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战国简册所见车马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951年以来,相继出土的五里牌筒、信陽筒、望山筒、天星观简、曾侯乙墓筒、包山筒、新蔡筒等戟国筒册中均有關於卓马及其相關器物的记载,封於研究先秦楚地“卓马器”、“卓载器”、“卓马制度”具有重要意羲。本文就是以这些材料为研究封象的。在搜集各家之说的基础上,封一些学衍界有所讨输卻没有解泱的问题,本文当试提出新的见解。
     本文共分“前言”、“正文”、“附録”、“结捂”四个部分。
     前言部分是封各批记有卓马及其相關器物的戟国筒册的发现、整理、公怖、研究等方面造行介绍,並封本文的選题意羲和研究方法造行筒要说明。
     正文第一、二章是關於战国简册所记“卓马器”、“卓载器”的“分类研究”。在第一章中,“卓马器”被分为“卓構件”、“車器”、“马具”、“马饰”等四个小節。在第二章中,“卓载器”被分为“席蔽”、“兵器”、“旌旗”、“雜類”等四个小筋。相關讨输先收集各家之说,然後结合傅世文献、考古實物封各種器物進行研究。
     正文第三章是關於戟国筒册所记卓马的综合研究。第一節探用前雨章的研究方法封戟国筒册所见卓名進行分颊研究,並封曾侯乙墓筒中“入車”、“甲胄”、“乘马”三部分所见卓名造行封比。第二節复原出曾侯乙墓筒中的卓障,亚就相關问题進行探讨。第三節是探封“特徵用品”與马卓类型之间的关系,附带論及曾侯乙墓残筒的拼接。第四節主要是封曾侯乙墓筒和包山筒中的马卓進行分组研究。第五節從曾侯乙墓“乘马”筒所提供的信息入手,封驾卓之马的再分配、成套赠送的马卓造行研究,並将筒文内容舆傅世典籍的记载进行封比。
     附缘部分是封待考器物的初步整理。
Warring States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have been unearthed one after another since 1951, including those from Wulipai, Xinyang, Wangshan, Tianxingguan, the tomb of the Marquis Yi of Zeng, Baoshan and Xincai.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s on those bamboo slips that concern chariot accessories and harnesses, loading articles and the chariot and horse system in the pre-Qin period. We will attempt to solve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but not answered by unifying the opinions of various scholars.
     There are four sections in this dissertation——foreword, main text, appendix and summary.
     In the foreword, we provide a sketch of how those manuscripts had been discovered, sorted out, published and studied, and give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applied.
     Chapters 1 and 2 classify and study the chariot accessories, harnesses and loading articles recorded on Warring States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The first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sections—chariot Accessories, harnesses and trappings. The second chapter, on loading articles, is divided into four subsections—matting and shelters, arms, banners, and sundries. We evaluate the studies of various modern scholars, and then consider both excavated and received texts.
     Chapter 3 is a synthetic study of the chariot and horse system, as recorded on Warring States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Section 1 studies names of chariots by using the methods explain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s and contrasts the chariots'names in the three sections of the manuscripts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storing chariots", "corsets" and "driving horses". Section 2 restores the formation recorded on the manuscripts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and studies some related issues. Section 3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pecial articles and chariot types and combines broken bamboo strips from the tomb of the Marquis Yi of Zeng. Section 4 groups chariots recorded on the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and Baoshan.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 "driving horses" part of this chapter, section 5 studies the redistribution of chariot horses, battle formation and the gifting of horse and chariot sets, and contrasts the content of bamboo strips with that of received texts.
     The appendix i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undefined articles.
引文
1马王堆漢墓與尹湾漢墓出土的遣策简封於卓马及其相關器物的研究也是有所帮助的,其他非遣策类竹筒中也有關於卓马及其相關器物的零星记载。我们不封它们進行介绍。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畏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一章第二節第54-57页。
    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第一队:《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陽畏台關发掘一座战国大墓》,《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
    4李学勤:《信陽楚墓中发现最早的戟国竹害》,《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7日,第3版;《戟国题铭概述(下)》,《文物》1959年第9期。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6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输文修订本,2005年,第53页。
    7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82页。
    8彭浩:《信陽畏台關楚简補释》,《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9何琳儀:《信陽楚简遴释》,《文物研究》第8期,黄山書社1993年,第173页。
    1到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8页。
    2隙偉:《卓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書局2010年,第386-387页。
    3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害局1995年。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6李家浩:《信陽楚筒“澮”及從“(?)”之字》,《中国捂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害馆1982年,第194-195页。
    7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封会论文集续编》,隙腾畏主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第380页。
    8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古籍整理與研究》2003年第5期。
    9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害馆1999年,第147页。
    10李家浩:《望山遣策车蓋文字考释》,《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書馆2006年,第80-81页。
    1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2黄陽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證》,武漢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57-158页,圖版壹柒玖。
    3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4徐在国:《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剳记》,《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143、145、148、154页。
    5随縣擂鼓墩1號墓考古发掘陈:《湖北随縣曾侯乙墓发掘筒报》,《文物》1979年第7期。
    6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58页。
    9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41页。
    10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87页。
    1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53-457页。
    12萧望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武漢大学博上论文,2005年,第10-11页。
    1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44-345、346、372页。
    2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3罩育辰:《谈战国文字中的“凫”》,简帛網2007年5月26日;《简帛》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25页。
    4隙偉:《卓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害局2010年,第385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5页。
    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
    7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封会论文集续编》,第376页。
    8陈偉:《包山楚简初探》,武漢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七章第一節第182页。
    9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封舍论文集续编》,第378-387页。
    1宋国定、贾连敏:《新蔡“平夜君成”墓舆出土楚筒》,“新出筒帛国际学衍研封会”论文,北京大学2000年8月;《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2-25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3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95页。
    4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幾支卓焉筒》,筒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3日;“中国筒帛学国隙論壇2006”谕文,武漢大学2006年;《简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53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57页。
    6参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漢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章第三節第11-12页;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前言》,第1页。
    1参第一章第四節。
    2参第一章第四節。
    3参第二章第二節。
    4参第三章第五節。
    5参第三章第二節。
    1参第一章第三節。
    1参第二章第二節。
    2参第二章第一節。
    3参第二章第二節。
    4参第三章第五節。
    5参第三章第三節。
    6参第三章第二節。
    1郭宝钧:《浚縣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三章第一節第47页。
    2郭宝钧:《殷周卓器研究·目次》,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4页。
    3楊英僳:《战卓舆車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二章第一節第12页、第四章第二節第89-90页、第四章第三節第108页。
    4朱腻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四章第三節第279、294-298页;《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四章第七節第443、483-497贝。
    1参朱鳳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四章第三節第286-292页;《中国青铜器综论》,第四章第七節第458-476页;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二章第八節第308、312-313页。
    2参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二章第八節第312页;朱鳳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四章第三節第292-293页;《中国青铜器综输》,第四章第七節第476-479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3页注85。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5页注620。
    3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增订本,2005年,第63页。
    4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07年,第88页。
    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19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
    7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1页。
    8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8页。
    9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陈、张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馆:《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2007~2008年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
    10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90页。
    1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8页。
    1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南山经》,巴蜀書社1985年,第12页。
    2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三章第一節第141页。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車马制度研究》,第91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8页。
    5参第三章第二節“曾侯乙墓简所见‘战车阵’研究”
    6参第二章第一節“弼、鞎”、“轃”。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页注44。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7页。
    1湖北省荆州地匾博物馆:《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2参本章第二箭“辖”
    3“衡”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4《楚增》、《楚系》二害中的“卮”均当为“厄”字之訛。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0页注60。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害局1995年,第107、117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页。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藝文印書馆1997年,第174页。
    6刘信芳《楚筒释字四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375页。
    7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
    8何琳倦:《战国文字聲系》,中华書局1998年,第732页。
    9白於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書馆1999年,第185页。
    10刘釗:《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
    11冯腾君:《戟国楚文字“黽”字用作“龜”字補議》,《漢字研究》第1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479页。
    12趟平安:《释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和“(?)”》,《筒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13宋华强:《楚简中从“黽”从“甘”之字新考》,简帛網2006年12月30日。
    1禤建聪:《释楚文字的“龜”和“(?)”》,《考古典文物》2010年第4期。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7页注25。
    3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第296页。
    4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1-112页。
    5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6页。
    6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一節第16-17页、第三章第一節第144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1页。
    8田河:《出十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270页。
    1彭浩:《信陽畏台關楚简補释》,《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2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第129页。
    3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上海書書出版社1994年,第69页。
    4何琳儀:《信陽楚筒選释》,《文物研究》第8期,第173页。
    5李守奎:《出土筒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第198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9、173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2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5页。
    3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書馆1999年,第145真。
    4李守奎:《楚文字编》,华束师鲍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9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8页、第119页注47。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8页。
    7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5页。
    8李家浩:《望山遣策車蓋文字释讀》,《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害馆2006年,第78页。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第116页注17。
    10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园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第198页。
    11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69页。
    12刘国腾:《楚丧葬简顺集释》,第110页。
    1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8页。
    14徐在国:《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劄记》,《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5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5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第225-226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三章第二節第140、142页。
    2李家浩:《楚墓竹筒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3页。
    3刘国腾:《楚丧葬筒牘集释》,第64页。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筒》,第38页。
    5张桂光:《楚筒文字考释二则》,《江漢考古》1994年第3期。
    6李運富:《楚国筒帛文字叢考(二)》,《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l期。
    7刘信芳:《楚筒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0页;《包山楚简解詁》,藝文印書馆2003年,第298页。
    8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826页。
    9陈偉:《包山楚简中的宛郡》,《武漢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10李家浩:《楚墓竹筒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5页。
    11到国腾:《楚丧葬筒牘集释》,第59-60页。
    1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13李天虹:《(包山楚筒)释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14刘信芳:《包山楚筒解詁》,第298、299页。
    15刘国腾:《楚丧葬筒牘集释》,第64页。
    16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4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8页、第120页注50。
    2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5页。
    3程燕:《望山楚筒文字研究》,安徽大孚硕士学位输文,第29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第115页注8、9。
    6刘国勝:《楚筒文字中的“锈”和“(?)”》,《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第116页注13。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
    10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1页。
    1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類匯释》,第267页。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8、109页、第119页注42。
    1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69-70页。
    1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9真注52。
    15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944页。
    1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第59页注491。
    1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944页。
    2参第二章第一箭“轫、蘧、席”。
    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戟国楚竹害(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7、197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19页注48。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20页注55。
    6程燕:《望山楚简文字研究》,第29页。
    7李家浩:《望山遣策卓盖文字释讀》,《中国文字学报》,第80-81页。
    8望山简2-11、14、15除外。
    9望山简2-11除外。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4页注23。
    2何琳儀:《随县竹筒選释》,《华学》第7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76-277页。
    4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筒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藝文印害馆2003年,第194、201、202页。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車焉制度研究》,第94页。
    6何琳儀:《随縣竹筒選释》,《华学》第7辑,第120页。
    7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筒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3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3页注18。
    2何琳儀:《随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20页: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736页。
    3施蒯捷:《楚简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输集》第5集,黄山書社2003年,第337页。
    4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3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04页。
    6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車铁兵器研究》,北京大警硕士学位输文,2007年,第31-32页。
    7何琳儀:《随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20页。
    8何琳儀:《随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20页。
    9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5页。
