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自卫权及其行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于《联合国宪章》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威胁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因此,除了联合国的授权外,国家行使自卫权便成了一国使用武力的重要借口或者理由。在持续近50年的冷战时期(1946-1990年),安理会的执行行动职能几乎无法使用,行使自卫权一度成为受害国惟一的防卫和主要的救济方法。《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了国家行使自卫权的条件,但是在对有关概念的界定及其适用范围上,规定得过于宽泛,以至于在国际实践中争议比较大。
    本文拟从《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行使的条件出发,对自卫权行使的条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在反恐战争中国家行使自卫权所涉及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评议和分析。与《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相比,在解释和适用第51条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之多、争论之激烈,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无意也不可能全面分析自卫权行使中所关涉的所有问题,而旨在重点讨论与国际实践最为密切的若干突出问题。
    前言部分介绍了对自卫权行使的条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目前在该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的诸多争议,以及本文拟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部分探讨的是自卫权的含义及其性质,介绍了自卫权的概念和法律性质,以及自卫权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根据。其中还谈到了自卫权行使与不使用武力原则的关系。
    第二部分探讨的是自卫权行使的条件,将自卫权行使的条件分为实质条件和程序条件两大类,在实质条件上,要满足两点:一是武力攻击的存在;二是要遵守必要性和相称性的原则。对于程序性要件,要求行使自卫权的国家要将自己采取的措施及时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并且自卫权行使的时间是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前。
    第三部分研究的是集体自卫权。分别介绍了集体自卫权的含义、集体自卫权行使的条件以及集体自卫权行使的形式。
    第四部分研究的是国际恐怖主义与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问题。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选择了几个切入点:第一,关于自卫权打击的对象的问题,即恐怖主义组织是否可以作为国家行使自卫权的对象;第二,关于“9·11”恐怖袭击事件是否构成“武力攻击”的问题,目的是为了界定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中,武力攻击所表现的一些新特点;第三,在反恐战争中自卫权行使的限度问题,这一内容和前面自卫权行使的条件相呼应,主要研究在反恐战争中国家行使自卫权是否还要继续贯彻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第四,关于伊拉克战争与自卫权有关的若干国际法问题分析。这部分内容侧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所持有的“自卫”“反恐”理由的分析,通过分析来论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否合法。
    最后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并且对现行的自卫权行使的机制进行了评价。
引文
中文类
    (一)著作
    1. 王铁崖、周忠海编:《周鲠生国际法论文选》,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版。
    2. 许光建主编:《联合国宪章诠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版。
    3. 饶戈平主编:《国际组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4.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版。
    5. 崔书琴著:《国际法》(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版。
    6. 梁淑英主编:《国际法》,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版。
    7. 王铁崖著:《国际法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8. 陈致中著:《国际法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 黄惠康著:《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版。
    10. 陈鲁直、李铁城主编:《联合国与世界秩序》,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3版。
     11. 李寿平著:《现代国际法律责任》,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版。
     12. 黄瑶著:《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项法理分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13. 【韩国】柳炳华著,朴国哲、朴永姬译:《国际法》(下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
    14. 【奥】阿·菲德罗斯等著,李浩培译:《国际法》(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版。
    15. 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版。
    16. 【美】汉斯·凯尔森著,王铁崖译:《国际法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版。
    17.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版。
    18. 白桂梅、李红云编:《国际法参考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
    (二)文章
    1. 陈致中:“<联合国宪章>肓瞎奈迨辍保赜凇吨泄史昕?
     1995年,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版。
    2. 杨力军:“从海湾战争看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载于《中国国际法年刊》
     1992年,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版。
    
    3. 黄惠康:“禁止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原则”,载于《中国
     国际法年刊》1997年,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版。
    4. 周忠海、王忠宝:“论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国际法问题”,载于《政法论
     坛》,2003年第4期。
    5. 梁淑英:“国际恐怖主义与国家自卫”,载于《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6. 余民才:“自卫权适用的法律问题”,载于《法学家》,2003年第3期。
    7. 黄瑶:“论预先性自卫的合法性问题”,载于《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8. 朱巍:“国际恐怖主义与自卫权行使的必要性”,载于《北京联合大学学
     报》,2002年第4期。
    9. 李鸣:“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探究”,载于《法学评论》,2002
     年第3期。
    10. 汪自勇:“美国反恐自卫权理论之批判-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
     载于《法学评论》,2003年第4期。
    11. 简基松:“‘反恐’军事行动对国家自卫权规则的突破”,载于《法学杂志》,2002年第2期。
    12. 丁成耀:“对国际法上‘自卫权’的探讨-兼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
     ‘ 自卫’理由”,载于《法制与社会》,2003年第4期。
    13. 李雪平:“从国际法上国家的自卫权看美国自卫权反恐军事行动”,载于《岭南学刊》,2003年第5期。
    14. 李薇薇:“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上的使用武力”,载于《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
    15. 吴殿朝、王秀梅、李东方:“从国际法角度看美国‘先发制人’战略”,载于《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英文类
    (一)著作
    1. Akehurst, Michael,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6th ed., 1987, reprinted 1993.
    2. Alexandrov, Stanimir A., Self-Defense Against the Us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Law,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6.
    3. Asrat, Belatchew, Prohibition of Force under the UN Charter: A Study of
    
     Art.2(4), Uppsala: Iustus Forlag, 1991.
    4. Bowett, D.W., Self-Defence in International Law, Lond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58.
    5. Brierly, J.K., The Law of N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Peace,6th ed., edited by Sir Humphrey Waldock,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63.
    6. Brownlie, Ian,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5t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8.
    7. Butler, W.E., ed., The Non-Us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Law,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8.
    8. Dinstein, Yoram, War, Aggression and Self-Defence,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Reprinted 1995.
    9. Henkin, Louis et al. eds., Right v. Might: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Use of
     Force,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89.
    10. Schachter, Osca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1.
    11. Janis, Mark W. and Noyes, John E.,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Commentary, St. Paul: West Publishing Co., 1997.
    12. Sarooshi, D.,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Secur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Simma, Bruno ed.,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 Comment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4. Tunkin, Grigori, Law and For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85.
    (二)文章
    1. Bassiouni, M. Cherif, Legal Control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
     Policy-Oriented Assessment,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 2, 1995.
    2. Brownlie, Ian,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and the Use of Force, 1949-1985,
     in A. Cassese, ed., The Current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Use of Force.
    3. Kelsen, H., International Law Studies: Collective Security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U.S. Naval War College, vol.49,1957.
    4. Kirgis, Frederic L., The Legal Background on the Use of Force to Induce Iraq
     to Comply with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ASIL Insight, November 1997.
    5. Kritsiotis, D., The Legality of the 1993 US Missile Strike on Iraq and the
    
     Right of Self-Defence in International Law, ICLQ, vol. 45, 1996.
    6. Malanczuk, Peter, “Countermeasures and Self-Defence as Circumstances
     Precluding Wrongful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s Draft
     Articles on State Responsibility”, in M. Spinedi and B.Simma, eds., United
     Nations Codification of State Responsibility, 1987.
    7. Paust, Jordan, Addendum: War and Responses to Terrorism, ASIL Insights,
     September 2001.
    8. Simma, Brunom,NATO, the UN and Use of Force: Legal Aspects, EJIL, vol.
     10, No. 1,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