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形成期和创制阶段,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文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抛开古人对宗教与文学关系的感悟不论,.学界关于道教与文学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有学者偶作涉及,七十年代以后,关注逐渐增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该课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不仅收获了许多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分门别类的问题上,诸如道教与小说、道教与诗歌、道教与戏曲、道教与文艺美学、道教与民间文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对现有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地挖掘探究。
     首先,就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学界对道教与文学关系的讨论侧重于道教成熟兴盛以后,即唐、宋、金、元、明时期。较而言之,作为中国道教创制和改造的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学界关注略显不足。本文拟以道教的创制形成期即魏晋南北朝为时间范畴;以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种种关系为研究对象,包括道教对文人思想、诗文创作的影响,道教对文学题材、审美风格的影响,及道教受文人影响的具体层面;同时,本文拟将魏晋南北朝全部的文学现象作为考察范畴,而不单单局限于《道藏》所收录的作品。
     其次,讨论的对象偏重于个别作家和经典作品,还有不少作家、作品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往往着眼于少数有明显奉道行为的一流作家,考察范围十分有限。对于无确切史料证明、却存在诸多奉道迹象的作家,以及兼奉佛、道的作家们,学界关注度有所欠缺。本文拟对那些重视不够,甚至尚未引起关注的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挖掘诸如曹操、曹丕、曹植、阮籍、嵇康、张华、陆机、陆云、皇甫谧、嵇含、成公绥、郭璞、干宝、王羲之、陶渊明、庾阐、谢灵运、沈约、江淹、孔稚琏、萧衍、杨街之、郦道元、颜之推、庾信等人,参与服食修道、好尚方术、思慕成仙等行为背后的家族渊源和时代因素。解析儒、释、道交互影响下,道教对文人所产生的独特影响。
     再次,学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国情、文化、民俗、宗教政策、文人信仰、文学表现等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多空白。北朝的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皆不及南朝丰富,这也是进行南、北朝比较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试图通过详细研读北朝宗教和文学,进而归纳出南朝、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的不同规律和特征。综合上述三点来看,对“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宗教与文学关系的考察,先贤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结合各家所长,作为本文研究方法的重要参照。首先,重视作家本人的家学渊源、仕宦、师从、婚姻、交游等问题,以便于揭示道教教义、方术活动对作家思想产生的作用。魏晋南北朝重视门阀制度,两晋尤甚,而该时期高门士族世代奉道又现象十分突出,考察家学门风与婚姻交游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挖掘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广泛联系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等,揭示作品的深层意蕴。整个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开国皇帝皆非出自高门大户,他们往往既重视儒学,又释、道并重,形成与此前各个时期不同的儒、释、道鼎立之局面。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并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观,他们往往以皇室贵胄的宗教信仰为取舍标准,依违于佛、道之间。因此,考察该时期的学术背景、社会思潮,及王室贵胄的宗教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为了实现对本选题多角度、多层面的研析解读,还将广泛联系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本文篇章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概述。考察魏晋南北朝道馆(观)的发展源流、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及其对文人创作提供的诸多裨益;考察该时期道教仙境系统、神仙谱系、服食养生术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完善,及各自所对应的文学表现。通过这些内容,对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的关系做宏观地把握和了解。
     第二章,三国道教与文学。主要探讨方士、方术、仙道思想与曹操、曹丕、曹植的神仙思想及游仙诗创作;阮籍的精神慕仙及其对汉魏游仙文学的超越;嵇康的养生思想、修道行为及诗文表现;同时,对东吴、西蜀的道教发展情况与文学关系作简单探讨。
     第三章,西晋道教与文学。概述西晋道教与奢靡世风、博物之学的关系,探讨张华的知识构成、思想构成及代表作《博物志》与道教之间的诸多关联,陆机、陆云诗文作品的仙道意象,以及皇甫谧、成公绥、石崇、嵇含等人作品中的道教意蕴。
     第四章,东晋道教与文学。作为该时期道教发展的勃兴阶段,东晋道教与门阀世族的家学门风、山水诗、志怪小说等,均有密切关联。讨论世族奉道与族内子弟文学创作,道教福地洞天说与山水诗的关系,道教神仙传说与志怪作品的关系等。在深入解读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讨论郭璞、干宝、王羲之、庾阐、陶渊明等人的道教思想与文学创作。
     第五章,南朝道教与文学。与儒学、佛教的交互影响是南朝道教发展的显著特色之一,故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思想的影响也显得更为复杂。本章主要讨论谢灵运、沈约、江淹、孔稚硅、萧氏父子等人的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揭示道教在他们的思想和创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六章,北朝道教与文学。北朝政权更迭频仍,导致宗教思想缺乏连贯和前后继承,但个别皇帝、权臣的大力倡导,促使道教在北朝仍产生较大影响。本章主要围绕庾信、杨街之、郦道元、颜之推、崔浩等作家作品展开论述。
     第七章,道士与文学。考虑到该时期著名道教学者在宗教和文学方面的双重贡献,故设专章进行论述。包括西晋的王浮,东晋的葛洪、杨羲、王嘉,南朝的陆修静、陶弘景、顾欢,北魏的寇谦之等。该部分侧重于对他们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进行挖掘。
     余论,就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明确该选题在多学科交叉方面的重要意义。
Taoism has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literati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formative peoriod of Taoism. Regardless of the ancients' perce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it is relatively late for the academic circle to study on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ure. It is in the1930s that some scholars start to research the above issue which has gradually gained more attention since the1970s. Through decades of exploration, this research project has made som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not only obtained man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chievements, but acquired remarkable results on the issue of some categorization, such as Taoism&novel, Taoism&poetry, Taoism&drama, Taoism&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Taoism&folk literature, etc. After carrying out a comprehensive survey, however, we fi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still have some defects and many problems should be made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to the present achievements,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academic circles stresses on the years after the maturity and prosperity of Taoism, that's dynasties of Tang, Song, Jin, Yuan and Ming. On the contrary, researcher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literati, literature and Taoism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220—589) which is the crucial period for the foun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aoism.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i, literature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hen Taoism was formed, including Taoism's effects on literati's ideology, literary creation, literary form, aesthetic style and the specific aspects of scholars' impact on Taoism. In the meantime, the article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whole literary phenomenon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not merely limited to the works collected in Tao Tsang (a collection of Taoist scriptures).