    10何琳儀:《随县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20页。
    11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5页。
    12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7页。
    13何琳儀:《戳国文字聲系》,第158页。
    14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9、173页。
    1参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73、743、1083、1086、1091、1093、1102、1119、1140、1181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4页注23。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4页注98。
    4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7页。
    5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卓载兵器研究》,第19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5-116页注10。
    2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8-109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5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6页注14。
    5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9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6页注15。
    7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9页。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6页。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
    10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36页。
    11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齐鲁書社1995年,第107页。
    12徐在国:《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劄记》,《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3参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1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7、152页。
    2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03页。
    3陈偉:《卓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書局2010年,第386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
    5参本節“盖”。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
    7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9页。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第116页注13。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108页、第116页注16。
    10刘钊:《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叢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2页。
    11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0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243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4-115页注6。
    3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匪编》,第106页。
    4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8页。
    5吴良宵:《平肩空首布“印”字考》,《中国钱币》2006年第2期。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7页。
    1后德俊:《“包山楚简”中的“金”羲小考》,《江漢输壇》1993年第1期。
    2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8-299页。
    3董珊:《楚简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一)》,简帛網2007年7月8日。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第237-240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6后德俊:《“包山楚简”中的“金”羲小考》。
    7郭若愚:《戟国楚简文字编》,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第121页。
    8李建西:《西周金文“白金”初探》,《考古舆文物》2010年第4期。
    9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8-299页。
    1董珊:《楚简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一)》。
    2董珊:《楚筒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一)》。
    3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1089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5页。
    5郭若愚:《戟国楚简文字编》,第121页。
    6董珊:《楚简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一)》。
    7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縣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節第322-325页。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9页。
    9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5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38页。
    2白於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第203页。
    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4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19页注46。
    5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匪编》,第100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814页。
    7刘信芳:《楚筒释讀與〈方言〉補例试说》,《文献》2010年第3期。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4页。
    9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穆言社1989年,第63-64页。
    10朱凰瀚:《中国青铜器综論》,第四章第七節第451页。
    1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一節第16页、第三章第一筋第143页。
    1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13刘釗:《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装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28页。
    1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919页。
    15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52页。
    16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1页。
    1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08页。
    2吴晓筠:《商周时期卓马埋葬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章第二節第48-50页。
    3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490页。
    4何琳儀:《随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21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314-319页。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90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99页。
    4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1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5页注617。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7页注23。
    7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5页。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
    1商承柞:《战国楚竹简匯编》,第87、103页。
    2袁国苹:《(望山楚简)考释三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害局2002年,第371页。
    3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1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99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0页。
    6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6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99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筒》,第38页。
    2刘信芳:《徙(?)之字彙释》,《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號)》,广东炎黄文化研究舍、纪
    念容庚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学術研讨会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08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第115页注8、9。
    4参本章第一節“蓋”。
    5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0页。
    6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34-135页。
    7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筒中的幾支卓马筒》,筒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3日;《筒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55、356页。
    8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0页。
    9郭宝钧:《浚縣辛村》,第三章第一節第53-54页;《殷周车器研究》,第60页。
    10杨英傑:《戮卓舆車戟》,第四章第二節第90-91页。
    11朱凰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四章第三節第293-294页;《中国青铜器综论》,第四章第七筋第479-483页。
    1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4页注612。
    13刘釗:《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装考》,第30页。
    1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0页。
    2尹逐:《楚简中的“苦贾”》,筒帛網2006年11月8日;伊强:《筒帛札记二则》,《简帛》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6-267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4页注611。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85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9页注38。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3页注79。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車马制度研究》,第32页。
    3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90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1页、第123页注80。
    5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第115页。
    6参第二章第一箭“弼、鞎”、“(?)”、“轃”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5页。
    8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773页。
    9徐畴儀校注:《一切经音羲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2页。
    10何琳倦:《战国文字聲系》,第182页。
    1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2参第二章第二筋“韔、箙”。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5页注615、616。
    3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第217页。
    4李零:《讀〈楚系筒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43页。
    5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焉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96页、第三章第三節第221页。
    6豫機:《從胸式系驾法到鞍套式系驾法——我国古代卓制略说》,《考古》1980年第5期。
    7楊英僳:《先秦古車挽焉部分鞍具舆马饰考辨》,《文物》1988年第2期。
    8刘国腾:《楚丧葬筒牘集释》,第61页。
    9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18页
    10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焉发掘报告》,第三章第三節第194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104页。
    2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10页注59。
    3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495页。
    4刘信芳:《楚简释字四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第376页。
    5何琳倦:《戟国文字聲系》,第173页。
    6隙劍:《释造》,《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7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8白於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第185页。
    9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徒“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害馆1999年,第147页。
    10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5页。
    1施谢捷:《楚筒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論集》第5集,黄山害社2003年,第336页。
    2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3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6页注34。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第66页注646。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
    4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1、143页。
    5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車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69-70页。
    6田河:《出土戮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0-121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8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36页。
    9田河:《出土鞍国遣冊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0页。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7页、第118页注28、29。
    1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74页。
    1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121页。
    1朱德熙、裘锡圭:《信陽楚简考释(五篇)》,《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2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2页。
    3彭浩:《江陵马山一號墓出土的两種條带》,《考古》1985年第1期。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38、39页、第66页注642。
    5汤餘惠:《包山楚简讀後记》,《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
    1到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7页,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订本,2005年。
    2“癹”,参本節“癹”;“覲”、“鞅”参本節“韅、鞅”。
    3秦始皇陵兵焉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焉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71页、第三章第三節第198页。
    4豫機:《從胸式(?)驾法到鞍套式(?)驾法——我国古代卓制略说》,《考古》1980年第5期。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6页注635。
    6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
    7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93页。
    8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43页。
    9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章第二節第30页。
    10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6-67页。
    1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
    12参本章第二節“盖”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4页注611。
    2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0页。
    3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第826页。
    4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59-60页。
    5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6页注644。
    6何琳儀:《戟国文字馨系》,第361页。
    7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3页。
    8李守奎:《楚文字编》,华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3页。
    9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幾支卓马筒》,《筒帛》第2辑,第356页。
    10隙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1-132页。
    11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1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067页。
    13白於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第200页。
    14秦俑考古陈:《秦始皇陵二號铜車马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
    15孫機:《始皇陵二號铜卓马封車制研究的新啟示》,《文物》1983年第7期。
    16刘国勝:《楚简文字中的“绣”和“(?)”》,《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4页注612。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61页注548。
    3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356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5秦俑考古陈:《秦始皇陵二號铜車马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
    6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車焉发掘报告》,第三章第三節第198、200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33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6页注639。
    3李守奎《楚文字编》,第334页。
    4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2页。
    5宋华强:《楚简中从“黽”从“甘”之字新考》。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22页注74。
    7商承祚:《戟国楚竹简匯编》,第109页。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2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匪释》,第134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0页注62。
    3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22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22页。
    1惕英僳:《先秦古車挽焉部分鞍具舆焉饰考辨》。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0页注61。
    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車焉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75-83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493、494页,第518页注139。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
    6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58页注181。
    7参何琳儀:《战国文字通论(订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四章第三節第215-216页。
    8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害》,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343-344真。
    9莊淑惠:《曾侯乙墓出土竹简考》,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输文,1995年,第190页。
    10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105页。
    1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24-125页。
    1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页。
    13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114页。
    刘信芳:《楚简文字考释五则》,《于省吾教授百年涎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
    2到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5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7页注26。
    4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5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車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86-9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页、第515页注108。
    2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53页。
    3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44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页、第514页注101。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页、第514页注98。
    6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493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10页、第122页注78。
    8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1湖北省荆沙域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页。
    2袁国华:《包山楚简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論文,1994年,第327-330页。
    3陈松长:《(包山楚简〉遣策释文订補》,《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論文集续编》,隙腾长主编,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6页。
    4李守奎:《楚文字编》,第87页。
    5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5页。
    6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1页。
    7宋华强:《楚简中从“黽”从“甘”之字新考》。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22页。
    9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1页。
