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源于1920年代末的上海,战后同源分流,1940年代末以后兴盛于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1980年代随着先锋派作家出现,汇流大陆。华文现代主义川流不息,从未间断。刘以鬯(1918-)是传承上海现代主义与五四精神到香港最重要的人物,1949年南来香港,身兼作家与编辑双重身份,多年来在商业社会坚持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与推广,扶持也斯(1949—)、西西(1938-)等下一代香港作家现代主义的发展。1985年刘以鬯发起创办并总编《香港文学》杂志,发起世界华文作家联会,以香港特殊的政经空间连接大陆与海外华文为己任,是华文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本文在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以及港台海外华文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密切联系的背景上,考察刘以鬯七十余年的写作生涯,尤其是1949年南来香港以后,上海记忆梦萦于字里行间,构成两座城市文化交缠的美学。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及其作品,梳理上海到香港在文化上与美学上传承与转化的关系,有助补遗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全面的发展脉络。
     论文首章为导论,重新整理刘以鬯文学与现代主义及评估其研究价值。第章分为两部份,前部份重新检视历史,梳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自上海诞生到分流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的过程,并探讨刘以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后部份整理过往刘以鬯作品评论与研究。经本人收集、梳理、统计,历来大陆、港台与新马有关刘以鬯作品评论文章超过四百篇,另有不少外文书写的评论,包括英文、法文与日文,刘以鬯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本论文在研究角度上寻求突破,打破过往港台澳文学研究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隔阂。将刘以鬯作品研究置入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框架,整体性分析其文化与美学的传承与转化。
     第二章及第三章从较宏观角度讨论刘以鬯作品整体的文化与美学特色。第二章分析刘以鬯与上海新感觉派和五四新文学关系,本文发现刘以鬯在文字风格与文学形式受到上海新感觉派成员刘呐鸥(1905-40)与穆时英(1912-40)影响颇深,在民族立场上却有分歧,刘以鬯能够将现代手法技巧与民族自主立场自然融和。他跟施蛰存(1905-2003)在民族观点上较接近,追求华文现代主义与世界同步。刘以鬯亦受到五四新文学鲁迅等的内省精神启发,作品往往对时代与社会辛辣批判,兼具个人反思。第三章论及刘以鬯的城市迁移经验与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关注过去没有评论提及刘以鬯以新马为题小说的第一手资料。输文思考城市迁移对华文现代主义在文字、风格、美学上的影响,体验到战後中国文学多中心新局面发展的文化多元性。
     第四章至第六章以分析刘以鬯的文本为主,探寻现代主义纵向传承与横向发展的关系。前者指源自上海至香港的文化传承,后者指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在华文文化中的横向影响。第四章探讨刘以鬯的心理小说,分为两部份。前部份尝试寻求一种科学而客观的方法,剖析《酒徒》与上海新感觉派及西方意识流小说关系。通过文本内语言模式的归纳与比较,发现《酒徒》运用六种语言叙事模式,其中有来自乔伊斯《尤利西斯》(Ulysses,1922)及穆时英的启发。刘以鬯《酒徒》的贡献是有意建立一套崭新的华文语言系统,描写意识流不同程度的心理层次,同时《酒徒》内省精神可以追溯到鲁迅《狂人日记》(1918),可见《酒徒》在文化上和美学上有纵向与横向的传承与转化关系。通过同时代港台意识流小说比较分析,揭示《酒徒》在华文意识流小说中的重要价值。后部份讨论《酒徒》以后,刘以鬯发展了两种心理描写手法,一种是混合深层与表层心理的书写手法,另一种是纯粹表层心理的书写手法。
     电影视觉文化与城市生活文化出现,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特色,刘以鬯作品同样兼具这两种特色。第五章尝试以“城市图像”的概念阐释刘以鬯文本内各种城市时空演绎法与跨媒体经验(来自电影视觉、听觉经验与蒙太奇节奏)。刘以鬯对城市图像的探索,在上海新感觉派等视觉描写基础上发展,他主要受到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人物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横向的启发,从电影汲取崭新手法捕捉香港的城市经验,当中以《对倒》(1972)成就最高。第五章从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与李维斯陀(L6vi-Strauss, Claude,1908-)所启悟的“音乐结构”(composition)概念,分析《对倒》与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2000)的跨媒体影响。刘以鬯启发王家卫拍摄名作《花样年华》,该片获康城最佳导演殊荣。本章透过“音乐结构”剖析意义的方法,整理出刘以鬯如何从电影媒体汲取描写城市的手法,文学手法又如何启发电影,表现20世纪华文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多元与跨媒体互涉复杂现象。
     刘以鬯有一系列故事重编小说向来备受评论关注,以往研究方法多遵循“故事新编”概念,着重文本内版本比较,很容易忽略文本外因素,尤其是香港这种多元文化的商业城市因素。第六章以“现代复修"代替“故事新编”的说法。“现代复修”概念,来自历史古迹遗址复修的现代建筑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育观念。”现代复修”有利于将文本内的关系(新旧符号的和谐与张力)与文本外的关系(经济、文化、社区环境)作整体分析,对刘以鬯在财经或商业报刊连载的故事重编小说,尤其是中篇小说《寺内》(1964)那种雅俗共赏、新旧文字符号并存的作品,得到更精准有效的分析。“现代复修”作为一种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观念,亦有助评估刘以鬯个人的上海记忆在香港城市现代化的特色。
     刘以鬯写作时间超逾七十年,作品数量极多,部份坊间失传。本论文在第一手资料发掘上有突破,例如中篇小说《龙女》(1952)、《第二春》(1952)、《星嘉坡故事》(1957)、《梦街》(1958)等,都是过去几乎没有评论过的作品。另外新近重新整理出版的旧作,例如《热带风雨》(2010),《甘榜》(2010)、《吧女》(2011)等,对本论文研究在新资料上也有很大支持。本人多次专访刘以鬯及其夫人罗佩云,他们在资料上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总体而言,本论文较全面整体地梳理刘以鬯作品从上海到香港之间文化与美学的纵向传承与横向发展,为补遗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全面的发展脉络有所贡献。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sm emerged in the1920s'Shanghai. After the1940s, Hong Kong and Taiwan literature continued to develop modernism with their distinct characters. In the1980s, with the emergence of Avant-garde literature, literary modernism reappeared in mainland China. As a whole,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sm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in the20th century. Hong Kong writer Liu Yichang (1918-) inherits both the tradition of Shanghai modernism and May Fourth Literature. He came to Hong Kong in1949, worked as writer and editor. While working in a commercial society, he still insisted in writing and promoting modern literature. With his encouragement and insistence, he helped to bring up important Hong Kong modern writers like Yesi (1949) and Xixi (1938). In1985, Liu Yichang started to work as Editor-in-Chief of Hong Kong Literary magazine. The magazin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connec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ese writers and overseas Chinese writers which is an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post-war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thesis studies Liu Yichang's over70years of literary career. The thesis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post-1949Hong Kong when Shanghai became a memory in Liu Yichang's stories. This thesis also aims to map out the cultural and aesthetic connec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so as to draw a clearer picture of20th century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studies the works of Liu Yich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modernism. Chapter One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als with historical review on how literary modernism traveled from Shanghai to Hong Kong and Taiwan. This section also studies the position of Liu Yichang in this process. The second section focuses on the literary review on the study of Liu Yichang. There are more than400Chinese articles about the writer. Apart from this, there are also many criticisms written in foreign languages. The study of Liu Yichang itself could be a discipline. This thesi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by study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the connection with20th century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discuss Liu Yichang's works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Chapter Two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of Liu Yichang with Shanghai New Sensationalism and May Fourth Literature. One of the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e thesis is that Liu Yichang has great influence from the Shanghai New Sensationalism though their national attitude was different. In his stories, Liu Yichang blended modern literary technique with nationalism. Furthermore, Liu Yichang has great influence from May Fourth novelist, for example Lu Xun's reflective attitude towards society and individual. Chapter Three studies how urban mobility influences Liu Yichang.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period when Liu Yichang worked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from1952-57, which has not been studied previously.
     Chapter Four to Chapter Six focus on analyzing Liu Yichang'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literature.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novels of Liu Yichang.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Drunkar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y Fourth Literature and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s. This study has pointed out six types of narration in The Drunkard. Both James Joyce and Mu Shiying have influenced the narration of The Drunkard. Furthermore, the self-reflective narration of The Drunkard could also be traced back to Lu Xun's "A Madman's Dairy". This section also compares The Drunkard with other stream-of-conciousness novel of the same time, so a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iu Yichang's novel aesthetically. The latter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deep layer" psychological narration and "surface layer" psychological narration.
     Urban culture and visual culture are two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We could find these two elements in Liu Yichang's stories.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urban image" in Liu Yichang's novel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Shanghai New Sensationalism, and with the influence of French New Novel and cinema culture in Hong Kong, Liu Yichang succeeded in creating his own visual image in literature. His renowned novel, Intersection, is a good example of this experiment.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 Yichang's Intersection and Wong Kar Wai's In the Mood for Lo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osition. The composition has inspired writers like Milan Kundera and Levi-Srauss Claude. This chapter discusses how Liu Yichang absolves cinematic technique and on the other hand, how Liu Yichang's novel inspires movie director.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20th century modern literature.
     Liu Yichang has a series of stories on re-writ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or folklores. Previous studies focus on the textual analysis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stories. This thesis differs from the previous study by paying full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 new stories were written. This perspective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n a commercial city like Hong Kong. Chapter Six discusses Liu Yichang's litera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conservation". The chapter discusses how Liu Yichang's "new" stories were written in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 culture. In this works, he tried to balance the art and the commercial, which could be illustrated by his work "Inside the Temple"."Modern Conservation" is a concept embedded wi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It will help to u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u Yichang's Hong Kong portrait with the memory of Shanghai.
     Liu Yichang has been continuing writing for over70years. Some of his works could not be located now. This thesis has dig out a lot of first hand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novella like Dragon Girl (1952), The Second Spring (1952), Singapore Stories (1957) and Dream Street (1958). These novellas have not been discussed before. Furthermore, Liu Yichang has published some old works recently, for example Tropical Weather (2010), Peuh Village (2010) and Bar Girl (2011). These works have seldom been discussed before. I have conducted several interviews with Mr. and Mrs. Liu Yichang. They are generous in providing me some first hand information.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from cultural and aesthetic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aims to enrich and extend the study of the20th century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①黄万华:《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②黄万华:《战后二十年:中国(大陆和台港)文学新的历史进程》,《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第5页;类似说法在黄万华更早的评论中已经看到。[见黄万华:《战时中国文学:开放性体系的形成》,《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372页。
    ③有关中国现代主义与上海的关系书籍有不少,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等。其中强调现代主义与上海现代都会文化生活关系的,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毛尖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而强调现代主义与上海半殖民文化的,见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亦有强调现代主义与上海租界文化,见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④载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页。[原文见刘以鬯:《用笔见证历史》,《香港作家报》,1997年6月。)
    ⑤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第18页。
    ①陈子善:《上海的美丽时光》,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45页。
    ②我在2010-11年间跟刘以鬯伉俪访问多次。其中有关大光明戏院毕业的情景,在《过去的日子》(1963)中有记载。
    ③灵文:《刘以鬯爱书成癖》,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2-33页。
    ④刘以鬯伉俪访问期间得知,另参看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1997年,第46页。
    ①刘以鬯:《露薏莎》,柯灵主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投机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75页。
    ②刘呐鸥:《风景》,《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9页。
    ③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④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⑤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
    ⑥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
    ⑦都会消费文化这个概念,在拙文曾提出并集中讨论都会消费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本文在过去研究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同时阐述都会消费文化与结构性贫穷问题的新观点。(参见黄劲辉:《刘以鬯的现代复修:一种都会消费文化下现代主义的美学追寻》,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 第32-46页。)
    ① Robert Bocock, Consumption (London:Routledge,1993), p.16.
    ①资料参考自宋路霞:《上海洋楼沧桑》(褶页年表),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
    ②陈子善:《上海的美丽时光》,第4-5页。
    ③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119页。
    ①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272-273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79页。
    ③陈子善:《上海的美丽时光》,44、46、93、117、188、203、143页。
    ①林毓生:《中国现代性的迷惘》,《“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②同上。
    ③李泽厚:《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讨论》,《走我自己的路》,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第466页。
    ①彭小妍:《浪荡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2期,第1-7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187-188页。
    ③易明善:《刘以鬯传》,第8页。
    ④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87-395页。
    ⑤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404-405,408页。
    ①布什亚的观念是建基于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富裕城市"(the affluent society)理论发展出来。见George Ritzer, "Introduction", Jean Baudrillard, Chris Turner(trans.), The Consumer Society:Myths and Structures[London:Sage,1970(in French),1998(in English, with Introduction),2010], p.2[“富裕城市”理论参看John Kenneth Galbraith, The Affluent Society(Boston:Sage,1958,1984).)
    ②陈平原:《商品化倾向与书面化倾向》,《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1页。
    ③刘以鬯:《从抗战时期作家生活的困苦看社会对作家的责任》,《刘以鬯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275-277页。
    ①穆时英身世经历,参考自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47页。
    ②载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8页。(原文见香港《八方》编辑部:《知其不可而为——刘以鬯先生谈严肃文学》,《八方文艺丛刊》第6辑。]
    ③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页。
    ④易明善:《刘以鬯传》,17,39页。
    ⑤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页。
    ⑥刘以鬯:《记叶灵凤》,《刘以鬯卷》,第259页。
    ⑦同上。
    ⑧载刘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学——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在“香港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刘以鬯卷》,第361页。(原文见曹聚仁:《采访新记》,香港:香港创垦出版社,1956年,第75页。)
    ①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2页。
    ②有关南来文人所受的遭遇,参考自曹聚仁的观点。原文看曹聚仁:《采访新记》,第14页;转载自刘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学——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在“香港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第361页。
    ③引文见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3页;该段有关刘以鬯生平参考自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1-3页。
    ④载易明善:《刘以鬯传》,第64页。(原文见《刘以鬯谈创作生活》,《开卷》第3卷,第5期。)
    ⑤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3页。
    ①刘以鬯:《自序》,《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2页。
    ②也斯:《刘以鬯的创作娱人也娱己》,《信报》24版,1997年11月29日。
    ③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作品年表》,《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225页。
    ④衣其(倪匡):《一片牢骚话》,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6-7页。(原载《真报》,1962年12月31日)
    ⑤振明:《解剖<酒徒>》,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29-31页。[原载《中国学生周报》,1968年8月30日]
    ①该说法参考自黄万华:《战后二十年:中国(大陆和台港)文学新的历史进程》,第4-5页。
    ②刘以鬯:《三十年来香港与台湾在文学上的相互联系》,《刘以鬯卷》,第348页。
    ③陈国球:《刊物与翻译研究》,梁秉钧、陈智德、郑政恒编:《香港文学的传承与转化》,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237,239页。
    ④刘以鬯:《三十年来香港与台湾在文学上的相互联系》,第348页。
    ⑤陈国球:《刊物与翻译研究》,第233页。
    ①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9页。
    ②刘以鬯:《三十年来香港与台湾在文学上的相互联系》,第350页。
    ①易明善:《刘以鬯传》,第146页。
    ②刘以鬯:《三十年来香港与台湾在文学上的相互联系》,第353-354页。
    ①2011年间本人到广州访问许翼心教授得悉。
    ②本人与刘以鬯夫妇伉俪的访问得知,以及参看易明善:《刘以鬯传》,第46-47页。
    ③资料见香港电影资料馆网页,网址见: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index.phD。
    ④香港电台在1987年“小说家族”改编《对倒》,1995年“写意空间”改编《酒徒》。有关《对倒》电视剧与原著的分析,见许旭筠:《限制、协商与创新:论香港电台八、九0年代“小说家族”影视文学改编》,梁秉钧、黄淑娴等编:《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7-170页。
    ⑤见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作品年表》,第226-229页。
    ⑥本人与刘以鬯夫妇伉俪的访问得知。
    ①刘以鬯:《<香港文学>发刊词》,《刘以鬯卷》,第360页。[原文见《香港文学》,1985年1月)。
    ②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2页。
    ③“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9日在香港举行。论文成果在翌年辑成《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一书,为本人主编“文学与电影”丛书(香港大学出版社及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首部评论集。
    ④易明善:《刘以鬯传》,2,14-15页。
    ①刘以鬯:《从<浅水湾>到<大会堂>》,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3年,第122-123页。
    ②刘以鬯:《从<浅水湾>到<大会堂>》,第124页。
    ③同上。
    ④刘以鬯《从<浅水湾>到<大会堂>》,第126-127页。
    ①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第9页。
    ②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5页。
    ③刘以鬯:《自序》,《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第2页。
    ④刘以鬯:《自序》,《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①同上。
    ②也斯:《刘以鬯的创作娱人也娱己》。
    ③刘以鬯:《序》,《对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22页。
    ④也斯:《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刘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图书贸易有限公司,1993年,第276页。
    ①本人与刘以鬯伉俪多次访问的纪录。
    ②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③周伟民、唐玲玲:《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香港作家刘以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
    ④刘以鬯:《对倒》,第239-335页。
    ①参阅参考文献“刘以鬯评论文章”。
    ②刘以鬯:《<酒徒>新版前记》,《酒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11页。
    ③本人在2011年到广州访问许翼心。
    ④例如戴畏夫:《娱乐自己·娱乐别人:谈刘以鬯及他的小说》,《新加坡文艺》第2期,1981年;桑妮:《香港文学的典范作品:读刘以鬯<天堂与地狱>》,《星洲日报》,1982年2月25日;周粲:《刘以鬯的<龙须糖与热蔗>》,《南洋商报》,1982年10月11日等。
    ⑤这些讨论可见梁秉钧:《<酒徒>与<优力栖斯>的意识流技巧之比较》,《星岛晚报·大会堂》,1984年2月8、15日;吴尚华:《<酒徒>: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刘以鬯小说创作一瞥》,《安徽师大报》,1987年5月16日;陈云根:《众人皆醉我独醒——评刘以鬯的<酒徒>中的先知角色及其他》,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24-125页。(原载《读者良友》,1987年6月)
    ⑥刘以鬯:《一九九七》,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⑦刘以鬯:《春雨》,香港:华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⑧黎伟基:《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对传统文本的吸纳和转化》,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5年;李婉萍:《“探求内在的真实”:论刘以鬯小说中的梦》,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5年;黎国泳:《论刘以鬯实验小说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6年;麦欣恩:《黑与白、天堂与地狱之间:刘以鬯小说中香港社会的矛盾、对比、冲突》,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9年等。
    ⑨周伟民、唐玲玲:《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香港作家刘以鬯研究》。
    ①载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原文见杨素:《“本地意识”和“本土文学”——访刘以鬯谈“五十年代香港文学”》,《星岛日报.文艺气象》,1992年7月8日。)
    ②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2页。
    ③载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第18页。[原文见刘以鬯:《用笔见证历史》,《香港作家报》,1997年6月。]
    ④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第18页。
    ⑤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1997年,8,14,17,20页。
    ⑥刘以鬯:《端木蕻良论》,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年。
    ⑦刘以鬯主编,萧军、萧红:《跋涉》,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81年。
    ①有关萧红、萧军与鲁迅的资料,参考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俞芳等:《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65页;萧红的三篇悼念鲁迅离世的信简、文章,见萧红、俞芳等:《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第32-37页;萧红舆鲁迅认识交往,见骆宾基《萧红小传》,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1年;萧军与鲁迅在1934-35年间一共54封通信,见萧军:《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245页。
    ③蔡源煌:《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台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3,23,75页。
    ④该说法参考自黄万华:《战后二十年:中国(大陆和台港)文学新的历史进程》,《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①该说法来自夏志清,详见原书Chih-tsing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p.3.
