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学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元386年到公元581年在中国北方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时期。本文对北朝学校制度所涉及到的学校设置、教育人员、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校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论述。全文共分为下列几个主要的部分:
     前言部分,包括研究对象的界定、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写作思路的阐述等内容,是本文研究的基础。
     第一章,论述了北朝时期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和私学三类学校的设置情况。
     北朝时期中央官学按照其发展特点可以分为北魏前期、北魏后期和东西对峙时期等三个时期。中央官学的设立、类型、规模、分布等问题是本章探讨的重要问题。北朝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地方官学体系。地方官学体系构成与规模等问题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在北朝时期国家一度颁布了禁止私学的诏令,然而北魏后期以来,私学却得到了恢复发展。本章还探讨了私学类型与规模等问题。
     第二章,以北朝时期的教育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教学活动中的老师和学生的情况。
     北朝时期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包括官学中的学官和私学中的教授者。本章通过分类研究,进而探讨了官学学官的类别、选任、待遇;私学教授者的类别、教学与收入等问题。北朝时期教学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可以统称为诸生,既包括在官学之中求学之人也包括在私学之中求学之人。诸生的入学、求学、师生关系、结束学业后的出路等问题都是本章探讨的重要问题。
     第三章,论述了北朝时期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北朝时期的教育内容包括蒙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学术教育内容和专业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在北朝时期的蒙学阶段。诸生主要学习《急就章》、《孝经》、《论语》等内容。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文献。玄学与佛学对于学校教育内容都产生了影响。在北朝时期也存在着各种专门教育的教学内容。北朝时期的教育者在教育的工作中所采用的讲诵法、问答法与辩难法、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法也是本章所探讨的问题。
     第四章,探讨了北朝时期学校管理的机构和管理规定情况。
     北朝时期学校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太常寺、中书省和国子寺等机构。北朝时期管理学校的法令是《学令》。本章也探讨了学令的形成过程和内容,进而论述了北朝时期对于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管理规定。
     结语部分,则是对本文论述内容的总结。此外在写作过程中收集、整理的资料列成表格作为附录附于文章最后以供参考。
Northern Dynasties is a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has five dynasties: Northern Wei, Eastern Wei, Western Wei, Northern Qi, and Northern Zhou in northern China from AD386to AD581. In this paper, we have discussed the school system of Northern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school settings, educational persons, educational contents, educational methods, school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preface i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It contain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writing ideas.
     In chapterⅠ, we discuss three types of school settings, such a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entral Official School, Local Official School, and Private School. Central Official Schoo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y are Early Northern Wei period, Late Northern Wei period, and east-west confrontation period. In this chapter, we explore some important issues:The establishment, type, siz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Central Official School. A complete system has been formed in The Local Official School in Northern Dynasties.This system's type, size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Central Official School are issues to explore in this chapter. Gove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once issued a decree prohibiting the Private School. However, the Private School has been a resumption of development. We also discussed the type, size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Private School.
     In chapter II,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educational persons in Northern Dynasties, which inclu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educator of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Northern Dynasties contains the Officer in the Official School and the Professor in the Private School. In this chapter, we discussed the type, elective and treatment of the Officer and th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by th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The educated person of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Northern Dynastie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All Students, which contains the students in the Official School and Private School. The enrollment, stud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graduation of the All Students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to explore in this chapter.
     In chapter Ⅲ, we discussed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in Northern Dynasties.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clude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pecialized Education. The All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study the contents of Ji Jiu Zhang,Xiao Jing, and Lun Yu.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is the Confucian classic literature, such as Five Jing. The Xuanxue and the Buddhism Affect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re also have Specialized Education in Northern Dynasties.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In chapter IV, we discussed the manage organs and the regulations of school. The manage organs of school include Taichang Si, and Guozi Si. The laws of the regulations of school are Xue Ling. We also discussed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Xue Ling.
     The last section is a summary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In addition,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in the writing process is tabulated as Appendix attached to the conclusion for later reference.
引文
①或云北朝始于公元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终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为保持文章的完整,故本文不纳。②《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崔鸿》所引《十六国春秋》序言。十六国者,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夏、成(汉),另有西燕、冉魏、仇池等国不入十六国之数。③《魏书》卷四下《太武帝纪下》,第109页。④《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第807页。①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②诸位学者多是学界前辈,此处隐去先生称呼,只为行文方便,并无不敬之意,下同。③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第23-24页。①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蔡芹香:《中国学制史》,世界书局1933年版;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薛人仰:《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同见民国丛书第三编。②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版;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③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版,第218页。④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①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陈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②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李定安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吴玉琦等:《中国古代教育简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曾泽等:《中国教育史简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马秋帆:《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③卜宪群、张南:《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④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⑤王鸿斌等:《东北教育通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⑥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袁征:《中国文化通志·学校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⑦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熊贤君:《中国教育行政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志民:《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②赵承福:《山东教育通史》古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③贾菲:《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④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⑤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年以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⑥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⑦卜宪群、张南:《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①宋大川:《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收录于《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②杨吉仁:《北魏汉化教育》,正中书局1973年版。