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制度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农村土地制度更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中国8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问题,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符合当时我国的国情。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本身设计所固有的一些缺陷被显现出来。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物权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物权立法过程中,针对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的设计出现了以从“所有”到“利用”为指导,强调以用益物权为中心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倾向。本文试图从物权法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革的一些思路。
     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而且是一种他物权(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是物权法律体系中直接涉及农民权益的核心问题之一。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自由转让,建立完善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率,符合物权价值化的趋势。同时兼顾农村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农民平等的发展权,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从而确保中国社会转型的成功。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及结语。正文共包括三章:
     第一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原理基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理论探讨;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及特点;第三部分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与地上权进行了比较,阐明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章是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沿革及现状分析,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所有制背景及沿革;第二部分是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流转现状概述,分别介绍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多样性以及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及现状。
     第三章集中论述了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改革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笔者观点最为集中的部分。本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现代物权发展的必然体现、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实现土地使用权平等保护的必然要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要求、可以满足我国现阶段大规模人口流动的需要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建立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必然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可行性,分别介绍了政策导向与法律空间以及现实的积极探索;第三部分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现状,分别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包括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或者设立《农村宅基地法》、确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原则、废除“一户一宅”制度、废除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范围的限制、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登记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就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体系构建提出设想。
引文
[1]陈星:“永佃制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意义”,《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2]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26日。
    [1]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2]周天勇:“农村的土地资源、技术、规模和土地制度”,《理论视野》,2005年第2期。
    [3]周诚:“农业规模经营问题断想”,《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4期。
    [4]厉以宁:“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陕西农民报》转载《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10月18日。
    [1]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2]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3页。
    [3]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3页。
    [1]冯琦、冯叶、叶鹏:“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法律适用》,2007年第9期.
    [2]王建平:《民法学》(上),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3页。
    [2]王泽鉴:《用益物权·占有》(民法物权第2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3]蔡志龙:“关于土地有偿使用的几个法律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
    [4]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页。
    [1]《马恩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94-695页。
    [2]李累:“论法律对财产权的限制-兼论我国宪法财产权体系的缺陷及其克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3]于大水:“物权法视野下农村土地制度若干问题探析”,《法学论坛》,2008年第1期.
    [4]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14页。
    [5]韩松:“中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法律科学》,1992年第1期。
    [6]孔祥俊:《民商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1]邹玉川:《当代中国土地管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钱明星:“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1]《马恩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9页。
    [2]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解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1]“统计局官员提议发放房屋券”,http://www.sina.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重庆800年租房协议涉嫌违规变相获取房屋产权”,http://www.soufun.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2]杨景宇等:《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学习问答》,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1]“朝阳试点‘打包出租'民房 农户每年可获7至9万”,http://www.qianlong.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2]施晓琳:“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力和义务”,《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9期。
    [1]“调查:被高房价逼得无奈,7成购房者接受小产权“,http://www.business.sohu.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2]郭树进:“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http://www.9ask.cn/blog,2008年9月19日登录.
    [1]孙宪忠:《物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2]韩玉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立法的价值选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王利明:“物权法的价值”,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张建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探讨”,《中国房地产》2005年第3期。
    [1]陈国富:“布罗代尔钟罩”,《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第14期。
    [1]吕来明:《走向市场的土地-地产法新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2]董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探讨”,http://blog.163.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3]韩玉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立法的价值选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页。
    [2]王利明等:《中国物权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392页。
    [3]“探索建立宅基地‘复合型所有制'--关于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思考”,http://www.crei.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孟勤国:“物权法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之辩”,《法学评论》.2005年4期.
