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是一个很有意味的现象:以“红色”来规定和限制“经典”、以“经典”来表述和评价“红色”,前者是政治对文学的强制规定、后者是官方对作品的硬性倡导,二者的结合正说明了“红色经典”的产生并不是读者与历史的自然选择,而完全是政党/政治意识形态对艺术/审美意识形态严重干预下的畸形产物。本文之所以继续使用“红色经典”这一概念,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概念的“约定俗成”性,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命名;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本身具有反讽的效果。本文以“复仇”为切入点,从“复仇对象的阶级化”、“复仇动机的革命化”、“复仇手段的合法化”三方面对“红色经典”文本中的“复仇”书写进行分析,研究在“阶级斗争学说”的指导下,“红色经典”作家如何用“阶级复仇”置换了“私人复仇”、用“集体复仇”否定了“个体复仇”、用“阶级解放”美化了“血亲复仇、侠义复仇”、用“武装革命”遮蔽了“暴力复仇”,从而建构起自己的道德伦理空间,完成“革命”/“复仇”的正义性与合法性言说。通过本文的分析,说明了“红色经典”之为“经典”绝不是读者与历史的选择,完全是自上而下规训的结果,从而对如何建构真正的文学“经典”提出思考。
     绪论部分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即,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首先,在对“红色经典”的概念进行梳理后,进一步明确了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红色经典”主要是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十七年”期间的“革命历史小说”;其次,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红色经典”文学中关于“矛盾斗争”、“阶级复仇”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复仇”书写为切入点研究“红色经典”文学,阐释其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阶级斗争学说”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革命”/“复仇”叙事,反思其对文学艺术性、真实性的伤害,并进而探讨如何建构真正的“文学经典”的问题。
     第一章主要阐述“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书写是如何发生的。首先,“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书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阶级斗争学说”合谋的产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所强调的血亲伦理、“墨家文化”所强调的“义行天下”为“血亲复仇”与“侠义复仇”提供了伦理保障,而外来文化中,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斗争学说”则成为近代“阶级复仇”的理论支点;其次,“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书写有着丰厚的文本积累:中国传统文学中“血亲复仇”、“侠义复仇”的书写经验,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学”、30年代“左翼文学”对“阶级复仇”的文本探索,都被“红色经典”作家拿来并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革命”/“复仇”言说模式。
     第二章主要分析的是“红色经典”对“复仇对象”的界定。“红色经典”作家将传统文学中的“仇人”阶级化、扩大化,由传统的向“仇人”复仇扩大为向“仇人所在的阶级”复仇。首先,他们用现代的阶级标准——“贫与富”置换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善与恶”,通过对“有产阶级”/“富者”的“贪婪的物欲”、“邪恶的淫欲”与“冷漠的亲情”的书写,成功地将传统的“为富不仁”的个别性表述上升为“为富必不仁”的阶级共性,从而将复仇对象从传统的“仇人”导向“仇人所在的阶级”;其次,“红色经典”作家分析了在“有产阶级”/“富者”的统治下,“无产阶级”/“贫者”无论是忍让还是告官都注定家破人亡的命运,从而再次将复仇对象提升,直接指向仇人所在阶级的政府、军队、政权等国家机器;最后,在这一章的两个小结部分,对“红色经典”文本中复仇对象的阶级化的处理进行了反思。首先,“红色经典”作家主观地以阶级的归属剥离了“有产阶级”/“富者”作为“人”的复杂,有意地用阶级的标签划分了“善恶”的阵营,从而为其所倡导的“阶级复仇”进行合法化言说;其次,“红色经典”作家以文本的单一化掩盖了历史的多样化,为了证明“阶级复仇”的合法性而有意片面地截取历史,文本实际上是“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循环论证,这严重地损伤了文学的艺术性真实性。
     第三章主要分析的是“红色经典”对“复仇动机”的包装。“红色经典”作家将传统复仇文学中的“血亲复仇”、“侠义复仇”的复仇动机提升为“为阶级情谊”、“为民族解放”的革命动机,从而赋予了“复仇”以崇高性。首先,“红色经典”作家借用了在中国有着优厚的历史与文化支撑的“血亲复仇”、“侠义复仇”的复仇动机,从而得到读者情感上的认同;其次,在这普遍认同的基础上,“红色经典”作家用“阶级情感”超越并代替了“个人情感”、用对祖国大家庭的亲情代替了“狭隘”的血缘亲情、用为了民族解放遮掩了个人仇恨的驱动,从而赋予复仇以革命性、先进性、合理性。最后,同样在小结中,对复仇动机革命化的处理进行了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仇恨”、“尚武”等劣根性,而“阶级斗争学说”实际上是将这些劣根性张扬到了极致。“红色经典”作家将所有的“私人恩怨”都归结于“阶级”的目的,“复仇”在“阶级”的外衣下具有了崇高的命名,不能不说是一种荒诞与欺骗。
     第四章主要分析的是“红色经典”对“复仇手段”的掩盖。无论对象是谁、无论动机如何,“复仇”都是一种血腥的暴力行为、是应当禁止的。但是,“红色经典”作家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将暴力分为两种——“革命的暴力”和“反革命的暴力”。对两种不同的暴力场面和暴力心理进行了不同的书写和评价——反革命的暴力场面是血腥的,革命的暴力场面是壮观的;反革命的暴力心理是酷虐的残忍,革命的暴力心理则是一种胜利的狂欢。在本章的小结中,同样对“红色经典”作家的这种处理进行了反思:无论“红色经典”作家如何以“阶级”和“革命”的名义进行遮掩,以“胜利”和“翻身”的形式进行表述,揭开遮蔽在“复仇”上的“革命”的面纱,“阶级复仇”与传统复仇一样是充满了暴力、血腥、残忍(实际上,“阶级复仇”因为参与者的众多而成为更加暴力、血腥、残忍)的非理智、非人性的丑恶行为。
     结语部分阐明了本文写作目的。本文以“红色经典”中的“复仇”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它的成因,它在“复仇对象”、“复仇动机”、“复仇手段”等各个方面的表现,指出“红色经典”作家在“阶级革命”的外衣下,讲述的仍然是传统的“个人复仇”的故事。分析“红色经典”的“复仇”书写绝不是目的,它只是反思中国文学的一个途径。“红色经典”作家用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革命”话语赋予了“复仇”以现代性的意义、赋予了“暴力”以合法性的地位,利用暴力来反抗暴力无疑会使历史陷入“冤冤相报”、“治乱循环”的怪圈之中。
     主流意识形态为了证明既成历史(解放战争的历史)与正在进行的历史(共产党对新中国建设的领导)的正义性与合法性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手段赋予了“红色文学”以“经典”的地位,这势必损害了文学的独立性与审美性追求;另一方面,从“红色经典”文本对“阶级”、“复仇”、“暴力”的过度推崇和张扬来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作家顺服了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审美的规训而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许多“红色经典”作家如马烽先生等,对自己当年的写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是,更多的作家与评论者却将责任完全丢与历史与政治,这样的态度对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十分可怕也十分有害的。今后的文学该如何发展,如何不断地发扬自己的生命力,这固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两张药方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我认为,文学创作中,如果作家能够以真正的、非暴力的理性精神,以对人类真善美的追求与维护,以对人的生命与尊严的认同与倡导、以真正的“解放全人类”的意识去遵守文学的独立品性与操守的话,那么自然有希望创作出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真正的“经典”作品来。
