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
     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
     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
     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This thesis is a research dissert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rural housing and its topic is "the Researches on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Cold Areas in North China". To make a good job of the researches, the writer participated in the work of Tianjin University's research team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Energy-saving and Thematic Demonstration of the Housing in the Cold Climate Zones" and along with the said team, mad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on the rural housing of 42 households in 18 towns of the cold areas in North China such as Beijing, Tianjin, Hebei, Shanxi, Shandong and etc. In light of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in the said the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pect of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energy utilization of the rural housing in North China area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causes giving rise to such problems are seriously analyzed at various angle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policy and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 China. To push ahead with the work of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the writer has not only put forward the approach to solve the policy's bottleneck imped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but also advanced the design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ousing, in the thesis, the writer asserts that the policy's bottleneck imped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mainly lies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dual structure of city and country" and proposes tha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avorab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be created by means of administrative support, public participation, economic feasibility and guiding role of planning.
     In the thesi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are elaborated at two angles of "suitable dwelling" and "pleasant dwelling". The thesis explains that the pursuit of "suitable dwelling"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is embodied with the tactics of adoption of adaptability design of rural housing. By means of the design tactic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ystemization of the parts of rural housing, separation of supporting members and separable members, spatial multi-adaptability and etc.,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 that the predictive layout of the rural housing should be static and invariable is broken down for possessing the rural housing of more structural and spatial flexibility and inclusiveness so as to suit to the family's lateral diversity and longitudin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ursuit of "pleasant dwelling"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is embodied in the design of the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rural housing. So, the writer advocates striving to explore the sense of natural beauty, seeking the way of expression of natural beauty and tapping the unique glamour that the country life is close to the nature, through the design at four angles of vision, audition, tactility and olfaction.
     This thesis has also touched the issue of energy utiliz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rural housing from two aspects of "tapping new sources of suppl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Tapping new sources of supply" means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it probes into utilization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countryside of North China area including the multi-feasibility and design tactic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and biomass energy.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means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nergy". And it explores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nergy sources by means of the design of wall, roof, floor and underground component parts, door and windows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of heat-bridge, drawing on the mature experience of urban residence while taking the life styl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urc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to consideration.
引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84-192
    ①卢健松,姜敏,1979-2009年农村住宅的变化,建筑学报,2009(10),75
    ②刘先觉,生态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1
    ③刘先觉,生态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4
    ①Kasbah为建在沙漠中的原居民区。Tundra和Taiga的原意分别为苔原、针叶树林地带,论文中为建于地下以减少换热面积的民居形式。
    ②刘先觉,生态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即建筑形态、建筑定位、空间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外表面材料机理、材料颜色、开敞空间设计。
    ①黑川纪章,菊竹清训,川添登等人在丹下健三的影响下,在1960年的东京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新陈代谢理论,意在纠正20世纪机器原理时代崇尚欧洲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极端思想。新陈代谢理论将科技、艺术、宗教、文化、感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认为人、动物、植物的生命价值是同等重要的。
    ②共生建筑的概念由黑川纪章于70年代提出。黑川纪章进一步发展了新陈代谢理论中的“中间领域”理论,提倡共生、模糊性思维。
    ③有机建筑的概念由美国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提出,其著作《建筑的未来》中指出有机建筑应“从属于环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
    ①夏菁,黄作栋,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世界建筑,2004(8):78
    ②饶戎,向生态城市发展的北欧绿色住区,世界建筑,2004(9):72
    ③翁奕城,国外生态社区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建筑学报,2006(4):35
    ①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编委会,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2
    ②朱盈豹,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节能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10
    ③2007年6月德国政府通过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7,并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历次德国节能规范演变从早期的“建筑保温规范”(WSVO1978)控制各项外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指标,转化为“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2)控制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数量与建筑整体内部能耗值。EnEv2007节能指导思想更为科学,即控制建筑的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建筑的能耗外部输入值)。即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建筑所需的能耗值,以此数值为依据,参考不同能源形式的能量转化系数值(能源加工传输中存在的损耗),反推算一次性能源消耗量,以此数值为最终依据,规定建筑使用能耗的最高标准。
    ④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编委会,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2
    ⑤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是目前被认为在国际上各类绿色建筑评估、建筑环保评估、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具影响力的评估标准。1994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开始制定LEED体系,1999年公布第一版本,并接 受评估申请。
    ①加拿大的绿色建筑评价工具GBTool (Green Building Tool)2010年制定,从资源使用效率、环境负荷量、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经济性、使用前管理、服务质量、社区交通7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
    ②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所制定。BREEAM体系的目标是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BREEAM体系涵盖建筑、环境、社会、经济多个层面。
    ③法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HQE (High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目标是指导建筑行业在满足使用者对室内外舒适健康的需求的同时,最小化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④德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DGNB (Germ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ertificate)涵盖建筑业的整个产业链,为建筑业的发展指明方向。DGNB体系的2008年版本仅认证办公建筑和政府建筑,DGNB体系的2009年版将根据用户、专业人员的反馈意见进行深度开发。
    ⑤澳大利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ABGRS(Australina Building Greenhouse Rating Scheme)是澳大利亚国内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评估建筑能耗、温室气体排放量。
    ⑥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效率评估体系CASBE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以建筑物环境效率(BEE: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等概念为基础,对建筑进行评价。
