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日墨学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学界对墨子及墨家学派已经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墨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墨学与儒学一样,也是世界性的学术。墨学对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社会伦理、宗教哲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毫无疑问,日本等国的墨学传播史与研究史也属于墨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将中国墨学和日本等国的墨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审视,才能对墨子及墨家思想作出较为合理的定位,才能对墨学在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世界的形成中的潜在功效作出正确的预期评价。目前我国墨学界对日本等国的墨学研究成果或略而不谈、或一笔带过,这不能不说是墨学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墨学在中国唐代便已传到日本,就现存文献而言,日本的墨学研究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纵观近三百年的日本墨学研究史可以发现,日本的墨学研究成果斐然。与日本墨学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相比,中国学界对日本墨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关于日本对墨学的接受与研究,郑杰文先生所述中国和日本的墨学研究状况在当今墨学界最为详赡,笔者目力所及无出其右者,但就“中日墨学比较研究”课题论,学界至今尚无专门的系统之作。因此,鉴于当今我国墨学界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以日本墨学为例,试图通过对比中日墨学研究中的异同,找出国际墨学研究中的一些规律或模式,并力图使墨学研究更加完整、更趋深入。在内容上,《中日墨学比较研究》一文大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墨子其人其书及其学说的中日研究进行比较,下篇主要对墨学与其他学派关系的中日研究进行比较。
     墨子其人其书及其学说,是中日墨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展现中日研究异同的主要方面。中国学者根据史书记载及他书所引,对墨子姓氏、生平、出身及事迹作了大量的推测和研究。因文献匮乏等因素,日本学者对此并没有新的发现。关于墨子生活的时代,中日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大致有“孔子同时代”、“孔子之后”两种观点。关于墨子籍贯,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多有歧义,有宋国说、齐国说与鲁国说。在墨子籍贯问题上,就其分歧来说,中日学者的看法相类。在墨子出身问题上,中日学者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大多认为墨子来自社会下层。中日学者对墨子其人的研究具有共同性。其一,中日学者在分析《墨子》文本、考证墨家思想学说之前,对墨子的姓氏、生卒时间、出生地、出身及生平事迹等基本问题进行考证。虽然关于墨子生平的文献资料非常少,但中日墨学研究者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考证,对墨子生卒、籍贯、出身及主要事迹等问题作了分析梳理。其二,中日学者采用了文献考证法,即从中国古代墨家及其它先秦典籍中钩稽出相关的资料。中日学者在有关墨子生平、出身等问题的研究中,受不同的文化环境、学术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别。
     对于《墨子》一书的成书及流传过程,学界多有争论。日本学者大都认为,《墨子》一书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经多人、历多时汇集而成。中国学者则依据出土文献推断,早在战国时期《墨子》简本即已流行,但对于《墨子》一书的具体成书过程,尚无一致的认识。中日学者在研究《墨子》各篇的作者及成书时代时,都注意到了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形成、发展、兴盛和衰亡的演变过程,即战国时期墨学发展的分期问题;大都通过分析《墨子》各篇的思想内容,并结合墨学在战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来确定作者及大体成书时间。在分析考证《墨子》篇章作者和形成时间时,中日学者运用的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视角则有所不同。
     在《墨子》学史的研究中,中日两国墨学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治墨路数、切入视角等方面的相似性表现得更加清晰。一方面,在墨学的宗教问题上,尽管少数中日学者有不同认识,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墨家思想中含有宗教思想和宗教信仰,并断定墨家学团已经是一个初步具有宗教信仰、宗教形式及宗教领袖的准宗教集团。另一方面,中日两国学者不仅关注一些与墨子或墨家学派有关的具体“事实”,而且还从“史”的层面对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传播接受情况予以充分关注。对此,日本学者的研究视域更加开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更为丰富。上篇对这些学术现象集中进行了比较研究。
     下篇重点比较中日学界对墨学与诸子学派关系的研究,中日学者在探讨墨学与诸子学派关系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墨家与先秦诸子学派具有相同的学术背景,墨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与诸子学派有着天然的同源关系。中日学界对墨、儒关系的研究皆用力颇深,主要从儒墨起源、儒墨互黜、儒墨相通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中日学者都认可墨出于儒的渊源关系,都把儒家学说作为墨家学说的基础。在探讨墨、儒起源时,日本学者侧重于墨家集团成员的社会地位以及墨家走向衰弱的原因考证,中国学者则进一步分析了起源不同所导致的儒、墨学说的差异。中日学界对墨儒互黜的焦点、争论产生的原因都作了深入的剖析。中国传统儒家学者出于自身门户之见,将墨学放在了儒学的对立面上。近代以来,中国学界开始承认墨学的合理性,并将墨学与儒学作了客观的比较。相对而言,日本学界对待墨儒差别不存在学派偏见。较之墨学与其他学派的比较研究,中日学者对墨家与儒家学派关系的研究最为用力,从客观上讲是因为儒墨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且儒学在中日学界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从主观上讲是因为墨学研究者本身多为儒家学者。
     中日学界对墨学与道家学派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子与墨学起源、庄周学派与墨学、《淮南子》与墨学、道教与墨家这四个方面。中国学者较为关注老子与墨学起源问题,全面分析了老子对墨子的深刻影响,同时存在夸大这种影响的倾向。日本学者更加重视生活环境对墨子的影响,对老墨关系也偏重于差异研究。中国学界对庄周学派与墨学的研究十分全面,而日本学界对此较为忽视。中日学者对《淮南子》与墨学关系的研究的着力点虽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淮南子》对研究汉初墨家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淮南子》说明墨家思想在西汉的延续,日本学者则是通过《淮南子》研究墨家对汉代道家的影响。中国学者将墨家对道教的影响扩大化,日本学者则以有神论和宗教思想作为墨家对道教的主要作用。
     中国历代学者对韩非与墨家的关系研究较少,近代以后才开始关注墨、法关系。中国学者主要从墨子尚同说与韩非中央集权理论的异同、墨子功利主义与韩非唯利主义的异同这两方面进行论述,同时通过韩非对墨家的批评研究墨学在战国后期的流传情况。日本学界关于墨法关系的研究著作少有所见,但日本学者对墨子尚同论与天子专制论的关系、墨子的非命说与君主专制理论的关系较为关切,已进入墨、法关系的研究范围,然而这种关联却是一种不自觉的涉及,并非有意地比较墨、法关系,这是日本墨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墨家的逻辑思想集中体现在《墨辩》中,中国学界对《墨辩》的研究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纷纷借用西方逻辑学阐释《墨辩》的逻辑思想,掀起了《墨辩》研究的高潮。日本学界较之中国学界,更早接受了西方的科技思想、逻辑思想,因此日本学者在解读墨家学说逻辑思维时,也大量运用了西方逻辑学知识。对于墨家与名家逻辑思想的异同,中国学者主要从名实、同异、坚白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日本学者所关注的只是逻辑概念本身,对名、墨逻辑思想的比较则无深入的研究。
     兵家重攻、墨家重守,此两家并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双璧。《墨子》城守诸篇的作者、成书时代、守御思想,为中日学者所共同关注,墨家与兵家思想的异同亦为中日学者所重视。日本学者的研究侧重于篇章考证与比较研究,而中国学界则致力于多元化与综合性的研究。同时,日本学界对出土文献的重视,远不及中国学界,这也是日本学界在墨家军事研究方面的欠缺所在。
     中日学界皆从与诸子学派的比较中,深入发掘墨家思想的源泉。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界的综合研究之作较为丰富,而日本学界的研究多从微观入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同,主要是各自的学术背景使然。正是因为受到传统儒、道思想的浸染,中国学者在探讨儒、墨渊源,道、墨关系时,往往不自觉地夸大了孔、老对墨子思想的影响,而日本学者在探讨诸子与墨家关系时,则表现出客观公正的态度。虽然中日学界对墨家与诸子学派关系研究的侧重点多所不同,但都力求深入分析墨家学说的精髓,可谓相得益彰。只有对比中日研究成果,才能更为透彻地观见墨家学说与诸子学说的同源与异质。
     笔者从中日墨学研究之异同出发,通过比较中日学界对墨子其人其书及其学说的研究,对比中日学者对墨学与诸子学派关系的认识,力图探讨中日墨学研究的规律所在。因此《中日墨学比较研究》一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在对中日墨学研究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比中国墨学研究和日本墨学研究的异同点。文章并非为比较而比较,也未止步于简单的对比层面,而是将墨学视为一个整体,以探讨墨学的思想实质、墨学的发展规律、墨学的传播接受史以及墨学研究的总体性特征为目标。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studied Mozi and Mohist school by multiple angle and multiple level, and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As Confucianism, Moxu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is also a worldwide academic. Moxue had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social ethics and religious philosophy of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Without question, history on transmission and research about Moxue of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also belongs to research scope of Moxue. So only combining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to review comprehensively, we can position Mozi and Mohist school reasonably an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Moxue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world correctly.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do not refer to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Moxue in Japan, which is a defect in study on Moxue.
     Moxue was spread to Japan in Tang Dynasty. As far as the document is concerned, Moxue of Japan can trace its history back to the 1750s. Throughout less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 of Moxue in Japan, we find that it has man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ared with distinguish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Moxue in Japan, academic circles in China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With regard to something about acceptance and study of Moxue in Japan, Mr. Zheng jiewen' study is detailed and rich. What the author learned is not as good as Mr. Zheng jiewen' study. However, as for the subjec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so far, there has not been a monograph on it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So in view of much imperfection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paper I take Moxue of Japan as an example to find some mode or laws in international study on Moxue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which will make study on Moxu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epgoing. As for the conten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Mozi, Mozi and thoughts of Mozi, and the second part abou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Moxue and school of Mozi.
     Mozi, Mozi and thoughts of Mozi are important problems in Moxue of China and Japan, and main parts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Based on history books and other documents, Chinese scholars speculate and study Mozi's surname, time of birth and death, family background and deed abundantly. Because of lacking documents and other factors, Japanese scholars do not find anything new. For the time when Mozi lived,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a contemporary of Confucius, after time of Confucius.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thought Mozi's hometown was Lu, Song or Qi. For Mozi's family background,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have relatively common understanding. Most of them think that Mozi came from lower classes. Study on something about Mozi made by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hav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before analyzed the text of Mozi and studied its thoughts,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discussed a few basic questions, such as Mozi's surname, time of birth and death, hometown, family background and deed. Though the documents about Mozi are scarce,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analyzed and combed time of birth and death, hometown, family background and deed of Mozi based on existing documents. Second,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resort to textual research, that is, they search concerned documents from some works in Pre-Qin period. But they have some differences in study on surname, time of birth and death, hometown, family background and deed of Mozi because of different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background.
     Academic circles have made various claims of the formation and spread about Mozi. Most of Japanese scholars think Mozi was compiled by many people in long time. Based on unearthed documents, Chinese scholars think Mozi, whose edition was bamboo slips, was spread during the period of Zhanguo. But as for the formation of Mozi, they do not have same views. In studying the authors of Mozi and the time of its formation,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all noticed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Mohist school, that is, the development of Mohist school during the period of Zhanguo had a few stages. Most of them conformed the authors of Mozi and the time of its formation by analyzing the thoughts in Mozi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hist school in all stages of Zhanguo. At the same time their ways and angles of study are a little different.
     However, the ways and angles of stud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in study on history of Moxue are a little same. On one hand, as for religious problems in Moxue, though a few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most of them think that there are religious thoughts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Moxue, and Mohist school had become a paramilitary group with religious thoughts, religious forms and religious leaders.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not only some "facts" about Mozi and Mohist school but also something about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thoughts from Mohist school by the Angle of "history". So the research horizon of Japanese scholars is wider than that of Chinese scholars in this respect. Their achievements are much richer.
     The second part mainly compares the study on Moxue and other schools in pre-qin period of Chinese scholars with that of Japanese scholars. Their study has some differences. Mohist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in pre-qin period had the sam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hism had a natural homologous relation with other schools in pre-qin period.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Confucian school by the origin, the exclus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of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They all think Mohist school came from Confucian school, and Mohist school was based on Confucian school. When Japanese scholars explored where Confucian school and Mohist school were from, they focused on Social status of members of Mohist school and the reason of the decline of Mohist school. While Chinese scholars analyzed further different origins led to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analyzed in depth the focus and reason of the exclusion and argument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Mohist school. For partisanship, Chinese traditional scholars thought that Mohism was in opposition to Confucianism. In modern times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began to admit the rationality of Moxue and compared Confucianism with Mohism objectively. Comparatively speaking,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objectively evaluat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Confucian school than that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The reason for it is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Confucian school are the closest, and most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are scholars who study Confucianism.
     In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Taoist school,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focused on the origins of Mohist school and Lao tze, Mohist school and Zhuangzhou school, Mohist school and Huai Nan Zi and Mohist school and Taoism. Chinese schola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origins of Mohist school and Lao tze. The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from Lao tze on Mozi, but at the same there was a tendency to exaggerate the influence. Japanese scholar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living background' influence on Mozi, and they placed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Lao tz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Mohist school and Zhuangzhou school, but to some extent,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ignored it. Although focal points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emphasized, they all thought that Huai Nan Zi had produc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Mohism of initial stage of Han dynasty. Chinese scholars explained the continuation of Mohism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y Huai Nan Zi. Otherwise Japanese scholars studied the influence from Mohist school on Taoism by Huai Nan Zi. Chinese scholars exaggerated the influence from Mohism on Taoism, while Japanese scholars regarded theism and religious thought as main leading role.
     Chinese scholars in all previous dynasties attached less importance to Mohist school and Han Fei. And in modern times they began to notice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Chinese scholars studied something about the spread of Moxue in later stag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y the differencec between "Shang Tong" and centralized theory of Han Fei, the differencec between utilitarianism of Mozi and anti-utilitarianism of Han Fei as well as criticism from Han Fei on Mohist school. Work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are rarely seen in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but Japanese schola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Shang Tong" and despotism of the Son of Heaven, which went into research level. However, their study was not automatically, that is, they compared Mohist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Intentionally, which is a weak link in Moxue of Japan.