     In the next place, the discussion put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ndividual writers and classic works, among which research on quite a few writers and works is in a blank state. Researchers usually focus on few first-class writers who are obviously Taoist as well, so the range of investigation is extremely restricted. Nevertheless, the academic circle pays less attention to writers who have a great deal of Taoist signs without the demonstration of exactly historical data as well as those who are both Taoist and Buddhist. This article makes a case analysis of writers and works that are lack of enough concern or even fail t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Moreover, the paper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of family and age factors behind the behavior like cultivating oneself according to a religious doctrine and taking special pills, preference for the mystic technique, longing for becoming an immortal and etc. These behaviors are participated in by a group of ancient great men, such as Cao Cao, Ji Kang, Wang Xizhi, Tao Yuanming, etc. And it also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unique influence that Taoism has made on scholars under the reciprocal effect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Moreover, researchers attach much less importance to the issues of condition, culture, custom, religious policy, literati's belief and literary expression of northern minority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is inferior to that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which is a difficulty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dynasti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e Northern Dynasty in detail,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eneralize the different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From the above,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carry on a deep research on this issue of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predecessors offer us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which could be important references of the paper's research methods. First, this articl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writers' issues of domestic and individual background, official career, marriage, etc., so a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Taoist doctrine and its activities on writers' thoughts. People value patriarch system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especially in the two Jin Dynasty, during which the superior noblemen embraced Taoism for generations and this phenomenon was very prominent. Consequentl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vestigate writers' family tradition as well as their marriage and friends. Second,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emselves and reveals the deep implication of works by extensively contacting with times and ethos. During the whole Southern Dynasty, the four founding emperors of Song, Qi, Liang and Chen Dynasties do not come out of rich and influential families. They often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fucianism an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Buddhism and Taoism, which forms a situation that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stand like a tripod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periods. Even though in such a background, quite a lot of literati fail to have a special firm religion and they usually make a choic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depending on royalty's religion. Therefore, it'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discuss academic background, social thoughts and royalty's attitude to religion during this period.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is selected topic from multi-dimension and multi-level, this article also widely associates with the knowledge of religious studies, sociology, art, culturology, etc.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arranged as follows:
     In chapter one,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ure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ulture activities of Taoist temple and its benefits for the creation of scholars and also investigates the perfection of Taoism wonderland system, immoral genealogy, ways to maintain good health through eating and th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literature performance during this period. According to these details, we could make a macroscopical grasp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Chapter two is about Taoism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220—280).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necromancer, the mystic technique and the Taoist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moral thought and the creation of poetry about immortals of Cao Cao, Cao Pi and Cao zhi; Ruan Ji's immoral spirit and his literature about immortals exceeding that in Han and Wei Dynasties; Ji Kang's thoughts about maintaining a good health, religious behaviors and poetical performances. Meanwhile, it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Eastern Wu and Western Shu Dynasties.
     Chapter three's topic is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Western Jin Dynasty(265—316). It outlines the relation of Taoism and the extravagant mood of society and natural history in this section. And it also discusses Zhang Hua's composition of knowledge and thought as well as his masterpiece with many relevance to Taoism and so on.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Eastern Jin Dynasty(317—420) was studied in chapter four. As the rising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m, Taoism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oral standards of influential families, scenic poems, and mythical novels and so on. It also discusses some scholars' Taoist ideas and literary creation in a specific way.
     Chapter five is about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The mutual influence with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s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m during this period. So Taoism's influence on the thought of literati seems to be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is section chiefly argues the relation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of some scholars and literary creation, revealing the major roles that Taoism plays in their thoughts and creation.
     In chapter six,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was researched. Regimes continually alternate during this period, which results in religious thought lack of coherence and inheritance. However, Taoism still makes great impact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under the vigorous advocation of individual emperor and powerful feudal ministers. This section mainly extends discussion surrounding some contemporary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aoist and literature. The reason why this chapter is specially arranged is allowing for Taoist scholars' contribution to both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during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is section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xploring ideology and literariness of literary works.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whole paper and makes clear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elected topic in interdisciplinary aspects.