    ② Patrick Hanan, "The Technique of Lu Xun's Fictio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4,1974, pp.53-96.
    ②有关后来的研究,可参考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该书为再版,原作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1849-1911》,宋伟杰译,台北:城邦文化,2003年。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1-2页。
    ①李泽厚:《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讨论》,《走我自己的路》,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第466-467页。
    ②文化的动态描述观念,主要参考自后殖民理论家萨伊德(Edward W.Said)的观念。本文运用有别,萨伊德的兴趣更大程度上集中于地缘政治上重迭的争议或不同种族与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仅集中讨论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错综交缠的关系。详见[美国]萨伊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蔡源林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4-5页。
    ③李欧梵:《走上革命之路(1927-1949)》,《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03页。
    ④有关中国现代主义与上海的关系书籍有不少,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等。其中强调现代主义与上海现代都会文化生活关系的,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毛尖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而强调现代主义与上海半殖民文化的,见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亦有强调现代主义与上海租界文化,见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①资料参考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与大学图书馆。网址见:http://www.modernchineseliterature.net/writers/XuZhimo/life-b5.jsp(2011年12月18日)。
    ②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272-273页。
    ③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0-212页。
    ④以上资料参考自易明善:《刘以鬯传》39,45页;本人在2009至2011年间多次访问刘以鬯夫妇的笔记以及2010年上海实地考察的结果。现时该上海怀正文化社原址,已改建为一所政府职业教育中心。
    ⑤资料参考自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8页。
    ①[美国]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13页。
    ①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17,27,40-41,48,52页。其中“血和泪的文学”观念来自郑振铎[见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载陆荣桩、王爱玉编:《郑振铎选集》第2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56页。]
    ②Leon Edel,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 Novel(Gloucester, Mass.:Peter Smith,1972), P.21-22.
    ①[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陈圣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60-175页。
    ②资料参考自[日本]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2-27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55-57,60页。
    ④黄继持有类似的观点。(见黄继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⑤以上引文及观点参考自李欧梵:《走上革命之路(1927-1949)》,第226-227页。
    ①该言论主要来自三篇文章,首两篇文章回应刘以鬯在《小说会不会死亡》中现实主义已死的言论,怀疑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刘以鬯作品上是否真的具有冲突性,后一篇文章立场变得肯定,并提出“现代现实主义”的说法放入刘以鬯小说的研究之中。(见潘亚暾:《创新培苗桥梁——访香港老作家刘以鬯先生》,《华文文学》第3期,1987年,第58页;潘亚暾、汪义生:《刘以鬯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期,1988年,第81页;潘亚暾、汪义先:《香港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年,第196页。(受讨论的刘以鬯原文,见刘以鬯:《小说会不会死亡?》,《刘以鬯选集》,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80年,第303-313页。)
    ②刘以鬯认为“相反的东西未必不能相合,将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笔者按,这种传统现实主义不是指大陆国内的现实主义,而是泛指西方文学界主流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理论结合在一起,说不定可以使小说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见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第4页。
    ③刘以鬯:《小说会不会死亡?》,第162页。
    ④许钦文、李健吾归类参考自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第60页;姚雪垠归类亦参考自该书,第199页。
    ①曾宪章:《农民戏剧的还原与开放延伸——略论熊佛西戏剧大众化实验对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的革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96-98页。
    ②赵景深:《赵景深自传》,《文献》,1980年10月,第167-170页。
    ③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5页。
    ④资料参考自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7页。
    ⑤刘以鬯:《露薏莎》,柯灵主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投机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第267页。
    ①有关消费主义与帝国主义的观点在拙文提出,主要分析刘呐鸥与刘以鬯关系。本文今加以发挥,将上海新感觉派三位主要人物与刘以鬯比较研究。(见黄劲辉:《刘以鬯的现代复修:一种在都会消费文化下现代主义的美学追寻》,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27-48页。)
    ②张国安:《导言》,贾植芳、钱谷融主编:《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③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50页。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181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187-188页。
    ③刘呐鸥:《风景》,贾植芳、钱谷融主编:《刘呐鸥小说全编》,第10页。
    ④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日记集》,台南:南县文化局,2001年,232、762、770页。
    ①同上,第108页。
    ②刘呐鸥:《方程式》,贾植芳、钱谷融主编:《刘呐鸥小说全编》,第82页。
    ③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日记集》,第322页。(据彭小妍在1997年9月5日对刘玉都的访问,刘呐鸥初时与妻子关系一般,在子女陆续出世后有所改善。他经常带妻子和子女看电影和跳舞。见彭小妍:《浪荡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8年3月.第15页。)
    ④刘呐鸥:《游戏》,贾植芳、钱谷融主编:《刘呐鸥小说全编》,第8页。
    ⑤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39-340页。
    ①彭小妍:《浪荡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第1-7页。
    ②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日记集》,第446页。
    ③刘呐鸥记述坐电车时遇到西洋女子的不愉快经历:“眼睛和眼睛,憎恨的火,洋鬼婆们啊!站得稳吧,不然,无明火在烧的东洋男儿就要把你们冲到电车府去了。”(见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日记集》,第66页。)
    ④[法国]布希亚(台版译名,内地译名布什亚):《物体系》,林志明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3,90-91页。
    ⑤施蛰存:《震旦二年》,《新文学史料》总第25期,第51页。
    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日记集》,第52页。
    ①有关批评穆时英的文章,见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载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第389-390页(原文见《北斗》,1932年1月);司马令(瞿秋白):《财神还是反财神》,载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第408-421页。[原文见《北斗》,1932年7月]
    ②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载自《刘以鬯选集》,第144页。
    ③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第145页。
    ④穆时英身世经历,参考自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47页。
    ①穆时英:《手指》,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1卷,第125页。
    ②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1卷,第247页。
    ③同上。
    ④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第253页。
    ⑤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第254页。
    ⑥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59页。
    ①刘以鬯:《评“大地的海”》,《刘以鬯选集》,第136页。
    ②易明善:《刘以鬯实验小说创作的最早尝试:略评刘以鬯的处女作<流亡的安娜.芙洛斯基>》,《大公报.文学版》,1995年11月29日。
    ①刘以鬯:《贺刘以鬯先生获颁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教授衔特辑:好的小说,一定要有新意—答谢和答问》,《城市文艺》,2009年12月16日,第11页。
    ②刘以鬯:《露薏莎》,第281页。
    ①两个故事大致相同,人物与事件一样,只是前作较长,较多谢医师的心理,后作稍短,减去谢医师心理,将注意力放在白金塑体的描述上。《谢医师的疯症》刊于《慧星月刊》,1933年6月;《白金的女体塑像》辑入《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现代出版社,1934年。资料见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554,556页。
    ② Richard Mason, The World of Susie Wong(New York:The American Company,1957,1976).
    ②也斯:《<吧女>的脉络》,《吧女》,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第8页。
    ①资料来自叶佳树:《刘呐鸥传奇》,康来新、许秦蓁合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第5页。有关《永远的微笑》的整个剧本及刘呐鸥的影评均收录入该书。
    ②刘呐鸥:《游戏》,贾值芳、钱谷融主编:《刘呐鸥小说全编》,第1页。
    ③黄淑娴编:《香港影片大全》第1卷,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市政局,1997年,第167页。
    ④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第566页。
    ⑤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第565页。
    ①穆时英:《谢医师的疯症》,《穆时英全集》第2卷,第253页。
    ②刘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图书贸易有限公司,1993年,第18页。
    ①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87-395页。
    ②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86页。
    ③同上。
    ④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404-405页。
    ⑤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408页。[该观点参考自CarlE. Shorske, Fin-de-siecle Vienna:Politic and Culture(New York:Vintage Books,1981), p.11,15.)
    ①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411-414页。
    ②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416页。
    ③施蛰存:《黄心大师》,《十年创作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第639页。
    ①同上。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65页。
    ③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民国画报汇编:上海卷》(复刻版),第76页。(原版见《良友》画报,1941年3月,第36页。)
    ④同上,第106-107页。(原版见《良友》画报,1941年4月,第28-29页。)
    ⑤[法国]罗兰·巴特:《修辞系统的分析》,《流行体系(二):流行神话学》,敖军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289-300页。
    ①同上,页146-147。(原版见《良友》画报,1941年5月,第24-25页。)
    ② Thorstein Bunde Veble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1), pp.68-101.
    ①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②类似的观点可以参考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59页。
    ①以上几段有关《迷楼》的引文,见柯灵主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短篇小说集之三·迷楼》,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68-269页。
    ②以上几段有关《北京城的最后一章》的引文,见柯灵主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短篇小说集之三·迷楼》,第372页。
    ①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93页。
    ②陈云根:《众人皆醉我独醒——评刘以鬯的《酒徒》中的先知及其他》,获益编辑部编:《<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23-129页。
    ③李欧梵:《追求现代性(1895-1927)》,第210-211页; Cyril Birch,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Fiction", Merle Goldman(e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390.
    ①载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11页。[原文见伊藤虎丸:《论沉沦》,《中国文学研究》,1及3期,1961年。)
    ②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12-113页。
    ③两节引文皆见鲁迅:《一件小事》,杨义编:《鲁迅作品精华》第1卷,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年,第49页。
    ④三节引文皆见鲁迅:《故乡》,《鲁迅作品精华》第1卷.第71-72页。
    ⑤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23页。
    ①有关鲁迅运用复调的分析,见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2-79页;有关刘以鬯运用复调的分析,见蔡益怀:《想象香港的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6-187页。
    ①刘以鬯:《副刊编辑的白日梦》,也斯、叶辉等主编《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编:小说卷》上册,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2011年,第176页。
    ②刘以鬯:《副刊编辑的白日梦》,第178页。
    ③刘以鬯:《副刊编辑的白日梦》,第177-178页。
    ④有关《副刊编辑的白日梦》的刊登背景及也斯评论的引文,见也斯、叶辉、郑政恒:《漫长的中间状态——香港短篇小说三人谈》,也斯、叶辉等主编《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编:小说卷》上册,第ix页。
    ①刘以鬯:《过去的日子》,《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20页。
    ②同上。
    ①刘以鬯:《序》,《对倒》,香港: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21页。
    ②资料来自本人与刘以鬯夫妇的访谈。
    ①刘以鬯:《序》,《对倒》,第21页。
    ②刘以鬯:《对倒》,第96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106页。
    ④同上。
    ①刘以鬯:《对倒》,第189页。
    ②《明报晚报》背景分析,见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07页。
    ③刘以鬯:《<模型.邮票.陶瓷>前言》,《模型.邮票.陶瓷》,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第7页。
    ④刘以鬯:《自序》,《刘以鬯中篇小说选》,第2页。
    ①资料来自本人与刘以鬯夫妇的访谈。
    ②刘以鬯:《邮票在邮海里游来游去》,《模型.邮票.陶瓷》,49,88,89页。
    ③刘以鬯:《<模型.邮票.陶瓷>前言》,第7页。
    ④刘以鬯:《自序》,《刘以鬯中篇小说选》,第2页。
    ⑤刘以鬯:《邮票在邮海里游来游去》,第115页。
    ⑥刘以鬯:《<模型.邮票.陶瓷>前言》,第7页。
    ①该说法详见拙文,黄劲辉:《玩物言志:刘以鬯艺术世界的双城魅力》,《文学评论》,2010年6月,第13-18页。
    ②李欧梵:《追求现代性(1895-1927)》,第174-175页。
    ①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第18页。
    ①黄万华:《战时中国文学:开放性体系的形成》,《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363-364.366页。
    ②该说法参考自韦尔斯。见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Gity(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93), p.1,
    ③有关华文现代文学与都市的研究著作: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陈平原、王德威、陈学超编:《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吴福辉:《多梭镜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等。
    ①该说法参考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②该说法参考自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③资料参考自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14.24页。
    ④该说法来自穆时英:《<公墓>自序》,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1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33页。
    ⑤转载自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2页。
    ⑥有关《雪晴》与《露薏莎》的关系,本人有机会阅读到《雪晴》原刊版本证实。出版资料来自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2009年,第221页。
    ①转载自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8页。(原文见香港《八方》编辑部:《知不可而为——刘以鬯先生谈严肃文学》,《八方文艺丛刊》第6辑,1987年。)
    ②有关越界筑路的资料,见刘以鬯:《露薏莎》,柯灵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投机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68页。
    ①刘以鬯:《露薏莎》,第267页。
    ①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穆时英全集》第1卷,第331页。
    ②有关《南北极》及《公墓》两本书出版的资料,见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549,554页。
    ③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载自《刘以鬯选集》,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80年,第142页。(原文见《四季》,1972年11月)
    ④以上两段引文,见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人》,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1卷,第245页。
    ①同上。
    ②穆时英:《上海狐步舞(一个断片)》,第337页。
    ③有关施蛰存的分析,参考自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85-386页。
    ①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347页。
    ②有关批评穆时英的文章,见钱杏邮:《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载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第389-390页(原文见《北斗》,1932年1月]:司马令(瞿秋白):《财神还是反财神》,载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第408-421页。(原文见《北斗》,1932年7月)
    ③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载自《刘以鬯选集》,第144页。
    ④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第145页。
    ⑤载自易明善:《刘以鬯传》,第8页。(原文见刘以鬯:《编者附记》,《扫荡报.扫荡副刊》,1949年4月19日)
    ①刘以鬯:《评“大地的海”》,《刘以鬯选集》,第136页。
    ②刘以鬯:《露薏莎》,第281页。
    ③易明善:《刘以鬯传》,第15页。
    ①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221,225页。
    ②该两书的资料来自本人跟到以鬯夫妇的访问中得知。
    ①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3-14页。
    ①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15-18,22页。
    ②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第174-175页。
    ③东端、瑞芬:《出版说明》,刘以鬯:《热带风雨》,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年,第8页。
    ④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第33页。
    ①新加坡诗人蔡家茂(1940年-)自述童年经常跟弟弟追看《南洋商报.商余》作家葛里哥的文章,却不知作者的真正身分。见蔡名茂:《笔名趣谈》,《南洋商报.商余》,2011年3月5日。载于南洋网(http://www.nanyang.com.my/node/340948),阅读日期:2011年12月27日。
    ②刘呐鸥:《游戏》,《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页。
    ③详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第187-188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香港:鼎足出版社,1957年,第6页。
    ②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7页。
    ③以上两段引文,见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7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13页。
    ②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30页。
    ③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2页。
    ④同上。
    ⑤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5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8页。
    ②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6页。
    ③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18-19页。
    ④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28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19页。
    ②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27页。
    ③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93-94页。
    ④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98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70-71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105页。
    ②艾晓明:《欲望的酒店》,曹聚仁:《酒店》,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年,第201-204页。
    ③曹聚仁:《前记》,《酒店》,第2-4页。
    ④曹聚仁:《前记》,《酒店》,第3页。
    ⑤黄淑娴有类似的观点。见Mary Shuk-han Wong, "The Voyage to Hong Kong", Andrea Riemenschnitter & Deborahe L. Madsen(ed.), Diasporic Histories:Cultural Archive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9), pp.152-154.