According to Carl Jung's psychoanalytic theory, the so-called 'complex' refers to the distress and even dominates a person's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 psychological reasons. It is often an unconscious form of life value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survival.'Revenge complex' means to take revenge as the standard orientation of life. In the 'Red Classics' literature,'revenge complex' occurs mainly due to the strong moral support of traditional vengeance culture, background of Chinas domestic trouble and foreign invasion, most of the writers' own experience as well as legal argument for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new political rule by the literature form literature in area of ideolog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Red Classics' during the 'seventeen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venge complex'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in the aspects of the 'Nemesis class','revenge motive revolutionary','Revenge of the legal means'. This paper make study that how the'Red Classics' to build their own ethical space with the guidance of'the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with text written 'revolution/revenge' the justice and legitimacy of speech.
     Analysis of 'Red Classics' in 'revenge complex' is not only objective but also a means. The excessive praise and publicity of 'revenge complex' in 'the Red Classics' is largely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writer obey this statute and consciously abandoned their own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the historical necessary respect for results besides political ideology on literature aesthetic disciplinary reasons.
     Today, the literature is going towards more and more depression, and the literary community and critic community cry out the question that 'what the Chinese literature lacks'. I am trying to think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riters' pursuit and obedience for Literary independency and Literary Eth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venge of complex' in the 'Red Classic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the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the object of the significance. First of all, the'Red Classics'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thesis is clearly pointed out after the analysis of'Red Classics'. Secondly, I put forward my own research idea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on'Red Classics'in the present research.
     The four chapters of the main body: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n from four aspects of 'occurrence of revenge complex','the class of the Revenge objects','revenge motive revolutionary','the legal means of reveng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d Classics' writer using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to guid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ir own moral and ethical space, as well as what are the problems.
     The first chapter:this chapter summarizes how the'revenge complex'in the'Red Classics' literature happened.
     First of all, the 'revenge complex' in the 'Red Classics' literature has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The genetically ethics as a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mphasized to provide moral support to the 'blood revenge'. The theory of 'walking in the world with righteousness' in the Mohist culture provides cultural protection for'Chivalry Revenge'. Foreign culture, since the new century, Marx and Engels's idea of class struggle and the Soviet victory in the revolution is for the modern 'class revenge'provides a new theory fulcrum.
