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在此的经济法概念是广义的,包含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曾言:“一切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换言之一切的科学都必须在历史中寻找本体存在的依据。而将经济法建构在历史科学上极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建构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但历史合理性又是什么呢?历史合理性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依循历史主义的合理性,换言之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与依据。是故探究一件事物的历史合理性就是从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宏观意义上,进行历史性的阐释,指出它在历史时空中的意义。而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的核心,便是在于解释经济法在历史时空中存在的意义。
     论文是以由上而下的视角展开的:其一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基础性的介绍与一般性的阐释(第一章),透过文献的梳理,对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作出研究进行前的必要假设,其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合理性的阐述、经济法的语源、曾出现过的理论与形态进行简要的探讨。其二是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的基础:社会的演化逻辑的阐释(第二章),透过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给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的研究,建立一个历史主义的框架。其三是,由国家的层面对曾经出现的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进行阐述与分类(第三章),在本章中仍是以历史主义的角度,阐明国家产生的因素、国家为何干预社会生活、与如何干预社会生活的方式。其四是对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产生的共同历史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追溯(第四章),并进行一定的讨论。其五是论述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第五章),并对其因素寻找历史上的必然性。
     第一章是研究初始必须进行的一般基础性介绍与对研究内容的界定。在本章中,首先对历史合理性的阐述,其次是对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学术演进进行追溯,再其次是对现代经济法的曾经出现的几种形态加以描述,最终得出论文所采行的经济法概念。在经济法概念的学术谱系演进过程上,论文所指的现代经济法概念是来自于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并无形式意义上的现代经济法),除了德、日之外,苏联可说是影响现代经济法部门与理论发展的几个最重要国家之一,且因为论文是在中国的语境下进行分析,是故在现代经济法的历史谱系上便主要选择以中国、德国、日本与苏联四国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在梳理了各自的学术谱系后,可以发现现代经济法的实践可分为四种不同的基本形态:战争经济下的形态、灾变经济下的形态、市场经济下的形态与计划经济下的形态,这些不同的现代经济法形态分别对应着各自的现代经济法概念理论。而在本章节最后的部分,就以所有现代经济法的理论与形态中都有的一些共性作为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的研究的基本假设。其依据有六:(1)现代经济法的概念与完整形式只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2)现代经济法概念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3)现代经济法的概念应包括所有形态的经济法、(4)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功能在于调整社会经济生活、(5)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形式是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6)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前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与政策为前经济法。论文就在这六个假设之下对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的研究进行小规模的展开。
     第二章的内容就是对社会演化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建构一个用以把握整体历史脉络的方法论。本章第一节便是对利用的分析工具的介绍,分别是汤因比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基于进化论的历史哲学,这三者就是论文对经济法历史合理性分析的重心。本章第二节开始阐述历史演化逻辑中的“社会形态论”:论文主张社会作为在历史演化的主角,有四种形态,分别是良性发展的社会、衰退与停滞的社会、失去秩序的混乱社会、震荡转型中的社会,以社会演化的视角来观察,任何社会的诞生、发展、衰落乃至灭亡都是在四种社会形态间转换的过程,而这种无止无休的转换是通过了历史对人类的挑战与人类对历史的回应而完成,在此,论文则对此四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都以汤恩比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西方经济学分别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其主要观点是仍是着重于马克思之上,社会形态的变化,均是取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化。本章第三节阐述的是历史演化逻辑中社会演化的驱动力:社会压力。首先,论文论证到在社会演化逻辑中,导致这四种社会形态在历史中不断循环运行的驱动力就是社会压力,并结合了不同的历史哲学与历史事实对社会压力的形态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其次是探当社会压力超越社会承载力时,社会形态进行转化的问题。本章第四节是结合几个论述阐释论文采用的社会演化逻辑:此一逻辑是以四种社会形态为核心,推动四种社会形态循环与变迁的是社会压力,当社会压力超过社会承载力时整个社会形态就会进行转变,而其中社会对社会压力的回应,决定了社会在四个社会形态间存在的方式。
     第三章说明的就是是社会压力的政府回应。在本章中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第三章第一节是论证社会、国家、政府间的关系。其首先对社会、国家、政府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厘清;其次是对由柏拉图开始到吉登斯的社会、国家与政府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其三是在诸多的国家理论中,选取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法团主义的国家理论作为视角,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马克思一法团主义”的解释架构,并得出两个结论:(1)国家仅是社会为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2)代表国家的政府是利益集团的工具。其四是以“马克思一法团主义”的视角,对政府干预社会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推论。政府干预社会的立论基础在于:(1)国家是为了社会生存与发展(回应社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制度性安排;(2)代表国家对社会进行统治与对社会压力回应的主体是政府;(3)政府是利益团体的工具。由以上三个结论就可以对政府回应社会压力的原因给予完整的解答。本章第二节对政府回应社会压力的方式进行了论述,这种论述是经由方法与手段上的区别,排除非经济法统辖范围的领域。由于现代经济法是根植与大陆法系下的概念,且论文中认定的经济法最大共性就是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就以此两个共通定义对经济法的方法论开始进行论述并以此展开。先由公私法的界定排除不是以公权主体进行社会干预的范畴,再排除政府作为公权主体但并非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范畴,剩下的就是经济法的范畴。本章第三节部分是说明各种不同社会压力由公权主体进行社会干预的历史实践,而在论文的第一章有个定义:现代经济法的概念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解决在现代经济法正式概念产生前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法律的归属,论文创造了一个名词——“前经济法”;在此,将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前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称为“前经济法”,而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后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称为“现代经济法”,并在本节中对曾见的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所解决的社会压力都进行了论述与列举,在此论述与列举上,前经济法与现代经济法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压力而存在。
     第四章论述的是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共通的历史合理性解释。论文主张,所有法律的共通的历史合理性或者都在于解决社会压力上,但如何决定由现代经济法或前经济法来解决某一类社会压力就是经济法历史合理性要解决的问题。以本章第一节的论述,政府会采行现代经济法或前经济法来解决社会压力的原因,就是基于经济手段解决社会压力的便利性上结合了,对国家安全的需求、市场的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本身的利益追求;这三者形成了政府为何采行经济法来干预某种社会压力的所有原因。第四章第二节则就以国家安全的理论谱系,论述为何政府选择以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干预社会的因素,并分别就理论与事例进行说明。第四章第三节是经济法的市场失灵理论,对此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详尽的说明,故论文中选择不加以展开论述,仅仅是一笔带过。本章第四节是政府利益,此一利益指的是除了公共利益外的政府利益,政府利益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控制政府的利益团体的自利行为、政府的寻租行为、官僚体系的膨胀。本章第五节则是对回应社会压力的经济法的政府决策模型的阐释。在本章中可以发现基于经济手段解决社会压力的便利性上,国家安全、市场失灵、政府利益上组成了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共通的历史合理性。
     第五章则是论述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也就是现代经济法为何存在的问题。本章第一节在于讨论经济法的分析方式,以论文的观点,对经济基础决定了经济法的产生是完全赞同的,但其认为在经济基础作用到产生经济法的过程中,必然经过政治生活的改变。因此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法”的模型太过草率无法对经济法的生成进行正确的解释,应改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生活→经济法”才有可能正确的对经济法的产生原因进行解释。本章第二节的论述,则是以“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生活→经济法”的架构,对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进行了区分,论文认为现代经济法是政治现代性的产物(政治现代性是政治正当性的转型、经济现代性是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但经济现代性导致了政治现代性的转换),现代经济法是政治正当性完全转型后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法律,而前经济法是政治正当性转型前或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法律。(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视,政治正当性是指统治者的“政治统治”和民众的“政治服从”间的关系)。换言之,现代经济法是建构在完整的人民主权论上的法律形式,而前经济法则或多或少的依赖非人民主权论,如:君权神授、朕即国家、自然法、理性等的政治正当性理论而存在。本章第三节则是论述政治正当性完整转型的背景,而此一背景则靠的是对十九世纪思想史的梳理而达成,而此一梳理采取的是克劳塞维茨、马克斯·韦伯、马克思三人的视角。论文中认为自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后,民族国家的雏形“主权国家”完全确立。这个主权国家体系在一系列的争霸中,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的概念也才开始生成。而在美国革命与英国光荣革命在欧陆以外另竖一帜建立了另一个政治传统后,欧洲大陆的诸王们开始利用“民族国家”此一新工具,大玩合纵连横,而中世纪的教权式政治正当性也在这种国王的游戏中不断地耗竭。在国王的游戏进入巅峰之际,法国大革命爆发,其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态,法国建立了民族国家下的征兵制度,使得国王的游戏变成了全民的战争。而拿破仑也以此为武器横扫整个欧洲大陆,直到所有欧陆国家都接受了这种爆炸性的武器(民族主义),此后战争的形态就再也不是国王的游戏,而是根植于民族国家中的民族精神聚合。而这种民族精神聚合,呼唤的是政治正当性的除魅(要求民众能自动自发的上战场、并不因被征兵上战场而产生过于严重的厌战心理),人民主权理论由此逐渐地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整个十九世纪也可以说是人民主权论与君权神授论的战场,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旧思想才通过了战争进行了总结算,世界由近代进入了现代,并以人民主权论完全胜出而告终。本章第四节论述现代经济法正当性的决定性转型,本节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整个现代经济法政治基础转型的最后一步,也就是现代的人民主权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可能完全确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技术、兵役制度、政治形态的原因,总体战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总体战中有一个必要条件,便是要求的是全社会的所有分子都必须为了民族有牺牲自我的准备(不论是财产、生命),在这种需求下,国家的政治正当性转型就成了完全不可避免之事,因为这种如此高的政治信仰需求就必然呼唤着政治正当性的完整除魅,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有超越性意志的正当性都被粉碎,而代之以人民主权正当性。而在转型入人民主权正当性后,现代经济法这种要求全新的政治现代性的法律就油然而生了。本章第五节则是对现代经济法依靠的政权政治正当性结构进行论述,决定政权政治正当性结构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正当性与控制政权的政治团体(利益团体)所抱持的意识形态。任何一个政治团体取得政府权力都是经过社会中的竞逐而达成的,而这种竞逐在本质上虽然完全靠的是武力或利益来达成,但团结起政治团体向同一目标迈进的粘合剂就是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政治团体在国家层面取得统治国家的政治正当性的依靠,就是其所抱持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在刨除掉多余的外沿,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对社会现状进行解析,确立改造社会的目标,并选择改造社会手段的方法论)掌握政权的政治团体,在很大的层面上来说是依靠着它的政治意识形态取得国家政权正当性的,因此政治意识形态也就决定了掌握国家政权政治团体的正当性。也是因为经济法的正当性与掌握政府的利益团体的正当性是一个连续性的关系,因此才会产生如此之多的现代经济法形态,也论证了经济法形态与政治团体信奉的意识形态具有完全的关联性。本章第六节则是综合了马克思、汤因比社会演化论与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对经济法的政治过程进行了阐述。(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是一个由社会演化到政治正当性构成的完整构成)
"The Economic Law's historically rationalit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nomic law in a very important issue. Marx and Engels once said:"All of science is the science of history".In other words all that has to find the basis of ontological existence in the history.Building economic law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important step is to 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f Economic Law, but what is it? In essence, it is a kind of rationality following a historical legitimacy, in other words, to find a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and the basis of things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Therefore in the history of things to explore a rationality that is from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macro sense, 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pointing out that i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space and time in history. The ration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law's core, that is, is to explain the economic law in the history of space and time exists.
