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多数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压力之下如何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目照市(地级市)为个案,运用一般政府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行为取向进行纵横双向分析。首先,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取向。研究发现,日照市政府行为取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到1988年的日照县时期,县政府重经济轻环境;1989年到1998年的建市十年间,市政府重经济兼顾环境;1999年至今,市政府力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次,横向分析了1999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取向。研究发现,1999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一方面依托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了相对协调,但另一方面,作为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沿海欠发达地区,日照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仍未脱离重化工业的老路,通过引进一些重化工业大项目发展地方经济,导致某些环境指标恶化,产生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各行其道的两张皮现象。
     地方政府上述行为背后的动因何在?本文试从内外因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在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因素是地方政府的利益权衡与取舍,这是内因。现实中,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利益的高度相关性,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其主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由GDP为核心的干部晋升考核机制、财政分权体制及监督制约机制构成的制度导向因素、同级政府间的竞争因素和辖区内微观主体的制约因素共同构成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条件,它们作为客观环境因素激励和约束着地方政府行为的范围和边界。上述内外双重因素共同决定了特定时空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取向: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
     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因素的剖析,本文认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力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并将制度的激励性与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地方政府利益导向机制,以优化地方政府行为。具体制度安排包括:一是完善干部晋升考核体制,做到考核体系由经济指标为主向公共服务指标为主转变,由对上负责为主向对下负责为主转变;二是改革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作出合理划分和配置;三是构建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关部门由分割封闭式管理模式向综合协调管理模式转变;四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以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元参与机制。
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gresses, most of areas in our country are facing pressur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acing local governments. Therefore, it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Taking the Rizhao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cas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two-way analysis of government behavi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Behavior,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t begins with a vertic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behavior of Rizhao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clear phrase characteristics. The focus of Rizhao County from1978to1988was economy rather than environment; from1989(when the city was founded) to1998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stres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nvironment; whereas since1999speci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econdly, a horizontal analysis is given of behaviors of Rizhao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ince1999. Results show that since1999the government has spared no effort in developing cyclic economy to build an eco-city relying on its s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relative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as an underdeveloped coastal city, Rizhao has not yet given up its conventional emphasis on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in mak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om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have worsened ow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projects to develop its local economy, which leads to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at is behind the above-mentioned behavior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are analyzed in the dissertation. Amo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the internal one, and also the fundamental one, is the trade-off between cost and benefit. In reality, the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benefi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greatly stimulated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the 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economy, and has become a lasting motivation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oriented factors involving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for promotion of cadres with GDP as the core criterion, the system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constitute the external factors, stimulating and restrain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as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work in comb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behaviors of local government at a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generally result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more inclined to develop its local econom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the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at the key to standardizing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pr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s to improve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combine the incentive and restriction of systems, so that a sound interest-oriented mechanism could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Specifically system arrangements involve the following:first,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for promotion of cadres should be improved, with public service replacing economic indicators as the main criterion, and more emphasis laid on responsibility to people rather than responsibility to higher authorities; second, the existing system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need to be reformed to make rational divis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financial authority; third, an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to convert management system of authorities concerned with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from enclosed management to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urth,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all social forces to form a multi-sid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
    ②郑易生:《环境与经济双赢乌托邦的误区与现实选择》,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第112-114页。
    ①此部分内容已公开发表,见秦绪娜:《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多维视域与未来展望》,载《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第121-124页。
    ①张勇,张宁,刘瑞:《消极与积极:宏观调控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困境——基于制度分析的框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67-71页。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29页。
    ③ Dennis C. Mueller, Public Choicel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pp.1-2.