     Logical thought of Mohist school mainly reflects in Mo Bia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began to study on Mo Bian between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y used Western logic to expound logical thought in Mo Bian and raised a climax of study on it.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accepted technology thought and logic thought from western countries even earlier tha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so they explained logic thought of Mohist school by western logic thought. Chinese scholars compared logic thought of Mohist school with that of Logician School by "Concept and Entity",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nd "Jian Bai". What Japanese scholars concerned is logical concept itself. And they did not compare logic thought of Mohist school with that of Logician School.
     Strategists in ancient China treasured attack, otherwise Mohist school treasured defense. The two schools are "two stars" in ancient Chinese strategics. The authors, time and thought about defense of pieces about protection against enemy in Mozi are concerned by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So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Strategists in ancient China. Japanese scholars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therwise Chinese scholars committed themselves to diversified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paid much less attention to unearthed documents tha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which is also a weak link in their military research about Mohist school.
     By comparing Mohist school with other schools,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analyze the source of Mohism. Comparatively speaking,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scholars are more than those of Japanese scholars,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do some micro research.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is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fferent academic backgrounds. Jus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fro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hinese scholars often involuntarily exaggerate the influence from Confucius and Lao tze on Mozi in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Otherwise Japanese scholars show objec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Although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they all try to analyze the essence of mohism profoundly, which complements each other. We can understand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ousness of Mohist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The author regar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compares the study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on Mozi, Mozi and thoughts of Mozi with that of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The author also compares the study of Chinese scholar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hist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with that of Japanese scholars and tries to probe the laws of study i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S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adopt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that is, it contras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which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mastery of study on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This article is not for comparison and compared. And it also dose not stay in simple comparison level, but regards Moxue of China and Moxue of Japan as a entirety to probe the essence, the laws of development, the history of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Moxue as well a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xue.
引文
①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第1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②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第20页—第2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①详见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稿》前言,第3页—第5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②广濑淡窗(1782—1856年),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的儒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所创立的私塾咸宜园(1805—1897)被高度评价为“日本近世最大规模的汉学私塾”,“近代学校的先驱”。广濑淡窗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玲莉:《论日本儒学家广濑淡窗的教育思想》,《求索》,2008年第12期,第158页。)
    ③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稿》,第133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④二宫尊德(1787—1856年),又名二宫金次郎。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末期重要的思想家、农政家,在封建统治穷途末路、天灾人祸频发的时代,他以神、儒、佛为哲学思想基础,终生致力于农村的改革和重建的实践,形成独特的“报德仕法”和“报德思想”,成功地指导610余处藩、郡、村的经济振兴。同时对于明治时代初期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以及此后的日本行政改革亦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秦颖、王秀文:《二宫尊德思想在日本社会转型时期的意义及其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72页。)
    ⑤见矢野春隆:《尊德与墨翟——关于其思想的关联性》,《中国文学论丛》,第—号,1968年,第71页—第87页。
    ①见小岛祐马: 《墨子的经济思想》,《经济论丛》,四卷六期,1917年,第508页—第518页。穗积文雄《墨家的经济思想》,《东亚经济论丛》(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内东亚经济研究所),第一卷第一号,昭和十六年(1941年)二月,第127页—第140页。小岛祐马(1881—1966年),文学博士,日本学士院会员,国立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哲学与政治研究家。小岛祐马与宇野哲人、诸桥辙次被称为日本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老前辈”。主要著作有:《古代支那研究》、《中国思想史》。(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50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穗积文雄(1902年—),经济学博士,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名古屋学院大学教授,东方学会会员,社会经济史学会会员,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墨家的经济思想》、《先秦经济思想史》(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4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见宇野哲人:《墨子的社会说》,《东亚之光》(东亚协会发行),第十五卷第九号,1920年,第5页—第11页;饭田忠纯:《墨子的社会观》,《三田评论》,九月号、一月号,1923年、1924年,第21页—第34页,第22页—第31页。宇野哲人(1875—1974年),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私立实践女子大学前校长,东方学会前理事长,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家。1931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部长。1945年任大东文化学院院长,兼任斯文会总干事。主要著作有:《支那哲学史讲话》、《中国近世儒学史》。(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5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③大塚伴鹿:《<墨经>之自然科学知识》,《斯文》(斯文会),第二十四编第三号、第四号,昭和十七年(]942年)三月、四月,第17页—第20页、第29—35页。大塚伴鹿(1915年—),私立立正女子大学讲师,越谷市市长,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思想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墨子的研究》、《古代中国的哲学》。(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8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④大塚伴鹿:《墨子的书志考察》,《大东文化学报》(大东文化研究会),第二辑,昭和十五年(1940年)七月,第56页—第68页。
    ⑤古川常次郎:《墨子名实论考》,《说林》(立命馆文学会编辑),第3卷第10号,1951年10月,第21页—第25页。
    ⑥今鹰真:《(墨子)的押韵》,《日本中国学会报》,第四十五集,1993年,第1页—第7页。今鹰真(1934年—),文学硕士,国立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日本中国学会理事兼评议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京都大学中国文学会会员,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司马迁》、《诸子百家》。(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2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⑦一色英树:《关于<墨子>对<尚书·周书>的引用》,《国学院杂志》,第八十二卷第一号,昭和五十六年(1981年)一月,第64页—第75页。
    ⑧道端良秀:《墨子的思想和中国的佛教》,《(铃木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丛》,明德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第532页。道端良秀(1903年—),私立光华女子大学教授,日本道教学会会员,中国佛教史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唐代寺院的经济史研究》、《儒教与儒教伦理——中国佛教中的“孝”》。(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9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①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第1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今按:《日本国见在书目》一卷,由日本学者藤原佐世于宽平年间即公元889年—897年、中国唐昭宗龙纪元年—乾宁四年奉敕编纂。
    ③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期,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另按:时在中国的两宋之间,藤原敦光(1062—1144年,即中国的宋仁宗嘉佑七年—宋高宗绍兴十四年。)
    ①以上所述据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第110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②秋山仪(1688—1763年),字子羽,号玉山先生,日本著名汉学家。
    ①见高桥均:《关于<读墨子>》,《汉文学会会报》(东京教育大学汉文学会),第二十六号,昭和四十二年(1967年)六月,第16页—第31页。高桥均(1936年—),文学硕士,国立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副教授,中国语学研究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东京教育大学汉文学会会员,中国语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中国语解释的基础》。(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13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182页—第183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③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期,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④郑杰文:《20世纪墨学研究史》,第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山口惠三译阿尔弗兰德:《墨家研究论考》,《(竹田晃先生退官纪念)东亚文化论丛》,第453页—第466页。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见矢野春隆:《尊德与墨翟——关于其思想的关联性》,《中国文学论丛》(一),1968年,第71页—第87页。
    ①孙诒让:《墨子传略》,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②见久松贞明:《论墨子》,《东洋哲学》第三编第四号、第九号,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六月、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第174页—第178页、第429页—第434页。
    ③儿岛献吉郎:《墨子考》,《斯文》(斯文会发行)第六编第一、二号,大正十三年(1924年)四月,第31页—第37页。儿岛献吉郎(1866—1931年),字士文,号星江,一枝巢。文学博士,曾任二松学舍校长、京城帝国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支那文学史纲》、《支那诸子百家考》
    ④小柳司气太:《墨子论》,《哲学杂志》,第二十六卷第二百九十七号,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十一月,第1246页—第1360页。小柳司气太(1870—1940年),日本近代道教研究家,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曾任校长一职。主要著作有:《道教概说》、《东洋思想的研究》。
    ⑤中田耕治:《读墨子》,《公平》(公平社),第九期,2001年,第92页—第95页。中田耕治(1927年—),作家、翻译家。明治大学日本文学科讲师、女子美术大学教授。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下》,《十三经注疏》,第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162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5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⑤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⑥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43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泷川资言(1865—1946年),号君山,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教授,东北帝国大学讲师,日本汉学家。主要者作:《史记会注考证》。
    ⑦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518页—第151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⑧杨伯峻:《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⑨班固:《汉书》,第17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⑩范哗:《后汉书》,第19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⑾陈奇献:《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⑿葛洪:《神仙传》,《道藏精华录》卷八,第32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⒀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①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6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2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2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郑樵:《通志》,第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⑤郑樵:《通志》,第4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⑥郑樵:《通志》,第4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⑦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⑧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辩》第七册下,第6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⑨钱穆:《墨子》,第2页,民国三十六年(1947)上海商务印馆排印《百科小丛书》本,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47册,第184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⑩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1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转引自谭家健:《墨子研究》,第2页,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辩》第七册下,第6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③见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日原利国(1927年—),文学博士,国立大阪大学文学部教授,京都大学文学部讲师,日本中国学会理事兼评议员,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家。主要著作有: 《论语·孟子·荀子·礼记译注》。(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33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①儿岛献吉郎:《墨子考》,《斯文》(斯文会发行),第六编第一、二号,大正十三年(1924年)四月,第31页—第37页。
    ②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页,第三文明社,1978年。森三树三郎(1906年—),私立佛教大学教授,日本中国学会评议员,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古代文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支那古代神话》、《“无”的思想——老庄思想的系统》。(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34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③大川周明:《读墨子》,《东洋》,十月、十一月号,1930年,第2页—第6页、第2页—第5页。大川周明(1886—1957年),法学博士,法政大学教授。日本完整翻译《可兰经》第一人。主要著作有:《回教概论》、《大川周明全集》。
    ④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0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68页—第10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③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第1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④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序论》,第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⑤方授楚:《墨子简表》,《墨学源流》,第12页—第14页,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9年。
    ⑥任继愈:《墨子与墨家》,第1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此观点亦见于其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08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⑦邢兆良:《墨子评传·墨子年表》,第406页——第411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⑧张永义:《墨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94册,第51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⑨见李宗桂:《墨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陈维德:《墨子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⑩徐希燕:《墨学研究》,第2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⑾班固:《汉书》,第17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⑿范哗:《后汉书》,第1912页—第19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①司马迁:《史记》,第23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第811页—第8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毕沅:《墨子注叙》,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④孙诒让:《墨子年表第二》,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9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⑤梁启超:《墨子学案》,《饮冰室合集》(八),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⑥章炳麟:《诸子略说》,《国学讲演录》,第102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1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⑧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⑨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第11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⑩詹剑峰:《墨家的形式逻辑》第21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11]詹剑峰:《墨子的哲学与科学》,第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刘汝霖:《墨子年谱》,转引自顾廷龙主编《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第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3]施炎平:《墨子的智慧》上,镇江,台原出版社,2003年;邓树英等:《墨子与社会问题透视》,第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①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第552页—第55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页,第三文明社,1978年。
