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太平广记》“预知未来”故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旨为:从类型学角度考察《太平广记》中带有“预知未来”母题的一系列故事及其文化内涵。笔者通过对《太平广记》“预知未来”故事的观察,指出了这类故事所带有的“预知未来”母题对文人叙事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几个问题,并试图找出其问题的答案。同时,回顾了与本文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以导论中提及的原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整理了本文所指“预知未来”故事的概念及其特征,并提出可以把这一类故事进一步细化的分类标准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提出《太平广记》文本中多处出现的“预知未来”故事的分布情况和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设定等问题;第三章,依据第二章所提示的多方面的分类标准,进行更具体的分类:第一,根据预知内容,分为个人命运型、集体命运型、自然资源型等3个类型;第二,根据预知方式,分为预言型、预兆型、梦兆型、占卜型、谶谣型、风水型等6个类型;第三,根据预知结果,分为实现命运型和改变命运型。通过以上各类故事的文学表现以及叙事特征了解其个别含义,进而研究各类故事的类型特征;第四章,着重考察“预知未来”故事的叙事结构如何展开。通过以上各类故事共同呈现的叙事结构以及单个故事的叙事特征,探讨“预知未来”母题对同时呈现出文人叙事特征的《太平广记》文本起到什么作用;第五章,在分析“预知未来”故事之文学意义的基础上,找出故事中的文化内蕴。通过存在于民俗生活、宗教、观念等文化要素中的“预知未来”现象及其意识结构,探索“预知未来”故事的文化基础;论文最后部分为结语,总结了上述各章节内容的要旨。此外,还提出了本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缺憾,为以后研究留有余地。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To investigate from the view of Typology a series of stories and culture with the Motiv of " precognition " in Taiping Guangji.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 precognition " stories in Taiping Guangji,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s to Literati narrative and significances to culture caused by the "precognition" Motiv.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e paper: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brings up several questions on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paper, and attempts to find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ject, and explains the basic research mentality and method as well as the aim and meaning. Chapter two, basing on the achievements stated in the introduction, consolidates the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cognition" stories referred to in the paper and brings forward the criteria for classifying the stories at a more detailed degree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stories. In addition, Chapter two also states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precognition" stories appear a number of times in Taiping Guangji and requests to set the scope of research objects. Chapter three i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dicated in Chapter two and makes mor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s:1.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ed contents to classify into3types-personnel destiny, collective destiny and natural destiny;2.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prediction to classify into6types-prophecy, omen, dream omen, divination, augury and geomantic omen;3. According to predicted results to classify into destiny realization and destiny changing. It grasps the individual meaning of the stories classified as above basing on their literature manifestations and narrative natures and then studies features of each classification. Chapter four mainly investigates how the "precognition" stories narrative structure was developed. Basing on the common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feature of individual story, it explores "precognition" Motiv's role played on Taiping Guangji which also assu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i narrative. Chapter five discovers cultural implications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s of the "precognition" stories. It explore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via "precognition" and conscious structure existing in folk life, religion and idea, these cultural elements. At the end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 of the above-stated chapters. Furthermore, the author is regretful for the issues not yet solved in the paper and put them forward for future research.
引文
①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9页。
    ②许匡一译注:《淮南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93页。
    ④[汉]班固:《前汉书·丙吉传(列传第四十四)》(卷第七十四),载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91页。
    ①[西汉]戴德、戴圣:《礼记·曲礼上》,载于《礼记今注今译(共二册)》(上),王梦鸥注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②此句意为:仰观天文的变化,俯察地理的变化。因此,知道明明暗暗中的缘故。
    ③天文,即天象;人文,即人事之象。此句意为:日月星辰(天文)、人事家国(人文)都在变化。观察其象,就是为了把握其变化,以成顺天应人之事。
    ④张明喜:《神秘的命运密码》,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14页。
    ⑤[汉]班固:《前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卷第三十),载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170页。
    ①王立:《“预见”信奉与『左传』叙事艺术》,载于《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4期。
    ①[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731页。
    ②[汉]班固:《前汉书·艺文志》(卷第三十),载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③[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12页。
    ①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载于《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5~279页。
    ②[中]鲁晓鹏:《FromHistoricitytoFictionality:TheChinesePoeticsofNarrative》(可译为《从史实性到虚构性:中国叙事诗学》),韩国江陵:图书出版路2001年版,第42页。
    ③[韩]李相日:《说话体裁论》,载于《民谈学概论》,首尔:一潮阁出版社1997年重版,第30页。
    ④关于民间叙事传承和记录的循环模式,正好董乃斌和程蔷两位先生曾经做过明确的概括。他们提出的循环模式如下:民间叙事→文人记录→文本化→权力者介入→经典化→反哺民间→新的民间叙事→新的文本和经典→新老民间叙事和经典化文本并存的多元化局面。通过这种循环模式,他们强调的是民间叙事、文人叙事和经典叙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些叙事文本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可见,《太平广记》是属于上述循环过程中“经典化”阶段的叙事文本,但它却具备了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载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对此,韩国学者李相日先生在《说话体裁论》一文中,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说明。从他对轶事和传说的概念上,可以了解一些《太平广记》故事的民间叙事特征。属于“准民间故事类”的轶事,是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或值得关注的事件、时代,并为塑造某个身份阶层的性格特征,虽篇幅简短,但捕捉重点,把其形象化的故事形式。所谓轶事,在形式上以简单阐述客观事件的简洁性和简明扼要的突出性结构为特点,描写生前闻名于世的人物,私自的一面事迹为主题,反映其人物的代表特征。其实,不只是人物,而是某一民族、社会组织、时代精神的定向等,其特征也通过轶事被决定。但是,这些带有野史风格的轶事,虽然以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产生,但实际上里面还掺杂着传说成分,所以很难分辨其历史性真实。因此,轶事虽然以历史事实为根基,但它实际上是传闻,即:它是虚构成分相当多的想象性结果。李相日:《说话体裁论》,载于《民谈学概论》,首尔:一潮阁出版社1997年重版,第27~75页。
    ②柳田国男先生曾经在《传说论》第七章“传说的两极(历史、文学)”一文中提到:“传说是架通历史与文学的桥梁”。[日]柳田国男:《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③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④转引自[中]鲁晓鹏:《FromHistoricitytoFictionality:TheChinesePoeticsofNarrative》(可译为《从史实性到虚构性:中国叙事诗学》),韩国江陵:图书出版路2001年版,第80页。