引文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1732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P3289
    1牟钟鉴《道家学说与流派述要》,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P29
    2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P82
    3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P44
    4李养正先生对道教做过两次概念性总结。其一,道教是以我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存在、神仙可求论和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以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和用祭祀醮仪以祈福免灾为主体内容和特征,又文饰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讳学说中神秘主义成份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见《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P3。其二,宗仰黄、老之道,以神仙家的术说及道家学说为中心,融合传统宗教习俗以告谕、教化世人,追求宗教和谐、国家太平及相信人们修道积德定能安乐幸福、长生久视的宗教,称“道教”。《道教史略讲》中国道教学院编印1997年,P2。后者为李养正先生广泛征询道教师友意见以后的修订版。
    1张陵被尊称为“天师”,“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自东晋始,“五斗米道”的称谓被“天师道”取代。
    2北魏寇谦之改革原有道教教义、教仪,去除旧道法的流弊,增加儒家礼法和道德规范,吸收佛法教义,使改革后的道教成为官方正统宗教。
    1参见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505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34,P222
    2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538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51
    1《道藏》第四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P880
    2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P689
    3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P554,P687—P697
    1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P690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P281—P282
    2[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294
    3葛兆光《想象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载于《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52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P24
    1鲁迅《致许寿裳》,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365
    2鲁迅《小杂感》,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556
    3卿希泰《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参见《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P12
    1[日]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译《道教》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P5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85
    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P13
    4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341,P716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405——P406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53
    3寇谦之《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232,P237
    1章太炎《章氏丛书》第18册,江苏广陵刻印社1981年,P25
    2陈撄宁《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2000年,P9
    3许地山《道教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P177
    1许地山《道教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P168—P169
    2[美]威尔·杜兰《人民和国家》,载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P47
    3[日]福永光司《道教的天神降临受诫》,参见罗竹凤《宗教通史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P150
    4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P2
    1[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1428
    2[法]索安著,吕志鹏,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中华书局2002年,P4
    3李养正《道教与中国社会》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P5
    1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载于《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9
    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P175—P176,李约瑟将道家和道教统译为"Taoism",这里当理解为道教。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84
    2南怀瑾《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P153
    3 Welch Holmes, Taoism:The Parting of the Way, revised edition, Boston:Beacon Press,1957,P134-P135
    1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载于《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4
    2《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P142
    1《道藏》第1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594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87
    3[宋]张君房纂,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327
    4[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474
    5[西汉]陆贾《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P16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298,P466
    2《三天内解经》,《道藏》第2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416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59
    4林语堂《中国的国民性》,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P12
    5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86
    1顾颉刚《古史辨自序》,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P72
    2葛兆光《重理中国宗教与文学之因缘》,见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P8
    3载于《北新半月刊》1927年,第2期
    4载于《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27年
    5载于《协大艺文》1935年,第1期
    6载于《金陵学报》1936年,第2期
    7载于《北平世界日报》副刊《明珠》1936年,第49期、第60期
    8陈耀庭《道教在海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P280
    1此文系李凤楙先生就读政治大学中文所的博士毕业论文
    2李丰楙《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3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4王国良《六朝志怪小说考论》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5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
    6《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P66—67
    7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8詹石窗《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P5
    1詹石窗《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出版社2001年
    3张松辉《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4张松辉《元明清道教与文学》海南出版社2001年
    5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6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2
    2李丰楙《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3苟波《道教与神魔小说》巴蜀书社1999年
    4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
    6“道教小说”的提法亦较早由詹石窗先生提出,见詹石窗、汪波《道教小说略论》一文,载于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四辑,P252—P276
    7黄景春《道心人情——中国小说中的神仙道士》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8詹石窗《道教与戏剧》文津出版社1997年
    1倪彩霞《道教仪式与戏剧表演形态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汉民《道教神仙戏曲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3童翊汉《中国道教与戏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4詹石窗《简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4期
    5苟波《“神仙道化剧”中的仙踪道影》,载于《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
    6李艳《论元代神仙道化剧中的“梦”情节》,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7李艳《道教法术与戏剧》,载于《中国道教》2005年,第2期
    1李丰楙《忧与游——六朝隋唐游仙诗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2黄世中《唐诗与道教》漓江出版社1996年
    3孙昌武《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蒋振华《汉魏六朝道教文学思想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申喜萍《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文艺美学思想》中华书局2007年
    2陈友冰《台湾道教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特征与走向》,载于傅璇琮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国小说与宗教》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
    4冰珂《国外及我国台湾省道教研究概述》,载于文史知识编辑部编著《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2年,P369—-P377
    5郑天星《西方汉学中的道教研究》,载于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352—-P360
    6郑天星《美国道教学者及其成果》,载于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361—P382
    1黄兆汉《道教与文学》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
    2吕志鹏《法国道教研究文献目录(1831—2002)》,载于《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2年,第7辑
    3[日]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孙昌武译,中华书局1993年
    4[日]蜂屋邦夫《日本道教研究的现状》,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2年
    1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P2—P9
    2李零《中国方术考》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P10
    1李丰楙《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1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P11
    2郑长青《访道教文学研究学者詹石窗教授》,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24辑,P489
    1[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1《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967
    2《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780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4
    4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74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3
    6《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967
    1[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550
    2《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967
    3《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780
    4《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239
    1《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745
    2[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4《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239
    5[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1《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5
    2[清]董诰等编校《全唐文》第三百卷,中华书局1983年
    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73—P1874
    4《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8
    5《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7
    6[宋]李昉撰,夏剑钦等点校《太平御览》第6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P225
    7[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5
    8[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63
    1《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7
    2[元]俞希鲁编纂《至顺镇江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P813
    3《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509
    4《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7
    5《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8
    1《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8
    2《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8
    3《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8
    4《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651
    1《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8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528
    3[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4[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528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2《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509
    1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P237
    2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254,本文引用《山海经》文字皆据此本,不再—一标注
    1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P163—P164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53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90
    1《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29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92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123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12—P13
    1参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P377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20--P21
    1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载于《中华文史丛》1979年,第2期
