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性别;;信仰;;权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部落转型而来的封建集权帝国,在它的历史发展中,曾为摆脱部落传统,加强君权,却事与愿违地滋生了女主政治;为实现由胡到汉的转型,本欲援引儒家文化为治国之本,却使佛教借机弘扬传播。由于大乘佛教的发展依托于君主,因此作为文化现象的佛教便不可避免地介入到政治中,当这些元素与女主相碰撞之后,又附加进了女性视角,遂演绎出不易被发现的性别政治与佛教关系一幕。
     北魏在部落时代已有强势女主出现,但女主与佛教的交合始于文成帝乳母昭太后常氏。常氏以“阿保高宗”而“母仪天下”,易代之际,在她的保护下,文成帝得以顺利即位。文成帝即位之初,常氏曾以保护之功而独揽大权,政治上清除异己,维系了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太武帝后期因太子监国而引起的皇权分化问题;文化上吸取道武至太武帝时期与儒、释等非拓跋本土文化磨合的历史经验,果断下令复兴佛法,利用佛教维护皇权,由此确立了“以儒为主,释道为辅”的政治文化格局。昭太后常氏是促成北魏由武功时代过渡到文治时代的关键性人物。
     文明太后冯氏本身并无子嗣,但她仿效常氏,躬自抚养皇储继承人——皇孙孝文帝,以为母(广义)的情感资本保持并扩大了她作为皇太后的政治权力。她临朝听政后,续夫前志,广推佛法,并用政治手腕处理佛教事件,其一是平定沙门法秀之乱,此事牵及官僚机构的变动及平齐民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二是立僧显为沙门统,此事涉及帝后权力集团的斗争及平城佛教风气的转变。文明太后以处理这佛教事件为契机,调整了权力结构的分配,并推进了北魏汉化改革的进程。
     灵太后胡氏诞育皇子,解决皇室的继嗣之急是她登上北魏政治舞台的最大资本。易代之际,在宗室与权臣的斗争中,借平息大乘叛乱之机,她以皇权代言人身份幸运胜出;在与宣武帝元配皇后高氏的嫡庶之争中,她为了反庶为嫡,在谋害高氏后又以尼礼葬之,剥夺了高氏皇后的名分,由此树立她嫡妻『正后的法定地位。胡太后临朝称制后,奉行“重释轻儒”的国策,尤其表现在不顾时论反对倾国财力兴建永宁寺事上;她对佛教的狂热逆转了北魏前期由昭太后常氏所确立的“以儒为主,释道为辅”的政治文化格局,最终导致北魏在佛教的祈福功德中走向灭亡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女主摄政自汉代创制延迄清末,绝非偶然现象,但像北魏这样女主前后相继主导政坛并对政治产生持续影响的情形实属罕见。北魏女主的活跃当与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这其中由两种异质文化激荡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即少数民族的女主传统与外来佛教文化交汇后产生的性别、政治与佛教三者的互动情形。从“性别”、“信仰”、“权力”角度研究女主政治与佛教关系是一条探讨北魏史的新路径。
     女主政治与佛教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除女性史、政治史、佛教史之外,尚可从艺术史的角度介入这一课题的研究。出现在北魏后期皇家石窟中的帝后礼佛图,形象地反映了帝后礼佛的真实场景。我们可以联系礼佛图与石窟中的礼拜空间,初步了解北魏帝后从出行到拜佛的连贯场景;同时,礼佛图中所显示的严格的仪仗等级制度是儒礼渗入佛教仪轨的表现,帝后礼佛图是揭示北魏性别政治与佛教关系的图像证明。
Northern Wei is a feudal and centralized empire having developed from minority tribes. In its history,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tribal traditions and strengthen monarchical power, Northern Wei had unintentionally done the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household politic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from Hu to Han by means of advocating Confucian culture as a rule, it had also unintentionally given Buddhism the opportunity to spread. Mahayana Buddhism, whose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monarch, which should have been a cultural phenomenon, had been inevitably involved in politics. When these elements encountered with household politics, and with the female perspective, Northern Wei had show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politics and Buddhism, which is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the tribal village had strong female controls, but the intercourse of the household politics and Buddhism began from Chang's, Zhao Empress, Emperor Wencheng's nurse. Chang's became "the mother of kings" for "A security Emperor" and, under her protection, Emperor Wencheng smoothly ascended the throne. At the beginning of Emperor Wencheng's ruling, Chang's used to control all the power because of her merit of protection. She got rid of political dissidents, maintained primogeniture, and solved the imperial differentiation problem caused by Crown Prince's controlling in the late years of Emperor Taiwu. She took the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torming among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other non-Tuoba local cultures from Daowu to Taiwu and decisively gave the order to revive Buddhism to maintain the imperial power, which established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of "the Dominant Confucianism, supplemented by Buddhism and Taoism". Chang's, Zhao Empress, is a crucial figure who helpe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from Military-Power period into Political-Power period of.
     Feng's, Empress Wenming, had no heirs, but she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Chang's and raised Xiaowen, the Imperial grandson and Crown Prince. The investment of female parental love (generalized) maintained and expanded her political power as empress dowager. After she took the power, she continued her husband's will, spread Buddhism and dealt with Buddhist events using political skills. She pacificated the Shamenxiu rebellion, which connected with the change of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historic problems of Pingqin people. She also made Sengxian the Shamentong, which was involved with the struggle for power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Empress, and the change of Pingcheng Buddhist culture. Wenming, the Queen Mother, took the Buddhist events as an opportunity to adjust the allocation of the power structure and advance the reform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Wei.
     Hu's, Empress Ling, gave birth to a prince, to solve the urgent problem of royal descent, which is the largest capital that helped her board the Northern Wei political arena. In the struggle of the imperial clan and the powerful minister, by the pacification of the Mahayana rebellion, as the imperial spokesman she won luckily, in the contention with Gao's, Emperor Xuanwu's first wife Queen, she murdered Gao's, buried her as a nun, and deprived her Queen's Title. Thus she established her legal status of Emperor's first wife Queen. After she took the power, Hu's pursued the national policy of "Dominant Buddhism and undervalued Confucianism", which is especially shown in her dumping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sources to build things Yongning Temple in disregard of the opposition. Her enthusiasm for Buddhism reversed early Northern Wei's "the Dominant Confucianism, supplemented by Buddhism and Taoism"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 established by Chang's, Empress Zhao,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Northern Wei's collapse in Buddhist blessing for merit.
     In Chinese history, although the household Regent has appeared since the Han Dynasty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is not an accidental phenomenon, it is very rare that household Regents controlled the political arena one after another and affect the political field continually like Northern Wei. The phenomenon of active household Reg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unrest, ethnic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of that period. This social phenomenon generated by the agitation of the two heterogeneous cultures seem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namely the interaction of gender, politics and Buddhism rendered by the intercourse of household regents of minorities and exotic Buddhist culture. The "gender" "belief", "power"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household politics and Buddhism is a new path to explore the Northern Wei history.
     The household politics and Buddhist studies involve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to women's history, politic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history is also a perspective to probe into this topic. The picture of the emperor and the empress kneeling in front of the Buddha that were found in the imperial cave of the late Northern Wei Dynasty reflected the real scene. We can connect the picture with the room of the cave and get some knowledge of the scenes of the emperor and the empress coming out the palace and kneeling in front of the Buddha.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ict hierarchy in the picture showed the penetration of Confucian Etiquette into Buddhism. The emperor and the empress kneeling in front of the Buddha at the same time is the image evidence that can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Politics and Buddhism.
引文
①笔者在史学观念上颇得益于近些年史学界提出的“中层理论”,参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有关大陆和台湾地区女性史的学术回顾,请参考:臧健:《中国大陆近年中国妇女史研究之概况》,《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3,1995年,237-248页。杜芳琴:《七十年中国妇女史研究综述(1919-1989)》,氏著《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187-209页;《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六十年述评:理论与方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5期,12-20页。张东华:《近十余年来魏晋南北朝女性史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3年8期,105-112贞。朱秀凌:《北朝妇女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简述》,见殷宪、马志强主编《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214-221页。李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篱——台湾地区“中国妇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学》,第7卷第2期,1996年,139-178页。有关北魏政治史,请参考:张金龙:《北魏政治史》(十卷),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有关魏晋南北朝佛教史,请参考: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杜芳琴指出,女主直接执政的情形以“太后政治”居多,其中临朝称制和听政是最普遍的形式。“当朝处理国事为‘临朝’,行使皇帝权力叫‘称制’”,临朝称制又有两种方式,一是不改元换代,女主代行皇帝的权力,如北魏文明太后冯氏、灵太后胡氏:一是改元换代,女皇独尊.中国历史上仅有武则天一人。“‘听政’足处理事务、执掌政事”,可以是太后一人,也可以是与幼主、朝臣同听政。临时权宜听政称为“辅政”,代替幼主处理政事的太后摄政叫“摄政”,女主专断独行,则为“擅政”。在太后间接预政的情形中,“干政足未赋予合法的(或先帝遗招,或朝臣拥戴)临朝听政的权力,且多为私利、私下掣肘干预政事”,“预政是预闻政事,不一定皆为私利,有时倒是出于‘公义’”。
    ②杜芳琴:《中国古代女主政治略论》,《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2期,82-86页;该文修改后定名为《中国历代女主与女主政治略论》,氏著《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04-105页。
    ①李凭:《北魏子贵母死故事考述》,《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1期,69-74页。
    ②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后收入氏著《拓跋史探》,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9-61页。
    ③李凭:《乳母干政》、《太后听政》,氏著《北魏平城时代》(第三章、第四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38-193页,194-280页;《北魏明元帝两皇后之死与保太后得势》,《史学月刊》,2007年5期,21-26页;《北魏龙城诸后考实》,《历史研究》,2007年3期,20-32页,189页:《北魏两位高氏皇后族属考》,氏著《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163-179页。
    ④张金龙:《北魏政治史》(十卷),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⑤王德东、曹金华:《北魏乳母干政的历史考察》,《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4期,104-109页。
    ①段塔丽:《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江海学刊》,2001年5期,111-116页:《北魏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1年1期,46-52,98,126页。
    ②周双林:《从北齐废立皇后冲突看北朝皇后的政治作用》,见殷宪、马志强编著《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134-145页。
    ③甘怀真:《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省思——以六朝隋唐为例》,收入《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第四届讨论会》第一卷,台北:国史馆,1998年。
    ④郑钦仁:《北魏官僚机构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北魏官僚机构研究续篇》,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魏中给事(中)稿——兼论北魏中叶文明太后时代》,氏著《北魏官僚机构研究续篇》,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193-214页。所谓“侧近政治”指的是太后所利用的宦官、外戚和左右近侧之臣。
    ⑤蔡幸娟:《北朝女主政治与内廷职官制度研究》,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1998年。
    ①这单有两个问题,首先,康乐这个论断与他讨论文明太后的个案足相矛盾的,作者认为,在476-490年间,即文明太后第二次临朝听政至她亡逝之间,她是拓跋帝国唯一的权力核心;其次,女主直接执政的例了除文明太后外,北魏尚有灵太后胡氏,且.就一人执政情况来看,外戚并未掌握实际的权力。笔者认为这里用“蜷缩状态”形容女主政治的性格史为贴切,所谓“蜷缩状态”是指她们即便享有皇帝的一切特权,也很少会像男性那样将权力发得挥淋漓尽致。在权力面前,她们总是要寻找依靠和退路,比如,让外戚代为操控政权,母子共同执政,或帝王年幼时母后亲自掌政,待皇帝长大后便还政于子等形式,然而也有例外,如北魏灵太后胡氏,唐代武则天,清代慈禧太后即是。
    ②康乐:《北魏文明太后及其时代》,《食货月刊》复刊,1995年第15卷第11、12期,461-475,56-66页;后收入氏著《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113-164页。
    ①陈寅恪:《武瞾与佛教》,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二分,1935年;后收于氏著:《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出版社,153-174页。
    ①李贞德:《导言:妇女、性别与历史研究》,见李氏主编《中国史新论·序言》(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1-17页。
    ② Diana Y. Paul. Images of the Feminine in the Mahayana Tradi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5.
