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政策与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共政策供给推动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促使政策供给演化为制度供给;制度供给推动社会向着新型现代性迈进。这是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显示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是对国家与社会互构机制的一种尝试性解释,它从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角度揭示了两者相互型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公共政策供给推动社会转型,这是文章的逻辑起点,也是国家与社会相互型塑的起点:国家型塑社会。然而公共政策诸要素(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信息等)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垄断性、主观性、非公平性、非共享性等特征,进而导致了社会排斥。只有公众有效参与到政策过程才可以将其消除。
     社会政策领域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而且社会排斥也集中于此,是文章展开论述的背景。从公众是否参与政策过程以及是否从政策中获得利益两个维度,构建出一个“嵌入性-利益相关者”的指标,并以此视角总结建国以来社会政策的演变以及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变化:建国—1978年,社会政策以公平为导向,公众是非嵌入性的受益者;1978年—2003年,社会政策以发展为导向,公众是非嵌入性的受损者;2003年至今,社会政策以民生为导向,公众是嵌入性的利益相关者。所谓“嵌入性”指向社会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主要由议程设置(包括提供备选方案)和政策决策两个阶段组成。分析“孙志刚”事件引发的社会政策变迁的过程以及新政策实施的非预期结果,结论是民众在议程设置阶段的参与极为关键。因为制定社会政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更为根本的目标在于满足民众的需求。民众在议程设置阶段的充分参与是其需求得以表达、利益得以整合的最佳途径。
     探讨民众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可以发现公众参与议程设置的制度化渠道有限,而非常规行为在公众的利益表达中较为重要。以议程设置主体——决策者、精英和民众——之间的互动为视角,总结出建国以来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轨迹:权威主导型—经济引导型—多元主体互动型。究其原因,是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的,或者说是国家权力、市场权力与社会权力互构的结果。三者的契合与互构需要相应的法理机制与解释机制来实现,议程设置就是这样的“场域”,国家、市场和社会可以在相互言说的表达过程中达到共识,认同相互权力的合法性与利益的合理性。
     与国家权力、市场权力相比,社会权力最为弱小,但也最具能动性,民众的非常规行为是对自身合理利益无法得到满足的强烈表达,是“生活化的政治”,需要制度的保障与引导。政策供给必须转向为制度供给,才能满足社会发育的需要,实现其与国家、市场的制衡。协商民主的实质是全民参与,既利于培育民间组织又便于建构公共舆论,是与议程设置内在价值最为契合的民主制度。至此,政策供给转向制度供给,这是文章的逻辑终点,也是国家与社会相互型塑的阶段性终点:社会型塑国家,同时这又成为下一阶段的起点。
     政策演变、社会转型、议程设置模式嬗变、政策供给转向,且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又交织在一起。这不是咬文嚼字的游戏,这正是我们当前时代的最大特征:两重性和复杂性相交错的快速转型!时代的特征标明了论文的言下之意与未尽之言:国家与社会在下一阶段的相互型塑。政策供给转向为制度供给,这将推动新的社会转型: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进发,而这一社会转型过程又将引发社会政策的演变:发展性或投资性社会政策。这不仅是逻辑推导的结果,也是我们已经或即将看到的未来。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utual-construction, public policy supply promotes social transformation;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push the policy-based policy supply forward to institutionalized supply which push the society moving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The social policy agenda setting mode is a tent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utual-constru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t reveals the history,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their mutual-shap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That public policy supply promote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not only the logic origin of this article but also the beginning of the mutual-shaping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state shape society. The elements of public policy (subject, problem, target and information etc.) presents non-public features such as monopoly, subjective, unfairness and non-shared. The unfairness of public policy leads to social exclusion, which can be exterminated only by effe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cy making process.
