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但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与民族矛盾以及发展程度等各不相同,大国关系异常复杂,东亚地区以地区一体化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合作困难重重。作为一种替代,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应运而生。自“新柔廖增长三角”发起以来,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风生水起,倡议不断——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地区各国的优先选择,尤以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效最为显著。
     论文在严格界定“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为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指出该合作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地域不断扩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合作的“进化”现象。接着,论文探讨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发展的内外条件:由于地缘邻接和资源互补,次区域地区在合作各方采取开放与合作政策的环境下,经由跨境民族的跨境流动,推动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变,使边境地区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论文还发现:域外国际组织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亚行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资金的提供者、次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和中介),而域外大国在次区域地区的地缘竞争由于对次区域经济合作规范的认同而导向了地缘合作,使其不自觉地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推动力。
     论文在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效用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合作在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论文指出:次区域内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次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问题的核心。因此,论文提出了通过提升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与合作参与各方实现利益共享,以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随后,论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构地区认同与形成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对解释次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建构一个“地缘政治经济学”解释框架的观点——次区域地区各方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利用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建构合作文化,推动次区域地区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开展合作,从而建构起相应的合作规范,并引导次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认同该规范,最终实现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academic and political circles. However,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is very difficult because of diversities in political system, history, culture and religion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each country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 among the major big powers. So,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ame into being as an alternative form in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Since the "SIJORI Growth Triangle" was launched,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tinues to be initiated and developed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nitiated and dominated by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kes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The dissertation firstly defines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trictly. Then it researches the process of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especially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domains and areas of cooperation continue to be expande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improved, and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deepened, which shows an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Secondly,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boundaries turn from the "shielding effect" to "intermediary effect" motivated by the cross-border flow of the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adjacency and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s well as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policy of all parties in the sub-regional areas, which makes border area change to a new growth point in region economy from the edge of a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ertation also finds out that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especially ADB, the financier, catalyst and advisor of the GMS). And the competition of external big powers in the sub-regional areas will become the external driver of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cause they identify with the cooperative norms of sub-regional areas in the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 which becomes the driving force of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would like to seek for a path to promote a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in the cooperation. It claims that the interests distribution is the core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caused b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flicts in sub-regional countries and the geo-political economic competition. Therefore, China can promote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by improving its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interests with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grand strategies. On this basis, the dissertation mak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1)the development is the initi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2)peaceful surroundings and common developmen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in sub-regional areas,3)regional identity and the common benefit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4) China's (Yunnan, and Guangxi)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inally,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pplied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 proposes a concept of "geo-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sub-regional countries (local governments) can make use of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o construct a culture of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domains in the sub-regional areas. By establishing appropriate cooperation norms, the sub-regional countries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guide the external big power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identify with them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comm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sub-region areas.
引文
①论文的部分内容已提前刊发于《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和第5期),特此致谢。
    ②李义敢等,《大西南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第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
    ①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②路易斯·J·坎托里和斯蒂文·L·斯皮伯格(1966)认为:应把区域视为世界的各个地区,包含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互动国家,这些国家具有共同的种族、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方面的联系,也具有共同的认间感。它包含地理上相连的国家,形成在外交事务上相互联系的单位。如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等,他们所包含的国家由于“地理的相关性”而集合在一起,并且由于这种地理相关性而产生区域认同意识,对内相互依存,对外集体做出反应。作者已经强调了区域的集体认同意识,而庞中英更指出:区域是一个多种共同因素塑造出来之前有着地缘色彩的国际政治经济概念,“区域”是国际体系中现实存在和政治中出现的一种以经济合作和解决共同问题(如市场、发展、安全和生态)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强调了区域不应该被视为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详见庞中英:《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欧洲》,1999年第2期,第41页)。
    ③贺圣达:《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理论与方法》,《东南亚》,1997年第2期,第2页。
    ④张杰:《次区域化经济合作研究——以大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第40-41页,[博士论文]2009年,吉林大学。
    ①相关内容见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第4—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 Ooi Giok-Ling:The 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riangle: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GeoJournal,1995 (4)
    ②陆建人:《增长三角——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当代亚太》,1994年第1期,第33页。
    ③汤敏:《成长三角区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太平洋学报》,1995第2期,第120页。
    ④余昺雕等:《成长三角:理论与现实——图们江与湄公河地区成长三角开发实践的比较》,《东北亚论坛》,1999年第4期,第1页。
    ⑤蔡鹏鸿:《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27页。
    ⑥中国-东盟自贸区小知识:次区域经济合作,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1202/newgx4b 159cd8-2451705.shtml
    ①赵永利,鲁晓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3期,第51页。
    ②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第1页和第20-21页。
    ③张杰:《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以大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第41页。
    ④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第115页和121页。
    ⑤于萍:《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以鲁日韩次区域合作为例》[硕士论文]2006,第14页。
    ①董锐:《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演进及理论研究综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23页。
    ①李皖南:《北增长三角: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有益尝试》,《中国东盟博览》,2007年第10期。
    ②李皖南:《东盟东增长区的发展与引资成效》,《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第32-33页。
    ③[新加坡]李明江:《中国—东盟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研讨会报告》,《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1期,第7-8页。
    ①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第86-97页。
    ②《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2008)》,《人民日报》,2008年3月28日第006版。
    ③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网站,http://www.carecinstitute.org
    ①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论坛,http://www.bcim-forum.com/default.htm
    ②经2010年9月检索,发现有北京大学丁斗的《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东北师范大学李铁立2004年的《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对外经贸大学2007年李玫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以及吉林大学2009年张杰的《次区域化经济合作研究——以大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等博士论文。2001年以来以次区域经济合作为研究标的的硕士论文45篇。
    ③贺圣达:《中国学者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载[新加坡]黄朝翰:《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第202页,200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需要注意的是,与大湄公河流域的研究主体是云南学者类似,对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也主要由东北学者组成、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主要由新疆学者担负,广东和厦门地区学者主要偏向于东盟内部的三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我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综合集成者甚少。
    ④魏景赋,邱成利:《大湄公河区域经济研究——GMS机制内的产业与贸易合作》,第2页(前言),北京·文汇出版社,2010年。
    ①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第1页和第20-21页。
    ①李玫:《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陈金涛等:《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法律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0期。
    ②朱姝,蔡晓纯:《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争端解决机制探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中),第127-128页。
    ③万霞:《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国际法问题》,《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4期。
    ④何大明,冯彦:《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协调管理》,第143-149,163,13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参考贺圣达:《中国学者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载[新加坡]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
    ②万辅彬:《中越两国建立“两廊一圈”可行性研究丛书》(五卷),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2006年。
    ③陈才:《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④李钟林:《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第197页,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陈铁军:《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研究》,第14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②孙壮志:《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开发》,《西部论从》,2005年第3期,第22-24页。
    ③王肇钧:《图们江地区地缘经济一体化的重点领域与制约因素探析》,《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第3期。
    ④陈才:《论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与图们江地区多国合作开发》,《人文地理》,1993年第2期,第10页。
    ①孔强,刘继生:《东北亚地缘政治关系及区域经济合作前景》,《人文地理》,1996年第3期
    ②李义敢,郭宽:《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云南对外开放大通道》,改革与探索,2000年第6期,第5页。
    ③蔡鹏鸿:《美日日欲利用湄公河制衡中国》,《社会观察》,2010年第6期。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地缘政治竞争的文献另可见马燕冰,张学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其影响》,《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4期;毕世鸿,《试析冷战后日本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政策及其影响》,《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等。
    ④卢光盛:《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①Milton Osborne, The Mekong:river under threat,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2009.
