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陪审制度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严密逻辑体系,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不断遭受着现实的诘问,尤其是当今中国更是处于“人人得而批之”的局面,理论界与实务界不同的态度构成了中国鲜明的百家争鸣映像。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也在这种争议中得以全面展现,其重生问题也成为具有强烈改革精神的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在深入分析陪审制度理论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探讨了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价值序列问题,同时应用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作了浅显的尝试,探讨了当今两大主要的陪审模式在效益、博弈等法经济学研究视角中的表现,同时梳理了我国陪审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我们面临的困境就是在建国前后确立的陪审制度未加深入研判而应用于业已变化的当今社会,改革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将政治民主的首要目标让位于司法民主和公正的追求,还其司法制度的本来面目是我们实现陪审制度新生的重要判断。全文在上述研究进路的指引下,在思考了论文研究背景,分析了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从第二章开始共分为六个方面。
     第二章是陪审制度的理论基础,探讨了陪审与陪审制度的界定问题,考察了陪审制度的起源,分析了陪审制度的发展历史,为后续研究确立话题范围。陪审作为学界耳熟能详的话语,并没有被认真和谨慎地使用,其随手拈来的平民化特点导致了多样化理解的混乱,目前在陪审制度概念使用上的杂乱和不规范仍然较为突出。陪审制度概念上分野,表现为突出的四种理解,研究上述不同定义内容,可以发现陪审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有审判的内容,并且要求陪审人员参与其中的事实确定审理或者法律适用决策或者两者兼具;二是要有“陪”审的附属地位;三是要有“陪”又有“审”,“陪”为形式,“审”为内容;四是陪审制度必须是对其中的某些重要内容起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审判。可以发现,缺少“审”的内核或者“陪”的形式的被称之为“陪审”制度,并不是现代审判制度上的“陪审制度”。
     陪审制度的起源经历了初步萌芽和正式确立,在其初步萌芽阶段,理论界并没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种现状被形象地成为“陪审制度起源的迷雾”,经历了这种认识上的迷茫之后,陪审制度正式确立于英国并没有太多争议,英国陪审团制度的生成和运作完整体现了陪审制度确立的历史,但这种状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经历了复杂的制度选择和价值发现过程。
     陪审制度的发展是伴随着各发源地政治变化进程的,其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发展出现了鲜明的分化,英国自身的陪审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美国陪审制度的应用虽然历史跨度不长,但已然成为陪审团模式的典型代表,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而大陆法系的法德等国,在引入陪审团模式后,出现较大的分化,法国、德国最终确立了参审制,并成为参审制模式的典型代表,但在同一法系的个别国家,却出现了陪审团应用的回归,这些复杂的变化反映了陪审制度多重价值追求的认识问题。
     第三章是有关陪审制度存废的价值分析,首先确立陪审制度价值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同时详细分解了陪审制度价值分析的语境,并结合当今我国的国情,分析了我国陪审制度独特的价值追求。
     在审判视野这一陪审制度应用的直接领域,审判公信力和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其典型的价值。陪审员进入法庭可以通过牵制职业法官,约束其滥用权力防止腐败进而彰显同类人陪审下的公信问题,在平民身份多种知识储备和多重社会经历的背景下,可以弥补职业法官的不足,优化审判资源的配置。在司法视野下,因为允许普通的社会公众进入国家公权力重要的领域,能充分体现司法民主的价值,同时也可实现司法公正的追求。而在政治视野中,自由的宣扬和人民主权的体现是其重要内容。
     我国陪审制度的价值在体现共性的同时,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能促进审判和谐,推动和谐社会的整体构建。它同时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司法”的要求,同时还是政治文明创建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章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模式探索,通过法经济学的引入,注重其制度效益的考察,明晰了不同模式下的效益表现。
     陪审制度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也具有法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弥补法学研究上的不足,尤其是在价值之外的可资衡量的效益层面。陪审制度效益考察的方法主要是法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通过法与经济学的关联分析和法经济学与司法制度的关系确立了陪审制度法经济学分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最大化原则、经济人假设三个基本前提,其基本方法包括个人主义分析方法、激励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分析。其分析的基本模型有成本收益理论、博弈均衡和供给需求理论。陪审制度效益考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陪审制度成本与收益的考察、陪审制度的供应需求理论的探讨、陪审制度博弈论应用等领域,确立陪审制度法经济学考察的方向,得出了初步的结论,为后续的模式选择奠定了论调。
     第五章是关于我国陪审制度的实践考察,也是目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步伐分析,通过对历史进程的考察,可以发现现有陪审制度面临困境的根源和阶段性特点。
     在我国陪审制度的起源上,分析了清末陪审制度移植的酝酿,归纳了这一时期陪审制度没有成功确立的原因。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对民国政府时期的陪审制度的确立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尝试,指出了这一时期之所以未能确立陪审制度的原因所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其对新中国政权的确立是功不可没的。在解放后我国的陪审制度经历了典型的几个阶段,一是在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是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后到《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前是一个重要时期,再有就是现行的《决定》颁布后的时期。在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陪审制度经历建国初期的制度确立并得到充分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在文革时期形成了百废待兴的强烈反差局面。在1982年《宪法》修改后,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和重建,但也存在名存实亡的复杂现实,同时还表现在20世纪末提出陪审制立法的积极探索局面。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颁布后,出现了新一轮的质疑和改革争论的浪潮,集中表现在陪审制度制定理念与实施态度的差池、司法精英化与司法民主化的争议、人民陪审员选任资格的质疑、人民陪审员陪审效果的怀疑以及人民陪审团的探索与争执等方面。
     第六章是关于我国新型的陪审制度模式选择的探讨,包括设计理念的分析、具体构成的考虑以及具体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等问题。
     我国新型的陪审制度在制度设计的理念上应当明确以下三点:人大设计、宪法确立,管用分离、奖惩并举,整体考量,效益最大等。在新型的陪审制度的具体构成上,通过陪审方式、陪审范围、人员选任、陪审启动、陪审方法、陪审管理六个方面完善,在具体实施上,应当遵循国情,采取严肃谨慎的态度,在整体转型前提下,部分制度先行实施的两阶段和三时期的实施策略,稳步推进新型陪审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探讨了新型陪审制度推进中障碍和制度协同问题。我国新型陪审制度的运作障碍主要体现在:法律文化缺失带来的影响、司法精英化的排斥问题、法治发展的短板效应以及社会快速转型带来的新挑战。推进新型的陪审制度,需要破解上述障碍实现制度协同的效应,要从审判制度的整体跟进角度着手,进一步推进法官队伍的精英化和诉讼制度当事人主义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诸如直接言词原则等。同时还要对现有的司法体制继续深入改革,实现司法的独立,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同时还要注意人民监督员制度与陪审制度的协调问题。陪审制度体现的平民特色,要求我们加强政治参与的人民性回归,以及相应公民有序和多元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建设。推进新型陪审制度的有效运行,还需要上下一体的法治认同。
     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突出表现在模式之争,但其根源则在于陪审制度价值的认识,我国的陪审制度能否突破现存困境,实现制度新生,关键在于对待陪审制度价值的认识是否能回归其司法本位。
During the long-tim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jury system has yielded a tight and rigorous logical system, which also has been consistently heckled by the reality as the deepening of the judicial reform. Especially in today’s China, the jury system is facing a situation that criticized by everyone.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the jury system held by the practical circle and the academia have drawn an image of great contention in China. Within those controversies, the predicament of Chinese jury system has fully come out and its renascence has emerged as an issue of the“spirit of reform”in China. Up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the valuation of the jury system,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basic values of the jury system and the“value sequences”it show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iscusses the two major models of jury at present and their performa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w and economics, using some basic theories in that field like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game theory;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jury system and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ament we are in face of is applying the jury system instituted around the years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to today’s China which has greatly changed, without any study or judgment, and the renascence of the jury system means that we have to change the existing system of people’s assessors and make the priority of the judicial democracy and fairness to show the jury system in its true colors of“judicial”. With those approaches above,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is thesis divides into six chapters since Chapter II.
