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关注的是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对城市景观意象和空间形态的表现,以及作家借由此类书写建构的城市形象和想象,以期达到探索一种以建筑美学视野观照文学的新方法,拓展文学景观观照途径的学术创新之目的。
     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四个章节内容所组成。
     绪论首先提出,对文学进行跨学科观照及文化探索时必须兼重文学自身的审美属性。丰富文学解读的方法,并合理开拓反观和认识世界的途径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接着,绪论就“选题缘起和宗旨”、“研究回顾和述评”、“研究理路和方法”三方面问题作了简要阐述。鉴于目前城市文学研究所面临的从“城市中的文学”到“文学中的城市”之范式转型,以及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视域局限与理路单一的现状,论文根据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研究的学术理路,紧扣“景观意象”与“空间形态”这组城市文学中至关重要的叙事资源和表现元素,以时空交融并置的“立体”范式对城市文学进行观照和探讨,并着重剖析“城市文本”与“文本城市”在现实和想象层面的多重联系。
     第一章立足中西方历史文本,对文学与城市建筑的关系进行概览。建筑不仅是连接“城市文本”与“文本城市”的一个重要线索,更能为文学叙事提供场域、烘托背景、营造风格,并以其独特的情感隐喻和意象表征作用,衍生出无数的新形象和新主题,是城市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梳理并分析中国和西方文本中建筑书写传统的起源、流变及异同,不仅有效证明了建筑与文学这两种艺术形式在中西语境中都具有密切的关联,还有助于我们探索中西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艺术趣味倾向,以及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状貌、总体意识形态和集体生存状态。
     第二章将着眼点落实于80年代以来的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产物,城市文学致力于表现城市风貌与生活、刻划城市人格与心态,因而更加注重对城市景观的展现和对城市空间的建构。街道、节点和标志等建筑意象是城市文学借以凸显城市形象、营造城市景观的重要资源,依托对这一类建筑的书写,城市文学所建构的“文本城市”既可以有效呼应现实,也可以超越现实,表达作家对现代城市的个性阐释和丰沛想象。而城市文学中俯拾皆是的混杂的空间符号,对立的空间视野以及特殊的空间意象,也为我们观照城市文化和城市意识,探索城市人群集体性格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
     第三章结合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城市形貌的诸种特征及演变趋势,从历史、现实和想象三个层面剖析当代城市文学中的建筑形态与意象,并总结出“市井叙事与集体怀旧”、“消费时代的通属城市”以及“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三组典型的城市想象模式。不同的城市想象模式依托形态各异的景观意象和空间形态来展现,这其中必然包涵有对现实城市的反映,也与文学家自身的城市经验相关,表达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对城市历史的回溯、现状的批判和寄寓的理想。由是,建筑书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观照城市文学与反思城市文化的一系列线索,也在无形中参与建构了我们对城市的体验和想象。
     第四章致力于揭示作家的建筑体验与身份体认,因循文学审美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立足文本和关怀现实相结合、整体观照和特定视点相结合的研究理路,从一般的文化研究“转向”或“回归”文本自身及作家主体,探讨其对现代城市的文本呈现及背后的心理体验、情感反应、审美想象。本章梳理了“我城居住与游走”、“他城体验与跨城书写”以及“城乡互文”几种身份认知形态,并由此归纳出城市生活体验和城乡记忆对作家进行城市书写的重要影响。可以说,建筑书写为中国当代城市文学勾勒了一幅立体的地图,并深刻映射出文学家于其间居住和游走时,所寻觅或建构的城市身份。
     结语部分进一步考察建筑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论题无论是在文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建筑美学研究方面,都显现出作为新的知识增长点的广阔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反思本文的研究范式和理路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以建筑来解析文本和创作主体,与建筑美学进行有效的跨学科对话,不仅适用于城市文学研究,更有望成为一种普遍有效且被积极采用的文学研究新思路。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ity landscape image and spatial pattern in Chinese city literature since1980s, and the city image and imagination constructed by these writing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build a new approach to observ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which will expand the academic sphere of literature landscap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6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firstly points out that interdisciplinary observation of literature and exploration of culture must concern the aesthetic nature of literature. This study starts to enrich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As a result, it will enlarge the way of reflecting and knowing the world. This chapter addresses three aspects of this issue, that is reasons and aims of the topic selection,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the subject and theory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Given the fact that current city literature study is facing a paradigm turn from 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of the city in the literature to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ity representation, which reflects restriction and simplification in previous research, this study will observe and discuss city literature under a multidimensional paradigm which coordinates time and space. This study takes an approach which is dynamic instead of static, pluralistic instead of single-way, and multifaceted instead of one dimensional. It focuses on landscape image and spatial pattern which are vital narrative resources and representational factors. The study emphasizes multip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ty text and the city in the text both in reality and in imagination.
     Chapter One reads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cal literature to have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ity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symbol of city text and the city in the text, but it also provides a field for literature narration by highlighting background, making styles and with its unique emotional metaphors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creating countless new images and new topics. Therefore,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ity writings.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origin, evolu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writings will not only prove that 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 as two forms of arts, are closed related in both contexts, but also help us to explore Chinese and western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rt tenden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deology and collective living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Chapter Two focuses on architectural writings in Chinese city literature since1980s. As a result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city literature devotes to demonstrate city look and life and portrait city personalities and mentality, thus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how the city landscape and spatial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al images such as streets, city nodes and signs are important sources to highlight city images and create city landscape. Depending on this kind of architectural writings, the city in the text constructed by city literature could effectively echo the reality, and could transcend the reality as well, by expressing the writer's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 and rich imagination of the modern city. Hybrid spatial symbols, disputing spatial views and particular spatial images which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in city literature provide us a good point to observe city culture and city consciousness and explore group personalities of the city.