③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焦桂敏:《南北朝经学史》,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①田力:《魏晋南北朝世族家庭美育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冯帆:《山东士人与北朝汉化》,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鲁凤:《北朝私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李莉:《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学模式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西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②张庆捷:《儒学与北魏政治》,《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③陈朝晖:《论北朝儒学及其地位》,《齐鲁学刊》1989年第5期;陈朝晖:《北朝儒学教育及其影响》,《齐鲁学刊》1991年第6期;陈朝晖:《北魏的儒学与士人》,《文史哲》1992年第4期。①张宪华:《北魏官学初探》,《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②余世明:《北朝的学校及学校教育》,《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87页。③常倩:《北魏学校教育与鲜卑族的汉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④吴俊平:《北魏时期的官学教育及其文化影响》,《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⑤《原学》第四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①各篇文章出处如下:严文,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6-147页;梁文:《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125页;施文:《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1期;姚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②姚弘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6期。③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④袁刚:《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学官》,《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⑤穆岚:《试论北魏的私学教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①胡克森:《论北朝私学与科举制诞生的关系》,《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另外胡克森的《论北朝教育与科举制之关系》,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能见到,概与此内容相似。②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65-371页。③余世明:《简论魏晋南北朝私人教育的发展》,《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杨映琳:《魏晋南北朝的私学》,《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教育内容多元化格局述论》,《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2版。④这两篇文章分别见于《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3期,《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⑤洛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编:《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下面几篇关于洛阳城市地理的文章皆出于此。①洛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编:《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9页。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收入于《唐长孺文集》之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9-282页。③王松山:《北魏博士论略》,《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孙德玉、裘士京:《魏晋南北朝博士职责、考选及其变异论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收入于《唐长孺文集》之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1-121页。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收入于《唐长孺文集》之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1-148页。③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④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⑤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版。⑥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125页。本文内容述论见下文。⑦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⑧见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2页。⑨见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855页。①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②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影印1984年版,第76页。③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台湾世界书局印行1948年3版,第194页。④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⑤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⑥向世陵:《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⑦许道勋徐洪兴:《中华文化通志·经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⑧吴雁南等:《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孔毅另有《北朝的经学与儒者》一文见于《西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内容与此相似,不另述。⑨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⑩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①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2001年版。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收入于《唐长孺文集》之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38-368页。③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④钱宝琮:《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⑤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团结出版社,第35页。⑥启功:《急就篇传本考》一文,收入于《启功丛稿》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页。另有刘伟杰:《急就篇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对于《急就篇》的版本流传论述十分详细可供参考。⑦张弓:《北朝儒释道论议与北方学风流变》,《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王晓卫:《论佛教对北朝儒学的影响》,《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刘涛:《由经学的传承发展看北朝儒学的时代特点》,《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①吴洪成、王金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学教育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②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③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④[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⑤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1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④《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3页。⑤《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第990页。①《礼记·学记》,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57页。②《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20页。③《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27页。①《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33页。②《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35页。③《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第52页。④《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第64页。⑤《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第63页。⑥《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⑦《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1页。⑧《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9页。①《魏书》卷四下《太武帝纪下》,第109页。②《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69页。③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相关记载中,如《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祭义》“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於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於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等均涉及到大学的建制,然而对于大学的名称、位置等细节各家论述有所不同,难以考究当时情况,因此称之为儒家观念中的学校。参看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2、1231页;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页。①秦汉时期的学校制度参考姜维公:《汉代学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②《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6页。③《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四《礼仪部十三·学校》引《黄图》,第2425页。④《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传上》,第2546页。⑤《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传上》,第2547页。⑥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卷九,收录于《石刻史料新编》第五册,新文丰出版公司,3913页。参看余熹嘉:《晋辟雍碑考证》,收入于《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第14-36页。⑦《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1页。⑧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相关记载中,如《周礼·地官司徒》:“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日至德以为道本。二日敏德以为行本。三日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日顺行以事师长。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又“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又“籥师掌教国子舞羽铈籥”等涉及到了贵族教育的内容,然而其具体建制文献记载还有不清楚之处,此处也称之以儒家观念中的贵族学校。参看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96-1006、1010、1711、1795、1903页。①魏晋时期伴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兴起,因而催生了在教育上的等级教育。据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如《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刘馥传》记载刘靖的言论云:“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宜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又《宋书》卷一四《礼志一》:“晋武帝太始八年,有司奏:‘太学生七千余人,才任四品,听留。’诏:‘已试经者留之,其余遣还郡国。大臣子弟堪受教者,令入学”’,都体现了国家试图改变太学生猥杂的生源结构,提高入学标准,以达到辩其泾渭的目的。然而,据出土的《晋辟雍碑》的诸生名单来看这一目的没有实现,因而才出现了国子学的设立。参看《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刘馥传》,第464页;《宋书》卷一四《礼志一》,第356页。②《晋书》卷三《武帝纪》,第66页。③《晋书》卷二四《职官志》,第736页。④《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45页。⑤参考施光明:《北魏中书学考述》,见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第80-84页。