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性语境中,西方建筑理论自西学东渐以来就在我国建筑界和建筑教育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甚至一再削弱了传统建筑理论的研究,挫败了民族形式的挑战,并在中国的建筑理论界引起永不休止的技术/艺术之争,使中国建筑理论界在技术/艺术、西方化/民族化的复杂关系中难以实现权势转移和中国建筑传统的现代重建。现代性的合法性危机,造成了建筑中国的思想紧张和知识人内在分裂。面对上述问题,笔者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建筑性”的应对策略,以明确建筑的现代性作用和意义,试图消弭建筑的技术/艺术分歧,消解由中西冲突模式向全球化冲突模式转变中的思想紧张和内在分裂;并通过建筑性问题的讨论,为中国建筑理论界提供自己思考中西建筑理论交流的一些浅见,勾画出笔者所理解的建筑理论形貌。
     文章从四个层面对建筑性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即1)作为客观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建筑性;2)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建筑性;3)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筑性;4)作为文化精神的建筑性,力图将建筑性作为使建筑得以澄明的术语,以其“必要的张力”使之成为建筑(在场者)的引力中心,在理论上面向中国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中而新’的建筑本身。在建筑性的理论平台上,笔者通过现代性现象的理论剖析,展
    
    现了建筑性的观念现代性、话语现代性和范式现代性,及其与现代艺
    术、现代科学、市民社会等现代现象的关联,和新的认同趋势。还从
    建筑的个案分析、集体分类入手,试图厘清建筑的现代性表象和谱系,
    从而廓清建筑的全息、瞬间、精确、多元、显见等现代性质素,勾画
    出建筑的先锋、颓废、媚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现代性面相。
     文章还就现代性追求的中国语境作了背景分析,对建筑师作了粗
    略的个案分析。特别地,在个案分析中,突出本土建筑师为中国建筑
    “立心”,以创作实绩为建筑中国做出的贡献;指出境外建筑师在中
    国大地上通过其建筑创作表达建筑思想,为建筑中国注入了新的元
    素。因此,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建筑师的建筑性实践实现了建筑范式
    间的通约。至此,在逻辑上完成本文的框架。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the deputy whether architecture is a technology or an art has been influencing Chinese architectural theory since western knowledge began spreading in China. And so, in the complexity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and between western thoughts and its localization proceeding,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ory made the transfer of authority power and resulted uncertain tradition. Facing the modernity language hegemony dominated by the west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ory has encountered the crisis of legality of moderni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anxiety of architectures of China and internal split of intellectual. To solve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through this paper beginning with the Phenomenology of Heidegger and basing on Marxist practical aesthetics, the author creatively issues the strategy to cope with modernity in order to make modernity impact on architecture clear and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 on whether architecture is a technology or an art. By the effort of aesthetics, elimin
    ate the anxiety of thinking and internal splits which is resulted by the shift from the China-western conflict mode to global conflict mode. By discussing modernity, some opinions about the architectual theor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west will be offer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outline of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from which the author understood have be drawn out.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architecturity on four levels as following: (1) the architecturity as an essential property and character;(2)
    
    
    the architecturity as being pattern of human beings;(3) the architecturity as ideology; (4) the architecturity as a cultural spirit. By this effort, we can take the architecturity as a terminology in which architecture can be defecated, made it into the heart of gravitation of architecture essential tension, and be geared to the architecture itself theoretical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rchitecture, then, the author have stated one's case about the modernity phenomenology of the architecturity, including the modernity of concept, the modernity of discourse, the modernity of pattern, and its relations with modern art, modern science, urban society, and its new identifying trend. Through analysis of individual cases and classifying its categories, rectify the modernity nature of architecture such as hologram, instant, accuracy, multiplity and distinctness, distinguish the modernity faces of architecture such as vanguard, depravation, kitsch,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Besides,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architectural modernity in China,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pursuing modernity in Chinese context, and makes some architects for individual cases, especially to the local architects for their contribution in constructing the heart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heir practical achievement for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points out the impacts of architecture works of the architects abroad expressed in China.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 is: the architecturity practice can make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paradigms commensurable. And logically, the article is completed.