    ⑤见于R.M.Dorson:《Folklore-SelectedEssays》,转引自[韩]李相日:《说话体裁论》,载于《民谈学概论》,首尔:一潮阁出版社1997年重版,第30页。
    ①[韩]崔云植:《『於于野谭』中“於于堂”的说话意识》,载于《说话(韩国民俗学丛书之一)》,坡州:教文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②刘守华:《『搜神记』中的魏晋民间故事》,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③[韩]张德顺:《韩国说话文学研究》,首尔:朴李郑出版社1995年版。在韩国,“说话”这一名称,相当于汉语中的“故事”。
    ①[韩]赵东一:《韩国说话研究的现况》,载于《韩国日本的说话研究》,仁川:仁荷大学出版部1987年版。
    ②董乃斌:《文学史研究的民俗学视角》,载于《人民政协报》,2000年9月29日第4版。
    ①[汉]张衡,薛综注:《西京赋》,见于《张衡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6页。
    ②霍明琨:《对『太平广记』的社会文化观照》,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①本文称这一过程为“实现过程”。有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个助手帮助主人公实现被预知的事情。
    ②[日]关敬吾:《运命谭:其系统与分布》。转引自[韩]朴明淑:《韩中命运说话比较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页。
    ③[韩]朴明淑:《韩中命运说话比较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④[韩]郑在珉:《韩国命运说话及其命运观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1998年。
    ①朴美爱:《华北“预知未来型”故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硕士论文,1999年5月,第13页。
    ①参看附录一:《太平广记》“预知未来”故事资料索引(按照20个类目的排列顺序做表)。
    ②参看附录一:《太平广记》“预知未来”故事资料索引(按照20个类目的排列顺序做表)。。
    ②高丙中:《故事类型研究的中国意义:读祁连休先生『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载于《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第256页。
    ③康丽:《故事类型丛与情节类型:中国巧女故事研究》,载于《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①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载于《民俗学集镌(影印本)》,1931年。转引自《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钟敬文先生大胆开拓,于1931年撰写了《中国民谭型式》,对中国民间故事做了系统性的立型归类,归纳出45个故事类型。
    ②[德]艾伯华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王燕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该索引是由德国学者艾伯华于1937年,把中国民间故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出246个故事类型,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的桥梁。
    ③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该索引是由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编撰于1978年的,归纳出843个中国故事类型。该索引虽然因套用了“AT分类法”而有时过显牵强附会的感觉,但为各国学者进行民间故事的国际性比较研究提供较大的方便。
    ④[韩]张德顺:《韩国说话文学研究》,首尔:朴李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①[韩]张德顺:《韩国说话文学研究》,首尔:朴李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方法论探索》,载于《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第120页。
    ②与此相关的论述,曾在绪论第四节介绍本文所用资料与研究方法时有所谈论,可供参考。
    ③转引自金荣华:《“情节单元”释义》,载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①Stith.Tomson:《TheFolktale(译为民间故事)》,TheDrydenPress,1951年,NewYork。
    ②朱迪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母题”概念的引进与应用》,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朱迪光:《文学研究中母题概念的界定》,载于《文艺报》,2005年12月8日第5版。
    ④归根结蒂,这些对母题概念的种种解释大致是一脉相通的,本源于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的母题概念,如今出现了多学科、多方面的解释工作。
    ①[韩]崔云植:《说话》,载于《韩国口碑文学概论》,首尔:民俗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5页。
    ②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方法论探索》,载于《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第122页。
    ③见于(日)关敬吾:《民间故事》,转引自[韩]崔云植:前引书,第69~75页。
    ①万建中:《刍议民间文学的主题学研究》,载于《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第43页。
    ②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下)》,载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39页。
    ③袁学骏:《中国民间故事基本类型(提纲)》,转引自张余:《勇敢的突破可贵的探索:读袁学骏『中国民间故事基本类型(提纲)』》,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①卢晓辉:《概念辨析:类型》,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第103页。
    ②吕微:《阿卡琉斯的愤怒与孤独:祁连休著『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读后》,载于《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第241页。
    ③高丙中:《故事类型研究的中国意义:读祁连休先生『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载于《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第257页。
    ④李林:《试论民间叙事中的母题》,载于《安徽文学》,2007年第5期。
    ①董晓萍:《故事遗产学的分类理论:兼评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和『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72页。
    ②据有人统计,《太平广记》故事总共辑集了6970个故事。此书之所以主要特点为“广”,是因为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书被收录在内。
    ①邓安生等点注:《太平广记故事集(吉凶预兆、占卜相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儒教与道教》,张登泰、张恩富编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①转引自李万春:《汉字与民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①周腊生:《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载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载于《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
    ②[台]李汉滨:《『太平广记』的梦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博士论文,2002年,第116页。
    ③相关内容,可以参阅载于『附录一』和『附录二』的故事资料,即编号7-[124]、编号7-[126]、编号7-[128]。
    ①“中国人的事业理想主要有二:一曰贵,二曰富。这两个事业理想,一个代表权力和由此而来的社会地位,一个代表财富。”桌松盛:《关于事业的梦故事母题》,载于《中国梦文化》,湖南: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②张树卿:《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①刘韶军:《试论中国古代占星术及其文化涵义》,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第63页。
    ②尤其,谶谣是与国家兴亡和社会动乱等群体性命运或政治变化的关系深为密切的预知活动。纵观谶谣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大凡专治政权较稳固持久的朝代,国富民强之时谶谣均不得盛行,反之多事之秋,动荡之世,其必盛行,这也反应出社会心态,民之信仰与国势、政势之辨证关系。由于谶谣来自民间,己经具有了一种舆论工具的功能,它能反映民众的呼声和愿望。故古代君主均非常重视讖谣的流传。为了解百姓的思想动态,常常会派人下去“观风采谣”。石全:《“谶谣文化”在中国》,载于《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③刘冬蕊、张稔穰:《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形象塑造的正负影响》,载于《中国小说论丛》,2007年第25辑。
    ①[晋]郭璞:《葬书内篇》,载于王玉德编著:《古代风水术注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2~66页。
    ②刘光本:《中国古代灾异说之流变》,载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①黄勇:《道教笔记小说宗教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论文,2005年3月,第34页。
    ②金霞:《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占卜”的基本表现与社会影响》,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3期。
    ①赵忠臣:《人生命运探源》,载于《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3期。
    ③转引自艾芜:《谈文艺刊物》,载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预言”条。
    ④黄勇:《道教笔记小说宗教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论文,2005年3月,第34页。
    ①史建群:《论中国古代的相人之风》,载于《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39页。
    ②赵忠臣:《人生命运探源》,载于《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3期。
    ③张亮亮:《自然资源富集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资源诅咒”命题的研究综述)》,载于《南方经济》,2009年第6期,第70页。
    ④程蔷:《民间叙事中的宝物幻想》,载于《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
    ①[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127页。
