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侨乡的发展”是一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近代地域建筑文化景观。对其深入研究有益于厘清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盲点,也将延展骑楼学研究的视域,还将丰富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建筑景观的认识,更能深化对闽南地域建筑景观特色的揭示。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历史文化村镇典型建筑保护设计指引”的前期相关研究内容之一(项目编号:2008BAJ08B02),并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06QZR11),其研究成果将对近代闽南侨乡典型建筑——“外廊式类型建筑”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日后开展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西方建筑类型学、地域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说,在生物学知识的启发下,推演“建筑类型在地域环境中的适应性发展”理论(简称“类型的地域适应”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数理统计、图形测绘、图像比照、文献考古等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从总体上表明,基于历史的机缘以及有关人类的创造,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发生了地域适应性的“三重尺度”的立体繁荣景象。围绕这一主题论点,全文展开以下三大部分的研究:
     其一,背景研究部分。阐述了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表现,其繁荣景象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平衡的区域分布。文中特别提到基于殖民者行为而在近代全球殖民地环境下所产生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潮,并提出应关注在“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潮之后所出现的“泛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繁荣现象,研究者认为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繁荣景象的产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文中还分析了近代闽南侨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乡建设环境的地域特征,认为它们为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的繁荣发展埋下了伏笔。
     其二,主体研究部分。创新性地在区域建筑景观、城镇街屋景观、建筑单体景观三重尺度层面上,揭示了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的地域适应性繁荣景象。在区域建筑景观尺度层面,本文论述了外廊式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群体繁生景象”。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近代闽南侨乡区域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外廊式建筑的地域演绎史。文中分析了群体繁生的四幅空间衍现图景,借鉴生物群落分析方法计算并认知了当地的外廊式建筑群体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值”、“爆发式的增长速率”、“广泛的区域分布”等相关特性。文中还对出现此外廊式建筑群体繁生景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阐明它不仅与闽侨大众在南洋、广东、台湾等外域的见识有关,还和闽侨大众对“外廊的闽南本土气候适应性”以及“与闽南传统建筑灰空间的契合性”的认知有关。与此同时,文中根据法国学者勒庞的大众群体心理学原理分析后发现,闽侨大众非理性的“群体疯狂”也是产生外廊式建筑大量繁生的重要原因。
     在建筑单体景观尺度层面,受生物物种在复杂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现象的类比启发,本文论述了“单体的地域适应性的多元表现景象”。剖析了多种外观造型风格如亚洲近代殖民地外廊样式、伊斯兰风格、欧洲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哥特风格、巴洛克、现代主义、古越遗风、中华汉族古典风格、闽南传统大厝风格、碉楼形式等在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单体建筑中的地域化表现;剖析了单体内部空间在沿袭闽南传统礼制布局以及采用异国型制布局方面的多样衍变;剖析了多种构筑技艺手段如地方红砖工艺、传统石作石雕、泥塑彩瓷工艺等在建筑单体中的特色表现。文中还对出现这种多元表现景象的背因进行了关注,并对五彩斑斓的外廊式建筑单体变幻景象所引发的浪漫情境加以解读。
     在城镇街屋景观尺度层面,阐论了“骑楼街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它的大量出现表明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侨乡的繁荣有了“升华”。事实上在当地还存在着诸如“外廊式兄弟楼”、“外廊式长屋”等其他“非骑楼街屋类”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本文还论述了骑楼街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的地域适应性衍生原因,并分析了其组群规划和单元建筑的适应性乡土化衍变特点,分析了它所具有的蕴含地域场所精神的街道美学感受。
     其三,相关讨论部分。论析了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繁荣景观与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避暑地外廊式建筑、广东五邑侨乡外廊式建筑等的兴盛发展的历史关联和表现差异;论述了它作为南方亚热带近代建筑景观代表的典型特点,并将其与北方寒冷地带近代建筑景观进行了差异性比较;阐明了它是闽南近代地域建筑景观的一个重要特色切面;并借此讨论了近代骑楼学中的“骑楼街屋”与“非骑楼街屋类外廊式建筑”的同时性繁荣问题。此外,本文还顾望了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在当代的遗产保护和现实变迁情况。
"The evolution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South Fujian in modern times" is a cultural landscape of modern regional architecture, it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The in-depth study of it can clarify the blind spot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extend the horizon of arcade research,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of the South Subtropical and reveal the features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landscape in Southern Fujian more deeply. The subject is one of the early research of the project "Protection Guidelines for typical buildings in historical towns and villages", which is the sub-project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em number:2008BAJ08B02), and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lso.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reference value to carrying out protection work to cultural landscape of typical buildings--"veranda architecture" in southern Fujian in the fu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combined with architectural typology, reg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inspired by the analogy to biological knowledge, the author deduced the "Building type adapts to local environment" theory, and studied with empirical methods such a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graphic mapping, image contrast and literature archaeolo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The results in general showed that veranda architecture as a building type occurred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hree-dimensional prosperity in the "triple scale". Specifically, it included the following three-part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ults.
     First, part of background research. The author elaborated on that veranda architecture as a building type was essentially a building principle existing in the psychology. And discussed that it has different adaptability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prosperity in the world showing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unbalanced. The author noted that the rise of the "colonial veranda architecture" wave of based on the actions of colonists in the modern glob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And he proposed to concern about the "generalization-colonial" building boom phenomenon after the "colonial veranda architecture" wave. The author thought the prosperity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just occurred in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 features of modern Southern Fujian, then its subtropical climate and the complex multi-cultur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ll of these paved the way for its special prosperity.
     Second, major part. The paper revealed the fitness prosperity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at triple-scale landscape level innovatively, which were regional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urban street-house landscape and building landscape. At regional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level, the paper discussed "fitness prosperity of groups", the author thought it can be said that history of building developments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was a spe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to some extent. The paper analyzed four space derivative pictures of group multiplication, calculated and cognized groups feature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with "high relative density", "explosive growth rate," "a wide range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with reference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communities. The paper also conducted a study of public behavioral psychology for the reasons of group multiplication scene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and clarified that it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ublic's experience outside the domain, such as in Southeast Asia, Guangdong, Taiwan and so on,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public's cognition of "veranda's local climate adaptation" and "veranda tallied with gray spa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Southern Fujian".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found the other important reason for prosperity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French scholar Le Pen's group psychological principle, that was "group madness".
     At building scale landscape level, the paper discussed "multiple performance to regional adaptation of single veranda buildings" inspired by "divergent adaptation" phenomenon species occurr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 Analyzed localization performance of varieties of styles in single veranda building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such as the Asian modern colonial style, the Islamic style, Europe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classical, Gothic, Baroque, Modernism, Yue legacy, Chinese classical style, traditional style in Southern Fujian and towers form; Analyzed evolution of the form diversity of the internal space of single veranda building in terms of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ritual layout and using foreign-based layout; Analyzed special performance of varieties of means to build skills in single veranda buildings, such as local red brick building technology skills, traditional stone carving skills, clay and other ceramic technology skills. The author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ese diverse performance scene, and unscrambled romantic feelings context caused by colorful unpredictable scene of single veranda buildings.
     At urban street-house landscape level,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arcade shop-house" as a special collection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which appeared largely showed that prosperity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has "sublimated". In fact, there were still local veranda building aggregates such as "veranda brother-house ", "long veranda house" and other class of non-arcade shop- hous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d the reasons for regional adaptive derivative of arcade shop-house in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Southern Fujian, discussed its group Plan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adaptive evolution of building unit, and discussed its street-aesthetic experience, which containing regional spirit.
     Third, part of relative discussions. The author compared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with colonial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summer retreat veranda architecture and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Guangdong Wuyi, and thought that the former prosperity was relevant to the latter flourish and they had different performanc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typical characters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as modern buildings landscape in southern sub-tropical, and also compared it with modern buildings landscape in northern cold areas. Stated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section of traditional regio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flourishing simultaneously to "arcade shop-house" and "veranda architecture class of non-arcade shop-house ". In addition, the author looked ahead at problem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al change of veranda architecture cultural landscape in modern Southern Fujian in contemporary.
引文
[1]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日]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M].第1版.黄俊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台湾]聂志高.金门洋楼的外廊样式:建筑装饰的演绎[M].台北:桑格文化有限公司,2006.
