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热闹——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直观感受。如果你无法用语言来确切地形容一出戏之精彩,那么就说它是“热闹”的,便足以让人理解。这个最简单不过的常用词,涵盖了传统戏剧乃至诸多传统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深刻命意。“热闹”、“闹热”其实一也。闹热性是戏剧的本质属性,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有可能接近并揭示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
     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戏剧史分期的重新界定出发,主体共分六章,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关系;再为闹热性与戏剧本体的关系;三是东亚戏剧的闹热性。前两点立足于中国传统戏剧,为第一至第五章;后一点是第六章,从比较戏剧学的视角出发,对东亚汉语文化圈中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传统戏剧之闹热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闹热性与戏剧史。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发展相统一,不仅随着传统戏剧的发生而出现,而且伴随其发展成熟而变化。闹热性是推动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其作用下,中国传统戏剧经历了三个时期——原始宗教阶段、民俗演艺阶段、戏曲艺术阶段,完成了娱乐、艺术的两次转型,并呈现出顺序发展、辩证统一的三个形态——原始闹热性、民俗闹热性、戏曲闹热性。
     闹热性与戏剧本体。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具有普遍性特点,其不仅通过传统戏剧的不同形态与大量“闹”字戏得以呈现,而且还存在于仪式、民俗、节日、文本、舞台表演、观演传播、戏剧审美等诸多方面。可见,中国传统戏剧本体与闹热性是统一的。
     东亚戏剧的闹热性。东亚各国文化“同源异流”、“同根异花”,其戏剧构成了东亚戏剧圈。由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闹热性亦是东亚戏剧的主要特征,但又各具特点。日本戏剧闹热性“退而其次”,仅存一隅;韩国戏剧闹热性原始与民俗混杂,形成独特的民俗闹热特征;越南戏剧闹热性则颇具民间性特点。
     传统戏剧及其闹热性是中国人传统闹热生活的直接产物,集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映射出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本文对于传统戏剧闹热之系统全面研究,具有补白意义。其次,本文从戏剧史、文学史、文化史等角度,运用民俗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以求打开一个传统戏剧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因此亦具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此外,本文诸多的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故而研究兼具实践意义。结语部分,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的“回返”规律,这是对艺术规律的一次探索性发现,故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文在“一纵一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本体——两条线索上展开论述,而后又在东亚戏剧圈中“游走”一程,将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进行了全面发掘,并以此得出:闹热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
Renao—during one thousand years, is the intuitive feeling of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art. If you cannot use words to preciselydescribe a wonderful play, so you would say it is "Renao", which seemsenough to let people understand. This word is the simplest but oftenused, which covers the profound meaning conveyed by the traditionaldrama and even many traditional folk activities."Renao" actuallyequals to "Naore". The character of "Naor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Carrying on the research to this problem isnot only necessary, but is more likely to close to and reveal the essence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parture of the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and the redefinition ofstaging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main body is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which mainly solves the three problems: thefirs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 of "Naore" and the historyof Chinese drama. The secon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character of "Naore" and Chinese drama for ontology. The third is thecharacter of "Naore" about the drama of the East Asia. The first twopoints are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from the chapter1tochapter5. And the third one is the chapter6, from the angle ofComparative drama, which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about thecharacter of "Naore" of the traditional drama in Japan, South Koreaand Vietnam of Chinese culture circle in the East Asia.
     The character of "Naore"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Thedevelopment of the "Naore" character is unified with the Chinesedrama history. The character of "Naore" not only appears with theoccurrence of traditional drama and has changed with itsdevelopment and growth maturely. The character of "Naore" is theinterna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to develop. With this role,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has experienced threeperiods—primitive religious stage, folk performing arts stage and dramaart stage. In this way, it has completed the two transformations ofentertainment and art, presenting the three forms with a sequentialdevelopment, dialectical unity—the original "Naore" character, the folk"Naore" character and the drama "Naore" charac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 of "Naore" and Chinesedrama for ontology."Naore" charac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has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presented not only through thetraditional drama in various forms and much of the play with "Nao" word,but also exists in many other aspects like rituals, folk, holiday, text, stage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with audience and actor, dramaaesthetic. In brief, Chinese drama for ontology and the character of"Naore" are unified.
     The character of "Naore" about the drama of the East Asia. Theculture in East Asia countries is "cognate with different flow","the sametree with different flowers", whose drama form East Asian drama circle.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the character of"Naore" is also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East Asian drama, but with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 of "Naore" in Japanese drama is"retreat to the second", only saving in a corner. The character of "Naore"in South Korean drama is the hybrid of original and folk customs, formingthe unique folk "Naore" character. The character of "Naore" inVietnamese drama has folk characteristics.
     Traditional drama and the character of "Naore" are results fromChinese traditional life, revealing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characteristics, mapping ou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olkculture. I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drama servesthe filler significance. Secondly, form the angles of drama history,literature history, culture history, this article provides new insights of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by virtue of disciplinary theories such asfolklore, literature, dram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 on, inorder to open a new field of vision toward a cultural study of traditionaldrama. So it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and significance.In addition, in this paper, many objects of study have become or arebecoming projects protected b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 it has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In the epilogue part, on the basis ofstudy in full text, I put forward the Art of "Return" Rule. This is anexploratory discovery for the law of art, so it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value.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in two clues—"a vertical and ahorizontal"—Chinese drama history and Chinese drama ontologyon,and then "walk" a ride again in East Asian drama circle to explore thefull range of the "Naore" character in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Conclusion is drawn: the character of "Naor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引文
鲁迅《社戏》,《呐喊》,载《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7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47页。
    ①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②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
    1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③按,“戏剧”一词,首见于杜牧《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菙更荒唐”,意为诙谐可笑。以及杜光庭传奇小说《仙传拾遗》“有音乐戏剧,众皆观之。”为诙谐笑闹之表演,是与音乐并列的名词。1989年胡忌先生发现了记载“戏曲”最早的文献,即宋元间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的“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此“戏曲”意为“戏内之曲”,这与王国维先生所言“戏曲”之意相同。参见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14页。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的发现——“戏曲”和“永嘉戏曲”的首见》,载浙江《艺术研究》第十一辑(总第二十辑)。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中缺憾一二三》,载胡忌主编《戏史辩》(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④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另参见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按,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改进局”、“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中国戏曲研究院”、“全国戏曲会演”、“中国戏曲史”等名词的出现,使得“戏曲”替代“戏剧”成为“中国传统戏剧”的代名词。
    ①杨世祥《中国戏曲简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绪论”,第1页。
    ②张燕瑾《戏曲形成于唐说》,载《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③杨世祥《中国戏曲简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绪论”,第2页。
    ④王国维《戏曲考原》,载《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201页。
    ⑤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参见汉典“闹”字条: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97ZdicB9.htm
    ①参见《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二册,第1950页。
    ②参见《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四册,第3491页。
    ③按,有关戏剧史的重新划分,参见下节。
    ④参见黄天骥、徐燕琳《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与“杂”》,《文学遗产》2004第2期。
    ①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1页。
    ①王兆乾《仪式性戏剧与观赏性戏剧》,载《戏史辩》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②按,若以通史视角观之,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话剧成为市场与艺术主导的戏剧形态,那么当前可称为“后戏曲时代”。本文以戏曲为基点来观照戏剧发展史,研究范围主要限定为传统戏剧范畴,故在此不涉及“后戏曲时代”这一名词。
    ③按,“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历时约四百年之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体系形成的主要时期。”参见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④汪晓云《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第102页。
    ①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载《戏曲文物研究散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按,原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①齐涛主编、倪钟之著《中国民俗通志·演艺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按,“对于民俗中的艺术形态,返朴归真,即用‘民俗文艺’概括之”,在此将民俗中的表演艺术活动,统称为“民俗演艺”,排除“民间”、“世俗”等词语所造成的概括偏差。参见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②按,陈勤建将原始文艺所展现的状态称为“无定型混同结构”,在此借鉴之。参见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③参见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载《戏曲文物研究散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按,原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①按,《宋元戏曲史》将戏曲成熟之前的表演艺术形式谓之“戏剧”:“知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唐戏弄》首次“用‘戏弄’二字专指唐五代的戏剧”。可见,戏曲成熟之前,戏剧已有其形式了。分别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任半塘《唐戏弄》(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新思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03页。
    ①《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上册,第1421-1422页。
    ②按,王国维先生从文学角度认为戏曲是综合而成的:“今日流传之古剧,其最古者出于金元之间。观其结构,实综合前此所有之滑稽戏及杂戏、小说为之。又宋元之际,始有南曲、北曲之分,此二者,亦皆综合宋代各种乐曲而为之者也。”郑传寅先生则以戏剧及其各个成分的起源时间不同,来说明戏剧综合发展的方式:“以繁复为特征的戏剧与以单纯为特征的单一成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的创生起源不可能同步。因为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只有当它所要综合的几种成分降生之后,集众美于一身的戏剧才有可能得以创生。”《元杂剧概论》认为,中国戏剧的综合过程也是其晚出的原因:“我国戏曲是包括歌舞、科白、故事、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这需要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融合过程。因此,比较其他艺术形式,我国戏曲是成熟较晚的一个部门。”分别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许金榜《元杂剧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序言”,第1页。
    ③[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从祭祀中产生的条件及其发展过程》,载《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235页。
    ①按,刘晓明先生运用“类群理论”,论述了杂剧形成的过程和逻辑。其中“剧核”凭借吸附和兼容的能力,将平行的戏剧因子凝聚在一起的作用过程,其实就是在戏剧艺术内部完成的。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任半塘《唐戏弄》(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③参见叶长海《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特征》,《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
    ④鞠基亮《宗教与世俗的选择——从中古欧洲戏剧引发出的思考》,《戏剧艺术》1989
    年第4期,第88页。
    ①[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①[日]铃木虎雄著、许总译《中国诗论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
    37页。
    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载《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③按,诸如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王运熙、杨明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等都接受了这一论说。
    ④按,这一类论文颇多,参看《“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鲁迅“文学自觉”说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局限》(《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论“文学自觉”始于春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论中国文学的三次自觉》(《学术研究》2010年第7期)。
    ⑤田同旭《论古代戏曲的自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第127页。
    ①葛丽英《中国戏曲艺术的最早自觉——论李渔的戏曲理论的戏曲艺术本体论》,内蒙古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0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③俞为民《李渔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④按,“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困扰了我们将近一个世纪。”参见周华斌《原生态戏剧与视觉符号》,载《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⑤汪晓云《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第102页。
    ①《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古乐》,载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284页。
    ②《古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喜》,载[西汉]刘向编撰、顾恺之图画《古烈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①《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侈乐》,载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265-266页。
    ②《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5页。
    ③[东晋]王嘉撰、孟庆祥、商媺姝译注《拾遗记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④熊志冲《娱乐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0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495页。
    ⑥[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448页。
    ①《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按,“张灯如雨盖,名曰‘闹伞’。”参见[清]陈汝咸修、施锡卫再续纂修《光绪漳浦县志》卷三,“风土上”,漳州古宋承印(铅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
    ③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32页。
    ④《隋书》卷十五,“志第十·音乐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1页。
    ①按,人类表演学,学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纽约大学,1979年纽约大学将戏剧研究生部更名为“人类表演学系”。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ehechner,1934—),美国戏剧思想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人类表演学,在研究和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1970年代创建了自己的人类表演学理论,代表作为《人类表演理论》
    (1977年)、《人类表演学——导论》(2002年)。
    ②[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页。
    ③参见拙文《蔚县秧歌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9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3-94页。
    ②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3-57页。
    ③按,《古今图书集成》本《教坊记》书名后列有小标题:“杂剧”。分别参见[清]陈梦雷、蒋廷锡等奉敕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八百十六卷,“优伶部”,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34-1940年版,第488册,第22页。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9-50页。
    ④[唐]崔令钦《教坊记》,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按,“朋”通“棚”,“分朋”即“分棚”,后文皆同,不再出注。
    ①《旧唐书》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99页。
    ②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208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五〇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八册,第5754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三四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五册,第3830页。
    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①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134页。
    ②[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③[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④按,《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载:“绯绿社(杂剧)”。参见[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5页。
    ⑤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3页。按,一般认为《张协状元》由九山书会编撰,完成于宋代,而杨栋则认为该作完成于元代。参见杨栋《<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①参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艳阳词”条,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3-64页。
