经济》,2006年第2期。
    [3]陈尧梁家祥、朱洪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关于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战略搭配的探讨》,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杨瑞龙:《论制度供给》,载《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5]胡鞍钢,过勇:《从垄断市场到竞争市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载《改革与理论》,2002年第5期。
    [6]李寿生:《关于21世纪前10年产业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载《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7]刘慷、王彩霞:《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由日本学者对产业政策的质疑说起》,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1期。
    [8]欧阳爱辉:《反垄断法产业诱导机能的现实意义》,载《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9]孙学亮:《垄断的法律界定》。载《天津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0]贺婧:《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协调》,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11]石俊华:《论反垄断法实施后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1]冯晓琦、万军:《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东亚地区政府干预方式的转型及对中国启示》,载《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12]江海潮:《产业政策激励、产业剩余分配与产业政策效应》,载《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第6卷第2辑。
    [13]卢炯星:《论宏观经济法中产业调节法理论及体系的完善》,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14]徐佳宾徐佳蓉:《产业调整中的政策基点分析---韩国的工业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15]叶卫平:《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实施的影响》,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16]刘继峰:《论我国反垄断法中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7]齐虹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中国入世后棉铃的挑战与日本经验》,载《经济科学》2003年第3期。
    [18]李晓蓉:《全球化视角中的竞争政策与民族产业利益---从苏泊尔并购案谈起》,载《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9期。
    [19]颜运秋:《反垄断法应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终极目的》,载《消费经济》2005年第5期。
    [20]韩立余:《反垄断法对产业政策的拾遗补缺性作用》,载《法学家》2008年第1期。
    [21]徐伟敏:《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22]王斌:《经济全球化下当代产业政策的转型》,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23]姜作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研究》,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年8期。
    [24]傅彩霞:《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载《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25]倪振峰、丁茂中:《反垄断法是高级的法律化的产业政策-------以经营者集中为观点》,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2期。
    [26]樊黎明:《试论当前经济危机的本质及我国政治经济对策》,载《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8卷第2期
    [27]吴小丁:《关于我国竞争政策法的思考》,载《经济纵横》,1999年第7期。
    [28]吴小丁:《经济发展过程与竞争政策评价---日本竞争政策演变的启示》,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29]吴小丁:《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0]江小娟:《产业政策世纪效果的初步评价》,载《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102期。
    [31]孙亚峰:《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日本的反洗与借鉴》,载《产业经济》2007年2期。
    [32]王健:《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造论》,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
    [32]王先林:《产业政策初探》,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33]谭慧芳、姚篮,陈鹏,王峰:《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专题研讨会综述》,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4]史际春:《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与反垄断法》,载《法学家》2002年第六期。
    [35]王源蛞:《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5期。
    [36]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1期。
    [37]丁道勤:《我国产业政策法律化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8期。
    [38]杜雯:《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相关分析》,载《北方经贸》2000年期。
    [39]吴汉洪:《美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6期。
    [40]张斌,何晴:《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竞争政策的演变——兼论波音、麦道合并与微软垄断案》,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
    [41]郭跃:《美国反垄断法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42]吴晨。李孔岳:《19世纪以来美国的四次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策略分析》,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
    [43]王先林:《论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44]宾雪花:《日韩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关系探析及启示》,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10期。
    [45]宾雪花:《改革开放产业政策法研究述评》,载《河北法学》,2010年10期。
    [46]赵立新:《产业法的地位研究》,载《江汉大学学报》总第23卷。
    [47]吕忠梅:《产业结构调节法初探》,载《法商研究—中国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6期。
    [48]喻文莉:《产业结构调整的立法思考》,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49]李昌麒:《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以和谐产业发展的法治要求为例》,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
    [50]史先诚:《兼并政策与产业政策-论竞争政策的优先适用》,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1]雷凌:《论我国竞争法与产业政策法的冲突与协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2]冯辉:《论产业法与竞争法功能组合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53]宾雪花:《当前我国反垄断法价值取向》,《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10期。
    [54]宾雪花:《当前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调和》,载《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6期。
    [55]李梅:《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在企业合并领域内的冲突与协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2006年。
    [56]林民书、林枫:《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选择》,载《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
    [57]赵志程、张坚:《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选择的思考》,载《商业经济》2004年第1期。
    [58]杨晓庆、李胜利:《论政府干预市场的两种武器——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矛盾组 合》,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9]戴龙:《日本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3期。
    [60]王长秋:《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载《南都学坛》,2006年第3期。
    [61]刘桂清:《反垄断执法机构新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的视角》,载《天津法学》,2010年第2期。
    [62]李键:《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关系》,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63]刘桂清:《助推器抑或绊脚石——经济危机时期的反垄断法实施》,载《经济法论丛》,2010年1月刊。
    [64]刘桂清:《反垄断法实施中的几个重大关系析》,载《政法论丛》2007年第3期。
    [65]石英、袁日新:《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反垄断政策分析》,《经济法论丛》,2010年1月刊。
    [66]朱凯:《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法的冲突与协调》,载《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7]冯果、辛易龙:《论我国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时代调和》,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8]孟繁盛:《论经济危机下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兼评我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9]刘桂清:《反垄断法如何兼容产业政策——适用除外与适用豁免制度的政策协调机
    制分析》,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3期。
    [70]潘思佳:《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机制》,载《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11年第4期。
    [71]羊淑青:《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冲突与协调》,载《求索》2010年第2期。
    [72]李剑:《反垄断法实施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选择》,载《东方法学》2011年第1期。
    [73]杨东:《论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载《法学家》2008年第1期。
    [74]吴宏伟:《我国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目标》,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
    [75]肖彦山:《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 策的关系为视角》,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76]孟雁北:《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77]王玉辉:《日本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及启示》,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8]郑适,汪洋:《中国产业集中度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载《财贸经济》2007年11期。
    [79]刘文华、张雪楳:《论产业法的地位》,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6期。
    [1]JIANG XiaoJuan, Promoting Competition and Maintaining Monopoly Dual Funtions OF Chinese Indusrial Policies Duriing Economic Transition, [J].WASHINGTON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LAW REVIEW [VOL.1:49 2002] P49
    [2]Bijit Bora, Peter J. Lloyd, Mari Pangestu, Industrial Policy and The WTO,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odities,Study Series No.6, UNCTAD/ITCD/TAB/7,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United Nations 2000. P33
    [3]Alan Wm. Wolff,Dewey & LeBoeuf, China's Industrial Policies:The Impact on U.S. Companies, Workers and the American Economy. Testimony of Alan Wm. Wolff,Dewey & LeBoeuf Before a Hearing of the U. 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March 24,2009. Pg15.