    ③古正美:《弥沙塞部的女人观对中国女性教团的影l响》,《国立台湾大学创校四十年国际中国哲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1986年,339-367页:《佛教与文性歧视》,《当代》,1987年11期,27-35页。
    ④释永明:《佛教的女性观》,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⑤释恒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东大图书,1995年。
    ⑥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辨析》,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⑦彭华:《佛教与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哲学动态》,2008年9期,69-73贝。
    ⑧张勇:《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1期,62-67页;《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的流行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觉继、学愚编《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17-330页。
    ①王孺童:《比丘尼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②张子开:《<比丘尼传>所见蜀地尼僧传记及其语言学价值》,《宗教学研究》,1999年2期,69-75,133页:杨孝蓉:《从<比丘尼传>看刘宋时期尼僧概况》,《宗教学研究》,1997年3期,112-115贝;周玉茹:《中古早期比丘尼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吴艳:《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比丘尼僧团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李传军:《从比丘尼律看两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信仰与生活——以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为中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期,84-89页;庄圆:《东晋南朝时期尼僧社会生活的历史考察——以<比丘尼传>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③谢素文:《僧传里的善女人——以释宝唱<比丘尼传>为中心》,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96年(2007年)。
    ④李玉珍:《中国妇女与佛教》,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编》(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463-492页。李玉珍其他有关“女性与佛教”的研究回顾,参《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比较近二十年来中英文的佛教妇女研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2年10期,147-176页:《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新史学》1996年4期,199-222页。
    ①林欣仪:《舍秽归真:中古汉地佛教法灭观与妇女信仰》,台北:稻香出版社,2008年。
    ②周双林:《二十世纪利用碑铭资料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4期,19-25页。
    ③吴玲君:《北朝妇女佛教信仰活动——以佛教造像铭刻为例》,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7年度硕士论文。
    ④黄蕾:《北朝女性墓志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⑤(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女性の宗教生活》,氏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64年。
    ①夏毅辉:《北朝皇后与佛教》,《学术月刊》,1994年11月,65-73页。
    ②许智银:《论北魏女性出家为尼现象》,《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6期,42-45页。
    ③陈怀宇:《中古时代后妃为尼史事考》,《华林》2002年2卷,133-147页。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⑤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⑥(日)宫川尚志:《六朝正史佛教·道教史料集》(十三),东京:东海大学,1983年。
    ⑦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卢建荣:《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见卢氏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意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99-140页;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年7月,497-544页。
    ⑧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⑨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下引赵超《汇编》皆此版本,小另注。)
    ⑩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下引罗新等《疏证》皆此版本,不另注。)
    ①李贞德指出:“中国妇女史的研究素材,向来以男性书写女性最为大量”,“由女性书写、创作或在无意间留仔的史料,虽可藉以强调女性主体意识,却也多包括书写者对男性的情感与意见,并且.是相对于原本男性为主的一种发声。亦即,研究中国妇女史,很难不牵涉男性,过去单纯以妇女为对象,忽略了男大在幕后那双其实仔细看就看得见的手,恐怕未能得实。”参李贞德:《序言:妇女、性别与历史研究》,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8页。
    ②琼·W·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一个有效范畴》,见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51-175页。
    ①卢建荣:《从男性书写材料看三至七世纪女性的社会形象塑模》,《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8年26期,1-42页。
    ②杜芳琴:《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六十年述评:理论与方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5期,16页。
    ③邓小南:《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见季羡林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19-220页。
    ④李贞德:《女人的中国中古史——性别与汉唐之间的礼律研究》,见《中国历史世界——统合的多元的发展》,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468-492页。
    ①宁可、郝春文:《北朝至隋代五代间的女人结社》,《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5期,16-19页。
    ②郝春义:《再论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初的女人结社》,《敦煌研究》,2006年6期,103-108页。
    (3) Dorothy C. Wong, Women as Buddhist Art Patrons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 Between Han and Tang:Culture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ed. Wu Hung, Beijing: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2000,535-564.
    ④ Kate Alexandra Lingley, Widows, Monks, Magistrates, and Concubines:Social Dimensions of Sixth-Century Buddhist Art Patronage. Doctoral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in Chicago,2004.
    ⑤ Alan Cole, Mothers and Sons in Chinese Buddhis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评介参见沙洵《寇爱伦著<中国佛教中的母与子>》,《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00期,408-411页。
    ①郑雅如:《中古时期的母子关系——性别与汉唐之间的家庭史研究》,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编》(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135-190页。
    ② Judy Chungwa Ho, Portraying the Family in the Metropolitan and Frontier Regions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Han and Tang, Between Han and Tang:Culture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Edited by Wu Hung, 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2001,463-495.
    ③刘住虹:《五至九世纪佛教冲击下的亲情、家族价值的位移及其转变》,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④尚水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⑤(日)石松日奈子著,姜捷译,《云冈中期石窟新论——沙门统县曜的地位丧失和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考古与文物》,2004年5期,81-92页。
    ①Alexander C.Soper.Life.motion and the Sense fo Space in Early Chinese Reoresentatiomal Art.Art hullletin 1948(30):167-187;South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Buddhist Art of the Six Dvnasties Period.R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m Antiquities 1960,(32):47-112,esp.102.
    ②Amy McNair.The Relief Sculpture in the Binyang Central Grotto at Longmen and the 'Problem' of Pictorial Stones.Between Han and Tang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Edited hv Wu Hung 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Beijing,2003,159.
    ③梭克·琼(Hyun-sook Jung Lee)著,高俊苹译:《龙门古阳洞供养人像的演变》.见李振刚主编《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38-49页。该文节选自Hyun-sookJung Lee.'ne Longmen Guyang Cave:Sculpture And Calligraphy of the Northern Wei(386-534)Dissertation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of University of Pennsvlvania.2005.
    ④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增订版)第四编第七章“虔诚的世俗供养人”.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4月,403-407页。
    ⑤王正华:《传统中国绘画与政治权力——一个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学》8卷3期,1997年.161-214页。
    ①顾彦芳:《皇甫公窟三壁龛像及礼佛图考辨》,《敦煌研究》,2001年4期,84-91页。
    ①“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也”,见(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21页。(下引《魏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②道武帝拓跋珪在东征西伐中接触到了佛教,并认识到它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始招延高僧,并在平城新都修建各种佛教建筑,事见《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0页。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0页。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能鸿道者,人主也,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3031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7页。
    ②(梁)萧了显:《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990页。(下引《南齐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③(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卷四八《比丘尼揵度》,《大正藏》22册(No.1428),922-923页。
    ①佛教的法灭思想,或曰末法思想,源自佛教对世间法必有住坏的观念。佛教认为,包括自身在内的世间法必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佛法住世,其教法的真确性和信仰者的根基优劣都将随佛陀入灭益远而每况愈下,最后佛法终将在无人能够正确理解、实践及传承的情况下消失殆尽,此即“法灭”。
    ②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北京:龙门石窟研究所,1998年,260页。
    ③黄微、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809页。
    ④(后魏)昙曜:《净度三味经》卷下,见方广铝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七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93-102页。
    ⑤(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大正藏》9册(No.262),56-58页。
    ⑥(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九,《大正藏》12册(No.374),422页。
    ①从墓志角度考察北朝女性的宗教信仰的问题,目前仅见黄蕾硕士论文《北朝女性墓志研究》第四童《北朝女性墓志的佛教信仰》有讨论。作者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和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二书为基础,统计了北朝女性佛教信仰情况。然当笔者——对照条例项目.细读原文.发现由于作者误读而断者不在少数,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有必要重新做。黄蕾:《北朝女性墓志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30-42页。
    ②卢建荣:《从男性书写材料看三至七世纪女性的社会形象塑膜》。《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8年36期,1-42页。
    ①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87页。
    ②“三明”为佛教术语,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54页。
    ③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597-598页。
    ④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55页。
    ⑤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118-119页。
    ⑥《魏书》卷五八《杨播传》,1302页。
    ⑦沈淑玲、唐俊玲:《刘宾与妻王氏墓志考释》,《中原文物》,1997年2期,99页,75页。
    ⑧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55页。
    ⑨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118-119页。
    ①《魏书》卷六七《崔光传》,1492页。
    ②《魏书》卷六二《李彪传》,1399页。
    ③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261页。
    ④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475页。
    ⑤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28页。
    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53页。
    ⑦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339页。
    ⑧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358页。
    ⑨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407页。
    ①《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崔平仲自东阳南奔,妻子于历城入国。太和中,高祖听其还南。”972页。
    ②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78-80页;周郢:《新发现的羊氏家族墓志考略》,《岱宗学刊》,1997年3期,48-57页。
    ③《魏书》卷八九《羊祉传》校勘记(四)曰:“按司空属官无令。‘令’字疑衍,意谓以辅国将军为司空长史。但亦晦涩,成有讹脱。”1927页。
    ④《魏书》卷八九《羊祉传》,1923-1924页。
    ⑤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110-111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三《羊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573页。 (下引《北齐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①“韦提”即韦提希,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韦提希久婚无子,祈于神祗而获一子,此即阿阇世太子。太子年长后,受提婆达多教唆,幽闭父王频婆娑罗,篡登皇位。韦提希为此忧愁不已,暗自出入牢房以慰藉其夫。然为阿阇世所知,原拟将其杀害,后因耆婆劝谏,夫人始告幸免于难,但亦被幽闭于狱。韦提希因而忧苦至极,祈愿释尊为彼说法。典出(刘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经》卷一,《大正藏》12册(No.365),341页。
    ②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379页。
    ③《魏书》卷二○《文成五王列传·安丰王传》,530页。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376-377页。
    ②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399页。
    ③李玉珍:《中国妇女与佛教》,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编》(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63-492页。
    ①黄怀德:《汉唐民间结社研究》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民间结社的发展》,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5年,92贝。
    ②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24页。
    ③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绿》(上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①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430页。
    ①李献奇曾论及有关商品化的佛教造像艺术,见《北魏正光四年翟兴祖等人造像碑》,《中原文物》,1985年2期,25页。
    ①刘景龙:《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新考》,《中原文物》,1999年3期,39-42页。
    ②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改革代人姓氏为汉族姓氏,丘穆陵和尉迟分别改为穆和尉②。故不同文献中常有同一代人姓氏的两种称法。见《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3006页。“西方尉迟氏,后改为尉氏。”3012页。此事又见《魏书》卷七《高祖纪》:“(太和)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为元氏。”179页。
    ③《魏书》卷七《高祖纪》,165贝。
    ④《魏书》卷八《世宗纪》,194页。
    ⑤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12页。
    ①北朝墓志文的结构,是“首题+序+志传+志铭+尾记”,参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21-128页。就尉迟墓志而言,序部分是从“太妃,河南洛阳人也”到“父博陵府君,聿遵前功,克绍鸿构”,主要介绍尉迟祖、父;志传部分是从“太妃纂累代之英模”至“神龟二年十一月十日薨于洛阳之安贵里第”.
