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襄汾陶寺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其位于汾河下游临汾盆地东部塔尔山山前丘陵地带,整个遗址背山面水,地势较高,水源充足,且在古代气候湿润,植被繁茂,黄土易于挖穴构屋,冬暖夏凉,十分利于原始先人定居生活,是理想的聚居之地。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通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这里发现了王级大墓、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史前古城、具有天文观象功能的大型夯土台基、具有柱网结构的宫殿台基等重要遗迹。此外,还发现早期铜器、彩绘陶器、玉钺、玉璧、玉璜、玉兽面等具有礼器性质的玉器,彩绘漆木器、石磬等重要遗物。这些遗迹与遗物的发现,结合文献记载等,学界一般将其与唐尧部族相联系,陶寺遗址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尧都平阳”
     本文以技术史研究为目的,通过陶寺遗址考古发掘、陶寺遗址石制品调查、中条山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吕梁山岢岚、宁武等地窑洞式居住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新获取一批适合技术史研究的考古材料,包括石制品、夯土、居址白灰面、陶窑内窑汗以及烧流的陶片等,尤为重要的是,在陶寺遗址新获得一件铜制品——铜环,在中条山发现早于商代的采矿遗址并获得了一批早期采矿遗物——亚腰石锤、石阡等。
     在尽可能全面收集以往数据的基础上,用新的实验方法、新的实验仪器对新获取的考古材料进行实验室分析。通过这些实验,得到一批新的实验数据,再与以往的结论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
     在石器制造技术研究中,设计了一组模拟实验。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2008年陶寺遗址石制品调查的成果,先对当时人类可能采用的工具套以及操作链进行推测,再制造出相应的工具套,用这些工具按照推测的操作链在陶寺遗址采集的同类原料上进行模拟实验,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中石制品及副产品的变化,通过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石制品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当时石器制作技术及生产模式进行复原研究。
     在制陶技术研究中,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陶寺遗址采集的91块陶片进行化学元素成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认为其制作各类陶器所用的塑性原料应是取自本地的红黏土。通过对已经发表陶器的痕迹分析,对当时陶器的成型工艺、修整工艺、装饰工艺等做了复原研究。通过对陶窑形制分析及窑内遗物烧成温度测试,还原了当时陶器的烧造环境。
     在治玉技术研究中,通过系列样本的科学分析,得知当时人随葬的玉、石器中仅有十分之一是透闪石真玉,来源可能是新疆等地,其他都是来自附近山中的大理石、蛇纹石之类的美石。通过对晋南地区陶寺、清凉寺、下靳三处墓地出土随葬玉石器表面痕迹的观察,推测当时的开料是以片切割为主,钻孔有实心钻与空心钻两种,而且玉器磨光之后极少使用其他装饰技法。
     在冶金技术研究中,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四件铜器金属成分的分析,发现了史前最早的砷青铜合金。通过对齿轮形器及铜铃形态及痕迹的观察,结合夏县东下冯出土石范、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陶范的情况,对史前范铸工艺做了复原研究。
     在建筑技术研究中,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各类建筑遗迹的分析,讨论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及建筑水平。陶寺先民对建筑史的贡献主要有白灰、石膏等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水井的发明;陶板作为建材的使用;版筑技术应用于城墙、宫殿等大型夯土建筑当中。
     通过对当时石器、陶器、玉器、冶金及建筑技术的研究,总结出当时的几项重要的技术成就以及审曲面孰、利用则止的技术观。
     建立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当时社会的生产组织状况也做了一些探讨,分析由于掌握这些技术而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变革,通过技术的发展情况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并建立其因果关系的逻辑链条。通过对陶寺遗址古人技术发展状况的总结,分析出技术进步带来了深入的社会分工、贸易和产品交流的常态化,从而导致社会更加复杂化;技术进步使文字、天文历法、铜礼器、乐器、玉器等文明因素产生并推广,从而导致文明起源;技术进步使军队、城等国家机器和保卫设施产生,并产生了凌驾于一切的“王”,从而导致国家起源。
Taosi is an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site dating to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It is located in the Linfen Basin situ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Fen River. This site faces to the Fen River and is back on to the Taer Mountain. It was the ideal place for settlement due to its higher terrain with sufficient water, and its humid climate and lush vegetation during the Neolithic period. Also the texture of loess there is helpful to build cave dwellings in which i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Since the late of 1970s, many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remains were discovered, including large tombs which were presumed to be the king rank, a rammed-earth enclosure which covered 280 ha area, a large-scale rammed-earth terrace functioned as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and palatial foundations with rows of column holes. Moreover, large quantities of delicate artefacts were unearthed, including fragments of bronze artefacts, polychrome pottery, jade ritual artefacts, wooden/lacquer artefacts and stone Qing, etc. Based on these discoveries and the written records, Taosi was regarded as the Tang Yao tribe by scholars and the Taosi site was considered as Ping Yang, the capital of Yao record in Chinese legend.
     This thesis focused on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tried to reflect the technology level during the Taosi Culture by analysing the old and new discovered artefacts. These artefacts included lithic artefacts, rammed-earth, lime fragment, pottery shards, bronze ring, hammer stones, etc. from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t Taosi, an surface survey on the lithic artefacts at Taosi, an investigation on mining and metallurgy sites and excavations on the cave dwellings sites in Kelan and Ningwu. This thesis not only collected as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as possible, but also analysed them by applying new measure method and new instrument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old data,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during the Taosi Culture was tried to be recovered.
     A replication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fter the tool assemblages and Chaine Operatoire possibly used at Taosi were presumed, a corresponding tool assemblage was produced and was used to manufacture the stone tools on the same raw materials in the experiment as those used at the Taosi Culture. The experiment process was record in detail. By comparing with the lithic artefacts discovered at the site, the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mode in the lithic production at Taosi were discussed.
     Concerning the technology on the pottery production, an analysis on chemical elements was carried ou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lastic raw materials used in the pottery production was local red clay. Also the shaping technology and decoration technology etc were studied by analysing the traces on pottery. Moreover, the firing atmosphere was recovered by analysing the shapes of kilns and tes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eftovers in the kiln.
     As for the technology of jade produc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only 10% of the stone and jade artefacts buried in tombs were made of tremolite possibly from Xinjiang, and the rest were made of marble or serpentine from nearby mountains. Moreover, it was presumed that film cutting was possibly the main cutting method in jade production by studying the jades from the tombs at Taosi, Qingliangsi and Xiajin. Also drilling and hollow drilling exist. No decoration but polishing was used.
     As for the technology in the bronze production, by analysing the metal components of the four bronze artefacts unearthed from Taosi, the earliest arsenic bronze in prehistory was discovered. As well the prehistory molding technology was studied by observing the bronze the bronze artefacts and comparing with the stone models unearthed from the Dongxiafeng site and the pottery models from the Erlitou site.
     Th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 level were discussed by analysing the architecture remains uncovered at Taosi. Lime and gypsum were considered to be used in the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Well and tiles have been invented during Taosi. Typography technology was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ammed-earth enclosures and palaces, etc.
     By studying the technology of stone tools, pottery, jades, metallurgy and architecture, a few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n technology were listed and a technology perspective of cre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environment and using only was summarise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production organisation was also discussed. Some social phenomena were tried to be explained by the way of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mpeded the social division, exchange and trade, and further led society to be more complicated.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romot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writing, calendar, bronze ritual artefacts,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jades, so that civilization was occurred. Moreove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de it possible for army, city and even King to occur, as led state origin.
引文
①孔昭宸、杜乃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1992(2),180.
    ②姚政权,吴妍,王昌隧,何弩,赵志军.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植硅石分析.农业考古,2006(4),22-24.
    ③赵志军,何弩.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5),8081.
    ①安芷生.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化的初步研究.刘东生.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617.
    ②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自然地图集.太原,内部资料,1984,79.
    ③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9).
    ④a、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4).b、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⑤高炜.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意义.中国原始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①a、梁星彭.陶寺遗址发现夯土遗存,专家认为当属城址遗迹.中国文物报,2000-7-16.b、梁星彭.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c、梁星彭.山西考古的新突破—陶寺遗址发现早期城址遗迹.文物世界,2000(5),4-5.d、杨志刚.陶寺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尧舜古城遗址在晋被发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29.e、梁星彭.陶寺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其意义.文物世界,2000(6),33-34.f、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2(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
    ②王晓毅.古城宫殿大墓观象台—唐尧帝都考古新进展.文物世界,2004(3).