     This paper is carried out top-down perspective, first of all is the object of study for basic introduction and general interpretation of (first chapter), combing through the literature 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to make a reasonable research studies necessary to assume before, the main content is a description of historical rationality, economic law's language sources, there had been a brief form of the theory and discussed. Followed by the rationality of economic law basis of the study of history:the 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ChapterⅡ), combing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theory building, to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storicist framework. The third is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appear on the Economic Law and the former had elaborated and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Law (ChapterⅢ), in this chapter is still based on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o clarify the factors that produce the country, why the State intervention in social life, and how to intervene in the way of social life. Fourth is the economic law and economic law as a common history of pre-rationality of the necessary retroactive (ChapterⅣ), and for some discussion. Fifth is to address the historical legitimacy of economic law (chapterⅤ), and its factors, searching for historical necessity.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study the basis of the initial need fo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content and defini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exposition of the rationality of history, followed by the academic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then followed by the economic law have appeared in several forms, the final papers come to the line taken b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In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on the evolution of academic pedigree, papers referring to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from civil law countries (Anglo-American law there is no form of the sense of economic law), in addition to Germany, Japan, USSR can be said to affect the economic law of modern theory of economic law depar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ies, and because the paper is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analysis, the actual occurrence of the lineage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will be the main choice for China, Germany, Japan, and USSR, the four countries as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bjects. In the combing their academic pedigree, you can find the practice of economic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basic forms: economic law under the form of a war economy, the economic law under the form of economic disaster,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Economic Law forms and plans Economy Economic Law form, these different forms of economic law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ir theory of economic law.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section, with regard to all the theory and patterns of economic law are some of the common economic laws of history as a study of the soundness of the basic assumptions. Based on six:(1)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and complete the form exists only in civil law countries, (2), formally created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on the First World War, Germany, (3)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should include all forms Economic Law, (4) economic law legal function is to adjus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5) the legal form of economic law is that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to intervene in the ma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6)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the right to intervene in the socio-economic life of the main laws and policies for the former economic law. The six papers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rationality of small-scale unfolding.
     ChapterⅡ:The content is the exposition of the logic of social evolution, the purpose is to construct a historical context to grasp the whole methodology.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is the use of analytical tools, presentations, respectively Toynbee's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rx's philosophy of history, philosophy of histo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these three papers is a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of gravity. SectionⅡof this chapter of history began to elaborate the 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form" theory:paper advocat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ociety as a protagonist, there are four forms, namely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f social recession and stagnation, loss of order in chaos social, shock transition community,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volution to observe, the birth of any society, development, decline and even extinction are four kinds of social formation process of convers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and this endless conversion is the adoption of The challenge of human history and human history of the response were completed, in this paper are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formations which are to Toynbee's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rx's philosophy of history, Western economics, a certain amount of analysis of separate. The main point is still focused on Marx's on top of changes in social patterns, are determined by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SectionⅢof this chapter is to set out the logic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evolution:social pressure. First, the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logic, resulting in the four communi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tinuous cycle of oper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pressure, combined with a different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social pressure to form a brief classification; followed by the probe when the social pressure to go beyond the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social morphology of conversion problems. Section IV of this chapter is to explain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discussion papers used in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logic:This logic is based on four kinds of social forms as the core, to promote circulation and four kinds of social forms changes of the social pressure, when the social pressure than when the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of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society as a whole will be carried out, of which the community response to social pressure, decided the community exist between social forms in four ways.
     ChapterⅢis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social pressure. In this chap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tarted. ChapterⅢSectionⅠis to demonstrate the social, natio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ts first community and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he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concept; followed by the Plato beginning to Giddens's society, our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 to sort out relationship theory; the third is the theory in many countries, select the Marx's Theory of State and the theory of corporatism as a 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and came a "Marx-corporat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ame to two conclusions:(1) the State only society for the sake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ols, (2) represent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s a tool for interest groups. Fourth is "Marx-corporatism" perspective on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cause of the community the necessary inferenc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community's argument is based on:(1) countries for so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esponse to social pressure) resulting in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2) to rule on behalf of the state of society with the social pressure to respond to the main body of the Government; (3) The Government is a tool of interest groups. From the above three conclusions can be social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nt to respond to the reasons for giving a complete answer. SectionⅡof this chapter to respond to social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nt's approach to the exposition of this exposition is by ways and means of distinction, exclusion of non-economic law govern the scope of areas. As the economic law under the civil law system is rooted in the concept, and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economic law is the most common intervention in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socio-economic life, we as two common definitions of 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 law and to begin discussion This commenced. First be defined to exclude the public and private law, not in the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areas for social intervention, and then to exclude the right of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but not interfere with the main area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he rest is the economic law areas. PartⅢof this chapter is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social pressures from the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historical practice of social intervention, and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part of the paper there is a definition: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was formally created in the First World War; In order to solve the formal economic law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of intervention 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he main legal attribution of papers to create a term "former economic law"; In this connection, will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intervention 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he law that "Former Economic Law", and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after the election of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intervention 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he law known as the "economic law", and have seen in this section of the Economic Law and Economic Law of the pre-addressed social pressur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list, in this exposition with the list, the former Economic Law and Economic Law are made to address social pressures exist.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conomic law of economic law in common with the previous history of a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Paper argued that all laws of common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r both is to address the social pressure, but how to determine from the economic laws, or the former economic law to solve a certain type of social pressure is the rationality of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discussion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the Government will adopt to address the economic law of economic law, or the former because of social pressure, is based on economic means to resolve the social pressures on a combination of convenience, national security needs, the market is not entirely a result of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these three forms of economic law why the Government to adopt some kind of social pressure to interfere with all the reasons. ChapterⅣSection then in relation to the theory of national security, lineage, discusses why the Government chose to intervene in economic law and the former social factors of economic law, and in respect of theory and examples of explanation.Ⅲ, chapterⅣis the economic law of market failure theory,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scholars carried out a detailed description, so the paper chose not to start discussion, just alluded to. Section IV of this chapter is the Government's interest, this means is that apart from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interest outside the government interest, the Government's interes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first, control the Government's interest groups, self-interested behavior, the Government's rent-seeking behavior, bureaucratic system expansion. SectionⅤof this chapter is a response to social pressure of th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economic law on the subject. Can be found in this chapter means to resolve the social pressures based on economic convenience, the national security, market failure, government interests have formed a common economic law economic law with a history of reasonable.
     ChapterⅤis a rational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that is why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law.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is to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law approach to paper's view of the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production of economic law is in total support, but its role in the economic base to generate economic law in the process of inevitable political life of change. So that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productive forces→Economic Law) model can not be too hasty formation of economic law to conduct a proper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changed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productive forces in political life→→Economic Law) be possible to correct economic law causes of the interpretation. Discussed in sectionⅡof this chapter, then based on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productive forces in political life→→Economic Law) architecture, on the economic law and the former drew a distinction between economic law, papers that the economic law is the product of political modernity (political moderni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economic modernity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but economic modernity and political modernity has led to the conversion), economic law is a completely transformed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o intervention, law, economic law is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he former pre-transition or the transition process in the Government as a public right of the ma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he intervention of law. (Political legitimacy if the 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political legitimacy refers to the ruler's "political rule" and the people's "political subject" inter-relations). In other words, the modern economic law is constructed in a complete theory of popular sovereignty on the legal form, and the former more or less dependent on non-economic principles of popular sovereignty theory, such as: divine right of kings,Ⅰam the state, natural law, rational and equal political legitimate theory exists. Discussed in SectionⅢof this chapter is a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is one is depends on the background is the nineteenth-century history of ideas comb reached, and this is a comb to take Clausewitz, Marx and Weber, Karl Marx trio perspective. Thesis that since the Thirty Years War in the "Peace of Westphalia" entered into after the rudiments of the nation-state "sovereign state" fully established. The sovereign state system in a series of hegemony i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began to awaken the nation, the concept began to build.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ntinental erect a flag other tha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other political traditio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kings began to use "nation-state" This is a new tool, big play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lliances, while the Middle Ages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he clerical-style game was also the king's constant depletion. King of the game into the pinnacle of the occasi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roke out, which changed the shape of war, the French established a nation-state under the conscription system, making the king of the game into a full war. Napoleon used this as a weapon to sweep the entire European continent, until all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accepted this explosive weapons (nationalism), after which the form of war is no longer on the king's game, but is rooted in the nation-state aggreg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Which aggregate national spirit, calling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Disenchantment (required can be self-motivated people on the battlefield, is not due to conscription to war weariness resulting from too severe psychological), the people's sovereignty theory, this gradual conquest the entire European continent. Throughou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n also be said on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and the divine right of kings on the battlefield, until World War I, old and new thinking was the adoption of a general settlement of the war, the world entered the modern from the modern times and to the people's sovereignty on the total win in the end. Section IV discusses the legitimacy of this chapter, the decisiv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law, in this section that the First World War is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of economic law last step, that is the modern theory of popular sovereignty is possible in the First World War fully established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due to technical,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the political form of the reasons for the overall war is impossible to realize. While overall ther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war is asking for is that all elements of society as a whole must have sacrificed the interest of national self-preparation (whether in property, life), in which demand, the country's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ransitions into the completely unavoidable matter, because such a high demand for political beliefs inevitably calls for the complete disenchantment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therefore all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validity of the will have been shattered and replaced by the legitimacy of popular sovereignty. In the transition into the legitimacy of popular sovereignty, the economic law that required a new political modernity of law that arises spontaneously. Section V of this chapter is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of economic law on the structure of discussion, decided to political power structure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depends on the country's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control of the regime's political groups (interest groups) the hold ideology. Any one political group to obtain the authority of government is to compete through the society reached, which, in essence, although the competition for entirely by the use of force or benefits to achieve, but the unity and political groups since the glue to the same goal is the ideology, political groups that rul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to achieve the country's political legitimacy to rely on, that is, they hold a political ideology.
     (Political ideology is used to get rid of the extra outer edge, in essence, it is a methodology to analyze the social status,to establish the goal of transforming society, and to choose a means of transforming society) the political groups in power, to a large level,is relying on it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o achieve the legitimacy of state power,and therefore political ideology also determines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which control the state power. But also because a contin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itimacy of Economic Law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interest groups which master the Government,and therefore it could generate so many forms of economic law, also demonstrated the complete relevance between the economic law form and the ideology of political parties believe in. SectionⅥof this chapter is a synthesis of Marx, Toynbee's theory of social evolution and the David·Easton's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economic law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The history of rationality of the Economic Law is constituted by a social evolution to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rights.)