引文
(1)(英)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2页。
    (2)(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页。
    (3)维特根斯坦,《札记》,转引自《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邓正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参见海德格尔,《形式化和形式显示》,欧东明译,载于《世界哲学》,2002年第2期。
    (5)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6)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7)同上,第41-2页。
    (8)同上,第42页。
    (9)参见赵一凡,《现代性趋势》,载《美术观察》2002年第6期。
    (10)同上。
    (11)赵敦华:《西方价值判断现代模式的成因中中国文化因素之考察》,《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中西交流的论述,可参见(法)安田朴著作《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何兆武等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载《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引书馆,1990年版,第24页。
    (14)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16)同上,第32页;
    
    
    (17)关于“神车”,见《马恩全集》,第12卷,第311页。
    (18)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19)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20)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21)关于“人为践履精神”和“认知理性精神”两术语的提出,参见刘清平《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哲理根源》一文,载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与美国》,刘海平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关于“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张世英有精到的看法。
    (23)钱钟书著,《谈艺录·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
    (24)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5)关于审美现代性的精细分析见北京大学张辉的博士论文《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参见赵一凡,《现代性趋势》,载《美术观察》2002年第6期。
    (27)关于“哈姆雷特”东移,参见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关于浮士德精神东移,参见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29)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31)见赵一凡:《后现代文艺思潮缘起——后现代史话之一》,载《文景》No.5,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在此应特别说明,本文的“神车”、“轿车”之喻都是阅读赵一凡先生文章所得,因赵一凡先生写的文字精美,对于神车、轿车的描述,本文也是用其原文。
    (32)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34)费孝通先生为1990年《东亚社会研究》讨论会题词,见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收入文集《学术自述与反思》,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2页。
    
    
    (1)参见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2页。
    (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页。
    (5)同上,第62页。
    (6)同上,第87页。
    (7)同上,第31页。
    (8)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8页。
    (9)邰元宝:《海德格尔语言观》,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文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3页。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参见复旦大学郜元宝的博士论文《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未刊稿。
    (10)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2页。
    (11)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0-1页。
    (12)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张汝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13)同上,第95-6页。
    (14)(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1页。
    (15)同上,第151页。
    (16)同上,第6页。
    (17)荷尔德林的诗,郜元宝译为: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此处取了张世英先生的译法,参见《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9页。
    (18)(19)(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
    
    社,2001年版,第86-7页。
    (20)(21)(22)(23)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河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陈先生的译著我大都读过,有的能理解消化,有的并没弄懂,但先生激赏柯布西埃我是懂的,这是与先生主张的建筑民主化、科学化是一致的,先生希望中国人“住者有其房",可现实常常不能实现。同时,在现代性的裹挟下,我们已经或者正在失去优秀的古建筑,先生的心焦我能理解。先生在楠溪江做乡土研究时,深受农民的爱戴,农民们以拥抱来欢迎先生,这是一种多么真挚的感情!先生高风,令人仰止。
    (24)同上,第261页。
    (25)(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26)(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27)(英)乔纳森·格兰西:《建筑的故事》,罗德胤、张澜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83页。
    (28)(29)(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30)同上,第6页。
    (31)参见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5页。
    (32)(33)(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34)(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35)(36)(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页。
    (37)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吴焕加先生用为中国建筑谋发展的思路和眼光来取西方建筑的“经”,是我学习的榜样。
    
    
    (38)(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39)(英)乔纳森·格兰西:《建筑的故事》,罗德胤、张澜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8页。
    (40)转引自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41)(美)爱德华·O·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田洺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3-4页。
    (42)(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43)(44)同上,第4页。
    (45)同上,第42页。
    (46)同上,第36页。
    (47)同上,第42页。
    (48)同上,第12页。
    (49)同上,第13页。
    (50)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51)英文tension也译作“张力”,此处从吴焕加先生译法,同时按英文原意又从“张力”解。
