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儒家文化表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产生至今,茅盾文学奖可以说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同步。虽然它的历届获奖作品并不都能孚众望,甚至引起很大争议和质疑,但作为唯一一个全国性的长篇小说大奖,这种与新时期文学的同步性、全国性、以及它的题材的广泛性,它的发展、它的获奖作品以及与之有关的争论就可说是一部活生生的新时期的文学发展史!不论是从促进茅盾文学奖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更加广阔的各个时期文学发展状况的角度,都足以让研究者对之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目前对于茅盾文学奖的研究,更多的局限于它的评奖制度以及获奖文本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方面。本论文力图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来探究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儒家文化表现。事实上,在此,我们更愿意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看作新时期文学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由此看到在历时的长河中,儒家文化传统在当代文学各个题材领域中的表现、反映、一贯性或者某种流变。也可以说,通过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映衬当代文学中儒家文化传统表现的现象、状态及其现代转化。现代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绪论部分除简要介绍了茅盾文学奖的研究现状外,并对以儒家文化表现这一研究角度的选择、儒家文化的当代际遇以及从作家和读者的方面看儒家文化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方式,而历来我们对于现代文学与儒家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对当代文学中的这一因素关注较少。新时期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热,在深层心理上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现代化与民族认同双重焦虑的结果。儒家文化传统造就的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政治心态以及对读者的阅读期待的塑造和影响也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时代色彩、现实品格和意识形态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第一章挖掘获奖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寻根表现以及对儒家文化核心精神“仁义”的表现与理性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寻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获奖作品对共同的民族历史的建构,它建构着我们共同的历史想象,建构着我们的政治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历史感;对民情风俗、地域文化的着力表现与语言的使用。这些方面往往负载着作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或反思的复杂情感;而最为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的挖掘。“仁”学的思想在我们的民族性格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形成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作品表现了由于儒家文化内部的矛盾导致的“仁义”在人物身上的二重性,在此,我们对于“仁义”的理性反思更注重于作家本身,提倡人道主义精神的当代作家自身思想上表现出某种片面性。这种片面性造成了作家塑造人物时的不平等态度。
     第二章选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不同题材的代表性作品,在现代化的历时性进程中,来看作家通过作品所表现的对儒家文化传统不同的态度和认识。改革小说更多地表现了传统儒家文化对于现代化的阻滞,《沉重的翅膀》和《英雄时代》都以现代化为其价值指归,但《英雄时代》也开始意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需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的优秀因子。《白鹿原》和《秦腔》更对中国儒家文化投去了深长的眷顾,书写了儒家文化在现代化挤压下的衰落、困惑以及它不无顽强的生命力。《额尔古纳河右岸》则涉及到传统文化与人的心灵皈依这一重大的主题。它们既对儒家文化表现出更多“温情的敬意”,也意识到它必然衰落的命运,看到了现代化的不可阻挡,也清醒地看到现代化的各种弊病,表现出作家更加复杂的情感立场。由此作家也以不同的题材空间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第三章论析获奖作品对儒家文化精神精髓的开掘。儒家文化精神主要通过作品中人物体现出来。在此,我们以其表现的主要精神向度,将人物分为四种类型:体现了爱国精神的革命英雄、具有最朴素仁义思想的普通民众、一心为民的改革者以及知识分子。在本章,除了对这几类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作一整体性的体认,更通过《张居正》、《白门柳》、《东藏记》、《你在高原》等作品的分析对获奖作品中士和知识分子这一人物形象谱系进行详细的论述。因为士和知识分子作为知识、价值的创造者、维护者和传播者,最能充分地体现时代文化的精神品格,通过它们见出作家对儒家文化精神精髓的书写和对之的当代观照。
     第四章主要以获奖作品中的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为研究对象。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总体上是以现代性为其价值指归的,它们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想象和书写。本章即论述传统儒家的伦理政治思维模式如何影响了作家的现代化想象。伦理的正当性与当下社会的合理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某种同构性,而伦理政治思维阻碍着作家对现代化进程更深刻地表现和理解,导致了作品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这也使它的国家想象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一种乌托邦色彩。从女性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来的男性价值立场以及性别关系中的男性本位倾向、“人”的塑造中个人伦理与法理意识的缺失等方面也见出作家的伦理政治思维导致作品中人的现代化的偏颇和缺失。
     第五章论述获奖的女性作家文本对传统儒家伦理的颠覆及其矛盾。第一节从三点来论述女性作家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女性主体形象的塑造、对传统成规的质疑以及文体风格上自然流露的“女性气质”。第二节以《无字》和《长恨歌》的文本细读来看张洁和王安忆对传统儒家伦理的颠覆及潜意识中的那种矛盾。女性作家还无法摆脱男性话语的影响。
     结语部分简略分析获奖作品对儒家文化的批判。
From the first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innings to be produced in1982so far, Mao Dun Award can be said that it is synchronous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 As the only national novel award, though its previous winnings are not able to meet people's expectations, even with much controversy and doubts, the development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its winnings and controversy around it together can be said to be a living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 Bot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all period, it is sufficient to investigators to have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or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s research, the more limited to its award system an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the winnings, this paper tried to explore the Confucian culture expectations in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inn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n fact, we are more willing to see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as a mini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new period literature, thus to see Confucian cultural performance, reflecting, consistency or some kind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ach subjec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the long development history. In other words, we will see the expectations, state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inning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ul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bes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e will have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expectation as the study point, the contemporary situ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as well as writers and readers to see the impact of Confucian culture on the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innings. Confucian culture as the mainstre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profoundly affected our way of lif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but we have alway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and less to this factor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deep psychology, cultural hot in1980s and1990s is the ref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workers'double anxiety of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t that intellectual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reader's reading expectation shaped by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oral spirit, realistic character and ideology that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orks showed.