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前期士大夫主体意识研究(1368-145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对象为明前期的士大夫,明前期时间界定为洪武元年到天顺元年。研究放置于明前期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分析以士大夫为中心的政治变革。研究明前期士大夫政治角色和主体意识、士权与皇权关系的态势演变、士大夫的话语权力等几大方面,总结出明前期士大夫和士大夫政治基本特征。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的政统与士大夫的道统之间就产生冲突,数次诏狱后,洪武朝形成皇帝独裁、重典治国的政治风貌;建文朝一改洪武朝重典治世风格,以方孝孺为代表的士大夫成为时政主导,建文朝政逐渐展现文治气象;“靖难之役”冲击建文朝文治取向,永乐朝皇权再次强化,士权处于皇权笼罩中。仁宗和宣宗两朝,君臣关系融洽,台阁体的文风成为时政风格的表征。正统初年“三杨政治”局面的出现是明代士大夫政治初显的标志。
     明前期皇权转移时期是士大夫进行政治调整的关键时期。皇权转移时期是皇权相对弱化时期,在此时期,士大夫政治主体地位凸显,积极践行儒家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追求。明前期皇帝遗诏和即位诏均出自士大夫之手,对即位诏书起草情状、行文语气、改革条款的分析印证了明前期士大夫进行政治调整的脉络与思路。皇权转移期间士大夫进行的政治更张代表了明前期的政治走向。民本主义是明前期士大夫进行政治调整的精神旨归。
     明前期君臣权力认知冲突主导和影响明前期政治文化演变。明太祖与明成祖强化君权、压制士权,强调皇帝的独裁和专制;建文帝和仁宣二帝淡化皇权的独裁特性,强调士大夫对皇帝的辅佐作用。明前期士大夫的君臣观念演变走势大致为:洪武到建文时期,以方孝孺为代表的士大夫君臣观的核心为君臣共治理念;永乐到正统初年,以三杨为代表的士大夫君臣观的核心为君尊臣卑理念;“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之间,以于谦和李贤为代表的士大夫的君臣观逐渐凸显士大夫的主体性。明前期士大夫的政治主体地位随皇权强弱而变化,洪武和永乐两朝为蛰伏时期,建文朝为凸显时期,仁宣到天顺之间是恢复时期。
     国家礼遇是明前期士大夫主体意识形成的外部强化符号。赏赐、封赠、赐印、辍朝、谥号等国家礼遇给士大夫带来荣耀感和自豪感,达到激励臣子和教化社会的政治功能,同时也强化了士大夫的身份认同。明前期士大夫享有国家礼遇的同时,也受到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的监督和控制,可能遭受诏狱、廷杖、枷号等方式的摧残。惩罚制度摧残士大夫肉体的同时,也冲击着士大夫的道德尊严,成为明前期皇权独裁的象征。遭受摧残的士大夫也可以在当朝或后世得到政治平反,中央朝廷对其重新封赠谥号、封荫子弟、修缮陵墓、遣官祭祀;地方官员和士绅可为其修建祠堂,给予春秋祭祀,同样具有激励和教化的功能。国家礼遇、皇权压制、政治平反三者构成士大夫在明前期的奖惩制度。
     政治话语权是士大夫发挥主体意识的核心标志。士大夫用儒家思想教育和影响皇帝和皇储,试图从根源上解决政统与道统的冲突,确立道统领导政统的关系格局。士大夫通过朝会言事、应诏上言、天变建言、密疏言事等方式行使政治话语权。永乐和景泰两朝士大夫对皇储册封的影响力是明前期士大夫话语权行使的标志。后世士大夫对明前期君臣的历史评价主要集中到“靖难”和“夺门”两次政治异常变动,对建文帝、景帝、方孝孺和于谦的历史平反成为明中后期士大夫舆论核心。
     总之,明前期士大夫始终具有清醒的政治自觉和明确的主体意识,其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依皇权强弱而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对明前期士大夫处境和地位的分析,可以透视明前期皇权政治与士大夫政治关系的动态演变。明前期士大夫政治始终笼罩在皇权政治中。天变和民意是士大夫政治抗衡皇权政治的两大武器。民本主义是明前期士大夫政治基本精神。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tudy the gentry scholar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which began from the first year of Hongwu’s reign and ended in the first year of Tianshun’s reign. Put in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the early Ming’s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cultu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cultu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olitical revolution whose focus is on the gentry scholar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al role and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e trend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wer of the gentry scholars and that of the emperor and the speech right of the gentry scholars in that period,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ummarize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the gentry scholars and their politics.
     So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dynasty, there appeared conflicts between Zhu Yuanzhang’s governing rules and the gentry scholars’Confucian rules. After the emperor’s political blow by putting some gentry scholars into prison, a political atmosphere was formed in Hongwu’s reign, in which the emperor exercised dictatorship and the country was controlled by strict laws. In Jianwen’s reign, the emperor completely changed the style of ruling the country by the strict laws, and the gentry scholars, with Fang Xiaoru being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became the main leaders of the politics at that time, the result of which was that an intellectual ruling atmosphere formed gradually in Jianwen’s reign. The War of Jingnan(Jingnan zhi Yi) lashed against the intellectual ruling atmosphere and the power of the emperor was strengthened once again which led to the power of the gentry scholars’being enveloped by that of the emperor. In the reign of Renzong and Xuanzo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s and the gentry scholars was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and thus the intellectual style called Taigeti becam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at period’s politics. The appearance of Sanyang Politics in the early reign of Zhengtong was a symbol that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s of the Ming Dynasty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early Ming the shifting period of the imperial power was the key time for the gentry scholars to carry out their political adjustment, during which the leading status of the gentry scholar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nd they actively put the Confucian ruling ideas and political pursuits into practice. The Testamentary Imperial Edicts and the Imperial Edicts declaring the emperor ascending the throne in the early Ming were all written by the gentry scholars, and the analysis on these Edicts in the aspects of their written background, the tones of their contexts and the revolution items proved the main line and ideas of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al adjustments in the early Ming. These political adjustments stood for the political trend in the early Ming. Civilian doctrine was the spiritual purport existed in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al adjustments in the early Ming.
     The cognitive conflict between the emperors and the gentry scholars in the early Ming dominated and influenced its political evolution. Ming Taizu and Ming Chengzu strengthened the imperial power, suppressed the power of the gentry scholars, and emphasized the autocracy and the dictatorship. Jianwen, Renzong and Xuanzong weakened the autocratic feature of the imperial power and laid stress on the gentry scholars’accessory function to the emperor. The main evolving trend of the gentry scholars’concep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his officials was as follows.From Hongwu to Jianwen, the emperor-official concept of the gentry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Fang Xiaoru was centered around the idea that the emperor and his officials ruled the country together. From Yongle to the early reign of Zhengtong, the emperor-official concept of the gentry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San Yangs was centered around the idea that the emperor was senior and the officials were low. From Tumu Accident to Duomen Accident, the emperor-official concept of the gentry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Yu Qian and Li Xian gradually reflected the gentry scholars’subject consciousness.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al subject status in the early Ming changed as the imperial power became weak or strong. Hongwu and Yongle were the dormant period, Jianwen was the bulging period, and the time from Renzong, Xuanzong to Tianshun was the restoring period.
     The country’s courteous treatments were the external strengthening symbol formed by the gentry scholars’subject consciousness in the early Ming. These courteous treatments such as granting rewards, conferring titles and so on brought the gentry scholars senses of honor and self-pride, realized the political functions of encouraging the officials and educating the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ed the gentry scholars’identification. Besides the courteous treatments, the gentry scholars also were supervis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spy organizations such as Jinyi wei and Dongchang and we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imperial prison, court flogging and so on. This punishing system ruined the gentry scholars’health and body and at the same time gave strikes on the gentry scholars’moral dignity, which became the symbol of the imperial dictatorship. The gentry scholars suffered from these punishments could restore their political status and reputation in the same emperor’s reign or in the latter emperor’s reign, and the central court would once again confer title on them, make their descendants officials, decorate their mausoleums or send official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them. Then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gentries would build ancestral temples to remember them and offer spring and autumn sacrifices to them, which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encourag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The country’s courteous treatments, the suppression of the imperial power and the political rehabilitation consisted of the punishing and encouraging system in the early Ming.
     The political speech right was the key symbol that the gentry scholars brought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to play. The gentry scholars used the Confucian thought to educate and influence the emperor and the crown prince and tried to cut the roo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mperial rule and the Confucian rule and establish the situation that the Confucian rule led the imperial rule. The gentry scholars used the speech right by giving words at the court meeting, offering their opinions according to the emperor’s edict, giving advice after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stating things in secret memorials to the emperor. The influencing power the gentry scholars showed in the princes being crowned during Yongle and Jingtai was the symbol that the gentry scholars used the speech right in the early Ming. The gentry scholar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paid their main attention to the huge abnormal political change called Jingnan and Duomen Accidents when they appraised the emperors and their officials in the early Ming and the focus of their public opinions were the historical rehabilitations of Jianwen, Jingdi, Fang Xiaoru and Yu Qian.
     In short, , the gentry scholars in the early Ming constantly had the clear political self discipline and definite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their leading function and subject status kept changing as the imperial power became strong or weak.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situation of the gentry scholars in the early Ming, this dissertation discloses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erial politics and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s.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s was constantly enveloped by the imperial politics.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common people’s willingness were the two weapons that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s used to contend with the imperial politics and the civilian doctrine was the basic spirit in the gentry scholars’politics in the early Ming.
引文
1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77页。
    3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政治发展史上一个交汇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袁德良:《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管窥》,《原道》2008年第6期。
    2甘怀真:《中国中古时期君臣关系初探》,《台大历史学报》第21期。
    3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6 [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王瑞来:《宰相的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宋代的皇帝权力与士大夫政治》(东京:汲古书院,2001年)一书和《论宋代相权》(《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论宋代皇权》(《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两篇学术论文均研究宋代士大夫政治和皇权政治。
    8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
    9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政治生态研究》,南开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10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商传:《明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12苏同炳:《明史偶笔》,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年。
    13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杨树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唐克军:《不平衡的治理:明代政府运行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
    5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6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 [日]宫崎市定:《宫崎市定全集》,东京:岩波书店,1991-1994年。
    8汤纲、南炳文:《明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
    1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01-202页。
    2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第203页。
    3李新峰:《论元明之间的变革》,《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
    4赵轶峰:《明代的遗诏》,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洪武到正统》,载《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5夏咸淳:《明代文人心态之律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刘化兵:《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9蒋玉斌:《明代中晚期小说与士人心态》,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10赵毅、刘晓东:《晚明基层士人社会生活谫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刘晓东:《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1柴志明:《试论科举文化熏陶下的明代文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陈传席:《台阁体与明代文人的奴性品格》,《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4期;左东岭:《论台阁体与仁、宣士风之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刘建明《明代前期政权运作与诗文走向》,《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3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晁中辰:《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赵毅、罗冬阳:《正统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1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页。
    1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5页。
    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页。
    