     Secondly,'the revenge complex' in the'Red Classics'literature has rich practice of text. Traditional writing practice in revenge literature on the 'blood Revenge','chivalrous Revenge' is learned by the 'Red Classics'. Additionally,1920's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1930's 'left-wing literature' have made much exploration in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publicity.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the lessons of failure have great impact of reference value on the maturation of 'Red Classics'.
     The second chapter:this chapter illustrates how the enemies in the traditional revenge literature been transferred into class and expanded in the text of 'Red Classics'.
     First of all,'Red Classics'writers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moral standards-'good and evil' with modern class standard-'the poverty and the rich'. Through the writing of 'middle class's/the rich's'greedy desire, evil lust and indifference of the affection,'Red Classics'writers successfully promoted the traditionally individual expression of'the rich will be cruel' to the class nature of 'the rich must be cruel'. Thereby, the traditional enemies were extended to the enemies' class.
     Secondly, the 'Red Classics' writers analyzed that either tolerance or complaints to the official can not change the fatal destiny of 'the proletarian/the poor' to ruin and death under the governance of 'the middle class/the rich'. Thus, the revenge object is elevated again, in other words, the revenge object changed into the government and army of the enemies' class. Finally, there is the reflection on the processing of Nemesis class of'Red Classics' text in the two summaries of this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this chapter analyzed that how the motivations of 'blood feud' and'chivalrous revenge'elevated to height of revolution'for the class friendship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First of all, the 'Red Classics' writers learned from'blood revenge' and 'chivalrous revenge' which can provide generous support to the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leading to people's moral emotion recognition. Secondly, based on the universal recognition of this aspect,'Red Classics' writers replaced and surpassed 'personal emotion' with 'class emotion'; they replaced the 'narrow' kinship with family relations for the motherland; they veiled personal animosity drive with the motivation for sweeping the obstacle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Thus, the revenge was endowed with revolutionary, advance and rationality. Finally, there is the reflection on the revolutionizing of revenge motive in the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that defense for the legitimacy of revenge of the 'bloody violence'in the'Red Classics'.
     'Red Classics' writers used the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reformed by Mao Zedong to divide the violence into two kinds:revolutionary violence and counter-revolutionary violence.They made different description and evaluation to the scene and psychology of the two kinds of violence----counter-revolutionary violence is bloody, revolutionary violence is spectacular; psychology of counter-revolutionary violence is cruel, psychology revolutionary violence is carnival. Finally, there is the reflection on this processing in the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Conclusion: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lies in the Conclusion. The 'revenge complex' in the 'Red Classics' i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We found that the pattern of the 'Red Classics' is due to the discipline and constraints of the political/ideological,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it is also due to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of laissez-faire and the waiver of literary independence of the writers.
     Till today, many of the Red Classics writers, such as Mr. MaFeng, have made reflections on their own work. But more writers and reviewers fully shifted the responsibility to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This attitude is very terrible and harmful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t is not a simple question that how to develop literature and how to develop its own vitality continually in the future. It also could not be solved by one or two 'prescriptions'. I think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writers could recogniz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for the pursuit and maintenance of literature.
引文
1陈思和.我不赞成“红色经典”这个提法[N].南方周末,2004年5月6日
    2刘勇.“红色经典”:虚假的命名?[J].文艺评论,2007(4)
    3张立群.论文学纤典与文学史经典——以“红色经典”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5(11).
    1阎浩岗.“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写在前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104-105
    3杨经建.“大众化”与“经典化”-—“红色经典”论之五[J]浙江社会科学,2006(4).
    1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辑刊,2008(2).
    2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辑刊,2008(2).
    3杨经建.“大众化”与“经典化”——“红色经典”论之五[J].浙江社会科学,2006(4).
    1陈冲.杂谈《红色经典》[J].文学自由谈,2004(4)
    2樊星主编.永远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创作影响史话·前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2,1-76.
    3武文龙.红色经典油画牵引全球市场[J].艺术市场,2011(7)
    1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92
    2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辑,2008(2)
    3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辑刊》,2008(2)
    4李遇春.一种新型的文学话语空间的开创-—重读贺敬之的“红色经典”[J].长江学术,2006(1).
    5注:所谓“三红创、青山保林”是对“十七年”间的《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八部“革命历史小说”的简称.
    1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J]社会科学辑刊》,2008(2)
    2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78.
    3党秀臣选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18.
    1党秀臣选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18.
    2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91,193,199,188,112.
    2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89-190
    3党秀臣.延安革命文学与中国文化建设[J]民主,2002(7)
    1石子英.“红色经典”命名合法化的双重视角解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1(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411
    2注:此处资料参考张蓉.刘格娟.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J]中州学刊,2007(3)樊星主编.永远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创作影响史话[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3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75.
