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村民自治权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民主化的推进,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并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国家强力推动和农民积极参与下,村民自治不仅嵌入国家政治体制当中,而且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说,村民自治在政治上初步解决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乡村改造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世界性难题。村民自治是我国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治诉求,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如何有效地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自治权利成为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村民自治既是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实践,同时也是承载着亿万农民群众不可剥夺和不可转让的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权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村民自治权的保障和实现,那么村民自治制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国家人权保障的视角来看,村民自治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农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性权利。村民自治权保障对于国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是,反观目前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现实,我们会发现形势不容乐观,村民自治权被侵犯现象屡屡发生,并且其中存在一些体制性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括村民自治权与党在农村的领导权、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之间掣肘、法律与村规民约在保障村民自治权之间的冲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制约着村民自治权保障、村民自治权保障与农村社区建设之间的协调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消除和缓解这些体制性矛盾,切实维护村民自治权利,推动村民自治实践不断深化就成为当前农村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有鉴于此,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于科学发展观视阈,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理论和唯物辩证法,深入探讨村民自治权的基本范畴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历史上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基层自治权保障的经验和启示,系统回顾了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历程,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趋势、典型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精神与村民自治权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村民自治权保障的物质基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和基本要求。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which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which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a majority of the total national population. Thus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the rural politic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whole country's democratic process. 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villager autonomy as a mode of rur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rural soci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national democratic process. In the past 30 years, with the national advancement as well as the farmers' active participation. The villager autonomy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operation. It helps to strengthen their farmers'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To some extent, the villager autonomy preliminar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solves a worldwide problem, faci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their way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which is abou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ural transformation with community development well. The villager autonomy is the great collective creation of millions of Chinese farmers. It reflects the political demand of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econom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t is an important way in which the villagers become the master of their own villagers. Especially since the system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has been designat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one of the basic political system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how to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democratic autonomy rights of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becomes a very important task of the reform of rural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villager autonomy as a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emerge in the practice of democratic process. It reflects the democratic rights of millions of farmers which cannot be deprived and transferred.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is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system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without the guarantee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 system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to ex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uarantee of the 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are essential parts of the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human rights. They are also basic political rights the farmers enjoy.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plays a great role in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judging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guarantee of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the viol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takes place on and on. And it involves some systematic contradictions which concern about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and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the countryside, between the rather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ctive economy and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between the guarantee of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community. Therefore how to get rid of these systematic contradiction, and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and deepen the practice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the Maxist People's autonomy and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thesis aims to hav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he major contents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according to the Maxist theory.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bout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gained from other socialist countries, the thesis looks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Later the thesis giv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typical mode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nvolved on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since the policy of the reform and the opening up was carried out. Furthermore, the thesis relates the spirit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and deals with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specific ways of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引文
[1]王德志.村民自治权初探[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84.
    [2]王德志.村民自治权初探[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84.
    [1]黄艳萍.民族村寨村民自治实现善治的进路—以村规民约的完善为视角[J].法学杂志,2009(6):139-141.
    [2]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0.
    [3]王旭宽.村民自治权冲突及其法律救济的不足与完善[J].云南社会科学,2006(5):14-18.
    [4]马明华.村民自治权及其法律救济探析——以法社会学为视角[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115.
    [5]何泽中.当代中国村民自治[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68.
    [6]陈森林、汪利霞.论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J].法制与社会,2008(2):189.
    [7]谢明.论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方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4):34.
    [8]孟凡雷.论村民自治权实施的监督[J].南方论刊,2008(11):11.
    [9]杨成、邵毅超.乡镇政府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论纲[J].经济与法制,2010(3):239.
    [10]王禹.我国村民自治研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
    [1]李元书.论社会自治[J].学习和探索,1994(5):89.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等联合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学习读本[z].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28.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司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讲说[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21.
    [3]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理论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4.
    [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
    [5]王仲田、詹成付.乡村政治——中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3.
    [6]王振耀、白益华主编.乡镇政权与村委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74-175.
    [1]陈箭、刘民安.简论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J].政治与法律,1992(6):46.
    [2]金永祚、江河.论基层农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J].政法丛刊(长春),1992(3).
    [1]崔智友.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1(3):135-136.
    [2]崔智友.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1(3):136.
    [3]黄艳萍.民族村寨村民自治实现善治的进路—以村规民约的完善为视角[J].法学杂志,2009(6):139.