引文
14李昌麒等:《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15李昌麒等:《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16[法]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0页。
    17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8李昌麒等:《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19[法]泰·德萨米:《公有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20李昌麒等:《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21[法]雅克曼、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页。
    22[法]雅克曼、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4页。
    23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4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1页。
    25陈耿:《军事经济法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6[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27张守文、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7页。
    28[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9[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0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第13页。
    31[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谢次昌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32[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33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34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35[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谢次昌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36[日]金洋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7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第13页。
    38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39[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0该学派被经济学界归结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支。该学派认为“规制”是有目的的,即保障自由主义经济秩序:并认为经济法重要的机能就是确保自由主义经济秩序。
    41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42柏姆认为作为经济法的核心概念,需要考量到在特定经济政策意义上与国家统制经济的经济秩序以及有关的经济制度。转引自[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3[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4赫梅尔勒主张经济法是国家有计划地对经济加以管理和组织的法律。并认为经济活动由于受到国家决策方针的拘束,而逐渐失去自主性。转引自徐强胜:“德日经济法理论演进及启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508页。
    45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46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47林克将经济法定义为“统制、促进或者限制营业活动的法律以及国家性决定的组织”。转引自[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48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49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50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51何勤华:《德国法律发达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页。
    52张精华:《德国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页。
    53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95页。
    54胡贝尔(Ernst R. Huber)主张,经济法系调整经济活动主体,即企业家与劳工,在经济活动中的自由与受拘束之间的冲突的特别法。其特征为个人自由与团体或国家对其所为拘束之间的冲突。认为经济法的内容体系分为:(a)经济行政法,内容包含国家自为经济活动的公营事业,以及国家机关对私经济秩序的干预、引导和管理;(b)经济私法,其内容涉及私法自治的原则与企业法;(c)经济基本体制法,关于对经济体系和经济秩序(国家直接支配之
    61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62何勤华:《当代日本法学—人与作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9页。
    63王为农:《经济法学研究法理与实践》,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64何勤华:《20世纪日本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98页。
    65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66金泽良雄(A.D.1911—1987)主张,经济法是为了适应经济的社会调节要求的法,经济法主要利用的是社会调节
    86周奎正、戴凤歧:《中国当代经济法论纲》,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87参见张廉:《中国经济法的起源与发展—民国时代经济法律的实证考察与理论分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6-10页。
    88当时中国的环境要求的不是市场的自由竞争,因为市场的自由竞争只会导致整个民族产业被外来的竞争者击溃,且当时中国面临了帝国主义的持续入侵,因此在当时中国较能接受的反而是“贸易保护”或“统制经济政策”。
    89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90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第56-57页。
    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平等关系”。而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草案)>的说明》中,也曾描述到“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即横向的财产、经济关系。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国家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等纵向经济关系或者行政管理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是经济法、行政法调整,民法基本上不做规定”。
    92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间题”,《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纪实》,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8~99页。
    93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94李中圣:“经济法: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38~41页。
    95杨紫炬:“经济法调整对象新探”,《经济法制》,1994年第2期。转引自李昌麒:《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96刘文华:“掌握规律,揭示本质—经济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第五届经济法理论研讨会论文。转引自李昌麒:《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97王希仁:“经济法概念新论”,《河北法学》,1994年第2期,第4页。
    98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99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
    100张守文、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101总体战是指一个国家动员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摧毁另外一个国家参与战争能力的军事冲突型态。总体战的雏形古已有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在经济与技术能力的进步下,有完全实现的可能。
    102孙执中:《日本垄断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转引自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103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104美国在战时经济统制与国防经济动员法制的建设上,均是极具成效的,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920年国防法案》、《克拉克法》,二次大战后订立的《战略和稀缺物资储备法》、《国防工业储备法》等均为其适例。
    105如法国在二战后制定一系列的军事经济动员法律。如《国防法》、《经济动员法》、《军事交通法》等。
    106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经济法总论》,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出版,1983年版,第13页。转引自史际春:《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107刘绍梁:“从意识形态及执行实务看公平交易法(上)”,台湾地区《工商杂志》,1992年第1期,第48页。
    108[法]雅克曼、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6页。
    109史济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81~82页。
    110李昌麒等:《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111本文支持李昌麒先生的见解,“干预”二字比“介入”、“调节”、“管理”等字合适。参见李昌麒等:《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12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126严复:《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1页。
    127严复:《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7页。
    128严复:《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1页。
    129严复:《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0页。
    130严复:《严复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43页。
    131严复:《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132赵璐:“近代中国的进化论与社会历史观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第36页。
    134[英]阿诺德·汤恩比:《历史研究》上册,陈晓林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87年版,第422页。
    13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136林泰:《唯物史观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14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141边际产品转换率指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负数。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
    142[美]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黄险峰、秦岭、十占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7-489页。
    143完全信息是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能够了解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信息。每个博弈者都能知道其他博弈者的策略和报酬。
    144[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145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效益和负外部效益。
    146[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147古希腊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靠近阿哥里斯湾上方。在青铜器时代初期开始有人居住,斯巴达兴起之前为古希腊最强盛的城邦之一。
    148[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二希腊的生活,幼狮编译中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92-97页。
    156[美]贾德·戴蒙:《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王道还、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457页。
    157冯作民等:《西洋全史》第二卷古东方各国,台北:燕京出版社,1976年版,第742-745页。
    158[美]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4页。
    160一个挑战会将社会完全压毁,就已经不是挑战了,只能说是命运的横逆。对一个文明而言,命运的横逆是无法战胜的。
    16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62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163[英]阿诺德·汤恩比:《历史研究》上册,陈晓林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页。
    164[英]阿诺德·汤恩比:《历史研究》上册,陈晓林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165 #12
    166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167洪亮吉(公元1746-1809年),认为,人口增长的速度应当与田地、房屋及社会财富的增长相适应。他认为人口的成长:“治平既久……其户口则视三十年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西数十年以前不密增二十倍焉。”而土地与资源的增长:“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空房)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加一倍而已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并分析了人口增殖过多的不良后果。
    168[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69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70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新疆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6页。
    171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172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新疆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6页。
    173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新疆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8页
    174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王维:“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生态学报》第29卷第2期,2009年2月,第883页。
    175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4页。
    176由于明代采行的是人头税,且.因制度的不健全,造成隐户极多。是故在明代的人口登记资料上,最高只有6千3百万人,其与事实完全不符,也造成了后代学者对明代人口数据的不同意见。(在此采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的1.6亿及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的1.97亿)
    177本数据出自《汉书·地理志》与《宋书·地理志》。汉元帝元始二年全国人口约为6千万;宋徽宗大观四年,全国总人口约为9千3百万人。
    180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181刘先江:“国家与社会视野中的政府管理社会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0页。
    18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183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184[英]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185宁骚认为:“政府是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最主要的具体的国家机器,是行使国家权力和实施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把自己的意志表述为国家意志,也就是说,把自己阶级的意志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表达出来,要求人们遵守和服从。所以在本质上讲,政府应该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在内”。引自宁骚等:《现代化与政府科学决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86谢庆奎认为:“政府是陈述、表达和执行国家意志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的组织或制度”。引自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187杨光斌认为;“政府是国家的组织要素或政治机器,是体现、达到国家目的和行政、表现、执行、解释国家意志的机关”引自杨光斌:《政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188罗豪才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引自罗豪才:《行政法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189云光:《政治学纲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190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19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19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社1997年版,第3页。
    193[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19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195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96《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2章21节),香港:香港圣经公会,1961年版,第32页。
    197唐士其:“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61页。
    198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9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200[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页。
    201转引自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202鲍莉:“政府与社会合作关系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市民中心为例”,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6页。
    203[美]潘恩:《常识》,何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04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0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6页。
    206参见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5月,第71~72页。
    20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208参见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5月,第73~74页。
    209[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赫特杰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210鲍莉:“政府与社会合作关系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市民中心为例”,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9-10页。
    231胡良琼:“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几种理论评述”,《探索月刊》,2004年第1期,第126~127页。
    270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17~18页。
    27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1996年5月10日指出:“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不是罚款,不属于行政处罚法的调整范围。因超生罚款不属行政处罚范畴,超生罚款更名为计划外生育费,因此,行政处罚法关于‘罚款必须全部上交国库’和有关‘时效’的规定不适用于计划生育工作。”
    272王贵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合宪性调整”,《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第123页。
    283乔明顺:“英国航海条例的内容如何?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何在?它对英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历史教学》,1957年第10期,第50页。
    284陈耿:《军事经济法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85[美]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黄胜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300当时琉球与虾夷(北海道),还不是日本的一部分。两地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纳入日本版图。
    301日本与外界的接触仅限于此,没有和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甚至和中国也没官方往来。1590年代,丰臣秀吉两度侵略朝鲜半岛均锻羽而归,此后就没有对外扩展的企图。在闭关自守的两个世纪中,日本大抵能够自给自足,进口物资只限于糖、香料、人参、药材、水银、中国的生丝、鹿皮等用以制造皮革的动物毛皮,以及铅、硝石等火药原料,加上每年进口144公吨的珍贵木材。后来日本国内自产的生丝和糖增加了,就不再进口那么多的生丝和糖,另外也因火枪管制最后甚至禁用,火药原料的进口也少了。这种自给自足的局面,到了1853年被美国海军准将培理(Matthew Perry,A.D.1794-1858)打破了,他率领舰队叩关江户,逼迫日本开放通商。西方人挟船坚炮利而来,德川幕府无以应对。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遂于1868年将政权归还天皇,自此日本就踏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直迄今日。
    302[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303[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页。
    304[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305[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306[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307管理多个村落的“大庄屋”可用三十间(一“间”指长1.82米的梁);“大庄屋”的继承人可用十八间:“小庄屋”(村长)十二间;村子里的“组头”(干部)八间;有钱可向幕府缴纳税金的农民六间;一般农民、商人或渔民只能用四间。
    308《农业全书》是日本农学之祖宫崎安贞(A.D.1623—1697)所著,共11卷。其受到徐光启(A.D.1562—1633)著的《农政全书》极大的影响,甚至或可说《农业全书》是《农政全书》的“精炼化日本版”。
    309[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55页。
    310[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世界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页。
    311曾济群:“大规模地震灾害救援运作机制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36页。
    312陈世伟:“灾害防救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为借镜”,台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第64页。
    313曾济群:“大规模地震灾害救援运作机制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2页。
    314[日]滕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315王霄燕:《规制与调控:五国经济法历史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88-89页。
    316叶秋华:《西方经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317叶秋华:《西方经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87页。
    318[日]永井道雄:《日本灾害对策体制》,王振宇、张葆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319梁忠义:《日本教育发展战略》,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320董元庆:“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比较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30页。
    321李鸿章曾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
    322李鸿章曾言:“西洋制造之精,实源本于测算、格致之学,奇才迭出,月异日新。即如造船一事,近时轮机铁胁一变前模,船身愈坚,用煤愈省,而行驶愈速。中国仿造皆其初时旧式,良由师资不广,见闻不多,官厂艺徒虽已放手自制,止能循规蹈矩,不能继长提高。即使访询新式,孜孜效法,数年而后,西人别出新奇,中国又成故步,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也。若不前赴西厂观摩考索,终难探制作之源。至如驾驶之法,近日华员虽亦能自行管驾,涉历风涛,惟测量天文、沙线,遇风保险等事,仍未得其深际。其驾驶铁甲兵船于大洋狂风巨浪中,布阵应敌,离合变化之奇,华员皆未经见。自非目接身亲,断难窥其秘钥”。
