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
     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
     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
     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著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
     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
     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
     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The Scientific Mission to North-Western China Under the Commission of the Fed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Institution of China (usually abbreviated to the Scientific Mission to North-Western China) was an academic investigative organization which was formed jointly by the Fed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Institution of China and a Swedish explorer—Sven Hedin in1927. And it was the first scientific investigative organization to Northwest China hosted by Chinese people in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whose members comprised Chinese, Swedish, German and Danish scholars. This Sino-Swedish Expedition took eight years to investigate twelve provinces in the north, the northwest and the middle of China. And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involved more than ten fields of disciplines, such as Geography, Geodesy, Geology, Palaeobotany, Invertebrate Palaeobotany, Vertebrate Palaeobotany, Archaeology, Ethnography, Meteorology, Zoology and Botany.
     This thesis takes the archeology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 to Northwest China as a main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author undertakes thematic researches into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Scientific Mission's field archaeology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and research findings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n discuss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researches in the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For this purpos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sis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the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s foundation, and it refers to archaeology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dispute between Chinese academia and Sven Hedin, then the thesis shows Chinese scholars and Sven Hedin's attitudes and actions towards archaeology with more detailed analyses.
     The content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archaeological work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 to Northwest China. And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thesis has brought some non-archaeological academics into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n the thesis, the author shows a complete feature of the field archaeology, which promote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archaeology to Northwest China in the modern history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completely.
     The core of Chapter Three i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loss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Firstly, the author sorts the whole transport situations of these archaeological objects collected by the Scientific Mission, so the author clears up these collections' contents and transport process further. And then, the author carries out a research on the provisions and processes of the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that have been loaned to Sven Hedin. Finally, the author studies and sorts several related issues about these collections, such as the storage locations, the loss situations and the final destination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outlines the writings of Sino-Swedish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is part, the thesis mainly presents the situation of documentary publication and research gathered by the Scientific Mission, and some of details of the archaeological documents are verified.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of Swedish scholars in order to show a panorama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Swedish members in the Scientific Mission, and review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research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ixth chapter involves the thematic studies on two professional archaeologists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Folke Bergman and Huang Winpi. In the thesis,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values, and then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ir archaeology and researches from academic backgrounds, investigation purposes, investigation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Meanwhile,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rchaeology in Northwest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east and west, and also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ir mission to the northwest China in the modern history.
     In the seventh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 and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then talks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so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 are in a position of accurac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aeology.
引文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reface.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3. p.xiv.
    1中国科学院档案:50—2—7。转引自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1卞文《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科学史再评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出版,2010年,第634页。
    1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1斯堪的纳维亚主义又叫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指的是19世纪兴起的支持北欧国家进行合作的政治运动,宣扬北欧国家在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并提倡各国应该为兄弟之邦。它在瑞典、挪威和丹麦有着深刻的政治影响。
    2[瑞典]安德生著,苏公隽译《瑞典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10页。
    3诺登斯科尔德(1832—1901),瑞典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北极探险家。
    4安德森(1827—1867),瑞典著名非洲探险家。
    1 Philippe Foret, "The Swedish Conquest of Tibet:Sven Hedin's Moral Mapping of White Unexplored Patches". Himalaya, 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Nepal and Himalayan Studies,vol 17. No.1. Article 9,1997. p.53.
    2[瑞典]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发行,2004年,第33页。
    3[瑞典]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第35页。
    4 Sven Hedin. Genom Persien. Mesopotamien. Och Kaukasien:reseminnen. Stockholm:Albert Bonniers forlag, 1887.
    1参见[瑞典]斯文·赫定著,潘云唐译《斐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第450-452页。
    2 Sven Hedin. Konung Oscars Beskickning till Schahen af Persien ar 1890. Stockholm:Samson & Wallin.1891.
    3 Sven Hedin. Genom Khorasan och Turkestan:minnen fran en resa i Cenralasien 1890 och 1891.2v. Stock-holm:Samson & Wallin.1892-1893.
    4[日]石田干之助著,唐敬杲译《斯文·赫定中业探险底业绩》,《学术界》第1卷第4期,1943年,第11页。
    5 Sven Hedin. Through Asia.2v. London:Methuen & CO.36 Essex Street. W.C..1898.
    6 Sven Hedin, Die Geographisch-wissenschaftlichen Ergebniss meiner reisen in Zentralasien 1894-1897. Gotha: Justus Pethes.1900.
    1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nd Tibet:Towards the holy city Lassa.2v, London:Hurst and Blackett. limited,1903.
    2 Sven Hedin, Scientific results of a journey in Central Asia 1988-1902,6v. Stockholm:Lithographic institute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Swedish army, K. Boktryckeriet, P. A. Norstedt & Soner.1904-1907.
    3 August Conrady. Die chinesischen Handschriften- und sonstigen Kleinfunde Sven Hedins in Lou-lan. Herausgegeben, ACEbersetzt und unter Benutzung von Karl Himlys hinterlassenen vorarbeiten behandelt von August Conrady. Stockholm:Generalstabens Litografiska Anstalt.1920.
    4中英签订的条约中有“无论何外国皆不许派员或派代理人进入藏境”之条款,参见《中英续订藏印条约附约》,载于《中、俄、英关于蒙古、西藏约章合编》,南京:蒙藏委员会印行.1930年,第49页。
    1 Sven Hedin. Trans-Himalaya:Discoveries and Adventures in Tibet.3v. London:Macmillan.1909-1902.
    2 Sven Hedin. Southern Tibet:discoveries informer times compared with my own researches in 1906-1908,9v. Stockholm:Lithographic institute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Swedish army,1916-1922.
    3[瑞典]罗多弼著,高建平、李明译《面向新世纪的瑞典中国研究》,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381—382、389页。
    1 Lord Curzon of Kedleston, "Scientific results of Dr. Sven Hedin's expedition".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33. No.4. Apr.,1909. p.435.
    2 Mirja Juntunen and Birgit N. Schlyter. Nordic research on central As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ondon:Kegan Paul Int..1999. p.5.
    3[美]丹尼斯·赛诺著,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怀念伯希和(1878—1945)》,《丹尼斯·赛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06页。
    4[瑞典]霍根·沃尔特斯著,李佩娟译《斯文·赫定的民族学收藏品》,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5[日]石田干之助著,唐敬杲译《斯文·赫定中亚探险底业绩》,第10页。
    6罗桂环《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9页。
    1[瑞典]马跃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170页.
    2参见[英]吴芳思(Frances Wood)著,赵学工译《丝绸之路2000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141—153页。
    3王冀青《华尔纳与中国文物》,[美]华尔纳著,姜洪源、魏宏举译《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附录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3页。
    4李学通《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权与利》,《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第51—52页。
    1 George Kish, 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 Sven Hed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 p.111.
    2 George Kish, 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 Sven Hedin. p.112.
    3 George Kish, 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 Sven Hedin. p.112.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1.
    2德国公使馆在幕后提供协助。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p.1-2.
    4有材料称斯文·赫定此次考察提供资金的并非汉莎航空公司,真正的资助者是德国政府。参见沃尔奎斯特·哈肯(Wahlquist Hakan)《斯文·赫定和中国西北探险》,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编委会编《“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年,第449页。
    I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p.7-8.
    1参见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翁心钧整理《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57贞。
    2协议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简称“十九条’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17.
    4邢玉林、林世田《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第24页。
    5李学通《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4年第2期,第99页
    6工忱《也谈西北科学考察团组建中的争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第373—383页:
    1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72页。
    2徐桂伦、徐恒《父辈记忆中的血腥与辉煌——徐炳昶与北大》,钱理群、严瑞芳主编《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184页。
    3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考古杂志社编《考古学集刊》第11集,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6.
    5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14.
    6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地学集刊》第2卷第3、4合期,1946年。
    7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3期,第12页
    8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4页。
    l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第6页。
    2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35页。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14.
    4这时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全名应为:Oskar Fredrik Wilhelm Olaf Gustav Adolf.即后来的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
    1[瑞典]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第96-97页。同见于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第140-142页。
    2[瑞典]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5年,第12页。
    3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第140—147页。
    4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第140—147页。
    5[瑞典]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第98—-99页。同见于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第149-150页。
    6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95页。
    ]《中国学术团体学会拟定的六项原则》,《大公报》1929年4月26日。
    2王忱《也谈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第374—376页。
    3《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干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第533页。
    4《益世报》1927年3月13日。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5、542、545页。
    2《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42页。
    3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72页。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 1943. p.194.
    1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翁心钧整理《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义集》,第157—159页。
    1李玉梅译,刘东生校《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女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翁心钧整理《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第156-157页。
    1《瑞典考古队将来华》,《晨报》1926年11月7日。
    2《北京学术团体联合反对瑞典远征队并积极研究保存古物法》,《晨报》1927年3月6日。
    3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第12页。
    4《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0页。
    5李学通《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4年第2期,第99页。
    6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18.
    7这里的前事指的是近代以来外国探险家随意在中国盗掘、窃取古物,而国人却无力阻止。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工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29页。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57页。
    3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第一册,叙言,西北科学考查团从刊之一,北京: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第2页。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0页。
    2王冀青《大英博物院藏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反对斯坦因来华考古声明书之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478-479页。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1—532页。
    2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5页。
    3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70页。
    4《记西北科学考察团》,《国闻周报》第6卷第6期,1928年,第1页。
    1王冀青《奥莱尔·斯坦因的第四次中央亚细亚考察》,《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100页。
    2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第136页。
    3罗桂环《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11贞。
    4《北京学术团体反对外人采取古物之宣言昨口业已发表》,《晨报》1927年3月10如第6版。
    1此句与晨报记载略有不同:“深望邦人君子,急起直追,庶几中国文化之前途,有所保障,幸甚幸甚。参见《北京学术团体反刘外人采取古物之宣言昨日业已发表》,《晨报》1927年3月10日第6版。
    2《北京学术团体反对外人采取古物之宣言昨日业已发表》,《晨报》1927年3月10日第6版。
    3徐玲《关乎主权:民国时期的中西文物权属之争》,《历史教学》2011年第6期,第7页。
    4徐炳昶讲演,王华国、刘培坤笔记《这一次科学的探险》,《河南教育》第1卷第19期,1929年,第69页。
    5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16.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3期,第12贞。
    2《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3页。
    3《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两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3页。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两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3页。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5.
    3王忱《也谈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第376页。
    4《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4-535贞。
    5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5.
    6王肌青《大英博物院藏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反对斯坦因来华考古声明书之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第478页。
    1岳南《南渡北归》第一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2梁启超著,张兴品编《梁启超家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432页。
    3张九辰等著《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76页。
    4《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7页。
    5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1.
    6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9.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30.
    2《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40—541页。
    3赫定的记载是15条,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33.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33.
    5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33.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42—543页。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41.
    3《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45贞。
    4协议发表于《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前半部分为中文,后半部分为英文。本协议誊抄自《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因协议以中文本为准,本文仅录入中文部分,英文部分从略。协议全文请参见《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7年第2卷第6期,第5—10页。
    5原文为竖排,从右往左排列。
    1《记西北科学考察团》,《国闻周报》第6卷第6期,1928年,第1页。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p.55-58.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57.
    1郭建荣《西北科考从北大出发》,《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5月15日第3版。
    2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自序,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第1页。
    3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5.
    4参见《西北科学考察团聘翁文灏等为理事明年工作业已拟定》,《大公报》1934年11月8日第4版。《科学考察团将会商工作计划》,《大公报》1934年12月10日第4版。《西北科学考查团开全体理事会》,《大公报》1935年2月25日第4版。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692页。
    5计有:李书华、李四光、翁文灏、杨钟健、胡适、傅斯年六人。
    6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02页。
    7国立中央研究院《致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理事长刘半农》,《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度总报告》,1929年6月5日。
    8参见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02页。
    1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种全一册,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1141—-1142页。
    2张九辰《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经过》,《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3期,第241页。
    3斯文·赫定中国西北考察最强烈的反对者,合作协议的中方签字人。赫定认为他“对外国人有着无法消解的憎恨。”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5.
    1王冀青《奥莱尔·斯坦因的第四次中央亚细亚考察》,《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99页。
    1 George Kish. 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 Sven Hedin. p.122.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3.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25.
    1李学通《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权与利》,《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第50页。
    2按照斯文·赫定与汉莎航空公司的协议.考察成员包含了飞行员和气象学家,考察内容为设立无线电台、气象站,沿计划路线考察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航空站。见邢玉林、林世田《探险家斯文·赫定》,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12—213页。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63.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62.
    1霍涅尔的《鸵队》 书也提到斯文·赫定认为霍涅尔和陈宗器考察了罗布泊的具体位置,是整个考察团所做的最漂亮的事情。参见[瑞典]尼尔斯·安博特著,杨子、宋增科译《驼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2有学者对西北科学考查团与安德鲁斯中亚探险队、法国雪铁龙汽车考察队进行了对比研究,亦可说明笔者的这一观点。参见王云《论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209-229页。
    1王冀青《大英博物院藏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反对斯坦因来华考古声明书之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第479页。
    2《第二西北考察团大规模组织中》,《大公报》1929年2月16日第3版。
    3王冀青《大英博物院藏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反对斯坦因来华考古声明书之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第479页。
    1魏建功《中华民国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国学季刊》第4卷第4号,1934年,第27页。
    2《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并委员名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第580-581页。
    3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种全一册.第1015-1016页。
    4王冀青《大英博物院藏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反对斯坦因来华考古声明书之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第480页。
    1王冀青《奥莱尔·斯坦因的地四次中央亚细亚考察》,《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100-101页。
    2徐玲《关乎主权:民国时期的中西文物权属之争》,《历史教学》2011年第6期,第8页。
    3《国民政府抄发<古物保存法>的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编文化(二),第609-611页。
    4《财政部核定古籍出国范国呈并行政院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第609-611页。
    5《古物保存法实施细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第622-625页。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第625-634页。
    7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62页。
    1李济《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第16页。
    1本章论述考古过程主要参考资料如下:(1)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2) Histon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I-IV(3)《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4)《蒙新五年行程记》(5)《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两北科学考查团》其他资料的利用,参见注释。
    2除此之外,还有一名由斯文·赫定提供资金,率领考古队在伊朗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瑞典考古学家阿尔纳。斯文·赫定将其考察活动归之于他的考察系列,成果的发表也置于瑞典考察报告集中。但他与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并无交集,也不归西北科学考查团理事会管辖,所以在此不作论述。
    1《学术消息,》,《国学门月刊》第1卷第6号,1927年,第668-669页。
    2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Nathan Schlanger & Jarl Nordbladh, Archives ancestors practices:archaeology in the light of its history, New York: Berghahn Books.2008. p.136.
    3李宪之《袁老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地学家》,杨遵仪主编《桃李满天下——纪念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7页。刘衍淮《我服膺气象学五十五年》.《台师大地理学研究》第6期,1982年,第1页。
    4 1927年5月1日,徐炳昶辞去教务长一职。
    5因其考察成就突出,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北极星骑士勋章”
    6 1929年,袁复礼在徐炳昶离开新疆之后,担任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代理团长。
    7 1933年10月,黄文弼以教育部特派专员的身份,以考察教育为名,与铁道部组建的“绥新公路察勘队”随行,但他并非察勘队的正式成员。
    1他是最早离开考察团的成员。
    2他是考察团第一个罹难的正式成员。现存的马叶谦的资料凤毛麟角,《河间文史资料》曾发表纪念他的文章,其中有马叶谦当年写的诗。其中“为国敢捐躯,岂畏旅途艰”等语句表达了他不畏艰苦,勇赴西北考察的爱国情操。此文为纪念马叶谦逝世60年而作,但其中所载之历史事件混淆不清,很多论述是错误的。参见傅味根、金紫衡《爱国青年地质学者马叶谦》,政协河间县委员会编《河间文史资料》第4辑,沧州:政协河间县委员会出版,1994年,第113-114页。
    3他是第二批考察团员之一。因其考察成就突出,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北极星骑十勋章”
    4这五人由新疆省政府提供薪水,考察团提供膳食。西北科学考查团离开新疆后,由他们接管了留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库车、吐鲁番、和田四处气象站,直至1932年新疆省内乱,气象设备损毁,人员离开。参见刘衍淮《西北科学考查团中之气象工作》,《台师大月刊》第5卷第19期,1935年,第17、19页。《为请接收西北科学考查团外国团长斯文·赫定所赠气象台四所由》,《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1卷第2期,1929年,第42-43页。
    5刘衍淮《我服膺气象学五十五年(1927—1982)》,《台师大地理学研究》第6期,1982年,第8页。
    6参见赵大昌《刘慎谔先生西北考察之行》,《生物学通报》2005年第9期,第59-60页。胡宗刚《刘慎谔西北科学考察考》,《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4期,第348-352页。
    1考察结束之后,斯文·赫定组织学者进行考察报告的撰写工作,蒙特尔担任他的首席秘书,负责研究事宜,并撰写了部分考察报告的绪论部分和大量研究论著。
    1 1928年斯文·赫定离开新疆时,曾代理外方团长。
    2他在1935年的德国的一次飞行事故中丧生。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reface, part Ⅰ. p.xix.
    3贝克是鸟类学家,在中亚只身闯荡了17年之久,他于1933年1月在张掖被霍涅尔和陈宗器聘请前往瓦因托尼进行气象观测和记录,于1933年5月初自杀。参见陈雅丹《走向有水的罗布泊》,第249页。
    4拉尔生于1890年左右来到中国传教,1900年之后放弃传教转而往来于蒙古、河北、西伯利亚等地经商。在袁世凯时期,他曾担任蒙藏院顾问。美国安德鲁斯考察团在蒙古地区考察的时候,拉尔生就曾为他管理过驼队。1927年,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后,斯文·赫定也聘请他为驼队的管理人。参见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第二册,西北科学考查团从刊之一,北京: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第121页。
    5乔治·生瑞恒的哥哥,考察期间病逝于肃州至额济纳的途中。他还有另一个兄弟古斯塔夫。
    1据说他离开西北科学考察之后,在阿克苏死于新疆的内战。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reface, part Ⅰ. p.ⅹⅸ。安博特曾在著作中用一个章节描述了他们在一起工作时的情景。参见[瑞典]尼尔斯·安博特著,杨子、宋增科译《驼队》,第128-133页。
    2据徐炳昶记载,斯文·赫定曾言考察团影片至拍摄制作系李伯冷私人营业,播放影片的利润将分给他百分之二十。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第一册,第39页。
    3莱辛是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汉学家,主要从事入种学和语言学研究。1930年夏,莱辛应邀参加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北京负责搜集考察团所需的汉文典籍,并撰写考察团搜集到的唐卡的说明书和关于热河的小册子。此外他还前往五台山进行调查。回国后,他撰写了考察团报告集的第18卷《雍和宫》。后来,莱辛前往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莱辛的加入扩大了考察团“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这归功于他在佛教和蒙古语、藏语方而的渊博知识。正是由于他的参加,考察团才在搜集蒙文和藏文文献方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斯文·赫定的支持,莱辛得以对北京雍和宫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出版成果。”[关]詹姆斯·柏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的人文遗产》.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第121页。
    4《探险:斯文赫定已首途来华,国府将发探险邮票以补助其探险经费》,《大公报》1929年8月26口第4版。
    5 Alma Hedin. Min bror Sven:brev och minnen. Stockholm:Wahlstrom & Widstrand.1926.
    1[瑞典]安特生《奉天锦西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学》丁种一号第一册,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3年。
    2[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五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3年,第22页。
    3[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第22—-23页。
    4[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第27页。
    5[瑞典]T.J.阿尔纳著,乐森璕译《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中国古生物志》丁种第一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5年,第1—105页。
    6徐炳昶、苏秉琦《答席世锽君“中华民族起源问题”》,《读书通讯》第49期,1942年,第12页。
    1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23页。
    2徐炳昶、苏秉琦《答席世锽君“中华民族起源问题”》,第12—13页。
    3[瑞典]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第2页。
    4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IV.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 1945. p.4.
    5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4.
    6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pp.3-4.
    1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p.132-133.
    2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4.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81.
    4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8页。
    5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6.
    6罗桂环《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77页。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3.
    2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
    3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a study of the prehistoric collections from Inner Mongolia. Stockholm:Thule.1950. p.139.
    1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1930年,第623页。
    2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3页。
    3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4页。
    4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口记1927—1930》,第46页。
    5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249页。
    6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第623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45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86页。
    2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06页。
    3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12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4页。
    2 J. Gunnar Andersson, 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 London:Kegan Paul, Treubner & CO., LTD.,1934, p.166.