    ②按,“名伶丁先现,入选教坊前就曾在勾栏内作营业演出”。又据《东京梦华录》载:“教坊减罢并温习: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可见,艺人们的在宫廷教坊与民间瓦舍之间流动性很大,但这取决于其表演的艺术水平。因此在这样的交流中,艺人们不断提高戏剧表演艺术水平就是必然趋势,且是自觉行为。分别参见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
    58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③参见吴戈《“书会才人”考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④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51-52页。
    ①按,其建筑年代为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
    ①[明]吕天成《曲品》,载《中国古典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①[明]王骥德《曲律》,载《中国古典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5-76页。
    ①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345页。
    ②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551页。
    ①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550页。
    ①参见黄天骥、徐燕琳《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与“杂”》,《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②参见王永健《何谓“闹热<牡丹亭>”——与黄天骥、徐燕琳先生商榷》,《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①参见陈劲松《“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长生殿>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参见张蔚《闹节——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①翁敏华《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1页。
    ②参见翁敏华《滩簧小戏与东亚滑稽笑剧传统》,《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
    ③参见翁敏华《东亚“笑剧”的题材、风格和意义》,《中华戏曲》第42辑。
    ④参见翁敏华《中日古代滑稽短剧比较浅论》,《艺术百家》1990年第4期。
    ⑤参见翁敏华《试论<西厢记>笑谑性狂欢化的民间文化品格》,《戏剧艺术》2008年第
    6期。
    ①参见翁敏华《由几部水浒剧看李逵“狂欢节小丑”形象》,《戏曲研究》第81辑。
    ②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①按,第三章“闹”字戏研究,亦属于闹热的表现之一,因内容较多,故单独成章;第五章将闹热介入戏剧发展史,以较新颖的角度来看戏剧发展史中诸多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成因、表现与性质,这是传统戏剧闹热性的纵向分析,故也单独视之。
    ①周安华记录整理《论中国戏剧之起源——中国戏剧起源研讨会纪实》,《戏剧艺术》1988年第4期,第15页。
    ①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350页。按,此为爱德华·泰勒之“万物有灵”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条,包括各个生物的灵魂,这灵魂在肉体死亡或者消灭之后能够继续存在。另一条则包括各个精灵本身,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第349页)
    ③于锦绣、于静《灵物与灵物崇拜新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按,原书中此条为原始宗教定义的内涵。就外延而言,“原始宗教是自发产生于原始社会并继续流传于阶级社会的各种所谓原始宗教形式(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和原始宗教系统(如所谓‘萨满教’、‘东巴教’等)的总称。”本文仅在说明原始社会
    时期的原始宗教,故只选用内涵定义。
    ①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彩色增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②按,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与宗教的区别就在于宗教仪式没有进一步的目的,其目的是在诸如诞生礼、青春期礼和丧礼等仪式本身中达到的,相反,在巫术中,其目的的确被相信是通过仪式而达到的,而不是在诸如耕种仪式或捕鱼仪式中达到的。”参见[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著、孙尚扬译《原始宗教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7页。
    ③《荀子·礼论》,载[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280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1168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416页。
    ④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⑤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册,第559页。
    ⑥参见石兴邦《解读<舞阳贾湖>》,《文博》2001年第2期。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816-817页。
    ②[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13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216页。
    ④[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14页。
    ⑤按,雩祭之舞蹈,持有象征凤凰羽毛的道具。《周礼·地官》“舞师”条载:“舞师教皇舞,帅而舞旱叹之事。”又注云:“‘旱叹之事,谓雩也。叹,热气也。’郑司农云:‘皇舞,蒙羽舞。’玄谓:‘皇析,五彩羽为之,亦如帗者。钟氏染鸟羽象翟鸟凤皇之羽,皆五彩,此舞者所执,亦以威仪为饰。言:皇是凤皇之字。然帗舞、羽舞、皇舞,形制皆同也。’”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721页。
    ①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③[宋]高承撰、[明]李果订《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9-440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64、1374、1383页。按,文中“难”通“傩”,故笔者在括弧标注,以示醒目,原文献中无。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851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123-124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124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474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453-1454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454页。
    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页。
    ④《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7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607页。
    ⑥[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766页。
    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1361页。
    ⑧[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60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601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770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770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602-603页。
    ⑤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⑥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按,陈勤建先生是针对原始文艺中的神话所讲的。由于原始文艺也同样混同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活动中,故而在此套用之。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604页。
    ①景李虎《神庙文化与中国古代剧场》,载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上卷,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页。按,原载台湾《民俗曲艺》第81
    期(1993年1月出版)。
    ②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美]理查德·谢克纳撰、孙惠柱译《什么是人类表演学——理查德·谢克纳教授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讲演》,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原载《戏剧艺术》2004年第5期。
    ②[美]理查德·谢克纳撰、孙惠柱译《人类表演学的现状、历史与未来》,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原载《戏剧艺术》2005年第5期。
    ③[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页。
    ④按,笔者两次观看“捉黄鬼”表演录像,该片现存山西师范大学戏研所。
    ①按,谢克纳将仪式与戏剧的内在因素称之为“实效和娱乐”,其仪式就是指原始宗教遗留下来的仪式信仰活动,而仪式的价值则体现为具有功利目的的实用性价值,即谢克纳所谓的“实效”。为了全文的表述具有一致性,以及按照通常的表达习惯,在此,我仍将沿用“宗教-戏剧”与“仪式—娱乐”的对应关系。
    ②按,“脸戏,即戴面具扮演神灵和凡人的戏剧”。参见杜学德《固义大型傩戏<捉黄鬼>考述》,《中华戏曲》第18辑,第148页。
    ③按,傩戏表演活动“捉黄鬼”也叫“三爷圣会”、“三老圣会”,“捉黄鬼”为俗称。本文只取其民间称谓。参见陶立璠《河北武安固义村“三爷圣会”的傩文化意义》,载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④[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
    ⑤参见杜学德《固义大型傩戏<捉黄鬼>考述》,《中华戏曲》第18辑。按,本文中有关《捉黄鬼》表演方面的内容主要参考该文,如不特别出注,均出自该文。
    ⑥[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
    ①[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②按,谢克纳认为部落文化的内涵特点之一,是“以戏剧性的、仪式化的情节取代普通的情节”。参见[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①[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①参见[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评秦鸣雷《合钗记》,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49页。
    ②[清]焦循《剧说》,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③[清]焦循《花部农谭》,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页。
    ④《周礼·夏官司马》,载[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831页。
    ⑤按,十二神兽为:甲作、胇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后汉书》云:“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甲作食凶,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儛。”参见《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27-3128页。
    ⑥[东汉]张衡《东京赋》李善注云:“侲子,童男童女也。”《后汉书》李贤注云:“侲子,逐疫之人也,音振。”分别参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123页。《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5页。
    ①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②参见黄竹三《掌竹·前行·竹崇拜·竹竿子——河北武安固义赛祭“掌竹”考述》,载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③按,参军色手执“竹竿子”(或称作“竹竿拂子”)充当指挥和调度的角色。《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载:“第五盏御酒,独弹琵琶。百官酒,乐部起三台舞,如前毕。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勾小儿队舞。乐部举乐,小儿舞步进前,直叩殿陛。参军色作语,问小儿班首近前,进口号,杂剧人皆打和毕,乐作,群舞合唱,且舞且唱,又唱破子毕,小儿班首入进致语,勾杂剧入场,一场两段。”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
    ④按,大鼗、鞞角、桃弧棘矢均为避邪之用。《后汉书》云:“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隋书》云:“齐制,季冬晦,选乐人子弟十岁以上,十二以下为侲子,合二百四十人。一百二十人,赤帻、皂褠,执鼗。一百二十人,赤布袴褶,执鞞角。”《左传·昭公四年》载:“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分别参见《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27页。《隋书》卷八,志第三“礼仪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8-169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034页。
    ⑤按,“在北方,特别是在太行山两侧,有一种丧葬习俗,即父母和本家亲属去世后,作为‘孝子’,在哭丧和送葬时,要手拄‘孝棍’,这种‘孝棍’必须是新砍伐的柳木。柳木具有辟邪功用。我国古代在清明节,不论南北都有‘戴柳圈’和‘插柳’的习俗。武安风俗亦然,‘是月清明节,士女挈盒提壶,入茔祭扫,小儿以柳叶簪瑁’。”参见延保全《<捉黄鬼>:中原古傩的遗存与衍化》,载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72页。
    ⑥按,此为高诱之注,参见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季春》,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①参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驱傩”条,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3页。
    ②《隋书》卷八,志第三“礼仪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9页。
    ③[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用以前后文表达一致。
    ①按,《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先君周公制周礼”。参见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下卷第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另《礼记·明堂位》载:“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488页。
    ②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上册,第42页。
    ⑤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上册,第166页。
    ①按,“周礼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亲亲’,一是‘尊尊’。‘亲亲’,就是亲其所亲,反映这个社会的血缘关系方面。‘尊尊’就是尊其所尊,反映这个社会的政治关系,即阶级关系方面。在亲亲和尊尊中,贯彻着严格的等级制的原则。”“可以说,离开等级制度就没有周礼。这表明了周礼的本质。”参见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152页。
    ②李宏锋《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内容提要,第1页。
    ③按,礼乐张力表现为:“礼的本质属性,要求将包括乐在内的一切事物吸纳到它的体系之中,用作现实政治的工具;音乐自身的艺术属性,又以其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礼排斥,要求摆脱礼制等级化、制度化、一般化、共性化束缚,为艺术独立生存争取自由空间。”参见李宏锋《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567页。
    ②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23页。
    ③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上册,第153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527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270页。
    ②按,《礼记·乐记》载:“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论语·阳货》载:“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528、2525页。
    ③[西汉]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8页。
    ④[宋]朱熹《孟子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5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538页。
    ⑥参见陈军科《中国奴隶社会礼乐关系及孔子礼乐思想探究》,《文艺研究》1990年第
    2期,第63页。
    ⑦按,《淮南子·汜论训》载:“故五帝异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名施后世,此皆因时变而制礼乐者。”参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
    425页。
    ①按,司马相如《上林赋》:“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参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375页。
    ②按,齐襄公“优笑在前,贤材在后”;郑桓公“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齐桓公“近优而远士”等。分别参见《国语·齐语》、《国语·郑语》,载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上册,第223、518页。
    [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下册,第901页。
    ③任二北《优语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弁言,第2页。
    ④任半塘《唐戏弄》(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3页。
    ①《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97页。
    ②按,参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01-3202页。
    ③《古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喜》,参见[西汉]刘向编撰、顾恺之图画《古烈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④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75-77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77页。
    ①邵振奇《徐州地区汉乐舞百戏画像石考略》,《中华戏曲》第40辑,第79-80页。按,该画像石最早由王德庆于1958年公布,参见王德庆《江苏发现的一批汉代画像石》,《文物》1958年第4期。
    ②按,汉武帝时有“鱼龙曼衍”之戏:“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参见《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28页。
    ①《隋书》卷十五,志第十“音乐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1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二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四册,第2328-2329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三〇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五册,第3425页。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梦华录序”,第1页。
    ③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卷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⑤参见[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7页。
    ⑥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⑦[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①[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18页。
    ②[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③拙文《山西繁峙岩山寺戏曲文物考》,《中华戏曲》第38辑,第91页。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②按,孝义新城东北侧维修公路时发现了两座古墓,时间分别为北宋末期与元大德二
    年(1298),其中均有孩童戏耍影人的壁画。分别参见张思聪、王万万《金斗山涧藏古花——孝义皮影概述》,载《山西剧种概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
    486页。《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
    7页。
    ③《礼记·祭礼》,载[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592页。
    ④参见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213页。
    ⑤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页。
    ①按,2004年8月31日在山西省稷山县发现了金代末期镌刻有铭文的方砖两块——“段氏刻铭砖”。其中Ⅰ号铭砖顶侧刻有“段氏善铭: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字样。参见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第77-78页。
    ②参见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第77-85页。
    ③翁敏华《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戏剧艺术》1988年第1期,第114页。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47页。
    ②按,车文明先生将赛社演剧定义为:“以祈福禳灾为目的的宗教祭祀活动中的戏剧演出。”事实上,戏曲艺术诞生之后,更多地参与到赛社活动中,成为了主要表演艺术形式。社火中仍然有很多其他形式的表演,如高跷、抬阁、秧歌、赛舟、拔河等,此外河北蔚县元宵节有诸如“打树花”的绝活表演。在这些内容中,有些表演虽不演戏剧情节,只为节日闹热,增添节日气氛,但也装扮了相关的戏剧角色,理应属于演剧范畴。因此,本文的演剧概念范围较“戏剧演出”的涵义更广泛一些。
    ③[北魏]杨炫之撰、徐高阮重别文注并校勘《重刊洛阳伽蓝记》卷一,载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二辑、第二册(202·203),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34页。
    ④[北魏]杨炫之撰、徐高阮重别文注并校勘《重刊洛阳伽蓝记》卷二,载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二辑、第二册(202·203),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44页。
    ①[北魏]杨炫之撰、徐高阮重别文注并校勘《重刊洛阳伽蓝记》卷三,载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二辑、第二册(202·203),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61-62页。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2-53页。
    ①[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社会”,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168页。
    ②[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5页。按,括弧内为作者原注。
    ①按,《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曰:“继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②按,北宋天禧四年(1020)裴仅撰《河中府万泉县新建后土圣母庙记》碑阴云:“修舞亭都维那头李廷训等”,这是“目前国内所见神庙剧场大体成型的最早记载”。参见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357页。
    ③按,两座金代戏台分别为:山西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戏台、山西阳城县下交村成汤庙金大安三年(1211)戏台。参见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按,冯俊杰先生曾于1998年6月30日和2001年5月3日两次前往二郎庙进行前期考察,并在戏台的须弥座台基上发现了记录年代和建造者的铭文。先生撰文《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神庙戏台》,并发出“这座戏台正面临倒塌的危险,希望有关部门赶快抢救”的呼吁。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郎庙名列其中。
    ⑤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427页。
    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3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④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32页。
    ⑤按,清代梁同书(字元颖)《元夕前门观灯》诗:“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转引自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岁时·节日类“元宵节”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⑥按,出自崔液《上元夜六首》之一,参见[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一册,第669页。
    ⑦按,元宵节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而言,有三种较为权威的说法——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佛教起源说、道教起源说。此外,另有一新说认为“元宵节的节期和民俗活动都与上古时期的农业祭祀活动‘孟春元日祈谷’有着渊源关系,”并认定“‘孟春元日祈谷’为后世‘元宵节’的滥觞”。参见韩梅《元宵节起源新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02页。
    ⑧[美]斯蒂芬·J·派因著、梅雪芹等译、陈蓉霞校《火之简史》,北京: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34页。
    ①[东汉]张衡《东京赋》,载[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第123页。
    ②按,“张灯如雨盖,名曰‘闹伞’。”参见[清]陈汝咸修、施锡卫再续纂修《光绪漳浦县志》卷三,“风土上”,漳州古宋承印(铅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