    1(日)加藤节:唐士其译.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6.
    2(荷兰)佛克马·蚁布思: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4-47.
    3王建刚,姚晓萍.红色经典与政治美学——1950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之三[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5.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
    2南帆.文学史与经典[J]文艺理论研究,1998(5).
    3杨经建,易娟.反思与重释:“红色经典”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6)
    4樊星主编.永远的红色经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13-17.
    5辜也平.论三次批判运动与共和国初年的文学范式[J]东南学术.2004(5).
    1吴强.写作《红日》的几点感受[N]文艺报,1955,8(19).
    2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4(5)
    3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Z]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150-161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
    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45
    2张乓.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种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64
    3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Z]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150.
    6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N].文艺报,1959(19)、(20).
    1冯健男.论红旗谱[J].蜜蜂,1959(8).
    2胡苏.革命英雄的谱系——红旗谱读后记[N].文艺报,1958(9).
    1衡东县革委会大批判写作小组,铲除鼓吹阶级斗争熄火论的大毒草[N].湖南日报,1970年10月17日
    2郑光路.《红岩》作者罗广斌“文革”中死因之争[J]炎黄春秋,1998(5)
    3何达.两个躯壳一个幽灵——评王明路线的代表人物贾湘农[N].河北日报,1970年2月11日
    4文红军、左红兵、新北文.《保卫延安》——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N]人民日报,1967年12月19日
    1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N].文艺报.1958(3)
    2方明.壮阔的农民革命的历史图画——读小说《红旗谱》[N].文艺报,1958(5)
    1公仲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43-47
    2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5-150
    1宋炳辉.“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长篇小说《创业史》[J].上海文论,1988(4)
    1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载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2.
    1童秉国选编鲁迅作品精选[M].长沙: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456
    2《周礼·秋官·司寇》中记载:“凡报仇者,书于士,杀之无罪.
    1白艳玲.因果报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小说的道德教化主题[J].现代语文,2007(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2(德)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其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6
    3李德学,于景洋,姜思学,不灭的天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1-21
    1《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号.
    2《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5号、第6号.
    3毛洋东文集(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379.
    4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5-6,13,152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1.
    6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教务处编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传学习参考资料[Z].1951:80.
    1毛洋东著作选读(甲种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39
    1付震震.婆心救世曲笔为文——论<三言>因果报应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10(6).
    2李大伟.论佛教“因果报应说”对古典文学“复仇意识”的影响[J].希望月报,2007(4)
    3李德学,于景洋,姜思学.不灭的天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7
    1注:主要的理论文章有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恽代英的《文学与革命》、肖楚女的《艺术与生活》、沈泽民的《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李求是的《告研究文学的青年》、郭沫若的《我们的文学运动》、郁达夫的《文学上的阶级斗争》等.
    2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精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5
    3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468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2
    2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985:869.
    3钱杏邨.人生欢乐的舞蹈[M].上海:上海现代书局,1928:56
    4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精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5
    5张大明不火的火种——左翼文学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43-44.
    1贺立华.程春梅.中国“左翼”运动与延安红色文艺[J].文史哲,200(6)
    2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145.
    3瞿秋白.论文学的大众化[J].文学,1933(1).
    1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177.
    2贺立华,程春梅.中国“先翼”远功与延安红色文艺[J].文史哲,2004(6).
    3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0.
    1毛洋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5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注:如三次大的批评运动: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2年,“刘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5年,“刘‘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等.
    3孔范今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们.济南:山东文艺出I版社,1997:999
    4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1(2)
    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74.
    1孔范今主编.二世纪中国文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1005,1008
    2注:《纪要》是1966年,根据江青多次讲话的内容,经参加者刘志坚、陈业丁等起草,陈伯达、张春桥等修改,最后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形成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简称.该《纪要》于1966年4月16日作为党内文件下发,到1967年5月29日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成为“文化人革命”十年全国文艺工作最高的规定.见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75页.
    3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75.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70.
    2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9
    3梁斌.播火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2.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一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68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74,38-39
    3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75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76.
    3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97.
    1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9-200.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
    3曲波.林海雪原[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145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35.
    2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3,291.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1,312.
    2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
    1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9.
    1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3.
    2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
    3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467-468
    1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1.
    1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2
    1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9-270.
    2卜召林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44.
    1彭永强.妖冶狐媚的罂粟花——论红色经典小说中的“荡女人”形象[J].沈阳大学学报,2008(1).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75
    3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72.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3.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06,414.
    2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7
    3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38-339
    1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5-66.
    1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1-32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
    3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
    4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0.