    3袁疆等编《西北科学考察的先行者:地学家袁复礼的足迹》,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117页。
    4袁疆等编《西北科学考察的先行者:地学家袁复礼的足迹》,第119页。
    1《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536页。
    2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251页。
    3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253页。
    1 George Kish, 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Sven Hedin, p.116.
    2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26.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67.
    2贝格曼结束考察,返回瑞典主要为与未婚妻完婚。参见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 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33.
    3黄烈编《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374页。
    4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273页。
    1黄文弼《高昌砖集》(增订本),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1年,第2页。
    2黄烈编《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4页。
    1黄烈编《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25页。
    1黄烈编《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61-263页。
    2黄烈编《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63页。
    1参见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1930年,第625页。另参见其在库车古墓所得之画像和比丘尼发愿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5卷第1号,1931年,第3341—3342页。
    1黄文弼《高昌砖集》(增订本),第3页。
    1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自叙,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第4页。
    2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277页。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三),《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年第1期.第71页。
    2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三),第71页。
    3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四),《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年第2期,第56页。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四),第57页。
    2袁复礼《天山龙发掘经过》,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363页。
    3参见袁复礼、戈定邦《新种鱼化石在新疆迪化的发现》,袁疆等编《西北科学考察的先行者:地学家袁复礼的足迹》,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285—288页。
    4袁复礼在演讲中曾提到“一年多光阴,皆为代同行者奔走疏通所浪费。”参见袁复礼演讲,王联会等记录《新疆考察之结果》,《中法大学月刊》第4卷第3期,1934年,第134页。
    5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年第3期,第66页。
    1奥尔玛·赫定至陈宗器的书信,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211页。
    2陈宗器《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地理学报》第3卷第1期,1936年.第24-25页。
    3《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百余日不见人影,罗布泊废墟里获古物不少》,《大公报》1931年6月26日第4版。
    1陈宗器先生与斯文·赫定博士等人的来往书信1930-1950,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191—192页。
    2奚国金《陈宗器和罗布泊迁移问题——纪念陈宗器先生110周年诞辰》,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是》(下卷),第141页。
    3陈宗器《西行考查漫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456页。
    4陈雅丹《走向有水的罗布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1参见清华档案39:“1929年3月28日刘复至清华大学函”,转引自郭金海、朱俊鹏《“以襄盛举”:抗战前清华大学对学术团体的资助》,《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493-494页。
    2郭金海、朱俊鹏《“以襄盛举”:抗战前清华大学对学术团体的资助》,第494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51—52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55页。
    3最终从塔城入境的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只有等候运输行李的那林。
    4如果说新疆和甘肃的考察团员之间存在任何联系的话,那就是二者都由理事会领导并直接与之联系。袁复礼《三十年代合作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五),《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年第3期,第66页。
    5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301页。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14.
    2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16.
    3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23.
    4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16.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18.
    2霍涅尔在1930年发现了这个干涸的湖盆,经贝格曼的考古验证,证明其为汉代之居延泽。193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霍涅尔再次前往古居延泽调查,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1陈宗器《西行考察漫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452页。
    2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456页。
    3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Stockholm: 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58, p.305.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0.
    2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p.152.
    3参见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p.146-147。
    1据记载,破城子(A8)共出土木简5216枚,贝格曼在日记中记载有4000枚,而最终著录的有4422枚。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95页。
    2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Stockholm: 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56. p.44。
    3参见马衡《记汉居延笔》,《国学季刊》第3卷第1期,1932年,第67—72页。
    4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7.
    5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8.
    6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102.
    7这些木简和纸文书均不知所踪。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9.
    1袁复礼称之为赛贝子台。
    2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311页。
    1关于西千佛洞的考察,现代学者的研究一般认为主要是向达、张大千、谢稚柳、敦煌文物研究所、霍熙亮等人的调查,而没有提起20世纪30年代的外国人考察。见樊锦诗、蔡伟堂《敦煌西千佛洞各家编号说明》,《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34-35页。王惠民《十年来敦煌石窟内容的考证与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59-273页。
    2荣新江《惊沙撼大漠——向达的敦煌考察及其学术意义》,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1页。
    3向达《西征小记》,《国学季刊》第7卷第1期,1950年,第1—25页。
    4这些书信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文教资料简报》1980年第11、12合期。
    5夏鼐著,王世民、林秀贞编《敦煌考古漫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6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上、下).《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1987年第1期。
    7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1页。
    8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西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9敦煌文物研究所《西千佛洞的初步勘查》,《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5、6期。
    10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11向达《西征小记》,第14页。
    12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516页。
    1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 No.2. 1936. pp.163-166.
    2 Birger Bohlin, "Paleontological an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Mongolia and Kansu 1929-1933".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Ⅳ,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pp.291-292.
    3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 CIM)是一个基督教差会,由英国人戴德生在1865年于宁波创立,以在中国内陆地区宣教为要务。1964年以后,中国内地会改称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4魏外扬《纵横戈壁盖群英——盖群英女士小传》,《传爱组曲——宣教士在华足迹》,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1根据《沙漠日记》中“距离我们上次探访敦煌已经有五年的时间,”可以推断,她们第一次前往敦煌应该是在1926年。参见Evangeline French:Mildred Cable; Francesca French. A Desert Journal:letters from Central Asia, London:Constable & Co. Ltd..1934. p.201。[英]米尔德里德·卡贝尔小姐(Mildred Cable)、弗朗西斯卡·法兰西小姐(Francesca French)著,季理斐意译《西北边荒布道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5辑,台北县: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2 Evangeline French; Mildred Cable;Francesca French. A Desert Journal:letters from Central Asia,1934.
    3 Francesca French;Mildred Cable. The Gobi Desert. 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Limited,1942.
    4 Evangeline French; Mildred Cable;Francesca French, A Desert Journal:letters from Central Asia, p.40.
    5 Evangeline French;Mildred Cable; Francesca French, A Desert Journal:letters from Central Asia, pp.230-231.
    6 [英]蜜德蕊·凯伯(Mildred Cable)、法兰西丝卡·法兰屈(Francesca French)著,黄梅峰、麦慧芬译《戈壁沙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7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163.
    1[英]蜜德蕊·凯伯(Mildred Cable)、法兰西丝卡法兰屈(Francesca French)著,黄梅峰、麦慧芬译《戈壁沙漠》,第58页。
    2参见布林《敦煌西千佛洞新探》附图一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e". p.167.
    3[英]蜜德蕊·凯伯(Mildred Cable)、法兰西丝卡·法兰屈(Francesca French)著,黄梅峰、麦慧芬译《戈壁沙漠》,第58页。
    4此文所用西千佛洞编号均采用霍熙亮的编号。霍熙亮整理《敦煌西千佛洞内容总录》,第195-203页。
    5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p.164-165.
    6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165.
    7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165.
    1李永翘《张大千全传》(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第191页。
    2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165.
    3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p.165-166.
    4 Birger Bohlin.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p.165.
    1参见罗桂环《布林与中国的不解之缘》,《生命世界》2010年第2期,第70-75页。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182.
    1罗杜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44页。
    2金铎《听斯文·赫定演讲感言》,《正论》第16期.1935年,第18页。
    3[瑞典]斯文·赫定著,侯仁之译《新疆公路视察记》,《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3期,1935年,第46页。
    4《国道设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记录附徐炳昶先生莅临国道设计委员会演述内蒙古新疆道路情况之概略》,《铁道公报》第5期,1929年,第121页。
    5[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序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不得进行考古的条款为教育部制定,并得到了中国学者的支持。[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3—14页。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p.165-166.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211.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14.
    3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4.
    4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4-175.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80.
    2 Folke Bergman,"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85.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p.213-214: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4.
    1黄文弼《第二次蒙新考察记》,《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5期,1935年,第51页。
    2黄文弼《第二次蒙新考察记》,第53页。
    3容媛《新疆发现论语残简》,《燕京学报》第16期,1934年,第214-215页。
    4黄文弼《第二次蒙新考察记》,第58页。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196.
    1陈宗器《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第35页。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241.
    3 Sven Hedin. Histon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242.
    4方秋苇《斯文赫丁到新疆何为?》,《时代公论》第2卷第87期,1933年,第23页。
    1类似的表述可以参见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42.
    2李学通《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权与利》,《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第51页。
    3[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80-181页。
    4[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80-181页。
    5 Sven Hedin. History of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reface, pp.213-214.
    6[瑞典]斯义·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81-182贞。
    1[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83-184页。
    2邢玉林、林世田《探险家斯文·赫定》,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29-331页。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8页。
    2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集中地主要为额济纳地区营地、酒泉、奇台和乌鲁木齐四处。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8页。
    2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94-99页。
    3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4、10、11、23页。
    4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32页。
    5黄烈整理《黄义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86页。
    6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11页。
    7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第二册,第2、47页。
    8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12页。
    9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1930年,第628页。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8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78—79页。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88页。
    4 1930年3月22日,靳上贵等人押送搜集品至善岱庙附近时,与贝格曼等“戈壁组”成员相遇。
    5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1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87—88页。
    2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1930年,第628页。
    1《西北科学考查团》,《湖北教育厅公报》第1卷第5期,1930年,第7—8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10页。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10页。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05-106页。
    5丁道衡《蒙新探险的生涯》,《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372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如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36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35页。
    3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8页。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37—138页。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49-150页。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第151页。
    7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86页。
    1这两个陶瓮在新西伯利亚不幸遗失。参见Nils Ambolt & Eric Norin.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1. Stockholm:The 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7. p.39.
    2[瑞典]斯文·赫定著.候仁之译《黑城探险记》,《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9期,1934年,第24页。
    3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12.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175.
    5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30.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5.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194.
    3参见《书报介绍(1)1927—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调查团医师亨迈尔氏所采昆虫志》,《昆虫与植物》第4卷第30期,1936年.第604页。
    4黄文弼《第二次蒙新考察记》,《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5期,1935年,第51—58页。
    1《西北科学考查团近况》,《燕京学报》第12期,1932年,第2709页。
    2袁复礼《三十年代合作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9页。
    3《检查斯文·赫定之新疆古物》,《内政消息》1934—1935年1—10合期,第794-795页。
    4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议事录》,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印行,1935年,第14页。
    1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议事录》,第14页。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57.
    1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古今论衡》第20期,2009年,第25页。
    2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5页。
    3邢义田先生将英文签名"P. L. Yuan"录作"T. L.Yuan".因此认为签字人为袁同礼。根据清单图片来看,字母“P”非常明显, "P. L.Yuan"即为袁复礼的英文名缩写。此外,理事会在商议斯文·赫定运出搜集品之事时,袁复礼一直担任主席,而袁同礼并未出席会议,亦可作一佐证。参见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5—27页。
    4参见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6页。
    5 Cheung Mo-ching(张慕贞), "Achieves &Records Management Librarian". Focus, new series, vol 5. No.4, p.9.
    6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议事录》,第15页。
    1财政部函,《财政日刊》2153号,财政部总务司印行,1935年,第6-7页。
    1财政部训令,《财政日刊》2174号,财政部总务司印行,1935年,第1页。
    2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议事录》,第29页。
    3《斯文·赫定暂借古物运往瑞典研究案之办理》,《政治成绩统计》第7期,1935年,第28页。
    1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议事录》,第32页。
    2陈宗器先生与贝格曼博士的来往书信1933—1945,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266页。
    3《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九年来筹备经过简要报告》,刘鼎铭选辑《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33年4月—1941年8月筹备经过报告》,《民国档案》2008年第2期,第28贞。另见徐玲《艰难的探索——国立中火博物院筹建始末》,《博物馆研究》2008年第4期,第25页。
    4陈宗器先生与斯文·赫定博士等人的来往书信1930-1950,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227页。
    5《斯文·赫定借运古物之核办》,《革新与建设》1937年第1期,第109页。
    1陈宗器先生与斯文·赫定博士等人的来往书信1930-1950,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235页。
    2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p.2-3.
    3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214;
    4张九辰《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经过》,《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3期,第242页。
    5王忱、徐恒《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简介》,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第29页。
    6[瑞典]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第67页。
    7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考古杂志社编《考古学集刊》第11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1地质学搜集品中包括了古生物学标本。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Ⅰ, p.57.
    2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9页。
    3张九辰《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经过》,第239—240页。
    4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自序,第1页。
    1《科学通报》第1卷第2期,1950年。转引自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263页。
    2黄烈《艰辛的历程丰硕的奉献——黄文弼先生与西北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第35页。
    3马衡《马衡日记:1949年前后的故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69-70页。
    4[日]梅村坦著,张承志译《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吐鲁番考古记>所收回鹘文古文献过眼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第15—16期,第157页。
    1容媛《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燕京学报》第21期,1937年,第286页。
    2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34-36页。另见《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目录》,南京国府路国立美术陈列馆,1937年。
    3简又文《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上),《逸经》第28期,1937年,第6页。
    4简又文《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下),《逸经》第29期,1937年,第55页。
    5黄文弼《罗布淖尔发现汉漆杯考略》,滕固编《中国艺术论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15-116负。
    6丁瑞茂《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古今论衡》第22期,2011年,第135-137页。
    7丁瑞茂《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第133—134页。
    8丁瑞茂《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第126-138页。
    1常任侠《战云纪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309、313、387页。
    2王世杰(1891—1981),字雪艇,湖北崇阳人,曾留学英、法,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执教,参与创办了《现代评论》。之后,王世杰进军政界,曾担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海牙公断院公断员、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兼政治部指导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等职。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3丁瑞茂《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第128页。
    4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自叙,第5页。
    5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9页。
    6李凤麟《袁复礼教授在古脊椎动物研究上的贡献》,杨遵仪主编《桃李满天下——纪念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1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9页。
    2《科学通报》第1卷第2期,1950年。转引自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263页。
    1邢玉林、林世田《探险家斯文·赫定》,第331页。
    2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五),第69页。
    3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给袁老的信,杨遵仪主编《桃李满天下——纪念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第178页。
    4此条不见于“十九条”,可能为中方关于搜集品存放的内部意见。傅振伦《第一批居延汉简的采集与整理始末记》,《文物天地》1987年第1期,第27页。
    1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理《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文物天地》1986年第4期,第34页。
    2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理《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第34页。
    3据邢义田先生考证为1938年1月4日前,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393页。
    4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396页。
    5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理《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第37页。
    6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08页
    7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15页。
    1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48页。
    2陈仲玉《护送“居延汉简”由美返台的追忆》,《收藏快报》2009年8月12日第1版。
    3苏莹辉《中央图书馆所藏汉简中的新史料》,《秦汉史及中古史前期研究论集》,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台北:大陆杂志社印行,1960年,第90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八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39页。
    5曾宪通《居延汉简研究二题》,《曾宪通学术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0页。
    6马先醒《居延汉简之版本与编号》,《简牍学报》第5期,1976年,第200页。
    7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简牍学研究》(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9页。
    8据商承祚先生的弟子曾宪通记载,商承祚所藏之汉简为一函五枚,《甲编》附39并非商承祚收藏。参见曾宪通《居延汉简研究二题》.第279页。
    9《甲编》所记之中央图书馆汉简数目与实际所藏不符,其所言之商承作处汉简也与实际不符,而这两部分汉简均由商承柞提供照片,可能在编辑时有所混淆。
    1苏莹辉《中央图书馆所藏汉简中的新史料》,第90页。
    2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第189页。
    3[日]大庭惰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3页。
    4参见汪桂海《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文津流觞》2003年第10期,第1-4页。
    1《西北科学考查团近况》,《燕京学报》第12期,1932年,第2709页。
    1黄文弼《居延海考》,《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2黄文弼《拜城博者克拉格沟摩崖》,《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3黄文弼《高昌》(第一分本).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
    4黄文弼《高昌砖集》(《高昌》第二分本),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牛。
    5黄文弼《楼兰之位置及其与汉代之关系》,《史学年报》第1卷第3期,1931年。
    6黄文弼《新疆发现古物概要》,《东方杂志》第28卷第5期,1931年。
    7黄文弼《高昌疆域郡城考》.《国学季刊》第3卷第1号,1932年。
    8黄文弼《兽形足盆形象考释》,《国学季刊》第3卷第3号,1932年。
    9黄文弼《高昌陶集》,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3年。
    10黄文弼《罗布淖尔水道之变迁》,《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2期,1936年。
    11张九辰等著《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101页。
    12袁疆等编《西北科学考察的先行者——地学家袁复礼的足迹》,第106-107页:
    1袁疆等编《西北科学考察的先行者——地学家袁复礼的足迹》,第108页。
    2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硕士学位论文,1988年:
    3曹勇《内蒙古、甘肃、新疆地区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硕士学位论文.1988年。
    4刘衍淮《额济纳河居延海与黑城的考查》,《台师大学报》第15期,1970年,第223-231页.
    5刘衍淮《额济纳河沿岸汉代边防的遗迹》,《台师大学报》第12期,1967年,第129—137页。
    6冯承钧《西域地名》,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0年。
    7《西北科学考察团爬行动物化石之发见》,《地质专报》乙种:中国地史上之爬行动物,1935年第8期,第11—13页。
    8[瑞典]斯文·赫定著,侯仁之译《新疆公路视察记》,《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3期,1935年,第45页:
    1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114页:
    2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115页。
    3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第120页。
    4 George Kish. 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 Sven Hedin. p.121.
    5陈宗器先生与斯文·赫定博士等人的来往书信1930—1950,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258页。
    6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1.
    7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9.
    1 Carl-Herman Hjortsjo & Anders Walander,Das schadel- und skelettgt der archaologischen untersuchungen in Ost-Turkista.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2.
    2 T.J.Arne.Excavation at Shah Tepe,Iran,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3 C.M.furst,The Skeletical Material Collected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Dr.T.J. Arne in Shah Tepe at astrabad-Gorgan in Iran,Stockholm: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1939.