    [2]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6页。
    [3]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4]江平:“农村土地立法三难题”,http://www.aweb.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全四清等:“新农村建设呼唤宅基地流转机制”,《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3月8日。
    [2]“宋庄艺术家李玉兰反诉获赔”,http://www.thebeUingnews.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1]“统一地权将从根本环节解决中国住房问题”,http://www.bj.house.sina.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小产权房'倒逼改革”,http://www.chinareform.net,2008年9月19日登录。
    [2]陈彧,许倩文:“‘昆山之路'走出‘昆山模式'”,http://paper.people.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3]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看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http://www.chinareform.org.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江平:“农村土地立法三难题”,http://www.aweb.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李建华、 杨代雄:“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http://www.civillaw.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工作室:《物权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360页。
    [2]徐建芬:“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探讨”,《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1]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1]骆忠红:“浅析农村房屋买卖的若干法律问题”,http://www.findalayer.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韩玉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立法的价值选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3]徐宗威:“物权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转让问题”,《城乡建设》,2006年第5期。
    [1]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2]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3]《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
    [1]赵海林:“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http://emuch.net,2008年9月19日登录。
    [2]秦晖:“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载《经济观察报》2004年11月22日。
    [3]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2-94页。
    [1]刘金清,张从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初探”,《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第5期。
    [1]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2]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3]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3页。
    [4]王建平,《民法学》(上),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5]王泽鉴:《用益物权·占有》(民法物权第2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6]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页。
    [7]《马恩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94-695页。
    [8]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9]孔祥俊:《民商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10]邹玉川:《当代中国土地管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1]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12]《马恩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9页。
    [13]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解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14]杨景宇等:《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学习问答》,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15]孙宪忠:《物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16]吕来明:《走向市场的土地-地产法新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17]王利明等:《中国物权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392贝。
    [18]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6页。
    [19]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20]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工作室:《物权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360页。
    [21]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22]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2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24]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2-94页。
    [1]陈星:“永佃制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意义”,《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2]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26日。
    [3]周天勇:“农村的土地资源、技术、规模和土地制度”,《理论视野》,2005年第2期。
    [4]周诚:“农业规模经营问题断想”,《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4期。
    [5]厉以宁:“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陕西农民报》转载《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10月18日。
    [6]冯琦、冯叶、叶鹏:“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法律适用》,2007年第9期。
    [7]蔡志龙:“关于土地有偿使用的几个法律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
    [8]李累:“论法律对财产权的限制-兼论我国宪法财产权体系的缺陷及其克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9]于大水:“物权法视野下农村土地制度若干问题探析”,《法学论坛》,2008年第1期。
    [10]韩松:“中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法律科学》,1992年第1期。
    [11]钱明星:“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12]“统计局官员提议发放房屋券”,http://www.sina.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13]“重庆800年租房协议涉嫌违规变相获取房屋产权”,http://www.soufun.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14]“朝阳试点 ‘打包出租' 民房 农产每年可获7至9万”,http://www.qianlong.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15]施晓琳:“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力和义务”,《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9期。
    [16]“调查:被高房价逼得无奈,7成购房者接受小产权“,http://www.business.sohu.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17]郭树进:“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http://www.9ask.cn/blog,2008年9月19日登录。
    [18]韩玉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立法的价值选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9]王利明:“物权法的价值”,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0]张建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探讨”,《中国房地产》2005年第3期。
    [21]陈国富:“布罗代尔钟罩”,《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第14期。
    [22]董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探讨”,http://www.blog.163.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23]“探索建立宅基地‘复合型所有制'--关于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思考”,http://www.crei.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4]孟勤国:“物权法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之辩”,《法学评论》,2005年4期。
    [25]江平:“农村土地立法三难题”,http://www.aweb.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6]全四清等:“新农村建设呼唤宅基地流转机制”,《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3月8日。
    [27]“宋庄艺术家李玉兰反诉获赔”,http://www.thebeijingnews.com,2008年9月19日登录。
    [28]“统一地权将从根本环节解决中国住房问题”,http://www.bj.house.sina.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29]“‘小产权房'倒逼改革”,http://www.chinareform.net。
    [30]陈彧,许倩文:“ ‘昆山之路' 走出 ‘昆山模式' ”,http://paper.people.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31]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看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http://www.chinareform.org.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32]李建华、杨代雄:“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http://www.civillaw.com.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33]徐建芬:“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探讨”,《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34]骆忠红:“浅析农村房屋买卖的若干法律问题”,http://www.findalawyer.cn,2008年9月19日登录。
    [35]徐宗威:“物权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转让问题”,《城乡建设》,2006年第5期。
    [36]赵海林:“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http://www.emuch.net,2008年9月19日登录。
    [37]秦晖:“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载《经济观察报》2004年11月2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