    ②[新加坡]林华生:《东盟经济的地壳变动——面向21世纪的次区域经济圈的形成》,第13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早期有学者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分为三或四个阶段:营造互信阶段(1992-1994),建立合作框架界定(1994~1996),项目准备阶段(1996-2000),全面实施阶段(2000以来)。李玫14而付瑞红(2009)认为应该分为合作启动期(1992-1996年)、合作缓冲期(1997~2001年)、合作全面展开时期(2002-2008年)等三个时期。《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强调了2002年的首次领导人会议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故本文结合实际,对此进行了阶段的重新划分。
    ②梁源灵:《泰国与老挝关系的发展》,《东南亚纵横》,1996年第4期。
    ③王勤:《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前景》,《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第21-23页。
    ①详细内容见"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Joint Declaration on ASEAN-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2011-2015) "
    ①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http://www.bgoec.com/Html/12231657434375.html
    ②孙尚志主编:《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总体开发与协调发展研究》,第2页,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年。
    ③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开放开发的北部湾》,第14、1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郭晓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91页;亦见舒防,陈琳:《“增长三角”与西南对外开放》,《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②范宏贵等:《中越边境贸易研究》,第145-147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③孙尚志主编:《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总体开发与协调发展研究》,第4页。
    ①孙尚志主编: 《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总体开发与协调发展研究》,第38和296页。
    ②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http://www.bgoec.com/Html/12231657434375.html
    ③万辅彬主编:《中越两国建立“两廊一圈”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第4页,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
    ④万辅彬主编:《中越两国建立“两廊一圈”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第1-3页。
    ①夏晓弘:《北部湾经济圈:“10加1”次区域合作典范》,《中国改革报》,2005年11月29日第007版。
    ②古小松,刘建文:《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一共识一实践》,《东南亚纵横》,2007年12期,第3页。
    ③刘奇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在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的致辞》,(《2007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演讲集》,第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古小松:《关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与突破》,《当代亚太》,2009年第3期,第23-24和28页。
    ①贺圣达:《泛北部湾合作:从中国—东盟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视角的考察》,《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1期,第13页。
    ②The GMS Program,http://www.adb.org/GMS/Program/default.asp,2010年10月17日登录。
    ①刘蕾:《亚行,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护航》,《中国金融家》,2010年第8期,第135页。
    ①《澜沧江:走向繁荣的国际航运大通道》,《中国水运报》,2009年11月17日第25版,http://epaper.zgsyb.com/html/2009-11/17/node_41.htm
    ②佘伯明:《从昆曼公路贯通看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0期,第10页。
    ①《中国老挝泰国召开会议磋商解决昆曼公路运输瓶颈》,http://www.gov.cn/gzdt/2010-09/07/content_1697286.htm
    ②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考察团:《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考察报告》,《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8期,第3和第9页。
    ①蒋文燕等:《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旅游发展态势及前景预测》,《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第2期,第67页。
    ②刘蕾:《亚行,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护航》,《中国金融家》,2010年第8期,第137页。
    ①商务部亚洲司:《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概述》,《中国经贸》,2008年第6期,第87页。
    ①详见《2010年中国禁毒报告》,http://china.rednet.cn/c/2010/06/25/1991969.htm
    ②从上表可以发现,由于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缅甸和老挝的鸦片种植又有小幅增长,其经济原因不可忽视。可参看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29-230页,2007年。
    ①周毅,凌云志:《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广西日报》,2005年7月14日第8版。
    ①可参考贺圣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与章远新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广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9-77页。
    ②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了云南外事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概况”http://www.caexpo.org/gb/news/special/GMS/background/t20050123 30925.html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http://www.caexpo.org/gb/news/special/GMS/background/t20050123_30921.html
    ①泛亚铁路东盟段即连接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曼谷、清迈,缅甸的仰光,柬埔寨的波贝、诗梳风、金边,越南的胡志明市、河内,老挝的万象到中国云南省昆明的铁路。
    ②但由于该机制与“10+3”重叠,该机制的发展方向一直是会议探讨的重点。2008年会议认为,AMBDC可以为东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特别是加快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因此,它还是有价值的。为此,会议要求整合AMBDC与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进程来推动发展,2009年的第11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工作机制整合问题,翼图推动该机制的发展。
    ③ 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Joint Declaration on ASEAN-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2011-2015), http://www.aseansec.org/25554.htm
    ①郭晓合等著:《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第85页,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②About the MRC, http://www.mrcmekong.org/about_mrc.htm#MRC
    ①陈社明,李益敏:《中老缅泰结合部次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研究》,《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第84页。
    ②参见章远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广西》,第76页,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毕世鸿: 《泰国与越南在湄公河地区的合作与竞争》, 《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30页。
    ②可参见马燕冰,张学刚: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影响》, 《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4期;毕世鸿:《日本对湄公河地区经济合作的援助政策》,《东南亚》,2007年第2期:谢璇: 《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一兼论中日在该区域的博弈》,2010年硕士论文。
    ③参见毕世鸿: 《日本对湄公河地区经济合作的援助政策》, 《东南亚》,2007年第2期,第22页。
    ①章远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广西》,第75-76页,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泰国代表团参加湄公河次区域发展论坛,2010年09月15日,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j/201009/20100907140870.html
    ③本部分资料主要来源于李皖南:《东盟东增长区的发展与引资成效》,《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
    ①见东盟东增长三角相关资料介绍,
    ②陈文,党晶:《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化一体化——东盟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4期,第49页。
    ③ 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Joint Declaration on ASEAN-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http://www.aseansec.org/25554.htm
    ①陈铁军:《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研究》,第51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①黄汉民主编:《国际经济合作》,第10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王来喜:《资源转换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经济学分析》,第59—70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①参见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各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第311-314页,1982年。
    ②木霁弘:专家新说“茶马古道”有7条,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wh07/2007-09/14/content_8879166.htm
    ③汤国辉,王影莉:《论云南沿边开放战略重点转移》,《经济问题探索》,1995年第4期,第33页。
    ①古小松主编:《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战略构想:打造广西海陆空交通枢纽研究》,第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①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各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第271、311和304页。
    ②古小松主编:《中国一东盟知识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详见《列国志一老挝》、《列国志一柬埔寨》、《列国志一泰国》、《列国志一越南》等。
    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研究报告,http://www.gxnews.com.cn/specialzip/351/01.htm
    ②谷家荣:《滇边跨境民族研究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学术探索》,2010年第4期。
    ③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第11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④曹兴:《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⑤葛公尚:《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第13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⑥白志红:《湄公河流域跨境民族的认同》,《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8年第00期,第159页。
    ①姜永兴:《从民族学研究世界最大的跨境民族一华人》,《东南亚研究》,1990年第4期,第24-29页。
    ②见白志红:《湄公河流域跨境民族的认同》,《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③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一书。
    ①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
    ②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一书。
    ③覃圣敏:《壮泰族群的渊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多只眼睛看东盟》,民族出版社,258页。
    ④黄兴球:《中老跨境民族的区分及其跨境特征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文中记载了在老挝南塔省布卡县南发村调查的时,作者用广西忻城县的迁江壮语方言与他们交谈,大部分是可以听得懂,而且语调、声调都一致。
    ①黄光成:《跨境民族文化的异同与互动——以中国和缅甸的德昂族为例》,《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63-64页。
    ②国外学者也大多认为中南半岛的苗族、瑶族等是从我国迁入的,可见方铁《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一文的简要介绍。
    ③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第20页。
    ④肖震宇:《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防控人口非法流动的法律对策研究》,《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2期,第67页。
    ⑤ Khampheng Thipmuntali. "The Lue of Muang Sing", in "Laos:Culture and Society". edited by Grant Evans, Silkworm Books, Chiang Mai,1999, p150。转自:何平:《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载《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127页。