    ④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⑥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余知古:《渚宫旧事》(丛书集成初编据平津馆丛书排印本),第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43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58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④葛洪:《神仙传》,《道藏精华录》卷八,第32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亦见《文选》李善注引《抱朴子》,《文选》,第8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⑤班固:《汉书》,第17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⑥陈奇献:《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⑦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⑧毕沅:《墨子注叙》,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⑨武亿《跋墨子》,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7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⑩孙诒让《墨子传略》,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①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页,第三文明社,1978年。
    ②福岛俊翁:《墨学源流考》,《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1930年,第53页—第75页。福岛俊翁,日本知名学者。主要著作有:《寒山诗私解》。
    ③宋成谐:《墨子为齐国人考》,台湾《大陆杂志》,1955年第十一卷八号。
    ④张知寒:《墨子里籍新探》,《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渡边卓(1912—1971年),国立茶之水女子大学文学部教授,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家。1966—1967年参加“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体系的综合研究”,具体负责“墨家思想体系中的天与人的研究”。从1950年到去世,共发表论文37篇,由东洋学丛书刊行会辑录其主要文章,合编为《古代中国思想的研究——孔子传的形成与儒墨集团的思想与行动》一书。(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10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④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④詹剑峰:《墨子的哲学与科学》,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⑤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辩》第七册下,第6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⑥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第1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⑦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中卷,第4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
    ①林徐典:《先秦哲理散文》,第54页,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1982年。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③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④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⑤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4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班固:《汉书》,第17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7页—第6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07页—第2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③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祭统》,《十三经注疏》,第16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①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②详见中华书局编辑部:《云梦秦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李学勤:《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第1页—第8页,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
    ③毕沉:《墨子注叙》,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④章炳麟:《诸子略说》,《国学讲演录》,第176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⑤章炳麟:《诸子略说》,《国学讲演录》,第140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⑥章炳麟:《诸子略说》,《国学讲演录》,第140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⑦章炳麟:《诸子略说》,《国学讲演录》,第176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⑧章炳麟:《诸子略说》,《国学讲演录》,第176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①汪中:《墨子后序》,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71页—第67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②见詹剑峰:《墨家的形式逻辑》第6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①梁启超:《墨子学案》,《饮冰室合集》(八),第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③邢兆良:《墨子评传》,第68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④徐希燕:《墨学研究》,第2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①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②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③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④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⑤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⑥按:“所”,原书误作“当”,今正之。
    ⑦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自序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⑧张永义:《墨子与中国文化》,第29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⑨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第85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①西谷登七郎:《先秦诸子的原始样态》,《支那学研究》(广岛支那学会),第九号,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九月,第1页—第22页。西谷登七郎(1906年—),私立广岛文教女子大学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语学研究家。 (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48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①赤塚忠:《墨子的天志——墨子思想体系的复原》,《研究》(哲学篇)(神户大学文学会),文学部开设纪念特辑号,1955年3月,第162页—第211页。赤塚忠(今按:其生卒年为1913—1983年),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私立二松学舍大学文学部教授,二松学舍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主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专门委员兼评议员,东方学会常任理事,前日本甲骨学会会长,中国古代哲学、历史及古文字研究家。主要著作有:《殷金文考释》、《中国思想概论》。(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俞樾:《墨子间诂序》,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俞序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③罗根泽:《诸子考索》,第179页—第1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①陈柱:《墨学十论》,第24页,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37册,第30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②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37册,第30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①小岛祐马:《墨子的经济思想》,《经济论丛》,第四卷六期、第五卷六期,1917年,第508页—第518页。
    ②池田知久:《墨子的兼爱说和尚贤说》,《中哲文学会报》(东大中哲文学会),第六号,昭和五十六年(1981年)六月,第51页—第68页。池田知久(1941年—),文学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日本周易学会会长,中国社会文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出土资料研究会元会长,东方学会理事,日本中国学会理事,中国哲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郭店楚简儒教研究》
    ①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先进》,《十三经注疏》,第24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小林—郎:《墨子的和评论》,《东亚之光》(东亚协会发行),第十卷第二号,1912年,第51页—第59页。
    ③浅野裕一(1946年—),文学博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哲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墨子》、《古代中国的语言哲学》。
    ①浅野裕一:《墨子尚同论的构造》,《文化》(东北大学文学会),第四十卷第一、二号,1976年,第49页—第63页。
    ①浅野裕一:《关于墨子尚贤论的特性》,《国学院杂志》,第77卷6期,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六月,第44页—第54页。
    ①小林伸二:《围绕墨子天志论》,《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第十五号,平成5年(1993年)3月,第1页—第13页。
    ②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③见楠山春树:《墨子十论的成立》,《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学哲学会),第53期,1968年,第5页—第34页。楠山春树(1922年—),私立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部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理事、评议员兼专门委员,日本星期六谈话会会员,东京大学中国文学哲学会会员,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中国学会会员,日本道教学会会员,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家。(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28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绪言》,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武内义雄,(1886—1966年),文学博士,国立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学士院会员,名古屋大学讲师,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老子的研究》、《中国思想史》。(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48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③见武内义雄:《武内义雄全集》,第七卷《诸子篇二》第二章《墨家》,第45页—第55页,角川书店,1978年。
    ①见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②见武内义雄:《武内义雄全集》,第七卷《诸子篇二》第二章《墨家》,第45页—第55页,角川书店,1978年。
    ①大谷邦彦:《关于<墨子>的考察——以带有宗教思想的诸篇为中心》,《汉文学研究》(早稻田大学汉文学研究会),第九号,1961年9月,第1页—第14页。
    ②见汤浅邦弘:《(吕氏春秋)的义兵说》,《岛根大学教育学部纪要》(岛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二十·五卷,平成3年(1991年)12月,第61页—第74页。汤浅邦弘,日本大阪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战国楚简与秦简之思想史研究》、《上博楚简研究》。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⑤王焕镳:《墨子集诂》,第239页—第24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5页—第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见板野长八:《墨子的非命说》,《史学杂志》(史学会),第58编(自第一号至第六号),1949年6月至1949年12月,第23页—第44页。板野长八(今按:其生卒年为1905—1993年),国立广岛大学名誉教授,私立广岛修道大学教授,东方学会评议员,中国史研究家。主要论著有:《中国古代的帝王思想》、《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③见河崎孝治:《墨子尚贤论的成立期》,《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24集,1972年,第36页—第50页。河崎孝治,现名原孝治,哲学博士,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东方学会会员,广岛哲学会会员,出土资料学会会员,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家。
    ①见河崎孝治:《墨子尚贤论的成立期》,《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24集,1972年,第36页—第50页。
    ①吉永慎二郎:《关于墨家“万民系”集团的存在》,《(秋田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第46集,平成6年(1994年),第17页—第34页。吉永慎二郎,日本秋田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战国思想史研究: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史的关系》。
    ②吉永慎二郎:《墨翟论兼爱——(墨子)兼爱篇的逻辑和构造》,《东洋学集刊》(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67集,1992年,第1页—第21页。
    ③赤塚忠:《关于墨子天志——墨子思想体系的复原》,《研究》(哲学篇)(神户大学文学会),文学部开设纪念特辑号,1955年3月,第162页—第211页。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绪言》,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在墨学研究史上,《墨经》、《墨辩》、‘墨辩’的使用含义混乱,今取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说,以《墨经》指《墨子》中《经》上下、《经说》上下4篇,以《墨辩》指此4篇加《大取》、《小取》共6篇。另外,以‘墨辩’指以《墨辩》6篇为载体的墨家辩学”。见郑杰文先生《20世纪墨学研究史》,第20页注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本文用郑先生说,为避免繁琐,对其他文献中所使用的不同称谓和另外具体所指不加论说。
    ③汪中:《墨子序》,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④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0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①胡适:《先秦名学史》,第57页—第58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
    ②梁启超:《墨子学案》,《饮冰室合集》(八),第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③梁启超:《墨经校释》,第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④梁启超:《墨经校释》,第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⑤梁启超:《墨经校释》,第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⑥梁启超:《墨子学案》,《饮冰室合集》(八),第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⑦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第465页,北京,人民出版,1982年。
    ①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第85页—第86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②罗根泽:《诸子考索》,第183页—第1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③詹剑峰:《墨家的形式逻辑》,第6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④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⑤见高田淳:《<墨经>的思想——<经上>、<经说上>》,《文学部研究年报》(学习院大学),第10期,1963年,第1页—第47页;池田知久:《<墨子>的经、经说与十论》,《中哲文学会报》(东大中哲文学会),第十号,昭和60年(1985年)6月,第1页—第27页。
    ⑥池田知久:《<墨子>的经、经说与十论》,《中哲文学会报》(东大中哲文学会),第十号,昭和60年(1985年)6月,第1页—第27页。
    ①按:在“十论”篇形成时代的认识上,浅野裕一与板野长八的观点一致,但都是不可取的,原因见前文所述。
    ②见浅野裕一:《墨家集团质的变化——语录中所代表的内容》,《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四期,1982年,第17页—第30页。
    ①河崎孝治:《关于<墨子·公输>篇》,《汉学会志》(大东文化大学创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第32号,1993年,第3页—第19页。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王焕镳:《墨子集诂》,第1125页—第112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③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孟子·梁惠王上》:“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见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梁惠王上》,《十三经注疏》,第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见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公孙丑下》,《十三经注疏》,第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9页—第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2页、第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王焕镳:《墨子集诂》,第113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3页—第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王焕镳:《墨子集诂》,第1129页—第113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渡边卓:《墨家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3号,1957年,第1页—第19页。
    ②大塚伴鹿:《<墨子>的兵技诸篇研究》,《大东文化学报》(大东文化学院研究室),第4辑,1941年,第115页—第141页。
    ③千原胜美:《墨子兵技巧考》,《研究论集》(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第3期,1953年,第43页—第49页。
    ④见渡边卓:《墨家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3号,1957年,第1页—第19页。
    ⑤前田—可:《哲学家墨子的军事思想与日本的防卫》,《日本》,第十二月号,1980年,第20页—第25页。前田一可,前田综合研究所文学博士。
    ⑥汤浅邦弘:《<吕氏春秋>的义兵说——与<墨子><司马法>之对比》,《岛根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5卷,1991年,第61页—第74页。
    ⑦大塚伴鹿:《关于<墨子>兵技巧诸篇的研究》,《秦文化论丛》,第8辑,2001年,第318页,秦仙梅译。
    ⑧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8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①大塚伴鹿:《关于<墨子>兵技巧诸篇的研究》,《秦文化论丛》,第8辑,2001年,第318页,秦仙梅译。
    ②见渡边卓:《墨家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三号,1957年,第1页—第19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94页—第1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周富美:《救世的苦行者墨子》,第9页,海口:中国三环出版社,1992年。
    ③张知寒:《墨子里籍新探》,《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王焕镳:《墨子集诂》,第80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见樱井芳朗:《墨家的终绝》,《(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第283页—第297页。樱井芳朗,东京学艺大学教授,东洋史研究家。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5页一第6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对于此处“《墨经》”包括的篇章和主要内容,一些学者作过研究和考证,大体有两种观点:其一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墨经》是指今存《墨子》“十论”的内容,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二是以毕沅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墨经》是今存《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等篇。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王焕镳:《墨子集诂》,第1062页—第10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对于何人何时将这些大同小异的学说汇成《墨子》一书,没有定论。郑杰文先生认为是西汉刘向校定群书时所为(见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46页—第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见河崎孝治:《墨子尚贤论的成立期》,《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24集,1972年,第36页—第50页。
    ①见罗根泽:《诸子考索》,第179页—第1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②见板野长八:《墨子的非命说》,《史学杂志》(史学会),第58编(自第一号至第六号),1949年6月至1949年12月,第23页—第44页。
    ③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37册,第30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④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社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⑤楠山春树:《墨子十论的成立》,《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学哲学会),第53期,1968年,第5页—第34页。
    ⑥大塚伴鹿:《<墨子>的兵技诸篇研究》,《大东文化学报》(大东文化学院研究室),第4辑,1941年,第115页—第141页。
    ⑦千原胜美:《墨子兵技巧考》,《研究论集》(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第3期,1953年,第43页—第49页。
    ⑧渡边卓:《墨家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3号,1957年,第1页—第19页。
    ⑨前田一可:《哲学家墨子的军事思想与日本的防卫》,《日本》,第十二月号,1980年,第20页—第25页。
    ①汤浅邦弘:《<吕氏春秋>的义兵说——与<墨子><司马法>之对比》,《岛根大学教育学部纪要》(岛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25卷,1991年,第61页—第74页。
    ①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下》,《十三经注疏》,第27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85页、第176页、第1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见栗原圭介:《墨家的儒家宗教思想论》,《(加贺博士退官纪念)中国文史哲学论集》,讲谈社,1979年,第61页—第83页。栗原圭介(1913年—),文学博士,私立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东北中国学会会员,大东文化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无穷会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礼记>宗教思想的研究》、《厌祭考》。(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2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见井上博二:《由韦伯的宗教论看邻人爱与<墨子>的兼爱——试论爱之历史的比较文化社会学》,《东洋研究》(大东文化大学东洋研究所),第75期,1985年3月,第1页—第32页。
    ③见谷口义介:《<墨子·名鬼>篇的传说与信仰》,《学林》(中国艺文研究会),第2号,1983年,第1页—第15页。
    ④见酒井和孝:《墨家的宗教思想——以鬼神信仰为中心》,《斯文》,第百号,1991年,第98页—第108页。
    ⑤见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⑥木村善尧:《墨子实利主义的教育思想》,《高商论丛实业教育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彦根高等专业学校研究会),1934年,第9页—第27页。
    ⑦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页,第三文明社,1978年。