     Chapter II outlin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jury system, and examines the definition of“jury”and“jury system”, and the origin 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jury system, shaping a context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As a concept frequently referred to by the academia,“jury”has not been used very seriously or cautiously. Various understandings of it have caused a confusion of its accurate meaning, which also caused by its common use as a concept of general political meaning, rather than of its original legal meaning. Currently there still exists a protrudent jumble and irregularity of the use of the concept“jury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four major understandings at present of the concept“jury system”, we can find some basic features of it: firstly, there has to be a trial, and the jury must be a part of either the finding of facts or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at trial, or both; secondly, the jury is not adjudicating on their own in that trial, but accompanied by the judge; thirdly, being in the trial is the form of the jury and actually adjudicating is the content; lastly, the jury must play a directive and decisive role in the key part of the trial. So in terms of the modern trial system, a“jury”is not a real one if it is devoid of the form of being in the trial or the content of actually adjudicating.
     The origin of the jury system included two stages: the budding stage and the stage of formal establishment. In the first stage, the academia failed to unif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jury system, which was iconically described as“the mist of the origin of the jury system”. After a period of confusion on concept, the jury system finally got established in Britain with few controversies. The history of building up the jury system is completely reflected by the gen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British jury system, which was absolutely not created over one night, but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choice and value discovery.
     The jury system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respective places of origin. It showed a clear division of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and the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 The British jury system experienced a winding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ough the jury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do not own a long history in the U.S., it has become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jury system, with a strong vitality. After bringing in the jury system, the countries of the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 including France and Germany, have experienced a large split. Countries like France and Germany ultimately set up the mixed court system and became the typical example of that system; in the meanwhile, some other countries embraced the return of the jury system. All those complex changes mirrored the cognitive issue of multiple pursuits of values of the jury system.
     Chapter III analyzes the reservation or revocation of the jury system. This chapter proceeds with setting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value analysis of the jury system, and resolves in detail the context of the value analysis, and then probes the unique pursuit of values of Chinese jury system, combining with scrutinizing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trial”, where the jury system is directly applied, the public credibility of the trial and the optimum distribution of the trial resources are two important and typical values. The being of the jury in the court can restrain the judge from misusing authorities or corrupting and show the public credibility with the idea of“like trial, like jury”. The jury can also fill up the gaps left by the judge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the trial resources with the multiple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social experiences of the civilians on the jury. In the judicial context, the entry of ordinary people into the vital field of public power fully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judicial democracy and the pursuit of judicial fairness.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the advocacy of freedom and the embodiment of popular sovereignty a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values of the jury system.
     Besides reflecting the overall character, the values of Chinese jury system show their own characters. They can promote the harmony in the trial and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y also meet the need to innovate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by the form of“larger justice”, and impe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motive force.
     Chapter IV explores the institutional benefits of the ju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value judgments, and clarifies its benefit performances under different models by introducing law and economics into the research.
     There lies a necessity in the jury system, just like in other legal systems, that we should se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economics, which can also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the legal research, especially its deficiency on the level of benefits that is beyond the values and measurable. The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benefits of the jury system is mainly applying the theory of law and economics. The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analyzing the jury system through law and economics are produced by 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law and economics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aw and economics and judicial systems.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law and economics includes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the rule of utility maximizing and the supposition of economic man, and its basic approaches include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individualism, the incentive analysis,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game analysis. The basic models of those analyses include the theory of cost-benefit, the game equilibrium and the theory of demand and supply. The application of benefit examination of the jury system is primarily shown as the cost-benefit examination of the jury system, the demand and supply study of the jury system and the game theory application to the jury system. The orientation of examining the jury system through law and economics and its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model selections.
     Chapter V examines the Chinese jury system in terms of practice, which is also a“phase analysis”of the present system of people’s assessors. The root causes of the predicament that the present jury system is fac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s can both be found by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jury system, this thesis probes the brewing of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jury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summarizes the reason why the jury system was failed to establish during that period; with limited materials, covers the issue of establishing the jury system in Republic of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reason why the system was not successfully built up; the system of people’s assessors originated i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performed a deed never to be obliterated fo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after liberation, the Chinese jury system experienced three typical stages: the stage from 1949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stage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issue of the“Decision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People’s Assessors”, and the stage since the issue of the Decision. In the first stage, the Chinese jury system experienced both the full development at first and a total destruction later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After the revise of the Constitution in 1982, the jury system was initially restored and rebuilt, but also facing the complicated reality of an existence in name only and an enthusiastic explor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the jury system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fter the issue of the Decision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 new round of doubt and debate arose, concentrating on issues like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legislative idea and the implementary manner,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judicial elitism and the judicial democratism, the query about the qualification of people’s assessors, the doubt to the effect of the people’s assessors’jury and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dispute of the jury of people’s assessors.