    ⑥寸晓红,李宁:《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人民论坛》,2010年第6(中)期,第193页。
    ①肖震宇:《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防控人口非法流动的法律对策研究》,第65页。
    ①肖震宇:《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防控人口非法流动的法律对策研究》,第66页。
    ②马太江,韦承二:《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崭新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35-36页。
    ③庄国土:《新移民与第四次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大潮》,载《亚太研究论从(第五辑)》,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张丽君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建设与边境贸易发展研究》,第306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①王铁崖:《国际法》,第243页,法律出版社,1995年。
    ②本部分主要参考了李铁立的《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一书,更详细内容可进一步参看该书第一、二章;亦可参考梁双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边界效应研究综述》,《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①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下),第4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①李茂兴,施本植:《边境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页,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年。
    ②侯峰:《云南跨境民族与边贸》,《思茅师专学报(综合版)》,1996年,第1期,第10-11页。
    ③张丽君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边境贸易发展研究》,第129—144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④同上,第301页。
    ⑤鲁刚:《中越边界云南段沿线地区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5页。更详细资料可参看范宏贵等:《中越边境贸易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①同上,第1页。
    ②汤建中等:《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2年第1期,第11页。
    ③梁双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边界效应研究综述》,《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第112页。
    ①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第36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邹薇:《发展经济学》,第83-8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关于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看张玉明等:《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④马太江,韦承二:《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崭新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36-37页。
    ⑤朱敏:《多维空间视野里的跨境民族——中国西南边境民族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动态国际研讨会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4页。
    ①李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越边境区位优势再造》,《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页。
    ②厉无畏:《云南边界贸易考察报告》,第43页。
    ①王曰庠:《从次区域合作到区域合作——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世界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第49页;陆建人:《亚太地区:腾飞中的次区域、小区域合作》,第2页。
    ②郭隆隆:《区域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国际展望》,2003年,第22期。
    ③本部分和下文材料主要来自于贺圣达:《中国学者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载[新]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第188-189,192-19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①厉无畏:《云南边界贸易考察报告》,第44页。
    ①详见田禾,周方治:《列国志——泰国》(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详见贺圣达,李晨阳:《列国志——缅甸》(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陈乔之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第271-27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②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第24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张瑞昆:《走进老挝》,第2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①详见[泰]西里卢·玛斯威里耶军:《泰国和中国的大湄公河亚区域战略性经济发展(1992-2003年)》,《南洋资料译丛》,2004年第4期。
    ① Media Release of 1st Meeting of the Sub-Regional Ministerial Steering Committee (MSC) on 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 in the Mekong Sub-Region, http://www.asean.org/25935.htm
    ①刘咸岳、古小松主编:《2001年越南国情报告》,第232-23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郭晓合等:《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第401页。
    ③万辅彬主编:《中越两国建立“两廊一圈”可行性研究主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王曰庠:《从次区域合作到区域合作——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世界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第45-47页。
    ②秦华孙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第33-35页,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
    ③宋玉华等:《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29-3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①欧洲统一的思想包括古罗马帝国的思想家们曾提出用基督教来统一欧洲,法国思想家杜布瓦、亨利四世时的首相萨利公爵等提出了用王权统一欧洲的思想,圣西门等提出建立欧洲合众国等。本部分内容参见李世安等:《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参见武雅婷:《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原因和进程浅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① Source:USTR, NAFTA,见http://useconomy.about.com/od/tradepolicy/p/NAFTA_History.htm,2011年5月21口登录。
    ②雨文:《美、墨、加建立北美自由贾易区协议》,《国际展望》1992年第17期,第12页。
    ③ Tayl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regional and the Global Process, p25转自马孆:《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第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本部分参考马嫂《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第五章《非洲的区域主义》和第六章《拉丁美洲的区域主义》。
    ④原文为“次区域性组织”,是Subregional Organization的英译名称,从概念的一致性出发,本文使用“小区域性组织”以示区别。
    ①参见秦华孙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和宋玉华等:《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②郭隆隆:《区域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国际展望》,2003年第22期。
    ① Ooi Giok Ling, The 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riangle: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GeoJournal,36.4,1995 (Aug), p334.
    ②李皖南:《东盟南增长三角: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06/content_11595271.htm
    ③李皖南:《北增长三角: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有益尝试》,《中国东盟博览》,2007年第10期。
    ①李皖南:《东盟东增长区的发展与引资成效》,《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第32-33页。
    ②毕世鸿:《泰国与越南在湄公河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28页。
    ③[新加坡]李明江:《中国一东盟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研讨会报告》,《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1期,第7-8页。
    ④李玉潭等:《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创新研究》,第137和143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ADB Technical Assistance Report Project:Enhancement of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n BIMP-EAGA and IMT-GT, Number39553, November 2006.
    ②注意,这里的次区域计划(Sub-regional Programmes)并不是本文中“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同位概念,而是将“东盟”视为一个相对于“联合国”而言的“次区域”,属于区域地理概念。
    ①王泽:《东盟》,第308-314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①The GMS Program,Progress and Achievdments,http://www.adb.org/GMS/Program/progrss-achievments.asp
    ②The GMSProgram,http://www.adb.org/GMS/Program/default.asp,2010年10月17日访问.
    ③刘蕾:亚行:《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护航》,《中国金融家》,2010年第8期,第135-136页。
    ④Naoto Kan,Governor,JAPAN,3.
    ① ADB TA Project Number 44175:Promoting Links and Improving Coordination among the GMS, BIMP-EAGA and IMT-GT Subregional Programs and with ASEAN
    ②可参见刘兴宏: 《亚洲开发银行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5期。
    ③ The Third GMS Summit, Joint Summit Declaration: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Greater Connectivity, March 30-31,2008, p6, http: //www·adb-org/Documents/E-vents/2008/3rd-GMS-Summit/GMS-Joint-Summit-De-claration-2008·pd.f
    ④王泽:《东盟》,第6-9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①《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与发展进程》,《当代广西》,2009年11月上半月号第21期,第43-44页。参看刘稚主编:《东南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马孆:《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第90-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①此节和下节未经说明的文件译文来源于《东盟》(王泽,2006)一书。
    ① Asean secretary, 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Joint Declaration on ASEAN-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2011-2015), http://www.aseansec.org/25554.htm
    ②参考李义虎:《地缘政治学:二元论及其超越,兼论地缘政治整合中的中国选择》,第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序。
    ④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导论》,第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1》。
    ②[日]增田俊男:《日本大复活》,东京PHP研究所,2006,第82-88转引自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48页。
    ③ Sueo Sudo,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Japan and South East Asia-Forging a new regionalism, Rouledge,2002, p86.
    ④田禾,周方治:《列国志——泰国(第二版)》,第353-3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徐绍丽等编著:《列国志——越南(第二版)》,,第404-40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②毕世鸿:《日本对湄公河地区经济合作的援助政策》,《东南亚》,2007年第2期,第21页。
    ③毕世鸿,何光文:《冷战后日本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政策及其行动选择研究》,《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
    ④毕世鸿:《试析冷战后口本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政策及其影响》,《外交评论》,2009年第6期,第114页。
    ①《李光耀回忆录》,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第544-555.转引自张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本章余下内容也参考了张奕平书。
    ②[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知觉错误》,第27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①张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第二章和第四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②Thomas Lum, Laos:Background and U.S. Relations, CRS report, RL34320, January 7,2008.