    ①久松贞明:《论墨子》,《东洋哲学》,第三编第四号、第九号,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六月、明治二十九年十—月,第174页—第178页、第429页—第434页。
    ②山边进:《关于墨子的“天”——以和传统的天观比较为中心》,《东方学》,第八十四辑,1992年,第1页—第14页。
    ①谷口义介:《<明鬼篇>的传说与信仰》,《学林》(中国艺文研究会),第二号,1983年,第1页—第15页。
    ②今按:孔子所谓“五十而知天命”,其“天命”是“自然命运,即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结果”,是冥冥中的“天”为人预先安排好了的,这里的“天”仍是“自然”的意义而非人格神,与墨家之所谓“天”不同。
    ①清水蕗子:《墨子的考察》,《汉文学研究》,第六号,1958年,第18页—第27页。
    ②久须本文雄:《墨子的祭政论》,《研究纪要(野村平尔学监追悼号)》(日本福祉大学),第38、39合并号,1979年,第231页—第249页。久须本文雄,福岛俊翁弟子。主要著作有:《寒山拾得》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4页—第7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栗原圭介:《墨家的儒家宗教思想论》,《(加贺博士退官纪念)中国文史哲学论集》,讲谈社,1979年,第61页—第83页。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见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①酒井和孝:《墨子的宗教思想——以鬼神信仰为中心》,《斯文》,第百号,1991年,第98页—第108页。
    ②大谷邦彦:《关于<墨子>的考察——以有宗教倾向的诸篇为中心》,《汉文学研究》(早稻田大学汉文学研究会),第九号,1961年9月,第1页—第14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墨子》作为由墨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等后学汇集而成的典籍,称墨子为“子墨子”,有时称禽滑嫠为“子禽子”,称孟胜及其以后的墨家领袖为“巨子”,如果不是编者有意将墨子与其后墨家领袖区分的话,就现存文献资料而言,墨子应该没有做过墨家“巨子”,至少在称呼上墨家学人没有称其为“巨子”。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61页—第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见浅野裕一:《墨家集团质的变化——语录中所代表的内容》,《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四期,1982年,第17页—第30页。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绪言》,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①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第1150页—第11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见浅野裕一:《墨家集团质的变化——传说中的隐含之意》,《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四期,1982年,第17页—第30页。
    ③见郭震旦:《道技合一:墨子科技思想论略》,《东岳论丛》,2010年第2期。
    ④孙诒让:《墨子绪闻》,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见西谷登七郎:《先秦诸子的原始样态——以墨子为例》,《支那学研究》(广岛支那学会),第9号,1952年,第1页—第22页。
    ③见福岛俊翁:《墨学源流考》,《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1930年,第53页—第75页。
    ④见大塚伴鹿:《汉代墨学的倾向》,《大东文化》(大东文化学院编辑部),第14号,1936年,第7页—第83页。
    ⑤见樱井芳郎:《墨家的终绝》,《(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第283页—第297页。
    ⑥见河崎孝治:《墨家的终期》,《(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集》(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事业会),1980年,第179页—第193页;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开》,《日本中国学会报》,第27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⑦见冈本光生:《战国末至汉初的墨家状况——从其他学派出发》,《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学哲学会),第69期,1981年,第105页—第125页。冈本光生(1949年—),哲学硕十,琦玉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全收录》、《墨子思想图解》。
    ⑧见浅野裕一:《墨家集团质的变化——传说中的隐含之意》,《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4期,1982年,第17页—第30页。
    ⑨见沼尻正隆:《墨家衰微考》,《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第22、23合并号(中国文学科创设六十周年纪念号),1985年,第49页—第65页。沼尻正隆(1920年—),私立日本大学文学部教授,日本中国学会会员,日本星期六谈话会会员,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家。(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60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⑩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⑾见藤野岩友:《墨子对国典研究法的影响》,《日本文学研究》(国学院大学国文学会),第6册,1950年,第53页—第59页。藤野岩友(今按:其生卒年为1898—1984年),文学博士,私立国学院大学教授,大东文化大学、庆应义
    塾大学大学院讲师,东方学会会员,国学院大学汉文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巫系文学论》、《中国文学小事典》。(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44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①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②福岛俊翁:《墨学源流考》,《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1930年,第53页—第75页。
    ③山口惠三译阿尔弗兰德:《墨家研究论考》,《(竹田晃先生退官纪念)东亚文化论丛》,第453页—第466页。
    ④武内义雄:《武内义雄全集——墨子》,第七卷《诸子篇二》第二章《墨家》,第45页—第55页,角川书店,1978年。
    ⑤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今村辽平:《管理顾问的老前辈——墨子》,《测量》(日本测量协会),第4、5期,2002年,第52页—第56页、第61页—第65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56页—第6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6页—第6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河崎孝治:《墨子与兼爱》,《东洋研究》,第43期,1976年,第81页—第102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82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38页、第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如其三表法中的第一表就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体现了墨子以古圣先王之道作为判定个人言行和国家大政方针是非或是否得当的根本依据的思想。
    ⑤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60页、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郑杰文先生认为“墨家学团的这种经济一体化制度,并非墨子的首创,孔门学团就先已实施着此一制度……墨子先学儒家之道、孔子之术,故而在继承孔门招收弟子以传学、以游说诸侯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学术活动方式的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孔门学团的经济一体化制度”(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今村辽平:《管理顾问的老前辈——墨子》,《测量》(日本测量协会),第4、5期,2002年,第52页—第56页、第61页—第65页。
    ③见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④见樱井芳朗:《墨家的终绝》,《(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从》(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第283页—第297页。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河崎孝治:《墨子与兼爱》,《东洋研究》,第43期,1976年,第81页—第102页。
    ③见浅野裕一:《墨家集团质的变化——传说中的隐含之意》,《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四期,1982年,第17页—第30页。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陈奇献:《吕氏春秋新校释》,第5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②山口惠三译阿尔弗兰德:《墨家研究论考》,《(竹田晃先生退官纪念)东亚文化论丛》,第453页—第466页。
    ③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谭戒甫说:“祖夫氏,原作相夫氏,兹据日本山仲质所引一本。”
    ③谭戒甫:《墨辩发微》,第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①方授楚:《墨学源流》,第207页—第208页,北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9年。
    ①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②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③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①大塚伴鹿:《汉代墨学的倾向》,《大东文化》(大东文化学院编辑部),第十四号,1936年,第75页—第83页。
    ②向井哲夫:《<淮南子>与墨家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一集,1979年,第43页—第58页。
    ③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①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②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③浅野裕一:《墨家思想体系的理解——关于非攻论》,《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三十三集,1975年,第17页—第43页。
    ④见樱井芳朗:《墨家的终绝》,《(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第283页—第297页。
    ⑤班固:《汉书》,第17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①见樱井芳朗:《墨家的终绝》,《(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第283页—第297页。
    ①见河崎孝治:《关于墨家的终期》,《(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集》(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事业会),1980年,第179页—第193页。
    ②见沼尻正隆:《墨家衰微考》,《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第二十二、二十三合并号(中国文学科创设六十周年纪念号),1985年,第49页——第65页。
    ③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29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见沼尻正隆:《墨家衰微考》,《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第二十二、二十三合并号(中国文学科创设六十周年纪念号),1985年,第49页—第65页。
    ②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页,第三文明社,1978年。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80页—第18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④梁启超:《墨子学案》,《饮冰室合集》(八),第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①钱穆:《墨子》,第77页—第78页,民国三十六年(1947)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百科小丛书》本,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47册,第259页—第260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②方授楚:《墨学源流》,第205页—第210页,北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9年。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⑤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5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水渭松:《墨子导读》第25页—第26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
    ②李绍昆:《墨子:伟大的教育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56册,第99页—第100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③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④见沼尻正隆:《墨家衰微考》,《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第二十二、二十三合并号(中国文学科创设六十周年纪念号),1985年,第49页—第65页。
    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80页—第18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①白寿彝:《中国通史》第4册,第1149页—第116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詹剑峰:《墨子的哲学与科学》,第153页—第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91页—第2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④张永义:《墨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94册,第229页—第230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215页—第2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⑥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第211页—第2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⑦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19页—第12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⑧孙中原:《墨学通论》,第332页—第333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①向井哲夫:《<淮南子>与墨家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一集,1979年,第43页—第58页。
    ①久松贞明:《论墨子》,《东洋哲学》,第三编第四号、第九号,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六月、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第174页—第178页、第429页—第434页。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如西谷登七郎:《先秦诸子的原始样态——以墨子为例》,《支那学研究》(广岛支那学会),第9号,1952年,第1页—第22页。
    ④如福岛俊翁:《墨学源流考》,《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1930年,第53页—第75页。
    ⑤如大塚伴鹿:《汉代墨学的倾向》,《大东文化》(大东文化学院编辑部),第14号,1936年,第75页—第83页。
    ⑥如樱井芳郎:《墨家的终绝》,《(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第283页—第297页。
    ①如河崎孝治:《墨家的终期》,《(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集》(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事业会),1980年,第179页—第193页;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开》,《日本中国学会报》,第27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②如冈本光生:《战国末至汉初的墨家状况——从其他学派出发》,《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学哲学会),第69期,1981年,第]05页—第125页。
    ③如浅野裕一:《墨家集团质的变化——传说中的隐含之意》,《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4期,1982年,第17页—第30页。
    ④如沼尻正隆:《墨家衰微考》,《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第22、23合并号(中国文学科创设六十周年纪念号),1985年,第49页—第65页。
    ⑤如渡边卓:《墨家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三号,昭和三十二年(1957年)六月,第1页—第19页。
    ⑥如藤野岩友:《墨子对国典研究法的影响》,《日本文学研究》(国学院大学国文学会),第6册,1950年,第53页—第59页。
    ⑦如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①见河崎孝治:《战国后期墨家的展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13页—弟214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①班固:《汉书》,第17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班固:《汉书》,第17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冯友兰:《原儒墨》,《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第287页—第289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冯友兰:《原儒墨》,《清华学报》,1935年第2期,第297页。
    ②冯友兰:《原儒墨》,《清华学报》,1935年第2期,第297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第313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第407页—第408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第309页—第310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56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蔡尚思:《墨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墨子研究论丛》(一),第45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④方授楚:《墨学源流》,第95页,北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9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见濑里广明:《露伴的墨子论》,《地域综合研究》,第16卷第1号,1988年6月,第55页—第73页。濑里广明认为露伴的《墨子》以非攻结尾,是因为有感于战争的危机。露伴的《墨子》发表于昭和四年,十二年后日本卷入“大东亚战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露伴通过《墨子》读懂了时代,以非攻对应反战和平。濑里广明(1919年—),主要著作有:《文明批评家露伴》、《露伴与道教》。幸田露伴(1867—1947年),本名幸田成行,号蜗牛庵,文学博士,日本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专攻程朱理学,并多方学习和汉书籍及佛学著作。后与尾崎红叶齐名,于文学史上被称为“红露时代”。1937年获日本政府文化勋章。主要著作有:《五重塔》、《命运》、《俳谐(芭蕉)七部集评释》。
    ②见矢野春隆:《尊德与墨翟——其思想的关联性》,《中国文学论丛》(樱美林大学),第一号,1968年,第71页—第87页。
    ①见山边进:《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第109页—第133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113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尸佼:《尸子》(《百子全书》本),第7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颜渊》,《十三经注疏》,第25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学而》,《十三经注疏》,第24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颜渊》,《十三经注疏》,第25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八佾》,《十三经注疏》,第2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六卷),第65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⑥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⑦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58—1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宪问》,《十三经注疏》,第25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下》,《十三经注疏》,第27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①朱熹:《朱子四书语类》,第840页—第84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梁启超:《墨子学案》,第18页—第20页,民国十年(1921)排印本,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26册,第26页—第28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①见王桐龄:《儒墨之异同》之《道德观念之比较》,《民国丛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②张知寒:《孔(儒)墨异同略论》,《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③服部宇之吉(1867—1939年),号随轩,福岛县人。在近代日本,服部宇之吉是以孔子之徒相标榜、宣扬孔子教最倾心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服部宇之吉还健在的时候,其仁德就被人称颂,甚至被誉为“现代的孔夫子”、“孔夫子的再世”。而且有人模仿孔门十哲,选出“服门十哲”。他本人也“以孔子之徒自任”、以“给予儒教以新生命而树立它在新时代的权威”为己任。服部宇之吉广泛地活跃在近代日本的学术界、教育界甚至政界。他以融贯东西的广博学识来阐释自己对孔子之教的坚定信仰和儒教伦理的现代意义,并自觉地将自己的学识信仰与当时的社会实践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他的思想从一个侧面生动的反映了儒学在近代日本的存在形态和基本特征。服部宇之吉提倡孔子教的目的具体而言不外乎护教、护国和辨诬三个方面。(参见刘岳兵:《论近代日本的“孔子教”——以服部宇之吉为例》,《学术月刊》,2003年第5期。孙丽青:《服部宇之吉与近代中国教育》,《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
    ①服部宇之吉:《孔子与老墨二子》,《东亚之光》,10卷2期,1912年,第16页—第23页。
    ②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贝,第三文明社,1978年。
    ③末永高康:《儒家的利、墨家的利——为理解“唐虞之道”》,《鹿儿大学教育字部研究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编)》,第53卷,2001年,第1页—第17页。末永高康(1964年—),文学博士,鹿儿岛大学教授,东方字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家。
    ①大久保庄太郎:《墨子的自利思想》,《羽衣学园短期大学纪要》,第4号,昭和42年(1967年),第8页—第19页。
    ②宇野哲人:《墨子的社会说》,《东亚之光》(东亚协会发行),第十五卷第九号,1920年,第5页—第11页。
    ①酒井和孝:《末期墨家的兼爱思想——以<吕氏春秋>为媒介》,《哲学》,第三十二集,1980年10月,第1页—第14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三年问》,《十三经注疏》,第16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阳货》,《十三经注疏》,第25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阳货》,《十三经注疏》,第25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三年问》,《十三经注疏》,第16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⑥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三年问》,《十三经注疏》,第16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上》,《十三经注疏》,第27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班固:《汉书》,第1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④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①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61页,中华书局,1990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祭统》,《十三经注疏》,第16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春官·大司乐》,《十三经注疏》,第7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见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春官》,《十三经注疏》,第793页—第8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①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乐记》,《十三经注疏》,第15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旧题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舜典》,《十三经注疏》,第1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颜渊》,《十三经注疏》,第25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泰伯》,《十三经注疏》,第24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160页—第11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⑥关于《诗经》三百篇是否全部入乐的问题,学界尚有不同看法。顾炎武把三百篇分为入乐与不入乐两类,认为只有二《南》、《七月》、《小雅》十六篇、《大雅》十八篇是入乐的诗歌。春秋之时,诗歌与音乐一体,故有所谓乐诗、歌诗、声诗、声歌之称。从诗与乐的关系来看,《诗经》应该是全部入乐的,只不过乐谱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散佚,才有了三百篇是否全部入乐的讨论。