    1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10页注59。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387页。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105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匿释》,第126页。
    5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假借会典》,第654页。
    6张儒、刘毓慶:《漢语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98页。
    7张儒、刘毓慶:《漢语通用聲素研究》,第656页。
    8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9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22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166页。
    11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43页。
    12湖北省博物節编:《曾侯乙墓》,第502页。
    13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322页。
    14刘信芳《楚简释字四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第376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5页。
    2刘信芳:《楚筒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2页。
    3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1页。
    4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2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7页。
    6“(?)”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29页。
    7“(?)”字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54页89。
    8“(?)”字参萧翌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30页。
    9“(?)”字参萧望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27页。
    10“(?)”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18页。
    1“煴”字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車马制度研究》,第35页。
    2“(?)”,陈偉等據红外線释为“(?)”。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295页注78。按:此字亦见於望山简2-3、2-8等,恐應释为“(?)”。参第一章第一節“轩反”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注39。
    1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4、304页。
    2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0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001页。
    5曾憲通:《楚文字释装(五则)》。
    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6页注645。
    7曾憲通:《楚文字释叢(五则)》,《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8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第22期,第178页。
    9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8页。
    10舒之梅:《包山简遣册卓马器考释五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號)》,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纪念容庚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学術研讨会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93页。
    11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1页。
    12何琳倦:《战国文字聲系》,第995页。
    1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9页。
    14舒之梅:《包山简遣册卓马器考释五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號)》,第593页。
    15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第995、1070页。
    16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21-322页。
    17别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0页。
    1曾侯乙墓筒21“(?)”记於“(?)顯、鞅”之前;简30“(?)”前僅出现“顯”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8页注36。
    3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3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第122页注72。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注39。
    6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18页。
    7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2页。
    8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13页注82。
    9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6页。
    10郭永秉:《(讀平王问郑寿〉篇小记二则》,简帛網2007年8月30日。
    1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198页。
    2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14页。
    3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1396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0页注164。
    5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310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注40。
    7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2页。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4页。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8页。
    10刘信芳:《楚简释讀與〈方言〉補例试貌》。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7页注121。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車马制度研究》,第31页。
    3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3-244页。
    4曾憲通:《楚文字释叢(五则)》。
    5陈偉武:《说“貘”及相關褚字》,《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害局2004年,第252页。
    6舒之梅:《包山简遣册卓马器考释五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専號)》,第594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18页注37。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
    9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3页。
    1天星觀筒醉例中的“緙”字可能都是“绲”。参吴红松:《(楚系简帛文字编)校订》,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46页。
    2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3到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4页。
    4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7页。
    5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1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5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20页注56。
    3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4朱鳳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四章第七節第488-491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第243页。
    6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第80-82页。
    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102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3刘钊:《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叢考》,第28页。
    4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3页。
    5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2页。
    6萧望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106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5页。
    1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638页。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16-917页。
    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2页。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真、第66页注657。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6-187页。
    6别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8页。
    1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4页。
    2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筒》,第114页。
    3裘锡圭:《以郭店〈老子)简为例谈谈古文字的考释》,《郭店筒舆儒学研究》,遼事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3页。
    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001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
    6刘剑《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叢考》,第29页。
    7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团文字》新22期,第185页。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01页。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96页。
    2湯餘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43页。
    3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4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6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7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20页注52。
    7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6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
    2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5页。
    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6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第118页注32。
    5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匪编》,第100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0页。
    7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第1104、232页。
    1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5页。
    2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3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30页。
    4“需光”,参本章第二節“钛、钰”,“;(?)”参本章第二節“蓋”,“番芋”参本節“项”,“丹硅(?)”、“(?)组”参本章第一節“轩反”
    5史树青、杨宗荣:《读一九五九年第九期“文参”笔记》,《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12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22页注71。
    8彭浩:《楚人的纺織舆服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章第二節第92页。
    9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7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08页,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参本章第一節“轩反”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334页。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車马制度研究》,第104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69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匪释》,第269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匪释》,第269页。
    6筒21“纺”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24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注38。
    2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1133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雁释》,第138页。
    4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第255页。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車马制度研究》,第3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35-136页。
    3刘信芳:《楚简释讀舆(方言〉補例试说》。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109页、第118页注31、第122页注73。
    5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3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36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6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5页。
    3隙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47、358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7页注36。
    5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758页。
    6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223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匪释》,第107页。
    2黄锡全:《(包山楚简〉部分释文校释》,《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證》,武漢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9页。
    3李天虹:《(包山楚简)释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743页。
    5李運富:《楚国简帛文字叢考(二)》,《古漢语研究》1997年第1期。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4页。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527、884页。
    2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3页。
    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2页。
    4参本章第二節“铁、钰”
    5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4页。
    6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1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136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96页。
    2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幾支卓焉简》,《简帛》第2辑,第355页。
    1孫诒讓:《周禮正義》,中华書局1987年,第2146页。
    2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821页。
    3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93页。
    4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第三章第三節第229页。
    5蔡邕:《独断》卷下,《龙谿精舍丛书》第70册,潮安郑氏用盧氏抱经堂本刊1917年,第11页。
    6王肃注:《孔子家语》(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
    7孫詒讓《周禮正義》,第2148-2149页。
    8孫機:《從胸式繋驾法到鞍套式繫驾法——我国古代車制略说》。
    9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車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節第93页、第三章第三節第229页。
    10朱鳳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四章第三節第298页;朱鳳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四章第七節第494-495真。
    11李家浩:《释“弁”》,《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書局1979年,第391-392页、第395页注6。
    1孫诒让《周禮正羲》,第2148页。
    2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第97、440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第517-518页注127。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29页。
    5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7页。
    6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5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28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0页。
    2刘国勝:《楚丧葬简顺集释》,第116页。
    1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6页注647。
    2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3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1455页。
    4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5刘信芳:《楚简文字考释五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187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30-131页補正2。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128页。
    8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525页。
    9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10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1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車焉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三箭第89页。
    1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20页。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潜西发掘陈:《1955-57年陕西长安澧西发掘筒报》,《考古》1959年第10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澧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五章第三節第148页。
    4郭宝均:《浚縣辛村》,第三章第一節第57页。
    5楊英傑:《先秦古車挽焉與部分鞍具舆马饰考辨》。
    6刘永苹:《中国古代車舆马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四章第77页。
    7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12页。
    8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106页。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5-126页。
    1王先谦:《鹽铁论校勘小铁》,转引自王利器校注:《鹽铁論校注》,中华害局1992年,第375真。
    2王利器校注:《鹽铁论校注》,中华書局1992年,第375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26页。
    4彭浩:《信陽畏台關楚简補释》,《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5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第129页。
    6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第69页。
    7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第30页。
    8李家浩:《信陽楚筒“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9彭浩:《信陽长台關楚简補释》。
    10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29页。
    11何琳儀:《信陽楚简遴释》,《文物研究》第8期,黄山書社1993年,第173页。
    12郭若愚:《戟国楚简文字编》,第69页。
    1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第30页。
    2李家浩:《信陽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第15页。
    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7页。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5页注631。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類匯释》,第165页。
    6刘信芳:《信陽楚简2—04號所记卓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書局2006年,第295页。
    7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孚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19页注43、44。
    9刘信芳:《望山楚简校讀记》,《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10刘信芳:《信阳楚简2—04號所记車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辑,第294-295页。
    11程燕:《望山楚简文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输文,2002年,第26页。
    12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第175页。
    13陈伟武:《楚系简帛释讀掇琐》,《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書局2002年,第363页。
    14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2、315-316页。
    1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6-247页。
    16凡国栋:《讀〈上博楚竹害六)记》,筒帛躺2007年7月9日。
    17隙偉:《讀(上博六)條记》,简帛網2007年7月9口。
    18李学勤:《讀上博简(莊王既成)雨章笔记》,清华大学简帛研究網2007年7月16日。
    1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害(六)》,第280-281页。
    1何有祖:《〈慎子日恭偷)劄记》,筒帛網2007年7月5日。
    2参刘洪涛:《上博竹害(慎子曰恭儉〉校讀》,简帛網2007年7月6日。
    3沈培:《试释战国时代從“之”從“首(或從‘页’)”之字》,筒帛網2007年7月17日。
    4陈偉:《(慎子曰恭儉)校讀》,简帛網2007年7月19日。
    5刘国勝:《信陽遣册“柅”蠡测》,2010年10月22日。
    6参本章第三節“鞁、辔、勒”
    7彭浩:《信陽畏台關楚筒補释》。
    8河南文物研究所:《信赐楚墓》,第129页。
    9何琳儀:《信赐楚简選释》,《文物研究》第8期,第173页
    10郭若愚:《戟国楚简文字编》,第69页。
    11李守奎《楚文字编》,第691页。
    12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7页。
    13参陈劍:《释造》,《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第515页注108。
    2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第1059页。
    3苏建洲:《楚简從“(?)”之字考释》,清革大学简帛研究網2003年7月2日。
    4焉承源主编:《上海博物能藏战国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57页。
    1刘国勝:《楚丧葬筒顺集释》,第126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156页。
    3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200页。
    4“两马,皆(?)耑(?)”的断讀以及“耑(?)”舆天星觀筒中褚“(?)”的封應均蒙刘国腾面告。
