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定位与实现途径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正在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令人注目的热点。论文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应立足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之上,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即通过人文学科教育和挖掘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学习者做人、做事以及创新的能力,并论证了研究型理工科大学进行人文教育这一定位的作用与意义:一、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正确定位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特征;二、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正确定位有助于实施全面的科学教育;三、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正确定位是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而论文探讨了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途径,首先,指出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阐释了人文学科教育的内涵、原则与功能,然后在人文学科教育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教育的过程、方法与模式。其次重点分析了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支撑——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先分析了研究型理工科大学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了在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机制;随后探讨了人文精神融入专业教育的方法与模式,最后提出研究型理工科大学实施大人文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即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人文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加强二者的整合;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学校人文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树立终身学习观。
It is a worldwide tendency to emphasize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al reform.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ent and tendency of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base o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which including humanities courses and major studies in order to promot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 person.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tion of this argument helps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of knowledge economy,to execute round education,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tudents. The thesis systematically search the approach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suggesting that humanities play fundamental role in this process, while integration of spirit and major studies act as the main wa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ggestion, the author first explains the content、the principle、the function of the humanities courses, then advances the course, the way and the mode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the humanities. The thesis emphatically discuss the wa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umanities spirit and major studies. Based on the analyze of necessities and possibilities of the integration, the author advocat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cultural qualities and teaching way .With the three factors as its center,the author make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ways. This article, besides, attempts to advance some educational pattern applying these theories into practical teaching. Finally 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relations which should be properly tackled.
引文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M].教育研究,1990(7)
    [2] 宗文举,常辽华.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天津大学学报,2002(9):248
    [3] 周远清.在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会上的讲话[A].中国高教研究,2002(10):3
    [4] 余源培.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月刊,2002,(11):8-9
    [5] 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43
    [6] 王小棉.论教师隐形教育观念的更新[J].教育研究,2003(8):89
    [7] 吴咏诗.终生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
    [8] 辞源[D].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58
    [9] 司晓红.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105
    [10]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1] 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
    [12] 现代汉语词典[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3:883
    [13] 王逢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1996(1)
    [14] 周冠生.素质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12
    [15][16][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7] 屈林岩,金明娟.学会学习——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题[J].中国教育报,1999(5)
    [18] 周国芳.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高等农业教育,2001(3):41
    [20] 王蕴文.研究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D].2003:3
    [21] 林秀华.创新能力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280
    [2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6
    [23] 郑其恭,周康年.教书育人新探[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42
    [2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
    [25] 郭秋丽,祝青山.著名数学家成才规律与跨世纪数学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143-147
    
    [26] 维纳.我是一个数学家[M].周昌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60
    [27] [日]大河内一男.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屈程,迟凤年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2
    [28][29] 宗文举.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72-175
    [30] 曾君.有关人文学科的几点辨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5):121
    [31] 时伟,薛天祥.论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9):23
    [32] 李建华.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3] 屈林岩.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中的若干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9(5)
    [34] 陈辉.当代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及培养对策[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44
    [35] http://www.hzjwc.com/jingtai/jwczn.asp
    [36] 周康年.教书育人新探[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1
    [37] 张晓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35
    [38] 张晓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33-36
    [39] 祝青山.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及实现途径[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3):85-86
    [40] 刘明琼.切实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42
    [41] 张德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39周康年.教书育人新探[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42
    [42] 赵康.高校学生素质内涵及素质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2002,(6):38
    [43] 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3(9)
    [44] 赵康.高校学生素质内涵及素质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2002,(6):38
    [45] 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9)3-6
    [46]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中国高教研究,1998(3)
    [4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0
    
    [48] 文辅相.素质教育: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必然[J].高等教育研究,1997(6)
    [49] 屈林岩.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之本[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50]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
    
    
    
    
    
    
    
    
    
    
    
    
    
    
    
    
    
    
    
    参考文献
    [1] 周冠生.素质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宗文举.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凤杰.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人才[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1997(3)
    [5] 汪刘生.创造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张德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 张恺之.谈大学的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2001(1)
    [8] 陈云恺.人性教育: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2(7)
    [9] 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10] 张晓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11] 周三多,陈传明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2] 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高等教育,2002(6)
    [13] 甘露,毛晓庆.素质教育应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J].重庆大学学报,2003
    [14] 罗福午.略论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15] 吴中福,祝家林.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16] 夏人青.强化人文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对国外高等教育改革一大趋势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4)
    [17] 赵康.高校学生素质内涵及素质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教育,2002(6)
    [18] 舒畅.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起点[J].高等教育,2003
    [19]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探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2003
    [20] 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
    [21] 黄俊伟,秦祖泽.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体化”融合的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22] 张祥云.走出人文教育的思维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23] 杨德广.人文教育是做人的教育[J].高等教育,2003(6)
    
    [24] 杨叔子,吴波等.专业课中大有人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25]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26] 张贤根.科学史的人文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27] 李峰.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2(11)
    [28] 向培莉,金继海.科学教育中的真、善、美的理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29] 杨怀中.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0(2)
    [30] 郑其恭,周康年.教书育人新探[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31] W.R.Niblett, higher education: demand & response [M]
    [32] 牛东红.高等教育发展观的转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2):205—207
    [33] 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1)
    [34] 屈林岩.新世纪科技人才的人文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
    [35] 朱红梅.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5)
    [36] 赵文正.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的人文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2,(7)
    [37] 崔健.立人为大学之本[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8] 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新华文摘,2002(9)
    [39] 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与渊源[J].高教研究,2002(3)
    [40] 田建国,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2)
    [41] 陈辉.当代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及培养对策[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
    [42] 汪克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0(5):58—63
    [43] 黎德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J].交通高教研究,2000(1)
    [44] 刘莉.咬定青山不放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探析启示[J].有色金素高教研究,2000(3)
    [45] 田建和.浅谈加强高效人文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47] 彭未名等.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建设与教学的思考[J].武汉化工学院
    [48] 郝振君.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渗透问题的再认识[J].陕西师大,阴山学刊
    [49] 丁淑杰.可持续发展——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新课题[J].高教研究学报,2001(12)
    
    [50] 娄延常.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51] 王义道.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52] 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9)
    [53] 薛天祥,庞青山.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54] 邹广文,王中武.论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本质与人文对策[J].社会发展理论研究,2000(4):5
    [55] 刘亚敏.人文学科教育改革探论[J].理工高教研究.2002(8):31
    [56] 顾冠华.论通才与专才[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
    [57] 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58] 张德祥.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教育,2003(11)
    [59] 杜维明.人文学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2003(11)
    [60] 刘晓红.大学与人文教育.高等教育,2003(11)
    [61] 高宝立.论大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2003(8)
    [62] 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