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既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正处于制度非均衡状态,对我国银行业进行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我国银行业各个层面的制度进行创新。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项制度创新为我国民营银行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也为我国整个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民营银行在我国是近几年才产生的新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民营银行的定义从最初的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观点的争论,到现在的焦点集中在强调产权模式和强调经营权模式两个方面的争论。强调产权模式的学者认为民营银行必须是民有民营;而强调经营模式的学者则认为民营银行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而是对经营权的描述,因而它既包括民有民营银行,也包括国有民营银行。综合考虑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几种界定,结合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民营银行进行界定。从广义来看,可以将民营银行界定为:民营银行是相对官办或国有而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即现阶段包括新兴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一方面,民营银行应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真正以“经济人”身份进入市场,采用市场化机制经营;另一方面,其股本应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并且随着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的参股比例随之增加(以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比例为限)。从狭义来看,可以将民营银行界定为:民营银行是民有资本总体占股份超过总数股本50%、且具有现代银行治理和风险防范体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研究目的、目前非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及统计资料可获得程度,本文对民营银行的分析采用广义的民营银行界定。在对我国民营银行及民营银行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运用SCP、SWOT分析框架及对中国民生银行的个案研究来分析和研究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问题。SCP分析是对民营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分析。对我国民营银行业进行SCP分析主要是通过与国有商业银行各种指标的比较来分析我国民营银行业的发展对整个银行业的影响。SWOT分析是对民营银行业内部因素S(优势)、W(劣势)和外部因素O(机会)、T(威胁)的分析。SWOT分析框架主要用于对企业管理与发展的研究,本文采用SWOT分析框架对我国民营银行业这个整体进行分析,目的是想通过SWOT分析来更清楚展现我国民营银行业所具有的比较
    
    优势及其所面临的环境带给它的机遇和挑战。个案研究主要从中国民生银行的发展
    历程、内控机制、产品创新、绩效四个方面对中国民生银行进行分析。中国民生银
    行是我国民营银行业的典型代表。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前几章的分析与
    论证进行验证,同时也为制定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提供更具体的实证材
    料。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发展我国民营银行业的思路就是要清除我国民营银
    行业发展的制度障碍,通过对我国民营银行业各个层面的制度创新来实现我国民营
    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发展我国民营银行业各层面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本
    文的正文有五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在这部
    分中,首先对我国民营银行及民营银行业进行界定,认为民营银行是相对官办或国
    有而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即现阶段包括新兴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
    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然后从民营银行的产权制度优势、民营银行作为中小银行存
    在的经济合理性等方面来探讨发展我国民营银行业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了发展我
    国民营银行业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为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运用SCP分析
    框架对我国民营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分析。通过该章的分
    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结构方面,我国民营银行业虽然在整个银行业中所占份额较小,
    但其不断发展壮大加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变;在市场行为
    方面,我国民营银行业在研究与开发、营销活动这些非价格行为以及对兼并重组等
    市场行为方面对整个银行业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在市场绩效方面,我国民营银行
    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加快了整个银行业技术进步的
    步伐。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框架分别对我国民营银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
    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该章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起步较
    晚,在资本实力、规模、机构网点等方面都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相比。
    但我国民营银行本身具有灵活性、本土区域化及没有历史包袱等优势,加上国际环
    境、国内宏微观环境为我国民营银行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决定了我国民营银行只
    要选择恰当的定位,就可以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摆脱威胁来争取客户、
    赢得市场和实现发展。第四章是个案分析,分别从发展历程、内控机制、产品和制
    度创新、绩效四个方面对中国民生银行进行分析。通过该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
    民生银行作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典型代表,在发展速度、内控机制、资产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n-stated banks is not only a current hot topic in theory, but also a difficult issue in practice. Institution of Chinese banking is non-eqiulibrium state on the stage, which needs reforming institution of Chinese banking. The essence of reformation is to innovate in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banking in all levels. In essenc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n-stated bank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which favors developing the non-stated banks and drives whole banking. Non-stated bank is a new conception, so definition of non-stated bank is not uniform in theory. There was a bone of contention on definition of non-stated bank among viewpoint of property rights structure, viewpoint of assets structure and viewpoint of administration structure. Up to the present, the bone of contention on definition of non-stated bank focuses on property rights mode and management rights mode. Advocators of property rights mode consider that both property rights
     of non-stated bank and management rights of non-stated bank should belong to non-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advocators of management rights consider that non-stated bank should be defined by management rights, not by ownership structure. Summing up above viewpoints, and considering status quo of non-stated bank and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hesis, the thesis defines non-stated bank from both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According to broad sense, non-stated bank is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 relative to stated bank. So, non-stated banks presently include jumped-up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rural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one hand, the non-stated banks have appropriate corporate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market-based operating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 non-stated enterprises increase the share of the non-stated banks gradually with the opening further of financial field. According to narrow sense, non-stated bank is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 that non-stated capital
     exceeds 50% of the shareholding equity of non-stated bank and has modern bank managing and risk counter measures institutions. This thesis adopts the broad sense definition according to research purpose, available statistic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o non-stated bank and non-stated bank industry, this thesis uses SCP and SWOT analysis framework and Case analysis on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oration
    IV
    