    [4]马岭.选举权的性质解析[J]_法商研究,2008(2):49.
    [1]杨成.村民自治权的性质辨析[J].求实,2010(5):80.
    [2]张文显.法律关系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1991(4):68.
    [1]张文显.法律关系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1991(4):71.
    [2]黄辉.中国村自治法的制度、实践与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55.
    [1]黄彩丽.村委会法律主体资格辨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4):49.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论丛(第11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30-231.
    [1]王德志.村民自治权初探[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86.
    [2]任中平.创新村级治理机制破解村治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84.
    [1]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l.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3.
    [2]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43.
    [2][苏]A·Л·布金科(严容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历史发展[J].法学译丛,1987(5):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700.
    [4][苏]A·Л·布金科(严容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历史发展[J].法学译丛,1987(5):3-4.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59.
    [2]吴建军.论苏联社会主义自治[J].苏联东欧问题,1989(1):20.
    [3][苏]A·Л·布金科(严容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历史发展[J].法学译丛,1987(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6.
    [5][苏]A·Л·布金科(严容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历史发展[J].法学译丛,1987(5):4—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7.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25.
    [2]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23.
    [1]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9.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5.
    [1]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23—124.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9.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4]马郑刚.列宁的民主管理思想[J].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90(2):17.
    [5]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9.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8.
    [2][苏)B·N·波波娃.列宁论吸收劳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载于《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2辑合刊(总第43—-44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9.
    [3]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57.
    [4]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32.
    [5]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16.
    [1]马郑刚.列宁的民主管理思想[J].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90(2):20.
    [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96.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8.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2.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3]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740—-741.
    [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
    [4]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
    [5]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
    [6]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74—-875.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23.
    [3]鲍宗豪,金潮翔,李进.权利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2:146—147.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8.
    [2]鲍宗豪、金潮翔、李进.权利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2:153.
    [1]鲍宗豪、金潮翔、李进.权利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2:157—158.
    [2]郭亚杰、李德刚.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28.
    [1]姜辉、赵培杰.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J].政治学研究,2010(3):8.
    [2]吴爱萍.关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再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9(1):7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93.
    [2]马宝成、谢蕾.村民自治:中国农民政治参与与基层政治稳定[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8):40.
    [3]马翠军.村民自治:政治话语还是发展话语[J].读书,2009(10):31.
    [1]王一程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3.
    [1]季丽新.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农民政治主体地位分析[J].理论前沿,2009(20):36.
    [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1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1]陈甦主编.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9.
    [2]田恒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08(4):54.
    [3]彭真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8.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4.
    [2]田恒国.科学发展观视闽下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08(4):57.
    [3]涂小雨、赵雄.科学发展观的人权诠释[J].新疆社科论坛,2008(2):24.
    [1]范毅.从农民权利看待新农村建设[J].学术界,2006(5):11.
    [2]范毅.从农民权利看待新农村建设[J].学术界,2006(5):12.
    [1]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20.
    [2]李禄俊.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10(4):13.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10卷)[M].法律出版社,1998:293.
    [2]杨海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利保障探析[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6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1.
    [2]仝志敏.工人自治的理论基础及初步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1986年第13期——总第255期),第2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8.
    [4]郭丽兰.马克思现代新型民主观的思想雏形——“巴黎公社原则”新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0):26.
    [1]郭丽兰.马克思现代新型民主观的思想雏形——“巴黎公社原则”新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0):28.
    [2]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3.
    [3]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4.
    [4]曹特金、孙耀文.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制[J].世界历史,1979(1):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1]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22.
    [2]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23.
    [3]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23.
    [4]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23.
    [5]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23.
    [6]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24.
    [1]曹特金、孙耀文.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制[J].世界历史,1979(1):12.
    [2]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25.
    [3]曹特金、孙耀文.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制[J].世界历史,1979(1):12.
    [4]郭丽兰.马克思现代新型民主观的思想雏形——“巴黎公社原则”新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0):26.
    [5]恩格斯.<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2.
    [1]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8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4—-415.
    [3]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82.
    [1]仝志敏.工人自治的理论基础及初步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1986年第13期——总第255期),第29页.
    [2]仝志敏.工人自治的理论基础及初步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1986年第13期——总第255期),第29页.