    ①《重视生态原则在规划中的运用》一文介绍了我国川西农村和菲律宾马雅农场的生态循环利用情况,举例论证了西方近现代文明对自然体系造成的严重破坏,指出由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了“技术圈”对“生态圈”的冲击,最后该文章论证了八项生物控制原则。
    ②索勒里试验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建立按三度空间堆积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结构和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最大化城市的功能效益,同时最小化能源和原料的消耗。
    ③张钦楠,环境·效益·形势——世纪末中国建筑创作的几项重要选择,建筑学报,1994(1):15-19
    ④刘先觉,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建筑学新课题,建筑学报,1995(2):11
    ⑤吴良镛,开创面向21世纪的人居环境学,建筑学报,1995(03):14
    ⑥鲍家声,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1997(10):44-47
    ⑦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于2000年竣工,是根据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的综合型办公楼,该建筑体现多项可持续建筑设计策略:热缓冲层策略;自然能源利用策略;健康化、无害化策略;整体化策略等。
    ⑧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于2005年竣工,该建筑是我国首个集示范、展示、试验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可持续建筑,以真实建筑为试验平台,尝试“可更新、可调节、可拓展”的设计理念。
    ⑨北京多功能立体生态楼于2000年竣工,该建筑是一座集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节能科技产品于一体的新型可持续建筑。该建筑可作为多功能生态住宅楼,也可以成为集办公、商务、娱乐、餐饮等多项功能的生态商厦。
    ⑩北京市综合节能改造示范楼于2008年竣工,该建筑是北京市首座综合性的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程,利
    ①柳联生,我国城市生态住宅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8,43
    ②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9-83
    ①唐燕,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3,22
    ②王丽洁,对生态住区的实态调查与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27-30
    ①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24-225
    ②李曹薇,国内外住宅太阳能利用政策初探,新建筑,2005(6):11
    ①“水渗透”在德国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术,需专业公司设计施工,渗水池的土壤下铺设砂子,再下面铺设石砾,成份比由专业公司配制。该污水处理方法不必铺设排污管道,处理后的污水作为生态村的景观用水使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渗入地下的水资源又可作为地下水的补充。
    ②刘鬯,张军连,吴文良,发达国家城郊生态村发展模式分析,生态经济,2005(2):45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提纲,乡村书店,1937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5),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书店,1936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乡村书店,1937
    ⑤江恒源,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
    ⑥陈筑山,定县实验区工作概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8
    ⑦晏阳初,乡村建设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⑧许莹涟,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济南: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1935
    ①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②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③董磊明,增收、减负、减支:解决农村问题的三种思路,社会科学研究,2006(1)
    ④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⑤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⑥吴学凡,新时期中国城乡差别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①陈钊,陆铭,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张宏艳,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③谭庆刚,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④叶祥松,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⑤杨友孝,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评价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⑥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编制,村镇小康示范小区住宅与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①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②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③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④陈芳: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其特色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⑤翟城村治最初由政府官员动议,受政府财政补助,并接受政府财政监督。翟城村治与米迪刚的名字不可分割,但米迪刚的翟城实验最初是由当时的定县知事孙发绪动议的。1914年孙发绪见翟城村教育发达,提出仿效日本模范村,创办中国的自治模范村。乡贤米迪刚对此深表赞同,同年秋米迪刚筹备翟城自治模范村工作,翟城实验后乡村自治制度在山西省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⑥1933年河南省镇平县进步名士彭禹廷在宛西推行了乡村自治运动。
    ⑦1917-1928年山西省阎锡山等人推行由山西政府主导,引导国家组织之外的各种新旧社会势力参加的山西省村治运动。
    ⑧梁漱溟是不仅以“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闻名,更以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建设运动领袖蜚声中外。梁漱溟的农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通过振兴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具有特殊性,因此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既不能走“以商业发展工业的路子”(如美国和日本),也不能走俄国式国家统治经济的道路,中国的复兴必从农村的复兴开始。1931年-1937年梁漱溟在山东
    ①杨金山,韦庆海,程宇,余中元,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抗震性能鉴定与加固措施研究,震灾防御技术,2010(9):323
    ②于海,张妍,农村地区新型节能住房探索,林业科技情报,2010(1):28-30
    ①李成胜,任乃鑫,张九红,北方农村住宅可持续生态适宜技术的研究——以辽宁省本溪市黄柏峪村为例,四川建筑,2008(6):8
    ②谢英俊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在大陆开办乡村建筑工作室,通过建造示范农宅和开办工作营,让建设农宅的过程同时成为建筑技术培训和设计理念传播的过程。2005年3月28日-2005年5月1日开办了第一期工作营,主要成员是合作社农民、翟城合作社的建筑队成员、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学生,第一期工作营的成果是搭建完成“地球屋001号”的框架。2005年8月1日-8月27日开办了第二期工作营,参加成员是建筑专业的学生54人,和在参与第一期工作营的兰考农民赵付胜,第二期工作营的成果是搭建完成“地球屋002号”的框架。2006年3月18日-4月10日开办了第三期工作营,成员是有建房意愿的当地农民、建筑专业学生,和贺村合作社建筑队成员,第三期工作营的成果是“地球屋003号”。晏
    ①闫凤彬,论当代中国农村住宅生态化的实现途径,[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7,23-58
    ①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97-227
    ②程强,北京延庆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8,44
    ①刘翔,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08,52
    ①程强,北京延庆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8,44
    ②王立红,程道平,王立颖等,绿色住宅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
    ③刘加平等,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与再生,中国科学基金,2003(4)
    ④宋晔皓,结合自然的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①东南大学,村镇建设系列丛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②邵旭,村镇建筑设计/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丛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③段绪胜,农村新型民居与范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④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2007
    ⑤李桂文: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农村住宅技术系统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⑥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9
    ⑦解明镜,湘北农村住宅自然通风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湖北大学的,2010
    ①赵若焱,芜湖城乡交接带农村聚落转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6
    ②闫凤彬,论当代中国农村住宅生态化的实现途径,[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③程强,北京延庆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8
    ④吕游,乡村住宅适宜生态技术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8
    ⑤吕秀焱,新型乡村节能住宅研究及能耗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
    ⑥王健,北方既有村镇住宅功能改善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⑦吴庆驰,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0
    ①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中国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19
    ①杨友孝,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评价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②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8-131
    ③顾海英,郊区是否就是城市的农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5868824.html,2010-4-6
    ①崔明,覃志豪,唐冲,耿杰,王娜,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城市规划,2006(12):27-32
    ①卢健松,变迁中的乡村生活,[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2,19
    ②山东省按行政区划,不属于华北地区,本调研因为涵盖了山东省部分农村资料,故在这里保留。
    ①Lester Milbrath, 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260
    ①金虹,黑龙江省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建设科技,2005,13(2):32
    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课题,2006,31
    ①李健,米丽尼沙,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中的几个误区,农村科技,2010(1):64
    ①清华大学北方农村能源与环境调研组,2006年清华大学北方农村能源与环境调研工作总结报告,北京:清华大学,2007,44
    ①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15
    ①张丽丽,杨祖贵,王怀德,寒冷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策略,工业建筑,2009(7):23
    ①刘放生,加强湖南劳务输出地现代农业建设,中国乡村发现网www.zgxcfx.com,2008-11-3
    ②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工业产品、日用品等)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农产品(粮食、原料、劳动力等)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所出现的差额,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交换是不等价的。如果价格背离价值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如果价格背离价值越来越小,叫缩小剪刀差。