     Chapter VI discusses the model selection of the new Chinese jury system,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concept,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the schedule and line map of the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The new Chinese jury system should be explicit about the concept of the system design on three matters: design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instituted by the Constitution; separ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and simultaneously using both the reward and the punishment; considering in comprehensive and maximizing the benefit. On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the new system, the improve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in six aspects including the mode, the range, the qualification, the initiation, the method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jury. On the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should be followed and a serious and cautious attitude should be held; on the premise of the total transformation, an implementary strategy of“two stages”and“three periods”should be pursued and parts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applied, in order to move forward steadi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system.
     Chapter VII analyzes the obstacles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jury system and the issu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systems. The obstacles include the influence of the absence of the legal culture, the repulsion from the judicial elitism, the“Cask Effect”of the development of rule of law and the new challenge brought by the rapid social transition. To promote the new jury system, we have to break down those obstacles and achiev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ystems. We shou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olistic trial system, make the team of judges a more elite one and realize the centralism of the party in the trial, along with constructing relevant cooperative systems like the“direct testimony principle”. We also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present judicial system, realize the judicial independence,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problems and care to coordinate the system of people’s assessors and the jury system. The feature of ordinary people shown by the jury system requires us to strengthe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eople in politics and create channels for citizens to get involved with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in an orderly and diversified manner. It is also needed a unanimous acceptance of the rule of law to impel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jury system.
     The predicament of Chinese jury system is mainly shown as the debate over models, but its root causes lie in the cogni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jury system. The key point for the Chinese jury system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and achieve its renascence is returning to the judicial standard on the issue of the cogni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jury system.
引文
[1]刘锡秋:《陪审制度的历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2]张培田:《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历史考察与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29-42页。
    [3]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3页。
    [4]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5]宋宗宇:《陪审制度的历史起源比较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8-112页。
    [6]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第57-69页。
    [7] Jeffrey Abramson:We The Jury:The Jury System and Ideal of Democracy,New York:Basic Books.1994.
    [8]段晓彦、俞荣根:《“陪审”一词的西来与中译》,《法学家》2010年第1期,第40页。
    [9] Ellen E. Sward, The Decline of the Civil Jury, Durham: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1,p67.
    [10]徐炳:《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法学杂志》1982年第5期,第40页。
    [11]贺卫方:《英国陪审制度简介》,《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67页。
    [12]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0页。
    [13] [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7页。
    [14]谢邦宇:《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第90页。
    [15]顾淮:《希腊城邦制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16]王利明:《我国陪审制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55页。
    [17]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8] Carmen Gleadow:History of Trial by jury in the Spanish legal system,The Edwin Mellen Press Ltd2000,P3-4。
    [19]李衡梅:《先秦诉讼法考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63页。
    [20]刘倩:《清末陪审制度研究》,陈刚:《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21]尚代贵:《论陪审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求索》2002年第6卷,第215页。
    [22]王志华:《转型时期俄罗斯的陪审制度》,《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第108页。
    [23] [苏联]II·C·卡列夫:《苏维埃法院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40-41页。
    [24]怀效烽:《人民陪审员制度初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8-15页。
    [25]胡夏冰、冯仁强:《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26] R. Knoxmawer,Juries and assessors in criminal trials in some Commonwealth countries, A preliminary survey,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1961,第892-898页.
    [27]钱弘道:《英美法讲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版,第260页。
    [28]齐树洁:《英国陪审团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司法改革论评》(2009第九辑),第326页。
    [29] [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93页。
    [30] Rachel E. Barkow. Recharging The Jury: The Criminal Jury’s Constitutional Role In An era of Mandatory Sentencing.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November,2003年,第23-24页。
    [31] Aian M.Dershowitz,[台]高忠义,侯荷婷译:《合理的怀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
    [32] [美]阿尔伯特·阿斯楚兰:《美国刑事陪审制度简史》,李立丰译,《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第231页。
    [33]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34]孙晶晶:《日本裁判员制度及其对刑事司法的影响》,《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5期,第53页。
    [35]崔竹:《日本陪审制重建之探究》,《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16页。
    [36] [日]田口守一:《日本的陪审制度——“裁判员”制度》,丁相顺译,《法律适用》2005年第4期,第94页。
    [37] Stephen C. Thaman,The Resurrection of Trial by Jury in Russia,31 Stan.J.Int’l L.,1995,p.73.
    [38] Sarah J. Reynolds, Drawing upon the Past: Jury Trials in Mordern Russia, in Reforming Justice in Russia, 1964-1996.
    