    ③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3年考古发现.2003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④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2004(3).
    ⑤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b、王晓毅、严志斌.山西抢救性发掘陶寺墓地被盗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11-9,1版.c、王晓毅、严志斌.陶寺中期墓地被盗墓葬抢救性发掘纪要.中原文物,2006(5),4-7.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3年陶寺城址发掘的新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7),2004.
    ⑦何驽,严志斌.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2-8,1版.
    ⑧a、何驽,严志斌,王晓毅.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现史前观想祭祀与宫殿遗迹.中国文物报,2004-2-20,1版.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12).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10).2005.
    ⑨a、王晓毅.专家论证陶寺大型建筑基址.中国文物报,2004-12-31,7版.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l实地模拟观测报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9).200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3),6.
    ②王晓毅、翟少东、高江涛.山西襄汾遗址新调查—批石制品.中国文物报,2008-8-27,2版.
    ③何驽.陶寺遗址群调查与陶寺城西钻探收获http://www.kaogu.cn/cn/detail.asp?Productid=12526, 2011-1-20.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02.
    ②魏峻.晋西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2001-11-23,7版.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17-519.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①姜振寰,吴明泰,王海山.技术学辞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2-6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33.
    ③赵晖、田鹏颖.从社会技术到社会工程.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34.
    ④何锋.论实践与主客体的关系.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
    ①姜振寰,吴明泰,王海山.技术学辞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2-63.
    ②姜振寰,吴明泰,王海山.技术学辞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6.
    ①袁靖.试论技术与经济发展状况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系.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
    ② Leroi Gourhan. Le Geste et la Parole I:Technique et Langage [A]. Paris, Albin Michel,1964,296-297.
    ③王小庆.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的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31-37.
    ④侯亚梅.石质品微磨痕分析的实验研究.人类学学报,1992(3),202-203.
    ①李英华,侯亚梅,Erika Bodin.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概述.人类学学报,2008(2),55.
    ②高星.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化石,2002(4),45.
    ③陈淳.旧石器研究:原料、技术及其他.人类学学报,1996(8),269.
    ④ Ilona Bausch. Some Consideration on Jomon Serpentinite Polished Adze and Jadeite Ornament Production Sites along the Japan Sea Coast.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Jonmon Culture Conference,2004 (1), 15-24.
    ⑤ Todd L. Vanpool and Robert D. Leonard. Specialized Ground Stone Production In The Casas Grandes Region of Northern Chihuahua, Mexico. American Antiquity,2002(4),710-730.
    ⑥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6-7.
    ⑦ Boydson R A. A cost-benefit study of functionally similar tools. Torrence R,ed. Time, Energy and Stone To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67-77.
    ①焦天龙.波利尼西亚考古学中的石锛研究.考古,2003(1),78-89.
    ②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5.
    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④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宄院.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⑥钱益汇.大辛庄商代石器原料来源和开发战略分析.第四纪研究,2006(7),612-620.
    ①庄丽娜.薛家岗文化石料利用特点及产源初探—兼及石器产地的讨论.南方文物,2008(3),78-84.
    ②李艳红.中国北方前仰韶时代石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③a、孙周勇.周原遗址齐家制块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三代考古第四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b、孙周勇.西周石块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及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制块作坊个案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2009(3),49-63.
    ④a、王小庆.兴隆洼与赵宝沟遗址出土细石叶的微痕研究—兼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生业形态.西北大学考古学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西部考古第—辑—纪念西北大学成立五十周年考古学成立专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b、王小庆.赵宝沟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兼论赵宝沟文化的生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集刊1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⑤李海祥,赵传湘,林海慧.新石器时代石环加工初探.文物春秋,2010(2),3-8.
    ⑥a、佟柱巨.仰韶、龙山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11).b、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复合工具的研究.中国原始文化论集—纪念尹达八十诞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45-370.c、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工具的使用痕迹和力学上的研究.考古,1982(6).d、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成都,巴蜀出版社,1998.
    ⑦王向前,李占扬,陶富海.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2).
    ⑧ Wang Xiangqian & Zhu Xiaodong. A huge workshop of the stone age in North China. Human evolution, 1991 (1),55-65.
    ⑨陶富海.山西襄汾县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新材料及其再研究.考古,1991(1).
    ①王向前,朱晓东.大崮堆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中国文物报,1992-6-7,3版.
    ②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6.
    ③蔡明.陶寺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④严志斌.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以Ⅰ HG8为中心.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18.原载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⑤ Prudence M. Rice. Recent Ceramic Analysis:1. Function, Style and Origin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1996, VoL 4, No.2. Prudence M. Rice. Recent Ceramic Analysis:2. Composition, Produc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1996, VoL 4, No.3.
    ⑥ James M. Skibo, G. M. Feinman. Pottery and people:a Dynamic interaction.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99.
    ①(美)文德安.北美考古学陶器分析的几种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② Anne P. Underhill. Craft produc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ern China.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2.
    ③ Elisabetta Gliozzo et al. Archaeometric characterisation of coarse and painted fine ware from Posta Crusta (Foggia, Italy):technology and provenance. 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y Science,2010(2).
    Konstantinos Dionysios Bouzakis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Ceramic Forming Method Using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iques:The Case of Oinochoai from Dion, Macedonia, Greec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2010,20 May.
    ⑤汪海宁.古代陶器的研究视野—有关中国考古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东南文化,1997(2).
    ⑥秦小丽.陶器研究方法论—以恢复社会生活为目的陶器研究方法.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 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①赵辉.史前制陶工艺的研究.严文明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②许勇杰.陶器化学组成分析在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意义.北方文物,2004(4).
    ③周仁、张富康、郑永圃.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1).
    ④a、李文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b、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①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②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片的测试和分析.考古,1993(2).
    ④a、李敏生、黄素英、李虎侯.陶寺遗址陶器和木器上彩绘颜料鉴定.考古,1994(9).b、李乃胜、杨益民、何驽等.陶寺遗址陶器彩绘颜料的光谱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4).
    ⑤冈村秀典.陕晋地区龙山文化的玉器.故宫学术季刊,2000(2),105-114。
    ⑥杨伯达.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⑦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⑧员雪梅.燕辽、海岱、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①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北,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
    ②杨美莉.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古代西北地区环形玉石器系列之二—陶寺、石峁类型文化的环形器.故宫文物月刊,1994(12).
    ③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玉器(第一卷).1998.
    ④高炜.芮城坡头遗址玉器浅说.李百勤,张惠祥.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年增刊.
    ⑤宋建忠.山西临汾下靳墓地玉石器分析.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1-137.
    ⑥刘明利.中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①黄翠梅、叶贵玉.自然环境与玉矿资源—-以新石器时代晋陕地区的玉器发展为例.张忠培、许倬云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442-470.
    ②杨岐黄.晋西南史前玉(石)器初步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③ Theodore A. Wertime.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 A New Look, Science,1973 (182),875-887.
    ④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3),239-277.
    ⑤ R. F. Tylecote. A History of Metallurgy. The Metals Society,1976 (11)转引自:李水城.西北与中原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3),23-277.
    ⑥ R.J.Forbes. Metallurgy in Antiquity. Leiden, Studies in Ancient Technology Ⅷ,1971,9-399.
    ⑦凡小盼.中国早期黄铜冶炼工艺研究一兼论中国冶金起源本土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1-90.
    ①Louisa G. Fitzgerald-Huber. Qi jia and Erliton, 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s. Early China,1995 (20),17-67.
    ②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化探索.文物,2000(1),56-69.
    ③ J. A.Charles. The coming of copper and copper-based alloys and iron:a metallurgical sequence. Wertime T. A., Muhly J. D. ed. The coming of the age of ir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a University Press,1980, 151-182.
    ④ J.A Charles. From copper to iron-the orign of metallic materials. Jourral of Metals,1979 (7), 8-13.
    ⑤ R. F. Tylecote. A history of metallurgy (2nd ed). The Institute of Materials,1992,7-17.转引自:潜伟,孙淑云,韩汝玢.古代砷铜研究综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2),43-50.
    ⑥ G. Lr. Rapp. On the origins of copper and bronze alloying. Maddin R.ed. The beginning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Cambridge, MIT press,1998,21-27.