    [4]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6]杨秉德,蔡明著.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9]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M].第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0]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王恩涌、李贵才、黄石鼎.文化地理学[M].第1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2][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第1版.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3]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4][俄]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M].第1版.吴有刚、赵复兴、孟克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15]杨垄.杨垄民族研究文集[M].第1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6][法]马塞尔·莫斯.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M].第1版.梁永佳,赵丙祥,林宗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美]阿摩斯.拉普普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第1版.常青,张晰,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8]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9][美]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王冠上的宝石英属印度[M].第1版.杨梅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0][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第1版.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1][美]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2][美]阿摩斯.拉普普特.宅形与文化[M].第1版.常青,徐菁,李颖春,张昕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3]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闽文化源流与近代福建文化变迁[M].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
    [24]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编.泉州科技史话[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25]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GJ35-87)[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6]林其标、林燕赵、维稚编.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第1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7]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8]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9][澳大利亚]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M].第1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88.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9卷[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6.
    [31]龚洁.到鼓浪屿看老别墅[M].第1版.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2]龚洁.鼓浪屿建筑[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1997.
    [3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4][日]羽岛重郎、荒井惠.通俗台湾卫生[M].第1版.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17.
    [35]陈嘉庚.战后建国首要:住屋与卫生(民国版)[M].第1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出版,1946.
    [36][台湾]林宪德.建筑风土与节能设计——亚热带气候的建筑外壳节能计画[M].第1版.台湾:詹氏书局,1997.
    [37][台湾]李乾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M].第1版.台北:远流出版社,2003.
    [38]黄乐德.泉州科技史话[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9]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M].第1版.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0]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1]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编.闽南文化研究[M].第1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3]关华烈.烟雨碉楼[M].第1版.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
    [44]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5]廖达柯.福建海外交通史[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6]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中西摩登建筑关系研究[M].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7]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48]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9]金大钟.21世纪的亚洲及和平[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0]余英时.中国现代的民族主义与知识分子[M].第1版.台湾《民族主义》时报出版社公司,1985.
    [51]陆元鼎等.广东民居[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52]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3]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M].第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4]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福建省自然地图集[M].第1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5]黄汉民.老房了:福建民居[M].第1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56]何晓莲.宗教与文化[M].第1版.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57]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第2版.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8]罗时叙.庐山别墅大观:人类文化交响乐[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9]缪朴.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第1版.司玲、司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0]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第1版.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1]艾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第1版.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2]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M].第1版.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63]黄金良.泉州民居[M].第1版.福州:海风出版社,1996.
    [64]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著.美国华侨史[M].第1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5]肖林.潮峰石[M].第1版.香港:中和文化出版社,2004.
    [66]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增订本)上卷[M].第1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67][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第1版.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68]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编.泉州古建筑[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大学科技出版社,1991.
    [69]Wagner PilipL.Mlkesell Mavin W.Readings in Cultural Geograph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62.
    [70]Jordan Terry G,Rowntree Lester.The Human Mosaic——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M].3rded.New York:Harper & Row,1982.
    [71]Lee Ho Yin. The Singapore Shophouse:AnAnglo-Chinese Urban Vernacular,Ronald G Knapp, Asia's Dwellings:Tradition, Resilience, and Chan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72]Dan Cruickshank. 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M].第20版.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1996.
    [73]J.F.Geist. Arcades:The History of a Building Type[M].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9.
    [74]Antoine Chrysostome Quartremere de Quincy.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architecture comprenant dans son plan les nations historiques,descriptives.archaeoloques,biographiques, theoriques, didactiqueset pratiques de cet art[M].2 vols.paris,1832.
    [75]Johann Friedrich Geis.Arcade:the History of a Building Type[M]. Mass:MIT Press,1985.
    [76]Jane Beamish & Jane Ferguson. A history of Singapore architecture:the making of a city [M]. Singapore G. Brash,1985.
    [77]Albert H.Stone and J.Hammond Reed.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tains[M].HanKow:the Arthington Press,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21.
    [78]Sten Ake Nilsson. European Architecture in India 1750-1850[M], New York:Taplinger Pub. Co.1968.
    [79]Peirce, Charles Sanders.Collected Papers[M]. Cambridge:Harvard Uni. Press,1931.
    [80]Peirce,CharlesSanders.CollectedPapers of CharlesSandersPeirce[M].Vols.1-2.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81]Downes,Kerry.Hawksmoor[M].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70.
    [82]Summerson, John Newenham. John Nash,Architect to King George IV[M]. G. Allen & Unwin Ltd.,1935.
    [83]Hummon D M.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Altman&SM Low Place attachment [M].New York: Plenum Press,1992.
    [84]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Vintage Books,1992.
    [85]Gibberd,F. Town Design[M].2nd edn, 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1955.
    [86][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87]林冲.两岸近代骑楼发展之比较与探讨[J].华中建筑,2004,22(B07):164-167.
    [88]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8):17-20.
    [89][台湾]江柏炜.“五脚基”:近代闽粤侨乡建筑的原型[J],城市与设计学报,2003(13&14):177-243.
    [90][台湾]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日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第59期,2007(3):1-24.
    [91]朱永春.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0(3):47-50.
    [92]刘亦师.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J].华中建筑,2006(1):5-8.
    [93]刘亦师.“中国近代建筑史”题辨.[J].建筑学报,2010(6):1-5.
    [94]杨思声,肖大威,戚路辉.“外廊样式”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华中建筑,2010(11):25-29.
    [95]王珊,杨思声.近代外廊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线索[J].中外建筑,2005(1):54-56.
    [96]杨思声.近代外廊式建筑在泉州形成的三个因素[J].福建建筑,2003(3):17-18.
    [97]杨思声,肖大威.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的文化特征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64-67.
    [98]王珊,杨思声,关瑞明.骑楼在泉州近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发展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88-93.
    [99]王珊,关瑞明.泉州近代骑楼与当代骑楼比较[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85-388.
    [100]林琳、许学强.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4,19(1)2:52-57.
    [101][台湾]胡宗雄、徐明福.日治时期台南市街屋亭仔脚空间形式之研究[J].(台湾)建筑学报,2003(44):97-115.
    [102]谢漩,骆建云.北海市旧街区骑楼式建筑空间形态特征[J].建筑学报,1996(11):43-46.
    [103]杨宏烈.广州骑楼商业街特色的保护与创新[J].中外建筑,1998(5):28-30.
    [104]李小静,潘安.广州骑楼文化与城市交通[J].南方建筑,1996(2):11-13.
    [105]#12
    [106]林琳.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J].建筑科学,2006,22(5):119-125.
    [107]许政.新加坡骑楼颉英[J],华中建筑,1999(2):61-65.
    [108]庄海红.厦门近代骑楼发展原因初探[J].华中建筑,2006,24(7):144-145.
    [109][新加坡]乔恩.林.新加坡的殖民地建筑(1819—1965)[J].世界建筑,2000(1):70-72.
    [110]刘明.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研究述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54-58.
    [111][美]J.H.斯图尔德,王庆仁.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世界民族,1983(6):10-16.
    [112]徐心希.闽越族的汉化轨迹与闽台族缘关系[J].台湾研究,2002(1):60-67.
    [113]郑学檬,袁冰棱.福建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特色[J].南京:东南文化,1990(3):5-15.
    [114]何绵山.闽越文化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5-61.
    [115]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2010(2):62-77.
    [116]刘登翰.闽台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J].东南学术,2003(3):107-119.
    [117]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旧城改造规划实践及思想(1920-1938)[J].城市规划学刊,2008(3):104-110.
    [118]黄浩,张义峰.回归自然,散淡人生:庐山别墅的建筑美学追求[J].小城镇建设,2001年(3):28-30.
    [119]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6-159.
    [120]黄朝阳.墨子的譬——逻辑学意义的类比[J].学术研究,2004(7):69-73.
    [121]王治君.基于陆路文明与海洋文化双重影响下的闽南“红砖厝”——红砖之源考[J].建筑师,2008(1):86-92.
    [122]#12
    [123][日]日本建筑学会.台湾之兵营建筑[J].建筑杂志,1897,11(132):379-380.
    [124][日]日本建筑学会小池军医正之の谈片[J].建筑杂志,1898,12(135):110-111.
    [125][日]日本建筑学会.故工学士瀧大吉氏之传[J].建筑杂志,1902,16(192):362-365.
    [126][日]浅井新一.台湾陆军建筑の沿革概要[J].台湾建筑会志.1932,4(4):6-10.
    [127]易刚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5(5):75-79.
    [128]杨秉德.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J].新建筑,2005(1):48-51.
    [129]陈金亮.民国时期的晋江华侨与乡族械斗[J].社会科学家,2010(2):152-154.