    (52)(英)乔纳森·格兰西:《建筑的故事》,罗德胤、张澜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8页。
    (53)(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54)(澳大利亚)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55)同上。
    (56)参见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57)见清华大学建筑系网页刊《文丘里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58)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59)参见H·A·库恩:《古希腊的传说和神话》,秋风、佩芳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1-2页。
    (60)童寯:《童寯文集(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61)参见汪晖《关键词与文化变迁》一文,载于《读书》1995年第2期。
    (62)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90页。
    (63)同上,第299页。
    (64)钱钟书研究编委会,《钱钟书研究(第三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
    (65)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1)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其大意为:糅合粘土做成陶器,真正有用的只是它虚空的部分;建造房屋,开门开窗,有用的也只是空间。所以实体只有用来围合,空间才是被使用的。
    (2)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第57页。
    (3)王世仁:《环境艺术与建筑美学》,载《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4)参见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页。
    (5)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页。
    (6)李辉:《困惑——关于梁思成的随想》,收入其文集《沧桑看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绅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绅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8-9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10)、(11)、 (12)、(13)、(14)、(15)、(16)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第136页、第138-9页、第139页、第140页、第135页、第137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页。
    (18)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6页。
    (19)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2页。
    (20)张钦楠:《阅读城市》,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67页。
    (21)关肇邺:《建筑表现什么》,载《建筑学报》,2003年第4期。
    (22)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原理分析》,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重印。第26页。
    (23)、(24) 同上,第15页。
    (25)陆扬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 第二卷 回归存在之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2页。
    (26)、(27)同上,第435页、第437页。
    (28)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29)同上,第187页。
    (30)引自《我是乔昆》一诗,其中诗的结束是:“我是我的民族的群众,/我拒绝被同化。/我是乔昆。/力量悬殊,/但我的精神坚强不屈,/我的信念牢不可破,/我的血液纯洁无比,/我是阿兹台克君主和基督教的耶稣。/我将会坚持下去!/我一定坚持下去!/,此诗的作者是罗道尔佛·冈萨雷斯,它强烈地表现出美籍墨西哥人对文化同化的拒斥。参见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下)》,林本椿等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
    (31)出自塔托·拉伐厄热《美国人》一诗,参见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下)》,林本椿等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64页。
    (3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11页。
    (3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法)韩波:《彩画集》,王道乾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2)(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
    (3)同上。
    (4)陈雷:《现代感与现代主义的兴起》,载《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页。
    (5)同上,第377页。
    (6)参见(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同上,第384页。
    (8)参见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汪晖译,收入《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9)廖炳惠:《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载《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0)转引自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汪晖译,收入《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1页。
    (11)童寯:《童寯文集(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12)参见吴焕加著,《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1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14)(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王草、葛平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8页。
    (15)参见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91-2页。吴良镛先生对梁思成先生建筑专业教育反思有精到的论述,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8页。
    (16)(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17)同上,第11页。
    (18)参见童寯:《童寯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9)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20)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6页。
    (2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22)同上,第159页。
    (23)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24)同上。
    (1)(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2)同上,第120页。
    (3)引自CIAM 1928年第一次会议通过的《目标宣言》中关于建筑的内容,参见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4)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引书馆,2000年版,第2-3页。
    (5)同上,第4页。
    (6)同上,第5页。
    (7)参见(美)伊利尔·沙里宁:《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1页。
    (8)参见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引书馆,2000年版。
    (9)(法)拉康:《拉康文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2001年版,第90页。