    ⑥梁秉钧:《“改编”的文化身份:以五0年代香港文学为例》,梁秉钧、陈智德、郑政恒编:《香港文学的传承与转化》,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第113页。
    ①刘以鬯:《美娣》,《热带风雨》,第145页。
    ②同上,第144页。
    ①刘以鬯:《热带风雨》,《热带风雨》,第269页。
    ①同上,第291页。
    ①刘以鬯:《热带风雨》,第287-288页。
    ①刘以鬯:《甘榜》,《甘榜》,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年,第33页。
    ②刘以鬯:《甘榜》,第37页。
    ③刘以鬯:《甘榜》,第40页。
    ①刘以鬯:《山芭月夜》,《热带风雨》,第169页。
    ①刘以鬯:《土桥头——岛九舆嘏姑的故事》,《甘榜》,第18页。
    ①刘以鬯:《在公馆里》,《热带风雨》,第212页
    ①刘以鬯:《在公馆里》,第214-215页。
    ①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52-53,150-153页。
    ①首版见刘以鬯:《天堂与地狱》,香港:海滨书屋,1951年;现时本人所参看的是复印版见刘以鬯:《天堂与地狱》,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②刘以鬯:《天堂与地狱》,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③刘以鬯:《世纪末的情感》,《天堂与地狱》,第56页。
    ④刘以鬯:《世纪末的情感》,第59页。
    ①刘以鬯:《天堂与地狱》,第29页。
    ②刘以鬯:《天堂与地狱》,第33页。
    ③戴天:《刘以鬯六观:读<天堂与地狱>》,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49页。(原文见《明报月刊》,1982年2月,第63页。)
    ④袁良骏:《刘以鬯的<天堂与地狱>》,《作家》,1999年6月,第25页。
    ⑤出版资料见也斯、叶辉等主编:《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新加坡青年书局,2011年,第7页。
    ⑥这个说法可以参看叶辉的意见,见也斯、叶辉、郑政恒:《漫长的中间状态—-香港短篇小说三人谈》,《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第VII页。
    ①刘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学——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在“香港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2页。
    ②也斯:《六0年代的香港文化与香港小说(代序)》,《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1,3-4页。
    ③刘以鬯:《自序》,《打错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16页。
    ④1968年8月23日发表于《新晚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108页。
    ①1967年5月1日发表于《新晚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57页。
    ②刘以鬯:《一个香港人》,《打错了》,第56页。
    ③1968年7月27日发表于《新晚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48页。
    ④刘以鬯:《夏》,《打错了》,第46页。
    ①阿兆:《风神俊朗、结构多姿刘以鬯微型小说赏析》,《微型小说的鲲与鹏》,香港:阿汤图书,2005年,第92页。
    ②1964年10月21日发表于《快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180页。
    ③1969年6月3日发表于《恒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183页。
    ④1968年3月6日发表于《新晚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80页。
    ①刘以鬯:《九人座车》,《打错了》,第79-80页。
    ②1968年4月11日发表于《新晚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89页。
    ③1967年12月27日发表于《新晚报》,出版资料见刘以鬯:《打错了》,第95页。
    ④出版资料见刘以鬯:《动乱》,也斯编:《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第297页。
    ①刘以鬯:《动乱》,第294页。
    ②刘以鬯:《动乱》,第294-295页。
    ③刘以鬯:《动乱》,第295页。
    ④刘以鬯:《动乱》,第296页。
    ①刘以鬯:《动乱》,第291页。
    ②出版资料见刘以鬯:《忆徐舒》,(网站:http://www.my285.com/gt/lyc/028.htm),2011年12月28日。(原载《明报月刊》,1980年11月。)
    ①刘以鬯:《过去的日子》,《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20页。
    ②也斯:《六0年代的香港文化与香港小说(代序)》,第11-12页。
    ①刘以鬯:《自序》,《岛与半岛》.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第3页。
    ②同上。
    ①参考该书中文版译者董衡巽的导论和分析。董衡巽:《代序》,[美国]约翰.多斯.帕索斯:《北纬四十二度:《美国》三部曲之一》,董衡巽、朱世达、薛鸿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② John H. Wrenn, John Dos Passos(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61), pp.166.
    John H. Wrenn, John Dos Passos, pp.160-164.
    ②刘以鬯:《小说会不会死亡?》,《刘以鬯选集》,第158页。
    ①李万钧:《试从比较文学角度评论刘以鬯的长篇小说》,《现代中文文学评论》,第5期,1995年,第38-39页;艾晓明:《香港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读刘以鬯先生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岛与半岛>》,《华侨日报.文廊》,1993年10月17日。
    ②帕索斯:《北纬四十二度:<美国>三部曲之一》,第4页。
    ③董衡巽:《代序》,《北纬四十二度:<美国>三部曲之一》,第14-15页。
    ①刘以鬯:《岛与半岛》,第8页。
    ②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9页。
    ③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1页。
    ④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3页。
    ①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19页。
    ②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21页。
    ①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90页。
    ②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91页。
    ③易明善:《刘以鬯传》,第141页。[原文见《八方》编辑部:《知不可而为刘以鬯先生谈严肃文学》,《八方文艺丛刊》,1987年8月。]
    ①易明善:《刘以鬯传》,第141-142页。[原文见刘以鬯:《从<浅水湾>到<大会堂>》,《香港文学》,1991年7月。)
    ②刘以鬯:《小说会不会死亡》,第158页。
    ③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5页。
    ①刘以鬯:《岛与半岛》,第45页。
    ②刘以鬯:《岛与半岛》,第52页。
    ③刘以鬯:《岛与半岛》,第57页。
    ④刘以鬯:《岛与半岛》,第56页。
    ⑤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6页。
    ①刘以鬯:《岛与半岛》,第100页。
    ②李万钧:《试从比较文学角度评论刘以鬯的长篇小说》,第39页。
    ①刘以鬯:《后记》,《一九九七》,香港: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第197页。
    ①刘以鬯:《犹豫》,《一九九七》,第129页。
    ②刘以鬯:《犹豫》,第170页。
    ③刘以鬯:《犹豫》,第160页。
    ①刘以鬯:《犹豫》,第102-103页。
    ②刘以鬯:《犹豫》,第101页。
    ③刘以鬯:《犹豫》,第134页。
    ④同上。
    ⑤刘以鬯:《犹豫》,第133-134页。
    ①刘以鬯:《犹豫》,第149页。
    ②刘以鬯:《犹豫》,第163-164页。
    ③刘以鬯:《犹豫》,第182页。
    ④刘以鬯:《犹豫》,第185页。
    ⑤刘以鬯:《犹豫》,第136页。
    ①刘以鬯:《后记》,《一九九七》,第197页。
    ②刘以鬯:《一九九七》,《一九九七》,第14页。
    ③刘以鬯:《一九九七》,第15页。
    ①有关“中国第一部意识流的小说”这种论述最早在1968年吴振明的文章,其后受到很多学者、评论家的肯定。(见振明:《解剖<酒徒>》,《<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页28。原载《中国学生周报》,1968年8月31日。)
    ②Leon Edel,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 Novel(Gloucester,Mass.:Peter Smith,1955,1972), pp.11-12.
    ① William James, The Principles ofPsychology(Niew York; Henry Holt,1890),vol. I, p.239.
    ② Virginia Woolf, "Mr. Bennett and Mrs. Brown", Collected Essays(New York; Harcournt, Brace & World Inc, 1976),vol. I,p.320.
    ③也斯:《香港小说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71-72页。
    ④该资料参看易明善的《刘以鬯传》及经本人向刘以鬯夫妇多次访问的中求证,其中《尤利西斯》是访问中得到的信息。(见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⑤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8页。
    ⑥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2-274页。
    ①仲密:《沉沦》,《晨报副刊》,1922年3月26日;《现代》书评:《将军底头》,《现代》第1卷,第5期;施蛰存:《鲁迅的<明天>》,《国文月刊》,1940年6月。以上文章分别转载入陈思和主编:《精神分析狂潮——弗洛伊德在中国》,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123-125,189-191,217-227页。
    ②易明善:《刘以鬯传》,第143页。
    ③有关讨论见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100页。
    ④郑树森:《现代中国文学中的香港小说》: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第343页
    ⑤赵稀方:《刘以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香港笔荟》,1966年10月,第155页。
    ⑥曹惠民:《意识流小说中的“与众不同”之作——重评刘以鬯的<酒徒>》,《城市文艺》,2008年2月15日,第62页。
    ①衣其(倪匡):《一片牢骚话》,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6-7页。[原载《真报》1962年12月31日]
    ②十三妹:《愈少读香港稿匠之作愈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8-9页。(原载《新生晚报》1963年1月20日]
    ③振明:《解剖<酒徒>》,第29-31页。
    ④资料参考自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222页。
    ⑤唐大江:《<酒徒>小介》,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48页。[原载《香港文学》,1979年5月]
    ①黄继持:《“刘以鬯论”引耑》,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30页。[原载《八方文艺丛刊》,1987年8月)
    ②陈云根:《众人皆醉我独醒——评刘以鬯<酒徒>中的先知角色及其他》,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24-125页。[原载《读者良友》,1987年6月)
    ③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192,194页。[原载《星岛日报.文艺气象》,1992年10月29日)
    ④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100页。
    ⑤ 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4,1972).
    ⑥ 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 p.2.
    ① 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 p.5.
    ② 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 pp.3-8.
    ③ 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 p.7.
    ④ 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 p.8.
    ①李干:《刘以鬯的长篇小说及其它》,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66页。(原载谭楚良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4-267页。)
    ②由于1962年版本的序言在后来的2003年版本中重新刊出,因此本文综合运用两个版本的《酒徒》,分析部份的页数会以1993年为准,而只有讨论到1962年版本的序言才会运用2003年版本。(引文见刘以鬯:《序》,《酒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15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114页。
    ①刘以鬯:《序》,《酒徒》(2003),第16页。
    ②刘以鬯:《序》,《酒徒》(2003),第15页。
    ③角色中文译名参考自[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萧干、文洁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1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266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28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9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7页。
    ②过往有关《酒徒》表现形式如诗化语言等的探讨,确有不少,当中较全面探讨的文章可参考陈宝珍讨论艺术技巧部分。(见陈宝珍:《谈(酒徒>》,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77-182页。原载《新宇》第29期,1992年,第18-22页。)
    ①刘以鬯:《星嘉坡故事》,香港:鼎足出版社,1957年,第60-61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95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63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205-206页。
    ①刘以鬯:《副刊编辑的白日梦》,第206-207页。
    ②易明善:《刘以鬯小说的创新特色》,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40-148页。(原载(北京)《读书》,1988年12月。)
    ③陈宝珍:《谈<酒徒>》,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179页。(原载《新宇》第29期,1992年,第18-22页。)
    ④赵稀方:《刘以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香港笔荟》,1996年10月1日,第158-159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136页。
    ②引文中的“那个有迟起习惯的女人—听到我的声音就大发脾气”的“气”字,应为出版时遗漏,由本人添上,为原文所无的。这里所引用为1993年版,经考证2003年版已经补上,可确证为遗漏。(见刘以鬯:《酒徒》(1993),第136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41页。
    ①Robert Humphe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 p.95.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79-80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29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23页。
    ①许子东:《今天的《酒徒》——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210页。
    ②中文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人的话》,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上述引文是参考自萧干、文洁若的翻译本。本人阅读原文比对,发现原文是一气呵成,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标题符号,亦没有空格隔开,跟翻译本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加入空格处理有别。为了表现原著特色,上述引文保留译文文字,形式上按照原著风格。见乔伊斯:《尤利西斯》,第1145页。(原著见James Joyce, Ulysses(London:Picador,1997), pp.648-649.)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146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38页。
    ①萧干:《叛逆.开拓.创新——序<尤利西斯>中译本》,乔伊斯:《尤利西斯》,第16页。
    ② James Joyce, Ulysses, p.603.
    ③ James Joyce, Ulysses, p.622.
    James Joyce, Ulysses, p.189.
    ①易明善:《刘以鬯传》,第28页。
    ②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1卷,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85页。[原载《现代》,1933年2月1日。]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14-15页。
    ②宁群贤:《论穆时英都市小说对刘以鬯(酒徒>的影响》,《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1期,第7页。
    ③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第565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50页。
    ②同上。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53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46页。
    ⑤宁群贤:《论穆时英都市小说对刘以鬯<酒徒>的影响》,第7页。
    ①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梅子:《刘以鬯选集》,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76年,第144-145
    ①穆时英: 《PIERROT》,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1卷,第105-106页。
    ②巴尔:《一条生路与一条死路——评穆时英君的小说》,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第366-367页。[原载《文艺新闻》,1932年1月3日。]
    ③刘以鬯:《双重人格:矛盾的来源》,第144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68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167页。
    ③Virginia Woolf, The Waves(London, Toronto, Sydney, New York:Granada,1931,1983).
    ③穆时英:((PIERROT》》,第99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7页。
    ⑤刘以鬯:《酒徒》(1993),第41页。
    ⑥刘以鬯:《酒徒》(1993),第102页。
    ⑦刘以鬯:《酒徒》(1993),第62页。
    ①陈云根:《众人皆醉我独醒——评刘以鬯的《酒徒》中的先知及其他》,第123-129页。
    ②王德威:《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台北: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23页。
    ③李欧梵:《浪漫的与颓废的》,《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59页。
    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2页。
    ②蔡益怀曾有相似的说法,他指出《酒徒》运用复调手法,却没有进一步阐述鲁迅与刘以鬯的传承关系。(见蔡益怀:《想象香港的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6-187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94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98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151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182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228页。
    ①鲁迅:《自序》,《呐喊》,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年,第2-3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114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59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96-97页。
    ⑤鲁迅:《狂人日记》,第12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203页。
    ② Wendy Larson, "Liu Yichang's Jiutu:Literature, Gender, and Fantasy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vol.7,1993.(转载于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第95-96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137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137-138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271页。
    ①刘以鬯:《酒徒》(1993),第248页。
    ①山谷子应为昆南的笔名。他曾接受访问答:“可能这个‘山谷子’是我,不过我忘记了。”[见何杏枫、张咏梅:《访问昆南先生》,《文艺世纪》第4卷,第1期,第28页。)
    ②该资料参考自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100页。
    ③资料来自也斯编:《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第37-38页。
    ①有关叶维廉生平及作品发表资料,参考自也斯编:《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第40-41页。香港诗坛三剑侠的称呼,据叶维廉称是源自台湾《六十年代诗选》。见叶维廉:《自觉之旅:由裸灵到死》,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第160页。
    ②也斯:《六0年代的香港文化与香港小说(代序)》,也斯:《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第9页。
    ①也斯:《香港小说与西方文学的关系》,第81-83页。
    ②叶辉:《细说昆南》,昆南:《地的门》,香港:青文书屋,2001年,第253页。
    ①也斯:《香港小说与西方文学的关系》,第83页。
    ②刘以鬯:《酒徒》(1993),第152页。
    ③刘以鬯:《酒徒》(1993),第164-165页。
    ④刘以鬯:《酒徒》(1993),第258-259页。
    ⑤资料来自也斯:《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第211页。
    ⑥资料来自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钟出版社,1971年,第293-294页。
    ①衣其(倪匡):《一片牢骚话》,第6-7页。
    ②也斯:《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刘以鬯:《酒徒》(1993),第276-277页。
    ③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96-97页。
    ①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103-106页。
    ②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101-102页。
    ③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第102页。
    ①[法国]阿兰.罗伯格里耶:《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余中先译:《为了一种新小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②刘以鬯:《星嘉坡故事》,第60-61页。
    ①资料见刘以鬯:《自序》,《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②刘以鬯:《镜子里的镜子》,《刘以鬯中篇小说选》,第9-10页。
    ①刘以鬯:《镜子里的镜子》,《刘以鬯中篇小说选》,第60页。
    ①刘以鬯:《自序》,《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2页。
    ①刘以鬯:《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第106-107页。
    ②刘以鬯:《自序》,《刘以鬯中篇小说选》,第2页。
    ①刘以鬯:《邮票在邮海里游来游去》,《模型.邮票.陶瓷》,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第55-56页。
    ②刘以鬯:《邮票在邮海里游来游去》,第104-105页。
    ①刘以鬯:《陶瓷》,《模型.邮票.陶瓷》,第247-248页。
    ①资料来自刘以鬯:《一九九七》,台北: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第197页。
    ①刘以鬯:《黑妹》,《一九九七》,第34页。
    ②刘以鬯:《黑妹》,第38页。
    ①刘以鬯:《黑妹》,第40页。
    ②刘以鬯:《黑妹》,第84页。
    ③刘以鬯:《黑妹》,第87页。
    ④刘以鬯:《黑妹》,第99页。
    ⑤同上。
    ① 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73,1993).