    [130]方拥.石头成就的闽南建筑[J].建筑师,2008(10):106-108.
    [131]陈晓向.惠安乡土建筑中的石技艺特色[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401-405.
    [132]黄忠杰,台湾传统剪瓷雕艺术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45-48.
    [133]杨秉德.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J].华中建筑,2005(1):159-163.
    [134]吴招胜,唐孝祥.从审美文化视角谈开平碉楼的文化特征[J]小城镇建设,2006(4):90-93.
    [135]J. S. H. Lim."The'Shophouse Rafflesia':An Outline of its Malaysian Pedigree and its Subsequent Diffusion in Asia"[J]. JMBRAS,66 (Part 1),1993:47-67.
    [136]Mai-Lin Tjoa-Bonatz. "Shophouses in Colonial Penang"[J].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ume LXXI Part 2,1998:122-136.
    [137]Tze Ling Li.A Study of Ethnic Influence on the Facades of Colonial Shophouses in Singapore:A Case Study of Telok Ayer in Chinatown[J].JAABE,2007,6(l):41-48.
    [138]Tuan Y F. 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J].London Minneapolis, 1974,89:150-162.
    [139]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140]林琳.广东地域建筑—骑楼的空间差异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41]林思玲.日本殖民台湾建筑气候环境调适的经验[D].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2]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43][台湾]江柏炜,“洋楼”:闽粤侨乡的社会变迁空间营造(1840s—1960s)[D].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博士学位论文,2000.
    [144]许政.泉州骑楼建筑初探[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145]王珊.泉州近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46][台湾]王素娟..日据时期台湾洋楼住宅外廊立面形式之研究[D].云林: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7][台湾]朱启明.闽南街屋建筑之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中山南路“骑楼式”街屋为例[D].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8]朱怿.泉州传统民居基本类型的空间分析及其类设计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49][台湾]徐志仁.金门洋楼建筑形式之研究[D].淡水:淡江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4.
    [150][台湾]张宇彤.金门与澎湖民宅形塑之比较研究——以营建中的祭祀、仪式与装饰论述[D].成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51][台湾]林美琪.金门洋楼民居外廊立面形式变迁之研究[D].云林: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52][台湾]麦筱凡.传播路径对洋楼外廊立面形式影响之研究——以台湾、金门洋楼民宅为例[D].云林:台湾国立云林大学空间设计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3]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54][台湾]郑吉钧.“台湾凉台殖民地样式”建筑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坜:中原大学建筑所硕士学位论文,1997.
    [155]薛家薇.泉州手巾寮适应地域气候的方法和理念[D].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6]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建筑[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57]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58][台湾]叶乃齐.台湾传统营造技术的变迁初探——清代至日本殖民时期[D].台北: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
    [159]陈志宏.厦门骑楼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
    [160]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61]赵鹏.泉州官式大厝与北京四合院民居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62][台湾]庄耀棋.在台惠安峰前村蒋氏打石匠师群之研究[D].台湾:“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1。
    [163]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
    [164]姜省,潮汕传统建筑的装饰工艺与装饰规律[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65]李琛.台城镇骑楼研究[D].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
    [166]冯铁宏.庐山早期开发及相关建筑活动研究(1895-1935)[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67]邹冰玉.贵州十栏建筑形制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168][台湾]赖裕鹏.“骑楼式”街屋比较之研究——以鹿港中山路与泉州中山南路为例[D].云林: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169]关瑞明.泉州多元文化与泉州传统民居[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2.
    [170]林冲.台湾街屋骑楼形式的探讨[A].张复合主编.98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7-55.
    [171]彭长歆.“铺廊”与骑楼:从张之洞广州长堤计划看岭南骑楼的官方原型[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9-85.
    [172]刘亦师.从“外廊式建筑”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1993-2009)[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26.
    [173]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74]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厦门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75]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武汉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76]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天津篇[M].第1版.北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1989.
    [177]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烟台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78]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营口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79]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80]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庐山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81]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82]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92.
    [183]汪坦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84]李传义.外廊建筑形态比较研究[A].汪坦,张复合主编.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3-18.
    [185][日]田代辉久.广州十三夷馆研究[A].马秀之,张复合,村松仲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23.
    [186]SAUER C.O.Recent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geography [A].HAYES e.C.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C].New York:Lippincott,1927.
    [187]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一)[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88]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89]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三)[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90]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91]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2]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93]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94][日]村松申.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A].张复合、贾珺等编.建筑史论文集17-21连载.[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05.
    [195]朱维十,陈元煦.闽越的建国及北迁[A].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96]徐心希.试论福建地区闽越族的汉化与古代中原文化[A].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197]卢兆荫.关于闽越历史的若干问题[A].王培伦.冶城历史与福州城市考古论文选[C].福州:海风出版社.1999.
    [198][台湾]黄俊铭.从日据初期家屋建筑的相关法规看殖民地台湾理想家屋的原型[A].中华民国建筑学会.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第七届建筑研究成果发表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1994.
    [199][台湾]黄俊铭.日据明治时期台湾兵营建筑之研究[A].贺陈词教授纪念文集[C].台中:东海大学建筑系,1995:119-130.
    [200][台湾]林思玲、傅朝卿.日治时期台湾兵营建筑适候改造过程之研究(1902-1931)——以陆军建筑技师浅井新一之回顾文为主[A].文化与建筑研究集刊[C].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文化与建筑研究小组、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2005(11):1-40.
    [201]颜美华,武云霞.上海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公寓建筑[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0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A].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仝集第三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 版社,1990.
    [203]刘亦师.中国碉楼民居分布及其特征[A].张复合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4-126.
    [204]彭长歆.骑楼制度与骑楼城市[A].张复合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0-137.
    [205][台湾]黄俊铭.清末与日据时期亭仔脚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骑楼管理问题根源的探讨[A].第二届建筑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台中:东海大学建筑系.,1996:141-148.
    [206][台湾]黄俊铭.清末留学生与广州市政建设(1911-1922)[A].汪坦、张复合主编.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83-187.
    [207]陈正哲.借非官方人物之考察解析都市建设历史——以1910年代台北城内的建设为例[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87.
    [208]福建省南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安县志[M].第1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209]福建省龙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黄剑岚主编.龙海县志[M].第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10]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市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211]同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同安县志[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0.
    [212]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芗城县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13]永春县志编纂委员会.永春县志[M].第1版.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1990.
    [214]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溪县志[M].第1版.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1994.
    [215]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安县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1998.
    [216]晋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晋江市志[M].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217]鲤城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鲤城区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18]石狮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何锦龙主编).石狮市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219]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德化县志[M].第1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220]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漳州市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21]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
    [22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华侨志[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
    [223]陈延庭.集美学校的前三十年史[M].油印本.
    [224]王增炳,余纲等著.陈嘉庚兴学记[M].第1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225]校史编写组编.集美学校七十年[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26]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第1版.长沙:岳麓出版社,1998.
    [227]陈永成主编.老福建[M].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
    [228]洪卜仁.厦门旧影新光[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29]任继愈主编.南洋华侨史话[M].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30]林金枝,庄为玑.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231]陈成南.漳州名胜与古建筑[M].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32]厦门城市建设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城市建设志[M].第1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八辑)厦大建筑概述[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233]厦大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三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234]王连茂.泉州拆城辟路与市政概况[A].泉州鲤城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著.泉州文史资料1—10辑汇编[C].内部出版,1994.
    [235]谢德.泉州市政兴办初期情况回顾[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委.泉州鲤城文史资料(第三辑)[C].内部出版,1988.
    [236]方文图.关于厦门设市年月问题[A].政协福建省厦门市委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厦门文史资料集(第四辑)[C].内部出版,1983.
    [237]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潘用庭主编).南安县志[M].第1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238]张镇世,郭景村.厦门早期的市政建设[A].政协福建省厦门市委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厦门文史资料第1辑[c].内部出版,1963.
    [239]厦门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整理.《民国厦门市志》卷十七《实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40]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41]泉州市华侨志编撰委员会编.泉州华侨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242]Scott Cook.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Front Porch:The Study of an American Cultural Object[OL]. http://xroads.virginia.edu/-CLASS/am483_97/projects/cook/first.htm,1994.
    [243][台湾]江柏炜.闽南建筑文化的基因库:金门历史建筑概述[EB/OL]. http://163.13.226.19/art/inport/doc/eye-art/9202history.doc.
    [244][台湾]江柏炜.地方史与全球史的连接[EB/OL]. http://www.docin.com/p-18629905.html.