    ①蔡鹏鸿:《美日欲利用湄公河制衡中国》,第66页,2010年6月。
    ② (MOU) Concerning a partermentship between the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and the Mississippi River Commission, http://www.usace.army.mil/CEMP/iis/Documents/MRC%20MOA.pdf
    ②张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第278-288页。
    ④ Joint Press Statement of the U.S.-Lower Mekong Ministerial Meeting,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09/july/126377.htm
    ①中评网,《美资助湄公河流域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07-24。
    ②张贵洪:《地区视角下的中印关系》,载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第258-259页。
    ③赵伯乐:《当代南亚国际关系》,第26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①邓蓝:《湄公河—恒河合作倡议:十年发展与前景展望》,《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4期,第69-70页。
    ①马燕冰,张学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其影响》,《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4期,第18页。
    ②邓蓝:《湄公河—恒河合作倡议:十年发展与前景展望》,《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4期。
    ① ASEAN Chairman's Statement on the ASEAN PMC+1 Sessions, Singapore,23 July 2008, http://www.asean.org/21807.htm
    ②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提出中国与印度在东南亚的“健康竞争”的观点。The Hindu, and the India Express,9 November 2002.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第269页。
    ③[美]普特瓦克,吴葱译,士琳校:《从地缘政治学到地缘经济学一兼论当代世界经济的冲突逻辑与经济规则》,第9-11页。原文载美国《国家利益》,1990年夏季号。
    ④李敦瑞,李新:《地缘经济学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⑤李继东:《论地缘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从地缘经济学视角对冷战后时代的审视》,《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第70页。
    ⑥潘忠岐:《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一种分析框架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
    ①李皖南:《东盟东增长区的发展与引资成效》,《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第33-35页。
    ②付瑞红:《亚行在湄公河区域合作过程中的作用与挑战》,2009年。
    ③见《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嘉宾演讲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陈刚华,母锡华:《中国(大西南)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第8期,第53页。
    ①郭宝宏:《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35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①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第2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第4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亦可参看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③陈俊伟:《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战略》,第40-4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美]乔万尼·阿里吉等主编,马援译:《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第280-30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王士录:《东盟科技发展与对外科技合作》,第13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相关数据来源于戴晓芙、郭定平主编,《东亚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第56-58页,复旦出版社,2005年。
    ①居占杰:《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第107页。
    ②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第129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同上,第155页。
    ①王士录:《东盟科技发展与对外科技合作》,第274-279和219-23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日]细川大辅:《案例:日本A公司期待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型》,载《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演讲录》,第156-15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加]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第67页,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
    ③同上,第87-100页。
    ④[加]阿米塔·阿查亚:《观念、认同与制度建设——由“东盟模式”到“亚太模式”?》,载王正毅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定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第125-1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刘稚,邵建平:《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综述与展望(1992-2010)》,载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第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①周小兵:《东亚小区域合作的发展》,载柴瑜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第55-5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该文作者用“小区域合作”指代本文中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而认为东盟自贸区是“次区域合作”,为保证一致性,本文使用了“次区域经济合作”来描述该文的“小区域合作”。
    ②参见Jorn Dosch and Oliver Hensengerth,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2005; Ooi Giok-Ling:The 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riangle: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GeoJournal, 1995 (4)等。
    ③李皖南:《东盟东增长区的发展与引资成效》,《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第33页。
    ④《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人民日报》,2008年3月28日,第006版。
    ⑤ Joint Statement of the Seventh Brunei Darussalam-Indonesia-Malaysia-Philippines East ASEAN Growth Area Summit (7th BIMP-EAGA Summit), Jakarta,8 May,2011, http://www.asean.org/26288.htm
    ①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②Mekong Ministers Meeting to Review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Plan Amid Financial Crisis, http://beta.adb.org/news/mekong-ministers-meeting-review-subregional-cooperation-plan-amid-financial-crisis
    ③刘蕾:《亚行,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护航》,《中国金融家》,2010年第8期,第135页。
    ④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oward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North-South Economic Corridor.Mandaluyong City, Philippines: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0.p68.
    ①[柬]Chap Sotharith:《GMS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和作用》,载柴瑜等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第87页。
    ② Joint Statement of the Seventh Brunei Darussalam-Indonesia-Malaysia-Philippines East ASEAN Growth Area Summit (7th BIMP-EAGA Summit), Jakarta,8 May,2011, http://www.asean.org/26288.htm
    ③魏景赋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第82页。
    ④李涛:《柬埔寨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载《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第235页。
    ⑤秦亚青主编,《东亚区域合作:2009》,第16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①陈刚华,母锡华:《中国(大西南)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研究》,第53页。
    ②张良民:《试析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意义》,《国际论坛》,2005年第2期,第47页。
    ③王德华:《加强中印缅孟次区域合作的意义》,《开放导报》,2003年第11期,第17页。
    ④ Asian Development Bank, Building on Success,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Next Ten Years of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November 2002, p41.
    ⑤叶贵:《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研究》,《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1期。
    ⑥韩康:《北部湾新区一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187-188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①林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圈——澜沧江—渭公河次区域开发前景展望》,等19页。
    ②可参考马燕冰,张学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影响》;樊小菊:《日本高调推进“湄公河外交”》等,载《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4期。
    ③邓蓝:《湄公河——恒河合作倡议:十年发展与前景展望》,第68页。
    ④参见美国编号RL34320的CRS报告:Thomas Lum,Laos:Background and U.S. Relations, January 7,2008
    ①可参见罗圣荣,汪爱平:《大湄公河次区域非传统安全合作》,载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和刘稚、梁媚:《大湄公河次区域毒品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关系》,载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 Asian Development Bank, Building on Success: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Next Ten Years of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November 2002, pl,vii.
    ③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Strategic Framework 2012-2022, Preliminary Draft (for country consultations only), May 2011
    ①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Strategic Framework 2012-2022, Preliminary Draft (for country consultations only), May 2011, p1
    ②贺晓东,方明:《肃毒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参考研究》,1996年第42期。
    ③刘稚、梁媚:《大湄公河次区域毒品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关系》,载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报告(2010-2011)》,第152-153页。
    ④段学品:《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载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报告(2010-2011)》,第115页。
    ①田禾,周方治:《列国志——泰国》(第二版),第376-38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第126页。
    ②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的对华政策研究》,第28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③转引自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的对华政策研究》,第179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④转引自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第308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⑤[泰]《中华日报》,1992年1月10日,转自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的对华政策研究》,第179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的对华政策研究》,第182页。
    ②当时泰国的经济力量是老挝的106倍,柬埔寨的86倍,缅甸的7倍,越南的6倍,马来西亚的2倍。见《本世纪与未来的新暹罗》,亚洲探索,1992年3月。转自于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的对华政策研究》,第164-165页。
    ③Zachar Yabuza,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Vietnam,Comtemporay Southeast Asia,vllume 17,No.4,March, 1996.
    ④商国珍:《越南加入东盟后的中越关系》,《东南亚研究》,1995年第4期,第92页。
    ⑤黄真,[越]黎氏秋红:《革新开放后的越南外交战略与中越关系》,第36页,《东南瓶纵横》,2010年第1期。
    ⑥黄胜伟:《越南外交从“一边倒”到“走平衡”》,《世界知识》2001第11期,第11-12页。
    ①鲁虎编著:《新加坡(列国志)》,第30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②见鲁虎编著:《新加坡(列国志)》,第41-4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以及[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王士录等译,贺圣达审校:《剑桥东南亚史II》,第48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刘少华:《新加坡对华政策的演变》,《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62页。
    ④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第30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①可参考毕世鸿:《泰国与越南在湄公河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
    ②郭晓合等著:《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第97-98页,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③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oward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North-South Economic Corridor,2010, p11-12.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处:《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机遇有序推进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思考之四》,http://www.gxdrc.gov.cn/cslm/qyhz/dcyj/201107/t20110712_334270.htm,2011年7月13日访问。
    ⑤郭晓合等著:《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第397页。
    ①陈铁军:《昆曼国际大通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2期。
    ②梁洪:《澜沧江一湄公河的国际航运》,《珠江水运》,2009年第9期,第51页。
    ①陈乔之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第366-368页。
    ②贺圣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页。
    ③ Bruce Vaughn, Wayne M. Morrison,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Trend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Updated April 4,2006, CRS Report RL32688,p31.
    ①王帆:《中美竞争性相互依存关系探析》,载黄大慧主编:《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东亚的崛起及其秩序建构》,第9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②袁鹏:《中美关系的新变化与新挑战》,载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363-365页。
    ③详见刘建飞对美国国内50位与中国相关专家的采访(刘建飞:《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第90-105页,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①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41、59-6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Condoleezza Rice, promoting national interests,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00, p56.