    ⑦王先谦:《苟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79页—第3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84页—第18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②梁启超:《墨子学案》,第44页,《民国丛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③见史墨卿:《墨学探微》,第104页—第107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六十五年(1976)。
    ④见王桐龄:《儒墨之异同》,《民国从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穗积文雄:《墨家的经济思想》,《东亚经济论丛》(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内东亚经济研究所),第一卷第一号,昭和十六年(1941年)二月,第127页—第140页。
    ③见饭田忠纯:《墨子的社会观》,《三田评论》(庆应义塾),九月号、一月号,1923年、1924年,第21页—第34页、第22页—第31页。
    ①见酒井和孝:《墨家“节用”思想史——从根源到流派》,《佐贺大国文》(佐贺大学教育学部国语国文学会),第九期,1981年,第14页—第25页。
    ②见酒井和孝:《墨家的节葬思想——由<吕氏春秋>展开》,《哲学》(广岛哲学会),第30辑,1978年,第17页—第31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先进》,《十三经注疏》,第24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⑥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版),第51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③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祭义》,《十三经注疏》,第15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王桐龄:《儒墨之异同》,《民国从书》第4编第5册,第30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⑤大川周明:《读墨子》,《东洋》,十月、十一月号,1930年,第2页—第6页、第2页—第5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62页—第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大谷邦彦:《关于<墨子>的考察——以有宗教倾向的诸篇为中心》,《汉文学研究》(早稻田大学汉文学研究会),第九号,1961年9月,第1页—第14页。
    ①板野长八:《墨子的非命说》,《史学杂志》(史学会),第58编(自第一号至第六号),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六月至昭和二十四年十二月,第23页—第44页。
    ②见酒井和孝:《墨子的宗教思想——以鬼神信仰为中心》,《斯文》,第百号,1991年,第98页—第108页。
    ①见谷口义介:《<明鬼篇>的传说与信仰》,《学林》(中国艺文研究会),第二号,1983年,第1页—第15页。
    ①孙开泰:《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第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见酒井和孝:《墨子的宗教思想——以鬼神信仰为中心》,《斯文》,第百号,1991年,第98页—第108页。
    ①板野长八:《墨家的非命说与先秦时代的咒术思想》,《东洋史论丛》(石田博士古稀纪念事业会),1965年,第1页—第14页。
    ①见道端良秀:《墨子的思想与中国的佛教》,《(铃木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丛》,1972年,第517页—第532页。
    ①孙诒让:《墨学通论》,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②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下》,《十三经注疏》,第2714页—第27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①胡适著,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第1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②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56页—第4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③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第11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今按:此说欠妥。《庄子·天下》中说:“禹有《大夏》”,这就是关于禹时音乐的记载。见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④今按:此语见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尽心下》,《十三经注疏》,第27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①今按:“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见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上》,《十三经注疏》,第27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小林茂:《关于<墨子>之“圣王”、“圣人”》,《(高田教授、内山教授退休纪念号)大东文化大学汉学会志》,第三十六号,平成九年(1997年)三月十日,第22页—第47页。小林茂(1942年—),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会会员。
    ③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学而》,《十三经注疏》,第24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泰伯》,《十三经注疏》,第24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7页—第10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子路》,《十三经注疏》,第25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王焕镳:《墨子集诂》,第129页、第130页—13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④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学而》,《十三经注疏》,第24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78页—第4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⑥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尽心上》,《十三经注疏》,第27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⑦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1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⑧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126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哀公十五年》,《十三经注疏》,第21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清水蕗子:《墨子的考察——以天志、非命为中心》,《汉文学研究》,第六号,1958年,第18页—第27页。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④陈柱:《墨子十论》,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第162页,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168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⑤钱穆:《国学概论》,第55页—第5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①钱穆:《国学概论》,第5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尽心上》,《十三经注疏》,第27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24页—第2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⑤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离娄上》,《十三经注疏》,第27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尽心下》,《十三经注疏》,第27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梁惠王上》,《十三经注疏》,第26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告子下》,《十三经注疏》,第27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⑥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48页—第1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⑦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0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告子下》,《十三经注疏》,第27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02页—第5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③儿岛献吉郎:《墨子考》,《斯文》,第六编第一、二号,大正十三年(1924年)四月,第31页—第37页。
    ①班固:《汉书》,第17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见宇野茂彦:《<吕氏春秋>中儒墨折中的情况》,《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十六号,1971年,第117页—第138页。
    ①见宇野茂彦:《<吕氏春秋>中儒墨折中的情况》,《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十六号,1971年,第117页—第138页。
    ①见宇野茂彦:《<吕氏春秋>中儒墨折中的情况》,《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十六号,1971年,第117页—第138页。
    ①见宇野茂彦:《<吕氏春秋>中儒墨折中的情况》,《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十六号,1971年,第117页—第138页。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班固:《汉书》,第25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40页—第1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班固:《汉书》,第25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③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④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⑤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30页,北京,中华书 局,1992年。
    ⑥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①韩愈:《读墨子》,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第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韩愈:《读墨子》,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第39页—第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韩愈:《读墨子》,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第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牛。
    ④韩愈:《读墨子》,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第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韩愈《与孟尚书书》,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黄震:《黄氏日钞》,《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第410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③苏轼:《苏轼文集》,第1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④苏轼:《苏轼文集》,第1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⑤朱熹:《朱子四书语类》(《诸子百家丛书》本),第273页—第27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①朱熹:《朱子四书语类》(《诸子百家从书》本),第840页—第84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四,洪迈《容斋随笔》,第38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③胡应麟:《少室山方笔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86册,第287页—第28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①汪中:《述学》,第43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②汪中:《述学》,第43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③俞樾:《墨子间诂序》,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俞序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④孙诒让:《墨子通论》,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3页—第73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⑤孙诒让:《墨子通论》,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⑥孙诒让:《墨子通论》,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3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⑦毕沅:《墨子注叙》,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⑧孙星衍:《墨子注后叙》,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①汪中:《述学》,第43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②见塚野刚史:《韩愈的<读墨子>》,《中国哲学论集》,第21期,1995年12月,第36页—第53页。塚野刚史(1944年—),主要著作有:《旺文社汉字典》、《韩非子的言辞》。
    ①见塚野刚史:《韩愈的<读墨子>》,《中国哲学论集》,第21期,1995年12月,第36页—第53页。
    ②见塚野刚史:《韩愈的<读墨子>》,《中国哲学论集》,第21期,1995年12月,第36页—第53页。
    ①见塚野刚史:《韩愈的<读墨子>》,《中国哲学论集》,第21期,1995年12月,第36页—第53页。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板野长八:《孔子和墨子》,《支那学研究》,第32号,昭和41年(1966年)10月,第1页—第13页。
    ①梁启超:《墨子学案》,《梁启超全集》,第3266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②平野彦次郎(?—1954年),主要著作有:《唐诗选研究》,明德出版社,1974年。他谈论了道家(老子、文子、列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杂家(尹文子、公孙龙、尸子、吕氏春秋、晏氏春秋)眼中的孔子及其思想。他认为墨子对孔子的批评常常不合理。除了《非儒篇》以外,《墨子》提及孔子的地方不多。《墨子》记述的孔子言行与《春秋左氏传》等其他文献记述的并不一致,因此他判断《墨子》的一些作者杜撰孔子的言行,然后谴责他。《墨子》对于孔子的批评如下:孔子是帮助乱贼的小人:孔子是报复私怨的匹夫;孔子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孔子是不知义的邪臣。平野彦次郎认为,诸子的著作中,赞赏孔子的人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孔子的盛名提高自家思想的正当性,不过有的场合他们的确是出于敬慕孔子的德。谴责孔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自家的主张跟孔子的不同;一种是通过批评有名的孔子,让大家关注自家思想。详见平野彦次郎:《先秦时期道墨法杂诸家的孔子观》,《斯文》(斯文会),第十一编第十一号,昭和四年(1929年)十一月。
    ③王夫之:《庄子解》,第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10月。
    ①金春峰:《论<吕氏春秋>的儒家思想倾向及其与<淮南子>基本倾向的区别》,《汉代思想史》附录一,第61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②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③《墨子·亲士》云“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以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与《老子·九章》之“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大意相似。对于这个问题,学界早存争议。汪中认为“《亲士篇》错入道家言二条,与前后不类”,以其为道家语。任继愈则认为《亲士篇》是儒家之言。梁启超、胡适认为《亲士》非墨家之言。今从汪中之说。
    ①吕祖谦:《吕东莱文集》,《丛书集成初编》,第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卷三十九,光绪三十年浙江书局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01册,第6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卷三十九,光绪三十年浙江书局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01册,第6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⑤伍非百《墨子大义述》,第200页—第201页,《民国丛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⑥方授楚:《墨学余论》,方授楚:《墨学源流》,下卷,第102页,北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9年。
    ⑦蒙文通:《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古学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三卷),第223页,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①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第2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第2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②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23页—第1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③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69页—第2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④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⑤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77页—第2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⑥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见服部宇之吉:《孔子与老墨二子》,《东亚之光》,10卷2期,1912年,第16页—第23页。
    ③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4页—第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④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⑤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29页—第2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见福岛俊翁:《墨学源流考》,《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昭和五年(1930年)七月,第53页—第75页。
    ②见福岛俊翁:《墨学源流考》,《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昭和五年(1930年)七月,第53页—第75页。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23页—第1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42页—第10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详见孙以楷:《<庄子>中的墨学》,《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第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2页—第10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③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11页—第3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房玄龄等:《晋书》,第2433页—第24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②秦彦士:《墨子与诸子——兼论墨家逻辑思维的历史命运》,《殷都学刊》,1996年第1期。
    ①大浜皓:《名与实——在<墨经>与<庄子>中的体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期,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第21页—第35页。大浜皓(1904年—),文学博士,国立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国立琉球大学文学部教授,东方学会会员,东洋文化振兴会会员,中国哲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的伦理》、《老子的哲学》。(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7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①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20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②钱穆:《国学概论》,第5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①秦彦士:《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子——异端沉浮与汉代学术政治变迁》,《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秦彦士:《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子——异端沉浮与汉代学术政治变迁》,《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
    ①向井哲夫:《<淮南子>与墨家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一集,1979年,第43页—第58页。
    ①向井哲夫:《<淮南子>与墨家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一集,1979年,第43页—第58页。
    ①向井哲夫:《<淮南子>与墨家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一集,1979年,第43页—第58页。
    ②章炳麟:《检论》,《章太炎全集》(三),第44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③详见李远国:《墨家与道教》,《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
    ①秦彦士:《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子——异端沉浮与汉代学术政治变迁》,《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
    ②秦彦士:《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子——异端沉浮与汉代学术政治变迁》,《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
    ③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第10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①福永光司:《墨家的思想与道教——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神论的系谱》,《(吉冈博士花甲纪念)道教研究论集——道教的思想与文化》,国书刊行会,昭和五十二年(1977年)五月,第19页—第41页。福永光司(今按:其生卒年为1918—2001年),文学学士,国立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兼国立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日本中国学会专门委员,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哲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庄子》、《列子》。(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1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2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福屋正武:《墨子鬼神观的考察——以明鬼篇为中心》,《哲学》,第十七期,1965年10月,第130页—第144页。福屋正武,广岛商船高等专门学校教授。
    ①福永光司:《墨家的思想与道教——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神论的系谱》,《(吉冈博士花甲纪念)道教研究论集——道教的思想与文化》,国书刊行会,昭和五十二年(1977年)五月,第19页—第41页。