    ②[韩]曹寿鹤:《兆朕的分类与实际》,载于启明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编:《韩国学论集》,1983年第10辑,第88~90页。曹寿鹤先生在文中曾经提出了关于朕兆的分类标准:“朕兆,根据人力的介入与否,可以分为积极兆和消极兆”。根据这种分类标准,本文所命名的“占卜型”和“谶谣型”都属于“积极兆”,反而“预兆型”、“梦兆型”和“风水型”则属于“消极兆”。
    ③韩国学者曹喜雄先生曾在《韩国说话(故事)的研究》(转引自金泰坤、崔云植等合著:《韩国口碑文学概论》,首尔:民俗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一文中,参照并对比汤普森的母题索引,也对于韩国故事提出了根据母题的故事分类方案:设定M项目为“预言”,而把“风水”、“延命”、“解梦”、“谶言”、“预兆”、“托梦”、“占卜”等内容为其下属项目。由此可知,曹喜雄先生所举的“预言”项目都包融本文根据“预知方式”分类的“预言”、“预兆”、“梦兆”、“占卜”、“谶谣”和“风水”等六个故事类型。
    ①与此类似的论述,也可见于吕东辉的《论『左传』中的预言》一文:“宽泛地讲,预言、天象、占卜、梦境等预测活动都可以看成是广义的预言。但狭义的预言,‘言’在这里是狭义的话语之义,预言也就是预测未来的话语。”吕东辉:《论『左传』中的预言》,载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②[日]村山智顺:《朝鲜的占卜与预言》,首尔:明文堂出版社1991年版,第485页。
    ③中国民俗学者山曼先生曾经提出了与此相关的论述:在民俗学上,谶言应归于‘兆’的一类。兆的原本意义是古人占卜,在龟板或兽骨上钻刻,再用火灼形成的古人以为可定吉凶的裂纹。后来发展泛指事情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千百年来人们从天象、物象、人体等各个方面去察看‘兆’,其中也包括如谶言这样的‘兆’。山曼:《『神秘的预言』出版》,载于《民俗研究》,1994年第2期,第103页。
    ④从这个角度来看,图谶与谶谣属于同一类,但图谶的行为主体多为个人,而谶谣的行为主体则多为集体。
    ①有时,会省略①或③、④阶段,而只留下显示预言内容的②阶段和澄清预言结果的⑤阶段。笔者把这种形式的情节叫做简略型情节。
    ①[日]沟口雄三、丸山松幸、池田知久编著:《中国思想文化事典》,首尔:民族文化文库2003年版,第325~331页(Ⅱ.政治·社会:灾异)。
    ②《周易·系辞上》,载于[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
    ①[唐]魏征等撰:《隋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韩]曹寿鹤:《兆朕的分类与实际》,载于启明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编:《韩国学论集》,1983年第10辑,第88~90页。
    ③[韩]朴湧植:《韩国说话的原始宗教思想研究》,首尔:一志社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④[唐]韩愈:《原人》,载于《唐宋八大家诗文集(第一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①预兆型故事,也会省略①或④、⑤阶段,而只留下显示预兆现象的②阶段和解释预兆现象的③阶段以及澄清预兆结果的⑥阶段。如前所述,这种形式的情节叫做简略型情节。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一“征应七”之“周超”条引《幽明录》。“在江陵,妻许氏在家,遥见屋里有光,人头在地,血流甚多。……后超被法。”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二“征应八”之“留宠”条引《法苑珠林》。“每夜,门庭自有血数升,不知所从来,如此三四。……宠遂北征,军败于坛丘,为徐龙所杀。”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三“征应九”之“杨慎矜”条引《明皇杂录》。“封域之内,草木皆流血。……於是赐自尽,皆不全其族。”
    ①《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三十九“孙俭”条引《朝野佥载》。
    ②《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四十四“柳公济”条引《宣室志》。
    ①[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9页。
    ②[汉]王充:《论衡·死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0页。
    ③[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八》(卷三百九十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35页。
    ④[汉]王充:《论衡·纪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7页。
    ⑤[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八》(卷三百九十七),同上,第1835页。
    ⑥[韩]朴圣洙:《韩国占卜说话研究》,新罗大学国语教育硕士论文,2004年,第32页。
    ⑦[汉]班固:《前汉书·艺文志》(卷第三十),载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页。
    ①[韩]郑圭薰:《三国遗事所载梦小考》,载于启明语文学会编:《启明语文学》,1990年第5辑,第246页。
    ②所谓青云,是指比喻高官显爵、谋取高位的途径、远大的抱负和志向等内容的词语。从此衍生的“青云梦”一词,大体指为两种意思:一是,指包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的梦想(即现实生活中的愿望);二是,指预示或暗示未来发迹的梦兆。
    ③《占梦书》、《梦书》、《解梦书》、《周公解梦书》、《新集周公解梦书》等,都是关于解梦或占梦的梦书。其中,《周公解梦书》是一部在中国民间流传范围最广而被人们公认的解梦权威,成书于唐代。此书中梦的解析,掺杂了儒理、佛释、道教等内容,也是研究民间梦俗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
    ④[韩]崔基淑:《『三国遗事』所载梦的叙事意义和性质》,载于太学社出版社编:《洌上古典研究》,1996年第9辑。
    ①韩国学者张德顺先生认为,这种解释是出自把生育现象神圣化的思维方式。张德顺:《韩国说话文学研究》,首尔:朴李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②这些都是在胎梦中往往出现的象征物。例如,动物类有龙、蛇、龟、虎、熊、狗、猪、马、牛、羊、鱼、青蛙、蝴蝶以及各种鸟类等等;植物类有各种树木、花草、谷物之类;天体物有太阳、月亮、星星、彩虹、云彩等等;自然现象有烟雾、风雨、雷劈、地震等等;其他自然物有岩石、沙子、溪水、泉水等等;食物类有西瓜、草莓、桃子、苹果、樱桃等水果和黄瓜、青椒等蔬菜以及人参、灵芝等珍贵食物;珠宝类有黄金、玉石、银钱、铜镜、珍珠等等。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57页。
    ④载于《诗经译注》,程俊英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53页。
    ⑤[韩]一然:《三国遗事》(卷第二“驾洛国记”条),首尔:明文堂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①[晋]葛洪撰:《西京杂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①[汉]许慎[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7页。
    ②[韩]朴湧植:《韩国说话的原始宗教思想研究》,首尔:一志社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20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龟策传》(卷第一百二十八),载于《史记(共四册)》(卷一),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2017页。
    ②刘宁、张新科:《中国叙事传统溯源–占卜与商周时代的卜辞、卦爻辞》,载于《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1期。
    ①据《说文解字》曰:“谶,验也。”即,谶指为征验。
    ②邝向雄:《唐代讖谣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第6页。
    ③石全:《“谶谣文化”在中国》,载于《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①钱钟书:《管锥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94页。
    ②石全:《“谶谣文化”在中国》,载于《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④这句俗语曾在《红楼梦(13回)》中作为谶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读书旧族了?”(载于[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①吕东辉:《论『左传』中的预言》,载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自洛汭延于伊汭。……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见于[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卷第四),载于《史记(共四册)》(卷一),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75页。
    ①载于《诗经译注》,程俊英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41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五“赵达”条引《洽闻记》。
    ①《太平广记》中关于“镇压天子气”的故事还有卷第三百八十九“戴熙”条引《异苑》、“羊祜”条引《世说新语》。
    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所指出:“当年对曹操高陵的破坏不一定是盗墓,可能是毁墓,也许是政治原因。”(来源于《中国新闻网》,2009年12月29日版。)
    ①芮传明:《古代预言、预兆“应验”原因探讨》,载于《史林》,1994年第1期,第7页。
    ②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载于《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
    ③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2月。
    ④傅斯年:《性命古训辫证》,载于《傅斯年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600页。
    ①陈宁:《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诠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吾敬东:《中国人“命”即命运观念的形成》,载于《学术界》,2009年4月第137期,第128页。
    ③当然,故事中也会出现主人公应对命运时采取袖手旁观态度的情况,正如吕鹏志先生在《试论道教的命运观》一文中所说:“人亦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有些人常常不知道或不愿知生之可贵与养生之道,即或知道了也不去实践,相反却纵情肆欲,伤害自家性命。这种人在命运面前根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毫无主体意识。”吕鹏志:《试论道教的命运观》,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第88页。
    ①[东晋]葛洪:《抱朴子》,载于《抱朴子内外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宋]赵汝楳:《易雅·占释》,载于《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②《杂艺(第十九)》卷七,载于[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20~21页。
    ①[中]鲁晓鹏:《FromHistoricitytoFictionality:TheChinesePoeticsofNarrative》(可译为《从史实性到虚构性:中国叙事诗学》),韩国江陵:图书出版路2001年版,第42页。
    ②[韩]赵东一:《关于民谭结构的美学、社会学意味的一考察》,载于《说话》,坡州:教文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