    ③温铁军,国家资本再分配与民间资本再积累,新华文摘,1993(12):23 有生态效益。其次,“六小”工程还有一种了不起的无形效益,它是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能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各地实践证明,小工程牵动大社会,通过实施“六小”工程,使农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在关心他们,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党和政府的威信提高了,号召力、凝聚力增强了。这种“效益”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影响之大难以估计。可见“六小”工程虽小,却绝对不可因其小而小觑、冷落甚至怠慢之。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加大投入,“六小”这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惠及千万农户
    ①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62
    ②谢旭人,财政部长谢旭人在纪念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会议上的发言,新华网news.sina.com.cn,2011-02-1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上的发言,2009
    ②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3
    ③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8
    ①林国先,市场化制度变迁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34
    ②对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
    ①牛若峰,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3
    ②蔡昉,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
    ③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8
    ④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09-112
    ①李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7
    ②三元社会结构是指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以城市农民工为一元的三元社会结构。三元社会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有很多不利影响,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农民工实现国民待遇、降低城市准入门槛,特别是首先解决第三元的结构转型问题。
    ①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经济参考报,2008-03-30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绿色建筑网www.cngbn.com,2006-12-12
    ③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编著《中国农村50年》,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35
    ④孙宝存,河北农业用地规划问题浅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5(4):22
    ⑤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8
    ⑥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4
    ①邹统钎,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北京蟹岛度假村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北京二外学院学报,2005(1):33
    ①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17
    ①许圣义,许昌浩,刘晓燕,由顺口溜看农村养老之忧,老同志之友,2010(23)
    ①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79
    ①Peter Zumthor.ThinkingArchitecture,Baden:Lars Muller,1998.34-37
    ①张宏艳,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75
    ①Stuart Ewen,"Waste a lot, Want a lot", in Learning to Listen to the Land, edited by Bill Willer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1,188
    ②“宇宙飞船经济学”是1960年美国学者鲍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指出人们的地球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无序增长迟早会使船内有限的资源耗尽,而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将使飞船污染,毒害船内的乘客,此时飞船会坠落,社会随之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必 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消耗型”改为“生态型”,从“开环式”转为“闭环式”,经济发展目标应以福利和实惠为主,而并非单纯地追求产量,这就是所谓循环经济思想的源头。
    ①“循环经济学”要求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循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循环经济使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增长极限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的。该书认为,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人口增加等因素,人类社会将要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③“超越增长”是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在《超越增长》一书中提出的。该书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优化的集成,要求生态规模上的足够、社会分配上的公正、经济配置上的效率三个原则同时起作用。
    ④丁国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科技,2006(7):100
    ⑤俞珠峰,时代潮,2004(16):24
    ①符宗荣,余婕,可变住宅设计——体现住户参与的开放设计,重庆建筑,2005(10):14
    ①Tatjana Schneider,Jeremy Till,Flexible Housing,Achitecture Press,1997,201
    ①陈永,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71
    ①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社会评估报告,2007
    ①陶贵彬,江西新余试行农民建房贷款业务,中国中部崛起网:www.ah.xinhuanet.com,2008-01-10
    ②谭宇胜,刘岩,农村建筑可持续发展初探,山西建筑,2010(2):43
    ①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2):39
    ①谢方,比起欧洲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差什么,中国经济周刊,2009(32):62
    ①Zeiher L.C. The Ecology of Architecture,New York,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1996,67
    ②张肖娟,设计·真实·生活,[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3,21
    ③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
    ①聂兰生,邹颖,舒平著,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12
    ②供给模式是各国政府在战后初期采用的住宅供应方式,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体为民众建造住宅。政府建立专门机构,对全国的住宅建设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工业化为主导,标准化设计,高速大规模生产,满足社会对住宅的数量上的需求。居住者的主体地位及其对住宅的个性化需求被忽视,住宅作为产品,强调其共性而非个性,政府供给模式是应对战后“房荒”行之有效的举措。
    ③供给模式使住宅在数量上满足了居住者的需求,住宅危机得到缓解,大规模的量化生产转向正常的房屋建设,政府的住宅供应政策由供给模式转向支持模式。支持模式以非政府组织(如家庭、社区团体、私人企业开发商等)为主体,通过小规模建造,开发个性化、多样化住宅。政府的作用是提供技术培训,制定发展路线,对非政府组织的建房行为提供指导。
    ④邓广,适当自由度多层住宅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11)2-4
    ①SAR理论以100mm和200mm为模数网格,模数网格以区(Zone)、界(Margin)、段(Sector)定位可分体的位置与尺寸。SAR理论提出“支撑体”与“可分体”的概念,支撑体主要是由专业设计师设计,而可分体则由建筑设计师和居住者共同协议确定,具有较大灵活变更性。SAR理论的代表性建筑实例是英国PSSAAK研究组织设计的伦敦艾德莱德住宅。
    ②日本KEP住宅设计理论强调以产业化手段建造适应性住宅,以达到规模化建造的目的,并以此形成新型住宅产业。为便于将住宅建设纳入工业化生产体系之中,KEP追求“规格统一、标准统一、模数统一”。KEP工作之初便建立“目录式住宅设计”体系(KEP System Catalogue)制定住宅部品目录,其中住宅部品由承重结构部分、公有部分、公共设施部分、填充部分四部分构成,中心思想是以可置换、通用性强的住宅部品系统、以灵活组装的方式建立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型住宅体系。
    ③日本的二阶段供给式住宅的基本构思仿效SAR住宅体系,将住宅分解为基干部分(Skeleton,建筑中结构的、共通的、耐久的部分),和填充部分(Infill,建筑中非永久性的消耗部分),“二阶段供给式住宅”中的基干部分,如土地、结构、外墙都属于公有财产,统一设计后向住户提供,填充部分如住宅内的隔断、装修等属于私有财产,由住户自行支配。这种公私结合的“二阶段供给式住宅”的设计创意是在保证社区的住宅整体建造质量、环境品质的前提下,兼顾住户对于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日本合作式住宅是“二阶段供给式住宅”的衍生品,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住户参与,住户首先通过参加设计者组织的座谈会、参观建成建筑等形式对建筑设计有初步了解,住宅主体设计完成之后,建筑设计者与每家住户以“对号入座”的方式进行多次磋商,先由住户提出设想,再经设计师与住户繁琐复杂的互动沟通,完成富有个性的填充部分的设计。合作式住宅的代表作品是大阪(DENEB)住宅。
    ④CHS体系(百年住宅体系Century Housing System)以提高住宅的“物资功能耐久性”和“生活功能耐久性”为目标。该理论与合作式住宅理论存在显著差异,CHS是以日本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家庭生活方式和人员结构变化模式作为住宅内部填充部分的设计参照,因此住宅设计师的工作量不大,建设造价也不高。CHS注重制定住宅各部件的寿命标准,使用五种类型的年限作为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
    ⑤周士锷,在砖混体系住宅中应用SAR方法的探讨,建筑学报,1982(2):34
    ⑥鲍家声,《支撑体住宅》,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9
    ①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9
    ①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20
    ①谢芝馨,工业化住宅系统工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131
    ②李必瑜,建筑构造(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①娄述渝,林夏,法国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66
    ①胡小菊,城市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28
    ②邓广,适当自由度多层住宅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11),15
    ③邓广,适当自由度多层住宅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11),26-28
    ④Stewart Brand, How Buildings learn:what happens after they are built,New York,Viking press,1994,13
    ①Stimmer ling F, Developing The Box-Unit Bathroom And Kitchen,1974 (1):16-19
    ②武立,可变住宅的研究与实践,建筑学报,1995(5):34-38
    ①邓广,适当自由度多层住宅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11
    ② Bernard Leupen, Frame and Generic Space, a study into the changeable dwelling proceeding from the permanent,2006,225
    ③李耀培,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3
    ①邓广,适当自由度多层住宅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11),40-41
    ②海波,住宅弹性设计方案,新建筑,1999(5):25-26
    ①孙听,雷亚芳,浅析室内设计中空间的模糊性与精确化,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4):182
    ②Tatjana Schneider & Jeremy Till,Flexible Housing,Architecture Press,1995,194
    ①谭岚,循环——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4,64
    ①Bernard Leupen, Frame and Generic Space, a study into the changeable dwelling proceeding from the permanent, Rotterdam:010 Publishers,2006,225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72
    ③田迪,建筑构成要素——窗之解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24
    ④ Ralph Knowles, For those who spend time in a place, New York:Horizon Press,1992,42
    ①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9