     Social polic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social exclusion is highly connected to social policies,so,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m as the basic of discussion. Wether the public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setting and wether the public benefited the from the policy are the two dimensions from which we construct "embedded-stakeholders" indicators to summarize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polic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oles people take during the course.From1949to1978, the social policy are fair-oriented and the public are non-embedstakeholders;from1978to2003, they are development-oriented and the public impair from non-embed;since2003, social policies seek to promote the livelihood of people, and the public are stakeholders of embedded,"embedded" here refers to the whole course of social policy-making,mainly including the stages of agenda setting (including options) and policy decision-making. By analysing the process of social policy changing triggered by "Sun Zhigang incident" and the unexpected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policy, we found tha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cy agenda setting is most critical.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social policy making is not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but rath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ublic,so,full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in the stage of policies agenda setting is the best way for them to express their needs and to integrate interests of all partise.
     By portraing the mode of how the public participate in policies agenda setting,we find that institutionalized channels for the public are limited, so non-conventional behavior is becoming important for them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among agenda setting subject:decision makere, lites and common people, the evolution routes of policies agenda setting were concluded:authority-led type, economic-led type, multiple subject interaction type. The route is decid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r in other words,it is the result of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wer, market power and social power. For all these three powers to fit each other and to mutual-construct, appropriate legal mechanisms and explanation mechanisms are needed. Agenda setting is one such "field" wher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can reach a consensus in expressing mutual speech and approval of the legitimacy of mutual power and the rationality of each other's interests.
     Social power is the weakest one compared to state power and social power but is the most initiative. Non-conventional behavior is a strong expression when the public's rational interests can't be met.It is "life-oriented politic" which need to be guided and secured systematically. The supply of policy must be changed from a Policy-based way into institutionalized supply wa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balance with state and market. The nature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s public participation which not only nurtures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is the best democracy system correspondence to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agenda setting. The logical end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policy-based supply turns into institutionalized supply. Such a change is not only an end point of the stages that mutual-shaping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but also a start point of next stage.
     A stage features with transformation, evolution, transmutation, turning, together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each parts. It's not a verbal chick but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contemporary:rapid transformation intertwined with duality and complex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ge indicates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what is not yet expressed:the mutual-shaping of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next stage.Policy-based supply turns into institutionalized supply will promote a new social transformation:old modernity marching into a new one. And this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ll lead to a new stage of social policy evolution: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or investmental social policy. This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rational logical derivation, but also what we have seen and are about to see in the future.
引文
①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1).
    ②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J].南京社会科学,2010,(1):63-64.
    ①王绍光,关于“市民社会”的几点思考,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8期;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②这方面代表性论文有: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11月创刊号;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5期.
    ③参见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几点商榷意见》;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张静.《国家与社会》[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1-302.
    ⑤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王名等著:《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等.
    ⑥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9.
    ⑦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①Oss owski,On the Peculiarity if Social Science,Warsaw,1962. p.86.
    ①王绍光.有效政府与民主,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67.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62-63.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32-533.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64页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64页
    ①如林体、邬泽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策议程转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7月,第5卷,第3,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87页,朱旭峰,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1-28页.
    ②如濮岚澜、陈学飞:《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年第2期;刘桂玲、杨晓明:《影响教育政策议程建旬勺因素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另外,北京大学的浪岚澜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研究教育政策议程的设置的,题为《中国育政策的议程设置过程研究—一个信息互动网络的视角》.
    ③聂静虹:《论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构建》,《学术论坛》,2002年第6期;聂静虹:《试论构建大众传媒与策议程的良性互动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田家华、龙朝双:《政策议程创立中的舆论虚拟》,《江汉论坛》2006年第6期等.
    ④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吴良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95-396.
    ⑤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87.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87.
    ①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2.
    ①Sachs.Jeffery and Wing Thye Woo.Strue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g of China. Eastern Europe.and the Fromer Soviet Union". Economic Policy.1994.vol.18 PP:276-308.
    ②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M].台北:正中书局出版社,1994:443.
    ③张五常.中国的前途[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9.
    ④丁栋虹.论产权与政权关系的制度重构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战略与管理,2000,(5):52.
    ①林毅夫.中国的奇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21.
    ②林毅夫.中国的奇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0-149.
    ①林德布鲁姆.决策过程[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4.
    ②张静.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5.
    ③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J].//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52—201.
    ①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8,(4):8.