    2[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P3179
    1[晋]王嘉撰,[南朝梁]萧绮录,齐志平点校《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P221—P222
    1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载于《中华文史丛》1979年,第2期
    2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P151—P152
    1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第四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
    1闻一多《神仙考》,参见吴光正主编《想象力的世界: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P123—P142
    2苟波《道教与中国古代“游仙”和“仙凡恋情”小说》见《道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87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93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1
    3据张松辉先生《桃花源的原型是道教的茅山洞天》考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乃是江苏境内道教第八大洞天的茅山,载于《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2期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1780
    2任继愈《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P695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3188
    1[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299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4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P273
    1《道藏》第17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402
    2[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P3005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289
    2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88
    1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三联书店1992年,P120
    1葛兆光《想象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载于《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2孙昌武《作为文学创作的仙传——从<列仙传>到<神仙传>》见《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李叔还主编《道教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P362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宗教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P124
    1《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795
    2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85年,P371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P1385
    4[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P1260
    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P2145
    1《道藏》第22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54
    1[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83年,P1899
    2[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49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70
    2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1981年,P515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40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234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15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825
    2[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16
    3[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752
    4[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839
    5[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44
    6[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62
    7[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38
    8[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815
    1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1997年,P171
    2[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P208
    3[唐]张彦远撰,刘石校点《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P192—P193
    1[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538
    1[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年,P31
    1[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839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P172—P173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96—P197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90—P91
    2[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750—P2751
    1《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475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338
    2[晋]陈寿撰,f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4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330
    4《道藏》第33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10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66
    1[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P583—P584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342
    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1731
    3[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965年,P209
    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12
    5[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1688
    6[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87—P325
    1[南朝梁]任昉撰《述异记》中华书局1985年,P19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4
    1[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299
    2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149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138—P139
    4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222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348
    2[晋]常璩撰,严茜子点校《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00年,P17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139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703
    1[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P455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1260
    3[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470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1270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2145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55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17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3
    4[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54
    1董克昌《曹操思想浅谈》,载于《北方论丛》1985年,第1期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4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
    4杨宽《论黄巾起义与曹操起家》,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编《曹操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P392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0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9一P10
    3朱永嘉《论曹操的抑止豪强及其法家思想》,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编《曹操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P365
    4参见杨宽《论黄巾起义与曹操起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编《曹操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P392;许晓晴《游仙诗与曹操的心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李 刚《曹操与道教》,《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姜生《曹操与早期道教》,《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等。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3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5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65
    3[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736
    4[晋]陈寿撰,f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805
    5[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54
    6[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P65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2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62—P63
    2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见《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805
    1[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P13
    1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P468
    1郭沫若《历史人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P120
    1[魏]曹植撰,[清]丁晏纂,叶菊生校订《曹植铨评》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
    2赵幼文《曹植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P399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50
    4工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75
    1钟优民《曹植新探》黄山书社1984年,P165
    2高华平《凡俗与神圣:佛道文化视野下的汉唐之间的文学》,岳麓书社2008年
    1[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P733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448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1
    1[南朝梁]萧统编选,[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P692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0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1
    3[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608
    4[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609
    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P42—P43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605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2
    3[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538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742
    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2746
    3[清]董诰等编校《全唐文》第四百三十八卷,中华书局1983年,P4467
    1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P62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73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606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605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9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9
    2[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539
    3[宋]李防撰,夏剑钦等点校《太平御览》第6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P204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9
    5[宋]李昉撰,夏剑钦等点校《太平御览》第6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P204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74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605
    1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P49
    2徐公持《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载于《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9—P20
    4[南朝梁]萧统编选,[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P303
    1[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P1121
    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年,P323
    3杨建波《道教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1年,P32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292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62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234
    4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70—P71
    1[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P54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P444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421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424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427
    4[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136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427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68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371
    4[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166
    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74
    1[北魏]崔鸿编《十六国春秋》商务印书馆1936年,P41
    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331
    3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600—P601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26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27