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will explore the roo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award winnings expressed, the performance of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which is the core spirit of Confucian culture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to it. The roo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award-winnings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on national history which constructed our common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ed identity, belonging and a sense of history of our politic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Second, award-winnings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customs and regional culture with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which tend to load the complex emotions of identity or reflection of writers to traditional cultural. The third tha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mining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thought of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have a major impact on our national character and it forms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nation. Many works show the dual nature of "virtue" on the characters due to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this section, our rational reflection of "virtue" will focus on the writers themselves who advocate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we will see that they show some kind of one-sidedness and the one-sided caused the unequal attitude of the writers to shape character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Mao Dun award-winnings in a variety of topics and we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t attitude and understanding to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at writers showed in their works. In reform novel, writers wrote more block aspect that Confucian culture made on modernization, for example Heavy Wings and Heroic Age. But Heroic Age also expressed that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ll inevitably need to absorb the outstanding factor of the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Rural novels such as White Deer Land and Shaanxi Opera paid more emphasis on the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 and in which writers wrote the decline of Confucian culture under modern extrusion, the great vitality of it and their confusion. The Right Band of The Argun related to the major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vert of human mind. In a word, writers put more complex emotion in rural novels, not only showed more warmth of respect to Confucian culture but also have been aware of its inevitable decline fate with the irresistible of modernization and its all evil. So we can see that the writers have different theme apace carry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essence spirit of Confucian culture expressed in the award-winnings. That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culture mainly reflected through the characters so we divided the figures into four types in according to their main spirit:revolutionary heroes with patriotism, ordinary people with essential thought of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reformers wh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intellectuals. In this chapter, besides a holistic recognition to the cultural spirit expressed on these types of characters, we will put more emphasis on scholars and intellectuals by analyzing these novels:Zhang Juzheng, Willow in White Gate, East Harbor and You Are in The Highland. As the creator, maintainer and disseminator of knowledge and values, scholars and intellectuals most fully embody the culture spirit of an era,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how writers write and contemplation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culture.
     The forth chapter takes the introspection literature and reform novel which based on the value of modernization and are a kind of imagination and writing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as its research topics. Here, we will discuss how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affects the writers'imagination of the modern. In these novels, ethical legitimacy is isomorphism with rationality of society and characters and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acts a side effect on writers' profound performance and understanding to modernization process which lead to some moral idealism in these novels. And this also makes the national imagination inevitably have a color of utopia. We also see that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mode lead to biased and lack of human modern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two aspects: one is male value position and male standard in gender relations in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and the other is the lack of personal ethical and legal awareness in the shaping of people.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women writers' works in award-winnings, in which, the women writers show an attitude of subversion and contradictions t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women writers'works from three-point——the mold of female subject image, question to the traditional rules,"femininity" spontaneously revealed in style. In section2, we will discuss Without Words and Everlasting Regret written respectively by Zhang Jie and Wang An-yi, through which we will see their subversion to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and contradiction in the subconscious. It tells us that women writers can not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male discourse.