    1冯德英.苦菜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
    2冯德英.苦菜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
    3汤伟丽“欧美尼德斯”之魅——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D].复旦大学,2009
    1颜明.从格言谚语看古人厌讼惧讼[J].中国审判,2010(11)
    2注:也有网友反应,这一“忍讼歌”出现在湖南祁阳县文庙碑文上,具体见网友博客网址http://verahe.fyfz.cn/art/52331.htm.
    3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1-32.
    4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
    1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6.
    2丁玲.丁玲全集(第2卷)[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63.
    3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
    4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540.
    1冯德英.迎春花[M]沈阳:春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279.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5.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5
    2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2,303
    1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28
    2转引自付子堂.3法之理在法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0.
    1王舜华.现代实用刑事法律词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47.
    2延安鲁艺工作团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1-32
    3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5,173.
    1周立波.暴风骡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8-149
    1李郦编.坟——鲁迅杂文精读[Z].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148-149
    2周立波.暴风骡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
    1杨沫.什么力量鼓舞我写《青春之歌》[N].中国青年报,1958年5月3日.
    2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
    3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4.
    4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3.
    1(英)弗兰西斯·培根: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17
    2(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7.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8
    1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8.
    2梁斌.播火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2-283.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一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2.
    2张朝,李天思,孙宏伟主编.心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8.
    1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自毛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8-29,63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61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二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92.
    2赵树理.李有才板话[M].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7:1.
    1王立.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J].求索,1994(5).
    2冯志.敌后武工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4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15
    2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62-63.
    3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4.
    1冯德英.苦菜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5-399
    1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0.
    2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2.
    1注:首先,在许多版本的文学史中,将“革命历史小说”命名为“革命英雄传奇”加以论述:如张志忠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孙中田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R8)、金汉、冯云青、李新宇等主编的《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等;期次,在许多研究文章中,也对“红色经典”的重点篇章的“传奇性”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如宋剑华:《林海雪原:“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许——重读“戏色经典”系列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戴莉:《新英雄传奇研究综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陈国和¨:《侠客:从“草莽英雄”到“革命英雄”——政治语境下的武侠文化流变》(《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杨经建:《侠义精神与20世纪小说创作》(《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J].文学研究,1958(2)
    1刘流.烈火金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01
    2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5
    1程光炜.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红日》《红岩》的创作策略[J].南方文坛,2002(3).
    2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二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258.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7.
    2冯志.敌后武工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06.
    1竹可羽.评《新儿女英雄传》.牛云清主编长篇小说研究专辑(上)[Z]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255.
    2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03,169
    3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3.
    1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61
    2曲波.林海雪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8-169
    3梁斌.播火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5-66.
    1程文超、郭冰茹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3-43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7,230-231.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6,177.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2-103.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89.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68,489,64,54.
    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90.
    1何家槐.略谈“林海雪原”[J].文学研究,1958(2)
    1(德)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
    1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色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97-98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479,540-541,437.
    3郭剑敏.以革命正义为意义元点的历史叙事——“十七年”红色文艺作品叙事逻辑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鲁原,刘敏亩.中国当代文学史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160.
    2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13.
    1(美)克罗齐;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
    2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85
    1莫言,王尧.从《红高梁》到《檀香刑》[J]当代作家评论,2002(1).原文是“我们心目中的历史,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或者说历史的民间状态是与‘红色经典’中所描写的历史差别非常大的我们不是站在‘红色经典’的基础上粉饰历史,而是力图恢复历史的真实”
    2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
    3杜鹏程.保卫延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6.
    4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00,79.
    5周立波.山乡巨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7
    1杜鹏程.保卫延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8.
    2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1
    1郭剑敏.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1949-1966年革命历史小说的文本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38.
    2杜国景.农业合作化小说历史评价综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1韩云川《共产党宣言》再解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280
    2(德)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1,307.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0.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9.
    5(苏)列宁.列宁全集[Z]中文2版,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5.
    1世卫组织:唐晓煌等译.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
    2中国石化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3
    3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试行本·第4分册·政治法律[M].北京: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出版,1961:10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9.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68,272,216,159,67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
    2冯德英.苦菜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2.
    3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48.
    1赵村理.李家庄的变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20-121
    2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154.
    3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7
    4冯志.敌后武工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6-437.
    1毛洋东.毛洋东选集(第一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
    1丁玲.丁玲文集(第卷)[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527
    2黄晓华.革命的出场与反思的缺席-—论解放区文学的示众描写[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1丁玲.丁玲全集(第二卷)[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66,12,67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27.
    2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4.26
    1张天佑.革命文化的身体寓言——20世纪文学中的身体、死亡叙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81.
    1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5,
    2马烽,西戌.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7.
    1吴靖主编.心理健康篇[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07.
    1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9
    2冯德英.迎春花[M].沈阳:春凤文艺出版社,2003:431
    3冯德英.苦菜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3-234
    4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33.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28,325.
    2冯志.敌后武上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3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7.
    1梁斌.播火计[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2005:467-468.