    5刘釗:《包山楚筒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叢考》,第30页。
    6到信芳:《楚筒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92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5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91。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第66页注658。
    3何琳儀:《包山竹简選释》,《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192页。
    5刘信芳:《包山楚简近似之字辨析》,《考古舆文物》1996年第2期。
    6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8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7页。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01页。
    1楊英僳:《戟卓舆卓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五章第124-159页、第六章第160-186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04页注23。
    3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藝文印書馆2003年,第198-199页。
    4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卓载兵器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简96中的“(?)”、“(?)”、“(?)”三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第20页。
    2“(?)”字参萧望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32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0页注58。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中华書局2004年,第496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68页。
    3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假借会典》,齐鲁害社1997年,第872页。
    4焉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8页。
    5魏敞鹏、胡翔驊:《马王堆医害校释(贰)》,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51、133页。
    6李家浩:《信陽楚简中的“柿枳”》,《筒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5页。
    7何琳儀:《战国文字瞥系》,第1345页。
    8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藝文印書馆2004年,第202页。
    9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05年,第92页。
    10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1银雀山漢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由漢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7、144页。
    1高明:《帛害老子校注》,中华書局1996年,第137页。
    2鲍良红:《古医籍通假字考释》,《国医論壇》2005年5月第20卷第3期。
    3裘锡圭认为“侵部與真、文存在通转可能。”参裘踢圭:《狱簋铭補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4月25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匿释》,第210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9页注150。
    6李家浩:《楚大府镐铭文新释》,《语言学谕叢》第22辑,商务印書馆1999年,第98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0页注57,。
    8何琳儀:《信陽楚简選释》,《文物研究》第八辑,黄山書社1993年,第171页。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6页,。
    10白於蓝:《释“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4月5日;《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第515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10-211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類匯释》,第210页。
    5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04页。
    6何琳儀:《隨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7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197页。
    8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02页,
    9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第202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6、268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害局1995年,第109页注70。
    2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武漢大学博士七学位论文修订本,2005年,第116页。
    3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耙名物分颧匯释》,第208页。
    4彭浩:《楚人的纺铁舆服饰》,第四章第二節第92页。
    5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54页。
    6到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98页。
    7湖北省博物能编:《曾侯乙墓》,第529页注257。
    8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假借会典》,第203页。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509页注48。
    10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73页。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695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105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
    4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10、38页。
    5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491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634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纪名物分类匯释》,第137页。
    8白於蓝:《简牘帛害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0页。
    9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假借会典》,第278页。
    10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600页。
    1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32页。
    12旧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7页。
    13隙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44页。
    1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15页。
    2江聲撰:《尚書集注音疏》,《皇清经解尚書类彙编(一)》,藝文印書馆1986年,第299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
    4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09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8页。
    6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49页。
    7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250页。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9页。
    9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494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8页。
    1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449页。
    1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9页。
    13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509页。
    1徐在国:《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简帛研究纲2003年1月14日;《学術界》2003年第1期。
    2趟平安:《释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和“(?)”》,《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98页.
    4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第496页。
    5筒116记有“劃(?),紫(?)”。由於目前还无法確證“紫(?)”为何物,因此我们暂时不纳入记载方式的讨论。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2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1页。
    3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601-603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2页。
    5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43页。
    6张新俊:《曾侯乙墓竹简“鞎”字補释》,《夏大史学》第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77页。
    1王引之:《经羲述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50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493页、第518页注134。
    3何琳儀:《随縣竹简遴释》,《华学》第7辑,第122-123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
    5何琳儀:《戮国文字聲系》,第930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68页。
    7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34页。
    8宋华强:《曾侯乙墓竹简考释一则》,简帛網2011年3月21日。
    1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牘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27页。
    2参本節“韌、籧、席”
    3“豻(?)”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41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6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4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3页注18。
    2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第204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104页。
    2“紫”、“弘”二字之间有四字缺文,无法断讀。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512页注71。
    4高亨纂著,董忐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30-31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页注65。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4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10。
    4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62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99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03。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334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页。
    2何琳儀:《随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20页。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92页。
    4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9-10页。
    5禤建聪:《楚简文字補释五则》,《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書局2006年,第365-366页。
    6李家浩:《楚大府鎬铭文新释》,《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選集·李家浩卷》,第121-123页。
    7李天虹:《释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書局2006年,第304-305页
    8郝懿行:《爾雅羲疏》,北京市中国書店1982年,第26页。
    9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92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216页。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36页。
    3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9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17页。
    1“录”字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筒册[十四種]》,第356页注132;“裹”字参蒲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31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页注47。
    3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書局2000年,第198页。
    4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第195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6页注117。
    6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第195-196页。
    7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第198页。
    8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第196页。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8页。
    10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第196页。
    1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88页。
    12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第198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509页注48。
    1“绸”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第21页。
    2“六十真”之“真”,参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藝文印書馆1997年,第327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5页。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48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5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6、496、496、496、497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2页注187。
    6萧望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44页。
    1趟平安:《释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和“(?)”》,《筒帛》第1辑,第14页。
    2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频匿释》,第166页。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三補(六则)》,简帛網2011年1月3日。
    4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48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2页注184。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7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05。
    8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50页。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四節第347页。
    10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四節第344页。
    1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5页。
    1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50页。
    1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5页。
    14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50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9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7页、第522页注182。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66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1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167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9页注53、第524页注196。
    7沈從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書馆香港分馆1981年;上海害店2005年,第83页。
    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7页。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88。
    10刘信芳:《楚简释讀舆〈方言〉補例试说》,《文献》2010年第3期。
    11湖北省博物能:《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88。
    1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84页。
    1刘信芳:《楚筒释讀與(方言)補例试说》。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89。
    3张域慧:《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转引自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9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6页。
    5萧里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订補(十则)》,《筒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8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69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四節第333-342页。
    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90。
    10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舒補(十则)》,《简帛》第2辑,第48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352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93。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纪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92、第522页注183。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5页。
    9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255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3页注195。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7页。
    3陈秉新:《楚系文字释叢》,《楚文化研究论集》第5集,黄山書社2003年,第358页。
    4李守奎:《楚文字考释(三组)》,《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第246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04。
    7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论集》第5集,第336页。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07。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06。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91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96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7页。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075页。
    5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7、1045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7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7页。
    8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44页。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6页、第523页注190。
    10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8、39页。
    11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
    12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藝文印書馆1997年,第194页。
    13何琳成:《战国文字聲系》,第872-873页。
    1李零:《古文字雜識(两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1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6页注635。
    3参第一章第四節“翠(?)”。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6页注633、第39页。
    5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51页。
    7彭浩:《楚人的纺铁舆服饰》,第八章第五節第181页。
    8天星观筒简舆包山筒牘相關筒文的封照蒙凡国棟面告。
    1别淇著,张锡琛校注:《助字辨略》,中华書局1954年,第152页。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46、48页。
    1“录”字参萧型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38页。
    2“绥”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焉制度研究》,第41页;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59页注191。
    1“紫”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第20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2页注14。
    2孫機:《漢代物质文化资料圖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2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3页注16。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第303-304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二章第二節第60页、第三章第二箭第138页、第四章第二節第179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2页注14。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84真。
    7参第二章第一筋“(?)”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503页注15。
    9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044页。
    10楊泽生:《楚系简牘中從“肉”從“歹”之字考释》,《古漢语研究》2001第3期。
    1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27页。
    1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
    13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8页。
    14沈文倬:《说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3页注18。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59、161页。
    4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31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3页注15。
    6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32页。
    7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44页。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3页注15。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9页注51。
    2参第二章第一節“(?)”