    ③朱迪光:《“母题”批评热的冷观察》,载于《文艺报》,2006年2月11日第3版,第2页。
    ①[韩]金和经:《韩国说话的研究》,庆山: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②与此相关,也可参考漆凌云先生在〈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形态学研究—以基本功能、序列及其变化为中心〉一文中的论述:“通常,故事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有:第一、功能的省略与重复。第二、功能的移动。”漆凌云:《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形态学研究—以基本功能、序列及其变化为中心》,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①[韩]赵东一:《关于民谭结构的美学和社会学意味的考察》第413页,载于《说话》,坡州:教文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
    ②转引自[韩]赵东一:前引书。
    ①朱迪光:《“母题”批评热的冷观察》,载于《文艺报》,2006年2月11日第3版,第2页。
    ②相反,文人叙事作品的有些因素,因通俗易懂而被民众广泛接受,并流传于民间。这种现象叫做“民间回流”。“民间回流”是指作家文学利用民间文学素材创作出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水平上高于民间文学,但在流传中又因通俗易懂而为大众再次接收,从而回流到民间,再次成为民间故事。这是作家文学影响民间文学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李丽丹:《『三言』异类婚故事研究-兼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载于《民俗研究》,2006年第4期。同时,董乃斌先生也曾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做过详细的说明,并把这种互动关系叫做“反哺现象”。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载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正如李达三先生所说:“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美学吸引力,也可能成为作品里代表某种含义的符号。”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391页。(转引自朱迪光:《文学研究中母题概念的界定》,载于《文艺报》,2005年12月8日第5版。)
    ④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2月。
    ⑤孙福轩:《占卜与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文化学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⑥陈才训、时世平:《古典小说预叙发达的文化解读》,载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王有景:《论『左传』预言叙事艺术》,载于《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①[韩]林在海:《民族说话的论理与意识》,坡州:知识产业社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页。
    ①陈静:《中国民间故事中“智慧老人”形象特征探析》,载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孙福轩:《占卜与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文化学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2月,第114页。
    ②孙福轩:前引书。
    ③王立:《“预见”信奉与『左传』叙事艺术》,载于《毕节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第5页。
    ④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2月。
    ①[韩]郑在珉:《韩国命运说话及其命运观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1998年。
    ②《左传·昭公七年·三月》,载于[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49页。
    ①见于《荆楚岁时记》卷第三十四《击鼓戴胡、傩舞逐疫》,载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985年版。所谓傩,是一种驱赶厉鬼的巫术仪式,所以傩人等于是巫师一类。
    ②与此相关的内容,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载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王甘浦、刘晓明:《民间叙事中的符号控制与驱病避邪》,载于《寻根》,2005年第6期。
    ②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①飞符,是指符箓。
    ②万建中:《避讳型故事中禁忌母题的文化解读》,载于《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年第1期,第119页。
    ③邝向雄:《唐代讖谣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第27页。
    ②对此,创始文化哲学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nstCassirer,1874~1945)曾说:“神秘不是人们创造出来体现什么超现实的精神的,而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是早期人类认识世界的必然方式。”转引自杨泽林:《汉字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祭祀与占卜》,载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③黄涛:《咒语、祷词与神谕:民间信仰仪式中的三种“神秘”语言现象》,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
    ①[韩]洪允熙:《『太平广记』所反映的唐代巫文化》,载于《中国语文学论集》,1999年第12号,第13页。
    ②廉慧斌:《论中国神秘文化》,载于《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韩]林在海:《民族说话的论理与意识》,坡州:知识产业社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页。
    ③潘万木:《『左传』的卜筮叙述模式》,载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①王立军:《汉字与占卜文化》,载于《中国教师》,2007年第12期。
    ②孙曙光:《谶纬与汉代政治的神秘性》,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①邝向雄:《唐代讖谣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第28页。
    ③宋孟寅:《民间故事的语言风格与科学价值》,载于《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
    ④[韩]成润淑:《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叙事特征与语言风格的演变》,载于《中国语文学》,2002年第40辑。
    ①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2月。
    ②[俄]普罗普(VladimirPropp):《口传文学与现实》,韩国坡州:教文社出版社1990年版。
    ①朱迪光:《我国古代民间信仰与叙事文学创作》,载于《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②[清]《太平广记·黄氏版本序》。
    ③刘正平:《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34页。
    ①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②严耀中:《传统文化中的卜筮与儒家》,载于《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③高寿仙:《中国宗教礼俗–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及其实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①孔子:《论语˙述而》,载于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72页。
    ②与此相关的论述还可见于曾礼军的博士论文《『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他认为:《太平广记》编纂是一项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的背后却潜藏着皇权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体现着儒家文化的掌控。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第21页。
    ③曾礼军:前引书,第21页。
    ④曾礼军:前引书,第21页。
    ⑤孔子:《论语·颜渊》,载于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88页。
    ①[汉]班固:《前汉书·董仲舒传》(卷第五十六),载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237页。
    ②刘正平:《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8页。
    ③[先秦]子思:《中庸》,载于《大学·中庸》,颜培金、王谦注译,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版,116页。
    ④《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牛锡庶”条引《逸史》。
    ⑤《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三“张曙”条引《摭言》。
    ⑥《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四“高辇”条引《玉堂闲话》。
    ①《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九“袁安”条引《幽明录》。
    ②《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九“舒绰”条引《朝野佥载》。
    ④《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九“李德林”条引《朝野佥载》。
    ⑤《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九十“韩建”条引《中朝故事》。
    ⑥《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九十“庐陵彭氏”条引《稽神录》。
    ⑦严耀中:《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
    ①《太平广记》卷第八十八“佛图腾”条引《高僧传》。
    ②严耀中:《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
    ③《太平广记》卷第一百零一“邢曹进”条引《集异记》。
    ①《太平广记》卷第一百零一“许文度”条引《宣室志》。
    ②《太平广记》卷第一百零一“云花寺观音”条引《酉阳杂俎》。
    ③《太平广记》卷第一百零一“镇州铁塔”条引《北梦琐言》。
    ④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2月,第43页。
    ①转引自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版2000年,第272页。
    ②转引自孙逊:前引书。
    ③日本著名的民俗学者渡边欣雄先生在《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渡边欣雄著,周星译:《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也提示了中国道教的民俗宗教特征。他还认为,中国民众信仰的道教是以民间信仰为基础,再加上阴阳五行、谶纬、医学、占星、巫术等神秘文化内容的宗教,应与由道士所支撑成立的道教区分。因为笔者也认同他的这种想法,就使用了“民俗宗教”这一说法。