    323日本《私立学校法》第59条:“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认为有必要振兴教育之时,可予以必要的资助”。
    324据统计,在1960年日本私立高等院校为104所,而到了1965年有214所、在1970年则有301所、直到了1975年有414所。
    325王芳:“当代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6-7页。
    330或丁四粮六,或丁六粮四,或丁粮各半。
    331吕建中:“试论清代晌‘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月,第41页。
    332[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三:凯撒与基督),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333[日]盐野七生:《胜者的迷思》,林雪婷译,台北:三民书局,第19页。
    334[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三:凯撒与基督),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148页。
    335[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三:凯撒与基督),幼狮文化公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336[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三:凯撒与基督),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337高希均、李诚等:《台湾经验四十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338于维君:“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对台湾土地改革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5期,第17719页。
    339高希均、李诚等:《台湾经验四十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页。
    340高希均、李诚等:《台湾经验四十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341朱旭华:“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与台湾土地改革(1948—1965)”,台湾政治大学硕士论文台北,1992年,第4-9~4-18页。
    342高希均、李诚等:《台湾经验四十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343柏福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344何东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土地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4页。
    345何东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土地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8~431页。
    346何东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土地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8~431页。
    347董辅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册),香港:香港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3~84页。
    348林蕴晖:《凯歌行进的时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
    349何东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土地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8-440页。
    35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351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册),香港:香港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4~85页。
    364《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司空日,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周礼·秋官·雍氏》:“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国稼者。春令为阱攫、沟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擭。”《秦律十八种》:“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等。
    365《唐律疏议·卷27》:“诸占固山野陂湖之利者杖六十”。《唐律疏议·卷27》:“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收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若暴雨汛溢损坏堤防交为人患者,先即修营,不拘时限”。
    366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十一月颁布的有关农田水利的政策法令。又名《农田利害条约》。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述条例的主要内容是:凡能提出有关土地耕种方法和某处有应兴建、恢复和扩建农田水利的人,核实后受奖,其建议交付州县实施;各县应上报境内荒田顷亩的地点和开垦方法;各县应上报境内应修浚的河流、应修建和扩建的灌溉工程,并作出预算及施工安排;涉及几个州县范围的,各县都要提出意见,报送主管官吏;各县应修的堤防,应开挖的排水沟,要提出计划、预算和施工办法,报请上级复查,然后执行;有关人员不得向百姓索贿;根据州县的报告,委派主管官吏和各路提刑或转运使协商,复查核实后,由州县施工;关系到几个州的大工程要经中央批准;工程太多的县,县官因不能胜任的要调动工作,事务太繁重的可增加辅助官吏;私人垦田或兴修水利,经费过多时,可向官府贷款,或劝谕富裕农户借贷;凡出力出资兴办水利的,按功利大小给予奖励和录用;不按规定开修的,官吏要督察并罚款;各县官吏兴修水利见成效者,按功劳大小升赏,临时委派的人员亦比照给予奖励。这些规定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制订的,在实行过程中又有所补充。
    367时德青、孔玲:“中国古代水利法规研究”,《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8年9月,第17页。
    368韩昌学:“浅析当前我国外汇管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新西部》,2007年8月,第36页。
    369张立宏:“西方各国外汇管制浅析”,《财金贸易》,1996年第一期,第57页。
    370杨瑞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第5期:第6页。
    371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耕地实行特殊的保护。
    37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士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73郭娇玉:“我国耕地保护法研究—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为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7-9页。
    378日本幕府以人为的方式压低了输出的铜价,长崎输出用铜(御用铜)的价格一直都低于国内市价(国内用的“地卖铜”),因而对荷兰商人有利可图;而对中国商人而言,由于国内市场庞大,每年为了应付铸币的需求,因此对铜的需求也是相当的大。并根据当时欧洲市场铜价的分析来说,日本铜的价格,在差异最大时入手价只有平均价的一半。
    379日本海鲜十货的制作技术可说是全球第一,此一政策实为有功。自18世纪日本海鲜十货的出口就成为了大宗产品。
    380海鲜干货产品的输出价格,远低于国内的生产成本。是故国内的价格远高于过出口价格,而幕府也长期为此进行补贴。
    381日本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常以提高国内价格、补贴出口价格的手段,换取外汇与技术。
    382[日]速水融、宫本又郎:《日本经济史》(卷一: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8-162页。
    393[战国]墨子:《墨子》,孙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394如日本在丰臣秀吉实现统一后,就企图向中国发起挑战,并企图透过侵略中国当时的藩属国朝鲜来入侵中国(大明万历朝鲜之役,或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等。
    395韦祖松:“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7页。
    39620世纪初有一段时间,国际关系上的理想主义极度盛行,如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 A.D.1856~1924)的十四条原则与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 A.D.1919~1946)就是其产物,但是美好的理想终究被现实所打破,如国际联盟的无能为力纳粹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等。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权力观念(如:势力均衡等)再度崛起,成为二战前夕乃至今日的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
    402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403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404马恩曾言:“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间存在“共同利益”,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405马恩曾言:“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利益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利益发生矛盾。”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表现为全部行为的动因的共同利益,虽然被双方承认为事实,但是这种共同利益本身不是动因,它可以说只是在自身反映的特殊利益背后,在同另一个人的个别利益相对立的个别利益背后得到实现的。……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存在于各方的独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般性。”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197页。
    406王成娟:“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3年,第9页。
    407高金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408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409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410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411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133页。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412王成娟:“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3年,第75页。
    413在本文中由于国家利益的概念比国家安全的概念更加宽泛与模糊不清,且国家安全较国家利益更有操作性,是故本文使用国家安全的概念。
    414刘彦:“应对变化的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1990—2006)之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415姜振军:“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416刘跃进:《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417转引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418转引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页。
    419当代的国家主权理论有两大要素:第一,国家主权拥有对内与对外的双重特征:首先,在对内的层面,国家主权显示为最高性,国家对本国疆域以内所有事务的最高管辖权与统治权;自主订立或修改一切法律,自主决定国家的政权与结构形式,自主决定所有国家政策,巩固国防与建立军队,自主发行货币等。其次,在对外的层面,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拥有平等权、独立权和自主权。在现实生活中,当代社会的组织形态还是以主权国家体系为核心建构的,主权被认为是国家主体独一无二的标志,是国家治理权的所有综合。第二,国家主权原则属于国际法最基本的范畴与原则。以肯定国家主权为前提,国际法在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存续。主权国家间的协议与条约是国际法规的来源,国际法大多数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种种协定。
    420邓小平曾说:“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转引自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421现今只要有政治献金制度的国家,均有的一种制度,为了防止海外政治势力的入侵;因此均禁止海外法人、个人对候选人政治献金的捐赠。
    422王铁崖认为:“国家领土(territory)指的是某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之确定部分,是国家主权的对象,是国家行使最高权力的空间。”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423刘跃进:《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424姜海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安全与中国政治安全维护”,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7页。
    425由古至今,都有政府利用经济利益驱使人民迁徙到人口过少的地方的法例。如我国汉代对边境的徙民实边,现代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移民的经济补贴等。
    426季正矩认为:“社会政治安全基本上就是在国家主权与根本制度不变下达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而通常所指的社会稳定一般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可控和有序。”转引自季正矩、王瑾:《国家至要—当代国家政治安全新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427亨廷顿认为:“总的来说政治稳定这一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两个因素:秩序和连续性。第一个因素意味着政治体系相对来说不存在暴力、武力、高压政治和分裂。第二个因素认为稳定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关键成分相对来说不发生变化、政治发展不发生中断、社会中不存在希望政治体系来个根本改变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政治运动。”转引自[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428对捐款数额与身分的限制,是意图减少大企业的政治捐款过多,导致政策的严重失衡。
    429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430所谓的社会性格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
    431我国为防止国外政治势力的恶意煽动,因此所有的出版文化事业,基本上均有主体资格上的限制等。
    432法国政府对鼓励法语文化的文艺活动与文化组织都进行了大量的补贴,防止本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丧失了本国文化的主体性。
    453赵智:“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42页。
    454吴英娜:“国家贸易安全简析”,《现代商业》,2007年第17期,第160—161页。
    455谷树忠:“试论中国资源安全问题”,中国科学报,1998年12月2日,第6版。
    456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52页。
    457秦鹏:“论资源安全及我国相关制度的重构”,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第44页。
    458罗宁:“中国资源安全的供求分析及其制度创新”,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2页。
    459秦鹏:“论资源安全及我国相关制度的重构”,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第40页。
    460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461 Paul B. Stares, Rethinking Energy Security in East Asia,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2000, p.21.
    462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2000.
    463[俄]斯·日兹宁:《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强晓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464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以日中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3页。
    465刘剑文:“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6页。
    466郑通汉:“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中国水利》,2003年第6期,第53页。
    467马维野:“科技安全:定义、内涵和外延”,《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15页。
    468王强:“论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3页。
    469张静:“国家安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3-4页。
    470杜婧:“国家生态安全法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11页。
    471曲格平:“关注我国的生态安全”,2001年12月在中央党校的演讲。转引自唐曼丽:“论我国环境安全及其法律完善”,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4页。
    472邓宁华:“当代人口安全的社会学审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19页。
    473社会与人口间的变化经常是不具同时性的。因此,在社会、经济、人口变迁时,社会与国家基本上不能提供充分地满足不同利益团体间维护自然、社会与自身之间协调的能力。
    483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505主权的含义在第四章中的国家政治安全的部分就有所论述,在此便不予赘述了。
    506李延明:“论人民主权”,《当代思潮》,1994年第3期,第56页。
    50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页。
    508王小平、张继听:“刍议人民主权思想的由来及实践”,《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6月,第91页。
    512[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第410页。
    513[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的类型:韦伯选集Ⅲ》,康乐、吴乃德、简惠美、张炎宪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第57贞。
    514郑祖邦先生在其博士论文“战争与现代性”中认为,韦伯“权力格局”或“权力分割”的概念,与马基雅维里在《君王论》一书章节安排的“意象”(image)是相似的。在该书里头,马基雅维里就是拆解、分类出各种王国的形式,世袭的、混合的、平民的、教会的等等。这样的章节编排也可以说代表了马基雅维里对当时欧洲政治发展的一种认识方式,在这点上韦伯可以说是与马基雅维里相互呼应着。
    515[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516[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2卷:社会变迁、文明论纲),袁志英译,北京:三联出版社,第137页。
    517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至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最后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并以法国的胜利告终。
    518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神圣罗马帝国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1648年10月参战各方签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519[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2卷:社会变迁、文明论纲),袁志英译,北京:三联出版社,第162~163页。
    520[挪]托布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何宗强、余万里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521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它们分别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它们的建立有着不同的命运和历史脉络。英国的发展不同于欧陆国家,它是从一种内战体制中缓慢培养出来的,霍布斯的利维坦的写作可以说是此一发展下的产物。法国和德国同属欧陆国家,袒是,两者的命运却大不相同,相较于日耳曼地区的小国林立,法国从早期就已经形成大型的家产制国家,在经历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之后彻底成为欧陆的强权国家,从时序的角度来看,德国的发展是相对晚近的。西耶斯于1789年革命爆发之前写作的(第三等级是什么?)阐述了法国资产阶级与民族国家之间的问题可为代表,关于法国“民族”与“国家”两者之间的结合问题。如果从“民族主义”在全球扩展的角度来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则区分出四个模式: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的“美洲模式”、1820年以后欧洲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的官方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洲的殖民地民族主义。
    52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85~856页。
    524[英]富勒:《战略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52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62页。
    526[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681页。
    527[英]富勒:《战略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528[英]富勒:《战略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529[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74~875页。
    530[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57页。
    531[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62页。
    53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74页。
    53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76页。
    534《战争论》基本上是一本未经克劳塞维茨完整修订,而在其死后(1831年)由妻子所整理出版的书,按照其妻的说怯,克劳塞维茨大约是在1816年反法战争结束不久,开始了最初的研究工作,在1818年担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开始专注于该书的写作,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1830年,后因职务调动工作忙碌而暂停了写作。在1827年的一篇文章中,克劳塞维茨曾表达,在全书八篇中,第一到六篇尚须改写,第七和第八篇仍属草稿性质,不过,他也指出:“尽管这部著作没有完成,我仍然相信,一个没有偏见、渴望真理和追求信念的读者,在读前六篇也不会看不见那些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对战争的热心研究所获得的果实,而且或许还会在书中发现一些可能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而在更晚年的一篇未完成的文章中,他提到:“我认为第一篇第一章是全书已经完成的一章。这一章至少可以指出我在全书到处都要遵循的方向。”前后文均引自[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53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536[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537[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538[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539[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540[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541[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54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54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544[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54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546[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56页。
    547[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95页。
    548[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54页。
    549[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96页。
    550[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551[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59页。
    55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97页。
    55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56页。
    554[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96页。
    55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556[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62~863页。
    557[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558[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901页。