     Chapter Three analyzes architectural patterns and images in contemporary city literature from three dimensions:history,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combined with variable features and tendencies of Chinese modern city morphology since1980s. This chapter concludes with three types of city imagination patterns:citizens' narratives and public nostalgia, the generic city in consuming age, and urban Utopia and Dystopia. Different city imaginary patterns depends on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cape images and spatial patterns, which must include reflection of the city in reality and also relates to the writer's own city experiences, which expresses their recognition of city culture, recall of city history, critique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ir ideals. In this way, architectural writings provide us a thread of observing city literature and reflecting city culture, and also unconsciously help constructing our cit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revealing writers'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and identity recognition. This chapter takes an approach which combines literature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critique, correlates text and reality, and coordinates general concern and particular point of view. It turns from general cultural studies to texts and writers themselves, discussing their textual representation of modern cities and the hidden mental experience, emotional reflection and aesthetic imagination behind it.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identity recognition patterns including "residence and wandering in one's own city","experience and inter-city writing in other cities", and "urban and suburban inter-textuality". It also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city living experience and memories on city writing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rchitectural writings draws a multidimensional map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city literature and deeply reflects the city identity the writers look for and construct when they live and travel in the cities.
     The last chapter goes furthe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 This theme proves to be a new knowledge point with a good future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value whether in literature study or in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study. Based on rethinking the paradigm and theory of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nalyzing text and creative agency through the lens of architecture and have effective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with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would not only fit for city literature study, but also can be a generally effective and actively adopted new approach.
引文
1 Mike Crang:Cultural Geography. P57,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8参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l参见戎东贵、陆跃文:《新时期都市文学的发展和走向》,《当代文坛》,1990年第1期,转引自蒋述卓等著:《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
    2参见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导读部分。
    3参见[意]阿尔多·罗西著,黄士均译:《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城市的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法]鲍赞巴克,索尔莱斯著,姜丹丹译:《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143页。
    1参见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8页。
    2参见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页。
    3陈寅格:《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页。
    4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第97页。
    5借用包亚明的话说:这批创作“几乎仅限于上海一地……虽然勉强可称为‘浪潮’,究因中国城市化近代程度普遍低下而缺乏丰富的城市文学土壤。”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1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2在《文学中的上海想象》一书中,张鸿声提出:“吴福辉与李今的研究已经实破了流派研究的性质,而是将整个海派作为一个自足的文学形态去认知,对造成海派城市文学的社会形态、海派作家队伍构成、文本表现形态以及体式技法,均能从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出发,从而使城市文学研究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乡土文学研究取得同等重要的位置。”见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从大体上看,进入90年代以后的城市文学研究都不再局限于对单个作家作品、主题或人物的分析,开始侧重研究城市意识在总体上对中国文学影响。而且,大部分研究都把城市文学放在城市文化视野下加以观照,正如陈晓兰在《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书导论部分所分析的:“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对当代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关注,人们才呼唤新都市文学和新市民小说的繁荣,才把注意力转向都市文学和都市文化,上海以及上海文化也必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正是在这种城市文化研究热的潮流中,海派文学被看作真正具有‘都市文学’品性的代表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而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讨论。”这种研究“在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中达到了一个高峰。”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一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特区文学》1996年第3期,第158页。
    2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3对于香港文学,刘登翰提出:“从根本上说,香港文学是一种都市文学。”见刘登翰:《香港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台港澳文学基本可以作如是观。另外,樊星在《20世纪中国城市文学的风景》一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京派”、“新海派”文学对传统的京、海派文学达成了超越,而与之相映生辉的、争奇斗艳的,则有“苏州文学”、“武汉文学”、“天津文学”、“特区文学”等,其组成部分除了小说之外,还有一批优秀的诗歌和“大散文”作品,共同谱写了中国城市文学史上空前壮观的绚丽景象。见樊星:《20世纪中国城市文学的风景》,《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60—61页。
    1“现代文学史叙述格局的变化”一段整体参见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出自该论文第2页。
    2斐元领:《都市小说的社会阅读》,见《当代台湾文学评论大系·小说批评卷》,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版,第197页。
    3王干:《老游女金:90年代城市文学的四种叙述形态》,《广州文艺》1998年第9期,第63-64页。
    4激战秦淮状元楼——94’中国城市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话题,参见杨绍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文学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30页。
    1参见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页。
    2幽渊:《城市文学理论笔会在北戴河召开》,《光明日报》1983年9月15日。
    3孙艺剑:《城市与人——当代中国城市小说的社会文化考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4赵朕:《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5林耀德:《80年代的都市文学》,见孟樊、林耀德编:《世纪末偏航》,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76页。
    6邹平等:《城市化与转型期文学》,《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第62—63页。
    1苗四妞:《九十年代都市小说命题及其研究价值》,转引自杨绍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文学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30页。
    2痖弦:《在城市里成长——林耀德散文作品印象》,见林耀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4页。
    3朱立立:《台湾都市文学研究理路辨析》,《东南学术》2001年第5期,第92页。
    4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 页。
    1参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页。
    2参见张英进著,秦立彦译:《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l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16页。
    1支文军、徐千里:《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2徐明松:《建筑批评与文化观照》,《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之《编辑絮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梁秉钧(笔名也斯):《书与城市·代序》,香港香江出版社1985年版,转引自刘登翰:《香港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1 Yingjin Zhang:The City in Mor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Configrations of Space,Time and Gender. P6,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dford, California,1996.