    1冯德英.迎春花[M].沈阳:春观文艺出版社,2003:449-450.
    2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一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97
    1魏朝勇.革命、暴力与丁正义——蒋光慈文学世界中的政治想象[J]开放时代,2006(1)
    2冯志.敌后武工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3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2
    1丁玲.丁玲文集(第一卷)[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532.
    2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4.
    3张天佑.革命文化的身体寓言——20世纪文学中的身体、死亡叙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74.
    1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3.
    2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
    3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53,512
    1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93.
    1丁玲.丁玲文集(第一卷)[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531.
    2周立波.周立.波文集(第一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81
    3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载赵树理文集(第一卷)[Z].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10.
    4毛洋东著作选读(甲种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3-14.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上海三联书店,1998:383
    2黄晓华,胡辉杰,革命的出场与反思的缺席——论解放区文学的小众描写[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3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8-216.
    4韩凉等译、邱应觉校;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1.
    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68-269
    1巴人.论人情[J].新港,1957(1).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
    2卜召林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44.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一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95.
    2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370.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湖南:岳麓书社,1989.
    3.[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湖南:岳麓书社,1989.
    4.[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6.[清]石玉昆:《三侠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清]佚名:《小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清]佚名:《续小五义》,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9.[清]无名氏:《施公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3.
    10.[清]石玉昆:《包公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
    11.[清]贪梦道人:《彭公案》,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2.林弊、王淑艳编选:《唐传奇新选》,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3.易军、陆林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武侠卷》,安徽:黄山书社,1994.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3.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5.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周立波:《周立波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8.丁玲:《丁玲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9.丁玲:《丁玲文集(第1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0.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11.吴强:《红日》,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12.梁斌:《红旗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3.柳青:《创业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5.周立波:《山乡巨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6.杜鹏程:《保卫延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7.曲波:《林海雪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8.梁斌:《播火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9.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0.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1.冯德英:《迎春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22.冯志:《敌后武工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3.高云览:《小城春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4.马加:《马加文集·中篇小说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传学习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教务处编印,1951.
    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俄)列宁:《列宁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5.(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凉等译、邱应觉校,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6.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俄)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工舜华:《现代实用刑事法律词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李德学、于景洋、姜思学:《不灭的天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6.(美)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付子堂:《法之理在法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8.周宁:《想像中国:从“孔教乌托邦”到“红色圣地”》,北京:中华书局,2004.
    19.(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0.王友明:《革命与乡村: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1.韩云川:《<共产党宣言>再解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1.钱杏邮:《欢乐的舞蹈》,上海:现代书局,1928.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陈荒煤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5.(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7.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8.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9.金汉、冯云青、李新宇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10.许怀中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11.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鲁原、刘敏言:《中国当代文学史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13.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4.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15.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1917-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6.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7.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1938-19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5卷(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23.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4.(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8.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9.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1.万国庆:《凝眸黄土地——延安文学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2.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33.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34.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35.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6.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7.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38.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9.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试行本·第4分册·政治法律》:北京: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出版,1961.
    2.吴靖主编:《心理健康篇》,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4.世卫组织:《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唐晓煌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中国石化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张朝、李天思、孙宏伟主编:《心理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精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张大明:《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
    3.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4.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6.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7.工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9.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孟繁华:《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1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2.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3.纪德君:《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5.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
    17.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18.朱德发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9.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1.工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2.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
    24.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6.朱晓进等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放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8.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
    29.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济南:齐鲁书社,2005.
    30.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31.朱德发等:《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2.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长沙:岳麓书社,2007.