    ②杜正胜指出:“古代女子结婚年龄上限是二十岁,一般提早四、五年,所以女子一生主要在夫家过活,父家犹如暂时居停的逆旅,而她的角色和地位也在夫家才彰显出来。”因“婚姻关系而加入的女性成员,她在这家族中的社会角色(名分)是随其丈夫之角色而定的,丈夫如果是家族成员之父,她便是母,丈夫如果是子,她便是妇,角色不同,行为准则亦异,遂有‘母道’与‘妇道’之分。”见《女性在父系家族中的角色》,氏著《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展文化,1992年,870页。
    ③ Kate Alexandra Lingley. Widows, Monks, Magistrates, and Concubines:Social Dimensions of Sixth-Century Buddhist Art Patronage. [Dissertation]. Chicago:Univ of Chicago,2004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37页。
    ②《魏书》卷五O《尉元传》,1116页。
    ③穆亮墓志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41页。穆亮是否信仰佛教,史料不详,据《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族子亮传》记载,孝文帝欲营殿宇,“亮稽首对曰:‘臣闻稽之卜筮,载自典经,占以决疑,古今攸尚。兴建之功,事在不易,愿陛下讯之蓍龟,以定可否”,669页,这说明穆亮信仰卜筮之术。据《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孙寿传》记载穆寿亦信卜筮之言,665页。
    ③《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族子亮传》,668-670页。
    ④《魏书》卷二七《穆崇传》,661-663页。
    ⑤《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族子亮传》,668-670贝。
    ⑥北朝女子的婚龄一般为13岁左右,男子的婚龄一般为14岁左右。参薛瑞洋:《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113页、119页。
    ①《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族子亮传》,667贝。
    ②喻遂生:《“长公主”释义商榷》,《辞书研究》,1989年2期,150-151页;钱剑夫:《“长公主”释义再商》,《辞书研究》,1991年3期,140-143页。
    ③郭培育、郭培智主编:《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12页。
    ④赵君平、赵文成:《河洛墓刻拾零》(上),北京:北京图书馆,2007年,34页。
    ⑤吴健华:《洛阳出土北魏丘穆陵氏后裔墓志撮要及族系考证》,《洛阳帅范学院学报》,2011年7期,4-6页。
    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37页。
    ⑦《梁书》卷三一《袁昂传》,452页。
    ①《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族子绍传》,671页。
    ②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284页。
    ③《魏书》卷二七《穆亮传附子绍传》,671页。
    ④《魏书》卷二七《穆亮传附子绍传》,671页。
    ①参郑雅如:《中古时期的母了关系——性别与汉唐之间的家庭史研究》,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135-190页。
    ②《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列传》,533页。
    ③《魏书》卷六《显祖纪》,132页。
    ④《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533页。
    ①献文帝第六了元勰母潘氏早卒,据《魏书》卷二一下《献文六王·彭城王勰传》载:“勰生而母潘氏卒”,571页,说明元勰并非由其生母抚养长大。
    ②《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北海王详传》,559-564页。孝文帝迁都后,于太和二十年(496)诏令,宁家姓氏由拓跋改为元,其姓“元”由此而来。北海王详的墓志曰:“姓元,讳详,字季豫,司州河南洛阳都乡光睦里人。献文,皇帝之第七子,孝文皇帝之季弟。仕历散骑常侍已下至于太傅。十六除官。正始元年岁在甲申春秋廿九,六月十三日戊子薨,隘曰平王。永平元年十一月六日卜窆于长陵北山。志铭曰:篡十席圣,启源轩皇,婵联万祀,缅邈百王。夙仁早睿,韫玉怀芳,德心孔淑,道问不扬。擅爱帝季,冠秀宗良,追英河献,配美平苍。宠兼傅录,贵袭衮章,端右台极,民具攸望。位崇世短,,湃庆乖长,余休弗沫,遗咏有光。”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54页,
    ③刘景龙编著:《古阳洞——门石窟第1443窟》(附册),碑刻题记录文1843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55页。
    ①《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河南王曜传附曾孙元和传》,396页。
    ②《魏书》卷五九《刘昶传》,1307-1311页。
    ③(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四○《齐纪六》,北京:中华书局,4393页。(下引《资治通鉴》皆此版本,不另注。)
    ①《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534-535页。
    ②《魏书》卷六○《韩麒麟传附子显宗传》,1343页。
    ③《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北海王详传》,563页。
    ④《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北海王详传》,563页。
    ①据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主》卷三《城南·追圣寺》:“追圣寺,北海王所立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58页。(下引《洛阳伽蓝记》皆出此版本,不另注。)
    ①刘景龙著:《古阳洞——龙门石窟第1443窟》(附册),碑刻题记录文99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78页。
    ②谢耐和认为,“中国一共有3大类僧侣:官僧,由国家拨款供养,以负责完成皇家宗教仪轨:私僧,由一些大户人家提供食住;最后是民僧,他们孤立地生活或形成一个小团体而栖身于乡间。”参氏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页。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9页。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9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5-3036贝。
    ②刘景龙编著:《古阳洞——龙门石窟第1443窟》(附册),碑刻题记录文1851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56页。
    ③《魏书》卷二○上《献文六王·北海王祥传》,562页。
    ④《魏书》卷二○上《献文六王·北海王详传》,562页。
    ①刘景龙编著:《古阳洞——龙门石窟第1443窟》(附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77页。
    ①《魏故齐郡王妃常(季繁)氏墓志铭》:“初照(昭)皇太后籍圣善之德,正坤元之位,阿保高宗.母仪天下,惠训迈于当时,洪勋济于来世。”据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32页。
    ②据《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记载,北魏中宫是道武帝时始立。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321页。
    ④释道宣曰:“自晋失御中原.江表称帝,国分十六(谓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夏、蜀是也)。斯诸伪政,信法不亏。”见(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五《僧行篇》,《大正藏》52册(No.2103),285页。
    ⑤《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道武帝皇后慕容氏传》,325页。
    ⑥《魏书》卷九五《徒何慕容廆传附孙垂传》、《徙何慕容廆传附曾孙宝传》,2065-2069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慕容垂歌辞》,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367页.
    ②据(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燕建兴十年(395)五月.后燕与北魏交战于参合陂,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及诸王慕容农、慕容麟等攻魏,莎门支昙猛为随军谋士。“(宝)还次参合,忽有大风黑气,状若提(堤)防,或高或下,临覆军上。沙门支昙猛言于宝曰:‘风气暴迅,魏军将至之候,宜遣兵御之。’宝笑而不纳。昙猛固以为言,乃遣麟率骑三万为后殿,以御非常。麟以昙猛言为虚,纵骑游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089页。(下引《晋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③《晋书》卷一二四《慕容熙载记》,3106页。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0页。
    ⑤(韩)金成淑:《慕容鲜卑的佛教文化》,《文史哲》,2005年2期,105-109页。
    ⑥《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明元昭哀皇后姚氏传》,325页。
    ⑦《魏书》卷九五《羌姚苌传》、《羌姚苌传附子兴传》,2081-2084页。
    ⑧《魏书》卷三《太宗纪》,56页。
    ①《魏书》卷一四《释老志》,3031页。
    ②《魏书》卷一二三《皇后列传·明元密皇后杜氏传》,326页。
    ③《魏书》卷八三上《戚·杜超传》,1815页。
    ④《魏书》卷四上《世祖纪》,89页。
    ⑤(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汁:《高僧传》卷一一《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411页。(下引《高僧传》皆此版本,不另注。)
    ⑥《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太武皇后赫连氏传》,327页。
    ⑦《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附孙窟孑传》,2056-2057页。按,届孑本姓铁弗,他自称“大夏天王’后,“屈孑耻姓铁弗,遂改为赫连氏,白云徽赫与天连;又号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其宗族刚锐如铁.皆堪伐人。”
    ⑧《魏书》卷四上《世祖纪》,72页。
    ⑨ 《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兴以日月薄蚀,灾眚屡见,降号称王。”2975页。
    ①关于“天王”称号的讨论,参周伯戡:《姚兴与佛教天王》,《台大历史学报》,2002年30期,207-242页;(新加坡)古正美:《东南亚的“天王传统”与后赵时代的“天王传统”》,《佛学研究》,1998年,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300-322页。
    ②释道宣曰:“赫连佛佛,据有夏州,凶暴无厌,以杀为乐。佩像背上,令僧礼之。后为震死,寻为北代所春。”见(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五《僧行篇》,《大正藏》52册(No.2103),285页。
    ③刘林魁:《赫连勃勃诛焚佛法说证伪》,《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6期,98-102页。
    ④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14-144页。
    ⑤据《魏书》卷二《太祖纪》:天赐“六年夏,帝不豫。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44页;《魏书》卷三《太宗纪》:“初,帝索服寒食散,频年动发,不堪万机,五月,诏皇太了临朝听政。”62页。
    ⑥岳齐琼:《汉唐期间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⑦《魏书》卷四下《世祖纪》,94页。
    ⑧《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2页。
    ⑨《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3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3贝。
    ②蔡幸娟:《北魏保皇太后政治研究》,《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99年25期,67-92页。
    ③李凭:《乳母常氏权倾内外》,氏著《北魏平城时代》(第三章第三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75-193页;《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65-84贝;《北魏龙城诸后考实》,《历史研究》,2007年3期,20-32页。
    ④张金龙:《外戚常氏与文成帝时期的政治势力》,氏著《北魏政治史》(五)第六卷第一章《文成帝时期的统治集团》,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31-56页。张金龙认为,“有诸多的史料证明,文成帝时期的最高政治权力是由文成帝亲自掌握的,而并非由常太后或家族成员掌握”,“毫无疑问,常太后在世时对北魏朝政的确有过巨大影响,似她对文成帝时期北魏朝政的影响应该说没有超越后宫的范围,不能得出常太后全盘决定国家大政的认识,当时没有出现太后临朝听政或外戚专权的局面。常太后对北魏政治的介入程度远不可与日后冯太后、胡太后相比。”笔者认为,说常太后至少在兴安年间临朝听政、把持朝政是没有问题的,否则就无法解释,文成帝无力铲除阉官宗爱的势力,却在即文后,能突然有能力把常太后抛在一边,独立执政。何况在张金龙所列举的文成帝施政的事例中,多发生在太安至和平年间,这也再次说明文成帝亲政有个过程。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高宗乳母常氏传》,327页。
    ②《魏书》卷八三上《外戚·闾毗传附常英传》,1817页。
    ③据《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记载,始光三年(426),魏太武帝拓跋焘欲乘夏主赫连勃勃新死之机出兵进击大夏,太尉长孙嵩世难不肯。拓跋焘“乃幽微于(寇)谦之”。寇答:“必克。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④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9-130页。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三《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983-984页。(下引《南齐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②《高僧传》卷一一《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411-412页。
    ③(日)塚本善龙:《北朝佛教史研究》,见氏著《塚本善龙著作集》卷二,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39-66页。
    ④《魏书》卷四下《世祖纪》,100页。
    ⑤《高僧传》卷一一《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413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4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4-3035页。
    ③《魏书》卷九四《阉官·宗爱传》,2012页。
    ④《魏书》卷四下《世祖纪》,104页。
    ⑤据《魏书》卷一O五《天象志三》:“北宫后庭,人主所以庇卫其身也。”2392页。
    ①《魏书》卷九四《阉官·宗爱传》,2012页。
    ②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65-84页。
    ③《魏书》卷四下《世祖纪》,104页。
    ①《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列传》,417页。
    ②除拓跋晃外,其余五位中,晋王伏罗于太平真君八年薨;东平王翰和南安王余均死于宗爱之手。
    ③《魏书》卷四下《世祖纪》,111页。
    ④《魏书》卷一七《明元六王列传·建宁王崇传》,415页。
    ⑤《魏书》卷五《南宗纪》,112页。
    ⑥《魏书》卷八三上《外戚·杜超传附孙元宝传》,1815页。
    ⑦《魏书》卷一七《明元六王列传·永昌王健传》,415页。
    ①《魏书》卷四下《世祖纪》,96-97页。
    ②《魏书》卷五《高宗纪》,111页。
    ③《魏书》卷二八《古弼传》,692-693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纪八》,3982页。
    ⑤《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长乐王寿乐传》,346页。