    
    Limited (CMBC or the Bank) to analyze the non-stated bank industry's development problem in China. SCP analysis framework is to analyze market structure, market behavior and market performance of the non-stated bank industry in China. SCP analysis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non-stated bank industry's influence on whole Chinese banking with compare to stated banks. SWOT analysis framework is to analyze non-stated bank industry'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aced by non-stated banks. SWOT analysis framework is mainly used to stud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using SWOT analysis is to represent the non-stated bank industry'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hina more clearly and it'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environment it faces. Case study mainly analyze development course, inside control mechanism, product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non-stated banks in China. The case analysis aims at verifying instance and demonstration of several anterior chapters through the concrete analysis, and offering more concrete real example materials for making the non-stated bank industry's development strategic measure.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way that we should remove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of non-stated bank industry'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all kinds of institution of non-stated bank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on-stated bank industry in China. What's m
引文
1.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3.陈岩:《中国民营银行行动纲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4.辜胜阻:《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创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梁春满、陈静:《现代银行内控:追求稳健发展的自我均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6.景学成:《国际金融发展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7.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8.庄乾志:《银行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10.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理论与经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12.史东明:《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世纪之交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13.郭朝先:《获得核心竞争力》,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
    14.杜莹芬:《实现企业跳跃式成长》,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
    15.罗仲伟、朱彤:《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
    16.李露亮、李露钢:《制度经济学:原始积累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
    17.王元京:《中国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18.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2002》,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2002年。
    1.周宏波、曾学成:《解读中国八大家族金融》,《新财富》,2003年第2期。
    2.卢亚娟、谈尧民:《组建民营银行——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创新探析》,《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3.赵晓菊、张霖、傅丽华:《”入世”与中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金融与保险》,2001年第5期。
    4.杨艳琳、陈银娥:《加入WTO:中国金融人才战略的调整对策》,《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8期。
    5.郑振东:《金融制度供给和民营金融准入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6.王自力:《制度创新:走进金融创新的新阶段》,《中国金融》,2001年第11期。
    7.周建松、陈利荣:《把建立民营银行搬上发展舞台》,《福建论坛》,2001年第8期。
    8.王颖、施放:《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企业经济》,2002年第6期。
    9.徐滇庆:《为民营金融鸣锣开道》,《中国民营》,2002年第11期。
    
    
    10.徐滇庆:《听得楼梯响,盼望人下来》,《中国民营》,2002第12期。
    11.张日新:《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时机选择与框架设计》,《金融论坛》,2002年第1期。
    12.史晋川、严谷军:《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以浙江民营金融发展为例》,《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11期。
    13.郑泽华:《对发展中国民营银行几个问题的思考》,《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14.杨华、伍青生、蔡来兴:《论发展民营金融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5.华南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民营金融的供给与均衡》,《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
    16.张小松:《采取多种途径发展民营银行》,《武汉金融》,2002年第9期。
    17.边黎平:《浅仪我国民营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新金融》,2002年第4期。
    18.姜烨:《我国民营金融制度的内生性及其发展定位—来自“软预算约束”的视角》,《决策借鉴》,2002年第4期。
    19.应宪、刘文军:《WTO、金融深化与民营资本成长》,《理论观察》,2002年第3期。
    20.申丽萍:《金融深化与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经济师》,2002年第9期。
    21.孟昕、可菁菲:《民营银行梦长路也长》,《中国中小企业》,1999年第8期。
    22.王自力:《银行监管:模式、方法、效率——银行监管理论与实务的国际考察》,《财贸经济》2001年第9期。
    23.李红:《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高金融监管能力》,《财务与金融》,2001年第11期。
    24.韦周全:《浅谈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化解》,《西安金融》,2001年第12期。
    25.刘荣:《中国民营银行有没有市场》,《光彩》,2002年第11期。
    26.梁小民:《给民营银行准生证》,《国际商务》,2002年第9期。
    27.杨凤华、翁明丽:《开放民营金融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28.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29.郑泽华:《试析中国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与风险防范》,《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0.许崇正:《鼓励和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思考》,《金融与经济》,1996年第7期。
    31.许崇正:《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看创建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2.孟长安:《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中小企业》,《政策与管理》,2001年第2期。
    33.樊纲:《中国需要大批的中小型、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10期。
    34.邵稳重、毛晖:《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初探》,《改革论坛》,1997年第6期。
    35.何德旭:《应鼓励发展我国民营金融机构》,《银行与企业》,2002年第5期。
    36.沈中刚:《关于建立民营银行的认识》,《北方经贸》,2001年第8期。
    37.蔡鲁伦:《成功的秘诀:精心打造内部机制》,《中国工商》,2000年第5期。
    38.董文标:《中国民生银行:三大对策迎接WTO》,《中国工商》,2001年第9期。
    39.侯群生:《重视中国民生银行经验》,《浙江金融》,2001年第1期。
    40.洪崎:《以科技应用带动经营模式的转变》,《中国金融电脑》,2002年第4期。
    
    
    41.董文标:《制度创新是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金融》,2002年第11期。
    42.张强、付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金融论坛》,2002年第5期。
    43.宋兰玉:《浅议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创新》,《开发研究》,2003年第3期。
    44.阙方平:《加强银行监管的战略性思考》,《中国金融》,2003年第10期。
    45.吴炬:《脱胎换骨中国银行业》,《现代商业银行》,2003年第10期。
    46.徐辉:《有效竞争: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7.乔海曙、王于栋:《银行业自律管理:功能与方略》,《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的9期。
    48.王晋、任吉武:《发展民营银行的制度意义及其风险防范》,《财经科学》,2003年第6期。
    49.李勇:《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的防范——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武汉金融》,2002年第2期。
    50.张小彩:《开放民营银行先谋而后动》,《财经时报》,2002年10月15日。
    51.江玲:《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1.孙兆东:《金融创新凸现三大趋势》,www.jjxj.com.cn(经济学家),2003-7-24。
    2.中国中国民生银行:www.cmbc.com.cn/cmbc/article/20020902/20020902000030_1.xml。
    3.吾英娜:《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www.chinapostnews.com.cn/251/jrsk03.htm。
    4.徐松:《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双降”》,www.drcnet.com.cn, 2004-02-04。
    5.中经专网(202.114.65.32)。
    6.国研网(www.drcnet.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