    ⑦ H. Lechtman, S.Klein. The production of copper-arsenic alloys (arsenic bronze)by co-smelting modern experiment, ancient practice. Jourr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99(5),497-526.
    ① H. Mckerrell, R. F Tylecote. The working of copper-arsenic alloys in the Early Bronze Age and the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venance. Proceedings of the Prehistoric Society,1972(1),209-218.
    ②潜伟,孙淑云,韩汝玢.古代砷铜研究综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2),43-50.
    ③a、郭大顺.赤峰地区早期冶铜考古随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b、李延祥.牛河粱冶铜炉壁残片研究.文物,1999(12),44-51.
    ④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9,689-694,831-851.
    ⑤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3),287-302.
    ⑥黄克映.谈谈中国早期铜器的锻造、铸造技术.中原文物,1992(2),97-100.
    ①孙淑云.关于冶金起源研究的思考.古代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56-167.
    ②梅建军.关于中国冶金起源及早期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67-179.
    ③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3),239277.
    ④潜伟,孙淑云,韩如玢.古代砷铜研究综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2),4350.
    ①孙淑云,韩如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和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7),75-84.
    ②韩汝玢,柯俊.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2-183.
    ③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3),287-302.
    ④ a、和岛诚一.山西省源涡镇遗迹出土的铜渣.资源科学所汇报(58-59号),150-161.b、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3),272.
    ⑤a、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99-328.b、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12),75-78.c、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4),3-20.
    ⑥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4-27.
    ⑦a、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化探索.文物,2000(1),5669.b、曲长芝,张日清.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X射线荧光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399.c、李敏生.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文物,1984(10),84-89.d、赵春燕,杜金鹏,许宏,陈国粱,孙淑云,粱宏刚.偃师二里头出土铜器的化学组成分析.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72-380.e、冯富根,王振江,华觉明等.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考古,1982,5,532-541.f、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5,302-309.g、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考古,2002(11),32-35.h、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⑧a、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3),287-302.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45.c、李敏生.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文物,1984(10),84-89.
    ⑨北京大学考古系.驻马店杨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83-187.
    ⑩凡小盼.中国早期黄铜冶炼工艺研究—兼论中国冶金起源本土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①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3),239-277.
    ② ShceliE, BernesLW.石灰(陆华,武洞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1-5.
    ③ W.D.Kingery, P.B.Vandiver, M.priekett. The Nature and Uses of plaster in the Aceramic Neolithic Near East. Jour.of Field Acrhaeolov,1988 (2),219-244.
    ④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89.
    ①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89.
    ②钱耀鹏.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2),3-8.
    ③傅淑敏.山西龙山文化土窑洞的分期.山西大学学报,1989(1),90-96.
    ④傅淑敏.豫晋龙山文化房屋建筑比较分析.文物,1992(9),88-94.
    ⑤李栋.夏商周时期房屋建筑技术初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0.
    ⑥陈宇鹏.晋南地区史前房址的比较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
    ⑦钱耀鹏.窑洞式建筑的产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3),72.
    ①a、李乃胜,何努,毛振伟等.陶寺、尉迟寺白灰面的测试研究.分析测试学报,2005(5),9-13.b、李乃胜,何努,毛振伟等.陶寺遗址出土的板瓦分析.考古,2007(9),87-93.
    ②佟伟华.我国史前至商代前期夯城技术之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80-196.
    ③冯恩学.田野考古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1.
    ①王晓毅、翟少东、高江涛.山西襄汾遗址新调查—批石制品.中国文物报,2008-8-27,2版.
    ②赵辉.史前制陶工艺的研究.严文明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8.
    ③吴隽.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4.
    ①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80.
    ②李士,秦广雍.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00.
    ③吴隽.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4-55.
    ①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77.
    ①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23.
    ②地质学通常用Ma或a作为时间单位,其中la即1周年,1Ma=lmillion anniversary,即100万年。
    ③李锋.人类使用“石器”的最早证据.人类学学报,2010(4),97.
    ④葛佶.非洲的石器时代.西亚非洲,1981(02),51.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宄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宜川县龙王迪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7(7).
    ⑥a、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第九地点发掘简报.考古,2010(10).b、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考古,2002(4).
    ①陈虹,沈辰.石器研究中操作链的概念、内涵及应用.人类学学报,2009(2),202-203.
    ①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②筛子的目数是指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一英寸=2.54厘米。10目筛子网眼是0.8厘米×0.8厘米。
    ③地质部地质博物馆.中国矿物[图谱].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①赵珊茸.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大学,刘希圣.石油技术辞典.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38.
    ③陈钟惠.珠宝首饰英汉-汉英词典·下册.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④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自然地图集.太原,内部资料,1984,5.
    ①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16.
    ②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临汾幅区(1:200000),1977.
    ③a、王向前,李占扬,陶富海.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2).b、陶富海.山西襄汾县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新材料及其再研究.考古,1991(1).
    ④王向前,朱晓东.大崮堆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中国文物报,1992-6-7,3版.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
    ②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7-18.
    ③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6-47.
    ①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2-33.
    ②严志斌.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以I HG8为中心.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18.原载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③ Colin Renfirw and Paul Bahn.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London, Thom es&Hudson Ltd,2000,242.
    ①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4.
    ①冷健.石器制作技术的模拟考古.东南文化,1991(3.4期合刊),145.
    ①有效打击次数是指剥下石片的打击次数,未剥下石片的打击不统计。
    ①冷健.石器制作技术的模拟考古.东南文化,1991(3.4期合刊),144.
    ②置于手中的称手握锤击法,置于地上的称置地锤击法。
    ①刘炜.中国文物大辞典(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907.
    ①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4.
    ① Border F. Reflection on Typology and Techniques in the Paleolithic. Arctic Anthropology 6(1),1969,1-29.转引自: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60.
    ①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1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52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547.
    ②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76.
    ③邓安华.金属材料简明辞典.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248.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6、39,图六.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5.
    ①杨鸿勋.石斧石楔辩—兼及石锛与石扁铲.考古与文物,1982年(1),67-68.
    ②杨鸿勋.石斧石楔辩—兼及石锛与石扁铲.考古与文物,1982年(1),67.
    ③任继防.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
    ④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1),12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0.
    ②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1),132.
    ③宋兆麟.史前食物的加工技术一论磨具与杵臼的起源.农业考古.1997(3),189.
    ④刘莉,玖迪丝·菲尔德,爱丽森·韦斯克珀夫,约翰·韦伯,蒋乐平,王海明,陈星灿,葛威.全新世早期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橡子和水稻的开发利用.人类学学报,2010(3),11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40,图版柒:9.
    ②a、王晓毅,南普恒,金普军.山西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的科学分析.待刊,本文在陶器章节也对此做了探讨.b、李乃胜,杨益民,何弩,毛振伟.陶寺遗址陶器彩绘颜料的光谱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4),948.
    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特代遗址的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1),10.
    ④王若愚.纺轮与纺专.文物,1980(3),75.
    ⑤http://baike.baidu.com/view/15178.htm
    ①飞石索的使用方法是: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成一兜,兜的两头拴两根绳子,兜里放石球,使用时甩起绳子,使石球抡起来,而后松开一根绳索,将兜中的石球对准猎物飞出,有效射程可达50-60米。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40,图一一:2、4、3、5.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7),21,图十O.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40,图八:2、图版柒:7.
    ①项阳.山西商以前及商代特磬的调查和测音分析.考古,2000(11),59.
    ①[明]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178.
    ②李文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
    ③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0.
    0助熔剂有助于陶器的烧结,如Fe2O3、CaO、MgO、K2O、Na2O、TiO2等都是助熔剂。本文即以这六种氧化物含量之和作为助熔剂的总和。
    ②李文杰.陶器的化学组成与制陶原料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29.
    ③实验仪器由美国Leeman公司Prodigy型全谱直读发射光谱与美国New Wave公司UP266 Macro型Nd:YAG激光器(激光剥蚀进样系统)组成。首先将美国国家标准局玻璃标准NIST610、Coming博物馆玻璃标准Coming-B与Corning-D共同上机测试,建立标准曲线(直线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5③);之后测试样品,每个样品读数三次,求平均值。
    ④王晓毅、王小娟.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器化学成分分析.考古与文物,待刊.
    ⑤李文杰.陶器的化学组成与制陶原料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31.