    559[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901页。
    560[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79~880页。
    561 Philip K. Lawrence:Modernity and War:The creed of absolute violence. London:Macmillan Press,1997, p16.
    56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71页。
    56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872-873页。
    564[英]艾瑞克·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王章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56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902页。
    566 Azar Gat:The origins of Millitary Thought: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Clausewitz.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p200.
    567[英]艾瑞克·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王章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568阿隆是二十世纪社会学的重要学者中,少数极为重视“民族国家”与“战争”的学者。
    569[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570顾忠华:《韦伯学说新探》,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571顾忠华:《韦伯学说新探》,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572 Wolfgang J. Mommsen. Max Weber and German Politics,1890-1920.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4, p48.
    573韦伯社会学说在美国受到重视,与当时冷战的脉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他的学说被公认为是最能够和马克思主义相抗衡的思想力量,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也与当时现代化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参见顾忠华:《韦伯学说新探》,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28~30页。
    574顾忠华:《韦伯学说新探》,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4页。
    575[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与经济政策》,甘强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576[法]雷蒙·阿隆:《近代西方社会思想家:涂尔十、巴烈图、韦们》,齐力、蔡锦昌等译,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版,第274页。
    577对于德国东部边境问题的讨论至今仍深具意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在苏联瓦解之后,波兰和乌克兰的走向(加入欧盟或者重回俄国)将牵动着德国在中欧的地位和安全。尽管已相距百年以上,但是,从韦伯十九世纪末期的分析中,仍可以形成一个值得回顾的历史参照点。
    578韦伯所谓的“风险”是指,德国从农业内需型的国家转型为工业出口型的国家所会面临的转型期阵痛。
    579转引自郑祖邦:“战争与现代性: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社会学分析”,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39页。
    580郑祖邦:“战争与现代性: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社会学分析”,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40页。
    581[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582[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583韦伯认为,相对于欧洲其它国家的成立,德国是一个迟到的民族国家。
    584[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585[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2页。
    586[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587[德]马克斯韦们:《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588韦伯将国民经济学视作是一门“人的科学”,可以对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从“物”和“商品”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在后面讨论“志业政治家”时,我们可以发现到,韦伯十分强调的就是政治家的“人格”特质,此外,对韦伯而言,“志业”这个概念并非从物质利益而是从人的内在意义来加以界定的,韦伯在这些论点上可以说是相当首尾一贯的。
    589[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590[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2~93页。
    591[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592[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593马克思韦伯与马基雅维里有很大的一致点,马氏在君主论中,充满着君主与共同体(国家)间的关心,而在马克思韦伯的论述中,对克里斯玛支配类型的论述,在形式上是相当一致的。埃里亚斯曾言:“韦伯的思想中有着宪政凯撒主义”。
    594韦伯对社会学的论述,并不相识传统的社会学形式,如:孔德、斯宾塞。而更类似于政治哲学。(支配与统治)
    595[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596阿尔都塞列举出自古以来很多对马基雅维里进行过论述的思想家,似乎没人没看过马基雅维里,而论述者也从左到右、唯心到唯物无人不曾解释过马基雅维里。
    597[德]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598[德]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599[德]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90-92页。
    600参见Michel Foucault:Essential Works of Michel Foucault 1954-1984, Volume 3, Power. New York:The New Press, 2000, p49.
    601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政治思想史的讨论中,就将马基雅维里视为是现代性的第一波浪潮。参见[美]施特劳斯、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上,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351页。
    602[德]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603马基雅维里喜欢谈古代的罗马,这在文艺复兴时代并非是新奇的事情,许多人文主义者也都是在谈论罗马,只是让马基雅维里惊讶的是,许多人在文学、艺术、民法、医学都会向古人效法,但是,“在治理共和国、维持国家、统治王国、治理军事与经营战争、审判臣民、拓展版图等方面,竟没有发现一个君主、一个共和国、一个军事领袖或一个公民,曾经求助于古人的楷模”参见[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604[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页。
    605张旺山:“马基维理革命:‘国家理性’观念初探之一”,《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95年版,第89页。
    606[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2页。
    607[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608[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8~420页。
    609[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页。
    610马基雅维里在《君王论》一书中的第四至八章,正是在讨论新君主如何取得并保持其支配地位的问题,他举出许多历史上的人物、事例,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经验与判断,来作为君主对政治处境进行判断的基础。
    611[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1~52页。
    612[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页。
    612[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613[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614转引自郑祖邦:“战争与现代性: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社会学分析”,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48页。
    615[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9-65页。
    616顾忠华:《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台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617[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文艺复兴),奚瑞森、亚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4页。
    618[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619阿尔都塞举出了非常多的例子,例如:史宾诺莎、孟德斯鸠、黑格尔、葛兰西、克罗齐、梅洛—庞蒂,当然这也包括了阿图塞自己,阿图塞几乎告诉我们谁没有读过马基雅维里?从古代人到现代人、从唯心论到唯物论、有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有共产主义者,各种理论流派都诠释过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国家”、“权力”的讨论上,马基雅维里可以说是现代思想的试金石。
    620[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621[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1页。
    622[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页。
    623摩西(Moses),亚伯拉罕系宗教中的希伯来先知与立法者;居鲁士(Cyrus),即居鲁士大帝,古波斯帝国的缔造者;罗慕洛斯(Romulus),传说为战神马斯(Mars)之子,罗马城的建立者;提修斯(Theseus),传说中的雅典国王,以杀死牛头人身怪物米诺陶斯(Minataurs)闻名。
    624[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6页。
    625[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626施特劳斯认为第6章是前11章的中心章节。参见[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627[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26页。
    62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629德语的“政治”与“政策”均为Politik。
    630[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170页。
    631[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632[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的类型:韦伯选集Ⅲ》,康乐、吴乃德、简惠美、张炎宪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第221-222页。
    633意大利文,现代英语中的对应词是“德行”(Virtue),但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词只有十分微弱的、多数情况下没有伦理学上的意义。英译者难以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单词予以处理,因此将其分为“实力”(Strength)与“才智”(Wisdom)两个里词。而在马基雅维里的原意中,其用词与中文的“德行”一词较远,反与“能力”一词接近。
    634[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6页。
    635[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222页。
    63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页。
    637[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638[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639韦伯认为现世的各价值领域(如:政治、经济、审美、性爱、知性)都是从原初宗教价值领域的统一性中逐渐分 化出来,每个价值领域都会逐渐发展出属于自身的固有法则性(如:宗教强调讲究爱的同胞伦理),而随着理性化过程的日益开展,每个价值领域就更会依其固有的法则性来运作,不容其它价值领域的干涉。
    640[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640[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642[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8页。
    643[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7页。
    644[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文艺复兴),奚瑞森、亚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06页。
    645[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646[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6页。
    647[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648[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9页。
    649[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650[德]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转引自[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65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652[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653汉娜·阿伦特认为此一定义与克劳基维茨的“战争”的定义“战争是一种暴力的行为”的相似性。
    654[德]马克斯韦伯:《宗教与世界:韦伯选集(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655[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Ⅰ》,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第401页。
    65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657[德]哈特穆特、莱曼:《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与背景》,阎克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22页。
    65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659[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660[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661[德]马克斯韦伯:《宗教与世界:韦伯选集(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662[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页。
    663[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的类型:韦伯选集Ⅲ》,康乐、吴乃德、简忠美、张炎宪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664韦伯对于“意义”和“价值”的讨论是值得注意的,“意义其实就是某种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我们对世界所采取的‘立场’的‘内容’。因此,整体而言,‘文化’乃是一个‘价值概念’。”
    665[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222~223页。
    66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667[德]马克斯韦们:《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1页。
    66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66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670 Michel Foucault:Essential Works of Michel Foucault 1954-1984, Volume 3, Power. New York:The New Press,2000, p314.