    [40]李启成:《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203页。
    [41]谭世贵:《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42]吴磊:《清末实施陪审立法的背景》,《钟山风雨》2011年第1期,第64页。
    [43]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1982年版,第341、418页。
    [44]吴军辉:《普通人的权力与正义——宪政视野下的陪审制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45]徐益初:《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46]怀效锋、孙本鹏:《人民陪审员制度初探》,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7]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4页。
    [48] Philip A.Talmadge,Book Review:In the Hands of the People:The Trial Jury's Origins,Triumphs,Troubles,and Future in American Democracy by William L.Dwyer,2002,25 Seattle Univ.L,R.541.
    [49]张莉娜:《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期,第156页。
    [50]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8页。
    [51] James Gobert,Justice,Democracy and the Jury,Published by Dar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1997,101.
    [5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73-174页。
    [53]朱稳贵:《关于兰州市基层人民法院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查报告》,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17页。
    [54]汪建成:《非驴非马的“河南陪审团”改革当慎行》,《法学》2009年第5期,第15-21页。
    
    [55]房保国:《废除我国陪审制度的理性思考》,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chinalwainfo.com/article/ user/article-display.asp?ArticleID=22525,2010年2月5日访问。
    [56]刘锡秋:《陪审制度的历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57]该段评述是孙长永教授在为施鹏鹏的《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所作序——《普通民众参与刑事审判的理念和路径》中开篇提及的。
    [58]段晓彦、俞荣根:《“陪审”一词的西来与中译》,《法学家》2010年第1期,第50页。
    [60]段晓彦、俞荣根:《“陪审”一词的西来与中译》,《法学家》2010年第1期,第40页。
    [61]刘锡秋:《陪审制度的历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64]李衡梅:《先秦诉讼法考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63页。
    [65]丁相顺:《日本“裁判员”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其特征》,《法学家》2007年第3期,第140页。
    [66] Jeffrey Abramson:We The Jury:The Jury System and Ideal of Democracy,New York:Basic Books.1994.
    [67]施鹏鹏:《陪审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7页。
    [68]施鹏鹏:《陪审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69]施鹏鹏:《陪审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页。
    [70]张培田:《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历史考察和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29-42页。
    [71]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3页。
    [72]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73]宋宗宇:《陪审制度的历史起源比较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8-112页。
    [74]陶建国:《浅论韩国陪审制度》,《当代韩国》2010年春季号,第27页。
    [75]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第57-69页。
    [76]房保国:《废除我国陪审制度的理性思考》,“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chinalwainfo.com/article/ user/article-display.asp?ArticleID=22525,2010年2月5日访问。
    [77] [美]弗来彻:《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载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414页。
    [78] JohnLangbein:《非职业法官与陪审团》,载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176页。
    [79]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0页。
    [80] William Roumier, L'avenir du jury criminel,LGDJ,2003,p.1 et s.
    [81]刘锡秋:《陪审制度的历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82]王利明:《我国陪审制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55页。
    [83]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第59页。
    [84]陈盛清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85]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0页。
    [86]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87] [比利时]R .C.范·卡冈内:《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李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 5页。
    [88]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89] [比利时]R .C.范·卡冈内:《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李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03年版,第101页。
    [90]程汉大、李培峰:《英国司法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91] Ellen E.Sward.The Decline of the Civil Jury,(Durham :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1),第67页。
    [92]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93] The Criminal Jury Old and New:Jury Power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Waterside Press,2004,P9 et s.
    [94]转引自赵宇李:《陪审团审判在美国和香港的运作》,《法学家》1998年第6期,第38页。
    [95] R·J·瓦肯:《英国法律制度》,伦敦版1980年版,第85页。
    [96]吴军辉:《普通人的权力与正义》,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97]谷延方、黄秋迪:《英国王室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98]孙斌:《英国陪审制度今昔》,《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4期,第42页。
    [99]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1页。
    [100] [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01]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41页。
    [102]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494页。
    [103]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10页。
    [104]转引自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华东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页
    [105]李李海:《普通法的历史解读——从梅特兰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35页。
    [106]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1页。
    [109]韩铁:《美国陪审团废止权的历史演变:民主与现代化的矛盾》,《美国研究》2008年第1期,第9页。
    [110] [美]伯纳姆:《英美法导论》,林利芝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64页。
    [111] William Blackstone,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4.vols),Oxford 1765-1789,IV,P299.
    [112]姜小川、陈永生:《论陪审制》,《刑事法评论》第7期,第68页。
    