    ⑥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65-84页。
    ⑦《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列传》,441页。
    ⑧《魏书》卷八三上《外戚·闾毗传附常英传》,1817-1818页。
    ⑨《魏书》卷七下《高祖纪》,175-193页。
    ①汤用彤称:“按文成帝即位时,年只十一岁。其父兄奉佛虔至。文成帝原必亦常得见玄高及昙曜等。即位约一年,即下诏复佛法。年甚幼而作巨大之兴革,必其左右大臣及与接近之僧人所主张,昙曜亦或与有力也。”氏著《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278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5-3036页。
    ①古正美:《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中华佛学学报》,2000年13期,227-266页。
    ②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四帝《佛教之北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272-275页。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0-3035页。
    ④《高僧传》卷九《晋邺中竺佛图澄传》,352页。
    ⑤《魏书》卷五二《赵柔传》,1162页。
    ⑥《魏书》卷四八《高允传》,1067页。
    ⑦《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3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6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6页。
    ③(日)佐藤智水:《云冈佛教の性格》,《东洋学报》59卷1-2期,1977年,27-66页。
    ④《高僧传》卷一一《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释玄.高传》,413页。
    ⑤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卷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301页。
    ⑥《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3页。
    ①有关文明太后的研究,请参考:何兹全:《北魏文明太后》,氏著《读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35-241页;郑钦仁:《北魏中给事(中)——兼论北魏中叶文明太后的时代》,氏著《北魏官僚机构研究续编》,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199-209负:康乐:《文明太后及其时代》,氏著《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113-164页。张金龙:《冯太后第二次临朝听政》,氏著《北魏政治史》(六)第八卷孝文帝时代,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8-51页。
    ②第一代皇帝是高句丽人高云,实际的建立者是冯跋。
    ③《晋书》卷一二五《冯跋载记》,3127-3133页。
    ④据《魏书》卷九七《海夷冯跋传附弟文通传》记载:“先是,文通废其元妻王氏,黜世子崇,令镇肥如,以后妻慕容氏子王仁为世子。”2127页。冯朗父弘先娶妻王氏,生子崇、朗、邈,本立崇为世了;后因弘宠幸后妻慕容氏,遂欲立慕容氏子王仁为世子。朗三兄弟不满父亲的行为,遂于延和元年(432)降魏。此事又见《魏书》卷四上《世祖纪》:“十有二月己丑,冯文通(弘)长乐公崇及其母弟朗、朗弟邀以辽西内属。”81页。
    ⑤《魏书》卷八三上《冯熙传》,1818页。
    ⑥据《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太后冯氏传》记载,“后(文明太后)生于长安”,328页。《魏书》卷八三上《冯熙传》:“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1818页。
    ⑦《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太后冯氏传》,328页。据张金龙的考察,冯朗被诛的原因很可能是受其弟冯邈在与柔然交战中因战败而投降的牵连,见《冯太后的出身及长乐冯氏的民族性》,氏著《北魏政治史》(五)第七卷第一章《冯太后第一次临朝听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197页。
    ①先是,在朗三兄弟投降北魏后,冯弘迫于北魏巨大的军事压力欲以和亲之举换取苟安,据《魏书》卷九七《海夷冯跋传附弟文通传》:“文通遣其尚书高顒请罪,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许之。”2127页。此女即冯太后姑母,进入魏廷后位至左昭仪。左昭仪在魏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见《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序》,321页。
    ②关于冯氏立后的经过,参李凭:《北魏龙城诸后考实》,《历史研究》,2007年3期,20-32页,189页。张金龙:《冯太后第一次临朝听政》,氏著《北魏政治史》(五)第七卷第一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174-200页。
    ③《魏书》卷六《显祖纪》,125页。
    ④《魏书》卷五《高宗纪》,123页。
    ⑤《魏书》卷六《显祖纪》.126页。
    ⑥《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328页。
    ⑦《晋书》卷一二○《冯跋载记》,3134页。
    ①张金龙:《孝文帝开始听政的时间》,氏著《北魏政治史》(六)第八卷第一章《孝文帝身世与其听政时间》,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89-90页。
    ②《晋书》卷一二五《冯素弗载记》,3134页。
    ③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3期,2-28页,65-69页。
    ④《魏书》卷八三上《冯熙传》,1819页。
    ⑤(后魏)郦道元撰著,陈桥驿校注:《水经注校证》卷一三《漯水》:“又南径皇舅寺西,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即冯熙)所造,有五层浮图,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众彩之上,炜炜有精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13页。(下引《水经注》皆此版本,不另注。)
    ⑥范详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北芒山上有冯王寺”,注(五)曰:“冯王寺为冯熙所建”350页。
    ⑦“长姊南平王妃。第二第三姊并为孝文皇帝后。第四第五姊并为孝文皇帝昭仪。第六姊安丰王妃。第七姊任城王妃。”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56页。
    ⑧《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孝文幽皇后冯氏传》1332-333页。
    ⑨《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孝文废皇后冯氏传》,332页。
    ⑩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376页。
    ①张金龙认为,不可将冯氏出身家族的崇佛影响估计过高:“按冯太后与其兄熙之崇佛渊源不同,冯太后主要受教于其姑母太武帝左昭仪,而左昭仪很可能在入魏前就已信佛,冯熙在长安附近氐羌中生活时大概也已信佛(其时当地民众的崇佛从卢水胡与佛教的关系可见一斑)。因此,谓北魏冯氏家族崇佛与龙城、长安佛教有关是完全可能的。但这种影响不宜估计过高,无论是冯太后还是冯熙,其崇佛主要还是北魏皇室崇佛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冯太后进入北魏宫廷后不久太武帝就采取了灭佛措施,在其后数年间不可能信佛,文成帝即位后下令恢复佛法,北魏朝廷弥漫在浓郁的佛教氛围之中,作为文成帝后妃的冯太后自然要作出崇奉佛教的表率,其兄冯熙入朝后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笃信佛教。二人坎坷的幼年经历大概也是其笃信佛教的一个因素。”见张金龙:《冯太后第二次临朝听政》,氏著《北魏政治史》(六)第八卷第一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20页。
    ②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发现与研究》,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52-75贝。
    ③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14-144页。
    ④《水经注校证》卷一三《漯水》记载衹洹沉寺:“太和中阉人宕昌公钳耳庆时,立祗洹舍于东皋,椽瓦梁栋,台壁檽陛,尊容圣像,发床坐轩帐,悉青石也。图制可观,所恨惟列壁合石,疏而不密。庭中有《祗洹碑》,碑题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跱相望,法轮东转,兹为上矣。”313页。
    ⑤《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91页。
    ⑥《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9页。
    ⑦《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中见有“方山石窟寺“的说法:太和八年(484),“秋七月乙未,行幸方山石窟寺”,154页。方山石窟寺即指思远佛图。参赵淑贞、任伯平:《北魏方山石窟及两皇陵故址的探寻》,《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3期,35-37页。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拥报告》,《文物》,2007年4期,4-26页。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群臣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祔山陵,然后为贵哉!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328-329页。
    ②《水经注校证》卷一三《漯水》:“羊水又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山南,嶺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若圆镜矣。”312页。考古勘察资料显示,院外是藉永固堂院外,西侧实际上是永固堂西南侧,二者直线距离约200米左右。
    ①胡平:《思远佛寺的建筑、雕塑艺术及其在平城的地位》,《中国文物报》,2007年7月27日“考古版”。
    ②史书中关思远佛寺的开建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据《魏书》卷一四《释老志》:“(太和元年)于方山太祖营垒之处,建思远寺”,3099页:二据《魏书》.卷七上《高祖纪》:“(太和三年)六月辛末,……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八月乙亥,幸方山,起思远佛寺”,147页。今据考古调查,思远佛寺起建于太和三年,参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2007年4期,4-26页。
    ③(日)塚本善隆:《北魏的僧衹户佛图户》,见刘俊文主编,许洋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52-287页。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7页。
    ①(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62-63页。
    ②日本学者认为《付法藏因缘传》是昙曜改编自《阿育工传》、《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等历代祖师传记,或是参考诸传翻译而成的。参(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册第三章《北魏时代的译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146页。
    ③(后魏)三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六,《大正藏》50册(No.2058),304-322页。
    ④(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一《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大正藏》50册(No.2060),427-428页。
    ⑤《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329页。
    ⑥《魏书》卷七上《高祖纪》:“高祖孝文皇帝……皇兴元年(476)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135页。皇兴元年即476年,由此推知。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9页。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328页。
    ③参康乐:《孝道与北魏政治》,见邢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186-216页。
    ④《魏书》卷七上《高祖纪》,150页。
    ⑤《魏书》卷九三《恩倖·王叡传附弟亮传》,1989页。
    ⑥《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附子烈传》,737页。
    ①《魏书》卷四四《荀颓传》,993-994页。
    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150页。
    ③《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90页。
    ④《魏书》卷九四《阉官·平季传》,2032页。
    ⑤《魏书》卷四上《世祖纪》,90页。
    ⑥《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族人僧祐传》,631页。
    ①张金龙:《沙门法秀谋反》,氏著《北魏政治史》(六)第八卷第三章《太和十年前(476-485)的内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123页。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328页。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太后冯氏传》,330页。
    ②《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2973页。
    ③《魏书》卷四○《陆俟传》,901页。
    ④俞鹿年认为“明元帝时恢复了兰台”(见《北魏前期的中央职官·御史台》,氏著《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92-93页),但据张金龙研究,“在孝文帝《职员令》颁布之前,《官氏志》中不再见有关御史或兰台的记载,表明这一时期外兰台未曾恢复。外兰台御史罢除后,其职‘总属内省’,则此后北魏宫中应有内兰台无疑。”(见《北魏御史制度的发展变化》,氏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有出版社,2003年,247页)
    ⑤《魏书》卷三二《高湖传附子谧传》,752页。
    ⑥俞鹿年:《北魏前期的中央职官·御史台》,氏著《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5页。
    ①张金龙:《北魏“中散”诸职考》,氏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286-299页。
    ②据《魏书》卷九三《恩倖·王叡传附弟亮传》知,亮为冯太后恩倖王叡之弟,盖以兄故,于承明初擢为中散。
    ③《魏书》卷三○《安同传附子颉传》,715页。
    ④《魏书》卷四四《薛野(?)传附子虎子传》,996页。
    ⑤《魏书》卷七上《高祖纪》,147页。
    (①严耀中:《北魏内行官试探》,见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338-351页。俞鹿年:《北魏前期的中央职官·内侍官》,氏著《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7页。
    ②《魏书》卷九四《张祐传》,2020页。
    ③严耀中:《北魏内行官试探》,见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338-351页。
    ①(梁)沈约撰:《宋书》卷九五《索虏传》,2351页。(以下引《宋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②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15-117页。
    ③据《魏书》卷六《显祖纪》:“(皇兴三年)五月,徙青州民于京帅。”129页。
    ④《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族人道固传》,630页。
    ⑤《魏书》卷五十《慕容白曜传》,1119页。
    ⑥《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970页。
    ⑦《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966页。