    1[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448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59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P18
    4[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472
    1[晋]常璩撰,严茜子点校《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00年,P102—103
    2龙显昭《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46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998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999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63
    2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P616一P618
    3翦伯赞《论西晋的豪门政治》,见翦伯赞《中国史论集》中华书局2008,P689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132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324
    1杨寄林译注《太平经今注今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P692一P693
    2杨寄林译注《太平经今注今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P1404
    3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59
    4[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P2
    5俞士玲《西晋文学考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P213
    1[晋]王嘉撰,[南朝梁]萧绮录,齐志平点校《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P210—P211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74—P1075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173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679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68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68
    3张华先祖谱系详情参见姜亮夫《张华年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70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075—P1076
    2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251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P116
    4[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1062
    1刘叶秋《古典小说笔记论从》,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P6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597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67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361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400
    1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中国书店2001年,P1
    2[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1084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P1360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77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601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603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618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257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80
    4陈飞龙《葛洪之文论及其生平》,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P107
    5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P134
    6[唐]虞世南撰,[清]孙星衍,严可均等校注《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P382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10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17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15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418
    2[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P1061
    1[北宋]李防编纂,夏剑钦等点校《太平御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P5
    2[唐]刘知几著,黄寿成校点《史通》,岳麓书社1993年,P34
    1[唐]虞世南撰,[清]孙星衍,严可均等校注《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P383
    1[北宋]李防编纂,夏剑钦等点校《太平御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P952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665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0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371
    4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4
    5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7
    1《成公子安集题辞》,见[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P138
    1汤一介《早期道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P163
    2《道藏》第2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301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86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51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08—P209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84
    2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119
    3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31
    4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见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P4
    5汤用彤《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见汤用彤《儒学·佛学·玄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P43
    1汤用彤《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见《儒学·佛学·玄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P44
    2[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P151
    1[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P156
    2[南朝梁]僧祐《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P55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31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70
    1[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78
    2[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263
    3许抗生《魏晋玄学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4孙以楷、陆建华《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孔令宏《从道家到道教》中华书局2004年
    6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3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1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072
    1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P89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899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05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50
    5[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P2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6—P2107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00,P1900,P1901,P1908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799
    2[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P96
    1[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纂,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P1668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61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00
    2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协主编《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P635
    1钟肇鹏《道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P197
    2参见何晓昕,罗隽《中国风水史》(增补版),九州出版社2008年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82
    2[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P12
    3李剑国《干宝考》,见李剑国《古稗斗筲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P283
    4王尽忠《干宝生平略考》,载于《中州今古》2001年,第6期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49—-P2150
    6[唐]林宝撰,岑仲勉校《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P503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70—P71
    2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中国书店2001年,P1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05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11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45
    4李剑国《干宝考》,载于《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50
    2詹鄞鑫《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P5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3957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0
    1陈静《道教的女仙——兼论人仙和神仙的不同》,载于《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72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300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45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987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P332
    2[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487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987—P998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234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236
    6汤一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昆仑出版社2006年,P384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P3068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69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68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69—P2470
    5[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496
    1[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109
    2[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P206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P2711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3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8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3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066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P372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01
    1[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P1066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P205一P206
    1[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P3243
    2[宋]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见《西山真文忠公文集》第三十六卷,四部丛刊本
    3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P1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79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69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60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96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16
    5[宋]陈舜俞《庐山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P585
    1[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288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682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05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06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07
    1[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81
    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P310—P311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156
    3[唐]吴筠《宗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P27
    4《修真十书》,见《道藏》第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774—P775
    1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204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385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370
    4[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751
    1徐公迟《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P246
    2丁成泉《论山水诗的诞生》,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
    3卢盛江《玄言诗二题》,载于《北方论丛》1994年,第4期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97
    1徐公迟《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P459
    1葛兆光《想象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见《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P357
    2参见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P75—P80;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P365—P428
    1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P399—P401
    2参见许抗生,赵建功,田永胜《六朝宗教》南京出版社2004年,P108