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⑦《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早在东汉时期,邓太后就建立了“宫邸学”,亲自参与到教育中。《后汉书》卷一○《和熹邓皇后纪》:“太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对于“宫邸学”的研究可以参考姜维公:《汉代学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2-33页的相关论述。①参考严耀中:《北魏中书学极其政治作用》,见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6-147页。②参考梁满仓:《北魏中书学》,见其专著《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109页。①《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第2688页。②《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第2769页。③《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第2729页。①《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1页。②《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上·咸阳王元禧传》,第533页。③孝武帝,《魏书》中写作出帝,本文称呼采用通用的《北史》中的称呼,后同。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②《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87页。③《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70、173、177、182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194、203、215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③《魏书》卷九《孝明帝纪》,第229、231-232、237页。①《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元云传附元澄》,第471页。②《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215页。③《魏书》卷一三《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第33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⑤《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8页。⑥《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宋大川:《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②参考姚弘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见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第633-637页。③《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咸阳王元禧传》,第535页。④《晋书》卷一O四《石勒载记上》,第2729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第1222页。③《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1页。④《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1页。⑤《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元云传附元澄》,第471页。①《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198页。①《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204页。②《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003页。③《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212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②《魏书》卷九《孝明帝纪》,第229、213-232页。①《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第1222页。②《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1页。③《魏书》卷四八《儒林传》,第1842页。④《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003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②《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8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冯熙》,第1819页。①《魏书》卷十二《孝静帝纪》,第313页。②《北齐书》卷二九《李浑传附李绘》,第395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1、582页。④《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第31页。⑤《魏书》卷十二《孝静帝纪》,第308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页。⑦《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3页。⑧《北齐书》卷五《废帝纪》,第73页。①《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第86、82页。②《北齐书》卷七《武成帝纪》,第91页。③《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第603页。④此处系年据《北齐书》卷八《后主纪》,第105、106页。然而据缪钺《颜之推年谱》以及后来之学者考证,文林馆的设立应在武平三年。参考: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第七卷第5期,第32-35页。⑤《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第603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页。①《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附高昂》,第293页。②《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第353页。③缪钺:《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人之冲突》,收入于《读史存稿》三联书店,第78-93页。④《北齐书》卷二四《孙搴传》,第342页。⑤《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第515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页。①《周书》卷三五《薛善传附薛慎》,第624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③《周书》卷二《文帝纪下》,第36页。④《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⑤《周书》卷四《明帝纪》,第60页。⑥《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⑦《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68页。⑧《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⑨《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3页。⑩《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3、75页。11《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83页。12《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4页。①《周书》卷七《宣帝纪》,第122页。②《周书》卷二三《苏绰传》,第382-391页。③《周书》卷三二《柳敏传》,第560页。①《周书》卷三五《崔猷传》,第615页。②《周书》卷三八《薛真传》,第685页。③《隋书》卷六六《裴政传》,第1549页。④《周书》卷二四《卢辩传》,第404页。⑤参考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书中有相关详细论述。⑥《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卢诞》,第807页。⑦《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第535页。⑧《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2页。①《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第538页。②《周书》卷三八《元伟传》,第688页。③《周书》卷四二《宗懔传》,第760页。④《周书》卷四七《艺术·姚僧垣传附姚最》,第844页。⑤《周书》卷四O《颜之仪传》,第720页。⑥《周书》卷二二《杨宽传》,第367页。⑦《周书》卷四二《萧(?)传》,第752页。①《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第757页。②参考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第七卷第5期;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10月第21卷第4辑;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0卷第6期。③《北齐书》卷八《后主纪》,第105、106页。①《北齐书》卷四三《许惇传》,第575页。②《北齐书》卷四二《阳休之传》:“周武平齐,与吏部尚书袁聿修、卫尉卿李祖钦、度支尚书元修伯、大理卿司马幼之、司农卿崔达孥、秘书监源文宗、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若、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李孝贞、给事黄门侍郎卢思道,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道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德林、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陆又、中书侍郎薛道衡、中书舍人高行恭、辛德源、王劭、陆开明十八人同征,令随驾后赴长安。③露门学的设置同样符合对于儒家典籍的理解。《周礼·地官司徒》:“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郑玄以为“虎门,路寝门也”,卢辩“小学谓虎门,师保之学也”,由此可知露门有又虎门、路寝门之称,露门学也是同国子学一样,属于师保之学。参考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0页。④《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4页。①参考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1页的相关的记载。②《周书》卷四二《萧(?)传》,第752页。①《隋书》卷七六《文学传·刘臻》,第1731页。②《周书》卷四O《颜之仪传附乐运》,第721页。③《周书》卷七《宣帝纪》,第122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⑤《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第82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页。②《魏书》卷十二《孝静帝纪》,第308页。③《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3页。④《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下》,第18页。⑤《北齐书》卷十八《高隆之传》,第236页。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4页。②《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63、83页。③《周书》卷七《宣帝纪》,第117页。①《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第2751页。②《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27页。③《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第64页。④《魏书》卷四下《太武帝纪下》,第109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78页。②《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78页。③《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78页。①《魏书》卷六六《李崇传》,第1471页。②宗主督护制的相关内容参考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66-405页中的相关论述。③《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61页。①《魏书》卷一一○《食货志》,第2856页。②《魏书》卷五七《高佑传》,第1261页。③《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下·南安王元桢传附元英》,第49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⑥《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3页。⑦《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第82页。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73页。②转引自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2页。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75页。②《魏书》卷八八《良吏传·张恂》,第1900页。③《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薛谨》,第942页。④《魏书》卷五六《崔辩传》,第1250、1251页。⑤《魏书》卷三三《贾彝传附贾儁》,第793页。⑥《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①《魏书》卷六五《李平传》,第1452页。②《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道将》,第1051页。③《魏书》卷七九《刘道斌传》,第1758页。④《魏书》卷六九《崔休传》,第1526页。⑤《魏书》卷六九《裴延儁传》,第1529页。⑥《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或》,第1015页。⑦《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第1318页。⑧《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附崔游》,第1276页。⑨《周书》卷三七《寇儁传》,第658页。