    1参见贺昌群《烽燧考》,《国立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3年第2期.第63—92页。
    2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54页。
    3贺昌群在《烽燧考》一文中,引用居延汉简资料时,就在材料下面标注出了出土地和编号,如出土于博罗松治(Boro-Tsonch)的一枚汉简标注为“B.-T456之4”。参见参见贺昌群《烽燧考》,《国立中火大学文史哲季刊》1943年第2期.第66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八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40页:
    1傅振伦《第一批居延汉简的采集与整理始末记》,《文物天地》1987年第1期,第27—28页。
    2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390页。
    3傅斯年等人凭借中研院史语所这一官办学术机构及其中诸人的影响力,逐渐古据了汉简研究的主导权,原本主持研究之事的马衡、袁复礼等人逐渐丧失其主导地位。自汉简始运至香港,则完全由中研院史语所主持整理、运输、研究等相关事宜。
    4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第189页。
    5《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会议记录第二次全体理事大会》,转引自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3—24页。
    6第一次木简整理会议,转引自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6—28页。
    1第一次木简整理会议,转引自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7页。
    2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31页。
    3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31-32页
    4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46—47页。
    1其中劳、余二人的释文和部分马、向的释文收藏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马、贺的释文稿和释文签藏于故宫博物院。参见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36—37页。
    2第四次木简整理会议,转引自邢义出《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29页。
    3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399页。
    4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58页。
    1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第58页。
    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参见傅斯年著,陈平槃校订《傅斯年全集》第四册,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年,第1312页。
    3劳榦在《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的封面有:“汉简原物为前西北科学考查团所有”之语。参见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一册,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又见于劳幹等撰《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上、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4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理《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第34页。
    1马先醒《居延汉简之版本与编号》,《简牍学报》第5期,1977年,第136页。
    2马先醒《关于晒蓝本汉简释文及其研究专号》,《简牍学报》第2期,1976年。
    3薛英群《介评<晒蓝本)居延汉简释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5—286页。
    4薛英群《介评<晒蓝本>居延汉简释文》.第290页。
    5薛英群《介评<晒蓝本>居延汉简释文》,第290页。
    6劳榦《居延汉简考释序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第649页。
    1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线装四册,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
    2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线装两装.四川南溪石印本,1944年。
    3[日]大庭脩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1页。
    4徐苹芳《汉简的发现与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6期,第58页。
    5陶元甘《居延汉简笺证》,劳榦等撰《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下册),第311页。
    6劳榦《居延汉简考证补正》,中央研究院集刊外编第三种六同别录(下),1946年。后发表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4本,第229-242页。
    7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后记,劳榦等撰《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下册),第297页。
    8劳幹《居延汉简考释附敦煌汉简校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
    9马先醒《居延汉简之版本与编号》,《简牍学报》第5期,1977年,第139页
    1劳榦《居延汉简考释·图版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听专刊之二十一,台北,1957年。
    2劳榦《居延汉简考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三十周年纪念专号》第三十本(上册),台北,1959年,第311-491页。
    3劳榦《居延汉简·考释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台北,1960年。
    4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页。
    5吴昌廉《<居延汉简新编)序》,《简牍学报》第9期,1981年。
    6马先醒等《居延汉简新编》.台北简牍学会丛书之五,台北:简牍学会出版,1981年。
    1傅振伦《第一批居延汉简的采集与整理始末记》,第28页。
    2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第139页。
    3马先醒《居延汉简之版本与编号》,《简牍学报》第5期,1977年,第141页
    4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5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6陈直《居延汉简甲编释文校正》,《考古》1960年第4、10期。另参见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7沈元《居延汉简牛籍校释》,《考古》1962年第8期。
    8陈邦怀《居延汉简偶谈》.《考古》1963年第10期。
    9于豪亮《居延汉简校释》,《考古》1964年第3期。
    10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91页。
    2[日]永田英正著,张学锋译《居延汉简研究》(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3徐苹芳《汉简的发现与研究》,第58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上册)编辑说明,第1页。
    5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一至七),《人文杂志》1982年第2、4、5期.1983年第1—4期。
    1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一),第49页。
    2谢桂华、李均明、何双全《<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质疑》,《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3谢桂华、李均明《<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补正举偶》,《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4谢桂华、李均明《<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评议》,《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
    5初师宾《<居延汉简甲乙编>甲编释文校疑》,考古与文物编辑部《古文字论集(一)》,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1983年.第124-140页。
    6陈雍《<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校字》,《史学集刊》1985年第1期。
    7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8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50页。
    9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67页。
    10简版整理小组编《居延汉简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
    11简牍整理小组编《居延汉简补编》序,第1页。
    1参见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478—518页。
    2 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将贺昌群家人捐赠的汉简释文稿本影印出版,是为《汉简释文初稿》(上、下册)。《汉简释文初稿》的释文包括两部分:一为贺昌群的释文,《汉简释文初稿》十二册:二为向达的汉简释文,《居延汉简释文》三册。这部分原稿除了简文释读之外,还对简牍的形制、尺寸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拥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007年,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了《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上、下册),其中收录了劳榦南溪本的《居延汉简考释》和陶元甘《居延汉简笺证》稿本,将居延汉简早期刊布的释文稿本和研究著作刊布。
    3苏莹辉《中央图书馆所藏汉简中的新史料》,《秦汉史及中古史前期研究论集》,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台北:大陆杂志社印行,1960年,第90页。
    4参见汪桂海《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文津流觞》2003年第10期,第1-4页。
    1马先醒《居延汉简之版本与编号》,《简牍学报》第5期,1977年,第146页。
    2马先醒、陈茂进《居延汉简之原编号及其夺佚简号表》,《简牍学报》第2期,1976年。
    3吴昌廉《居延汉简诸版本原编号正误表》,《简牍学报》第9期,1981年。
    4刘欣《居延汉简中“接合简”及“同号异简”表》,《简牍学报》第9期,1981年。
    1马先醒、陈茂进《居延汉简之原编号及其夺佚简号表》,《简牍学报》第2期,1976年,第114页。
    2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
    1笔者见到的高本汉、伯希和参与汉简研究之事最早见于:“(居延汉简)由专家整理分类,就中有一位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教授”一句。[瑞典]斯文·赫定著,侯仁之译《新疆公路视察记》,第45页。在斯文·赫定的《1927—-1935亚洲腹地探险记》第二、四卷亦有记载,斯文·赫定曾在伯希和的陪同下至北大参观汉简的整理和研究情况。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193。贝格曼则记载高本汉曾协助整理和分类。参见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2.另一位亲历者沈仲章先生亦言:“当时他们提出参与研究工作的一位是瑞典人高本汉,一个是法国人伯希和,两人都是著名学者。”参见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里《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第34页。当代诸多研究者,多从沈氏之说。参见李均明著《古代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9页;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刘进宝《居延汉简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文史知识》1994年第4期,第100页:李学通《居延汉简: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8期,第76页:工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5年,第38页;工忱《也谈两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第381页。
    2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534页。
    3[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59页。
    4[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1页。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I. pp.174-175.
    2[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2页。
    3[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2页。
    4《中瑞西北考古团之成绩:斯文赫定颂扬中外科学合作》,《大公报》1931年8月14日第4版。
    5[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2页。
    1徐瑞岳编《刘半农年谱》,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2—103页。
    2[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3页。
    3[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4页。
    4参与汉简整理的傅振伦提到刘半农本人并未进行汉简研究,刘半农及其相关著作也没有提到他的汉简研究。就其著作来看,也没有见到任何有有关居延汉简的论著。参见傅振伦《第一批居延汉简的采集与整理始末记》,第28页。
    5[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4页。
    6[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4页。
    7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reface, p.10.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2.
    2《中瑞西北考古团之成绩:斯文赫定颂扬中外科学合作》,《大公报》1931年8月14日第4版。
    3[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附录,第315—326页。
    4马军《中国学术界译介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篇目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编《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2-425页。
    5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reface, p.10.
    6桑兵《伯希和与中国近代学术界》,《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第125页。
    7《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莅平》,《晨报》1933年1月15日。
    1傅振伦《二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九十年代的回顾之一》,《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第152页。
    2中文译本《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关于此段的翻译有所不同,书中言“(伯希和)目前正与贝格曼及几位中国学者一起整理贝格曼的发现,他带我来到他们的工作地点——北京大学文学院,参观那些从额济纳带回的汉简。”但是笔者核对英文本的时候,并未发现文中有论及伯希和与贝格曼等人一起参与整理贝格曼的发现。参见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193;[瑞典]斯文·赫定著,徐十周、王安洪、王安江译《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第401页。
    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79页。
    4[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第174页。
    1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第121页。
    2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第6页。
    3李均明《古代简牍》,第16页。
    4林梅村、李均明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98—102页。
    5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第272—285页。
    1[日]大庭脩《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京都:同朋舍,1990年。
    2邢义田《大庭脩著(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校记》,《汉学研究》1992年第]期。
    3丁瑞茂的《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还进一步指出了“Lㄅ”标号在黄文弼第一、二次考察的地图上均有标示。参见丁瑞茂《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注释33,第133页。
    4侯灿、杨代欣《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579-620页。
    5黄文弼《高昌砖集》(增订本)原序,第4页。
    6黄文弼《高昌砖集》(增订本)原序,第4页。
    1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序言,第1页。
    1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序言,第1页。
    2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序言,第1页:
    1参见冯家昇《元代畏兀儿文契约二种》,《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第120-126页。冯家昇《刻本回鹘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兼论回鹘人对于<大藏经>的贡献》,《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第183—192页。冯家异《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97—516页。耿世民《回鹘文(土都木萨里修寺碑)考释》,《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第77-83页。[日]梅村坦著、张承志译《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吐鲁番考古记)所收回鹘文古文献过眼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第15—16期,第157—163页。
    1李恺《<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刊布的14件文书考辨》,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第276-290页。
    2[日]梅村坦著,张承志译《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吐鲁番考古记>所收回鹘文古文献过眼录》,第157页。
    1耿世民《回鹊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第251页。
    2聂鸿音《回鹘文<玄奘传>中的汉字古音》,《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第62页。
    3杨富学《回鹘之佛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4黄盛璋《回鹘译本<玄奘传>残卷五玄奘回程之地望与对音研究》,《西北史地》1984年第3期,第9页。
    5冯家异《同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丙种》第一号,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1953年.第1—3页。
    6杨富学《回鹘之佛教》,第90页。
    7杨富学《回鹘之佛教》,第89页。另据黄文弼记载,袁复礼1928年2月24日在辟展曾从一汉人手中花钱160两购得一些经卷,“零碎破乱无多内容。据云,出自土峪沟。”此为袁复礼在新疆购买经卷唯一的文字记录。但由于黄文弼对这些文书语焉不详,他在进入新疆之初对胡语文书也不太关注,这批文书的性质未知:但这一记录为袁复礼回鹊文书出土地和购买时间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参见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口记1927—1930》,第166页。
    1参见杨富学《回鹘之佛教》,第89-93页;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第252页;阿依努尔·司马义《北图收藏的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残片研究》序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4页。
    2冯家异《回鹘文与回鹘文<玄奘传>》,《大公报》1952年3月4日。
    3冯家异《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丙种》第一号,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1953年。
    4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第249-262页。
    5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学术论文》民族语文专刊第3辑,1980年,267—304页。
    6 Geng Shimin & H. J. Klimkeit. "Die Uighurische Xuan-Zang Biographie, ein Beitrag zum 7-kapite(?). 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 Bd.19,1986.
    7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及其译者胜光法师》,《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第66-70页。
    8黄盛璋《回鹘译本(玄奘传)残卷五玄奘回程之地望与对音研究》,《西北史地》1984年第3期,第9—32页。
    9聂鸿音《回鹘文(玄奘传)中的汉字古音》,《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第62—70页。
    1黄艾榕、张盛如《从回鹘文<玄奘传>看西北方言的入声演化》,《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28—31页。
    2杨富学《回鹘文<玄奘传>及其相关问题》,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8—115页。
    3杨富学《回鹘之佛教》,第89-93页。
    4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鹊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5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百年回顾》,《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第161—-188页。
    6杨富学《海峡两岸对回鹘佛教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郝春文主编《国际敦煌学联络委员会(ILCDS)》2004年第2期,第29-34页。
    7乔睿《国家图书馆所藏回鹘文<玄奘传>九页之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阿依努尔·司马义《北图收藏的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残片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硕十学位论文,2007年。
    9郑桓《回鹘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源语文化概念的翻译》,《民族翻译》2009年第4期,第73—76页。
    10郑桓《回鹘文<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句式标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2—149页。
    2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3期,第34-35页。
    3参见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鹊文献介绍》,《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2期,第31—32页: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3期,第34-35页: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二)》,《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4期,第8-9页: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三)》,《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1期,第43-45页;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四)》,《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2期,第6-8页;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五)》,《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3期,第12—14页。杨富学《回鹘之佛教》,第72—150页。
    4[瑞典]斯特凡·罗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中亚抄本及刻本收藏品概述》,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第112页。
    1有学者认为这批文书可能是1927—1928年贝格曼在黑城所得,但从贝格曼和斯文·赫定等人的记载来看,1927年贝格曼经过黑城时只略作查看,并没有进行发掘和获得搜集品。[瑞典]斯特凡·罗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中亚抄本及刻本收藏品概述》,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第114页。
    2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3-285、412页:
    3[俄]柯萍著,胡若飞译《西夏国名新诠》,《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第86页。
    4 Folke Bergman.'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9.
    5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lates. PL.17.
    6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pp.217.228-229.
    7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pp.228.
    8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p.134.
    9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pp.203.
    1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第145页。
    2荣新江《欧洲所藏西域出土文献闻见录》,《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1期,第128页。
    3[瑞典]斯特凡·罗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中亚抄本及刻本收藏品概述》,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第115页。
    4林梅村《新疆和田出土汉文于闻文双语文书》,《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第90页。
    5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1993年,第83—84页。
    6巴德鲁丁·汗在和田地区的文物外流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参见齐陈骏、王冀青《阿富汗商人巴德鲁丁·汗与新疆文物的外流》,《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第5-15页。
    7王冀青《英国图书馆藏“舍利夫文书”来源蠡测》,《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第101—102页。
    8[瑞典]尼尔斯·安博特著,杨了、宋增科译《驼队》,第173页。
    9 Nils Ambolt and Eric Norin.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1. p.44.
    10[瑞典]尼尔斯·安博特著,杨子、宋增科译《驼队》,第113页。
    11[瑞典]尼尔斯·安博特著,杨子、宋增科译《驼队》,第124页。
    1参见荣新江《贝利教授与于阗语文献研究》,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9-324页。
    2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第145页。
    3[瑞典]斯特凡·罗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中亚抄本及刻本收藏品概述》,第114页。
    4林梅村《新疆和田出土汉文于阗文双语文书》,第91页。
    5黄振华《于阗文及其文献》,《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第20-23页。
    6荣新江《近年于闻语及其文献研究论著评介》,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第360-372页。
    7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第89页。
    8林梅村《新疆和田出土汉文于阗文双语文书》,第90贞。
    9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第82、84页。
    10 2008年出版的《于闻史丛考》增订本中,荣新江先生和他的博士生广中智之对这部分目录进行了补充。参见荣新江、广中智之编《于阗研究论著目录》,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从考》(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3—418页。
    1林梅村《新疆和田出土汉文于阗义双语文书》,第102页。
    2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第147页。
    3 Sven Hedin, Big Horse's Flight:the trail of war in central Asia. London:Macmillan and Co. ltd..1936. pp.53-68.
    4[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99页。
    5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127.
    6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p.334-339.
    1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1927-1934”,p.118。在他之前,斯坦因探险队在此发现了大量藏文和蒙古文文书。其中藏文有200件较为完整,蒙文只有20件。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33.
    2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49.
    3[瑞典]斯特凡·罗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中亚抄本及刻本收藏品概述》,第112页。
    4 Pentti Aalto. A catalogue of the Hedin Collection of Mongolian literature. Contributions to ethnography, linguistics and history of religion,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4. pp.67-108.
    5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第146页。
    6[瑞典]斯特凡·罗森著,阿拉腾奥其尔译《斯文·赫定中亚抄本及刻本收藏品概述》,第113—114页。
    7伯吉·斯利特(Birgit Schlyter), 《IDP瑞典:赫定与雅林的收藏品》,《2011国际敦煌项目学术研讨会综述》,参见敦煌研究院网站2012年1月5日:http://www.dha.ac.cn/04DC/index.htm。
    1 Roy Chapman Andrews, "Explorations in Mongolia:A Review of the Central Asiatic Expeditions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69. No.1,1927. p.4.
    2德日进(1881—1955),法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1923至1946年多次到中国进行古人类学、地质学考察。他是“北京猿人”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对中国史前史研究也有重要负献。此外,他还参加了中法学术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学术考察。他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考古学者。
    3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第4页。
    4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第6页。
    1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2.
    2 Johannes Maringer, "Mongolia before the Mongols". Arctic Anthropology, vol 1. No.2.1963. pp.76-77.
    3 Johannes Maringer, The Gods of Prehistoric Man.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60.
    1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 ⅹⅰ.
    1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iy of Mongolia, p.167.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97页。
    3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第22页。
    1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202.
    2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204.
    3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36.
    1 Johannes Maringer. Mongolia before the Mongols, p.81.
    2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208.
    3陈星灿先生在研究西北科学考查团袁复礼搜集品的时候,在年代学的判定上面也是采用的通过石器的技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来进行推测。参见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第22页。
    4奥克拉德尼科夫(1908—1981).苏联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西伯利亚和太平洋盆地的古代文化。
    5裴文中《中国石器时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第39页。
    1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208.
    2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第24页。
    3 Teilhard de Chardin, P., et Pei. W. C., Le Neolithithique de la Chine, Inst. Geobiol, Peking,1944.
    4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5.
    1马林格通过内蒙古发现的部分独有或具有地方特色的石器与中国北方、东北、外蒙古、苏联、欧洲,乃
    至美洲的史前遗物进行广泛的对比,来说明其文化的独特特征。参见Johannes Maringer. "Some Refined Tool-Shapes of the Mongolian Stone Age", Artibus Asiae, vol 14. No.1/2,1951, pp.72-76.
    2 Johannes Maringer. Mongolia before the Mongols, p.78.
    1《专家河东论虞舜》,《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5日第8版。
    2[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215页。
    1参见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2参见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第12—13页。
    1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p.2.
    2 Vivi Sylwan. "Silk from the Yin Dynasty".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MFEA). vol 4. 1937, pp.119-126.
    3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Textile technology: Spinning and reeling, vol 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276.
    4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1. pp.106-107.
    1西尔万指出“楼兰人纺织品的主要材料是毛纺织”,而这些毛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是羊毛。但她并非是这一观点的首创者.在《亚洲腹地》中,斯坦因就已经指出他发现的羊毛织物,“在数量上仅次于丝绸。”“塔里木盆地羊毛织物自早到晚始终古有重要地位。”参见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p.17; Sir Aurel Stein, Innermost As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carried out and described under the orders of H. M, Indian government. vol I.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28. p.231.
    2 Sir Aurel Stein. Innermost As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carried out and described under the orders of H. M. Indian government. vol 1. p.231.
    3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pp.17-18.
    1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pp.86-97.
    2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p.10.
    1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p.25.
    2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pp.22-23.
    3贝格曼去世之后,考古部分的研究管理由蒙特尔负责:
    1这种划分标准源于高本汉。他在研究了1200余件青铜器后认为殷周时期的青铜器器型基本定型且多在形体上相似或相同,区别主要在装饰风格和铸造工艺上,可以据此划分为淮、汉两种风格。在《淮和汉》一文中,他对两种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讨论。参见Bernhard Karlgren. "Huai and Ha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vol 13,1941.
    2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pp.102-103:
    3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pp.12-15.
    4参见夏鼐《新疆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48页注释1。国外学者钊对这一问题也有所论述。见Dorothy G. Shepherd, "Book Reviews". Ars Orientalis. vol 2,1957, pp.610-612.
    Vivi Sylwan. 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p.55.
    2赵丰《中国丝绸在瑞典的收藏和研究》,《丝绸》1994年第1期,第41—42页。
    1[意大利]马可·波罗著,李季译《马可波罗游记》,上海东亚图书馆,1936年,第84页。
    2[俄]科兹诺夫著,陈贵星译《死城之旅》,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reface, p.vii.
    1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第50页。
    2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24.
    1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152.
    2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44.
    1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37.
    2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29.
    3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reface, p.vii.
    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84页。
    2本书作为“小河墓地”研究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2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之所以能够找到“小河墓地”,就是根据贝格曼的新疆考古报告,而且他们的发掘和研究结果在许多方面印证了贝格曼的内容和观点。此外,贝格曼对罗布泊地区的考古研究亦有不少见解独到之处。比如贝格曼很早就注意到墓穴随葬品中普遍存在的麻黄枝。他根据这一地区的环境气候,然后参考赫默尔、斯坦因等学者的研究和地方民俗,提出麻黄枝是作为熏香的替代品成为墓葬中的祭祀品的观点。他对“小河”地区的人种、楼兰墓葬的类型和“二次迁葬”、“小河遗址”年代等问题的精彩论证,无不体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严谨的研究能力。王炳华先生在《“小河”考察断想》一文中,对贝格曼在“小河墓地”考古研究中的一些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参见王炳华《“小河”考察断想》,《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第50-56页。
    3参见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Introduction, pp.1-2.
    1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Introduction, p.5.
    2傅振伦《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第3页。
    3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reface, p.10.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reface, p.xvi.
    5 Gerhard Bexell. "Ge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Mongolia and Kansu 1929-1934".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Ⅳ,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Birger Bohlin. "Paleontological an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Mongolia and Kansu 1929-1933".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Ⅳ,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Gosta Montell. "As Ethnographer in China and Mongolia 1929-1932".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Ⅳ,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1贝格曼除了两种专著之外,尚有七篇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方面的论文:"Newly discovered graves in the Lop-nor desert". Hyllnings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Stockholm.1935. "Nagot om mongoliet i forntid och nutid". Ymer, Stockholm.1935. "De 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ra expe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1927-35", Arkeologiska under-sokningar. Ymer, Stockholm,1935. "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 Archaologische Funde",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A note on ancient laminae armour in China". 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1.1935. "Lop-nor oknens dolda skatter". Nordisk Familjeboks Manudskronika. Stockholm.1939. "Some Chinese paper currency from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4. "Sidenvagen och dess uppkomst.-Unpublish manuscript". (Se also Hedin 1943-44. Marringer.J.1950. Norin. E. 1966. and Sommarstrom. B.1956 and 1958)
    2 Gosta Montel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reface, p.vii.
    3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13页。
    4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117页。
    1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Stockholm.1939. p.24.
    2[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五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3年,第25页。
    3[瑞典]安特生《甘肃省的考古发现》,转引自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121页。
    4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23.