    1 Lynn Hunt.The New Culture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1989.
    2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1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35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3林同济:《士的蜕变》,载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本《文化形态史观》,台北:业强出版社,1988年,第128页。
    4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3《周末风俗》,万有文库本,第38页。
    5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1林同济:《士的蜕变》,载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本《文化形态史观》,台北:业强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2 [明]焦竑:《澹园集》卷6《公卿大夫士说》,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6页。
    3林同济:《大夫士与士大夫》,载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本《文化形态史观》,台北:业强出版社,1988年,第125页。
    4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第96页。
    5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 [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卷4《涉务第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95页。
    2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13页。
    3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14页。
    4 [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第27页。
    1 [美]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第104页。
    2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政治生态研究》,南开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第11页。
    3 [元]贡师泰:《玩斋集》卷6《送周克复归省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5册,第602页。
    4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载《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1页。
    5吴晗:《论绅权》,载吴晗、费孝通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49页。
    6李新峰:《论元明之间的变革》,《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 John Dardess,Confucianism and Autocracy.Professional Elite in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Dynas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2 [宋]谢枋得:《谢叠山集》卷2《东山书院记》,载《乾坤正气集》第20本,同治求是斋刻本。
    1 [宋]郑恩肖:《铁函心史》(下)《大义略叙》,明崇祯刻本。
    2 [元]谢枋得:《谢叠山集》卷1《送方伯载归三山序》,载《乾坤正气集》第20本,同治求是斋刻本。
    3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58页。
    4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载《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39页。
    5 [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丛书集成初编本。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2《林君墓表》,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第728页。
    7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第31页。
    1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2《送天门孙山长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第727页。
    2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第41页。
    3张维、高毅清:《中国文化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81页。
    4钱穆:《国史大纲》,第659页。
    5钱穆:《国史大纲》,第661页。
    1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6册),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第125页。
    2《明太祖实录》卷129,洪武十三年正月癸巳。
    3李治安:《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
    4 [明]朱国祯:《皇明史概》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428册,第605页。
    1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始于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 [明]邱濬:《大学衍义补》卷18,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3 [明]袁应祺修、牟汝忠等篡:(万历)《黄岩县志》卷1《风俗》,万历七年刻本影印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4 [明]宋濂:《元史》卷2《太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2页。
    5 [明]宋濂:《元史》卷103,《刑罚二》,第2636页。
    6萧启庆:《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1995年,第60页。
    1 [明]宋濂:《元史》卷183《孛术鲁翀传》,第4222页。
    2《明太祖实录》卷30,洪武元年二月丁未。
    3《明太祖实录》卷144,洪武十五年四月丙戌。
    4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3《袭封衍圣公孔讷诰文》,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91年,第57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9《上蜀府笺启十七首》,第262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9《上蜀府笺启十七首》,第259页。
    7《明太祖实录》卷110,洪武九年冬十月甲寅。
    
    1 [明]解缙:《文毅集》卷1《大庖西室封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6册,第605页。
    2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江阴县先圣庙学重建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7页。
    3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金华县重修庙学记》,第2页。
    4 [明]宋濂:《文宪集》卷28《七儒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4册,第431页。
    1萧启庆:《蒙元史新研》,第66页。
    2萧启庆:《元代科举与菁英流动:以元统元年进士为中心》,载《元朝史新论》,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第157页。
    3“家产制度”由“家长制度”所衍生。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创。Max Weber,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1947.
    4《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冬十月癸丑条。
    5 [明]林尧俞等纂修、俞汝楫等编辑:《礼部志稿》卷1《兴学之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7册,第11页。
    6《明太祖实录》卷46,洪武二年冬十月辛巳。
    
    1《明太祖实录》卷46,洪武二年冬十月辛卯。
    2钱穆:《国史大纲》,第682页。
    3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常州府庙学重修记》,第16页。
    4 [明]宋讷:《西隐集》卷9《正已亭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第917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69《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5页。
    
    
    1《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癸亥。
    2《明太祖实录》卷52,洪武三年五月己亥。
    3《明太祖实录》卷79,洪武六年二月乙未。
    4《明太祖实录》卷147,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
    1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政治生态研究》,第382页。
    2 [明]宋濂:《文宪集》卷8《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卷9《云中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471-470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71《选举志三》,第1713页。
    4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4册,第167页。
    5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页。
    6钱穆:《国史大纲》,第665页。
    
    1钱穆:《国史大纲》,第668页。
    2钱穆:《国史大纲》,第666页。
    3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69页。
    4 [明]朱元璋:《大诰》,续修四库全书,第862册,第243页。
    5 [明]朱元璋:《大诰续编》,续修四库全书,第862册,第267页。
    1 [清]谈迁:《国榷》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2页。
    1《明太祖实录》卷221,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庚寅。
    2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3,续修四库全书,第457册,第65页。
    3 [明]姜清:《姜氏秘史》,续修四库全书,第432册,第554页。
    4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3,第77-78页。
    5《明太祖实录》卷110,洪武九年十一月辛巳。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25《常遇春传》,第3738页。
    2《明太祖实录》卷242,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癸卯。
    3根据《明史》卷105《功臣世表一》和《明太祖实录》统计。
    
    1 [清]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志三》,第1826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304《宦官传一》,第7765页。
    3 [清]谈迁:《国榷》卷11,第829页。
    4 [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67《月试策题》,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4册,第479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5《窦武》,第142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4《惠帝本纪》,第60页。
    
    
    1《明太祖实录》卷225,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丁丑。
    2《明太祖实录》卷221,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戊申。
    3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第185页。
    4《明太祖实录》卷71,洪武五年春正月壬子。
    5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第185页。
    6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第175页。
    1 [清]谈迁:《国榷》卷11,第789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4《送凌君入太学序》,第474页。
    3 [明]朱鹭:《建文书法拟》正编上,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第54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94《刑法志二》,第2319-2320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2《仕学规范序》,第390页。
    2 [清]谈迁:《国榷》卷11,第786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5《成祖本纪一》,第69页。
    4 [清]谈迁:《国榷》卷12,第842页。
    5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71页。
    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8《壬午殉难》,第307页。
    2孟森:《明史讲义》,第100页。
    3 [清]谈迁:《国榷》卷12,第849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宗仪九首·体仁》,第50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6《贮清轩记》,第547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3《望云诗序》,第440页。
    7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6《斥妄》,第177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5《苏威》,第166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宗仪·谨行》,第47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8《云敞赞》,第627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6《戅窝记》,第536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右第二十一章》,第17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7《春风和气堂记》,第567页。
    7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右第十三章》,第15页。
    8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9《与苏先生三首》,第279页。
    9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9《上蜀府启》,第268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2《应天府乡试小录序》,第410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2《丙子京闱小录后序》,第410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9《上蜀府启》,第269页。
    4杨伯峻:《孟子译注》卷6《滕文公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页,第141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释统中》,第54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释统上》,第52页。
    7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释统中》,第59页。
    8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5《夷齐》,第123页。
    9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5《鬻拳》,第126页。
    10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94页。
    
    1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0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4《读荀子》,第111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5《萧懿》,第161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后正统论》,第61页。
    1 [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2 [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第27页。
    3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10页。
    4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72《再答龚深父论语孟子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6页。
    5 [明]杨荣:《文敏集》卷9《进士题名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第121页。
    6孟森:《明史讲义》,第100页。
    
    1 [明]杨荣:《文敏集》卷18《故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赵公神道碑铭》,第291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3《送桂修撰还乡诗序》,第192页。
    3 [明]杨荣:《文敏集》卷12《蓟门别意图序》,第185页。
    4 [明]周是修:《刍荛集》卷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6册,第134页。
    5 [明]王叔英:《静学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第815页。
    6 [清]李清:《南渡录》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1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8《书传会选》,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0页。
    2 [明]黄佐:《翰林记》卷2《内阁亲擢》,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6册,第868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72《职官志一》,第1734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72《职官志一》,第1734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09《宰辅年表序》,第3305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72《职官志一》,第1729页。
    3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9《拟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2册,第272页。
    4 [清]夏燮:《明通鉴》卷21,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882页。
    5 [明]杨溥:《杨文定公诗集》卷3《万寿圣德诗》,续修四库全书,第1326册,第485页。
    1 [明]杨溥:《杨文定公诗集》卷3《万寿圣德诗》,第486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恭和御赐春山图诗》,第25-26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304《宦官传一》,第7766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64《黄泽传》,第4441页。
    5《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一月己巳。
    6 [明]李贤:《古穰集》卷30,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第789页。
    
    1 [明]朱鹭:《建文书法拟》附编上《过金陵吊方正学诸臣诗》,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第96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4《惠帝本纪》,第59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93《刑法一》,第2285-2286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4《惠帝本纪》,第63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78《食货志二》,第1896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4《惠帝本纪》,第60页。
    7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2《建文官制后革》,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9页。
    