     Last section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riticism that the award-winnings works on Confucian culture.
引文
①张颐武:《从“茅盾文学奖”反思文学》,《艺术评论》2011年第10期。
    ②胡平:《我所经历的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①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238页。
    ②诺贝尔在遗嘱中声称其捐赠“一部分赠与在文学上能创作出有理想倾向的最优秀作品的人”,但对“理想倾向”的不同理解,使许多最优秀的作家与这一奖项无缘。如左拉,虽然被认为有“惊人的创作能力及其借助强调对比和着眼下层平民达到强烈效果的写实态度”,但终因“其自然主义常流于庸俗无耻、缺乏道德精神,因而很难符合遗嘱人的心愿,不能荣获大奖”,此外,如托尔斯泰、勃兰兑斯、易卜生、普鲁斯特等等大师均与诺贝尔奖无缘。瑞典文学院院士杰尔·伊斯普马克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它不可能不打上政治的烙印。事实上,诺贝尔文学奖的上空一直笼罩着一层挥不去的政治阴云。”参见孟繁华著《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241-242页。
    ③胡平:《我所经历的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④陈建功:《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审读工作结束》,载《文艺报》2003年11月8日。
    ⑤陈建功:《茅盾奖不是中国诺贝尔》,载《成都商报》2005年12月26日。
    ①王一川:《我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大师》,《文学自由谈》1994年11月15日。
    ②洪治纲:《无边的质疑——关于“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③与之持相近观点的有:杨经建在《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谈价值选择的偏失》(《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4期)曾指出茅奖对“史诗化”长篇小说的迷恋。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困境的展示与平庸的抉择》(《文艺评论》2009年第3期)中,他又大声疾呼茅盾文学奖应承担“振兴精英文学、重建精神文学主导地位的重任”。肖鹰在《中国文学的精神与茅盾文学奖的休克治疗》(《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认为应重新确立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核心价值,建立“推动民族文学经典创作”的评奖机制。此外还有张恒学《我看茅盾文学奖》(《云梦学刊》1999年第2期)、徐林正《茅盾文学奖背后的茅盾》(《陕西日报》2000年6月23日)、思思《茅盾文学奖人文话题知多少》(《北京日报》2000年10月25日)等等。
    ④任美衡:《茅盾文学奖研究》(博十论文),兰州大学。
    ⑤雷达:《追问评奖:是你自己没有权威,还是别人不信你》,《今日名流》2001年第2期。
    ①吴义勤:《平常心看“茅奖”》,《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②汪政:《作为文学奖项之一的茅盾文学奖》,《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①胡平语,引自舒晋瑜:《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出20部提名作品/《天行者》和《一句顶一万句》获得满票》,《中华读书报》2011年8月17日。
    ②徐其超、毛克强、邓经武著:《聚焦茅盾文学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③同上,导言,第2-3页。
    ①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②同上,第150页,第108页。
    ③老悟:《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解析》,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①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①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12页。
    ①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②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③刘迎秋,唐长华:《新时期山东小说流变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①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联合出版中心社1960,第49页。
    ②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5页。
    ③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4页。
    ④许纪霖:《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之争历史评述》,《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4期。
    ⑥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①张念丰、张秉楠、邵汉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光明日报》1991年10月14日。
    ②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第161-167页。
    ③邵汉明:《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新长征》1999年第4期。
    ④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第29页。
    ①张曙光:《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197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民族主义:反讽和关怀》,见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320页
    ②郑敏:《文化、政治、语言三者关系之我见》,载《二十一世纪》1995年6月号
    ③[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8页。
    ④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8-489页。
    ⑤曾镇南:《描绘生活长河的宏伟画卷》,《当代文坛》2005年第4期。
    ①陈乐:《现代性的文学叙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第172页。
    ②[美]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第134页。
    ③徐复观:《忧患之文化——寿钱宾四先生》,收徐复观著,陈史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0页。
    ④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523页。
    ①夏乃儒:《中国古代“忧患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②李世民语,(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魏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第2561页。
    ③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成都:巴蜀书社1987,第17页。
    ④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的生活帐》,彭华生、钱光培编选,《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24页。
    ⑤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年第3期。
    ①杨景贤:《作家要响应时代的召唤——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走向世界》1998年第1期。
    ②张平,俞凡:《没有义愤就没有激情——作家张平访谈录》,《出版广角》1999年第11期。
    ③《刘醒龙曾被人嘲笑“坐家”:我不是写作天赋高的人》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11-29/107896.html中国作家网。
    ④《文学需要在生命中感悟——访著名作家张炜》,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2011-12-07/108787.html
    ⑤熊召政:《文学的自觉与作家的责任——《张居正》创作谈》,《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⑥铁凝对《你在高原》的评价。引自《<你在高原>等5部长篇小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08-20/101608.html中国作家网
    ⑦张陵语,引自胡军、王觅《对文学精神的坚守值得肯定》,《文艺报》2011年8月24日.