    ①自然分为原生态自然、人化态自然、共生态自然。原生态自然是指未经人类改造的领界,是尚未被人类文明染指的处女地;人化态自然是被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它是人类求得自身发展的产物;共生态自然界于原生态自然和人化态自然之间,具有“天人交泰”的特点。对自然的划分是对自然美划分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美也有三种类型:原生态自然美、人化态自然美和共生态自然美。原生态自然及原生态自然美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卢梭等。《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原生态自然美理论中,“自然”是“道”之根本,是宇宙万物应遵循的原则。《庄子·知北游》中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即在“自然”的状态下(不受外界强加干扰的纯自然的状况下),万物和谐自在。老庄美学是“自然”观的美学,老庄以“自然”为基础的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内敛,将“美”与“善”紧密结合;浪漫主义之父卢梭终身主张回归自然,他所爱的自然是人类尚未触及粗野无知的原始社会中的自然,他对自然美的崇尚亦隐藏着对现实社会无奈的逃避,卢梭自然美的观点也具有着反人类进步的倾向。人化态自然及人化态自然美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王国维、李泽厚等。自然对于康德和黑格尔来说仅是人类崇高精神的外化形式,是美发展过程中的低级阶段。康德认为自然美和纯化了的人类道德情操具有一致性,正如他所言“如果一个人具有足够的鉴赏力,以极大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对艺术产品作出判断……那么我将预先认定这个人具有一个美的灵魂。”康德虽肯定自然美,但亦认为自然美中的美感只存在于抽象的道德之中。黑格尔进一步深化了康德倡导的伦理尊严,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美仅是精神美的开端,黑格尔坚信人工美胜过一切自在生成的自然美;王国维赞同康德的理论,不崇尚原生态的自然具有美感,但他的古雅学说亦深得王弼“得意忘象”的精神,王国维认为天才之作应不显人工雕琢的痕迹,需“天然浑成,物我合一”;李泽厚也继承了康德、黑格尔的美学衣钵,提出“自然人化”的概念,他认为自然美源于生产实践,而美感则是人类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李泽厚也与康德、黑格尔的自然美观点存在不同之处,李泽厚认为自然美在科学上是具有真理性与有效性的,非仅是人的情感表现。共生态自然及共生态自然美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多诺。阿多诺自然美立场的根基是其对人类中心学说的怀疑。他的著作《美学理论》中的自然美理论是建立在批判黑格尔自然美的理论基础上的。阿多诺推崇自然美,认识到自然美中“不服从于工具理性统治的非确定性”和“受同一性思维排斥的非同一性”的价值,即“自然中的美是事物中非确定性的残余”。在共生态自然美中,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是以平和、不做作的方式体现的。
    ②Adorno T.W.Aesthetic Theory,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7,69
    ①Peter Zumthor.Thinking Architecture,Baden,Lars Muller,1998,34-37
    ②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6-177
    ③扬亦,室内设计与音乐乐感的互通与借鉴——由“通感”所想,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4):56-58
    ④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3
    ⑤刘岳琥,画出故乡的恋情,美术界,2010(6):108
    ①Michael Hough, Out of Place Restoring Identity to the Regional Landscap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167
    ②刘毅军,赖世贤,视知觉特性与建筑光视觉空间设计,建筑设计研究,2009(6):44
    ③薄宏涛,光的空间特性,室内设计,2003(1):27
    ④温国栋,论光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和影响,山西建筑,2008(2):74
    ① Juhani Pallasmaa, 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 Wiley-Academy,2005,46
    ②田迪,建筑构成要素——窗之解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44
    ③ Alexandra Tyng, Beginnings, Louis I. Kahn's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174
    ④(美)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汪芳、李天骄、谢亮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3
    ① Frank Lloyd Wright, the Natural House, New York, Horizon Press,1954,53
    ②Roger Stone. house"Dwelling with the Environmen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Conferenc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Polytechnic,Pomona,1994,67
    ①(美)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汪芳、李天骄、谢亮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9
    ②刘加平,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6
    ①卜一德,赵亚军,秦家顺,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8
    ② Richard Saul Wurman, What Will Be Has Always Been, The Words of Louis I. Kahn, New York, Rizzoli, 1986,175
    ① Fritz Griffin and Marietta Millet, "Shady Aesthetic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37, no.3, spring-summer 1984,59
    ①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4
    ②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由加拿大音乐家R.Murray Schafer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声景学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声音;声景学研究三方面的内容:①当人在观看景观时,在场声音及听觉感知对人起到的作用;②当人在倾听声音时,在场景观及视觉感知对人起到的作用;③保护与记录自然、人文环境存在的声音遗产。
    ①余醇,公园环境的听觉感知与游人感受调查研究,北京:技术与市场,第16卷(12)2009:43-44
    ①邰惠鑫,城市住区的声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49-54
    ②王丹丹,城市公园声景观声景元素量化主观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44-45
    ③ Barry Truax, 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 CD-ROM Edition, London, Cambridge Street Publishing, 1999,77
    ①Kendall wrightson,An Introduction to Acoustic Ecology,The Journal of Acoustic Ecology,2000(1):10-13
    ②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73-78
    ③毛建西,王增欣,基于声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探讨,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1):95
    ①金水智,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324
    ②孟凯宁,视觉语言的传达与创新设计分析,电影评价,2009(17):91
    ③徐微微,王园园,从原研哉的感官世界看材质五感,北京:美苑,2009(6):76
    ④段金娟,公共环境设施体验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2
    ①Juhani Pallasmaa,an Architecture of the Seven Senses, in Steven Holl, J. Pallasmass and A. Perez-Gormez,Questions of Perception-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1994 Special Issue,33-36
    ②黄硕,触觉设计之我见,科学与艺术,2009(7):32
    ①王明枝,王洁瑛,李黎,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1):15-16
    ②张星彦,感知现象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发展与应用,山西建筑,2008(2):32
    ③胡望社,闻栋,建筑视觉造型元素,设计创意——材质的表现与创意,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165
    ④周圣涵,浅论质感视觉设计,艺术与设计,2009(9):9
    ⑤胡望社,闻栋,建筑视觉造型元素,设计创意——材质的表现与创意,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164
    ①胡望社,闻栋,建筑视觉造型元素,设计创意——材质的表现与创意,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167
    ②毛宏萍,康修机,设计嗅觉的体验——论产品设计中的气味设计,现代艺术与设计,2007(12):60
    ①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 trans. Maria Jolas, Boston, Beacon Presss,1969,14
    ②Kent C Bloomer and Charles W. Moore,Body, Memory, and Architec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44
    ③世博网,浪漫“法国馆”玉兰飘香——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同名香水即将上市,www.chinanews.com,
    ①魏一鸣,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06,26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9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84
    ①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
    ①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9
    ②大气透明度是表征太阳光线透过大气程度的参数
    ③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类型
    ④德国1998年政府就提出在6年内完成《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02年德国投入运行的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面积已达500万m2,2005年德国以30%的增长率安装太阳能集热器,2009年德国联邦环境部长加布里尔提出2020年全国太阳能发电量达到27%,2030年达到45%的发展目标。
    ⑤杨洪星,周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
    ①(美)丹尼尔·D·希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和降温(薛一冰、管振忠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16
    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19
    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19
    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19
    ②赤纬是太阳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赤纬的大小与季节有关。
    ③正午时,时角为0°,每隔1h,时角增加15°,时角以顺时针为正值,以逆时针为负值。
    ④国外住宅日照的规定与我国不同:如法国每日日照为2h,每年日照量为200h;意大利要求在冬季住宅有日照的房间不少于50%;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要求日照为3h或近3h:丹麦、芬兰规定每户朝阳的房间不少于1间,但日照时间不作明确规定;英国标准学会(BSI)规定,为使室内全年达到日照标准,主要起居室和一间卧室应各有一扇窗户的位置应使每年3月1日至少有3h的日光照射和窗口的中心处或室内一侧表面的某一点窗口面积应该为起居室面积的12.5%或卧室面积的10%;瑞士的建筑规范规定冬季房间中央应获得1-1.5h日照。
    ⑤李甜甜,绿色住宅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6
    ⑥(美)丹尼尔·D·希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和降温(薛一冰、管振忠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16
    ①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4
    ①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88
    ②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89
    ①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0
    ②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314
    ③(美)丹尼尔·D·希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和降温(薛一冰、管振忠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1
    ①Duffie,J.A and Beckman,W.A.,Solar Engineering of Thermal Processes,2nd edu.,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91,35
    ①(美)丹尼尔·D·希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和降温(薛一冰、管振忠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7
    ①王崇杰,薜一冰,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
    ②梁箴亮,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4