    ④姚春齐,崔恩渤,王建中:《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载《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19-120页。
    ⑤江克忠:《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学派的视角》,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第3页。
    ⑥[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页。
    ⑦转引自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第317-318页。
    ①涂晓芳:《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第16-18页。
    ②臧乃康:《政府利益论》,载《理论探讨》,1999年第1期,第18-21页。
    ③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基于浙江的个案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第37页。
    ④齐杏发:《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研究——复合利益的视角》,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183-186页。
    ⑤朱长存:《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与经济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4年,第9页。
    ⑥涂晓芳:《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第16-18页。
    ⑦董泽文:《转型期我国政府自利性问题研究综述》,载《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8-21页。
    ⑧彭宗超:《试论政府的自利性及其与政府能力的相互关系》,载《新视野》,1999年第3期,第38-40页。
    ⑨任晓林:《关于政府行为非理性、自利性及其调控的分析》,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27-30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页。
    ②[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第37-40页。③刘承礼:《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59-65页。
    ④周业安:《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吗》,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6期,第8-12页。
    ⑤庞娟:《公共品供给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探析》,载《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第35-39页。
    ⑥张恒龙,高洪军:《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5期,第38-41页。
    ⑦王珺:《增长取向的适应性调整:对地方政府行为演变的一种理论解释》,载《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第53-60页。
    ①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第93-96页。
    ②陈蓉:《浅析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行为选择》,载《改革与战略》,2007第11期,第7-11页。
    ③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93-96页。
    ④朱长存,顾六宝:《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多样性的经济学分析》,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148-153页。
    ⑤田润宇:《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制度解析》,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15页。
    ⑥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第3-10页。
    ⑦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67-73页。
    ⑧傅大友,芮国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第92-98页。
    ⑨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载《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第202-203页。
    ⑩徐臻,王芳:《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系统分析》,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6-39页。
    ①刘承礼:《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59-65页。
    ②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载《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第39-46页。
    ③荣敬本等:《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第4-24页。
    ④钟开斌:《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判断:一项研究综述》,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0-29页。
    ⑤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一个文献综述》,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第53-59页。
    ⑥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56-65页。
    ①汪伟全:《地方政府竞争模式选择:制度竞争胜于资源竞争》,载《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4期,第32-35页。
    ②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36-50页。
    ③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④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33-40页。
    ⑤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第44-50页。
    ①贾晋,钟茜:《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行为研究综述及展望》,载《求实》,2009年第7期,第91-94页。
    ①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新疆大学,2004年,第7-8页。
    ②国冬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载《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第1期,第8-9页。
    ③盖凯程:《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第3页。
    ①雷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5年,第20页。
    ②方一平等:《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第5期,第21-23页。
    ③傅朗:《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第4页。
    ①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4年,第65-71页。
    ②宋其鲁:《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6年,第10-12页。
    ③同上,第11页。
    ④参见雷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5年,第58页。
    ⑤陈玉平等:《国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第4期,第13-17页。
    ①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5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6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④[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5-26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479页。
    ②彭贵才:《论政府在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及模式——兼论多元化纠纷处理机制的设立》,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年,第33页。
    ③[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④[美]D·L·西尔斯:《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72年,第9卷,第451页。
    ⑤[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⑥[英]贝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⑦徐勇:《地方政府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李津燕:《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秋序构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第12页。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979年版,第522页。
    ③薄贵利:《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④郭晨燕:《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障碍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10年,第8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92页。
    ①隋映辉:《协调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20页。
    ②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4年,第14-15页。
    ③杨士弘,廖重斌:《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探讨》,载《广东环境监测》,1992年第4期,第2-6页。
    ④刘培桐:《环境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第264页。
    ⑤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载《热带地理》,
    1999年第2期,第171-177页。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载《地理研究》,2001年第4期,第506-515页。
    ⑥杨士弘,廖重斌,郑宗清:《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4-119页。
    ⑦冯玉广,王华东:《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定时研究》,载《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5期,第402-405页。
    ①方一平等:《成都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第5期,第21页。
    ②周彩娟:《生态小康: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第71页。
    ③[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56页。
    ④孔亮:《辽宁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9年,第4页。
    ⑤姜子青等:《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载《环境保护》,1992年第1期,第9-12页。
    ⑥李胜芬:《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1期,第78-80页。
    ⑦冉瑞平:《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第22页。
    ①盖凯程:《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第38页。
    ②李胜芬等:《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1期,第78-80页。
    ③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④姜子青等:《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载《环境保护》,1992年第1期,第9-12页。
    ①孙荣,许洁:《政府经济学》(第1版),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年,第30-35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50页。
    ③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①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第54页。
    ②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8页。
    ③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从山东东营统筹城乡问题看政府行为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第19页。
    ④郝国庆:《实现政府行为规范化的三个关键环节》,载《桂海论丛》,2004年第1期,第113页。
    ①吴强:《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第17页。
    ②高继国:《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创新若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第13页。
    ③[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57页。
    ④祝灵君聂进:《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7-11页。
    ⑤ Kay Lawson, The Human Polity: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Boston,1985, P30.
    ①黄小晶:《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②[美]吉尔伯特·C·菲特:《美国经济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5页。
    ③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第12-19页。
    ④[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16页。
    ⑤[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25页。
    ⑥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第23页。
    ①戴幕珍:《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化基础》,甘阳、崔之元主编《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①胡盛仪、苏祖勤:《地方政府原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②宋德福,龙朝双:《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
    ③朱长存:《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与经济发展》,硕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大学,2004年,第10页。
    ①刘金石:《中国转型期地方政府双重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第35页。
    ②[美]H·A.西蒙:《人文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7-58页。
    ① Dennis C. Mueller Public choice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1-2.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第22页。
    ①[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②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③[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6-17页。
    ④[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⑤ Adam Smith,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82-93, p.219.