    ①安介生:《略论北魏时期的“上客”、“第一客”与招怀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1期,18-26页。
    ②《魏书》卷四八《高允传》,1089页。
    ③《魏书》卷七○《傅水传》,1551页。
    ④《魏书》卷五五《刘芳传》,1219页。
    ⑤据《魏书》卷六六《崔亮传》记载,崔亮十岁为平齐民,“家贫,佣书自业”,1476页;《魏书》卷五五《刘芳传》记载,刘芳“虽处穷窘之中,而业尚贞固,……昼则佣书,以自资给”,1219页。
    ⑥据《魏书》卷九一《术艺·蒋少游传》记载,蒋少游“充平齐户,后配云中为兵”,1970页。
    ⑦据《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附叔父旋之传》记载,东阳平后,刘峻(字孝标)母许氏携峻二兄弟入魏,后因生活困窘,不得不出家为僧尼。969贝:又据《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记载,房伯玉之爱妾杨氏入魏后,伯玉“放其为尼”,后伯玉归魏之后,令其还俗。974页。
    ⑧据《魏书》卷四三《房法寿附族人灵宾传》记载,房灵宾“兄弟俱入国,为平齐民。虽流漂屯圮,操尚卓然。并卒于平齐”,971页。
    ⑨(日)塚本善龙:《北魏的僧袛户佛图户》,见刘俊文主编,许洋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52-287页。
    ⑩《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7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2页。
    ②高敏:《杂户考》,氏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281页。
    ③(日)塚本善龙:《北魏的僧袛户佛图户》,见刘俊文主编,许洋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72页。
    ④《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1353页。
    ⑤《魏书》卷六一《毕众敬传》,1359页。
    ⑥《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969页。
    ⑦《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1353页。
    ⑧《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从弟崇吉传》,975页。
    ⑨《魏书》卷二四《崔道固传》,630页。
    ①《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966页。
    ②据《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十四》:“沈文秀守东阳,魏人围之三年。”4147页。
    ③《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1367页。
    ④《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966-968页。
    ⑤《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族人道固传》,630页。
    ⑥《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族人道固传》,630页。
    ①《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974-975页。
    ②《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从弟崇吉传》,975页。
    ③《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族人道固传》,628-631贝。
    ④《魏书》卷二四《崔玄伯附族人僧祐传》,631页。
    ⑤《魏书》卷二四《崔玄伯附族人僧祐传》,631页。
    ⑥《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968页。
    ⑦安介生称:“作为招怀政策制度化与成熟化的标志,北魏官府不仅设置了专门接纳外来宾客的机构与负责官员,如主客郎、主客令及主客给事中等,还为外来宾客建造了特殊的‘客邸’。……除接待南朝使者外,这些官员还负责前来投附的宾客的甄选与待遇问题,具有较重要的发言权。”见《略论北魏时期的“上客”、“第一客”与招怀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1期,25页。
    ⑧《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族人僧祐传》,631页。
    ①据《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记载,法秀之乱后,“伪咸阳王复欲尽杀道人,太后冯氏不许”。900页。
    ②《魏书》卷九三《恩倖·王叡传》,1988页。
    ③《魏书》卷七十《高祖纪》,150页。
    ④《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00页。
    ⑤《魏书》卷九三《恩倖·王叡传》,1988页。
    ⑥《魏书》卷九三《恩倖·王叡传附弟亮传》,1995页。
    ⑦《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子烈传》,437页。
    ⑧《魏书》卷四四《苟颓传》,994页。
    ⑨《魏书》卷六○《程骏传》,1348页。
    ①严耀中对一些内行官员的民族组成进行列表分析,“在史料所见的内侍长里,以出身与拓跋族有密切血缘关系的内入诸姓为最多,占43.5%。……在担任的其他内行官中,汉人也是屈指可数,且几乎都有特殊原因,一般也都在献文帝世之后。而在武职中不仅没有汉人,属于一般胡人的也只有米历不甚清楚的张(?)一人。而属于出自宗族及内入诸姓的分占33.3%及38%,其中任地位最尊的内大将军,则是被称为‘宗属最长’的昭成帝曾孙拓跋纂。所以如果说这支部队是拓跋鲜卑的准子弟兵,是基本符合事实的。”见《北魏内行官试探》,见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344页。
    ②张金龙例举张祐、赵黑、王琚、抱嶷、王遇、符承祖、王质历任官职情况说明,冯太后所用阉官“所任官职以尚书省官职居多,尤其是担任负责人事的吏部或选部尚书”,见《冯太后的统治集团》,氏著《北魏政治史》(六)第八卷第一章《冯太后第二次临朝听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28页。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321页。
    ①《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969页。
    ②(唐)魏徵等撰:《隋书》卷三○《地理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53页。(下引《隋书》皆此版本,不另注。)
    ③《魏书》卷五五《刘芳传》,1222页。
    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2页。
    ⑤《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5页。
    ①昙曜事迹见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一《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记载:“释昙曜,未详何许人也。少出家。摄行坚贞风鉴闲约。以几魏和、平年。住北台昭玄统。绥縎僧众。妙得其心。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帝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千里。武州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先是太武皇帝。太平真君七年。……焚毁寺塔。……太武云崩。子文成立。即起塔寺。搜访经典。毁法七载。三宝还兴。曜慨前波废。欣今重复。故于北台石窟。集诸德僧。对天竺沙门。译付法藏传并净土经。流通后贤。意存无绝。”概括地说,上文所载昙曜一生有三件事情,即住北台昭玄统(任职沙门统)、开凿武州山石窟、翻译佛经。这些事已为人所熟知,无甚新意。检索《高僧传》,发现提到昙咄时仅有一句话,说他在凉州时即以婵业见称,且曾为北凉太傅张谭“伏膺师礼”(《高僧传》卷一《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413贝),我们只能据此判断,昙曜曾活跃于凉州。相比而言《魏书·释老志》对昙曜的记载较为详细。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2页。
    ③(日)石松日奈子著,姜捷译:《云冈中期石窟新论——沙门统昙曜的地位丧失和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5期,89页。
    ①(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四《僧行篇》,《大正藏》(No.2103),272页。
    ②(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3548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8页。
    ①李治国、刘建军:《北魏平城鹿野苑石窟调查记》,见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215页。
    ②余雯晶:《鹿野苑石窟的布局设计与造像组合》,《中原文物》,2011年2期,67-72页。
    ①《魏书》卷六《显祖纪》,128页。
    ②《魏书》卷六《显祖纪》,130页。
    ③这一记载与今考古测量相符合,鹿野苑石窟“南距安家村的北魏城垣遗迹4公里”。参李治国、刘建军:《北魏平城鹿野苑石窟调查记》,见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著《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215页。
    ④《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90页。
    ⑤张金龙:《太上皇与延兴(471-476)年间政治》、《献文帝时期的内政》,氏著《北魏政治史》第七卷第三章、第四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308-326页,363-392页。
    ⑥《魏书》卷一五三《天象志三》,2412页。
    ⑦《魏书》卷一一一《刑法志》,2876页。
    ①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29-130页。
    ①《魏书》卷九四《阉官·王遇传》,2024页。
    ②《魏书》卷五三《李冲传》,1179页。
    ③《魏书》卷五三《李冲传》,1182页。
    ④《水经注校证》卷一三《漯水》,313页。
    ①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白灵淖城(?)北魏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84年2期,145-152页。
    ②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20-29,64页
    ③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同南郊出土北魏鎏金铜器》,《文物》1983年11期,997-999页。
    ①据(唐)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一记:“《大吉义咒经》一部四卷(四十四纸或二卷)。右,后魏太和十年昙曜译。出《达达摩郁多罗录》。”(《大正藏》55卷(No.2153),377页),此处说明昙曜卒于太和十年之后,但这个问题有待考证。
    ②(日)石松日奈子著,姜捷译:《云冈中期石窟新论——沙门统昙曜的地位丧失和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考古与文物》,2004年5期,81-92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0页。
    ②“北方佛教义学,以罗什在长安时为最盛。其后叠经变乱,学僧星散。凉州沙门,徙于平城。北朝之初,佛教与道安罗什时代,大异其趣。禅师玄高昙曜,实执僧界之牛耳。由是盛行。净土,念佛,又偏重戒律,并杂以方术阴阳之神教。凡汉代佛法之残余,似多流行于北。至若义学,在北朝初叶,盖蔑如也。北朝义学 之兴,约在孝文帝之世。其先多来自彭城。其后洛中乃颇讲佛义。而终则在东魏北齐.邺城称为学海焉。”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十章《北朝之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18-619页。
    ①张金龙:《孝文帝与佛教》,氏著《北魏政治史》第六卷第四章《太和十年后(486-499)的内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165-181页。张焯:《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文物世界》,2004年5期,8-14页。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灵皇后胡氏传》,339页。
    ②《魏书》卷八三下《外戚·胡国珍传》,1833页。
    ③《魏书》卷八三下《外戚·胡国珍传》,1833页。
    ④《魏书》卷八三下《外戚·胡国珍传》,1836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胡统寺》,59页
    ⑥《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灵皇后胡氏》,337页。
    ⑦《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灵皇后胡氏》,337页。
    ⑧《魏书》卷九《肃宗纪》,221页。
    ①拥戴元诩称帝的大臣主要是: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崔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太子詹事王显。
    ②《魏书》卷八《世宗纪》,214页。
    ③《魏书》卷八《世宗纪》,215页。
    ④《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473页。
    ⑤《魏书》卷九《肃宗纪》,221页。
    ⑥《资治通鉴》卷一四八《梁纪四》,4612页。
    ⑦《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孙忠传》,745页。
    ⑧《魏书》卷九《肃宗纪》,221页。
    ①何兹全:《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氏著《读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22-327页。
    ②俞鹿年:《北魏后期的中央职官·武官》,氏著《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90-297页。
    ③《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孙忠传》,742页。
    ④《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孙忠传》,743页。
    ①《魏书》卷九《肃宗纪》,221-222页。
    ②《北齐书》卷二一《封隆之传》,301页。
    ③《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京兆王子推传附子遥传》,445-446页。
    ④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96-207页。
    ⑤《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1316贞。
    ⑥《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族人伯灵传》,633页。按传中“村伯驎”作“崔伯灵”,《魏书》前后不实一人也。《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族人约传》,1569页。
    ⑦张金龙:《领军将军与北魏政治》,氏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351页。
    ⑧张金龙认为,“领军将军行使职业权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事权,对其下属的使用、处分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当然最终裁决还是皇帝”,见《领军将军与北魏政治》,氏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352页。
    ①《魏书》卷八三下《外戚·高肇传》,1830-1831页。
    ②《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京兆王子推传附子遥传》:“肃宗初.(谣)累迁左光禄大夫,仍领护军。迁冀州刺史。”445页。
    ③《魏书》卷九《肃宗纪》,222页。
    ④《魏书》卷六四《张彝传附子始均传》,1433页。
    ⑤《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附孙忠传》,743页。
    ⑥《魏书》卷九《肃宗纪》,222页。
    ①《魏书》卷九《肃宗纪》,222页。
    ②《魏书》卷九《肃宗纪》,222页。
    ③《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清河王怿传》:“清河王怿,迁太尉,侍中如故。诏怿裁门下之事”。《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又加散骑常侍、膘骑大将军,寻迁司空,加侍中,俄诏领尚书令。”473页。
    ④据《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京兆王黎传附孙元继传》:“及灵太后临朝,继了义先纳太后妹,复继尚书、本封”,402贝。