    ①罗世烈:《墨家的专制主义》,《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②高建立:《墨子尚同说的专制性特征解析——兼及尚同说对韩非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第220页,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②王克奇:《墨子与孔子、老子、韩非关系论》,《孔子研究》,1997年第3期。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0页—第1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69页—第4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②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③邢兆良:《墨子评传》,第219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④高建立:《墨子尚同说的专制性特征解析——兼及尚同说对韩非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①徐希燕:《墨子的政治思想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②浅野裕一:《墨子尚同论的构造——与天子专制论的对比》,《文化》,第四十卷第一、二号,1976年,第49页—第63页。
    ①浅野裕一:《墨子尚同论的构造——与天子专制论的对比》,《文化》,第四十卷第一、二号,1976年,第49页—第63页。
    ②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⑤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27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②蒋礼鸿:《商君书锥指》(《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③王克奇:《墨子与孔子、老子、韩非关系论》,《孔子研究》,1997年第3期。
    ④蒋重跃:《韩非的道理论及其在诸子天道观中的地位》,《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①蒋重跃:《韩非的道理论及其在诸子天道观中的地位》,《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①板野长八:《墨子的非命说》,《史学杂志》,第58编(自第一号至第六号),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六月至昭和二十四年十二月,第23页—第44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第3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③陈千钧:《韩非之时代背景及其学说渊源(续)》,《学术世界》,1935年第1期。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8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河崎孝治:《战国时代后半期墨家的发展》,《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第87页—第98页。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1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房玄龄等:《晋书》,第24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②秦彦士:《墨子与诸子——兼论墨家逻辑思维的历史命运》,《殷都学刊》,1996年第1期。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2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④梁启超:《子墨子学说》附《墨子之论理学》.第55页.民国二十五年(1936)排印木 任继愈 李广星主
    ⑤梁启超:《子墨子学说》附《墨子之论理学》,第55页—第56页.民国二十五年(1936)排印木,任继愈编:《墨子大全》第26册,第481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26册,第481页—第482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①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3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岛一:《初期<墨辩>思想》,《东洋学集刊》,第三十集,1973年,第1页—第7页。
    ①古川长次郎:《<墨经>的思维法则——同、异、故、法的逻辑学意义》,《立命馆文学》,第127号,1955年,第75页—第83页。
    ②冈阪猛雄:《<墨子·小取>篇的逻辑》,《京都教育大学纪要》,第42号,昭和48年(1973年)2月,第117页—第127页。
    ③儿山敬一:《墨经的数理说》,《哲学杂志》,第五十二卷第六百一十号,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二月,第39页—第70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第2433页—第24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0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③孙冶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0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④岛一:《初期<墨辩>思想》,《东洋学集刊》,第三十集,1973年,第1页—第7页。
    ①秦彦士:《墨子与诸子——兼论墨家逻辑思维的历史命运》,《殷都学刊》,1996年第1期。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第257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张岱年;《中国哲学之名与辩》,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选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第523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④王琯:《公孙龙子悬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⑤王琯:《公孙龙子悬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⑥王琯:《公孙龙子悬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87页—第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大浜皓:《名与实——在<墨经>与<庄子>中的体现》,《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期,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第21页—第35页。
    ②岛一:《初期<墨辩>思想》,《东洋学集刊》,第三十集,1973年,第1页—第7页。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⑤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98页—第9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15页—第6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6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④古川长次郎:《<墨经>的思维法则——同、异、故、法的逻辑学意义》,《立命馆文学》,第127号,1955年,第75页—第83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4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④见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⑤王琯:《公孙龙子悬解》(《新编诸子集成》本),第78页—第8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⑥栾调甫:《读梁任公<墨经校释>》,《哲学》第7期,1922年。
    ①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附《梁任公来书》,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第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②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第4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20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第5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班固:《汉书》,第17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李妙根:《<墨子>选评》,第11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永熔等:《四库全书总日》,第10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②毕沉:《墨子注叙》,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第66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③曹耀湘:《墨了笺》卷十四第一页,湖南官书报局印本,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了大全》第19册,第669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④尹桐阳:《墨子新释》卷三,第十九页,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22册,第268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0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①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第132页,南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千原胜美:《墨子兵技巧考》,《研究论集》(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第3期,1953年,第43页—第49页。
    ①见大塚伴鹿:《<墨子>的兵技诸篇研究》,《大东文化学报》,第四辑,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一月,第115页—第141页。
    ②见渡边卓:《墨子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第三号,昭和三十二年(1957年)六月,第1页—第19页。
    ③见渡边卓:《墨子的兵技巧书》,《东京支那学报》,第三号,昭和三十二年(1957年)六月,第1页—第19页。
    ①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第14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②俞樾:《墨子间诂序》,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俞序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9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见田中谈:《<墨子>城守诸篇研究》,《中国史研究》,第1期,1991年,第112页—第124页,宋镇豪译:《<墨子>城守诸篇再研究》,《文博》,第3期,1993年,第5页—第18页,宋镇豪译。
    ①陈奇献:《吕氏春秋新校释》,第113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张知寒:《墨子研究论丛》(二),第243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③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第三章《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子》,第97页—第117页,第三文明社,1978年。
    ①神乐冈昌俊:《墨子——兼爱主义者》,日原利国编《中国思想史》,第24页—第34页,べりかん社.1987年
    ②小林一郎:《墨子的和平论》,《东亚之光》,第十卷第二号,1912年,第51页—第59页。
    ①香坂顺一:《墨子的“非战论”——沦落为反面教材的墨子》,《亚洲文化》,第2卷第3期,1966年,第7页—第21页。香坂顺一(1915年—),文学学士,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教授,亚非作家协会日本协议会委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语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语学研究家。主要著作有:《现代中国语法》、《中国语学的基础知识》。(见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第4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1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①黄朴民:《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散论》,第506页,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第2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汤浅邦弘:《<吕氏春秋>的义兵说——<墨子>与<司马法>的对比》,《岛根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二十五卷,1991年,第61页—弟74页。
    ②宇野茂彦:《关于<吕氏春秋>儒墨折中的情况》,《东京支那学报》,第十六号,1971年,第117页—第138页。
    ③孙武撰,曹操等注,杨内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本),第11页一第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④孙武撰,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本),弟283页—第2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⑤孙武撰,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①安冈正笃:《墨子与Gandhi》,《东洋思想研究》(亚细亚文化协会研究所),第三册,大正十二年(1923年),第1页—第15页。
    ①彭林、黄朴民:《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第14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毕沅:《墨子注》,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2.蔡仁厚:《墨家哲学》,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
    3.蔡仁厚:《墨辩研究》,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4.曹耀湘:《墨子笺》,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5.曹耀湘:《墨子笺》,长沙,湖南官书报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6.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7.陈拱(陈问梅):《儒墨平议》,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8.陈问梅(陈拱):《墨学之省察》,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9.陈顾远:《墨子政治哲学》,上海,泰东图书局,1934年。
    10.陈维德:《墨子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11.陈癸淼:《墨辩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
    12.陈梦雷、蒋廷锡等:《墨子汇考》,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3.陈孟麟:《墨辩逻辑学》,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14.陈仁锡:《墨子奇赏》,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5.陈深:《墨子品节》,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6.陈柱:《(墨子刊误>刊误》,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7.陈柱:《墨学十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18.陈柱:《墨学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邓树英等:《墨子与社会问题透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20.方孝博:《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1.方授楚:《墨学源流》,北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9年。
    22.方授楚:《墨学源流》,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
    23.傅山:《墨子大取篇释》,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24.高亨:《墨经校诠》,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25.顾实:《墨子辩经讲疏》,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26.归有光等:《墨子评点》,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27.洪颐煊:《墨子丛录》,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28.黄省三:《墨子思想新探》,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1995年。
    29.姜宝昌:《墨经训释》,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30.江有诰:《墨子韵读》,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31.焦竑等:《墨子品汇释评》,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32.李笠:《定本墨子间诂校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33.李绍昆:《墨子:伟大的教育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56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4.李绍崑:《墨子:伟大的教育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
    35.李绍崑:《墨学十讲》,台湾,水牛出版社,1990年。
    36.李学勤:《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四川大学历史系编: 《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
    37.李渔叔:《墨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38.李贽:《墨子批选》,《古今图书集成》本,北京、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39.李宗桂:《墨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40.梁启超:《墨子学案》,《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1.梁启超:《墨子学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42.梁启超:《墨子学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43.梁启超:《墨子学案》,《民国丛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44.梁启超:《墨子学案》,《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45.梁启超:《子墨子学说》,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46.梁启超:《墨子之论理学》,《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7.梁启超:《墨经校释》, 《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8.刘昶:《续墨子间诂》,上海,扫叶山房,1925年。
    49.刘如瑛:《墨子笺校商补》,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50.刘师培:《墨子拾补》,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51.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2.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37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3.马骗:《墨翟之言》,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54.《墨子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5.钱穆:《墨子》,《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56.钱穆:《墨子》,《百科小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7.秦彦士:《墨子新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58.任继愈:《墨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59.任继愈:《墨子与墨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60.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61.史墨卿:《墨学探微》,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
    62.水渭松:《墨子导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
    63.施炎平:《墨子的智慧》,台湾,台原出版社,2003年。
    64.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65.孙广德:《墨子政治思想之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
    66.孙诒让:《墨子间诂》,《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7.孙中原:《墨学通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68.谭家健:《墨子研究》,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69.谭家健、郑君华:《墨子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70.王安石:《杨墨辩》,《古今图书集成》本,北京、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71.谭戒甫:《墨辩发微》,《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72.谭戒甫:《墨辩发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73.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4.谭戒甫:《墨经易解》,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75.谭宇权:《墨子思想评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
    76.谭正璧:《墨子读本》,上海,中华书局,1949年。
    77.唐敬杲:《墨子选注》,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78.唐尧臣:《墨子》,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79.汪奠基:《墨辩的逻辑科学思想分析》,《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80.王焕镳:《墨子集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81.王焕镳:《墨子校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82.王焕镳:《墨子校释商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83.王冬珍:《墨学新探》,台湾,世界书局,1980年。
    84.王景曦:《墨商》,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85.王闿运:《墨子注》,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86.王念孙:《墨子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读书杂志》王氏家刻本,1985年。
    87.王桐龄:《儒墨之异同》,北京,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图书馆,1922年。
    88.王桐龄:《儒墨之异同》,《民国丛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89.王绍兰:《读墨子杂记》,《丛书集成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
    90.王叔珉:《墨子斠证》,台湾,世界书局,1965年。
    91.王树柟:《墨子斠注补正》,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92.王讃源:《墨子》,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
    93.吴汝纶:《点勘墨子读本》,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94.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又2006年。
    95.伍非百:《墨子大义述》,上海,国民印务局,1912年。
    96.伍非百:《墨子大义述》,《民国丛书》第4编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97.伍非百:《墨辩论文集》,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98.邢兆良:《墨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99.徐希燕:《墨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0.薛保纶:《墨子的人生哲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76年。
    101.严灵峰:《墨子简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
    102.严灵峰:《无求备斋墨子集成》,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03.杨俊光:《墨子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4.杨宽:《墨经哲学》,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05.杨荣国:《孔墨的思想》,上海,生活书店,1947年。
    106.杨向奎:《墨经数理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7.叶玉麟:《白话译解墨子》,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08.尹桐阳:《墨子新释》,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09.尹桐阳:《墨子新释》,任继愈、李广星主编:《墨子大全》第22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10.于鬯:《墨子校书》,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11.詹剑峰:《墨家的形式逻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112.詹剑峰:《墨子的哲学与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13.张纯一:《墨子集解》,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