    ③“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的太阳能采暖利用项目内容涉及被动式太阳房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优化、示范房开发等多个领域,典型工程实例为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设计的兰州市夏官营太阳能采暖降温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重要文献有:《被动式太阳房热工设计手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乡镇住宅通用设计试用图集》、《内蒙古被动式采暖太阳房通用设计图集》、《内蒙古采暖太阳房建筑构造图集》、《甘肃省被动式采暖太阳房通用设计图集》等。
    ④叶歆,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2
    ⑤Kreith.Fand Kreider.J.F, Solar Heating and Cooling, Washington,D.C.,McGraw-Hill,1997,38
    ①(美)弗瑞德·A·斯迪特,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汪芳、吴冬青、廉华、郁秀峰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9
    ②董海荣,祁少明,韩春咏,冀北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分析,低温建筑技术,2009(8):118
    ③梁箴亮,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7
    ①集热器面积是指每生产100L出水温度50~55℃的热水,所需集热器的面积。
    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课题,2006,31
    ③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根据地方气候特点,注重太阳能技术的推广利用,平谷区将军关村和挂甲屿村、大兴县义和庄推行太阳能新农宅的试点工作,其中将军关村为我国太阳能新农宅试点,将军关村农宅使用太阳能系统(除太阳能热水系统外还使用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初投资为230元/m2,国家一次性补贴1.5万元/户,村委会一次性每户补贴50元/m2,每户初期自出资100元/m2,每户采暖季运行费用约10元/m2。
    ①牟灵泉,地道风降温计算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2
    ②张祖刚,陈衍庆,建筑技术新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91
    ③如天津市华馨小区的地源热泵的地热利用率高达70%,增加供暖面积5.5万m2。
    ④郑良村,马贤健,地源热泵工程的实践与研究,山东煤炭科技,2006(1):60
    ①环玉,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设计与施工,住宅产业,2006(1):23
    ②此通风方式的优点是:厨房与其它居室空间分开设置,避免空气相互干扰;卫生间成负压状态,可有效防止臭味溢出;在卫生间内设置排风机,降低噪声对卧室、起居室的影响。
    ①张神树,高辉,德国低/零能耗建筑实例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8
    ②邵福双,庄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探讨,住区,2005(4):12
    ③薜志峰,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④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9
    ⑤张神树高辉,德国低/零能耗建筑实例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8
    ①任建军,居住环境设计生态问题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4,42
    ②建筑通风的两个基本的评价指标是“每小时最低换气次数”和“气流速度”。每小时最低换气次数指标的确定基础是室内最低空气卫生标准,与室内热舒适关系很小;气流速度则是一侧重于室内热舒适的评价指标。华北地区农宅冬季通风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因此应以每小时最低换气次数作为主要的通风评价指标;夏季农宅通风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还促进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快速蒸发,带走人体热量,因此以每小时最低换气次数和气流速度共同作为通风评价指标,且由于满足夏季室内气流速度的换气量远大于满足室内卫生标准的每小时最低换气次数所需的换气量,因此夏季应以气流速度作为主要的通风评价指标。保证健康的最低换气次数为0.7~0.8次/h,发达国家住宅设计标准中居室的换气次数要求较高:以起居室为例,比利时和匈亚利均要求1.0次/h,法国为1.0~1.5次/h,我国要求居室冬季采暖换气次数仅为0.5次/h。
    ①寒冷地区A区:2000≤HDD18< 3800, CDD26≤90;寒冷地区B区:2000≤HDD18<3800,90    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6
    ③D.A.Ball.Design Methods for Groud-Source HeatPumps.ASHRAETrans,2004,56
    ①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②杨志宽,利用地道风要考虑氡及其子体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2):5
    ③牟灵泉,地道风降温计算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30
    ④张祖刚,陈衍庆,建筑技术新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9
    ⑤根据所需的总送风量G确定风机的额定风量(m3/h),而确定其类型(由于用于农村住宅的地下浅埋管系统简易,埋管较短,亦无复杂的空气过滤、消声设施,因此在选择风机时以总送风量G为主要考虑因素,暂不考虑系统总阻力HmmH2O,H的大小受到风管摩擦阻力、风管局部阻力、消声器等的影响。
    ①牟灵泉,地道风降温计算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4
    ②建筑设计资料集编辑委员会,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5
    ③建筑设计资料集编辑委员会,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5
    ①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6-165
    ②薜志峰,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①陈红,赵冉,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华中建筑,2008(7):42
    ②(挪威)Tommy Kleiven,建筑的自然通风——对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及设计手段的影响(何仲禹译),住区,2005(4):20
    ③根据伯努利效应设计的文丘里管在管的收缩部位由于空气流速的增加形成了负压区。伯努利效应指随着空气的流速增加,空气的静压会降低。渐缩断面尺寸的中庭空间可以作为半个文丘里管来进行压力分析,当空气流过中庭上端(截面积最小处)形成负压区,室内空气因此会从中庭上端流出室外。
    ④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⑤卜一德,赵亚军,秦家顺,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67
    ①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6
    ①胡小菊,城市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23
    ②陈飞,建筑风环境——夏热冬冷气候区间环境研究与建筑节能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4
    ③王立红,程道平,王立颖,绿色住宅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10
    ④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分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18
    ⑤刘念雄,秦估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69
    ①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75
    ②Ivor Richard, T.R. Homzah and Veang:Ecology of the Sky. Australia:The Images Publishing Group Pty Ltd, 2001,33
    ①刘念雄,秦估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75
    ②微气候是指由细小下垫面构造特性决定的发生在地表1.5m-2.0m大气层中的气候特点。
    ③陈晓扬,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6
    ④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7
    ⑤付祥钊,肖益民,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5
    ⑥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编,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79
    ⑦李白战,绿色建筑概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87
    ①王崇杰,薜一冰,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7
    ②李白战,绿色建筑概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87
    ③付祥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21
    ④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6
    ⑤秸秆和沼气两种资源占总用能量的60-70%。
    ①李健,米丽尼沙,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中的几个误区,农村科技,2010(1):64
    ②付祥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31
    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编,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31
    ④牟桂林,连自诺,郝德学,吕家庄村发展沼气事业稳定生态平衡,可再生能源,1990(5):25
    ⑤申学林,蒲学栋,杨艺,大型沼气工程建筑与应用实例分析,猪业科学,2010(9):75
    ⑥幸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分类,致富天地,2009(9):19
    ①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58
    ②李文亮,草砖房在农村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科学中国人,2007(2):32
    ①(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
    ②(美)弗瑞德·A·斯迪特,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汪芳、吴冬青、廉华、郁秀峰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40
    ③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55
    ④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58
    ⑤(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9
    ⑥崔瑞臣,张舒,彭岩,草砖房建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应用,小城镇建设,2001(12):32
    ①曹白珠,赵月明,段文峰,新型轻钢——秸秆草砖节能住宅在东北农村地区应用的可能性,新型建筑材料,2010(7):35
    ②张帆,草砖建筑研究,建筑技术,2006(8):625
    ③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0
    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课题,2006,98
    ②曹宝珠,赵月明,段文峰,新型轻钢——秸秆草砖节能住宅在东北农村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新型建筑材料,2010(7):36
    ①崔瑞臣,张舒,彭岩,草砖房建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应用,小城镇建设,2001(12):29
    ②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1
    ③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20
    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示范教材,2011,27
    ②程强,北京延庆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8,44
    ①我国住宅节能标准不断更新,但典型耗能对比住宅建筑在不同标准中都没有变化,即1980年建造、每户建筑面积110 m2左右、4单元组合、6层、体形系数为0.28、南北朝向的住宅建筑。
    ②草砖墙以钢筋混凝土或粘土砖为主要承重部件,草砖由打捆机将秸秆(麦草)压缩成符合模数要求的 草砖快作为建筑的非承重填充体。
    ①李文亮,草砖房在农村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科学中国人,2007(2):98
    ②(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
    ①安泽国际(中国)救援协会,章秀萍,生态节能草砖房,建筑节能,2008:7
    ②(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8-51
    ③安泽国际(中国)救援协会,章秀萍,生态节能草砖房,建筑节能,2008:7,49
    ①(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0
    ②JGJ144规程将外墙外保温划分为五大系统,分别为:①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②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③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④EPS钢筋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⑤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中,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在我国实践时间已超过25年),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地区,建筑高度≤100m的各类民用建筑的新建及改建工程,具有保温性、稳定性、防火性、抗湿热性及耐撞击性均好的特点。