    ①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58页。
    ②丁帆:《乡土小说的多元与无序格局》,《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③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第43页。
    ①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载《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1日。
    ②巴金:《要有个艺术民主的局面》,载《文艺报》1978年第5期。
    ③杨志今、刘新风主编,《新时期文坛风云录》,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99页。
    ④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422页。
    ①刘斯奋、程文超等:《历史、现实与文化——从<白门柳)开始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4期。
    ②李陀:《漫谈“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③《论语.阳货》,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73页。
    ④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见(魏)何晏等注:《论语》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81页。
    ⑤[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第1版,第215页。
    ①(魏)何晏等注:《论语》(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81页。
    ②黄怀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论语彙校集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1552页。
    ③邵燕君:《茅盾文学奖:风向何处吹?——兼论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困境》,《粤海风》2004年第2期。
    ④邵燕君:《以和为贵,主旋律重居主导——小议茅盾文学奖评奖原则的演变》,《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⑤洪治纲:《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⑥在2011年2月25日最新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中,权威性和群众性则都得到了强调。
    ①邵燕君:《以和为贵,主旋律重居主导——小议茅盾文学奖评奖原则的演变》,(《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①俞祖华:《近代国际视野下基于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7页。
    ③转引自李宗桂:《从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心理》,《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3期。
    ①吴秀明:《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4页,第45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2页。
    ③同上,第3页。
    ④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19页。
    ⑤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就指出,姚雪垠的《李自成》与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在结构模式和叙述方式上存在一致之处,因而,可以将《李自成》归属于革命历史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21-122页。
    ⑥保罗.康纳德:《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4页。
    ⑦王火:《全力以赴中寻到的(后记)》,《战争和人》第三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718-719页。
    ①陈思和:《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陈思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6页。
    ②凌力:《从<星星草>到<少年天子>的创作反思》,引自《少年天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615页。
    ③刘斯奋、程文超、陈志红:《历史、现实与文化——从<白门柳>开始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4期。
    ④吴秀明:《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319页。
    ①古华:《芙蓉镇·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第198页。
    ②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23-224页。
    ①贾平凹:《秦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510页。
    ②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第16页,第18页。
    ①禹建湘:《乡土想像: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第278页。
    ②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见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第6页。
    ③宋天:《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研讨综述》,《哲学研究》1991年第10期。
    ④陈思和:《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陈思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5页。
    ⑤据唐韧、黎超然、吕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报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该文是针对前四届茅盾文学奖20部获奖作品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①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12月,第303页。
    ②李準:《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见《黄河东流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页。
    ③徐其超、毛克强、邓经武:《聚焦茅盾文学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第21-22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22页。
    ②《论语.学而》。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9页。
    ③《孟子.离娄章句上》。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2006重印),第183页。
    ①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第18-25页。
    ②《论语·阳货》。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73页。
    ③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329页。
    ①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第463页。
    ②同上,第536页。
    ③《论语.卫灵公》。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02页。
    ④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220页。
    ⑤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济南:齐鲁书社2001,第146-147页。
    ⑥《论语·雍也》。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75页。
    ①张丽军、马兵:《一部新意与遗憾并存的“未完成”小说—关于周大新<湖光山色>的对话》,《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②《论语.里仁》。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86页。
    ③如张林杰《<白鹿原):历史与道德的悖论》中论述了“仁义”的吃人性。载《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
    ④张志忠:《世纪末的回眸: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文艺评论》1998年第1期。
    ①朱寨:《<白鹿原>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430页。
    ②[美]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第30-31页。
    ③刘再复:《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文汇报》1986年9月8日。
    ①[美]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第99页。
    ①柳建伟:《英雄时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第62页。
    ①陈忠实:《关于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的回顾与展望》,《小说评论》1995年第3期。
    ②张林杰:《<白鹿原>:历史与道德的悖论》,《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
    ①贾平凹,郜元宝:《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化的对话》,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3页。
    ②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③韩鲁华,许娟莉:《生活叙事与现实还原》,《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④李星:《论“农裔城籍”作家的心理世界—陕西作家论之一》,《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
    ①朱寨语。见李星整理《一部可以称之为史诗的大作品——北京<白鹿原>讨论会纪要》,收《<白鹿原>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430页。
    ②雷达:《一九九三年的“长篇现象”》,《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
    ①《白鹿原》,第198页。
    ②均出自孙绍振《什么是艺术的文化价值——关于《白鹿原》的个案考察》,《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3期。