    ②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战略与管理,1997(5).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62-63.
    ①郑杭生.关于“社会转型”一词[J].//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②伍启元.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9:4.
    ③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8.
    ④詹·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
    ⑤戴维·伊斯顿,政治社会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
    ①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 38—39.
    ②同上
    ③伍启元.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9:4.
    ④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
    ⑤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6—237.
    ⑥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彭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
    ①胡伟.论政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52—153.
    ②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丁煌,译.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④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6.
    ⑤胡伟.论政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52—153.
    ⑥宋锦洲.公共政策:概念、模型与应用[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61.
    ①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政策过程[M].张丹,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2.
    ②谢金林.公共利益: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核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①张春梅,周树志.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之辨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2,32(3):51-56.
    ②陈潭.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J].行政与法,2004(5):10.
    ③H.K.科尔巴奇.政策[M].张毅,韩志明,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1.
    ④陈潭.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J].行政与法,2004(5):9.
    ①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39.
    ②陈潭.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J].行政与法,2004(5):9.
    ①Michael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s:Its Origins,Mechanisms and Results,"John Hall,ed.,The States:Critical Concepts,Vol.(Ⅰ),London:Routledge,1994,PP333.
    ②Michael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s:Its Origins,Mechanisms and Results,"John Hall,ed.,The States:Critical Concepts,Vol.(Ⅰ),London:Routledge,1994,PP350-352.
    ①Linda Weiss and John Hobson,The Wealth of States:A Comparativ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10.
    ②Linda Weiss and John Hobson,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PP3-7.
    ①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里兹著.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
    ②希尔斯.政权的合法性[M].英国:塞奇出版公司,1979:38.
    ①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6—82.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29—131.
    ③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9.
    ①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M].曾强,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101-105.
    ②王沪宁.新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69—77.
    ①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123.
    ②王沪宁.新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69—77.
    ③苗振国,王家斌.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视角[J].行政与法,2006,(1):20.
    ①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府分析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6):95-104.
    ①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4):41-45.
    ②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Sliver, H.,1995,"Three Paradigms of social exclusion",In Rodgers,G.,Gore,C.&Figueiredo,J.B.(Ed), 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
    ③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5):1-6.
    ①Somerville,P.,Explanations of social exclusion:Where does housing fit in?,Housing Studies,Harlow,vol.13 no.6,pp.761—780,1998.
    ②Littlewood Paul&Herkommer, Sebastean 1999,"Identifying Social Exclusion:Some Problems of Meaning."in Litt lewood,Paul et al.(eds.)Social Exclusion inEurope:Problems and Paradigms,Aldershot:Ashgate.
    ③Percy-Smith,Janie"Political Exclusion."In Percy-Smith,Janie (ed.)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Buch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④Percy-Smith,Janie "Political Exclusion." In Percy-Smith,Janie (ed.)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Buch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⑤House,J.S., Umberson, D.& Landis,K.R.,"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1988.
    ①Sabour, M.hammed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Self-Exclusion of Foreigners in Finland:The Case of Joensuu."In Littlewood,Paul et al.(eds.)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roblems and Paradigms,Aldershot:Ashgate, 1999.
    ②王永慈.社会排除:贫穷概念的再诠释[J].社区发展季刊,2001,(95):20.
    ③阿特金森.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0.
    ①阿特金森.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0.
    ②Room,G.,Social Quality in Europe:Perspective on Social Exclusion,In W.Beck,L.V.D.Maesen&A.Walker(ed.), 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London:Kluwer Lao International,PP.255—262,1997.
    ③Robert Walker. The Dynamics of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edited by Graham Room),Bristol,The policy Press.
    ①Robert Walker.The Dynamics of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edited by Graham Room),Bristol,The policy Press.
    ①石彤.社会排挤: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J].//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③洪朝辉,论社会权利的‘贫困’——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根源与治理路径[J].当代中国研究,2002,(4).
    ③刘继同,经济排斥与社会边缘:广州市社区企业就业女工的经验调查[J].香港理工大学学报,2003(5):17.