    1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第404页。
    2 [明]祝允明:《野记》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0册,第22页。
    3 [清]夏燮:《明通鉴》卷12,第399页。
    4 [清]谈迁:《国榷》卷11,第797页。
    5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2《建文官制后革》,第229页。
    1 [明]朱鹭:《建文书法拟》正编上,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第26页。
    2 [明]朱鹭:《建文书法拟》,第37页。
    3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革除》,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9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4《惠帝本纪》,第61页。
    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7《建文逊国》,第288页。
    1《明太宗实录》卷九下,永乐四年六月壬申。
    2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4《申谕臣民敕》,续修四库全书,第457册,第108页。
    3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4《慰谕臣民敕》,第98页。
    4参见《明太宗实录》卷10,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
    5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4《上髙庙帝后尊谥诏》,续修四库全书,第457册,第111页。
    6 [清]谈迁:《国榷》卷11,第810页。
    1 [清]谈迁:《国榷》卷11,第848页。
    2 [清]张岱:《陶庵梦忆》卷1《钟山》,续修四库全书,第1260册,第317页。
    3《明太祖实录》卷10,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49《夏原吉传》,第4156页。
    2 [越]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卷7,东京:东洋文化研究所编《东洋学文献》第47辑,1986年,第431页。
    3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卷1,第168页。
    1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2《谕安南国王诏》,第21页。
    2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8《命中书回安南公文》,第147页。
    3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7《谕安南来使敕》,第149页。
    4《明太祖实录》卷100,洪武八年五月甲午。
    5《明太祖实录》卷106,洪武九年五月甲寅。
    6《明太祖实录》卷194,洪武二十一年冬十月癸丑。
    7《明太祖实录》卷277,洪武二十四年夏四月丙申。
    8《明太祖实录》卷64,洪武四年夏四月丁酉。
    9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5,中华书局,1993年,第188页。
    10 [越]陈重金:《越南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39页。
    1 [明]金幼孜:《金文靖公前北征录》,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第108页。
    2 [明]沈节甫辑:《纪录汇编》卷33《序金文靖公北征录后》,元明善本丛书,上海涵芬楼影印明万历刻本,1938年。
    3《明太宗实录》卷246,永乐二十年二月乙巳。
    4《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六月辛丑。
    5 [明]杨荣:《北征记》,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第581页。
    1《明太宗实录》卷232,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壬午。
    2《明太宗实录》卷243,永乐十九年冬十一月丙子。
    3 [清]夏燮:《明通鉴》卷17,第543页。
    4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7《梁用之墓碣铭》,第247页。
    5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7《送陈雍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8册,第457页。
    6《明太宗实录》卷73,永乐五年十一月乙丑。
    
    1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09页。
    2《明太宗实录》卷168,永乐十三年九月己酉
    3 [明]杨荣:《文敏集》卷8,第118页。
    4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09页。
    5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8《书传会选》,第1010页。
    
    1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第549页。
    2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49页。
    3 [日]宫崎市定:《中国史》,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第462页。
    
    1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12页。
    2 [清]谈迁:《国榷》卷18,第1217页。
    3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圣谕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96页。
    4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圣谕录》,第397页。
    1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51页。
    2 [清]谈迁:《国榷》卷19,第1256页。
    3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50页。
    4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24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8《仁宗本纪》,第110页。
    6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圣谕录》,第398页。
    1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丛书集成续编,第278册,第30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94《刑法志二》,第2321页。
    2《明宣宗实录》卷16,宣德元年夏四月丙寅。
    3《明宣宗实录》卷24,宣德二年春正月乙巳。
    4 [越]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卷10,第545页。
    5朱鸿林:《明初两京制度评介》,载《明史研究专刊》(第三期),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
    
    1 [清]谈迁:《国榷》卷17,第1182页。
    2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3《明仁宗实录》卷13,洪熙元年三月戊戌。
    4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27,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471页。
    5黄仁宇:《明代的漕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6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27,第471页。
    7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29页。
    8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27,第471页。
    1 [明]杨荣:《文敏集》卷8《皇都大一统赋》,第111页。
    2 [明]解缙《文毅集》附录《朝列大夫交趾布政司参议春雨谢先生墓碣铭》,第840页。
    3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52页。
    4 [清]谈迁:《国榷》卷19,第1300页。
    5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7《高煦之叛》,第404页。
    6 [明]杨荣:《文敏集》卷19《故奉直大夫兵部职方员外郎致仕周君墓碑》,第299页。
    7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7《高煦之叛》,第401页。
    1《明太宗实录》卷186,永乐十五年三月丙午。
    2 [明]李贤、彭时:《大明一统志》卷22《山东布政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1462页。
    3 [明]郑希侨修,刘继先、崔士伟篡:(嘉靖)《武定州志·绪》,嘉靖二十七年刻本影印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4 [清]张廷玉:《明史》卷73《职官志二》,第1768页。
    5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第408页。
    1《明宣宗实录》卷48,宣德三年十一月丁巳。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58《顾佐传》,第4321页。
    3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第408页。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8《杂录》,第774页。
    5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107《乞恩表扬勋徳旧臣以示激劝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册,第689页。
    1《明英宗实录》卷85,正统六年十一月甲午。
    2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经世文编》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6页。
    3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经世文编》卷22,第174页。
    4 [明]赵用贤:《议平江南粮役疏》,《明经世文编》卷397,第4288页。
    5《明宣宗实录》卷66,宣德五年五月癸亥。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61《况钟传》,第4379
    2 [明]魏校:《庄渠遗书》卷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7册,第834页。
    3《明英宗实录》卷99,正统七年十二月丙辰。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53《周忱传》,第4212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30,第793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170《于谦传》,第4544页。
    2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治致》,第411页。
    3参看赵轶峰教授的论文《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洪武到正统》,《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4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39页。
    5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43-444页。
    
    
    1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43页。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60页。
    
    1《明宣宗实录》卷115,宣德十年正月乙亥。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70页
    3《明英宗实录》卷287,天顺二年二月戊申。
    1《明太宗实录》卷14,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壬寅。
    2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4《开国规模》,第214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91《兵志三》,第2235页。
    4 [明]魏焕:《皇明九边考》卷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6册。
    5 [明]魏焕:《皇明九边考》卷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6册,第10页。
    1 [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84年,第643页。
    2 [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第645-646页。
    3 [明]焦竑:《焦氏笔乘》,卷4,北京:北京书局,2008年,第232页。
    4《明英宗实录》卷1,宣德十年春正月庚子。
    5 [明]杨士奇:《论遣将征剿麓川疏》,载《明经世文编》卷15《杨文贞公文集一》,第112页。
    1 [明]刘球:《两溪文集》卷2《请罢麓川之征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3册,第430-431页。
    2《明英宗实录》卷75,正统六年正月戊午。
    3 [明]刘球:《两溪文集》卷2《雷震奉天殿鸱吻奏请修省疏》,第433-434页。
    4 [明]刘球:《两溪文集》卷2《雷震奉天殿鸱吻奏请修省疏》,第434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76页。
    6 [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第245页。
    1札奇斯钦:《蒙古黄金史译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231-232页。
    2《明英宗实录》卷159,正统十二年十月辛酉。
    3《明英宗实录》卷124,正统九年十二月甲寅。
    4《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一月癸亥。
    5《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一月壬午。
    6《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一月乙丑。
    7《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二月戊申。
    8《明英宗实录》卷156,正统十二年七月辛丑。
    9《明英宗实录》卷122,正统九年十月庚午。
    10《明英宗实录》卷160,正统十二年十一月丁未。
    1《明英宗实录》卷121,正统九年九月丁亥。
    2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第471页。
    3《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七月己卯。
    4 [明]于谦:《忠肃集》卷1《兵部为边务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第6页。
    5《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七月己丑。
    1《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七月壬辰。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67《邝埜传》,第4504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167《曹鼐传》,第4502页。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76页。
    1《明武宗实录》卷172,正德十四年三月丁巳。
    2 [明]陈建:《皇明资治通纪》,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12册,第576页。
    3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77页。
    4 [明]刘定之:《建言疏》,载《明臣奏议》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5册,第43页。
    1 [明]刘定之:《建言疏》,载《明臣奏议》卷2,第43页。
    2《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癸亥。
    3《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癸亥。
    4《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乙丑。
    5《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己巳。
    6 [明]彭时:《可斋杂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166册,第570页。
    1 [明]彭时:《可斋杂记》,第570页。
    2 [明]彭时:《可斋杂记》,第570页。
    3《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庚午。
    4《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庚午。
    5 [明]叶盛:《劾内官弓胜疏》,载《明臣奏议》卷3,第63页。
    6 [明]于谦:《劾郭亨等纵民壮脱逃疏》,载《明臣奏议》卷3,第54页。
    7 [明]于谦:《劾卫颕等怠废军政疏》,载《明臣奏议》卷3,第55页。
    1 [明]刘定之:《建言疏》,载《明臣奏议》卷2,第43页。
    2 [明]于谦:《劾朱勇等疏》,载《明臣奏议》卷2,第42页。
    3 [明]于谦:《劾许贵请讲和疏》,载《明臣奏议》卷2,第48页。
    4 [明]于谦:《请释恩克特穆尔还北疏》,载《明臣奏议》卷3,第53页。
    5《明英宗实录》卷52,正统四年闰二月辛巳。
    6《明英宗实录》卷262,景泰七年正月乙卯。
    7《明英宗实录》卷63,正统五年五月甲子。
    8《明英宗实录》卷151,正统十二年三月戊子。
    9《明英宗实录》卷104,正统八年五月乙卯。
    1李洵:《明代流民运动:中国被延缓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载《下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2《明英宗实录》卷63,正统五年正月辛亥。
    3《明英宗实录》卷85,正统六年十一月甲午。
    4《明英宗实录》卷242,景泰五年六月丁未。
    5《明英宗实录》卷148,正统十一年十二月壬戌。
    6《明英宗实录》卷346,天顺六年十一月甲寅。
    7 [明]叶盛:《叶文庄公奏议》卷3,续修四库全书,第475册,第268页。
    1 [明]孙原贞:《请修屯政抚逃民疏》,载《明臣奏议》卷3,第62页。
    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0页。
    3《明宣宗实录》卷3,宣德十年三月辛巳。
    4《明宣宗实录》卷5,宣德十年五月庚辰。
    5樊树志:《明代荆襄流民及棚民》,《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
    6《明英宗实录》卷153,正统十二年己卯。
    1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71页。
    2《明英宗实录》卷183,正统十四年九月癸未。
    3《明英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庚寅。
    4《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丙戌。
    5《明英宗实录》卷231,景泰四年秋七月甲子。
    6《明英宗实录》卷247,景泰五年十一月辛酉。
    7《明英宗实录》卷123,正统九年十一月癸巳。
    8 [明]商辂:《商文毅公集》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5册,第22页。
    9 [明]钟同:《论时政疏》,载《明臣奏议》卷3,第64页。
    10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87页。
    11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88页。
    1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93页。
    2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93页。
    3 [明]袁彬:《北征事迹》,丛书集成新编,第120册,第81页。
    4《明英宗实录》卷183,正统十四年九月乙巳。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64《练纲传》,第4453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170《于谦传》,第4546页。
    7 [明]于谦:《忠肃集》卷1,第7页。
    1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1《会奏遣使迎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页。
    2 [明]李实:《北使录》,丛书集成新编,第120册,第72页。
    3《明英宗实录》卷194,景泰元年七月己巳。
    4《明英宗实录》卷194,景泰元年七月庚申。
    5吴智和:《“土木之变”后明朝与瓦剌之交涉》,载《明史研究专刊》(第三期),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
    6《明英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庚辰。
    7《明英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庚辰。
    8《明英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癸未。
    