    [1][苏]B.M.谢鲁恩斯卡娅.弗.伊.列宁与苏联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2](第32期,总第145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社部(内部资料):1982年7月,第31页.
    [2]苏]B.M.谢鲁恩斯卡娅.弗.伊.列宁与苏联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2](第32期,总第145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社部(内部资料):1982年7月,第35页.
    [1]该部分内容引自: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编写.农庄的组织领导[M].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1-2.
    [2]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编写.农庄的组织领导[M].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2.
    *引自:孙鸿猷编译.集体农村民主的发展,载于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主编.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8(6):23.
    [1]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编写.农庄的组织领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4-5.
    [2]该图表引自: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编写.农庄的组织领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7.
    [1]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编写.农庄的组织领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8-9.
    [1]史俊第.苏联农村党、政、企基层组织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载于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8(6):17.
    [2]史俊第.苏联农村党、政、企基层组织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载于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8(6):17.
    [3]史俊第.苏联农村党、政、企基层组织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载于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苏联问题研究资,1988(6):17.
    [1]史俊第.苏联农村党、政、企基层组织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载于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8(6):18.
    [2]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65.
    [3]*到1964年,南斯拉夫的人均年收入几乎是战前的四倍,到1967年的十年间,产值每年平均增加8%,从战后以来,增长率“几乎不比日本差多少”。转引自:[美]卡罗尔·佩特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4
    [1]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8.
    [2]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8—9.
    [1]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9.
    [2]南斯拉夫学者谈爱·卡德尔的自治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6):21.
    [3]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4.
    [4]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4-15.
    [1]南斯拉夫领导成员有关自治制度的一些言论,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1982年第26期(总139期),第55页.
    [2]*到一九七六年九月,南斯拉夫共有一万六千多个联合劳动基层组织,二千九百多个联合劳动组织,一百五十六个联合劳动复合组织.
    [1]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8—19.
    [2]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21—22.
    [3]柳光青、张显高、庄咏文编写.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22.
    [1]王哲.南斯拉夫的代表团制,载于——国外社会科学情报[J](内部刊物).辽宁社会科学院外国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国外社会科学情报编辑部,1983年第9期(总第59期),第43页.
    [2]王哲.南斯拉夫的代表团制,载于——国外社会科学情报[J](内部刊物).辽宁社会科学院外国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国外社会科学情报编辑部,1983年第9期(总第59期),第44页.
    [1]赵乃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2(4):5.
    [2]赵乃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2(4):7.
    [1]赵乃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2(4):7.
    [2]赵乃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2(4):4.
    [1]陈忠禹.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2):110.
    [1]张健、白桂芹.浅析苏联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理论[J].党校教学,1987(10):23.
    [1]李珊珊.大革命时期中共农村自治政权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中共党史研究,2010(2):63.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8—19.
    [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人民出版社,1983:27.
    [4]黎志辉.从乡村自治到苏维埃革命——以国共两党对农会和民团的认识演变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10(1):50.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15.
    [2]李珊珊.大革命时期中共农村自治政权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中共党史研究,2010(2):64.
    [3]吴忠希.中国人权思想史略——文化传统和当代实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50-151.
    [1]吴忠希.中国人权思想史略——文化传统和当代实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52.
    [2]吴忠希.中国人权思想史略——文化传统和当代实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54.
    [1]晋察冀抗日民主村政权建设具体情况引自:谢忠厚,居之芬,李铁虎.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简史[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150—155.
    [1]闾领制为战前村内的行政制度,不以地区划分,而以族姓划分。间领长多为族长、家长所把持.
    [1]张希坡等主编.革命根据地法制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601.
    [1]张希坡等主编.革命根据地法制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601-602.
    [2]黄辉.中国村自治法的制度、实践与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63.
    [3]《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C].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6—350.
    [1]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0.
    [1]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0.
    [1]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1.
    [1]李正华.三个重要文件与新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的变革[J].党的文献,2006(4):26.
    [2]刘义强等.村民自治三十年:历史的回顾于总体检视[A].见;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3]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5.
    [1]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0-431.
    [2]刘义强等.村民自治三十年:历史的回顾于总体检视[A].见;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3]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全国建立的村委会分别是:1983年为31万多个;1984年为92万多个;1985年为122万多个,1986年86万多个。从这几年的村委会建设情况可见,1983年村委会还处于初建期,其数量不多;1984、1985年是政社分开和村委会建设十分关键的两年,成绩显著。
    [1]罗平汉著.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76.