    ①亚当·斯密:《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14页。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21页。
    ③丹尼斯·C·穆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④[英]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徐湘林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⑤[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经济学》,载《公共论丛》,1996年第2期,第338-339页。
    ⑥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于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代译序第6页。
    ⑦[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38页。
    ⑧[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①[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99-100页。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财产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107页。
    ③杨龙:《评公共选择学派的三大理论假设》,载《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2期,第54-59页。
    ④James Buchanan,The Theory of Pulic Choice Ann Arbor,The Univer 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2, pp18.
    ⑤[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①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7页。
    ②忻林:《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86-94页。
    ③ James, Buchanan, A Contractran Paradigm for Applying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5,5:225-230.
    ④ Niskanan, William A.,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Aldine-Atherton, 1971,p38.
    ① Dennis C. Mueller, Public Choicell:A Revised Edition ofPublic Cho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pp.322-343.
    ①张恒:《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载《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125一128页。
    ③ David L · weimer & Aidan R · Vining,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92, pp145.
    ①[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②[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3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彭志华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④董春宇:《公共决策需求与供给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7年,第56页。
    ①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第7页。
    ①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 Nansen institute. Green Glob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②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③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第60-61页。
    ① Barbier, E.B., Economic, NaturalResource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 London:Earthcan,1985.
    ② Druti lla, F. V., 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
    ③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文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④牛振国,孙桂凤:《近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第126-132页。
    ⑤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① Jan Van Geldrop and Cees Withagen, 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ility,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2):445-455.
    ②厉以宁等:《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① Werner Hedig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elfare, Ecological Economics,2000, (32):481-492.
    ②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0-164页。
    ③刘培哲:《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中国21世纪议程>》,载《新疆环境保护》,1996年第2期,第1-16页。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02-11-8。
    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3-11。
    ③赵鹏,张旭东,张宗堂:《人民日报社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载《人民日报》,2005-10-11。
    ①本章及之后几章所引用数据除说明部分,均出自《日照统计年鉴》、日照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日照市统计局、日照市招商局等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网站资料。
    ②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第353页。
    ③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79页。
    ④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①贾康赵全厚:《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载《改革》,2008年第5期,第5-23页。
    ②许光建高照钰赵宇:《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政府与不同主体财政关系的角度》,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9-27页。
    ③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第36-72页。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4-5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8页。
    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④武力:《试论我国实施五年计划的历史经验》,载《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52页。
    ①崔海伟:《浅谈197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9年,第28页。
    ②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第1-7页。
    ③曲格平:《中国的环境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45页。
    ④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研究文献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第7页。
    ⑤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第1-7页。
    ①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41-45页。
    ②汪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年,第28-29页;孙国梁刘瑞:《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演进》,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6-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164页。
    ①袁宁:《1978-2008年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载《山东经济》,2010年第6期,第151-156页。
    ①吴智峰:《财政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第93页。
    ②江克忠:《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学派的视角》,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第31页。
    ③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第36-72页。
    ①贾康赵全厚:《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载《改革》,2008年第5期,第5-2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页。
    ①康永超:《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历程与历史性巨变》,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9页。
    ②李勇进等:《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第12-18页。
    ①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第1-7页。
    ②王忠:《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4-7页。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
    ①文红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及启示》,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2期,第7-8页。
    ②中共日照市委研究室:《日照市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1989年9月。
    ①《日照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②《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日照市1998—2000年度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实施情况的报告》(日政字[1999]63号)。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贾康 赵全厚:《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载《改革》,2008年第5期,第5-23页。
    ①李勇进等:《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第12-18页。
    ②覃浩展:《我国环境政策回顾、现状与展望探析》,载《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15-18页。
    ③王灿发:《中国环境政策的历史性转变》,载《中国环境报》,2006-02-23。
    ④李春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政策及其实践走向》,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年,第25页。
    ⑤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第1-7页。
    ①李东松,张恒力:《生态政策的六十年发展轨迹》,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71-75页。
    ②王忠:《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4-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63页。
    ②王梦奎:《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载《求是》,2004年第3期,第11-16页。
    ③孙国梁刘瑞:《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演进》,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6-9页。
    ④《关于2001年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点的调查报告》(2000)。
    ⑤同上。
    ①《焉荣竹同志在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要点》(1999.11)。
    ②日照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对目照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2000)。