    ③陆伯斌,李真:《和平的地理学:21世纪的东亚》,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1期,第69-74页。
    ④陶文钊:《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第2-5、15-44页,重庆出版社,2006年。
    ⑤可见美国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系列。
    ⑥沈大伟:《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的作用》,载黄大慧主编:《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东亚的崛起及其秩序建构》,第4页。
    ⑦王嵎生:《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载黄大慧主编:《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东亚的崛起及其秩序建构》,第10页。
    ⑧见刘建飞:《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第76、8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⑨马燕冰:《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1期,第39页。
    ①马建波:南海危局考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文汇报,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c/1017/4/3/4/101743459.html?coluid=148&kindid=O&docid=101743459&mdate=0 625003019
    ②[美]理查德·J.塞缪尔斯著,刘铁娃译:《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第1,16-43和7-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日本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天儿慧”也认为,南京大屠杀“也许只是某种意义上紧张的战争状况中发生的‘偶发的事件’”,可见中日民众历史观差异之大。见[日]天儿慧著,范力译:《日本人眼里的中国》,第2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④[日]天儿慧著,范力译:《日本人眼里的中国》,第240页。
    ⑤刘江永,《中日战略互惠与民间友好:理想与现实》,载刘江永:《当代日本对外关系》,第1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⑥[日]川胜平太郎:《以“海洋联邦”对抗不断膨胀的中国》,载日本《追求》双周刊,2005年7月29日。转自刘江永:《当代日本对外关系》,第37页。
    ①王少普:《二元战略框架下的日本区域主义》,《日本研究》,2004年第2期。
    ②喻常森:《试析中国-日本-东盟战略互动关系》,《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第10页。
    ③[新]王莉芳:《冷战后中国、日本与东盟关系的比较研究》,载刘江永:《当代日本对外关系》,第34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④李秀石:《试析日本亚太外交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期,第16页。
    ⑤李秀石:《解析口本的东亚外交——从鸠山到管直人的东亚合作政策》,《国际展望》,2011年第3期,第66-67页。
    ①[日]西泽信善:《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国际合作——日趋激烈的日中竞争》,《南洋资料译丛》,2010年1期,第21页。更详细的内容见[日]西泽信善:《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南洋资料译从》,2011年1期)和毕世鸿:《日本对湄公河地区经济合作的援助政策》(《东南亚》,2007年第2期)。
    ②[印]杰伦·兰密施著,蔡枫、董方峰译,刘毅审校:《理解CHINADIA,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思考》,引言,第69-70,74-7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德]卡尔·皮尔尼著,陈黎译:《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第157、172和162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④[德]卡尔·皮尔尼著,陈黎译:《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第190页。
    ①《内政部长瓦拉布哈·潘特尔致尼赫鲁总理的信》,吴永年,赵干城,马孆著:《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第292-29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②《尼赫鲁总理关于中国和西藏的备忘录》,载吴永年等著:《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第297-302页。
    ③ "The Chinese Strategy toward the Subcontinent", September 4,1971, in Subrahmanyam, Bangladesh and India' s Security, p167-170,转自吴永年等著:《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第223页。
    ④陈继东主编:《当代印度对外关系研究》,第277-309页,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⑤吕昭义:《印度东北地区的战略转变及推进中国云南与印度东北地区合作的建议》,《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4期。
    ⑥许瑛:《中日印博弈湄公河》,《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5月11日。
    ①李秀石:《日本亚太外交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期。
    ②郑寅:《亚太地区的五方多角关系》,《现代国际关系》,1994年第10期,第8-9页。
    ③曹云华:《在大国间周旋——评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④张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
    ①详见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第84-108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②例如在2010年11月的第三届东盟一澳大利亚、新西兰对话会上,三方认为“中国无情的(relentless)崛起”,以及美国力量的相对衰落,潜在地改变了地区动态,引发了深刻的地缘战略转换,因此,虽然会议是澳、新、东盟三方的对话会,但对中国意图和未来政策的评估却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而在达成的共识中强调,在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应特别注意湄公河国家(即柬老越三个新成员国)。这样,就将域外国家引入到了中国与柬老越三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去了。见THE THIRD ASEAN-AUSTRALIA-NEW ZEALAND DIALOGUE REPORT, Malaysia,28-30 November 2010
    ③柴瑜:《论亚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未来发展规划与中国的任务》,《创新》,2011年第1期,第31-39页。
    ④贺圣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
    ①付瑞红:《亚洲开发银行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第71-72页。
    ②周小兵:《东亚小区域合作的发展》,载柴瑜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5-58页。
    ③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2009年,博士论文,第75页。
    ④汤敏:《“增长三角”——东亚一体化的适宜途径》,《国际经济评论》,1993年第1期,第49页。
    ⑤陆建人:《“增长三角”——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当代亚太》,1994年第1期,第36-37页。
    ①[美]李曹原:《东盟的增长三角区》,《南洋资料译从》,1993年第3期,第17页。
    ②陈德照:《“增长三角”——值得重视的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式》,《亚非纵横》,1994年第3期,第4-5页。
    ③参见陆建人:《“增长三角”——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和陈德照:《论亚洲“经济增长三角”》,《世界经济》,1994年第4期等。
    ④ Vannarith Chhea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Mekong region, Published online:20 October 2010, Springer-Verlag 2010, p359.
    ①刘小龙:《崛起中的“增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4期,第57页。
    ②廖少廉:《东盟“增长三角”的发展历程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第12页。
    ③ Vannarith Chhea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Mekong region, Published online:20 October 2010, Springer-Verlag 2010, p365-368.
    ④洪森:《湄公河水位高低与中国建水电站无关》,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8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50-357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①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10页。
    ②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摘要,II,2004年,博士论文。
    ③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报告(2010年—2011年)》,http://info.china.aftasources.com/201010/19/7419.html,
    ①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况与展望》,http://www.ynf.gov.cn/canton model2/newsview.aspx?id=255864,2011年7月25日访问。
    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重要文件选编》,第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魏景赋,邱成利:《大湄公河区域经济研究——GMS机制内的产业与贸易合作》,第137和226-228页,文汇出版社,2010年。
    ②刘树森主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丛书4》,第116-12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刘稚:《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第1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①2010年韩国的“天安舰”事件就直接导致了刚刚有重启苗头的“六方会谈”中断进程,而中日“撞船事件”甚至导致了“中日韩峰会”的中断。
    ②魏玲:《国内进程、不对称互动与体系变化——中国、东盟与东亚合作》,《当代亚太》,2010年第6期。
    ③翟昆:《小马拉大车?——对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地位作用的再认识》,《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
    ④魏玲:《东亚区域合作2010》,第4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⑤同上,第135页。
    ⑥克林顿国务部长发表美国亚太政策讲话,2010年10月28日,http://shanghai-ch.usembassy-china.org.cn/policy_speeches3/clintons-speech-102810.html,2011年7月27日。
    ①克林顿国务部长发表演讲:《亚洲的地区性架构:原则与重点》,2010年1月12日,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011410.html,2011年7月27日。
    ②奥巴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在联合记者会上的讲话和答记者问,2011.01.19,http://www.america.gov/st/uschina-chinese/2011/January/20110119224507x0.9793294.html#,2011年7月27日
    ③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774662.htm,2011年7月27日
    ④国务部长克林顿在香港发表演讲,2011年7月25日,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072511remarks.html,2011年7月27日.
    ⑤Shaun Breslin,Comparative Theory,China,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0),36,p727.
    ⑥郭渊:《晚晴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第131页。
    ⑦袁古洁著:《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第222-224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
    ⑧任怀锋:《论区域外大国介入与南海地区安全格局变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5期。
    ①李峥:《南海问题是一次“大国考验”》,《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7月25日。
    ②王国平:《东盟与东亚新地区主义》,《当代亚太》,2007年第7期,第22-23页。
    ③[日]坂田斡男:《东亚合作的区域主义分析》,《日本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页。
    ④全毅:《东亚区域合作的模式与路径选择》,《和平与发展》,2010年等3期,第53-54页。
    ⑤克林顿国务部长发表演讲:《亚洲的地区性架构:原则与重点》,2010年1月12日。
    ① Indonisia-Malaysia-Thailand Growth Triangle Mid-Term Review of the IMT-GT Roadmap for Development: 2007-2011,p42-43.