    ①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39.
    ②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40.
    ③王小娟.新绛县龙兴镇仿古陶工艺调查.待刊.
    ④巩义制陶材料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小娟提供.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片的测试和分析.考古,1993(2),180.
    ①李文杰.陶器的化学组成与制陶原料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42.
    ②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3,图一五,13.
    ②李文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0,图一三,11.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2,图一五,14.
    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8,图四,4.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 22,图五,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7,图七,1.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7,图五,1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基址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16,图一八,6.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6,图七,9.
    ⑤李文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3.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洪洞县博物馆.洪洞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试掘报告.杨富斗主编,三晋考古·第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202,图一一,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3(1),82,图三O,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7,图一O,2.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6,图七,4.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6,图七,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8,图一一,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1,图一四,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1,图一四,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3,图三三,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7),20,图一三,6.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7),20,图一四,4.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1,图一四,6.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基址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19,图二一,11.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0,图一三,7.
    ⑦李文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7;图采用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8,图五八,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宄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4,图三四,1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4,图三四,12.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4,图三四,3.
    ⑤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8,图五八,1.1.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宄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祭祀区大型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7),20,图一四,2.
    ⑦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9,图五九,3.3.
    ⑧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9,图五九,2.2.
    ⑨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9,图五九,1.1.
    ⑩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8,图五八,3.3.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7;图采用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8,图五八,6.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7;图采用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8,图五八,2.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6,图四,2.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7,图五,5.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7,图五,8.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29,图三O,2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0,图三,16.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0,图三,10.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5,图八,5.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5,图八,8.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0,图三,19.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5,图八,1.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5,图八,10.
    ⑧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古城东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14,图三二二,1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7,图一O,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3,图三三,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4,图三四,6.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5,图三五,6、7.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祭祀区大型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7),19,图一三,1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0,图一三,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29,图三O,5.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0,图一三,4.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基址FJTl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19,图二一,9.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12,图一五,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基址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19,图二一,10.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Ⅱ,图一四,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33,图三三,6.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29,图三O,9.
    ④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4),470.
    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芮城县文物局.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文物,2006(3),1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7,采用期刊图版肆,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4,图二
    ③实验条件为:高真空模式6×10-4Pa,加速电压20kv,分辨率3.5mm
    ①彭文世,刘高魁.矿物红外光谱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54.
    ①熊海棠.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4,图七.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4,图二
    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5,图三.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24,图二六.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9),777,图五.
    ②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3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片的测试和分析.考古,1993(2),183.
    ①李文杰.陶器的化学组成与制陶原料的关系.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50.
    ②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16.
    ①孔富安.中国古代治玉技术.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4.
    ②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66.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申报材料,2005.
    ①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建材地质.1990(2),2-10.
    ②杨岐黄.晋西南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2.
    ①目前为止,陶寺遗址发表的玉器材料很少。较系统发表的此时期玉器材料主要有李百勤、张慧祥《文物世界》2003年增刊《坡头玉器》。这批材料主要是芮城县博物馆与盐湖区博物馆收藏的芮城清凉寺玉器。1988年,盐湖区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文物盗窃案件,将缴获的玉器等文物移交到盐湖区博物馆保管。此外,芮城县博物馆也征集了一批类似的玉器。芮城清凉寺遗址发掘后,证明此两批玉器都是此遗址出土。本文将盐湖区博物馆标本简称为盐湖,将芮城博物馆标本简称为芮城,将清凉寺遗址出土的标本简称为清凉寺。
    ②牟永抗.关于史前琢玉工艺考古学研究的一些看法.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21.
    ③黄建秋,陈杰等.良渚文化治玉技法的实验考古研宄.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176.
    ④邓聪.中国玉器素材的开片三部曲——谈二里头玉器开片技术.杜金鹏,许宏.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36.
    ⑤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6.
    ①杨建芳.关于线切割、陀切割和陀刻——兼论始用石它具的年代.文物,2009(7),53.
    ②安志敏.石器略说.考古通讯,1955(5),23.
    ③黄建秋,陈杰等.良渚文化治玉技法的实验考古研究.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湾博物馆,2003,174-175.
    ④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67.
    ⑤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7.
    ①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39.
    ②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3.
    ③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4.
    ①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5.
    ①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5.
    ②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6.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芮城县文物局.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文物2006(3),15.
    ①员雪梅.燕辽、海岱、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②张祖方.良渚玉器的刻纹工具——兼谈玉石软化工艺.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95-102.
    ③黄建秋,陈杰等.良渚文化治玉技法的实验考古研究.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157-188.
    ④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67.
    ⑤宋建忠.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9.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芮城县文物局.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文物2006(3),15.
    ①黄建秋,陈杰等.良渚文化治玉技法的实验考古研究.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湾博物馆,2003年,181.
    ②高炜.芮城坡头遗址玉器浅说.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52.
    ③宋建忠.山西临汾下靳墓地玉石器分析.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26.
    ④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4),472.
    ①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4),471.
    ②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3.
    ③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46.
    ①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39.
    ①张祖方.良渚玉器的刻纹工具——兼谈玉石软化工艺.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99.
    ②宋建忠.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7.
    ③宋建忠.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5.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5.
    ①高炜.龙山时代玉骨组合头饰的复原研究.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84-485.
    ②张广文.凌家滩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V”“U”形截面加工痕与片状厚砣具的使用.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61-66.
    ③宋建忠.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8.
    ①宋建忠.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3.
    ②王晓毅,严志斌.陶寺中期墓地被盗墓葬抢救性发掘纪要.中原文物,2006(5),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5.
    ②牟永抗、云希正.中国玉器全集(卷1)——原始社会.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140,图版一九O.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12),1070.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12),1069.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文物局.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9.
    ①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7.
    ②何驽.陶寺遗址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3-19,7版.
    ③ a、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7.b、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文物局.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29.
    ④王晓毅,严志斌.陶寺中期墓地被盗墓葬抢救性发掘纪要.中原文物,2006(5),4-5.
    ⑤其配有5400万像素CCD摄像系统和100-5000倍的放大镜头,具有比光学显微系统大20倍以上的景深,可实现超深度高分辨率立体观察;从观察到三维显示,浓缩了观察、保存、测量所有功能;利用手持式或固定在支架其可实现任意方向进行观察,并实时保存观察图像,对目标物距离、半经、角度和面积等进行实时测量。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3),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12),1068,1069,1071.
    ①赵春燕,杜金鹏,许宏,陈国粱,孙淑云,粱宏刚.偃师二里头出土铜器的化学组成分析.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76.
    ②此仪器与能谱仪(EDS)组合于一体,具有较大型样品室和高效5轴马达驱动样品台,可取保较大型样品的整体放入和高效移动,从而实现各种固体材料的高分辨形貌观察、微区元素分析及晶体学分析、显微织构、物相鉴定等。
    ③实验参数:Instrument:6610(LA);Acc.Voltage:20.0 kV;Probe Current:1.00000nA;PHA mode:T2; RealTime:33.64sec:Live Time:30.00 sec:Dead Time:10%:Counting Rate:20764 cps:Energy Range:0~20keV。
    ①实验参数:Inssrument:6610(LA);Acc.Voltage:20.0kV;Probe Current:1.00000nA;PHA mode:T2;Real Time: 34.18 sec;Live Time:30.00 sec;Dead Time:12%;Counting Rate:24395 cps:Energy Range:0~20keV。
    ①实验参数:Instrument:6610(LA);Acc.Voltage:20.0 kV;Probe Current:1.00000 nA;PHA mode:T2;Real Time:34.06 sec;Live Time:30.00 sec;Dead Time:11%;Counting Rate:23471 cps;Energy Range:0~ 20 keV。
    ②黄崇轲,白冶,朱裕生等.中国铜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352,353.
    ① a、许庆林.山西中条山铜矿峪铜矿带矿床地址特征及成因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b、关东杰.古代产铜盛地一中条山.金属世界,1995(6),24.c、徐闻忻,汪礼明,李蘅等.中条山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学报,2005,26卷增刊,130-131.
    ①李乃胜,何努,毛振伟等.陶寺、尉迟寺白灰面的测试研究.分析测试学报,2005(5),12.
    ②陈道公,支霞臣,杨海涛.地球化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208.