    ③陈美兰:《行走的斜线——论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精神探索与艺术探索的不平衡现象》,《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④雷达:《废墟上的精魂》,《文学评论》1993年第6期。
    ①孟繁华:《当代文学:农村与乡土的两次历史演变》,《文艺报》2009年8月6口。
    ②贾平凹:(《秦腔.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565页。
    ③《秦腔》,第549页。
    ④陈思和:《试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6年6月创刊号。
    ⑤贾平凹:《秦腔·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565页。
    ⑥吴义勤:《乡土中国与中国之心——<秦腔>论》,《当代作家评价》2006年第4期。
    ①陈思和:《试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陈思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119页。
    ①《秦腔》,第405页。
    ②陈思和:《再论<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
    ①[美]卡勒:《为“过度诠释”一辩》,见[意]艾柯等著,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42页
    ②《秦腔》,第502页。
    ①朱寨语。见《<白鹿原>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430页。
    ②雷达:《一九九三年的“长篇现象”》,《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
    ③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牧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9页。
    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2006重印),第17页。
    ①李星:《论“农裔城籍”作家的心理世界—陕西作家论之一》,《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
    ①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83页。
    ②李星:《论“农裔城籍”作家的心理世界—一陕西作家论之一》,《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
    ③陈忠实:《陈忠实创作中诉》,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第234页。
    ④李星,陈忠实:《关于<白鹿原>与李星的对话》,《小说评论》1993年第3期。
    ⑤贾平凹:《秦腔·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560-563页。
    ①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1页。
    ②陈思和:《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陈思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5页。
    ③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第2页。
    ④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5页。
    ⑤李长中在《“汉写民”现象论——以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中称汉族作家以少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为书写题材的文学作品为“汉写民”文学。(《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
    ①迟子建、胡殷红:《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艺术广角》2006年第2期。
    ②安殿荣:《鄂温克族书面文学中的民族记忆》,《中国民族》2006年第4期
    ③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
    ④吴晓东:《记忆的神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第8页。
    ①[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第1版,第155页。
    ①迟子建、胡殷红:《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艺术广角》2006年第2期。
    ②[美]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145页。
    ①[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译,选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57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第61页。
    ②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56页。
    ③[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译,选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56页。
    ①甘成英:《化为灵魂的精神记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其他》,《文艺评论》2006年第3期。
    ②丁帆:《乡土——寻找与逃离》,见其《文学的玄览》,北京出版社1998,第492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第152页。
    ①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66页。
    ②陈旭麓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530页。
    ①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第510-511页。
    ②《恢复“现代主义”的尊严——汪政、刘醒龙对话<圣天门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孟繁华:《“英雄文化”的现代焦虑》,《光明日报》2003年6月6日。
    ④雷达:《2004年的长篇小说》,《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收《自己的文章》,傅光明主编,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第143-144页。
    ②李準:《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页。
    ①李隼:《黄河东流去·我想告诉读者一点什么?(代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705页。
    ①吴光化:《简谈<黄河东流去>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人民日报》1980年4月9日。
    ②李隼:《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页。
    ③张学军:《<钟鼓楼>的市民文化心态》,收《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第42页。
    ④刘心武:《钟鼓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第79页。
    ①《论语·里仁》。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90页。
    ②《论语.卫灵公》。同上,第525页。
    ③《论语.卫灵公》。同上,第502页。
    ④《论语.泰伯》。同上,第229页。
    ⑤《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2006重印),第17页。
    ⑥徐复观认为若把武士道的精神加以扩大,则由国在社会活动的层面,始终有强烈超武士道精神.在
    ①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6页。
    ②葛兰西所谓的传统知识分子指教师、教士、科学家、手工者等以知识的创造和传承为目的和职业的一类人;有机知识分子包括企业管理者、媒体工作者、宣传者、政治经济专家、工业技术人员等为阶级、集团或国家利益服务,在潜移默化中把意识形态霸权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的一类人。转引自曹成竹《知识分子:一个从批判到实践的社会群体——兼论托尼·本尼特的知识分子观》,《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2期。
    ③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2-17页。
    ④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25页。
    ⑤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7页。
    ⑥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26-227页。
    ①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282页。
    ②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文汇报》2002年12月14日。
    ③曹成竹:《知识分子:一个从批判到实践的社会群体——兼论托尼·本尼特的知识分子观》,《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2期。
    ①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8页。
    ①刘醒龙:《天行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第12页。
    ②徐其超,毛克强,邓经武著:《聚焦茅盾文学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第366页。
    ①徐其超,毛克强,邓经武著:《聚焦茅盾文学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同上,第367页。
    ②何镇邦:《<张居正>与历史小说创作》,湖北省作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编:《张居正》评论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第21页。
    ③董子竹:《中国文化的真史诗——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同上,第122-126页。
    ④江晓天:《一部匠心独运的历史小说》,同上,第42-44页。
    ①胡平:《我所经历的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②刘斯奋:《<白门柳>的追述及其他》,《文学评论》1994年第6期。
    ①何西来:《评熊召政笔下的张居正形象》,《<张居正>评论集》,第13页。
    ①《论语·泰伯》。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29页。
    ②邱江宁:《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从文化角度看晚明东林党人》,《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③《论语·颜渊》。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365页,366页。
    ④《论语.为政》。同上,第26页。
    ①《论语·阳货》。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87页。
    ②《孟子·尽心章句上》。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2006年重印,第321页。