    ③按,南北朝就有诸多节俗产生,如祭门、迎紫姑的风俗。参见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3页。
    ④[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隋纪五”,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十二册,第5649页。
    ①《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七“柳彧”,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83-1484页。
    ②《隋书》卷十五,志第十“音乐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1页。
    ③按,巴赫金将“节庆性”概括为欧洲“中世纪一切诙谐的仪式-演出形式的本质特点”,认为“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参见[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页。
    ①按,《唐律疏议·杂律十八》“犯夜”条云:“‘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疏》议曰:《宫卫令》:‘五更三筹,顺天门击鼓,听人行。昼漏尽,顺天门击鼓四百搥讫,闭门。后更击六百搥,坊门皆闭,禁人行。’违者,笞二十。故注云‘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有行者,皆为犯夜’。”参见[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9-490页。
    ②[唐]韦述《西京杂记》,见《说郛一百二十卷》卷六十,载[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4页。
    ③[美]约翰·费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④[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
    127-128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二册,第750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一册,第526页。
    ①[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李子牟”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页。
    ②《旧唐书》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1页。
    ③[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页。
    ④[宋]王栐撰、诚刚点校《燕翼诒谋录》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页。
    ①[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页。
    ②参见[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社,1982年版,第39-40页。
    ③[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灯球”条,载《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248页。
    ④[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一,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⑤[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彩山”条,载《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248页。
    ⑥翁敏华《元宵习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0页。
    ①[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观灯”条,载《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248页。
    ②[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一,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③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④[明]施耐庵著《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54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六,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宋本,第819页。
    ②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6页。
    ③[唐]崔令钦《教坊记序》,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21页。
    ④《新唐书》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5页。
    ⑤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7页。按,本文在重新理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动。论述主要涉及和戏剧相关的竞艺性表演问题。
    ⑥[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七,北京:中华书
    局,1999年版,第一册,第392页。
    ①《史记》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9-2560页。
    ①参见王小盾《敦煌论议考》,载《中国古籍研究》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②[唐]高彦休《唐阙史》,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5页。
    ①《旧唐书》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99页。
    ①[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条,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0页。
    ②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四〇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六册,第4525页。
    ④[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21页。
    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8页。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③邬国平《侯方域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217页。
    ①参见《中国戏曲志·广东卷》,“斗戏”条,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①宁登国《先秦诸子散文对话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四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八册,第6299页。
    ③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102页。
    ①[唐]崔令钦《教坊记》,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①杂剧形成于唐宋之际,在唐代已经出现。关于唐代杂剧的史料,一直以来都是以20世纪50年代叶德均先生发现的晚唐《李文饶文集》中“杂剧丈夫二人”的记载为依据。而刘晓明先生《杂剧形成史》又提出三则新材料:1、初唐《量处轻重仪本》之“杂剧戏具”;2、《古今图书集成》本《教坊记》之“杂剧”;3、《俄藏黑水城文献》所收《蒙学字书》之“杂剧”。故杂剧在唐代业已初成,是为定论。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3-57页。
    ②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8页。
    ①翁敏华《滩簧小戏与东亚滑稽笑剧传统》《,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第131-132页。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条,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36页。
    ③参见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7-138页。
    ①参见[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5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1页。
    ④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按,原文是指“戏曲”,鉴于本文厘清的“戏剧”、“戏曲”概念关系,故此用“戏剧”。
    ⑤[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四部丛刊·集部·急就篇》,上海涵芬楼借海盐张氏涉园藏明钞本影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3页。
    ⑥[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五,“后晋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二十册,第9296页。按,原文之本意是桑维翰认为俳优以薄伎受到重赏,如此会涣散军心,故向皇帝谏言。引用在此,是从客观上说明优人语言上的滑稽能力可以达到“一谈一笑”的水平。
    ⑦[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五册,第1929-1930页。
    ①《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23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②按,任半塘先生认为:“自初至终,既见层次,便是情节,其全伎之演故事,又无待言。”参见任半塘《唐戏弄》(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③[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④[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77页。
    ⑤任半塘《唐戏弄》(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①按,胡应麟云:“唐、宋所谓杂剧,至元而流为院本,今教坊尚遗习,仅足一笑云。”参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辛部“庄岳委谈”(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58页。
    ②[宋]曾慥《类说》卷十五,《晋公谈录》“御宴值雨”条,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019页。
    ③[宋]张知甫《可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④[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页。
    ①任二北《优语集》卷四,“北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②任二北《优语集》卷五,“南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122页。
    ③[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一,“委巷丛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7-338页。
    ①[宋]周南《山房集》(二)卷四,“刘先生传”,载《涵芬楼秘笈》第八集,1919年据永乐大典本排印,第10页。
    ②按,《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云:“内殿杂戏,为有使人预宴,不敢深作谐谑,惟用群队装其似像,市语谓之‘拽串’。”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60-61页。
    ③按,“参军戏中有扑击的表演大致可溯源于五代的后唐时期。”参见黎国韬《唐五代参军戏演出形态转变考》,《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第64页。
    ①[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传第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9页。
    ②[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见闻录》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5页。
    ①[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支乙卷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二册,第822-823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②[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1页。
    ③[宋]沈作喆《寓简》卷十,北京:中华书局,l985年版,第81页。
    ④[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桯史》卷七,“优伶诙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页。
    ①[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9、10页。
    ②黄竹三、延保全《戏曲文物通论》,台北:国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331、354-356页。按,此表格是将原作中宋、金两表按时间排序合一而作;表格中的年代均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①参见冯俊杰《金<昌宁宫庙碑>及其所言“乐舞戏”考略》,《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第117-118页。
    ②《隋书》卷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375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上册,第1288页。
    ④孙焕斌《谈“群戏”》,《中国京剧》1994年第5期,第20页。
    ①[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1页。
    ②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7-281页。
    ③[宋]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6页。
    ①[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77页。
    ②延保全《从戏曲文物看宋金元杂剧的脚色行当》,《中华戏曲》第34辑,第123页。
    ③[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②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224页。
    ③[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①王季思《关于“西厢记”作者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光明日报》1961年7月9日。
    ②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③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④曹广涛《北宋<目连救母>杂剧的表演形态刍议》,《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⑤参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中元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
    341-347页。
    ⑥王兆乾《仪式性戏剧与观赏性戏剧》,载《戏史辩》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35页。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条,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36页。
    ③[元]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栏>》,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①[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3页。按,“付末”即副末,“靓”即副净。
    ②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222页。
    ①按,冯健民先生从王国维先生的“戏曲大成于元代”说出发,认为“元杂剧乃是中国戏曲完全成熟的时期”。参见冯健民《论中国戏曲成熟之标志——王国维“戏曲大成于元代”说补正》,《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第23页。按,这是一种误读,王国维先生的“戏曲”概念指的是戏剧文学,故“戏曲大成于元代”是指戏曲文学在元代的成熟,具体可参见前文所述。
    ②按,《中国戏曲发展史》认为南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态。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③按,张大新先生认为戏曲成熟的时间“至迟在金代末年”,“金杂剧(院本)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成熟——‘真戏剧’——阶段。”参见张大新《金政权南迁与北杂剧的成熟》,《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第86页。
    ①按,将戏曲时代截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两点考虑:其一,1949年是当代史的起点,与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时间界限和范围相去较远;其二,1949年至今的传统戏剧发展由于时间相对较短,尚未形成一定的艺术发展规律,故不做系统全面研究。
    ②参见翁敏华《门神信仰及戏曲舞台上的门神形象》,《中华戏曲》第35辑。
    ①翁敏华《中国戏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0-81页。
    ②参见翁敏华《<紫钗记>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上海戏剧》2009年第3期。
    ③[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四册,第9-15页。按,本节中剧本内容均出自《六十种曲》,下同,并不再出注。
    ①参见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按,彭恒礼《元宵演剧习俗研究》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的著述,可参考。参见彭恒礼《元宵演剧习俗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③参见《中国戏曲志·湖南卷》,“节令戏”条,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页。
    ④[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唐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十三册,第5796页。
    ⑤参见翁敏华《端午节与端午戏》,《中华戏曲》第38辑,第296页。
    ⑥刘召明《晚明虎丘曲会摭谈》,《中华戏曲》第38辑,第174页。
    ⑦[明]张岱著、弥松颐校注《陶庵梦忆》,杭州:西湖书社,1982年版,第64页。
    ①[清]焦廷琥撰《先府君事略》,第47页,载《丛书集成三编》第86册,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6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②[清]张嘉言等纂《寿阳县志》卷十,“岁时”条,清光绪八年(1882)版。
    ③[清]顾禄撰、王迈点校《清嘉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④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⑤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上海:百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⑥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⑦参见唐建中二年(781)张濯《宝应灵庆池神庙记》碑文,载光绪《山西通志》,“金石记四”,第13册,第6558页。
    ①《侍御康公特祭盐池诸神碑记》,载薛卫荣《山西运城盐池神庙祀神演剧活动研究》,附录A“碑文十”,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6页。
    ②参见薛卫荣《山西运城盐池神庙三连台及演剧活动考》,《中华戏曲》第40辑。
    ③刘文忠主编《扬州历代诗词》(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5页。
    ④李跃忠《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东疆学刊》2011年第1期,第19页。
    ⑤佚名原著、沈悦苓点校《梼杌闲评》,载《明清佳作足本丛刊》(第一辑),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⑥参见《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丧葬戏”条,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598页。
    ⑦参见《中国戏曲志·湖南卷》,“节令戏”条,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页。
    ⑧孔美艳《民间丧葬演戏略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5页。
    ⑨按,《后汉书》援引《风俗通义》的记载。参见[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后汉书·五
    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73页。
    ①参见孔美艳《民间丧葬演戏略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5页。
    ②《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七册,第402页。
    ③李跃忠《论丧仪中的戏曲演出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功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04-105页。按,共有四项民俗功能,本文只选择主要的两项。
    ④[清]张维祺、李棠编纂《大名县志》卷二十,乾隆五十四年版(1789)。
    ⑤《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其他演出习俗”条,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科诨”条,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
    ①参见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1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87-688页。
    ④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6页。
    ①参见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150页。
    ②[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六册,第9页。
    ③[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六册,第10-11页。
    ①参见张启超《元杂剧的“插曲”研究》,载清华大学(台北)中国语文学系主编《小说戏曲研究》第1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257-259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①[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五册,第32页。
    ②[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五册,第32页。
    ③[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六册,第9页。
    ④[明]徐渭《南词叙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6页。
    ⑤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①[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三册,第13页。
    ②[明]王骥德《曲律》,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科诨第五”,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1页。
    ②崔浩、行乐贤、李恩泽著《坎坷人生——阎逢春评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①曾祥明编著《梨园忆旧》,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按,第一个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①参见紫微、际春《梨园佳话》,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3年版,第98-101页。
    ①百度百科“虹桥赠珠”条:http://baike.baidu.com/view/736755.htm
    ①《空城计》,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丛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一集,第21-22页。
    ①《空城计》,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丛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一集,第27-34页。
    ②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①[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③[元]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栏>》,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2页。
    ①《同治苏州府志》卷二,“疆域”,光绪八年(1882)江苏书局刻本影印,第5页。
    ②[明]张岱著、弥松颐校注《陶庵梦忆》,杭州:西湖书社,1982年版,第64页。
    ③唐昌泰选注《三袁文选》,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127页。
    ④[清]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卷一,《论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26页。
    ①[清]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上),第17、18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②[清]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293-294页。
    ①[英]马戛尔尼著、刘半侬译《乾隆英使觐见记》卷中,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版,第38-41页。
    ②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①参见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
    263-270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
    428页。
    ①廖可兑《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70-72页。
    ②[美]布罗凯特著、胡耀恒译《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130页。
    ①[美]布罗凯特著、胡耀恒译《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①按,“柬”通“简”,“闹柬”亦作“闹简”。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269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②按,引文录自青春版《牡丹亭》第100场演出实况。本节的引文、图片等均出自青春版《牡丹亭》第100场演出实况,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迪志(香港)文化出版。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8页。