    33.张天佑:《革命文化的身体寓言——20世纪文学中的身体、死亡叙说》,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34.卜召林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道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5.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36.郭剑敏:《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1949—1966年革命历史小说的文本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瞿秋白:《论文学的大众化》,《文学》,1933年7月第1卷第1期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3.巴人:《论人情》,《新港》,1957年第1期
    4.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
    5.何家槐:《略谈“林海雪原”》,《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
    6.杨沫:《什么力量鼓舞我写(青春之歌>》,《中国青年报》,1958年5月3日
    7.王立:《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复仇主题——兼谈古代文化中的复仇意识》,《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8.王立:《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求索》,1994年第5期
    9.王烨:《现代革命的叙事逻辑及意识形态焦虑——论蒋光慈的革命小说》,《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0.樊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变革与现代中国的伦理转换》,《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11.王立:《复仇文学与复仇精神论》,《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2.万直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村宗法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年第3期
    13.纪桂平:《打开文件夹——一种解读解放区小说的方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4期
    14.王立:《从复仇文学主题看复仇动机的传奇素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5.李奉戬、吴文娟:《论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中的一种范式》,《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8期
    16.王立:《人治社会与违法复仇的文化根源——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片论》,《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第10期
    17.朱金瑞、单薇:《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论纲》,《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8.余岱宗:《论“十七年小说”的“阶级斗争”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19.唐少杰:《“人有病,天知否?”——基督教反照下的中国革命伦理演进及源流问题》,《开放时代》,2001年第8期
    20.莫言、工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21.余岱宗:《“红色创业史”与革命新人的形象特征——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为中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22.程光炜:《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 <红日> <红岩>小说的创作策略》,《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23.张东焱:《论仇恨——文学的负面情感研究》,《河北学刊》,2002年第3期
    24.邹菡:《<红旗谱>:现代革命语境中的复仇模式变革》,《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5.马立新:《红色理性与革命史诗》,《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6.谢怀建:《由“革命的道德”到“建设的道德”》,《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7.肖百容:《死亡与仇恨——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中心》,《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8.季伟:《革命认同叙事下的欲望言说——解放区小说潜在话语解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9期
    29.杨经建:《侠义精神与20世纪小说创作》,《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0.王立、金红华:《复仇报怨母题与唐代豪侠精神》,《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1.刘彦田、孟繁香:《从阶级的反抗到权利意识的觉醒——赵树理小说主要矛盾类型的警示》,《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2.余晓明:《文学与法律之间——以<白毛女>的文本演替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3.童庆炳:《历史题材创作三向度》,《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4.杨经建:《论中国文学中的“复仇”叙事》,《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
    35.贺立华、程春梅:《中国“左翼”运动与延安红色文艺》,《文史哲》,2004年第6期
    36.杜国景:《农业合作化小说历史评价综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37.胡淑芳:《论元杂剧的复仇精神》,《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38.张玉光:《儒家孝义思想对传统中国国家司法主义的影响——以“复仇”制度为论域的思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39.戴嘉树:《论“革命文学”观的深层诱因》,《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40.张博颖:《中国革命道德与当代中国国家伦理内涵的确立和发展》,《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1.惠雁冰:《论农业合作化题材长篇小说的深层结构——以<创业史>、<艳阳天>、<金光大道>为例》,《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42.陈少华:《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纂弑”主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43.海力洪:《暴力叙事的合法性》,《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
    44.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45.马立新:《透视红色“经典现象”》,《文史哲》,2005年第4期
    46.李俏梅:《当代文学中身体伦理的变化及其文化阐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7.贺立华:《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48.王智慧:《论革命文学运动中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9.陈国和:《复仇:从“快意恩仇”到“御敌雪恨”——传奇性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与武侠小说之关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0.李正红、方维保:《论二三十年代左翼叙事文学的革命主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51.张森:《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学观念与理论探求的嬗变》,《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2.李宗刚:《“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隐喻性特征》,《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53.沈芝霞:《爱情与政治的纠缠——1956年前后婚爱小说的重新审视》,《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54.唐红林、邹剑锋:《儒家“孝治”对“血亲复仇”的扬抑》,《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55.张立群:《论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以“红色经典”为例》,《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56.李遇春:《一种新型文学话语空间的开创——重读贺敬之的“红色经典”》,《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
    57.王春艳:《“红色经典”研究综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8.肖立斌:《析信仰视域中的道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9.余晓明:《土改小说:意识形态与仪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0.张松建:《历史暴力与文学记忆》,《读书》,2006年第2期
    61.吕海琛:《对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背离——十七年<人民文学>小说中的爱情书写》,《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62.贺宾:《论民间伦理的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3期
    63.姚丹:《“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实践及其成效初析——以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64.钟希高:《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清官情结”》,《现代语文》,2006年第4期