    [2]罗平汉著.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84.
    [1]罗平汉著.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54.
    [1]刘义强等.村民自治三十年:历史的回顾于总体检视[A].见: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0.
    [2]罗平汉著.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73.
    [3]参考罗平汉著.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76—277.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
    [2]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3-1-11.
    [3]参阅李学举.在全国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座谈会暨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社会报,2006-2-28;首届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提名项目简介[N].中国社会报,2007-5-17.
    [1]参阅:民政部将确定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N].中国社会报,2007-3-22.
    [1]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J].学习与探索,2005(4):61.
    [2]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J].学习与探索,2005(4):62.
    [1]刘明君等.建国以来乡村基层民主发展的路向和趋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4-45.
    [2]樊红敏.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J].东南学术,2010(5):55.
    [1]陈冬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特色分析[J].理论前沿,2009(15):25.
    [2]罗平汉著.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42.
    [1]卢剑峰.参与式民主的地方实践及战略意义——浙江温岭“民主恳谈”十年回顾[J].政治与法律,2009(11):57.
    [1]任中平.创新村级治理机制破解村治难题——四川仪陇县民主管村“四权”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83-84.
    [2]任中平.创新村级治理机制破解村治难题——四川仪陇县民主管村“四权”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84.
    [1]任中平.创新村级治理机制破解村治难题——四川仪陇县民主管村“四权”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86.
    [2]任中平.创新村级治理机制破解村治难题——四川仪陇县民主管村“四权”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87.
    [1]村务契约化管理:乡村治理的治本模式与发展方向[N].内蒙古日报(汉),2010-9-7.
    [2]多志勇、蔡常青.中国乡村民主管理的治本模式——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探索农村村务契约化管理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2):81.
    [1]多志勇、蔡常青.中国乡村民主管理的治本模式——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探索农村村务契约化管理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2):81.
    [1]村务契约化管理:乡村治理的治本模式与发展方向[N].内蒙古日报(汉),2010-9-7.
    [1]龚自伟.乡村经济贫困与村民自治:问题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71.
    [2]米正华、刘明良.村民自治的经济制约因素及对策[J].求索,2004(12):123.
    [1]村级集体经济是政治问题[J].中国老区建设,2006(2):卷首语.
    [2]村级集体经济是政治问题[J].中国老区建设,2006(2):卷首语.
    [1]科恩.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8:110-111.
    [2]陈焱光.农民基本权利保障与新农村建设[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42.
    [3]南刚志、季丽新.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深化发展的新契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96.
    [1]黄辉祥.“两委”矛盾: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张力——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的尝试解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18.
    [2]黄辉祥.“两委”矛盾: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张力——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的尝试解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18.
    [1]阳信生.农村社区自治体制的建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与现实选择,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
    [2]麦佶妍.浅析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J].岭南学刊,2008(3):89.
    [3]麦佶妍.浅析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J].岭南学刊,2008(3):90.
    [1]安东尼·奥罗姆著,陈向明译.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97.
    [2]黄辉祥.“两委”矛盾: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张力——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的尝试解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18.
    [1]黄辉祥、刘宁.村民自治的治理功能提升:自治组织培育与自治体系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8.
    [2]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7—158.
    [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95—96.
    [1]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1.
    [1]秦勃.村民自治、宗族博弈与村庄选举困局——一个湘南村庄选举失败的实践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10(6):90.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1]肖唐镖.乡村治理中宗族与村民的互动关系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6):9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307.
    [2]该图表引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308.
    [1]村级集体经济是政治问题[J].中国老区建设,2006(2):卷首语.
    [1]季丽新.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历程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5):8.
    [2]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9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95.
    [1]唐金培.刘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现实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8(9):66.
    [2]唐金培.刘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现实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8(9):66.
    [1]唐金培、盛中伟.刘庄的集体富裕之路[J].党史文汇,2008(9):39.
    [1]唐金培.刘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现实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8(9):69.
    [1]官坞村: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共同富裕[J].福建农业,2007(7):30.
    [1]官坞村: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共同富裕[J].福建农业,2007(7):30.
    [2]宫坞村: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共同富裕[J].福建农业,2007(7):30.
    [1]官坞村: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共同富裕[J].福建农业,2007(7):31.
    [1]李红梅.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监管机制研究[J].调研世界,2009(6):24.