    1《明英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癸未。
    2 [清]谈迁:《国榷》卷29,第1874页。
    3 [清]谈迁:《国榷》卷29,第1876页。
    4《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冬十月丙寅。
    5《明太祖实录》卷86,洪武六年十一月癸丑。
    6《明太祖实录》卷92,洪武七年八月甲午。
    7《明太宗实录》卷21,永乐元年六月庚寅。
    8《明太宗实录》卷52,永乐四年三月辛丑。
    9《明英宗实录》卷57,正统四年秋七月乙卯。
    1 [宋]欧阳修:《正统论》,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99页。
    2 [宋]欧阳修:《正统论》,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99页。
    3 [明]王祎《正统论》,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48页。
    4 [明]胡翰:《正纪》,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51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释统三首》,第54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释统三首》,第53页。
    1张其贤:《“中国”概念与“华夷”之辩的历史探讨》,台湾大学2009年政治学博士毕业论文,第256页。
    2《明英宗实录》卷193,景泰元年六月庚子。
    3 [明]邱濬:《世史正纲序》,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63页。
    4 [明]章潢:《论宋元正统》,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68页。
    
    1《明英宗实录》卷262,景泰七年正月丁丑。
    2《明英宗实录》卷273,景泰七年十二月丙辰。
    3《明英宗实录》卷273,景泰七年十二月壬戌。
    4《明英宗实录》卷273,景泰八年正月甲申。
    5《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壬午。
    6《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甲申。
    
    1《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丁亥。
    2 [明]于冕:《于谦行状》,载《忠肃集》附录,第406页。
    3 [明]王鸿:《薛文清公行实录》卷1,续修四库全书,第551册,第9页。
    4《明英宗实录》卷283,天顺元年冬十月丁酉。
    
    1 [明]李贤:《古穰集》卷26,第760页。
    2《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己丑。
    3《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己丑。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73《石亨传》,第4615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26,第758页。
    1 [明]李贤:《古穰集》卷25,第750页。
    2 [明]李贤:《古穰集》卷26,第755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176《岳正传》,第4681页。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5,第748页。
    1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页。
    2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6《曹石之变》,第542页。
    3《明英宗实录》卷311,天顺四年春正月癸卯。
    4《明英宗实录》卷312,天顺四年二月辛亥。
    5 [明]李贤:《古穰集》卷26,第760页。
    6 [清]谈迁:《国榷》卷33,第2100页。
    7 [清]谈迁:《国榷》卷33,第2100页。
    8《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丁亥。
    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6《曹石之变》,第538页。
    2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6《曹石之变》,第539页。
    3 [明]李贤:《古穰集》卷27,第769页。
    4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6《曹石之变》,第547页。
    5《明英宗实录》卷330,天顺五年秋七月庚戌。
    6《明英宗实录》卷84,正统六年冬十月丁丑。
    7 [明]李贤:《古穰集》卷27,第767页。
    1 [明]黄佐:《翰林记》卷2《密疏言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6册,第875页。
    1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8《谕太学生》,第82页。
    2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8《天生斯民论》,第117页。
    3《明太祖实录》卷34,洪武元年八月己卯。
    4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7《谕举到人材》,第136页。
    5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2《谕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参政魏鉴瞿庄诏》,第15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139《茹太素传》,第3987页。
    1 [日]宫崎市定:《中国史》,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第442页。
    2 [明]解缙:《文毅集》卷8《赠灵川教谕王君考满序》,第707页。
    3《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癸亥。
    4《明太祖实录》卷14卷首。
    5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7《谕恋阙臣僚敕》,第137页。
    6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6册),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第128页。
    7 [清]张廷玉:《明史》卷128《宋濂传》,第3787页。
    8 [清]张廷玉:《明史》卷128《宋濂传》,第3786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28《刘基传》,第3782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28《刘基传》,第3782页。
    3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7《谕群臣务公去私》,第135页。
    4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3《翰林承旨诰》,第68页。
    5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7《谕恋阙臣僚敕》,第137页。
    6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7《谕举到人材》,第136页。
    1 [明]高启:《凫藻集》卷3《送江浙省掾某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0册,第288页。
    2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2《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第30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72《职官志一》,第1729页。
    
    1 [明]解缙:《文毅集》卷1《大庖西封事》,第601页。
    2钱穆:《国史大纲》,第681页。
    3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卷1《相臣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3页。
    4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卷1《相臣论》,第32页。
    
    1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33页。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47页。
    
    1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47-448页。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47页。
    3 [明]杨荣:《文敏集》卷8《御赐图书记》,第122页。
    4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74页。
    5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12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94《刑法志二》,第2318页。
    2 [明]林弼《林登州集》卷14《浣花渔者诗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7册,第117页。
    3 [明]王祎:《王忠文集》卷8《青嵒山居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第116页。
    4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页。
    1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14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1册,第407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24《蔡子英传》,第3714页。
    3《明太祖实录》卷110,洪武九年冬十月己卯。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24《扩廓帖木儿传》,第3713页。
    5 [清]全祖望:《鲒琦亭集外编》卷18《海巢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429册,第634页。
    1 [明]宋濂:《文宪集》卷19《元故文林郎同知重庆路泸州事罗君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4册,第140页。
    2 [明]宋濂:《文宪集》卷8《送李参政之官广西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458页。
    3 [明]解缙:《文毅集》卷1《太平十策》,第603页。
    4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8《谕太学生》,第160页。
    5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8《翰林编修马沙亦黑马哈麻敕文》,第153页。
    1 [明]宋濂:《文宪集》卷1《致仕谢恩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239页。
    2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2《送冯生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第722页。
    3 [明]王祎:《王忠文集》卷5《杨季子诗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第104页。
    4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7《青山酌别记》,第788页。
    5 [明]王祎:《王忠文集》卷9《韦斋记》,第199页。
    6 [明]林弼《林登州集》卷9《送叶教谕归建序》,第78页。
    7 [明]危素:《说学斋稿》卷2《送史县尹诗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第697页。
    8 [明]宋讷:《西隐集》卷5《容膝轩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第847页。
    9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1《送总管贾鳬山序》,第713页。
    10 [明]宋濂:《文宪集》卷2《歙县孔子庙学记》,第261页。
    1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1《送游景达序》,第711页。
    2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1《送燕叔义序》,第718页。
    3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1《送毛公礼序》,第708页。
    4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1《送刘仲彬序》,第707页。
    5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12《伊洛渊源録序》,第723页。
    6 [明]宋讷:《西隐集》卷6《送田文起序》,第869页。
    
    1 [明]叶伯巨:《应求直言诏上书》,载《明臣奏议》卷1,第18-24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宗仪九首·体仁》,第50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6《贮清轩记》,第547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4《送凌君入太学序》,第474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4《送危泰生序》,第473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1《答刘子传》,第351页。
    5 [宋]司马光:《通鉴》,载饶宗颐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10页。
    6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7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3《族谱序》,第425页。
    8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二十三章》,第18页。
    9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三十三章》,第19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七》,第68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二》,第61-62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后正统论》,第61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七》,第68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君职》,第70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治要》,第78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三十五章》,第20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三十三章》,第62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五》第65-66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民政》,第83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8《云敞赞》,第627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十二章》,第15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四章》,第14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6《求古斋记》,第532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七》,第68页。
    5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5《甄琛》,第162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九》,第70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右第十三章》,第15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8《题溪渔子传后》,第605页。
    1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161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24《故河南府知府李尚德墓铭》,第385页。
    3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48页。
    4 [明]程敏政:《明文衡》卷93《故国子司业吴君墓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4册,第727页。
    5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13页。
    6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156页。
    7 [明]杨荣:《文敏集》卷9《余庆堂记》,第134页。
    1 [明]杨荣:《文敏集》卷10《忠孝堂记》,第144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1《忠义堂序》,第157页。
    3 [明]杨荣:《文敏集》卷12《送浦城陈大尹考满复任序》,第181页。
    4 [明]杨荣:《文敏集》卷13《送桂修撰还乡诗序》,第192页。
    5 [明]杨荣:《文敏集》卷13《送教谕杨寿夫复任建安诗序》,第202页。
    6 [明]杨荣:《文敏集》卷19《福建行都司都指挥佥事徐公墓碑》,第302页。
    
    1 [明]杨荣:《文敏集》卷14《东川迎养图序》,第208-209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3《送侯都指挥之福建序》,第203页。
    3 [明]杨荣:《文敏集》卷13《送侯都指挥之福建序》,第203页。
    4 [明]杨荣:《文敏集》卷11《忠义堂序》,第157页。
    5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7页。
    1 [明]杨荣:《文敏集》卷13《送江西佥宪黄汝申归省序》,第197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0《忠孝堂记》,第144页。
    3 [宋]石介:《徂徕集》卷14《上李杂端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1页。
    4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3页。
    5 [清]夏燮:《明通鉴》卷22,第659页。
    6 [明]杨荣:《文敏集》卷10《凉州儒学记》,第140页。
    1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6页。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第12页。
    3 [明]杨荣:《文敏集》卷1,第15页。
    4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61《太平圣德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9册,第535页。
    5 [明]杨荣:《文敏集》卷1,第7页。
    6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44《瑞雪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9册,第263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70《于谦传》,第4553页。
    2 [明]于谦:《忠肃集》卷7,第232页。
    3 [明]于谦:《忠肃集》卷7,第232页。
    1 [明]于谦:《忠肃集》卷11《立春日感怀》,第363页
    2 [明]于谦:《忠肃集》卷2,第50页
    3 [明]于谦:《忠肃集》卷11《咏煤炭》,第358页
    4 [明]于谦:《忠肃集》卷11《入春狂风大作加以久无雨雪因以自咎》,第343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5《进士题名记》,第537页。
    6 [明]李贤:《古穰集》卷5《赐游西苑记》,第531页。
    7 [明]李贤:《古穰集》卷27《天顺日录》,第769页。
    1 [明]李贤:《古穰集》卷1《论太学状》,第486页。
    2 [明]商辂:《商文毅疏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7册,第431页。
    3 [明]商辂:《商文毅疏稿》,第437页。
    4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佞幸》,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41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72页。
    
    1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93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282《儒林传》,第7222页。
    3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90页。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2《挽周是修》,第709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76《李贤传》,第4673页。
    6 [明]李贤:《古穰集》卷20《周是修先生哀辞》,第697页。
    7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90页。
    
    1 [明]李贤:《古穰集》卷1《上中兴正本策》,第493页。
    2吴晗:《论绅权》,载吴晗、费孝通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54页。
    1 [明]陈建:《皇明资治通纪》卷8,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12册,第368页。
    2 [清]杨椿:《孟邻堂文钞》卷4《易储论》,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7页。
    