    ①按,《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载宋杂剧剧目280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载金代院本剧目713个。参见[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81-185页。[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条,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36-450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5页。
    ②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9页。
    ③按,黄天骥先生在《“爨弄”辨析》中考证出前四种形式,刘晓明先生则又根据《庄家不识构栏》补充出末一种形式。分别参见黄天骥《“爨弄”辨析——兼谈戏曲文化渊源的多元性问题》,《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10页。
    ④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9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49页。
    ②分别参见冯式权《两宋同辽的杂剧及金元院本的结构考》,《东方杂志》第20卷第
    21期,1923年9月。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1页。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5页。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6页。
    ③参见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上册,第271页。
    ④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2页。
    ⑤参见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4页。
    ⑥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6页。
    ⑦王宁《宋元乐妓与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7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2页。
    ②参见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上册,第280页。
    ③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1页。
    ④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03-406页。
    ⑤按,胡忌先生考证出院本“清闲真道本”和“针儿线”两种,参见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8-199页。
    ⑥详情参见附录·表A。
    ①按,《西厢记》现存最早的剧本为明代刻本,将《张君瑞闹道场》置于元代“闹”字戏列表中,原因有二:一是王实甫《西厢记》是元代作品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二是明刊本大多以“元本”冠名,蒋星煜先生则认为“是选择了元代刊本为底本而重刻的”,“《西厢记》曲文仍有可能根据‘元本’的曲文而翻刻的。”参见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②按,祝允明《猥谈》云:“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载:“南戏始于宋光宗朝(绍熙、1190-1194)”。钱南扬先生根据分析认为“戏文的发生,应远在宣和之前。”参见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21-25页。
    ①参见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按,这里仅列出代表性版本,其他版本见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③参见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6页。
    ④张人和《<西厢记>的版本系统概观》,《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第221页。
    ⑤按,本部分主要以《明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及《中国剧目辞典》中的明代传统戏剧剧目为参照,加之对《六十种曲》、《古本戏曲丛刊》等古典戏剧选本中明代传统戏剧子目的搜集整理,而最终成型的。众所周知,明代传奇大部分由昆曲演唱,下文独列昆剧部分,因此,二者的重复剧目不再列出,上述文献中特别标出为“昆剧”者,则不在本部分讨论之列。
    ①详情参见附录·表B。
    ②按,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中收该剧目,将其列为杂剧;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亦收该目,并未提及其属于何种体制,然云“钱谦益《初学集》,为李作院本六种,总题《一笑散》。”故这里将其列为院本类之下。分别参见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3页。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25页。
    ③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三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剧本见附录二。
    ①按,该剧为20世纪20-30年代“传”字辈演员的常演剧目。参见《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②同上。
    ①按,此出戏目源自汲古阁《六十种曲》本《北西厢记》,虽写明作者为“元王德信著”,然此本系明人的改编本,为传奇体制,并非元代杂剧,故属于明代“闹”字戏。
    ②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标为“周公鲁”作,《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云:“《戏曲丛刊》所收《翻西厢》,应是沈氏之作,原目作周公鲁,误。”另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周公鲁有《锦西厢》,已佚。参见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1、1007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②[明]陈与郊《鹦鹉洲》传奇,卷首序言,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③[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①分别参见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①按,本小节只讨论清代杂剧与传奇中的“闹”字戏,主要以《清代杂剧全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及《中国剧目辞典》中的清代传统戏剧剧目为参照,加之对《古本戏曲丛刊》等古典戏剧选本中清代传统戏剧子目的搜集整理,而最终成型的。这里只列出清代杂剧与传奇中的“闹”字戏,花部“闹”字戏则在下一部分中单独讨论。其中传奇部分,亦与昆剧部分相重叠,然若上述文献中特别标明为“昆剧”,则属于下文独列昆剧部分的讨论范畴。因此,二者的重复剧目不再列出。
    ②详情参见附录·表C。
    ①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标注存本情况为“佚”,然《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刊有剧本。
    ②按,《古本戏曲丛刊五集》认为作者为“汪光被”。《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谓:“双溪廌山,系汪光被,恐误。”故而这里标注作者为“徐沁”。
    ①按,《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标注该剧本为佚名作者,《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将其列在范希哲名下。
    ②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将该作品列入明代,《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则将该作品列入清代,本文依照后者,将其列在清代“闹”字戏中。
    ③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该剧目录作“闹烈”,正文中则为“闺烈”。
    ④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根据《曲海总目提要》将《鸳鸯梦》列入明代作品。本文根据《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将其列在清代“闹”字戏部分中。
    ⑤按,采芝客,姓名、字号未详,江苏吴县人。疑为薛旦。参见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6页。
    ①按,一般来说,戏曲史家认为清代中后期是戏曲发展的一个转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戏曲艺术从文学中心向表演中心转换,如《中国戏曲发展史》云:“在经历了传奇创作的最后高峰乾隆时期之后,中国戏曲走入了艺人主导阶段”。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另见华生《中国戏剧文化的一大嬗变——从剧作家中心制到演员中心制》,《文艺研究》1991年第6期。
    ②杨飞《乾嘉时期扬州文人雅集与戏曲繁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48页。
    ③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卷上,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
    190-191页。
    ①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史料旬刊》第二十二期,“查办戏剧违碍字句案”,北京:京华印书局,1931年版,第793页。
    ②[清]钱泳撰、张伟校点《履园丛话》,丛话第十二“艺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2页。
    ①按,《清代戏曲发展史》认为:“晚清传奇杂剧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鸦片对国人身心的毒害;一是妇女解放与婚姻自由。”参见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卷上,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②王森然遗稿、《中国剧目辞典》扩编委员会扩编《中国剧目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③分别参见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①按,李玉为明清之际的剧作家,故此版本为明刊本。另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将李玉列为清代剧作家,也将其所有的剧作划入清代作品。为了方便统计,本文依照惯例,保证作家作品的完整性,将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归在一起。因此,将李玉的明代作品放在清代部分来论述。下文同。
    ①详情参见附录·表D
    ①详情参见附录·表E。按,同样剧名分别标出①②者,属于同名剧,但内容不尽相同。
    ①详情参见附录·表F。
    ①按,这里的“南戏”并非宋元南戏,而是清代同治年间(1862)由鄂西传入涪陵地区的小戏,所唱的腔调为当地南路腔调、北路腔调及南北杂调等地方小调。至20世纪
    90年代初,在黔江县濯水镇、马喇等地,有两个业余剧团演出“南戏”。参见涪陵地区文化局编《涪陵地区戏曲志》,1991年版,第12页。
    ①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8页。
    ②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4页。
    ③赵山林《宋杂剧金院本剧目新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32页。
    ①按,《魏书》载“有倡优为愚痴者”。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8页。
    ②按,《朝野佥载》卷六载。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8页。
    ③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9页。
    ④《宋书》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8页。
    ⑤冻国栋《汉唐间“伍伯”浅识》,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①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5页。
    ②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1页。
    ③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7页。
    ①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3页。
    ②[清]焦循《剧说》,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2页。
    ③《张协状元》,载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1页。
    ④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77页。
    ①[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87-88页。
    ②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4页。
    ③按,这里所列之剧目,均是笔者有所创见、有所想法的,其他如《闹旗亭》、《闹芙蓉城》等,前辈学者均已考出,在此无新解,故不逐一列出。
    ①[清]焦循《易余曲录》,载任中敏《新曲苑》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40年版,第8页。
    ②[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8页。
    ③参见王宁《宋元乐妓与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①《张协状元》,载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45页。
    ①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第96页。
    ①焦海民《韩城盘乐宋墓杂剧壁画初步考察》,《戏曲研究》第79辑,第319页。
    ②姚小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第104页。
    ③参见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④分别参见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焦海民《韩城盘乐宋墓杂剧壁画初步考察》,《戏曲研究》第79辑。
    ⑤参见姚小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①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207页。
    ②《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二册,第993页。
    ③[清]孔尚任《桃花扇》,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④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75页。
    ①参见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193页。
    ②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9页。
    ③[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9页。
    ①按,以下两表按照剧作数量的关系排列。
    ①许祥麟《中国鬼戏》,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②杨秋红《中国古代鬼戏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参见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4页。
    ①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第一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②参见[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页。
    ①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②参见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79-93页。
    ③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①[英]E.M.福斯特著、朱乃长译《小说面面观》(“Aspects of the Novel”),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5页。按,括号内文字由笔者根据原书中的注释添加。
    ②参见《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页。
    ③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①黄克保《论“行当”》,《艺术百家》1989年第3期,第37页。按,括弧内文字由笔
    者添加。
    ①转引自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3页。
    ②参见[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卷三,“脚色”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6页。按,括弧内文字由笔者添加。
    ④周贻白《中国剧场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9-60页。
    ⑥参见元鹏飞《“脚色”与“杂剧色”辨析》,《戏剧艺术》2009年第4期,第15页。
    ⑦[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①元鹏飞《“脚色”与“杂剧色”辨析》,《戏剧艺术》2009年第4期,第19页。
    ①《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下册,第5466页。
    ②《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上册,第886页。
    ③周华斌《中国戏曲的脚色行当制》,载周华斌、李兴国主编《大戏剧论坛》第三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295页。
    ②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③刘东《西方的丑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
    ①[明]徐渭《南词叙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5页。
    ②[清]焦循《剧说》,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0页。
    ③[清]焦循《剧说》,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4页。
    ①王国维《古剧脚色考》,载《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95页。
    ②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第88页。
    ③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第94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6页。
    ②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8页。
    ③参见康保成《古剧脚色“丑”与傩神方相氏》,《戏剧艺术》1999年第4期。
    ①[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②延保全《副净色及其文物图像小考》,《中华戏曲》第42辑,第71-72页。
    ③参见延保全《副净色及其文物图像小考》,《中华戏曲》第42辑。
    ①参见戴平《丑角之美》,《戏剧艺术》1980年第4期。
    ②邹元江《论戏曲丑角的美学特征》,《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
    ③参见邹元江《关于与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生成相关的几个问题》,《戏曲艺术》1996年第4期。
    ①陈志勇《明清传奇中丑角文学形态略论》,《戏剧文学》2006年第4期。
    ②参见陈志勇《论戏曲丑角舞台表演的文化意蕴》,《长白学刊》2006年第2期。
    ③参见陈志勇《古剧脚色“丑”与民间戏神信仰》,《戏剧艺术》2011年第3期。
    ④参见陈志勇《论丑脚在脚色体系中的位置及其戏曲史意义》,《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⑤参见刘晓玲《浅论戏曲丑角的舞台功能》,《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⑥张娜《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古典戏曲丑角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⑦刘建玲《明传奇中的丑角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9-45页。
    ①[明]王骥德《曲律》,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①[明]高明《琵琶记》,载[明]毛晋《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25-27页。
    ①[明]朱鼎《玉镜记》,载[明]毛晋《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五册,第12-15页。
    ①[明]周履靖《锦笺记》,载[明]毛晋《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九册,第45-46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6页。
    ②谭美玲《净脚小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57页。
    ③[清]焦循《剧说》,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3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4-585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9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3页。
    ②何光涛《论元杂剧中插科打诨的“雅”和“俗”》,宁夏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③郑莉、邓卫新《明宫廷杂剧的科诨艺术》,《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83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227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2-273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275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121页。
    ①傅惜华等编《水浒戏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一集,第223-224页。
    ②按,根据《刀马旦——谷好好的昆曲世界》艺术讲座中谷好好的发言而提炼。时间:2011年11月9日;地点:上海师范大学教苑楼B101室。
    ③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736页。
    ①汪协如校《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版,七集,第81-89页。
    ①《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中册,第2317页。
    ②《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中册,第2316页。
    ①[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46页。
    ①钟敬文《略谈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载《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54、156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③按,这里的区别主要参考张蔚《闹节——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176页。
    ④《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⑤《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⑥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①张蔚《闹节——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②张蔚《闹节——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③《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中册,第2892页。
    ①《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0页。
    ①李炳泽《咒与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215页。
    ②参见百度百科“骂社火”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426850.htm
    ③参见李炳泽《咒与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227页。
    ④翁敏华《节日骂俗与“骂曲”、“骂戏”》,《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第45-46页。
    ①翁敏华《节日骂俗与“骂曲”、“骂戏”》,《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第48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292页。
    ③李炳泽《咒与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②[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十二册,第104页。
    ③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26页。
    ①[明]李开先著、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8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
    ③[元]王实甫原著、[清]金圣叹批改、张国光校注《金圣叹批本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页。
    ①[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五册,第48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③《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5页。
    ④《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翁敏华《试论<西厢记>笑谑性狂欢化的民间文化品格》,《戏剧艺术》2008年第6期,第51页。
    ③翁敏华《由几部水浒剧看李逵“狂欢节小丑”形象》,《戏曲研究》第81辑,第90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2-93页。
    ①参见《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5页。
    ①[宋]李昉等撰《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三册,第2572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①[明]徐渭著、周中明校注《四声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页。
    ①[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十册,第41-45页。
    ①[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四册,第27-28页。
    ①按,摘录自昆剧《班昭》网络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yNDcyMjA=.html
    ①翁敏华《中国杂技及其对戏曲的影响渗透》,《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1页。
    ①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②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③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④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389页。
    ①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450页。
    ①《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按,括弧内文字由笔者添加。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
    507页。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