    ①公式中F为最大折断力,L为下刀口之间距离,b为试样宽度, h为试样高度。
    ②李乃胜,何努,毛振伟等.陶寺遗址出土的板瓦分析.考古,2007(9),89
    ①何驽.陶寺遗址出土陶瓦略论.中国文物报,2006-6-30,7版.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 主要收获.考古,1986(9),77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9),77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6-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3),4,5.
    ⅡFJTI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9.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北京,考古学报,2005(3),312.
    ②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报告.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4-129.b、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4-25.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8.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13-31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7.
    ③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15-316.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12.
    ①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
    ①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
    ②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3.
    ③吴隽等.中国陶瓷釉的多元化起源与初步发展探析.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2),228.
    ④a、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1),116.b、吴隽等.中国陶瓷釉的多元化起源与初步发展探析.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2),228.
    ⑤吴隽等.中国陶瓷釉的多元化起源与初步发展探析.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2),226,图3.
    ⑥张福康.中国传统高温釉的起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中国古陶瓷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3.
    ⑦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3.
    ①实验仪器由美国Leeman公司Prodigy型全谱直读发射光谱与美国New Wave公司UP266 Macro型Nd:YAG激光器(激光剥蚀进样系统)组成。首先将美国国家标准局玻璃标准NIST610、Corning博物馆玻璃标准Corning-B与Corning-D共同上机测试,建立标准曲线(直线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5①);之后测试样品,每个样品读数三次,求平均值。
    ①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3.
    ②测试仪器及实验参数论文第二章陶器部分已述及,此处不再赘述。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5.
    ④a、孙淑云.东灰山遗址四坝文化铜器的鉴定及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91-195.b、孙淑云,韩如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7),75.
    ⑤潜伟,孙淑云,韩如玢.古代砷铜研究综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2),48.
    ⑥李秀辉,韩汝玢.朱开沟遗址早上铜器的成分及金相分析.文物,1996(8),85.
    ①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化探索.文物,2000(1),57.
    ② Theodore A.Wertime.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 A New Look, Science,1973 (182),875-887.
    ②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3),239-277.
    ③杨肇清.河南龙山文化水井初探.谢万松.洛阳考古四十年---1992年洛阳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16.
    ⑤高天麟,张岱海,高炜.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9.
    ①高天麟.陶寺遗址七年来的发掘工作汇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文化研究座谈会纪要.侯马,内部资料,1985,2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宄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1),12-1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2,201.
    ②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天文学报,2009(1),11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2.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2),27.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31.
    ③杨肇清.二十年来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99(3),12.
    ④袁广阔.辉县孟庄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1992-12-6
    ⑤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9(3),6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0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09.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宄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085.
    ④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7.
    ①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292.
    ②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293.
    ③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294.
    ④高蕾.远古磬与夏代磐研究.文物,2003(5),48.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9,图九:1.
    ①方建军.考古发现先商磬初研.中国音乐学(季刊),1989(1),88-89.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2-33.
    ①胡健.从陶寺城址的发现谈早期国家的城市模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四).2006,89.
    ②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初期复杂化研究(4300B.C-200B.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③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56.
    ①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24-36.
    ②李婷婷.《诗经》中的“铃”、“鸾”、“和”皆非乐器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1),163.
    ③杨绍舜.山西石楼褚家峪、曹家垣发现商代铜器.文物,1981 (8),50.
    ④高天康.音乐知识词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347.
    ⑤吴正伦.关于我国古代的传动齿轮.文物,1986(2),94-95.
    ①李健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1,27.
    ①何弩.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3),274.
    ②张玉石,赵新平,乔梁.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7),11.
    ③卜工.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
    ①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6),53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13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135.
    ①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17-18.
    ①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9),774.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9),777.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317-3]8.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3),4.E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23.F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5-7
    Amzallag, N. From metallurgy to Bronze Age civilization:the Synthetic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2009(4).
    Anderfskey, W. Jr'Raw Material Availability and Organization of Technology. American Antiquity.59:1(1994).
    Anne P. Underhill. Craft produc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ern China.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2002.
    B. Laufer. The beginning of North and South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 Vol. T, 1934.
    Border F. Reflection on Typology and Techniques in the Paleolithic. Arctic Anthropology 6(1),1969.
    Boydson R A. A cost-benefit study of functionally similar tools. Torrence R, ed. Time, Energy and Stone To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Charles, J. A. The coming of copper and copper-based alloys and iron:a metallurgical sequence. In:Wertime T. A., Muhly J. D. ed. The coming of the age of ir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a University Press,1980.
    Charles, J. A. From copper to iron-the orign of metallic materials. Jourral of Metals, 1979.
    Colin Renfirw and Paul Bahn.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London, Thom es&Hudson Ltd,2000.
    Elisabetta Gliozzo et al. Archaeometric characterisation of coarse and painted fine ware from Posta Crusta (Foggia, Italy):technology and provenance. 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y Science,2010(2).
    G. Lr. Rapp. On the origins of copper and bronze alloying. Maddin R. ed. The beginning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Cambridge, MIT press,1998.
    H. Mckerrell, R. F Tylecote. The working of copper-arsenic alloys in the Early Bronze Age and the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venance. Proceedings of the Prehistoric Society,1972 (1).
    H. N. Rutt, J. H. Nicola, J. Phys. C,1974. Raman spectra of carbonates of calcite structure. Solid State Phys,7.
    H. Lechtman, S. Klein. The production of copper-arsenic alloys(arsenic bronze)by cosmelting modern experiment, ancient practice. Jourr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999(5).
    Hester, T. R, Clark, J, and Bamforth, D. B, "Lithics, " The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Oxford Reference Online Internet.
    I. M. Bell, R. J. H, Clark, P. J. Gibbs,1997. Raman spectroscopic library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pigments (pre-~1850 AD). Spectrochim, Acta Part A53.
    Ilona Bausch. Some Consideration on Jomon Serpentinite Polished Adze and Jadeite Ornament Production Sites along the Japan Sea Coast.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Jonmon Culture Conference,2004(1).
    J. A. Charles. The coming of copper and copper-based alloys and iron, a metallurgical sequence. Wertime T. A, Muhly J. D. ed. The coming of the age of ir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a University Press,1980.
    J. A Charles. From copper to iron-the orign of metallic materials. Jourral of Metals, 1979(7).
    James M. Skibo, G. M. Feinman. Pottery and people:a Dynamic interaction.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1999.
    James R. Mathieu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Replicating Past Objects, Behaviors, and Processes,2002.
    Konstantinos Dionysios Bouzakis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Ceramic Forming Method Using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iques:The Case of Oinochoai from Dion, Macedonia, Greec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2010,20 May.
    Lechtman, H, Klein. S. The production of copper-arsenic alloys(arsenic bronze)by cosmelting modern experiment, ancient practice. Jourr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999(5).
    Leroi Gourhan. Le Geste et la Parole I:Technique et Langage. Paris, Albin Michel, 1964.
    Louisa G. Fitzgerald-Huber. Qijia and Erliton, 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s. Early China,1995(20).
    Lucia Burgio, Robin J. H,2001. Clark. Library of FT-Raman Spctra of pigments, minerals, pigment media and varnishes and supplement to existing library of Raman spectra of pigments with visible excitation,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57.
    M. Bouchard, D. C. Smith,2003. Catalogue of 45 reference Raman spectra of minerals concerning research in art history or archaeology, especially on corroded metals and coloured glass. Spectrochim, Acta Part A 59.
    Mckerrell, H., Tylecote, R. F. The working of copperarsenic alloys in the Early Bronze Age and the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venance. Proceedings of the Prehistoric Society,1972.
    Prudence M. Rice. Recent Ceramic Analysis:1. Function, Style and Origin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1996.
    Prudence M. Rice. Recent Ceramic Analysis:2. Composition, Produc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1996.
    R. F. Tylecote. A History of Metallurgy. London, the institute of materials,1976, 11.
    R. F. Tylecote. A history of metallurgy(2nd ed). The Institute of Materials,1992.
    R. Frech, EC Wang, J. B. Bates,1980. The ir and Raman spectra of CaCO3 (aragonite), Spectrochim. Acta,36A.
    R. J. Forbes. Metallurgy in Antiquity, London,1952.
    R. J. Forbes. Metallurgy in Antiquity. Leiden, Studies in Ancient Technology Ⅷ, 1971.
    Rapp, G. Jr. On the origins of copper and bronze alloying. In:Maddin, R. ed. The beginning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Cambridge, MIT press,1998.