    ④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⑤高寿仙:《中国宗教礼俗–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及其实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①高寿仙:前引书,第79页。
    ②如前所述,这里所说的小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
    ①《太平广记》卷第一“老子”条引《神仙传》。
    ②《太平广记》卷第三“汉武帝”条引《汉武内传》、卷第一百六十一“汉武帝”条引《幽明录》、卷第二百七十六“汉武帝”条引《三秦记》。
    ③《太平广记》卷第十三“郭璞”条引《神仙传》、卷第七十六“郭璞”条引《世说新语》、卷第二百一十六“郭璞”条引《搜神记》。
    ④《太平广记》卷第六“东方朔”条引《洞冥记》及《朔别传》。
    ⑤《太平广记》卷第二十六“叶法善”条引《集异记》及《仙传拾遗》、卷第七十七“叶法善”条引《广德神异录》。
    ①据梁钊韬先生在《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介绍:中国巫术按作用可分为黑巫术、白巫术和预兆巫术。其中,预兆巫术是介于黑巫术与白巫术之间,对未来之事作预先推测的一种消极性巫术。他还介绍:消极的巫术包括有禁忌、占卜、预兆、压胜物、护符、招吉术、巫医术和堪舆术等内容。占卜、预兆还包括相法、占星、解梦、神签和各种形式的占卜,如鸡卜、骨卜、米卜、钱卜等等。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秦氏乃称神教曰:‘天授英辅,神魔所拟。有征无战,蕞尔小虏,不足制也。到来年二月五日,当尅。’如期而三齐定焉。”
    ③“有巫云:‘少府必无事,不用过忧。’后遇按察史边冲寂奏,奉敕却夺刺史曾(‘刺史曾’原作‘敕史曹’。据明抄本改)勤俸。会十一月二十二日,巡陵恩赦,遂得无事。”
    ①在佛教经典中,也能发现与北斗七星有关的内容,如《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曰:“若有比丘僧比丘尼、宰官居士善男子善女人,若贵若贱大小生命,皆属北斗七星所管,……须知北斗七星管人生命,一生之中所有灾厄,官事口舌釜鸣百怪,若遇此经信敬供养,一无妨害。”转引自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②《太平广记》卷七十二“道术类”之“张山人”条引《原化记》,就讲述了关于道教北斗崇拜的故事。通过这一则故事可知,道教崇拜的北斗七星亦是民间广泛信奉的掌管人之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的神明。
    ③葛兆光:《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载于《寻根》,1996年第5期。
    ④中国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先生也曾经提出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几个显著特征:即多样性、神秘性、多功利性、自发性、多变性等等。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朱迪光:《我国古代民间信仰与叙事文学创作》,载于《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①[唐]权德舆:《玉台体诗十二首》,载于《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74页。
    ②[美]欧大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③[韩]曹寿鹤:《朕兆的分类与实际》,载于《韩国学论集》,1983年第10辑。
    ①[韩]朴大福:《故事主人公的出生与民间信仰》,载于《韩国民俗学》,1987年第20辑。
    ②胡戟:《中国古代礼仪(中国风俗丛书之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③与此相关的内容,见于西汉人戴德、戴圣撰写的《礼记·冠义》。(载于《礼记今注今译(共二册)》(下),王梦鸥注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87~789页。)
    ①盛义:《中国婚俗文化(域内外民俗学丛刊之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②“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赛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转引自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民间故事观念研究的两种思考模式之一的“心理说”认为,民间故事的那些难解的观念成分之所以能被记忆存留是由于古今一系的人类心理状态(人性的、社会的),因此它与讲述者当前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他们还认为,故事所描述的也主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会或家庭生活环境、条件产生的心态、精神的表述。……他们重在揭示故事观念作为民俗的社会心理意义。周福岩:《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问题–对民间故事思想研究的思考》,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①[韩]郑在珉:《韩国命运说话及其命运观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1998年。
    ②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见《傅斯年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600页。
    ③陈宁:《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诠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9页。
    ①早期的“命”主要与“令”相关,既有命令的涵义,也有天命的涵义。但渐渐地,“命”这一语词也被赋予了生命的涵义、命运的涵义。吾敬东:《中国人“命”即命运观念的形成》,载于《学术界》,2009年第4期。
    ②刘正平:《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53页。
    ③孔子:《论语·颜渊》,载于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88页。
    ④[东汉]王充:《论衡·命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页。
    ①[唐]李师政:《通命论》,载于董诰等编:《全唐文》(卷第一百五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10页。
    ②陈璐,高虎:《略论佛教对唐代民间命运观念的影响》,载于《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③[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引《龟甲文》,载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7页。
    ④阴阳观念,作为中国古人哲学思辩的结晶,最先主要体现在《周易》和《老子》中,用以解释自然、社会人事的变化发展规律。五行观念,也是中国古人最早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富有哲理思辩的抽象概括。它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原本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各有其性,彼此间存在着相克的关系,其运动变化就构成了瞬息万变而又协调平衡的物质世界。道教试图通过这种阴阳五行观念的探察,解释人生命运的玄奥命义。张克明:《中国相术的文化蕴涵试探》,载于《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主义观的集中表现。它强调“人道”与“天道”的合一,即人事与自然的统一。“天”,指整个宇宙自然,“人”是“天”的创造物,是“天”的副本和缩影,“人体”的一切可与“天数”对应。它和人类伦理道德相结合反映“只要人行善,天就会受感应,派其代理人(异人或超人),借助地气赐予好结果”的内容。
    ②程蔷:《『搜神记』与民间自发宗教》,载于《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①转引自张树卿:《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77页。
    ②钱钟书:《管锥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页。
    ③[韩]金泰坤:《韩国巫俗研究》,首尔:集文堂出版社1981年版。
    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尚书·咸有一德》,载于《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①《尚书·夏书·甘誓》,载于《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5~96页。
    ②《周易·坤文》,载于《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页。
    ③《左传·僖公十六年》,载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9页。
    ④见于《新集文辞九经抄》(敦煌写本第3368页),转引自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载于《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第10页。
    ⑤《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一“刘京”条引《九江记》。
    ⑥[六朝]慧远:《三报论》,载于《四部丛刊·弘明集》(卷五)。
    ①[唐]王维:《奉敕详帝皇龟镜图状》,载于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1页。
    ②王明编著:《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九之《解师策书决第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页。
    ③转引自吕微:《民间文学:现代中国民众的“道德-政治”反抗—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对『定县秧歌选』的研究之研究》,载于《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①马俊青:《中国古代预侧文化对传统道德的影响》,载于《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
    ②《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九“陈思膺”条引《桂林风土记》。
    ①《尚书·洪范》,载于《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3页。
    ②与此相关,可以参考本文后面的《附录二》和《附录三》。从《附录二》和《附录三》图表中“预知内容”项目的种种内容,可以了解到《太平广记》故事流传当时人们的愿望以及幸福观念。
    ①孔子:《论语·先进》,载于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49页。
    ②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卫世平:《古代预测文化对科学认知的负面影响》,载于《学者沙龙》,2005年第2期。
    ①[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本经训》,载于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
    ①《周易˙乾˙文言传》,载于《周易今注今译》,赵建伟、陈鼓应注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页。
    ②这一句谚语见于宋代陆游的《剑南诗稿》。它就讲端午节未过,天气还有可能出现寒冷气候,别把棉袄过早地送走。转引自谢贵安:《中国谣谚文化—谣谚与古代社会》,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③这一句谚语见于元代陆永的《吴下田家志》,就讲冬至前后雨水较多。转引自谢贵安:前引书,第162页。