    [113]转引自[英]丹宁勋爵著:《法律的未来》,刘庸安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114]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15]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1页。
    [116]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117] Mary Kay Kane:Civil Procedure,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74页。
    [118]蒋德海:《从陪审制度看裁判制约》,《探索》1995年第5期,第68页。
    [119]转引自[英]麦高伟、切斯特·米尔斯基:《陪审制度与辩诉交易——一部真实的历史》,陈碧、王戈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20] [美]博西格诺等著:《法律之门:法律过程导论》,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页。
    [121]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5-426页。
    [122]杨安军:《陪审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5页。
    [123] Rachel E. Barkow:Recharging The Jury: The Criminal Jury’s Constitutional Role In An era of Mandatory Sentencing.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November,2003: 11.
    [124] [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578页。
    [125] [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辞典》,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126] [美]亚伦·德肖维茨:《合理的怀疑》,[台]高忠义、侯荷婷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目录3。
    [127] Christopher Granger, The Criminal ,Jury Trial in Canada,Carswell: Thomso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996, P11.
    [128]易延友:《陪审团审判与对抗式诉讼》,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8-109页。
    [129] J·M·Bennett: The establishment of jury trial in New South Wales,3 Sydney Law Review,1960,p485.
    [130] T·K·Banarjee:Background to the Indian Criminal Law,1990,p288.转引自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131]谢望原、赵兰明:《香港陪审团的历史变迁》,《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2期,第54页。
    [132]姚莉:《香港与中国内地陪审制度比较研究》,《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第93页。
    [133]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2页。
    [134]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第64页。
    [135]转引自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华东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1页。
    [136]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137]转引自施鹏鹏:《法国参审制及其借鉴意义》,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138]丁相顺:《日本“裁判员”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其特征》,《法学家》2007年第3期,第141页。
    [139] [日]田口守一:《日本的陪审制度——“裁判员“制度”》,丁相顺译,《法律适用》2005年第4期,第91页。
    [140] Stephen C.Thaman , Europe's New jury Sysrems: The Cases of spain and Russia, 62-SPG Law & Contemp·Probs (1999),P. 237.
     [141]樊崇义:《日韩司法制度改革概述》,《中国司法》2008年第6期,第103页。
    