    ⑤据《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临淮王谭附子彧传》:“或求复本封,诏许,复封临淮,寄食相州魏郡。又长兼御史中尉,彧以为伦叙得之,不谢。领军于忠忿.言之朝廷曰:‘临淮虽复风流可观,而无骨鲠之操,中尉之任,恐非所堪。’遂去威仪,单车而还,朝流为之叹息。累迁侍中、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左仆射,摄选。”419-420页。
    ⑥据《魏书》卷一九《于栗磾传附子烈传》:“忠为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侍中、领军如故。”743页。
    ⑦《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附孙忠传》,742页。
    ⑧《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高阳王雍传》,555页。
    ①据《魏书》卷八九《谷楷传》:“时沙门法庆反于冀州,虽大军讨破,而妖帅尚未枭除。诏楷诣冀州追捕,皆擒获之。”1926页。
    ②《魏书》卷九《肃宗纪》,222-223页。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灵皇后传》,337-338页。
    ④《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2920页。
    ⑤高氏本传见《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皇后高氏传》,336-337页;墓志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02页。据《魏书》卷八三下《外戚·高肇传》记载,文昭皇后上有兄高琨、高寿、高肇,高偃、尚有高显早卒。1832页。
    ①《魏书》卷八三下《外戚·,高肇传》,1832页。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宜武灵皇后胡氏传》,337页。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皇后高氏传》,336页。
    ④《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顺皇后于氏传》,337页。
    ⑤《魏书》卷九《肃宗纪》,221页。
    ⑥《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灵皇后胡氏传》,337页。
    ⑦熊秉真讨论明清时期母子情感的建构,指出母子共同吃苦患难的经验构筑绵密的母子关系,强调情感也是权力的来源,参熊秉真著,岳心怡译:《建构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子关系》,见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255-280页。
    ⑧杜正胜:《女性在父系家族中的角色》,氏著《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义化,1992年,870页。
    ①《魏书》卷九《肃宗纪》,228页。
    ②《魏书》卷一○五《天象志四》,2437页。
    ③《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07-2808页。
    ①丧服五种等级由重至轻分别足,斩衰三年、齐衰期、大功九月、小功五月和缌麻三月.五服以丧服轻重与丧期的长短来标志生者与死者的亲疏尊卑。五服范围与丧服规范,见(清)胡培翚:《仪礼正义》卷二一《丧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388-1340页。
    ②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24-30页。
    ③《魏书》卷三三《公孙表传附子邃传》,786页。
    ④《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07-2808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四八《梁纪四》,4640页。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02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7贝。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9页。
    ④据《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载任城王澄奏折:“仰惟高祖,定鼎嵩瀍,卜世悠远。……故都城制云,城内唯拟一永宁寺地,郭内唯拟尼寺一所,余悉城郭之外。欲令水遵此制,无敢逾矩。”3044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序》,4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4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4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永宁寺》,1页。
    ②《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建中寺》,117页。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3页。
    ④《魏书》卷七九《张熠传》:“永宁寺塔大兴,经营务广,灵太后曾幸作所,凡有顾问,熠敷陈指画,无所遗遗阙,太后善之。”1766页。
    ⑤《魏书》卷六二《李彪传》,1399页。
    ⑥严辉:《北魏永宁寺建筑师郭安兴事迹的新发现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5期,40-42,88页。
    ⑦《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水宁寺》,1-2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水宁寺》,5页。
    ②《魏书》卷八三下《外戚·胡国珍传》,1834页。
    ③《魏书》卷八三下《外戚·胡国珍传》,1834-1835页。
    ④《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大统寺》,140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景明寺》,132页。
    ⑥《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凝圆寺》,252页。
    ⑦《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西·冲觉寺》,186页。
    ⑧《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任城王澄传》,480页。
    ①《魏书》卷七八《张惠普传》,1737-1738页。
    ②《魏书》卷七八《张惠普传》,1737-1738页。
    ③《魏书》卷七八《张惠普传》,1735页。
    ④《魏书》卷九《肃宗纪》,229页。
    ①《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480页。
    ②《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469页。
    ③康乐:《从西郊倒南郊——拓跋魏的“国家祭典”与孝文帝的“礼制改革”》,见《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以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141-168页。
    ①王柏中、史颖、莆春龙:《北魏国家宗庙祭祀制度考述》,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03-314页。
    ②《魏书》卷一○八《礼志一》:“(太和)六年十一月,将亲祀七庙,诏有司依礼具仪。……于是上乃亲祭。其后四时常祀,皆亲之。”2740页。
    ③李崇上书当于神龟年间,此由“皇迁中县,垂二十祀”一语推出。一祀为一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迁都,20年后为延昌末年,而据文中提及永宁寺的兴建来看,判断此为神龟年间事,则“垂二十祀”乃为概数。
    ④《魏书》卷六六《李崇传》,1471-1472页。
    ①《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479页。
    ②《魏书》卷九《肃宗纪》,228页。
    ①《魏书》卷四一《源贺传附子恭传》,933-934页。
    ②据《魏书》卷六四《郭祚传》记载,延昌三年(514)十二月,宣武帝诏立明堂国学.却因西伐蜀地再次耽延。1425页。
    ③《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澄传》载神龟元年(518)任城王澄上书:“今墉雉素修,厩库崇列.虽府寺胶塾,少有未周,大抵省府粗得庇憩理务,诸寺灵塔俱足致虔讲道。唯明堂辟雍,国礼之大。来冬司徒兵至,请筹量减彻,专力经营,务令早就。”480页。
    ④《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子励传》:“正光二年,拜中书侍郎。领军将军元义为明堂大将”,1500页。
    ⑤《魏书》卷九《肃宗纪》,223页。
    ⑥《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孙玚传》,1177页。
    ①《魏书》卷五《李孝伯传附孙场传》,1177页。
    ②谢耐和认为,“僧侣们从理论上来说是既不生产任何东西,也不占有任何财产,所以是不能让他们纳税的。他们已出家,再没有权力得到分配给普通百姓的土地。赋税是根据家庭和商业交易额而征收的。僧侣是置身于传统的各种颗税之外的。所以,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伊始,中国似乎就接受了那种皈依教门就是解除个人一切世俗义务之行为的观念”。见氏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第二章《间接资料·出家人的税收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3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卷四《城西·法云寺》,208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2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3页。
    ③《魏书》卷六八《甄琛传》,1510页。
    ④(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归正篇》,《大藏经》52册(No.2103),104页。
    ⑤《魏书》卷一八四《礼志四》,2805页。
    ⑥《魏书》卷六七《崔光传》,1495页。
    ⑦《魏书》卷六七《崔光传》,1499贝。
    ①据《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嵩高中有闲居寺、栖禅寺、嵩阳寺、道场寺.上有中顶寺,东有升道寺;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京西瀍涧有白马寺、照乐寺。如此之寺,既郭外,小在数限,亦详载之。350页。又据《魏书》卷六《道武七王·京兆王黎传附元叉传》:“正光五年秋,灵太后对肃宗谓君臣曰:‘隔绝我母子,不听我往来兒间,复何用我为?放我出家,我当水绝人间,修道于嵩高闲居寺。先帝圣鉴,鉴于未然,本营北寺者正为我今日。’”405页。
    ①《魏书》卷六七《崔光传》,1496-1497页。
    ②《魏书》卷六七《崔光传》,1499页。
    ③《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463-481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4页。
    ①参王继训:《从元澄奏折看北魏佛教的传统与政策》,《理论学刊》,2010年9期,86-89页。王维训文足唯一一篇对元澄奏折加以细读分析的文章,但该文只足以元澄奏折为切入点,将北魏佛教的发展始末作以回顾,针对元澄奏折的具体问题分析则不够。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7页。
    ③北魏洛阳城的内城是在东汉、魏晋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形制与范围,基本与魏晋故城相合;外郭城范围学术界虽略有分歧,但大体而言,南北界在邙山和洛水之间;东西则以七里桥和长分桥为界。 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察》,《考古》1973年4期,198-208页;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7期,42-52,100页;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察记》,《考古学报》,1955年1期,117-136,261-264页。孟凡人:《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4期,41-48页。元澄奏折中“郭”的概念参考《洛阳伽蓝记》关于郭外之寺的叙述:“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馀。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上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寺有一千三百十六十七所。天平元年迁都邺城,洛阳馀寺四百二十一所。北邙山上有冯王寺、齐献武王寺。京东石关有元领军寺、刘长秋寺。嵩高中有闲居寺、栖禅寺、嵩阳寺、道场寺。上有中顶寺,东有升道寺。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京西瀍涧有白马寺、照乐寺。如此之寺,既郭外,不在数限,亦详载之。”见《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350页。依据北邙山、京东石关、京南头口、京西瀍涧几个地理的标志,可以看出与今日考古中外郭城的界限大致相符。
    ①据《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方三百步为一里,349页。
    ②孟凡人:《北魏洛研外郭城形制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4期,41-48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永宁寺》,2页;卷四《城西·永明寺》,236页。
    ④《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景明寺》,132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汁》卷四《城西·融觉寺》,230页。
    ⑥张金龙:《北魏迁都后官贵之家在洛研的居住里坊考》,见殷宪、马志强编著《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27-39页。
    ①(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一《归正篇》,《大正藏》52册(No.2103),100-101页。
    ①《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1737页。
    ②《魏书》卷九《肃宗纪》,229页。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3页。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5贝。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349页。
    ⑥《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8页。
    ①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上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②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上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43页。
    ②20世纪50年代,刘汝醴嶷的研究确认了宾阳三洞即北魏王室所造的石窟,参刘汝醴:《关于龙门石窟》.《文物》,1959年12期,17-18页。近年来,学者根据宾阳三洞的立面、窟形、地面和窟顶的布局,以及宾阳中洞与南洞间有造窟功德碑的设计,指出宾阳中洞和南洞即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后所开凿的二窟,参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00页:温玉成:《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见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214页。
    ①东山健吾:《流散于日本、欧美的龙门石窟雕像》,见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二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34-38页。
    ② Alexander C. Soper. Life-motion and the Sense of Space in Early Chinese Representational Art, Art bulletin 1948.(30).167-187; South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Buddhist Art of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960,(32),47-112宫人中:《汉化三世佛窟——宾阳洞》,氏著《龙门石窟艺术》(增订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202-218页.