    [24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463ad122bcd126fff7050bb0.html
    [246]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 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1.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3“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是文化地理学的五大研究主题之一。1906年Schluter提出将人类创造的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随后Sauer创立了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文化景观”一词开始在地理学中被广泛使用。1927年Sauer在“文化地理学的近今发展”一文中给出一个简单而容易使人误解的文化景观定义,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
    4[口]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5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指的是近代殖民环境下所衍生的外廊式建筑,其建筑表现形式上常体现为简单方盒子式的周围附贴外廊。
    6[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7骑楼街屋的研究虽然如火如茶,但是对非骑楼街屋类的外廊式建筑的研究却较为忽视。
    8[台湾]江柏炜.“五脚基”:近代闽粤侨乡建筑的原型[J],城市与设计学报,2003(13)&(14):177-243
    9[口]田代辉久.广州十三夷馆研究[A].马秀之,张复合,村松伸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23
    1[日]村松申.东业建筑世界二百年[A].张复合、贾珺等编.建筑史论文集17-21连载.[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05
    11关于“泛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情况的分析,详见本文第二章。
    12[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泽.建筑学报,1993(5):33-38
    13 Scott Cook.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Front Porch:The Study of an American Cultural Object[OL]. http://xroads.virginia.edu/~CLASS/am483_97/projects/cook/first.htm,1994
    14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Ⅰ-Ⅱ
    15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Ⅳ-Ⅴ
    16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Ⅴ
    17刘亦师.从“外廊式建筑”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1993-2009)[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18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2-342.
    19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0.
    20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6.
    21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6.
    22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Ⅰ-Ⅲ.
    23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9.
    24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8):17-20.
    25作者:杨思声,指导教师:方拥。
    26[台湾]朱启明.闽南街屋建筑之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中III南路“骑楼式”街屋为例[D].云林: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7[台湾]聂志高.金门洋楼的外廊样式:建筑装饰的演绎[M].台北:桑格文化有限公司,2006.
    28详见[台湾]建筑学报51期,2005年3月.
    29[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空间设计系硕士班硕士论文,2004.
    30[台湾]江柏炜.“五脚基”:近代闽粤侨乡建筑的原型[J],城市与设计学报,2003(13&14):177-243
    31倪梁康.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义:纪念现象学运动一百周年[J].中国社会科学,2000(4):69-78.同时参考,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第1版.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4
    32张汝伦.现代地方哲学十五讲[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11
    33谢建明等.现代科学导论之生物进化[EB/OL].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biology/chapt5/3.1.htm,2008
    34杨垄.莫斯教授的社会学学说与方法[A].杨垄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146-148
    35刘明.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研究述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54-58
    36[美]J.H.斯图尔德,王庆仁.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世界民族.1983(6):I0-16
    37[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2
    38[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3
    39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6
    40 Antoine Chrysostome Quartremere de Quincy:昆西).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architecture comprenant dans son plan les nations historiques,descriptives.archaeoloques.biographiques, theoriques, didactiqueset pratiques de cet art[M].2 vols.paris,1832.
    41[美]阿摩斯.拉普普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第1版.常青、张晰、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2
    4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3[意]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42
    4[意]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43
    5[口]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6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Ⅰ-Ⅱ
    7[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2
    8[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6:42
    9 Antoine Chrysostome Quartremere de Quincy(昆西)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architecture comprenant dans son plan les nations historiques,descriptives.archaeoloques,biographiques, theoriques, didactiqueset pratiques de cet art[M].2 vols.paris,1832.
    10资料来源: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在夏商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古代文献就有记述关于在建筑上采用“四嚮”之制的记载。据有关考古资料显示河南堰师二里头两座宫殿遗址都是完整的合院。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宫殿出现的广庭被王振复先生认为是中国四合院平面型制建筑平面的雏形。
    12郑虹.骑楼—特殊建筑的文化沉淀[EB/OL].http:///www.landscape.cn/review/Culture/2009/86879.html,2009
    13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8):17-20
    22本文所谈的殖民外廊式建筑,指的是近代殖民者在殖民占据地所建设的外廊式建筑。
    23[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24资料来源:[美]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王冠上的宝石英属印度[M].第1版.杨梅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142
    25Anthony King.The bungalow:the production of a global culture[M].London,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
    26[台湾]麦筱凡.传播路径对洋楼外廊立面形式影响之研究——以台湾、金门洋楼民宅为例[D].云林:台湾国立云林大学空间设计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20
    27[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28同上。
    29详见,[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30[台湾]麦筱凡.传播路径对洋楼外廊立面形式影响之研究——以台湾、金门洋楼民宅为例[D].云林:台湾国立云林大学空间设计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21
    31殖民者兴建外廊式建筑的做法向西传播到欧洲以后,是否还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外廊式建筑,关于这一点有待讨论。
    32[台湾]江柏炜.闽南建筑文化的基因库:金门历史建筑概述[EB/OL]. http://163.13.226.19/art/inport/doc/eye-art/9202history.doc.
    33[日]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M].第1版.黄俊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6
    34[台湾]郑吉钧.“台湾凉台殖民地样式”建筑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坜:中原大学建筑所硕士学位论文,1997:178.说明:外廊式殖民建筑在世界的宏观传播路径大致如此,但在微观层面上由于殖民者在近代殖民地移动的复杂性,导致了微观层面传播路径上的多样化交织。
    35[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36[日]村松申,包慕萍译,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第五章,口本建筑的帝国主义化,建筑史论文集,2003年第3辑:264
    37关于殖民外廊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将在下一节当中详述。
    38根据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藤森研究室1999、2000年的曼谷调查成果。
    39[日]村松申,包慕萍译,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第五章,日本建筑的帝国主义化,建筑史论文集,2003年第3辑:264
    40[日]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M].第1版.黄俊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0-21
    41[日]村松申.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第五章,日本建筑的帝国主义化)[A].包慕萍译.张复合、贾珺等编.建筑史论文集2003年第3辑[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64
    42出处:根据田代辉久“广州十三夷馆研究”一文中的插图整理.详见:[日]田代辉久.广州十三夷馆研究[A].马秀之,张复合,村松伸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23
    44伍汀.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M].第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45当时殖民据点中的殖民者与据点周围的土著或地方民众的关系往往较为敌对。
    56[日]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M].第1版.黄俊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1
    1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3
    2久忆.海峡两岸的古代对渡[J].政府法制,2009(9):42。摘自《中国交通报》2009年2月17日。
    3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编.泉州科技史话[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7
    4刺桐向北传播到北纬25°(我国冬季的冰冻线)以下的南方,大约西至昆明,东达泉州,越过这个区域便很难生长茂盛。
    5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GJ35-8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268-285
    6资料来源:广州地区的太阳辐射与日照[EB/OL].http://gd.southcn.com/fdc/gzdl/gzqh/gzdl_20050531150139.html.
    7资料来源:长沙市天心区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8图片出处: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B/OL].http://wenku.baidu.com/view/lfb3517e5acfalc7aa00ccfb.html
    9薛家薇.泉州手巾寮适应地域气候的方法和理念[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75
    11林其标,林燕,赵维稚编.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第1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6
    12陈志宏.厦门骑楼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37
    13尤增辉,林彰三.鹿港三百年[M].台北:台北户外生活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1:28.同时参考: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5
    14洪弃生.鹿港沈桴记[A],寄鹤斋古文集[C].台湾省文献会出版社,1993:211
    15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6.
    16学者何绵山认为,闽越人是生活在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代的福建土著先民。参见: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
    17有的学者认为闽和越不是同一民族,闽是福建的土著,越则是由会稽南来的客族。(参见:朱维干,陈元煦.闽越的建国及北迁[A].百越民族史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有的学者认为闽越是一个民族,而不是由闽和越两种民族合成。(陈国强.周立方.闽越族的历史发展及文化特点[A].闽文化渊源与近代福建文化变迁[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杜,1999)也有人认为闽越是古代越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卢兆荫.关于闷闽越历史的若干问题[A].《冶城历史与福州城市考古》论文选[C].福州:海风出版社.1999.)还有学者认为闽越是南方少数民族总称“百越”在秦汉时对闽南地方的称呼(郑学檬.袁冰棱.福建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特色[J].东南文化,1990)
    22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2010(2):62-76
    23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2010(2):62-76
    24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183
    25泉州市华侨志编撰委员会编.泉州华侨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185
    26泉州市华侨志编撰委员会编.泉州华侨志[M].第l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11
    27泉州市华侨志编撰委员会编.泉州华侨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179
    28同上,第180页。
    29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第9卷)[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6:296-310
    30严复、梁启超等人也广泛宣传自由主义。
    31同安籍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赞同孙中山的自由精神,福建辛亥光复时,在他的号召下,仅1911年10月至1912年2月,新、马华侨为福建革命活动捐款达27万叻币,1911年底,孙中山自欧洲回上海途经新加坡,曾问陈嘉庚,到国内后如果需要款项可否帮助,陈嘉庚答应筹款5万叨币。后来孙中山到上海后电告陈嘉庚,“将赴南京需费”陈嘉庚即如数汇交。
    32关瑞明.泉州多元文化与泉州传统民居[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29
    33出处: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发表的《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
    34陈永成主编,福建省档案馆供稿.老福建[M].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58
    35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芗城县志.卷三十四.[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36陈永成主编,福建省档案馆供稿.老福建[M].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57
    37陈永成主编,福建省档案馆供稿.老福建[M].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58
    38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市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39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26
    40厦门城市建设志编委会.厦门城市建设志[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1992.