    ①徐复观:《在非常变局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3页。
    ①牛玉秋:《<白门柳>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小说评论》1999年第2期。
    ①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08.3重印),第8页。
    ①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引言》,第8页。
    ②樊星:《读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随想》,《<张居正>评论集》,第91-92页。
    ③《论语·卫灵公》。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13页。
    ④《论语·为政》。同上,第39页。
    ①熊召政:《让历史复活》,《领导文萃》2004年第4期。
    ②樊星:《读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随想》,《<张居正>评论集》,第89页。
    ③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
    ④熊召政:《让历史复活》,《领导文萃》2004年第4期。
    ①吴秀明:《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264页。
    ①贺桂梅:《历史沧桑和作家本色——宗璞访谈》,《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②[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第320页。
    ③贺桂梅:《历史沧桑和作家本色——宗璞访谈》,《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④杨柳:《宗璞文学创作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90页。
    ①雷达:《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第60页。
    ②宗璞:《东藏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3页。
    ③参见[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200-235页。
    ④转引自傅修海:《物语精魂总关情——刘斯奋长篇小说《白门柳》的开篇赏析》,《名作欣赏》2011年第26期。
    ①吴稚晖对蔡元培的评价。见吴稚晖《通人与学人——高平叔著蔡孑民先生传略序》,《吴稚晖先生全集》第16卷,台湾文物供应社1969,第295页。
    ②刘增人在其《叶圣陶传》前言中,说叶圣陶这一代知识分子所体现的人格更是一种传统儒家的君子人格,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自然和谐、个性气质的恬淡平易、人格建树的稳定完美”。(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③《东藏记》,第48-49页。
    ①《东藏记》,第172页。
    ②同上,第158页。
    ③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25页。
    ①王永兵:《漂泊与坚守——论宗璞<南渡记>、<东藏记>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理论学刊》2003年第3期。
    ①贺桂梅:《历史沧桑和作家本色——宗璞访谈》,《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①宗璞:《答问:为什么写作——代自序》,《宗璞文集》第一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②本雅明语,转引自王德威著《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194页。
    ③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第33页。
    ④冯友兰:《新原道》,见《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5页。
    ①张抗抗:《柔性的战争——读宗璞长篇小说<东藏记>》,《中国妇女报》2001年1月15日。
    ②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72页。
    ①《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修订稿)》
    ②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9页。
    ③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1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9页。
    ②《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六部长篇小说及其作者简介》,载《人民日报》1982年12月16日。
    ①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145-146页。
    ②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见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第80页。
    ①[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东渝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第246页。
    ①[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刘文成、王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第51-52页。
    ②杨经建:《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父母题”》,《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③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9页。
    ①《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六部长篇小说及其作者简介》,载《人民日报》1982年12月16日。
    ①《尚书·五子之歌》。(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26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31页。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151-152页。
    ④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6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28页。
    ②杨经建:《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父”母题》,《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③陈少华:《阉割、篡弑与理想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6页。
    ④《大学》。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26页。
    ①曹书文:《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新论》,《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②[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一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44页。
    ③杨经建:《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父”母题》,《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①《大学》。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3-30页。
    ②《论语·宪问》。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86页。
    ③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①许纪霖等:《人文精神寻思之三——道统学统与政统》,《读书》1994年第5期。
    ②高原:《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第293页。
    ①孟繁华《乡村中国的艰难蜕变——周大新长篇小说<湖光山色>》,《文艺报》2006年5月16日。
    ①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141页。
    ②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2003,第7页。
    ③《论语·为政》。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6页。
    ④《论语·八佾》。同上,第73页。
    ⑤《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版,第155页。
    ⑥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140页。
    ①《水浒传》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中董超、薛霸要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道:
    “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在此,金圣叹评道:临死求救,谓之“闲话”,为之绝倒。(清)金圣叹著,周锡山编校《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上),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②李泽厚:《世纪新梦·与刘再复的对谈》,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88页。
    ③胡辉杰:《路遥:德性的坚守及其偏至——以<平凡的世界>为中心》,《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④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01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第23页。
    ②[德]蒂里希(Tillich,P.):《政治期望》,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215-226页。
    ①[旧]中野美代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北雪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第116页。
    ②孟繁华:《乡村中国的艰难蜕变——周大新长篇小说<湖光山色>》,《文艺报》2006年5月16日。
    ①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84页。
    ①罗璠:《西方神话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文学评论》2010年6期。
    ①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第97页。
    ②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80。
    ③[美]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的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36页。