    5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308-309页。
    6李济《发掘龙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绩》,《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第1集第1期,1931年。引自李济《李济文集》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1 John Maring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 p.201.
    2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reface, p.16.
    3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36.
    4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118.
    5[瑞典]斯文·赫定著.侯仁之译《黑城探险记》,第24—25页。
    6 Nils Ambolt and Eric Norin.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I. p.25.
    1 Gosta Montell,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introduction, p.8.
    2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简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第1—-25页。
    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3页。
    4 Vivi Sylwan,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p.8.
    5景爱《居延沧桑——寻找消失的绿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页。
    6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pp.112-113.
    7关于居延县城、居延都尉府位置问题争议颇多,没有最终定论。贝格曼最早提出K710遗址即为居延城,《居延汉简甲乙编》因袭贝格曼之说。陈梦家、傅振伦、薛英群、景爱赞同K710为居延县城的看法,但前二人认为居延县城与居延都尉府分置两地,都尉府位于破城子(A8),遮虏障则位于K688。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则认为K688是都尉府:台湾学者罗仕杰利用GPS测量、结合文献记载,亦认为K710为居延县城,K688是都尉府。此外,另有劳榦认为居延县城和遮虏障位于黑城,李并成认为绿城当为居延县城,K688是都尉府,而K710是遮虏障。李先生认为位置的确定应从居延汉简中寻找,成为这一研究最基本的思路:他提出的K710遗址规模过小,与汉代河西地区县城规模不符的问题,是研究居延县城位置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参见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劳幹《居延汉简·考释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1960年。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傅振伦《汉代张掖屯戍城塞的部署》,《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景爱《额济纳河下游环境变迁的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李并成《汉居延县城新考》,《考古》1998年第5期。罗仕杰《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卫星遥测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1[美]亨廷顿著,王彩琴、葛莉译《亚洲的脉搏》,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2 Sir Aurel Stein. Innermost As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carried out and described under the orders of H. M. Indian government. vol I.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28. pp.182-184.
    3[美]欧文·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4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49.
    5孟凡人《楼兰新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新西兰霍兰德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第16页。
    6 Nils Ambolt and Eric Norin.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1. p.26.
    7 Nils Ambolt and Eric Norin.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I. pp.25-26.
    1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41.
    2 Folke Bergman,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181.
    3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195.
    1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p.41-44.204.228-229.
    2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1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44.
    2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reface, p.xvi.
    1孟凡人《黄文弼》,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3页。
    2参见黄文弼《高昌》(第一分本),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另可见黄文弼《新疆发现古物概要》.《东方杂志》第28卷第5期,1931年,第40-43页。
    3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1页。
    1黄文弼《高昌陶集》叙言,第1页。
    2黄文弼《高昌陶集》叙言,第5页。
    3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1页。
    4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4页。
    5陈星灿《从一元到多元——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心路历程》,陈星灿《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70页。
    6黄文弼《高昌陶集》序言,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第109页。
    1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94页。
    2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96页:
    3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三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21页。
    4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96页。
    5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1895—1949》,第125页。
    6黄文弼《高昌陶集》叙言,第2页。
    1黄文弼《高昌陶集》叙言,第2页。
    2黄文弼《高昌陶集》叙言,第2-3页。
    3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自叙,第2页。
    4黄文弼《高昌陶集》叙言,第3页。
    1[德]勒柯克著,齐树仁译《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5页。
    2[德]勒柯克著,齐树仁译《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第152页。
    3[俄]C.M.杜丁著,何文津、方久忠译《中国新疆的建筑遗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页。
    4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39—90页。
    5[日]前田耕作著,黄烈编译《黄文弼与丝绸之路的考察》,《文物天地》1990年第2期,第5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0、23页。
    2向达《评黄文弼近著高昌三种》,《国风》第2卷第4期,1933年,第8—15页。
    3黄烈《艰辛的历程,丰硕的奉献——黄文弼先生与西北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第32页。
    1孟凡人《黄文弼》,第81—82页。
    2孟凡人《黄文弼》,第81页。
    1黄文弼《罗布淖尔水道之变迁及历史上的河源问题》,见于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9页。
    2参见王守春《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6年第3期,第57—70页。
    3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50.
    4参见[德]阿尔伯特·赫尔曼著,姚可崑、高中甫译《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129页。
    5黄文弼《谈古代塔里木河及其变迁》》,见于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第17页。
    6参见王守春《<水经注>塔里木盆地“南河”考辫》.《地理研究》1987年第4期,第36-41页。
    7樊自立、陈业宁、王亚俊《新疆塔里木河及其河道变迁研究》,《干旱区研究》2006年第1期,第8—15页。
    1侯灿《高昌楼兰研究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
    2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3孟凡人《黄文弼》,第82页。
    4孟凡人《黄文弼》,第81页。
    1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32.
    2刘炘《贝格曼黑河大发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3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35.
    1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33.
    2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看二十四史》,《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64页。
    3《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国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3年,第196页。
    4沈兼士《筹划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费建议书》页二,《段砚斋杂文》.北平东厂胡同协和印书局,1947年。
    5沈兼士《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页二、页三,《段砚斋杂文》。亦见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73页:
    6闫志《金石学在现代中国考古学中的表达》,《华夏考古》2005年第4期,第102页。
    7《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国学季刊》第1卷第3期,1923年,第553页。
    1《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第553页。
    2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第162—163页。
    3沈兼士《筹划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报告》页三,《段砚斋杂文》。
    4黄纪苏《我的祖父黄文弼》.钱理群、严瑞芳主编《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9页。
    1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绪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页:
    2贺昌群言及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察项目有“考古及研究地址为附带目的”之语。参见贺昌群《两北的探检事业》,《贺昌群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页。
    3梁启超著,张兴品编《梁启超家书》,第466—467页。
    4参见《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第2卷第6号,1927年,第5—10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页。
    2梁启超著,张兴品编《梁启超家书》,第471页。
    3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第一册)叙言,第2页。
    1孟凡人《黄文弼》,第74-83页;[日]前田耕作著,黄正健译《黄文弼与丝绸之路的考察》,《文物天地》1990年第2期,第2—5页;黄烈《大漠风沙觅学问——黄文弼先生的治学道路》,《文史知识》1991年第5期.第3—9页;黄烈《艰辛的历程丰硕的奉献——黄文弼先生与西北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第30-36页;沈颂金《黄文弼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36-42页;
    2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第623-628页。
    1孟凡人《黄文弼》,第81页。
    2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第7页。
    3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第169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16页。
    2黄文弼《居延海考》,《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1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42.
    2陈宗器先生与贝格曼博士的来往书信1933—-1945,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260—280页。
    3 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p.142-143.
    4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8页。
    5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64页。
    6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8、112页。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93.
    2.Jan Bergman. "Between Sweden and central Asia:practicing archaeolog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p.142.
    3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口记1927—1930》.第112页。
    4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p.223-225.
    5 Folke Bergman. "Travels and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in Mongolia and Sinkiang:a diary of the years 1927-1934". p.174.
    1此书信原件现藏于瑞典国家档案馆,本文引用的部分内容录自杨镰先生的《亲临秘境》中的照片内容。书中认为此书信时间为1928年,但就内容来看,黄文弼此信在《高昌砖集》出版之后,且斯文·赫定尚在欧洲.所以其确切时间当为1931年10月10日。书信原文照片参见杨镰《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70页。
    2黄文弼《高昌陶集》序言,第6页。
    1闫志《金石学在现代中国考古学中的表达》.第102页。
    1参见徐苹芳《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3-236页。
    2奥斯卡二世(1829—1907).1872年继承兄长卡尔国王之位,成为瑞典及挪威共主邦联的国王。他是瑞典探险事业的积极支持者。
    1 Sven Hedin. Through Asia, vol I. London:Methuen & CO..1898, p.23.
    2 Bo Sommarstrom.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p.375.
    1指中国考古学。
    2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第160页。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p.36-38.
    4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第136页。
    1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第7页:
    1刘进宝《贺昌群先生与敦煌学》.《文史杂志》1991年第2期,第46贞。
    2参见[日]那波利贞著,贺昌群译《科兹诺夫发见南宋板画美人图考》,《女师学院期刊》第1卷第1期,1933年.第1—16页。
    3贺昌群《西北的探检事业》,贺昌群著《贺昌群文集》第一卷:史学论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7页。
    ]贺昌群《西北的探检事业》,第28页。
    2贺昌群《西北的探检事业》,第27页。
    3贺昌群《西北的探检事业》,第32页。
    1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后.国人对斯文·赫定的态度也由敌视变得趋于正面,绝大多数报道多为赞扬和肯定,斯文·赫定似乎在一夜之间从帝国主义侵略者变成了朋友。伴随各种西北科学考查团报道的兴起,国内也掀起了论述斯文·赫定和译介其作品的小高潮。除了斯贺昌群偏向学术性的论述之外,还有聂崇岐《斯文赫定穿行亚洲述要》、徐炳昶《斯文赫定先生小传》、李述礼《斯文赫定探险生涯的初步》、华君《斯文赫定整理六年来中亚考古探险的成绩》、冯列山《斯文赫定访问记》等文章。这些文章对国人全面了解斯文·赫定有很大助益,对宣传斯文·赫定和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正面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徐炳昶在演训中宣传斯文·赫定“实在是一位地质学专家。至于敝团(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目标,也不只是考古。”参见徐炳昶讲演,王华国、刘培坤笔记《这一次科学的探险》.《河南教育》第1卷第19期,1929年,第69页。
    2贺昌群《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贺昌群著《贺昌群文集》第一卷:史学论从,第55页。
    3刘杨《贺昌群与居延汉简研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8页。
    1徐炳昶《阻卜非鞑靼辩》,《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1期,1930年,第1-10页。
    2徐炳昶《阻卜年表》,《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1930年,第3—33页。
    3徐炳昶《阻卜非鞑靼辩》,第2—3页。
    4徐炳昶《阻卜非鞑靼辩》,第9页:
    1徐炳昶附跋,参见贝琪《辨鄯善国在罗布泊南说》,《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第6-8页。
    2参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3梁启超著,张兴品编《梁启超家书》,第466-467页。
    1梁启超著,张兴品编《梁启超家书》,第471页。
    2《两北科学考查团发现新石器时代之遗物》,《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周刊》第1集第2期,1927年。转引自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第60页。
    3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序言,第2页。
    4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4页
    5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75页。
    1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79-280页。
    2黄纪苏《我的祖父黄文弼》,钱理群、严瑞芳编《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9页。
    3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305页。
    4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96页。
    5他对库车一带古城遗址的考察,就充分地参考了河流等环境因素起到的作用。参见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口记1927—1930》,第298页。
    1黄烈编《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216页。
    2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第126-127页。
    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上虞罗氏宸翰楼.1914年。
    2谢桂华、沈颂金、邬文玲《二十世纪简帛的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第147页。
    3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第4页。
    1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第386页。
    2甘肃居延考古队编《居延汉简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士的简册文物》,第1页。
    1徐苹芳《居延考古发掘的新收获》,《文物》1978年第]期,第26-27页。
    2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院编《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隧》出版说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页。
    3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4孙家洲《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5黄文弼《1957—1958年新疆考古调查简记》,《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第11页。
    6黄文弼《1957—1958年新疆考古调查简记》,《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第11页。
    7参见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二十五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第384-385页。
    2李济著,李光谟整理《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后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8页。
    3有关瑞典中国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瑞典]罗多弼著,高建平、李明译《面向新世纪的瑞典中国研究》,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4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397-428页。亦可见于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381-408页:[瑞典]罗多弼著,李筱梅译《翻开瑞典的汉学研究史》,《汉学研究通讯》1996年第15卷第2期,第113—120页。李明《北欧汉学研究的现代转向》,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5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8-79页。李明《瑞典汉学发展述略》,张西平主编《国际汉学》第17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98—113页。熊文华《瑞典的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3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第32-46页。马肇椿《中欧文化交流史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01—304页。张静河《瑞典汉学研究概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4期,第86-95页。张静河《瑞典汉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何寅、许光华主编《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1[瑞典]罗多弼著,高建平、李明译《面向新世纪的瑞典中国研究》,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392页。
    2李明《北欧汉学研究的现代转向》,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0页。
    3[法]巴斯蒂著,胡志宏译《19、20世纪欧洲中国史研究的几个主题》,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8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89-290页。
    4余君《试论“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戴燕《往来以礼》,《东方早报》2010年10月17日B05—B06版。
    6[瑞典]高本汉著,赵元任、罗常培、李芳桂合译《中国音韵学研究》傅斯年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1页。
    7[瑞典]高本汉著,陆侃如译《左传真伪考及其他》,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
    1杨镰《斯文·赫定和他的(丝绸之路)》,《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54页。
    2沈福伟《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总序一),王炳华著《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1 Sven Hedi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173.
    2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3[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14页。
    4[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第218页。
    1西北科学考查团得出结论认为楼兰丝绸之路的废弃有以下几种原因:一为河道变迁导致水量缺少:二为水中盐碱含量太高,导致土地不适合耕种:战争或政府管理不善等。其中以前二者为其主要原因。参见陈宗器《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卷).第55—56页。
    2刘衍淮《额济纳河居延海与黑城的考查》,《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15期,1970年,第230页。
    Folke Bergma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pp.41-44.204.228-229.
    4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99页:
    1也有少数国外学者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绥新公路察勘队与斯文·赫定的考察进行了区分。参见C. Martin Wilbur, "book revie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S..42.1944. p.311.
    1阿尔玛·赫定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中外合作有着精辟的总结,她在给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陈宗器的信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并且希望你们的考察为将来树立一个典范,证明不同国家的人们,当他们彼此互相尊重、相互照顾时,是能够成功在一起的。”陈斯文、陈雅丹《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册),第211页:
    Andrews, Roy Chapman:"Explorations in Mongolia:A Review of the Central Asiatic Expeditions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69, No.1,1927.
    Ambolt, Nils:"De 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ra expi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1927-35.
    Oversikt av de topografiska och astronomisk-geo-detiska arbetena", Ymer, Stockholm,1935.
    Ambolt. Nils:"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 Die topographischen und geodatischen Arbeiten", 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Ambolt, Nils:"Der moderne Theodolit im Dienste des Forschungsreisenden", Hyllningsskrift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Stockholm,1935.
    Bergman, Folke:"Archaologische Funde", Petermanns Ge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Gotha, 1935.
    Bergman, Folke:"Newly discovered graves in the Lop-nor desert", Hyllningssh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 Annarler, Stockholm,1935.
    Bergman, Folke:"Nagot om mongoliet i forntid och nutid", Ymer, Stockholm,1935.
    Bergman, Folke:"De 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ra expe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1927-35", Arkeologiska under-sokningar, Ymer, Stockholm,1935.
    Bergman, Folke:"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Archaologische Funde", 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Bergman. Folke:"A note on ancient laminae armour in China", 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1,1935.
    Bergman, Folke:"Lou-Lan Wood-Carvings and Small Finds Discovered by Sven Hed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7,1935.
    Bexell, Gerhard:"On the stratigraphy of the plant-bearing deposits of Late Palaeozoic and Mesozoic age in the Nanshan Region". Hyllnings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Stockholm,1935.
    Bexell, Gerhard:"De 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ra expi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Geologiska arbeten", Ymer, Stockholm,1935.
    Bexell. Gerhard:"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Stratigraphisch-geologische Arbeiten in der Inneren Mongolei und Mittelasien". 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Bohlin, Birger:"Cavicornier der hipparion-fauna nord-Chinas". Palaeontologia Sinica,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Palaentologia Sinica, Ser.C, vol 9. Fasc.4,1935.
    Bohlin, Birger:"Some remarks on fossil Giraffida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vol 14.no. 1. 1935.
    Bohlin, Birger: "Tsaidamotherium hedini. n. g.. n. sp. Ein einhorniger Obibovinae, aus den tertiaren Ablagerungen aus der Gegend des Tossun nor, Tsaidam", Hyllnings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Stockholm, 1935.
    Bohlin. Birger: "Einige Fundorte fur fossile Vertebraten in Nordwest-China". Petermanns Geographische Mittei- lungen, Gotha, 1935.
    Bohlin, Birger: "Nagra fyndorter for fossila ryggradsdjur i nordvastra Kina", Ymer, Stockholm, 1935.
    Bergman, Folke: "A Note on Ancient Laminae Armour in China", Ethnos: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1, 1936.
    Bohlin, Birger: "Newly Visited Western Caves at Tun-Hua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l.No. 2. 1936.
    Birger Bohlin: "Notes on some remains of Fossil Mammals from China and Mongoli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vol 154, No. 3, 1936.
    Bohlin, Birger: "Enhorningen fran Traidam", Fokus, Publication of the Science Association at the Cathedra! School at Uppsala, Argang 12, Uppsala, 1938.
    Bergman, Folke: "Lop-nor oknens dolda skatter", Nordisk Familjeboks Manadskronika, Stockholm, 1939.
    Bergman, Folke: "Sidenvagen och dess uppkomst. -Unpublish manuscript". (Se also Hedin 1943-44, Marringer. J. 1950, Norm. E. 1966, and Sommarstrom, B. 1956 and 1958)
    Bohlin, Birger: '"Description of some Graves at the Nortern Foot of the Nan-Shan", Ethnos: Journal of Anthro- pology, Stockholm, 1950.
    Bergman, Folke: "Some Chinese paper currency from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 1954.
    Bohlin, Birger: "Sven Hedin in Memoriam", kungl. Vetenskapssocietetens Arsbok, Uppsala, 1955. Bohlin, Birger & Norin, Eric: "Zentralasiatische Gebirgszusammenhange", Geol. Rundschau, Bd. 50, Stuttgart, 1960.
    Bohm, Hans: "Financing of the central Asia expedition Sven Hedins: "Strictest secrecy is regarded of all involved ones as essential'", Geography, 57, 2003.
    Dazu, Siehe: "Machatschek, Fritz: Sven Hedins Reisewerk", Pelermanns Geographische Mitiei-lungen, Gotha, 1945.
    Goodrich. C. S.: "(review ) Chii-yen Han-chien k'ao-shih (Investigation of the Han wooden slips of Chu-yen) , By Lao K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3,1954.
    Haude, Waldemar: "Zweieinhalb Jahre, 1927-1929, meteorologische Expedition Sven Hedins", Geografiska Annaler, vol 12, Stockholm, 1930.
    Haude, Waldemar: "Die Ausbreitung und Auswirkung von Kaltewellen", Ber. uber die Tatigkeit des Preus. Meter. Institutes, 1930.
    Haude, Waldemar:"Monsunbeobachtungen am Sudostrand der mongolischen Steppe", Beitr. z. Physik d. Freien Atmosphare, Bd. ⅩⅦ, Leipzig.1931.
    Horner, Nils:"Upptackten av nya Lop-nor", Ymer, Stockholm,1931.
    Horner, Nils:"Der Unterlauf des Su-lo-ho und sein Verhaltnis zum Lop Nor", Bull. Geol. Inst.Uppsala. vol 24.1932.
    Horner, Nils:"Lop-nor.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Summary", Geografiska Annaler, vol 17. 1932.
    Horner, Nils; "Geomorphologic processes in continental basins of Central Asia", Rep.ⅩⅥ int. Geol. Gongr. Washington,1933.
    Haude, Waldemar:"Drei Jahre meteorologischer und klimatischer Arbeiten bei der chinesischen Expedition Sven Hedins in Zentralasien", Zeitschrift der Gesellschaft fur Erdkunde, Berlin,1934.
    Haude, Waldemar:"Siedelungsmoglichkeiten in Zentral- und Westchina unter besonderer Beriicksichtigung der Wasserverhaltnisse des Edsingols", Zeitsch. Ges.f. Erdkunde, Berlin,1934.
    Haude, Waldemar:"Reise und Arbeiten der meteorologischen Sondergruppe 1931-32 bei der Expedition Sven Hedins", Zeitschrift der Gesellschaft fur Erdkunde, Berlin,1934.
    Haude, Waldemar:"Temperatur und Austausch der bodennahen Luft uber eine Wiiste", Beitr. z. Physik d. Freien Atmosphare, Leipzig,1934.
    Haude, Waldemar:"Grenzen verschiedener Trockenklimate in Zentralasien", Hyllningsskrift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Stockholm,1935.
    Haude, Waldemar:"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 die meteorologischen Arbeiten", 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Hedin, Sven:"De 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ra expe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Ymer, Stockholm,1935.