    (10)褚孝泉:《象真理一样复杂》,载《读书》2001年第4期。
    (11)张相轮:《恐怖的理论——熵增加原理和热寂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版,第58页。
    (12)参见孔宇航:《新视野——论21世纪建筑设计新理念》,载《建筑师》总80期。
    (13)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8页。
    (14)(法)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15)同上,第6页。
    (16)张利:《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7)转引自张利:《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18)张利:《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9)参见(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殷凌云等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6页。
    (20)参见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0页。
    (21)转引自熊澄宇:《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2)张利:《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23)张利:《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4)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转引自雷·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99页。
    (25)黑格尔《法哲学》,转引自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42-3页。
    (27)本段文字都来自周小仪博士的大作,参见《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8页。
    (28)引自周锡瑞:《中国城市的现代性与民族性》,载贺照田主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8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30)“灵韵"的译法各有不同,有的译为“光晕”、“氛围”等,这里采用刘北成先生的译法,参见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18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32)参见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拉康将语言学“所指”“能指”引入精神分析中,他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也就是说,语言的字面意义如同商品的价值一样并不是人们要表达的,言外之意,符号的意义才重要。在变动不居的社会消费关系中,人们超越“所指”而在意“能指”。参见褚孝泉译《拉康文集》。
    (34)詹明信(杰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35)本雅明:《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收入《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页。
    (36)徐千里在《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中认为,对于建筑的感受在视觉、触觉之外。还有嗅觉和味觉。
    (37)参见米兰·昆德拉:《不朽》,王振孙、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133页。
    (38)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39)参见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导言》,收入《消费文化读本》,罗钢、王中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参见清华大学建筑系网页刊《文丘里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1)(美)迈克尔·坎贝尔:《贝聿铭——现代主义大师》,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张力,认为这种张力关系决定了整体的性质。参见《城市建筑》,齐康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3)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4页。
    (4)(美)迈克尔·坎贝尔:《贝聿铭——现代主义大师》,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对轴的精细研究,参见齐康主编,《城市建筑》,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美)迈克尔·坎贝尔:《贝聿铭——现代主义大师》,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7)有关拓扑学的知识参见(德)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竺培梁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本文转引自段进等《城镇空间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55-9页。
    (8)(英)乔纳森·格兰西:《建筑的故事》,罗德胤、张澜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5页。
    (9)转引自罗小未等《中国建筑的空间概念》,载顾孟潮等主编《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10)吴焕加:《20世纪西方现代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1)(美)沃侬·路易·帕灵顿:《美国思想史(1620-1920)》,陈永国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310页。
    (12)(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37页。
    (13)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4)选自(宋)黄庭坚:《登快阁》,这两句是黄庭坚登上快阁所见的秋天远景。本文据本是《唐宋诗名篇》,程千帆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乔治·亨利克·冯·赖特:《传略》,收入(美)诺尔曼·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16)参见江怡:《维特根斯坦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17)(德)沃尔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18)(奥)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4页。
    (19)(英)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351页。
    (20)(德)沃尔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21)(奥)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22)(奥)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23)同上,第72页。
    (24)同上,第22页。
    (2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6)乔纳森·格兰西著,罗德胤、张澜译,《建筑的故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页。
    (27)参见梁工、卢龙光编选,《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Jacques Derrida,《不存在着一种自恋》,何佩群译,转引自包亚明主编《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29)Jacques Derrida, "Des Tours de Babel", More Than One Language, P250.英文原文为: At times that of a narrative text recounting a story (mythical, symbolic, allegorical; it matters little for the moment), a story in which the proper name, which is
    
    then no longer the title of the narratives, names a tower or a city but a tower or a city that receives its name from an event during which YHWH "proclaims his name".