    [2]张忠根、李华敏.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用、问题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34.
    [1]沈旸、雷子君.农村集体成员权的界定[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14.
    [2]张云华.关于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思考——以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探索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5):73.
    [3]张云华.关于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思考——以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探索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5):74.
    [1]彭澎.村民自治的宪政之维[J].北方法学,2009(5):81.
    [1]姚锐敏.中国农村政治化行政机制的困境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0.
    [2]曾军.村委会准政权化设想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1995(5):40-41.
    [1]鲜开林.科学发展观与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4):21.
    [1]张景峰.村民自治的法哲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6):56.
    [1]董江爱.参与、制度与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村级治理机制及运作效果的比较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32.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72.
    [3]赵一红.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中自制规章与国家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8.
    [1]柳飒.村级直接民主的二律背反[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46-347.
    [1]董建萍.村民自治与乡村政治变迁[J]岭南学刊,2001(6):75.
    [1]吴新叶.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5.
    [2]陈永森.和谐社会与公民的公共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2008(23):4.
    [3]俞可平.关于民主亟待厘清的六个关系[J].半月谈(内部版),2009(4):21.
    [1]余逊达.公民参与与公共民生问题的解决:对杭州实践的研究和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0(9):44.
    [1]蓝蔚青.民主民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N].杭州日报,2009-1-31,004.
    [2]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126.
    [3]温家宝.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2-17.
    [1]李海金、贺青梅.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J].中州学刊,2010(3):117.
    [1]李海金、贺青梅.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J].中州学刊,2010(3):118.
    [2]李海金、贺青梅.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J].中州学刊,2010(3):119.
    [3]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2):28.
    [1]李海金、贺青梅.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J].中州学刊,2010(3):120.
    [2]迟树清.实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J].理论前沿,2009(14):31.
    [1]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龙胜红瑶》编委会.龙胜红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49.
    [2]民政部基层政权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有关法规、文件及规章制度选编[G].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435.
    [1]南楼村和峨眉村相关材料引自: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四)[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90-391.
    [1]转引自: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初探——兼论法律现代化中的民间法”载于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四)[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92-393.
    [2]李凯.澄海3万多老年人签名骨灰撒海[N].汕头日报,2006—05—04.
    [1]文远竹、穗先宣、张文涛.乡规民约规范村民萝岗打造整洁新农村[N].广州日报,2006—06—07.
    [1]马冀.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建议[J].理论前沿,2009(22):52.
    [1]许耀桐.村庄治理与党的建设——从重庆忠县的实践出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1):14.
    [2]张志明.对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9):43.
    [1]许耀桐.党内民主发展的八条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0(1):48.
    [1]杨海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利保障探析[A].见: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70.
    [1]李立秋、胡国鑫.搞好村民自治推进新农村建设[A].见:载于吴家清主编: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01.
    [1]王志文.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与当代(增刊)总第264期,第119页.
    [2]付保前.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8):52.
    [1]孙守春、季丽新.处理好中国农村政治发展中的新型关系[J].理论前沿,2009(17):15.
    [2]季丽新.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农民政治主体地位分析[J].理论前沿.2009(20):37.
    (?)王旭宽.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
    [1]陈成文、高小枚.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09-4-2,007.
    [2]吴新叶.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4.
    [1]黄辉祥、徐增阳.村民自治的提升: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J].东南学术,2009(1):73.
    [2]邹静琴、王金洪.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困境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4(3):24.
    [3]房宁.民主政治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0.
    [1]黄辉祥、徐增阳.村民自治的提升: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J].东南学术,2009(1):75.
    [1]赵晓峰.四川马岩村的“新村发展议事会”[N].第一财经日报,2009-10-12,A15.
    [1]刘义强.村民自治三十年:历史的回顾于总体检视[A].见: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1.
    [2]李兴山、梁言顺主编.科学发展观研究[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69.
    [1]姜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不断引向深入[J].乡镇论坛,2010(11):5.
    [1]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解释[J].中国农村研究2005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8.
    [1]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促进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整体提升——四年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述评[J].乡镇论坛,2010(11):10.
    [2]袁方成.农村基层民主的助推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民参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14.
    [1]姜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不断引向深入[J].乡镇论坛,2010(11):5.
    [1]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促进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整体提升——四年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述评[J].乡镇论坛,2010(11):13.