    3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舆考释讀後》,《江漢考古》1996年第3期。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03页注19。
    5何琳儀:《隨县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19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172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35-136页。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
    1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33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4页注100。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5页注619。
    4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3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8页注34。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
    7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齐鲁書社1995年,第104页。
    8程燕:《望山楚简文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输文,2002年,第13、26页。
    9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2页。
    10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360、745页。
    1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假借舍典》,第707页。
    2张儒、刘毓度著:《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29页。
    3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853页。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33页。
    5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790页。
    6参第一章第一節“蓋”
    1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7页。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7-18页。
    3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8页。
    1其寅业非所有的“箙”的记载方式发生改变都会出现“屯”字。只有当“箙”的数量超过1亚且这些“箙”的颜色质地完全一檬才可能出现“屯”字。就曾侯乙墓筒中的内容来看,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箙”並不多。因此,在一般情形下,我们叮以将变體祝为只省略“箙”字。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卓载兵器研究》,第18页。
    1“三”字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50页注25。
    2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5页注39。
    2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5页注30。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5页注625。
    5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陈腾畏主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第385-386页。
    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5页注626,。
    7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封会输文集续编》,第386页。
    8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16-1417页。
    1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92、359、365、573、715、726页。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17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53页。
    4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9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5-506页注31。
    2参本章第三節“旆”。
    3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9页。
    1“也”字参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筒文字编》,第307页。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9-20、40-41页。
    3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第66-68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6页注33。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雁释》,第158页。
    6刘信芳:《楚简释讀與〈方言〉補例试说》。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21页。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45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節第303页。
    4李学勤主编:《中国美術全集·青铜器(上)》,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8页。
    5琉璃河考古工作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陈:《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琉璃河考古工作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琉璃河1193號大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期。
    6琉璃河考古工作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陈:《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
    7成东:《先秦时期的盾》,《考古》1989年第1期。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陈:《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二章第二節第87页。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58页。
    10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卓载兵器研究》,第45页。
    1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節第303页。
    1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58页。
    1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箭第303页。
    14旧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58页。
    1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第66、68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495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筋第253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雁释》,第149-150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493页、第514页注101。
    6田河:《出土戳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類雁释》,第171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9-510页注54。
    8田河:《出土战国遣附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9-150页。
    9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41页。
    1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20页。
    2参本章開篇關於“车载器”定羲的讨论。
    3“豧”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第17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04页注24。
    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27-28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節第295-296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04页注25。
    5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86页。
    6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卓载兵器研究》,第27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6页。
    8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163页。
    9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第313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三補(六则)》。
    2宋革强:《释曾侯乙墓竹简的“弩”》,简帛網2011年1月7日。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0页注172。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533页。
    5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第152页。
    6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三補(六则)》。
    7宋华强:《释曾侯乙墓竹简的“弩”》。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4页注26。
    9参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戟国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10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三章第三節第296页。
    1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4-505页注27、第296-297页。
    12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29页。
    1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14刘釗:《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装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31页。
    15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1何琳儀:《仰天湖竹简遴释》,《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页注659。
    3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5何琳儀:《包山竹简選释》,《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
    6李家浩:《仰天湖楚简剩義》,《简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7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2页注554。
    8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枳”》,《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聪合大学历史系主编,巴蜀書社1998年,第174页。
    9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8-19页。
    1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19页。
    2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5页注629。
    3曾憲通:《楚文字释叢(五则)》,《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2刘信芳:《楚简释讀與(方言)補例试说》。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55页。
    4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5页注627。
    5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80页。
    6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1页。
    7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9页。
    9别国腾:《楚丧葬简牘文字集释》,第75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類匯释》,第169页。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388页。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8页。
    4刘国腾:《楚丧葬简牘文字集释》,第75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69页。
    6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假借会典》,第622页。
    7王念孫:《广雅疏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62页。
    8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第262、264页。
    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縣管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期。
    1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豊縣尼雅遗址95 MN 1號墓地M8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期。
    1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2页注73。
    12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舆考释讀後》。
    13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筒帛》第1辑,第5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2页注73。
    2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讀後》。
    3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5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2页注73。
    5何琳儀:《隨縣竹简選释》,《华学》第7辑,第119页。
    6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5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72页。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2页注73。
    9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6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73页。
    1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2页注73。
    12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與考释讀後》。
    13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6页。
    1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第512页注73。
    15刘信芳:《曾侯乙简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第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5-506页注31。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5-506页注31。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6页注31。
    2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25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1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页注67。
    5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436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50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5页注628。
    2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85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5页注628。
    4李家浩:《包山楚筒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舍输文集续编》,第386-387页。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2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243页。
    7湯餘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1页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8、140页。
    9李家浩:《信陽楚简“澮”及從“兴”之字》,《中国捂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害馆1982年,第194页
    10隙邦怀:《战国楚文字小纪》,《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页
    11李家浩:《信赐楚简“澮”及從“兴”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第195页。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21页注59。
    13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259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6页注31。
    2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第374页。
    3参本節“曾侯乙墓简、包山简牘旗帜就载次序’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6页注113。
    5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317页。
    6李守奎:《楚文字考释(三组)》,《简帛研究》第3辑,第28页。
    7罩育辰:《谈战国文字中的“凫”》,简帛網2007年5月26日;《简帛》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4-25页。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匿释》,第142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2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页、第509页注53。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第509页注53。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第509页注53。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第509页注53。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页注69。
    8“定”参本章第一箭“靴”,“颈”参本箭“旃”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65页注622。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66页注651。
    4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输文集续编》,第388页。
    5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57页。
    6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9页。
    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208页。
    2李家浩:《信赐楚筒“澮”及從“关”之字》,《中国捂言学报》第1期,第194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6页注113。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20-121页注57。
    5单育辰:《谈战国文字中的“凫”》,《筒帛》第3辑,第25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2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
    8商承祚:《戟国楚竹简匯编》,第101页。
    9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79页。
    10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5页。
    11参本箭“旆”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6、37页、第65页注623。
    2何琳儀:《包山竹简選释》。
    3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78百。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7页。
    5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页注652。
    6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89页。
    7王贻樑、陈建敏:《穆天子傅匿校集释》,华东师范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0页注55、56。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20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4页。
    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297-298、329、494、639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9页注147。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5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145页。
    8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494、509、639页。
    1参本節“旆”