    (30)转引自梁工、卢龙光编选,《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3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6页。
    (32)同上,第227页。
    (33)参见马海良:《后结构主义》,载《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
    (34)转引自赫克丝苔勃尔《摩天楼建筑风格的探索》,汪南辉译,载《建筑师》,第三十期,第233页。
    (3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36)转引自(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37)参见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于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39)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此章“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面孔”是受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一书的启发而写,但对建筑性的现代性各副面孔的内涵概括有所不同。
    (2)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5页。
    (3)同上,第94-5页。
    (4)Broch, "Der Zerfall der werte", 转引自(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5)尼采,《论瓦格纳》,转引自(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02页。
    (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3页。
    (7)参见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7页。
    (8)保罗·布尔热,《文化世纪》,转引自(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 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2页。
    (9)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7页。
    (10)参见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233页。
    (11)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2页。
    (12)(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3)参见玛格丽特·A.罗斯著,张月译,《后现代与后工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35页。
    (14)(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 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1页。
    (15)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8-9页。
    (16)同上,第167页。
    (1)林洙著,《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2)沙永杰著,《“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3)参见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载于
    
    《建筑师》第62、63期。
    (4)“回头的浪子",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到我校讲学,其讲学记录由广西大学中文系唐韧教授整理为文《回头的浪子——聆听余光中》,载于《阅读与写作》,2002年第1期。
    (5)林洙著,《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6)参见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沙永杰著,《“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8)倪伟著,《“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9-1949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页。
    (9)参见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沙永杰著,《“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11)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12)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论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13)吴焕加著,《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14)同上。
    (15)同上,第189页。
    (16)同上。
    (17)陈志华著,《北窗杂记》,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18)同上,第446页。
    (19)同上,第447页。
    (20)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21)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2)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69页。
    (23)维特鲁威这三要素在梁思成的文章中被调换了位置,这反映出当时梁思成的建筑思想,与中央提倡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相符,或者说,梁思成此时的建筑观受中央政策方针的影响。
    
    
    (24)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4页。
    (25)同上,第184页。
    (26)参见汪正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文,载于《建筑师》第42期。
    (27)童寓著,《童寯文集(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28)同上,第178页。
    (29)王岳川著,《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30)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31)同上,第195页。
    (32)同上,第198页。
    (33)黄颂杰等著,《西方哲学多维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9页。
    (34)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页。
    (35)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36)周小仪著,《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1页。
    (1)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同上,第2页。
    (3)同上,第1-2页。
    (4)同上,第6页。
    (5)同上,第1页。
    (6)同上,第1页。
    (7)同上,第1页。
    (8)同上,第2页。
    (9)同上,第5页。
    (10)载于《读书》1994年第12期。
    (1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建筑系选集:教师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12)汪正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载于《建筑师》第42期。
    (13)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4)同上,第141页。
    (15)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6)参见关肇邺著,《关肇邺选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参见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页。
    (18)关肇邺著,《关肇邺选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170页。
    (19)瑞恩著,张沛、张源译,《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0)Banham, R. 1981.Design by Choice. Academg Edition, P80.
    (21)(美)迈克尔·坎贝尔:《贝聿铭传——现代主义大师》,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
    (22)同上,第287页。
    (23)同上,第324页。
    (24)同上,第336页。
    (25)张钦楠:《阅读城市》,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7-8页。对于张先生的“竹竿”喻,贝聿铭是深为认同的,他曾自述道:“这么多年,我敢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参见《贝聿铭自述: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上海译报》,2004年4月1日,第4版。
    (26)(美)迈克尔·坎贝尔:《贝聿铭传——现代主义大师》,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1页。
    (27)关肇邺:《建筑表现什么》,载《建筑学报》,2003年第4期。
    (28)方振宁:《库哈斯与中国》,载《文景》2003年第1-2期。
    (29)转引自刘珩:《库哈斯:想象拥挤》,载《文景》2003年第1-2期。
    (30)转引自方振宁:《库哈斯与中国》,载《文景》2003年第1-2期。
    (31)转引自乔纳森·格兰西著,罗德胤、张澜译,《建筑的故事》,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224页。
    (3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6页。
    (33)同上,第155-6页。
    (34)雷姆·库哈斯:《广普城市》,王群译,载《世界建筑》,2003年第2期。
    (3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437页。
    (36)关于“义和团心态”和“传教士心态”的论述,参见赵一凡先生《超越东方主义:中美文化关系21世纪展望》,收入刘海平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与美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7)辜正坤:《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国家大剧院》,参见萧默《国家大剧院争鸣》一文,载于《新建筑》,2001年第1期。
    (38)参见萧默《国家大剧院争鸣》一文,载于《新建筑》,2001年第1期。
    (39)关于“名家”“大家”的区分,本文得之于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讲课记录,参见《大气与芜杂》,载于《东方文化》,2003年第5期。
    (40)参见周庆琳《从国家大剧院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文,载自《建筑学报》,2000年第1期。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6页。这个寓言我首见于赵一凡先生《超越东方主义:中美文化关系21世纪展望》,收入刘海平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与美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3)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4)同上,第47页。
    
    
    ⅰ. A.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mity, Polity Press 1990.