    508页。
    ④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8页。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
    508页。
    ⑥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20页。
    ⑦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三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254页。
    ①[清]孔尚任《<桃花扇>传奇小引》,载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卷十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册三,第1601页。
    ①参见董每戡《五大名剧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下册,第506页。
    ②[清]孔尚任《桃花扇》(一),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③董每戡《五大名剧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下册,第554页。
    ④参见翁敏华评点《桃花扇》,评点2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19页。
    ①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①[清]孔尚任《桃花扇》(一),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28页。
    ②按,2002年上海昆剧团和京剧院合作的《桃花扇》,其中就有《闹祭》一出,可见其舞台闹热性。参见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③参见翁敏华评点《桃花扇》,评点24,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21页。
    ④李洁非《弘光纪事系列:桃色·党争》,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15日第13版。
    ⑤[清]梁启超注、城宁校点《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①按,李洁非认为,丁祭中的“袭阮事件”并非孔尚任杜撰,而应有所依据,其发生应在1643年3月22日。参见李洁非《弘光纪事系列:桃色·党争》,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15日第13版。
    ②翁敏华评点《桃花扇》,评点32,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清]孔尚任《桃花扇》(一),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②[清]孔尚任《桃花扇》(一),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5页。
    ③[清]梁启超注、城宁校点《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①[清]孔尚任《桃花扇》(一),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②[清]孔尚任《<桃花扇>传奇本末》,载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卷十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册三,第1604页。
    ①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29页。
    ②按,出自孙惠柱先生的讲座《人类表演学——理论与实践》,时间:2011年11月8日,地点: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602室。
    ③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
    ①[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著、张玉书译《论戏剧情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②[日]河竹登志夫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戏剧概论》,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沪)出版,1983年版,第5页。
    ③[日]河竹登志夫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戏剧概论》,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沪)出版,1983年版,第55页。
    ①[美]约翰·霍华德·劳逊著、邵牧君、齐宙译《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按,原文中每个字下方都加了着重符号。
    ②谭霈生《论戏剧性》(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①[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著、张玉书译《论戏剧情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依据原书中的注释添加。
    ①参见翁敏华《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参见《中国风俗辞典》,“闹清明”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③[明]孟称舜著、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孟称舜戏曲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9页。
    ④[明]孟称舜著、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孟称舜戏曲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明]孟称舜著、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孟称舜戏曲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1-22页。
    ②[明]孟称舜著、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孟称舜戏曲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732-733页。
    ②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5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
    ②程奋只《中国古代戏剧“哭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817页。
    ①参见《中国风俗辞典》,“哭嫁”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173页。
    ②彭胜宇《论哭嫁习俗的起源》,《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第89页。
    ③陈勤建《中国妇女的口头文化与仪式文化——南汇的哭嫁》,《民俗研究》2004年第
    2期,第42页。
    ①陈勤建《中国妇女的口头文化与仪式文化——南汇的哭嫁》,《民俗研究》2004年第
    2期,第43-44页。按,原文中每句都有数字标号,本文取消。
    ①陈勤建《中国妇女的口头文化与仪式文化——南汇的哭嫁》,《民俗研究》2004年第
    2期,第42页。
    ②钱南扬辑录《梁祝戏剧辑存》,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5-66页。
    ①参见[明]陈与郊《昭君出塞》,载《盛明杂剧》(1)卷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②罗洁清《“鬼”字的用法与鬼魂崇拜》,《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第81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302页。
    ②《中国风俗辞典》,“鬼”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741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页。
    ④《中国风俗辞典》,“鬼”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741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4-315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①翁敏华《门神信仰及戏曲舞台上的门神形象》,《中华戏曲》第35辑,第17页。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5页。
    ②彭修银《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①王季思《玉轮轩戏曲新论》,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139页。
    ①许自强编著《美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①按,“接受主体的心理图式是观众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评价的内部准备状态,是贮存于人脑中的前在经验量,是具有约定性的、有关艺术接受活动所涉及的接受环境、接受对象和接受方式等综合性心理反应机制。”“观众在接受某一具体文本前已具有的特定的心理图式,即接受主体通过语言、意向、直觉等意识和前意识活动所获取的各种知识结构、人生体验、世界观念、领悟能力、鉴赏能力、评判能力等心理经验积淀,构成接受的前理解。前理解是从事阅读接受活动的基本前提,没有前理解,任何文本的接受都不可能进行。”参见周月亮、韩骏伟《电视剧艺术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①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43-248页。
    ①[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著、张玉书译《论戏剧情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①[清]洪昇《长生殿》,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②[清]洪昇《长生殿》,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①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45-246页。
    ①[明]阮大铖《春灯谜》,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1-62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37-638页。
    ②参见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38页。
    ①按,对于此问题的理解,也可参照第一、二章,原始闹热性与民俗闹热性在传统戏剧中的呈现等内容。
    ①汪晓云《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第102页。
    ②按,该表内容皆摘自《东京梦华录》卷六至卷十。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①翁敏华《端午节与端午戏》,《中华戏曲》第38辑,第294页。
    ①[清]吕种玉撰《言鲭二卷》卷下,清康熙刻说铃本,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九八》,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23页。
    ②[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③参见百度百科“五毒”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0730.htm
    ④[清]方成培撰、李玫注《雷峰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⑤[清]方成培撰、李玫注《雷峰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①[清]方成培撰、李玫注《雷峰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②刘乡英《民间节日》,郑州:海燕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③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④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12页。
    ⑤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①[梁]宗懔著、姜彦稚校注《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9页。
    ②李颖《端午节文化精神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①《美学教程》编写组《美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0页。
    ②《美学教程》编写组《美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
    ①高昂《现代视听媒介中的戏曲观演传播》,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
    2页。
    ②王廷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第40-41页。
    ①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408页。
    ②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③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④高昂《现代视听媒介中的戏曲观演传播》,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
    3页。
    ①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8页。
    ①[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①[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21页。
    ②邬国平编《侯方域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217页。
    ①[元]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栏>》,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2页。
    ②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4页。
    ①[明]李开先《词谑》,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2-354页。
    ②[德]奥·威·史雷格尔《戏剧性及其他》,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37页。
    ③牟世金《中西戏剧艺术共同规律初探》,载陆润棠、夏写时编《比较戏剧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②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③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④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②[明]毛晋编《六十种曲》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8-89页。
    ①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②[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③谢锡恩《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香港:香港中国语文学会,1986年版,第264页。
    ①刘景亮、谭静波著《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②刘景亮、谭静波著《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③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189页。
    ①孙惠柱《主动VS客动:社会表演学的哲学探索》,《戏剧》2011年第2期,第51页。
    ②参见杨军茂主编《陕县戏曲志》,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出版,1988年版,第184页。
    ①郭宝昌《大宅门》,第二十八章,参见http://book.yunduan.cn/reader/1869182/1869210
    ②杨军茂主编《陕县戏曲志》,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出版,1988年版,第184页。
    ③崔浩、行乐贤、李恩泽著《坎坷人生——阎逢春评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133页。
    ①参见韩德英《民国时期豫剧改革略说》,《中州今古》2000年第6期,第51页。
    ②王剑虹《省略“起解”遭观众起哄——京剧《玉堂春》昨晚演出出现意外事件》,《新民晚报》2011年3月28日A11版。
    ③[明]张岱著、弥松颐校注《陶庵梦忆》,杭州:西湖书社,1982年版,第46-47页。按,括弧内文字为笔者添加。
    ①新凤霞《梨园旧影》,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②[唐]崔令钦《教坊记》,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②[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8-39页。
    ③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64-465页。
    ①沧州戏曲志编辑部编《沧州戏曲春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518页。
    ②[清]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293页。
    ①参见《中国艺术报》网站:http://www.cflac.org.cn/ysb/2010-05/21/content_19848929.htm
    ①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②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上),《戏曲艺术》2001年第2期,第31页。
    ③参见李慧《折子戏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④按,袁中道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一则日记中写道:“阮集之行人来,言及作宦事。予谓兄正少年,如演全戏文者,忽开场作至团圆乃已;如近五旬矣,譬如大席将散时,插一出便下台耳。”参见[明]袁中道《游居柿录》卷二十,转引自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①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②《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120页。
    ①[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78页。
    ②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页。
    ③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页。
    ④《游戏世界》第三期,大东书局1922年出版,署名“半塘”。转引自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①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②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③周秦《折子戏与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昆戏集存·甲编>前言》,《戏曲艺术》2011年第1期,第119页。
    ①徐扶明《折子戏简论》,《戏曲艺术》1989年第2期,第64页。
    ①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②参见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316页。
    ①[明]沈自晋《望湖亭记》,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②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③王宁《明清习俗对折子戏之影响》,《民族艺术》2010年第1期,第69页。
    ①[明]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下册,第874页。
    ②[清]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740-741页。
    ①廖奔《折子戏的出现》,《艺术百家》2000年第2期,第52页。
    ②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③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①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②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③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①汪协如校《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版,十二集,第12-13页。
    ①汪协如校《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版,五集,第159-161页。
    ①《曲海总目提要》(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33页。
    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20页。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③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④《戏考大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五册,第811页。
    ①按,网址为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f0rNL0v77I/
    ②《戏考大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五册,第811-812页。
    ①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②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前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②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前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③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前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李跃忠《略论中国影戏“例戏”剧目之演出场合》,《美与时代》2008年第8期(下),第117页。
    ②李跃忠《略论中国影戏“例戏”剧目之演出场合》,《美与时代》2008年第8期(下),第118页。
    ①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按,原载安徽省艺术研究所《青阳腔剧目汇编》,内部资料,1991年版,下册,第619-620页。
    ②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212页。按,《遏云阁曲谱》本,原载[清]王锡纯辑《遏云阁曲谱》(第
    1函第1册),上海:著易堂书局,1925年版。
    ①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299页。按,原载黄宽重等主编《俗文学丛刊》(第57册),第257-263页。
    ②[明]金木散人著《鼓掌绝尘》,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①[清]李绿园《歧路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①[清]李绿园《歧路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594页。
    ①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卷下,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
    535页。
    ②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108页。
    ③参见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卷下,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页。
    ①路应昆《昆剧之“雅”与“花雅之争”另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93页。
    ②路应昆《昆剧之“雅”与“花雅之争”另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94页。
    ③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册,第798页。
    ⑤按,《群音类选》将所收剧本分为四类:官腔(昆腔)、诸腔、北腔、清腔。参见[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前言,第3页。
    ⑥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掌故丛编》,圣祖谕旨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
    51页。
    ①[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6页。
    ②[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7页。
    ③张曼华《中国画论中的雅俗观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123页。
    ①翁敏华《幽兰草根》,未出版。
    ①[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页。
    ②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203页。
    ①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29-430页。
    ②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卷二十,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册三,第1692页。
    ①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卷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册一,第
    475-476页。
    ②[清]焦循《花部农谭》,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①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365页。
    ②[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32页。
    ③[清]焦循《花部农谭》,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①[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46页。
    ②[清]杨懋建《梦华琐簿》,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356页。
    ③[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104页。
    ①[清]杨懋建《梦华琐簿》,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352页。
    ②参见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405页。
    ①路应昆《昆剧之“雅”与“花雅之争”另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98页。
    ②按,“娱乐至死”,出自美国当代媒体文化研究专家尼尔波兹曼的同名著作。他认为:在美国当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笔者在此以“娱乐至死”来表示传统戏剧中一味追求娱乐,并将其扩大化的行为方式,其结果则直接导致统治当局对传统戏剧的禁毁。参见[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0-41页。按,原载《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卷二百六十一,“厚风俗”
    (一);又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十九,乾隆元年丙辰五月。
    ②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7-138页。按,原载[清]余治《得一录》卷十一之二。
    ③按,此表参照《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之《<申报>(1872-1911)近四十年禁戏目表》,有改动。参见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340页。