    2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304页。
    3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25页。
    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683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9-510页注54。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9-150页。
    2参本節“旆”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页注68。
    4参本節“旃”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0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182页。按:“(?),囊组名。或作(?)。”不见於《广韻》,应出自《五音集韻》:“(?),嚢组名。或作韢。”参韓道昭:《至元重刊改并五音集韵》卷十,明正德十年重刊本,第11页。
    7参本節“旆”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39页。
    2湯餘惠:《包山楚简讀後记》,《考古舆文物》1993年第2期。
    3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第881页。
    4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第881、284页。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92页。
    6到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0页。
    7白於蓝:《郭店楚墓竹简考释(四篇)》,《筒帛研究200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
    8刘国腾:《楚丧葬简顺集释》,第70页。
    9时兵:《释楚简中的“(?)”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5月24日。
    10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5页注630。
    11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論文集续编》,第379页。
    1李家浩:《信陽楚简“澮”及從“(?)”之字》,《中国藉言学报》第1期,第194页。
    2时兵:《释楚简中的“(?)”字》。
    3李家浩:《信陽楚简“澮”及從“(?)”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第194页。
    4李家浩:《信陽楚简“澮”及從“(?)”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第194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
    6李家浩:《信陽楚简“澮”及從“(?)”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第194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第108页。
    8刘国勝:《楚丧葬简顺集释》,第114页。
    9时兵:《释楚简中的“(?)”字》。
    10李家浩:《信赐楚简“澮”及從“(?)”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第195页。
    1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5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121页。
    3田河:《出土戳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32页。
    4参第一章第一節“盖”。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6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7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8页。
    8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525页。
    9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9页。
    1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
    2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8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65页注624。
    4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79-380页。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1页。
    6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9页。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49页
    8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22页。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21页注63。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
    2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79-380页。
    3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48页。
    4参第一章第二節“钛、銍”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5页注625。
    6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380页。
    1何琳儀:《包山竹简選释》。
    2汤餘惠:《包山楚简讀後记》。
    3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90页.。
    4刘信芳:《楚简释字四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第377页。
    5李守李:《楚文字编》,第206页。
    6李家浩:《信隅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7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8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第215页。
    9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019页。
    10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8页。
    11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23页。
    12李家浩:《信陽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第10页,。
    1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1-72页。
    14宋苹强:《楚简中從“黽”從“甘”之字新考》,简帛網2006年12月30日。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67页。
    2田河:《车楚简遣册文字释讀五则》,《古文字研究》第27辑,中华書局2008年,第378-379页。
    3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5页。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66页。
    5白於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第185页。
    6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论集》第5集,第336页。
    7到国勝:《楚简文字中的“绣”和“(?)”》,《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
    8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第118页。
    9胡雅麗:《包山二號楚墓遣策初步研究》,《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18页。
    10李家浩:《信陽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第10页,。
    11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247页。
    12白於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書馆1999年,第186页。
    1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313页。
    1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2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68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页注637。
    4李家浩:《信陽楚筒“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第10页。
    5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616页。
    6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57、101页。
    7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页注638。
    8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2页。
    9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9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97页。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第19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匿释》,第228页。
    4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第107页。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40页
    6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57页注158。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02页注10。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3页注84。
    3萧翌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05年,第82页。
    4参本節“殿”
    5简129中的“(?)”参萧望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订補(十则)》,《筒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页注43。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80页。
    3陈偉:《车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苹書局2010年,第385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页注64。
    5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書局2000年,第197-198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雁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80页。
    1参本章第二節“曾侯乙墓简所见‘战车阵’研究”。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6页注641。
    3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陈勝长主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第376页。
    4陈偉:《包山楚简初探》,武漢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七章第一節第184页。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8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74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2页注76。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83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3页注78、第521页注179。
    4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83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5页注109。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中华書局1998年,第1209页。
    3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第198页。
    4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焉制度研究》第80-81页,2005年。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0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6页注114。
    7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7-78页。
    8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79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6页注120。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7页。
    3孫機:《始皇陵二号铜车马对车制研究的新啟示》,《文物》1983年第7期。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7页注125。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72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7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藝文印書馆1997年,第282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33、79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8页注137。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4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颧匯释》,第81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第518页注141。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書局1995年,第107页、第117页注21。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7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9页注152。
    5舒之梅:《包山简遣册车马器考释五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魔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94-595页。
    6陈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一節第185页。
    7萧聖中:《略谕曾侯乙墓遣策中的车马制度》,《鸿禧文物》第2期,1997年,第144-145页。
    8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84页。
    9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藝文印書馆2005年,第198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9页注153。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0页注154。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吗制度研究》,第84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4页。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4页、第520页注155。
    6何琳儀:《包山竹简選释》,《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
    7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45真。
    1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81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8-529页注254、第529页注258。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4-76、78页。
    4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幾支车马简》,简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3日;《简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54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76-77页。
    6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94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6页、第521页注178。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7页。
    3彭浩:《信陽长台阴楚简補释》,《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4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29页。
    5何琳儀:《信陽楚简選释》,《文物研究》第8期,黄山書社1993年,第172页。
    6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上海書書版社1994年,第69页。
    7商承祚:《戟国楚竹简匯编》,齐鲁書社1995年,第30页。
    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8页注47。
    9李家浩:《信陽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0页,第529-530页注270。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85页。
    3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85页。
    4彭浩:《信陽畏台阴楚简補释》。
    5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第70页。
    6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第129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第114页注5。
    8李家浩:《信陽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第15-16页。
    9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第197页。
    10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07页。
    11田河:《出土戟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73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4页注610。
    2黄锡全:《(包山楚简)部分释文校释》,《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證》,武漢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9页;湯余惠:《包山楚简讀後耙》,《考古舆文物》1993年第2期:李天虹:《(包山楚简)释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何琳儀:《包山竹简選释》;刘钊:《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叢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31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真注650。
    4李家浩:《包山楚简的旌旗及其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封舍论文集续编》,第382页。
    5陈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二節第189真。
    6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66真。
    7隙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一節第186页。
    1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藝文印書馆2003年,第317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76页。
    3中国社舍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147-148、158页。
    4漢平陵考古陈:《巨型勤物陪葬少年天子》,《文物天地》2002年第1期。
    5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焉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二章第四節第48页。
    6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82页。
    1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26、232、1130、1180、1272页。
    2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第129页。
    3何琳儀:《信陽楚简选释》,《文物研究》第8期,第173页。
    4郭若愚:《戟国楚简文字编》,第70页。
    5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第30页。
    1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8页。
    2刘信芳:《信陽楚筒2—04號所记车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書局2006年,第294页。
    3陈偉:《卓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第386-387页。
    4彭浩:《信陽畏台關楚筒補释》。
    5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隔楚墓》,第129页。
    6何琳儀:《信陽楚简选释》,《文物研究》第8期,第172页。
    7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第70页。
    8商承祚:《戟国楚竹简匯编》,第30页。
    9李家浩:《信陽楚简“樂人之器”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第15-16页。
    10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8页。
    11萧聖中:《楚简车名匯释》,《楚文化研究论集》第6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2-183页。
    12刘信芳:《信陽楚简2—04號所记车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辑,第294页。
    13隙偉:《卓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第386-387页
    1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
    15刘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1页。