    [2]韦克难.论社区自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9.
    [1]张蓉蓉.实施“六抓六建”共襄和谐家园[J].乡镇论坛,2010(11):22.
    [1]姜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不断引向深入[J].乡镇论坛,2010(11):5.
    [2]都时昆、陈天乐.科学发展观的人权内涵和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8(4):55.
    [1]叶媛秀、古小明.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村民素养与村民政治参与关系略论[J].求实,2009年(11):91.
    [1]叶媛秀、古小明.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村民素养与村民政治参与关系略论[J].求实,2009(11):91.
    [2]王旭宽.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
    [1]曾坚.对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历史考察及反思[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6.
    [2]张永红.论本土资源语境下的农民权利意识培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104.
    [1]何泽中.论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J].法学论坛,2005(5):87.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列宁.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2]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3]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4]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彭真.彭真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4]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农庄的组织领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
    [25]柳光青等.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6]朱庭光.巴黎公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7]罗新璋.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28]马新福.法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9]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0]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1]霍存福.权力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2]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3]丰子义、孙承叔、王东.主体论一一新时代新体制呼唤的新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4]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35]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7]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8]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9]赵一红.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中自制规章与国家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0]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1]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2]王建勋.自治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3]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4]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5]陈家刚等.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6]康晓光.权力的转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7]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8]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9]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0]苏力等.规制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1]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2]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54]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5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6]王圣诵.中国自治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57]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8]王禹.我国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9]李昌麒.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0]王振耀、白益华.乡镇政权与村委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61]张英洪.农民权利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2]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3]公丕祥.权利现象的逻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64]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5]张厚安、徐勇、项继权.中国农村村级治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6]尹焕三等.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67]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8]唐鸣等.村委会选举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9]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0]尹田、任自力.中国村民自治典范模版评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1]魏光奇.官治与自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2]林文清.地方自治与自治立法权[M].香港: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73]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4]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5]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76]郑永流.当代中国农村法律发展道路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77]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8]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79]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80]肖唐标.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81]何贻纶.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82]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3]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4]许耀桐、刘昌雄.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5]郑又贤.功在千秋:沿海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86]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7][日]松本三之介、李冬君译.国权与民权的变奏[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88][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9][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法律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0]李兴山、梁言顺.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91]石亚军.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2]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93]董振华.提升统筹兼顾的能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9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研究[C].北京:中国计
    划出版社,2008.[95]冷溶.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6]杜润生改革论集[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9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农民权益保护[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98]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三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9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0]汤庭芬.基层民主与基层组织建设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2][苏]H.Д.卡赞策夫、И.B.巴甫洛夫、A.A.鲁斯科耳.集体农庄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
    [103][苏]B.K.格利高列夫.康丁译.苏联集体农庄庄员的权利和义务[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3.
    [104][苏]依翁金等.子韬译.集体农庄中党的工作[M].北京:时代出版社,1955.
    [105][苏]弗克斯等.宗华译.苏联集体农场法[M].上海:作家书屋出版,1950.
    [106]苏联共产党关于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决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07]苏联“全民国家”问题文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64.
    [108][苏]姆·米丁,吴祖烈译.苏维埃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M].上海:作家书屋,1950.
    [109][苏]契尔年科,庞森等译.苏联的人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10][南]塞切维奇、柏达宪.麦.南斯拉夫代表制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111][南]巴甫洛维奇、张德修译.南斯拉夫自治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2]Cecil Fabre, Social Rights under the Constitut ion:Government and Decent Life,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9.
    [113]James R.Townse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114]Robert.A. Dahl and Edward R.Tufte,Size and Democrac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115]James E 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Secong Edition),1994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16]CRAIG R DUCAT,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Sixth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17]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118]Carl J. Friedrich, Michael Curtis, and Benjamin R. Barber, ed. Totalitarianism in Perspective:Three View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69.
    [119]Edward Shil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
    [120]Guillermo O'Donnell.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Prospect for Democrac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1]李建平.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J].东南学术,2006(1).
    [2]郑又贤.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透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
    [3]苏振芳.中国城乡双层社会结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1).
    [4]郑传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5]赵麟斌,洪建设.宗族关联视阈下的村级选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6]陈桂蓉.公民:“以人为本”的主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7]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8]杨立英.论科学发展观及其价值的合理性——以发展经济学为分析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07(3).