    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3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文集》第四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1[美]理查德·利罕著,吴子枫译:《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 Burton Pike: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rdern Literature. P3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1王洪琛:《金庸小说与城市》,见《城市文化评论》第4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2参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一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参见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40页。
    4参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一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参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9页。
    2参见张永和:《作文本》,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8页。
    1参见[古希腊1荷马著,陈中梅译:《伊利亚特》,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1 《圣经》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年版。
    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4—45页。
    2张永和:《作文本》,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6页。
    1[法]雨果:《巴黎圣母院》,转引自董豫赣:《文学将杀死建筑——建筑、装置、文学、电影》,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2[美]J.梅西等著,熊建编译:《文学的故事》,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3[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夏继果译:《12世纪文艺复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杨宪益、罗新璋译:《罗兰之歌·特里斯当与伊瑟·列那狐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2转引自[德]布劳耶尔等著,李国山译:《英美哲学家圆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3[德]凯泽、科尼希著,顾士渊译:《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1参见张永和:《作文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英]C.S.路易斯著,胡虹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3参见[英]C.S.路易斯著,胡虹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88页。
    4 Kathryn L. Reyerson, Faye Powe, The Medieval Castle:Romance and Reality, p Vii, Library of Congress, 1984.
    1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2转引自赵鑫珊:《建筑是首哲理诗——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1参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转引自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参见张永和:《作文本》,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2参见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69页。
    3在本瑟姆所设计的这座圆形监狱中,单个囚室构成外周圆环,向心点则是一座监视塔,光线从天窗和监狱四围分别照亮囚室,位于天窗正下方的监视塔却永远处于黑暗之中。本瑟姆将其称为“哥伦布之蛋”,因为它昭示了一种在黑暗中进行监视与在光明中被监视,即接受惩罚的雏形。
    4董豫赣:《文学将杀死建筑——建筑、装置、文学、电影》,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5沃尔勃加·维休著,吴弘明译:《中国的城市起源——惠特利“城市——庙宇命题的再评价”》,转引自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1参见朱铁臻:《城市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诗经》,(宋)朱熹集传,(清)方玉润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3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页。
    4《文赋集释》,(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1《两都赋》,(东汉)班固。
    1《迷楼记》,(隋)无名氏著,转引自[美]宇文所安著,程章灿译:《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2《阿房宫赋》,(唐)杜牧。
    3马禄荷、翟瑞祥、刘自献主编:《中国古代名建筑诗文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l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5-878页。
    2《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3陈梦岁:《汉字中的古代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4陈兰村等:《文学为建筑增辉——文学与建筑关系漫谈》,《中外建筑》2007年第2期,第37页。
    5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6陈兰村等:《文学为建筑增辉——文学与建筑关系漫谈》,《中外建筑》2007年第2期,第38页。
    7《乘马》(春秋)管仲,转引自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页。
    1《度地》(春秋)管仲,转引自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页。
    2《高唐赋》,(战国)宋玉。
    3转引自孙维城:《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第2页。
    4《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
    5《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6《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唐)王勃。
    1参见程国赋:《从小说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45页。
    2孙维城:《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第3页。
    3《蝶恋花》,(北宋)柳永。
    4《丑奴儿》,(南宋)辛弃疾。
    5《水龙吟》,(南宋)辛弃疾。
    6《春怨》,(唐)刘方平。
    7《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8《寄人》,(五代)张沁。
    9《海棠》,(北宋)苏轼。
    10《江城子》,(北宋)苏轼。
    11《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唐)王维。
    1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茶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49页。
    2《拍案惊奇》,(明)凌濛著,李田意辑校,香港:友联出版社1967年版,第292页。
    3《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台北:联泾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232页。
    4《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台北:联泾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190页。
    5王彬:《水浒的酒店》,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
    1《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转引自王彬:《水浒的酒店》,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一17页。
    2转引自王彬:《水浒的酒店》,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3《题浔阳楼》,(唐)白居易。
    4《水浒传》,(明)施耐奄、罗贯中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9—100页。
    2参见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4页。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4袁水拍:《后街》,转引自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1页。
    2(清)钱泳:《屐园丛话》(下册),上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45页。
    3 (清)李渔:《闲情偶寄》,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1参见巫晓燕:《中国当代都市小说的现代审美阐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6页。
    l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49页。
    2刘国光主编:《中外城市知识辞典》,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3转引自张锐、张燚:《城市品牌: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2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38页。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2在《试论中国城市文化的开始》一文中,黄建华提出:元代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市民队伍的迅速壮大是“城市人民生活”产生的基础,也是城市文化土壤构成的必备条件。大都城和紫禁城的形式和功能均突破了中国上古和中古都城的传统,勾栏作为城市艺术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和最鲜明的标志”,在城市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元代达到了成熟,并在市民文化生活中享有重要地位。“辉煌的元杂剧是城市大众共同的审美对象,最出色的杂剧作家和杂剧演员是城市文化名人。”这些现象昭示着中国城市文化的开始。见黄建华:《试论中国城市文化的开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2月,第99—103页。
    3涂文学《中国城市文化近代化的多重路径》一文认为,中国城市文化的近代化的路径“与西欧诸国通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实现城市文化转型的内生型“模式不同,”主要是在外力的推引下,通过通商、建租界、传教等途径输入外来文化而进行的。“与此同时,上海、天津、汉口等一些近代商业性城市也”主动地接纳外来资本主义文化,而且对自身文化进行新的调适“,促使中国城市文化在多重和复杂的格局中艰难完成了由传统到近代的嬗变。见涂文学:《中国城市文化近代化的多重路径》,《浙江学刊》1996年第4期,第101—106页。
    4参见於贤德:《20世纪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道路》,《开放时代》2000年第10期,第91—94页。
    1於贤德:《20世纪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道路》,《开放时代》2000年第10期,第92页。
    1金红:《“双重观看”——陆文夫《美食家》的文本意蕴解读》,《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号,第61—62页。
    2参见金红:《“双重观看”——陆文夫《美食家》的文本意蕴解读》,《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号,第61页。