    114.张惠言:《墨子经说解》,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15.张其锂:《墨经通解》,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16.张铁君:《三民主义与儒墨正名思想》,台湾,三民主义研究所,1967年。
    117.张煊:《墨子经说新解》,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18.张永义:《墨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9.张之纯:《评注墨子菁华》,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120.张之纯:《评注墨子菁华录》,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21.张知寒主编:《墨子研究论丛》(一),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2.张知寒主编:《墨子研究论丛》(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杜,1993年。
    123.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4.郑杰文:《20世纪墨学研究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5.周长耀:《墨子思想之研究》,台湾,中华伦理科学教育协会,1974年。
    126.周子仪(潜庵子):《墨子删定》,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27.朱亦栋:《墨子书札记》,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班固:《汉书》,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6.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9.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古今图书集成》本,北京、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10.《道藏》,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11.丁福保:《道藏精华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12.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
    13.杜国庠:《杜国庠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14.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15.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6.范宁:《博物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7.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8.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神州出版社,1931年。
    2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2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2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2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2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
    29.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31.葛洪:《神仙传》,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32.顾颉刚:《古史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3.顾廷龙主编:《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4.《管子》,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35.《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36.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37.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38.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39.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1982年。
    40.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41.《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2.韩菼:《有怀堂文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43.韩婴:《韩诗外传》,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44.杭世骏:《续礼记集说》,杭州,浙江书局,光绪三十年(1904)。
    45.杭世骏:《史记考证》,《道古堂外集》,补史亭刊本,乾隆五十三年(1788)。
    46.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7.洪迈:《容斋随笔》,《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48.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9.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上海,文风书局,1944年。
    5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51.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3.胡适:《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4.胡适:《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5.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
    56.胡适:《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57.胡适:《胡适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58.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59.胡应麟:《少室山方笔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60.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1.黄朴民:《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散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
    62.黄汝成:《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63.黄震:《黄氏日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64.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65.蒋伯潜:《诸子通考》,蒋祖怡校改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66.蒋礼鸿:《商君书锥指》,《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7.焦竑:《国史·经籍志》,《古今图书集成》本,北京、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68.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9.旧题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70.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1.李妙根:《<墨子>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2.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7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74.梁启超:《子墨子学说》附《墨子之论理学》,《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
    75.梁启超:《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7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7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7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79.林徐典:《先秦哲理散文》,新加坡肯特岗,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1982年。
    80.令狐德菜:《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81.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
    82.刘祁:《归潜志》,《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3.刘起釪:《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84.刘熙:《释名》,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5.刘向:《新序》,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6.刘向:《说苑》,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87.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88.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9.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0.柳宗元:《柳河东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91.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92.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附《梁任公来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93.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94.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95.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96.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97.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98.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99.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0.马总:《意林》,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墨子集成》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101.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102.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3.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4.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105.彭林,黄朴民:《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6.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107.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8.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9.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10.钱曾:《读书敏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11.《秦文化论丛》第八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3.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114.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5.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6.尸佼:《尸子》,《百子全书》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7.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18.泷川资言等:《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9.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20.宋濂:《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1.苏辙:《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22.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23.司马迁:《史记》,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24.苏轼:《苏轼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5.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26.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27.苏洵:《嘉祐集》,曾枣庄、金成礼笺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993年。
    128.孙光宪:《北梦琐言》,《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29.孙开泰:《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0.孙武撰,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31.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2.陶宗仪:《辍耕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33.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34.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35.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136.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37.汪中:《述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8.王安石:《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9.王夫之:《庄子解》,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140.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41.王琯:《公孙龙子悬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42.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143.王利器:《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44.王令:《广陵先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145.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46.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47.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48.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9.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50.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51.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5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又2003年。
    153.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55.王洲明等:《贾谊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15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57.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58.魏徵:《群书治要》,《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59.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0.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6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62.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63.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64.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65.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66.荀悦:《申鉴》,《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67.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168.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9.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70.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1.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172.颜之推:《颜氏家训》,《诸子集成》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又,《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73.杨伯峻:《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7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75.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76.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7.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178.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1954年。
    179.杨向奎:《杨向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0.扬雄:《法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浙江书局本,1989年。
    181.杨燕起等:《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82.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83.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84.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馀话》,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185.《逸周书》,《新世纪万有文库》本,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86.应劭:《风俗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87.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88.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189.俞正燮:《癸巳类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190.俞正燮:《癸巳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19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192.余知古:《渚宫旧事》,《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93.林宝:《元和姓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194.章炳麟:《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95.章炳麟:《国学讲演录》,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196.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诸子集成》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7.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98.张惠言:《茗柯文编》,《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99.张舜民:《画墁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00.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201.郑杰文:《中国古代纵横家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202.郑杰文:《齐宗教研究》,《齐文化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203.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4.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05.赵蕤:《长短经》,《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06.赵彦卫:《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07.赵与时:《宾退录》,《宋元笔记丛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08.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09.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10.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11.中华书局编辑部:《云梦秦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2.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13.周富美:《救世的苦行者墨子》,海口,中国三环出版社,1992年。
    214.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15.朱熹:《朱子四书语类》,《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16.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17.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1.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2.陈千钧:《韩非之时代背景及其学说渊源(续)》,《学术世界》,1935年第1期。
    3.冯友兰:《原儒墨》,《清华学报》,1935年第2期。
    4.高建立:《墨子尚同说的专制性特征解析——兼及尚同说对韩非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郭震旦:《道技合一:墨子科技思想论略》,《东岳论丛》,2010年第2期。
    6.蒋重跃:《韩非的道理论及其在诸子天道观中的地位》,《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7.李远国:《墨家与道教》,《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
    8.栾调甫:《读梁任公<墨经校释>》,《哲学》,1922年第7期。
    9.罗世烈:《墨家的专制主义》,《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0.秦彦士:《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子——异端沉浮与汉代学术政治变迁》,《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
    11.秦彦士:《墨子与诸子——兼论墨家逻辑思维的历史命运》,《殷都学刊》,1996年第1期。
    12.秦彦士:《出土文献提供的<墨子·备城门>诸篇新证》,《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13.宋成谐:《墨子为齐国人考》,台湾《大陆杂志》,1955年第十一卷八号。
    14.孙以楷:《<庄子>中的墨学》,《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15.王克奇:《墨子与孔子、老子、韩非关系论》,《孔子研究》,1997年第3期。
    16.徐希燕:《墨子的政治思想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4期。
    17.张岱年:《中国哲学之名与辩》,《哲学评论》,1947年第10卷第5期。
    18.张知寒:《墨子里籍新探》,《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9.张知寒:《孔(儒)墨异同略论》,《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1890年
    《论墨子兼爱说》,岛田重礼,《哲学会杂志》第四卷下第四十四期,1890年。
    1894年
    《儒墨老的社会主义》,吉田良春,《国家学会杂志》第八卷九十一号,明治二十七年(公元1894年)。
    1896年
    《论墨子》,久松贞明,《东洋哲学》第三编第四号、第九号,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
    《墨子年代考》,服部宇之吉,《哲学杂志》第十一卷一一○期、一一一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
    《荀墨的异同》,西胁玉峰,《东洋哲学》第三编第七号、第四编第七号,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
    1898年
    《庄子学说》,朝井次之吉,《东洋哲学》第五编第三号、第十号、第十一号、第十二号,1898年。
    1911年