    ①该说法的资料,参考自南京大学文学院主持:“《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开题报告会”上讨论的报告文章,2012年1月7日。
    ②资料来自刘恩平、刑祖文编:《鲁迅与电影——资料汇编》,北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转载到黄爱玲:《试论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单镜头的性质》,香港中国电影学会:《中国电影研究》,1983年12月,第31页。
    ③本人与刘以鬯伉俪多次访问中得知。
    ①刘以鬯:《迷楼》,柯灵主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短篇小说集之三.迷楼》,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原载《巨型》,1947年。)
    ②该观念参考自黄万华。[见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26页。]
    ③该作品写作时间不详,收入《刘以鬯卷》中却没有附上原载资料。从作品的编排是放在1970年代,按该书前后作品的顺序推断,《时间》的年份当在1974-79年间发表。
    ④[美国]周蕾:《视觉性、现代性以及原初的激情》,孙绍谊译,《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22-38页;[美国]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鲁迅、叶绍钧的道德阻碍与现实主义》,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第84页。
    ①鲁迅:《自序》,《呐喊》,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年,第2-3页。
    ②张爱玲:《公寓生活寄趣》,《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68年,第26页。(原刊《天地月刊》,第3期,1943年。)
    ③同上。
    ④资料来自叶佳树:《刘呐鸥传奇》,康来新、许秦蓁合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第5页。有关《永远的微笑》的整个剧本及刘呐鸥的影评均收录入该书。
    ⑤黄淑娴编:《香港影片大全》第1卷,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市政局,1997年,第167页。
    ⑥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66页。
    ①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第46页。
    ②资料见香港电影资料馆网页,网址见: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index.php
    ①刘以鬯:《梦街》,香港:海滨图书公司,1958年,第70页。
    ②该说法参考自黄淑娴观点,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分析。(见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94-119页。)
    ③刘以鬯:《春雨》,《春雨》,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第33页。
    ①[法国]罗伯格利耶:《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余中先译,《为了一种新小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①刘以鬯:《动乱》,《春雨》,第149页。
    ②罗伯格利耶:《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第24页。
    ③刘以鬯:《吵架》,《刘以鬯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182页。
    ①有关《黑色里的白色 白色里的黑色》结合小说与印刷写作的讨论,过往亦有论者有类似的观点。见温儒敏:《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黄维梁主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22页。
    ②刘以鬯:《序》,《对倒》,第21-22页。
    ③刘以鬯:《序》,《对倒》,第18页。
    ①[日本]西野由希子: 《刘以鬯<对倒>和一九七0年代香港文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71页。
    ②陈耀华、杨淑贞:《“小说家族”热线之对倒》,《对倒》,第246页。(原载《新报》,1987年6月19日)
    ③本文所用的“结构”一词,应译为composition,这是源自音乐作曲的概念。有关结构作为音乐的说法,主要参考自[捷克]米兰.昆德拉:《关于结构艺术对话》,《小说的艺术》,尉迟秀译,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87-118页。
    ④罗贵祥:《评刘以鬯的<对倒>》,刘以鬯:《对倒》,第288-296页(原载《大拇指》,1982年1月1日);绿草:《长夜读<对倒>》,刘以鬯:《对倒》,第299-300页(原载《星岛晚报.彩虹路》,1996年5月1日);杨义:《刘以鬯小说艺术综论》,刘以鬯:《对倒》,第302-304页(原载《文学评论》第4期,1993年);王友贵:《刘以鬯:一种现代主义的解读》,刘以鬯:《对倒》,第306-308页(原载《香港作家》,1998年9月);周伟民、唐玲玲:《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力出版社,1997年,第107-108页。
    ①白舒荣:《一部颇富创意的作品——试析刘以鬯长篇小说<对倒>》,刘以鬯:《对倒》,第277-286页;陈持:《蒙太奇(montage)——对列的构成技巧》,刘以鬯:《对倒》,第310-315页。(原载《刘以鬯小说艺术新论》,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②刘以鬯:《对倒》,第128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130页。
    ④[法国]罗伯格利耶:《我的电影观念和电影创作》,胡濒译,广州:博尔赫斯书店,1996年,6-8,15页。
    ①罗伯格利耶:《我的电影观念和电影创作》,第15页。
    ①[法国]罗伯格里耶:《嫉妒》,李清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②罗伯格里耶:《嫉妒》,第25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79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75-76页。
    ②类似观点可参看蔡益怀:《浪迹香港江:试析刘以鬯小说中的游荡者形象》,《华文文学》,2002年5月,第50-55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76-77页。类似观点可参看蔡益怀:《浪迹香港江:试析刘以鬯小说中的游荡者形象》,《华文文学》,2002年5月,第50-55页。
    ②刘以鬯:《对倒》,第76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130-131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200页。
    ②刘以鬯:《对倒》,第68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144页。
    ④刘以鬯:《对倒》,第198页。
    ①陈智德:《“错体”的本土思考——刘以鬯<过去的日子>、<对倒>与<岛与半岛>》,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36-137页。
    ②陈智德:《“错体”的本土思考——刘以鬯<过去的日子>、<对倒>与<岛与半岛>》,第141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192-193页。
    ④刘以鬯:《对倒》,第199页。
    ⑤刘以鬯:《对倒》,第197页。
    ⑥同上。
    ①刘以鬯:《对倒》,第203页。
    ①刘以鬯:《序》,《对倒》,第21页。
    ②穆思林:《寺内——刘以鬯的技巧和内容》,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8-243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11页。
    ① Wong Kar Wai, "Preface", Tete-beche(Hong Kong:Block 2 Pictures,2000).
    ①资料内容来自本人主持王家卫公开讲座中谈及,该讲座在2008年11月11日香港公开大学演讲。
    ②李维斯陀: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开派宗师。他研究亲属关系、宗教仪式与神话等集体现象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影响遍及人类学、神话学、语言学、文学批评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
    ③该文学与电影的比较研究概念,最初来自拙文,现在加以发展。见黄劲辉:《结构与意义:<对倒>与<花样年华>的关系》,梁秉钧、黄淑娴等编:《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0-191页。
    ④现代语言学理论所指的,主要是由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896-1982)等发展出来的一套当时被视为崭新的语言学理论,这种语言学理论除了对语言学本身甚具影响力,对于后世各种思潮理论影响深远,遍及符号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
    ①[法国]李维斯陀:《神话与意义》,杨德睿译,台北:麦田出版,2001年,第85-88页。
    ②李维斯陀:《神话与意义》,78,82-83页。
    ③本文所用的“结构”一词,应译为composition,这是源自音乐作曲的概念。有关结构作为音乐的说法,主要参考自昆德拉:《关于结构艺术对话》,第87-118页。
    ①昆德拉:《关于结构艺术对话》,第110-111页。
    ②昆德拉:《关于结构艺术对话》,第93-94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57-58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64页。
    ①刘以鬯:《<对倒>新版前记》,《对倒》,第17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55页。
    ②刘以鬯:《对倒》,第158页。
    ①该看法参考自也斯对1960年代的分析,见也斯、叶辉、郑政恒:《漫长的中间状态——香港短篇小说三人谈》,也斯、叶辉、郑政恒编:《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小说卷》上册,香港:新加坡青年书局、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2011年,第Ⅹ-Ⅸ页。
    ①刘以鬯:《自序》,《打错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17页。
    ①“现代复修”的观念是由笔者在2010年初次提出,本章的分析是以当时的文章为蓝本再加以发展而成。(见黄劲辉:《刘以鬯的现代复修:一种在都会消费文化下现代主义的美学追寻》,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60页。)
    ② Dennis Rodwell, "Introduction",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Historic Cities (UK: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ⅶ.
    ①较早期集中讨论这两个作品的评论要到2010年。(见黄劲辉: 《刘以鬯的现代复修:一种在都会消费文化下现代主义的美学追寻》,第39-46页;梁秉钧:《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3-5页。)
    ②黎伟基:《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对传统文本的吸纳和转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5年;周伟民、唐玲玲:《色彩斑斓的珠玉——短篇小说、故事新编和三部译作》,《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7-141页;朱崇科:《历史重写中的主体介入——以鲁迅、刘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编”为个案进行比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3期,第93-99页;徐黎:《古典题材的现代诠释、表现与改造——论香港作家刘以鬯的“故事新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第50-55页;朱崇科:《神游与驻足:论刘以鬯“故事新编”的叙事实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2002年,第48-50页;王淑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1期,2007年,第84-86页;李秋丽:《蛇的故事新编》,《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3期,2007年,第24-27页。
    ③祝宇红:《导论》,《“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④祝宇红:《导论》,《“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第12-15页。
    ① Dennis Rodwell,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Historic Cities, p.1.
    ①参考自罗兰.巴特的理论,部份申论的例子由本人加插,是根据巴特的说法加以引申。(见[法国]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1年,158-163,170-173页。)
    ② Dennis Rodwell,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v in Historic Cities, p.56.
    ① Dennis Rodwell,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Historic Cities, p.56-58,60-62.
    ② Dennis Rodwell,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Historic Cities, p.63.
    ①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3-4页。
    ②梁秉钧:《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第7页;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23页。
    ③罗贵祥:《几篇香港小说中表现的大众文化观念》,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38页。
    ④详参祝宇红:《附录: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出版与发表情况》,《“故”事如何“新”编》,第292-302页。
    ⑤资料见祝宇红:《附录: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出版与发表情况》,第294页。
    ①该文章见于《将军底头》一书内。施蛰存:《将军底头》,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
    ②施蛰存:《石秀》,《十年创作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③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04-405页。
    ①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416页。
    ②资料见祝宇红:《附录: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出版与发表情况》,第294页。
    ③施蛰存:《将军的头》,《十年创作集》,第170页。
    ④资料见祝宇红:《附录: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出版与发表情况》,第295页。
    ⑤施蛰存:《阿褴公主》,《十年创作集》,第236页。
    ⑥资料见祝宇红:《附录: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出版与发表情况》,第292页。
    ⑦施蛰存:《李师师》,《十年创作集》,第289页。
    ⑧资料见祝宇红:《附录: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出版与发表情况》,第298页。
    ⑨施蛰存:《黄心大师》,《十年创作集》,第639页。
    ⑩同上。
    ①同上。
    ②刘以鬯:《寺内》,第66页。
    ③刘以鬯:《寺内》,73,84,116页。
    ④刘以鬯:《寺内》,第116页。
    ⑤刘以鬯:《寺内》,第100页。
    ⑥刘以鬯:《寺内》,第89页。
    ⑦同上。
    ①刘以鬯:《寺内》,第85页。
    ②刘以鬯:《寺内》,第80页。
    ③容世诚:《“文本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第249-284页。
    ④刘以鬯:《寺内》,第67页。
    ⑤容世诚:《“文本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第267页。
    ⑥刘以鬯:《寺内》,第84页。
    ⑦容世诚:《“文本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第270页。
    ⑧刘以鬯:《寺内》,第72页。
    ⑨同上。
    ①容世诚:《“文本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第269页。
    ②刘以鬯:《寺内》,第115页。
    ③容世诚:《“文本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第270页。
    ④许翼心、王小蕾:《论崔张故事的再创造——兼评大陆和港台的三个改编本》,《香港文学》,1990年12月,第75页。
    ⑤刘以鬯:《寺内》,第68页。
    ①刘以鬯:《寺内》,第75页。
    ②刘以鬯:《寺内》,第104页。
    ①刘以鬯:《寺内》,第70-71页。
    ①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第11页。
    ②也斯:《刘以鬯的创作娱己也娱人》,《信报》第24版,1997年11月29日。
    ①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第11页。[原文见刘以鬯:《赴宴.盗书.借箭》,《香港时报.浅水湾》,1960年10月27日。]
    ②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第11页。
    ③有关《崔莺莺与张君端》的出版资料及引文,皆引自刘以鬯:《崔莺莺与张君端》,《打错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197页。
    ④周伟民、唐玲玲:《刘以鬯着译系年》,《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第243页。
    ①梁秉钧:《香港都市文化与文化评论(代序)》,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3年,第17-18页。
    ②容世诚:《“文本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第282页。
    ③资料来自本人跟刘以鬯夫妇的访问中得知。
    ①谢福铨:《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读刘以鬯小小说<追鱼>》,《文匿报》,1992年4月19日。
    ②刘以鬯:《邮票在邮海里游来游去》,《模型.邮票.陶瓷》,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第110页。
    ③刘以鬯:《陶瓷》,《模型.邮票.陶瓷》,第130页。
    ①刘以鬯:《<模型.邮票.陶瓷>前言》,第7页。
    ②同上。
    ③梁秉钧:《香港都市文化与文化评论(代序)》,第15页。
    ④计红芬:《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14-21页。
    ⑤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第53-54页。
    ①这个分析综合了罗贵祥对香港的社会的政治形势与资本主义的分析,以及梁秉钧对华文地位的观点。[见罗贵祥:《刘以鬯与资本主义的时间性》,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64页;梁秉钧:《“改编”的文化身份:以五0年代香港文学为例》,梁秉钧、陈智德、郑政恒编:《香港文学的传承与转化》,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第107页。
    ②刘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图书贸易有限公司,1993年,第49-50页。
    ③刘以鬯:《酒徒》,第83页。
    ①陈智德:《“错体”的本土思考——刘以鬯《过去的日子》、《对倒》与《岛与半岛》》,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35页。
    ①刘以鬯:《镜子里的镜子》,《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②刘以鬯:《镜子里的镜子》,第12页。
    ③刘以鬯:《镜子里的镜子》,第13页。
    ④同上。
    ⑤刘以鬯:《镜子里的镜子》,第61页。
    ⑥资料来自本人与刘以鬯夫妇的访谈。