    ①[清]张春帆《九尾龟》,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下册,第841-843页。
    ①张勇凤《“花雅之争”新论——以禁戏为切入点》,《戏曲研究》第72辑,第144页。
    ①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264页。
    ②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5页。
    ①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①徐慕云撰、躲斋导读《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1页。
    ②[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秦腔研究论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173页。
    ①赵乙、张峰、潘尧黄、王庚吉《元杂剧与梆子腔乱弹兴起》,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2-263页。
    ②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9页。
    ①[清]刘廷玑撰、张守谦点校《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9-90页。
    ②流沙《西秦腔与秦腔考》,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33页。
    ③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①孟繁树、周传家编校《明清戏曲珍本辑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66-67页。
    ②刘鉴三《蒲剧源流简介》,载段连海等整理记录《蒲剧音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61页。
    ①转引自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卷下,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原载《蒲剧十年》,山西晋南剧协编印,1959年版。
    ②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892页。
    ③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75页。
    ①冯俊杰等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7-248页。
    ①参见常苏民记录整理《山西梆子音乐》,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48页。
    ②张守中《试论蒲剧的形成》,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9页。
    ①参见拙文《蔚县秧歌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27页。
    ②参见拙文《蔚县秧歌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28页。
    ①转引自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卷下,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②徐慕云撰、躲斋导读《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4页。
    ③徐慕云撰、躲斋导读《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201页。
    ①[元]关汉卿原著、晋南戏剧协会、晋南蒲剧院改编《窦娥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0页。按,序号为笔者添加,用以区别三个唱段。
    ②参见于石、王光汉、徐成志编《常用典故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209、463页。
    ①汪协如校《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版,十一集,第70页。
    ①[日]滨田耕作著、汪馥泉译《东亚文化之黎明》,上海:黎明书局,1932年版,第2页。
    ②按,季羡林先生将世界文化分为四个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参见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载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总序,第5页。
    ③按,陈伯海认为“产生于黄河流域以华夏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产生于长江和长江以南地区以百越(亦作百粤)族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和产生于内蒙古大草原及其周遭以各游牧民族为代表的塞北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东亚文化的缘起。”而其中“塞北游牧文
    化”虽然与中原文化发生过交往,但却“并未融入主体文化”,“则始终停留于东亚文化的外围,严格说来不属于文化东亚的范畴”。参见陈伯海《东亚文化与文化东亚》,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编《东亚文化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①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国传统文化浅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②陈伯海《东亚文化与文化东亚》,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编《东亚文化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③参见李梅花《10-13世纪中朝日文化交流与东亚文化圈》,《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
    ①吴存浩、于云瀚《中国文化史略》,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340页。
    ②按,“韩国戏剧”即朝鲜戏剧,是包括朝鲜、韩国在内的朝鲜半岛的戏剧形态,本文以韩国为例证对这一民族的戏剧进行说明,故采用“韩国戏剧”,一以概之。
    ①[日]安万侣著、邹有恒、吕元明译《古事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②[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麻国钧校译《日本演剧史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转引自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参见[日]后藤淑《日本艺能史入门》,社会思想社,1988年版,第31页。转引自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⑤《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0页。
    ⑥《后汉书》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11页。
    ①《后汉书》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13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18页。
    ③《后汉书》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18-2819页。
    ④参见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三题》,《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①参见王文光、翟国强《铜鼓及铜鼓装饰艺术》,《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4期。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32-33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34页。
    ③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35页。
    ④[清]张廷玉等奉敕撰《皇朝文献通考》卷29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按,清人周灿《使交纪事》亦有同样之记载。
    ①参见吴德盛、申红娥《越南民间信仰中的生殖崇拜》,《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第166页。
    ②参见吴德盛、申红娥《越南民间信仰中的生殖崇拜》,《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第166-167页。
    ③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25页。
    ①参见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转引自[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麻国钧校译《日本演剧史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③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原载[日]
    河竹繁俊《日本演剧全史》,岩波书店,1978年版,第65页。
    ①参见[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麻国钧校译《日本演剧史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②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原载[日]河竹繁俊《日本演剧全史》,岩波书店,1978年版,第35-36页。按,《日本戏剧史》中认为引文出自《新猿乐记》,笔者根据核查,并非如此。又见《日本巫女史》第一篇第五章之第五节引用该文,注为出自《云州消息》之一节。由于笔者未能找到原文,故加以说明。
    ③藤原明衡《新猿乐记》,见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kanbun/n_sarugo.htm
    ④参见翁敏华《<新猿乐记>与十一世纪前后的中日戏剧》,《上海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33页。
    ⑤[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77页。
    ⑥参见翁敏华《<新猿乐记>与十一世纪前后的中日戏剧》,《上海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34页。
    ①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②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③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④[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
    164页。
    ⑤翁敏华《<新猿乐记>与十一世纪前后的中日戏剧》,《上海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0年第4期,第35页。
    ①参见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61页。
    ②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③[朝鲜]郑麟趾等《高丽史》卷129,平壤:朝鲜劳动新闻出版印刷所,1958年版,第三册,第637页。
    ①载《牧隐集》卷三十三,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②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①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②参见[韩]安祥馥《韩国假面剧与中国传统优戏》,《戏曲研究》第74辑,第312-315页。
    ③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④[朝鲜]郑麟趾等《高丽史》卷126,平壤:朝鲜劳动新闻出版印刷所,1958年版,第三册,第588页。
    ①参见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61页。
    ②[越]范廷琥《群书参考·杂编备考》“傩考”条,转引自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③参见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72页。
    ④[宋]高承撰、[明]李果订《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0页。
    ⑤参见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8页。
    ①[越]黎崱著、武尚清点校《安南志略》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42页。
    ②[越]吴士连著、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本纪》(校合本)卷七,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发行《东洋学文献丛刊》,第42辑,东京:兴生社,1984年版,第432页。
    ①转引自夏露《十九世纪越南剧中的三国戏》,《戏剧艺术》2010年第2期,第20页。
    ②[日]内藤湖南著、储元熹译《何谓日本文化》(一),载《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原载1922年1月5-7日《大阪朝日新闻》。
    ①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②参见[日]天野文雄《能·世阿弥·风姿花传(解说)——写给<风姿花传>的读者》,
    载[日]世阿弥著、[日]天野文雄监译、王冬兰翻译《风姿花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③转引自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54页。原载日本《演剧百科》,第249页。
    ①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②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③参见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④参见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⑤参见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⑥参见[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麻国钧校译《日本演剧史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①参见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115页。
    ②参见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②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③参见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④参见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①周作人《日本狂言选》,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9-10页。
    ②参见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③参见翁敏华《中日古代滑稽短剧比较浅论》,《艺术百家》1990年第4期。
    ①周作人译《狂言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30页。
    ②《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载[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
    ①参见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②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原载[日]大岛建彦《能·狂言的周边》,载《谣曲·狂言·花传书》,日本:角川书店,1958年版,第368页。
    ①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②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原载[日]池田广司《狂言的性格》,载《谣曲·狂言·花传书》,日本:角川书店,1958年版,第392页。
    ③转引自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156页。
    ①[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①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②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4页。
    ③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④[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①[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八十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下册,第1848页。
    ②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③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①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②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③转引自[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①参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2-286、318-319页。
    ②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页。
    ③[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④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
    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88-89页。
    ①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②参见[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③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4-75页。[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139页。
    ②[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31页。
    ①[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②《新唐书》卷十六,第393页。
    ①[韩]田耕旭《傩礼对韩国假面剧(面具戏)的影响》,《戏曲研究》第71辑,第297页。
    ②张振南、暴海燕《上党民间的“迎神赛社”再探》,《中华戏曲》第18辑,第108页。
    ①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山台都监剧中的中国文化面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8页。
    ②[韩]安祥馥《韩国假面剧与中国传统优戏》,《戏曲研究》第74辑,第320页。
    ③转引自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②参见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5、
    80页。
    ③[英]弗雷泽《金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上册,第136页。
    ④翁敏华《<秋胡戏妻>杂剧与“桑林淫奔”古俗》,《中华戏曲》第25辑,第189页。
    ①韩英姬《韩国假面剧研究》,附录B《凤山假面舞》,延边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3页。按,原文作“老媪”,笔者为文本统一,改作“老妪”。
    ②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③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4页。
    ①按,彭世团所提出的“11世纪”说,是根据《越南传统文化词典》、《嘲剧》等资料的记载;另有河内嘲剧团团长认为嘲剧形成于13世纪。分别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4页。廖奔《越南戏剧札记》,《中国戏剧》2001年第7期。
    ②张加祥、俞培玲《越南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③参见郑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179页。
    ④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4-15页。
    ⑤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5页。
    ①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6-17页。
    ②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6页。
    ③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5页。
    ④参见彭世团《越南嘲剧嘥剧与中国宋元戏剧的关系》,《戏曲研究》第74辑。按,嘥剧即指“
    ⑤[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册,
    第123-124页。
    ①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5页。
    ②参见彭世团《越南嘲剧嘥剧与中国宋元戏剧的关系》,《戏曲研究》第74辑。
    ①郑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180页。
    ②转引自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101页。原载[越]范廷琥《雨中随笔》卷上,见陈庆浩、郑阿财、陈义《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二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32页。
    ③参见刘玉珺《越南表演艺术典籍谫述》,《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2页。
    ①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5页。
    ②参见颜保《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载卢蔚秋编《东方比较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9页。按,加点字为韵脚。
    ③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4页。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②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70页。
    ③参见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1-1062页。
    ①黄仕忠《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艺术百家》1991年第4期,第29页。
    ②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42-44页。
    ③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44页。
    ④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①参见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第16页。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第96页。
    ②[越]郑怀德撰《嘉定城通志》卷四,载戴可来、杨保筠校注《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①丘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25页。
    ②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原载《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二十六。
    ①分别参见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分别参见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①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标为“周公鲁”作,《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云:“《戏曲丛刊》所收《翻西厢》,应是沈氏之作,原目作周公鲁,误。”另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周公鲁有《锦西厢》,已佚。参见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1、1007页。
    ②参见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王森然遗稿、《中国剧目辞典》扩编委员会扩编《中国剧目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①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将该作品列入明代,《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则将该作品列入清代,本文依照后者,将其列在清代“闹”字戏部分中。
    ②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该剧目录作“闹烈”,正文中则为“闺烈”。
    ③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根据《曲海总目提要》将《鸳鸯梦》列入明代作品。本文根据《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将其列在清代“闹”字戏部分中。
    ④按,采芝客,姓名、字号未详,江苏吴县人。疑为薛旦。参见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6页。
    ①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森然遗稿、《中国剧目辞典》扩编委员会扩编《中国剧目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①参见王森然遗稿、《中国剧目辞典》扩编委员会扩编《中国剧目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曾白融主编《京剧剧目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许祥麟《京剧剧目概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林淳钧、陈历明编著《潮剧剧目汇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戏曲志·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大连市戏曲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91年版。《洛阳市戏曲志》,洛阳市文化局,1988年版。《锦州市戏曲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沁阳县戏曲志》,沁阳县文化局,1988年版。
    ①按,这里的“南戏”并非宋元历史中的南戏,而是清代同治年间(1862)由鄂西传入涪陵地区的小戏,所唱的腔调为当地南路腔调、北路腔调以及南北杂调等地方小调。至20世纪90年代初,在黔江县濯水镇、马喇等地,有两个业余剧团演出“南戏”。参见涪陵地区文化局编《涪陵地区戏曲志》,1991年版,第12页。
    1.[北魏]杨炫之撰、徐高阮重别文注并校勘《重刊洛阳伽蓝记》卷一,载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二辑、第二册(202·203),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版。
    2.[朝鲜]郑麟趾等《高丽史》,平壤:朝鲜劳动新闻出版印刷所,1958年版。
    3.[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著、张玉书译《论戏剧情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6.[东晋]王嘉撰、孟庆祥、商媺姝译注《拾遗记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版。