①《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附崔孝暐》,第1270页。②《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传·苏琼》,第644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7-818页。④《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附崔游》,第1276页。①《魏书》卷六五《李平传》,第1452页。②《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或》,第1015页。③《北史》卷二七《郦范传附郦道元》,第995页。④《魏书》卷五七《高佑传》,第1261页。⑤《魏书》卷八三《儒林转·刘兰》,第1851页。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003页。①据陈道升考证,高允上书应在皇兴元年,详见陈道升:《北魏郡国学综考》,载于《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三辑第二册《秦汉中古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社印行,第217-221页。②同据陈道升参照监本《魏书》与殿本《魏书》中《高允传》记载不同,郡国学的级别只有三级,应是孝文改制以后的制度,详见陈道升:《北魏郡国学综考》,载于《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三辑第二册《秦汉中古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社印行,第217-221页,据陈道升所述监本《魏书》的内容又见于《通志》,然而本人检索中华书局本的《通志·二十略》、《魏书》中《高允传》,均不见陈道升所述内容,可能是台版古籍与大陆版本差异所致,故暂且做为一说列于此处,不对北魏后期地方官学规模进行考证。③据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年表》卷五,文成帝兴光元年(公元454年)的州郡资料、文成帝时期州郡设置的变化,结合州治情况的考订而成的统计数据。①结合史料,按照百郡计算、取约数。②计算方法,采用州治27郡按照,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的次郡标准;其余80郡按照,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的中郡标准,这种的取值接近于平均值,应接近于实际情况。③见陈道升:《北魏郡国学综考》,载于《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三辑第二册《秦汉中古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社印行,第217-221页。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出版社,第23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梁祚》,第1844页。④《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67页。⑤《魏书》卷五二《索敞传》,第1162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梁祚》,第1844页。①太武帝禁止私学诏书的颁布时间《魏书》卷四下《太武帝纪下》记载在是在禁止沙门诏书后的太平真君五年,然而《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记载太武帝禁止沙门诏书却是在太平真君七年,吕思勉在其《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指出“五年正月戊申之诏,实七年二月中事,而《纪》误系诸五年也”。司马光《资治通鉴》系年取《纪》认为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下诏禁止沙门,六年盖吴起义,太武帝去长安,七年在长安灭佛诏各地灭佛同长安,虽经太子拓拔晃劝阻而不从于三月颁布新一轮的灭佛诏书,今从之。另《释老志》记载沙门惠始圆寂后,于太平真君六年迁葬于平城南郊之外,也可佐证最迟在太平真君六年之时,京师已经限制佛教发展。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吾贵》,第1851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3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刁冲》,第1858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雕》,第594页,另《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张雕武》所记载之中山北平人张雕武,参照《北齐书》中的相关记载,与张雕为同一人。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1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5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马敬德》,第590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冯伟》,第588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鲍季详》,第588页。④《隋书》卷七五《儒林传·马光》,第1717页。①《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买奴》,第588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轨思》,第588页。④《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权会》,第590页。⑤《隋书》卷七五《儒林传·房晖远》,第1716页。①《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徐遵明》,第2720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同轨》,第1861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权会》,第592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⑤《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第2884页。⑥《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卢景裕》,第1859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同轨》,第1861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鲍季详附鲍长暄》,第588页。④《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昼》,第589页。⑤《周书》卷二O《贺兰祥传》,第336页。⑥《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1页。⑦《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⑧《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1页。⑨《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583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6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③《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67页。④《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第812页。⑤《隋书》卷七五《儒林传·房晖远》,第1716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买奴》,第588页。⑦《隋书》卷七五《儒林传·马光》,第1718页。⑧《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5页。⑨《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刁冲》,第1858页。⑩《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11《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12《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13《魏书》卷七九《冯元兴传》,第1760页。14《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雕》,第594页。15《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4页。16《隋书》卷七六《儒林传》,第1706页。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收入于《唐长孺文集》之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9-282页。②《宋书》卷三九《百官志上》记载,“史臣案,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王国维在其《汉魏博士考》一文中也有所论述。①《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第2769页。②《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第2769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1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梁越》,第1843页。③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④《晋书》卷九一《儒林传·王欢》,第2366页。⑤《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4页。①《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沈重》,第810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8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第813页。④《周书》卷四二《萧(?)传》,第752页。⑤《周书》卷四O《颜之仪传附乐运》,第721页⑥《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第1415页。⑦《隋书》卷七六《文学传·刘臻》,第1731页⑧《隋书》卷七六《文学传·王頍》,第1732页。⑨《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①《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第2729页。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第1222页。③《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1页。④《晋书》卷三九《荀勖传》,第1154页。①《魏书》卷九一《术艺传·殷绍》,第1955页。②《魏书》卷七九《范绍传》,第1755页。③《晋书》卷一O五《石勒载记下》,第2735页。④《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第2980页。①《魏书》卷九三《恩幸传·王叡附王魏诚》,第1995页。②《魏书》卷四九《李灵传》,第1097页。③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④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75页。②《魏书》卷五七《高佑传》,第1261页。③《周书》卷四六《孝义传·张元》,第833页。①《汉书》卷一○《成帝纪》,第313页。②《晋书》卷二四《职官志》,第736页。③《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第52页。④《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刘馥传附刘靖》,第464页。①俞鹿年:《北魏职官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版,第369-373页。②《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第52页。③《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9页。④《魏书》卷四八《高允传》记载为卢玄、崔绰、燕崇、常陟、高毗、李钦、许堪、杜铨、韦阆、李诜、李灵、李遐、张伟、祖迈、祖侃、刘策、许琛、宋宣、刘遐、邢颖、高济、李熙、游雅、崔建、宋惜、潘天符、杜熙、张纲、张诞、王道雅、闵弼、郎苗、侯辩、吕季才与高允本人共三十五人。①《魏书》卷五二《胡方回传》,第1149页。②《魏书》卷三三《宋隐传附宋温》,第774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平恒》,第1845页。④《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196页。⑤《魏书》卷五六《崔辩传附崔景儒》,第1251页。⑥《周书》卷二八《陆腾传》,第469页。⑦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⑧《魏书》卷七七《宋翻传附宋道玙》,第1690页。⑨《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郭荷》,第2454页。⑩《晋书》卷九四《隐逸传·杨轲》,第2450页。11《晋书》卷九五《艺术传·王嘉》,第2496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②《北史》卷三四《张湛传附张通》,第1265页。③《魏书》卷七六《张烈传附张僧皓》,第1687页。①《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李祥》,第1174页。②《魏书》卷五六《郑羲传》,第1237页。③《魏书》卷三二《封懿传附封琳》,第763页。④《周书》卷三六《裴果传附刘志》,第649页。⑤《魏书》卷五七《崔挺传》,第1264页。《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彦》,第888页。⑦《魏书》卷四五《杜铨传附杜振》,第1019页。⑧《魏书》卷六四《郭祚传》,第1421页。⑨《魏书》卷六五《邢峦传》,第1437页。⑩《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薛驎驹》,第944页。11《魏书》卷七二《李叔虎传附李长仁》,第1617页。12《魏书》卷八八《良吏传·裴佗》,第1906页。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②《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景先》,第978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吾贵》,第1851页。④《魏书》卷八五《文苑传·裴敬宪》,第1870页。⑤《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伯猷》,第2244页。⑥《魏书》卷八五《文苑传·卢观》,第1871页。⑦《魏书》卷八五《文苑传·邢臧》,第1871页。⑧《魏书》卷六九《裴延儁传附裴景融》,第1534页。⑨《周书》卷二四《卢辩传》,第403页。⑩《魏书》卷七二《李叔虎传附李述》,第1617页。11《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同轨》,第1860页。12《魏书》卷八八《良吏传·宋世景》,第1902页。①《魏书》卷三三《李先传》,第789页。①《魏书》卷八八《良吏传·宋世景》,第1902页。②《魏书》卷八二《祖莹传》,第1799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第812页。