    671参见[德]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梁志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2郑祖邦:“战争与现代性: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社会学分析”,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63页。
    673蔡英文:“民族主义、人民主权与西方现代性”,《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3期,第21~22页。
    674蔡英文:“民族主义、人民主权与西方现代性”,《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3期,第22页。
    675有学者指出,民族国家的理念类型有两种“公民—领土模式”与“族群—文化模式”。
    676[英]伯林:《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677洪镰德:《马克思》,台北:东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678马克思为了稻粱谋,而为了《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条目,由此可见马克思对军事发展与战略形势也并不陌生。
    679从历史发展角度的眼光来看,此次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小注脚而已,到了1860年代又重新以更大的规模成长。
    68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3-545页。
    681马克思在同文中称:“我多少翻阅了一下克劳塞维茨的书,这个人具有几乎机智的健全判断能力”。引自[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8页。
    68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4页。
    68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2页。
    68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9页。
    68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9页。
    68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9页。
    68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7页。
    68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9页。
    68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
    69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69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119页。
    692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是宗教问题。俄国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在“圣地”建立俄国的保护地的要求,这个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国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的企图。俄国在苏丹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1853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断交并开始占领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属国。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逐渐的、内部的瓦解,俄国认为这是它将它在欧洲的势力不断扩大的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国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国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国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英法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基的舰队。因此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并没有主动参加这场战争。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神圣联盟终止。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持中立,战后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好,与奥地利的关系变坏,而俄奥之间的关系恶化。英国与法国在战后也开始与俄罗斯修好,因此奥地利日趋孤:立。到此为止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处支配地位,但这个地位日益减弱,而普鲁士的地位则日益增高。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发动了普奥战争,打败了奥地利,将其排除在德意志之外,之后又发动了普法战争,普鲁士获胜,主导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由此欧洲各强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开始对奥地利不利地变化。奥地利的削弱同时也使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不断增强。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起了一个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社法国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萨丁尼亚达到了建立一个意大利王国的日的。1855年年初,尼古拉一世穿着单薄的军服检阅部队,患上了感冒,结果变成了急性肺炎。1855年2月18日,尼古拉一世病逝。
    69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页。
    694[英]霍布斯邦:《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695[英]霍布斯邦:《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696不论是意大利或是德国在追求统一的过程中都是经由一系列的战争而完成的。除了法、意、奥的战争外。德国的统一也是经由三场大战而产生了:普鲁士与法国对丹麦的战争:普鲁士与意大利对奥地利的战争;普法战争。
    69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7页。
    69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2页。
    69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62页。
    700当代地缘政治思想的前身。
    70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3页。
    70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0页。
    70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
    70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8页。
    70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119页。
    706[英]霍布斯邦:《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707转引自郑祖邦:“战争与现代性: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社会学分析”,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77页。
    713韦伯曾于1896年发表《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一文,在该文中他讨论了罗马帝国透过战争来维持奴隶经济的机制,而帝国末期扩张的停顿就瓦解了帝国权力运作的基础。参见[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714[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715拿破仑战争后,在凡尔赛和约中,建立了梅特涅体系。梅特涅体系的目标在于恢复旧秩序,恢复君权神授理论的正当性,但是在19世纪中叶梅特涅体系就崩解了。虽然在拿破仑战争至19世纪中叶是君权神授理论的回潮,但整个19世纪就政治正当性的视角看来可说是,人民主权论不断取得胜利,而君权神授论不断败退的历史阶段。而这个历史阶段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终告完成。
    716其意义可参见克劳塞维茨的“绝对战争”理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
    717参见[美]R. Nisbet:《西方社会思想史》,徐承智译,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版,第77~79页。
    718参见谈远平、康经彪:《战争哲学》,台北:扬智文化,2004年版,第188~190页。
    719转引自吴正雄:“有限战争概念下动员的转变”,台北:国防大学博士论文,第40页。
    720转引自谢云龙:“我国全民防徫动员制度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44页。
    721参见[英]富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1页。
    722转引自熊自庆:“举国皆兵与近代战争型态及其本质的演变”,台北: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79年,第81页。
    723[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上卷),林光余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724[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725参见[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5-11页。
    726戴高翔、顾传型:《总体战研究》,台北:国防部总政治部,1956年版,第4页。
    727[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135页。
    728杨蔚:《总体战争新论》,台北:河南同乡杂志社,1982年版,第7页。
    729戴高翔、顾传型:《总体战研究》,台北:国防部总政治部,1956年版,第5页。
    730钮先钟:《战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5页。
    731[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732参见[法]福煦:《作战原则》,张柏亨译,台北:国防部,1956年版,第17~22页。
    733刘庆:《西方军事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734[法]福煦:《作战原则》,张柏亨译,台北:国防部,1956年版,第384页。
    735参见[英]富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2页。
    736[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1页。
    737李巨廉:《战争与和平》,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96~97页。
    738[法]福煦:《作战原则》,张柏亨译.台北:国防部,1956年版,第60~61页。
    739参见[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3页。
    740参见国防部(台湾):《军制学》,台北:国防部编印,1991年版,第47~49页。
    741钮先钟:《战略研究入门》,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249页。
    742参见[英]富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156页。
    743[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744钮先钟:《战略研究入门》,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745[美]欧文斯:《军事事务革命:移除战争之雾》,曾祥颖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746吴正雄:“有限战争概念下动员的转变”,台北:国防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9页。
    747参见[法]福煦:《作战原则》,张柏亨译,台北:国防部,1956年版,第90~93页。
    748参见[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29页。
    749吴正雄:“有限战争概念下动员的转变”,台北:国防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50页。
    750熊自庆:“举国皆兵与近代战争型态及其本质的演变”,台北: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79年,第33页。
    751参见[美]伊尔:《近代军事思想史》,钮先钟译,台北:军事译粹社,1959年版,第22~24页。
    752吴正雄:“有限战争概念下动员的转变”,台北:国防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5页。
    753[美]雷山:《战争心理学》,刘丽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754参见[英]富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2页。
    755[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756[法]福煦:《作战原则》,张柏亨译,台北:国防部,1956年版,第37页。
    757[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758[美]潘恩:《常识》,何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759[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l页。
    76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761[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762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版,第67—68页。
    763其原文是"highly figurative nature",意指意识形态将复杂的社会情境高度简化为一般人可理解的图案。
    76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页。
    765于维君:“孙中山与国民党意识形态”,《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91~92页。
    766当利益团体介入国家政治生活时,经济的就变成政治的了,因而利益团体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治团体。
    767至少在政治组织、社会运动组织必然是如此。
    768于维君:“孙中山与国民党意识形态”,《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91~92页。
    773 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1963.159.
    774 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1963.176.
    775 David Easton. "A Re-Assessment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Support", in British J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75.4, p.437.
    776 David Easton. "A Re-Assessment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Support", in British J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75.4, p.445
    777 David Easton. "A Re-Assessment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Support", in British Jum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75.4, p.278
    778引自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正当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779如果政治系统的产出经常不足,并且给民众留下了负面的印象,扩散性支持就会受到影响。
    780与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制度的有效性、过程的公正性、分配的公正性、回应性、责任性、发展绩效等相关。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新译墨子读本》,李生龙注释,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版。
    [3]《新译孙子读本》,吴仁杰注释,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版。
    [4]《四书读本》,赵定宪译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汉]桓宽:《盐铁论:全文注释本》,乔清举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8][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9][汉]王充:《论衡全译》,袁华忠、方家常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宋]司马光:《文白对照资治通鉴》,萧枫等译注,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11][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3][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安嘉芳:《西洋全史(一):史前诸时代》,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15]白建才:《俄罗斯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16]柏福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7]柏杨:《中国历史年表》(上、下卷),台北:跃昇文化出版,1994年版。
    [18]柏杨:《中国人史纲》(上、下卷),台北:星光出版社,1992年版。
    [1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蔡英文:《主权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曹长盛:《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3]陈耿:《军事经济法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陈高华:《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5]陈雷:《经济与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的统制经济》,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陈晓律:《英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2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9]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下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1998年版。
    [30]陈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陈振昌:《德意志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32]陈致平:《中华通史》(全十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33]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4]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樊树志:《晚明史》(上、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范文澜:《中国通史》(全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7]范震江、马保安:《军事战略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戴高翔、顾传型:《总体战研究》,台北:国防部总政治部,1956年版。
    [3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0]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42]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3]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卷),香港:三联书店,2001年版。
    [45]董问樵:《国防经济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董延林:《经济法原理问题》,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47]范进学:《权利政治论》,济南:出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方行:《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上、中、下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5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冯作民等:《西洋全史(二):古东方各国》,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54]冯作民等:《西洋全史(三):希腊城邦》,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55]冯作民等:《西洋全史(四):罗马兴亡史》,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56]冯作民等:《西洋全史(五):中古欧洲(上)》,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57]冯作民等:《西洋全史(六):中古欧洲(下)》,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58]冯作民等:《西洋全史(七):文艺复兴》,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59]冯作民等:《西洋全史(八):宗教改革》,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60]冯作民等:《西洋全史(九):欧洲扩张史》,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61]冯作民等:《西洋全史(十):产业革命》,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62]冯作民等:《西洋全史(12):法国大革命》,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63]冯作民等:《西洋全史(13):拿破仑时代》,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64]付子堂:《法理学初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付子堂:《法理学进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6]付子堂:《法理学高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7]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8]高德步、干珏:《世界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高金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0]高敏:《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经济卷》(上、下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71]高希均、李诚:《台湾经验四十年》,台北:天下文化,1991年版。
    [72]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3]龚书铎等:《中国社会通史》(全八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顾城:《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75]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6]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77]顾忠华:《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台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版。
    [78]顾忠华:《韦伯学说新探》,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版。
    [79]郭成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0]郭婉容:《总体经济学》,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版。
    [81]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正当性理论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国防部:《军制学》,台北:国防部编印,1991年版。
    [83]韩亮仙:《中国经济动员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4]何东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土地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5]何勤华:《20世纪日本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6]何勤华:《当代日本法学—人与作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7]何勤华:《德国法律发达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8]何勤华:《外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9]何蓉:《奥匈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90]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91]何增科等:《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正当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92]贺卫:《寻租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93]赫治清:《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侯家驹:《中国经济史》(上、下卷),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9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6]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97]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8]黄茂钦:《经济法现代性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9]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00]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版。
    [103]黄维民:《奥斯曼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104]季正矩、王瑾:《国家至要—当代国家政治安全新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105]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07]蒋自强、张旭昆:《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第4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8]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9]雷家繍:《国家经济安全导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0]黎建飞:《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2]李昌麒:《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3]李昌麒:《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4]李道军:《法的应然与实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5]李宏图:《拿破仑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116]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李巨廉:《战争与和平》,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18]李迈先:《东欧诸国史》,台北:三民书局,1990年版。
    [119]李景森、贾俊玲:《劳动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0]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122]李治亭:《清史》(上、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3]厉以宁:《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24]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5]梁忠义:《日本教育发展战略》,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6]廖国良、李士顺、徐焰:《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
    [127]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8]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上、下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129]林火旺:《伦理学入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30]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1]林泰:《唯物史观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2]林蕴晖:《凯歌行进的时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3]刘碧:《西洋全史(19):现代文化史》,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134]刘鹤玲:《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5]刘崎:《西洋全史(17):国际联盟时代》,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136]刘擎:《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止当性观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137]刘庆:《西方军事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8]刘天明:《伊斯兰经济思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9]刘旺洪:《国家与社会:现代法治的基本理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0]刘文华、潘静成:《经济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1]刘锡良等:《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进入安全问题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42]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弯:以近代西方两大法学派为中心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3]刘跃进:《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4]刘增泉:《西洋上古史》,台北:五南图书,2002年版。
    [145]刘增泉:《西洋中古史》,台北:五南图书,2001年版。
    [146]刘祖熙:《波兰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47]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48]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49]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0]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1]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152]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上、下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3]路志凌:《国家经济安全与流通》,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154]罗豪才:《行政法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55]吕思勉:《吕著中国近代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6]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7]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58]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下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59]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0]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61]吕忠梅:《环境法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2]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63]马宝成:《政治正当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64]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5]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6]孟森:《满洲开国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67]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68]孟森:《清史讲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9]孟宪生、吴方泽:《整体战:大战略之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170]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71]纳忠:《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72]南炳文、汤纲:《明史》(上、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3]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4]宁可:《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75]宁骚:《现代化与政府科学决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6]钮先钟:《历史与战略:中西军事史新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7]钮先钟:《孙子三论:从古兵法到新战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8]钮先钟:《西洋全史(15):第一次大战》,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179]钮先钟:《西洋全史(18):第二次大战》,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180]钮先钟:《战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1]钮先钟:《战略研究入门》,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
    [182]钮先钟:《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3]钮先钟:《中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会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4]潘明星、韩丽华等:《政府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5]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6]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7]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8]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下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189]漆侠:《中国经济通史:辽夏金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190]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1]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92]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93]钱穆:《秦汉史》,台北:东大书局,1992年版。