    3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巫晓燕:《中国当代都市小说的现代审美阐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2参见巫晓燕:《中国当代都市小说的现代审美阐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5页。
    3华霄颖:《市民文化与都市想象》,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第20页。
    1赵坤:《分众阅读时代的新职场小说——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第179页。
    1李洁非:《物的挤压》,《上海文学》1993年第11期,第72页。
    2李洁非:《物的挤压》,《上海文学》1993年第11期,第70页。
    3《应变与创造——编者的话》,《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前言。
    1参见程文超:《欲海里的诗情守望——我读张欣的城市故事》,《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第71—75页。
    2王良和:《眼睛的漫游——读梁秉钧三首街道诗》,见翁文英等编撰:《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06年版,第55页。
    1[法]菲利普·潘什梅尔著,漆竹生等译:《法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转引自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页。
    2转引自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7页。
    1参见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7—41页。
    2邱华栋:《手上的星光》,《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
    1[美]杰奈尔·科茨;《街道的形象》,见罗钢、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192页。
    2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1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2汪民安:《街道的面孔》,见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0一81页。
    3[美]罗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4[挪]克里斯汀·诺伯格一舒尔茨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6页。
    5巫晓燕:《中国当代都市小说的现代审美阐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1参见巫晓燕:《中国当代都市小说的现代审美阐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7页。
    2孙树恒:《城市的广场》其二。
    1孙树恒:《城市的广场》其三。
    2朱文颖;《广场》,《作家》1998年第7期,第55—56页。
    3孙施文:《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关于上海城市建筑的断想》,《当代上海建筑评论》,2000年1月号,第17页。
    4转引自蔡益怀:《想像香港的方法一香港小说(1945-2000)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1姜小玲、韩璟:《程乃珊重“造”<蓝屋>》,《解放日报》2005年5月12日。
    2邱华栋:《印象北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1王素霞:《叙事地图:通往都市及其想象空间的一种路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5期,第30页。
    1方方:《风景》,王蒙、王元化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11集中篇小说卷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叶曙明:《都市的魅力》,《香港文学》1985年12月号,第66—69页。
    1朱日亮:《水捞面》,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75页。
    2王小鹰:《点绛唇》,见《小说选刊》2011年第5期,第8页
    1王小鹰:《点绛唇》,见《小说选刊》2011年第5期,第27页
    2[美]鲁·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翟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3页
    3徐巍:《视觉时代的小说空间——视觉文化与中国当代小说演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4陈晓兰:《侦探的城市——可控制的城市——以柯蓝道尔侦探小说为例》,见高小康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3页
    1陈晓兰:《侦探的城市——可控制的城市——以柯蓝道尔侦探小说为例》,见高小康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0页
    2戈舟:《嫌疑人》,李敬泽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短篇小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3陈河:《夜巡》,李敬泽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短篇小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1张永和:《作文本》,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6页。
    1参见张英进著,秦立彦译:《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38页。
    1陈思和认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只有两个时期是处于无名的状态,一个是1927—1937年,一个是1989年之后,其他时期都有一个时代主题,或是启蒙,或是抗战、社会主义,或者文革、反文革等等。只有在“无名”时代中,文学才能够突破单一的叙事立场和审美价值,转向权利意识形态之外的都市民间,从而走向创作的繁荣。参见陈思和:《共名和无名: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管窥》,《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
    2参见蒋述卓:《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恰如王安忆在她的创作自述中谈到的:“许是因为每一份个别的生活都是依着那一时那一地的理由而发生,历史虽长久,却是由每一时来连成,每一时就有了一种承上启下的意义;而世界虽广大,却是由每一地来拼成,每一地就同样有了连接的意义。那么看来,每一份个别的生活便都有了永恒的意义。”见王安忆:《69届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4参见樊星:《20世纪中国城市文学的风景》,《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60—61页。
    5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参见崔志远:《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第159—163页。
    2邓友梅:《寻访“画儿韩”篇外絮语》,见《光明日报》1983年5月12日第3版。
    3参见陈娇华:《小巷文化的独特镜像——论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创作的影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号,第69—70页。
    4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曾江培:《营造“苏州园林”的陆文夫》,《书城》1996年第5期,第10页。
    2“衍生文本借自校勘术语‘衍文’,原指古籍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多出来的文字”。崔志远在谈邓友梅的京味小说时,以“衍生文本”指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之外的景观器物、风俗人情、文物遗产等的渲染描写性文字。”参见崔志远:《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第159—160页。
    3池莉:《不谈爱情》,见《一冬无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4池莉:《不谈爱情》,见《一冬无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5池莉:《不谈爱情》,见《一冬无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方方:《春天来到昙华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方方:《春天来到昙华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参见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398页。
    2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3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4参见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页。
    1陈惠芬:《关于上海的N种想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2李碧华:《胭脂扣》,转引自赵稀方:《小说香港》,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7页。
    1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李碧华:《胭脂扣生死桥》,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3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4索斯克:《欧洲思想中的城市观》,转引自张英进著,秦立彦译:《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参见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1—62页。
    1叶立新:《卑微的幻想,放纵的欲望——试析当下都市文学中的酒吧意象群》,《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第40—41页。
    2作为中国城市生活环境中的新一代作家,无意于追求历史和文化的厚重经验,卫慧、安妮宝贝等人笔下的充斥着浅藏辄止和类型化的空间情境,其作品往往呈现出自叙传的形式,热衷滥交、吸毒、酗酒、自虐甚至自杀等隐私体验,因此也被贴上“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等符号。对此,卫慧曾在《我还想怎么样呢》中回应:“你可以说我在扮酷,没关系,因为我努力要成为真正通晓城市现代浪漫和冷酷的作家。”见卫慧:《水中的处女》,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这种抛却理想与道德,宁愿陷入颓废糜烂的都市旋流之中的生活态度,或许正是新一代作家对现代都市颓废文化和冷酷面目的深刻体验。
    3卫慧:《像卫慧那样疯狂》,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1卫慧:《愈夜愈美丽》,见卫慧:《水中的处女》,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2转引自王丽霞:《魔盒打开之后——90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维向度》,《文艺评论》2000年第2期,第60页。
    3柯贵文这样总结1930年代中国小说的物象:“就结构而言,繁富的物象将传统小说基于时间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基于空间的立体结构;就叙述而言,众多物象的排比式罗列则形成了一种与都市生活相适应的、具有明显跳跃性的快节奏;就审美效果而言,大量物象的奢华铺排则颇收汉赋华美绮丽之效。”见柯贵文:《1930年代中国小说物象论——以沈从文、茅盾、穆时英为例》,《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第107页。
    4郭敬明:《小时代1.0折纸时代》,武汉: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1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2参见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 Leung, P. K:The Sorrows of LanKwaiFong. HangKong College:Contemporary Stories and Writing, p95 Ed. Martha P. Y. Cheung. NewYork:Oxford UP,1998.