    ①孙力,余小蕙:《都市风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95-96页。
    ①王宇:《现代性民族国家想象与性别的文化象征——阅读中国现代性与文学关系的另一种路径》,《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4页。
    ①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22-33页。
    ②杨国枢:《国人的锐变》,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9,第305页。
    ③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4页。
    ①鲁迅:《文化偏至论·坟》,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58页。
    ②《英格尔斯论现代化》,世界经济导报,1985, (7-8)。
    ③赵景来:《90年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151页。
    ④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第36页,第17页。
    ①牛运清:《新时期.新时期文学.改革题材文学》,《文史哲》1999年第4期。
    ②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143页。
    ①孙力,余小蕙:《都市风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94页。
    ②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159页。
    ①《尚书.召诰》。(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573页。
    ②《论语·为政》。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5页。
    ③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135页。
    ①雷达:《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精神能力问题——一个发言提纲》,《南方文坛》,2006年第1期。
    ①霍达:《为了我心中的那片净土——写在<穆斯林的葬礼>之后》,《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3期。
    ②凌力:《路漫漫其修远兮》,《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③邢小利:《从谜江到西湖——读王旭烽的小说》,《小说评论》2002年第4期。
    ④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03页。
    ⑤戴锦华语,意指女性作家以男性自居或化装为男人的写作,它是女性写作中问或可能出现的男性(准男性)视点及以某种超越姿态完成的对性别偏见的重述。见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5-6页,第15-16页。
    ⑥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5页。
    ⑦吴秀明:《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214页。
    ①任一鸣:《女性文学与美学》,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第7页。
    ①吴秀明,戴燕:《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凌力历史小说创作——兼谈当前女性主义历史小说的写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雷达:《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少年天子>深思录》,《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①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第368页。
    ②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87页。
    ①转引自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6页。
    ①霍达:《为了我心中的那片净土——写在<穆斯林的葬礼>之后》,《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3期。
    ②雷达:《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少年天子>沉思录》,《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③雷达:《宗璞<东藏记>》,《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④女作家张抗抗对宗璞《南渡记》的评价。转引自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11页。
    ⑤王安忆:《妇女问题与妇女文学——与台湾作家李昂对话》,收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第26页。
    ⑥王安忆,刘金东:《我是女性主义者吗?》,收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第164页。
    ⑤张英:《真诚的言说——张洁访谈录》,《北京文学》,1999年7月。
    ⑥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读书》2002年第6期。
    ①周晔:.《爱到“无字”》,《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②徐小斌:《逃离意识与我的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6期。
    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9页。
    ①同上,第165页。
    ②转引自徐小斌:《逃离意识与我的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6期。
    ③荒林:《再从<无字>说开》,《读书》2004年第11期。
    ①荒林:《再从<无字>说开》,《读书》2004年第11期。
    ①荒林主持:《文本内外的阐释——关于张洁及<无宁>的讨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荒林:《重构自我与历史:1995年以后中国女性主义写作的诗学贡献——论<无字>、<长恨歌>、<妇女闲聊录>》,《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
    ②王德威:《海派文学,又见传人》,收《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292页。
    ①南帆:《躯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
    ①[法]埃莱娜·西苏:《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引自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219页。
    ②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第241页。
    ③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297页。
    ①张洁:《张洁文集》2,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第552页。
    ②秦晋:《命运沉重的吹拂——评张洁的长篇小说<无字>》,《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③方长安,张文民:《走不出的男权阴影——张洁小说新论》,《文艺评论》2006年第3期。
    ④转引自王永兵:《论新时期女性小说性别主体的建构》,《东南学术》2010年第5期。
    ①王安忆,刘金东:《我是女性主义者吗?》,收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第164页。
    ①范学德、范鹏:《张岱年谈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理论信息报》1986年12月29日第一版。
    ②张鸿雁:《中国传统文化新探》,收张鸿雁:《断裂与继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①余昌谷:《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谈阻碍改革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当代文坛》1985年第5期。
    ②汤一介:《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理论月刊》1987年第1期。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2006重印)。
    2.安德义著:《论语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
    5.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魏)何晏等注:《论语》(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8。
    8.黄懷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论语彙校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徐其超、毛克强、邓经武:《聚焦茅盾文学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11.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2.老悟:《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解析》,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13.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4.刘迎秋,唐长华:《新时期山东小说流变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15.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6.《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7.《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
    18.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9.《郭沫若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0.《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陈旭麓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傅光明主编,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23.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重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4.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5.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8.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9.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0.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1.[捷克]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2.[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美]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5.[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东渝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