    ⑤Robert Walker.The Dynamics of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edited by Graham Room),Bristol,The policy Press.
    ①克莱尔.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4):20-22.
    ①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M].李政军,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7.
    ②丁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6):804-809
    ③James E.Anderson,Public Policy-Making.Orlando,Florida: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84.pp.84.
    ①王建军,唐娟.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61.
    ①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03):41
    ①曾繁正.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165.
    ②Marshall,T.H.(1965).Social Policy.London, Hutchinson University Press,P.7.
    ③Titmuss,R.M.(1968).Commitment to Welfare.London,Allen & Unwin,PP.192-193.
    ①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M].刘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②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4,6:9-12.
    ③Gil,D.G(1992).Unravelling Social Policy:Theory,Analysis,and Political Action towards Social Equality. Rochester,Vt.,Schenkman Books,PP.24—25.
    ④Walker,A.Social Planning, Oxford,Blackwell,1984
    ③王卓棋,雅伦·获加.西方社会政策概念转变及对中国福利制度发展的启示[J].社会学研究,1998,(5):44—50.
    ①Gilbert,N.and P.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曦,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②朱旭峰.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1,(2)期:4-5.
    ①郑杭生.60年,中国社会如何转型和发展[J].学习月刊,2009年,(10):6.
    ②严强.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07,(5):87-88.
    ③关信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8,(5):8-12.
    ①梁祖彬,颜可亲.权威与仁慈:中国的社会福利[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71.
    ①谢圣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反思[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4):44-46.
    ②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和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54.
    ①周和平,李白均,顾忆华.与时俱进构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体系——兼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与思想内涵[J].前沿,2006,(10):6.
    ①王耀东.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J].政治与法律,2011,(2):30.
    ①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20多年来的若干反思[N].经济学消息报,2000-12-1.
    ①唐钧.中国城镇社会救助制度报告[J].//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08.
    ②唐钧.社会政策咨询:非诚勿扰[J].人民论坛,2011,(1):18—19.
    ①郑杭生.五大挑战催生中国式“紧绷”——社会弹性与社会刚性的社会学分析[J].人民论坛,2009,(5):45.
    ①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和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中国当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①赵凌,沈颖.流乞救助办法决策历程[N].南方周末,2003-6-26.
    ②王雷,陈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N].南方都市报,2003-4-25.
    ①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J].学海,2006,(6):30.
    ②王思斌.从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7):9.
    ①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林明,龚裕,鲍克,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4.
    ②寿蓓蓓.收容:一项救济制度怎样变形[N].南方周末,2001-12-13.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14页
    ②崔丽.三位中国公民依法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N].中国青年报,2003-5-16.
    ①郭伟和.社会政策的立法理念、程序和执行—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演变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9-85.
    ②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
    ③托马斯·R·戴伊.著.理解公共政策[M].第十版.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9.
    ①托马斯·R·戴伊著,彭勃等译:《理解公共政策》(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6页
    ②同上,第36页
    ①Peter Baehrach and Morton Baratz,Two Fae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6,no.4, Dec.1962,PP.47—52.
    ②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③Roger W,Cobb and Charles D.Elder,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The Dynamic of Agenda-Building,2rd ed.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3,P85.
    ④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⑤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格斯顿著,朱子文译,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52
    ②托马斯·R·戴伊著,彭勃等译,理解公共政策(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2
    ③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87页
    ④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⑤王满船.公共政策制定:择优过程与机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1.
    ⑥吴定,公共政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114.
    ⑦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36.
    ⑧舒泽虎,公共政策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8.
    ⑨詹姆斯·A·瑟伯:《序》,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87页
    ②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①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1.
    ②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6.
    ③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3:122.
    ④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86页
    ⑤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⑥胡平仁.政策问题与政策议程[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5(1):109111.
    ①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22页
    ②Cohen M D,March J G,Olsen J P.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17(1):1-25.
    ③曾令发.政策溪流:议程设立的多源流分析——约翰·W·金登的政策理论述评[J].理论探讨,2007,(3):136-139.
    ①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②张耀仁.跨媒体议题设定之探析:整合次领域研究的观点[J].传播与管理研究,2005,(2):74-78.