    1梁慕灵:《故事的碎片》,《联合文学》2002年11月号,参见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3页。
    2王安忆:《我爱比尔》,见《王安忆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1参见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3页。
    2周冰心:《九十年代文化风俗图的一次甜蜜旅行——关于邱华栋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兼论消费文学》,《红岩》2002年第3期,第121页。
    1转引自周国文:《不同样态的乌托邦类型及其可能》,《理论探讨》2008年第3期,第38页。
    2参见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3—136页。
    1西西:《肥土镇的故事》,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83页
    1残雪:《温柔的编织工》,《大家》2004年第2期,第5页。
    2胡防:《POP》,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3须一瓜:《乘着歌声的翅膀》,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56页。
    1有学者认为,反乌托邦(或称“绝望邦”)叙事是21世纪乌托邦文学的主流。无论从作家名气、作品素质、文学地位以及社会影响而言,反乌托邦叙事都比乌托邦叙事在21世纪文坛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究其原因,乌托邦是作者不满现实提出的彻底的、反传统的社会改革方案,在集权政策统治下,乌托邦是无从产生的,只能以反乌托邦的形式存在。参见何冠骥:《<桃源梦>与<远方有个女儿国>一当代中国反乌托邦文学的两个路向》,见陈炳良编:《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研》,香港: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2—70页。
    2林耀德:《靓容》,见王昶编:《林耀德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8页。
    1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42页。
    2刘毅:《都市乌》,转引自姜磊:《谈乡土文学中城市与乡村的两难选择》,《科学资讯》2007年第9期,第12页。
    1罗贵样:《两夫妇和房子》,香港文学1986年4月号,第45页。
    2西西:《飞毡》,台湾洪范书店印行,1996年版,第335—413页,
    3梯亚:《钢门》,《香港文学》1986年8月号,第44—45页
    4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34页。
    1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郑明俐:《文化断层的扫描者》,见陆卓宁:《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恭小兵;《80后离文坛有多远》,《读书文摘》(青年版下半月)2007年第4期,第23页。
    1江冰:《<小时代>:“80后”的另外经验》,《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第66页。
    2江冰:《<小时代>:“80后”的另外经验》,《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第66页。
    3恭小兵:《80后离文坛有多远》,《读书文摘》(青年版下半月)2007年第4期,第22页。
    1也斯:《从柏林到海德堡》,《香港文学》精选集之《秋日边境》,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2王良和:《眼睛的漫游——读梁秉钧三首街道诗》,翁文英等编撰:《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06年出版,第54—55页。
    1苏童:《蛇为什么会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陈宝珍《望海》,《香港文学》,1986年10月号,第56页。
    3颜纯钩:《寻常巷陌》,见辜健编《香港记忆》,香港:香港文学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4范小青:《父亲还在渔隐街》,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年版,第91页。
    1于坚:《我的故乡我的城市——昆明记》,《大家》2000年第6期,第30一31页。
    l方方:《一个人怎样生活无需要问为什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2方方:《落日》,见方方:《风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池莉:《你以为你是谁》,见池莉:《紫陌红尘》,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18页。
    3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18页。
    4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20页。
    1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20页。
    2张钧:《小说的立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1吴君:《从二区到六区》,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1蒋述卓等著:《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2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2页。
    3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2页。
    1陈曦静:《寻找王琦瑶》,见《香港文学》编辑部编:《伞——<香港文学>精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2程乃珊:《上海街情话》,见程乃珊:《上海探戈》,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237页。
    3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4页。
    4张惠菁:《和平饭店》,见李昂主编:《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台湾小说》,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1参见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2—155页。
    2张英进:《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转引自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18页。
    3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18页。
    1周永涛在《“城裔”的得失——城裔作家在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建构》一文中,总结了具有“城裔”、“城籍”的作家在进行乡村书写中所持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悲悯意识。见周永涛:《“城裔”的得失——城裔作家在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建构》,《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09—113页。尽管“严格地说,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作家并不具备创作乡村小说的条件”,然而就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作家构成而言,作家本人基本都是具有城市身份的,因而也很难找出不渗入丝毫城市意识的乡村书写。反之,乡村文明的悠远深重、城乡文化的融合以及“城裔”作家复杂的城市认知与身份体认也使得城市书写中时时浮出乡村的面容,乡村作为一个与城市对立的“互文性”存在,同样是城市书写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想象对象。正如张钧在《小说的立场》一书中提出的,“乡村可能永远是城市人的一种假想的心灵归宿,而对于乡村人来讲城市则永远是一种世俗的寄托。”见张钧:《小说的立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这种互文关系和围城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内涵,也是我们在探讨城市文学作家的身份体认时不可忽视的现象。
    1贾平凹:《秦腔》(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洪治纲:《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原载《钟山》2006年第4期,见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选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文学理论评论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3艾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文学发展论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第85页。
    4杨小凡:《望花台》,《小说选刊》2011年第5期,第146—163页。
    1参见艾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文学发展论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第85页。
    1蔡益怀:《想像香港的方法一香港小说(1945-2000)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2参见王瑞华:《殖民与先锋:中国痛苦——三位女性对香港的文学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1贾平凹:《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见《贾平凹散文大系》卷二,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自张卫中:《“他者”视野中的城市:作家的经历与城市意识》,《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7月号,第74页。
    2张东:《一种严肃守望着理想:邱华栋访谈录》,《南方文坛》1997年第4期,第62页。
    3贾平凹:《高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4贾平凹:《高兴》(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1贾平凹:《高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页。
    1吴良墉:《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8页。
    2张永和:《作文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7页。
    1参见张永和:《作文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8页。
    2马·布雷德伯里:《现代主义城市》,见《现代主义》,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1][古希腊]荷马著,陈中梅译:《伊利亚特》,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杨宪益、罗新璋译:《罗兰之歌·特里斯当与伊瑟·列那狐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文集》第四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圣经》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
    [5]王蒙、王元化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11集中篇小说卷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6]李昂主编:《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台湾小说》,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
    [7]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8]李敬泽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短篇小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9]《香港文学》编辑部编:《秋日边境——<香港文学>精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10]《香港文学》编辑部编:《伞——<香港文学>精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11]辜健编:《香港记忆》,香港:香港文学世纪出版社,2004。