    ①来华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以日照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第27页。
    ①[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册),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②[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第74-76页。
    ③丰海英:《政府经济行为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④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第3-10页。
    ⑤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41-45页。
    ⑥转引自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6页。
    ①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②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41-45页。
    ③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44-45页。
    ④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41-45页。
    ⑤[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①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20-23页。
    ②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41-45页。
    ①沈永智:《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福建漳州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第28页。
    ②王爱萍:《港口对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0卷,第92-94页。
    ③来华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以日照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第21页。
    ①《日照要借助区位优势实现“弯道超越”》,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09月30日。
    ①侯成君赵嵩正:《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第47-48页。
    ②王永刚:《日照港发展思考》,载《水运管理》,2011年第2期,第6-7页。
    ①侯成君赵嵩正:《略论现代港口经济与港城崛起——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60-62页。
    ②杨仕智:《关于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几个问题》,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158-160页。
    ③《李兆前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10.19)。
    ①《李兆前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10.19。
    ②《杨军赵效为同志在全市加快工业调整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5.5。
    ①《杨军赵效为同志在全市加快工业调整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5.5)。
    ②《夏耕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10.19)。
    ①《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日政发[2008]60号)
    ①《2010年日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注:“一体两翼”战略是山东省政府于2007年8月提出。在行政区域上,“一体”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构成,“两翼”包括南翼和北翼,南翼是指鲁南经济带,包括日照、临沂、济宁、枣庄、菏泽5市。北翼是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
    ①《日照打造“蓝色经济”五张牌》,日照信息中心,2011-3-9。
    ①《日照抓重点建基地全面推进“海上日照”建设》,载《海洋信息》,1998年第11期,第23-25页。
    ②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范围与布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沿海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所属陆域,共有51个县市区,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半岛沿岸线形成三个沿海优势特色产业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区(东营市、滨州市及烟台、潍坊的部分地区),在胶东半岛地区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区(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在日照打造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区(日照市)。
    ①《关于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意见》(2009)。
    ②《关于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意见》(2009);《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
    ①杜启洪侯贺良:《日照的“海洋之路”》,载《走向世界》,2009年第4期,第12-15页。
    ②侯成君,赵嵩正:、《略论现代港口经济与港城崛起——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60-62页。
    ③《日照港口经济:善舞龙头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2005-11-29。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O/tab637/module18164/info49045.htm
    ④王钦刘建丽:《港口企业的成长模式探析——以日照港为例》,载《港口经济》,2010年第10期,第13-16页。
    ①陈鹏锁旭升周涛:《日照港“十一五”科学发展探析》,载《中国港口》,2011年第2期,第14-16页。
    ②杜启洪侯贺良:《日照的“海洋之路”》,载《走向世界》,2009年第4期,第12-15页。
    ①侯成君,赵嵩正:《略论现代港口经济与港城崛起——以山东省目照市为例》,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60-6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3页。
    ①赵西君等:《日照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城市发展的策略研究》,载《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11期,第65-71页。
    ②赵西君等:《日照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城市发展的策略研究》,载《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11期,第65-71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84页。
    ②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第10页。
    ① Samuelson, P.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36:387-389.
    ④[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①[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0页。
    ②[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52页。
    ①刘诗白:《市场经济与公共产品》,载《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6期,第3-8页。
    ②参见高有福:《环境保护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第37-40页。
    ① Har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Science,1968, pp16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第十六条。
    ②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8页。
    ③参见高有福:《环境保护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第41页。
    ①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②李周:《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进展》,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27-44页。
    ③转引自刘思华:《绿色经济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第7页。
    ⑤张红凤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14-26页。
    ①王潜:《县域生态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8年,摘要。
    ①田秋林夕:《生态立市:日照赢得“联合国人居奖”》,载《走向世界》,2009年第34期,第52-55页。
    ①毛继春:《日照扬帆科学远航》,2010年,第33页。
    ②周雁凌季英德:《污染减排的“日照模式”——看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如何化解减排难题》,载《中国环境报》,2010年06月29日。
    ③王美莹:《生态城市的“环保动力”——探析我市环保工作科学发展新思路》,载《日照日报》,2011年1月09日。
    ①日照市规划建设委员会课题组:《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在黄海之滨谱写城市建设辉煌篇章》,摘自毛继春:《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庆祝地级日照市建立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55、60-62页。
    ②周雁凌,季英德:《污染减排的“日照模式”——看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如何化解减排难题》,载《中国环境报》,2010年06月29日。
    ①董岩:《经济发展环保先行——日照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载《中国环境报》,2007年06月01日。
    ②日照市规划建设委员会课题组:《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在黄海之滨谱写城市建设辉煌篇章》,摘自毛
    继春:《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庆祝地级日照市建立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55、60-62页。
    ①周雁凌,季英德:《污染减排的“日照模式”——看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如何化解减排难题》,载《中国环境报》,2010年06月29日。
    ②《规划生态城市 建设宜居家园——日照市成功创建“联合国人居奖”综述》,2009-11-24。http://bjw1971.blog.163.com/blog/static/106145982009919113111513/
    ③董岩:《经济发展环保先行——日照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载《中国环境报》,2007年06月01日。
    ①王美莹:《生态城市的“环保动力”——探析我市环保工作科学发展新思路》,载《日照日报》,2011年1月09日。
    ①刘翠祥:《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层控力:生态建设——对日照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与思考》,载《东岳论丛》2001年第1期,第67-70页。
    ①《2010年日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王美莹:《生态城市的“环保动力”——探析我市环保工作科学发展新思路》,载《日照日报》,2011年1月09日。
    ①《日照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①《日照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①周雁凌等:《谋今日之发展图明天的幸福——山东省日照市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凸显生态与后发优势》,载《中国环境报》,2010年12月23日。
    ②董岩:《经济发展环保先行——日照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载《中国环境报》,2007年06月01目。
    ①日照市政府调研室课题组:《地级日照市建立以来重大发展战略回顾》,摘自毛继春:《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庆祝地级日照市建立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8-9页。
    ①《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日政发[2005]29号)。
    ②《日照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日政发[2008]10号)
    ①刘喜凤等:《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载《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51-55页。
    ②《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日政发[2005]29号)。
    ①《日照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日政发[2008]10号).