    ③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M].庞诗,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194.
    ④同上,179-180页
    ⑤陈堂发,政策议题建构中的新闻报道作用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95-101页;濮岚澜,陈学飞,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3月,第25卷,第2期,第33-37页,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开放时代,2006年,第6期,第5-21页.
    ①艾医卫、彭福清.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3(4):30-33.
    ②王雄军.政策议程设置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1):4346.
    ③许克祥,公共政策议程的成本分析,行政与法,2006年,第11期,7-10页.
    ④甄智君.从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看中国政策议程设置途径——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30(1):59-67.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99页
    ②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7月,第5卷,第3期,35-36页
    ③朱旭峰,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4-5页
    [①]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1954-1966年中国政治变迁的一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7.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99页
    ②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5(3):35-36.
    ③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1954-1966年中国政治变迁的一项研究》,200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毕业论文
    ①艾医卫、彭福清,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探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3卷第4期,30-33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①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和途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195.
    ①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1954-1966年中国政治变迁的一项研究》,200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毕业论文
    ②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卷),2007年出版
    ①严强.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07,(5):87-88.
    ①Andrew G·Walder.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②王绍光.私人时间与政治——中国城市闲暇模式的变化[J].//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511.
    ①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9.
    ①韦们.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M].甘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104-107.
    ②塞谬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68:45—53.
    ③甘阳,崔之元.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M].英国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335--343.
    ④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505—506.
    ⑤王锡锌,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J].政治与法律,2008,(6):8—15.
    ①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J].陈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8.
    ②迈克尔·H·莱斯托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66.
    ③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9.
    ④乔舒亚·科恩.协商民主的程序与实质[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172—173.
    ①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0.
    ②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43.
    ①霍海燕.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变量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1):5.
    ①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tion.NewYork:Cambridge b University Press,2001.PP.25.
    ②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6):72.
    ③Verba, Sidney, Key Lehman Schlozman, and Henry 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④谢舜.民间组织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4):95.
    ①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J].第5版.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0.
    ②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89—200.
    ③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10.
    ④哈贝马斯.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J].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47.
    ①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陈峰,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98.
    ②Camp,J & Chien,Y-T-,The Internet as Public Space:Concepts,Issues,and Implications in Public Policy, Computers and Society,Sep-2000,pp.13-19.
    ①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J].学术月刊,2006,38(2):22.
    [1]Camp,J & Chien,Y-T-,The Internet as Public Space:Concepts,Issues,and Implications in Public Policy,Computers and Society,Sep-2000.
    [2]Cohen M D,March J G,Olsen J P.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
    [3]Giddens,A.,Sociology,Cambridge:Policy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2001.
    [4]Gil,D.G..Unravelling Social Policy:Theory,Analysis,and Political Action towards Social Equality. Rochester,Vt.,Schenkman Books,1992
    [5]House,J.S.,Umberson,D.& Landis,K.R.,"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1988
    [6]James E.Anderson,Public Policy-Making.Orlando,Florida: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 1984.
    [7]Linda Weiss and John Hobson,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8]Linda Weiss and John Hobson,The Wealth of States:A Comparativ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9]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tion.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0]Marshall,T.H.).Social Policy.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Press,1965.
    [11]Michael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s:Its Origins,Mechanisms and Results."John Hall,ed.,The States:Critical Concepts,Vol.(1),London:Routledge,1994.
    [12]Percy-Smith,Janie"Political Exclusion."In Percy-Smith,Janie(ed.)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Towards Inclusion?Buchingham:OpenUniversity Press,2000.
    [13]Peter Baehrach and Morton Baratz,Two Fae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6,no.4,Dec.1962.
    [14]Richardson,L.&Le Grand,J.,"Outsider and insider expertise:the response of residents of deprived neighborhoods to an academic definition of social exclusion",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5]Robert Walker.The Dynamics of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Beyond the Three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edited by Graham Room),Bristol,The policy Press
    [16]Roger W,Cobb and Charles D.Elder,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The Dynamic of Agenda-Building,2rd ed.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3.