    8.[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9.[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四部丛刊·集部·急就篇》,上海涵芬楼借海盐张氏涉园藏明钞本影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1.[梁]宗懔著、姜彦稚校注《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12.[美]布罗凯特著、胡耀恒译《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13.[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斯蒂芬·J·派因著、梅雪芹等译、陈蓉霞校《火之简史》,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5.[美]约翰·费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美]约翰·霍华德·劳逊著、邵牧君、齐宙译《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7.[明]陈与郊《昭君出塞》,载《盛明杂剧》(1)卷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18.[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9.[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21.[明]金木散人著《鼓掌绝尘》,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2.[明]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明]李开先《词谑》,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4.[明]李开先著、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25.[明]吕天成《曲品》,载《中国古典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26.[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27.[明]孟称舜著、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孟称舜戏曲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28.[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评秦鸣雷《合钗记》,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49页。
    29.[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册,第798页。
    30.[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1.[明]王骥德《曲律》,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32.[明]徐渭《南词叙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3.[明]徐渭著、周中明校注《四声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4.[明]张岱著、弥松颐校注《陶庵梦忆》,杭州:西湖书社,1982年版。
    35.[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6.[清]张廷玉等奉敕撰《皇朝文献通考》卷29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清]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清]陈梦雷、蒋廷锡等奉敕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488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34-1940年版。
    39.[清]陈汝咸修、施锡卫再续纂修《光绪漳浦县志》,漳州古宋承印(铅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
    40.[清]方成培撰、李玫注《雷峰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1.[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2.[清]顾禄撰、王迈点校《清嘉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3.[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4.[清]焦廷琥撰《先府君事略》,载《丛书集成三编》第86册,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45.[清]焦循《花部农谭》,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46.[清]焦循《剧说》,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47.[清]焦循《易余曲录》,载任中敏《新曲苑》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40年版。
    48.[清]孔尚任《桃花扇》,载《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9.[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50.[清]李绿园《歧路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51.[清]李渔《闲情偶寄》,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52.[清]梁启超注、城宁校点《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53.[清]刘廷玑撰、张守谦点校《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54.[清]吕种玉撰《言鲭二卷》卷下,清康熙刻说铃本,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九八》,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
    55.[清]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56.[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57.[清]钱泳撰、张伟校点《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9.[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60.[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61.[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62.[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秦腔研究论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3.[清]杨懋建《梦华琐簿》,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64.[清]张春帆《九尾龟》,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65.[清]张嘉言等纂《寿阳县志》,清光绪八年(1882)版。
    66.[清]张维祺、李棠编纂《大名县志》,乾隆五十四年版(1789)。
    67.[清]赵翼《檐曝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68.[日]安万侣著、邹有恒、吕元明译《古事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9.[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0.[日]滨田耕作著、汪馥泉译《东亚文化之黎明》,上海:黎明书局,1932年版。
    71.[日]河竹登志夫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戏剧概论》,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沪)出版,1983年版。
    72.[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麻国钧校译《日本演剧史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73.[日]铃木虎雄著、许总译《中国诗论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4.[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75.[日]世阿弥著、[日]天野文雄监译、王冬兰翻译《风姿花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日]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7.[宋]曾慥《类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78.[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9.[宋]高承撰、[明]李果订《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80.[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8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宋本。
    8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84.[宋]李昉等撰《太平广记》(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85.[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8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87.[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88.[宋]沈作喆《寓简》,卷十,北京:中华书局,l985年版,第81页。
    89.[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资治通鉴》(第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90.[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91.[宋]王栐撰、诚刚点校《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2.[宋]吴自牧《梦粱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93.[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94.[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5.[宋]张端义《贵耳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96.[宋]张知甫《可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97.[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98.[宋]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99.[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0.[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101.[宋]周南《山房集》,载《涵芬楼秘笈》第八集,1919年据永乐大典本排印。
    102.[宋]朱熹《孟子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
    103.[宋]庄绰《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4.[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05.[唐]崔令钦《教坊记》,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06.[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07.[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8.[唐]高彦休《唐阙史》,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09.[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10.[唐]韦述《西京杂记》,见《说郛一百二十卷》之卷六十,载[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1.[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2.[唐]张濯《宝应灵庆池神庙记》碑文,载光绪《山西通志》第13册。
    113.[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4.[西汉]刘向编撰、顾恺之图画《古烈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5.[西汉]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16.[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著、孙尚扬译《原始宗教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7.[英]E.M.福斯特著、朱乃长译《小说面面观》(“Aspects of theNovel”),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118.[英]爱德华·泰勒着、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英]弗雷泽《金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20.[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121.[英]马戛尔尼著、刘半侬译《乾隆英使觐见记》,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版。
    122.[元]关汉卿原著、晋南戏剧协会、晋南蒲剧院改编《窦娥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2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4.[元]王实甫原著、[清]金圣叹批改、张国光校注《金圣叹批本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5.[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26.[越]黎崱著、武尚清点校《安南志略》,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27.[越]吴士连著、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本纪》(校合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发行《东洋学文献丛刊》,第42辑,东京:兴生社,1984年版。
    128.[越]郑怀德撰《嘉定城通志》,载戴可来、杨保筠校注《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29.[战国]韩非着、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30.《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131.《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2.《大连市戏曲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91年版。
    133.《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34.《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135.《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
    136.《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37.《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138.《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39.《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40.《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41.《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42.《锦州市戏曲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43.《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4.《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5.《洛阳市戏曲志》,洛阳市文化局,1988年版。
    146.《美学教程》编写组《美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47.《沁阳县戏曲志》,沁阳县文化局,1988年版。
    148.《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9.《清实录》(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0.《曲海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51.《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52.《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53.《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54.《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55.《同治苏州府志》,光绪八年(1882)江苏书局刻本影印。
    156.《戏考大全》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157.《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8.《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59.《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160.《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161.《中国风俗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162.《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3.《中国戏曲志·甘肃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4.《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5.《中国戏曲志·湖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6.《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7.《中国戏曲志·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8.《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69.《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17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1.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上海:百家出版社,1995年版。
    172.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173.沧州戏曲志编辑部编《沧州戏曲春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
    174.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
    175.曾白融主编《京剧剧目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176.曾祥明编著《梨园忆旧》,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177.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78.常苏民记录整理《山西梆子音乐》,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179.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80.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182.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83.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84.崔浩、行乐贤、李恩泽著《坎坷人生——阎逢春评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185.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86.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87.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8.董每戡《五大名剧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89.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90.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91.冯俊杰等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9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国传统文化浅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3.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彩色增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9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195.涪陵地区文化局编《涪陵地区戏曲志》,1991年版。
    196.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97.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98.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199.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00.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201.傅惜华等编《水浒戏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02.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03.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204.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史料旬刊》第二十二期,北京:京华印书局,1931年版。
    205.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掌故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06.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7.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08.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09.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10.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211.黄竹三、延保全《戏曲文物通论》,台北:国家出版社,2009年版。
    212.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3.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14.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5.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6.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7.李炳泽《咒与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8.李宏锋《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219.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20.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221.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
    222.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23.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24.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225.廖可兑《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26.林淳钧、陈历明编著《潮剧剧目汇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7.刘东《西方的丑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8.刘景亮、谭静波著《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229.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30.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31.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232.刘文忠主编《扬州历代诗词》(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3.刘乡英《民间节日》,郑州:海燕出版社,1997年版。
    234.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35.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版。
    236.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载《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8.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9.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240.孟繁树、周传家编校《明清戏曲珍本辑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241.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42.彭恒礼《元宵演剧习俗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43.彭修银《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244.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5.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46.齐涛主编、倪钟之著《中国民俗通志·演艺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7.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48.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49.钱南扬辑录《梁祝戏剧辑存》,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50.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北京: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
    251.丘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52.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53.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54.任半塘《唐戏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55.任二北《优语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5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7.施耐庵著《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8.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9.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60.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261.谭霈生《论戏剧性》(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62.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63.唐昌泰选注《三袁文选》,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264.唐月梅《日本戏剧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
    265.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