    Renfrew, C. and Bahn, P., "How Did They Make and Use Tools? Technology, Archaeology: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3rd ed. (Thames and Hudson,2004).
    Roberts, B. W. Thornton, C. P. and Pigott, V. C.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y in Eurasia. Antiquity,2009(83).
    Roche, H. et. al, "Early Hominid Stone Tool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Skill 2.34 Myr Ago in West Turkana Kenya, "Nature, Vol.399 (1999).
    Theodore A. Wertime.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A New Look, Science,1973.
    Thornton, C. P. The emergence of complex metallurgy on the Iranian Plateau escaping the Levantine Paradigm. 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2009(22).
    Todd L. Vanpool and Robert D. Leonard. Specialized Ground Stone Production In The Casas Grandes Region of Northern Chihuahua, Mexico. American Antiquity, 2002(4).
    Tylecote, R. F. A history of metallurgy(2nd ed). The Institute of Materials,1992.
    W. D. Kingery. PB. Vandiver, M. priekett. The Nature and Uses of plaster in the Aceramic Neolithic Near East. Jour. of Field Acrhaeoloy,1988(2).
    Wang Xiangqian & Zhu Xiaodong. A huge workshop of the stone age in North China. Human evolution,1991(1).
    安芷生.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化的初步研究.刘东生.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安志敏.全国基建出土文物会展中所见的石器时代.文物参考资料,1954(9).
    安志敏.石器略说.考古通讯,1955(5).
    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3).
    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河南省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9).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0(11).
    北京大学考古系.驻马店杨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北京大学岫岩玉研究组.岫岩玉的开发历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3.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3).
    蔡明.陶寺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陈昌曙.试谈对“人工自然”的研究.哲学研究,1985(01).
    陈淳.旧石器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
    陈淳.旧石器研究,原料、技术及其他.人类学学报,1996(8).
    陈淳.谈旧石器打制实验.人类学学报,1993年12卷4期.
    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陈虹,沈辰.石器研究中操作链的概念、内涵及应用.人类学学报,2009(2).
    陈虹.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复旦大学,2010(11).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2000(1).
    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
    陈宇鹏.晋南地区史前房址的比较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山西大学,2008.
    陈钟惠.珠宝首饰英汉-汉英词典·下册.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成小林,郝少康,戴向明等.山西垣曲盆地新石器时代及早期青铜时代陶器的产地分析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9(3).
    仇士华.人工烧制石灰始于何时7.考古与文物,1980(3).
    戴念祖,老亮.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力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5).
    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声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9).
    戴向明.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戴应新.石峁牙璋及其改作—石峁龙山文化玉器研究札记,张长寿.论神木出 土的刀形端刃玉器,功启明,杨亚长.浅论牙璋,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邓安华.金属材料简明辞典.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邓聪,吕红亮,陈玮.以今鉴古——玉石切割实验考古.故宫文物月刊,2005.
    邓聪,吕红亮,陈玮.以柔制刚——砂绳截玉考.故宫文物月刊,2005.
    邓聪.中国玉器素材的开片三部曲——谈二里头玉器开片技术.杜金鹏,许宏.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邓淑苹.谈谈红山系玉器.故宫文物月刊,1998.
    邓淑萍.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新石器时代玉器图录.国立台北故宫博物院,1992.
    邓懿.山西出土先秦时期磬类乐器中的科学技术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地质部地质博物馆.中国矿物[图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
    杜金鹏.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玉冠饰及相关问题.考古,1994.
    杜金鹏.石家河文化玉雕神像浅说.江汉考古,1993(3).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金秋鹏,周世德,曹婉如.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科学出版社,1982(8).
    凡小盼,黄洁,赵瑞廷等.中国早期黄铜混合矿冶炼工艺的模拟探索.南方文物,2010(4).
    凡小盼.中国早期黄铜冶炼工艺研究—兼论中国冶金起源本土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范毓周.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画<鹤鱼石斧图>试释.中原文物,1983(3).
    方建军.考古发现先商磐初研.中国音乐学,1989.
    方建军.商代磐和西周磐.文博,1989.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1).
    冯富根,王振江,华觉明等.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考古, 1982(5).
    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
    冯伟旖.中国古建筑灰土技术的演变.古建园林技术,2008(1).
    傅淑敏.山西龙山文化土窑洞的分期.山西大学学报,1989(1).
    傅淑敏.豫晋龙山文化房屋建筑比较分析.文物,1992(9).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冈村秀典.陕晋地区龙山文化的玉器.故宫学术季刊,2000(2).
    高蕾.河南省出土石磐初探.中原文物,2001.
    高蕾.西周磐研究综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
    高蕾.中国早期石磐论述.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高天康.音乐知识词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高炜.龙山时代玉骨组合头饰的复原研究.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高炜.芮城坡头遗址玉器浅说.李百勤,张惠祥.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
    高炜.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意义.中国原始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玉器(第一卷),1998.
    高星,裴树文.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第四纪研究,2006(04).
    高星.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化石,2002(4).
    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
    葛估.非洲的石器时代.西亚非洲,1981(02).
    功启明,杨亚长.浅论牙璋.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郭大顺.赤峰地区早期冶铜考古随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 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郭大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研究.故宫文物月刊,1996.
    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初期复杂化研究(4300B.C-200B.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郭梦.关中西部龙山时代制陶工艺.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
    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5).
    韩汝玢,柯俊.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郑州大学,2010.
    韩玉敏,韩莉.关于主体、客体极其关系的辨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何德亮.试析早期铜器在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南方文物,2007(4).
    何锋.论实践与主客体的关系.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何驽,严志斌,王晓毅.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现史前观想祭祀与宫殿遗迹.中国文物报,2004(2).
    何驽,严志斌.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2).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3年考古发现.2003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何驽.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2004(3).
    何弩.陶寺遗址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3).
    何驽.陶寺遗址群调查与陶寺城西钻探收获http//www.kaogu.cn/cn/detail.asp?Productid=12526.
    何弩.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M 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3).
    和岛诚一.山西省源涡镇遗迹出土的铜渣.资源科学所汇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河姆渡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5).
    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第四卷——黄河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8).
    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2).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临汝大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6).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偃师汤泉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1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镇平赵湾新石器遗址的发掘.考古,1962(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浙川下王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特代遗址的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1).
    侯亚梅.石质品微磨痕分析的实验研究.人类学学报,1992(3).
    胡继高.白灰面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文物参考资料,1995(7).
    胡建.龙山石磐初探.文物世界,1997.
    胡健.从陶寺城址的发现谈早期国家的城市模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四),2006.
    华觉明.论中国冶金术的起源.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4).
    华泉.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史学集刊,1985(3).
    黄翠梅,叶贵玉.自然环境与玉矿资源——以新石器时代晋陕地区的玉器发展为例.张忠培、许倬云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一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室.黄河志卷二——黄河流域综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黄建秋,陈杰等.良渚文化治玉技法的实验考古研究.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
    黄克映.谈谈中国早期铜器的锻造、铸造技术.中原文物,1992(2).
    黄麟雏.论技术系统的发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03).
    黄翔鹏.潮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2)
    黄翔鹏.乐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7).
    吉向前.红山文化玉箍形器考辨.辽宁考古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姜振寰,吴明泰,王海山.技术学辞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焦天龙.西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演变.南方文物,2008(03).
    焦天龙.波利尼西亚考古学中的石锛研究.考古,2003(1).
    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化探索.文物,2000(1).
    景爱,苗天娥.剖析长城夯土版筑的技术方法.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2).
    凯瑟琳·莱特,潘艳.西南亚磨制石器工具与狩猎采集者的生存,向农业过渡的含义.南方文物,2009(01).
    康荣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技术的民族性与民族化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01).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孔昭宸,杜乃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1992(2).
    冷健.石器制作技术的模拟考古.东南文化,1991.
    李百勤,张慧祥.山西·芮城—坡头玉器.文物世界,2003增刊.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总论.文物出版社,1996(8).
    李栋.夏商周时期房屋建筑技术初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李锋,王春雪.打制石器—石器的制作与理解评价.人类学学报,2009(03).
    李锋.人类使用“石器”的最早证据.人类学学报,2010(4).
    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6).