    ①刘以鬯:《对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67-68页。
    ②刘以鬯:《对倒》,第74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73页。
    ②刘以鬯:《对倒》,第110页。
    ③刘以鬯:《对倒》,第210页。
    ④刘以鬯:《对倒》,第211页。
    ⑤刘以鬯:《对倒》,第212页。
    ①刘以鬯:《对倒》,第72页。
    ②刘以鬯:《小说会不会死亡?》,《刘以鬯卷》,第303页。
    ③杜琪峯:《电影导演的角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219页。
    ①资料见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第5-6页。
    ②刘以鬯:《自序》,《刘以鬯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年,第3页。
    ③也斯:《刘以鬯的创作娱人也娱己》,《信报》第24版,1997年11月29日。
    ④该说法参考自黄万华。见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⑤载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第18页。[原文见刘以鬯:《用笔见证历史》,《香港作家报》,1997年6月。]
    ①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第18页。
    ①该意念受到黄淑娴文章启发,并加以发挥。见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4-119页。
    ①刘以鬯:《自序》,《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2页。
    ①也斯:《<吧女>的脉络》,《吧女》,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第8页。
    ②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作品年表》,《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221,225页。
    ①[日本]池上贞子:《刘以鬯与也斯——文学长者的继承与发展》,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45-160页;[日本]西野由希子:《刘以鬯<对倒>和一九七0年代香港文学》,《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61-175页。
    ②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第11页。
    ③黄劲辉:《中西抒情:也斯<剪纸>中七0年代殖民香港的都市现代情感》,陈素怡编:《也斯作品评论集》,香港:香港文学评论集,2011年,第287-308页。(原载《文学评论》,2011年6月,第19-32页。)
    ④拙文曾分析有关陶然与舒巷城的关系。(见黄劲辉:《浪漫的抗衡:论陶然九0年代的都市爱情小说》,《文学评论》,2011年8月,第19-32页。)
    ①刘以鬯:《三十年来香港与台湾在文学上的相互联系》,《刘以鬯卷》,第348页。
    1.衣其(倪匡):《一片牢骚话》,《真报》,1962年12月31日。
    2. 十三妹:《愈少读香港稿匠之作愈好?》,《新生晚报》,1963年1月20日。
    3. 十三妹:《并无傻瓜,何来文艺?》,《新生晚报》,1963年1月26日。
    4. 舒奈(吕寿琨):《读<酒徒>后》,《香港时报.快活谷》,1963年4月13-15日。
    5. 李英豪: 《论小说·小说批评》, 《好望角》,1963年5月5日。(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7页。)
    6. 李英豪:《小说技巧刍论》,《好望角》,1963年5月20日。(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8页。)
    7. 梁焕钊:《一本充满个性的“小说”<酒徒>》,《大学文艺》,第6期,1967年。 (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9-27页。)
    8. 振明:《解剖<酒徒>》,《中国学生周报》第4版,第841期,1968年。
    9. 何煜贤:《如果海明威在香港读刘以鬯的<酒徒>》,《中国学生周报》第4版,第960期,1970年。
    10.吴萱人:《二十年来香港文坛的嬗变》,《学苑》,第6期,1974-75年。(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34页。)
    11.侯方:《王四嫂、李麻子和驴——看刘以鬯译<人间乐园>》,《书评书目》,第26期,1976年,第137-138页。
    12.克亮(黄俊东):《端木蕻良论》,《明报周刊》,1977年11月6日。
    13.兰田:《刘以鬯的端木蕻良论》,《大拇指》,1977年11月15日,第9页。
    14.迅清(姚启荣):《试评刘以鬯的“寺内”》,《大拇指》,1977年10月1日,第8页。
    15.李维陵:《刘以鬯的“寺内"》,《星岛日报》第30版,1977年6月15日。
    16.山尔:《刘以鬯印象记》,《大拇指》,1977年3月1日,第10页。
    17.施秀竹:《也谈<寺内>》,《成报》,1977年12月14日。
    18.王良和:《评析刘以鬯的<蜘蛛精>》,《大拇指》,1978年10月15日,第9页。
    19.叶君:《龙须糖的今昔》,《快报》,1978年11月4日。
    20.杨克明:《刘以鬯的<酒徒>》,《自立晚报》,1979年4月22日。
    21.李维陵:《<酒徒>浅探》,《星岛日报》,1979年5月30日。
    22.蔡振兴:《两只手写作的小说家》,《香港文学》,1979年5月。(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第45-46页。
    23.穆思林:《寺内:刘以鬯的技巧和内容》,《香港文学》,1979年5月,第9-12页。
    24.唐大江:《<酒徒>小介》,《香港文学》,1979年5月。(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第47-50页。)
    25.阿祥(张灼祥):《看刘以鬯<酒徒>》,《快报.快趣》,1979年。(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第36-40页。)
    26.辛雨(海辛):《长夜读<酒徒>》,《快报.快趣》,1979年。(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第41-42页。)
    27.朱墨:《现实主义及其他:与刘以鬯、白先勇先生商榷》,《新晚报.星海》,1979年9月18日。
    28.灵文(翁灵文):《刘以鬯爱书成癖》,《开卷月刊》,1979年12月,第2-4页。
    29.罗桂萍:《酒醉酒醒酒醉——刘以鬯的<酒徒>》,《理工学生报》,1979年12月。(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第54-55页。)
    30.阿祥:《陶瓷》,《快报》,1980年2月27日。
    31.梅子:《寻求新路向的辙印<刘以鬯选集>读后》,《文汇报》,1980年3月28日。
    32.李维陵:《不碎的“陶瓷”:介绍刘以鬯的新著<陶瓷>》,《开卷月刊》,1980年4月,第10-11页。
    33.萋叶:《赏玩<陶瓷>之余》,《香港文学》,1980年5月。(载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225-228页。)
    34.辉:《欲望的<陶瓷>》,《明报》,1980年10月15日。
    35.阿花:《刘以鬯选集》,《大拇指》,1980年9月15日,第8页。
    36.李维陵:《刘以鬯的三本小说》,《大拇指》,1980年12月1日,第8-9页。
    37.秋尔:《日写万字的作家》,《南洋商报》,1981年3月15日。
    38.海辛:《刘以鬯迷恋新文学》,《文汇报》第10版,1981年3月23日。
    39.一新:《致力创新的小说家:刘以鬯》,《南风》(广州),1981年3月28日。
    40.李维陵:《刘以鬯的小说艺术:从<广州文艺>两篇文章说起》,《新晚报.星海》,1981年7月28日。
    41.东瑞:《略谈刘以鬯的小说:<刘以鬯选集>读后》,《新晚报.星海》,1981年7月28日。
    42.水告泉:<刘以鬯小说集《天堂与地狱》>,《晶报》,1981年11月24日。
    43.梅子:《<天堂与地狱>札记》,《文汇报》,1981年12月25日。
    44.王良和:《评析刘以鬯的<蜘蛛精>:兼论短篇小说的价值》,《香港第七届青年文学奖文集》,香港:香港大学学生会,1981。(载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312-317页。)
    45.苏叔阳:《<链>是难得的好作品》,《读书》(北京),1981年。(载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268-269页。)
    46.戴畏夫:《娱乐自己.娱乐别人:谈刘以鬯及他的小说》,《新加坡文艺》,第2期,1981年,第150-152页。
    47.许翼心:《别开生面的故事新编:谈刘以鬯和他的意识流诗体小说<寺内>》,《广州文艺》,第四期,1981年。(载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261-267页。)
    48.罗贵祥:《评刘以鬯的<对倒>》,《大拇指》,1982年1月1日,第8-9页。
    49.东瑞:《香港文学的佳作:读刘以鬯的<天堂与地狱>》,《大公报》第13版,1982年1月12日。
    50.汉闻:《读<天堂与地狱>》,《香港夜报》,1982年1月12日。
    51.戴天:《刘以鬯六观:读<天堂与地狱>》,《明报月刊》,1982年2月,第63-64页。
    52.桑妮:《香港文学的典范作品:读刘以鬯<天堂与地狱>》,《星洲日报》,1982年2月25日。
    53.涂陶然:《在创作中不断求新意:刘以鬯<天堂与地狱>读后》,《星洲日报》,1982年3月20日。
    54.锴立:《刘以鬯的<看树看林>》,《晶报》,1982年8月24日。
    55.晓峻:《看树看林》,《明报》,1982年9月2日。
    56.融民:《刘以鬯的<看树看林>》,《文汇报》,1982年9月3日。
    57.雁枫:《刘以鬯新著<看树看林>》,《晶报》,1982年9月14日。
    58.周粲:《刘以鬯的<龙须糖与热蔗>》,《南洋商报》,1982年10月11日。
    59.沙翁:《看树看林》,《明报》,1982年10月20-21日。
    60.东瑞:《资深老作家刘以鬯》,《星洲日报》,1982年11月22至23日。
    61.泰伦:《刘以鬯的<看树看林>》,《星岛晚报》,1982年12月7-24日。
    62.梅子:《刘以鬯及其文学成就》,《文艺杂志》,第4期,1982年12月,第13-21页。
    63.钟玲、叶娓娜、王仁艺、王晓堤、姚启荣、黄维梁:《香港小说初探》,《文艺杂志,《文艺杂志》,1983年6月。(易题节录为《<酒徒>的意义和技巧》 及《略谈刘以鬯的<天堂与地狱>及其他》两则,分载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204-207及255-257页。)
    64.迅清:《香港小说印象》,《文艺杂志》,1983年6月。(易题为《别树一帜的小说<酒徒>》,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74-75页。)
    65.桑妮:《错得重要》,《快报》,1983年6月9日。
    66.南思:《关于短篇创作<打错了>》,《星岛晚报》,1983年6月29日。
    67.古剑:《也谈<打错了>》,《新晚报》,1983年7月3日。
    68.绚静:《毫厘千里》,《快报》,1983年7月14日。
    69.南思:《再谈<打错了>》,《新晚报》,1983年7月17日。
    70.许翼心:《论刘以鬯在小说艺术上的探求与创新》,《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8-255页。
    71.许翼心:《题材相似,手法不同,意趣迥异:读舒巷城和刘以鬯的同名小说<吵架>》,《广州文艺》,第7期,1983年。(载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283-286页。)
    72.余澜:《刻意创新的作家:<刘以鬯选集>》,《深圳特区报》第4版,1984年1月15日。
    73.梁秉钧:《<酒徒>与<优力栖斯>的意识流技巧之比较》,《星岛晚报.大会堂》,1984年2月8、15日。
    74.乐融融:《香港报刊关于<打错了>的争论》,《当代文坛》,1984年4月。
    75.丘虹:《彩凤的梦》,《星岛晚报.大会堂》,1984年6月6日。
    76.迅清:《香港的故事》,《大拇指》,1984年10月1日。(载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290-291页。)
    77.张弢:《中短篇小说集<一九九七>》,《明报》,1984年10月1日。
    78.海旸:《刘以鬯小说新集<一九九七>》,《文汇报》,1984年10月5日。
    79.坚城:《刘以鬯的“一九九七”》,《新晚报》,1984年10月28日。
    80.张汉基:《深刻反映了现实社会:读刘以鬯的“一九九七”有感》,《文汇报》第16版,1984年11月18日。
    81.姚永康:《别具新意的小说——<酒徒>艺术刍议》,《读者良友》,第五期,1984年11月。(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80-86页。)
    82.东瑞:《一九九七》,《快报》,1985年1月13日。
    83.施有朋:《从<酒徒>扯起》,《快报.快人快语》,1985年4月4日。
    84.施有朋:《还是从<酒徒>扯起》,《快报.快人快语》,1985年4月9日。
    85.容世诚:《“文本互涉”与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香港文学研讨会”上发言稿,1985年4月。(载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第249-284页。)
    86.姚永康:《偶然性与必然性:谈刘以鬯的<打错了>》,《读者良友》,1985年5月,第95页。
    87.张汉基:《读<天堂与地狱>》,《文汇报》,1985年6月1日。
    88.何东平:《试论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小说观》,《当代文艺探索》,第4期,1985年。(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101-104页。)
    89.卢昭灵:《回忆<浅水湾>:兼谈<现代小说论>》,《星岛晚报》,1985年7月3日。
    90.海旸:《强调创新的关注:刘以鬯<春雨>读后》,《文汇报》,1985年7月26日。
    91.斯人:《心事浩茫听“春雨”:读刘以鬯中短篇集<春雨>》,《新晚报》第9版,1985年8月1日。
    92.西波:《小说集<春雨>》,《明报》,1985年8月2日。
    93.东瑞:《<春雨>阅读札记》,《新晚报》,1985年8月11日。
    94.陈不讳:《孜孜不倦于创新——读刘以鬯的<春雨>》,《大公报》第16版,1985年8月19日。
    95.陈德威:《刘以鬯<一九九七>》,《星岛日报》第9版,1985年8月31日。
    96.黄傲云:《意识流的剖切面——刘以鬯的<酒徒>》,《读者良友》,1985年8月。(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96-100页。)
    97.雨桐:《闲话<春雨>》,《读者良友》,1985年9月。
    98.余横山:《难懂》,《明报》,1985年11月5日。
    99.潘亚暾:《港人心态的写照:刘以鬯新作<一九九七>述评》,《文学报》,1985年12月5日。
    100.康来新:《<一九九七>的时空缺撼》,《联合文学》,第1期,1985年。
    101.黄继持:《读后记》,《香港短篇小说选:50-60年代》,香港:集力出版社,1985。(编者易题为《略谈<赫尔滋夫妇>》,载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第286页。
    102.黄维梁:《香港小说漫谈——刘以鬯、舒巷城、西西的作品》,《香港文学初探》,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5,第215-220页。
    103.关卫宁:《“意识流”和刘以鬯的小说》,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85。
    104.易明善: 《创新意识:刘以鬯小说艺术的核心》,深圳:《全国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1986年,第214-226页。
    105.易明善:《刘以鬯:刻意创新的香港作家》,《文艺报》,1986年3月1日。
    106.西波:《刘以鬯的<短绠集>:一本深具学术价值的文学评论集》,《文汇报》第12版,1986年5月11日。
    107.桑妮:《刘以鬯“短绠集” 一本富有学术价值的书》,《明报》第16版,1986年5月14日。
    108.曾聪:《<短绠集>与刘以鬯文学活动》,《新晚报》第12版,1986年5月15日。
    109.潘亚暾、汪义生:《香港文坛深受众望的刘以鬯》,《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第4版,1986年5月31日。
    110.黄继持:《汲深》,《文汇报》,1986年6月20日。
    111.海肠:《也谈可珍视的<短绠集>》,《文汇报》,1986年7月27日。
    112.林为进:《细品着人生的苦酒——读<酒徒>》,《文艺报》,1987年3月28日。
    113.吴尚华:《<酒徒>: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刘以鬯小说创作一瞥》,《安徽师大报》,1987年5月16日。(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121-122页。)
    114.黄志:《刘以鬯印象》,《明报》第18版,1987年6月13日。
    115.王南:《刘以鬯的<对倒>》,《信报》第14版,1987年6月22日。
    116.洪放:《<对倒>的压迫感》,《快报》,1987年6月22日。
    117.陈云根:《“开卷有益”征文比赛得奖作品选刊:众人皆醉我独醒:评刘以鬯的<酒徒>中的先知角色及其他》,《读者良友》,1987年6月,第59-61页。
    118.黄继持:《“刘以鬯论”引端》,《八方文艺丛刊》,1987年8月,第68-73页。
    119.潘亚暾:《创新培苗桥梁:访香港老作家刘以鬯先生》,《华文文学》,1987年10月,第57-59页。
    120.潘亚暾、汪义生:《香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评刘以鬯的长篇小说<酒徒>》,《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987年,第44-48页。
    121.易明善:《刘以鬯小说的创新特色》,《当代文坛》,第3期,1988年,第51-55页。
    122.卢昭灵:《评<刘以鬯研究专集>》,《文汇报》第20版,1988年4月3日。
    123.黄继持:《刘以鬯小说在“形式”上的创获》,《台港文学选刊》,1988年9月,第23页。
    124.刘建农:《“酒徒”谈<酒徒>》,《书刊导报》(武汉),1988年11月3日。
    125.柳苏:《刘以鬯和香港文学》,《博益月刊》,1988年12月15日,第90-97页。(同名文章同时见于《读书》(北京),1988年12月,第135-141页。)
    126.黄维梁:《文人小说》,《星岛日报·星辰》,1988年12月17日。
    127.王晋民:《刘以鬯与新小说派——从短篇小说<链>谈起》,《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8,第1-26页。
    128.林承璜:《刘以鬯小说创新散论》,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1988年12月5-8日。(发表于《文学世界》,1990年1月,第87-105页。出版为林承璜:《刘以鬯小说创新散论(香港文学研讨会1988)》,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129.潘亚暾、汪义生:《刘以鬯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1988年,第73-82页。
    130.易明善:《一篇没有人物和故事的小说——香港作家刘以鬯的短篇小说<吵架>赏析》,《名作欣赏》,第1期,1989年,第87-91页。
    131.东瑞:《刘以鬯:推动华文文学的功臣》,《华人月刊》,1989年3月,第57-59页。
    132.周紫玉:《中、德文化交流研讨会:讨论<对倒>与<杀夫>》,《香港文学》,1989年6月,第14-16页。
    133.胡文军:《半梦半醒 梦中述怀:刘以鬯<副刊编辑的白日梦>评析》,《华文文学》,1989年7月,第71-72页。
    134.东瑞:《刘以鬯的蛇》,《星岛晚报》第14版,1989年11月15日。(转载东瑞:《文林漫步》,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1990年,第157-158页。)
    135.东瑞:《文坛驰骋半世纪:杰出小说家刘以鬯》,《文汇报》第18版,1989年11月19日。
    136.容世诚:《“本文互涉"和背景:细读两篇现代香港小说》,《香港文学》,1990年5月,第18-23页。
    137.潘亚暾:《刘以鬯的小说艺术世界》,《文汇报》第22版,1990年6月24日。
    138.汉闻:《文坛老将:刘以鬯》,《香港文学报》,1990年10月,第1页。
    139.许翼心、王小蕾:《论崔张故事的再创造——兼评大陆和港台的三个改编本》,《香港文学》,1990年12月5日,第23-36页。
    140.王一桃:《刘以鬯艰苦拓荒中流砥柱》,《香港作家掠影》,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1990年,第1-5页。
    141.谢福铨:《探求与创新:读<刘以鬯卷>中的实验小说》,《文汇报》第18版,1991年6月30日。
    142.杨升桥:《“前卫”的文学观和技巧——评刘以鬯的<酒徒>》,《香港文学》,1991年8月,第81-83页。
    143.东瑞:《靠对白推展情节:刘以鬯小说<珍品>的特色》,《创作手记》,1991年8月,第102-103页。
    144.何慧:《一本关于文学的小说:谈刘以鬯小说<酒徒>》,《文汇报.文艺》第21版,1991年10月13日。
    145.罗贵祥:《几篇香港小说中表现的大众文化观念》,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第15-67页。
    146.李今、艾晓明:《<当代中国文学名作鉴赏辞典>香港文学部分条目选(上)》(条目:《酒徒》),《香港文学》,1992年1月5日,第20页。(原文经删减后易名转载,李今:《刘以鬯的<酒徒>》,《读书人》,1995年7月1日,第87页。)
    147.张文中:《刘以鬯:别一种集邮的乐趣》,《星岛日报》第35版,1992年4月15日。
    148.谢福铨:《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读刘以鬯小小说<追鱼>》,《文汇报》第23版,1992年4月19日。