    [9]王岗峰.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0]许耀桐.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J].民主与科学,2010(5).
    [11]许耀桐.党内民主发展的八条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0(1).
    [12]许耀桐.基层自治:对社区公共事务和文化生活的管理——日本冲绳县言壳谷村区自治会的考察与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13]许耀桐.村庄治理与党的建设——从重庆忠县的实践出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1).
    [14]许耀桐.新中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5]曹特金、孙耀文.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制[J].世界历史,1979(10).
    [16]仝志敏.工人自治的理论基础及初步实践[A].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C].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1986(13).
    [17]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苏联问题研究资料[Z].1988(6).
    [18]王哲.南斯拉夫的代表团制[z].国外社会科学情报(内部刊物),辽宁社会科学院外国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编,1983(9).
    [19]赵乃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2(4).
    [20]张健、白桂芹.浅析苏联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理论[J].党校教学,1987(10).
    [21]吴建军.论苏联社会主义自治[J].苏联东欧问题,1989(1).
    [22]刘志民、杨友果.寻求国家与乡村之间的有效衔接——基于农民利益表达的历史考察[J].江
    苏社会科学,2010(4).
    [23]张滨辉.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思考——以浙东农村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3).
    [24]郭丽兰.马克思现代新型民主观的思想雏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5).
    [25]谭吉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26]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J].学习与探索,2005(4).
    [27]张万杰.基层民主自治:印共(马)地方执政的实践探索[J].理论视野,2009(2).
    [28]王旭宽.村民自治权冲突及其法律救济的不足与完善[J].云南社会科学,2006(5).
    [29]李芳、张英洪.地方自治与自治权成长[J].社会科学辑刊,2007(1).
    [30]贾登勋、迟方旭.村民自治权的私法救济——种考察视野和研究范式的转换[J].河北法学.2006(5).
    [31]李学举.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的重大提升[J].求是,2008(3).
    [32]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权与村民经济自主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3]张景峰.村民自治的法哲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6).
    [34]王德志.村民自治权的完善和保障[J].当代法学,1999(4).
    [35]刘广登.冲突和调控: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中的权力与权利[J].青海社会科学,2003(5).
    [36]邵泽春.论村民自治权保障机制的建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4).
    [37]王书成.论村民自治权规范体系之完善[J].政法论丛,2007(1).
    [38]唐鸣.关于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J].法商研究,2006(2).
    [39]刘庆乐.当代中国村民自治历史起点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40]张景峰.对村民自治概念的法学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4).
    [41]马冀.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建议[J].理论前沿,2009(22).
    [42]崔智友.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3]申文娟.论村民自治权的实现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04(6).
    [44]钱海梅.村规民约与制度性社会资本[J].中国农村观察,2009(2).
    [45]尹奎杰.论权利观生成的基本前提[J].北方法学,2009(4).
    [46]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1).
    [47]马冀.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建议[J].理论前沿,2009(22).
    [48]高灵芝.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J].山东社会科学,2010(6).
    [49]李钢、王文龙.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与动力整合[J].农业经济,2010(7).
    [50]樊红敏.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J].东南学术,2010(5).
    [51]金安平.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机制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9(1).
    [52]黄辉祥、徐增阳.村民自治的提升: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略论“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J].东南学术,2009(1).
    [53]郝炜、王宇雄.对中国村民自治中的“四个民主”的学理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4]黎昕、许维勤、陈宇海.追求先进文化铸造发展之魂——福建省蓉中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5]A·Л·布金科,严容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自治思想及其历史发展[J].法学译丛,1987(5).
    [56][苏)B· ·波波娃.列宁论吸收劳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A].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2辑合刊总第43—44辑[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7]Benson Y. Landis, Ru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Ogranization,3The Journal of Social Forces 1 (1924).
    [58]Dwight Sanderso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for Rural Work, 1The Journal Forces2(1923).
    [59]K.Ishwaran, Customary Law in Village India,5Int 1 J.Comp Sociology 228(1964)
    [60]M.Edwin Merwin, village vs.County,41incoln L.Rev.7(1931).
    [61]Robert Aponte, Urban Hispanic Poverty:Disaggregations and Explanations,38 Social Problems 4 (2002).
    [62]Anthony D. Smith. "State-building and Nation-making," in John Hall ed. States in Histor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63]Evans, Peter.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World politicsNo.50, Oct 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