    1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第167页。
    2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第179页。
    3 [明]李贤:《古穰集》卷28《杂录》,第773页。
    4《明英宗实录》卷97,正统七年冬十月乙巳。
    5《明英宗实录》卷344,天顺六年九月乙未。
    6赵轶峰:《明代的遗诏》,《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 [清]张廷玉:《明史》卷89《兵志一》,第2175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90《兵志二》,第2194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90《兵志二》,第2193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89《兵志一》,第2177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76《职官志五》,第1858页。
    
    1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126《兵部九》,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第270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76《职官志五》,第1866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145《陈亨传》,第4094页。
    1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3《宠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0页。
    2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1《纠弹不由密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页。
    
    1《明英宗实录》卷15,正统元年三月乙亥。
    2 [明]杨荣:《文敏集》卷18,第283页。
    3 [明]杨荣:《文敏集》卷18,第283页。
    4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55页。
    
    1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3《赠翰林承旨宋濂祖父诰》,第48页。
    2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3《封康鉴母朱氏诰》,第49页。
    3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3《追赠义惠侯夫人娄氏诰》,第47页。
    4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6《文官封赠》,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115页。
    1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6《文官封赠》,第116页。
    2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6《文官封赠》,第119页。
    3 [明]金幼孜:《金文靖集》卷9《赠奉议大夫刑部郎中郭公尚礼墓碑铭》、《赠骠骑将军中军都督府佥事李公墓碑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第823、817页。
    4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24《赠资善大夫太子太傅兼谨慎殿大学士杨公神道碑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8册,第686页。
    5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5,第235页。
    6 [明]王直:《抑庵后集》卷27《赠主事尹君墓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2册,第93页。
    1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1,第305页。
    2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1,第305页。
    3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1,第308页。
    4 [明]苏镒:《太师杨文敏公年谱》卷4,明嘉靖三十一年福建巡按曾佩蓝格刊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
    5 [清]张居正:《明史》卷74《职官志三》,第1803页。
    6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6《荫叙》,第117页。
    7 [清]张廷玉:《明史》卷71《选举志三》,第1715页。
    8 [清]张居正:《明史》卷74《职官志三》,第1803页。
    1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73《书杏园雅集图卷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0册,第773页。
    2 [明]李贤:《古穰集》卷12《吏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谥文端王公神道碑铭》,第601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8《仁宗本纪》,第109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68《舆服志四》,第1663页。
    5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1《赐印记》,第197页。
    6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54页。
    7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赐印章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8册,第428页。
    1 [清]朱轼:《史传三编》卷14《名臣传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9册,第240页。
    2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15《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4册,第725页。
    3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苏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1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25《辍朝》,丛书集成初编,第817册,第472页。
    5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8《苏颋传》,第2881页。
    6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44《辍朝仪》,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90册,第19页。
    7 [明]邱濬:《王朝之礼一》,载《皇明名臣经济录》卷10,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9册,第168页。
    8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44《辍朝仪》,第19页。
    9《明世宗实录》卷265,嘉靖二十一年八月乙酉。
    10《明英宗实录》卷354,天顺七年秋七月辛亥。
    1《明英宗实录》卷136,正统十年十二月丙午。
    2《明武宗实录》卷1,弘治十八年五月甲午。
    3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44《辍朝仪》,续修四库全书,第790册,第19页。
    4《明太祖实录》卷46,洪武二年冬十月庚午。
    5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24《凶礼三·辍朝之制》,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04页。
    6《明太祖实录》卷116,洪武十年十一月癸未。
    7 [明]朱元璋:《诸司职掌·礼部》,续修四库全书,第748册,第704-705页。
    8《明成祖实录》卷11,洪武三十五八月癸亥。
    9根据田冰的《明代官员谥号研究》(河南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附录列表统计。
    1 [明]李堂:《堇山文集》卷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4册,第464页。
    2《明仁宗实录》卷5,洪熙元年闰七月丙午。
    3 [明]邱濬:《举赠谥以劝忠》,载《皇明名臣经济录》卷13,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9册,第227页。
    4 [明]杨荣:《文敏集》卷17《赠营国公谥威襄郭公神道碑铭》,第266页。
    5 [明]杨荣:《文敏集》卷20《平江侯圹志》,第398页。
    6 [明]胡濙:《少师杨公哀辞》,载《文敏集·附录》,第398页。
    7 [明]苏镒:《太师杨文敏公年谱》卷4,明嘉靖三十一年福建巡按曾佩蓝格刊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
    8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第1303页。
    1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2-73页。
    2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第1310页。
    3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古今谥法通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5册,第163页。
    4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第1303页。
    5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2《少师礼部尚书谥文穆胡公神道碑铭》,第176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106《表七》,第3192页。
    7 [清]张廷玉:《明史》卷289《忠义一》,第7415页。
    
    1根据田冰的《明代官员谥号研究》(河南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附录列表统计。
    2 [明]李堂:《堇山文集》卷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4册,第464页。
    
    1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42页。
    2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41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4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5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29页。
    1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镇抚司刑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38页。
    2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60页。
    3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17《明遗臣姜公传》,第855页。
    4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第467页。
    5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4页。
    6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第467页。
    7《明太祖实录》卷129,洪武十三年春正月戊戌
    8钱穆:《国史大纲》,第666页。
    9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第468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0《祭太史公五首》,第651页。
    2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1《叶伯巨郑士利传》,第699页。
    3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1《先府君行状》,第679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94《刑法志二》,第2318页。
    5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104《太祖实录辨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41页。
    6 [明]解缙:《文毅集》卷1《代王国用论韩国公冤事状》,第607页。
    7 [清]张廷玉:《明史》卷3《太祖本纪三》,第51页。
    8 [明]朱元璋:《逆臣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9 [清]张廷玉:《明史》卷147《解缙传》,第4115页。
    10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39《周敬心传》,第3999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39《王朴传》,第3999页。
    3 [明]解缙:《文毅集》卷1《大庖西封事》,第599页。
    4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4《敬陈圣学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4册,第377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5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1页。
    7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7《梁用之墓碣铭》,第247页。
    8 [清]张廷玉:《明史》卷35《解缙传》,第4121页。
    9 [清]张廷玉:《明史》卷148《杨溥传》,第4142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7《成祖本纪三》,第101页。
    2《明太宗实录》卷45,永乐三年八月戊辰。
    3《明太宗实录》卷243,永乐十九年十一月丙子。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49《蹇义传》,第4148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304《宦官传一》,第7766页。
    6 [日]宫崎市定:《中国史》,台北:华世出版社,1971年,第465页。
    7 [清]张廷玉:《明史》卷7《成祖本纪三》,第100页。
    8 [清]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志三》,第1822页。
    1 [明]刘若愚:《明宫史》卷2《东厂》,中国野史集成,第39册,第11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3页。
    3 [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第463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59《刘中敷传》,第4295页。
    2 [明]陈建《皇明法政通纪》,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12册,第355页。
    3 [明]陈建《皇明法政通纪》,第357页。
    4 [明]陈建《皇明法政通纪》,第359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30,第793页。
    6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3《周文襄》,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93页。
    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第451页。
    2 [明]陈建《皇明法政通纪》,第359页。
    3 [明]陈建《皇明法政通纪》,第359页。
    4 [明]刘球:《两溪文集》卷2《雷震奉天殿鸱吻奏请修省疏》,第432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30,第794页。
    6 [明]王鸿:《薛文清公行实录》卷1,续修四库全书,第551册,第7页。
    7 [明]李贤:《古穰集》卷30,第794页。
    8《明英宗实录》卷166,正统十三年五月丁亥。
    9本表所依据史料为《明英宗实录》和《明史》列传。
    1 [明]李贤:《古穰集》卷30,第792页。
    2 [清]汪有典:《史外》卷3,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20册,第355页。
    3 [清]汪有典:《史外》卷3,第355页。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5,第748页。
    5《明英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戊寅。
    6 [明]李贤:《古穰集》卷29,第785页。
    1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650《刑法部十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8册,第840页。
    2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8《廷杖》,第476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93《刑法志一》,第2282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29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戴纶传》,第4400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廖庄传》,第4414页。
    7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钟同传》,第4411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29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0页。
    3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12《廷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7页。
    4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17《明遗臣姜公传》,第856页。
    5钱穆:《国史大纲》,第668页。
    6 [明]解缙:《文毅集》卷1《大庖西封事》,第600页。
    7 [明]解缙:《文毅集》卷1《大庖西封事》,第603页。
    
    1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4《敬陈圣学疏》,第377页。
    2《乾隆御制诗集(第五集)》卷32《右永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0册,第109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93《刑法志一》,第2282页。
    4 [明]马文升:《修饬武备疏》,载《明臣奏议》卷8,第141页。
    5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8《立枷》,第477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29页。
    2《明英宗实录》卷97,正统七年冬十月丙申。
    3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6《学士拜祭酒李时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2册,第236页。
    4 [明]黄瑜:《双槐岁钞》卷5《石主事救师》,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9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志三》,第2332页。
    2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9《史乘考误十》,第520-521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28《宋濂传》,第3788页。
    2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第398页。
    3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第402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47《解缙传》,第4122页。
    5 [明]杨士奇:《朝列大夫交趾布政司参议春雨谢先生墓碣铭》,载《文毅集·附录》,第838-841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52《王汝玉传》,第4191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50《汤宗传》,第4171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151《李至刚传》,第4182页。
    4 [明]倪岳:《青溪漫稿》卷21《肃愍于公神道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第276页。
    5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10页。
    6 [明]李时勉:《上仁宗奏疏》,载《明臣奏议》2,第36-38页。
    7 [明]王锜:《寓园杂记》卷2《李时勉忠谏》,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页。
    1 [明]彭琉:《李时勉行状》,载《古廉文集》卷12,第889-895页。
    2 [明]王錡:《寓园杂记》卷2《李时勉荷枷》,第13页。
    3 [明]李时勉:《古廉文集》卷8《封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2册,第788页。
    4 [明]彭琉:《李时勉行状》,载《古廉文集》卷12,第889-895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63《李时勉传》,第4423页。
    6 [明]李时勉:《古廉文集》卷12《附录》,第888页。
    7 [明]李时勉:《古廉文集》卷12《附录》,第889页。
    8 [明]彭时:《古廉先生祠堂集》,载《古廉文集》卷12,第900、901页。
    1 [明]于谦:《忠肃集·附录》,第396页。
    2 [明]倪岳:《青溪漫稿》卷21《肃愍于公神道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第276页。
    3《明孝宗实录》卷33,弘治二年十二月辛卯。
    1 [明]于谦:《忠肃集·附录》,第396-397页。
    2 [明]于谦:《忠肃集·附录》,第397页。
    3《明神宗实录》卷282,万历二十三年乙未。
    4清初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记载于谦的祠堂“在崇文门内东裱背巷,公故赐宅也。祠三楹,祀少保兵部尚书于谦,塑公向危坐,岁春秋遣太常官致祭。”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于忠肃祠,万历乙未二月己未敕建。顺治中,公像被毁。”乾隆中,励宗万奉命对京城古迹做调查,其《京城古迹考》云:“乃遍访故巷,悉为民居,求其所谓忠肃祠者,皆曰不知。”清末震钧《天咫偶闻》载:“于忠肃祠,在裱背胡同,荒废已久,近始重修,浙人逢春秋闱,居为试馆。”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于谦祠”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址在今天的北京市崇文区西裱褙胡同23号。
    5 [明]倪岳:《青溪漫稿》卷21《肃愍于公神道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第276页。
    6 [明]邹守愚:(嘉靖)《河南通志》卷18,明嘉靖三十四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
    7 [明]于谦:《忠肃集·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第418页。
    1《明英宗实录》卷182,正统十四年九月辛巳。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刘球传》,第4406页。
    3《明英宗实录》卷197,景泰元年十月乙亥。
    4《明孝宗实录》卷202,弘治十六年八月辛亥。
    5《明武宗实录》卷139,正德十一年秋七月辛丑。
    6《明世宗实录》卷59,嘉靖四年闰十二月辛未。
    7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钟同传》,第4410页。
    8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章纶传》,第4412页。
    9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廖庄传》,第4414页。
    10 [清]张廷玉:《明史》卷50《礼志四》,第1310、1311页。
    