    [17]Sabour,M.hammed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Self-Exclusion of Foreigners in Finland: The Case of Joensuu."In Littlewood,Paul et al.(eds.)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roblems and Paradigms,Aldershot:Ashgate,1999
    [18]Sachs.Jeffery and Wing Thye Woo.Strue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g of China.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romer Soviet Union".Economic Policy.1994.vol.18.
    [19]Sen,A.K.,Capability&Well-Being,The Quality of Life,M.Nussbaum and A.K.Se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0]Sen,A.K.,Social Exclusion:Concept,Application and Scrutiny,Social Development Papers, No.1,Office of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0.
    [21]Sliver,H.,"Three Paradigms of social exclusion",In Rodgers,G.,Gore,C.&Figueiredo, J.B.(Ed),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1995.
    [22]Silver,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Three Paradigms [J].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 1994.
    [23]Somerville,P.,Explanations of social exclusion:Where does housing fit in?,Housing Studies, Harlow,vol.13 no.6.
    [24]Titmuss,R.M..Commitment to Welfare.London,Allen & Unwin,PP.1968.
    [25]Titmuss,R.M.Social Policy [M].London:Allen and Unwin.1974
    [26]Verba, Sidney, Key Lehman Schlozman, and Henry 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7]Walker,A.Social Planning,Oxford,Blackwell,1984
    [1]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Andrew G·Walder.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3]阿特金森:“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4]艾医卫、彭福清,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探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3卷第4期.
    [5]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里兹著,蔡江南等译:《公共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B·希尔斯:《政权的合法性》(英文版),塞奇出版公司1979年版.
    [7]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陈潭.公共性: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范式.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J],2002年,第3期.
    [9]陈潭:《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行政与法》2004年,第5期.
    [1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府分析者的政府失败论,中国社会科学[J].,1998年,第6期.
    [12]陈堂发,政策议题建构中的新闻报道作用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3]崔丽,三位中国公民依法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6日
    [14]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
    [15]戴维·伊斯顿:《政治社会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6]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8]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11月创刊号
    [19]丁栋虹:《论产权与政权关系的制度重构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20]丁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1]费正清著:《费正清论中国》,正中书局(台北),1994年版.
    [22]Gilbert,N。and P。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黄晨曦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甘阳:《跋:从经济民族走向政治民族》,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25]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李政军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格斯顿著,朱子文译:《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7]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8]乔舒亚·科恩·协商民主的程序与实质.协商民主[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29]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30]关信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1]郭伟和,社会政策的立法理念、程序和执行——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演变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2]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哈贝马斯.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34]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5]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
    [37]胡伟著:《论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H.K.科尔巴奇:《政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9洪朝辉:“论社会权利的‘贫困’——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根源与治理路径”,《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4期.
    [40]胡平仁:《政策问题与政策议程》,《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1]霍海燕,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变量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1期.
    [42]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序言.
    [44]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45]克莱尔:《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北京]《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7卷第4期.
    [46]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和原理[M],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47]梁洪霞,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行政与法,2010年,第3期.
    [48]梁祖彬、颜可亲,权威与仁慈:中国的社会福利,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
    [49]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开放时代,2006年,第6期.
    [50]林体、邬泽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策议程转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51]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2]林尚立:《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载《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期,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53]林德布鲁姆著,竺乾威等译:《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54]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年,第8期.
    [55]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7月,第5 卷,第3期.
    [56]刘桂玲、杨晓明:《影响教育政策议程建旬勺因素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7]刘继同:“经济排斥与社会边缘:广州市社区企业就业女工的经验调查”,《华人社会中的社会排斥与边缘性》,香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
    [58]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59]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M].刘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0]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1]迈克尔·H·莱斯托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2]梅雅·库克.协商民主的五个观点[A].陈家刚.协商民主[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63]苗振国、王家斌,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视角,行政与法,2006年,第1期.
    [64]聂静虹:《论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构建》,《学术论坛》,2002年第6期.
    [65]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66]濮岚澜、陈学飞:《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7]彭华民、宋祥秀,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社会,2006年,第6期.