    [194]钱学文:《简明阿拉伯伊斯兰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5]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6]邱本:《经济法原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7]邱本:《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98]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9]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0]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1]单飞跃:《经济法的理念和范畴分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02]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03]尚劝余:《莫卧儿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204]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5]沈银柱、黄占景:《进化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6]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7]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8]施天涛:《商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09]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1]苏永钦:《经济法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2]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3]孙国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
    [214]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5]孙执中:《荣衰论:战后日本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6]谈远平、康经彪:《战争哲学》,台北:扬智文化,2004年版。
    [217]汤重南、汪文娟等:《日本帝国的兴亡》,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18]唐十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9]田雪原:《人口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0]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21]王纲领等:《西洋全史(11):美洲发展史》,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222]王海明:《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23]王海洲:《正当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4]王加丰:《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225]王建敏:《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6]王建煊:《租税法》,台北:华泰出版社,2006年版。
    [227]王克稳:《经济行政法基本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8]王令愉、王养冲:《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229]王伦刚:《中国经济法的根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30]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3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2]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第一卷:1648—18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33]王树春:《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4]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235]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6]王为农:《经济法学研究法理与实践》,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237]王霄燕:《规制与调控:五国经济法历史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38]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39]王晓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详解》,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40]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
    [241]王毓:《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上、下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42]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3]王正伟:《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44]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6]王仲涛:《日本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7]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82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8]汪民安:《现代性读本》,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9]汪子嵩:《希腊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003年版。
    [250]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
    [251]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2]文天尧:《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253]吴存浩:《中国农业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54]吴江:《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5]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6]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257]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58]夏遇南:《亚历山大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259]夏勇:《依法治国:国家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60]肖前、李秀林、汗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1]肖江平:《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62]肖一山:《清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6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三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4]萧洪、蔡翔、孔一龙:《20世纪世界通鉴》(上、下卷),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26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6]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67]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8]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9]许明月:《经济法学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0]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271]薛克鹏:《经济法的定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272]薛兆丰:《反垄断法的经济学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73]严复:《严复集》(共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74]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5]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6]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7]杨光斌:《政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8]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9]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0]杨紫烜:《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1]叶必丰:《行政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2]叶伯棠:《西洋全史(20):战后欧美风云》,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283]叶龙彦:《西洋全史(14):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284]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85]叶秋华:《西方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6]叶秋华:《西方经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7]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比较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88]尹奎杰:《权利正当性观念的实践理性批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9]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90]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1]于雷:《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2]于卫青:《波斯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29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版。
    [29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9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96]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7]岳彩中:《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98]岳天明:《政治正当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9]云光:《政治学纲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00]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1]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2]张建华:《俄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3]张精华:《德国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04]张静:《法团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5]张静:《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6]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7]张雷声、董正平:《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8]张廉:《中国经济法的起源与发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309]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10]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11]张世明:《中国经济法历史渊源原论》,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312]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313]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4]张守文:《税法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5]张守文、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16]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7]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当代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8]张玉法:《中国近代史》,台北:东华书局,1996年版。
    [319]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1998年版。
    [320]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21]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2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3]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32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25]郑浪平:《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上、下卷),台北:麦田出版,2001年版。
    [326]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27]周奎正、戴凤歧:《中国当代经济法论纲》,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328]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329]周林静:《西洋全史(16):近代文化史》,台北:燕京书局,1979年版。
    [330]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1]周自强:《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上、中、下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332]种明钊:《竞争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33]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上、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4]朱景文:《法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5]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36]朱勇:《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37]庄福龄等:《马克思主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38]卓泽渊:《法政治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3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台北:里仁书局,1984年版。
    [1]《圣经》(神版),香港:香港圣经公会,1961年版。
    [2][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古希腊]亚里十多德:《政治论》,吴寿彭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古希腊]亚里十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中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卷),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7][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下册),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袁志英译,北京:三联出版社。
    [9][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德]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梁志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2][德]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3][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哈特穆特、莱曼:《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与背景》,阎克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德]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8][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李书崇、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9][德]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泽,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0][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21][德]克劳德·费雪:《纳粹德国史》,张连康译,台北:丝路出版社,1998年版。
    [2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3][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福民等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4][德]鲁登道夫:《总体战》,戴耀先泽,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25][德]罗伯特·库尔茨:《资本主义黑皮书:自由市场经济的终曲》,钱敏汝、李文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德]马丁、霍尔纳塔:《资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王音浩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7][德]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和士谦泽,台北:道声出版社,2004年版。
    [28][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9][德]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1卷~第3卷),郭大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0][德]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5][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
    [36][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强、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37][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选集(Ⅰ)》,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
    [38][德]马克斯·韦伯:《宗教与世界:韦伯选集(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年版。
    [39][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的类型:韦伯选集(Ⅲ)》,康乐、吴乃德、简惠美、张炎宪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
    [40][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Ⅰ》,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
    [41][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
    [4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
    [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 年版。
    [4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德]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7][德]曼施泰因:《失去的胜利》,钮先钟译,台北:星光出版社,2001年版。
    [48][德]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9][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版。
    [50][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1][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52][德]施利斯基:《经济公法》,喻文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3][德]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4][德]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德]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谢立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8][德]施托莱斯:《德国公法史》,雷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9][德]魏伯乐等:《私有化的局限》,王小卫、周缨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德]维亚克尔:《近代私法史》,黄建辉、陈爱娥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1][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2][英]阿克顿:《近代史讲稿》,朱爱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4][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全译本》,席代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版。
    [65][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66][英]埃尔顿:《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3年版。
    [67][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8][英]鲍勒:《进化思想史》,田洺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9][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70][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1][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2][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3][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74][英]伯林:《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75][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一卷》,郎立华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二卷》,王春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7][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周荣国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张锦东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9][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王春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王春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王春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2][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王春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英]布朗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六》,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英]波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9年版。
    [85][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8][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0][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孙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1][英]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赵淑妙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92][英]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钮先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英]富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94][英]弗格森:《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高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95][英]古德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八》,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台北:商周出版,2000年版。
    [97][英]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欧阳哲生导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8][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9][英]霍夫曼:《主权》,陆彬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0][英]霍布斯邦:《被发明的传统》,陈思仁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2年版。
    [101][英]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王章辉泽,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
    [102][英]霍布斯邦:《极端的年代:1914-1991》,郑明萱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
    [103][英]霍布斯邦:《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
    [104][英]霍布斯邦:《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
    [105][英]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
    [106][英]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任荣华译,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泽,台北:左岸出版社,2002年版。
    [108][英]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09][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10][英]克莱夫庞迁:《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1][英]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九》,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3][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林光余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114][英]李德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战略》,钮先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115][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钮先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6][英]林赛:《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七》,中国社会科学院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7][英]洛克:《政府论》(上、下卷),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9][英]麦克利什:《人类思想的主要观点:形成世界的观念》,查常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20][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利的来源》,陈海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1][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2].[英]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3][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4][英]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5][英]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郭国玺、程剑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26][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奚瑞森、亚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27][英]斯克拉顿:《保守主义的含义》,王皖强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28][英]汤恩比:《历史研究》,陈晓林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87年版。
    [129][英]汤因比、厄本:《汤因比论汤因比》,王少如、沈晓红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30][英]托尼:《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赵月瑟、夏镇平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31][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李清伟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2][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3][英]沃纳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三》,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4][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5][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36][英]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7][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8][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
    [139][法]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40][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1][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142][法]德萨米:《公有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43][法]福煦:《作战原则》,张柏亨译,台北:国防部,1956年版。
    [144][法]夸克:《正当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45][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葛志强、胡秉承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46][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47][法]雷蒙·阿隆:《近代西方社会思想家:涂尔干、巴烈图、韦伯》,齐力、蔡锦昌等译, 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版。
    [14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49][法]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杨祖功等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5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卷),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51][法]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52][法]索雷尔:《论暴力》,乐启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3][法]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4][法]雅克曼、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5][美]阿夫纳·格雷夫:《大裂变:中世纪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的兴起》,郑江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56][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57][美]阿瑟·赫尔曼:《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与演变》,张爱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8][美]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李昆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9][美]爱德华·O·威尔逊:《昆虫的社会》,王一民、王子春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60][美]艾伦·沃尔夫:《正当性的限度》,沈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6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青、何俊志、孙佳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2][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南京:译林中出版社,2001年版。