    1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3《谏官诰文》,第55页。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57页。
    1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216《詹事府》,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571页。
    2 [明]高拱:《高拱论著四种·日进直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26页。
    3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08页。
    4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46页。
    
    1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46页。
    2本表绘制主要依据《明史》卷73《职官志二》和《大明会典》卷216《詹事府》。
    1 [明]尹直:《謇斋琐缀录》卷1《翰林故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第362页。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35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71《选举志三》,第1711页。
    4 [明]高拱:《经筵日讲始末》,中国野史集成,第39册,第59页。
    5《明英宗实录》卷14,正统元年二月丙辰。
    6《明宪宗实录》卷51,成化四年二月辛亥。
    
    1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奏对录》,第419-420页。
    2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52《经筵》,续修四库全书,第790册,第106页。
    1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52《经筵》,续修四库全书,第790册,第106-107页。
    2 [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9册,第108页。
    3 [宋]吕中:《大事记讲义》卷1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第127页。
    4 [宋]吴泳:《鹤林集》卷3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261页。
    5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页。
    6 [宋]叶适:《水心集》卷28《祭史太师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4册,第498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53《礼志七》,第1352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72《职官志一》,第1732页。
    3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45,第833页。
    4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45,第850页。
    5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45,第849页。
    6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9,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63页。
    7 [明]李贤:《古穰杂录》,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36年。
    8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2《冒死陈言疏》,第336-337页。
    9 [清]张廷玉:《明史》卷73《职官志二》,第1781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73《职官志二》,第1780页。
    2 [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22《赠毕通政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册,第849页。
    3 [明]黄佐:《翰林记》卷6《召对》,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6册,第923页。
    4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52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2《太祖本纪二》,第32页。
    2有关明代密疏言事的研究以王剑教授的《明代密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为代表,本书对明代密疏言事的变革、书写格式、传递与进呈方式、处理程序、言事者的资格限定、密疏的保密制度、密疏制度的政治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3 [明]黄佐:《翰林记》卷2《密封言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6册,第875页。
    4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26页。
    
    1 [明]黄佐:《翰林记》卷2《密疏言事》,第875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39《萧岐传》,第3984页。
    3 [明]郑晓:《今言》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8页。
    1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41页。
    2 [明]宋濂:《宋景濓未刻集》卷下《平章政事喀喇公神道碑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4册,第590页。
    3李媛:《明代皇帝的修省与罪己》,《西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此文对明代皇帝修省和罪己的原因和政治意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4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求言诏》,第3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39《曾秉正传》,第3987页。
    6 [清]张廷玉:《明史》卷139《叶伯巨传》,第3990页。
    7 [明]夏原吉《忠靖集》附录《夏忠靖公遗事》,第548页。
    8 [明]刘球:《两溪文集》卷2《雷震奉天殿鸱吻奏请修省疏》,第431-434页。
    
    1《明英宗实录》卷201,景泰二年二月甲申。
    2 [明]于谦:《忠肃集》卷5《杂行类》,第159页。
    3《明英宗实录》卷209,景泰二年冬十月戊寅。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6《天顺日录》,第761页。
    5 [清]张廷玉:《明史》162《廖庄传》,第4415页。
    
    1 [明]朱睦楔:《革除逸史》卷1,中国野史集成丛书,第23册,第2页。
    2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3,续修四库全书,第457册,第77-78页。
    3赵轶峰:《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洪武到正统》,《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4 [明]姜清:《姜氏秘史》,续修四库全书,第432册,第554页。
    5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96《丧礼一》,续修四库全书,第490册,第649页。
    6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2,第408页。
    7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17页。
    
    1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奏对录》,第427页。
    2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52页。
    3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代言录》,第454页。
    4 [明]孔贞运:《皇明诏制》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458册,第11页。
    5《明仁宗实录》卷1卷首。
    6 [明]佚名:《皇明诏令》卷4,续修四库全书,第457册,第118页。
    1 [清]夏燮:《明通鉴》卷14,第466页。
    2《明太宗实录》卷140,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未。
    3 [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圣谕录》,第397-403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50《金忠传》,第4160页。
    1《明太宗实录》卷202,永乐十六年七月甲戌。
    2《明太宗实录》卷251,永乐二十年九月癸亥。
    3 [清]夏燮:《明通鉴》卷17,第532页。
    4《明英宗实录》卷215,景泰三年四月甲申。
    5 [明]商汝颐:《商文毅公遗行集》,续修四库全书,第551册,第59页。
    
    1 [明]黄瑜:《双槐岁钞》卷5,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2页。
    2 [清]谈迁:《国榷》卷31,第1925页。
    3 [清]谈迁:《国榷》卷31,第1925页。
    4《明英宗实录》卷216,景泰三年五月甲午。
    5 [清]谈迁:《国榷》卷30,第1927页。
    1 [清]谈迁:《国榷》卷30,第1928页。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钟同传》,第4408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章纶传》,第4408页。
    4 [明]章纶:《养圣躬勤论政惇孝义疏》,载《明经世文编》卷47《章钟二公疏》,第368页。
    1《明英宗实录》卷243,景泰五年秋七月庚戌。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1《景帝本纪》,第148页。
    3 [明]商汝颐:《商文毅公遗行集》,第59页。
    4 [清]谈迁:《国榷》卷31,第1997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廖庄传》,第4412页。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62《廖庄传》,第4414页。
    2《明英宗实录》卷256,景泰六年七月辛巳。
    1牛建强的《试论明代建文帝历史冤案的反正过程:以明中后期建文朝史籍纂修为视角》,(《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和《明代中后期建文朝史籍纂修考述》(《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两文分析建文史学的编纂方法。
    2 [清]龙文彬:《明会要》卷36《职官》8,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37页。
    3 [明]张居正:《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载黄宗羲编修的《明文海》卷94,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19页。
    4 [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14,第683页。
    5 [清]谈迁《国榷》卷12,第843页。
    6《明英宗实录》卷283,天顺元年冬十月丙辰。
    
    1《明神宗实录》卷465,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庚申。
    2《明神宗实录》卷195,万历十六年二月丁丑。
    3《明神宗实录》卷196,万历十六年三月壬辰。
    4《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巳。
    1《明神宗实录》卷374,万历三十七年七月癸未。
    2《明神宗实录》卷475,万历三十八年九月辛亥。
    3《明熹宗实录》卷6,天启元年二月庚戌。
    4《明熹宗实录》卷40(梁本),天启四年三月辛巳。
    5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本书第三章《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专论明清易代之际的士大夫对建文、成祖、方孝孺评论的心态和寓意。
    1 [明]钱士升:《皇明表忠记》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10册,第520-523页。
    2《皇朝通志》卷54,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4册,第670页。
    3《皇朝通志》卷40,第476页。
    4 [明]佚名:《明仁宗圣政记》,第35页。
    5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24页。
    6 [清]谈迁:《国榷》卷17,第1215页。
    7 [明]杨荣:《文敏集·附录》,第411-412页。
    8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第305页。
    1 [明]许相卿:《革朝志》卷5《刘璟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7册,第196页。
    2 [明]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14,第683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7《成祖本纪三》,第105页。
    4 [清]傅恒:《通鉴辑览》卷10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9册,第221页。
    5吴德义:《试论建文史学》,《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 [清]张廷玉:《明史》卷11《景帝本纪》,第150页。
    2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02页。
    3《明武宗实录》卷20,正德元年十二月丁卯。
    4《明宪宗实录》卷148,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己亥戊子。
    5 [明]商汝颐:《商文毅公遗行集》,第64页。
    6《明宪宗实录》卷148,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己亥。
    1 [清]黄宗羲:《弘光实录钞》,《黄宗羲全集》第二册,第24页。
    2 [清]李清:《南渡录》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3 [清]李清:《南渡录》卷3,第110页。
    4 [宋]苏轼:《东坡全集·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8册,第4页。
    5吴德义:《建文史学编年考》,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此书对建文史学研究进行动态走势的分析,提出建构“建文史”的观点;王春南、赵映林:《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此书分时代、家世、生平、政治思想、法思想、经济思想、理学思想、文学主张和风格六个方面对方孝孺进行系统研究;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此书第三章为《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涉及对方孝孺的评价。
    6《明太宗实录》卷9,永乐四年六月乙丑。
    7 [明]陈建:《皇明通纪集要》卷24,第278页。
    1 [明]李乐:《见闻杂纪》,明万历刻清补修本。
    2 [清]张廷玉:《明史》卷113《后妃传一》,第3513页。此事在祝允明《野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
    240册,第33页)中记载更为详细:“太后大渐,召三杨于榻前,问朝廷尚有何大事未办者·士奇首对有三事。其一建庶人虽已灭,曾临御四年,当命史官修其一朝实录,仍用建文之号。后曰:‘历日已革除之,岂可复用·’对曰:‘历日行于一时,实录万世信史,岂可蒙洪武之年以乱实·’后颔之。(或曰请谥为‘神宗皇帝’,非实。)其二后亦首肯。其三方孝孺得罪已诛,太宗皇帝诏‘收其片言一字,论死’,乞驰其禁,文辞不系国事者,听令存而传之。后默然未答。三公即趋下,叩头言臣等谨受顾命,遂出。”薛应旗的《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52册,第246页。)所记于此大致相同。万历朝张朝瑞对此说法提出质疑:“按张太后遗诏今存,未闻有此三事也。即有之,实录何以不书·以失国之君,加神圣之谥,尤为不伦,且孝孺集成化始出。”(张朝瑞:《忠节录》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第81页)
    3《明孝宗实录》卷72,弘治六年二月戊午。
    4《明孝宗实录》卷212,弘治十七年五月癸丑。
    5《明世宗实录》卷177,嘉靖十四年七月乙酉。
    6《明神宗实录》卷3,隆庆六年七月辛亥。
    7《明神宗实录》卷23,万历二年三月丙戌。
    8《明神宗实录》卷33,万历二年闰十二月癸未。
    9 [明]吴亮:《万历疏钞》卷14《褒忠类》,续修四库全书,第468册,第577页。
    