    1高华平《谢灵运佛教著述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95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P904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45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87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93
    2[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43
    3[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70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9
    5罗新、叶炜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P37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072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86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85—-P686
    4[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86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085
    1[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54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8
    1钟优民《谢灵运论稿》齐鲁书社1985年,P36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084
    2[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71
    3丁红旗《东晋南朝谢氏家族病史与道教信仰》,载于《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96-P197
    2[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233
    1[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233
    2[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58
    3[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293
    4[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5[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401
    6[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700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1997年,P324
    2参见林家骊《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张松辉《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P74
    4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33
    1[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45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85
    3[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64—P2465
    1[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24
    1[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2[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P1093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33
    2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载于《中华文史丛》1979年,第2期
    1[南朝梁]萧统编选,[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P307
    1陈庆元《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P364
    2丁福林《江淹事迹新证》,载于《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P57—P58
    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450—P1451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P292
    1[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195
    2[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897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8
    1《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509
    1[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P543
    2[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835
    3《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875
    4[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835
    5[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489
    1[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930
    2[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75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1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8
    2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08
    3[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92
    1[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105
    2[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316
    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333
    4[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P96
    5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时代》,见《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97年,P338
    1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时代》,见《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97年,P338
    2[日]安藤圆秀《梁武帝の著书》,《东亚研究》1987年,第11期
    1[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96
    2[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3[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P733
    4[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P732
    5[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P734
    6[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P743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3478
    2[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P734
    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9
    4[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9
    5[宋]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见《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L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3478
    1[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6
    2[明]董斯张《广博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P277
    3[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242—P243
    1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P1260
    2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P1259—P1260
    1[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299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554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718
    4[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15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398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720
    1逯钦立校《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P9—P10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2954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49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3
    3[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113
    4[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126
    5[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1
    6参见韩伟,阴志毅《耀县药王山的道教造像碑》,载于《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3期
    1参见邵正坤《北朝家庭的道教信仰》,载于《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703
    3[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P743
    4[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779
    1[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780
    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781
    3高华平《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差异》,见高华平《凡俗与神圣-—佛道文化视野下的汉唐之间的文学》岳麓书社2008年版,P160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15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2—P3053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8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13
    5[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P1705
    6参见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中国书店2001年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12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1708
    3[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779
    4[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793
    5[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245
    6[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751
    1[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750
    2[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750
    3[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2947
    1《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P641
    2《郡斋读书志》晁公武著,孙猛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P746
    1《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P168
    2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P104
    1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
    2范祥雍《<洛阳伽蓝记>集证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曹道衡《关于杨街之和<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载于《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4[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1601
    1范祥雍《<洛阳伽蓝记>集证校注》上海古籍1978年,P361
    2[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
    3[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30
    4[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37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39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42
    3范子烨《论杨街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的创作主旨》,载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994—P996
    2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5
    1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P369
    2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P5
    1[唐]李西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617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5
    2《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455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4
    2[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P3448
    3[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785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释》中华书局1993年,P567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8
    6罗香林《颜师古年谱》商务印书馆1941年,P15
    7[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617
    1[梁]萧绎《金楼子》中华书局1985年,P95
    1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P32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07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634
    4[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27
    5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137—P138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623
    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791
    3[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26
    4[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2
    5[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778
    6[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26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12
    1参见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7年,P79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P152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11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29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14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723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723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332—-P333
    3[唐]虞世南撰,[清]孙星衍,严可均等校注《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P383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2,P17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7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39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40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13
    4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P644
    5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中华书局1993年,第37辑,P33—-P54