    41图片扫描自:李百浩.近代厦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外来影响[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8.另详,厦门方志办.民国厦门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洪卜仁提供)
    42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芗城县志.卷三十四[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43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44鲤城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鲤城区志(卷四.城乡建设)[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5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 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461910年外国人腓力普.威尔逊曾说道:“除鼓浪屿外——找不到我们可以称为路的路”。鼓浪屿布道教士约翰.麦高思也说道:“过去十年里(指1882年至1891年)……中国人不以筑路为业,结果士尽可能多地把这一职业留给自然。”
    47当时的厦门城区,由于人口密集,住宿拥挤,且传统房屋多为砖木结果,经常发生大火。这也为城区改造带来了契机,如,1902年10月3日,一场大火竟然烧去了13条街的房屋,称为厦门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火灾。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总共烧毁十三条街的房子共千余间,即今包括大同路、大元路、横竹路,人和路,镇邦路、大中路,升平路等在内的这一大片市区。详: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62
    48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市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49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外来影响[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7-181
    50厦门市城市建设志编幕委员会编.厦门城市建设志[M].第1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51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外来影响[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7-181
    52在思明市政筹备处会刊中,将嵩屿对于厦门的重要性与九龙对于香港的重要性相比:“盖鉴于厦门政治与经济之建设,既受国际条约所拘束,不获自动伸展,自应另辟市场,以裕民生,用意至为深远……。目今欧西各国工厂,因都市中心—地价、劳力均极高昂,多谋向外迁移。僇以嵩屿与工业区域,尤适合于此种趋势也。”详见: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53孙中山先生于建国方略中曾提到此规划,谓:“吾意须于此港面之西方,建新式商埠,以为江西福建南部丰富矿区之一出口,此港施以新式设备,使能联陆海两面之运输以为—气。”所谓港面之西方,即嵩屿也。详见: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54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外来影响[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7-181
    55[台湾]江柏炜.闽南建筑文化的基因库:金门历史建筑概述[EB/OL]. http://163.13.226.19/art/inport/doc/eye-art/9202history.doc.
    56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安县志(第十一篇,城乡建设)[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1998
    57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市志[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58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59 Yat-sen Su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M]. Chungking:Ministry of Inform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3:22
    1有时也被称为“外廊式殖民地建筑”。
    2龚洁.到鼓浪屿看老别墅[M].第1版.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2
    3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39
    4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7
    5原址在今鹭江道厦门海关前。图片出处:2007厦门城建档案馆展出百年历史图片。说明:厦门海后滩在殖民者占据时期,外廊式建筑沿海面平齐排列的风貌与中国其他殖民者占据点如上海、汉口等地的情况十分类似。
    6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8
    7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6
    8龚洁.到鼓浪屿看老别墅[M].第1版.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6
    9龚洁.到鼓浪屿看老别墅[M].第1版.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5
    10龚洁.鼓浪屿建筑[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1997:49
    11厦门晚报电子版.厦门市第二医院110周年院庆图片展示[EB/OL].http://www.xmnn.cn/dzbk/xmwb/20080226/200802/t20080226_479266.htm,2008
    12资料来源:厦门晚报电子报[EB/OL].http://www.xmnn.cn/dzbk/xmwb/20090412/200904/t20090412_963432.htm,2009
    13洋人们的活动一般在华人城外,靠近海上交通和海岛的地方,这有利于他们进出闽南的便利,一旦有战火发生,他们便可以迅离至海面,而且在经济贸易上也较方便对海外的联系。虽然英国殖民者也曾经一度想将自己的建筑设置于华人城内,但最终却不能如愿。
    14这对于日后的厦门骑楼街屋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本文第六章中会有论证)
    15资料来源:高振碧藏.厦门.百年影像.厦门记忆[EB/OL].http://laiba.tianya.cn/laiba,2008
    16礼荷莲(Lilias Graham)是一名英国基督教长老公会的女传教士,1888年受派来到鼓浪屿传教,初上鼓浪屿她就把居住的女传教士住所拍成照片寄给英国的亲友。
    17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8
    18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9
    19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20
    20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是在1902年,各国洋人均可在此活动,海外华侨亦可进入。
    21引自: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原副馆长何丙仲接受的记者采访.厦门晚报电子版[EB/OL].http://www.xmnn.cn/dzbk/xmwb/20090510/200905/t20090510_989340.htm,2009
    22龚洁.鼓浪屿建筑[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66
    23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05
    24引自《魏书.释老志》。
    25龚洁.鼓浪屿建筑[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1997:131
    31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建筑[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00。并部分参考:陈延庭,《集美学校的前三十年史》油印本第5页。
    32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9-10
    33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建筑[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00-201
    39校史编写组编.集美学校七十年[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31
    41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M].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2:16
    42资料来源:陈嘉庚故居档案室。
    43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18
    44资料来源:2007厦门城建档案馆展出百年历史图片。
    45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谈到:“其图式每三座做品字形,谓必须如此方不失美观,极力如是主张。然余则不赞成品字形校舍,以其多占演武场地位,防碍将来运动会或纪念日大会之用,故将图中品字形改为一字形,中座背依五老山,南向南太武高峰。”参考:陈嘉庚著.南侨回忆录[M].第1版..长沙:岳麓书社,1998:15
    46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论,P18
    49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的调查研究[J].建筑学报,1997(8):17-20.
    50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38
    51陈永成主编,福建省档案馆供稿.老福建[M].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174
    52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41
    53参考:[漳州历史]周醒南与闽南骑楼.漳州论坛[EB/OL].http://bbs.0596.net/thread-42068-1-1.html,2010
    54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15-16
    55陈志宏.厦门骑楼建筑初论[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45
    56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旧城改造规划实践及思想[J].城市规划学刊,2008(3):104-110
    57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旧城改造规划实践及思想[J].城市规划学刊,2008(3):104-110
    58虽然此时陈清机的泉安汽车公路公司,已将泉安公路拓建至城南顺济桥。
    59王珊.泉州近代和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18
    60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的调查研究[J].建筑学报,1997(8):17-20
    61福建省南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安县志(卷十二,华侨篇。[M].第1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62福建省龙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黄剑岚主编.龙海县志(城乡建设篇)[M].第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63福建省龙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黄剑岚主编.龙海县志(城乡建设篇)[M].第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64同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同安县志(卷4,城乡建设志)[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0
    65福建省南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332-333
    66永春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春县志(卷5,城乡建设志)[EB/OL].福建省情资料库,http://www.fjsq.gov.cn/DSXZ.ASP
    72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4-145
    73作者根据《近代华侨在厦门投资概况及其作用》中相关资料绘制。
    74根据《泉州市华侨志》中的“清末-1949泉州地区华侨投资分类调查统计表”绘制而成。详见:泉州市华侨志编撰委员会编.泉州华侨志[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185
    77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6
    97 Weber, M. Economy and Society,2 vols[M]. 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315
    98 North, D.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W. Barnett et al (eds.), Political Economy,1993:62
    99据许政学者研究,莱佛士在新加坡推行“五脚基”(five-foot-way)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华人社区中连续的外廊式街屋习俗的影响。
    100陈耀威.莱特街的孟加楼华宅[EB/OL].槟城媒体,http://penangmedia.com/penang/viewthread.php?tid=407&page=&page=1
    109汤国华主持测绘。出处: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0
    110同上.