    1《明神宗实录》卷159,万历十三年三月壬辰。
    2 [明]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上·崇祯》,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3页。
    3《清穆宗实录》卷68,同治二年五月癸亥。
    4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第19页。
    5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3页。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第19页。
    7 [明]宋濂:《送希直归宁海五十四韵》,《逊志斋集·附录》,第869页。
    1 [明]王坤:《逊志斋集·序》,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第8页。
    2 [明]李贤:《古穰集》卷2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第790页。
    3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71《朱鹭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60页。
    4 [明]朱鹭:《建文书法儗》,续修四库丛书,第433册。
    5 [明]李贽:《续藏书》卷5《文学博士方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页。
    6 [明]温纯:《温恭毅集》卷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8册,第428页。
    7 [清]谈迁:《国榷》卷12,第860页。
    8 [明]陈子龙:《安雅堂稿》,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第76页。
    
    1 [明]陈子龙:《安雅堂稿》,第80页。
    2 [清]黄宗羲:《黄氏家录》,《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413-414页。
    3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9《方逊志先生正学录序》,第458-459页。
    4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4《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黄宗羲全集》第八册,第334页。
    5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首《师说》,《黄宗羲全集》第七册,第8页。
    6陈祖武:《<明儒学案>发微》,《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7 [清]黄宗羲:《弘光实录钞》,《黄宗羲全集》第二册,第49-52页。
    8 [清]黄宗羲:《行朝录》,《黄宗羲全集》第三册,第119页。
    9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89《策·第四问》,第1854页。
    1 [清]汪有典:《史外》卷1《方正学先生传》,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20册,第336页。
    2 [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288《皇明直文渊诸臣表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05册,第503页。
    3《明英宗实录》卷143,正统十一年七月庚辰。
    1 [明]程敏政:《明文衡》卷2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3册,第817页。
    2 [明]夏尚朴:《东岩集》卷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1册,第5页。
    3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88页。
    4 [清]张廷玉:《明史》卷176《李贤传》,第4673页。
    5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89页。
    6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89页。
    7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7,明万历七年张仲颐刻本。
    8 [明]陈建:《皇明通纪集要》卷24,四库禁毁丛书,第34册,第279页。
    9 [明]林希元:《林次崕文集》,载《明经世文编》卷163,第1650页。
    10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5,第198页。
    11 [明]李文凤:《越峤书》卷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3册,第29页。
    1 [明]茅元仪:《掌记》卷4,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10册,第372页。
    2 [明]茅元仪:《石民四十集》卷46《海防·四夷》,续修四库全书,第1386册,第450页。
    3 [明]霍韬:《上杨邃菴书》,载《明经世文编》卷188《霍文敏公文集四》,第1945页。
    4 [明]李贤:《古穰集》卷28,第792页。
    5 [明]陈建:《皇明通纪法传全录》卷19,续修四库全书,第357册,第314页。
    6 [明]李贽:《续藏书》卷10,《李贽文集》第4卷,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9页。
    7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9,第458页。
    8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1《修正学疏》,第315页。
    9 [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卷2《文略》,清康熙十五年许三礼刻本
    