    ④[宋]陆佃:《埤雅》卷七《鶌鸠类》。转引自谢贵安:《中国谣谚文化—谣谚与古代社会》,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5页。
    ⑤[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一。转引自谢贵安:前引书,第163页。
    ⑥《周易·贲·彖传》,载于《周易今注今译》,赵建伟、陈鼓应注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2页。
    ⑦《尚书·虞书·尧典》,载于《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①刘明武:《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读『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贵州日报,2008年3月21日。
    ②刘韶军:《试论中国古代占星术及其文化涵义》,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③[汉]班固:《前汉书·天文志》(卷第二十六),载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0页。
    ④[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天文占》,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⑤[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天官星占》,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⑥[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京氏日占》,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⑦[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垂象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①《易传·说卦传》,载于《周易今注今译》,赵建伟、陈鼓应注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24~725页。
    ①《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九“舒绰”条引《朝野佥载》。
    ②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①九九之术,在古代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人对数学活动的泛称;另一是,相当于现代数学的乘法口诀。
    ②六爻,是在《周易》中意味着一个完全之数,实现着一个周期的循环。《周易》就是以六爻为成卦的。
    ③“……。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便。”(见于[魏晋]刘徽注:《九章算术》,载于《算经十书(共二册)》(卷一),郭书春、刘钝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孙子算经(卷下)》,载于郭书春、刘钝校点:《算经十书(全二册)》之(第二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③[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篇》,载于《韩非子全译(共二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方伎列传·孙思邈传》,载于《旧唐书》(第十六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94页。
    ①《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载于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②黄松编:《中国人的世界丛书-科技采英》(四诊之说),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奥地利]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Sigmund)著,孙名之译:《释梦(又名梦的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④[瑞士]荣格(C.G.Jung)著,杨梦茹译:《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作者不详:《山海经全译》,袁珂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晋]张华,:《博物志全译》,祝鸿杰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共十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鬼神传奇》,曾凤等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奇人异事》,曾凤等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神仙传奇》,陈涛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侠勇敏谋》,刘素琴等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吉凶预兆、占卜相术》,邓安生等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善恶报应、方士道术、佛教传奇》,邓安生等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故事集-妖怪灵异》,叶青点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周振甫主编:《白话太平广记(上、下)》,孙通海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陆昕、郭力弓、任德山主编:《白话太平广记》,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高光等主编:《文白对照全译-太平广记(共五册)》,袁承维等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共十二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共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司马光编,[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共二十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
    江畲经编:《历代小说笔记选(汉魏六朝唐)》,上海书店1983年版。
    江畲经编:《历代小说笔记选(金元明)》,上海书店1983年版。
    江畲经编:《历代小说笔记选(清:共三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
    江畲经编:《历代小说笔记选(宋:共二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
    本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下)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程蔷等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地方风物传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高聚成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动物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贺学君等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荣士娣等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民间英雄传奇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1996年版。
    俞航等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民间智谋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一苇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民俗传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白山等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名人传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陈子艾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神怪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马昌仪编:《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中国神话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何虎生主编:《中国神话故事-爱情故事卷》,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
    何虎生主编:《中国神话故事-动物故事卷》,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
    何虎生主编:《中国神话故事-天、地、人物卷》,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
    何虎生主编:《中国神话故事-植物故事卷》,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奇编:《中国文人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本书编委会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共十六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
    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
    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共三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
    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共二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
    张碧波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碧波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专题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苗壮:《笔记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张紫晨校,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张振军:《传统小说与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洪长泰,董晓萍:《到民间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美]欧达伟、董晓萍:《华北民间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法]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李稚田:《古代小说与民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编:《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7年版。