    [4]George N. Addy, Competition policy vs.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old" market economies: on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policy as a discovery method" in the markets for technological key products To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artel Conference, Berlin, Germany, May 22,1995
    [5]Hiroshi Iyori, Competition Policy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xamination of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Law Review [VOL.1:35.2002]
    [6]Ajit Singh,Rahul Dhumale, Competition policy 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November 1999 South Centre T.R.A.D.E.Working papers.P14
    [7]Ajit(2002) Singh,Competition and Competition Policy in Emerging Markets: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netal Dimensions,Working Paper No,246,ESRC Center for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246.December 2002.A revised version is forthcoming in the Economic Journal.
    [8]Michael.J,Piore and Charles F.Sable,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ities for Prosperity(New York:Basic,1984),8; Andrew Shonfield,Modern Capitali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9]Pradeep S. Mehtal, Competi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Bulletin o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s 2002/03
    [10]Svetlana Avdasheva; Andrey Shastitko, Industrial and Competition Policy:Interaction Problems and Lessons for Russia, Social Sciences; 2004; 35,3;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g.46
    [11]Lawrence J. White, Antitrus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A View from the U.S.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Lisbon Conferenc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 Lisbon, Portugal.November 15-16,2007, Revised draft:January 14,2008, P3
    [12]Dennis C.Mueller. Less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s antitrust hist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4 (1996) 415-445.
    [13]Lall,Sanjaya.1994. Industrial policy: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UNCTAD Review 1994.UNCTAD,Geneva.
    [14]Uido.China:Industrial Debelopment Review:Managing investment-led growth [J]。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1996.
    [15]David B.Audretsch,William J.Baumol and Andrew E.B.Burke,Competition Policy in Dynamic Markets,International JOURANL of Industial Organization,VOL.19,NO,5.2001,pp613-634,;Jonathan BAKER,developments in Antitrust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13.NO.1.1999,PP.181-194
    [16]John M.Clark,To ward a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30,NO.2,1940,pp241- 256.
    [17]Mark R.A.Palim,"The World Growth fo Competition law;An Empirical Analysis," Antitrust Bulletin,spring,43,1,1998;pp105-145..WTO \OECD\APEC
    [18]Richard R.Nelson,M.J.Peck AND E.D.Kalachek, Technology.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19]Mark A.Dutz and Maria Vagliasindi,"Competi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cs:An Empirical Assessment,"European Bank Working Paper No 47,1999.
    [20]W.Lachmann:The Development Dimension of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UNCTAD Series on Issues in Copmetition law and Policy.United Nationa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1999.PP20
    [21]Peter Weiss, Techno-Globalism and Industrial Policy Responses in the USA and Europe. Intereconomics (March/April1997) PP74-86
    [22]21Congressal L Record 2456(1890) (EB/OL). http://www.linfo.org/sherman.
    [23]Flynn,John J,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s Antitrust Policy,'Original Intent' and the Legislative History of the Sherman Act. Antitrust Bulletin,33 (Summer 1988):PP259-307.
    [24]Christian H.M.Ketels,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J Ind Compet Trade(2007)7.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LLC 2007.20 July 2007.DOI 10.1007/s10842-007-0017-7
    [25]William baxster.Responding to the Reaction"The Draftsman's Review, in M.FOX and James Halversoned,Antitrust Policy in Transition:The Convergence of Law and Economics (Chicago America BAR Association,) [M]1984,pp308--321
    [26]Report on antitrust policy objectives, EB/OI http://www.abanet.org//antitrust. February 12,2003,
    [27]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Implementing the Community Lisbon Programme:A policy framework to strengthen EU-towards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industrial policy,COM(2005)474
    [28]Proposal for a deci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for research,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activities(2007-2013).COM(2005)119 Jacques Pelkmans:European Industrial Policy, E. Elgar publishers. BEEP briefing n° 15,July 2006. P6 http://www.coleurop.be/eco/publications.htm.
    [29]Fiona Wishlade,Douglas Yuill,Carlos Mendez:Regional Policy in the EU:A Passing Phase of Europeanisation or a Complex Case of Policy Transfer? June 2003, European Policy Research Paper, Number 50, European Policies Research Centre。
    [30]Jacques Pelkmans:European Industrial Policy, E. Elgar publishers. BEEP briefing n° 15,July 2006..P4 http://www.coleurop.be/eco/publications.htm.
    [31]John Bachtler, Fiona Wishlade and Douglas Yuill:Regional Policies After2006: Complementarity or Conflict? September 2003.European Policy Research Paper Number 51. European Policies Research Centre.
    [32]Goh,Andrew(2002).industrial policy focus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 innovation? journal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6,89-91. cited in Goh Andrew L S.'Towards an innovation_driven economy through industrial policy-making:an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Singapore. The innovational Journal:the public innovation journal.VOL 10(3),article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