    111资料来源:http://dream1013dream1013.spaces.live.com/
    112清末许多改革派的官厅建筑采用外廊式建筑形式,如陆军部大楼,各省的咨议局等。
    128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70
    129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119
    130同上,第120页。
    131同上,第130至132页。
    132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140-145
    133吴庆洲.广州近代的骑楼纵横谈——敞廊式商业建筑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对建筑创作的启示.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40-342
    134戴一峰等译编.近代厦门社会经济概况[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1990.
    135[日]外务省通商局监理福建省事情[M].第1版.东京:东京商业会议所发行,1921
    136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福建省统计年鉴(第一回)[M].1937
    137林星.近代厦门城市人口变迁与城市现代化[J].南方人口,2007,22(3):38-45
    138转引自:后藤文书,R,2717,台湾8号.参见:卞凤奎.台湾总督府的华南与南洋拓进政策——以籍民为中心的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5
    139关于这一点,在本章的第四节中将有详述。
    140卞凤奎.台湾总督府的华南与南洋拓进政策——以籍民为中心的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6
    141卞凤奎.台湾总督府的华南与南洋拓进政策——以籍民为中心的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58
    142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M].第1版.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5
    143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并参考: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6-159
    144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6-159
    145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2010(2):62-77
    146转引自《陈嘉庚研究》1990年总第七期P28页。
    147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2:5-50
    148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杏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8):17-20
    149这是格雷夫斯1994年在厦门大学化学报告厅演讲时的开场白。
    150资料来源:集美陈嘉庚故居档案室。
    151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29-130
    155引自: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口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1-24
    156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口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1-24。转引自,Sten Nilsson. European Architecture in India 1750-1850[M]. London:Faber and Faber,1968:176-178
    157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日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4
    158参考文献同上,第6页。另参考:石黑忠惠,1896年台湾ヲ巡视シ戍兵ノ卫生ニ付キ意见。
    159石黑忠直,1896,”台湾ヲ巡视シ戍兵ノ卫生ニ付キ意见”,<台湾卫生石黑全),东京。并参考: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日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1-24
    160参考文献: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日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1-24。另参考:日本建筑学会.“台湾之兵营建筑”[J].建筑杂志,1897,第11辑第132号:379-380:日本建筑学会.“小池军医正之の谈片”[J].建筑杂志,1898,第12辑第135号:110-111;日本建筑学会.“故工学士瀧大吉氏之传”[J].1902,第16辑第192号:362-365。另参考:日本建筑学会.“小池军医正の谈片”[J].建筑杂志,1898.
    161参考文献: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口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9-10:另参考:浅井新一.台湾陆军建筑の沿革概要[J].台湾建筑会志,1932,第4辑第4号:6-10
    162详:林思玲、傅朝卿.日治时期台湾兵营建筑适候改造过程之研究(1902-1931)——以陆军建筑技师浅井新一之回顾文为主[A].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文化与建筑研究小组.文化与建筑研究集刊[C].台南: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2005(11)。同时参考: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日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1-24
    163 #12
    164 参考文献:林思玲,傅朝卿.气候环境调适的推手—口本殖民台湾热带建筑知识体系[J].(中国台湾)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07(59):1-24。同时参考:详羽岛重郎、荒井惠.通俗台湾卫生[M].台北:台湾口口新报社,1917:41-52
    165图片出处:http://wenku.baidu.com/view/391f274bcf84b9d528ea7a0d.html
    166由德国生物学家Bergman提出。
    167林宪德.建筑风土与节能设计—一亚热带气候的建筑外壳节能设计[M].第1版.台湾,詹氏书局,1997:1-275
    168左边图片出处:http://www.shm.com.cn/travel/2005-09/20/content_948208.htm。右图为作者拍摄。
    169[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170图片由本文作者及王珊绘制.
    17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0。公式转引自:柳孝图.建筑物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0.
    172说明:As为太阳光线在地平面的投影与正南向的夹角,也就是太阳的方位角;hs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就是太阳高度角。纬度角ψ为:观测地点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并且规定北纬为正,南纬为负。赤纬角6,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赤纬角以年为周期,在+23°27'与-23°27'的范围内移动,成为季节的标志。每年6月21日或22日赤纬达到最大值+23°27'称为夏至,该日中午太阳位于地球北回归线正上空,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随后赤纬角逐渐减少至9月21日或22日等于零时全球的昼夜时间均相等为秋分。至12月21日或22日赤纬减至最小值-23°27'为冬至,此时阳光斜射北半球,昼短夜长而南半球则相反。当赤纬角又回到零度时为春分即3月21日或22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四季。因赤纬值日变化很小,一年内任何一天的赤纬角6可用下式计算:sin δ=0.39795cos[0.98563(N-173)]。式中N为日数,自1月1日开始计算。ω为时角,指的是地球自转若干小时转过的角度。地球每小时转过15度,并规定正午为零,距离正午t小时,则该时刻的时角ω=15t.
    173作者根据以下资料描绘: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0
    174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0-42
    175资料来源:集美陈嘉庚故居纪念室。
    176王珊.泉州近代与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7
    177底图资料来自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学生测绘,指导教师:杨思声、郑妙丰。
    178关瑞明.泉州多元文化与泉州传统民居[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32-133
    179关瑞明.泉州多元文化与泉州传统民居[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27
    180[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一大众心理研究(第一卷:群体的一股特征)[M].第1版.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81[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一卷:群体的一股特征)[M].第1版.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8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一卷:群体的一股特征)[M].第1版.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83同上
    184同上
    185同上
    186同上
    187[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第1版.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88除了位于边远山区的某些山地建筑以外。
    189漳州县志(卷一,政区).福建省情资料库[EB/OL].http://www.t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67&index=54&
    194资料出处:[台湾]江柏炜.闽南建筑文化的基因库:金门历史建筑概述[EB/OL]. http://www.docin.com/p-14541839.html
    195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市志(第六章,城区建设)[M].第1版.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196出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3.
    197出处:厦门小鱼网[EB/OL]. http://bbs.xmfish.com/read-htm-tid-3724846-page-1.html,2010
    8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郑松、杨思声、陈志宏、费迎庆、陈芬芳(排名不分先后)
    9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
    10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M].第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50
    15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16-168
    16资料来源:集美陈嘉庚故居档案室。
    17王增炳,余纲等.陈嘉庚兴学记[M].第1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59
    18资料来源:厦门大学建筑系94级本科测绘图,本文作者参与制图。
    19资料来源:集美陈嘉庚故居档案室。
    20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242
    21图片出处: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2052115/
    23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第1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24朱永春.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0(3):47
    25同上.
    26遭到文革破坏,现已不完整
    27规带:屋顶的垂脊。
    28朱永春.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0(3):47
    29朱永春.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0(3):47-50
    30廖达柯.福建海外交通史[M].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22.同时参考:王治君.基于陆路文明与海洋文化双重影响下的闽南“红砖厝”——红砖之源考[J].建筑师,2008(1):86-92
    3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费迎庆、陈志宏、杨思声、陈芬芳等。
    32王治君.基于陆路文明与海洋文化双重影响下的闽南“红砖厝”——红砖之源考[J].建筑师,2008(1):86-92
    33当地受到伊斯兰风格影响的建筑则称为摩尔式建筑,摩尔式建筑在格拉纳达巨大的宫殿建筑时达到了顶峰,阿尔罕布拉宫用红色、蓝色和金色构造出了开放和活泼的内部装饰。墙面装饰了样式丰富的植物图案、阿拉伯文碑铭和阿拉伯式花纹作品,並贴有釉面砖。
    36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23
    37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30
    38参考: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15。同时参考:颜美华,武云霞.上海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公寓建筑[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92。另参考: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中西摩登建筑关系研究[M].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9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225
    40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53
    41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83
    42图片出处:老厦门的影子:白鹭下的百家村[Eb/OL].http://fj.sina.com.cn/travels/l/w/2011-04-20/10065798_2.html,2011
    43当时英国势力强大,全世界有很多地方都是其殖民地,故有此说。
    47Jon S H Lim. House by Asian Architects In PRE-WAR Georgetown,PENANG[M]:66
    48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33
    49金大钟.21世纪的亚洲及和平[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并参考:易刚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5(5):75-79
    50刘亦师.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J].华中建筑,2006(1):5-8
    51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第1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61
    52余英时.中国现代的民族主义与知识分子[M].台《民族主义》时报出版社公司,1985:562
    53杨秉德.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J].新建筑,2005(1):48-51
    54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66-68
    55图片出处:董瑞亭、郑翔.晋江是闽南古民居的“博物馆”[EB/OL].http://www.jydoc.com/article/307801.html,2006
    56资料来源:集美陈嘉庚故居档案室。
    57龚洁.鼓浪屿建筑[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110.