    3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8.[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9.[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刘文成,王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40.[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41.[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42.[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3.[日]中野美代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北雪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4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5.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6.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7.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8.张曙光:《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9.禹建湘:《乡土想像: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0.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1.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52.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3.[美]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54.景海峰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5.李生龙:《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长沙:岳麓书社2009。
    56.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7.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济南:齐鲁书社2001。
    58.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59.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60.杨志今,刘新风主编:《新时期文坛风云录》,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1.彭华生、钱光培编选《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2.雷达主编,李清霞编选:《陈忠实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63.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64.雷达:《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5.路遥:《早上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66.吴义勤主编,王志华、胡健玲编选:《王安忆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67.吴秀明:《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68.胡健玲主编,王永兵编选:《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69.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70.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白鹿原>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1.陈思和:《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陈思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2.陈忠实:《陈忠实创作申诉》,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73.陈乐:《现代性的文学叙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74.陈少华:《阉割、篡弑与理想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5.程文超等著:《欲望的重新叙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6.程文超主编:《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77.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78.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79.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0.刘卫国:《中国现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7。
    8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8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8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
    84.李泽厚:《世纪新梦·与刘再复的对谈》,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85.赵景来:《90年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86.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7.刘忠:《知识分子影像与文学话语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88.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9.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0.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91.黄克剑,林少敏编:《徐复观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92.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9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94.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5.罗婷等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6.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8.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9.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0.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1.柯倩婷:《身体、创作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102.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103.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04.任一鸣:《女性文学与美学》,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05.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6.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0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
    110.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周锡山编较,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111.王一川:《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2.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13.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4.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15.吴晓东:《记忆的神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11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7.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18.湖北省作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编:《<张居正>评论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119.阿可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120.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1.张学军:《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22.杨柳:《宗璞文学创作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23.宗璞:《宗璞文集》,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124.张洁:《张洁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12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
    12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27.侯外庐、赵纪彬、杜国痒:《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8.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9.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联合出版中心社1960。
    130.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成都:巴蜀书社1987。
    131.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王彩萍:《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3、任美衡:《茅盾文学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