    Hedin, Sven:"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 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Horner, Nils:"Some River Changes and Lake Displacements in Central Asia", Supplement Hyllnings 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vol 17,1935.
    Horner, Nils:"De 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va expe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Nagra geomorfolo-giska och kvartargeologiska studier", Ymer, Stockholm,1935.
    Horner, Nils:"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 Geomorphologische und Quartargeologische Studien", Peterm. Geogr. Mitt., Gotha,1935.
    Horner, Nils & Chen, Parker:"Alternating Lakes:Some River Changes and Lake Displacements in Central Asia". Hyllnings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rler, vol 17, Stockholm, 1935.
    Horner, Nils:"Geomorphic processes in continental basins of Central Asia", ⅩⅥ Intern. Geological Congress 1933,Reports, Washington,1936.
    Hummel, David:"Zur Arthropodenwelt "Nordwest-Chinas:sammlungen Dr. David Hummels in den Jahren 1927-30", Insecta. Myriopoda, Arachnoidea, vol 1-3, Stockholm: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1937.
    Horner. Nils:"Die heutige und ehemalige Vergletscherung im Richthofengebirge,Zentralasien" Verhandl. d. Ⅲ. Intern. Quartar-Konferenz,1936:Wien,1938.
    K. S. Hao:"Pflanzengeographische Studien uber den Kokonor-See und uber das angrenzende Gebiet". Botanische. Band LXVIII, Heft 5,1938.
    Karlgren, Bernhard:"Huai and Ha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MFEA), No.13,1941.
    Korner, Brunhild; Lessing. geb.:"Der Ahnenkult der Mandschu in Peking", Baessler-Archiv, Neue Folge, Band III. Berlin,1955.
    Lord Curzon of Kedleston:"Scientific results of Dr. Sven Hedin's expedition",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33, No.4, Apr.,1909.
    Larson, Frans August:"The memoir of Frans August Larson", Bloomington, Ind.:Mongolia Society,2007.
    Montell, Gosta:"Studier i asiatisk textilteknik", Ymer, Stockholm,1934.
    Montell. Gosta:"The Lama Temple Potala of Jehol. Plan of the Monastery-Ground ", Hyllnings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1935.
    Montell, Gosta:"Ethnographische Forschung", Petermanns Ge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Gotha. 1935.
    Montell, Gosta:"Sven Hedin's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from Khotan:Terra-cottas from Yotkan and Dandan-Uiliq",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7, Stockholm, 1936.
    Montell, Gosta:"Mongol Life and a Journey to Etsingol", Journal of the Royal Central Asian Society, Ausgabe XXIV,1937.
    Montell, Gosta:"Distilling in Mongolia", 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2,1937.
    Montell, Gosta:"Sven Hedin's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from Khotan Ⅱ",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0,1938.
    Montell, Gosta:"Yung ho kung:det kejserliga lamatemplet i Peking", Nordisk familjeboks manadskronika, Andra argangen, Stockholm,1939.
    Montell, Gosta:"T'ou Hu, the ancient Chinese pitch-pot game", 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5,1940.
    Montell, Gosta:"The Torguts of Etsin-Gol",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vol 70, No.1,1940.
    Maringer, John:"Felsbilder im Lang-shan", 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15,1950.
    Maringer, Johannes:"Some Refined Tool-Shapes of the Mongolian Stone Age", Artibus Asiae, vol 14. No.1/2,1951.
    Montell, Gosta:"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Central Asia by the Sven Hedin Expedition", Ethnos: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17,1952.
    Montell, Gosta:"Sven Hedin:the Explorer". Geographiska Annaler. vol 36.1954.
    Montell. Gosta:"Sven Hedin's mapping in Asia", Bull. Of Geological Institutions of Uppsala University, Band XL,1961.
    Maringer, Johannes:"Mongolia before the Mongols". Arctic Anthropology, vol 1, No.2,1963.
    Montell. Gosta:"The Explorer", 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 vol 30,1965.
    Martin. Helmut:Hammer. Christiane:"Chinawissenschaften-Deutschsprachige Entwicklungen. Geschichte, Personen, Perspektiven". Mitteilungen des Instituts fiir Asienkunde Hamburg, Bd.303, Hamburg:Institut fur Asienkunde,1999.
    Mehmel. Astrid:"Sven Hedin and National Socialist policy of expansion", In:Geo politics. Border courses in the spirit of the time. Bd.1,1 1890 to 1945 hrsg.. by Irene Diekmann. Potsdam: Peter Kruger and Julius H. Schoeps,2000.
    Mair, V. H.:"The rediscovery and complete excavation of Ordek's Necropolis", Journal of Indo-European Studies,34,2006.
    Muhlenweg, Fritz:"Drei Mal Mongolei", Reisetagebucher und Briefe aus der Sven Hedin Expedition durch die Innere Mongolei, Lengwil:Hrsg. Ekkehard Faude und Regina Muhlenweg, 2006.
    Norin, Eric:"The basin of Bagrash-koll", Geografiska Annaler, vol 13, Stockholm,1931.
    Norin, Eric:"Quaternary climatic changes within the Tarim Basin". Geogr. Review, vol 22, New York,1932.
    Norin, Eric:"A tentative correlation of the Palaeozoic sedimentary formations of the eastern T'ian-shan, Chinese Turkistan'". Hyllningsskrift tillagnad Sven Hedin, Geografiska Annaler, Stockholm,1935.
    Norin, Eric:"Neue Forschungen in Mittelasien und Tibet. Geologische Arbeiten", Peterm Geogr. Mitt., vol 81,Gotha,1935.
    Norin, Eric:"Geologiska arbeten (In Sven Hedin, Devetenskapliga resultaten av Vara expeditioner i Centralasien och Tibet 1927-1935) ", Ymer, Stockholm,1935.
    Norin, Eric:"Tertiary of the Tarim Basin", Bull. Geol. Soc. China, vol 14, Peking,1935.
    Norin, Eric:"The Cambrian and sub-Cambrain sediments of central Kuruk-tagh, eastern T'ian-shan", ⅩⅦth Intern. Geol. Congr., Rep., vol 6, Moskva,1937.
    Norin, Eric:"The Tarim Basin and its border regions", Regionale Geologie der Erde,2:4b, Leipzig,1941.
    Norin, Eric:"Two salt basins in Central Asia", Meddelanden fr. Lunds univ., geol.-min. Inst, No. 97, Lund,1942.
    Norin, Eric & Ambolt. Nils:"The relation of the Tarim Basin to its border ranges as elucidated by gravity data", ⅩⅧth Intern. Geol. Congr., Rep., vol 5, London,1948.
    Norin, Eric:"Edsengol-oasen i Gobioknen", Geol. Foren. Forhandl, vol 88, Stockholm,1966.
    Sylwan, Vivi:"Silk from the Yin Dynasty",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 (BMFEA),vol 4, Stockholm,1937.
    Soderbom. Georg:"The Mongolian game Norobo or Cindi'", Ethnos:Journal Anthropology, vol 15,1950.
    Smith, Kaj Birket:"The History of Ethnology in Denmark",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vol 82, No.2, Jul.-Dec.,1952.
    Shepherd. Dorothy:"Book Reviews". Ars Orientalis. vol 2.1957.
    Schobel, Jurgen:"Published papers by Johan Gunnar Andersson, Birger Bohlin, Carl Wimanand and Otto Zdansky on the archaeology,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of China and Mongoli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Institu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Uppsala, n.s.11.1985.
    Wilbur, C. Martin, "book revie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S.,42,1944.
    榎一雄《西北科学考查团の学术报告书》,《东洋学报》第29卷第2号,1942年。
    山田信夫《ゥ彳クル文天地八阳神(?)经断片——龙谷大血所藏大谷探险陈将来文书,附西北科学考查团将来文书》,《东洋学报》第40卷第4号,1958年。
    Andersson, J. Gunnar: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 London:Kegan Paul, Treubner & CO., LTD.,1934.
    Ambolt, Nils:Karawanen, lm Auftrag Sven Hedins durch Innerasien, Mit einem Geleitwort von Sven Hedin, Leipzig:F. A. Brockhaus Verlag,1937.
    Ambolt, Nils:Latitude and Longitude Determinations in Eastern Turkistan Northern Tibet derived from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Stockholm: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1938.
    Albrecht, F.:Ergebnisse von dr. Haudes beobachtungen der Strahlung und des Warmehaushaltes der Erdoberfldche an den beiden Standlagern bei Ikengung und am Edsen-Gol,1931-32, Leipzig: Druck von F. A. Brockhaus,1941.
    Ambolt, Nils:Zum Ziel meiner Trdume. lm Auftrag Sven Hedins in Innerasien, Leipzig:F. A. Brockhaus Verlag,1944.
    Arne, T. J.:Excavation at Shah Tepe, Iran, Publication 27,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Ambolt, Nils:Relative Schwerkraftsbestimmungen mit Pendeln in Zentralasien, Stockholm: 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8.
    Alto, Pentti:A catalogue of the Hedin Collection of Mongolian literature, Contributions to ethnography, linguistics and history of religion. Publication 38,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4.
    Ambolt, N. P.; Norin, Eric: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I, Stockholm: The 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7.
    Bohlin, Birger:Eine tertidre Saugetier-Fauna aus Tsaidam, Peiping (Peking):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1937.
    Bohlin. Birger:Notes on some late Palaeozoic Localities in the Nan-shan SE of Tun-huang, Stockholm: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1937.
    Bohlin, Birger:Oberoligozane sdugetiere aus dem Shargaltein-tal (western Kansu), Nanking: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1937.
    Bohlin. Birger:Einige Jungtertidre und Pleistozdne Cavicornier aus Nord-China, Uppsala: Almqvist & Wiksell,1938.
    Bergman, Folke: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Sinkiang:Especially the Lop-nor region. Stockholm: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1939.
    Bohlin, Birger:Notes on the Hydrography of Western Kansu,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0.
    Bergman, Folke:Larkornas dal:en berdttelse fran Mongoliet, Stockholm:Fahlcrantz & Gumaelius,1941.
    Bohlin, Birger:The Fossil Mammals from the tertiary deposit of Tabenbuluk, part Ⅰ, Western Kansu: Insectivors and Lagomorpha, Nanking:Palaeontologia Sinica, New Series C,8A,1942.
    Bohlin, Birger:Pa jakt efter urmdnniskans forfader, Stockholm:Fahlcrantz & Guma(?)lius,1944.
    Bergman, Folke; Bexell, Gerhard; Bohlin, Birger; Montell, Gosta: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IV, Publication 26,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5.
    Bohlin, Birger:the Fossil Mammals from the tertiary deposit of Tabenbuluk, part II, Western Kansu:Simplicidentat, Carnivora, Artiodactyla, Perissodacttyla, and Primates, Peking: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1st edition,1946.
    Bohlin, Birger:A contribution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in Inner Mongolia, Kansu and Ching-hai, Stockholm:Thule,1949.
    Bohlin, Birger:Som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Shih-ehr-ma-ch'eng, Hui-hui-p'u area, Western Kansu,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1.
    Bohlin, Birger:Fossil reptiles from Mongolia and Kansu,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3.
    Bergman, Folke:Some Chinese paper currency from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Stockholm: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4.
    Bohlin, Birger:Geological reconnaissances in western Kansu and Kokonor,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0.
    Bohlin, Birger:Late Palaeozoic Plants from Yuerhhung, Kansu, China:Text,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1971.
    Bohlin, Birger:Four localities with late Palaeozoic plants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Kansu and Kokonor,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1976.
    Brennecke, Detlef:Sven Hedin, Stockholm:Bonniers,1987.
    Brennecke, Detlef:Sven Hedin mil Selbstzeugnissen und Bulddokumenten, Reinbek bei Hamburg, 1991.
    Berg, Lasse; Holmqvist. Stig:1 Sven Hedins spar,Sttockholm:Bra bocker,1993.
    Baumann, Bruno:Karavan utan atervdndo:sanningen om Sven Hedins olycksdrabbade resa:med 135fargfoton, Bokforlaget DN,2001.
    Conrady, August:Die chinesischen Handschriften- und sonstigen Kleinfunde Sven Hedins in Lou-Ian. Hcrausgegeben. ACEbcrsetzt und unter Benutzung von Karl Himlys hinterlassenen vorarbeiten behandelt von August Conrady. Stockholm: Generalstabens Litografiska Anstalt, 1920.
    Chardin. Teilhard de and Pei, W.C: Le Neolithithique de la Chine, Inst. Geobiol. Peking, 1944.
    Dettmann, Hans Eduard: Mit Sven Hedin durch die Wiiste Gobi, Berlin: Franz Schneider Verlag, 1938.
    Dettmann, Hans Eduard: Karawanen-Fahrt mit Sven Hedin, Berlin: Franz Schneider Verlag, 1950.
    Dettmann, Hans Eduard: Mit den Pelzjagern durch Turkestan Ein Junge auf KaraM'anenfahrt im Herzen Asiens, Berlin: Munchen Franz Schneider, 1953.
    Dettmann, Hans Eduard: Flucht quer durch Asien, Berlin: Munchen Franz Schneider, 1960.
    Dettmann. Hans Eduard: Das Abenteuer meines Lebens.Mit Sven Hedin auf Forschungsreisen, Gottingen: Fischer Verlag, 1965.
    Durante, Marina V.: Angaran Upper Permian flora of the Nan-shan section (northern China) , Stockholm: Sven Hedin Foundation. Folkems Museum. 1992.
    French, Evangeline; Cable, Mildred; French, Francesca: A Desert Journal: letters from Central Asia, London: Constable & Co. Ltd., 1934.
    Furst, C.M.: the Skeletical Material collected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Dr. T. J. Arne in Shah Tepe at astrabad-Gorgan in Iran, Publication 9, Stockholm: 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 1939.
    Frebold, H.: Untersuchungen iiber die Fauna und Stratigraphie des marinen Tertiars von Ostturkistan, Stockholm: Aktiebolaget H. W. Tullberg, 1940.
    French, Francesca; Cable, Mildred, The Gobi Desert,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Limited, 1942.
    Farquhar, D. M.; Jarring G; Norin E.: 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 memoir on maps, vol Ⅱ, Stockholm: 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 1967.
    Frederiksen, Kurt L: Manden i Mongoliet.Henning Haslund-Christensens fantastiske liv, Copen-hagen Valby: Borgen, 2001.
    Faude, Ekkehard: Fritz Miihlenweg - vom Bodensee zur Mongolei, Bodensee: Libelle Verlag Lengwil, 2005.
    Hedin, Sven: Genom Persien, Mesopotamien, Och Kaukasien: reseminnen, Stockholm: Albert Bonniers forlag, 1887.
    Hedin, Sven: Konung Oscars Beskickning till Schahen af Persien dr 1890, Stockholm: Samson & Wallin, 1891.
    Hedin, Sven: Genom Khorasan och Turkestan: minnen frdn en resa i Centralasien 1890 och 1891. 2v. Stockholm: Samson & Wallin, 1892-1893.
    Hedin. Sven: Through Asia, 2v, London: Methuen & CO., 1898.
    Hedin, Sven: Die Geographisch-M'issenschaftlichen Ergebniss meiner reisen in Zentralasien 1894-1897. Gotha: Justus Pethes, 1900.
    Hedin, Sven: Central Asia and Tibet: Towards the holy city Lassa, 2v, london: Hurst and Blackett, limited. 1903.
    Hedin, Sven: Trans-Himalaya:Discoveries and Adventures in Tibet, 3v, London: Macmillan, 1909- 1912.
    Hedin. Sven: Southern Tibet: discoveries in former times compared with my own researches in 1906-1908. 9v. Stockholm: Lithographic institute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Swedish army, 1916-1922.
    Hedin, Alma: Min bror Sven: brev och minnen, Stockholm: Wahlstrom & Widstrand, 1926.
    Hedin, Sven: Ater till Asien. Min expedition 1927-1928 med svenskar, tyskar och kineser genom bknen Gobi, Stockholm: Bonniers, 1928 (Across the Gobi Desert, London: Routledge, 1931; Mew York: E. P. Dutton, ]933.Auf grosser Fahrt: meine Expedition mil Schweden, Deutschen und Chinesen durch die Wuste Gobi 1927-1928, Leipzig: Brockhaus, 1929)
    Hedin, Sven: Gobioknens gator, Stockholm: Bonniers, 1930 (Rdtsel der Gobi: die Fortsetzungder grossen Fahrt durch Innerasien in den Jahren 1928-1930, Leipzig: Brockhaus, 1931. Riddles of the Gobi Desert. New York: E. P. Dutton, 1933)
    Hedin, Sven: Jehol, kejsarstaden, Skildringar fran de stora mandschukejsarnas hov, Stockholm:
    Hokerbergs. 1931 (Jehol, City of Emperors, New York: E. P. Dutton, 1933. Jehol, die Kaiserstadt, Leipzig: Brockhaus, 1942) .
    Hummel. David: Sch-wedisch-chinesische Wissenschaftlische Expedition nach den nordwestlichen Provinzen Chinas:unter Leitung von Sven Hedin und Su Ping-Chang. Insekte, Stockholm: P. A. Norstedt, 1932.
    Haslund-Christensen, Henning: Jabonah: Abenteuer in der Mongolei, Mit einem Geleitwort von Sven Hedin, Leipzig: Insel- Verlag, 1933.
    Hedin, Sven: Stora hastens flykt, Stockholm: Bonniers, 1935 (Die Flucht des Grossen Pferdes, Leipzig: Brockhaus, 1935. The Flight of "Big Horse ": The Trail of War in Central Asia, New York: E. P. Dutton, 1936)
    Haslund-Christensen, Henning: Zajagan. Menschen und Gotter in der Mongolei, Mit einem Vorwort von Sven Hedin, Stuttgart: Union Deut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1936.
    Hedin, Sven: Sidenvagen. En bilfdrd genom Centralasien, Stockholm: Bonniers, 1936 (the Silk Road, New York: E. P. Dutton, 1938. Die Seidenstrasse, Leipzig: Brockhaus, 1942)
    Homer, Nils: Resa till Lop, Stockholm: P. A. Norstedt & Soner, 1936.
    Haude, Waldemar: Ergebnisse der allgemeinen meteorologischen beobachtungen und der drachenau- fstiege und den beiden standlagern bei Ikengung und am Edsen-gol 1931/32, Stockholm: 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 1940.
    Hedin, Sven: Chiang Kai-Shek: Marshal of China, New York: John Day Co., 1940.
    Hedin, Sven: Eine Freundschaft in Briefen zwischen Autor und Verleger, Leipzig: Brockhaus, 1942.
    Hjortsjo, Carl-Herman; Walander, Anders: Das schddel- und skelettgut der archaologischen untersuchungen in Ost-Turkista, Publication 19, Stockholm: 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 1942.
    Haslund-Christensen, H.: The music of the Mongols: part I: Eastern Mongolia, Stockholm: 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 1943.
    Hedin. Sven: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Ⅰ, Publication 23, Stockholm: 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 1943.
    Hedin. Sven: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Ⅱ. Publication 24, Stockholm: 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3.
    Hedin. Sven: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Ⅲ. Publication 25, Stockholm: 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4.
    Hedin, Sven:Stormdn och kungar,2v, Stockholm:Fahlcrantz & Gumaelius,1950.
    Hedin. Sven:Mina hundar i Asien, Stockholm:Bonniers,1952.
    Hedin, Sven:Karavan och tarantass:Med hdster genom Asien, Stockholm:Albert Bonniers, 1953.
    Horner, N. G.:Some notes and data concerning dunes and sand drift in the Gobi desert,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7.
    Hedin, Sven:life and letters, Stockholm:Sven Hedins stiftelse,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 1962.
    Hess, Willy:Die Werke Sven Hedins. Versuch eine vollstandigen Verzeichnisses, Sven Hedins Stiftelse. Stockholm:Hauptband,1962.
    Hedin, Sven:Sven Hedin as artist:for the centenary of Sven Hedin's birth,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4.
    Hedin, Sven:Asiatiska aventyr, Stockholm:Bonnier,1980.
    Hopkirk, Peter:Foreign Devils on the Silk Road:The Search for the Lost Cities and Treasures of Chinese Central Asia, Amherst:UMass. Pr.,1984.
    Haslund-Christensen, Henning:In secret Mongolia, Kempton:Adventures Unlimited Press,1995.
    Haslund-Christensen, Henning:Mongolian adventure, Long Riders' Guild Press,2001.
    Jarring. Gunnar:Central Asian Turkic place-names, Lop Nor and Tarim area,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1997.