④《魏书》卷六五《李平传》,第1452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①《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传·苏琼》,第644页。②《隋书》卷七五《儒林传·房晖远》,第1716页。③《魏书》卷三二《崔逞传附崔思叔》,第759页。④《魏书》卷三三《公孙表传附公孙质》,第785页。⑤《魏书》卷五七《高祐传》,第1259页。⑥《魏书》卷四六《李诉传》,第1039页。⑦《魏书》卷八二《祖莹传》,第1799页。⑧《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钟》,第626页。⑨《魏书》卷三三《贾彝传附贾祯》,第794页。⑩《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附游祥》,第1218页。(11)《魏书》卷五六《崔辩传附崔景儁》,第1251页。(12)《魏书》卷五七《高祐传附高谅》,第1263页。(13)《魏书》卷六五《邢峦传附邢虬》,第1450页。(14)《魏书》卷六八《甄琛传附甄密》,第1518页。(15)《魏书》卷七二《李叔虎传附李凤》,第1617页。(16)《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同轨》,第1860页。(17)《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2页。(18)《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19)《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梁祚》,第1845页。①《魏书》卷四八《高允传附高绰》,第1091页。②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一文有详细论述,《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收入于《唐长孺文集》之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1-148页。另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第264-284页也有相关论述。③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59页。③《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第169页。④《魏书》卷九《孝明帝纪》,第223页。①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第64、66页。①《魏书》卷一《序纪·昭成帝》,第12页。②《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1页。③《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2、2973页。④《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第990页。⑤《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6页。①北周时期之六官制度仿照《周礼》,露门学中设有文学博士或为露门博士的一种,故权且列于露门博士处。露门学士、麟趾殿学士,史书未见其品级,故未列于表中。①《通典》卷第三十五《职官十七·俸禄》。①《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77页。①《北史》卷七《齐本纪·显祖文宣帝》,第245页。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3页。②《晋书》卷一O五《石勒载记下》,第2741页。③《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69、173页。④《魏书》卷九《孝明帝纪》,第231页。⑤《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82页。⑥《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203页。⑦《北齐书》卷二九《李浑传附李绘》,第395页。⑧《北齐书》卷五《废帝纪》,第73页。⑨《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3、75、83页。①《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1页。②《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77页。③《魏书》卷九《孝明帝纪》,第232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⑤《周书》卷七《宣帝纪》,第122页。⑥《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3页。①《周书》卷二四《卢辩传》,第403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7页。④《周书》卷二六《斛斯征传》,第432页。⑤《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70页。⑥《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194页。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68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①《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第621页。②《魏书》卷五二《胡叟传》,第1151页。③《魏书》卷一O八之四《礼志四》,第2817页。④《隋书》卷一O《礼仪五》,第195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权会》,第593页。①《魏书》卷一○八之四《礼志四》,第2817页。②《隋书》卷一一《礼仪六》,第238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②《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67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梁祚》,第1844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董征》,第1857页。⑤《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5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鲍季详》,第588页。⑦《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买奴》,第588页。⑧《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轨思》,第588页。①《隋书》卷七五《儒林传·房晖远》,第1716页。②《隋书》卷七五《儒林传·马光》,第1717-1718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董征》,第1857页。④《魏书》卷六二《李彪传》,第1381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刁冲》,第1858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权会》,第592页。⑦《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同轨》,第1861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鲍季详附鲍长暄》,第588页。②《北史》卷二六《杜铨传附杜裕》,第961页。③《北史》卷五五《杜弼传附杜台卿》,第1991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吾贵》,第1851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第812页。①《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第812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①《论语·述而》,见程树德:《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45页。②《四书章句》:“脩,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於人,无不欲其入於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故云礼轻。参考朱熹:《四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95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冯伟》,第588页。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2页。②《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4页。③《晋书》卷四九《嵇康传》,第1374页。①《晋书》卷五九《赵王伦传》,第1601-1602页。②《晋书》卷一O五《石勒载记下》,第2751页。③《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1页。⑤《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页。①《魏书》卷七九《范绍传》,第1755页。②《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92页。③《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第2980页。④《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06页。⑤《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第2987页。⑥《魏书》卷九三《恩幸传·王叡附王魏诚》,第1995页。①《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刘馥传附刘靖》,第464页。②《宋书》卷十四《礼志一》,第356页。③《晋书》卷一O三《刘曜载记》,第2688页。①《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1页。③《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35页。④《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2页。⑤《魏书》卷三三《张蒲传附张昭》,第779页。⑥《魏书》卷四下《太武帝纪下》,第97页。⑦《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汉人遵从此说,故《白虎通义》卷四《辟雍》:“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太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太学,学经术”。然而,《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诸说各不相同。参考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页;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53页;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8-773页。②《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②《魏书》卷三六《李顺传附李骞》,第836页。③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④《魏书》卷六O《韩麒麟传附韩兴宗》,第1333页。①《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第444页。②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①《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6页。②《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刘馥传附刘靖》,第464页。③《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89-2990页。④《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第770页。①《魏书》卷二四《邓渊传附邓灵珍》,第636页。②《魏书》卷三三《谷浑传附谷季孙》,第781页。③《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虔》,第889页。④《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缵》,第1014页。⑤《魏书》卷四五《裴骏传附裴修》,第1021页。⑥《魏书》《卷四六《李诉传附李蕴》,第1043页。⑦《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0页。⑧《魏书》卷五七《高祜传附高钦》,第1263页。⑨《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附崔振》,第1272页。⑩《魏书》卷二四《邓渊传附邓宗庆》,第636页。11《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附司马金龙》,第857页。12《魏书》卷四一《源贺传附源奂》,第937页。①《魏书》卷四九《崔鉴传附崔合》,第1104页。②《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李安世》,第1175页。③《魏书》卷五二《胡方回传附胡丑孙》,第1149页。④《魏书》卷三三《李先传附李预》,第791页。⑤《魏书》卷四O《陆俟传附陆凯》,第906页。⑥《魏书》卷六二《高道悦传》,第1399页。⑦《魏书》卷二四《邓渊传附邓羡》,第637页。⑧《魏书》卷三二《崔逞传附崔思叔》,第759页。⑨《魏书》卷三三《公孙表传附公孙质》,第785页。⑩《魏书》卷五七《高祜传》,第1259页。11《魏书》卷八二《祖莹传》,第1799页。12《魏书》卷三六《李顺传附李孝怡》,第847页。①《魏书》卷四九《李灵传附李仲胤》,第1103页。②《魏书》卷四九《崔鉴传附崔秉》,第1104页。③《魏书》卷三二《封懿传附封回》,第761页。④《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第1045页。⑤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49页。⑥《魏书》卷三三《王宪传附王嶷》,第775页。⑦《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韶》,第886页。⑧《魏书》卷四一《源贺传附源规》,第929页。⑨《魏书》卷四三《唐和传附唐钦》,第963页。⑩《魏书》卷三六《李顺传附李骞》,第836页。11《北齐书》卷五O《恩悻传·和士开》,第686页。12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13《魏书》卷三三《张蒲传附张昭》,第779页。14《魏书》卷三三《薛提传》,第795页。15《魏书》卷二四《邓渊传附邓颍》,第635页。16《魏书》卷六O《韩麒麟传附韩兴宗》,第1333页。17《魏书》卷七九《范绍传》,第1755页。①《周书》卷三五《薛端传附薛裕》,第622页。②《魏书》卷三O《尉拨传》,第729页。③《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附贺拔岳》,第221页。④《周书》卷三六《令狐整传附令狐休》,第644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3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卢景裕》,第1859页。⑤《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昼》,第589页。