    6徐公迟《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485—P496
    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980年,P1218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40
    2[清]方维甸《校刊抱朴子内篇序》,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388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110—P111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P253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1913
    1李剑国《唐前小说史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P341
    2[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P184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96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P2497
    1《道藏》第32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248
    2《道藏》第2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348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2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P39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3册,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P161
    1[英]龙彼得《中国戏剧源于宗教仪式考》,王秋桂主编《中国文学论著译丛》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P523
    1伍成泉《汉魏六朝道教文学思想研究》中南大学2006年,P155
    2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P3—P4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3[宋]陈舜俞《庐山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P585
    4[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7
    1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32
    2[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8
    1[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7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63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64
    4[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4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63
    2[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388
    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P1899—P1900
    4钟国发《陶弘景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P9
    1[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P743
    2《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509
    3[北宋]李昉编纂,夏剑钦等点校《太平御览》第5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P325
    4《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509
    1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P105
    1本章文字皆出自[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不再一一标注。
    1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P7
    1 《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679
    2《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679
    3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P167
    4刘雪梅《论陶弘景的文学史地位》,载于《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5刘雪梅《论陶弘景的文学史地位》,载于《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663
    2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P249
    1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文汇出版社1992年,P42
    2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88年,P308—P309
    3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文汇出版社1992年,P79
    1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2006年,P287
    2[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524
    1孙昌武《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P262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49
    3[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P990
    4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110—P111
    1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0年,P108
    2刘屹《寇谦之的家世与生平》,载《华林》第二卷,中华书局2002年,P272
    3[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0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0
    2[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49
    3[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52—P3053
    4[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3049
    1汤用彤《寇谦之著作与思考》,见《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2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P101
    3丁培仁《增注新修道藏目录》巴蜀书社2008年
    4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
    5张松辉《<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成书年代考》,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P20—-P26
    6白彬,代丽鹃《试从考古材料看<女青鬼律>的成书年代和流行地域》,载于《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P814
    2《老君音诵诫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P212
    1陈寅恪《佛教三题》,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P359
    2《老君音诵诫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P212
    3《老君音诵诫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212
    4《汉武内传》,《道藏》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P47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P1082
    1见[南朝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P26—P2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58
    1[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P592
    2[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P2317
    1[元]赵孟頫《题黄素黄庭后》,见《松雪斋集》中国书店影印本1991年
    2谢聪辉《修真与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经派仙传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3武丽霞,罗宁《(南岳夫人内传)考》,载于《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周冶《南岳夫人魏华存新考》,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
    1曹林娣,梁骥《论茅山上清派宗师杨羲的道教诗歌》,载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P78
    1李养正《顾欢<夷夏论>与“夷夏”之辩述论》,载于《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930
    1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2001年,P220
    2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2001年,P226
    3[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931
    1[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P931—P932
    《抱朴子内篇校释》王明,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抱朴子外篇校笺》杨明照,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北朝史研究》殷宪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北朝史研究》刘驰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北朝文学史》周建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清]孙星衍,严可均等校注,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
    《博物志校证》[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曹操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
    《曹操评传》张作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曹植铨评》[魏]曹植撰,[清]丁晏纂,叶菊生校订,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
    《曹植新探》钟优民,合肥:黄山书社1984年
    《禅宗与道家》南怀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钟来因,上海:文汇出版社,1992年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安徽:黄山书社,1978年
    《从道家到道教》孔令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潘显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萧登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王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孙以楷、陆建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道家文化研究》陈鼓应主编,第24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道教》[日]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道教大辞典》李叔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
    《道教服食技术研究》黄永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道教概说》李养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张泽洪,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道教史》[日]洼德忠著,萧坤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道教史》许地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道教史》卿希泰,唐大潮,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道教与传统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道教与佛教》萧登福,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道教与美学》高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道家与民族性格》吕锡琛,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道教与养生》陈撄宁,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
    《道教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道教与中国社会》李养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卿希泰,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道教与诸子百家》李养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
    《道教小辞典》钟兆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道教文学三十谈》伍伟民,蒋见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道教文学史》詹石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道教文学史论稿》杨建波,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
    《道教在海外》陈耀庭,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道书辑校十种》蒙文通,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道藏源流考》陈国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读道藏记》刘师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释慧莲,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东晋文艺系年》张可礼,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撰,刘石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凡俗与神圣:佛道文化视野下的汉唐之间的文学》高华平,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佛道文化通览》张映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姜义华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葛洪评传》卢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葛洪研究二集》杨世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葛洪之文论及其生平》陈飞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980年
    《古稗斗筲录》李剑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刘叶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古史辨》顾颉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广博物志》[明]董斯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广弘明集》[唐]释道宣,四部丛刊初编
    《郭璞研究》连镇标,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著,殷孟伦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张松辉,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汉魏六朝道教文学思想研究》蒋振华,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汉魏六朝佛道两教之天堂地狱说》萧登福,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
    《汉魏文学与政治》孙明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姜生,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一介,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李刚,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弘明集》[南朝梁]僧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华阳国志》[晋]常璩撰,严茜子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家传》萧华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淮南子集释》何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嵇康集校注》[魏]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嵇康评传》童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简明道教辞典》黄海德,李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江文通集汇注》[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金楼子》[梁]萧绎,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郡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著,孙猛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老子想尔注校证》饶宗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历史人物》郭沫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列子集释》杨伯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林语堂论中西文化》万平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六朝家族》王永平,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与门风》吴正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赵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