    ①安子豪等:《日照循环经济市建设及其阶段性成果评价》,载《北方经贸》,2010年第7期,第22-25页。
    ②见《山东省目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2002)、《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2005)。
    ③见《山东省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2002);《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2005)。
    ①见《日照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日政发[2008]10号);《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日政发[2005]29号)。
    ①秦秀云:《日照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探索与思考》,载《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61-3页。
    ①《日照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目政发[2008]10号)
    ①张文军田志敏孙向阳:《让生态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赢》,载《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6月26日。
    ②高学栋等:《着力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载《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第129-133页。
    ①王金南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5期,第42-45页。
    ②安子豪等:《目照循环经济市建设及其阶段性成果评价》,载《北方经贸》,2010年第7期,第22-25页。
    ③张坤等:《欠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
    ①张红凤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14-26页。
    ②参见李兆前:《地方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第182-187页。
    ①《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日政发[2005]29号)。
    ②《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日政发[2005]29号)。
    ①《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10.19。
    ②《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12.31)。
    ①《日钢2010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2月28日)
    ①滕聿刚:《日照大项目建设助港城腾飞》,载《日照日报》,2011年2月17日。
    ②《亚太资源增资300亿扩建日照浆纸项目》,载《福建纸业信息》,2011年第8期,第1页。
    ③《亚太资源增资300亿扩建日照浆纸项目》,载《福建纸业信息》,2011年第8期,第1页。
    ①中共日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2008年度机关工作创新获奖成果汇编》,2009年,第45-49页。
    ①蔡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①张坤等:《欠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821页。
    ②[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谢祖钧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③丁煌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缘由探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7期,第146页。
    ④彭捷:《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利益—观念—权力”三维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第18页。
    ①《毛泽东文集》,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9年,第31页。
    ②翁晓会,陈晓娣:《利益视角下的政绩考核与乡镇政府行为选择》,载《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7-20页。
    ③[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王浦劬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①地方政府辖区内的非政府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民众和其他团体组织。
    ②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第84页。
    ③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第24-31页。
    ④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第86页。
    ⑤[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⑥参见李军杰:《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体制性根源》,载《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第26-28页;庞明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载《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2期,第55-60页。
    ⑦ Susan, L. shirk, the Pol 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Universi 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83.
    ⑧李军杰,周卫峰:《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的均衡模型》,载《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2期,第1-10页。
    ①陈红:《循环型农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第50页。
    ①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基于浙江的个案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第15页。
    ③[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④[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57-558页。
    ⑤ R. J. Aumann, R. J. and M. Maschler., The Bargaining Set for Corporative Gam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1964.
    ①朱玉明:《转型期多重利益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第50页。
    ②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47页。
    ③[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页。
    ①陈家刚:《全球化时代的新制度主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6期,第15-21页。
    ②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07-113页。
    ③周健:《试论新制度主义对公共政策研究视角的影响》,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00-103页。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25页。
    ⑤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30页。
    ⑥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pp15.
    ⑦[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⑧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6页。
    ⑨参见沈荣华:《中国地方政府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①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51页。
    ②陈剩勇等:《小城镇污水治理、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为——以浙江省为个案的研究》,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39-46页。
    ③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65页。
    ①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②卞彬:《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若干思考》,载《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14-17页。
    ③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36-50页。
    ④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⑤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 期,第41-45页。
    ①胡萍丽:《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第27页。
    ②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57页。
    ①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第271页。
    ②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第116页。
    ③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第36-71页。
    ①许光建等:《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政府与不同主体财政关系的角度》,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9-27页。
    ②丰海英:《政府经济行为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223页。
    ③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2页。
    ①吴智峰:《财政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第70页。
    ② Montinola Gabriella, 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eonomic Suee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es, Vol.48, No.1,1995.陈抗. Arye L. Hillman.
    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载《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第111-130页。
    ③吴智峰:《财政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第71页。
    ①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② Weingast,Barry R., 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11,1995, pp.1-31. McKinnon, R., Market-preserving Fiscal Federalism in the American Monetary Union, In Mairo, B. and T. Ter-Minassian (eds.),Macroeconomic Dimensions of Public Finance, Rout ledge,1997. Qian, Yingyi and G.Roland, 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7,1998, pp.265-284. Jin, H., 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 1 Incentives: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9,2005, pp1719-1742.