    149.陈宝珍:《谈<酒徒>》,《新宇》,1992年5月,第18-22页。
    150.白舒荣:《一部颇富创意的作品试析刘以鬯长篇小说<对倒>》,《文汇报》第19版,1992年5月31日。
    151.陈贤茂:《刘以鬯的文学之路》,《华文文学》,第1期,1992年,第59-62页。
    152.杨素:《“本地意识”和“本土文学”——访刘以鬯谈“五十年代香港文学”》,《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4版,1992年7月8日。
    153.易明善:《<香港文丛.刘以鬯卷>的文化价值(上)》,《文汇报》第29版,1992年10月4日。
    154.易明善:《<香港文丛.刘以鬯卷>的文化价值(下)》,《文汇报》第13版,1992年10月11日。
    155.也斯:《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先生》,《文讯月刊》,1992年10月,第108-110页。
    156.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一)——<刘以鬯实验小说选>后记》,《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4版,1992年10月28日。
    157.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二)——<刘以鬯实验小说选>后记》,《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4版,1992年10月29日。
    158.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三)——<刘以鬯实验小说选>后记》,《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9版,1992年10月30日。
    159.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四)——<刘以鬯实验小说选>后记》,《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4版,1992年10月31日。
    160.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五)——<刘以鬯实验小说选>后记》,《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26版,1992年11月1日。
    161.李今:《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六)——<刘以鬯实验小说选>后记》,《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4版,1992年11月2日。
    162.也斯:《现代小说家的作品:读<刘以鬯卷>》,《华侨日报》第21版,1992年11月8日。
    163.卓团:《酒徒之我见》,《锡山文艺》(新加坡),第4期,1992年。(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185-189页。)
    164.李干:《刘以鬯的长篇小说及其它》,谭楚良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243-274页。
    165.朱惠文:《刘以鬯小说中人际关系及叙事手法》,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2。
    166.杨义:《创造东方诗化意识流艺术:刘以鬯的小说艺术论》,《华文文学》,1993年1月,第24-33页。
    167.杨义:《论刘以鬯小说艺术》,《文学评论》,第4期,1993年,第139-147页。
    168.杨义:《中国意识流小说《酒徒》:论刘以鬯小说艺术之二》第28版,《文汇报》,1993年2月21日。
    169.杨义:《创造东方诗化意识流艺术:论刘以鬯小说艺术之三》第34版,《文汇报》,1993年2月23日。
    170.杨义:《刘以鬯小说艺术综论》,《文学评论》(北京),第4期,1993年,第139-147页。
    171.舒非:《宝藏》,《东方日报》,1993年5月12日。
    172.秦淮:《阅读笔记——刘以鬯与<酒徒>》,《星岛日报·文艺气象》第4版,1993年5月28日。
    173.王一桃:《刘以鬯·<酒徒>·意识流》,《文汇报》,1993年6月6日。
    174.王一桃:《从<酒徒>重印想到严肃文学的命运》,《星岛日报.文艺气象》,1993年6月8日。
    175.徐志啸:《成就与风格的缩影:读<刘以鬯卷>》,《大公报》第34版,1993年6月22日。
    176.张谦:《刘以鬯及其小说艺术》,《新加坡文艺》,1993年7月。(载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208-210页。)
    177.王淑秧:《漫议刘以鬯小说的创新》,《新晚报》第7版,1993年7月11日。
    178.罗孚:《严肃的刘以鬯》,《明报》第21版,1993年8月11日。
    179.汉闻:《刘以鬯两本著作》,《华侨日报·北斗》,1993年8月26日。
    180.陈德锦:《甜梦和恶梦之间——读刘以鬯先生的<岛与半岛>》,《文汇报.文艺》,1993年8月22日,第29页。(转载于陈德锦:《边缘回归》,香港:新穗出版社,1997年,第11-14页。)
    181.林晓东:《文学,走自己的路——访著名作家刘以鬯先生》,《深圳作家》,1993年7月28日。(载《文汇报·文艺》,1993年10月3日,第27页。)
    182.艾晓明:《香港·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读刘以鬯先生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岛与半岛>》,《华侨日报·文廊》第10版,1993年10月17日。
    183.东瑞:《<岛与半岛>阅读札记》,《新晚报》,1993年11月7日。(转载东瑞编:《我看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35-50页。)
    184.邵德怀:《独创的文本:读刘以鬯<岛与半岛>》,《澳门日报》,1993年12月24日。
    185.潘亚暾:《为大道·辟新蹊:侧议刘以鬯的<岛与半岛>》,《明报月刊》,1993年12月,第96-97页。
    186.潘亚暾、汪义生:《刘以鬯》,《香港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第194-206页。
    187.张淑仪:《刘以鬯半世纪的笔耕情缘》,《明报》D1版,1994年2月17日。
    188.袁良骏:《关于两个理论问题》,《香港文学》,1994年3月1日。(易题为《关于两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95年,第8-12页。)
    189.徐学:《当代中国文坛的一种朦胧:也谈香港文学》,《香港文学》,1994年4月,第4-9页。
    190.汉闻:《刘以鬯<对倒>贵在创新》,《新晚报》第14版,1994年5月11日。
    191.吴越:《刘以鬯的“创作空间”》,《新晚报》第14版,1994年8月31日。
    192.王淑秧:《新颖·精致·耐读——读刘以鬯的小说集<黑色里的白色 白色里的黑色>》,《新晚报.晚风》,1994年9月,第7页。
    193.《香港作家》编辑:《著名文学家刘以鬯主持香港文学漫步》,《香港作家》,1994年9月,第7页。
    194.陆士清、林之果:《现代实验小说的先驱刘以鬯》,《香港作家》,1994年9月,第3页。
    195.桑妮:《刘以鬯短篇小说手法新颖》,《快报》第7版,1994年9月19日。
    196.谢福铨:《访著名作家刘以鬯先生》,《新晚报.晚风》,1994年9月25日,第7页。
    197.沈童、向琛:《五十年事业不寻常:刘以鬯先生的文学路途》,《文苑》,第4期,1994年,第6-9页。
    198.古远清:《作为文学评论家和研究家的刘以鬯》,《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秋之卷)》总第5期,第58-64页。
    199.王一桃:《香港文化人的写照——重读刘以鬯<酒徒>》,《香港文学之桥》,香港: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1994年,第145-150页。
    200.王一桃:《香港文学研究的一个成果:读刘以鬯<短绠集>》,何机雄编:《香港文学评析》,香港:雅苑出版社,1994,第165-166页。
    201.谢福铨:《评<酒徒>中的酒徒》,《华侨日报·文廊》1994年6月19日。
    202.王常新:《台港新人作品透视》,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载获益编辑部编:《<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247-248页。)
    203.易明善:《文友情谊——<刘以鬯传>中的一章》,《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1995年,第66-69页。
    204.于万东:《厚实与轻装——读刘以鬯的长篇小说<岛与半岛>》,《当代文坛》,第1期,1995年,第55-56页。
    205.孙观懋:《创新,小说生命所在——读刘以鬯作品札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1期,1995年,第46-48页。
    206.东瑞:《香港文学的佳作:读刘以鬯的<天堂与地狱>》,《我看香港文学》,1995年5月,第126-127页。
    207.曹惠民:《刘以鬯给予小说新生命》,《新晚报》第17版,1995年7月12日。
    208.海踢:《实验是否还有非形式成分?:<刘以鬯实验小说>》,《文汇报》B6版,1995年7月30日。
    209.王列耀:《利刃挑开罪与欲:读刘以鬯的长篇小说<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星鸟日报》D1版,1995年8月21日。
    210.易明善:《读刘以鬯抗战题材的两篇作品》,《文汇报.文艺》C8版,1995年9月3日。
    211.徐志啸:《刘以鬯论》,《香港笔荟》,1995年9月10日,第9-12页。
    212.甄乐:《刘以鬯的实验》,《新晚报》,1995年10月7日。
    213.陈万钧:《刘以鬯小说<陶瓷>新论》,《文汇报.文艺》B5版,1995年10月22日。
    214.周伟民:《如何评价香港作家刘以鬯》,《香港作家报》,1995年11月,第3页。
    215.李万钧:《刘以鬯与帕索斯》,《新晚报》第8版,1995年11月25日。
    216.应红:《一位“终生文化人”的执着艺术追求: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作品讨论会在京举行》,《文艺报》(北京),1995年10月27日。(载《香港作家报》,第3期,1995年12月1日。)
    217.易明善:《刘以鬯实验小说创作的最早尝试——略评刘以鬯的处女作<流亡的安娜.芙格斯基>》,《大公报·文学》D6版,1995年11月29日。
    218.李万钧:《刘以鬯的借鉴与创新》,《新晚报》第11版,1995年12月2日。
    219.易明善:《以文会友:<刘以鬯传>中的一章》,《香港笔荟》,1995年12月,第111-120页。
    220.应红:《一位“终生文化人”的执着艺术追求: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作品评论会在京举行》,《香港作家报》,1995年12月,第12页。
    221.东瑞:《文坛驰聘半世纪:杰出小说家刘以鬯》,《我看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133-140页。
    222.李万钧:《试从比较文学角度评论刘以鬯的长篇小说》,《现代中文文学评论》,第5期,1995年,第27-48页。
    223.易明善:《无故事的独特构想》,《香港文学简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载刘以鬯:《对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第324-325页。)
    224.黎伟基:《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对传统文本的吸纳和转化》,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5。
    225.李婉萍:《“探求内在的真实”?论刘以鬯小说中的梦》,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5。
    226.董启章:《刘以鬯:<酒徒>》,《读书人》,1996年1月,第45页。
    227.邵德怀:《走近丰子恺》,《香港文学》,1996年4月,第41-45页。
    228.易明善:《刘以鬯的生活情趣》,《香港文学报》第2版,1996年4月。
    229.秀实:《谈小说四要素——以刘以鬯作品为例说明》,《香港作家报》第3版,1996年5月1日。
    230.绿草:《长夜读<对倒>》,《星岛晚报·彩虹路》,1996年5月1日。
    231.易明善:《抗战时期的刘以鬯》,《华文文学》,1996年5月,第86-95页。
    232.易明善:《“大”家聚“会”一“堂”:<刘以鬯传>片断》,《香港作家报》第5版,1996年9月1日。
    233.潘亚暾:《“选中选”文评:刘以鬯中篇小说赏析一例》,《文汇报.文艺》C6版,1996年9月22日。
    234.赵稀方:《刘以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香港笔荟》,1996年10月,第154-159页。
    235.潘国灵:《让自己失去,又设法找回自己刘以鬯大半生的矛盾》,《明报》D10版,1996年10月27日。
    236.唐玲玲:《观照香港社会的独特视角:评刘以鬯小说<陶瓷>》,《华文文学》,第3期,1996年,第49-52页。
    237.廖丽霞:《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效果:刘以鬯<吵架>赏析》,《文汇报.文艺》D4版,1996年12月29日。
    238.庄园:《机械复制时代的诗人——刘以鬯和他的“酒徒”》,《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3期,1996年,第66-68页。
    239.董启章:《城市的现实经验与文本经验——阅读<酒徒>、<我城>和<剪纸>》,《说书人——阅读与评论合集》,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第202-218页。
    240.董启章:《对倒<对倒>》,黄念欣、董启章:《讲话文章:访问,阅读十位香港作家》,香港:三人出版社,1996,第68-81页。
    241.黎国泳:《论刘以鬯实验小说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6。
    242.王晋民:《论刘以鬯的新小说》,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编辑部编:《世纪之交的世界华文文学: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南京:江苏社会科学院,1996。(载刘以鬯:《对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第305页。)
    243.郭建军:《诗与爱情都已古老——从刘以鬯《酒徒》说到北村《玛卓的爱情》》,《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1997年,第60-64页。
    244.周婉琪:《被迫与不甘的心态折射——读<刘以鬯中篇小说选>》,《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2期,1997年,第56-57页。
    245.何慧:《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收获——论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1997年,第40-45页。
    246.万登学:《深入的探寻与剖解:试评刘以鬯中篇小说》,《香港作家报》第2版,1997年3月。
    247.谢福铨:《探求内在真实:读刘以鬯中篇小说<镜子里的镜子>》,《新晚报》,1997年4月6日,第11页。
    248.戴方:《半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刘以鬯小说评析》,《教育艺术》,1997年9月,第29-30页。
    249.李立明:《刘以鬯主编:<香港文学作家传略>书后》,《香港文学》,1997年6月,第41-42页。
    250.关梦南:《得风气之先·且走且战·刘以鬯》,《明报》C6版,1997年8月24日。
    251.黄维梁:《易明善著<刘以鬯传>序》,《文汇报·文艺》C6版,1997年8月24日。
    252.紫丁:《天边看取老人星:著名作家刘以鬯谈养生之道》,《大公报》B8版,1997年8月27日。
    253.曹惠民:《刘以鬯和中国现代文学——兼评他的“实验小说”》,《香港作家报》第3版,1997年9月1日。
    254.明报编辑:《刘以鬯的第一篇小说》,《明报》D6版,1997年9月4日。
    255.也斯:《刘以鬯的创作娱己也娱人》,《信报》24版,1997年11月29日。
    256.潘伟珊:《论刘以鬯小说的情欲描写》,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7。
    257.高少锋:《走向现代主义的小说实验:刘以鬯的<酒徒>及其他》,刘登翰编:《香港文学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第207-213页。
    2.58.蒋晖:《刘以鬯的意识流散文》,刘登翰编:《香港文学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第497-498页。
    259.艾晓明:《酒徒意识流:刘以鬯的实验小说<酒徒>》,黄修己编:《百年中华文学史话》,香港:新文化基金会有限公司,1997,第222-225页。
    260.戴方:《半个世纪的艰辛探索:著名作家刘以鬯小说评析》,《香港:文学的伊甸园:戴方(培贤)评论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第130-137页。
    261.马文杰:《<酒徒>刘以鬯著》,《开卷乐阅读报告比赛得奖作品集1996》香港:香港电台,1997年,第153-159页。
    262.周伟民:《刘以鬯的文学创作理念》,《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997年,第67-72页。
    263.周伟民、唐玲玲:《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64.陈持:《刘以鬯小说艺术新论》,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265.梁敏儿:《刘以鬯的<酒徒>与香港文学史里的现代主义》,《香港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97,共16页。
    266.王一桃:《读刘以鬯的“历史诠释小说”——<岛与半岛>》,《怎样学习写作》,香港:雅苑出版社,1997年,第200-203页。
    267.汉闻:《刘以鬯默默笔耕六十春(上)》,《文汇报》C5版,1998年11月8日。
    268.汉闻:《刘以鬯默默笔耕六十春(下)》,《文汇报》B6版,1998年11月15日。
    269.王敏:《从现当代文学的总体格局看刘以鬯”实验小说”的意义》,《理论学刊》,1998年11月,第124-128页。
    270.黄维梁:《<刘以鬯传>序》,《华文文学》,1998年10月,第51-52页。
    271.王友贵:《刘以鬯:一种现代主义的解读》,《香港作家》,1998年9月,第11-15页。
    272.施建伟,孙宜学:《广纳博收 锐意创新:刘以鬯及其意识流小说》,《文汇报.文艺》C7版,1998年7月12日。
    273.黄劲辉:《刘以鬯小说艺术初探》,《新宇》,1998年4月,第94-107页。
    274.田锐生:《刘以鬯实验小说简论》,《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1998年,第56-58页。
    275.胡帆:《认识刘以鬯》,《仙人掌》试刊号,1998年,第24-25页。
    276.李远荣:《青年作者的导师:刘以鬯》,《翰墨情缘》,香港:香港文学社,1998年,第133-135页。
    277.黄继持:《“以刘以鬯论”引端》,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第153-160页。
    278.吴越:《刘以鬯小说的“真相”》,《吴越书评》,香港:香港罗兰出版公司,1998,第144-146页。
    279.吴越:《对刘以鬯观点不变》,《吴越书评》,香港:香港罗兰出版公司,1998,第147-149页。
    280.谭慧云:《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当代文艺》,1999年5月,第10-11页。
    281.袁良骏:《刘以鬯的<天堂与地狱>》,《作家》,1999年6月,第20-25页。
    282.应宇力:《在现实与现代之间“对倒”:刘以鬯的写作风格》,《文学与传记》,1999年4月15日,第36-42页。
    283.王友贵:《刘以鬯与“新感觉派”》,《华文文学》,第1期,1999年,第33-36页。
    284.王剑丛:《香港文学与刘以鬯实验小说》,艾晓明编:《怎样写小说》,香港:香港文化艺术事业公司,1999,第76-87页。
    285.袁良骏:《刘以鬯和他的<酒徒>》,《香港小说史(第一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第342-359页。
    286.黄秀兰:《试论存在主义的思想与文学观对刘以鬯小说的影响》,中文大学研究院中国语言及文学学部文学硕士“暑期研究计划”论文,1999。
    287.麦欣恩:《黑与白、天堂与地狱之间:刘以鬯小说中香港社会的矛盾、对比、冲突》,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999。
    288.洪捷:《集思广益思考下世纪文学方向:刘以鬯谈香港文学发展近况与需要》,《大公报》B9版,2000年1月1日。
    289.袁勇麟:《二十世纪香港小说与外国文学关系浅探——以刘以鬯、也斯、西西为例》,《华文文学》,第4期,2000年,第80页。
    290.孙宜学:《刘以鬯: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当代作家评论》,第5期,2000年,第44-53页。
    291.秀实:《刘以鬯微型小说与计算机书写》,《当代文艺》,2000年8月,第118-121页。
    292.朱崇科:《历史重写中的主体介入:以鲁迅、刘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编”为个案进行比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93-99页。
    293.王家卫:<前言>,《对倒-花样年华写真集》,香港:春光映画,2000。
    294.洛风:《一场恋旧的瘟疫:从王家卫与刘以鬯构思<花样年华>》,《信报》,2002年10月21日,第22页。