    Juntunen, Mirja; Schlyter, Birgit N.:Nordic research on central As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ondon:Kegan Paul Int.,1999.
    Korner, Brunhild:Die religiose Welt der Bduerin in Nordchina,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9.
    Kahler, F.:Fusuliniden aus T'ien-shan und Tibet. Mit Gedanken zur Geschichte der Fusuliniden-Meere im Perm,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1974.
    Kish, George:To the Heart of Asia:the life of Sven Hed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
    Larson, Frans August:Larson, Duke of Mongolia, Boston:Little, Brown & Co.,1930.
    Lessing, Ferdinand:Die wissenschaftliche Eroberung Asiens. Ergebnisse und Aufgaben der Expedition Sven Hedins, Berlin:Berliner Tageblatt,1931.
    Lessing, Ferdinand:Lehrgang der nordchinesischen Umgangssprache/ 1,2, Umschrift und Uebersetzung, Schanghai:Noessler,1933.
    Lessing, Ferdinand:Mongolen, Hirten, Priester und Damonen, Berlin:Klinkhardt & Biermann Verlag,1935.
    Larson. Frans August:Die Mongolei und mein Leben mit den Mongolen, Berlin:Kiepenheuer. 1936.
    Lessing. Ferdinand:Yung-ho-kung, an iconography of the Lamaist cathedral in Peking:with notes on Lamaist mythology and cult. Goteborg: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42.
    Larson, Frans August:Blanc vargar och rovare i Mongoliet, Uppsala:J. A. Lindblad,1952.
    Lessing, Ferdinand:Mongolian-English dictionary,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60.
    Lovadina, Michela:"Manchu Shamanic material rediscovered:a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from the 1932 Sven Hedin expedition", Schriftenreihe:Shamanica Manchurica collecta Nr.6. Mit Fotografien von Gosta Montell, Wiesbaden:Harrassowitz,1998.
    Montell. Gosta:Fran talt och tempel i fjarran ostern:utstallning av Hedin-expeditionens religions-hisioriska och etnografiska samlingar, vilka donerats till Sverige av Vincent Bendix: vdgledning, Liljevalchs Konsthall, Stockholm:Nordisk Rotogravyr,1932.
    Montell, Gosta:The Chinese Lama Temple Potala of Jehol. Exhibition of historical and ethnographical collections, Chicago:Century of Progress Exposition,1932.
    Montell, Gosta:Vara vanner pa stdppen:Genom Mongoliet till torguterna vid Etsingol, Stockholm:L. Hokerberg,1934.
    Montell. Gosta:Durch die Steppen der Mongolei, Mit einem Vonvort von Sven Hedin und zahlreichen Abbil-dungen nach Aufnahmen des Verfassers, Stuttgart:Union Deutsche Verlagsgesellschaft.1938.
    Magnusson, A. H.:Lichens from Central Asia, Part Ⅰ,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 1940.
    Montell, Gosta:Bland gudar och vanliga mdnniskor:minnen fran lyckliga ar i Peking, Stockholm:Medens fdrlags aktiebolag,1942.
    Magnusson, A. H.:Lichens from Central Asia, part Ⅱ,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 1944.
    Montell, Gosta:Primitiv Konst, Konst och Konsthantverk hos primitiva folk, Stockholm: Aktiebolaget Bokverk,1946.
    Montell, Gosta:Nord-asien, Stockholm:(s. n.),1947.
    Montell, Gosta:Unter Gottern und Menschen:Erinnerungen an gliickliche Jahre in Peking, Leipzig:F. A. Broc-khaus Verlag,1948.
    Maringer, John: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Mongolia:a study of the prehistoric collections from Inner Mongolia, Publication 34, Stockholm:Thule,1950.
    Muhlenweg, Fritz:In geheimer Mission durch die Wuste Gobi, Freiburg:Herder Verlag,1950. Montell, Gosta:Sven Hedin Utstdllningen:andordnad av Sven Hedins Stiftelse, Stockholm: Bonnier,1954.
    Montell, Gosta:Sven Hedin Ausstellung in Deutschland:Aus den Sammlungen der Sven-Hedin-Stiftung in Slock-holm, F. A. Wiesbaden:Brockhaus Verlag,1955.
    Montell. Gosta:Gods and ghosts in Tibetan temple hanging. Stockholm:Ethnographical Museum of Sweden.1957.
    Montell. Gosta:Sven Hedin:De Fb'rsta fern °Aren, Stockholm:Thule,1957.
    Maringer, Johannes:the Gods of Prehistoric Man,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60.
    Montell. Gosta:Sven Hedins stiftelse. Stockholm:Statens etnogr. museum. Sven Hedins stiftelse. 1962.
    Muhlenweg, Fritz:Echter und falscher Zauber. Geschichten von der Mongolei. Freiburg:Herder, 1963.
    Montell, Gosta:Sven Hedin as Artist:for the centenary of Sven Hedin's birth. Stockholm:Gen. Stabenslitogr. Anst,1964.
    Montell, Gosta:Sven Hedin som tecknare:Till hundraarsminnet av Sven Hedins fodelse under medverkan av Gosta Montell och Folk Holmer, Stockholm:Generalstabens Iitografiska anstalts fdrlag,1964.
    Montell, Gosta:Sven Hedin-Mein Leben als Zeichner, Zum 100. Geburtstag von Sven Hedin, Wiesbaden:Brockhaus Verlag,1965.
    Meyer, Karl E.; Brysac, Shareen Blair:Tournament of Shadows:The Great Game and the Race for Empire in Central Asia, Washington D. C.:Counterpoint,1999.
    Muhlenweg, Fritz:Sven Hedin personlich, Lengwil:Mongolische Heimlichkeiten,2002.
    Norin, Eric:Geology of Western Quruq Tagh, Eastern T'ien-shan, Stockholm:Bokforlags aktiebo-laget Thule,1937.
    Norin, Eric:Geologic reconnaissances in the Chinese T'ien-shan,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1.
    Norin, Eric:Geological Explorations in Western Tibet, Stockholm:Thule,1946.
    Norlindh, T.:Flora of the Mongolian steppe and desert areas, part Ⅰ,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9.
    Norin, Eric: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9.
    Norin, Eric: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memoir on maps, vol Ⅲ, Fasc.3,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80.
    Norin, Eric:Sven Hedin Central Asia atlas. Memoir on maps, vol Ⅲ, Fasc 1,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1982.
    Needham, Joseph: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Textile technology:Spinning and reeling, vol 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Odelberg, Axel:Aventyrpa riktigt:Berattelsen om upptackaren Sven Hedin, Stockholm:Norstedts, 2008.
    Peterson, Hans,:Jag, upptacktsresande Sven Hedin, Stockholm:LL-forlaget,2005.
    Regnell, Gerhard:On the Siluro-Devonian fauna of Chol-tagh. eastern T'ien-shan, Stockholm: Aktiebolaget H. W. Tullberg,1941.
    Rietz, T. Du:Igneous Rocks of Nanshan:a study in Caledonian igneous rocks, Stockholm: 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0.
    Stein, Aurel:Innermost As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carried out and described under the orders of H. M. Indian government, vol I,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28.
    Sylwan, Vivi:Woolen Textiles of the Lou-Lan People.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 1941.
    Sylwan, Vivi:En Kinesisk silverskal fran T'ang-dynastien,Rohsska Konstalojdmuseets arstryck, G6teborg,1947.
    Sylwan, Vivi: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Stockholm: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1949.
    Schmid, T.:The cotton-clad Mila, the Tibetan poet-saint's life in pictures,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2.
    Soderbom. Georg:Bortom kinesiska muren. Skildringar fran Mongoliet, Stockholm:Forum,1954.
    Sommarstrom, Bo: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Ⅰ,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56.
    Sommarstrom, Bo: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Edsen-gol region inner Mongolia, part Ⅱ, Stockholm: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1958.
    Schmid, T.:The eighty-five Siddhas, Stockholm: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8.
    Schmid, T:Saviours of Mankind:Dalai lamas and former incarnations of Avalokitesvara,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1.
    Schmid, T.:Saviours of Mankind:Panchen lamas and former incarnations of Amitayus, Stockholm:Sven Hedin Foundation,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64.
    Schlanger, Nathan; Nordbladh, Jarl:Archives ancestors practices:archaeology in the light of its histony,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2008.
    Troedsson, G. T.:On the Cambro-Ordovician faunas of Western Quruq Tagh, Eastern T'ien-shan, Nanking: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1937.
    Unkrig, W.A. et al.:Contributions to ethnography, linguistics, and history of religion, Stockholm: Statens Etnografiska Museum,1954.
    Wennerholm, Eric:Sven Hedin. En biografi, Stockholm:Bonniers,1978.
    Walravens. Hartmut:Ferdinand Lessing (1882-1961):Sinologe, Mongolist und Kenner des Lamaisnms:Material zu Leben und Werk; mil dem Briefwechsel mil Sven Hedin, Osnabriick: Zeller,2000.
    Walravens, Hartmut:Ferdinand Lessing (1882-1961), ein Spezialist fur China, die Mongolei und den Lamaismus. In:Das Reich der Mitte - in Mitte. Studien Berliner Sinologen, Wiesbaden: Herausgegeben von Florian C. Reiter. Harrassowitz Verlag,2006.
    Wieczorek, Alfried:Lind, Christoph:Ursprunge der Seidenstraαβe. Sensationelle Neufunde aus Xinjiang, China, Stuttgart:Theiss; Mannheim:Reiss-Engelhorn-Museen,2007.
    岩村忍《未知ヘの挑战者》,讲谈社,1963年。
    金子民雄《ヘデイソ研究》,新生文化社,1969年。
    金子民雄《ヘデイソ著书目》,日本山书の会,1981年。
    金子民雄《ヘデイソ人と旅》,白水社,1982年。
    榎一雄著作编集委员会编《榎一雄著作集》(1—3卷),汲古书院,1992—1993年。
    榎一雄《中央ァジァ史》,汲古书院,1993年。
    金子民雄《西域探(?)の世纪》,岩波书店,2002年。
    艾蕙《安德鲁与海定》,《新西北月刊》第2卷第1期,1939年。
    安志敏《袁复礼在中国史前考古学上的贡献》,《考古》1998年第7期。
    半农(即:刘半农)《为黄仲良题西域照片(题跋)》,《论语半月刊》第16期,1933年。
    贝琪《辨鄯善国在罗布泊南说》,《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
    包钢档案馆《白云鄂博的发现者丁道衡》,《西部资源》2011年第1期。
    陈宗器《西北科学考查团又有发现》,《地学杂志》1930年第3期。
    陈宗器《西北科学考查团在甘工作近况》,《地学杂志》1931年第1期。
    陈宗器、尤寅照、龚继成《绥新勘路报告》,锡山尤氏丛刊铅印本,1935年。
    陈宗器《中国西北之交替湖》,《方志》第8卷第4、5合刊,1935年。
    陈宗器《西北之地理环境与科学考察》,《方志》第9卷第2期,1936年。
    陈宗器《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地理学报》第3卷第1期,1936年。
    陈直《居延汉简甲编释文校正》,《考古》1960年第4期。
    陈直《居延汉简甲编释文校正》(续),《考古》1960年第10期。
    陈邦怀《居延汉简偶谈》,《考古》1963年第10期。
    陈雍《<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校字》,《史学集刊》1985年第1期。
    陈月《对<西北科考>一文之拙见》,《新疆气象》1988年第1期。
    陈宗器《绥新公路察勘记》,政协新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新昌文史资料四人
    物史料专辑》,新昌:政协新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出版,1988年。
    陈华慧、杨光荣《袁复礼教授的学术思想、优良学风和主要贡献——纪念袁老师百年诞辰》,《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4期。
    陈雅丹《穿越时空——踏上父亲走过的罗布泊之路》,《旅游》1998年第4期。
    陈履安、王立亭《纪念乐森珥、丁道衡、罗绳武三位地质学家诞生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贵阳隆重举行》,《贵州地质》1999年第4期。
    陈诗闻《至诚至勤,至博至深:记气象科学家、教育家李宪之教授》,《诤友》2000年第4期。
    陈诗闻《在中国科学史上北大人曾写下浓重的一笔》,《北大人》2004年夏季号。
    陈贵敏、王玉兰《1927年中瑞考察团在包头科考之行》,《档案与社会》2004年第5期。
    陈贵敏《1927年西北考察团在百灵庙周边科考纪实》,《档案与社会》2005年第1期。
    陈履安《地学宗师、为人楷模——纪念丁道衡先生逝世50周年》,《贵州地质》2005年第1期。
    陈贵敏《丁道衡——包头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档案与社会》2005年第2期。
    陈贵敏《黄文弼唤醒沉寂500年的赵王古城》,《档案与社会》2005年第4期。
    陈贵敏《1927年西北考察团从达尔罕草原到善丹庙考察纪实》,《档案与社会》2005年第6期。
    陈贵敏《在漂流额济纳河的日子里——1927年西北考察团额济纳河考察纪实》,《档案与社会》2006年第2期。
    Cheung Mo-ching(张慕贞)Achieves & Records Management Librarian, Focus, new series, vol 5, No.4,2006.
    陈贵敏《额济纳河畔测冷暖——1927年西北考察团建立第一个气象站纪实》,《档案与社会》2007年第1期。
    陈诗闻《一次争取学术主权的行动》,《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5月15日。
    陈仲玉《护送“居延汉简”由美返台的追忆》,《收藏快报》2009年8月12日。
    崔延虎《斯文·赫定与塔里木河》,《人与生物圈》2009年第4期。
    陈鸣《见证西北变迁的古生物》,《科学大观园》2011年第14期。
    丁道衡《蒙新人民生活》,《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丁道衡《蒙新探险的生涯》,《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丁道衡《新疆矿产志略》,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地学杂志》1931年第4期。
    丁道衡《天山逆掩断层之研究》,《北京大学地质学会会刊》1931年第5期。
    丁道衡《对于新疆乱事的一个紧急提议》,《独立评论》第49期,1933年。
    丁道衡《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西北科学考查团短篇论文之一,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23号,1933年。
    丁道衡《解决一个所谓“古歪珊瑚”的统系纠纷》,中国地质学会印行,1937年。
    [德]郝德著,程冶民译《论移民西北之可能性》,《边政公论》第2卷第1、2期,1943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西千佛洞的初步勘查》,《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5、6期。
    丁道衡《蒙疆探险的生涯(节选)》,《中国冶金史料》1986年第1期。
    杜松竹《白云鄂博大铁矿的发现者丁道衡》,《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2期。
    杜松竹《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丁道衡》,《贵阳文史》2005年第1期。
    戴良佐《1928年新疆出土—枚恐龙蛋化石》,《地球》2005年第2期。
    邓涛《古生物:见证西北环境变迁》,《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8期。
    邓云、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邓云、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简牍学上的成就》,《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第13期。
    戴燕《往来以礼》,《东方早报》2010年10月17日。
    丁瑞茂《史语所藏黄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文物》,《古今论衡》第22期,2011年。
    [俄]柯萍著,胡若飞译《西夏国名新诠》,《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方秋苇《斯文赫丁到新疆何为?》,《时代公论》第2卷第87期,1933年。
    傅振伦《西北近几年来考古学上两大重要发现》,《天山文化月刊》第1卷第3期,1934年。
    冯列山《斯文赫定访问记》,《申报周刊》(合订本)1936年第1—50合期。
    傅振伦《汉武年号延和说》,《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傅振伦《简策说》,《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冯家昇《回鹘文与回鹘文<玄奘传)》,《大公报》1952年3月4日。
    冯家昇《元代畏兀儿文契约二种》,《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冯家昇《刻本回鹘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兼论回鹘人对于<大藏经>的贡献》,《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
    冯家异《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傅振伦《汉代张掖屯戍城塞的部署》,《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
    傅振伦《第一批居延汉简的采集与整理始末记》,《文物天地》1987年第1期。
    傅振伦《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
    傅味根、金紫衡《爱国青年地质学者马叶谦》,政协河间政委编《河间文史资料》1994年第4辑。
    傅振伦《二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九十年代的回顾之一》,《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樊自立、陈亚宁、王亚俊《新疆塔里木河及其河道变迁研究》,《干旱区研究》2006年第1期。
    樊锦诗、蔡伟堂《敦煌西千佛洞各家编号说明》,《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国立中央研究院《致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理事长刘半农》,《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度总报告》1929年6月5日。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古物展览会略息》,《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6期,1930年。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库车古墓发见之画像》,《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5卷第1号,1931年。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库车发见之比丘尼僧愿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5卷第1号,1931年。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简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
    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学术论文》民族语文专刊第3辑,1980年。
    耿世民《回鹘文<土都木萨里修寺碑>考释》,《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关国煊《黄文弼(1893—1966)》,《传记文学》第52卷第3期,1988年。
    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2期。
    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3期。
    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二)》,《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4期。
    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三)》,《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1期。
    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四)》,《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2期。
    耿世民《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五)》,《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3期。
    耿世民《回鹘文<玄奘传>及其译者胜光法师》,《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
    郭建荣《西北科考从北大出发》,《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5月15日。
    郭金海、朱俊鹏《“以襄盛举”:抗战前清华大学对学术团体的资助》,《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29卷第4期。
    黄文弼《赢秦为东方民族考》,《史学杂志》(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29年。
    黄文弼《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1930年。
    黄文弼《天山南路大沙漠探险谈》,《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3期,1930年。
    黄文弼《居延海考》,《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黄文弼《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考古情形报告》,《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黄文弼《拜城博者克拉格沟摩崖》,《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1930年。
    黄文弼《西北科学考查团团员黄仲良君自迪化来函》,《北京大学日刊》(第十五分册)第2451期,1930年7月20日。
    贺昌群《西北的探检事业》,《中学生杂志》第13期,1931年。
    黄文弼《楼兰之位置及其与汉代之关系》,《史学年报》第1卷第3期,1931年。
    黄文弼《新疆发现古物概要》,《东方杂志》第28卷第5期,1931年。
    胡振铎《游历内蒙各地简略报告书》,《中央气象学会会刊》1932年第8期。
    贺昌群《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燕京学报》第12期,1932年。
    黄文弼《高昌疆域郡城考》,《国学季刊》第3卷第1号,1932年。
    黄文弼《兽形足盆形象考释》,《国学季刊》第3卷第3号,1932年。
    华君《斯文赫定整理六年来中亚考古探险的成绩》,《中学生杂志》第33期,1933年。
    黄文弼《记新疆二麻札》,《新亚细亚》1933年第3期。
    黄文弼《新疆教育概况》,《开发西北》第2卷第5期,1934年。
    黄文弼《蒙古旅行考古记》,《西北问题季刊》第1卷第4期,1935年。
    黄文弼《第二次蒙新考察记》,《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5期,1935年。
    黄文弼《由考古上所见到的新疆在文化上之地位》,《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6期,1935年。
    黄文弼《释居庐訾仓——罗布淖尔汉简考释之一》,《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5卷第2期,1935年。
    胡振铎《甘肃肃州气象概况》,《气象杂志》1936年第1期。
    黄文弼《罗布淖尔水道之变迁》,《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2期,1936年。
    黄文弼《新疆考古之发现与古代西域文化之关系》,《西北导报》1936年第11期。
    黄文弼《两汉通西域路线之变迁》,《西北史地》1938年第1期。
    黄文弼《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齐大国学季刊》1940年1期。
    黄文弼《古高昌国历史略述》,《金陵学报》1940年第1、2期。
    黄文弼《蒙古新疆两地考古经过》,《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3期,1940年。
    黄文弼《前汉匈奴单于建庭考》,《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5期,1941年。
    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专刊叙录》,《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6期,1941年。
    黄文弼《河源探察略述》,《文史杂志》1942年第2期。
    贺昌群《烽燧考》,《国立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3年第2期。
    黄文弼《吐鲁番之历史与文化》,《西北学术》1943年第4期。
    黄文弼《波斯古史与中国文化之关系》,《说文月刊》第3卷第10期,1943年。
    黄文弼《论匈奴族之起源》,《边政公论》第3、4、5合期,1943年。