    钱小柏编:《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钱小柏编:《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钱小柏编:《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共5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国书店2001年版。
    段宝林:《立体文学论》,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日]关敬吾编:《民俗学》,王汝澜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美]查索博尔尼:《民俗学手册》,程德祺、乐英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日]关敬吾等:《日本故事学新论》,张雪冬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杨堃:《社会学与民俗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屈育德:《神话、传说、民俗》,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
    [美]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刘耀林编:《唐宋传奇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英]RR马雷特:《心理学与民俗学》,张颖凡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罗钢:《叙事学导论(文体学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杨成志:《杨成志民俗学译述与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陈胜昆:《医学、心理与民俗》,台北:健康世界杂志社1982年版。
    苗启明:《原始思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黄永林:《郑振铎与民间文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日]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孙昌武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
    [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王巍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秋桂编:《中国民间传说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民国69)年版。
    [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王燕生、周祖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仲富兰:《中国民俗流变》,香港: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德仁等编:《中国民俗史籍举要》,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书店,1991年版。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美]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董晓萍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侯杰等:《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刘勇强:《中国神话与小说》,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浦安迪讲演:《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南怀瑾:《中国文化泛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陈建宪等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985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俄]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共三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韩]民俗学会编:《韩国民俗学丛书-说话》,首尔:教文社1989年版。
    [韩]民俗学会编:《韩国民俗学丛书-民间信仰》,首尔:教文社1989年版。
    [韩]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编:《韩国民俗大观(共六册)》,首尔:1980~1982年版。
    [韩]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编:《韩国说话类型分类集(《韩国口碑文学大系》附录)》,1989年版。
    [韩]郑在书:《不死的神话与思想》,首尔:民音社1994年版。
    [韩]金泰坤:《韩国民间信仰研究》,首尔:集文堂1983年版。
    [韩]金泰坤等著:《韩国口碑文学概论》,首尔:图书出版民俗苑1995年版。
    [韩]张德顺:《韩国民俗与文学》,首尔:图书出版朴李郑1995年版。
    [韩]崔仁鹤:《韩国民谭的类型研究》,仁川:仁荷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韩]李符永:《韩国民谭的深层分析-分析心理学的接近》,首尔:集文堂1995年版。
    [韩]张德顺:《韩国说话文学研究》,首尔:图书出版朴李郑1995年版。
    [韩]丁奎福:《韩中文学比较的研究》,首尔:高丽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韩]韦旭升、李海山等译:《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的影响》,首尔:亚西亚出版社1994年。
    [韩]金烈圭等著:《民谈学概论-从传播论到结构主义》,首尔:一潮阁出版1982年版。
    [韩]林在海:《民族说话的逻辑与意识》,知识产业出版社1992年版。
    [韩]宣钉奎:《从神话看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首尔:高丽苑出版社1996年版。
    魏同贤:《古代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关系》,载于《光明日报》,1980年2月27日版。
    吴小如:《古小说和唐人传奇》,载于《文艺学习》,1955年第4期。
    袁世硕:《必须确认民间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正统》,载于《文史哲》,1958年第10期。
    赵景深:《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材料的引用》,载于《光明日报》,1959年5月31日版。
    挚谊:《关于唐代民间文学研究的几点意见》,载于《光明日报》,1965年7月4日版。
    黎本初:《加强对我国古典民间文艺理论遗产的研究》,载于《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4期。
    陈辽:《简论中国古典小说家编织故事的艺术技巧》,载于《雨花》,1957年8月。
    刘瑞轩:《鲁迅与唐代小说》,载于《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
    陈勤建:《论唐传奇的繁荣与民间文学的关系》,载于《华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
    徐旭生:《漫谈古代传说》,载于《光明日报》,1961年3月4日版。
    钟敬文:《民俗学与古典文学》,载于《文史知识》,1985年第10期。
    吴志达:《史传、志怪、传奇:唐人传奇溯源》,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孙犁:《谈笔记小说》,载于《天津日报》1984年10月10日版。
    董乃斌:《唐代的节俗与文学》,载于霍松林等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梦鸥:《唐人小说概述》,载于《中国古典小说专集》,台湾:1970年第3集。
    林丽瑛:《唐小说背景探析》,载于《高雄海专》,台湾:1971年。
    陈珏:《唐宋传奇与西域文化》,载于《解放日报》,1985年12月22日版。
    董乃斌:《叙事方式和结构的新变:论唐传奇与小说文体的独立》,载于《文学遗产》,1991年第1期。
    刘金:《怎样探索传说故事的来源:与顾颉刚先生商榷》,载于《学术月刊》,1964年第6期。
    周新:《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与语言策略》,载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1期。
    [日]大冢秀高:《从物语到小说-中国小说史成史序说》,载于《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下)》,载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董乃斌:《文学史研究的民俗学视角》,载于《人民政协报》,2000年9月29日第4版。
    朱迪光:《文学研究中母题概念的界定》,载于《文艺报》,2005年12月8日第5版。
    朱迪光:《“母题”批评热的冷观察》,载于《文艺报》,2006年2月11日第3版。
    金荣华:《“情节单元”释义:兼论俄国李福清教授之“母题”说》,载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吕微、高丙中、朝戈金、卢晓辉:《母题和功能:学科经典概念与新的理论可能性》,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万建中:《刍议民间文学的主题学研究》,载于《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
    董乃斌:《民间故事与古代小说》,载于《现代中文学刊》,2003年第4期。
    万建中:《寻求民间叙事》,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何杰:《民间故事和白话小说的叙事模式比较》,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孙秀梅:《同一母题故事类型情节多样性的民俗原因》,辽宁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
    马明波:《类书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
    张汉良:《叙事文学的结构研究-以唐传奇为例》,台湾大学博士论文,1978年。
    刘美菊:《唐人小说的结构-以行为规范为观察角度》,台湾师大硕士论文,1988年。
    [韩]金正日:《文献与传承之间的联系研究》,仁荷大学国语教育学硕士论文,1983年。
    [韩]全星迳:《唐传奇的史传性研究》,全星迳,韩国国民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
    [日]大间知笃三等:《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郑杰文、陈朝晖:《方术迷信与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高友谦:《中国风水》,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2年版。
    刘晓明:《风水与中国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
    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何晓昕、罗隽:《风水史-风水、民俗、乡土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版。
    如梦、刘敏:《怪梦与预测-中国古代怪梦释》,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日]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周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闫国权等编:《敦煌宗教文化》,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朱青生:《将军门神起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王子今:《门神与门神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梦书》,中华书局1990年版。