    16刘信芳:《信陽楚筒2—04號所记车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辑,第293-294页。
    1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纪名物分类匯释》,第86页。
    3陈偉:《车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第386-387页。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87页。
    5“入车”、“甲胄”两个部份的车名记载形式可参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53-455页。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21页註179。
    7[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阴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72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4页。
    3[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3页。
    4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9页。
    5[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装》第2辑,第24页。
    6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9页。
    7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9页。
    8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3页。
    9参本章第三節“曾侯乙墓简所见马车类型分析”
    10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50、71页。
    1[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装》第2辑,第24页。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4页。
    3[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8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4页。
    2[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8页。
    3[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64页。
    4[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5页。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64页。
    6[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5页。
    7[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5页。
    1[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关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3页表1、第24页表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3页。
    1[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23页表1、第24页表2。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3页。
    3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5页。
    1郭德维:《楚车考索》,《东南文化》1993年第5期。
    2莊淑慧:《曾侯乙墓出土竹简考》,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第133页。
    3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六章第三節第189页。
    1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57页。
    22[日]石黑日沙子著,到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简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8页、第24页表3。
    1简135在“三(?)”之後存在一段空白。雕然此简後段残断,但是從剩餘部份的最末端来看,似乎还存在佃字顶部。我们怀疑这應该是记载—乘新的马车甲胄的开始。
    2简137的第一个字就是“甲”,在这之後又出现了“乘马畫甲”,證明筒137中第一个字记的是人甲。筒137之前應孩还有至少一乘马车。
    1按照简文的记载次序,右侧也可能只有一列,依次是“右(?)”、“右彤(?)”、“右(?)”、“右(?)”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90页。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63页。
    1楊英僳:《战车與车战》,束北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章第2页、第二章第二節第35页。
    2楊伯峻:《春秋左傅注》,中华書局1981年,第1092页。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11页注64。
    1隙偉:《车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第385页。
    2参本章第三箭“曾侯乙墓简所见马车类型分析”
    3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50页。
    1在这里,“戟争用车”有时候会省稻为“战车’
    2我们在这裡要探封的都是卓名和装配物品已知的焉卓。造些马卓占曾侯乙墓简所记马车的大部份。我们相信它们具有代表意義。由它们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一些结論。造些结论应该是适用於那些情况不明的马车。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2、493、494页,第518页注139。
    1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26页。
    2“椯轂”所配的“韔”为“……录之韔”,辞例单一,情况不明,暂不讨论。
    3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车载兵器研究》,第58页。
    1如果加上限制條件“‘甲胄’部分所记”,装配“甲”、“皂”的焉车数量为16。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竹简整理號舆出土登记號封照表》。
    1陈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二節第190页。
    2参本章第二節“曾侯乙墓简所见‘战卓阵’研究”
    3参本章第三節“曾侯乙墓简所见马车类型分析”
    1运一组可分可合。5“旆”5“殿”均为战车,所装配的物品基本相同,因而可分为一组;但是它们分别位於卓阵的前、後,因此也可以分为“旆”、“殿”两组。我们从物品装配入手,将其视为一组。
    2参第一章第二節“鞙”,附录“(?)”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4页注23。
    1参本章第二節“曾侯乙墓简所见‘战车阵’研究”
    1陈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二節第190页。
    1陈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二節第191页。
    3陈偉:《包山楚简初探》,第七章第二節第191页。
    1[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關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考察》,《筒帛研究译叢》第2辑,第6-7页。
    1“(?)”字参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70页79。
    2“黄”前一“匹”字参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订補(十则)》,《简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0页。
    1“(?)”字参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種]》,第371页注87。
    1这一点舆冯好“富畴挽车的主力还是马和驹”的说法不同。参冯好:《關於先秦至西漢时期马的體高及相關问题的封输》,《北京文博》2008年第2期。
    2整理者将“子”读为“牸”,或作“字”,即母焉。按:“乘马”部份马名之“子”凡八见,均为单独出现;而“牝”凡四见,“牡”凡五见,一般均出现在颜色形容词之後,僅简203所记之“牡”单独出现。因此,我们怀疑“子”字也应该是表颜色的形容词而非指母焉。具體指何種颜色,待考。
    1“北坪”一项的处理会影響到这一部份同色马卓的百分比。如果“北坪”一项是漏记了焉,且马又刚巧是“骝”,这部份的百分比舍高逵100%,封最後的结输也舍有影響。
    2“生驳”似乎舆“驳”不同,後者可舆其他禺混合使用,前者可能不行。具體待考。
    1“驹骝”当为“骝”之幼焉,不舆其他成年焉混合驾车。
    2此表之所以会出现雨種数据,是因为存在驾三和驾二两種马车。如果实际情沉连最小的可能性都无法连到,就更无法连到最大的可能性。與我们制作表格的意圖是一檬的。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113-114页。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焉制度研究》,第113-114页。
    3《国凰·(?風)·干旄》中關於“素(?)组之,良焉五之”的记载是否存在於现實情况中,待考。
    1孫诒让:《周禮正羲》,中华書局1987年,第2622页。
    1冯好:《關於先秦至西漢峙期马的體高及相關问题的封論》。
    2冯好:《阴於先秦至西漢峙期马的體高及相關问题的讨论》。
    3参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上),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73页附表一:15《陶焉尺寸登记表》。
    1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第二章第二節第57页表一。註:此表所记的“至髫甲高”應该就是“通肩高”。
    2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三章第二節第180-185页。
    3“口(?)公”所“(?)”的“附车”驾马情况不明。但是,從前後记录的“(?)君”和“慶事”所“(?)”的“(?)车”均驾两马来看,“口(?)公”所“(?)”的“(?)车”驾两马的可能性较大。
    1表3.5.8、表3.5.7简190至筒162、表3.5.9简198均不纳入统计范畴。
    2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卓马制度研究》,第114页。
    1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第114页。
    1孫诒让:《周禮正義》,第2614页。
    1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2页注72。
    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2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504页注22。
    2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藝文印書馆2005年,第119-201页。
    3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卑焉制度研究》,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3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匪释》,第176页。
    5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藝文印書馆1997年,第175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馨系》,中华書局1998年,第168页。
    1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输集》第5集,黄山書社2003年,第336页。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93页。
    3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藝文印害馆1997年,第280页。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47页。
    5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6何家具:《释曾侯乙墓竹简中的“答”》,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3月7日。
    7何琳倦:《战国文字聲系》,第654页。
    8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8页。
    9舒之梅:《包山简遣册卓马器考释五则》,《容庚先生百年诞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92页。
    1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4页。
    2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書馆1999年,第142、146页。
    3到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订本,2005年,第62页。
    4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6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8页。
    6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146页。
    7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2页。
    8何有祖:《包山楚简试释九则》,简帛網2005年12月15日。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7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6页。
    1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65页注618。
    12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5页。
    13刘信芳:《楚简释字四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書局2002年,第377页。
    1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64页。
    15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櫜”字》,《楚文化研究论集》第5集,第335-336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第66页注643。
    2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76页。
    3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67页。
    4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筒中的幾支车焉筒》,简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3日;《简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56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9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385页。
    7刘钊:《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简帛文字叢考》,台潜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30页。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藝文印書馆2003年,第306页。
    9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8页。
    10董珊:《楚简中徙“大”馨之字的讀法(一)》。
    1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39页。
    2李天虹:《(包山楚简)释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7页、第115页注7。
    4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936页。
    5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耙名物分类匯释》,第106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8页、第119页注41。
    7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6页。
    8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532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害局1995年,第108页。
    2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110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9页注45。
    4刘国腾:《望山遣册记器简琐議》,《考古舆文物》2010年第3期。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
    6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107页。
    7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306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09页、第121-122页注66。
    2商承祚:《战国楚竹简匯编》,齐鲁害社1995年,第110页。
    3何琳儀:《句吴王劍補释》,《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毕研封会渝文集》,常宗豪、张光裕、陈腾畏、张双慶、
    陈雄根、康宝文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第254-255页。
    4到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69页。
    5刘钊:《包山楚简文字考释》,《出土筒帛文字叢考》,第29页。
    6刘信芳:《楚简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第187页。
    7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5页。
    8湖北省莉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
    9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第815、550页。
    10李天虹:《(包山楚简)释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11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詁》,第297页。
    12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第247页。
    1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2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输集》第5集,第336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第38页、第66页注640。
    4高智:《包山楚简文字校释十四则》,《于省吾教授百年挺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
    5刘信芳:《楚筒器物释名(上)》,,第175-176页。
    6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67页。
    7李零:《讀〈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獻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62页。
    8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35页。
    9刘国勝:《楚丧葬简牘集释》,第72页。
    10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匿释》,第127页。
    1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第111页、第123页注81。
    2何琳儀:《战国文字聲系》,第1441页。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陈:《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99-130页。
    郭宝钧:《浚縣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漢平陵考古陈:《巨型勤物陪葬少年天子》,《文物天地》2002年第1期,第8-9页。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第一陈:《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陽畏台關发掘一座战国大墓》,《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第21-22页。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陈:《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荆州地匾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號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71-116页。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第33-55页。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害局1995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畏沙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琉璃河考古工作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陈:《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筒报》,《考古》1984年第5期,第405-416、404页。
    琉璃河考古工作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琉璃河1193號大墓发掘筒报》,《考古》1990年第1期,第20-31页。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害(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害(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秦始皇兵焉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卓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
    秦俑考古陈:《秦始皇陵二號铜卓马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第1-16页。
    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雁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第29-84页。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縣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筒报》,《文物》1975年第10期,第55-67页。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陈:《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號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上),文物出版社1988年。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害》,文物出版社1976年。
    随縣擂鼓墩1號墓考古发掘陈:《湖北随縣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第1-24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縣营盘墓地15號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期,第4-16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豐縣尼雅遗址95 MN1號墓地M8发掘简报》,