    ②魏玲:《东亚区域合作2010》,第77页。
    ③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处:《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情况报告》,http://www.gxdrc.gov.cn/cslm/qyhz/dcyj/201107/t20110712334274.htm
    ④高歌:《利用多重机制促进GMS经济合作》,载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研究》,第16-19页和魏景赋,邱成利:《大湄公河区域经济研究——GMS内的产业与贸易合作》,第七章以及周毅,凌云志,莫小莎:《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与对策》,《经济参考研究》,2006年第25期等。
    ⑤参见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和魏玲主编:《东亚地区合作报告(2010)》,第七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
    ⑥张晔等提出了通过次区域经济合作来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自由贸易区的路径的建议(张晔,秦放鸣:《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次区域经济合作视角》,《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另有学者通过对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多重货币联盟路径更符合亚洲实际(王庭东:《亚洲货币合作的路径展望》,《亚太经济》,2002年第3期),东亚的货币合作从次区域的货币一体化开始,通过次区域间的融合,最终实现“东亚货币区”的路径(何慧刚:《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探讨与路径选择》,《亚太经济》,2004年第4期)等,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进行过初步探讨。
    ⑦本部分主要参考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第168-17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报告(2010年——2011年)》。
    ②可参见陈志:《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以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模式为鉴》(《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9期)和魏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7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http://news.sina.com.cn/china/2000-10-18/135996.html,2011年7月30日。
    ②贺圣达:《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内外环境、现状及前景》,《东南亚》1994年第3期,第1-2页。
    ③马骏:《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研究》,《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第10页。
    ④张哗,秦放鸣在《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次区域经济合作视角》(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对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①王国刚:《走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财贸经济》,2010年第10期)和魏革军:《走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中国金融》,2010年第23期,第20页。
    ②张茉楠:《全球失衡根源与再平衡下的中国强国之路》,《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第55页。
    ③[菲]约瑟夫·亚普:《注重区域发展的再平衡》,《开放导报》,2011年第1期,第76页。
    ① IMT-GT:Mid-Term Review of the IMT-GT Roadmap for Development:2007-2011, http://www.adb.org/documents/reports/imt-gt-mtr/imt-gt-mtr.pdf, p39-41.
    ②可见Asian Development Bank, Journal of GMS Development Studies, Volume 3, July 2006以及GMS的相关文件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 strate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Philippines,2005以及Third GMS Tourism Minister's Meeting Joint Ministerial Statement, Phnom Penh, Cambodia,17 January 2011, http://www.adb.org/Documents/Events/Mekong/Proceedings/TMM3-JMS.pdf
    ③参见作者的硕士论文,吴世韶:《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研究》,2004。
    ①玛莎·费莫丽:《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第2—6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国内学者多用“共有利益”而不是“共享利益”来翻译"shared interests",但论者以为用“共享利益”更能说明利益的建构性特点,论文中的“共享利益”与学界所用的“共有利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译名。
    ③当肯·斯奈德:《相对获益和国际合作的模式》,载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174-175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139页。
    ⑤罗伯特·鲍威尔:《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绝对获益和相对获益》,载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212页。
    ⑥当肯·斯奈德:《相对获益和国际合作的模式》,第180、173页。
    ①麦克尔·马斯坦丹诺:《相对获益重要吗?——美国对日本工业政策的反应》,载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255-257页。由于牵涉到盟国还是对手的问题,实际上,现实主义者也潜在地认同了国家利益的建构性与“相对获益”的有限性(论者附注)。
    ②当肯·斯奈德:《相对获益和国际合作的模式》,第190、199页。
    ③阮宗泽:《中国崛起与动员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和拓展》,第1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阮宗泽:《中国崛起与动员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和拓展》,第139页。
    ①[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载[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黄仁伟等译:《国际制度》,514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②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第40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③孙开等:《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第2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美]丹尼斯·C.缪勒著,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第19、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⑤约瑟夫·M·格里科:《理解国际合作:新自由主义的限度和现实主义的未来》,载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330页。
    ①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②门洪华:《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争鸣及其意义》,载胡鞍钢,门洪华主编:《解读美国大战略》,第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俄]雅可夫·伯杰:《中美学者眼中的中国大战略》,《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2期,第21页。
    ④周建明,王海良:《国家大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第21页。
    ①郝雨凡:《中国外交需要大战略》,《南风窗》,2011年第5期,第61页。
    ②Ranis. G·, "Another Look at the East Asian Miracle",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Sept,1995.转自邹薇,《发展经济学》,第24页。
    ③马孆:《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等182页。
    ④虽然中国领导人并没有提出“和谐周边”的概念,但崔天凯、胡正跃一些等外交界人士已经提出过该概念,见秦治来:《和谐周边: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新起点》,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崔天凯:《推进睦邻友好,建设和谐周边》,《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9期,第52页。
    ②参见《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关于中国(含云南、广西)和次区域五国的成效。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2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①温家宝:《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振兴——在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的演讲》(2003年10月7日),http://www.fmprc.gov.cn/chn/pds/wjb/zzjg/yzs/dqzz/dnygjlm/zyjh/t27173.htm
    ②薛洪涛:《中国在南海面临三类对手》,《法治周末》,2011-07-26。
    ③唐世平:《再论中国的大战略》,《战略与管理》,2001第4期,第33页。
    ④钟声:《严重的战略误判》,《人民日报》,2011年8月2日第3版。
    ①王光厚:《从“睦邻”到“睦邻、安邻、富邻”——试析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转变》,《外交评论》,2007年第3期,第41页。
    ②陈铁军:《昆曼国际大通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第63页。
    ③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9日越南河内)。
    ④[泰]西里卢·玛斯威里耶军:《泰国和中国的大湄公河亚区域战略性经济发展(1992-2003年)》,第16页。
    ⑤秦亚青主编,《东亚区域合作:2009》,第16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⑥温家宝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2005昆明高峰会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①《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2008》。
    ②厉无畏:《云南边界贸易考察报告》,《上海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第44页。
    ③刘奇葆在2007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①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oward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North-South Economic Corridor, Mandaluyong City, Philippines,2010, p6-7.