①《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1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③《周书》卷二O《贺兰祥传》,第336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⑥《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业兴》,第1861页。⑦《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4页。⑧《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昼》,第589页。⑨《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景仁》,第591页。⑩《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权会》,第592、593页。11《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雕》,第594页。12《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1页。13《北齐书》卷二六《平鉴传》,第371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董征》,第1857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刁冲》,第1857-1858页。④《周书》卷二六《斛斯征传》第432页。⑤《周书》卷四O《颜之仪传》,第719页。⑥《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第756页。⑦《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第444页。⑧《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①《北齐书》卷三五《裴让之传附裴谳之》,第467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孙灵晖》,第596页。③《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元云传附元顺》,第481页。④《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4页。⑤《周书》卷一三《文闵明武宣诸子·宋献公传》,第201页。①《周书》卷三八《吕思礼传》,第682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董征》,第1857页。④《魏书》卷八八《良吏传·窦瑷》,第1907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①《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93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1842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3页。④《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①《魏书》卷五二《宋繇传》,第1152页。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第1219页。③《魏书》卷六七《崔光传》,第1487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刁冲》,第1858页。③《魏书》卷八五《文苑传·温子升》,第1875页。④《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第483页。⑤《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4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昼》,第589页。⑦《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马敬德》,第590页。⑧《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1页。⑨《隋书》卷七五《儒林传·马光》,第1717页。⑩《魏书》卷五三《李冲传》,第1179页。11《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附王遵业》,第879页。12《北齐书》卷二二《卢文伟传》,第319页。①《魏书》卷三七《司马景之传附司马宗庞》,第861页。②《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元明》,第1061页。③《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第1062页。④《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89页。⑤《魏书》卷八五《文苑传·封肃》,第1871页。⑥《魏书》卷八八《良吏传·裴佗》,第1907页。⑦《魏书》卷一O四《序传》,第2323页。⑧《北齐书》卷三五《裴让之传附裴谳之》,第467页。⑨《北齐书》卷三八《赵彦深传》,第505页。⑩《周书》卷三二《申徽传》,第555页。11《周书》卷三六《王士良传》,第638页。12《周书》卷三八《李昶传》,第686页。13《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8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冯伟》,第588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第1848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49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吾贵》,第1851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董征》,第1857页。⑤《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5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鲍季详》,第588页。⑦《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刘轨思》,第588页。⑧《隋书》卷七五《儒林传·房晖远》,第1716页。⑨《隋书》卷七五《儒林传·马光》,第1717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①史游:《急就篇》,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①史游:《急就篇》,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②启功:《急就篇传本考》一文,收入于《启功丛稿》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页。另有刘伟杰:《急就篇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对于《急就篇》的版本流传论述十分详细可供参考。③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6页。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7、100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兰》,第1851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4页。①颜师古:《急就篇述序》,收入于史游:《急就篇》之篇首,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②《晋书》卷一O九《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③《魏书》卷四O《陆俟传附陆暐》,第906页。①《孝经》的章节名称为《开宗明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三才》、《孝治》、《圣治》、《纪孝行》、《广要道》、《广至德》、《广扬名》、《谏诤》、《感应》、《事君》、《丧亲》,计十八章。②《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第355页。③《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附荀爽》,第2051页。④《晋书》卷七五《荀崧传》,第1976页。⑤《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203页。⑥《魏书》卷九《孝明帝纪》,第231-232页。⑦《北齐书》卷二九《李浑传附李绘》,第395页。⑧《北齐书》卷五《废帝纪》,第73页。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3页。②《魏书》卷二O《文成五王·河间王元若传附元琛》,第529页。③《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冯熙》,第181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②《魏书》卷九O《逸士传·李谧》,第1938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④《北史》卷四九《雷绍传》,第1807页。⑤《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第444页。⑥《周书》卷二六《斛斯征传》,第432页。⑦《周书》卷一三《文闵明武宣诸子·宋献公传》,第201页。⑧《北史》卷八四《孝行传·王颁附王頍》,第2836页。⑨《周书》卷四O《颜之仪传》,第719页。⑩《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第756页。11《汉书》卷八七下《杨雄传下》,第3583页。①《魏书》卷二八《贺狄干传》,第686页。①《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第814页。②《魏书》卷八二《常景传》,第1800页。③《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冯熙》,第1818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2页。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⑥《魏书》卷八四《儒林传·董征》,第1857页。⑦《魏书》卷九O《逸士传·李谧》,第1938页。⑧《北史》卷四九《雷绍传》,第1807页。⑨《周书》卷一三《文闵明武宣诸子·宋献公传》,第201页。⑩《北史》卷八四《孝行传·王颁附王頍》,第2836页。11《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第756页。①张鹤泉先生:《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七期,83-88页,此文对于“三礼”在北朝的传授情况有所研究。①《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云传附元顺》,第481页。①北朝时期玄学的影响可以参看古腾隆一[日]:.北朝经学与《老子》收录于《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198-206页。佛学的影响可以参看王晓卫:论佛教对北朝儒学的影响《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36-43页。②《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附祖纳》,第1699页。①《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第348、353页。②《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儒林传》,第808页。③《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87页。④《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215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儒林传》,第1850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第1854页。③《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卢景裕》,第1860页。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史律》,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②《汉书》卷三O《艺文志》,韦昭注文,第1720页。③《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39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李铉》,第585页②《周书》卷四七《艺术传·赵文深》,第849页。①《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827页。①《魏书》卷九一《术艺传·崔或》,第1970页。②《北齐书》卷四九《方伎传·马嗣明》,第680页。③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④《神农本草经》的具体篇目,陈邦贤在其《中国医学史》中有详细记载。见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团结出版社,第35页。①《周书》卷四七《艺术传·姚僧垣》,第844页。②柴焕波:《湖南龙山县里耶战国秦汉城址及秦代简牍》,《考古》2003年第7期,595页。③《魏书》卷七九《范绍传》,第1755页。④《魏书》卷九一《术艺传·殷绍》,第1955页。①钱宝琮:《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325页。①钱宝琮:《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409页。②钱宝琮:《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37页。③《晋书》卷一O五《石勒载记下》,第2735页。④《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第2980页。①《魏书》卷二《道武帝纪》,第33页。②《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9页。③《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第169页。④《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198页。⑤杨街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页。①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第212页。②朱学渊:《新版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4、77页。③缪钺:《北朝之鲜卑语》,收入于《读史存稿》三联书店,第60、62页。④《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3页。⑤《魏书》卷二十一《献文六王上·咸阳王元禧传》,第536页。⑥《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①《北齐书》卷二十一《高乾传附高昂》,第295页。②《隋书》卷四十二《李德林传》,第1198页。③《魏书》卷九一《术艺传·晁崇附晁懿》,第1944页。④《北史》卷五○《孟威传》,第1838页。⑤《北齐书》卷二四《孙搴传》,第341页。⑥《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第515页。⑦《周书》卷二六《长孙俭传》,第428页。⑧《北史》卷七三《虞庆则传》,第2516页。①《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元云传附元顺》,第481页。②《魏书》卷八二《祖莹传》,第1798页。③《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祖虬》,第634页。