    58龚洁.鼓浪屿建筑[M].第1版.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110
    59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4
    60厝埕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收获季节晒谷子、晒稻草,在广东潮汕民居中,也称为“禾埕”,参考:陆元鼎等.广东民居[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2-80
    61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2
    62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杨思声、郑妙丰。
    63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130
    64厦门大学建筑系94级本科测绘资料。
    65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本科测绘资料。
    66笔者与东南早报记者王了进行的访谈结果。
    67陈金亮.民国时期的晋江华侨与乡族械斗[J].社会科学家,2010(2):152-154
    68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97
    76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34
    77同上,第35页。
    78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255
    79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7
    80近代一直到当代的泉州教堂建筑常有楼座形式.
    8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建,后为闽南华侨购买。
    82[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83[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84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64
    85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119
    86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33-34
    88方拥.石头成就的闽南建筑[J].建筑师,2008(10):106-108
    89同上。
    90庄耀棋.台惠安峰前村蒋氏打石匠师群之研究[D].台湾:“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2001。同时参考,陈晓向.惠安石匠师及其石工技术之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592-597
    91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福建省自然地图集[M].第1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1998:62。同时参考: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22
    98柜台脚指的是台基以下与地面相平齐或者略微露出的石块。
    99裙堵指的是柜台脚以上高及人腰的裙墙。
    100腰堵指的是裙堵以上的狭长状的块面。
    101身堵则指的是镜面墙的腰堵以上、檐口以下。
    102水车堵指的是身堵之上的一条狄长的装饰带,一般以砖叠涩出挑,于正面做出线脚边框,边框内常用泥塑、剪粘构成装饰带,作为屋顶和红色墙面的过渡,考究着以玻璃罩封护,防止雨淋或偷盗。
    103錾砖堵指的是镜面墙的每间分隔处砌出的,犹如西洋古典建筑的壁柱状的竖向墙垛。但不突出墙体。
    104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92
    105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92
    106鸟踏是闽南传统古大厝山墙外面以砖砌成的凸出越三寸的水平线条,原来的功用可能是防止壁面雨淋,后来逐渐变成装饰带.
    107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59
    108图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557480100ma he.html
    109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59
    114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05
    115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05
    116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05
    117叶乃齐.台湾传统营造技术的变迁初探——清代至口本殖民时期[D].台北: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2:158。同时参考: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05
    118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38。并参考:孙大章.民居建筑的插梁架浅论[J].小城镇建设.2001(09).
    119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
    120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郑松、陈志宏、杨思声、费迎庆等。
    121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67
    122黄忠杰.台湾传统剪瓷雕艺术研究[J].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45-48。同时参考:姜省.潮汕传统建筑的装饰工艺与装饰规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27-29
    127图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557480100mahe.html
    128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42
    128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第2版.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1
    130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第2版.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3
    131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主编.鼓浪屿建筑艺术[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43-44
    132牌楼门,古埃及庙宇中门的式样,一对高大的石墙,夹着正中的门道。这种构图在古代两河流域建筑中也有出现。
    4图片出处:http://www.mtime.com/my/784445/blog/1103725/
    5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06
    6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10
    7邹冰玉.贵州干栏建筑形制初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论文,2001:22
    9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陈志宏、杨思声、王剑平等
    10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杨思声、陈志宏、郑妙丰等
    1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杨思声、陈志宏等
    12出处:迪化街魅力之旅、李乾朗-古迹入门,网络地址:http://www.aerc.nhcue.edatw/4-0/teach921/student/9054009/a/beautiful%20image/buliding/new_page_2.htm
    13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8):17-20
    14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2
    15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32
    16彭长歆.骑楼制度与骑楼城市[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0
    17到后来的《修正取缔建筑章程》,才去除“有脚”二字。
    18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33
    19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33
    20引自:林琳.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J].建筑科学,2006,22(5).并参考:Johann Friedrich Geis. Arcade:the History of a Building Type[M].Fir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ition,1985.
    21 Johann Friedrich Geis.Arcade:the History of a Building Type[M].Fir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ition,1985,P148-152.
    22同上。
    23同上。
    24许政.新加坡骑楼颉英[J].华中建筑,1999(2):61-65
    25同上。
    26参见新加坡国立建筑系编辑的建筑学报1990年版Von S.H.lim论文“新加坡骑楼的起源”。同时参见: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 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27参见:“槟城历史与文化”[EB/OL]. http://www.zoompg.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8&highlight=
    28 J. S. H. Lim. "The'Shophouse Rafflesia':An Outline of its Malaysian Pedigree and its Subsequent Diffusion in Asia"[M], JMBRAS,66 (Part 1),1993:47-67
    33据记载,1582年建立的八连市场是这样的:市场用草茅与竹竿搭盖的铺舍,限华侨居留在市场内,聚货为市。货物以中国的丝绸为最多,所以西班牙人又称八连市场为生丝市场。华侨商舶由中国载来的大批丝绸、瓷器、陶器、铁器、面粉、粮食、日用品等,都是在八连市场销售。华侨的船停泊在八连市场时,殖民当局即派官员落舶检查所载来的货品,注册登记,征取3%的关税。当时的马尼拉市周围8公里的范围内,华侨经商者随外可见。当时的华侨有设摊摆卖的,也有种植蔬菜等,经营杂货店(菜籽店)的等等。当时居住在八连的华侨人数很多,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城。住在这里的华侨,在16世纪末年,通常在2000-4000人之间,此外每年大约有2000以上从事中菲贸易的商人在此临时居留。华侨店铺约有200间。
    34林琳、许学强.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4,19(1):53
    35林琳、许学强.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4,19(1):53
    38图片出处:http://www.daliyi.com/waixiaohua.html.转引自《历史绘画》第41页.
    39许政.泉州骑楼建筑初探[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
    40图片出处:林琳、许学强.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4,19(1):54
    41同上。
    42图片出处:http://nj.newssc.org/lycy/system/2009/05/16/000234973.html
    43图片出处:http://www.ngtraveler.cn/?uid-10-action-viewspace-itemid-2866
    44图片出处:http://hi.baidu.com/qhgz/blog/item/00459923d8a2b344ac34de75.html
    45朱亮,黄金玉.金陵东路骑楼街初探[J].华中建筑,2008.26(7):182-184
    46图片来源:上海金陵东路街景图片[EB/OL].http://www.nipic.com/show/1/62/cad4c6da34fcbd52.html,2010
    47陈炎林.上海地产大全,民国从书(第二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据上海地产研究所1933年版影印。
    48朱亮,黄金玉.金陵东路骑楼街初探[J].华中建筑,2008,26(7):182-184
    49陈炎林.上海地产大全,民国从书(第二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据上海地产研究所1933年版影印:906
    50林冲.两岸近代骑楼发展之比较与探讨[J].华中建筑,2002,24(7):164-167
    51胡宗雄、徐明福.日治时期台南市街屋亭仔脚空间形式之研究[J].台北:台湾建筑学报,第44期:97-115
    52胡宗雄、徐明福.日治时期台南市街屋亭仔脚空间形式之研究[J].台北:台湾建筑学报,第44期;同时参考:黄俊铭.清末与日据时期亭仔脚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骑楼管理问题根源的探讨[A].第二届建筑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台中:东海大学,1996:146
    53胡宗雄、徐明福.口治时期台南市街屋亭仔脚空间形式之研究[J].台北:台湾建筑学报,第44期:同时参考:内田勤,亭仔脚-特に台南を中心にして,<地理学>第五卷第五号,台北市:古今书院,1937:38
    54胡宗雄、徐明福,口治时期台南市街屋亭仔脚空间形式之研究[J].台北:台湾建筑学报,第44期:97-115
    55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摘要。
    56谢漩、骆建云.北海市旧街区骑楼式建筑空间形态特征[J].建筑学报,1996(11):43
    57图片出处:http://www.wz517.com/wztk/display.asp?id=86&pg=l
    58杨宏烈.广州骑楼商业街特色的保护与创新[J1.中外建筑1998(5):28
    59李小静、潘安.广州骑楼文化与城市交通[J].南方建筑,1996(2):11
    60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著.美国华侨史[M].第1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1[法]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王道乾、致布鲁诺·努伊唐译.网络地址: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d/dulasi/002/001.htm。同时参考:许政.泉州骑楼建筑初探[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20
    62张镇世、郭景村.厦门早期的市政建设[A].厦门文史资料第1辑[C],1963:74
    63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增订本上卷)[M].第2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51-52
    64黄俊铭.清末留学生与广州市政建设[A].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65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18
    66庄海红.厦门近代骑楼发展原因初探[J].华中建筑,2006(7):144-145
    67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218
    68 Tze Ling Li, A Study of Ethnic Influence on the Facades of Colonial Shophouses in Singapore:A Case Study of Telok Ayer in Chinatown, JAABE vol.6 no.1 May 2007:41-48
    69许政.泉州骑楼建筑初探[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20
    70[法]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王道乾、致布鲁诺·努伊唐译.网络地址: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d/dulasi/002/001.htm
    71许政.泉州骑楼建筑初探[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20
    72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第1版.长沙:岳麓书社,1998:447-456
    73 Jane Beamish and Jane Fer8uson. A HISTORY OF SINGAPORE ARCHITECTURE[M]第1版.1985:66.。同时参考: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上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244。
    74参考:http://www.zongci.com.cn/2009/2/18/news_10436.html
    75陈正哲.借非官方人物之考察解析都市建设历史——以1910年代台北城内的建设为例[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87
    76陈正哲.借非官方人物之考察解析都市建设历史——以1910年代台北城内的建设为例[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83-187。转引“野村一朗”的观点。
    77同上。
    78同上。
    79同上。
    80梅青.变幻的坐标与漂浮的历史——厦门华侨的聚落研究[EB/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六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10016g.htm,2002.