    266.汪协如校《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版。
    267.王冬兰《镇魂诗剧: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古典戏剧“能”概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268.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69.王季思《玉轮轩戏曲新论》,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
    270.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1.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72.王宁《宋元乐妓与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273.王森然遗稿、《中国剧目辞典》扩编委员会扩编《中国剧目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4.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75.翁敏华、回达强《东亚戏剧互动史》,未出版。
    276.翁敏华《幽兰草根》,未出版。
    277.翁敏华《中国戏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78.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279.翁敏华评点《桃花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0.邬国平《侯方域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81.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撰《国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82.吴存浩、于云瀚《中国文化史略》,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83.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4.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285.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6.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87.谢锡恩《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香港:香港中国语文学会,1986年版。
    288.新凤霞《梨园旧影》,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9.熊志冲《娱乐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
    290.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1.徐慕云撰、躲斋导读《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92.许金榜《元杂剧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293.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4.许祥麟《京剧剧目概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95.许祥麟《中国鬼戏》,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96.许自强编著《美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7.杨军茂主编《陕县戏曲志》,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出版,1988年版。
    298.杨秋红《中国古代鬼戏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9.杨世祥《中国戏曲简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300.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01.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302.佚名原著、沈悦苓点校《梼杌闲评》第二回,载《明清佳作足本丛刊》(第一辑),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303.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304.于锦绣、于静《灵物与灵物崇拜新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305.于石、王光汉、徐成志编《常用典故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306.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307.俞为民《李渔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9.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0.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31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312.张加祥、俞培玲《越南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13.张蔚《闹节——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4.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315.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
    316.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17.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318.郑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9.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20.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321.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丛刊》(第一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32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23.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24.周贻白《中国剧场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25.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326.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327.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28.周月亮、韩骏伟《电视剧艺术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9.周作人《日本狂言选》,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
    330.周作人译《狂言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331.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32.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第一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33.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34.紫微、际春《梨园佳话》,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3年版。
    1.[德]奥·威·史雷格尔《戏剧性及其他》,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2.[韩]安祥馥《韩国假面剧与中国传统优戏》,《戏曲研究》第74辑。
    3.[韩]田耕旭《傩礼对韩国假面剧(面具戏)的影响》,《戏曲研究》第71辑。
    4.[美]理查德·谢克纳撰、黄德林译《从仪式到戏剧及其反面:实效-娱乐二元关系的结构/过程》,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5.[美]理查德·谢克纳撰、孙惠柱译《人类表演学的现状、历史与未来》,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6.[美]理查德·谢克纳撰、孙惠柱译《什么是人类表演学——理查德·谢克纳教授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讲演》,载《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7.[日]内藤湖南著、储元熹译《何谓日本文化》(一),载《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曹广涛《北宋<目连救母>杂剧的表演形态刍议》,《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9.陈伯海《东亚文化与文化东亚》,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编《东亚文化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劲松《“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长生殿>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1.陈军科《中国奴隶社会礼乐关系及孔子礼乐思想探究》,《文艺研究》1990年第2期。
    12.陈勤建《中国妇女的口头文化与仪式文化——南汇的哭嫁》,《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13.陈志勇《古剧脚色“丑”与民间戏神信仰》,《戏剧艺术》2011年第3期。
    14.陈志勇《论丑脚在脚色体系中的位置及其戏曲史意义》,《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5.陈志勇《论戏曲丑角舞台表演的文化意蕴》,《长白学刊》2006年第2期。
    16.陈志勇《明清传奇中丑角文学形态略论》,《戏剧文学》2006年第4期。
    17.程奋只《中国古代戏剧“哭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8.戴平《丑角之美》,《戏剧艺术》1980年第4期。
    19.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上),《戏曲艺术》2001年第2期。
    20.冻国栋《汉唐间“伍伯”浅识》,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杜学德《固义大型傩戏<捉黄鬼>考述》,《中华戏曲》第18辑。
    22.冯健民《论中国戏曲成熟之标志——王国维“戏曲大成于元代”说补正》,《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
    23.冯俊杰《金<昌宁宫庙碑>及其所言“乐舞戏”考略》,《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24.冯式权《两宋同辽的杂剧及金元院本的结构考》,《东方杂志》第20卷第21期,1923年9月。
    25.高昂《现代视听媒介中的戏曲观演传播》,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6.葛丽英《中国戏曲艺术的最早自觉——论李渔的戏曲理论的戏曲艺术本体论》,内蒙古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7.韩德英《民国时期豫剧改革略说》,《中州今古》2000年第6期。
    28.韩梅《元宵节起源新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9.韩英姬《韩国假面剧研究》,延边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30.何光涛《论元杂剧中插科打诨的“雅”和“俗”》,宁夏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1.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三题》,《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2.华生《中国戏剧文化的一大嬗变——从剧作家中心制到演员中心制》,《文艺研究》1991年第6期。
    33.黄克保《论“行当”》,《艺术百家》1989年第3期。
    34.黄念然、叶辉《鲁迅“文学自觉”说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局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5.黄仕忠《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艺术百家》1991年第4期。
    36.黄天骥、徐燕琳《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与“杂”》,《文学遗产》2004第2期。
    37.黄天骥《“爨弄”辨析——兼谈戏曲文化渊源的多元性问题》,《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38.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39.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载《戏曲文物研究散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40.黄竹三《掌竹·前行·竹崇拜·竹竿子——河北武安固义赛祭“掌竹”考述》,载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41.焦海民《韩城盘乐宋墓杂剧壁画初步考察》,《戏曲研究》第79辑。
    42.景李虎《神庙文化与中国古代剧场》,载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上卷),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3.鞠基亮《宗教与世俗的选择——从中古欧洲戏剧引发出的思考》,《戏剧艺术》1989年第4期。
    44.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45.康保成《古剧脚色“丑”与傩神方相氏》,《戏剧艺术》1999年第4期。
    46.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新思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7.孔美艳《民间丧葬演戏略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48.黎国韬《唐五代参军戏演出形态转变考》,《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
    49.李慧《折子戏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50.李梅花《10-13世纪中朝日文化交流与东亚文化圈》,《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
    51.李颖《端午节文化精神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52.李永祥《论“文学自觉”始于春秋——兼与赵敏俐先生<“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商榷》,《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3.李跃忠《论丧仪中的戏曲演出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功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4.李跃忠《略论中国影戏“例戏”剧目之演出场合》,《美与时代》2008年第8期(下)。
    55.李跃忠《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东疆学刊》2011年第1期。
    56.廖奔《越南戏剧札记》,《中国戏剧》2001年第7期。
    57.廖奔《折子戏的出现》,《艺术百家》2000年第2期。
    58.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59.刘鉴三《蒲剧源流简介》,载段连海等整理记录《蒲剧音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60.流沙《西秦腔与秦腔考》,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61.刘晓玲《浅论戏曲丑角的舞台功能》,《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2.刘玉珺《越南表演艺术典籍谫述》,《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63.刘召明《晚明虎丘曲会摭谈》,《中华戏曲》第38辑。
    64.路应昆《昆剧之“雅”与“花雅之争”另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5.罗洁清《“鬼”字的用法与鬼魂崇拜》,《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66.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的发现——“戏曲”和“永嘉戏曲”的首见》,载浙江《艺术研究》第十一辑(总第二十辑)。
    67.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中缺憾一二三》,载胡忌主编《戏史辩》(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68.牟世金《中西戏剧艺术共同规律初探》,载陆润棠、夏写时编《比较戏剧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69.木斋《论中国文学的三次自觉——以建安曹魏文学自觉为中心》,《学术研究》2010年第7期。
    70.宁登国《先秦诸子散文对话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71.彭胜宇《论哭嫁习俗的起源》,《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72.彭世团《越南嘲剧嘥剧与中国宋元戏剧的关系》,《戏曲研究》第74辑。
    73.彭世团《中越传统戏剧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
    74.邵振奇《徐州地区汉乐舞百戏画像石考略》,《中华戏曲》第40辑。
    75.石兴邦《解读<舞阳贾湖>》,《文博》2001年第2期。
    76.孙焕斌《谈“群戏”》,《中国京剧》1994年第5期。
    77.孙惠柱《主动VS客动:社会表演学的哲学探索》,《戏剧》2011年第2期。
    78.谭美玲《净脚小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9.陶立璠《河北武安固义村“三爷圣会”的傩文化意义》,载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80.田同旭《论古代戏曲的自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81.汪晓云《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82.王德庆《江苏发现的一批汉代画像石》,《文物》1958年第4期。
    83.王国维《古剧脚色考》,载《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84.王国维《戏曲考原》,载《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85.王宁《明清习俗对折子戏之影响》,《民族艺术》2010年第1期。
    86.王廷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87.王文光、翟国强《铜鼓及铜鼓装饰艺术》,《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4期。
    88.王小盾《敦煌论议考》,载《中国古籍研究》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9.王奕祯《山西繁峙岩山寺戏曲文物考》,《中华戏曲》第38辑。
    90.王奕祯《蔚县秧歌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1.王永健《何谓“闹热<牡丹亭>”——与黄天骥、徐燕琳先生商榷》,《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92.王兆乾《仪式性戏剧与观赏性戏剧》,载《戏史辩》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93.翁敏华《<秋胡戏妻>杂剧与“桑林淫奔”古俗》,《中华戏曲》第25辑。
    94.翁敏华《<新猿乐记>与十一世纪前后的中日戏剧》,《上海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95.翁敏华《<紫钗记>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上海戏剧》2009年第3期。
    96.翁敏华《东亚“笑剧”的题材、风格和意义》,《中华戏曲》第42辑。
    97.翁敏华《端午节与端午戏》,《中华戏曲》第38辑。
    98.翁敏华《节日骂俗与“骂曲”、“骂戏”》,《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
    99.翁敏华《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戏剧艺术》1988年第1期,第114页。
    100.翁敏华《门神信仰及戏曲舞台上的门神形象》,《中华戏曲》第35辑。
    101.翁敏华《试论<西厢记>笑谑性狂欢化的民间文化品格》,《戏剧艺术》2008年第6期。
    102.翁敏华《滩簧小戏与东亚滑稽笑剧传统》,《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
    103.翁敏华《由几部水浒剧看李逵“狂欢节小丑”形象》,《戏曲研究》第81辑。
    104.翁敏华《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5.翁敏华《中国杂技及其对戏曲的影响渗透》,《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1期。
    106.翁敏华《中日古代滑稽短剧比较浅论》,《艺术百家》1990年第4期。
    107.吴德盛、申红娥《越南民间信仰中的生殖崇拜》,《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
    108.吴戈《“书会才人”考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09.夏露《十九世纪越南剧中的三国戏》,《戏剧艺术》2010年第2期。
    110.徐扶明《折子戏简论》,《戏曲艺术》1989年第2期。
    111.薛卫荣《山西运城盐池神庙三连台及演剧活动考》,《中华戏曲》第40辑。
    112.薛卫荣《山西运城盐池神庙祀神演剧活动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13.延保全《<捉黄鬼>:中原古傩的遗存与衍化》,载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114.延保全《从戏曲文物看宋金元杂剧的脚色行当》,《中华戏曲》第34辑。
    115.延保全《副净色及其文物图像小考》,《中华戏曲》第42辑。
    116.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117.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118.颜保《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载卢蔚秋编《东方比较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19.杨飞《乾嘉时期扬州文人雅集与戏曲繁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20.姚小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121.叶长海《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特征》,《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
    122.元鹏飞《“脚色”与“杂剧色”辨析》,《戏剧艺术》2009年第4期。
    123.张大新《金政权南迁与北杂剧的成熟》,《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124.张曼华《中国画论中的雅俗观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25.张娜《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古典戏曲丑角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126.张启超《元杂剧的“插曲”研究》,载清华大学(台北)中国语文学系主编《小说戏曲研究》第1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127.张人和《<西厢记>的版本系统概观》,《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128.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29.张守中《试论蒲剧的形成》,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0.张思聪、王万万《金斗山涧藏古花——孝义皮影概述》,载《山西剧种概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1.张燕瑾《戏曲形成于唐说》,载《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132.张勇凤《“花雅之争”新论——以禁戏为切入点》,《戏曲研究》第72辑。
    133.张振南、暴海燕《上党民间的“迎神赛社”再探》,《中华戏曲》第18辑。
    134.赵敏俐《“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35.赵山林《宋杂剧金院本剧目新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36.赵乙、张峰、潘尧黄、王庚吉《元杂剧与梆子腔乱弹兴起》,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37.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8.郑莉、邓卫新《明宫廷杂剧的科诨艺术》,《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39.钟敬文《略谈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载《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0.周安华记录整理《论中国戏剧之起源——中国戏剧起源研讨会纪实》,《戏剧艺术》1988年第4期。
    141.周华斌《原生态戏剧与视觉符号》,载《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42.周华斌《中国戏曲的脚色行当制》,载周华斌、李兴国主编《大戏剧论坛》第三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3.周秦《折子戏与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昆戏集存·甲编>前言》,《戏曲艺术》2011年第1期。
    144.邹元江《关于与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生成相关的几个问题》,《戏曲艺术》1996年第4期。
    145.邹元江《论戏曲丑角的美学特征》,《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
    1.王季思《关于“西厢记”作者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光明日报》1961年7月9日。
    2.王剑虹《省略“起解”遭观众起哄——京剧《玉堂春》昨晚演出出现意外事件》,《新民晚报》2011年3月28日A11版。
    3.李洁非《弘光纪事系列:桃色党争》,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15日第13版。
    1.青春版《牡丹亭》第100场实况录像,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迪志(香港)文化出版。
    2.[日]藤原明衡《新猿乐记》,见
    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kanbun/n_sarugo.htm
    3.《中国艺术报》网站:
    http://www.cflac.org.cn/ysb/2010-05/21/content_19848929.htm
    4.昆剧《天下乐·嫁妹》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f0rNL0v77I/
    5.百度百科“虹桥赠珠”条:http://baike.baidu.com/view/736755.htm
    6.百度百科“骂社火”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426850.htm
    7.百度百科“五毒”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0730.htm
    8.汉典“闹”字条: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97ZdicB9.htm
    9.昆剧《班昭》网络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yNDcyMjA=.html
    10.郭宝昌《大宅门》,第二十八章,参见http://book.yunduan.cn/reader/1869182/1869210
    11.瓯剧《闹亲》网址如下:
    瓯剧《闹亲》1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0NDAxMjg=.html
    瓯剧《闹亲》2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zNDQyODQw.html
    瓯剧《闹亲》3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0NTQyMzY=.html
    瓯剧《闹亲》4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0NjE2MTI=.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