④《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河间王孝琬传附高正礼》,第146-147页。⑤《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第444页。⑥《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孙灵晖》,第596页。⑦《北齐书》卷三六《邢邵传》,第475页。⑧《周书》卷四O《颜之仪传》,第719页。⑨《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第756页。⑩《周书》卷二六《斛斯征传》,第432页。11《周书》卷一三《文闵明武宣诸子·宋献公传》,第201页。①《周书》卷四七《艺术传·黎景熙》,第845页。②《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秦王拓拔翰传附拓跋觚》,第374页。③《魏书》卷五二《胡叟传》,第1149页。④《魏书》卷五二《宋繇传》,第1152页。⑤《魏书》卷五二《阚骃传》,第1159页。⑥《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第1219页。⑦《魏书》卷六七《崔光传》,第1487页。⑧《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平恒》,第1845页。⑨《魏书》卷八八《良吏传·宋世景》,第1901-1902页。⑩《北齐书》卷二三《魏兰根传》,第329页。11《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①《北齐书》卷四九《方伎传·马嗣明》,第680页。②《魏书》卷七七《高崇传附高谦之》,第1708页。③《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冯伟》,第587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第1850页。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徐遵明》,第1855页。②《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①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吉林大学古籍所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6页。②《魏书》卷四五《裴骏传附裴宣》,第1023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权会》,第592页。②《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张雕》,第594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第812页。④《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张伟》,第1844页。①《礼记·学记》,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68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马敬德》,第590页。①《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210页。①参考严耀中:《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见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6-147页;施光明:《北魏中书学考述》,见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第80-84页。②《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第82页。①《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中》,第4126页。②《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807页。①《周书》卷二四《卢辩传》,第404页。①《周书》卷四《明帝纪》,第60页。③《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第806页。①参考仁井田升[日]:《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第265-282页。②参考沈家本[清]:《汉律拾遗》卷十九,收入于其著作《历代刑法考》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2页。①《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2页。②《魏书》卷八《宣武帝纪》,第198页。③《魏书》卷四上《太武帝纪上》,第79页。④《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807页。⑤仁井田升[日]:《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第265-282页。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73页。②《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下·南安王桢传附元英》,第498页。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第582页。①《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第1242页。①此人虽为应召任职,其才干也称中书博士,故权且列于此。②转引自严耀中《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6-147页。①《魏书》卷五八《杨播传附杨昱》记载,家族籍贯系“杨播自云”②《北史》的记载有所不同,“及叉杀怿,专断朝政,以维兄弟前者告怿,征维为散骑侍郎,纪为太学博士领侍御史”②任职时期参考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收入于《二十五史补编》四,中华书局。[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本田成之[日].中国经学史[M].孙俍工译.上海:上海书店,2001.[3]卜宪群,张南.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蔡芹香.中国学制史[M].上海:世界书局,1933.[5]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陈东原.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9]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0]陈少风.原学[M].第四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4]陈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5]崔鸿.十六国春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6]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17]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62.[18]二十五史补编编撰组.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5.[1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0]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21]高明士.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3]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M].台北:台湾经联出版公司,1999.[24]宫崎市定[日].九品官人法研究[M].韩异,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25]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6]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27]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民国丛书第三编45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28]何德章.魏晋南北朝史从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9]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30]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31]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0.[32]贾菲.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33]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M].台北:台湾世界书局印行,1948.[34]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5]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36]李定安.简明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7]李昉.太平御览[M].台北:国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38]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9]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40]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1]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2]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4]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45]令狐德菜.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46]刘岱等.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M].北京:三联书店,1991.[47]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8]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M].上海:上海书店,1992.[49]刘师培.经学教科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50]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年以前[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1]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52]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53]卢云.汉晋文化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54]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6.[55]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6]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57]洛阳市文物局等.汉魏洛阳故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59]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60]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98.[6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62]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3]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64]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65]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66]缪钺.读史存稿[M].北京:三联书店,1982.[67]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68]前田正名[日].平城历史地理研究[M].李凭,孙耀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69]钱宝琮.算经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70]仁井田升[日].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7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7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3]史游.急就篇[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7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76]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7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78]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79]唐长孺.唐长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80]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81]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82]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83]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84]王鸿斌等.东北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85]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86]王志民.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7]王仲荦.北周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79.[88]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王壮弘,马成名.六朝墓志检要[M].修订版.上海:上海书店,2008.[90]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9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2]吴雁南等.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93]吴玉琦等.中国古代教育简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94]向世陵.