    [68]塞谬尔·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
    [69]宋锦洲编著:《公共政策:概念、模型与应用》,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61页
    [70]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105页
    [71]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林明,龚裕,鲍克,韩春立译,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
    [72]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
    [73]石彤:“社会排挤: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2002年.
    [74]世界银行主编:《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75]寿蓓蓓, 收容:一项救济制度怎样变形[N],南方周末2001-12-13.
    [76]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5期.
    [77]舒泽虎编著:《公共政策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78]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9]唐钧、于婴,2002城市“最低收入保障”政策过程的社会排斥,转自王思斌主编《中国社 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0]唐钧,中国城镇社会救助制度报告,见陈佳贵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1]唐钧,社会政策咨询:非诚勿扰,人民论坛,2011年,第1期.
    [82]田家华、龙朝双:《政策议程创立中的舆论虚拟》,《江汉论坛》2006年第6期.
    [83]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4]童之伟,孙志刚案提出的几个学理性问题,法学,2003年,第7期.
    [85]托马斯·R·戴伊著,彭勃等译:《理解公共政策》(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86]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7]王沪宁:《新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88]王建军,唐娟,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89]王名等著:《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90]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和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1]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2006年,第6期.
    [92]王思斌,从管制到救助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7期.
    [93]王绍光:《关于“市民社会”的几点思考》,《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8期.
    [94]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95]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96]王绍光,现代国家的再分配制度[A].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和途径[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97]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卷),2007年.
    [98]于绍光,私人时间与政治——中国城市闲暇模式的变化,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99]王绍光,现代国家的再分配制度[A].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和途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100]王锡锌,公众参与: 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101]王卓棋、雅伦·获加,西方社会政策概念转变及对中国福利制度发展的启示,[J].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02]于雄军,政策议程设置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 第1期.
    [103]王永慈:“社会排除:贫穷概念的再诠释”,《社区发展季刊》第95期,2001年.
    [104]韦伯,甘阳编选,甘阳等译:《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5]吴定.公共政策[M],台北:中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第114页.
    [106]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中国当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07]伍启元:《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108]谢金林,公共利益: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核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109]谢圣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反思,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24卷,第4期.
    [110]谢舜,民间组织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1]许克祥,公共政策议程的成本分析,行政与法,2006年,第11期.
    [112]徐增辉,刘志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113]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113]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4]严强,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5]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政策过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
    [116]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117]郁建兴、何子英,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118]约瑟夫·熊彼特著,吴良建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9]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1]詹姆斯·A·瑟伯:《序》,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2]詹·E.安德森:《公共政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123]赵凌,沈颖。流乞救助办法决策历程。南方周末,2003—6—26
    [124]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1954-1966年中国政治变迁的一项研究》,200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毕业论文
    [125]张春梅.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之辨析.西北大学学报[J],2002年,第3期.
    [126]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8]张金马主编:《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129]张五常:《中国的前途》,远流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30]张耀仁,跨媒体议题设定之探析:整合次领域研究的观点[J],传播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131]甄智君,从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看中国政策议程设置途径——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0卷,第1期.
    [132]曾繁正等,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
    [133]曾令发,政策溪流: 议程设立的多源流分析——约翰·w·金登的政策理论述评[J],理论探讨,2007年,第3期.
    [134]曾群:《社会排斥:文献评述》,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3
    [135]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3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20多年来的若干反思,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2月1日
    [137]郑杭生:《关于“社会转型”一词》(1996年12月2日),收在《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第一卷《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8]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第38卷,2006年,第2期..
    [139]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40]郑杭生,60年,中国社会如何转型和发展,学习月刊,2009年,第10期上半月,总第437期.
    [141]郑杭生,五大挑战催生中国式“紧绷”——社会弹性与社会刚性的社会学分析,人民论坛,总第252期,2009年5月.
    [142]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43]朱旭峰,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44]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45]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5版),谢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6]季明、徐松,从2.5亿到2900万——中国扶贫攻坚25年,2004年,5月24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6/2518918.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