    ⅱ. M.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62.
    ⅲ. M.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Harper and Row Puberlishers, Inc., New York, 1971.
    ⅳ.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ⅴ. Robert Venturi.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Doubleday and Co.N.Y, 1966.
    ⅵ. Paolo Portoghesi. After Modem Architecture. Rizzoli. New York, 1980.
    ⅶ. Charles Jencks. Le Corbusi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ⅷ. Patrick Nuttgens. The Story of Architecture. Phaidon.Oxford, 1983.
    ⅸ. Jurgen Joedicke. A History of. Modem Architecture. James C.Palmes Translated.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London, 1961.
    ⅹ. Michael Foster. The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e. Phaidon Press Limited, 1983.
    ⅹⅰ. Kenneth Frampton. Modem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80.
    ⅹⅱ. Colin St.John Wilson, Architecture reflections: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Butterworth Architecture, 1992.
    ⅹⅲ. Alan Colquhoun, Modem Archite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ⅹⅳ. Charles Jencks, Modem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Penguin Books, 1985.
    ⅹⅴ. Chritian Norberg-Schulz, Meaning in Western Achitecture,Praeger Publishers, 1975.
    ⅹⅵ. Edited by Mikael Carlehed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it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1.
    ⅹⅶ. Gordon Graham, Philosophy of The Arts: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Routledge, 1997.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绅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俞吾金、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马丁·杰伊:《法兰克福派史(1923-1950)》,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张汝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7、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8、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拉康:《拉康文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2001年版。
    1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宗白华:《意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沃尔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0、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2、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蒋勋:《艺术概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14、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引书馆,2000年版。
    1、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利奥塔:《后现代性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人文困惑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5、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版。
    6、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沈语冰:《透支的想象——现代性哲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9、盛宁:《人文困惑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高力克:《求索现代性》,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格丽特·A·罗斯著,张月译,《后现代与后工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8、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张汝伦:《良知与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张汝伦:《思考与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诺尔曼·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融合》,三联书店,1996年版。
    10、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童寯:《童寯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2001年版。
    5、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2001年版。
    6、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7、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8、龚德顺等:《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9、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原山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3、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殷凌云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4、曼弗雷多·塔夫里、弗朗切斯科·达尔科:《现代建筑》,刘先觉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5、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6、勒·考柏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7、金兹堡:《风格与时代》,陈志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8、罗杰·斯克鲁登:《建筑美学》,刘先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9、伊利尔·沙里宁:《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10、S·E·拉斯穆森:《建筑体验》,刘亚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11、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英若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
    12、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14、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15、C·亚历山大等:《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16、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17、C·詹克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李大夏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18、查理斯·詹克斯:《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刘亚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19、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张磊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0、张利:《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22、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20世纪风格与设计》,罗筠筠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23、李允盒禾:《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原理分析》,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重印。
    24、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河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25、齐康主编,《城市建筑》,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张钦楠:《阅读城市》,三联书店,2004年版。
    27、吴焕加、吕舟编:《建筑史研究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28、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29、段进等:《城镇空间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0、迈克尔·坎贝尔:《贝聿铭——现代主义大师》,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王天锡:《贝聿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32、窦以德等编译:《诺曼·福斯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33、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论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4、王世仁:《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5、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36、《建筑师》1981-2004年。
    37、《世界建筑》1981-2004年。
    38、《建筑学报》2000-2004年。
    39、《华中建筑》1987-2004年。
    40、《新建筑》1991-2004年。
    1、曾坚:《论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复印稿)。
    2、郜元宝:《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复印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