    ②陈剩勇等:《小城镇污水治理、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为——以浙江省为个案的研究》,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39-46页。
    ④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⑤黄继忠:《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第52-59页。
    ①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以中国土地调控政策为例(1978—200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60页。
    ②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①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32-143页。
    ②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33-40页。
    ③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36-50页。
    ④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97-103页。
    ①陈红:《循环型农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第5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第六条。
    ①厉以宁等:《《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第208页。
    ①李梦怡:《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考核体制的完善》,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7期,第12-14页。
    ②肖鹏:《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改革经验总结与展望》,载《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12期,第22-25页。
    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18页。
    ②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③李义平:《地方政府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62-66页。
    ④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36-50页。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捷]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美]H·A.西蒙.人文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美]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7][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
    [9][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2][美]戴幕珍.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化基础[A].甘阳、崔之元.中国改革的经济学[C],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13][美]丹尼斯·C.穆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4][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6][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彭志华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17][美]吉尔伯特·C·菲特.美国经济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3.
    [18][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9][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0][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2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22][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3][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王浦劬等译.北京:中国青年版出版 社,2004.
    [24][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5][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6][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7][美]詹姆斯·M·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8][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9][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经济学[J].公共论丛,1996(2).
    [30][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31][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5).
    [32][英]贝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4][英]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2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35][英]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M].徐湘林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6][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版出版社,2004.
    [37][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8][英]亚当·斯密.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0]安子豪等.日照循环经济市建设及其阶段性成果评价[J].北方经贸,2010(7).
    [4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可持续发展词语释义[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42]卞彬.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若干思考[M].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6).
    [43]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4]薄贵利.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5]蔡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6]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4.
    [47]陈红.循环型农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48]陈家刚.全球化时代的新制度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6).
    [49]陈抗,Arye L. 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经济学(季刊),2002(4).
    [50]陈鹏,锁旭升,周涛.日照港“十一五”科学发展探析[J].中国港口,2011(2).
    [51]陈蓉.浅析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行为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7(11).
    [52]陈剩勇等.小城镇污水治理、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为——以浙江省为个案的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3).
    [53]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J].管理世界,2000(6).
    [54]陈游,许斌.社会自治与政府职能的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5]陈玉平等.国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
    [56]程正康.环境法概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57]褚添有.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M].学术论坛,2008(5).
    [5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59]崔海伟.浅谈197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D].济南:山东大学,2009.
    [60]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1]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入主义的研究[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C].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
    [62]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3]丁煌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缘由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64]董春宇.公共决策需求与供给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65]董岩.经济发展环保先行[N].中国环境报,2007-06-01.
    [66]董泽文.转型期我国政府自利性问题研究综述[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3).
    [67]杜启洪,侯贺良.日照的“海洋之路”[J].走向世界,2009(4).
    [68]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9]方一平等.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5).
    [70]丰海英.政府经济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71]冯玉广,王华东.区域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一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定时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7(5).
    [72]傅大友,芮国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J].江海学刊,2003(4).
    [73]傅朗.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74]盖凯程.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75]高继国.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76]高学栋等.着力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J].华东经济管理,2008(12).
    [77]高有福.环境保护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78]郭晨燕.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障碍及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79]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J].政治学研究,2000(2).
    [80]国冬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1999(1).
    [81]国家科委.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82]郝国庆.实现政府行为规范化的三个关键环节[J].桂海论丛,2004(1).
    [83]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一个文献综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
    [84]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85]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86]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7]侯成君等.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5).
    [88]侯成君等.略论现代港口经济与港城崛起[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2).
    [89]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版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09(2).
    [90]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3-11.
    [91]胡萍丽.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92]胡盛仪,苏祖勤.地方政府原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93]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政治学研究,1996(1).
    [94]黄继忠.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6).
    [95]黄小晶.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96]贾晋,钟茜.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行为研究综述及展望[J].求实,2009(7).
    [97]贾康,赵全厚.中国财政改革30年版: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J].改革,2008(5).
    [98]江克忠.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D].武汉:武汉大学,2005.
    [99]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8.
    [101]姜迪.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102]姜子青等.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J].环境保护,1992(1).
    [103]康永超.改革开放三十年版的基本历程与历史性巨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04]孔亮.辽宁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05]来华英.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106]雷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机理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5.
    [107]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108]李春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政策及其实践走向[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109]李东松,张恒力.生态政策的六十年版发展轨迹[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
    [110]李津燕.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秋序构建[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11]李军杰,周卫峰.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的均衡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5(2).
    [112]李军杰.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体制性根源[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
    [113]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
    [114]李梦怡.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考核体制的完善[J].理论学刊,2004(7).