    
    [145]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3页。
    [146]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 988年版,第314页。
    [147]廖永安、李李:《对我国陪审制的否定性评价》,金金法律评论2 003年秋季卷,第45页。
    [151]疑难案件一般指对具体适用的规则或者说规范存在多元看法。参见张志伟:《陪审制度的民主问题辨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152]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153] [德]马克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154] [德]马克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155]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03页。
    [156] [美]昂格尔:《法律分析应当如何?》,李诚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7]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158]转引自[美]哈罗德·伯曼编:《美国法律讲话》,陈若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版,第41页。
    [159]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页。
    [160] [美]达尔:《论民主》,李伯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1-108页。
    [161] [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402页。
    [162] [美]达尔:《论民主》,李伯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页。
    [163]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164]邱联恭:《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化》,自印本1992年出版,第39页。
    [165]谢望原、赵兰明:《香港陪审团的历史变迁》,《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2期,第54页。
    
    [166]张志伟:《陪审制度的民主问题辨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167]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68] [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169]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3页。
    [170] William L.Dwyer,supra note l p43.
    [171] [美]潘思:《潘恩选集》,马济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版,第87页。
    [172]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173]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5页。
    [174] [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91页。
    [175]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8页。
    
    [176]刘翰:《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律保障》,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98页。
    [177] [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576页。
    [178]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政法论坛》1999年第3期,第12-13页。
     [179]王晓东:《陪审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法学与实践》2007年第2期,第33页。
    
    [180]周永坤:《中国宪法的变迁——历史与未来》,《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4页。
    [181]吴军辉:《普通人的权力与正义——宪政视野下的陪审制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页。
    [182]顾培东:《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83] [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184]转引自薛晨浩:《诉讼效率的法经济学分析》,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王亚新:《关于民事诉讼基本结构》,原载台湾《月旦民商法杂志》二00三年三月特刊号。
    [185]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86]钱弘道:《跨越法律和经济》,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187]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l版,第23页。
    [188]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89]转引自潘晓松:《芝加哥大学与法律经济学》,浙江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190]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译文序言第3页。
    [191]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页。
    [192]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版,第6页。
    [193]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页。
    [194]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版,第9页。
    [195]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196]转引自李婧:《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5页。
    [197] [美]尼古拉斯·麦考罗、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朱慧、吴晓露、潘晓松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98]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199]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200] D·C·North、R.P.Thomas,The Rise of Western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p3.
    
    [201] Poster:Economics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71.
    [202]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203]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6页-73页。
    [204] [美]F.J.克莱因:《美国联邦与州法院制度手册》,刘慈忠译,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205]黄珊珊:《民事司法陪审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206] [美]史帝文·苏本、玛格瑞特·伍:《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从历史、文化、实务的视角》,蔡彦敏、徐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207]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8页。
    [208]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9页。
    [209] [英]麦高伟、切斯特·米尔斯基:《陪审制度与辩诉交易》,陈碧、王戈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10]张梅:《云龙四项措施确保人民陪审员参审效果》,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 php,2010年3月5日访问。
    [211]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军、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212]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213] Hastie:Penrod&Penntington.(1983),chapter 6,p99-120.
    [214]转引自任蓉:《陪审团审判机理与实效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8页。
    [215] Ellen E. Sward, supra note 7, p76.
    [216]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7页。
    [217]陈盛清:《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218]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219]转引自直隶高等审判厅编《华洋诉讼判决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20]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221]李启成:《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222]转引自康黎:《沈家本的刑事审判法思想初探》,《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3期,第68页。
    [223]转引自康黎:《沈家本的刑事审判法思想初探》,《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3期,第68页。
    [224]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225]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226]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227]姚琦:《唐绍仪内阁述评》,《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第88页。
    [228]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2页。
    
    [229]谭世贵:《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2页。
    [230]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503页。
     [231]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1页。
    
    [232]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26页。
    [233]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第42页。
    [234]该研究文章发表于1993年,梳理了海南十个(澄迈、屯昌、通什、乐东、金水、文昌、琼海、万宁、澹县、东方)基层法院的陪审情况,更详细的资料请参阅张建东:《关于人民陪审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海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第83-86页。
    
    [235]张建东:《关于人民陪审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海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第83页。
    [236]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普》,《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29页。
    
    [237]《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司法改革进程》,《人民法院报》1999年6月5日。
    [23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6期,第187页。
    [241]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242]丁以升:《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第92页。
    [243]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5页。
    [244]杨建华:《刑事陪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页。
    [245]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246]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呈现的实然与回归的路径》,《人民司法》2006年第7期,第30页。
    [247]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呈现的实然与回归的路径》,《人民司法》2006年第7期,第30页。
    
    [248]张永和、于嘉川等:《武侯陪审——透过法社会与法人类学的观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249]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处:《广州市人民陪审员情况调查》,《法治论坛》第九辑,第254页。
    [250]参见汪建成:《非驴非马的“河南陪审团”改革当慎行》,《法学》2009年第5期,第15页。
    [251]刘琳:《中国设立刑事陪审团的可行性及实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252]刘琳:《中国设立刑事陪审团的可行性及实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253]董真:《安东建议“建立人民陪审团制度”》,载“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npc/xinwen/ 2010-03/05/content_1550035.htm,2010年03月10日访问。
    [254]刘加良:《人民陪审团制:在能度与限度之间》,《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3期,第20-24页。
    