    [12]邱华栋:《手上的星光》,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13]邱华栋:《印象北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15]陈丹燕:《陈丹燕作品精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16]陈丹燕:《陈丹燕和她的上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17]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18]王安忆:《王安忆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19]王安忆:《王安忆小说》,李晓明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20]邓友梅:《邓友梅小说精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1]陆文夫:《陆文夫代表作》,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
    [22]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3]方方:《风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24]方方:《一个人怎样生活无需要问为什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25]方方:《春天来到昙华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6]程乃珊:《蓝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27]程乃珊:《上海探戈》,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8]苏童:《苏童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9]池莉:《紫陌红尘》,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30]池莉:《老武汉永远的浪漫》,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1]池莉:《武汉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32]林白:《在幻想中爆破》,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33]林白:《红艳见闻录》,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34]陈染:《无处告别》,济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35]陈染:《私人生活》,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36]卫慧:《像卫慧那样疯狂》,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37]卫慧:《水中的处女》,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38]张欣:《张欣自选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39]谢宏:《深圳往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40]李碧华:《胭脂扣生死桥》,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41]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42]施叔青:《寂寞云园》,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43]施叔青:《遍山洋紫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44]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45]施叔青:《愫细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46]西西:《肥土镇的故事》,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2。
    [47]西西:《飞毡》,台北:台湾洪范书店,1996。
    [48]西西:《看房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9]也斯:《烦恼娃娃的旅程》,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50]也斯:《也斯看香港》,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
    [51]郭敬明:《小时代1.0折纸时代》,武汉:长江出版集团,2008。
    [52]林耀德:《林耀德散文》,王昶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53]贾平凹:《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54]贾平凹:《高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55]赵丽宏:《上海表情》,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6]任欢迎等编:《读城——当代作家笔下的城市人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钱泳:《屐园丛话》,上海:中华书局,1979。
    [2]康绍邦、苏玲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蔡勇美、萧新煌主编:《社会学中国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
    [4]童寓:《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
    [5]林耀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7。
    [6]吴良墉:《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7]孙艺剑:《城市与人——当代中国城市小说的社会文化考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8]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9]孟樊、林耀德编:《世纪末偏航》,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0。
    [10]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员会、编写办公室:《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
    [11]刘国光主编:《中外城市知识辞典》,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12]阮西湖:《都市人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13]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4]王德威:《阅读当代小说》,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15]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6]陈炳良编:《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研》,香港:三联书店,1992。
    [17]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8]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都市文化》,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9]柳苏:《香港文坛剪影》,北京:三联书店,1993。
    [20]赵朕:《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21]夏铸九:《空间,历史与社会》,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1995。
    [22]罗昭宁、谭子厚:《香港:亚洲新建筑画集》,香港:香港建筑出版社,1995。
    [23]吴福晖:《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4]许锡挥等:《香港跨世纪的沧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5]何慧:《香港当代小说概述》,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
    [26]也斯:《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青文书屋,1996。
    [27]张瑜、邓在虹:《中西合璧:香港居民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
    [28]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9]朱铁臻:《城市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30]王彬:《水浒的酒店》,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
    [31]黄华生:《建筑外墙:香港案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32]罗小未、伍江主编:《上海弄堂》,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3]吴福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4]李洁非:《不入流者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7。
    [35]毛时安:《城市的声音》,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
    [36]艾晓明:《从文本到彼岸》,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8。
    [3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8]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
    [39]汪晖等:《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8。
    [40]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2]赵鑫珊:《建筑是首哲理诗——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3]王志弘:《流动、空间与社会》,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44]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45]潘知常:《美学的边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6]谢觉民主编:《自然·文化·人地关系——人文地理笔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7]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4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9]陈辽、曹惠民:《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0]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1]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2]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3]王一桃:《香港文学与现实主义》,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0。
    [54]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5]李渔:《闲情偶寄》,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6]支文军、徐千里:《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57]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8]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9]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60]周岚:《城市空间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61]钟恰雯:《亚洲华文散文的中国图象(1949—1999)》,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
    [62]陈大为:《亚洲中文现代诗的都市书写(1949—1999)》,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
    [63]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4]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65]陈继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
    [66]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7]孙中田:《色彩的诗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8]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9]张钧:《小说的立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0]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1]葛红兵主编:《城市批评·上海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7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3]罗钢、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4]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75]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6]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