    《墨子的认识论》,木田洞龙,《艺文》第2卷第4期,1911年。
    《墨子论》,小柳司气太,《哲学杂志》第二十六卷第二百九十七号,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
    《墨子解题》,本城蒉,《东亚研究》(东京学海指针社发行)第一卷第一号,1911年。
    1912年
    《墨子的非战论》,山口察常,《东洋》第25卷第3期,1912年
    《孔子与老、墨二子》,服部宇之吉,《东亚之光》第10卷第2期,1912年。
    《墨子的和平论》,小林一郎,《东亚之光》(东亚协会发行)第十卷第二号,1912年。
    1917年
    《墨子的经济思想》,小岛祐马,《经济论丛》第四卷第六期、第五卷第六期,1917年。
    1920年
    《墨子的社会说》,宇野哲人,《东亚之光》(东亚协会发行)第十五卷第九号,1920年。
    1922年
    《通过<荀子>看墨子学说被忽视的一面》,吴虞著,青木正儿译,《支那学》第二卷第七号,大正十一年(1922年)
    1923年
    《墨子的社会观》,饭田忠纯,《三田评论》(庆应义塾)九月号、一月号,1923年、1924年。
    《墨子与Gandhi)),安冈正笃,《东洋思想研究》(亚细亚文化协会研究所)第三册,大正十二年(1923年)。
    1924年
    《墨子考》,儿岛献吉郎,《斯文》(斯文会发行)第六编第一、二号,大正十三年(1924年)。
    1929年
    《先秦墨道法杂诸家的孔子观》,平野彦次郎,《斯文》(斯文会)第十一编第十一号,昭和四年(1929年)。
    1930年
    《读墨子》,大川周明,《东洋》十月、十一月号,1930年。
    《墨学源流考》,福岛俊翁,《龙谷大学论丛》第292号,昭和五年(1930年)。
    《墨子与现代思想》,萱野长知,《同仁》(同仁会)十一月号,昭和五年(1930年)。
    1933年
    《墨子引经考(上、中、下)》,藤川熊一郎,《斯文》(斯文会)第十五编第八号,1933年。
    《诸子序说(一)》,岳阳山田谦吉辑述,《支那研究》第三十一号,昭和八年六月(1933年)。
    1934年
    《墨子实利主义的教育思想》,木村善尧,《高商论丛实业教育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彦根高等专业学校研究会),1934年。
    1936年
    《汉代墨学的倾向》,大缘伴鹿,《大东文化》(大东文化学院编辑部)第十四号,1936年。
    1937年
    《墨经的数理说》,儿山敬一,《哲学杂志》(哲学会)第五十二卷第六百一十号,昭和十二年(1937年)。
    《墨子与形而上学者及道家》,亨利·马斯佩罗著,向井章、西山荣久译,《东亚经济研究》(山口高等商业学校)第二十一卷第二号,1937年
    1938年
    《管子的考察》,小林升,《东洋思想研究》(岩波书店刊行)第二集,1938年。
    1940年
    《<墨子>的书志考察》,大塚伴鹿,《大东文化学报》(大东文化研究会)第二辑,昭和十五年(1940年)。
    1941年
    《<墨子>的兵技诸篇研究》,大塚伴鹿,《大东文化学报》(大东文化学院研究室)第四辑,昭和十六年(1941年)。
    《墨家的经济思想》,穗积文雄,《东亚经济论丛》(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内东亚经济研究所)第一卷第一号,昭和十六年(1941年)
    《<墨子>的十三篇本》,大塚伴鹿,《书志学》(日本书志学会)第拾六卷第六号,1941年。
    1942年
    《<墨经>之自然科学知识》,大塚伴鹿,《斯文》(斯文会)第二十四编第三号、第四号,昭和十七年(1942年)
    《<墨子>经篇的旁行》,大塚伴鹿,《书志学》(日本书志学会)第拾八卷第一号,1942年。
    《<墨经>的哲学思想》,大塚伴鹿,《大东文化学报》(大东文化学院研究室)第六辑,昭和十七年(1942年)。
    1944年
    《中国古代的诡辩论》,大塚伴鹿,《斯文》(斯文会发行)第二十六编第八、九、十合并号,1944年。
    1949年
    《墨子的非命说》,板野长八,《史学杂志》(史学会)第58编(自第一号至第六号),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
    《<墨子>书的篇目及传本》,石田公道,《学艺》(北海道学艺大学机关志)第一卷第一号,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
    1950年
    《墨子对国典研究法的影响》,藤野岩友,《日本文学研究》(国学院大学国文学会)第六册,1950年。
    1951年
    《名与实——在<墨经>与<庄子>中的体现》,大浜晧,《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三期,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
    《墨家的思想与其和平运动》,茑川芳久,《奈良学艺大学纪要》第1卷第1号,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
    《墨子名实论考》,古川常次郎,《说林》(立命馆文学会编辑)第3卷第10号,1951年。
    1952年
    《他爱与自爱——墨翟与杨朱》,大浜晧,《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3,哲学1,1952年。
    《先秦诸子的原始样态——以墨子为例》,西谷登七郎,《支那学研究》(广岛支那学会)第九号,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
    《与公输子相关的两三个传说》,森鹿三,《东方学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第二十一册,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
    1953年
    《墨子兵技巧考》,千原胜美,《研究论集》(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第3期,1953年。
    1955年
    《<墨经>的思维法则——同、异、故、法的逻辑学意义》,古川长次郎,《立命馆文学》(立命馆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第127号,1955年。
    《同与异——<荀子·正名>篇与<墨经·小取>篇》,大浜晧,《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7,哲学4,1955年。
    《墨子的天志——墨子思想体系的复原》,赤塚忠,《研究》(神户大学文学会)文学部开设纪念特辑号,1955年。
    1956年
    《殷纣王传说考——特别以尚书、墨子为中心》,井上源吾,《人文科学研究报告》(长崎大学学艺学部)第6号,昭和三十一年(1956年)。
    1957年
    《墨家的兵技巧书》,渡边卓,《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三号,昭和三十二年(1957年)。
    1958年
    《对墨子兼爱说的逻辑学考察》,保田清,《哲学研究》(京都哲学会)第三十九卷十册第四百五十六号,昭和三十三年(1958年)。
    《墨子的考察——以天志、非命为中心》,清水蕗子,《汉文学研究》第六号,1958年。
    《关于<墨子·尚贤>篇》,中岛千秋,《爱媛大学纪要》(第一部人文科学)第四卷第一号,昭和33年(1958年)。
    《春秋战国时代哲学书的方言——在<论语>与<墨子>中》,吉田慧,《人文学》(同志社大学人文学会)第三十八号,1958年。
    1959年
    《孔子与墨子》,山室三良,《九州中国学会报》第五卷,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
    《墨子的天志论》,穴泽辰雄,《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2集,1959年。
    《试论墨子思想的理解》,小仓芳彦,《史学杂志》(东京大学文学部史学会)第68编第7号,1959年。
    1961年
    《关于<墨子>的考察——以有宗教倾向的诸篇为中心》,大谷邦彦,《汉文学研究》(早稻田大学汉文学研究会)第九号,1961年。
    1962年
    《墨家与<尚书>(上)——其历史意识的展开》,松本雅明,《古代学》第十一卷第一号、第二号,昭和三十七年、昭和三十八年(1962年、1963年)。
    1963年
    《<墨经>的思想——<经上>、<经说上>》,高田淳,《文学部研究年报》(学习院大学)第10期,1963年。
    1964年
    《墨家的终绝》,樱井芳朗,《(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会),1964年。
    《<墨经>的思想——<经下>、<经说下>》,高田淳,《东京女子大学论集》第15卷第1号,1964年。
    《战国策诸篇纪年问题》,绪形畅夫,《汉文学学会报》(东京教育大学汉文学会)第二十三号,昭和三十九年(1964年)。
    1965年
    《墨家的非命说与先秦时代的咒术思想》,板野长八,《东洋史论丛》(石田博士古稀纪念事业会),1965年。
    《墨家鬼神观的考察——以<明鬼>篇为中心》,福屋正武,《哲学》第十七期,1965年。
    1966年
    《关于<墨经>的语言意识》,冈阪猛雄,《京都教育大学纪要》第29期,1966年。
    《孔子与墨子》,板野长八,《支那学研究》(广岛支那学会)第32号,昭和41年(1966年)
    《墨子的“非战论”——沦落为反面教材的墨子》,香坂顺一,《亚洲文化》(亚洲文化研究所)第2卷第3期,1966年。
    《先秦诸子思想的静态考察——对道、墨、法、儒诸家的普遍妥当性的追问》,泽田多喜男,《日本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东北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第2集,1966年。
    1967年
    《关于<读墨子>》,高桥均,《汉文学会会报》(东京教育大学汉文学会)第二十六号,昭和四十二年(1967年)。
    《<吕氏春秋>与墨家》,沼尻正隆,《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复刊第五号,昭和四十二年(1967年)。
    《墨家思想之目的与手段——兼爱论与天志论》,千叶仁,《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十八集,1967年。
    《墨子的自利思想》,大久保庄太郎,《羽衣学园短期大学纪要》第4号,昭和42年(1967年)。
    1968年
    《<墨子>的文章》,今鹰真,《(吉川博士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论集》(筑摩书房),1968年。
    《墨子十论的成立》,楠山春树,《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学哲学会)第53期,1968年。
    《墨子原初思想探寻——兼爱论与非攻论》,千叶仁,《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二十集,1968年。
    《中庸与墨子思想》,山田统,《国学院杂志》第69卷第9期,昭和四十三年(1968年)。
    《<书经>的成立——墨子与孟子的饰演角色》,吉田惠,《人文学》(同志社大学人文学会)第101号,1968年。
    《尊德与墨翟——其思想的关联性》,矢野春隆,《中国文学论丛》(樱美林大学)第一号,1968年。
    《鲁迅的“非攻”与<墨子>》,驹田信二,《中国文学论丛》(樱美林大学)第一号,1968年。
    1969年
    《墨家的人类学与社会哲学》,小林多加士,《东洋学研究》(东洋大学东洋学研究所)第三期,1969年。
    《墨子的大人》,宇都木章,《青山史学》(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史学科研究室)创刊号,1969年。
    1970年
    《关于皋陶谟篇对话构成的思想史考察——特别考察儒墨的对抗,及对其的调停与活用的王延礼乐思想方面(上、中、下)》,小野泽精一,《人文科学科纪要》(东京大学教养学部人文科学科,国文学研究室、汉文学研究室编。东京大学出版会)第51辑,1970年。
    《前汉墨家的再生——试论儒教的官学化》,福井重雅,《东方学》第39期,1970年。
    1971年
    《关于<吕氏春秋>儒墨折中的情况》,宇野茂彦,《东京支那学报》(东京支那学会)第十六号,1971年。
    1972年
    《墨子的社会政策论》,久须本文雄,《研究纪要——浅贺教授喜寿纪念论文集》(日本福祉大学)第20—-21号,1972年。
    《墨子的思想与中国佛教》,道端良秀,《(铃木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丛》,明德出版社,1972年。
    《墨子尚贤论的成立期》,河崎孝治,《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二十四集,1972年。
    1973年
    《初期<墨辨>思想》,岛一,《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三十集,1973年。
    《<墨子·小取>篇的逻辑》,冈阪猛雄,《京都教育大学纪要》第42号,昭和48年(1973年)。
    1974年
    《墨家的非命说》,泽田多喜男,《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第二十二辑,1974年
    《墨家思想体系理解(一)——关于兼爱论》,浅野裕一,《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三十二集,1974年。
    1975年
    《墨家的人类观——以尚贤论与兼爱论为中心》,冈本光生,《文学研究科纪要》(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别册二集,1975年。
    《墨家思想体系理解(二)——关于非攻论》,浅野裕一,《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三十三集,1975年。
    《战国后期墨家的展开》,河崎孝治,《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二十七集,1975年。
    1976年
    《别墨异闻》,山田统,《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会)第四期,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
    《墨翟与兼爱》,河崎孝治,《东洋研究》第43期,1976年。
    《墨子尚同论的构造——与天子专制论的对比》,浅野裕一,《文化》(东北大学文学会)第四十卷第一、二号,1976年。
    《墨子尚贤论的特征》,浅野裕一,《国学院杂志》第77卷第6期,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
    《墨家的鬼神观》,郑正浩,《中国综合研究》创刊号,1976年。
    1977年
    《墨家的思想与道教——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神论的系谱》,福永光司,《(吉冈
    博士花甲纪念)道教研究论集——道教的思想与文化》,国书刊行会,昭和五十二年(1977年)。
    1978年
    《墨家的节葬思想——于<吕氏春秋>中的展现》,酒井和孝,《哲学》(广岛哲学会)第30辑,1978年。
    1979年
    《<淮南子>与墨家思想》,向井哲夫,《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一集,1979年。
    《末期墨家的非攻思想——于<吕氏春秋>中的展现》,酒井和孝,《佐贺大国文》(佐贺大学教育学部国语国文学会)第七期,1979年。
    《墨家的儒家宗教思想论》,栗原圭介,《(加贺博士退官纪念)中国文史哲学论集》,讲谈社,1979年。
    《墨子的祭政论》,久须本文雄,《研究纪要(野村平尔学监追悼号)》(日本福祉大学)第38、39合并号,1979年。
    1980年
    《读<墨子>》,大川周明,《海外事情》(拓殖大学海外事情研究所)第5期,昭和55年(1980年)。
    《墨家的终期》,河崎孝治,《(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东洋学论集》(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纪念事业会),1980年。
    《哲学家墨子的军事思想与日本的防卫》,前田一可,《日本》十二月号,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
    《末期墨家的兼爱思想——以<吕氏春秋>为媒介》,酒井和孝,《哲学》第三十二集,1980年。
    《墨子的学说——抄译唐敬杲选注<墨子>(人人文库)》,张耀雄,《专修人文论集》(专修大学学会)第24期,1980年。
    1981年
    《<墨子>的兼爱说与尚贤说》,池田知久,《中哲文学会报》(东大中哲文学会)第六号,昭和五十六年(1981年)
    《关于<墨子>中<尚书·周书>的引用》,一色英树,《国学院杂志》第八十二卷第一号,昭和五十六年(1981年)
    《墨家的节用思想史》,酒井和孝,《佐贺大国文》(佐贺大学教育学部国语国文学会)第九期,1981年。
    《战国末至汉初的墨家状况——从其他学派出发》,冈本光生,《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学哲学会)第69期,1981年。
    1982年
    《墨家集团质的变化——传说中的隐含之意》,浅野裕一,《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四期,1982年。
    1983年
    《<墨子·名鬼>篇的传说与信仰》,谷口义介,《学林》(中国艺文研究会)第二号,1983年。
    《<墨子·所染>篇》,河崎孝治,《(大东文化大学创立六十周年纪念)中国学论集》,1983年。
    《意志与压抑的交错——关于墨家的人性理解》,片仓望,《关于中国人性论的探索》金谷治编,1983年。
    《中国古代的平等博爱反战和平论——墨子的思想与其方法》,蔵原惟人,《科学与思想》第47期,新日本出版社,1983年。
    《古代中国的逻辑思想——名家、<墨经>、<正名篇>》,蔵原惟人,《科学与思想季刊》第49期,新日本出版社,1983年。
    1984年
    《由墨家的鬼神论可见其统治原理》,马场公彦,《中国哲学》(北海道中国哲学会)第十三号,昭和五十九年(1984年)。
    1985年
    《墨家衰微考》,沼尻正隆,《汉学研究》(日本大学中国文学会)第二十二、十三合并号(中国文学科创设六十周年纪念号),昭和六十年(1985年)。
    《儒墨的“天”与尚贤论》,片仓望,《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53期,1985年。
    《墨家的分工论——与“商”之观念缺乏的联系》,冈本光生,《中国古典研究》(中国古典研究会)第三十号,1985年。
    《由韦伯的宗教论看邻人爱与<墨子>的兼爱——试论爱之历史的比较文化社会学》,井上博二,《东洋研究》(大东文化大学东洋研究所)第75期,1985年。
    《<墨子>的经、经说与十论》,池田知久,《中哲文学会报》(东大中哲文学会)第十号,昭和六十年(1985年)。
    1986年
    《<墨子>试论——其思潮与经济思想》,多田显,《经济论集》(大东文华大学经济学会)第42号,昭和61年(1986年)。
    1987年
    《墨子——兼爱主义者》,神乐冈昌俊,《中国思想史》(べりかん社)日原利国编,1987年。
    1988年
    《露伴的墨子论——露伴与现代》,濑里广明,《地域综合研究》第16卷第1号,1988年。
    1991年
    《<吕氏春秋>的义兵说——与<墨子><司马法>之对比》,汤浅邦弘,《岛根大学教育学部纪要)》(岛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二十五卷,平成3年(1991年)。
    《<墨子·尚同>三篇的统治机构与其逻辑》,山边进,《日本中国学会报》(日本中国学会)第四十三集,1991年。
    《墨家的非乐思想——墨家集团的原初形态》,酒井和孝,《哲学》(广岛哲学会)第43集,1991年。
    《墨家的宗教思想——以鬼神信仰为中心》,酒井和孝,《斯文》第百号,1991年。
    《<墨子>中的赏罚论的形态与特质——探讨作为其生成基础的墨家集团》,山边进,《中国古典研究》(中国古典研究会)第三十六号,1991年。
    《<墨子>城守诸篇研究》,田中谈著,宋镇豪译,《中国史研究》第1期,1991年。
    1992年
    《墨翟论兼爱——<墨子·兼爱>篇的逻辑与构造》,吉永慎二郎,《东洋学集刊》(中国文史哲研究会)第67集,1992年。
    《墨子的天——以与传统的天观相比较为中心》,山边进,《东方学》第八十四辑,1992年。
    《关于墨子“财”的交换》,冈本光生,《东洋的思想与宗教》(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会)第九号,1992年。
    1993年
    《<墨子>的押韵》,今鹰真,《日本中国学会报》第四十五集,1993年。
    《关于<墨子·公输>篇》,河崎孝治,《汉学会志》(大东文化大学创立七十周年纪念论集)第32号,1993年。
    《铭文的逻辑化与“引经”——<墨子>所传“镂于金石,琢于槃盂”的意》,山边进,《文学研究科纪要》(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别册第二十集哲学、史学编,1993年。
    《围绕<墨子·天志>篇》,小林伸二,《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第十五号,平成5年(1993年)。
    《<墨子>城守诸篇再研究》,田中谈著,宋镇豪译,《文博》第3期,1993年。
    1994年
    《<公孙龙子>名实论篇的分析——<墨子>经、经说与<公孙龙子>的<名实论>篇》,久保田知敏,《圣心女子大学论丛》第82集,平成6年(1994年)。
    《墨家“万民系”集团的存在——围绕<墨子>尚贤、尚同、天志的各中篇的特异性》,吉永慎二郎,《(秋田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秋田大学)第四十六集,平成6年(1994年)。
    1995年
    《韩愈的<读墨子>》,塚野刚史,《中国哲学论集》(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第21期,1995年。
    1996年
    《围绕“气”墨子的思维模式》,久富木成大,《金泽大学教养部论集(人文科学篇)》第33-2号,1996年。
    1997年
    《关于<墨子>的“圣王”、“圣人”——以尧、舜、禹为中心》,小林茂,《(高田教授、内山教授退休纪念号)大东文化大学汉学会志》(大东文化大学汉学会)第三十六号,平成九年(1997年)。
    1999年
    《关于我国近代以后墨学研究的评论》,山边进,《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42号,1999年。
    《中国之墨子学》,原孝治,《大东文化大学汉学会志》第三十八号,平成十一年三月十日(1999年)。
    《意志与压抑的交错——墨家中人性的理解》,片仓望,《中国人性探求》,金谷治编,1999年。
    2001年
    《<墨子>错简纪要》,末永高康,《鹿儿岛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编)》第53卷,2001年。
    《读<墨子>》,中田耕治,《公评》(公评社)第9期,2001年。
    《儒家的利、墨家的利——<唐虞之道>的理解》,末永高康,《鹿儿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编)》第53卷,2001年。
    《<墨子>的统治系统论与此思想局限》,田村和亲,《二松学舍大学东洋学研究所集刊》第31期,2001年。
    2002年
    《经营管理顾问的先驱——墨子》,今村辽平,《测量》(日本测量协会)第4、5期,2002年。
    《墨子的思想》,浅野裕一,《しにか》(大修馆书店),2002年。
    《墨家研究论考》,阿尔弗兰德·佛尔克著,山口惠三译,《(竹田晃先生退官纪念)东亚文化论丛》。
    《墨子的哲学与逻辑思想》,井出季和太,《台法月报》第八十卷第一号。
    《新墨子派(别墨)的理论说》,井出季和太,《台法月报》第十九卷第七号。
    《杨子、法家、墨家及名家》,亨利·马伯乐著,向井章、西山荣久译,《东亚经济研究》(山口高等商业学校)第二十一卷第三号。
    《奢侈税的本质及其构造》,神户正雄,《经济论丛》第四卷第六号。
    1757年
    《墨子全书》,秋山仪,城东书房,宝历七年(1757年)。
    1893年
    《支那文学全书》,内藤耻叟,东京博文馆藏版,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
    1902年
    《杨墨哲学》,高濑武次郎,金港堂,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
    1920年
    《墨子》,小柳司气太,国民文库刊行会,大正九年(1920年)
    1926年
    《支那哲学史讲话》,宇野哲人,大同馆,大正十五年(1926年)。
    1927年
    《道家的思想及其发展》,津田左右吉,东洋文库,1927年。
    1931年
    《支那诸子百家考》,儿岛献吉郎,目黑书店,1931年。
    《新观墨子》,西田长左卫门,三省堂,昭和六年(1931年)。
    1935年
    《墨子解说》,北村佳逸,立命馆大学出版部,昭和十年(1935年)。
    1936年
    《东洋史概说》,白鸟清,大观堂,1936年。
    《墨子选译》,川口白浦,汉文社,1936年。
    《中国哲学概论》,宇野哲人著,王璧如译,正中书局,1936年。
    1938年
    《诸子概论》,武内义雄,岩波书店,1938年。
    1939年
    《墨子》,小林一郎,平凡社,1939年。
    1940年
    《支那哲学概论》,高田真治,岩波书店,1940年。
    《支那思想史》,武内义雄,岩波书店,1940年。
    1941年
    《墨家的经济思想》,穗积文雄,京都帝大东亚经济研究所,1941年。
    1943年
    《墨子的研究》,大塚伴鹿,森北书店,昭和十八年(1943年)
    《近世汉学者传记著作大事典》,关仪一郎、关义直编,井田书店,昭和18年(1943年)。
    《支那思想史概说》,吉田贤抗,明治书院,1943年。
    1946年
    《古代中国的哲学》,大塚伴鹿,中文馆书店,1946年。
    1947年
    《中国哲学概论》,高田真治,日月社,1947年。
    《中国思想史》,吉田贤抗,明治书院,1947年。
    1948年
    《墨翟》,福岛俊翁,弘文堂,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
    《道教与中国社会》,漥德忠,平凡社,1948年。
    1949年
    《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栗田直躬,岩波书店,1949年。
    1950年
    《东洋思想史论考》,福井康顺,法藏馆,1950年。
    《东洋哲学思想史》,铃木由次郎,昌平书馆,1950年。
    1951年
    《中国古代的帝王思想》,板野长八,日本评论社,1951年。
    1952
    《道教的研究》,吉冈义丰,法藏馆,1952年。
    《中国思想史》,加藤常贤,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室,1952年。
    1954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上原淳道,岩波书店,1954年。
    《中国哲学史》,狩野直祯,岩波书店,1954年。
    1956年
    《墨子》,板野长八,平凡社,昭和三十一年(1956年)。
    1959年
    《新墨子物语》,驹田信二,河出书房新社,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
    《中国古代的伦理》,大滨皓,东京大学出版会,1959年。
    1960
    《东洋思想史研究》,福井康顺,书籍文物流通会,1960年。
    《中国道教文献的研究》,酒井忠夫,弘光社,1960年。
    1962年
    《诸子百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贝塚茂树,岩波书店,1962年。
    1963年
    《墨子》,渡边卓,劲草书房,昭和三十八年(1963年)。
    《墨子》,汤川秀树,岩波书店,昭和三十八年(1963年)。
    《中国伦理思想史》,铃木由次郎,学艺书房,1963年。
    1964年
    《中国的哲学》,阿部吉雄,明德社,1964年。
    《中国古代的科学》,薮内清,角川书店,1964年。
    1967年
    《墨子思想》,渡边卓,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
    《墨子》,高田淳,明德出版社,1967年。
    《东洋思想讲座》,宇野精一、中村元、玉城康四郎,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
    《墨家与法家的伦理思想》,宇野精一,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
    1968年
    《中国思想概论》,赤塚忠,大修馆,1968年。
    《中国的思维传统——对立统一的理论》,大滨皓,1968年。
    《日本汉学》,赖惟勤,大修馆,1968年。
    1971年
    《从古代到汉代的中国人的性命观的发展》,森三树三郎,创文社,1971年。
    1972年
    《中国古代人类观的发展》,板野长八,岩波书店,1972年。
    《东洋思想研究》,本田济,东洋文库,1972年。
    1973年
    《古代中国思想的研究》,渡边卓,创文社,1973年。
    《墨子文献研究目录》,河崎孝治,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1973年。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板野长八,近藤出版社,1973年。
    1975年
    《和刻本诸子大成》,长泽规矩也,汲古书院,1975年。
    《诸子百家》,今鹰真,筑摩书房,1975年。
    《墨子译注》,山田琢,明治书院,1975年。
    1976年
    《墨子》,神乐冈昌俊,世界思想社,1976年。
    1977年
    《道教的综合研究》,酒井忠夫编,国书刊行会,昭和52年(1977年)。
    1978年
    《世界思想教义词典》,樱山钦四郎、松浪信三郎编,东京堂,1978年。
    《武内义雄全集》,武内义雄,角川书店,1978年。
    《中国思想史(上)》,森三树三郎,第三文明社,1978年。
    《墨子》,本田济,讲谈社,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
    1984年
    《中国思想文学通史》,中村璋八,明治书院,昭和59年(1984年)。
    1986年
    《中国思想概论》,山井涌,高文堂出版社,1986年。
    1995年
    《中国哲学史(成立篇)》,冯友兰著,柿村峻、吾妻重二译,冨山房,1995年。
    2000年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产生的热情与构想力》,浅野裕一,讲谈社,2000年。
    2001年
    《中国思想文化事典》,沟口雄三、丸山松幸、池田知久,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
    2005年
    《墨子思想图解》,冈本光生,商周出版,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