    [163][美]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4][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5][美]巴斯:《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熊哲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6][美]拜耳、格特纳、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7][美]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168][美]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黄胜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9][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170][美]本杰明·史华兹:《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2][美]查尔斯·蒂利:《民主》,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3][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4][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5][美]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年》,胡位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77][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风云》,徐荻洲、寿进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78][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刘瑞华译,台北:时报文化,1995年版。
    [179][美]杜格、谢尔曼:《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对话》,张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0][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1][美]恩格尔曼等:《剑桥美国经济史:卷一》,高德步、王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2][美]恩格尔曼等:《剑桥美国经济史:卷二》,王珏、李淑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3][美]恩格尔曼等:《剑桥美国经济史:卷三》,蔡挺、张林、李雅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4][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5][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6][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7][美]格伯尔:《二十世纪欧洲的法律与竞争》,冯克利、魏志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8][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89][美]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190][美]哈诺德·J·克莱姆:《经济动员准备》,库桂生、张炳顺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1][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泽林出版社,2007年版。
    [19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3][美]汉娜·鄂兰:《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5年版。
    [194][美]赫尔曼·施瓦茨:《国家与市场》,徐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5][美]赫米尔敦:《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宋碧云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版。
    [196][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97][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张琪、刘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98][美]霍华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张新、顾海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99][美]吉斯特:《华尔街史》,敦哲、金鑫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0][美]吉斯特:《美国垄断史》,傅浩、钱钢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1][美]基普尔:《剑桥人类疾病史》,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2][美]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03][美]贾德·戴蒙:《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王道还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0年版。
    [204][美]贾德·戴蒙:《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王道还、廖月娟译,台北:时 报出版社,1998年版。
    [205][美]贾德·戴蒙:《大崩坏:人类社会的明天?》,廖月娟译,台北:时报出版社,2006年版。
    [206][美]加尔布雷恩:《1929年大崩盘》,沈国华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7][美]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刘德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8][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9][美]琼·施特劳斯:《华尔街之子:摩根》,王同宽、贺慧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10][美]克雷卡宏、多诺莱特等:《社会学》,林瑞穗译,台北:美商麦格罗希尔,2002年版。
    [211][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12][美]雷出:《战争心理学》,刘丽真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213][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4][美]罗恩·切尔诺:《洛克菲勒》,王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21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6][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17][美]马汉:《海军战略论》,杨镇甲译,台北:军事译粹社,1979年版。
    [218][美]马尔库塞:《单向度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19][美]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220][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21][美]迈耶、伯内特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张丽海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22][美]曼昆:《宏观经济学》,张帆、梁晓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3][美]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黄险峰、秦岭、于占东等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4][美]摩根索、汤普森、克林顿:《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5][美]尼布尔:《人的本性与命运》,成穷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6][美]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贺圣达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7][美]尼科尔森:《个体经济学》,李又刚译,台北:华泰书局,1996年版。
    [228][美]欧文斯:《军事事务革命:移除战争之雾》,曾祥颖泽,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
    [229][美]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白凤森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30][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31][美]桑德勒、哈特利:《国防经济学》,罗永光、姜鲁鸣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2][美]潘恩:《常识》,何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33][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何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4][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赫特杰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235][美]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周立群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6][美]斯蒂格利茨:《喧嚣的九十年代:一部关于全球最繁荣十年的新历史》,张明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37][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38][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39][美]施特劳斯、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0][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241][美]斯特雷耶:《西洋近古史》,陆盛译,台北:五南图书,1990年版。
    [242][美]坦嫩鲍姆、舒尔茨:《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叶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3][美]托马斯·科斯纳:《资本之城》,万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244][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幼狮编译中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245][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陈苏镇、薄小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246][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董乐山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47][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朱协泽,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248][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陆爱国、朱青浦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9][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等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0][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1][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朱庆葆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2][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53][美]杨联陞:《中国制度史研究》,程钢、彭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4][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陆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55][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等:《自由主义的终结》,郝名玮、张凡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56][美]约翰·S·戈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04)》,祈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257][美]约翰·S·戈登:《资本的冒险》,柳士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258][美]约翰·S·戈登:《财富的帝国》,董宜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259][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0][美]伊尔:《近代军事思想史》,钮先钟译,台北:军事译粹社,1959年版。
    [261][日]安场保吉、猪木武德:《日本经济史》(卷八:高速成长),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62][日]大野健一:《从江户到平成:解密日本经济发展之路》,臧新远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263][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谢次昌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264][日]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印度宗教哲学史》,高观庐泽,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265][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大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66][日]梅村又次、山本有造:《日本经济史》(卷三:开港与维新),厉以平等译,北京:联书店,1997年版。
    [267][日]滕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68][日]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董果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69][日]速水融、宫本又郎:《日本经济史》(卷一:经济社会的成立),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0][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71][日]西川俊作、阿部武司:《日本经济史》(卷四:产业化的时代上),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2][日]西川俊作、山本有造:《日本经济史》(卷五:产业化的时代下),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3][日]葆田英朗:《重新审视主权:从古典理论到全球时代》,戚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74][日]新保博、斋藤修:《日本经济史》(卷二:近代成长的胎动),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5][日]永井道雄:《日本灾害对策体制》,王振宇、张葆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76][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卷1至卷15),林雪婷等译,台北:三民书局。
    [277][日]中村隆英:《日本经济史》(卷七:计划化与民主化),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8][日]中村隆英、尾高煌之助:《日本经济史》(卷六:双重结构),厉以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9][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进化的一个要素》,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版。
    [280][俄]列宁:《国家与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
    [281][俄]列宁:《列宁论新经济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2][俄]列宁:《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3][俄]斯·日兹宁:《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强晓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4][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下卷),徐昌翰、宋嗣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85][意]莫米利亚诺:《现代史学的古典基础》,冯洁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6][意]马基维利:《李维罗马史疏义》,吕健忠译,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年版。
    [287][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阎克文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88][意]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9][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0][奥]弗朗茨·乌克提茨:《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万怡、王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91][奥]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赵复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2][荷]弗朗斯·德瓦尔:《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赵芊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293][挪]斯坦因·U·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4][挪]托布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何宗强、余万里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5][挪]希尔贝克、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96][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1648-1989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7][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年版。
    [298][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299][爱]约翰·霍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政府、社会和动员》,卢周来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0][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金寿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1][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齐海燕、毛金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蔡英文:“民族主义、人民主权与西方现代性”,《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3期。
    [2]谷树忠:“试论中国资源安全问题”,中国科学报,1998年12月2日。
    [3]韩昌学:“浅析当前我国外汇管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新西部》,2007年8月。
    [4]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5月。
    [5]冯昭奎:“日本的人口问题”,《当代亚太》,2009年第2期。
    [6]胡良琼:“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几种理论评述”,《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
    [7]兰久富:“世俗合理性与历史合理性”,《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
    [8]李延明:“论人民主权”,《当代思潮》,1994年第3期。
    [9]李中圣:“经济法: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0]刘秋根、唐晔:“宋代对农户养牛的扶持及耕牛保护政策”,《古今农业》,2008年第1期。
    [11]刘绍梁:“从意识形态及执行实务看公平交易法(上)”,《工商杂志》,1992年第1期。
    [12]吕建中:“试论清代的‘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月,第41页。
    [13]马洪:“十年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
    [14]马维野:“科技安全:定义、内涵和外延”,《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15]祁峰、杨宏:“日木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及启示”,《经济纵横》,2001年第12期。
    [16]乔明顺:“英国航海条例的内容如何?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何在?它对英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历史教学》,1957年第10期。
    [17]秦鹏:“论资源安全及我国相关制度的重构”,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18]时德青、孔玲:“中国古代水利法规研究”,《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8年9月。
    [19]唐十其:“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西方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
    [20]王贵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合宪性调整”,《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21]王希仁:“经济法概念新论”,《河北法学》,1994年第2期。
    [22]王小平、张继昕:“刍议人民主权思想的由来及实践”,《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6月。
    [23]王元龙:“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24]魏殿金:“中国古代耕牛保护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5]夏兴园,王瑛:“国际投资自由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6]徐强胜:“德日经济法理论演进及启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27]杨克瑞:“美国<高等教育法>的历史演变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28]杨瑞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第5期。
    [29]杨紫烜:“经济法调整对象新探”,《经济法制》,1994年第2期。
    [30]于维君:“孙中山与国民党意识形态”,《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31]于维君:“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对台湾土地改革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5期。
    [32]于新东:“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的理论分析”,《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
    [33]张立:“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变迁模式初探”,《天府新论》,2002年第4期。
    [34]张立宏:“西方各国外汇管制浅析”,《财金贸易》,1996年第1期。
    [35]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王维:“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生态学报》第29卷第2期,2009年2月。
    [36]张旺山:“马基维理革命:‘国家理性’观念初探之一”,《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95年版。
    [37]赵世洪:“国民产业安全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38]郑通汉:“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中国水利》,2003年第6期。
    [39]周林静:“汤恩比世界观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83年。
    [40]程诺兰:“黑格尔历史哲学研究”,东海大学博十论文,1999年
    [41]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
    [42]闵宇经:“社会演化典范之功能论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十论文,2001年。
    [43]曹鉴燎:“制度创新: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新格局中国经济安全的基本选择”,暨南大学博十论文,2002年。
    [44]刘剑文:“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华中农业大学博十论文,2003年。
    [45]李秀春:“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博十论文,2004年。
    [46]候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
    [47]景玉琴:“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基于全球化背景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8]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以国家权力的法治化进程为视角”,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9]张廉:“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0]刘先江:“国家与社会视野中的政府管理社会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1]王继军:“论公法与私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十论文,2006年。
    [52]韦祖松:“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3]赵宇峰:“政府行为失效及其治理研究:以国家对社会的作用为基点”,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4]赵智:“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5]郑祖邦:“战争与现代性: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社会学分析”,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6]曹秋菊:“经济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7]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8]姜海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安全与中国政治安全维护”,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9]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以日中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60]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新疆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61]吴正雄:“有限战争概念下动员的转变”,台湾国防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62]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社会进化论和中国历史循环观的比较”,复旦大学博十论文,2008年。
    [63]姜振军:“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64]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5]刘彦:“应对变化的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1990—2006)之研究”,暨南大学博十论文,2008年。
    [66]郑子真:“从新统合主义分析战后日本的政商关系”,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67]李力东:“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威亚尔达政治发展理论研究”,浙江大学博十论文,2009年。
    [68]熊自庆:“举国皆兵与近代战争型态及其本质的演变”,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79年。
    [69]梁文杰:“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
    [70]朱旭华:“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与台湾土地改革(1948—1965)”,台湾政治大学硕十论文,1992年。
    [71]陈世伟:“灾害防救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为借镜”,台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72]赵璐:“近代中国的进化论与社会历史观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73]周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限度”,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74]杜婧:“国家生态安全法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十论文,2003年。
    [75]刘娟:“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公法变迁”,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76]王成娟:“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3年。
    [77]邓宁华:“当代人口安全的社会学审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78]董元庆:“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比较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79]南丽军:“论马克思的国家观”,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80]唐曼丽:“论我国环境安全及其法律完善”,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81]王芳:“当代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82]张静:“国家安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83]王强:“论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84]曾济群:“大规模地震灾害救援运作机制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85]常媛:“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86]董国平:“论私法精神对现代公法的同化”,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87]罗宁:“中国资源安全的供求分析及其制度创新”,西北大学硕十论文,2007年。
    [88]宋向春:“在思辨与现实之间: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黑格尔国家理论比较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89]王凌宇:“美国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拨款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90]王伟:“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91]谢云龙:“我国全民防衛动员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92]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93]郭娇玉:“我国耕地保护法研究—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为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94]刘承栋:“新合作主义之利益协调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95]王静:“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府利益分析”,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96]王卓菁:“法团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工会:现状、问题与变革”,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97]张文龙:“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98]鲍莉:“政府与社会合作关系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市民中心为例”,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Azar Gat:The origins of Millitary Thought: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Clausewitz.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2]Friedrich Meinecke. The Pursuit of Power:Technology, Armed Force, and Society since A.D.1000.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3]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ed., ed. By P.A.Bulloch and J.Raz,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4.
    [4]Immanuel Wallerstein. 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New York:Augustus M. Kelly,1964.
    [5]Konrad Hesse. Grundzü ge des Verfassung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20.Aufl.,C.F. Müller,1999.
    [6]Michel Foucault:Essential Works of Michel Foucault 1954-1984, Volume 3, Power. New York:The New Press,2000.
    [7]Paul B. Stares, Rethinking Energy Security in East Asia,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00.
    [8]Peter Paret. Clausewitz and the Stat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9]Philip K. Lawrence:Modernity and War:The creed of absolute violence. London:Macmillan Press, 1997.
    [10]Rebecca L Brown. Exploring Law's Emp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1]Ronald Dworkin.Taking Rights Seriousl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2]Ronald Dworkin. Law's Empire.Cambridge, Mass.:Belknap Press.1986.
    [13]Tribe Keith. Political Theory in Modern Germany.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0.
    [14]Werner Frotscher. Wirtschaftsverfassungs-und Wirtschaftsverwaltungsrecht,3.Aufl.,C.H. Beck,1999.
    [15]Wolfgang J. Mommsen. Max Weber and German Politics,1890-1920.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4.
    [16]Wolfgang J Mommsen. The Causes of World War Three. Armonk:M. E. Sharpe,19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