    ②魏玲:《东亚地区合作2010》,第182页。
    ③修筑篱笆的斗鸡博弈:两个人的地产有一个共同的边界。G有一只山羊,它偶尔会跳进D的园子里,吃蔬菜和花草。D有一只狗,它有时会闯进G的地产,戏弄和吓唬山羊,致使山羊不产奶。修建一道篱笆,把这两块地隔离开来,就可以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见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第21-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①周励:《白恩培畅谈云南新十年战略》,《西部大开发》,2011年第4期,第50页。
    ②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①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相关内容可参看Milton Osborne, The Mekong:river under threat,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2009.和Coleen A. Fox, Chris Sneddon,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 agreements in the Mekong and Zambezi basins:enhanc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r securitizing the environment? Int Environ Agreements (2007) 7:237-261, Published online:18 July 2007, Springer。
    ②本部分主要参考魏玲主编:《东亚地区合作:2010》,第265-282页。
    ③何大明,冯彦:《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协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①同上,第136页。
    ②魏玲主编:《东亚地区合作:2010》,第179页。
    ③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9日,越南河内)
    ④丁文丽等:《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理论、基础与对策》,第278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⑤温家宝:在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的演讲(2003年10月7日)
    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9日,越南河内)
    ①卢光盛,常娟: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与投资,载刘稚:《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第47页。
    ②这种基金应该区别于国家社科经济等国内基金,而应按照亚行技术援助和联合国开发署的资金运作模式——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聘请专家,以资助次区域国家专家进行相关研究。
    ③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70-380页。
    ①高志刚,柴利:《基于三类模式的中国新疆与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构建》,《俄罗斯中亚研究》,2010年第10期,第149页。
    ②李皖南:《东盟南增长三角: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①邓行诚:《略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国际经贸探索》,1994年第一期,第45页。
    ②陈铁军:《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研究》,第289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③[泰]西里卢·玛斯威里耶军:《泰国和中国的大湄公河亚区域战略性经济发展(1992-2003年)》。
    ①廖少廉:《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第129-130页。
    ②李玉举:《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中国的战略选择与安排》,第93-94和72页,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③廖少廉:《东盟“增长三角”的发展历程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第10-12页。
    ④[加]阿米塔·阿查亚:《观念、认同与制度建设——由“东盟模式”到“亚太模式”?》,载王正毅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第135页。
    ①《亚洲开发银行拟参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间的次区域合作》,《中亚信息》,2004年第4期。
    ①所谓地区认同,它属于建构主义理论中“集体身份”的一种表现方式,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地区各国将自身作为地区整体一部分的归属感。详见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7页。
    ②刘兴华:《地区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5期,第19页。
    ③董藩,郭波:《沿边次区域合作与中国对外经济规划的调整》,《财贸研究》,2004年第4期,第24页。
    ④胡锦涛同志在《携手并进共创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1年11月12日,美国夏威夷)》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积极推动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以多种途径和方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
    ⑤杨亚非:《西部边境地区建立次区域经济圈的构想》,《国际经济合作》,1996年第3期。
    ①李罗力:《“经济圈”与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开放导报》,2010年第4期,第33页。
    ②详见贺圣达:《中国学者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载[新加坡]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第188-189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③温家宝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2005昆明高峰会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④《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2008)》。
    ①秦亚青主编,《东亚区域合作:2009》,第16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②何胜:《湄公河流域六国携手发展》,《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14期,55页。
    ③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第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孔晓莎,张荐华,孙海燕:《“中国西南-东盟经济合作圈”合作模式初探》,《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期,第127-128页。
    ①翟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研究报告》,http://www.gxnews.com.cn/specialzip/351/01.htm
    ②[美]肯尼思·沃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第96、12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5页。
    ②马博:《中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③廖少廉:《东盟“增长三角”的发展历程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第11页。
    ①[泰]西里卢·玛斯威里耶军:《泰国和中国的大湄公河亚区域战略性经济发展(1992-2003年)》,第12-13页。
    ②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第237-238页。
    ③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五次部长会议召开,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1037/2025031.html
    ④ Vannarith Chhea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Mekong region, Published online: 20 October 2010, Springer-Verlag 2010, p367.
    ①廖少廉:《东盟“增长三角”的发展历程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第11-12页。
    ①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第5页。
    ②[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31-3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③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④吴其胜:《国际关系中的跨层次研究》,2007年博士论坛论文集。
    ①详见[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144-145页。
    ①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第33页。
    ①隋清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的作用》,《东北亚论坛》,1998年第4期第40页。
    ②卢光盛:《云南、广西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比较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85页。
    ③罗伯特·基欧汉:《制度理论和冷战后时代现实主义的挑战》,载戴维·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269页。
    ① Robert A. Scalapino, the Changing Order in Northeast Asia and the Prospects for U.S.-Japan-China-Korea Relations, http://igcc3.ucsd.edu/pdf/policypapers/pp47.pdf.
    ②丁斗: 《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第4-5页和第20-21页。
    ③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243页。
    ④张杰:《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以大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博士论文,2009年。
    ⑤董锐:《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演进及理论研究综述》,《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⑥卢光盛:《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研究报告,http://www.gxnews.com.cn/specialzip/351/01.htm
    ②[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54页。
    ③转引自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8页。
    ④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19页。
    ⑤罗伯特·沃尔特斯所言,转自[英]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93页,新华出版社,2003年。
    ⑥[英]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2页。
    ①[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 Mackinder,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p150转自于[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171页。
    ③[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13和24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杨炯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第14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⑤同上,第323-324页。
    ⑥邱丹阳,冉波:《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经济学解析》,《特区经济》,2005年9月25日,第45页。
    ①[美]普特瓦克,吴葱译,士琳校:《从地缘政治学到地缘经济学一兼论当代世界经济的冲突逻辑与经济规则》,第9-11页。
    ②许嘉:《关于地缘经济学的思考》,《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3期,99-100页。
    ③邱丹阳,冉波:《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经济学解析》,第46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杨炯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第362页。
    ⑤[美]亚特兰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2-17页。
    ①[美]普特瓦克,吴葱译,士琳校:《从地缘政治学到地缘经济学一兼论当代世界经济的冲突逻辑与经济规则》,第9页。
    ②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③徐海燕:《俄罗斯“东向”能源出口战略与中俄油气合作——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宋效峰:《论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一种地缘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徐建华:《日本的中亚战略——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国外有学者使用"the Geopolitical Economy"一词,见Jozsef Borocz, Reduction to the Absurd:The Geopolitical Economy of Post-State-Socialism与Jim Glassman, The Geo-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等。
    1.[德]卡尔·皮尔尼著,陈黎译:《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2.[加]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4.[美]丹尼斯·C.缪勒著,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美]玛莎·费莫丽:《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6.[美]肯尼思·沃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黄仁伟等译:《国际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8.[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著,吴坚忠译:《合作的进化(修订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9.[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杨炯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0.[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1.[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知觉错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2.[美]理查德·J.塞缪尔斯著,刘铁娃译:《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美]迈克尔·T·克莱尔著,童新耕等译:《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4.[美]乔万尼·阿里吉等主编,马援译:《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5.[美]亚特兰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16.[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主编:王勇等译:《全球化世界的治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8.[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9.[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 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1.[美]Y.拉比德,[德]F.克拉托赫维尔主编,金烨译:《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日]天儿慧著,范力译:《日本人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3.[新加坡]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24.[新加坡]林华生著,《东盟经济的地壳变动——面向21世纪的次区域经济圈的形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25.[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王士录等译,贺圣达审校:《剑桥东南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印度]杰伦·兰密施著,蔡枫、董方峰译,刘毅审校:《理解SHINADIA,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思考》,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7.[英]彼得·罗布森著,戴炳然等译;《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8.[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9.[英]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新华出版社,2003年。
    30.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开放开发的北部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2006-201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2.曹云华著:《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3.曹云华著:《东南亚国家联盟:结构、运作与对外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4.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35.柴瑜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6.陈继东主编:《当代印度对外关系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37.陈俊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战略》,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陈乔之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9.陈铁军:《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40.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1.邓仕超著:《从敌对国到全面合作的伙伴:战后东盟——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42.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丁文丽等:《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理论、基础与对策》,人民出版社,2009年。
    44.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45.范宏贵等:《中越边境贸易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46.伏润民等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西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云南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7.葛公尚:《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48.国玉奇,B.邱德诺夫著:《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出版社,2007年。
    49.郭宝宏:《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50.郭宏:《全球市场、国内政治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51.郭晓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52.古小松等:北部湾蓝皮书系列(2008、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3.古小松主编:《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战略构想——打造广西海陆空交通枢纽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重要文件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5.韩康:《北部湾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56.韩银安:《地缘经济学与中国地缘经济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57.何大明,冯彦:《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协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年