    《六朝宗教》许抗生,赵建功,田永胜,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
    《庐山记》[宋]陈舜俞,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鲁迅全集》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牟子丛残新编》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上海:群联出版社,1935年
    《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安作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黄惇,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
    《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张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青词碧箫——道教文学艺术》杨光文,甘绍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葛兆光,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李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全晋文》[清]严可均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全唐文》[清]董诰等纂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儒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阮籍集校注》[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阮籍评传》高晨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阮籍评传》韩传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阮籍与嵇康》徐公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山海经》[晋]郭璞注,[清]毕沅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山海经校注》袁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沈约研究》林家骊,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史通》[唐]刘知几著,黄寿成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
    《拾遗记》[晋]王嘉撰,[南朝梁]萧绮录,齐志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孙昌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水经注校释》陈桥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述异记》[南朝梁]任昉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松雪斋集》[元]赵孟頫,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1年
    《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太平经合校》王明,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太平经今注今译》杨寄林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太平经>研究》王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太平御览》[北宋]李防编纂,夏剑钦等点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陶弘景丛考》王家葵,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陶弘景集校注》[南朝梁]陶弘景著,王京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陶弘景与道教文学》文英玲,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88年
    《陶弘景评传》钟国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陶渊明集》逯钦立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吴国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渊明研究》袁行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唐前小说史略》李剑国,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唐戏弄》任半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天师道二十四治考》王纯五,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胡孚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魏晋文学史》徐公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魏晋玄学史》许抗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魏]曹操,曹丕著,黄节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文史》第37辑,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选,[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张泽洪,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詹鄞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法]索安著,吕志鹏,陈平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西晋文学研究》[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西晋文学考论》俞士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梅新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想象力的世界: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吴光正,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谢灵运论稿》钟优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谢灵运集校注》[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罗新,叶炜,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新语》[西汉]陆贾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玄言诗研究》胡大雷,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颜师古年谱》罗香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
    《异苑》[南朝宋]刘敬叔,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许逸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元和姓纂》[唐]林宝撰,岑仲勉校,中华书局,1994年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簪缨世家:六朝琅邪王氏家传》萧华荣,北京: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早期道教史》汤一介,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增注新修道藏目录提要》丁培仁,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张华年谱》姜亮夫,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章氏丛书》章太炎,南京:江苏广陵刻印社,1981年
    《真诰校注》[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贞元六书》冯友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至顺镇江志》[元]俞希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上海: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古文学史论集》曹道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中古文学思想》王瑶,上海: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
    《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
    《中国道教史》傅勤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南怀瑾,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
    《中国道教宫观文化》朱越利,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中国道教文化透视》刘仲宇,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
    《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华书局,1993年
    《中国方术考》李零,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中国方术续考》李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中国方术正考》李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中国风水史》何晓听,罗隽,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吴光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李约瑟著,刘晓燕等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中国史论集》翦伯赞,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仙话研究》罗永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中国文学论著译丛》王秋桂主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中国哲学发展史》任继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正统道教大辞典》杨逢时,台北:逸群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
    《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葛兆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年—1998年》曹中建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
    《周书》[唐]令狐德菜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朱子语类》[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庄子集解》[清]王先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宗教词典》任继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姜生,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法]爱弥儿·涂尔干,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宗教通史简编》罗竹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宗玄集》[唐]吴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载于《史语所集刊》1933年,第4期
    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载于《国学季刊》1935年,第1期
    闻一多《神仙考》,见《闻一多全集》,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载于《岭南学报》1950年,第1期
    杨向奎《论葛洪》,载于《文史哲》1961年,第1期
    汤用彤《寇谦之著作与思考》,见《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林丽雪《葛洪事迹与著述考》,载于《‘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1977年,第2期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载于《中华文史 丛》1979年,第2期
    卿希泰《(太平经>的哲学思想》,载于《四川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
    陈飞之《曹操的游仙诗》,载于《学术月刊》1980年,第5期
    汤一介《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载于《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
    汤一介《论早期道教的发展》,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4期
    钟国发《前期天师道史略论》,载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李刚《论黄老道》,载于《宗教学研究》1984年,第5期
    董克昌《曹操思想浅谈》,载于《北方论丛》1985年,第1期
    王明《道教基本理论的几个来源》,载于《宗教学研究》1985年,第1期
    龙显昭《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胡孚琛《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第2期
    韩伟,阴志毅《耀县药王山的道教造像碑》,载于《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3期
    葛兆光《想象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载于《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张士骢《关于游仙诗的渊源及其它》,载于《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日]安藤圆秀《梁武帝の著书》,《东亚研究》1987年,第11期
    丁煌《汉末三国道教发展与江南地缘关系初探—以张陵天师出生地传说、江南巫俗及孙吴政权与道教关系为中心之一般考察》,载于《历史学报》1987年,第13期
    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载于《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
    朱越利《从<山海经)看道教神学的远源》,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丁成泉《论山水诗的诞生》,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
    陈飞之《再论曹植的游仙诗》,载于《广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郑士有《中国古代神话仙话化的演变轨迹》,载于《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1期
    牟钟鉴《道家学说与流派述要》,载于《道家文化研究》1992年,第1辑
    李养正《论道教与佛教的关系》,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朱越利《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载于《现代中国》1992年,第9期
    王利器《葛洪著述考略》,载于《文史》1993年,第37辑
    张松辉《<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成书年代考》,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丁福林《江淹事迹新证》,载于《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卢盛江《玄言诗二题》,载于《北方论丛》1994年,第4期
    漆绪邦《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载于《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李养正《论道教的基本信仰及特点》,载于《道教经史论稿》,华夏出版社1995年
    范子烨《论杨街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的创作主旨》,载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林帅月《道教文学一词的界定及范畴》,载于《中国文史研究通讯》1996年,第1期
    许晓晴《游仙诗与曹操的心态》,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李养正《顾欢<夷夏论>与“夷夏”之辩述论》,载于《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
    刘雪梅《论陶弘景的文学史地位》,载于《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徐公持《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载于《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高华平《阮籍、嵇康与酒及释道宗教之关系》,载于《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
    詹石窗《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载于《周易研究》2001年,第1期
    李剑国《干宝考》,载于《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曹道衡《关于杨街之和<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载于《文学遗产》2001年, 第3期
    李刚《曹操与道教》,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
    王尽忠《干宝生平略考》,载于《中州今古》2001年,第6期
    刘屹《寇谦之的家世与生平》,载于《华林》中华书局2002年,第2卷
    吕志鹏《法国道教研究文献目录(1831—2002)》,载于《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2年,第7辑
    曹林娣,梁骥《论茅山上清派宗师杨羲的道教诗歌》,载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陈静《道教的女仙——兼论人仙和神仙的不同》,载于《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范子晔《魏晋之赋首成公绥考论》,载于《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卷
    武丽霞,罗宁《<南岳夫人内传>考》,载于《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周冶《南岳夫人魏华存新考》,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
    丁红旗《东晋南朝谢氏家族病史与道教信仰》,载于《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高华平《谢灵运佛教著述研究》,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白彬,代丽鹃《试从考古材料看<女青鬼律>的成书年代和流行地域》,载于《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
    邵正坤《北朝家庭的道教信仰》,载于《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李小荣《陶渊明与道教灵宝派关系之检讨——以涉酒诗文为中心》,载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载于《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汪春泓《论刘勰思想中的道教因素——从<异苑>两条材料谈起》,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