    295.东瑞:《望星空的智者:谈刘以鬯和<青果>》,《澳门日报》C10版,2000年12月20日。
    296.方忠:《刘以鬯》,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第1021-1023页。
    297.江迅:《王家卫为什么特别鸣谢刘以鬯?》,《明报》E6版,2000年12月28日。
    298.黄结华:《刘以鬯笔下香港市民心态:五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00。
    299.陈茵:《“外在真实”与“内在真实”:刘以鬯小说中香港社会的艺术表现模式》,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00。
    300.谢晓虹:《刘以鬯小说的叙事研究》,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00。
    301.温儒敏:《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黄维梁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1999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第520-524页。
    302.王毅:《眼睛的撤退——刘以鬯的<酒徒>与西方意识流小说之比较》,黄维梁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1999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第505-519页。
    303.潘国灵:《刘以鬯的小说命运》,《香港经济日报》C2版,2001年1月16日。
    304.东瑞:《擦身而过的故事——谈<对倒>和<花样年华>》,《明报》E6版,2001年1月19日。
    305.东瑞:《<对倒>的命运》,《和平日报》,2001年1月31日。
    306.东瑞:《《对倒》出版机缘》,《和平日报》,2001年2月1日。
    307.东瑞:《意识流和写实的交融》,《和平日报》,2001年2月2日。
    308.东瑞:《<对倒>和<花样年华>相辉映》,《明报》E6版,2001年2月5日。
    309.东瑞:《巴赫的复调音乐》,《和平日报》,2001年2月8日。
    310.东瑞:《光荣属于香港文坛》,《和平日报》,2001年2月10日。
    311.东瑞:《刘以鬯与王家卫》,《和平日报》,2001年2月15日。
    312.罗展凤:《“花样年华”前传 刘以鬯的对倒人生》,《香港经济日报》C4版,2001年3月30日。
    313.方川介:《刘以鬯小说的住屋情结》,《明报》E4版,2001年6月3日。
    314.阿兆:《谈刘以鬯<打错了>之春夏秋冬》,《香港文学报》,2001年6月,第3页。
    315.罗展风:《刘以鬯大师的养身之道》,《香港文汇报》D3版,2001年7月20日。
    316.阿兆:《迷你的小说集<打错了>:探讨刘以鬯小小说的艺术技巧》,《青果》,2001年8月,第58-61页。
    317.蔡益怀:《香港小说叙事格局的三个坐标-<星星,月亮,太阳>、<酒徒>、<烈女图>阅读笔记》,《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香港:香港作家协会,2001年,第143-162页。
    318.齐成民:《<对倒>的三种声音》,《当代文坛》,第4期,2001年,第66-68页。
    319.凌逾:《试论<酒徒>的实验特色》,《华文文学》,第2期,2001年,第51-54页。
    320.黄劲辉:《“思感”之路:一种解读刘以鬯文字的方法》,《文学世纪》,2002年1月,第63-65页。
    321.文君:《刘以鬯谈<对倒>及其他》,《香江文坛》,2002年1月,第81-82页。
    322.江少川:《中国长篇意识流小说第一人——论刘以鬯的<酒徒>及<寺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2年,第26-31页。
    323.谢福铨:《“给香港历史加一个注释”——评刘以鬯长篇小说<岛与半岛>》《香江文坛》,2002年2月,第62-64页。
    324.朱崇科:《空间形式与香港虚构——试论刘以鬯实验小说的叙事创新》,《人文杂志》,第2期,2002年,第93-98页。
    325.汉闻:《<刘以鬯专辑>的启示》,《香江文坛》,2002年4月,第1页。
    326.朱崇科:《神游与驻足:论刘以鬯“故事新编”的叙事实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2002年,第48-50页。
    327.张晓平:《从伦理本位到自我本位的叙事转换——读刘以鬯的小说<寺内>》,《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2002年,第55-57页。
    328.西柚:《对倒的时空:刘以鬯与他的文学世界》,《香江文坛》,2002年4月,第12-20页。
    329.西柚:《对倒的时空:刘以鬯与他的文学世界(续上期)》,《香江文坛》,2002年5月,第55-68页。
    330.西柚:《对倒的时空:刘以鬯与他的文学世界(续上期)》,《香江文坛》,2002年6月,第65-78页。
    331.西柚:《对倒的时空:刘以鬯与他的文学世界(续上期)》,《香江文坛》,2002年7月,第55-58页。
    332.汤文锋:《实验笔触社会事:读刘以鬯三部长篇小说》,《筑字室》,2002年5月,第10-11页。
    333.邱生:《从刘以鬯的<酒徒>看二十一世纪香港的严肃文学》,《文学世纪》,2002年5月,第92-95页。
    334.蔡益怀:《浪迹香江:试析刘以鬯小说中的游荡者形象》,《华文文学》,2002年5月,第20,50-55页。
    335.江少川:《论刘以鬯及其长篇小说<酒徒>》,《华文文学》,2002年5月,第56-60,75页。
    336.徐黎:《古典题材的现代诠释、表现与改造——论香港作家刘以鬯的“故事新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第20,50-55页。
    337.朱崇科:《刘以鬯自娱小说中的香港性呈现》,《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6月6-7日,第1-38页。
    338.黄晓红:《刘以鬯的花样年华》,《Recruit》,2002年7月19日,第22,24页。
    339.秀实:《刘以鬯微型小说与计算机书写》,《文本透视》,香港:科华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第38-42页。
    340.秀实:《刘以鬯传统小说的亮点》,《文本透视》,香港:科华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第43-51页。
    341.徐啸虎:《为香港文学正本清流的刘以鬯》,《王一桃笔下的100个文艺家》,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第191-193页。
    342.邓依韵:《刘以鬯的<酒徒>,<酒徒>里的刘以鬯——从文本中寻找作家的个人身影》,《文学世纪》,2003年7月,第59-63页。
    343.海伦:《<酒徒>与意识流技巧》,《香江文坛》,2003年9月,第63-64页。
    344.阿兆:《刘以笆微型小说集<打错了>》,《香江文坛》,2003年12月,第59-60页。
    345.黄劲辉:《结构与意义:<对倒>与<花样年华>的关系——兼谈几米<向左走·向右走>的结构》,《文学世纪》,2004年1月,第31-37页。
    346.何杏枫、张咏梅、邓依韵:《刘以鬯主编时期(一九六0·二·十五——一九六二·六·三十)——《香港时报·浅水湾》研究》,《文学世纪》,2004年1月,第11页。
    347.何杏枫、张咏梅、邓依韵:《访问刘以鬯先生》,《文学世纪》,2004年1月,第12-17页。
    348.江少川:《香港作家刘以鬯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1期,2004年,第77-78页。
    349.陈树湘:《刘以鬯小说简论》,《淮阳工学院学报》,第2期,2004年,第46-48页。
    350.郎伟:《化恐怖为柔情——读刘以鬯小说<蛇>》,《朔方》,第4期,2004年,第65页。
    351.杨克铨:《刘以鬯:从上海到香港:解读<过去的日子>、<露薏莎>、<对倒>中的大陆想象》,《香江文坛》,2004年5月,第32-34页。
    352.李爱云:《西方的铺路石与东方的艺术探索者——伍尔夫与刘以鬯的诗化小说之比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2004年,第73-76页。
    353.[法国]弗朗西斯·密西奥:《刘以鬯印象记》,黄迅余译,《香港文学》,2004年7月,第72-73页。
    354.冉彬:《浅析中西文化交融对香港文学三种代表性文类之影响——以侣伦、刘以鬯和金庸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8期,2005年,第90-93页。
    355.王剑丛、朱楚颜:《论刘以鬯的生命体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3期,2005年,第52-55页。
    356.邝锐强:《存在主义对刘以鬯<对倒>的影响》,《香江文坛》,2005年4月,第44-46页。
    357.蔡益怀:《酒徒现象——寻找自我、关注内心》,《想象香港的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57-162页。
    358.蔡雨眠:《刘以鬯先生侧记》,《香港文学》,2005年12月,第21页。
    359.杨邪:《小说的事——刘以鬯<第二天的事>阅读札记》,《名作欣赏》,第13期,2005年,第83-87页。
    360.阿兆:《风神俊朗、结构多姿——刘以鬯微型小说赏析》,《微型小说的鲲与鹏》,香港:阿汤图书,2005,第87-98页。
    361.非林:《打破传统,锐意创新——评刘以鬯小说<对倒>》,《在这一片森林里》,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第212-214页。
    362.宁群贤:《论穆时英都市小说对刘以鬯<酒徒>的影响》,《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6年,第1-7页。
    363.刘超:《内在真实的探求——论刘以鬯及其<酒徒>的现代性》,《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6年,24-27,57页。
    364.盛乙:《“为了寻求新途径——小说刘以鬯的<多云有雨>”》,《香港文学》,2006年6月,第28-31页。
    365.叶倬玮:《论刘以鬯1966-1976年间小说里“收藏家”的形象及其意涵》,《城市文艺》,2006年8月,第43-48页。
    366.王淑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论刘以鬯“故事新编”》,《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1期,2007年,第84-86页。
    367.李岩:《意识流的东方诗话——刘以鬯意识流小说解析》,《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2007年,第216-218页。
    368.李秋丽:《蛇的故事新编》,《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3期,2007年,第24-27页。
    369.计红芳:《酒徒与刘以鬯的身份同构》,《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2007年,第77-80页。
    370.计红芳:《半梦半醒之间的“酒徒”——刘以鬯》,《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171-205页。
    371.朱万良:《梦中的真实——浅论刘以鬯长篇小说<酒徒>对“内在真实”的追求》,《安徽文学》,第6期,2007年,第18-19页。
    372.许定铭:《刘以鬯的第一部单行本》,《文学研究》,2007年9月,第56-64页。
    373.何慧:《刘以鬯的实验小说》,《文学研究》,2007年9月,第65-75页。
    374.林翠芬:《刘以鬯、莫言、昆南、许子东谈小说的创作与欣赏——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文学研讨会》,《香港作家》,2007年11月,第27-28页。
    375.郑迦文:《香港文化空间的镜像建构——从小说<对倒>到电影<花样年华>》,《贵州社会科学》,第12期,2007年,第50-55页。
    376.王淑君:《在荆草棘林中行走——刘以鬯小说论》,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77.陈青枫:《香港艺术发展局特约书评 香港文学的最后一位贵族——读刘以鬯的<非典型文学>》,《字花》,2008年2月,第128页。
    378.何国强:《谈刘以鬯近期两本书——<旧文新编>和<天堂与地狱>》,《城市文艺》,2008年4月,第71-72页。
    379.曹惠民:《意识流小说中的“与众不同”之作——重评刘以鬯的<酒徒>》《城市文艺》,2008年2月,第62-67页。(同时载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2期,2008年,第23-26页。)
    380.李跃:《看“故事"如何“新编”——论刘以鬯小说<寺内>、<蜘蛛精>及其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2008年,第48-51页。
    381.李跃:《意识流小说的“香港化”——论刘以鬯的长篇小说<酒徒>》,《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2008年,第78-81页。
    382.徐晓霞:《“西化”小说<酒徒>中的东方元素》,《安徽文学》,第6期,2008年,第47页。
    383.陈娟:《从刘以鬯的<酒徒>来看意识流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大众文艺》,第11期,2008年,第35页。
    384.庄宜文:《从历史记忆到怀旧想象--论刘以鬯小说与王家卫电影的互文转换》,《国立中央大学人文学报》,第11期,2008年,第35页。
    385.闻彦:《作家主体精神的两种言说:比较<酒徒>与<李自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期,2008年,第97-99页。
    386.梅子:《另辟蹊径的艺术创造——读<刘以鬯小说选>札记》,《城市文艺》,2008年12月,第74-75页。
    387.余咏诗:《透过<酒徒>的梦呓剖析刘以鬯的心灵归宿》,廖志强、岑静雯主编:《琢玉贰集:第二届应用中国语文毕业同学论文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08,第35-50页。
    388.黄万华:《跨越一九四九:刘以鬯和香港文学》,“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6-26页。
    389.也斯:《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儿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3-15页。
    390.黄劲辉:《结构与意义:刘以鬯小说的现代性》,“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
    391.黄淑娴:《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现代心理叙事》,“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94-199页。
    392.林少阳:《作为方法的短篇小说:刘以鬯的小说观》,“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城市文艺》,2009年12月,第17-22页。
    393.许子东:《今天的“酒徒”——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209-215页。
    394.陈智德:《“错体"的本土思考——<过去的日子>、<对倒>和<岛与半岛>》,“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33-142页。
    395.池上贞子:《刘以鬯与也斯——文学长者的继承与发展》,“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45-160页。
    396.西野由希子:《刘以鬯<对倒>和一九七O年代香港文学》,“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61-175页。
    397.王晋光:《刘以鬯、高行健蟑螂故事的寓意》,“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76-193页。
    398.罗贵祥:《刘以鬯与资本主义时间性》,“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61-76页。
    399.许旭筠:《刘以鬯作为方法——香港文学中的“现实”与“现代”》,“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8日。载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77-93页。
    400.也斯:《耕耘不辍,默默开创新境》,《城市文艺》,2009年12月,第6-9页。
    401.李跃:《“新”“异”叙事下的本土观照——论刘以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选择性吸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9年,第58-63页。
    402.舒琪:《香港都市文学与城市电影:<对倒>vs<花样年华>》,梁秉钧、许旭筠等编:《香港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香港:香港故事协会,2009年,第180-189页。
    403.秀实:《重读刘以鬯的<一九九七>》,《文学评论》,2010年6月,第36-37页。
    404.慕容羽军:《刘以鬯的写作意态》,《文学评论》,2010年6月,第33-35页。
    405.东瑞:《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的和谐统一——略评刘以鬯新著<甘榜>》,《文学评论》,2010年6月,第28-32页。
    406.黄劲辉:《玩物言志:刘以鬯艺术世界的双城魅力》,《文学评论》,2010年6月,13-18页。
    407.郁静:《<甘榜>:刘以鬯别致旧作新集》,《城市文艺》,2010年7月,第59页。
    408.东瑞:《“刘以鬯旋风”——“年度文学作家”第一响》,《镜报》,2010年9月,第90-91页。
    409.张曦娜:《刘以鬯情系新加坡超越半世纪——谢克访问记》,《城市文艺》2010年10月,第12-14页。
    410.叶坚耀:《意识流酒徒戏里戏外》,《亚洲周刊》,2010年12月,第46页。
    411.黄劲辉:《刘以鬯的现代复修:一种在都会消费文化下现代主义的美学追寻》,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27-58页。
    412.林少阳:《批判的现代主义文学或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以刘以鬯文学批评为中心》,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20-132页。
    413.谭国根:《<对倒>的现代主义与都市漫游者》,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第194-208页。
    414.谢慈欣:《刘以鬯<酒徒>中的文学观研究》,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10。
    415.林霭廷:《论刘以鬯中短篇小说中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10。
    416.张晓琴:《浅析刘以鬯实验小说的独特性——以<对倒><链><吵架>为例》《大众文艺》,7期,2010年,第191页。
    417.张皓宇:《浅析刘以鬯实验小说的反小说化特色》,《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4月,第87-88页。
    418.李明燊:《隐蔽的身影——刘以鬯<吵架>的叙事学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118-120页。
    419.陈媛萍:《香港文学的发展流变》,《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1月,第84页。
    420.孙利华:《香港文学的都市性特征研究述评(1979-2009)》,《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1月,第20-23页。
    421.唐婷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花样年华>的服饰、文学分析》,第1期,2011年,第223-224页。
    422.王德威:《文学的香港史十个——关键时刻》,《明报月刊》,2011年2月,第22-28页。
    423.王凤:《浅析刘以鬯和新感觉派的联系》,《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2期,2011年,第1-7页。
    424.黄劲辉:《现代华文描述下的南洋浪漫——细味刘以鬯的<热带风雨>》,《像素面包:牛角包电子报》(网络杂志),2011年6月。(网址见:http://www.pixelbread.hk/content)
    425.陈持:《论刘以鬯小说中二元对应技巧的运用》,《文学界》,第7期,2011年,10-11,28页。姚国军:《幸运与不幸的距离——刘以鬯小说<打错了>的叙事艺术》,《阅读与写作》,第6期,2011年,第7-8页。
    426.陈持:《隐蔽的身影——刘以鬯<吵架>的叙事学分析》,《电影评介》,第12期,2010年,第102-104页。
    427.李俊熹:《主流与非主流之间——从<酒徒>说到<孽子>》,《电影评介》,第13期,2011年,第109-110页。
    428.陈持:《论刘以鬯小说中电影手法的运用》,《电影评介》,第17期,2010年,第102-104页。
    429.也斯:《<吧女>的脉络》,《吧女》,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第8页。
    430.蔡益怀:《欲望都市物化人生——从<陶瓷>看刘以鬯“娱己”之作得与失》,《大公报》,2012年12月4日。
    1. Deppman, Hsiu-Chuang. "Liu Yichang and Wong Kar-wai:The Class Trap in In the Mood for Love." Adapted for the Screen: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nd Film(Honolulu:U of Hawai'I P,2010), pp.98-122.