    58.贺圣达,李晨阳:《列国志——缅甸》(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59.胡鞍钢,门洪华主编:《解读美国大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黄大慧主编:《变化中的东亚与美国——东亚的崛起及其秩序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1.黄汉民主编:《国际经济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62.课题组:《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战略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63.李晨阳等编著:《列国志——柬埔寨(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4.李玫:《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65.李世安等:《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6.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67.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68.李文:《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69.李一平,庄国土主编:《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李义虎:《地缘政治学:二分论及其超越,兼论地缘整合中的中国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71.李玉举:《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中国的战略选择与安排》,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72.刘建飞:《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73.刘稚:《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国际合作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74.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75.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76.刘稚主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77.马树洪,方芸编:《列国志—老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8.马孆著:《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79.聂德宁等:《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80.秦华孙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年。
    81.秦亚青主编,《东亚区域合作: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82.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83.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和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4.宋玉华等:《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商务印书馆,2001年。
    85.孙开等:《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86.孙尚志主编:《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总体开发与协调发展研究》,气象出版社,1997年。
    87.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88.陶文钊:《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重庆出版社,2006年。
    89.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90.田禾,周方治:《列国志——泰国》(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91.魏景赋,邱成利:《大湄公河区域经济研究——GMS机制内的产业与贸易合作》,文汇出版社,2010年。
    92.魏玲:《东亚区域合作2010》,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93.王来喜:《资源转换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94.王光厚:《冷战后中国东盟战略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95.王士录:《东盟科技发展与对外科技合作》,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96.王士录,王国平著:《走向21世纪的东盟与亚太:东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亚太的影响》,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
    97.王泽:《东盟》,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98.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9.王正毅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0.王志明等:《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治因素及中国的对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111.王子昌,郭又新著:《国家利益还是地区利益:东盟合作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112.吴永年等著:《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13.肖德:《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4.徐绍丽等编著:《列国志——越南(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15.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6.赵伯乐:《当代南亚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7.张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118.张丽君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边境贸易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119.张旭东著:《东南亚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0.张云著:《国际政治中的“弱者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21.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22.章远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广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3.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1.[泰]西里卢·玛斯威里耶军:《泰国和中国的大湄公河亚区域战略性经济发展(1992-2003年)》,
    《南洋资料译丛》,2004年第4期(原载[新加坡]《当代东南亚》,第26卷第2期,2004年8月);
    2.[新加坡]李明江:《中国—东盟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研讨会报告》,《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1期;
    3.董锐:《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演进及理论研究综述》,《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贺圣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
    5.付瑞红:《亚行在湄公河区域合作过程中的作用与挑战》,2009年;
    6.卢光盛:《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7.马燕冰,张学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影响》,《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4期;
    8.潘忠岐:《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一种分析框架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
    张杰:《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以大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1.Brad Glosserman and Carl Baker,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A Quarterly E-Journal on East Asian Bilateral Relations, Pacific Forum CSIS, Volume 11, Number 2Honolulu, Hawaii, July 2009.
    2.Brian Bridges, Learning from Europe, Lessons for Asian Pacific regionalism? Asia Europe Journal (2004) 2:387-397
    3.Bruce Vaughn, Wayne M. Morrison,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Trend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Updated April 4,2006, CRS Report RL32688
    4.Coleen A. Fox, Chris Sneddon,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 agreements in the Mekong and Zambezi basins:enhanc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r securitizing the environment? Int Environ Agreements (2007) 7:237-261, Published online:18 July 2007, Springer.
    5.Condoleezza Rice, promoting national interests,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00, changing global or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6.James Cotton and John Ravenhill eds,The national interest in a global era:Australia in world affairs, 1996-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Joongi Kim, Sub-regionalism, regionalism, trans-regionalism.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ies, Asia Europe Journal (2003) 1:183-196, Springer-Verlag 2003.
    8.Jorn Dosch, Colin Durkop and Nguyen Xuan Thang (eds), Economic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Singapore: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 2005.
    9.Jorn Dosch and Oliver Hensengerth,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EJEAS 4.2: pp261-285,Brill, Leiden,2005.
    10.Kao Kim Hourn and Jeffrey A. Kaplan (eds),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and ASEAN:From Backwaters to Headwaters, Phnom Penh:Cambodian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and Peace,2000.
    11.Kristina, Jonsson, Unity-in-Diversity?Regional Identity-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Current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2010:41-72
    12.Lee Hsien Loong, 'The future of Asia'Japan, Published online:1 November 2005, Springer-Verlag 2005.
    13.Lee, Tsao Yuan, ed. Growth Triangle:The Johor-Singapore-Riau Experience. 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1.
    14.Milton Osborne, The Mekong:river under threat,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2009
    15.Min Tang and Myo Thant, Indonesia-Malaysia-Thailand Growth Triangle:Theory to Practice, December 1996,
    16.Mohamed Aslam, Japan's reluctance in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sia Eur J (2009) 7:281-294, Published online:30 April 2009, Springer-Verlag 2009.
    17.Myo Thant, Min Tang and Hiroshi Kakazu (eds), Growth Triangles in Asia:A New Approach to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1995.
    18. Nam-Kook Kim,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urope and Asia Farnham, Surrey, England; Ashgate,2009.
    19. Nicholas Thomas, Governance and regionalism in Asia, NY:Routledge,2009.
    20.Jeffrey Kopstein, Mark Lichbach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interests, identities, and institutions in a changing global or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1.Ooi Giok-Ling, The 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riangle: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GeoJournal,1995 36.4 337-344
    22. Richard J. Estes,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nfronting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7) 83:375-411, Springer 2006.
    23.Robert A.Scalapino, the Changing Order in Northeast Asia and the Prospects for U.S.-Japan-China-Korea Relations, Institute on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98).
    24.Robert D. Kaplan, The Geography of Chinese Power,How far can Beijing reach on land and at sea? Foreign Affairs,89,3(2010):pp.22-41
    25.Shaun Breslin, Comparative Theory,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0),36
    26.Sueo Sudo,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Japan and South East Asia-Forging a new regionalism, Rouledge,2002, p86.
    27.The ASEAN community:unblocking the roadblocks, 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8.
    28.Thomas Lum, Laos:Background and U.S. Relations, CRS report, RL34320, January 7,2008.
    29.Vannarith Chhea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Mekong region, Published online:20 October 2010, Springer-Verlag 2010
    30.Vannarith Chhea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Mekong region, Published online:20 October 2010, Springer-Verlag 2010
    31.XiangMing Chen, Both glue and lubricant:Transnational ethnic social capital as a source of Asia-Pacific subregionalism, Policy Sciences 33:269-287,2000.
    32.Xiaojiang Yu,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nergy Policy 31 (2003)1221-1234
    33.Yi-hung Chiou, A Two-level-games Analysis of AFT A Agreements:What Caused ASEAN States to Move towards Economic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urrent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1/2010:5-49
    34.Shaun Breslin, Comparative Theory,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0),36
    35.Zachar Yabuz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Vietnam, comtemporay southeast asia, volume 17,No.4,March,1996
    36.Asian Development Bank, Building on Success: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Next Ten Years of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November 2002.
    37.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Strategic Framework 2012-22 (Draft), July 2011
    38.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oward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North-South Economic Corridor,2010,
    39.Asian Development Bank, A strate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Philippines,2005
    40.ADB Technical Assistance Report:Promoting Links and Improving Coordination Among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the Brunei Darussalam-Indonesia-Malaysia-Philippines East
    ASEAN Growth Area (BIMP-EAGA), the Indonesia-Malaysia-Thailand Growth Triangle (IMT-GT), and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Project Number:44175-01,December 2010
    41.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sia 2050:Realizing the Asian Century, Printed in Singapore,2011
    42. Asian Development Bank, Journal of GMS Development Studies.
    43.Asean secretary, 1st ASEAN-U.S. Leaders'Meeting Joint Statement, Singapore,15 November 2009
    1.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网站:http://www.adb.org/GMS/default.asp
    2.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际区域合作:http://dqs.ndrc.gov.cn/qyhz/gjqyhz/lcjmghdq/default.htm
    3.云南省政府外事办国际区域合作:http://www.yfao.gov.cn/list.aspx?cid=12
    4.广西商务之窗:http://guangxi.mofcom.gov.cn/
    5.北部湾经济区官方网站——广西·北部湾:http://www.bbw.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