    ①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材料由水泥、矿渣、砂、石灰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铝粉加气剂,经配料、搅拌、浇注、切割和蒸气养护而成。
    ②我国陶粒生产企业集中,很多地区没有陶粒产品。有些地区为了防止空气污染,禁止使用以煤为原料的工业锅炉,因此炉渣日趋短缺。浮石的储存只集中于几个省市,在全国范围内不能广泛获得。
    ③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57
    ①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0
    ②吴石,张云志,孙振忠,彭金卓,建筑用纸面草板生产线的研制,机械工程师,2005(2):71
    ③(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1
    ①赵续民,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途径,山西建筑,2004(5):11
    ①赵华,金虹,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2):236
    ①杨惠忠,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5
    ①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5
    ①元育岱,民用建筑热工设计应用图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
    ②任建军,居住环境设计生态问题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4,31
    ①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手册编委会,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手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106
    ②陈红赵冉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华中建筑,2008(7)第26卷:42
    ③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232
    ④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5
    ⑤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234
    ⑥空气渗透量指门窗构件两侧空气压力差为1OPa时,每小时通过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
    ①(美)丹尼尔·D·希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和降温(薛一冰、管振忠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3
    ①刘加平,杨柳,室内热环境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6
    ②刘念雄,秦估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1
    ①曹伟,广义建筑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8
    ②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9
    ③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314
    ④赵华,金虹,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2):236(注:设置门斗与降低入口高度的做法是对温度阻尼区原理的应用,温度阻尼区处于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之间,温度阻尼区如热闸般减少建筑的渗透热损失)。
    ①班广生,建筑节能窗的功能化发展趋势,新型建筑材料,2004(5):6
    ②付祥钊,肖益民,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52
    ①盈豹,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节能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128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3]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4]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汉语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6]武涌,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中国地图集编辑部,中国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编委会,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朱盈豹,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节能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10]刘先觉,生态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王立红,程道平,王立颖等,绿色住宅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2]荆其敏,覆土建筑设计的尝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1988
    [13]佘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4]李宝恒,增长的极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5]胡吉士,方子晋,建筑节能与设计方法——夏热冬冷地区暨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应用,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16]李先逵,中国人居环境的进步与发展,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7]杨友孝,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评价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8]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9]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0]张神树,高辉,德国低零能耗建筑实例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1]马虎臣,郭荣玲,张明丽,新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6
    [22]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3]赵丙祥,民居习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4]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5]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6]牟灵泉,地道风降温计算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现代砌体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8]聂兰生,邹颖,舒平,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9]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0]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1]郭敏,声景观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以杭州新湖滨公园声景观研究为例,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3]牟灵泉,地道风降温计算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4]叶—,已—文集,卷六滋园记,丛书集成新编,第1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公司,1985
    [35]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6]齐豫生,老子庄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
    [37]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8]林国先,市场化制度变迁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
    [39]张宏艳,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0]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1]李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2]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3]温铁军,解构现代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44]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2005
    [45]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46]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48]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面向“十二五”的中国农村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50]魏一鸣,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06
    [51]谢芝馨,工业化住宅系统工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52]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3]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4]叶歆,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5]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6]建筑设计资料集编辑委员会,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7]李必瑜,建筑构造(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8]刘加平,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9]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0]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1]张祖刚,陈衍庆,建筑技术新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2]元育岱,民用建筑热工设计应用图说,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3]付祥钊,肖益民,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64]卜一德,赵亚军,秦家顺,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5]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发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6
    [66]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手册编委会,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手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67]付祥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8]梁箴亮,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9]杨惠忠,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0]栾景阳,建筑节能,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71]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72]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3]曹伟,广义建筑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74]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5]娄述渝,林夏,法国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6]杨洪星,周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8]陈永,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79]李耀培,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0]杨友孝,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评价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81]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村镇小康示范小区住宅与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2]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83]陈芳,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其特色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84]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85]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6]吴学凡,新时期中国城乡差别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7]陈钊,陆铭,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8]谭庆刚,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9]叶祥松,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9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92](美)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汪芳、李天骄、谢亮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3](日)松村秀一,住宅再生—重获新生的欧美集合住宅(范悦,刘彤彤译),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4](美)弗瑞德·A·斯迪特,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汪芳、吴冬青、廉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5](美)丹尼尔·D·希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和降温(薛一冰、管振忠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6](德)赫尔诺特·明克,弗里德曼·马尔克,秸秆建筑(刘婷婷、余自若、杨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8]王维建,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9](意)肯尼迪·弗兰普顿,理查德·迈耶(苏艳娇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00](英)G·勃罗德彭特,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乐民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1]D.A.Ball,Design Methods for Groud-Source Heat Pumps.ASHRAETrans,2004