    [英]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张耀南编撰:《圣哲-说命(上、下)》,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卫绍生:《中国古代占卜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韩]文镛盛:《中国古代社会的巫觋》,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叶明鉴:《中国护身符》,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
    王康:《中国民间招财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勾承益:《中国民间求福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梁银林:《中国民间迎禄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苏克明:《中国民间祈寿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鉴踪等:《中国民间纳喜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傅正谷:《中国梦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年版。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费秉勋:《中国神秘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金良年主编:《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王文宝整理,江绍原著:《中国礼俗迷信》,渤海湾出版公司1989年版。
    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何裕民、张晔:《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文匯出版社1994年版。
    肖聿:《中国预言-世纪末的热门话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冯川:《梦兆与神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朱俦严主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汇编:太平广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民国71年版。
    李季平、王洪军主编:《太平广记社会史料集萃》,齐鲁书社1999年版。
    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编:《《太平广记》中龙的神话》,北京旅游出版社1987年版。
    陈宁:《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诠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明喜:《神秘的命运密码》,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万晴川:《命相、占卜、谶应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日]村山智顺:《朝鲜的风水》,崔吉城译,首尔:民音出版社1990年版。
    [日]村山智顺:《朝鲜的占卜与预言》,郑铉祐译,首尔:明文堂出版社1991年版。
    [韩]朴炫国:《韩国空间说话研究》,国学资料院出版社1995年版。
    [韩]申月均:《风水说话》,首尔:图书出版麦粒1994年版。
    [韩]金铉龙:《韩中小说说话比较研究-太平广记的影响及其他》,一志社出版社1976年版。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里亚德(MirceaEliade):《萨满教(shamanism)》,李润基译,首尔:图书出版喜鹊1992年版。
    李鼎霞:《宋代官修的四部大书-介绍《太平广记》等书》,载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5期。
    蔡国梁:《《太平广记》简说》,载于《艺谭》,1982年第1期。
    蔡国梁:《《太平广记》随札》,载于《文艺论丛》,1979年第7集。
    郭在贻:《《太平广记》词语考释》,载于《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王钟陵:《中国神话中的时空观》,载于《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
    南丽华:《小说渊薮《太平广记》》,载于《文史知识》,1983年第10期。
    李丰懋:《唐人创业小说与道教图谶传说》,载于《中华学苑》,台湾:1973年第29期。
    庄鸿雁:《民族文化交流与盛唐气象的产生刍议》,载于《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
    郑志明:《唐代传奇的梦》,载于《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90年版。
    李季平、王洪军:《《太平广记》社会史料初探》,载于《齐鲁学刊》,1996年第5期。
    赵维国:《论《太平广记》纂修的文化因素》,载于《河南大学(社科学报)》,2001年第3期。
    焦杰:《虚幻意识与社会现实的交融-《太平广记》梦之研究》,载于《人文杂志》,1995年第6期。
    康韵梅:《唐人小说中“智慧老人”之探析》,载于《中外文学》,1994年第4期。
    侯健著:《朱子理学与文学里的定命思想试论》,载于《中外文学》,1983年第11期。
    王立:《“预见”信奉与《左传》叙事艺术》,载于《毕节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万晴川:《命相判语与古代小说情节建构》,载于《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
    万晴川:《简论巫术小说的结构方式》,载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赵章超:《古代命相小说的叙事结构》,载于《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
    赵章超:《试论命相文化与古代戏曲小说的创作形式》,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吴建勤:《中国古典小说的预叙叙事》,载于《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
    刘宁、张新科:《中国叙事传统溯源:占卜与商周时代的卜辞、卦爻辞》,载于《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1期。
    秦学颀:《论中国文化中的神秘主义》,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谭汝为:《文字预言与民俗文化》,载于《阅读与写作》,2004年第1期。
    王晶波:《相术起源与中国古代命运观》,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张克明:《中国相术的文化蕴涵试探》,载于《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程蔷:《唐人巫术观的文学表现》,载于《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
    陈才训、时世平:《古典小说预叙发达的文化解读》,载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孙福轩:《占卜与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文化学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韩]安炳国:《太平广记的移入和影响》,载于《温知论丛》,2000年第6辑。
    [韩]诸海星:《浅谈《太平广记》的小说史料价值》,载于《东西文化》,2000年第33辑。
    [韩]金铉龙:《《太平广记》中的神仙考》,载于《国语国文学》,1971年第52号。
    [韩]徐敬浩:《唐代小说中的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巫俗的残影》,载于《中国学报》,1985年第25辑。
    [韩]金一根:《关于《太平广记》详节》,载于《金永骥先生古稀纪念论文集》。
    [韩]俞炳甲:《中国学术要籍《太平广记》评介》,载于《中国学研究(外国语大)》,1986年第3辑。
    [韩]金铉龙:《《太平广记》之神仙考》,载于《国语国文学》,1971年第5期。
    [韩]徐裕源:《《太平广记》东传之始末及其影响》,载于《中国语文学》,1984年第7辑。
    [韩]洪允姬:《《太平广记》中的唐代巫文化》,载于《中国语文学论集》,1999年。
    [韩]尚基淑:《古代文献中的中国占卜信仰》,载于《韩国巫俗学》,2001年第3辑。
    [韩]尚基淑:《《搜神记》中的中国占卜信仰》,载于《中语中文学》,2005年第37辑。
    [韩]张贞海:《武则天传说中的预言与前兆》,载于《中国语文学志》,2003年第14辑。
    [韩]宋伦美:《中国古代女仙类故事中内在的叙事结构分析-以『太平广记』为主》,载于《中语中文学》,2002年第30辑。
    [韩]崔基淑:《《三国遗事》所载梦的叙事意义与性质》,载于太学社出版社编:《洌上古典研究》,1996年第9辑。
    [韩]金光珍:《占卜说话的叙事受容样相》,载于《青蓝语文学》,1993年第10辑。
    [韩]曹寿鹤:《朕兆的分类与实际》,载于《韩国学论集》,1983年第10辑。
    [韩]洪允姬:《《太平广记》中的唐代巫文化》,载于《中国语文学论集》,1999年第12号。
    徐美莉:《从《太平广记》看唐代神仙与社会》,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
    李卫东:《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婚姻》,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
    朱迪光:《《太平广记》所记淫祀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
    段塔丽:《《太平广记》中动物成精变怪初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7年。
    邓屏著:《《永乐大典》所存《太平广记》佚文与异文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李钟美:《《太平广记》所引神怪小说之研究》,台湾东吴大学硕士论文,1992年。
    朱文艾:《唐人小说的梦》,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83年。
    叶素荣:《唐代笔记小说的幻术研究》,台湾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许曼婷:《《太平广记》之梦兆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陈丽玲:《唐代冥界故事研究》,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赵奉蓉:《《左传》预言研究》,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6年。
    邝向雄:《唐代谶谣初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2004年。
    于秀情:《《太平广记》“梦”类浅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0年。
    [韩]陈武铉:《《太平广记》谚解考》,东亚大学国文学硕士论文,1981年。
    [韩]裴世珍:《《太平广记》的龙说话研究》,韩国教员大学国语教育学硕士论文,1998年。
    [韩]朴明淑:《韩中命运故事比较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2007年。
    [韩]郑在珉:《韩国命运故事及其命运观研究》,首尔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论文,1998年。
    祁连休、肖莉主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段宝林、祁连休主编:《民间文学词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词典》,黄山书社1986年版。
    史为乐主编:《中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张楚北等主编:《中国风景名胜故事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刘兴均等编著:《中国禁忌百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