    [255]汪建成:《非驴非马的“河南陪审团”改革当慎行》,《法学》2009年第5期,第15-20页。
    [256]许尚豪:《人民陪审团与法官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3期,第27-34页。
    
    [257]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中文译序。
    [258]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59]林永谋:《德国陪审、参审采行之理念上观察》,载台《法令月刊》46卷第1期;转引自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2页。
    [260]转引自顾永忠等:《旧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2页。
    [2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26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泽,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263]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处:《广州市人民陪审员情况调查》,《法治论坛》第九辑,第258页。
    [264]洪更强:《香港的陪审员》,人民法院报,2004年11月3日。
    [265]洪更强:《香港的陪审员》,人民法院报,2004年11月3日。
    [26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267]易延友:《陪审团在衰退吗——当代英美陪审团的发展趋势解读》,《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第48页。
    [268]易延友:《陪审团在衰退吗——当代英美陪审团的发展趋势解读》,《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第48页。
    [269]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4页。
    [27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2009年1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7次会议通过),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2/t20100223_1736.htm。
    [271]张永和、于嘉川:《武侯陪审——透过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观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72页。
    [27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八条规定。
     [273]施鹏鹏:《陪审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4页。
    [274]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处:《广州市人民陪审员情况调查》,《法治论坛》第九辑,第250页。
    [275]张永和、于嘉川:《武侯陪审——透过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观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276]杨在文:《“监督法官,人民陪审员做到了吗?”》,《成都商报》2005年5月23日。
    [277]左卫民、周长军:《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278]张永和、于嘉川:《武侯陪审——透过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观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80页。
    
    
    [279]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280]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226页。
    [281]张永和、于嘉川:《武侯陪审——透过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观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282] Nicholas Black,"The Case for the Jury ", In The Jury under Attack,Butterworths, London,1988, p140.
    [283] [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陈若桓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5页。
    [284] Thaman, Stephen C.. Europe's New Jury Systems: The cases of Spain and Russia. p326. In Vidmar, Neil. World Jury Systems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13-352.
    [285]朱静媛:《浅论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时代经贸》2007年第5期,第161页。
    [286]何宏莲等:《人民陪审团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卷第4期,第112页。
    [287]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79页。
    [288] Jurgen Habermas:Between Facts and Norms,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6,P367.
    [28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12页。
    [290] William L. Dwyer, supra note 1,P.xiii.
    [291]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译:《所有人的正义:英国司法改革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408页。
    [292]邓李阳:《本报专访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法治周末》2010年6月10日,第2版。
    [293]《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人民法院报》2010年3月1日,第1版。
    