    [102]Kreith.F and Kreider.J.F, Solar Heating and Cooling, Washington,D.C., McGraw-Hill,1997
    [103]Duffie,J.A and Beckman,W. A., Solar Engineering of Thermal Processes,2nd edu.,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1991
    [104]Stuart Ewen,"Waste a lot, Want a lot", in Learning to Listen to the Land, edited by Bill Willer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1
    [105]Lester Milbrath, 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106]Stimmer ling F, Developing The Box-Unit Bathroom And Kitchen,1974
    [107]Christion,Norberg-schuls,Genias C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1979
    [108]Tatjana Schneider,Jeremy Till, Flexible Housing, Architecture Press,1997
    [109]Robert Sakula,Cany Ash, Interview with Robert Sakula and Cany Ash of AshSakula Architects, London,2005
    [110]Andrew Rabeneck, David Sheppar and Peter own, Housing flexibility Architectural Design,1987
    [111]Stewart Brand, How Buildings learn,what happens after they are built, New York, Viking,1994
    [112]Bernard Leupen, Frame and Generic Space, a study into the changeable dwelling proceeding from the permanent, Rotterdam:010 Publishers,2006
    [113]Michael Hough, Out of Place Restoring Identity to the Regional Landscap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4]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 a Sense of Place, a Sense of Tim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4
    [115]Ralph Knowles,"For those who spend time in a place",New York:Horizon Press,1992
    [116]Fritz Griffin and Marietta Millet," Shady Aesthetic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37, no.3, spring-summer 1984
    [117]Frank Lloyd Wright, the Natural House, New York:Horizon Press,1954
    [118]Peter Zumthor,Thinking Architecture,Baden,Lars Muller,1998
    [119]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 trans. Maria Jolas, Boston, Beacon Presss,1969
    [120]Juhani Pallasmaa,an Architecture of the Seven Senses, in Steven Holl, J. Pallasmass and A. Perez-Gormez,Questions of Perception-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July1994 Special Issue,
    [121]Steen.Eiler,Rasmussen,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IT Press, 1957
    [122]Juhani Pallasmaa, 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 Wiley-Academy,2005
    [123]Kent C Bloomer and Charles W. Moore,Body, Memory, and Architec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
    [124]Tajful,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25]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 a Sense of Place, a Sense of Tim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4
    [126]Richard Saul Wurman, What Will Be Has Always Been, The Words of Louis I. Kahn, New York, Rizzoli,1986
    [127]Frank Lloyd Wright, the Natural House, New York, Horizon Press,1954
    [128]Lester Milbrath, 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129]Fritz Griffin and Marietta Millet,"Shady Aesthetic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37, no.3, spring-summer 1984
    [130]Alexandra Tyng, Beginnings, Louis I. Kahn's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84
    [131]Michael Hough, Out of Place Restoring Identity to the Regional Landscap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132]Zeiher L.C. The Ecology of Architecture,New York: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1996
    [133]Roger, Stonehouse"Dwelling with the Environmen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rchitecture+Environment Conferenc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Polytechnic,Pomona,October,1994
    [134]Adorno T W,Aesthetic Theory,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1997
    [135]Barry Truax,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 CD-ROM Edition,London, Cambridge Street Publishing,1999
    [136]Kendall wrightson,An Introduction to Acoustic Ecology,The Journal of Acoustic Ecology,2000
    [137]Aylin Orbasli,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lackwell Science,2001
    [138]Nant-y-Garreg, Saron,Llandysul,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 Conscious Building,2000,
    [139]邰惠鑫,城市住区的声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
    [140]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141]魏芳芳,我国城市生态住宅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
    [142]田迪,建筑构成要素——窗之解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143]谭岚,循环——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4
    [144]任建军,居住环境设计生态问题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4
    [145]胡小菊,城市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146]李甜甜,绿色住宅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
    [147]李晓杰,寒冷地区居住小区生态适宜性策略,[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48]吕游,乡村住宅适宜生态技术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8
    [149]柳联生,我国城市生态住宅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150]江步,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51]段金娟,公共环境设施体验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
    [152]王丹丹,城市公园声景观声景元素量化主观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
    [153]程强,北京延庆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8
    [154]刘翔,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08
    [155]姜秀娟,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村庄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 南大学,2007
    [156]赵若焱,芜湖城乡交接带农村聚落转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
    [157]闫凤彬,论当代中国农村住宅生态化的实现途径,[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4
    [158]唐燕,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3
    [159]王丽洁,对生态住区的实态调查与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160]邓广,适当自由度多层住宅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3
    [161]杨艳茹,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地理过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162]张肖娟,设计·真实·生活,[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3
    [163]周正楠,荷兰社会住宅的可持续更新——以落森达尔“被动房”住宅项目为例,住宅科技,2009(12)
    [164]程又中,胡宗山,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社,2007(2)
    [165]谢方,比起欧洲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差什么,中国经济周刊,2009(32)
    [166]王竹,周庆华,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家园而设计,建筑学报,1996(5)
    [167]单德启,欠发达地区传统民居集落改造的求索,建筑学报,1993(4)
    [168]凌耀初,季学明,刘文敏,上海郊区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社会科学,2008(10)
    [169]李香允,对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与思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5)
    [170]叶齐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在城镇郊区重点突破,中国建设信息,2008(10)
    [171]郭松海,积极引导农村第三次建房热潮,建设科技,2001(2)
    [172]陈亮,李斌,鲁中山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山西建筑,2010(1)
    [173]于海,张妍,农村地区新型节能住房探索,林业科技情报,2010(1)
    [174]谭宇胜,刘岩,农村建筑可持续发展初探,山西建筑,2010(2)
    [175]金玲,陈瑜红,农村节能住宅设计研究现状,热带建筑,2006(9)
    [176]王亮,张秋实,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炕居新模式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 院学报,2010(4)
    [177]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2)
    [178]金虹,黑龙江省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建设科技,2005(13)
    [179]应迅,村镇住宅建筑节能的适应技术研究,建筑节能,2010(2)
    [180]周拥军,彭建国,张弘,洞庭湖区农村住宅节能措施探讨,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181]杨子江,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探索,工业建筑,2005(7)