    [115]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116]李胜芬.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
    [117]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18]李义平.地方政府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2011(3).
    [119]李勇进等.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120]李兆前.地方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121]李周.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进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122]厉以宁等.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123]厉以宁等.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24]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25]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
    [126]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27]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8]刘承礼.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9(1).
    [129]刘翠祥.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层控力:生态建设[J].东岳论丛,2001(1).
    [130]刘丹等.政府行为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31]刘金石.中国转型期地方政府双重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132]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33]刘培哲.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中国21世纪议程》[J].新疆环境保护,1996(2).
    [134]刘诗白.市场经济与公共产品[J].经济学动态,2007(6).
    [135]刘思华.绿色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1.
    [136]刘喜凤等.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37]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138]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41]毛泽东文集[C].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9.
    [142]牛振国,孙桂凤.近10年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
    [143]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144]庞明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J].财经问题研究,2004(12).
    [145]彭贵才.论政府在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及模式[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46]彭捷.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利益—观念—权力”三维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7]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武汉大学,2004.
    [148]彭宗超.试论政府的自利性及其与政府能力的相互关系[J].新视野,1999(3).
    [149]齐杏发.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8).
    [150]秦秀云.日照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151]曲格平.中国的环境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152]冉瑞平.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153]任晓林.关于政府行为非理性、自利性及其调控的分析[丁].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54]荣敬本等.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4).
    [155]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56]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157]沈荣华.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J].政治学研究,1999(4).
    [158]沈荣华.中国地方政府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59]沈永智.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6.
    [16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162]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63]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64]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保护地球可持续性生存战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65]宋德福,龙朝双.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66]宋其鲁.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6.
    [167]隋映辉.协调发展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
    [168]孙国梁,刘瑞.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演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5).
    [169]孙荣,许洁.政府经济学(第1版)[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170]覃浩展.我国环境政策回顾、现状与展望探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6).
    [17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172]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73]田秋,林夕.生态立市:日照赢得“联合国人居奖”[J].走向世界,2009(34).
    [174]田润宇.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制度解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75]涂晓芳.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176]汪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9.
    [177]汪伟全.地方政府竞争模式选择:制度竞争胜于资源竞争[J].现代经济探讨,2010(4).
    [178]王爱萍.港口对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定量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
    [179]王灿发.中国环境政策的历史性转变[N].中国环境报,2006-02-23.
    [180]王金南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环境保护,2006(5).
    [18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82]王珺.增长取向的适应性调整[J].管理世界,2004(8).
    [183]王美莹.生态城市的“环保动力”[N].日照日报,2011-01-09.
    [184]王梦奎.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J].求是,2004(3).
    [185]王潜.县域生态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186]王钦,刘建丽.港口企业的成长模式探析[J].港口经济,2010(10).
    [187]王少杰.论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与调整[D].西安:西北大学,2004.
    [188]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89]王永刚.日照港发展思考[J].水运管理,2011(2).
    [190]王忠.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5).
    [191]文红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及启示[J].党政干部论坛,2008(12).
    [192]翁晓会,陈晓娣.利益视角下的政绩考核与乡镇政府行为选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93]吴强.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194]吴晓军.论地方政府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长[J].南昌:企业经济,2003(10).
    [195]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196]吴智峰.财政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197]武力.试论我国实施五年计划的历史经验[J].中共党史研究,2006(6).
    [198]肖鹏.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改革经验总结与展望[J].地方财政研究,2008(12).
    [199]忻林.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0(3).
    [200]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01]徐勇.地方政府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02]徐臻,王芳.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系统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03]许光建,高照钰,赵宇.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204]许鲜苗.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205]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6]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07]杨龙.评公共选择学派的三大理论假设[J].教学与研究,1999(12).
    [208]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09]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J].经济研究,2000(3).
    [210]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1).
    [211]杨士弘,廖重斌郑宗清.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12]杨士弘,廖重斌.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探讨[J].广东环境监测,1992(4).
    [213]杨仕智.关于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7(9).
    [214]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215]姚春齐等.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4).
    [216]袁宁.1978-2008年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J].山东经济,2010(6).
    [217]臧乃康.政府利益论[J].理论探讨,1999(1).
    [218]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9]张国庆.行政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0]张恒.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1(4).
    [221]张恒龙,高洪军.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J].地方财政研究,2009(5).
    [222]张红凤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223]张坤等.欠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24]张坤民.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行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2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26]张坤民等.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
    [227]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28]张文军等.让生态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赢[N].中国经济导报,2010-6-26.
    [22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30]张晓东等.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4).
    [231]张勇等.消极与积极:宏观调控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困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32]赵鹏等.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N].人民日报,2005-10-11.
    [233]赵西君等.日照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城市发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11).
    [234]郑易生.环境与经济双赢乌托邦的误区与现实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3).