    黄文弼《古代匈奴民族之研究》,《边政公论》第3、4、5合期,1943年。
    黄文弼《汉西域诸国之分布》,《边政公论》第8期,1944年。
    黄文弼《吐鲁番之历史与文化》,《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4年第2期。
    黄文弼《三次考察新疆之观感》,《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院刊》1945年第1期。
    黄文弼《楼兰土著民族之推测及其文化》,《边疆研究论丛》,成都: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印,1945年。
    黄文弼《古楼兰国历史及其在中西交通上之地位》,《史学集刊》1947年第5期。
    黄文弼《重论古代大夏之位置与移徒》,《史学集刊》1950年第6期。
    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序言摘要》,《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
    黄文弼《新疆考古的发现:伊犁的调查》,《考古》1960年第2期。
    黄文弼《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劫夺我国在台湾的文物》,《考古》1960年第3期。
    黄文弼《略述龟兹都城问题》,《文物》1962年第7、8期。
    黄文弼《元阿力麻里古城考》,《考古》1963年第10期。
    黄文弼《亦都護高昌王世动碑复原并校记》,《文物》1964年第2期。
    黄文弼《楼兰之位置及其与汉代之关系》,《史学年报》1969年第3期。
    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史学情报》1984年第4期。
    黄振华《于阗文及其文献》,《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
    黄石林《徐旭生先生在历史学上的贡献》,《考古》1981年第4期。
    黄盛璋《回鹘译本(玄奘传)残卷五玄奘回程之地望与对音研究》,《西北史地》1984年第3期。
    黄烈《纪念西北考古的先驱——黄文弼教授》,《文物天地》1987年第6期。
    黄鹂度《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与新疆之气象》,《新疆气象》1987年第9期。
    黄烈《大漠风沙觅学问——黄文弼先生的治学道路》,《文史知识》1991年第5期。
    黄烈《艰辛的里程,丰硕的奉献——黄文弼先生与西北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
    霍旭初《黄文弼在克孜尔石窟》,《新疆文物》1993年第1期。
    黄烈《日本编译(黄文弼著作集>记事》,《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
    黄艾榕、张盛如《从回鹘文(玄奘传>看西北方言的入声演化》,《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黄志益《楼兰考古拓荒人:陈宗器与楼兰古城的发现》,《情系中华》2000年第12期。
    黄志益《楼兰百年拓荒者——中国科学家陈宗器的楼兰行》,《传记文学》2001年第3期。
    胡宗刚《刘慎谔西北科学考察考》,《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4期。
    黄志益《陈宗器:楼兰考古拓荒者》,《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第3期。
    记者《记西北科学考察团》,《国闻周报》第6卷第6期,1928年。
    记者《徐炳昶、斯文赫定、刘复等昨晚举行盛大之公开演讲会》,《世界日报》1929年1月22日。
    金铎《听斯文赫定演讲感言》,《正论》第16期,1935年。
    简又文《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上),《逸经》第28期,1937年。
    简又文《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下),《逸经》第29期,1937年。
    姜刚杰《贵州著名学者丁道衡》,《九三黔讯》1991年第1期。
    景爱《额济纳河下游环境变迁的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金琦《为筹集科学考察经费发行的纪念邮票——关于“蔡元培至交通部函”档案的背景材料》,《上海档案》1994年第6期。
    纪宗安《追求、探索与保存:斯文·赫定与丝绸之路文化》,《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蒋志《袁复礼先生110周年诞辰》,《中国科技史杂志》2004年第1期。
    姜刚杰《丁道衡传略》,《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金涛《西北科学考察团与鲁迅》,《科学时报》2010年6月18日B2版。
    刘复《西北科学考查团之性质及其成立之经过》,1929年1月21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参
    见刘复《在欢迎西北科学考察团大会上的讲演》,《世界日报·教育界》1929年1月22、23日。
    刘衍淮《天山南路的雨水》,《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1期,1931年。
    李述礼《斯文赫定探险生涯的初步》,《中学生杂志》第29期,1932年。
    李述礼《斯文赫定探险生涯的初步》,《中学生杂志》第30期,1932年。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
    李宪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对若羌天气的影响》,《德国气象学报》,1934年。
    刘衍淮《西北科学考查团中之气象工作》,《北平师范大学月刊》第5卷第19期,1935年。
    李宪之《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德国柏林大学特刊,1935年。
    刘衍淮《中国之气候与天气》,《地理学报》第3卷第2期,1936年。
    刘衍淮《迪化与博格达山春季天气之比较》,《南京气象杂志》第13卷第7期,1937年。
    刘衍淮《天山南麓的云量和尘埃的研究》,清华大学三十周年纪念科学报告,1941年。
    乐森珥《悼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科学通报》1955年第5期。
    刘衍淮《历史年代中亚气候变化的证据》,《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961年。
    刘衍淮《斯文赫定与新疆西藏》,台湾《新时代》第5卷第6期,]965年。
    刘衍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气象观测结果》,《台湾气象学会会刊》第7期,1966年。
    刘衍淮《中国西北气象考查与旅途部分观测资料》,《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11期,1966年。
    刘衍淮《额济纳河沿岸汉代边防的遗迹》,《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12期,1967年。
    刘衍淮《额济纳河居延海与黑城的考查》,《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15期,1970年。
    刘衍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经过与考查结果》,《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20期,1975年。
    刘衍淮《斯文赫定与中亚地图集》,台湾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第2期,1976年。
    刘衍淮《我国戈壁沙漠气候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1976年。
    刘衍淮《迪化与天山中福寿山四月天气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1977年。
    刘欣《居延汉简中“接合简”及“同号异简”表》,《简牍学报》第9期,1981年。
    刘衍淮《斯文赫定1893—-1908年在中亚细亚的考查》,台湾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第7期,1981年。
    刘观民《悼念黄文弼先生》,《考古》1982年第1期。
    刘衍淮《斯文·赫定最后一次在我国西北的考察1933—-1935》,《台湾师师范大学学报》第27期,1982年。
    刘衍淮《我服膺气象学五十五年1927—-1982》,《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第6期,1982年。
    刘衍淮《中国与瑞典合组之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第6期,1982年。
    刘衍淮《斯文赫定(Sven Hedin)最后一次在我国西北的考察1933—1935》,《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27期,1982年。
    烈白《黄文弼》,湖北省志·人物编辑室编《湖北人物传记》(试写本)第4辑,湖北省志·人 物编辑室出版,1984年。
    卢桂森《怀念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新疆民革》1986年第3期。
    李宪之口述、李曾中执笔《六十年前的一次中外联合科学考察》,《中国气象》1988年第4期。
    林世田《斯文赫定与中亚探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3期。
    鲁嘉《爱国主义的历史见证——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知识窗》1991年第1期。
    刘进宝《贺昌群先生与敦煌学》,《文史杂志》1991年第2期。
    林梅村《新疆和田出土汉文于阗文双语文书》,《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刘进宝《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及其成就》,《西北史地》1993年第1期。
    林世田《斯文赫定与绥新公路勘察队》,《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年第3、4期。
    刘进宝《居延汉简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文史知识》1994年第4期。
    刘进宝《丝路文物被盗的历史背景》,《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李并成《汉居延县城新考》,《考古》1998年第5期。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刘进宝《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始末》,《丝绸之路》2002年第8期。
    李健初《丁道衡——中国地质找矿的先行者》,《地质学史论丛(4)》,2002年。
    李学通《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4年第2期。
    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刘家仁、陈履安《爱国进步楷模为学做人典范——纪念丁道衡先生逝世50周年》,《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3期。
    罗桂环《20世纪前期两次失败的中外合作科学考察及其原因》,《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第3期。
    罗桂环《西北科学考查团中的中方部分成员》,《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2期。
    罗桂环《探索罗布泊历史的启示》,《科技文化评论》2006年第3期。
    李曾中《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刘奕实《第一个进藏的地理学家徐近之》,《江苏地方志》2007年第1期。
    李曾中、李曾同《大漠风云——(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科学探险揭密》(上),《气象知识》2007年第1—3期。
    刘英楠《中外首次平等进行的联合科考活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80年纪念展侧记》,《科学时报》2007年5月11日第AO1版。
    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科学考察活动综合研究课题研究进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罗桂环《立言诚不易,编书亦烦难——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李学通《斯文赫定、刘半农与中国的“诺奖情结”》, 《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4期。
    李新伟《西北科学考查团故事》, 《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第4期。
    李学通《居延汉简:掀起你的盖头来》,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8期。
    刘睿《白云鄂博:发现国家的宝藏》,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8期。
    李学通《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权与利》,《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李新伟《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中的袁复礼》,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罗桂环《近80年来额济纳河流域的环境变迁》,《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罗桂环《西北科学考查团(1927—1933年)团员简介》,《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罗桂环、徐凤先《20世纪一次成功的中瑞合作科学考察——西北科学考查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李曾中《“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始末——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80周年》,《辉煌的
    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2007年。
    刘利民《把守科考国门——80年前的中外科考》,《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7年第18期。
    刘杨《贺昌群与居延汉简研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刘鼎铭选辑《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33年4月—1941年8月筹备经过报告》,《民国档案》2008年第2期。
    李晓泽、赵河清《袁复礼主要学术贡献述评》,《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罗桂环《20世纪30年代的“绥新公路查勘队”》,《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3期。
    罗桂环《布林与中国的不解之缘》,《生命世界》2010年第2期。
    李学通《居延汉简》, 《传承》2010年第22期。
    马衡《记汉居延笔》,《国学季刊》第3卷第1期,1932年。
    马先醒《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西北科学考察团》,《简牍学报》第3期,1975年。
    马先醒《居延汉简之版本与编号》,《简牍学报》5期,1976年。
    马先醒《关于晒蓝本汉简释文及其研究专号》,《简牍学报》第2期,1976年。
    聂崇岐《斯文赫定穿行亚洲述要》,《地学杂志》1928年第1—2期。
    聂崇岐《斯文赫定穿行亚洲述要》(续),《地学杂志》1929年第1—2期。
    聂崇岐《斯文赫定穿行亚洲述要》(续完),《地学杂志》1929年第1—2期。
    聂鸿音《回鹘文<玄奘传>中的汉字古音》,《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
    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一),《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
    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二),《人文杂志》1982年第4期。
    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三),《人文杂志》1982年第5期。
    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五),《人文杂志》1983年第2期。
    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六),《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七),《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
    齐陈骏、王冀青《阿富汗商人巴德鲁丁·汗与新疆文物的外流》,《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
    仇永炎《追思李宪之教授》,《气象学报》2001年第5期。
    钦琦《袁复礼教授对古脊椎动物学的卓越贡献》,《化石》2007年第1期。
    [瑞典]斯文·赫定《我们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及其在各种科学上所得的结果与将来进行的计划》,1929年1月21日北京大学演讲。
    容媛、余逊《西北科学考查团之工作及其重要发现》,《燕京学报》第8期,1930年。
    容媛、余逊《西北科学考查团考查期限延长》,《燕京学报》第9期,1931年。
    容媛《西北科学考查团近况》,《燕京学报》第12期,1932年。
    [日]那波利贞著,贺昌群译《科兹诺夫发见南宋板画美人图考》,《女师学院期刊》第1卷第1期,1933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侯仁之译《黑城探险记》,《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9期,1934年。
    容媛《新疆发现论语残简》,《燕京学报》第16期,1934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侯仁之译《新疆公路视察记》, 《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3期,1935年。
    [瑞典]霍涅尔、陈宗器著,李良骐译《中国西北之交替湖》,《方志月刊》第8卷第4、5期合刊,1935年。
    容媛《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燕京学报》第21期,1937年。
    [瑞典]萨文汉丁著,夏雨译《新疆古城探险记》,上海:东南出版社,1940年。
    [德]郝德著,程冶民译《论移民西北之可能性》,《边政公论》第2卷第1、2期,1943年。
    [日]石田干之助著,唐敬杲译《斯文·赫定中亚探险底业绩》,《学术界》第1卷第4期,1943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王冀青译《中亚战迹》(一),《西北史地》1981年第1期。
    [瑞典]斯文·赫定著,王冀青译《中亚战迹》(二),《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
    [瑞典]斯文·赫定著,安应民译《丝绸之路》,《西北史地》1981年第3期。
    [瑞典]斯文·赫定著,赵世玲译《土尔扈特人的逃亡》,《西北史地》1982年第1期。
    [瑞典]F·白格曼著,鲍舒译《罗布泊北部边区库鲁克塔格石刻》,阎文儒、陈玉龙编《向达
    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荣新江《欧洲所藏西域出土文献闻见录》,《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1期。
    [日]前田耕作著,黄烈编译《黄文弼与丝绸之路的考察》,《文物天地》1990年第2期。
    [日]梅村坦著,张承志译《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吐鲁番考古记)所收回鹘文古文献过眼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第15—16期。
    任伊临《斯文·赫定对新疆的探险与考察》,《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年第2期。
    [瑞典]贝格曼著,沈明得译《贝格曼在额济纳河地区的考古工作——(蒙新考古记行)》,《简牍学报》1996年第17期。
    [瑞典]罗多弼著,李筱梅译《翻开瑞典的汉学研究史》,《汉学研究通讯》第15卷第2期,1996年。
    荣新江《贝利教授与于阗语文献研究》,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潘云唐译《斐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
    [瑞典]布林著,王新春译《敦煌西千佛洞新探》,郑炳林、俄军主编《二〇〇九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
    沈元《居延汉简牛籍校释》,《考古》1962年第8期。
    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理《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文物天地》1986年第4期。
    桑兵《伯希和与中国近代学术界》,《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
    沈颂金《黄文弼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孙郁《古道西风》,《十月》2005年第6期。
    史继忠《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当代贵州》2006年第20期。
    单之蔷《从颜真卿到袁复礼》,《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8期。
    萨仁格日勒《亨宁·哈士纶搜集的蒙古民歌的遗产价值》,《论草原文化》第6辑,2009年。
    天保《邮学说丛:西北科学考查团邮票发行之梗概》,《甲戌邮刊》1935年第1期。
    唐敬杲《斯文海定中亚探险底业绩》,《学术界》第1卷第4期,1943年。
    《天津地质学会志》编辑部《纪念已故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巨型矿田六十五周年》,《天津地质学会志》1991年第4期。
    吐娜《从丹麦探险家与蒙古活佛的交往中看蒙古民族的开放心态》,《卫拉特研究》2007年第4期。
    徐炳昶讲演,王华国、刘培坤笔记《这一次科学的探险》,《河南教育》第1卷第19期,1929年。
    徐炳昶《阻卜非鞑靼辩》,《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1期,1930年。
    徐炳昶《阻卜年表》,《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1930年。
    向达《1930年斯文海定楼兰所获缣素简牍文抄》(附图版一版),《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5卷第4号,1931年。
    向达《评黄文弼近著高昌三种》,《国风》第2卷第4期,1933年。
    夏定械《评贺昌群著<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浙江省图书馆馆刊》第2卷第4期,1933年。
    魏建功《中华民国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国学季刊》第4卷第4号,1934年。
    徐炳昶、苏秉琦《答席世锃君“中华民族起源问题”》,《读书通讯》1942年第49期。
    新疆省政府委员会《新疆省政府公报》第1、2期,1947年。
    吴昌廉《居延汉简诸版本原编号正误表》,《简牍学报》第9期,1981年。
    吴昌廉《<居延汉简新编)序》,《简牍学报》第9期,1981年。
    王守春《(水经注>塔里木盆地“南河”考辨》,《地理研究》1987年第4期。
    王冀青《奥莱尔·斯坦因的第四次中央亚细亚考察》,《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
    王仰之《丁道衡(1899—1956)》,《中国地质》1993年第2期。
    王冀青《英国图书馆藏“舍利夫文书”来源蠡测》,《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王守春《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王豫萍、肖燕《黄文弼与沙雅之缘》,《新疆地方志》1997年第3期。
    王云《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四次中亚科学考察的比较》,《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2期。
    王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组成》,《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
    工炳华《“小河”考察断想》,《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
    王冀青《著名学者刘半农的另一面》,《华声视点》2003年3月11日。
    汪桂海《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文津流觞》2003年第10期。
    王可云《徐旭生在考古学上的贡献》,《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
    王博《成绩斐然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帕米尔》2006年第Z1期。
    王忱《八十年前走进大西北的科学家》,《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5月15日。
    王原、张平《中国古动物馆推出“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纪念展》,《化石》2007年第2期。
    工晓鸣等《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3期。
    王新春《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3期。
    王新春《近代中国西北考古:东西方的交融与碰撞——以黄文弼与贝格曼考古之比较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4期。
    温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合作考察新疆述评》,《前沿》2011年第10期。
    徐炳昶《斯文赫定先生小传》,《地学杂志》1929年第1-2期。
    徐炳昶《本团二年中分途工作之大略及考古学之成绩》,北京大学演讲,1929年1月21日。
    徐炳昶讲演,王华国、刘培坤笔记《这一次科学的探险》,《河南教育》第1卷第19期,1929年。
    徐炳昶《西北考查团经过》,《河南教育》第1卷第19期,1929年。
    徐炳昶《这一次科学的探险》,《国立劳动大学周刊》1929年第6期。
    徐炳昶《阻卜非鞑靼辩》,《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1期,1930年。
    徐炳昶《阻卜年表》,《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1930年。
    徐近之《徐近之通讯(五则)》(1—5),《地理杂志》第4卷1、3—5期,1931年:第5卷第1期,1932年。
    徐炳昶《关于“探险生涯”》,《中学生杂志》第29期,1932年。
    徐近之《阿拉善额济纳往复记》,《国风》1933年第2期。
    徐炳昶《对于我国西北问题的我见》,西北文物展览会编辑出版,1936年。
    徐炳昶《陕西最近发现之新石器时代遗址》,《月报(学术版)》第1卷第2期,1937年。
    徐炳昶《答席世锽君‘中华民族起源问题’》,《读书通讯》第49期,1942年。
    向达《西征小记》,《国学季刊》第7卷第1期,1950年。
    徐炳昶《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劫夺我国在台湾的文物》,《考古》1960年第3期。
    夏鼐《新疆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徐苹芳《居延考古发掘的新收获》,《文物》1978年第1期。
    谢桂华、李均明《<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补正举偶》,《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谢桂华、李均明、何双全《<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质疑》,《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谢桂华、李均明《(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评议》,《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
    肖俊杰整理《黄文弼》,《汉川县志资料》1985年第2期。
    徐炳昶《徐旭生自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南
    文史资料》第1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1985年。
    徐恒、王忱《他们的功绩与精神永存——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60年纪念》,《人民日报》1987年5月21日。
    邢义田《大庭惰著(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校记》,《汉学研究》第10卷第1期,1992年。
    邢玉林、林世田《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
    徐苹芳《汉简的发现与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6期。
    谢桂华、沈颂金、邬文玲《二十世纪简帛的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胥兆梅《新疆全省教育会阻止斯文赫定赴新疆考察史料选》,《民国档案》2004年第3期。
    萧俊明《北欧中国学追述》(上、下),《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5、6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
    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萧俊明《北欧中国学追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徐凤先《郝景盛在西北考查团的植物采集及后来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徐钦琦《袁复礼教授对古脊椎动物学的卓越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徐玲《艰难的探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建始末》,《博物馆研究》2008年第4期。
    徐钦琦《杨钟健对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卓越贡献》,《化石》2009年第1期。
    邢义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调查记》,《古今论衡》第20期,2009年。
    徐玲《关乎主权:民国时期的中西文物权属之争》,《历史教学》2011年第6期。
    P. L. Yuan:"On the Occurrence of Lystrosaurus in Sinkiang", Bull. Geol. Soc. China,13 (4) 1934.
    P. L. Yuan:'"On the Discovery of a New Dicynodon in Sinkiang", Bull. Geol. Soc. China,13 (4) 1934.
    P. L. Yuan:"The Discovery of Theromorph Reptiles in the Mosozoic Strata on north of Tianshan" Geografiska Annaler,17,1935.
    P. L. Yuan:"On the Discovery of a New Fossil Fish from Tihua Sinkiang", The science report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er. C.1 (1),1936.
    P. L. Yuan:"The Great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Late Paleozoic and Mesozoic Rocks in Sinkiang", The Science Report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er. C.1 (1),1936.
    P. L. Yuan:"The Geology of Eastern Dzungaria Basin, Sinkiang", The Science Report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er. C,1941.
    P. L. Yuan:"Some Pleistocene Glacio-fluvial Deposits in Sinkiang", The Science Report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er. C,1941.
    P. L. Yuan:"The Geology of Dsungaria", part 1, The Science Report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er. C,1948.