    [182]邸芃,吕秀焱,罗静,生态草砖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12)
    [183]陈明献,试点显端倪,村镇展英姿—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试点工作初探,福建建筑,2010(5)
    [184]杨艳红,陆伟伟,杨恩,新农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工业建筑,2010(3)
    [185]陈明献,新农村住宅设计突出实用性与协调性,村镇建设,2010(2)
    [186]安艳华,杜志文,村镇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房材与应用,2001(29)
    [187]李文亮,草砖房在农村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科学中国人,2007(2)
    [188]方明,邵爱云,王栗,旧村整治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北京延庆县里炮村旧村为例,新农村建设,2007(1)
    [189]周子涵,融资模式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科技与管理,2010(3)
    [190]徐伟,成都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四川建筑,2009(9)
    [191]钱付平,于先坤,赵乃妮,黄伟,村镇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经济分析,节能技术,2010(3)
    [192]李雪平,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2)
    [193]杨传炳,本科新生双导制方案研究与设计,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2(4)
    [194]陈荣耀,吕良,关于民用炕连灶热性能测试方法浅探,应用能源技术,1985(3)
    [195]吴雅君,许东,王雪英,锦州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及节能情况分析,沈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196]周宁,王晓椰,胡文荟,辽南地区传统农村住宅形式特征的传承,小城镇建设,2010(2)
    [197]李健,米丽尼沙,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中的几个误区,农村科技,2010 (1)
    [198]阎志伟,史津,农村几世同堂家庭居住模式的探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12)
    [199]邢大卫,李庆莉,新世纪的农村住宅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2001,(3)
    [200]刘念雄,汉堡伯拉姆费尔德生态村,世界建筑,2002(12)
    [201]李曹薇,国内外住宅太阳能利用政策研究,新建筑,2006(5)
    [202]郑志林,姜刚,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宅基地整理初探,山西建筑,2007(3)
    [203]赵鸿灏,胡文荟,赵国源,乡镇住宅户型设计研究——大连地区小康住宅户型,建筑学报,2006(4)
    [204]李继刚,崔浩,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之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局限性,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1)
    [205]耿虹,罗毅,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城市规划,2007(4)
    [206]刘金萍,浅谈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居住建筑设计,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207]黄超,李永和,武汉市农村住宅建设质量安全的调查分析,武汉建设,2007(4)
    [208]杜玉彩,新农村住宅的“新”“农”性设计,艺术空间,2009(2)
    [209]李玲、李俊鸽、杜高潮,关中地区乡村典型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研究,建筑科学,2009(8)
    [210]赵续民,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途径,山西建筑,2004(5)
    [211]李福英,“四维化策略”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研究,广东土木与建筑,2001(1)
    [212]尹志英,大开间住宅与节能,民营科技,2009(3)
    [213]符宗荣,余婕,可变住宅设计——体现住户参与的开放设计,重庆建筑,2005(10)
    [214]赵春艳,陈宏,灵活的大空间大进深住宅,林业科技情报,1999(2)
    [215]陈红,吕燕红,季强,灵活多样变换生长——中小户型住宅的灵活、可变性设计,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4)
    [216]沈福煦,空间塑造人,人的自我表述——空间对人的作用新论,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1)
    [217]孙昕,雷亚芳,浅析室内设计中空间的模糊性与精确化,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4)
    [218]邢巍,李霜,小户型建筑设计之我见,四川建筑,2009(2)
    [219]海波,住宅弹性设计方案,新建筑,1999(5)
    [220]适应性住宅通用填充体课题组,适应性住宅的设备设计,建筑学报,1995(9)
    [221]武立,可变住宅的研究与实践,建筑学报,1995(5)
    [222]高永孚,陈永祥,节能大开间混凝土空心砌块住宅体系,施工技术,1996(8)
    [223]刘昭如,这种空间灵活性及建筑体系,时代建筑,1995(3)
    [224]曹凤鸣,TS体系灵活可变的居住空间,记者学报,1993(3)
    [225]孙定秩,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发展与现状,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4)
    [226]王定,论王国维先生的古雅说,中国文学研究,2003(2)
    [227]扬亦,室内设计与音乐乐感的互通与借鉴——由“通感”所想,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28]王炳旭,漫谈小户型住宅的空间设计,科技信息,2008(63)
    [229]秦佑国,声景学的范畴,建筑学报,2005(1)
    [230]林红,声音塑造的空间,装饰(5),2008(8)
    [231]荆子洋,张健,创建低成本、高品质的节约型住宅区——天津“汇文名邸”设计,天津:天津建筑设计规划总院,2007(1)
    [232]秦佑国,声景学的范畴,建筑学报,2005(1)
    [233]张卉,设计嗅觉的体验—论产品设计中的气味设计,现代艺术与设计,2007(12)
    [234]徐微微,王园园,从原研哉的感官世界看材质五感,美苑,2009(6)
    [235]黄硕,触觉设计之我见,科学与艺术,2009(7)
    [236]胡望社,闻栋,建筑视觉造型元素,设计创意—材质的表现与创意,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
    [237]余醇,公园环境的听觉感知与游人感受调查研究,技术与市场,2009(12)
    [238]徐琛,雍振华,视觉色彩,行为心理,植物景观设计,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12)
    [239]孟凯宁,视觉语言的传达与创新设计分析,电影评价,1991(2)
    [240]薄宏涛,光的空间特性,室内设计,2002(1)
    [241]温国栋,论光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和影响,山西建筑,2008(2)
    [242]温铁军,国家资本再分配与民间资本再积累,新华文摘,1993(12)
    [243]郭书田,和谐社会需破解土地难题,人民论坛,2006(12)
    [244]刘克成,肖莉,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的动力学原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1994(2)
    [245]董磊明,增收、减负、减支:解决农村问题的三种思路,社会科学研究,2006(1)
    [246]胡艳霞,周连第,李红,北京郊区生物物质两种气站净产能评估与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9(8)
    [247]申学林,蒋学栋,杨艺,大型沼气工程建筑与应用实例分析,猪业科学,2010(9)
    [248]刘岳琥,画出故乡的恋情,美术界,2010(6)
    [249]张星彦,感知现象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发展与应用,山西建筑,2008(2)
    [250]周圣涵,浅论质感视觉设计,艺术与设计,2009(9)
    [251]刘毅军,赖世贤,视知觉特性与建筑光视觉空间设计,建筑设计研究,2009(6)
    [252]赵华,金虹,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2)
    [253]李曹薇,国内外住宅太阳能利用政策初探,新建筑,2005(6)
    [254]翁奕城,国外生态社区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建筑学报,2006(4),
    [255]崔明,覃志豪,唐冲,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城市规划,2006(12)
    [256]张丽丽,杨祖贵,王怀德,寒冷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策略,工业建筑,2009(7)
    [257]邵福双,庄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探讨,住区,2005(4)
    [258]卢健松,姜敏,1979-2009年农村住宅的变化,建筑学报,2009(10)
    [259]郑良村,马贤健,地源热泵工程的实践与研究,山东煤炭科技,2006(1)
    [260]葛建华,城市“商业下乡”与启动农村消费,食品科学,2005(26增刊),
    [261]董海荣,祁少明,韩春咏,冀北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分析,低温建筑技术,2009(8)
    [262]饶戎,向生态城市发展的北欧绿色住区,世界建筑,2004(9)
    [263]周亚越,许蕾,生态文化指导下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宁波滕头村为例,农业经济,2008(2)
    [264]李成胜,任乃鑫,张九红,北方农村住宅可持续生态适宜技术的研究——以辽宁省本溪市黄柏峪村为例,四川建筑,2008(6)
    [265]环玉,低温地而辐射供暖的设计与施工,住宅产业,2006(1)
    [266]牟桂林,连曰诺,郝德学,吕家庄村发展沼气事业稳定生态平衡,可再生 能源,1990(5)
    [267]王明枝,王洁瑛,李黎,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1)
    [268]杨金山,韦庆海,程宇,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抗震性能鉴定与加固措施研究,震灾防御技术,2010(9)
    [269]毛建西,王增欣,基于声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探讨,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1)[270]张帆,草砖建筑研究,建筑技术,2006(8)
    [271]曹白珠,赵月明,段文峰,新型轻钢——秸秆草砖节能住宅在东北农村地区应用的可能性,新型建筑材料,2010(7)
    [272]崔瑞臣,张舒,彭岩,草砖房建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应用,小城镇建设,2001(12)
    [273]李文亮,草砖房在农村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科学中国人,2007(2)
    [274]吴石,张云志,孙振忠,建筑用纸面草板生产线的研制,机械工程师,2005(2)
    [275]申学林,蒲学栋,杨艺,大型沼气工程建筑与应用实例分析,猪业科学,2010(9)
    [276]幸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分类,致富天地,2009(9)
    [277]夏菁,黄作栋,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世界建筑,2004(8)
    [278]刘鬯,张军连,吴文良,发达国家城郊生态村发展模式分析,生态经济,2005(2)
    [279]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生态节能型农宅村落研究和示范技术报告,2008
    [280]清华大学北方农村能源与环境调研组,2006年清华大学北方农村能源与环境调研工作总结报告,北京:清华大学,2007
    [28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课题,小城镇建设,2006
    [282]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处课题组编,上海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与规模,2003
    [283]庄龙德,上半年郊区经济运行呈现新特点,上海: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1
    [284]朱光亚,当代工科技术发展趋势及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上海:文汇报,1996
    [285]宋建中,叠合结构的设计与现代预应力技术,长沙:湖南省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结构科技示范工程现场会发言材料,1997
    [286]逯海勇,胡海燕,王晓莉,室内设计的生态学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1)
    [287](挪威)Tommy Kleiven,建筑的自然通风——对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及设计手段的影响(何仲禹译),住区,2005(4)
    [288](意)泰弗尔,特纳著,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方文,李康乐合译),社会心理研究,2004(2)
    [289]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住宅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研究课题,天津,2010
    [290]韩芳,留民营依托沼气工程续写传奇发展历程,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12)
    [291]http://report.qianlong.com/33378/2010/02/04/225@5491578.htm
    [292]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5868824.html
    [293]国公网www.21 Gwy.com
    [294]http://www.gkbk.com/more.asp?name=zhong-gong&id=102228
    [295]httpnews.163.com10061606699FD2V500014AED.html
    [296]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157750.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