    李海祥,赵传湘,林海慧.新石器时代石环加工初探.文物春秋,2010(2).
    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
    李健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1.
    李缙云.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中国文物报,1993(4).
    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12).
    李京华.河南龙山文化冶铜技术.有色金属,1983(3).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郑州大学,2010.
    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4).
    李敏生,黄素英,李虎侯.陶寺遗址陶器和木器上彩绘颜料鉴定.考古,1994(9).
    李敏生.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文物,1984(10).
    李乃胜,何努,毛振伟等.陶寺、尉迟寺白灰面的测试研究.分析测试学报,2005(5).
    李乃胜,何努,毛振伟等.陶寺遗址出土的板瓦分析.考古,2007(9).
    李乃胜、杨益民、何驽等.陶寺遗址陶器彩绘颜料的光谱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4).
    李士,秦广雍.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3).
    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3).
    李婷婷.《诗经》中的“铃”、“鸾”、“和”皆非乐器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1).
    李文杰.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李文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1996.
    李文杰.陶器的化学组成与制陶原料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李文杰.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古城东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1996.
    李先登.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铜器残片及其他.文物,1984(11).
    李先登.夏商周青铜文明探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李醒民.科学编史学的“四维空时”及其“张力”.郭贵春.走向建设的科学史理论研究—全国科学史理论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李秀辉,韩汝玢.朱开沟遗址早上铜器的成分及金相分析.文物,1996(8).
    李旭东.锁阳城的形制及城垣的“夯土版筑”阳关.1999(5).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李延祥等.牛河粱冶铜炉壁残片研究.文物,1999(12).
    李艳红.中国北方前仰韶时代石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李仰松.仰韶文化慢轮制陶技术的研究.考古,1990(12).
    李英华,侯亚梅,Bo e da E.观音洞遗址古人类剥坯模式与认知特征.科学通报,2009(19).
    李英华,侯亚梅,Erika BODIN.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概述.人类学学报,2008(01).
    李玉洁.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李仲均,王根元.我国史前人类对于矿物岩石认识的历史.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1998.
    李宗山.海岱地区史前彩陶与彩绘陶初论.考古学报,1996(3).
    廖军.关于陶寺石器制作技术及石器制作生产模式的初步研究.山西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08.
    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2(3).
    梁星彭.山西考古的新突破—陶寺遗址发现早期城址遗迹.文物世界,2000(5).
    梁星彭.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梁星彭.陶寺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其意义.文物世界,2000(6).
    梁星彭.陶寺遗址发现夯土遗存,专家认为当属城址遗迹.中国文物报,2000(7).
    粱宏刚,孙淑云.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中原文物,2004(1).
    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林巳奈夫著(日),伯骅节译.红山文化出土的所谓马蹄形玉箍.中国文物报,1990(5).
    林自新,吴明瑜.关于中国技术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探讨.科学学研究,1983(02).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刘国祥,席永杰.西辽河流域史前用玉制度研究.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
    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
    刘国祥.牛河梁玉器初步研究.文物,2000(6).
    刘莉,玖迪丝·菲尔德,爱丽森·韦斯克珀夫,约翰·韦伯,蒋乐平,王海明,陈星灿,葛威.全新世早期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橡子和水稻的开发利用.人类学学报,2010(3).
    刘明利.中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探.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刘庆柱.陕西永寿出土汉代铁农具.农业考古,1982(1).
    刘庆柱.陕西长武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2(1).
    刘学堂.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考古文化的两个问题.青果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12).
    刘泽民,原崇信,梁志祥,张国祥,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史·先秦卷[卷壹].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6).
    卢连成.论原始社会时期石灰的烧制及使用.科技史文集(第14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陆华,武洞明译.Shce. L. E, Bernes. L. W.石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1.
    栾丰实.论城子崖类型和后岗类型的关系.考古,1994(5).
    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1).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马清林等.大地湾遗址出土彩陶(彩绘陶)颜料以及块状颜料分析研究.文物,2001(8).
    梅建军,关于中国冶金起源及早期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缪天瑞.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
    牟永抗,云希正.中国玉器全集(卷1)—原始社会.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
    牟永抗.关于史前琢玉工艺考古学研究的一些看法.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
    穆柏春.陶瓷材料的强韧化.北京,冶金业出版社,2002(2).
    那志良.琮、腕饰、扳指一海外藏玉介绍七.故宫文物月刊,1987.
    南京博物院、吴县文管会.江苏吴县澄湖古井群的发掘.文物资料丛刊(第9辑)、文物出版社,1985(8).
    南京博物院.江苏海安青墩遗址.考古学报,1983(2).
    内蒙古凉城发现园子沟人类聚落遗址.中国文物报.1988(1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地区联合考古队.岱海考古(二)—内蒙古凉城县板城遗址发掘与勘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聂新民.山东龙山文化部分右、陶、玉器制作工艺的探讨.史前研究,1988.
    彭文世,刘高魁.矿物红外光谱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钱耀鹏.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2).
    钱耀鹏.窑洞式建筑的产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3).
    钱益汇.大辛庄商代石器原料来源和开发战略分析.第四纪研究,2006(7).
    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潜伟,孙淑云,韩如玢.古代砷铜研究综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2).
    秦小丽.陶器研究方法论—以恢复社会生活为目的陶器研究方法.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丘光明.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2).
    曲长芝,张日清.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X射线荧光分析.中国科院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任宏.晋侯墓地出土乐器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任宏.山西出土石磐研究初探.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7.
    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大沈口.文物出版社出版,1974.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自然地图集.太原,内部资料,1984.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临汾幅区(1:200000).197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洪洞县博物馆.洪洞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试掘报告.杨富斗主编.三晋考古·第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西侯马东呈王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1(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芮城县文物局.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文物,2006(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河曲坪头遗址的发掘与收获.中国文物报,2010(1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 野考古奖”申报材料,200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1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寺遗址陶窑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9(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上亳.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闻喜汀店新石器及周代遗址.考古,1961(5).
    沈辰、陈淳.微痕研究(低倍法)的探索与实践.考古,2001.
    石兴邦.中国文化与文明形成发展史的考古学探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考古,2002(4).
    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第九地点发掘简报.考古,2010(10).
    宋建忠.山西临汾下靳墓地玉石器分析.古代文明.文物出版社,2003.
    宋建忠.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
    宋豫秦.磨制石器制造的沉积岩利用.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0.
    宋兆麟.史前食物的加工技术—论磨具与杵臼的起源.农业考古,1997(3).
    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1).
    孙淑云,韩汝瑸.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7).
    孙淑云,李延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专论.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孙淑云,潜伟.古代铜、砷铜和青铜的使用和机械性能综述.机械技术史(2)—第二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孙淑云.东灰山遗址四坝文化铜器的鉴定及研究.民乐东灰山考古-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孙淑云.关于冶金起源研究的思考.古代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孙周勇.西周石块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及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制块作坊个案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2009(3).
    孙周勇.周原遗址齐家制块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三代考古第四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陶富海.山西襄汾县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新材料及其再研究.考古,1991(1).
    滕铭予.中国早期铜器有关问题的再探讨.北方文物,1989(2).
    田广金.凉城县老虎山遗址1982-1983年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6(4).
    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工具的使用痕迹和力学上的研究.考古,1982(6).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复合工具的研究.中国原始文化论集—纪念尹达八十诞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8.
    佟柱巨.仰韶、龙山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11).
    汪海宁.古代陶器的研究视野—有关中国考古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东南文化,1997(2).
    王滨,贾志强.五台县阳白遗址龙山特磐及相关问题.中国音乐学,1991.
    王昌隧,李世红.实验考古学在发展—记1988年全国实验考古学术讨论会.文物,1989(1).
    王昌燧.科技考古学.地球科学进展,1996(5).
    王海山,盛世豪.技术论研究的文化视角——一种新的技术观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05).
    王宏波.试论工程设计中思想模型方法的应用.哲学研究,1984(12).
    王奎克.砷的历史在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2).
    王青.西朱封龙山文化大墓神徽纹饰的复原研尧.刘敦愿先生纪念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王青.再议朱封镶嵌玉神徽的纹饰复原.中国文物信息网.2004(1).
    王若愚.纺轮与纺专.文物,1980(3).
    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王向前,李占扬,陶富海.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2).
    王向前,朱晓东.大崮堆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中国文物报,1992.