    佚名《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国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3年。
    佚名《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国学季刊》第1卷第3期,1923年。
    佚名《瑞典考古队将来华》,《晨报》1926年11月7日。
    佚名《学术消息》,《国学门月刊》第1卷第6号,1927年。
    佚名《北京学术团体联合反对瑞典远征队并积极研究保存古物法》,《晨报》1927年3月6日。
    佚名《北京学术团体反对外人采取古物之宣言昨日业已发表》,《晨报》1927年3月10日。
    佚名《益世报》1927年3月13日。
    佚名《益世报》1927年5月5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察团昨日出发,今晚可抵包头》,《教育界》1927年5月10日。
    佚名《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第2卷第6期,1927年。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之新报告,外蒙发现汉代兵营》,《北平世界日报》1928年1月7日。
    佚名《记西北科学考察团》,《国闻周报》第6卷第6期,1928年。
    佚名《第二西北考察团大规模组织中》,《大公报》1929年2月16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团长徐炳昶回平》,《新晨报》1929年4月10日。
    佚名《中国学术团体学会拟定的六项原则》,《大公报》1929年4月26日。
    佚名《探险:斯文赫定已首途来华,国府将发探险邮票以补助其探险经费》,《大公报》1929年8月26日。
    佚名《斯文赫定昨日离平》,《大公报》1929年10月31日。
    佚名《呈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为呈复新疆省政府现多怀疑西北科学考查团可暂停孜查由(七月二十五日第一号)》,国立中央研究院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1卷第1期,]929年。
    佚名《附原附斯文赫字博士赠送书暨译文各一件》,《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1卷第1期,1929年。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为新疆省政府既多怀疑暂停考查由)(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第二十九号)》,《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1929年第1期。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理事会(为该团团员被拒入新疆境俟与教育部会商再定办法由)(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第二十号)》,《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1929年第1期。
    佚名《附西北科学考查团理事会公函》,《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1929年第1期。
    佚名《为请接收西北科学考查团外国团长斯文赫定所赠气象台四所由》,《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1卷2期,1929年。
    佚名《新疆省政府(为请接收西北科学考查团外国团长斯文赫定所赠气象台四所由)(第一三五号十八年八月十五日)》,《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1929年第2期。
    佚名《国道设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记录附徐炳昶先生莅临国道设计委员会演述内蒙古新疆道路情况之概略》,《铁道公报》1929年第5期。
    佚名《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赴新考查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公报》(第五辑)第2卷第1期,1929年。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湖北教育厅公报》第1卷第5期,1930年。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古物展览会略息》,《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1—6号,1930年。
    佚名《西北气象考查》,《大公报》1931年4月13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百余日不见人影,罗布泊废墟里获古物不少》,《大公报》1931年6月26日。
    佚名《中瑞西北考古团之成绩:斯文赫定颂扬中外科学合作》,《大公报》1931年8月14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平展览》,《湖北教育厅公报》第2卷第5期,1931年。
    佚名《行政院核准西北科学考查团再展期二年》,《湖北教育厅公报》第2卷第8期,1931年。
    佚名《国立北京大学西北科学考查团公告》,《北京大学日刊》第16分册,1931年第2847、2848期。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在甘测量居延海工竣》,《大公报》1932年4月29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蒙新经过谈:团长袁复礼昨返平携回采集品四十二箱》,《大公报》1932年5月11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近况》,《燕京学报》第12期,1932年。
    佚名《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莅平》,《晨报》1933年1月15日。
    袁复礼《新疆考察之结果》,《中法大学月刊》第4卷第3期,1934年。
    佚名(检查斯文·赫定之新疆古物》,《内政消息》1934—1935年第1—10合期。
    佚名《西北科学考察团聘翁文灏等为理事明年工作业已拟定》,《大公报》1934年11月8日。
    佚名《科学考察团将会商工作计划》,《大公报》1934年12月10日。
    袁复礼演讲,工联会等记录《新疆考察之结果》,《中法大学月刊》第4卷第3期,1934年。
    佚名《林主席接见斯文赫定》,《申报》1935年2月24日。
    佚名《西北科学考查团开全体理事会》,《大公报》1935年2月25日。
    佚名《斯文赫定昨在中大纪念周演讲》,《大公报》1935年2月26日。
    佚名《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函西北科学考查团运出物品不属于古物范围者应予征税验放其属于古物范围既由该团负责于指定期内退回可暂予免出口税惟逾期该团应并负补税之责函请订妥见复》,《财政日刊》1935年第2153号。
    佚名《令津海关监督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运化石标本等件令仰分别非古物与古物予以征税或暂免验放》,《财政日刊》1935年第2174号。
    佚名《斯文赫定暂借古物运往瑞典研究案之办理》,《政治成绩统计》1935年第7期。
    佚名《西北科学考察团爬行动物化石之发见》,地质专报乙种,《中国地史上之爬行动物》1935年第8期。
    佚名《书报介绍(1)1927—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调查团医师亨迈尔氏所采昆虫志》,《昆虫与植物》第4卷第30期,1936年。
    佚名《斯文赫定借运古物之核办》,《革新与建设》1937年第1期。
    袁复礼《新疆之哈萨克民族》,《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1、2、3合期,1937年。
    袁复礼《远东地形与考古之研究》,《地质论评》第5卷第1、2合期,1940年。
    佚名《黄文弼教授返校》,《国立西北大学校刊》第7、8期,1942年。
    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地学集刊》第2卷第3、4合刊,1946年。
    袁复礼《新疆北塔山至天山中间之地质剖面》,《科学》1949年第1期。
    袁复礼《新疆济木萨县三台以南大龙口及水西沟一带地质、岩层及构造》,《石油地质》1955年第20期。
    袁复礼《新疆准噶尔东部地质报告》,《地质学报》第36卷第2期,1956年。
    袁复礼《新疆天山北部山前坳陷带及准噶尔盆地路台地质初步报告》,《地质学报》第36卷第2期,1956年。
    于豪亮《居延汉简校释》,《考古》1964年第3期。
    佚名《黄文弼、陈梦家、颜訚先生追悼会在京举行》,《考古》1979年第1期。
    袁复礼《天山北部中生界兽形类爬行动物化石的发现》,《地球科学》1981年第1期。
    严德一《徐近之为我国地理科学奋斗的一生》,《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2期。
    袁复礼《三十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查)团》,《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3、4期,1984年第1、2、3期。
    易漫白《黄文弼传略》,《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
    袁复礼《新疆准噶尔东部火山岩》,《地球科学》1983年第4期。
    严德一《科学家传略:三十年代徐近之青藏高原的考察探索》,《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年第1期。
    严德一《三十年代徐近之青藏高原的考察探索——缅怀去世三周年》,《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5年第1期。
    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上、下),《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1987年第1期。
    杨遵仪《先生的历史功绩与高尚品德永存》,《中国地质报》1987年第8期。
    佚名《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六十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考古》1988年第3期。
    佚名《中国和瑞典有关学者商议举办斯文赫定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4期。
    杨光荣《轰动世界的大发现——记袁复礼教授在西北科学考察中的艰苦历程和重大贡献》,《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叶文钦《刘衍淮教授和李宪之教授》,《“中华民国气象学会”会刊》1990第42期。
    杨镰《斯文·赫定的探察活动及(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
    佚名《纪念黄文弼先生诞辰100周年》,《新疆文物》1993年第1期。
    杨光荣《袁复礼教授生平简介》,《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4期。
    杨遵仪《袁复礼教授对中国地层古生物研究的贡献》,《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4期。
    袁扬、袁鼎《怀念父亲》,《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4期。
    袁复礼《新疆高山与盆地地貌分带的一些资料》,《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4期。
    杨遵仪、杨光荣《袁复礼教授对中国地质教育的贡献及主要学术成就》,《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杨镰《斯文·赫定和他的(丝绸之路>》,《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百年回顾》,《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佚名《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组建》,《民国春秋》2001年第3期。
    叶文钦《刘衍淮教授和李宪之教授》,《“中华民国”气象学会会刊》第42期,2001年。
    杨燕丽《关于(鲁迅全集)中徐旭生的注释及其他》,《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8期。
    杨富学《海峡两岸对回鹘佛教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郝春文主编《国际敦煌学联络委员会(ILCDS)》2004年第2期。
    佚名《专家河东论虞舜》,《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5日。
    闫志《金石学在现代中国考古学中的表达》,《华夏考古》2005年第4期。
    于志勇《西域文明的劫难: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的足迹》,《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袁鼎《情系大漠,一生无悔》,《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5月15日。
    袁扬、胡世玲《地学家袁复礼先生与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5期。
    叶文钦《影响我国气象事业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中国的空军》,2007年9—10月号,第808—809期。
    杨镰《三个不能忽略的探险家》,《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10期。
    佚名《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80年追忆》,《中国民族报》2007年11月9日。
    余君《斯文·赫定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世界博览》2008年第6期。
    佚名《中国第—位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学专家》,《新疆地质》2009年第1期。
    佚名《震惊世界的大西北科学考察》,《学习博览》2009年第9期。
    赵莉《黄文弼先生与西域考古》,《新疆文物》1993年第1期。
    纵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丰功伟绩》,《新疆地方志》1994年第2期。
    赵丰《中国丝绸在瑞典的收藏和研究》,《丝绸》1994年第1期。
    张建国《浅议黄文弼对吐鲁番学研究的贡献》,《新疆地方志》1995年第1期。
    张静河《瑞典汉学研究概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4期。
    周玲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黄文弼先生对交河故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新疆文物》1996 年第2期。
    张乃坚《我的姑爷爷》,《北京纪事》1998年第7期。
    张九辰《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百年潮》2004年第10期。
    赵大昌《刘慎谔先生西北考察之行》,《生物学通报》2005年第9期。
    张九辰《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经过》,《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3期。
    周爽、马建钧《西北科学考查团概况》,《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5月15日。
    周询《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80周年纪念展中国古动物馆展出》,《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2期。
    张婷《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80年祭》,《凤凰周刊》2007年第11期。
    张九辰《开发西北热潮中的边疆矿产资源调查——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为例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
    张九辰《20世纪20—30年代的西北区域地质调查》,《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第1期。
    朱日祥《现代科考先驱——陈宗器》,《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
    赵清《斯文·赫定的热河之行与普陀宗乘之庙》,《山东文学》2009年第4期。
    郑桓《回鹘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源语文化概念的翻译》,《民族翻译》2009年第4期。
    郑伟、刘家仁《纪念丁道衡、乐森璕、罗绳武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筑召开》,《贵州地质》2009年第4期。
    宗仁《随斯文·赫定走进大西北的两位探险家》,《西部时报》2010年6月8日。
    北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编辑部、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6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名人与老房子》,北京出版社,2004年。
    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常任侠《战云纪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雅丹《走向有水的罗布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陈斯文、陈雅丹主编《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下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陈星灿《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大陆杂志社编《秦汉史及中古史前期研究论集》,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台北:大陆杂志社印行,1960年。
    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丹麦]亨宁·哈士纶著,徐孝祥译《蒙古的人和神》,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德]阿尔伯特·赫尔曼著,姚可崑、高中甫译《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国]费迪兰德·莱辛著,向红笳译《雍和宫:北京藏传佛教寺院文化探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德]勒柯克著,齐树仁译《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董为主编《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
    丁笃本《中亚探险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杜涌涛主编《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俄]科兹诺夫著,陈贵星译《死城之旅》,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俄]C.M.杜丁著,何文津、方久忠译《中国新疆的建筑遗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冯承钧《西域地名》,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0年。
    冯家异《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丙种》第一号,北京:中国科学院,1953年。
    傅斯年著,陈槃校订《傅斯年全集》第四册,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年。
    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黄文弼《高昌》(第一分本),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
    黄文弼《高昌砖集》(《高昌》第二分本),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
    黄文弼《高昌陶集》,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3年。
    黄文弼《西北文物展览会特刊》,西北文物展览会印行,1936年。
    黄文弼《班超》(全两册),南京:胜利出版社,1946年。
    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1948年。
    黄文弼《高昌砖集》(增订本),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1年。
    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4年。
    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三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二十五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侯灿《高昌楼兰研究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省志·人物传记》(上、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侯灿、杨代欣《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年。
    霍旭初《考证与辩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
    何寅、许光华主编《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贺昌群《贺昌群文集》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贺昌群《汉简释文初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3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简牍整理小组编《居延汉简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98年。
    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景爱《居延沧桑——寻找消失的绿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姜继为《斯文·赫定探险记》,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考古与文物编辑部《古文字论集(一)》,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北京:考古与文物编辑部出版,1983年。
    考古杂志社编《考古学集刊》第11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孔玉芳主编、张孟华等编著《经典河南·名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
    刘半农遗著《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线装四册,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线装两装,四川南溪石印本,1944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证补正》,中央研究院集刊外编第三种六同别录(下),1946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附敦煌汉简校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图版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2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三十周年纪念专号》第30本(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0,台北:中央研究院历 史语言研究所,1960年。
    林梅村、李均明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陆庆夫、工冀青主编《中外著名敦煌学家评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卢嘉锡主编《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3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
    李济著,李光谟整理《考古琐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永翘《张大千全传》,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著,张兴品编《梁启超家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李军、邓淼《斯文赫定》,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
    李均明《古代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罗仕杰《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卫星遥测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李宪之教授纪念文集》编委会编《李宪之教授纪念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
    李济《李济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起釪主编《中华国学·史学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劳榦等撰《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上、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刘力坤选编《名人与天池》(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
    鲁孟河主编《影响中国的绍兴名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罗桂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刘忻《贝格曼黑河大发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蒙藏委员会编《中、俄、英关于蒙古、西藏约章合编》,蒙藏委员会印行,1930年。
    马先醒等《居延汉简新编》,台北简牍学会丛书之五,台北:简牍学会出版,1981年。
    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孟凡人《楼兰新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新西兰霍兰德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穆舜英《神秘的古城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马肇椿《中欧文化交流史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先醒《汉居延志长编》,台北国立编译馆,2001年。
    [美]亨廷顿著,王彩琴、葛莉译《亚洲的脉搏》,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华尔纳著,姜洪源、魏宏举译《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欧文·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马衡《马衡日记:1949年前后的故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穆舜英《寻找楼兰——一个世纪的发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南阳地区史志编委总编室编《南阳地区志·人物》第45卷,南阳地区史志编委总编室出版,1990年。
    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南阳地区志》(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裴文中《中国石器时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五),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钱理群、严瑞芳主编《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瑞典]安特生《奉天锦西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学》丁种一号第一册,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3年。
    [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五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3年。
    [瑞典]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5年。
    [瑞典]T.J.阿尔纳著,乐森璕译《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中国古生物志》丁种第一号,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5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长征记》,北平: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1931年。
    [瑞典]高本汉著,陆侃如译《左传真伪考及其他》,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
    [瑞典]高本汉著,赵元任、罗常培、李芳桂合译《中国音韵学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徐芸书译《罗布淖尔考察记》,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印行,1955年。
    [瑞典]安德生著,苏公隽译《瑞典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王嘉琳等译《马仲英逃亡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
    任崇岳、罗义德编《河南历史名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徐十周等译《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等译《丝绸之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瑞典]贝格曼著,王安洪译《新疆考古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4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瑞典]贝格曼著,张鸣译《考古探险手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译《游移的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任崇岳《南阳》,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
    [日]大庭惰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戈壁沙漠之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8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瑞典]马思中、陈星灿《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发行,2004年。
    [日]永田英正著,张学锋译《居延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瑞典]费迪兰德·莱辛著,向红笳译《雍和宫:北京藏传佛教寺院文化探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于广达译《帝王之都:热河》,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瑞典]马悦然著,李之义译《我的老师高本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王鸣野译《从紫禁城到楼兰》,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瑞典]尼尔斯·安博特著,杨子、宋增科译《驼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沈兼士《段砚斋杂文》,北平东厂胡同协和印书局,1947年。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色音《居延故地——黑河流域的人文生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沈颂金《考古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孙家洲《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滕固编《中国艺术论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田卫疆《近代新疆探险百年》,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8年。
    徐瑞岳编《刘半农年谱》,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
    邢玉林、林世田《探险家斯文·赫定》,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文献》杂志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8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王强等编《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家》第1分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吴士英、卢连章主编《中州古今科教文化名人》,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院编《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魏长洪、何汉民主编《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王淑芳、王晓明主编《北师大逸事》(上),辽宁:辽海出版社,1998年。
    魏外扬《传爱组曲——宣教士在华足迹》,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淑芳、邵红英主编《师范之光——北京师范大学百杰人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兰平、奉继华《探险与盗宝》,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王忱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翁心钧整理《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炳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全三册,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西北科学考查团印行,1931年。
    徐近之《青康藏高原及毗连地区西文文献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徐近之《青藏自然地理资料:气候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新疆简史》(全三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
    徐玉坤主编《河南教育名人传》,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邢玉林、林世田《探险家斯文·赫定》,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夏鼐著,王世民、林秀贞编《敦煌考古漫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
    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意大利]马可·波罗著,李季译《马可波罗游记》,上海东亚图书馆,1936年。
    佚名《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目录》,南京国府路国立美术陈列馆,1937年。
    袁复礼《蒙新五年行程记》(上、下卷),油印本,1937年。
    袁复礼《新疆煤田地质概况和对今后的意见》,北京:燃料工业部,1954年。
    袁复礼《新疆山岳与盆地的介绍》(未完成),1957年。
    袁复礼《新疆阿尔泰专区的地层》(初稿),1959年。
    杨建新、马曼丽《外国考察家在我国西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英]霍普科克著,杨汉章译《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杨遵仪主编《桃李满天下——纪念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杨镰《荒漠独行——西域探险考察热点寻迹》,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3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
    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5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杨富学《回鹘之佛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英]蜜德蕊·凯伯(Mildred Cable)、法兰西丝卡·法兰屈(Francesca French)著,黄梅峰、麦
    慧芬译《戈壁沙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杨镰《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镰《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袁疆等编《西北科学考察的先行者——地学家袁复礼的足迹》,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
    [英]吴芳思(Frances Wood)著,赵学工译《丝绸之路2000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杨镰《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杨镰《最后的罗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杨镰《黑戈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
    岳南《南渡北归》(三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种全一册,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议事录》,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出版,1935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八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兰溪出版社,1982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编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北京: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徐近之先生纪念文集》,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1986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汉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汉川文史资料》第2辑,汉川文史资料办公室出版,1987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新昌文史资料》第4辑,新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出版,1988年。
    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张放涛主编《群星灿烂——河南大学名人传1》,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1993年。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九)交通邮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张静河《瑞典汉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
    周鸿、朱汉国主编;郝瑞庭等分卷主编《中国二十世纪纪事本末》(附卷·人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曾宪通《曾宪通学术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气象学会编《我与新中国气象事业》,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年。
    张振江主编《薪火集——河南大学学人传》(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岂之主编,田海林卷主编《民国学案》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斯坦因第四次新疆探险档案史料》,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年。
    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玮、马龙主编《鄯善人物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张西平主编《国际汉学》第17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张九辰等著《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郑炳林、俄军主编《--00九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出版,2010年。
    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考古杂志社编《考古学集刊》第11集,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李宪之教授纪念文集编委会编《李宪之教授纪念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
    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美]丹尼斯·赛诺著,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丹尼斯·赛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钱理群主编《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编《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5辑,台北县:文海出版社,1988年。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简牍学研究》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遵仪主编《桃李满天下——纪念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
    阎文儒、陈玉龙编《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政协河间县委员会编《河间文史资料》第4辑,沧州市:政协河间县委员会出版,1994年。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出版,2010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编委会编《“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阿依努尔·司马义《北图收藏的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残片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曹勇《内蒙古、甘肃、新疆地区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硕士学位论文.1988年。
    陈星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史前时代遗存——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之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硕士学位论文,1988年。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年。
    乔睿《国家图书馆所藏回鹘文(玄奘传>九页之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云《论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兰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1999年。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5年。
    余君《试论“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人才培养》,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
    郑桓《回鹘文(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句式标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李静《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罗桂环《上个世纪前期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网站,2011年12月28日:http://www1.ihns.ac.cn/members/luogh/333.htm。
    罗桂环《由“哥德堡号”想到“西北科学考查团”和“绥新公路查勘队”》,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2年2月25日:http://www1.ihns.ac.cn/members/luogh/goetheborg.htm。
    [瑞典]伯吉·斯利特(Birgit Schlyter) 《IDP瑞典:赫定与雅林的收藏品》,《2011国际敦煌项目学术研讨会综述》,敦煌研究院,2012年1月5日:http://www.dha.ac.cn/04DC/index.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