    81厦门市地方志编攀委员会办公室整理.《民国厦门市志》卷十七《实业志》[M].方志出版社,1999:423
    82彭长歆.“铺廊”与骑楼:从张之洞广州长堤计划看岭南骑楼的官方原型[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9-85.
    83彭长歆.“铺廊”与骑楼:从张之洞广州长堤计划看岭南骑楼的官方原型[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3.图片转引自:《广州百年沧桑》。
    84香港博物馆编辑.香港历史图片[M].第3版.香港:香港市政局出版,1986:65
    85香港博物馆编辑.香港历史图片[M].第3版.香港:香港市政局出版,1986:56
    86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陈芬芳、刘毅军等)
    87方拥.泉州鲤城中山路及其骑楼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性规划[J].建筑学报,1997(8):19
    88底图来源:漳州信息网.
    90 Lee Ho Yin, The Singapore Shophouse:AnAnglo-Chinese Urban Vernacular,Ronald G Knapp, Asia's Dwellings: Tradition. Resilience, and Chan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8
    91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上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102
    92彭区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3
    93赖裕鹏.“骑楼式”街屋比较之研究——以鹿港中山路与泉州中山南路为例[D],云林: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1
    94黄俊铭.清末与日据时期亭仔脚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骑楼管理问题根源的探讨[A].,建筑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台中:东海大学建筑系,1996:141-148
    95赖裕鹏.“骑楼式”街屋比较之研究——以鹿港中山路与泉州中山南路为例[D],云林: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3-24
    96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型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217
    97厦门骑楼底层外廊宽度以2.4米的为多。
    98传统杆真墙做法为,用竹篾或者芦苇编成骨架(也有采用木条作骨架的),其外侧抹泥或白灰。杆真墙的做法义称为
    “屏仔壁”。参见: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305
    99参见,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第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83
    100资料来源:华侨大学建筑学院07级本科测绘。指导教师:杨思声、袁炯炯等。
    101资料来源:华侨大学建筑学院07级本科测绘。指导教师:杨思声、袁炯炯等。
    102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231-232
    103同上。
    104图片出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测绘资料,指导教师:杨思声、陈芬芳、陈志宏。
    105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244。同时参考: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64
    106资料来源:李雄飞、方拥等.泉州古建筑[M].第1版.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
    107赖裕鹏.“骑楼式”街屋比较之研究——以鹿港中山路与泉州中山南路为例[D],云林: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4
    108参考:台湾赖裕鹏学位论文《骑楼式街屋比较之研究——以鹿港中山路和泉州中山路比较之研究》中的调查,泉州中山路骑楼的屋顶有女儿墙型、其中女儿墙型占85.7%。
    111傅晶.泉州手巾寮式民居初探[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0.
    112同上。
    117赖裕鹏.“骑楼式”街屋比较之研究——以鹿港中山路与泉州中山南路为例[D],云林: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8华侨大学建筑学院04级本科测绘,指导教师:杨思声、陈芬芳、陈志宏。
    119同上。
    122 Jacobs,Jane.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Random House,New York,1961,Land Penguin Books,Harmondsworth,1965:39.转引自《广场与街道》,转引自Hegemann,Werner and Peets,Elbert.Op cit,p.140
    125County Council of Essex.Op cit转引自: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1
    126 County Council of Essex.Op cit转引自: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1
    127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4。转引自Hegemann, Werner and Peets,Elbert Op cit,p.187.
    128 Downes,Kerry.Hawksmoor,Thames and Hudson,London,1980:86
    129 Summerson,John John Nash,Architect to King George IV,Allen and Unwin,LONdon,1935:59
    130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5-156
    131同上,P154。
    132同上,P154。
    13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2
    134Alberti,L.B.Op cit.Book IV,Chapter V,P75
    136 Hummon D M.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Altman&SM Low Place attachment [M].New York. Plenum Press,1992 253-278
    137 Tuan Y F. 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J).London Minneapolis,1974,89:150-162
    138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第1版.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5
    139王珊.泉州近代与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52
    1[口]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2杨秉德.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J],华中建筑,2005(1):159-163
    3刘亦师.从外廊式建筑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1993-2009)[A].张复合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4杨思声,肖大威,戚路辉.外廊样式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华中建筑,2010(11):25-29
    5[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6图片出处:http://www.517jx.com/jingdian/detail.asp?id=158
    7图片出处:http://ltrichard.blogbus.com/logs/8024395.html
    8王炎松、郑红彬.鄂西北近代外廊式建筑群——薤山别墅初探[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20-428
    9罗时叙.庐山别墅大观:人类文化交响乐[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3
    10 Scott Cook.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Front PorchfEB]. http://xroads.virginia.edu/-CLASS/AM483_97/projects/cook/first.htm
    11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6
    12在开平,顶部建有外廊的碉楼到近代才出现。
    17作为五邑之一的开平现存建造年代最早的位于三门里的迎龙楼就是由于防御洪水兴建起来的迎龙楼的兴建时间在明代嘉靖年间。参见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67
    18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6
    19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9-40
    20关于中国近代南方侨乡文化特征的论述,可参考本文作者发表的论文。杨思声,肖大威.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的文化特征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64-67
    21吴招胜.唐孝祥.从审美文化视角谈开平碉楼的文化特征[J].小城镇建设,2006(4):90-93
    22左图为开平华侨寄回的明信片。图片来源: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
    23图片出处:http://travel.linlin.com/huwailvxing/lvxingluxian/20100204/36812.shtml
    24图片出处:http://www.meijiang.gov.cn/Article.asp?id=10748
    25缪朴.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第1版.司玲、司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7
    26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各地区,由于相互之间受到海洋或者山体的阻隔使得各微观环境上保留着丰富的地域差别,与此同时近代时期这里受到各种殖民文化的冲击,使得整体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多元;由此产生了外廊式建筑单体在近代时期的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呈现出的是非常丰富的变化景象。
    27资料来源:http://cfqsa.com.cn/2010/0409/6906.html
    28资料来源:集美陈嘉庚故居档案室。
    29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9-33
    30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9
    35刘亦师.从“外廊式建筑”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1993-2009)[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3
    36同上。
    37同上。
    39[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9
    40[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43[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44资料来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哲夫、翁如泉、张宇编著.厦门旧影[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49
    50说…五脚基[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70110100i6x1.html.2010
    51晓音.雨季的骑楼[EB/OL].网络文献:http://lizhi63.51.net/sb_py001.htm
    52彼得.艾森曼为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一书出版所写的序言。详见:[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第1版.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
    53刘亦师.中国碉楼民居分布及其特征[A].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4-124
    54方拥.设防住宅的调查研究[J].建筑师,1996.
    6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第1版.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9
    7艾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第1版.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2
    8王珊,杨思声,关瑞明.骑楼在泉州近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发展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88-93
    9王珊,关瑞明.泉州近代骑楼与当代骑楼比较[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85-388
    10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M].海洋出版社.2000(12).
    11 Scott Cook.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Front Porch:The Study of an American Cultural Object[OL]. http://xroads.virginia.edu/-CLASS/am483_97/projects/cook/first.htm,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