    ① Alexander C. Soper, 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Donors. Beneficiaries, Dates, Artibus Asiae,1966,(28),241-270.
    ② Amy McNair, Donors of Longmen:Faith, Politics, and Patronage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43-44.
    ③ Amy McNair, The Relief Sculpture in the Binyang Central Grotto at Longmen and the 'Problem' of Pictorial Stones,见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57-186页。
    ①关百益:《伊阙石刻图表》,开封:河南博物馆,1935年,17页
    ①《魏书》卷一○八《礼志一》,2753页。
    ②《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景明寺》,133页。
    ③所谓仪仗,是以羽仪为中心代表主人身份的物品组合,史书中的仪仗称谓一般有两种指涉.一类专指属于仪仗用途的物品,另一类则指由手执仪仗的人物组成的队列。参赵永洪《由墓室到墓道——南北朝墓葬所见之仪仗表现与丧葬空间的变化》,见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430页。
    ④《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1页。
    ⑤《魏书》中未见“雉尾扇”说法,据《魏书》卷九四《抱嶷传》记载.孝文帝曾以“御白羽扇”赐于宦官抱嶷之事,未知此白羽扇是否亦为雉尾扇。2022页。
    ⑥刘未:《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的伞扇仪仗》,《东南文化》,2005年3期,68-76页。
    ①阎步克:《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中国史研究》,2007年3期,1-18页。
    ②《魏书》卷一O八《礼志一》,2749页。
    ③《隋书》卷六《礼仪一》,119页。
    ④阎文儒、常青著:《龙门石窟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44页。
    ⑤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氏著《中国古舆服论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61-183页。
    ⑥(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明帝纪》引《汉官仪》:“天了冠通天,诸侯王冠远游,三公、诸侯冠进贤三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00页。
    ①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氏著《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61-183页.
    ②《隋书》卷一一《礼仪六》,233页。
    ③《隋书》卷九《礼仪四》,174页。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皇后高氏传》,335页。
    ②《宋书》卷一八《礼五》,505页。
    ③《魏书》卷八《世宗纪》,205页。
    ④《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孝文废皇后冯氏传》,332页。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序》,321页。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孝文昭皇后高氏传》,335页。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02页。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宣武灵皇后胡氏传》,337页。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宜武顺皇后于氏传》,336页。
    ④《魏书》卷八《世宗纪》,205页。
    ⑤《魏书》八三下《外戚·高肇传》,1832页。
    ⑥《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6页。
    ⑦《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6页。
    ⑧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26页。
    ⑨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氏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36页。
    ⑩王恒:《二佛并坐及其佛教意义》,《文物世界》,2002年1期,36-38页。
    ①《魏书》卷七下《高祖纪》,185页。
    ①关于巩县石窟的研究,请参考:陈明达:《巩县石窟寺的雕凿年代与特点》,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191-199页。宿白:《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见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216-234页。张雪芬:《试论巩县大力山石窟的开凿次第》,《四川文物》,2006年l期,70-75页。Swart P. 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the Buddhist Caves at Gongxian—an Interpretive Description. Orientations,1989, (20:10),56-66.田边三郎助:《巩县石窟北魏造像与日本飞鸟雕刻》,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216-224页。
    ②李文生:《我国石窟艺术的中原风格及其有关问题》,见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447-469页。
    ①《魏书》一八○《礼志四》:“谨集门下及学官以上四十三人,寻考史传量古校今,一同因子前议,帻随服变,冠冕弗改。又四门博士臣王憎奇、蒋雅哲二人,以为五时冠冕,’宜从衣变,臣等谓从子前议为允。”2818页。
    ①笼冠加貂裘的装扮表明其身份应为侍从、常侍。笼冠,又称“武冠”、“武弁”,为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之冠。侍从、常侍加金珰附蝉,插貂尾,侍中插左,常侍插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拜散骑常侍,亦有“饰以貂珰之晖”语,貂即插貂尾,珰即金珰。这种冠制源自晋时的做法。
    ②《洛阳伽蓝记校注》卷四《城西·法云寺》,201页。
    ①《宋书》卷五一《刘韫传》,1466页。
    ②洛阳博物馆:《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4期,23-26页。
    ③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北魏元又墓调查》,《文物》,1974年12期,53-55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9期,818-831页。
    ⑤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8期,26-35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9页。
    ②《高僧传》卷八《齐伪魏济州释僧渊传》:“释僧渊,……专攻佛义,初游徐州,止白塔寺,从僧嵩受成实、毗昙二论,……慧解之声,驰于遐迩。渊风姿宏伟,……神气清远,含吐洒落。……昙度、慧记(纪)、道登并从渊受业。慧记(纪)兼通数论,道登善涅槃、法华,并为魏主元宏(孝文)所重,驰名伪国(北魏)。渊以伪太和五年(481)卒。”303页。
    ③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四章《佛教之北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272-305贝。
    ④据《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载,孝文帝自己称“朕每玩成实论,可以释人染情”,3045页。
    ⑤《魏书》卷八《世宗纪》,215页。
    ①刘未:《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伞扇仪仗研究》,《东南文化》,2005年3期,68-76页.