    65.杨洪承:《20世纪中国文学性爱与欲望书写的文学史反省》,《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6.周志雄:《在革命的阳光下谈情说爱——论十七年经典小说中的情爱叙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7.段建军、尹小玲:《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68.黄金鹏:《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鲁迅的诠释:强化阶级意识和政党意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9.邹海贵:《和谐社会伦理:对革命道德教化理念的解构与超越——革命道德教化的现代性道德价值理念审理》,《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0.杨经建、郭君:《“大众化”与“经典化”——“红色经典”论之五》,《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71.黄玉娇:《被“阶级斗争”点燃的激情——50、60年代关于<青春之歌>的批评和讨论》,《电影评介》,2006年第10期
    72.李继凯:《关于“阶级斗争文学”的再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73.杜霞:《革命语境下的政治权威叙事——解放区小说叙述视角分析》,《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1期
    74.白艳玲:《因果报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小说的道德教化主题》,《现代语文》,2007年第1期
    75.余岱宗:《红色经典:主题与叙述——以20世纪50、60年代革命文学为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6.王建刚、姚晓萍:《红色经典与政治美学——1950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之三》,《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7.张蓉、刘格娟:《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中州学刊》,2007年第3期
    78.颜水生:《试论“红色经典”的仇恨叙事——以<红旗谱>和<青春之歌>为例》,《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3期
    79.黄志繁:《<白毛女>、地方社会与阶级情感》,《博览群书》,2007年第3期
    80.杨经建:《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性意义和经典化定位》,《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81.刘勇:《“红色经典”:虚假的命名?》,《文艺评论》,2007年第4期
    82.刘进:《身体的意识形态——兼谈“红色经典”中的身体叙事》,《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83.李大伟:《论佛教“因果报应说”对古典文学“复仇意识”的影响》,《希望月报》,2007年第4期
    84.黄觉弘:《<春秋>大复仇与汉代复仇作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85.李玲、汤伟丽:《“大团圆”的私了——对中国现代文学一个现象的法文化解读》,《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86.张德刚:《20世纪50年代抗战小说中的地主形象》,《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87.权绘锦:《阶级斗争史观与农民起义历史小说》,《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8.权绘锦:《阶级理性与“现代化”陷阱——农民起义历史小说的成就与缺失》,《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9.袁庆丰:《左翼电影的道德激情、暴力意识和阶级意识的体现性与宣传性——以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的左翼电影<天明>为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0.华全红、寇国庆:《权力话语下的“红色经典”》,《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91.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92.张丽军:《从经济翻身到精神翻身、人性解放——解放区文学中翻身农民的复杂心态、多元诉求与当代反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3.颜琳:《革命:关于“人”的现代性话语的转换策略——兼论左翼革命文学 的人文理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4.张昭国:《动员结构与运作模式——土改运动中农民“过激”行为的原因分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5.郭剑敏:《以革命正义为意义元点的历史叙事——“十七年”红色文艺作品叙事逻辑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6.郭文元、巨晓哲:《论<李有才板话>中的农村政权“问题”及其文化规训》,《现代文学》,2008年第5期
    97.练素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血亲式复仇母题初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98.宋剑华:《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论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价值与后世影响》,《河北学刊》,2008年第9期
    99.黄晓华、胡辉杰:《革命的出场与反思的缺席——论解放区文学的示众描写》,《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00.黄晓华:《“看”——“被看”暴力结构的解构与颠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示众母题》,《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101.曹养元:《中国传统戏曲中复仇主题论述》,《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102.姜丽:《试析<红旗谱>的复仇模式》,《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3.宋剑华:《林海雪原:“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重读“红色经典”系列之一》,《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4.黄晓华:《身体与权力的博弈——论解放区文学的身体修辞》,《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05.钱高霞:《<翻身>——对土地革命的讴歌》,《消费导刊》,2009年第3期
    106.孙斐娟:《被规训的中国当代农村叙事先声——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7.杨亚林:《<小二黑结婚>:革命伦理与民间伦理的结合》,《现代文学》,2009年第4期
    108.秦林芳:《“宏大叙事”中的细节瑕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侯殿魁描写”献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109.宋剑华、黎保荣:《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现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110.孙斐娟:《被成功规训的中国当代农村叙事——以<创业史>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的个案解读》,《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6期
    111.司俊琴、高亚斌:《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对解放区农村干部形象的书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
    112.石了英:《“红色经典”命名合法化的双重视角解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113.张根柱:《土地改革政策的文学化演绎——论解放区长篇土改小说与土地改革政策之间的互文性》,《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114.徐燕:《论隋唐系列小说中的复仇类型与先秦复仇文化》,《天中学刊》,2009年第8期
    115.工永春:《革命暴力的合法化叙述——试论“十七年”小说中暴力叙事的意义及其策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16.刘旭:《革命话语与人性话语的并置——论<三家巷><苦斗>的性别叙事与宗教修辞》,《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17.高山、曹兰:《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阶级叙事的双重视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18.熊权:《论叶紫创作“无产阶级文学”的意义及启示》,《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4期
    119.陈夫龙:《游走于暴力和正义之间——论蒋光慈的革命侠义情结》,《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20.方维保:《血仇困境中的人性与阶级救赎——以话剧<原野>为中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1.罗电:《论“十七年”红色经典的思想艺术魅力》,《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6期
    122.付震震:《婆心救世曲笔为文——论<三言>因果报应思想》,《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6期
    123.工立、刘畅:《<水浒传>侠女复仇与佛经故事母题》,《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124.田敏:《革命的双重形象之诱惑与奴役——以新文学的革命表意为例》,《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125.戴莉:《新英雄传奇研究综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126.颜明:《从格言谚语看古人厌讼惧讼》,《中国审判》,2010年第9期
    127.张继:《复仇题材的法律意蕴》,《大家》,2011年第4期
    128.孙红震:《指向崇高意旨的身体献呈——<我在霞村的时候>革命伦理解读》,《现代文学》,2011年第7期
    129.刘传霞、石万鹏:《脸谱化的身体——论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的身体叙述》,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30.黄万华:《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