    [2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36]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研究文献选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
    [23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3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R].1996.
    [240]钟开斌.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判断:一项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41]周彩娟.生态小康: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242]周健.试论新制度主义对公共政策研究视角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4).
    [243]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6).
    [244]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245]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46]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247]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J].开放时代,2009(12).
    [248]周雁凌,季英德.污染减排的“日照模式”[N].中国环境报,2010-06-29.
    [249]周雁凌等.谋今日之发展图明天的幸福[N].中国环境报,2010-12-23.
    [250]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251]周业安.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吗[J].理论前沿,2009(6).
    [252]周业安等.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253]朱长存,顾六宝.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多样性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学刊,2005(3).
    [254]朱长存.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与经济发展[D].保定:河北大学,2004.
    [255]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56]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J].东岳论丛,2006(1).
    [257]朱玉明.转型期多重利益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258]祝灵君聂进.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2(2).
    [1]Aumann, R. J. and M. Maschler, the Bargaining Set for Corporative Gam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1964.
    [2]Barbier, E. B., Economic,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 London:Earthcan, 1985.
    [3]Barrett, S., Economics Growth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2,23:289-300.
    [4]Beckerman, W.,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Whose growth? Whose environment? World Development,1992,20:481-496.
    [5]Bronudtland, G. H., Our Common Future:From One Earth to the Worl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7]Crossman, G. M. and Kreu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2:353-367.
    [8]Daly, H. E., toward some operational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ics,1990,2:1-6.
    [9]Daly, H. E., The economics of the steady stat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6:3-5.
    [10]Dasgupta, S., Laplante, B., Mamingi, N. & Wang, H. Inspections, pollution price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 Washington DC: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World Bank,1999.
    [11]David, L. & Aidan, R.,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92.
    [12]Dennis, C. M., Public Choice II, a Revised Edition of Public Cho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3]Dinda, S.,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a Survey, Ecological Economics,2004, 49:431-455.
    [14]Drutilla, F. V., 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
    [15]Ekins, P.,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s Proces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 Vanden Bergh, J. and Vander Straaten(ed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sland Press,1994.
    [16]Ekins, P. "Limits to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rappling with Ecological Realities, Ecological Economics,1993,8:269-288.
    [17]Ezzati, M, Singer, B. & Kammen, D. M., Toward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the dynamic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 World Development,2001,29(8):1421-1434.
    [18]Goldin, L. and Winters, A., Economic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oldin, L. and Winters, A. (Eds.) 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9]Grossman, G. M. and A. B kreuger,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2):353-337.
    [20]Grossman, G. M. and A. B kreug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3.
    [21]Hanley, N. et 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acmillan Press Ltd, 1997.
    [22]Har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Science,1968, pp.162.
    [23]Hediger, 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elfare. Ecological Economics,2000, (32): 481-492.
    [24]James, B.,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Ann Arbor, 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2.
    [25]James, B. A., Contractran Paradigm for Applying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5,5:225-230.
    [26]Jan Van Geldrop, Cees Withagen, 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ility.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2):445-455.
    [27]Jin, H., 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1719-1742.
    [28]Lawson, K., The Human Polity: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Boston,1985.
    [29]McKinnon, R., Market-preserving Fiscal Federalism in the American Monetary Union, In Mairo, B. and T. Ter-Minassian(eds.), Macroeconomic Dimensions of Public Finance, Routledge,1997.
    [30]Meadows, D. H., Meadows, D. L., Randers, J. & Behrens, W., Limits to Growth. New York: Universe Books,1972.
    [31]Montinola Gabriella, Yingyi Qian and B. R. Weingast.,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1995,48(1).
    [32]Munasingpe, M. and Mcneely, J., Key concept and termi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le. Newyork:The Biogeophysical foundations,1996.
    [33]Nansen institute., Green Glob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9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3]Niskanan, W. A.,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Aldine-Atherton, 1971.
    [34]Pearce, D., Markandya, A. & Barbier, E. B., 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 London: Earthcan Publications Ltd,1995.
    [35]Qian, Yingyi and G. Roland, 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77:265-284.
    [36]Samuelson, P.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36:387-389.
    [37]Sander, M. De Bruy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38]Shafik, 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4,46:757-773.
    [39]Shafik, N. and S. Bandyopadhyay, Economics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ime-Series and Cross-Country Evidence, Working paper, WPS904, 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2.
    [40]Simon, J. L., The ultimate resour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1981.
    [41]Smith, A.,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42]Smulders, S., Entropy, environment and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1995,2:317-338.
    [43]Stokey, N. L., Are there limits to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1989,39(1):1-31.
    [44]Susan L. S.,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45]Weingast, B. R., 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1995,11:1-31.
    [46]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7]Xepapadeas, A. & Amri, E., Some empirical indic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11 (1):93-1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