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5]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96]熊贤君.中国教育行政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97]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98]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年表[M].广州:广雅书局,1898.[99]许道勋,徐洪兴.中华文化通志·经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0]薛人仰.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1939.[10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3]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4]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5]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6]颜之推.颜氏家训[M].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10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8]杨吉仁.北魏汉化教育制度之研究[M].台北:正中书局,1973.[109]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110]杨街之.洛阳伽蓝记[M].杨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111]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1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13]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4]叶澜.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5]殷宪,马志强.北朝研究[M].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16]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7]虞世南.北堂书钞[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18]袁征.中国文化通志·学校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19]曾泽等.中国教育史简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120]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12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22]张鹏一,徐清廉校補.晋令辑存[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123]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24]张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5]张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6]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127]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28]赵向群.五凉史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29]赵翼.廿二史札记[M].曹光甫校点.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30]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131]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M].齐鲁书社,1991.[13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3]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M].民国丛书第三编45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134]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35]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36]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M].新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2]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3]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焦桂敏.南北朝经学史[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6]冯帆.山东士人与北朝汉化[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8]鲁凤.北朝私学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李莉.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柏贵喜.从宗庙祭祀制度看北朝礼制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6).[2]卜宪群,张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4).[3]曹道衡.北朝黄河以南地区的学术与文化[J].福州大学学报,2002(2).[4]曹建平.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钩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2).[5]常倩.北魏学校教育与鲜卑族的汉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3).[6]陈朝晖.北朝儒学教育及其影响[J].齐鲁学刊,1991(6).[7]陈朝晖.北魏的儒学与士人[J].文史哲,1992(4).[8]陈朝晖.论北朝儒学及其地位[J].齐鲁学刊,1989(5).[9]陈朝晖.试论北朝儒佛道的初步融合[J].东岳论丛1990(6).[10]陈德弟.试论十六国北朝的官私藏书[J].北华大学学报,2008(2).[11]陈雁.东汉魏晋时期颖汝、南阳地区的私学与游学[J].文史哲,2000(1).[12]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的历史地位[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9(1).[13]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教育内容多元化格局述论[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0(2).[14]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教育形式自议[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15]范小平.中国孔庙在儒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J].四川文物,1998(6).[16]高谦民.从儒学的衰微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4).[17]古腾隆一[日].北朝经学与《老子》[J].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2007.9.[18]胡克森.论北朝私学与科举制诞生的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2006(4).[19]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在教育中的地位[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4).[20]孔毅.北朝的经学与儒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3).[21]孔毅.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J].贵州大学学报,1995(1).[22]李必友,张白茹.论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兴盛的原因[J].宁夏大学学报,2002(4).[23]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字教育的特点[J].池州师专学报,1998(2).[24]李金河.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J].山东大学学报,1997(1).[25]刘涛.由经学的传承发展看北朝儒学的时代特点[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3).[26]卢开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J].武汉大学学报,1995(5).[27]卢丽琼.浅议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的兴盛[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28]陆正林.继汉开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简述[J].涪陵师范大学学报,2006(6).[29]罗若群.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教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2).[30]马志强,吴少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儒学略论[J].洛阳大学学报,2004(3).[31]毛礼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1).[32]穆岚.北魏时期中原(河南)教育管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2).[33]穆岚.试论北魏的私学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4).[34]聂济冬.游学与汉末政治[J].山东大学学报,2007(6).[35]邵正坤.北朝家学特征及其传变[J].社会科学辑刊,2007(3).[36]邵正坤.试论北朝以传承儒学为主的家学及其嬗变[J].孔子研究,2008(3).[37]施光明.北魏中书学考述[J].教育史研究,1991(1).[38]施光明.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的若干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4).[39]施光明.五凉政权“崇尚文教”及其影响述论[J].兰州学刊,1985(6).[40]宋冰.论凉州士人在北魏的文化学术活动及其影响[J].学术交流,2006(2).[41]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4).[42]孙德玉,裘士京.魏晋南北朝博士职责、考选及其变异论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43]王华山.河北士族礼法传统与北学渊源[J].文史哲,2003(2).[44]王松山.北魏博士论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3).[45]王文东.论北朝鲜卑贵族的尊师兴学之礼[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3).[46]王晓卫.论佛教对北朝儒学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1998(6).[47]王永平.论十六国时期之玄学清谈及其相关文化风尚[J].人文杂志,2010(6).[48]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6).[49]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5).[50]吴洪成,王金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学教育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10).[51]吴俊平.北魏时期的官学教育及其文化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52]徐亦亭.魏晋南北朝的鲜卑人教育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00(1).[53]杨映琳.魏晋南北朝的私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4]姚弘杰.北魏中书学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55]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J].教育史研究,2006(6).[56]余世明.北朝的学校及学校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1992(4).[57]余世明.简论魏晋南北朝私人教育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1998(2).[58]袁刚.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学官[J].许昌师专学报,1994(4).[59]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J].晋阳学刊,2000(5).[60]张传燧.魏晋南北朝教学思想述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1(4).[61]张弓.北朝儒释道论议与北方学风流变[J].孔子研究,1993(2).[62]张鹤泉.东汉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J].求是学刊,1995(2).[63]张鹤泉.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J].社会科学战线,2009(7).[64]张庆捷.儒学与北魏政治[J].山西大学学报,1988(1).[65]张天来.魏晋南北朝儒学、家学与家族观念[J].江海学刊,1997(2).[66]张宪华.北魏官学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1988(2).[67]张祥浩.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衰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4).[68]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论略[J].学术研究,1990(2).[69]赵淑贞.北魏平城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2).[70]庄庭兰.魏晋南北朝经学发展论略[J].青海社会科学,20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