    《文物》2000年第1期,第4-40页。
    银雀山漢墓竹筒整理小组:《银雀山漢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早期秦文化聊合考古陈、张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馆:《张家川马家塬戟国墓
    地2007-2008年发掘筒报》,《文物》2009年第10期,第70-77页。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畏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澧西发掘陈:《1955-57年陕西畏安澧西发掘筒报》,
    《考古》1959年第10期,第516-530页。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澧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中国社舍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害
    出版社1998年。[东周]孫武撰,[三国]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豫子校理》,中华
    書局1999年。谿[漢]司马遷:《史记》,中华害局1959年。
    [漢]班固:《漢害》,中华書局1962年。
    [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害局1963年。
    [漢]到向撰,向宗鲁校證:《说苑校證》,中华書局1987年
    [漢]蔡邕:《独断》,《龙羚精舍丛书》第70册,潮安郑氏用盧氏抱经堂本刊1917年。
    [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华書局1965年。
    [南朝梁]沈约:《宋書》,中华書局1974年。
    [南朝梁]萧统:《文選》,中华害局1977年
    [南朝梁]顧野王:《大广益会玉篇》,中华害局1987年
    [唐]陆德明撰,黄焯彙校《经典释文》,中华書局2006年。
    [唐]虞世南:《北堂害钞》,学院出版社1998年。
    [唐]房玄龄等:《晋書》,中华書局1974年。
    [宋]隙彭年:《宋本广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版。
    [宋]丁度等编:《宋刻集韻》,中华書局1989年第1版;2005年第2版。
    [宋]洪興祖:《楚辞補注》,中华害局1982年。
    [遼]释行均:《龍龕手镜》(高麓本)第106页,中华害局1985年
    [金]韓道昭:《至元重刊改并五音集韵》卷十,明正德十年重刊本。
    [清]江聲撰:《尚書集注音疏》,《皇清经解尚書类彙编(一)》,藝文印書馆1986年。
    [清]王念孫:《广雅疏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郝懿行:《雨雅羲疏》,北京市中国害店1982年。
    [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巴蜀害社1985年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害局1980年。
    [清]王引之:《经羲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書局1988年。
    [清]王先谦:《释名疏證補》,中华害局2008年。
    [清]黎翔鳳:《管子校注》,中苹害局2004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释》,中华書局1961年第1版;2004年第2版。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中华害局1998年。
    [清]刘淇著,张锡琛校注:《助字辨略》,中华害局1954年第1版;2004年第2版。
    [清]豫詒讓:《周禮正羲》,中苹害局1987年。
    [清]孫抬讓:《墨子閒詁》,中华書局2001年。
    [清]徐元誥:《国语集解》,中华書局2002年。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褚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增補本)》,凰凰出版社2008年。
    楊伯峻:《列子集释》,中华書局1979年。
    楊伯峻:《春秋左傅注》,中华書局1981年。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中华書局1996年。
    周祖摸:《方言校笺》,中苹害局2004年。
    徐时儀校注:《一切经音羲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贻樑、陈建敏:《穆天子傅匯校集释》,华束师范出版社1994年。
    方向东:《大戴禮记匯校集解》,中华書局2008年。
    黄怀信:《逸周害校補註译》,三秦出版社2006年。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害局1990年
    白於蓝:《筒牘帛害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陈偉:《包山楚筒初探》,武漢大学出版社1996年。
    陈偉等著:《楚地出土戟国筒册[十四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通假舍典》,齐鲁害社1989年。
    郭宝钧:《殷周卓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
    郭若愚:《戟国楚筒文字编》,上海害書出版社1994年。
    何琳儀:《戟国文字聲系》,中苹害局1998年。
    何琳儀:《戟国文字通输(订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均明、何雙全:《散见筒牘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天虹:《郭店竹筒〈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学勤主编:《中国美術全集·青铜器(上)》,文物出版社1985年
    到信芳:《包山楚筒解詁》,藝文印書馆2003年。
    到永华:《中国古代卓舆焉具》,上海辞害出版社2002年。
    刘釗:《郭店楚筒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彭浩:《楚人的纺铁舆服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商承祚:《戟国楚竹筒匯编》,齐鲁害社1995年。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害店2005年。
    宋苹强:《新蔡葛陵楚筒初探》,武漢大学出版社2010年。
    孫楼:《漢代物质文化资料圖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湯余惠主编:《戟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汪少苹:《中国古卓舆名物考辨》,商务出版社2005年。
    魏啟鹏、胡翔群:《马王堆医書校释(贰)》,成都出版社1992年。
    吴晓筠:《商周时期卓马埋葬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杨英僳:《戟卓與卓戟》,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筒文字编》,藝文印害馆1997年。
    张儒、刘毓慶:《漢语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张守中:《包山楚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
    朱凰瀚:《古代中园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朱鳳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白於蓝:《(包山楚筒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害馆1999年,第175-204页。
    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29期,藝文印害馆2003年,第193-208页。
    白於蓝:《曾侯乙墓竹筒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30期,藝文印害馆2005年,第193-202页。
    白於蓝:《释“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4月5日;《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書局2010年,第514-520页。
    鲍良红:《古医籍通假字考释》,《国医输壇》2005年5月第20卷第3期,第43-44页。
    陈邦怀:《战国楚文字小记》,《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49-155页。
    陈秉新:《楚系文字释叢》,《楚文化研究論集》第5集,黄山害社2003年,第354-360页。
    隙劍:《释造》,《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100页。
    隙松畏:《(包山楚筒〉遣策释文订補》,《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論文集续编》,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3-397页。
    陈偉:《包山楚筒中的宛郡》,《武漢大学学报(哲学社舍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105-108页。
    陈偉:《讀(上博六)條记》,简帛網2007年7月9日。
    陈偉:《〈慎子曰恭儉)校讀》,简帛網2007年7月19日。
    陈偉:《卓舆名试说(二则)》,《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苹害局2010年,第384-388页。
    陈偉武:《楚系筒帛释讀掇琐》,《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書局2002年,第360-364页。
    成束:《先秦时期的盾》,《考古》1989年第1期,第71-80页。
    董珊:《楚筒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一)》,简帛纲2007年7月8日。
    凡国棟:《讀〈上博楚竹書六〉记》,筒帛網2007年7月9日。
    冯好:《關於先秦至西漢时期焉的醴高及相關问题的讨输》,《北京文博》2008年第2期,第62-66页。
    冯勝君:《戟国楚文字“黽”字用作“巍”字補議》,《漢字研究》第1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477-479页。
    高智:《包山楚筒文字校释十四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3-185页。
    郭德维:《楚车考索》,《束南文化》1993年第5期,第7.1-81页。
    郭永秉:《〈读平王问鄭寿〉篇小记二则》,筒帛網2007年8月30日。
    黄锡全:《(包山楚筒〉部分释文校释》,《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證》,武漢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7-196页。
    何琳儀:《包山竹筒選释》,《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第55-63页。
    何琳儀:《信陽楚筒選释》,《文物研究》第8期,黄山害社1993年,第168-176页。
    何琳儀:《句吴王劍補释》,《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封舍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第249-263页。
    何琳儀:《仰天湖竹筒選释》,《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5-115页。
    何琳儀:《随縣竹筒選释》,《华学》第7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9-126页。
    何有祖:《包山楚筒试释九则》,筒帛網2005年12月15日。
    何有祖:《〈慎子曰恭儉〉剳记》,筒帛網2007年7月5日。
    后德俊:《“包山楚筒”中的“金”羲小考》,《江漢输壇》1993年第1期,第70-71页。
    胡雅麗:《包山二號楚墓遣策初步研究》,《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8-520页。
    李家浩:《释“弁”》,《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書局1979年,第391-395页。
    李家浩:《信赐楚筒“澮”及徙“(?)”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害馆1982年,第189-199页。
    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他》,《第二届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封会论文集续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第375-392页。
    李家浩:《信赐楚筒中的“柿枳”》,《筒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李家浩:《信陽楚筒“樂人之器”研究》,《筒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李家浩:《包山楚筒中的“枳”》,《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害社1998年,第173-175页。
    李家浩:《楚墓竹筒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国文字》新25期,藝文印書馆1999年,第139-147页。
    李家浩:《楚大府镐铭文新释》,《语言学输叢》第22辑,商务印書馆1999年,第94-101页。
    李家浩:《仰天湖筒十三號考释》,《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2-221页。
    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古籍整理與研究》2003年第5期,第1-8页。
    李家浩:《望山遣策卓盖文字考释》,《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害馆2006年,第77-81页。
    李家浩:《仰天湖楚筒剩羲》,《筒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38页。
    李建西:《西周金文“白金”初探》,《考古舆文物》2010年第4期,第96-101页。
    李零:《古文字雜識(两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0-274页。
    李零:《讀〈楚系筒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162页。
    李守奎:《楚文字考释(三组)》,《筒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29页。
    李守奎:《出土筒策中的“轩”和“圆轩”考》,《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害局2000年,第197-198页。
    李天虹:《(包山楚筒〉释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第84-89页。
    李天虹:《释曾侯乙墓竹筒中的“(?)”》,《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書局2006年,第303-307页。
    李運富:《楚国筒帛文字叢考(二)》,《古漢语研究》1997年第1期,第86-96页。
    李学勤:《信陽楚墓中发现最早的戟国竹書》,《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7日第3版。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下)》,《文物》1959年第9期,第58-61页。
    李学勤:《讀上博简(驻王既成〉雨章笔记》,清华大学简帛研究網2007年7月16日。
    刘国腾:《楚筒文字中的“绣”和“锹”》,《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第76-80页。
    刘国腾:《望山遣册记器筒琐譩》,《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3期,第104-105页。
    刘国勝:《信陽遣册“柅”蠡测》,筒帛網2010年10月22日。
    到洪涛:《上博竹害〈慎子曰恭儉〉校讀》,筒帛網2007年7月6日。
    刘信芳:《楚简文字考释五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6-189页。
    刘信芳:《包山楚筒近似之字辨析》,《考古舆文物》1996年第2期,第78-86、69页。
    刘信芳:《楚筒器物释名(上)》,《中国文字》新22期,藝文印書馆1997年,第165-208页。
    刘信芳:《徒(?)之字彙释》,《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専號)》,广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07-618页。
    刘信芳:《望山楚简校讀记》,《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39页。
    刘信芳《楚筒释字四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苹害局2002年,第375-378页。
    刘信芳:《信陽楚筒2—04號所记卓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苹書局2006年,第293-296页。
    刘信芳:《曾侯乙筒文字補释六则》,《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5-10页。
    到信芳:《楚简释讀與〈方言〉補例试说》,《文献》2010年第3期,第83-95页。
    刘釗:《包山楚筒文字考释》,《出土筒帛文字叢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3-32页。
    彭浩:《信陽畏台關楚简補释》,《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第64-66、63页。
    彭浩:《江陵马山一號墓出土的雨種條带》,《考古》1985年第1期,第88-95页。
    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第25-31页。
    裘锡圭:《以郭店〈老子〉筒为例谈谈古文字的考释》,《郭店简舆儒学研究》,遼事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0-188页。
    裘锡圭:《狱簋铭補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4月25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舍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7页。
    单育辰:《谈戟国文字中的“凫”》,简帛網2007年5月26日;《筒帛》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28页。
    沈培:《试释戟国时代從“之”從“首(或從‘页’)”之字》,简帛網2007年7月17日。
    沈文倬:《说箙》,《者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76-177页。
    施谢捷:《楚筒文字中的“橐”字》,《楚文化研究论集》第5集,黄山害社2003年,第334-339页。
    [日]石黑日沙子著,刘晓路译:《阴於曾侯乙墓出土竹筒的考察》,《筒帛研究译叢》第2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时兵:《释楚简中的“(?)”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5月24日。
    史树青、楊宗柴:《讀一九五九年第九期“文参”笔记》,《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第111-113页。
    舒之梅:《包山筒遣册车马器考释五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専號)》,广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92-595页。
    宋华强:《楚筒中从“卧黽”从“甘”之字新考》,筒帛網2006年12月30日。
    宋华强:《释曾侯乙墓竹筒的“弩”》,筒帛網2011年1月7日。
    宋华强:《曾侯乙墓竹简考释一则》,筒帛網2011年3月21日。
    蘇建洲:《楚筒從“(?)”之字考释》,清华大学筒帛研究網2003年7月2日。
    孫楼:《始皇陵二號铜卓马封卓制研究的新啟示》,《文物》1983年第7期,第22-29页。
    孫楼:《從胸式系驾法到鞍套式系驾法——我国古代卓制略貌》,《考古》1980年第5期,第448-460页。
    湯余惠:《包山楚筒讀後记》,《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第69-79页。
    田河:《卓楚筒遣册文字释读五则》,《古文字研究》第27辑,中华書局2008年,第376-381页。
    吴良宝:《平肩空首布“印”字考》,《中国钱幣》2006年第2期,第9-10页。
    萧聖中:《略论曾侯乙墓遣策中的卓马制度》,《鸿禧文物》第2期,1997年,第131-149页。
    萧聖中:《楚简卓名匯释》,《楚文化研究論集》第6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5-184页。
    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残泐字试補十九则》,《筒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5-23页。
    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订補(十则)》,《筒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4-51页。
    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筒残泐字三補(六则)》,筒帛網2011年1月3日。
    徐在国:《讀〈楚系筒帛文字编〉劄记》,《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第79-85页。
    徐在国:《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筒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学術界》2003年第1期,第98-103页。
    徐在国:《谈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幾支卓马筒》,筒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3日;《筒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53-356页。
    榻建聰:《楚筒文字補释五则》,《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害局2006年,第363-366页。
    榻建聰:《释楚文字的“巍”和“(?)”》,《考古舆文物》2010年第4期,第102-104页。
    楊英僳:《先秦古车挽马部分鞁具與马饰考辨》,《文物》1988年第2期,第75-80页。
    楊泽生:《楚系简牘中從“肉”從“歹”之字考释》,《古漢语研究》2001第3期,第31页。
    伊强:《简帛札记二则》,《简帛》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5-268页。
    尹逊:《楚筒中的“苦贾”》,筒帛網2006年11月8日;
    袁国华:《(望山楚筒〉考释三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書局2002年,第370-374页。
    曾憲通:《楚文字释叢(五则)》,《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第58-65页。
    张桂光:《楚筒文字考释二则》,《江漢考古》1994年第3期,第75-78、74页。
    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與考释讀後》,《江漢考古》1996年第3期,第66-75页。
    张新俊:《曾侯乙墓竹筒“鞎”字補释》,《廈大史学》第2辑,廈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77页。
    趟平安:《释曾侯乙墓竹筒中的“(?)”和“(?)”》,《筒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14页。
    朱德熙、裘锡圭:《信陽楚简考释(五篇)》,《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第121-129页。
    曹菁菁:《曾侯乙墓遣册卓载兵器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程燕:《望山楚简文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到国腾:《楚丧葬简牘集释》,武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订本,2005年
    田河:《出土戟园遣册所记名物分类匯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吴红松:《(楚系简帛文字编〉校订》,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输文,2003年
    萧聖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補正暨车马制度研究》,武漢大学博士输文,2005年
    袁国革:《包山楚筒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张铁慧:《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莊淑惠:《曾侯乙墓出土竹简考》,台湾师范大学硕士渝文,199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