    [294]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6页。
    [295]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二卷),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页。
    [1]刘锡秋:《陪审制度的历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余叔通、谢朝华:《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季金华著:《司法权威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兵译,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
    [8][苏联]II·C·卡列夫:《苏维埃法院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
    [9][美]H·W·埃尔曼著:《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苏联]列宁:《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3][美]彼得·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辞典》,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钱弘道:《英美法讲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齐树洁:《英国陪审团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司法改革论评》(2009第九辑)。
    [16][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永和、于嘉川等著:《武侯审判——透过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观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19][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3]美国加州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本书编译组编译:《美国法律体系(宪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美]约翰·哈特·伊利:《民主与不信任——关于司法审查的理论》,朱中一、顾运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本杰明·卡普兰:《陪审制度》,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26][美]詹姆斯·M·伯恩等:《美国式民主》,谭君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30]陈盛清:《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31]林榕年:《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2]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陈光中主编:《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康均心:《法院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刘倩:《清末陪审制度研究》,陈刚:《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6]怀效烽:《人民陪审员制度初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7]胡夏冰、冯仁强编著:《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高其才等著:《司法公正观念源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4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41]陈业宏、唐鸣:《中外司法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2]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2]胡玉鸿:《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经典作家的分析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3]郎胜、熊选国主编:《荷兰司法机构的初步考察和比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4]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张文显:《法学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7]蒋耀祖:《中美司法制度比较》,台北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48]吴军辉:《普通人的权力与正义——宪政视野下的陪审制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9]Carmen Gleadow:History of Trial by jury in the Spanish legal system,TheEdwin Mellen Press Ltd 2000.
    [50]Leonard W. levy:Freedom of Speech And Press In Early American History,Legacy of suppression 1960.
    [51]The Jury Must Die Carol O'ConnellHutchinson.2003.
    [52]Judge & JuryJames PattersonWarner Books.2007.
    [53]Judge & JuryJames PattersonWarner Books.2006.
    [54]Judge and JuryJames PattersonHeadline Book Publishing.2007.
    [55]The Last JurorJohn GrishamArrow Books Ltd.2007.
    [56]The Runaway JuryJohn GrishamDell Publishing Company.1997.
    [57]Ellen E. Sward, The Decline of the Civil Jury, Durham: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1.
    [58]Carmen Gleadow:History of Trial by jury in the Spanish legal system,The Edwin Mellen Press Ltd.2000.
    [59]James Gobert,Justice,Democracy and the Jury,Published by Dar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1997.
    [60]Christopher Granger. TheCriminalJuryTrialinFranee. The Law book Exehange Ltd.,2000.
    [1]张光杰、王庆延:《历史、背景、法理、法律——对我国陪审制度的解读》,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版。
    [2]王怀安:《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优越性》,载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王利明:《我国陪审制度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施鹏鹏:《法国参审制及其借鉴意义》,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林永谋:《德国参审制度》,载《司法周刊》1987年10月28日,第3版。
    [6]张培田:《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历史考察与比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汤维建:《英美陪审团制度的价值论争──简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造》,载《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2辑。
    [8]胡玉鸿:《“人民的法院”与陪审制度——经典作家眼中的司法民主》,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9]张卫平:《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5期。
    [10]张莉娜:《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版第2期。
    [11]刘岚:《人民陪审制度创新方能重塑辉煌》,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6月3日。
    [12]肖天存:《法官职业化背景下我国陪审制度之重构》,载《法学与实践》2005年第3期。
    [13]王志华:《转型时期俄罗斯的陪审制度》,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
    [14]张卫平:《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下)》,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5期。
    [15]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16][日]田口守一:《日本的审判制——裁判员制度》,丁相顺译,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4期。
    [17]易延友:《陪审团在衰退吗——当代英美陪审团的发展趋势解读》,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18]尚代贵:《论陪审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载《求索》2002年第6期。
    [19]程德文:《中国陪审制度改革的前景与出路》,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0]李学宽:《陪审制若干问题研究》,载《诉讼法学新探》2000年版。
    [21]张培田:《司法审判民主化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一)》,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2]苗连营:《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23]蔡连增:《论公元前四世纪雅典陪审法庭的政治权力》,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版)》1997年第1期。
    [24]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载《法学家》1999年第3期。
    [25]赵宇李:《陪审团审判在美国和香港的运作》,载《法学家》1998年第6期。
    [26]焦诸华:《英国陪审制度的历史嬗变及存废之争》,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5期。
    [27]孙斌:《英国陪审制度今昔》,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4期。
    [28]左为民、吴卫军:《形合实独:中国合议制度的困境和出路》,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29]余建华:《杭州下城区人民陪审员发挥作用》,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6月23日。
    [30]左卫民、周云帆:《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
    [31]喻贵英:《走进美国的陪审制度》,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32]赵宇李:《陪审团审判在美国和香港的运作》,载《法学家》1998年第6期。
    [33]施鹏鹏:《陪审制与参审制的共性与差异》,载《学海》2007年第5期。
    [34]邬凡敏、冯一文:《陪审员“陪执”:司法民主化实践的新探索》,载《宁波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5]陈东升:《浙江省法院破解执行难出新招人民陪审员陪审又“陪执”》,载《法制日报》2008年6月19日。
    [36]高为民:《对人民陪审制度的调研及改良若干意见》,载《审判研究》2008年第4辑。
    [37]苏力:《法律活动专门化的法律社会学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38]姚莉:《中国陪审制度的理论反思和制度重构》,载《法学家》2003年版第6期。
    [39]王利明:《法治社会需要司法公正》,载《人民司法》1998年第2期。
    [40]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完善》,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41]黄学军:《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2]葛先园:《论人民陪审员协会制度之构建》,载《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3]孙军工:《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载《人民司法》1999年第9期。
    [44]李志强、吴英旗:《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冷思考》,载《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45]唐东楚:《论民事陪审中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载《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6]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
    [47]左卫民、周云帆:《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
    [48]姚建宗:《法哲学批判与批判的法哲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9]Jeffrey Abramson:We The Jury:The Jury System and Ideal of Democracy,New York:Basic Books.1994.
    [50]R. Knoxmawer,Juries and assessors in criminal trials in some Commonwealth countries, A preliminary survey,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1961.
    [51]Rachel E.Barkow.Recharging The Jury: The Criminal Jury’s Constitutional Role In An era of Mandatory Sentencing.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November,2003.
    [52]Stephen C. Thaman,The Resurrection of Trial by Jury in Russia,31 Stan.J.Int’l L.,1995.
    [53]Sarah J. Reynolds,Drawing upon the Past:Jury Trials in Mordern Russia,in Reforming Justice in Russia,1964.
    [54]Philip A.Talmadge,Book Review:In the Hands of the People:The Trial Jury's Origins,Triumphs,Troubles,and Future in American Democracy by William L.Dwyer,2002.
    [55]James G Wilson,The Role of Publie Opinionin Constitutional Interetation,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1993.
    [56]Karen O Connor&Lee Epstein,Court Rules and Workload:A Case Study of Rules Goveming Anlicus Curiae Participation,Justice System Journal,Vol,8,1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