    [77]陶然主编:《<香港文学>文论选》,香港:《香港文学》出版社,2003。
    [78]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9]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80]蒋述卓、王斌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1]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2]李欧梵:《都市漫游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83]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84]雷达、李建军主编:《百年经典文学评论》(1901—2000),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85]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6]黄万华:《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87]蒋原伦、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8]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89]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三联书店,2004。
    [90]谭元亨:《城市建筑美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91]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4。
    [92]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3]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4]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5]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96]张永和:《作文本》,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
    [97]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98]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99]叶中强:《从想像到现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00]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101]陈梦岁:《汉字中的古代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02]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3]蔡益怀:《想象香港的方法:香港小说(1945~2000)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4]马禄荷、翟瑞祥、刘自献主编:《中国古代名建筑诗文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105]阮庆岳:《开门见山色——文学与建筑相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6]彭华亮:《建筑书评·随笔·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7]陆卓宁:《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08]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09]陈惠芬:《关于上海的N种想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0]高小康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11]董豫赣:《文学将杀死建筑——建筑、装置、文学、电影》,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112]高小康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13]张锐、张燚:《城市品牌: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14]马春花:《叙事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
    社,2007。
    [115]张英进著,秦立彦译:《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6]李俊国:《都市文学:艺术形态与审美方式》,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17]董豫赣:《文学将杀死建筑:建筑、装置、文学、电影》,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118]潘国灵:《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19]谢廷秋:《中国当代作家的城市想象与表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120]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21]徐巍:《视觉时代的小说空间——视觉文化与中国当代小说演变研究》,上海:学林
    出版社,2008。
    [122]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9。
    [123]陈映芳:《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24]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125]秦红岭:《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6]李欧梵:《人文文本:建筑、阅读、音乐与记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27]田根胜、黄忠顺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3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128]田根胜、黄忠顺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4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129]田根胜、黄忠顺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5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
    [130]巫晓燕:《中国当代都市小说的现代审美阐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31]吕超:《比较文学新视域:城市异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2]也斯:《书与城市》,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德]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1989。
    [4][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6][意]卡尔维诺著,杨德友译:《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7][英]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宁、韩敏中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美]卡斯腾·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0][美]J.梅西等著,熊建编译:《文学的故事》,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11][意]阿尔多·罗西著,黄士均译:《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城市的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美]宇文所安著,程章灿译:《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
    [13][英]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编著,敬东、谢倩译:《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靓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7][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8][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9][德]凯泽、科尼希著,顾士渊译:《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0][英]鲁安东著,李浩译:《空间爆炸:建筑与电影想象》,《建筑师》,2008年第6期。
    [21][美]理查德·利罕著,吴子枫译:《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2][法]鲍赞巴克,索尔莱斯著,姜丹丹译:《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3][英]C.S.路易斯著,胡虹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幽渊:《城市文学理论笔会在北戴河召开》,《光明日报》,1983年9月15日。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大纲)),《香港文学》,1985年4—8月号。
    [3]钟玲:《香港女性小说家笔下的时空和感性》,《香港文学》,1985年10月号。
    [4]蔡源煌:《西方现代文学中的都市》,《联合文学》,1986年7月号。
    [5]龚鹏程:《都市生活里的厌世态度》,《联合文学》,1986年10月号。
    [6]梁秉钧:《都市文化与香港文学》,《香港文学》,1989年5月号。
    [7]许翼心:《香港“乡土文学”当论》,《香港文学》,1989年8月号。
    [8]洛枫:《香港诗人的城市观照》,《香港文学》1989年,9—11月号。
    [9]林耀德:《台湾新世代小说家》,《香港文学》,1989年12月号。
    [10]戎东贵、陆跃文:《新时期都市文学的发展和走向》,《当代文坛》1990年第1期。
    [11]木弓:《“乡土意识”与小说创作》,《文论月刊》,1990年第10期。
    [12]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13]米复国:《模糊的城市历史面貌》,《联合文学》,1994年3月号。
    [14]郑树森:《殖民主义、冷战年代与边缘空间》,《素叶文学》,1994年4月号。
    [15]邹平等:《城市化与转型期文学》,《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
    [16]陈少华:《漫谈香港城市散文-在香港市政局文学月会上的讲演》,《华文文学》,1995年第2期。
    [17]曾昭奋:《繁荣与沉寂》,《世界建筑》,1995年第2期。
    [18]何志文:《感性的集体记忆—<屋村难忘>读后》,《读书人》,1995年5月号。
    [19]程文超:《欲海里的诗情守望——我读张欣的城市故事》,《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20]涂文学:《中国城市文化近代化的多重路径》,《浙江学刊》,1996年第4期。
    [21]曾江培:《营造“苏州园林”的陆文夫》,《书城》,1996年第5期。
    [22]陈思和:《共名和无名: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管窥》,《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
    [23]张东:《一种严肃守望着理想:邱华栋访谈录》,《南方文坛》,1997年第4期。
    [24]张英进:《都市的线条——三O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联合文学》,1997年5月号。
    [25]施淑:《想像乡土·想像族群》,《联合文学》,1997年12月号。
    [26]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
    [27]王干:《老游女金:90年代城市文学的四种叙述形态》,《广州文艺》,1998年第9期。
    [28]孙维城:《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
    [29]孙施文:《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关于上海城市建筑的断想》,《当代上海建筑评论》,2000年1月号。
    [30]王丽霞:《魔盒打开之后——90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维向度》,《文艺评论》,2000年第2期。
    [31]袁良骏:《都市性与乡土性的融合与衍进一一香港小说艺术论之一》,《江汉论坛》,2000年第5期。
    [32]徐春萍:《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年10月26日。
    [33]於贤德:《20世纪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道路》,《开放时代》,2000年第10期。