    2. Hamm, John Christopher. "Canonizing the popular:the case of Jin Yong." Chinese Popular Culture:Cannibalizations of the Canon(NY:Routledge,2009), pp.78-79.
    3. Hsu, Yuk-kwan, Amanda. "Read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from the Periphe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iu Yichang Studies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10.1 (2010), pp.177-186.
    4. Larson, Wendy. "Liu Yichang's Jiutu:Literature, Gender, and Fantasy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7 (1993), pp.89-103.
    5. LIAO, Yingshan, "From vulgar Hong Kong to mythical Hong Kong: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Hong Kong in half a century of three writers", Division of Humanities,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Phil. Thesis, 2000.
    6. Lo, Kwai-cheung. "Liu Yichang and the Temporalities of Capitalist Modernity."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10.1 (2010), pp.162-176.
    7. Riemenschnitter, Andrea, and Deborah L. Madsen. Diasporic Histories:Cultural Archive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9), p.28,154,181.
    8. 《Les escrivains de Hongkong revelent et coeur de la ville:ses frottements, son activite, son identite batie sur le sable. Liberation: 《Livres-Chine evolution culturelle pour le XXIVe Salon du livre》 (18 mars 2004):I-IV.
    9. Leong, Ka-tai.《The Drunkard》 Un film de Freddie Wong》 Paroles N°224 (sept.-oct.2010):34-35.
    10.可儿弘明:《香港问题の研究》,东京:东方书店,1991,第206页。
    14.
    15.的物质性——透过横光利一考察中文小说的书写体:以刘以鬯<酒徒>为例》),《言语态》,第3期,2002年,第101-117页。
    17.西野由希子:《世界の文学 香港——文学の意识的形成に役割:月刊杂志<香港文学>》(《世界文学》 香港——影响文学意识的形成:月刊杂志<香港文学>)),《东京新闻/中日新闻》第9版,2007年6月28日。
    18.林少阳:《多面的华南世界(4)日本の“新感觉派”と香港の文学》(《多面的华南世界(4)日本的“新感觉派”与香港文学》,《东亚》,2009年7月,第100-107页。
    1.也斯编:《六十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
    2.也斯、叶辉等主编《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编:小说卷》(共雨册),香港:新加坡青年书局、明报月刊出版社,2011
    3.也斯:《剪纸》,香港:素叶出版社,1982
    4.也斯:《衣想》,香港:青文书局,1998
    5. 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6. 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
    7.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1849-1911》,宋伟杰译,台北:城邦文化,2003
    8.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台北: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
    9. 计红芬:《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吕文翠:《海上倾城:上海文学与文化的转异:一八四九-一九0八》,台北:麦田出版社,2009
    11.[法国]布什亚:《物体系》,林志明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12.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钟出版社,1971
    13.计红芳:《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5.艾晓明编:《浮城志异:香港小说新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6.刘以鬯:《失去的爱情》,香港:桐叶书屋,1951
    17.刘以鬯:《第二春》,香港:桐叶书屋,1952
    18.刘以鬯:《龙女》,星加坡:桐叶书屋,1952
    19.刘以鬯:《雪睛》,星加坡:桐叶书屋,1952
    20.刘以鬯:《星加坡故事》,香港:鼎足出版社,1957
    21.刘以鬯:《梦街》,香港:海滨图书公司,1958
    22.刘以鬯:《私戀》,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59
    23.刘以鬯:《端木蕻良论》,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
    24.刘以鬯:《刘以鬯选集》,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80
    25.刘以鬯:《天堂与地狱》,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
    26.刘以鬯主编,萧军、萧红:《跋涉》,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81
    27.刘以鬯:《看树看林》,香港:书画屋图书公司,1982
    28.刘以鬯:《一九九七》,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4
    29.刘以鬯:《短绠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
    30.刘以鬯:《春雨》,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5
    31.刘以鬯:《刘以鬯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
    32.刘以鬯:《岛与半岛》,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
    33.刘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图书贸易有限公司,1993
    34.刘以鬯:《黑色里的白色 白色里的黑色》,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4
    35.刘以鬯:《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
    36.刘以鬯:《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
    37.刘以鬯:《寺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38.刘以鬯:《岛与半岛》,北京:华夏图书公司,1995
    39.刘以鬯:《见虾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0.刘以鬯编:《香港短篇小说选:五十年代》,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
    41.刘以鬯:《龙须糖与热蔗》,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
    42.刘以鬯:《对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
    43.刘以鬯:《不是诗的诗》,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
    44.刘以鬯:《打错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
    45.刘以鬯:《刘以鬯小说自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6.刘以鬯:《过去的日子》,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47.刘以鬯:《畅谈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
    48.刘以鬯:《酒徒》,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
    49.刘以鬯:《多云有雨》,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3
    50.刘以鬯:《他的梦和他的梦》,香港:明报出版社;明报月刊,2003
    51.刘以鬯:《异地·异景·异情》,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52.刘以鬯:《模型·邮票·陶瓷》,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
    53.刘以鬯主编:《香港短篇小说百年精华》,香港:三联书局有限公司,2006
    54.刘以鬯:《天堂与地狱》,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
    55.刘以鬯:《旧文新编》,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7
    56.刘以鬯:《刘以鬯小说选》,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
    57.刘以鬯:《甘榜》,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
    58.刘以鬯:《热带风雨》,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
    59.刘以鬯:《吧女》,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
    60.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61.刘登翰编:《香港文学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
    62.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63.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4.[美国]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5.[美国]约翰·多斯·帕索斯:《北纬四十二度:《美国》三部曲之一》,董衡巽、朱世达、薛鸿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66.[美国]约翰·多斯·帕索斯:《一九一九年:《美国》三部曲之二》,朱世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67.[美国]约翰·多斯·帕索斯:《赚大钱:《美国》三部曲之三》,姚永彩、左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68.[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共雨册),萧干、文洁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69.[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尉迟秀译,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
    70.西西:《我城》,香港:素叶出版社,1979
    71.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72.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73.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74.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台北:三民书局,1996
    75.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毛尖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76.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7.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78.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9.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
    80.[法国]李维斯陀:《神话与意义》,杨德睿译,台北:麦田出版,2001
    81.何福仁编:《西西卷》,香港:三联书局有限公司,1992
    82.吴福辉:《多棱镜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83.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4.宋路霞:《上海洋楼沧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85.宋晓霞编:《“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86.张小虹:《欲望新地图:性别·同志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6
    87.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88.张爱玲:《张爱玲小说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89.张爱玲:《对照记:看老照相簿》,香港:皇冠出版社,1996
    90.张爱玲:《公寓生活寄趣》,《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68
    91.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2.冯伟才编:《香港短篇小说选:七十年代》,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
    93.严家炎:《世纪的足音: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论集》,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
    94.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共3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95.宋路霞:《上海洋楼沧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96.陈子善:《上海的美丽时光》,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97.陈文平、蔡继福编著:《上海电影100年》,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98.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9.陈平原、王德威、陈学超编:《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0.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1.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2.陈思和主编:《当代大陆文学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
    103.陈思和主编:《精神分析狂潮——弗洛伊德在中国》,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104.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
    105.易明善、梅子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106.易明善:《刘以鬯传》,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107.邵洵美:《洵美文传》,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108.周伟民、唐玲玲:《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香港作家刘以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
    109.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110.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111.罗卡编:《香港-上海:电影双城》,香港:市政局,1994
    112.[法国]罗兰·巴特:《流行体系(二):流行神话学》,敖军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
    113.[法国]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1
    114.[法国]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115.[法国]罗伯格利耶:《我的电影观念和电影创作》,胡濒译,广州:博尔赫斯书店,1996
    116.[法国]罗伯格里耶:《嫉妒》,李清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17.[法国]罗伯格利耶:《为了一种新小说》,余中先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118.林毓生编:《“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页11。
    11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0.[日本]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
    121.昆南:《地的门》,香港:青文书屋,2001
    12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123.杨义编:《鲁迅作品精华》(共3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
    124.杨扬、陈树萍、王鹏飞:《海派文学》,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125.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9
    126.杨春时、俞兆平:《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7.施蛰存:《施蛰存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28.施蛰存:《十年创作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
    129.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3
    130.骆宾基《萧红小传》,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1
    131.祝宇红:《“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2.洪子诚:《大陆当代文学史:1950-1970年代》,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133.柯灵主编:《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投机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34.唐文标编:《张爱玲卷》,香港:艺文图书公司,1982
    135.贾植芳、钱谷融主编:《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136.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7.获益编辑部:《<酒徒>评论选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
    138.[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陈圣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39.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日记集》,台南:台南县文化局,2001
    140.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文学集》,台南:台南县文化局,2001
    141.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台南县文化局,2001
    142.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影像集》,台南:台南县文化局,2001
    143.郭俊峰、王金亭主编:《穆时英小说全集》,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144.梁秉钧、黄劲辉、黄淑娴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
    145.梁秉钧、陈智德、郑政恒编:《香港文学的传承与转化》,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
    146.梁秉钧、黄淑娴等编:《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大学出版社、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2
    147.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3
    148.曹惠民:《他者的声音:曹惠民台港华文文学论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49.曹聚仁:《酒店》,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
    150.萧红、俞芳等:《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51.萧军:《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52.集思编:《梁秉钧卷》,香港:三联书局有限公司,1989
    153.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154.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55.黄万华:《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56.黄淑娴编:《香港影片大全》第1卷,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市政局,1997
    157.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158.黄继持:《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159.梅子、易明善编:《刘以鬯研究专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160.[美国]萨伊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蔡源林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16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2.鲁迅:《呐喊》,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9
    163.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164.蔡益怀:《想像香港的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5.谭楚良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湖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66.蔡源煌:《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台北:雅典出版社,1994
    167.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1. Baudrillard, Jean, The Consumer Society:Myths and Structures(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8).
    2. Baudrillard, Jean,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St. Louis:Telos Press,1975).
    3. Baudrillard, Jean, The System of Objects(London; New York:Verso,1996).
    4. Birch, Cyril; Goldman, Merle (e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5. Bocock, Robert, Consumption(London:Routledge,1993).
    6.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7. Chow, Rey, Primitive Passions: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8. Danzker, Jo-Anne Birnie, Lum, Ken, Zheng, Shengtian(ed.), Shanghai Modern:1919-1945(Ostfildern-Ruit:Hatje Cantz,2004).
    9. Edel, Leon,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 Novel(Gloucester, Mass.:Peter Smith,1972).
    10.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SAGE, 2010).
    11. Galbraith, John Kenneth, The Affluent Society(Boston:Sage,1958,1984).
    12. Hsia, Chih-tsing,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13. Humphery, Robert,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Novel(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4,1972).
    14. Huyssen, Andreas, After the Great Divide: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Basingstoke:Macmillan,1986).
    15. James, William,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New York:Henry Holt, 1890).
    16. Joyce, James, Ulysses(London:Picador,1997).
    17. Lcc, Ou-fan, Shanghai Modern: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era in China:1930-1945(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8. Mason, Richard, The World of Susie Wong(New York:The American Company,1957,1976).
    19. Murphet, Julian, Multimedia Modernism:Literature and the Anglo-American Avant-gard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 Rodwell, Denni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Historic Cities(UK: Blackwell Publishing,2007).
    21. Said, Edward W., Culture and Imperialism(London:Chatto & Windus, 1993).
    22.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 Edition,1979).
    23. Shih, Shu-mei, Visuality and Identity: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24. Veblen, Thorstein Bunde,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25. Williams, Raymond,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73).
    26. Wong, Kar-wai, Tete-beche(Hong Kong:Block 2 Pictures,2000).
    27. Woolf, Virginia, Collected Essays(New York:Harcournt, Brace & World Inc, 1976).
    28. Woolf, Virginia, The Waves(London, Toronto, Sydney, New York:Granada, 1931,1983).
    29. Wrenn, John H., John Dos Passos(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61).
    1.刘以鬯:《忆徐訏》,网站:http://www.my285.com/gt/lyc/028.htm。(原载《明报月刊》,1980年11月。)
    2.赵景深:《赵景深自传》,《文献》,1980年10月,第167-170页。
    3.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总第26期,第184-190页。
    4.施蛰存:《震旦二年》,《新文学史料》总第25期,第51-55页。
    5.彭小妍:《浪荡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8年3月,第1-40页。
    6.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越界:新感觉派作品中的性别、语言与漫游》,《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3月,第121-148页。
    7.彭小妍:《“新女性”与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觉派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7年3月,第317-356页。
    8.曾宪章:《农民戏剧的还原与开放延伸——略论熊佛西戏剧大众化实验对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的革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96-98页。
    9.黄爱玲:《试论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单镜头的性质》,香港中国电影学会:《中国电影研究》第1辑,1983年12月,第31-57页。
    1. Hanan, Patrick, "The Technique of Lu Xun's Fictio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4,1974, pp.53-96.
    2. Wong, Shuk-han Mary, "The Voyage to Hong Kong", Riemenschnitter, Andrea& Madsen, Deborahe L. (ed.), Diasporic Histories:Cultural Archive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9), pp.152-1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