    王小娟.新绛县龙兴镇仿古陶工艺调查.待刊.
    王小娟.垣曲上亳遗址陶器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王小庆.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的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王小庆.兴隆洼与赵宝沟遗址出土细石叶的微痕研究—兼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生业形态.西北大学考古学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西部考古第一辑—纪念西北大学成立五十周年考古学成立专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王小庆.赵宝沟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兼论赵宝沟文化的生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集刊1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王晓毅,南普恒,金普军.山西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的科学分析.待刊.
    王晓毅,王小娟.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器化学成分分析.考古与文物,待刊.
    王晓毅,王小娟.垣曲盆地新石器时期陶器化学成分初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鹿鸣集—李济先生发掘西阴遗址八十周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王晓毅,严志斌.山西抢救性发掘陶寺墓地被盗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11).
    王晓毅,严志斌.陶寺中期墓地被盗墓葬抢救性发掘纪要.中原文物,2006(5).
    王晓毅,翟少东,高江涛.山西襄汾遗址新调查一批石制品.中国文物报,2008(8).
    王晓毅.古城宫殿大墓观象台—唐尧帝都考古新进展.文物世界,2004(3).
    王晓毅.专家论证陶寺大型建筑基址.中国文物报,2004(12).
    王永波.耜形端刃器的分类与分期.考古学报,1996(1).
    王永波.牙璋新释.考古与文物,1988(1).
    王月辉.社会需要与技术进步.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03).
    王珍妮.试探陶寺遗址石料对石器加工业的影响.山西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08.
    王志俊.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发展.文博,1996(6).
    王子初.石磐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
    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科技大学,2007.
    魏京武.龙岗寺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质生产工具一一兼论玉器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2001.
    魏峻.晋西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2001(1).
    魏屹东.爱西斯与科学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魏屹东.科学史研究的语境分析方法.郭贵春.走向建设的科学史理论研究—全国科学史理论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文德安.北美考古学陶器分析的几种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闻广.古玉丛谈(一)一全世界最早的真玉器.故宫文物月刊.
    闻广.中国大陆史前古玉若干特征.东亚玉器.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
    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建材地质.1990(2).
    闻广.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的续进展.故宫学术季刊.
    吴隽.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吴隽等.中国陶瓷釉的多元化起源与初步发展探析.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2).
    吴棠海.认识古玉一古代玉器的制作与形制.中华自然文化学会,1994.钱宪和.中国史前玉器的制造及工艺技术.钱宪和,谭立平编.中国古玉鉴一制作方法及矿物学鉴定.地球出版社,1998.
    吴棠海.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五.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编辑委员会,1995.
    吴新智.人类起源研究新进展.中国青年科技,2000(11).
    吴正伦.关于我国古代的传动齿轮.文物,1986(2).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下靳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8(12).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00.
    向绪成.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项阳,陶正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0(6).
    项阳.山西商以前及商代特磐的调查与测音分析.考古,2000.
    肖梦龙.试论石斧石镑的安柄与使用—从溧阳沙河出土的带木柄石斧和石锛谈起.农业考古,1982(2).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熊海棠.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徐凤芹.打制石器的木材加工痕迹鉴定浅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徐其忠.山东地区史前文化中的玉钺.考古,1995(1).
    许青林.红山文化玉三孔器为史前巫具考.中国文物报,1997(11).
    许韶立.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新说.中州学刊,2003(3).
    许勇杰.陶器化学组成分析在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意义.北方文物,2004(4).
    薛新民,宋建忠.垣曲宁家坡陶窑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10).
    严富青.陕南地区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严志斌.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以Ⅰ HG8为中心.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杨伯达.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杨超培.全面理解“质量”新概念——学习ISO8402,1994《质量——术语》的体会.标准化报道,1995(6).
    杨鸿勋.石斧石楔辩—兼及石锛与石扁铲.考古与文物,1982(1).
    杨建芳.关于线切割、陀切割和陀刻——兼论始用石它具的年代.文物,2009(7).
    杨洁,黄金凤.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比较与探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杨晶.良渚文化玉质梳背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物,2002(11).
    杨美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古代西北地区环形玉石器系列之二—陶寺、石峁类型文化的环形器.故宫文物月刊,1994(12).
    杨美莉.黄河中、下游的玉围圈.故宫学术季刊,2001.
    杨美莉.夙荷前规,方传景柞——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环形玉器系列之四—圆角方璧与马蹄筒形器.故宫文物月刊,1993.
    杨美莉.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环形玉器系列之——勾云形器.故宫文物月刊,1993.
    杨岐黄.晋西南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杨绍舜.山西石楼褚家峪、曹家垣发现商代铜器.文物,1981(8).
    杨文衡,杜石然,陈美东,金秋鹏,廖育群.中国科技史话(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
    杨志刚.陶寺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尧舜古城遗址在晋被发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姚政权,吴妍,王昌隧,何弩,赵志军.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植硅石分析.农业考古,2006(4).
    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尹申平,王小庆.陕西宜川龙王迪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
    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尤仁德.红山文化玉三孔器探研.故宫文物月刊,1998.
    余扶危,叶万松.试论我国犁耕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1(1).
    员雪梅,燕辽,海岱.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袁广阔,侯毅.从城墙夯筑技术看早上诸城址的相对年代问题.文物,2007(12).
    袁靖.试论技术与经济发展状况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系.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袁永明.辽海、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翟少东.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开发模式初探.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张成.版筑营造术创始人傅说.沧桑,2002(1).
    张传开.马克思主义主体和客体范畴的历史发展.江淮论坛,1994(3).
    张福康.中国传统高温釉的起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中国古陶瓷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张广文.凌家滩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V”“U”形截面加工痕与片状厚砣具的使用.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
    张军伟.西王村龙山时代陶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产源的初步考察.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
    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张尚欣等.阿尔寨石窟壁画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南方文物,2009(1).
    张铁锁,傅惠成,刘玉太.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襄汾县人民政府.丁村鼓乐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11).
    张协隆.技术方法论刍议.哲学研究,1985(06).
    张学海.牙璋杂谈.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张玉石.中国古代版筑技术研究.中原文物,2004(2).
    张长寿.论神木出土的刀形端刃玉器.
    张祖方.良渚玉器的刻纹工具—兼谈玉石软化工艺.钱宪和,方建能.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湾,国立台湾博物馆,2003.
    赵春燕,杜金鹏,许宏,陈国粱,孙淑云,粱宏刚.偃师二里头出土铜器的化学组成分析.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赵晖,田鹏颖.从社会技术到社会工程.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赵辉.史前制陶工艺的研究.严文明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赵匡华.我国金丹术中砷白铜的源流与验证.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1).
    赵全暇.新石器时代及商代人类住地的白灰面.考古通讯,1956(5).
    赵珊茸.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晔.良渚文化石器装柄技术的重要物证.浙江省博物馆.东方博物(第二十八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赵晔.良渚文化石器装柄技术探究.南方文物,2008(03).
    赵晔.浙江余杭南湖考古调查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8.
    赵志军,何弩.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5).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宜川县龙王迪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7(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报告——浒西庄与赵家来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考古,2002(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 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发现一座仰韶文化中期特大房址.考古,2005(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3年陶寺城址发掘的新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7),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10),2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I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9),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解希恭.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 员会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石楼岔沟原始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85(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九)ZK-955.考古,198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片的测试和分析.考古,199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1.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大学、刘希圣.石油技术辞典.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刘炜.中国文物大辞典(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内蒙古卷.河南大象出版社,待版.
    钟建.物探在田野考古勘探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编.科技考古·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周南泉.江苏花厅村大汶口文化出土玉串饰.故宫文物月刊,1992.
    周仁,张富康,郑永圃.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1).
    周卫荣.技术史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南方文物,2008(03).
    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周晓陆,张敏.治玉说,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三件玉制品弃余物的研究.南京博物院集刊,1984.
    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朱千详.利用粘土修建夯筑墙房屋的技术.福州大学学报,1987(2).
    庄丽娜.薛家岗文化石料利用特点及产源初探——兼及石器产地的讨论.南方文物,2008(03).
    禚振西.我国制陶转盘的起源及早期的应用.考古与文物,1989(4).
    邹青.技术活动与哲学思维.哲学研究,1989(02).
    左健等.古壁画、陶彩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1999(3).左健等.汉阳陵陶俑彩绘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200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