    [34]黄建华:《试论中国城市文化的开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号。
    [35]朱立立:《台湾新世代都市小说初论》,《镇江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36]朱立立:《台湾都市文学研究理路辨析》,《东南学术》,2001年第5期。
    [37]岑逸飞:《四十余年见证》,《文学世纪》,2002年1月号。
    [38]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9]范伯群:《论“都市乡土小说”》,《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0]周冰心:《九十年代文化风俗图的一次甜蜜旅行——关于邱华栋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兼论消费文学》,《红岩》,2002年第3期。
    [41]李欧梵:《过去的回想/回响》,《文学世纪》,2002年5月号。
    [42]王德威:《无岸之河的渡引者》,《联合文学》,2002年5月号。
    [43]陈惠芬:《“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44]叶立新:《卑微的幻想,放纵的欲望——试析当下都市文学中的酒吧意象群》,《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45]樊星:《20世纪中国城市文学的风景》,《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6]程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47]黄燕萍:《一座城市的建构与幻灭》,《香江文坛》,2004年4月号。
    [48]周永涛:《“城裔”的得失——城裔作家在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建构》,《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9]张卫中:《“他者”视野中的城市:作家的经历与城市意识》,《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7月号。
    [50]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51]丁帆:《“都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52]杨绍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文学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3]姜小玲、韩璟:《程乃珊重“造”<蓝屋>》,《解放日报》,2005年5月12日。
    [54]刘俊:《<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香港文学》,2005年11月号。
    [55]程国赋:《从小说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6]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7]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58]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9]陈兰村等:《文学为建筑增辉一文学与建筑关系漫谈》,《中外建筑》,2007年第2期。
    [60]范耀华:《走向城市:乡村小说的一种叙述主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61]恭小兵:《80后离文坛有多远》,《读书文摘》(青年版下半月),2007年第4期。
    [62]陈晓云:《街道、漫游者、城市空间及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63]范耀华:《城市外来者的文学叙述——对邱华栋城市小说的一种解读》,《当代文学》,2007年第5期。
    [64]金红:《“双重观看”——陆文夫《美食家》的文本意蕴解读》,《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号。
    [65]陈娇华:《小巷文化的独特镜像——论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创作的影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号。
    [66]黄发有:(90年代小说的城市焦虑》,《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7]李华:《一个关于“电影建筑”的建筑文本》,《新建筑》,2008年第1期。
    [68]路春艳:《城市电影:关于城市的想象与记忆》,《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9]张宗伟:《激情的疏离:“后九七”时代香港电视剧“北进”之旅》,《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
    [70]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茶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1]艾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文学发展论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72]周国文:《不同样态的乌托邦类型及其可能》,《理论探讨》,2008年第3期。
    [73]赵坤:《香港小说中的城市想象与想象中的香港城市》,《华文文学》,2009年第1期。
    [74]黄曙光:《城市怨愤与乡村情结——<高兴>中的农民工与现代性悖论》,《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
    [75]柯贵文:《1930年代中国小说物象论——以沈从文、茅盾、穆时英为例》,《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76]江冰:《<小时代>:“80后”的另外经验》,《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
    [77]赵坤:《建筑美学视野下香港都市文学中的空间构形》,《华文文学》,2009年第5期。
    [78]彭学明:《城市的背影,乡村的面容——2009年长篇小说扫描》,《当代文坛》,2010年2月。
    [79]唐铁惠、赵坤:《城市美学视野下香港城市中的“他者”》,《武陵学刊》,2010年2月。
    [80]赵坤:《分众阅读时代的新职场小说——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
    [81]王素霞:《叙事地图:通往都市及其想象空间的一种路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5期。
    [82]陈恒:《城市起源理论》,《博览群书》,2011年第1期。
    [83]曾大兴:《文学景观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84]崔志远:《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
    [85]赵坤:《20世纪香港文学中的“我城”建筑书写》,《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2月。
    [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4月。
    [2]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5月。
    [3]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6月。
    [4]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浙江大学,2005年12月。
    [5]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山东大学,2006年5月。
    [6]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复旦大学,2007年4月。
    [7]华霄颖:《市民文化与都市想象》,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4月。
    [8]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之研究》,甘肃大学,2007年6月。
    [9]刘贺娟:《都市意象的女性文学书写》,辽宁大学,2008年5月。
    [10]李新:《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6月。
    [11]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4月。
    [1]代伟:《新都市文学论》,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4月。
    [2]刘影:《九十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上海怀旧”现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4月。
    [3]韩笑:《弄堂人生——试论王安忆上海题材小说的城市文化书写》,吉林大学,2007年4月。
    [4]王文静:《追寻中的香港式想象——李碧华小说的意识形态表现》,吉林大学,2007年4月。
    [5]陈小妹:《文学·都市·现代性——海外华人文学批评中的“上海想象”》,暨南大学,2007年5月。
    [6]姜丽:《小说武汉——试论方方与池莉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4月。
    [7]赵坤:《建筑美学视野下香港都市文学中的城市想象》,武汉大学,2009年5月。
    [8]孙绍荣:《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空间的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4月。
    [1]Burton Pike: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rdern Litera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2]Joyce Carol Oates:Imaginary Cities:America. See Micheal G Jaye and Ann Chalmers Watts edited: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1.
    [3]Kathryn L. Reyerson, Faye Powe, The Medieval Castle:Romance and Reality, Library of Congress,1984.
    [4]Marilyn F. Moriarty, David J. Neuman:Critical Architecture and Contemporary, William J. Lillyman,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Yingjin Zhang:The City in Mor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Configrations of Space, Time and Gende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dford, California,1996.
    [6]Richard Lehan:The City in Literature:An Intellectual and Cu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7]Leung, P. K:The Sorrows of LanKwaiFong. HangKong College:Contemporary Stories and Writing, Ed. Martha P. Y. Cheung. NewYork:Oxford UP,1998.
    [8]Gleason, William A, Chesnutt's Piazza Tales:Architecture, Race, and Memory in the Conjure Stories, American Quarterly, Volume 51, Number 1, March 1999.
    [9]Lyle Joseph, Architecture and Idolatry in Paradise Lost, SEL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1500-1900, Volume 40, Number 1, Winter 2000.
    [10]Kawash Samira, Haunted Houses, Sinking Ships:Race, 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in Beloved and Middle Passage, The New Centennial Review, Volume 1, Number 3, Winter 2001.
    [11]Spurr David, Architecture in Frost and Stevens,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Volume 28, Number 3, Spring 2005.
    [12]Pascale LaFountain, Housing Problems: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 in Goethe, Walpole, Freud, and Heidegger (review), MLN, Volume 124, Number 3, April 2009.
    [13]Ronald Broude, Securing the Past, Conservation in Art, 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 (review), Textual Cultures:Texts, Contexts, Interpretation, Volume 4, Number 2, Autumn 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