    ②《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子韶传》,886页。
    ①《魏书》卷五九《刘昶传》,1307页。
    ②《魏书》卷九四《阉官·张宗之传》,2018页。
    ③《魏书》卷六三《甘肃传》,1407页。
    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礼仪篇》,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130-132页。
    ⑤参张勃:《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4期,60-64页,90贝。
    ①(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贠珠林校注》卷三七《敬塔篇第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197页。
    ②季羡林注曰:“五体投地,是古代印度最敬重的礼节。佛教沿用此礼。”见氏著:《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7页。
    ①对比这两类空间,可以看出右绕空间总是与叩拜空间复合存在的,因为崇拜对象的正面总是可以进行叩拜的。而叩拜空间则不然,可以单独存在,只要取消崇拜对象背后的通道即可。
    ②佛殿窟又衍生出佛坛窟,中心柱窟衍生出大像窟。
    [1](北齐)魏收撰.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5](唐)姚思廉撰.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唐)李百药撰.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7](唐)魏徵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唐)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M].(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清)皮锡瑞著.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后魏)杨街之著.洛阳伽蓝记校注[M].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3](后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梁)释慧皎撰.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汤一介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
    [15](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校注[M].王孺童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校注[M].周叔迦,苏晋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8](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0](清)胡培翚.仪礼正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1](唐)玄奘,辩机著.大唐西域记校注[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No.2060).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23](唐)明俭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55册(No.2153).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24](唐)道宣撰.广弘明集[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No.2103).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25](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9册(No.262).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26](后魏)三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No.2058).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27](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等译.四分律[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22册(No.1428).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28](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G].见:大正新修大藏经:12册(No.374).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
    [1]关百益.伊阙石刻图表[M].开封:河南博物馆,1935
    [2]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4]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局,2005
    [5]鲍家麟编著.中国妇女史论集[M].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
    [6]何兹全.读史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严耀中.魏晋南北朝史研究[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9]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0]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博物馆.鲁迅辑校石刻手稿[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1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989
    [12]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3]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14]释永明.佛教的女性观[M].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
    [15]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6]杜止胜.古代社会与国家[M].台北:允晨文化,1992
    [17]释恒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M].台北:东大图书,1995
    [18]黄徵,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5
    [19]阎文儒,常青著.龙门石窟研究[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20]郑饮仁.北魏官僚机构研究[M].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
    [21]郑饮仁.北魏官僚机构研究续编[M].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
    [22]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M].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
    [23]杜芳琴主编.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4]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5]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6]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7]汤用彤.汤用彤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8]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9]李凭.北朝研究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0]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31]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32]陈寅恪.隋唐制度略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3]郑雅如.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母子关系[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出 版,2001
    [34]刘景龙编著.古阳洞——龙门石窟第1443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5]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增订本)[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6]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37]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38]张金龙.北魏政治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39]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0]谢耐和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1]黄怀德.汉唐民间结社研究[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5
    [42]郭培育,郭培智主编.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43]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4]赵君平,赵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M].北京:北京图书馆,2007
    [45]林欣仪.舍秽归真:中古汉地佛教法灭观与妇女信仰[M].台北:稻香出版社,2008
    [46]俞鹿.北魏职官制度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7]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8]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M].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
    [49]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0]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察记[J].考古学报,1955,(1):117-136,261-264
    [2]刘汝醴.关于龙门三窟[J].文物,1959,(12):17-18
    [3]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2-28,65-69
    [4]洛阳博物馆.北魏元邵墓[J].考古,1973,(4):23-26
    [5]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J].文物,1972,(3):20-29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察[J].考古,1973,(4):198-208
    [7]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北魏元又墓调查[J].文物,1974,(12):53-55
    [8]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J].文物,1978,(7):42-52
    [9]杨联阱著,林维红译.中国历史上的女主[G].见:鲍家麟编.中国妇女史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63-78
    [10]孟凡人.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4):41-48
    [11]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同南郊出土北魏鎏金铜器[J].文物,1983,(11):997-999
    [12]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白灵淖城(?)北魏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1984,(2):145-152
    [13]业露华.论北魏佛教的几个特点[J].中原文物,1985特刊.9-15
    [14]李献奇.北魏正光四翟兴祖等人造像碑[J].中原文物,1985,(2):25
    [15]古正美.弥沙塞部的女大观对中国女性教团的影响[C].见:国立台湾大学创校四十国际中国哲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1986:339-367
    [16]古正美.佛教与女性歧视[J].当代,1987,(11):27-35
    [17]古正美.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J].中华佛学学报,2000, (13):227-266
    [18]喻遂生.“长公主”释义商椎[J].辞书研究,1989,(2):150-151
    [19]李凭.北魏子贵母死故事考述[J].山西大学学报,1990,(1):69-74
    [20]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G].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5-84
    [21]李凭.北魏龙城诸后考实[J].历史研究,2007,(3):20-32,189
    [22]李凭.北魏明元帝两皇后之死与保太后得势[J].史学月刊,2007,(5):21-26
    [23]宁可,郝春文.北朝至隋代五代间的女大结社[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5):16-19
    [24]钱剑夫.“长公主”释义再商[J].辞书研究,1991,(3):140-143
    [25]温玉成.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G].见: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14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J].考古,1991,(9):818-831
    [27]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7):497-544
    [28]李文生.我国石窟艺术的中原风格及其有关问题[G].见: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447-469
    [29]王德东,曹金华.北魏乳母干政的历史考察[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4):104-109
    [30]夏毅辉.北朝皇后与佛教[J].学术月刊,1994,(11):65-73
    [31]郑饮仁.北魏中给事(中)稿——兼论北魏中叶文明太后时代[G].见:郑饮仁.北魏官僚机构研究续篇[M].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193-214
    [32]康乐.北魏文明太后及其时代[G].见: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113-164
    [33]康乐.孝道与北魏政治[G].见:刑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186-216
    [3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J].文物,1995,(8):26-35
    [35]臧健.中国大陆近年中国妇女史研究之概况[J].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3),237-248
    [36]李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篱——台湾地区“中国妇女史研究”(1945~1995)[J].新史学,1996,(7:2):139-178
    [37]素芳琴.中国历代女主与女主政治略论[G].见:素芳琴著.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04-105
    [38]李玉珍.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英文著作简介[J].新史学.1996,(4):199-222
    [39]李玉珍.中国妇女与佛教[J].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编: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463-492
    [40]李玉珍.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比较近二十来中英文的佛教妇女研究[J].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2,(10):147-176
    [41]沈淑玲,唐俊玲.刘宾与妻王氏墓志考释[J].中原文物,1997, (2):99+75
    [42]周郢.新发现的羊氏家族墓志考略[J].岱宗学刊,1997,(3):48-57
    [43]吴玲君.北朝妇女佛教信仰活动——以佛教造像铭刻为例[D].[硕十学位论文].台北:华梵大学,1997
    [44]蔡幸娟.北朝女主政治与内廷职官制度研究[D].[博十学位论文].台北:台湾大学,1998
    [45]卢建荣.从男性书写材料看三至七世纪女性的社会形象塑模[J].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8,(26):1-42
    [46]邓小南.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G].见:季羡林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9-220
    [47]刘景龙.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新考[J].中原文物,1999,(3):39-42
    [48]朱秀凌.北朝妇女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简述[G].见:殷宪,马志强编.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214-221
    [49]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G].见:孙机著.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61-183
    [50]赵永洪.由墓室到墓道——南北朝墓葬所见之仪仗表现与丧葬空间的变化[G].见: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430
    [51]许智银.论北魏女性出家为尼现象[J].许吕师专学报,2001,(6):42-45
    [52]卢建荣.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G].见: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意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99-140
    [53]顾彦芳.皇甫公窟三壁龛像及礼佛图考释[J].敦煌研究,2001,(4):84-91
    [54]段塔丽.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J].江海学刊,2001,(5):111-116
    [55]段塔丽..北魏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46-52,98,126
    [56]李贞德.女人的中国中古史——性别与汉唐之间的礼律研究[G].中国历史世界——统合的多元的发展.东京:汲古书院,2002.468-492
    [57]周伯戡.姚兴与佛教天王[J].台大历史学报,2002,(30):207-242
    [58]王恒.二佛并坐及其佛教意义[J].文物世界,2002,(1):36-38
    [59]周双林.二十世纪利用碑铭资料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4):19-25
    [60]陈怀宇.中古时代后妃为尼史事考[J].华林,2002,(2):133-147
    [61]张东华.近十余年来魏晋南北朝女性史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2003,(8):105-112
    [62]张勃.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4):60-64
    [63]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辨析[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4
    [64]严辉.北魏永宁寺建筑师郭安兴事迹的新发现及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4,(5):40-42,88
    [65]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5
    [66]刘未.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伞扇仪仗研究[J].东南文化,2005,(3):68-76
    [67]李传军.从比丘尼律看两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信仰与生活——以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为中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1):84-89
    [68]刘仕虹.五至九世纪佛教冲击下的亲情、家族价值的位移及其转变[D].[硕士学位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05
    [69]李书吉.北朝象教及其佛教造像意识[G].见:云冈石窟研究院编.2005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616-623
    [70]张雪芬.试论巩县大力山石窟的开凿次第[J].四川文物,2006,(1):70-75
    [71]郝春文.再论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初的女人结社[J].敦煌研究,2006,(6):103-108
    [72]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73]黄蕾.北朝女性墓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30-42
    [74]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121-128
    [75]谢素文.僧传里的善女人——以释宝唱<比丘尼传>为中心[D].[硕士学位论文].台北:国立中央大学,2007
    [76]安介生.略论北魏时期的“上客”、“第一客”与招怀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18-26
    [77]阎步克.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J].中国史研究,2007,(3):1-18
    [78]岳齐琼.汉唐期间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
    [79]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J].文物,2007,(4):4-26
    [80]张勇.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62-67
    [81]彭华.佛教与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相互影响与融合[J].哲学动态,2008(9):69-73
    [82]沙洵.寇爱伦著<中国佛教中的母与子>[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00):408-411
    [83]周双林.从北齐废立皇后冲突看北朝皇后的政治作用[G].见:殷宪、马志强编著.北朝研究:第二辑.第2版.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34-145
    [84]李贞德.导言:妇女、性别与历史研究[G].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1-17
    [85]郑雅如.中古时期的母子关系——性别与汉唐之间的家庭史研究[G].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135-190
    [86]邓小南.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J].见: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284
    [87]杜芳琴.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六十述评:理论与方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5):12-20
    [88]刘林魁.赫连勃勃诛焚佛法说证伪[J].宁夏社会科学,2010,(6):98-102
    [89]王继训.从元澄奏折看北魏佛教的传统与政策[J].理论学刊,2010,(9):86-89
    [90]余雯晶.鹿野苑石窟的布局设计与造像组合[J].中原文物,2011,(2):67-72
    [91]吴健华.洛阳出土北魏丘穆陵氏后裔墓志撮要及族系考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7):4-6
    [1]Dorothy C. Wong. Women as Buddhist Art Patrons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C], In:Wu Hung, ed. Between Han and Tang:Culture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 Beijing: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2000.535-564
    [2]Kate Alexandra Lingley. Widows, Monks, Magistrates, and Concubines:Social Dimensions of Sixth-Century Buddhist Art Patronage[D]. [Dissertation]. Chicago:Univ of Chicago,2004
    [3]Alan Cole. Mothers and Sons in Chinese Buddhism[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Judy Chungwa Ho. Portraying the Family in the Metropolitan and Frontier Regions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Han and Tang[C]. In:Wu Hung, ed. Between Han and Tang:Culture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 Beijing: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 2001.463-495
    [5]Joan Kelly-Gadol. Did Women Have a Renaissance?[G]. In:Renate Bridentbal ed. Becoming Visible:Women in Eurupean Histo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77. 137-163
    [6]Alexander C. Soper. Life-motion and the Sense of Space in Early Chinese Representational Art[J]. Art bulletin,1948,30:167-187
    [7]Alexander C. Soper. South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Buddhist Art of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J].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960,32:47-112
    [8]Alexander C. Soper. 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Donors, Beneficiaries, Dates[J]. Artibus Asiae,1966,28:241-270
    [9]Amy McNair. Donors of Longmen:Faith, Politics, and Patronage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M]. Hawaii:Univ of Hawaii Press,2007.43-44
    [10]Amy McNair. The Relief Sculpture in the Binyang Central Grotto at Longmen and the 'Problem'of Pictorial Stones[C]. In:Wu Hung, ed. Between Han and Tang: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 Beijing: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2003. 157-186
    [11]Swart.P. 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the Buddhist Caves at Gongxian—an Interpretive Description[J]. Orientations,1989,20:10,56-66
    [12](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女性の宗教生活[G].见: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64
    [13](日)宫川尚志.六朝正史佛教·道教史料集[G],东京:东海大学,1983
    [14](日)琢本善龙.北朝佛教史研究[G].见:塚本善龙.塚本善龙著作集:卷二.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39-66
    [15](日)塚本善龙.北魏的僧袛户佛图户[G].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252-287
    [16](日)佐藤智水.云冈佛教の性格[J].东洋学报,1977,(59:1-2):27-66
    [17](日)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G].见: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6-115
    [18](日)田边三郎助.巩县石窟北魏造像与日本飞鸟雕刻[G].见:巩县石窟管理研究所.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16-224
    [19](目)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M].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146
    [20](日)石松日奈子著,姜捷译.云冈中期石窟新论——沙门统昙曜的地位丧失和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J],考古与文物,2004(5):89
    [21](韩)金成淑.慕容鲜卑的佛教文化[J].文史哲,2005(2):105-109
    [22](美)琼·W·斯克特.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G].见: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1997:151-1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