    1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3,《黄宗羲全集》第七册,第119页。
    2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8《书传会选》,第1010页。
    3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8《四书五经大全》,第1077页。
    4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中华书局,1975年,第854页。
    5 [清]张廷玉:《明史》卷148,第4145页。
    6 [清]陈绍箕:《鉴古斋日记》,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7 [清]汪有典:《史外》卷3《刘忠愍传》,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20册,第355页。
    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致治》,第441页。
    2 [清]段玉裁:《明史十二论·三大案论》,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50册,第707页。
    3 [清]查继佐:《罪惟录》卷20《荒节诸臣列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14-2434页。
    4 [清]查继佐:《罪惟录》卷9《抗运诸臣列传》,第1467-1489页。
    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徐复观:《中国的治道:都陆宣公传集书后》,载李维武的《徐复观文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9—294页。
    3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第448页。
    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二》,第62页。
    2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第447页。
    1. [明]姚广孝等:《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62年。
    2. [明]杨士奇、黄淮:《历代名臣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3-441册。
    3. [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3-444册。
    4. [明]黄佐、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2册。
    5. [明]徐纮:《明名臣琬琰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3册。
    6. [明]项笃寿:《今献备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3册。
    7.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8册。
    8. [清]张廷玉:《词林典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9册。
    9. [清]梁国治:《国子监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0册。
    10. [明]鲍应鳌:《明臣谥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51册。
    11. [明]宋濂:《文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1224册。
    12.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
    13. [明]汪广洋:《凤池吟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
    14. [明]陶安:《陶学士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
    15. [明]宋讷:《西隐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
    16. [明]王祎:《王忠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
    17. [明]张以宁:《翠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
    18. [明]危素:《云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
    19. [明]林弼:《林登州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7册。
    20. [明]朱右:《白云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8册。
    21. [明]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8册。
    22. [明]胡翰:《胡仲子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9册。
    23. [明]高启:《大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0册。
    24. [明]杨基:《眉菴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0册。
    25. [明]林鸿:《鸣盛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1册。
    26. [明]袁华:《可传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2册。
    27. [明]吴伯宗:《荣进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3册。
    28. [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4册。
    29. [明]练子宁:《中丞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
    30. [明]程通:《贞白遗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
    31. [明]周是修:《刍荛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6册。
    32. [明]解缙:《文毅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6册。
    33. [明]胡俨:《颐庵文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7册。
    34. [明]杨士奇:《东里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8-1239册。
    35. [明]杨荣:《文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
    36. [明]黄淮:《省衍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
    37. [明]夏元吉:《忠靖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
    38. [明]金幼孜:《金文靖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0册。
    39. [明]王直:《抑庵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1242册。
    40. [明]李时勉:《古廉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2册。
    41. [明]薛瑄:《敬轩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3册。
    42. [明]刘球:《两溪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3册。
    43. [明]于谦:《忠肃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
    44. [明]李贤:《古穰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
    45. [明]徐有贞:《武功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5册。
    46. [明]倪谦:《倪文僖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5册。
    47. [明]朱彝尊:《明诗综》,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9-1460册。
    48.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51册。
    49. [明]姜清:《姜氏秘史》,续修四库全书,第432册。
    50. [明]黄佐:《革除遗事》,续修四库全书,第432册。
    51. [明]杨荣:《北征记》,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2. [明]朱鹭:《建文书法拟》,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3. [明]金幼孜:《北征录》,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4. [明]杨铭:《正统临戎录》,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5. [明]袁彬:《北征事迹》,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6. [明]李实:《虚庵李公奉使录》,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7. [明]杨瑄:《复辟录》,续修四库全书,第433册。
    58. [明]商汝颐:《商文毅公遗行集》,续修四库全书,第551册。
    59. [明]佚名:《皇明诏令》,续修四库全书,第457册。
    60. [明]孙旬:《皇明疏钞》,续修四库全书,第463-464册。
    61. [明]叶盛:《叶文庄公奏议》,续修四库全书,第475册。
    62.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续修四库全书,第520册。
    63. [明]徐咸:《皇明名臣言行录》,续修四库全书,第520册。
    64. [清]徐开任:《明名臣言行录》,续修四库全书,第521册。
    65. [明]雷礼辑:《国朝列卿纪》,续修四库全书,第522-524册。
    66.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续修四库全书,第524册。
    67.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续修四库全书,第525-531册。
    68. [明]焦竑:《熙朝名臣实录》,续修四库全书,第532册。
    69. [明]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续修四库全书,第532册。
    70. [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续修四库全书,第535册。
    71. [明]张朝瑞:《忠节录》,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
    72. [明]张卤:《皇明制书》,续修四库全书,第788册。
    73. [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第789-792册。
    74. [明]陈循:《芳洲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27册。
    75. [明]雷礼:《皇明大政纪》,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7册。
    76. [明]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14册。
    77. [明]朱国祯:《皇明大政记》,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16册。
    78. [明]邓元锡:《皇明书》,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9册。
    79. [明]娄性:《皇明政要》,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46册。
    80. [明]吕本:《皇明宝训》,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53册。
    81. [明]孔贞运:《皇明诏制》,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57册。
    82. [明]张瀚:《皇明疏议辑略》,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71册。
    83. [明]顾尔行:《皇明两朝疏抄》,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74册。
    84. [明]朱吾弼:《皇明留台奏议》,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74册。
    85. [明]郁衮:《革朝遗忠录》,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90册。
    86. [明]于慎行:《词林典故》,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58册。
    87. [明]皇甫录:《皇明纪略》,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240册。
    88. [明]佚名:《明内廷规制考》,丛书集成新编,第27册。
    89.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18册。
    90. [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22册。
    91. [明]雷礼:《内阁行实》,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27册。
    92. [明]汪国楠:《皇明名臣言行录新编》,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46册。
    93. [明]邓元锡:《皇明书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73册。
    94. [明]何乔远:《名山藏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75册。
    95. [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79册。
    96. [明]尹守衡:《明史窥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83册。
    97. [清]傅维麟:《明书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87册。
    98. [清]王鸿绪:《明史稿列传》,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95册。
    99.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明文书局印行,明代传记丛刊,第116册。
    100.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
    101.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
    102.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03. [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104. [清]黄宗羲:《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05. [明]程敏政:《明文衡》,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106. [明]高拱:《高拱论著四种》,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07. [明]李贽:《李贽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8. [明]邓士龙《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9.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上海:上海古籍书店,2002年。
    110. [清]查继佐:《罪惟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1. [明]黄佐:《翰林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12.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13.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14.《杨文敏公年谱》,嘉靖福建巡按曾佩蓝格刊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
    115.《杨文贞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7册。
    116.《方正学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7册。
    117.《宋文宪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7册。
    118.《刘文成公年谱稿》,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7册。
    119.《青邱高季迪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7册。
    120.《建文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8册。
    121.《芳洲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8册。
    122.《薛文清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38册。
    123.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24.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5. [清]夏燮:《明通鉴》,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126. [清]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
    127.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28. [清]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29.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30. [明]黄宗羲:《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31. [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32.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33. [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134.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35. [明]黄瑜:《双槐岁钞》,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36. [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37.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38.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39.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40. [明]郑晓:《今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41. [明]叶盛:《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42. [明]焦竑:《玉堂丛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43. [明]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44. [明]谢肇淛:《五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45. [明]李清:《三垣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李洵:《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2.李洵:《下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吴晗:《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
    4.吴晗:《明史简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8.赵轶峰:《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9.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12.王瑞来:《宰相的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3.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
    14.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
    15.赵毅:《明清史抉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赵毅、刘晓东:《晚明基层士人社会生活谫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王剑:《明代密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9.刘晓东:《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20.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杜联喆:《明人自传文钞》,台北:艺文印书馆,1978年。
    23.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26.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
    27.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28.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9.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0.梁漱溟:《中国文化史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1.张显清:《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商传:《明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33.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1940年。
    34.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5.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6.杨树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
    37.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刘建明:《明代政权运作与文学走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
    39.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0.唐克军:《不平衡的治理:明代政府运行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
    41.韦庆远:《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2.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3.丁易:《明代特务政治》,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年。
    44.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5.杜乃济:《明代内阁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年。
    46.陶希圣、沈任远:《明清政治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
    47.韦庆远:《明清史新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8.何朝晖:《明代文管铨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9.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0.刘化兵:《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1.陶希圣、沈远任:《明清政治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
    52.苏同炳:《明史偶笔》,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年。
    53.林延清:《明清史探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54.潘荣胜:《明清进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5.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6.晁中臣:《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57.商传:《永乐皇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58.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9.赵毅、罗冬阳:《正统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60.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
    五,1992年。
    61.陈学霖:《明代人物与史料》,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
    62.王尔敏:《明清社会文化生态》,台北:商务印书馆,1997年。
    63.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
    64.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5.陈宝良:《悄悄散去的幕纱——明代文化历程新说》,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66.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7.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文学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68.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69.高一涵:《中国内阁制度的沿革》,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70.黄彰健:《明清史研究丛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年。
    71.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72.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73.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4.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5.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76.刘化兵:《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77.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编:《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7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编:《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8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编:《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8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编:《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8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编:《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83.吴智和:《明史研究专刊》第一期到第六期,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
    1. [加]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4. [英]S.A.M.艾兹赫德:《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 [日]宫崎市定:《宫崎市定全集》,京都:岩波书店,1993年。
    6. [美]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的命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7. [美]范德:《明初两京制度》,台北:虹桥书店,1977年。
    8. [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年。
    9. [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 [美]戴仁柱:《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11.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 [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13. Patricia Buckley Beery and Maggie Bickfod.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4. Roger T.Ames.The Art of Rulership A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M]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15. John W. Dardess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nnth Centuries [M], 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16. John W. Dardess, the Cheng Communal Famil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Neo-Confucianism in Yuan and Early Ming China [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4. 1974.
    17. Pamela Kyle Crossly, Helen F. Suit, and Donald S. Sutton,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J],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5. [美]林·亨特:《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
    6.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7. [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8.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9. [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 [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2.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 [以]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赵轶峰:《票拟制度与明代政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赵轶峰:《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洪武到正统》,《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3.赵轶峰:《明代的遗诏》,《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张哲郎:《从明代皇帝之即位诏及遗诏论明代皇权之转移》,《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14、15期。
    5.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思考》,《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王剑:《明代的密疏:下情上达的一种特殊方式——以题本、奏本为参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王剑:《明初密疏言事改革》,《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8.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政治生态研究》,南开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9.余三乐:《竞争选择与血统嫡传:从“靖难之变”看历代王朝继承的第二代震荡及其它》,《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朱立:《论“靖难之役”》,《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11.张小平、周少青:《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明成祖朱棣:一个范本的解读》,《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2.潘忠泉:《一段历史真实记载的缺失:明成祖革除建文朝解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全仁经:《浅说靖难之役后明代政治的几个变化:兼论朱棣的历史功过》,《抚州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
    14.李英来:《试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郭厚安:《论“靖难之役”的性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3期。
    16.孙志江、何荣芝:《“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失利探因》,《渤海学刊》1991年第3、4期。
    17.王志强:《天时、地利、人和与“靖难”结局》,《泉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8.左东岭:《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9.汤长平:《也评方孝孺是否“愚忠”》,《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20.沈刚伯:《方孝孺的政治学说》,《明清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四册。
    21.张树旺:《论方孝孺之死对明代士风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2.邵唯一:《试论中国古代士大夫人格与文格的背离现象》,《学术月刊》1991年第6期。
    23.柴志明:《试论科举文化熏陶下的明代文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4.赵毅、刘国辉:《略论明初三杨权势与“仁宣之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5.刘晓东:《科举危机与晚明士人社会的分化》,《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6.刘晓东:《晚明士人生计与士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7.刘晓东:《“地位相悖”与“身份悬浮”:生存状态视角下的明代士人社会地位刍议》,《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28.孙湘云:《简析方孝孺的君臣关系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
    29.朱立:《论“靖难之役”》,《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
    30.郭厚安:《论仁宣之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1.晁中辰:《“仁宣之治”还是“永宣之治”》,《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32.赵中男:《略论“高熙之叛”》,《安徽史学》1988年第2期。
    33.赵中男:《明宣宗的政治核心集团及其形成》,《北方论丛》1996年第1期。
    34.赵中男:《明洪宣时期历史特点论略》,《求是学刊》1997年第2期。
    35.赵中男:《论朱高炽的历史地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36.赵中男:《明宣宗的削藩活动及其社会意义》,《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21期。
    37.赵中男:《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北方论丛》2004年第4期。
    38.林延清:《仁宗张皇后与明初政治》,《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
    39.王绍东:《浅论朱瞻基重用元老大臣的原因及得失》,《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40.王昊:《仁宣致治下的“台阁”标本:杨士奇诗歌解读》,《岱宗学刊》2005年第1期。
    41.徐兆安:《明初泰和儒师杨士奇早年的学术与生活》,《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42.高景新、戴鸿义:《试论“仁宣之治”》,《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
    43.蔡秉颀:《明代“仁宣致治”新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44.李伟敏:《明代仁宣时期的用人与“仁宣致治”》,《西安学院学报》2004第5期。
    45.韦庆远:《三杨与儒家政治》,《史学集刊》1988年第1期。
    46.李凤飞、暴鸿昌:《对杨士奇应做全面评价:兼谈三杨在正统初政中的失误》,《北方论丛》1996年第2期。
    47.杨志华:《试论杨士奇对明初社会政治的贡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48.陈文、胡彤:《简评三杨与明内阁》,《上饶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49.江涛:《论三杨执政与社会局势的安定——读<明史>札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50.冷东:《明初三杨与宦官关系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8卷。
    51.籍芳丽:《明代文坛三杨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52.许林如:《三杨与明初政治》,山西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53.骆芬美:《三杨与明初之政治》,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82年硕士学位论文。
    54.安碧莲:《况钟对明初苏州社会经济之改革》,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79年硕士学位论文。
    55.钟云校:《明初与北元关系之研究(1368—1464)》,台北国立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1980年硕士学位论文。
    56.马青萍:《于谦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79年硕士学位论文。
    57.蔡泰彬:《夏原吉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
    58.萧慧媛:《明代官员的乞休致仕:官场困局下求退告归的时代现象》,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学位论文。
    59.林延请:《朱棣五征漠北应重新评价》,《南开史学》1989年第2期。
    60.杨杭军:《评永乐帝的五次北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61.腾新才:《朱棣的性格特征与蒙古战争刍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62.陈传席:《台阁体与明代文人的奴性品格》,《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4期。
    63.魏崇新:《台阁体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原因》,《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64.洪早清:《明代阁臣群体为相情结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5.李精耕、黄佩君:《明代“台阁体”盟主杨士奇诗文取向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66.左东岭:《论台阁体与仁、宣士风之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67.李精耕:《明代“台阁体”的相关问题浅探》,《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68.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光明日报》2002年10月15日。
    69.朱子彦:《论明代的内阁与党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
    70.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71.郑礼炬:《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72.刘群英:《明代文官父祖封赠制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73.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以1595篇谱牒序跋所涉家庭为案例》,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74.柴志明:《试论科举文化熏陶下的明代文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5.郭培贵,《明代文官荫叙制度考论》,《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76.孙卫国:《16世纪两类士大夫的代表:文人王世贞与相臣张居正》,《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5年第1期。
    77.李志坚:《明太祖与洪武士人关系新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78.吴琦、赵秀丽:《明代皇帝及储君教育的缺失》,《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79.丁淑梅:《明代士大夫:戏剧肇祸与道德救赎》,《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80.刘建明:《明代前期政权运作与诗文走向》,《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81.向燕南:《明前期政治、文化特点与史学》,《廊坊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2.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6期。
    83.赵忠祥、侯波:《明代前期理学走向与文化精神的变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4.田澍:《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政治变革的走向》,《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5.唐克军:《官场恩怨与明代政治:以私人关系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5期。
    86.夏咸淳:《明代文人心态之律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7.刘擎:《政治正当性与哲学无政府主义:以西蒙斯为中心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8.周廉:《从正当性到证成性:一个未完成的范式转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9.刘杨:《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3期。
    90.袁德良:《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管窥》,《原道》2008年第6期。
    91.黄秀端:《政治文化:过去、现在与未来》,《东吴政治学报》1997年第8期。
    92.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6期。
    93.陈茂山:《试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气》,《史学集刊》1989年第4期。
    94.王宇环:《证成与正当性:洛克路径与康德路径的对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5.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交汇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96.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7.吕芳:《权力合法性的概念及历史演变》,《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